逻辑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学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现代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现实价值
西方伦理学家一般认为,伦理学的理论就是以什么样的理论模式来推理人的行为怎样才是“善”的,怎样才是“恶”的;中国伦理学家普遍认为,伦理学理论指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的道德评价的根据是什么。现代伦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
(一)功利论及其现实价值
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要看行为的结果。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结果,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功利论也称“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学说。功利主义理论是一种被一些人认为最受欢迎、最有内容、最有生命力的效果论理论。西方最具代表意义的功利主义是两位英国学者边沁和穆勒,后来分化为“行动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等流派。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是基于“义利之辩”来发展的,以“墨子——李靓——王安石——陈亮——叶适——颜元”为代表。他们认为正当的行为增进总体的“善”总体的善可以用“效用”来描述,效用原则是道德的基础,是正当与错误的终极评判的标准。
功利论具有现实价值,首先,使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避免了空洞的道德说教;其次,有效防止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出现道德的乌托邦,还道德以本来的、真实的面目;再次,还为“革命的功利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义务论及其现实价值
义务论与功利论相反,它是指人的行为必须按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义务论这一理论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认为一个行为的后果在道德上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依据义务而实践的行为,其道德价值在于决定此行为的准则,因为这个准则可以显示行为的动机为何,而这个动机决定该行为是否有价值,所以行为的价值决定在它所依据的准则。”iapll3)此外,还有英国哲学家罗斯提出一种多元论的规则义务论体系;美国当代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正义为最高理想的义务伦理学。
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具有时代价值,首先,它强调人的行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对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具有意义;其次,提出人是目的,对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风尚具有价值;再次,提出道德的自律对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个体修养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三)德性论及其现实价值
德性论和功利论、义务论一样,都是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利论和义务论着眼于行为或原则的善恶,而德性论看重于那些履行行为的、具有动机的、遵循原则的行为者。判断行为主体是否道德,不仅对他的行为是否会产生善的效果做出判断,而且要对他的“意愿性”做出判断。
德性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英国着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则是现代德性论杰出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也称为“德性”美德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美德,另一类是道德的美德。善行是理智美德和道德美德的结合。麦金太尔在其名着《德性之后》中提出他的德性论,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
德性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德性论强调道德的践行,把行为主体对善的追求与人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其次,德性论认为面对道德危机应该寻找社会个体追求人的自我完善;再次,德性论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精神文明有积极影响。
二、基于网络伦理学的功利论和义务论存在的不足分析
对于与现实社会不同的网络社会而言,网络伦理视阈中的功利论和义务论为伦理学道德问题的论证提出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功利论的理论视角,注重对行为后果的分析,认为是否造成一定的道德效果以及造成什么样的道德效果,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功利论的长处,在于看到了道德基础的客观性和实在性。道德基础应当是客观的和实在的,如果缺乏客观性和实在性,道德价值就可能成为虚幻的东西,只能存在于渺茫的想象之中。功利论之不足,则在于这种理论视角偏执于效果而可能无视行为主体的主观道德状态,并因而可能导致对于道德的主体性、对于个体的内在道德品质之意义的否定。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不道德的目的,而在表面上做出一些貌似道德的行为,这在目的论的眼光中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功利论还有一个致命的障碍就是客观计算行为或政策的后果是很困难的,也很难恰当地衡量它们的权重。例如:公司监视员工电子邮件的决策,从法律上好像无可挑剔,但是它是否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呢?下面是用成本——效益法分析公司决策效果的案例,在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效益论这一缺点。
义务论的理论视角,把是否为了履行某种义务作为善恶评价的主要根据,主张绝对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或履行某种既定的道德原则,而不论履行某种义务的行为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义务论的长处,在于突出了道德的明确性和指导性。道德因为有了具体的义务指标而能够实现对行为的明确的指导。如果道德缺乏明确性和指导性,那么,人的行为就不会得到道德的有效指引,道德也就难以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的作用。义务论之不足,在于其忽视了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和实在性。按照义务论的观点,只要某种行为是出自义务的,那么,即使这种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也是无可非议的。
例如,在网络上,“不说谎”作为一项具体的义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恪守,即使对行恶者说真话(会见行恶网友)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也不能违背“不说谎”的道德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存在一个明显的道德冲突:不说谎的道德律令和面对行恶者的道德律令。正如美国学者尤因(A.C.Ewing)所指出的:在两个律令冲突的情况下,很难明白我们如何理性地在两者之间做出决定,除非考虑到后果的善与恶。不管讲真话多么重要,说谎多么可恶,但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只有说谎才能避免更大的恶,那么,说谎是错误的吗?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皮内洛在网络电子出现的道德两难问题的情况下,对功利论和义务论比较时,认为尽管目的论(也即功利论)和义务论可能存在相互冲突,但应该把它们看成是相互补充的。互联网对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提出了从未想象到的伦理挑战,尽管这些理论为应付互联网伦理问题提供了一般的理论方法。
功利论和义务论存在短处,因此,有人把功利论和义务论的核心元素结合起来,詹姆士?摩尔的“公正后果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MP21)。摩尔认识到了效果银功利论)的缺陷,提出必须用公正观调和效果论。道德推理的出发点是保障人权,如生命、幸福和自由等,我们的行为和政策应当保护这些权利,电子信息网络也是如此。但是,有害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并导致行为与政策的冲突。他举例说,我们不应当给他人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别人威胁到我的生命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摩尔引用了伯纳德?戈特的着作《道德》中的“道德公平”的概念,认为两个旨在促进网络隐私保护的政策都有公正的一面,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结果最好、利益明显超过成本的政策。因此,公正后果论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它使我们分析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通过“后果之镜又不失充分关注公正和人权问题;即使为了相关社会福利后果的最大化,也不能牺牲公正和人权。
三、网络伦理学基本理论模式的选择
那么网络社会到底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模式来构建网络伦理呢?笔者认为网络伦理学的构建应该选择德性论的理论模式。
首先,网络社会的交往虽然是“人——机——人”模式的交往,但是,这是以人为主体的交往,而德性论也以人为着眼点,这一点昭示着网络伦理的构建应该选择德性论的理论模式。
功利论、义务论着眼于行为或原则的善恶,而德性论则着眼于那些履行行为的、具有动机的、遵循原则的行为者,即道德主体人。我们判断行为主体的道德价值,不仅要对他是否履行义务或他的行为是否产生了善的效果作出判断,而且要对他的“意愿性”作出判断。例如,行为主体作出了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履行了义务,这并不必然说明他是具有德性。因为也许尽义务的人蔑视这个义务,并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履行他的道德责任。功利论、义务论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或“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德性论解决“应该成为什么样性质的人的问题”。德性论着眼于道德主体的品行,把人的道德素质放在研究的中心位置。网络伦理的困境在于诸如网络垃圾、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伦理问题,针对这一困境,虽然有法律和技术解决手段出台,但在网上还是很难控制和跟踪,近年来复兴的德性论不啻为一条出路。规范伦理学理论对道德机制“规范——权力——个体”的设计遗漏了道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德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伦理学强调规范性和客观性是必要的,但是,面对网络社会单纯强调规范性的作用,就会忽视道德的主体性,从而使伦理学患上迈克尔?斯托克所说的“道德精神分裂症”(moialschizophrenia)[4]P19)。毕竟,伦理学是主体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事实上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主体自觉自愿的德性,才能算是完整稳固。
其次,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网民在网上的行为是匿名隐蔽的,这要求网民行为上自觉追求自我完善,而伦理只不过是人类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个方面,这决定了网络伦理的构建应该选择德性论的理论模式。
