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文化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文化艺术

篇1

【关键词】临床医疗文档;数字化;医学知识库

The numeral Of clinical medical file

ZHU Xu-guang

【Abstracts】Aiming at several problems in clinical medical file numeral working,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request of numeral clinical medical file from efficiency,speed,quality,communion and memory.It has also expatiated the equipment condition,workers diathesis,soft ware actualizing and management concept of achieving clinical medical file.And he has simply introduced author's opinion and electronic case history,numeral signing.multimedia technology,hospital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long-distance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pository system.

【Keywords】Clinical medical file;Numeral;Medical repository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031-01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革命为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的处理、传输、共享,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也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其优越性。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临床医疗文档处理中还没有较好地应用,多数临床工作仍然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低下。本文就临床医疗文档数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进行讨论,这里说的医疗文档包括病历及病程记录、护理病历及记录、医嘱单、处置单、处方、检查申请及报告单等与诊疗工作有关的文档,数字化是指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进行文档编辑、传输、利用和存储。

1 临床医疗文档对于数字化的需求

1.1 现在,许多医院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医生)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书写医疗文档,有时还需要加班加点。繁重的书写负担,是对医护人员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影响了他们的诊疗技术发挥,不利于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提高。利用电脑结合医学知识库技术,医护人员可以迅速、轻松地完成医疗文档的编辑处理,并可随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信息,交流有关情况。而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与病人交流和学习新知识。

1.2 临床工作需要及时地记录病人有关信息,以便延续后面的工作。书面文档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保证及时完成,影响下一诊疗环节,这便出现了象“口头医嘱”这样容易发生疏漏的工作形式。数字文档处理速度很快,利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或手持电脑等)和蓝牙技术可以在病人床边完成文档编辑,后续工作也可及时开展。

1.3 尽管各级卫生部门对“规范病历”十分重视,但目前许多临床医疗文档中对诊疗过程仍存在大量的语言描述问题,给交流和处理医疗纠纷造成不便。这不仅是医疗人员的认知问题,还与其文化修养、知识掌握、语言特点及地区方言等有关。另外,书写文档还存在格式混乱、文字潦草、缺损污染和装订不整等问题。数字文档结合医学知识库技术在病情描述等方面可以很容易地变得规范,完全可以杜绝上述各缺陷。

1.4 书面文档不能适应多个医疗环节同时处理的要求,经常造成医护使用冲突。在学术活动、会诊、查阅、科研等方面也有诸多不便。数字文档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并发处理,也可以在室间、院间实现实时会诊、交流。历史资料的查询和科研统计也会非常容易。

1.5 书面病案体积较大,医院在病案保存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仍然会因各种原因导致病案的丢失、缺损、霉变等损失,病案保存期限也受限制。数字文档体积很小,空间、人员需求小,医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另外,由于可以备份和更换储存介质,其数据可以无损保存无限长时间。

2 实现医疗文档数字化的条件

2.1 电脑及其相关设备是实现临床医疗文档数字化的最基本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性能更高,功能更强,作为医生工作站和护十工作站进行数字文档处理已经不存在技术问题,价格也能为多数医院所接受。

2.2 计算机操作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多数医护人员也通过各种形式接受计算机相关培训,人员操作技能方面已经没有障碍。

2.3 专用于医疗文档处理的软件目前很少,但是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配合相应的工作程度可以基本满足要求,这些软件比专用软件从功能、性能、稳定性、易用性和价格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2.4 由于临床医疗文档的行业惯性和法律特征,数字病案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希望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尽早做出有关规定,使数字病案合法化。

3 实现医疗文档数字化的相关技术

3.1 电子病历是早期提出的数字医疗文档实例,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传输和存储病人的健康资料,具有处理速度快、易于交流、多种媒体形式等优点,其格式、语言描述等也较为规范,在我国许多医院和社会医保方面已经取得很多实践经验。近年来电子病历技术发展较慢,笔者认为一是缺乏相应的硬件网络平台,二是没有完善的医学知识库系统。

3.2 签名是[1]临床医疗文档记录者对所记录内容担负责任的重要凭据。数字签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利用一组复杂的代码标识操作者,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银行、电子商务、证券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引入医院信息系统是解决签名问题的有效方法。

3.3 多媒体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技术,信息采集、格式转换、信息压缩等方面成效卓越,各种相关设备相当成熟,价格逐步下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各种诊疗信息,如X线、CT、B超等,甚至手术过程集成到数字医疗文档中,方便临床工作需要。

3.4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1S)已经提出很多年了,许多医院投入了很多资金,效果不是很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HIS系统还处在以财务为重点,由MIS系统改造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再赘述。建设相对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数字医疗文档的基础,是体现数字文档优越性的前提条件,同时数字医疗