德性论的杰出代表——当代英国着名哲学家麦金太尔从“实践”概念入手,阐明其德性的内涵wP47),认为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利益有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的区分,外在利益是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权势、地位和金钱,功利主义就是如此;内在利益是在追求实践活动本身的卓越过程,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还认为没有德性(美德)实践就不可能维持下去,没有德性实践只能获得外在利益。德性论从内在利益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外在利益不可替代的优点,面对网络伦理问题的出现网民应该通过自我完善,在道德理想的引领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自我完善到自我发展才是伦理学的本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个体重视自我完善的途径——“慎独这对网络条件下网络伦理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慎独”本质上来说就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自律或他律都是相对于个体而言。个体就其自身来说,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活动,是一种自律。但对于社会来说,个体在其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各种外在的规范,从而又构成了一种他律。由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的自律源自社会的他律,又对他人和社会发挥作用,促进社会道德进步。而社会的他律又以环境作用于个人的自律,为之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德性的自律性是社会伦理发展和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
篇2
基金项目:2015年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改项目《Sakai环境下”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付瑞霞,项目编号:2015JGYB59
【摘要】从介绍Sakai网络教学平台出发,展示了Sakai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Sakai网络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是适应21世纪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助于学生自助式和自主式学习,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两课,马原
【中图分类号】G434
Sakai的英文全称为Synchronized Architecture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frastructure,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于2004年共同发起的一项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开发计划。Sakai网络灵活性强,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互助式、协同式、多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功能强大,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目前,Sakai以它独特的功能和理念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已在美欧160多所大学中应用。在我国,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院校均对Sakai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
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马原”课程存在的问题
《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高校“两课”课程中最抽象难理解、知识点最多并且课时相对较少的一门课。主要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同学们从整理上把握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的原理、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在这种“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下,“马原”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资源分散,不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
“马原”课程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其内容横跨三门学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抽象难理解,尤其是哲学部分,需要大量的案例和资料来帮助理解,但”马原”总课时相ζ渌“两课”又较少。因此教师的课前资料准备、学生的课前预习及课下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程资源分散,学生很难进行集中有效的预习。另外,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教学资源方面,传统模式难以建立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的桥梁,不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和课程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知识背景存在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马原”课程是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采取2到3个行政班大班授课的方式。同一班级授课,学生的知识背景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文科背景的学生对“马原”课程有一定的基础,而理科生表示对“马原”尤其是哲学部分难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对政治经济学部分有一定的了解,而除经济类的其他专业却没有,艺术类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文化课基础薄弱等。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二、 Sakai网络教学平台在“马原”课程中的应用体现
Sakai平台提供的工具丰富多样,有课程大纲、资源、通知、作业、成绩册、练习与测验、讨论等,如图1所示:
图1Sakai网络教学平台工具一览表
通过Sakai教师可以上传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方便学生了解和联系教师,上传课程大纲,方便学生了解本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安排和进度等相关信息。
资源工具可以上传教师的课件、视频、爱课程网和网易公开课等相关资料和内容,资源可随时随地上传和学生分享,并且可重复使用和不断累积。如图2所示:
图2资源工具
站点统计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Sakai使用情况。了解登录站点的人数,打开最多的文件等,也可以就某项访问量或者某位同学的访问生成报表,教师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同时对课堂讲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图3所示:
图3站点统计工具
作业、练习与测验、讨论区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三种工具。教师通过作业工具布置每章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完成并提交。教师通过练习与测验工具建立每章题库,并可以和相同课程的其他老师共享题库资源,题库的数量可以不断的增加和补充,通过设置每章的测验来完成对学生知识的考察。对不懂的知识可以通过讨论区提问,老师可随时随地进行回复,其他同学也可以共享疑问和答案。
利用成绩册工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各项成绩,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督促。各项学习任务完成的机会均等,对成绩有疑问的同学可反馈给老师,从而保证成绩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 “马原”课程教学中引入Sakai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点
(一)、资源工具有利于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信息时代的大学,不仅要通过传统方式传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开辟知识传播的新途径。Sakai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工具可以为“马原”课程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存放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学生点击量的统计,教师可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教学资源,有利于“马原”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有助于学生自主式和自助式学习
通过Sakai网络平台的存储和再现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安排,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网络平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如观看视频,下载课件,完成作业和测验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助式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随时进行沟通和提问,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提高“马原”课程的实效性一直是“两课”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Sakai网络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最大限度的使用Sakai,达到教学最优化,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小组作业形式,预习提问附加分政策,线下学习课堂讨论等,除此之外,要参考和借鉴翻转课堂、慕课(mooc)等新兴的教学模式,结合Sakai网路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融合和整理,这些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应用中不断总结,积极探索,摸索出符合Sakai环境下的新教学方式方法,来保证“两课”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学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趋势选择。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作为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学习效果最优化。“马原”课程借助Sakai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多元化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但Sakai作为新生事物,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Sakai应用教学仍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如如何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开发点名反作弊等多样功能,如何保证学生无纸化作业的真实性等。相信Sakai以后能更好的融入“马原”教学,发挥其优势,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永亮,王兰云,张飞燕.Sakai网络教学在《安全系统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篇3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现代化;实用化;简约化;个性化
逻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两三千年前就已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现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层次、多分支的逻辑科学体系。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把逻辑学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问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同列为相对于技术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逻辑学被列为第二位。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以研究人们的思维活动为目的,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思想的重要工具。它作为基础课之一,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笔者通过长期对所教学班级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繁琐、枯燥、乏味、无用”,由此也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有关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表明该现象具有普遍性。学生对于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形成“无用”认识并产生“厌学”现象,对于教学的正常开展及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究其原因,主要有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及考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如何加强教材建设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教材的现代化
形式逻辑教材编写要紧跟时展步伐,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大力推进现代化,展现“新”的特,这是逻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亦不例外。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现代逻辑的成果。现代化是逻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逻辑学界探讨较多且已逐步形成共识的问题,近些年出版的形式逻辑教材或多或少引进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内容,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趋向。但在引进现代数理逻辑内容时,要十分注意适度、恰当和融合。特别是对于文科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其长期养成的思维倾向,对于过多的现代逻辑符号及公式,会出现“排异”反映,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是要及时收集“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新观点、新材料、新成果,认真分析,审慎筛选提炼,充实进教材,吐故纳新,使教材充满生机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对于逻辑,可以分为“讲坛逻辑”、“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所谓“讲坛逻辑”也即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的逻辑,所谓“论坛逻辑”就是人们在各类媒体发表的关于逻辑的理论研究成果,所谓“实践逻辑”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等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逻辑成果。目前,存在着“讲坛逻辑”与“论坛逻辑”、“实践逻辑”脱节的现实,使得许多很有见地的“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成果不能及时充实进教材,被“讲坛逻辑”所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把“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中的内容引入“讲坛逻辑”,这本来就是逻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恰当处理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实现教材的实用化
形式逻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实用性是无庸置疑的,但由于其本身又属于理论逻辑,这就需要在教材编写中要辩证地处理理论与应用的关系。由于对该关系处理不当,现行教材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重视原理的阐述,脱离实际,为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失去其价值。二是在强调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时,又忽视了理论,使实践失去了理论的指导,导致实践的盲目性的偏向。目前,在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中,前一种偏向更为明显。
教师教育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更要坚持“以实为本”的原则,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在其学习动机上也就带有这种职业取向,对于所学知识对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作用和帮助比较看重。如果学生注意到所学内容与未来的工作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时,就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为完成学习任务创设积极良好的心理基础。教材编写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这一学习动机,在教材中适当安排逻辑知识在中小学教学科研中应用的有关内容,并精选设计相关实例充实到理论讲解及课后练习中,注重逻辑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逻辑知识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逻辑学的工具眭和在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
三、充分体现形式逻辑的基础课特性,实现教材的简约化
目前,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仍存在着“偏、难、繁、旧”及过分追求系统性和学术性等现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符合教育学中关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作为基础课开设的逻辑学,其“根本任务不在于培养一批批逻辑学的专门人才,而是在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逻辑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把握逻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经受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学会应用他们所学的逻辑知识和原理去解决日常思维和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种思维实际问题,从而为他们学习、领会和运用其他各门科学知识提供有效的逻辑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回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形式逻辑,还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基本工具和方法的同时,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后进一步去影响和培养其所教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素质打下基础。
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应遵循“简练”这一基本原则,不能盲目追求专业课教材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而要强干削枝,做到“精简”。“精”也即“精髓”,要求教材选取理论要适度,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将最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清讲透。“简”也即“删繁就简”,对于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必要的以及“偏、难、繁、旧”的内容作适当的“删、减、并、压”。
因为“逻辑教材体系都是教学体系,而非严密的学科体系,因此,其内容应当丰富而新颖,体系可以不必那么严密。同时,教材编写必须注意,不必把什么内容都‘讲深讲透’,而应当留给教师在课堂发挥的余地,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使教材具有启发性。”翻“面对着兴趣不一、水平不一、接受能力不一的学生,不能把问题搞得很专、很学术,要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或技巧。”同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应该尽量“删、减、并、压”那些并不十分必要且用处不大的繁琐枯燥的公式推导及论证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安排最必要和适用的内容,而不必过分拘泥于教材的学术性及系统性。对于有些内容则可只保留其最终结论让学生记住并予以运用,不必过细地推究其成因及来源,不妨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命题变形推理中连续换质位和换位质的推理”、“三段论的公理”、“复合三段论”等就可以删减。
四、遵循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教材的个性化
一本好的教材,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即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体,然后才能根据该群体的特点和需要,确定教材的方向、目标、内容、范围、体系结构及表达方式。“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就应不同,专科与本科、重点院校本科与非重点院校本科、师范类院校与政法院校、医学院校等,逻辑的教学内容都应不同”。围就是基于不同的专业其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如中文、政治等专业的逻辑教学内容应侧重论证、分析、日常推理能力的培养,而理科专业则可侧重演算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近年来,形式逻辑教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大批优秀的教材被编写使用。但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却也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层次学生对逻辑知识的不同需要”昀,存在着“教材编写多少年一贯制,并未跳出既有的框架,只是在既有教材框架下增添删减”的现象,也即没有认真关注教材的特殊定位,造成各种教材大同小异、定位不准、缺乏个性。教师教育专业教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前述弊病,或与通用教材没有太大区别,或没有体现不同的层次和专业。
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要紧紧围绕其阅读与使用对象是未来的教师这一客观实际,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出发来确定体系、组织内容,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突现个陛。
篇4
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用符号语言取代自然语言,建立以符号为基础的数理演算系统。逻辑学实质上是研究关于思维外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数理逻辑在剔除思维内容研究思维形式的方向上走到了极致,在此影响下许多人把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学说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当时相当多的学者不能正确认识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关系,因而,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一些学者对形式逻辑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29年许兴凯在《“演绎法”、“归纳法”与“辩证法的唯物论”》一文中指出:“演绎和归纳法有一个共同的错误,都是静止的、固定的、孤立的、绝对的方法观察一切自然和社会的现象……”王特夫在《论理学体系》中指出,演绎逻辑就是“把事物当作孤立的、永久如一的、静止的东西去思维”。邱瑞五在《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逻辑》一文中断定:“形式逻辑只在事物的静态中、事物的表象中观察事物。把一切事物看作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隔离着的。”从批判者的言论中不难看出,这场批判的实质是把形式逻辑当成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杜国庠并未参加这场对形式逻辑的批判,不过他显然是赞同上述批判言论的。杜国庠认为,一方面形式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思维形式,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会导致出现僵化、封闭的倾向;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往往和唯心主义相联系,不注重历史地考察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使二者相割裂。尽管杜国庠认为形式逻辑存在问题,但是他并不因此认为形式逻辑可有可无或一无是处。杜国庠指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是离不开比较、判断、类比以及其他推理等具体的逻辑工作的。这就需要逻辑学的具体知识了。并且,这里不但需要演绎逻辑,而且也需要归纳逻辑。”
二、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
逻辑学和认识论,从产生时起就是一致的,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杜国庠确信客观世界运动的法则是客观辩证法,人类的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也应该是符合辩证法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反映形成了“思维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杜国庠认为,意识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所得到的客观世界的运动法则,概括起来便成为逻辑的法则。认识的发展规律是对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反映,逻辑学的范畴体系正好展示了这一发展规律。所以,“由于逻辑与认识论都是实在世界的运动之意识的反映,在实质上是同一的东西。”在杜国庠看来,逻辑学和认识论都来源于“实在世界的运动的意识”———客观辩证法,换句话说,客观辩证法是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客观辩证法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并通过认识活动把客观辩证法转化为主观辩证法,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辩证法来表现思维内容。因此,离开人的认识谈逻辑是不现实的。所以杜国庠强调指出,真正的逻辑一定建立在对于实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根基之上,没有对客观辩证法的认识,就谈不上有真正的逻辑思想。
三、流动的认识,定式化的逻辑
虽然杜国庠认为逻辑学和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他认为认识论与逻辑学并不是无差别的完全的同一,而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杜国庠把人类的认识看作一个不断流动发展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实践产生了认识,同时认识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实它是否正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总的来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否正确,也有待于实践的验证。人们的实践水平在具体时空中总是有限的,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在实践检验的推动下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图景。逻辑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思辨、理性化身的逻辑,其发展体现了人类的认识水平。在杜国庠看来,逻辑是从人类认识成果中提炼出的具有规则性的东西。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的辩证法和主观的辩证法两个部分。客观辩证法以一种不可阻挡、必然的方式蕴含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之中,独立于人的意识、思维而存在;主观辩证法则是人类对呈现在思维中的客观辩证法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表现为观念的、逻辑的形式。逻辑离不开认识的发展,只有在人们思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逻辑。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认识结果进行反思,从中得到思维的一般规则———逻辑。杜国庠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思维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杜国庠认为,客观辩证法和“概念的辩证法”的差异表明,“没有对于实在世界的正确的认识,便没有方法建立起真正的逻辑。逻辑的概念、范畴乃至法则等等,事实上无一不是人类认识过程所获得的结果之被定式化了的东西”。
四、三大逻辑传统中的认识论因素
杜国庠认为三大逻辑传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认识论因素,并以此来说明逻辑学与认识论在本质上的“同一”。杜国庠专门论证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以下三篇:《为什么逻辑学离不开认识论》《墨家的逻辑也没有和认识论分家》《“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以荀子和墨家学派为例说明先秦逻辑思想富有浓厚的认识论色彩。杜国庠认为先秦逻辑的最大特色表现为其和认识论交织在一起。杜国庠指出,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明天人之分”,而“物之理”是可知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认识“理”,从而“制天命而用之”。在“名实”问题上,荀子主张“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此主张说明名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人们的认识。杜国庠又以墨子的三表法和《墨经》重视实践为例证明墨家逻辑也没有离开认识论。杜国庠认为墨子主张的三表法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必须以经验为根据并以事功作为检证”,形成了基本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论思想。杜国庠还认为墨子提出的“类”与“故”的概念,是在认识论基础上对思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使思维从类推走向归纳逻辑。杜国庠看到“因明”同样具有认识论的因素。唐玄奘的弟子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是国人研究因明的重要典籍。杜国庠指出,其开宗明义的颂文表明:“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论旨破、立的目的是悟他;而要“悟他”、论胜,必须“自悟”。求真以“现量”(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比量”(对感性认识推理分析得到的理性认识)基础,而认识“现量”和“比量”,无疑离不开“悟”,离不开人们的认识。同时,在因明中,“宗”能否确证,不仅要看“因”“喻”和“宗”的逻辑关系,还需要考察“因”“喻”和“宗”的现实关系。因此,杜国庠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因明的宗旨,不仅限于研究思维和辩论的理法,同时也兼重真理的追求;不仅限于研究正确的推理,同时也注重准确的感觉,换句话说,在因明的整个体系里面,逻辑并没有和认识论分家。”对于西方逻辑和认识论的密切关系,杜国庠没有专门撰文论述。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杜国庠对此问题所持的态度。杜国庠认为,既然“概念的辩证法”是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反映的结果,那么没有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识,就不能建立真正的逻辑。概念、判断、推理以及逻辑规律,事实上都来自人类认识过程所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所以,在杜国庠看来,尽管三大逻辑源流由于地域、政治、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有着自身的特点,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认识论的因素。西方逻辑当然也不可避免具有认识论的成分。
五、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杜国庠注重从认识论和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中探究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关系。古代农耕文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实验手段,各学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学科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逻辑学和认识论呈现出朴素的结合和统一的状态。近代工业文明的实践方式,多借助精密的实验设备和分析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细致的考量,最终使形式逻辑和认识论相分离。“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向更广泛、更有效的社会化大工业方式转变,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本性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体现逻辑学和认识论相一致的辩证逻辑得以产生。作为一个坚定的者,杜国庠不仅积极主张以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来考察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而且身体力行,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先秦逻辑。杜国庠以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名实问题、公孙龙和墨家逻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对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把逻辑思想的演变看作不断发展、变化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杜国庠强调:“研究逻辑,就应该在认识史的基础上来研究它。如上所述,逻辑是认识史的概括的、总合的表现,在这意义上,过去的逻辑(及逻辑思想)便成为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杜国庠主张坚持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三个理由是: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逻辑真正成为认识客观现实性的工具;对历史正确的理解,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理论;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能认识已知(过去和现在),还能达到未知与未来。
六、结语
篇5
摘 要 排球作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在高校的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排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文章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商丘市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如何推动排球运动以及在商丘市高校合理地开展提出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 排球运动 普通高校 大学生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赛、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运动。在商丘市,这项运动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终身体育都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排球在商丘市的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排球运动在商丘市高校的开展并不乐观。为了商丘市高校的排球运动能更好地开展,本研究针对排球运动在商丘市普通高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系统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商丘师范学院、商丘科技学院、商丘医专、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和华豫学院五所学校的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在这5所学校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每所学校10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的需要在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等查阅了大量有关排球运动在地区开展现状的书籍和论文,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需要,设计问卷,在以上5所学校进行发放,共发放500份,回收490份(男生270人、女生220人),回收率98.0%。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数理统计法。对以上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获得所需数据。
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原理,针对文章进行逻辑学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排球运动在商丘市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
1.商丘市高校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排球运动在商丘市高校的学生达到喜爱的程度仅占到了10.8%,这充分说明排球运动在商丘市高校并没有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男女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也有差别,男生更倾向于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而女生更倾向于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如健美操、跑步等。
2.排球课程设置
在调查的这5所高校中,只有3所学校把排球作为必修课,而教学内容也仅仅介绍了排球的五项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另外,课程设置课时较少,一周两个学时。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广排球运动,就必须对高校的排球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
3.排球场地、器材的现状
调查得出,能满足排球课堂教学的排球场地和器材仅占到了16.7%,并且66.7%的场地不是塑胶或者木质的。40%的大学排球场地面积达不到标准,这些综合反应出商丘市高校在排球场地和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因此,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增加排球场地,提高排球场地的质量。 (二)影响排球运动在商丘市普通高校开展的因素
1.排球运动项目自身特征
排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级别的人群,但要求参与者有一定的排球基本技术。在练习中,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而且还配合默契,否则就会影响其观赏性,也会影响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参与。
2.场馆设备欠缺,领导不够重视
调查可知,商丘市高校的排球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的竟占到了38.9%,而能满足学校排球教学需要的只占到了16.7%。调查得知,53.3%的领导没有足够重视排球,导致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高校排球的发展。
3.学习压力大、排球课时少
由于近几年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因此,许多学生认为需要多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大,因此没有时间练习排球。另外,排球练习难度较大,也会影响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4.比赛活动少
调查得知,商丘市的高校举办的排球比赛非常少;在这5所学校中,每学年举办过两次的仅占到了13.3%,举办过一次的占到了66.7%。还有,高校之间相互交流的太少,大型活动参加的人数和次数也较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建立大学排球俱乐部和排球队,影响更多的学生学习排球。
(二)教学内容应该安排更多的“亮点”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新颖的“形式”,制定每节课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积极性。
(三)领导应不断地加强重视,提高大学排球教学和活动举办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2.
[2] 梁凤云.湖北省部分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篇6
关键词:证券投资;逻辑推理;实践;人才培养
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指出:“我们最关心的主要是概念、方法、标准、原理以及最重要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并不因为理论本身而在于它在实践中的价值”。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能熟记理论本身,而在于运用理论推导出正确的买入或卖出的决策。
在证券投资教学的实践中,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将逻辑推理的教学融人证券投资理论教学中,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手,通过明确本专业的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的界定.制定了一套新的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一、合格的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知识结构的界定
我国现有的证券投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领域的主要课程,理论知识覆盖面宽.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基本具备了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储备。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缺陷在于: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逻辑推理课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知识.而证券投资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以前的结论与实践中的演绎过程不一定是一致的。因此加强推导过程的教学是必须的,逻辑推理应该包含在证券投资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二)知识结构的扩展
将逻辑推理知识纳入证券投资专业课程的一部分.是扩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必然。然而现实中,没有一所高校将逻辑推理列为证券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证券分析的复杂性,理论课程中的结论与实际的证券价格运行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普遍对理论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怀疑证券理论的正确性.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充满困惑。为此,课题组成员利用实践课教学、模拟比赛辅导等机会,穿行逻辑推理的教学,并运用推理引导学生进行证券分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解释市场交易行为。在证券投资专业(含金融专业中的证券方向)课程设置中增加逻辑推理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必要的。
(三)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科与专科阶段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证券投资专门人才,即为证券公司、证券咨询公司、民间投资机构输送投资分析人员、操作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
最终培养的人才必须像格雷厄姆教授所说的掌握了证券投资领域主要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并且具有较高水平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并不强调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巴菲特,但是我们必须按照培养巴菲特的方法一样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在高风险的证券投资领域,学生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收益,为客户规避风险。高水平的投资人员,不仅仅是指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的人,而且是指具备运用知识解析复杂的市场能力的人,所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而在证券投资领域,逻辑推理能力是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价值的首要能力。
二、在证券投资专业开展逻辑推理教学的探索
我们在实践课教学与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投资大赛中,以证券投资理论为基础,强调逻辑推理与理论的结合,主动调整教学方案,增加逻辑推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逻辑学基础
限于教学时间,将逻辑学课件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在学习课件的基础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课堂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在逻辑基础教育中,首先强调数理逻辑与概率逻辑的教学,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理论与实际的偏差是客观的,理论中包含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是引导我们进入成功投资的依据,从理论出发,我们的成功将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其次,将逻辑推理具体运用到个股的价值投资分析、技术分析中.引导学生追求高概率的成功投资,而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投资。
(二)价值投资中的逻辑推理
所谓价值投资.是一种寻找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股票的投资方式。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鼻祖,其学生巴菲特是最成功的价值投资大师。在价值投资的教学中.仅仅传输格雷厄姆的价值评估方法是不够的.动态看待公司的价值,从未来的角度估量公司的价值才是成功的关键。
价值投资理论本身是正确的,巴菲特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很多人从静态低估的角度买入,结果失败了.理论的缔造者格雷厄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在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中用过去的数据计算公司价值,事实证明他错了,价值投资理论也曾经因此受到质疑。我们所说的某某公司的股票价值,是一个微观问题,我们的推理逻辑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先看宏观经济、再看行业经济,最后才定格在某一个公司(微观)的股票价格上,这样价格是否低估,就不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了,具体的结果,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公司,结合经济学与逻辑学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评判。这种评判如果被事实证明是成熟的,就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如巴菲特提倡的贴现价值模型,实际上就是一种量化的逻辑推理。
(三)技术分析中的逻辑推理
技术分析理论中的流派更多.比较流行的技术分析理论有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等。这些理论也属于格雷厄姆所说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而不是格雷厄姆说的“最重要的逻辑推理能力”。主流的技术分析理论无疑是正确的,是经过市场无数次检验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要求学生从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前提人手.自己重新推导技术分析理论的逻辑合理性。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技术分析理论中的主流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逻辑的。但是市场上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分析方法,逻辑思维是混乱的,没有说服力的。
技术分析理论对交易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求学生从三大技术分析的假设前提出发.依据主流的技术分析理论,建立符合逻辑的交易原则.并严格执行。如果我们所有的交易行为都是符合数理逻辑或概率逻辑的.那么交易行为成功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前提的核心是:股票的价格是沿着趋势运动的。道氏理论指出:趋势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好了,我们的问题出来了——如何判断趋势即将发生变化?目前我们已经结合趋势理论与K线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符合逻辑的推断,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而不是告诉他判断的结果。趋势变化的转折点的出现,操作(买人或卖出)决策必须及时执行,成功投资主要是体现在趋势转折点的操作行为上的。
三、成功案例分析
在证券专业实践教学中.建立了以世华财经教学软件为主的仿真实验室,这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证券奥秘的积极性。在2006年-2008年连续三次组织学生参加“世华财经”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投资大赛,并且三次获得优胜,是全国200多所参赛学校中仅有的两所每次都位于前十名的学校之一。我们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已经毕业的学生有多名现在服务于国内知名的证券机构.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获得的。
1.基本技能的巩固。金融学科实践与一般工科实践不完全相同,金融产品的交易涉及盈亏数字较大,不可能冒着较大风险让学生直接参与现实的金融交易。所以基本技能的巩固一般是从模拟交易开始的。
我们充分利用世华软件的模拟交易功能,给每一个学生开立模拟交易帐户。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从趋势理论、均线理论、形态理论中找到依据,写好属于自己的操盘日记。强调买人的理由,只有理由充分了,才能做出买入的动作。卖出也是一样。学生在模拟中,加强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根本价值在于使用,活化知识的使用可充分学生所学知识的主旨价值。
发挥年轻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主动运用投资理论与逻辑推理知识,通过比赛成功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的热情。
2.逻辑推理教学的展开。(1)基本推理能力教学的展开。我们为实验班级编写普及型的逻辑推理教案,利用商学院提供的开放式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兴趣,要求学生做笔记,完成课后练习,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将参加后面的全国金融投资大赛的相关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战分析能力;(2)使用与探究。对知识使用效果的检验,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所在。鼓励学生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探究.培养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即每一个操作指令完成后,必须写出:操作运用的原理,逻辑推理过程,结论等三个主要步骤。并提示学生过一段时间.再来观察结论的合理性。
3.合作与交流。在实践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教师适时启发诱导,提示点拨。可将学生分成3—5人一组,自愿组合.选择各组感兴趣的项目。实践性教学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协作学习、创设情境等。早期,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者:后期,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习方向的引导者。
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取到“解惑”的作用。合作与交流是多方面的,还包括学生与公司客户的直接接触.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4.展示与评价。通过以上的个别化实践与协作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接着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可分阶段,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小组实践成果在课堂上通过电脑、投影等方式介绍给大家,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实践成果,并启发、诱导学生对别人的实践成果进行讨论、评价、纠正错误,补充正确观点,这样,学生不但在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小组的实践成果,提高了实践创新的能力。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给分.一般记入平时成绩,如果是单列实践课,则单列成绩。
四、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师队伍的构建
(一)建立单项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教学体系
1.单项训练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提倡边教理论边做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
我们提倡将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融入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的教学实践中,在每一个单项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自己依据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推导属于自己的结论。
并要求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偏差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通过对单一的技术分析理论的运用,要求学生从投资决策出发,对现实中的行情变化,推导出买入、卖出或者等待的决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是每一个单项训练的最终目标。
2.综合实践则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践教学.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全面提升金融投资的决策水平。目前,我校金融专业已经建成申银万国证券九江营业部、国盛证券九江营业部等实训基地,学生良好的操作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由实训计划、实训报告、实习评语等组成较完整的实训质量监控措施。
对于参与综合实训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好实习笔记.对实训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好记录。强调综合实训中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解决.由教师最后进行评估。投资中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实际上就是最终决策的正确率。是未来学生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正确率高是投资决策能力的体现,在证券行业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自己在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二)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后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师资队伍
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性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示范性、职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因此,我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加强现有的教师与证券专业人士的交流,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请证券投资一线的高素质人才走进校园.通过讲座等形式传授他们的经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篇7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烟草行业改革的力度逐年加大,烟草行业的政工工作也呈现出工作方式、思想观念、工作对象等转变的新形势。只有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新形势下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行业全面发展。
思想上重视,是做好政工工作的重要保障。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一大特色。烟草行业改革创新的新时期,无论是进一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提升经济效益开展工作,还是凝聚强大力量,团结一致,迎接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都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是引导人的工作,是鼓舞人的工作,是鞭策人的工作,它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企业的作用,影响员工思想状态和工作状态的作用。因此,政工人员要树立起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让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继续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工作中创新,是推进政工工作发展的助推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烟草行业看,不断发展变革的态势也要求行业内部的政工工作者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加强政工工作创新,从而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首先政工人员在工作中要培育和宏扬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认识自觉做到三个解放出来,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行政工工作创新。但在创新的同时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推进政工工作的创新,做前人未做的事,及时在实践中创造、总结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其次还需在工作的范围和形式上有所拓展和创新,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现阶段我们开展课件和多媒体教育,在教育形式上有所突破,培养了员工的受教育的兴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教育形式活力不强的弊端。我认为可以在不影响行业内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些大胆的尝试,采取员工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使教育贴近于实际,更接近于社会面,如此才有可能在员工思想深处,接受教育内容,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素质上提高,是提高政工工作效果的必要条件。 提高政工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是一个学习、实践、充实、提高的过程。首先应提高政工工作者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主要是指自身所具有的的基本理论基础,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政工工作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政工人员知识素质的基本功。其次就是要触类旁通,不断拓展知识面。政工人员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对历史、逻辑学、文学艺术、法律知识、领导科学、公关艺术以及各种现代的新兴科学、边缘科学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开阔眼界,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工作的生动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再次工作方式要体现 “ 以人为本 ” 。马克思说: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所以说,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出发,不能空洞说教,不应该脱离人的现实复杂性和社会属性。政工部门的责任是使领导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加强理解,倡导行业内部各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与人为善。不仅要平等地对待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还要平等对待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作为政工工作者要想 “ 以人为本 ” ,就必须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代表他们的利益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员工的力量和智慧。最后,多阅读,多动笔,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对于政工工作者,在 “ 写 ” 这方面的要求很高,许多政策、思想需要落实在纸上,才能广为传阅,让广大员工了解政策走向及思想动态。如果很多好的东西在脑子里想的很好,但要表达出来就困难了,这是不能作好政工工作的。俗话说 “ 熟能生巧 ” ,政工工作者只有多多阅读好的文章,分析思路和写法,总结一套自己的东西,在实际写作中指导实践,才能够有更加清晰的思路,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写出一定水平的文章,将头脑中好的想法、好的思路转化为文字,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工工作者。
篇8
【关键词】 墨家 科技思想 科学精神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之际,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首个黄金时代,墨家学派是重要的代表之一,后人称墨子为“科圣”。虽然自秦汉以后,墨家思想几乎绝迹,但其中孕育的精神却从未消失。虽然许多学者认为科学精神应是西方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还没有西方那样深入人心和体系化。但正因如此,产生在我国本土的墨家精神就更加尤为可贵,也更加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反思。
一、墨家科技思想的源起
任何科技都根植于生产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是社会形态的转变时期,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刺激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观察逐渐深入,概括、抽象、推理能力大大增强,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提供了前提条件。
墨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墨家成员大多是从事工艺的能工巧匠。他们的生存及其日常活动,不仅离不开技艺的应用和认识,还驱使他们不断总结和研究,改进技艺劳动,促使技艺升华为科学。墨家是由工匠理论者组成的。大多是手工业者出身(墨子本人就是极精于机械制作的巧匠,其技巧还远超过人所共知的公输班),因此墨者们很自然的会在平日的劳动实践中积累并总结出自然科学知识。
墨家有到处奔走活动的特点,所谓“墨者无暖席”,“墨者无黔突”,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最为密切。他们是百家中最想对人民大众的劳动生产有所帮助的群体,而且希望通过总结劳动经验或制作生产工具,指导和便利大众的生产劳动,改善生活水平。《公输》篇中指出:“教人耕”胜于“不教人耕而自耕”:《鲁问》篇指出:工艺科学应为大众造福,所谓“利于民谓之巧,不利于民谓之拙”。
墨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与众不同,区分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利用唯物辩证的“三表法”来认识和区分客观事物。明确主张:知识源泉不外是“闻知”、“说知”和“亲知”三者,并以“亲知”为最可靠。其为了自身生存而不断发展的严密的逻辑学,使之更加善于判断推理,从而更易于由实践操作推导出一般的抽象知识。“按《墨经》上下,合计三百五十余条,……其中言形式逻辑者占第一位,言自然科学者占第二位”墨家的逻辑学纯用归纳法,所以墨家对物理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研究得最深最透,发现也最多。
总之,墨家的科技思想是服从于其学说的主要宗旨和基本内容的,特别是与其哲学认识论、社会政治经济主张,以及其主张“非改”的战争观,均有其深刻的渊源关系。墨家学派不但钟情于技术发明与革新,而且深入探讨科学方法。进行了许多可贵的科学实验,开创了中国形式逻辑的先河。
二、墨家科技思想的特征及其科学精神
墨学属于知性形态或理智形态的学问。从思维模式上看,强调天人、物我的对立,把双方的关系理解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内容上看。主张心思向外,注重关于外物的知识及其获得的可能与方法,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有效性。在墨学中,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天人之分的宗教情怀、人格独立平等的政治意识、尚知的理智眼光和重思辨的逻辑心灵。墨学的这些思想内容,可以说都是认知精神的体现,蕴涵着通向科学理性的发展道路,求实创新既要尊重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尊重实践,又要善于探索和创新,以达到对事物深刻本质的认识。
2.1 探形求规与科学技术的标准规范
形学即几何学是墨子探索的重要领域,他联系前人的经验,总结了划线、选点、为方、画圆、取高等几何学最基本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抽象成一般规律,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较成体系的形学,即几何学。
墨子对几何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墨经》上篇中,其内容都是几何学的定义和定义的推论,这些定义涉及到几何学的一些最基本概念。在这些定义中最为经典的,如对点的定义:“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墨子认为,画线必从一点开始,故这点是无次的,因而是最前的。《经说》中还指出:“端,是无间也。”强调了点是不可分的,突出了点的性质,可以说这一概念深刻严密,言简意赅。再如“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圆,一中同长也。圆,规写交也”“圆无直”等,这些论述是对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的总结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基本概念进行定义之后的深入探讨,而且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
墨子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的是要使“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既是发明家,又是社会实践家他将形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形成了矩尺,使制方有了标准,制造了圆规,使制圆有了更好的方式。还使取直有了墨线,取平有了水平仪等,这些形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木工领域的技术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木工等操作技术还是以墨子成规为基础,即“墨守成规”。“探形求规”还寓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精神,从这些科学实验中得到真知,从工具精神上升为科学精神,从知其然到知其所然,从而达到科学探索中“真”的境界。
2.2 期工程研力探衡、究光论影与科学实验方法除几何学外,墨子还对力学作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力的性质,运动、力的平衡、简单机械等。涉及古典力学的各个方面。
“力,形之所以奋也”这是墨子对力的定义,接着他又说“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下”是使物体下降。重是下降的原因。抓住了这一重点。就是抓住了力的本质。同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论断相比,强调了力作用的意义,更接近力的本质。
光学,是墨子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光的小孔成像实验。他曾经修筑了一座在朝阳墙上开有小孔的暗室,让人在孔外站立。在阳光照射下,就能成像于暗室相对的墙上。呈现出一个倒立的人影。他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干下”,为此他得出结论:“光之入照若射”。即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犹如射出的箭一样,轨迹是不会弯曲的。墨子的这一结论,已经接近了光的本质,从时间上也要比欧几里德在《光学原理》中的结论更早。为了进一步揭示光直线传播的原理,墨子还对光和影之间的关系作了实验。他认为“景二,说在重”。他把一根本棒立在光下,观察到“木斜;景短大;木正,景长小。光小于木,则景大于木,”由些,他得出结论:“景之大小,说在斜正远近。”这一结论也就是今天光学研究中分别称为“半影”和“本影”的理论。
墨子还研究了球面镜成像的现象,通过物在这两种球面镜前由远及近的运动,观察所成的各种不同的现象,并试图通过一个成像发生变化的临界点,命名为“中”,把物体成像情况以“中”为界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些描述都符合今天的光学原理,在墨家的科学探索中,不是以内省的玄想或直观的推论为基础,而是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探讨,这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通过证伪求真的科学方法。墨家的科技活动尽管是零散和不系统的,但他们开辟了科技活动的工匠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的有机结合,这是十分珍贵的学术传统。
墨子不但从理论上研究力,而且善于将自己掌握的力学知识加以运用。在《墨子》一书中,墨子论述的许多地方,包括城墙的修建,武器的打造,工具的改进等都渗透着力学原理的运用。如在《备城门》中,墨子讲到“百步一井,井十雍瓦,以木为系连,水器容四斗到六斗者百。”“系连”就是秸槔,是抽水的工具,这种工具就是利用了力学原理,既省力又能多抽水。墨子大力提倡使用这种工具,他还对这种机械加以改进,作为起重机、挖掘机、冲撞机等。“负而不挠,说在胜”“负:衡木加重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挠”就是翘的意思,一旁加重也不会翘起来,是什么原因?关键在“本短标长”,也就是杠杆支点两端臂长不相等,从而使长臂一端能够更省力达到“负而不挠”,并且可以“引之则俯,舍之则仰”。这是墨者运用物理原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的最好体现。追寻事物所以然的原因,从而概括出一般理论法则和技术规则以构成科学技术知识,这是一般科学技术形成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不但说明了如何运用杠杆,而且阐释了其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这在通常是“知其然。而不如其所以然”的中国古代是十分难得的。
墨子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就是多方面的,以上仅仅是其中相对重要的部分。墨家的这些科技研究,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些简单和粗糙,甚至还有些缺陷,但在墨子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科技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很不明曼。墨家在不断求索中体现出的这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这些成就和精神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振聋发聩的影响,都是精卓不磨的。
三、墨子科技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家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昔日墨者的科技成就,但其对中国后世科技的发展却影响甚微。外部社会环境的限制固然是墨家科技事业后继无人重要的原因,但其缺乏核心的科学思想和鼓励科学创新的教育机制也是重要的内在原因。墨家的科技主旨并不在发展纯粹的理论,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都是为了服务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就是“为天下兴利除害”,这是墨家科技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墨家科技思想的落脚点。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提升途径
[作者简介]王久梅(1969- ),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河北 唐山 06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11JY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2-02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篇10
论文摘要:以课程编制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学科研究对象清晰明确、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棍念术语规范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
1问题的提出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波及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一6年给)体育与健康(7一12年级)课程标准》的试行,就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果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学作为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就成了高等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研究对象
以高等体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2. 2研究方法
2. 2. 1文献法
收集、分析、研究了1990年以来在国内体育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校体育学课程方面的文献40余篇(部).
2. 2. 2专家调查法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解决研究效度及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重、课程内容构成问题.效度查验见表1.
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 1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的确定
依据1997年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把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操作化为6个子目标并确定其权重(见表2).
3. 2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确定
在文献研究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在上述学校体育学课课程目标下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主要由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科研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是:C(1)学校体育学总论;C(2)学校体育教学;C(3)学校体育锻炼;C(4)学校体育训练;C(5)学校体育竞赛;C(6)学校体育管理;C (7)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学课程具体内容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贡献度)、各具体内容之间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总的关联指数)的关系见表3.
根据课程编制理论,对T值和D值均较大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应该做优化考虑,并应保证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和D值均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s)和C(,)应该做淡化考虑,并应减少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较大而D值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c6)要注意加以保护,因为这一课程内容是具有一定基础性的课程内容.对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的处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关于子目标的可实现度信息,即各个子目标的可实现性指数(尸值).计算结果如下:P(1)=14. 4707 , P ( 2)=14.4118,P(3)=14.6471,P(4)=12.4706,P(5)=12.8823,P(6)=12. 8825.这说明若将课程内容Cc3>剔除,则有3个课程目标的P值较小,即P(4) = 12.4706,P ( 5 ) =12. 8823 , P ( 6 ) = 12. 8825.这些课程目标实现可能性会进一步削弱.因此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C(3)应保留.
3. 3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按照篇章节的结构构建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见表4).
3.4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的特点
第一,明确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大部分内容组成,具有兼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侧重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
第二,结构更加合理.在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成上,篇、章、节的结构被普遍认可,并一致认识,以学校体育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篇的结构更合理.
第三,内容更加完善.从细节的内容上看,对原有的内容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材统一归为体育教学过程一章;在学校体育学的总论篇,增加了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篇,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等内容.从而使内容体系在更加完普的基础上全面更新,逻辑层次更加严谨.
第四,概念、术语规范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统一使用了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锻炼、学校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概念,克服了以往课余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等概念使用上的不规范现象,从而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在概念、术语使用上更符合逻辑学基本要求.
4结语
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是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基础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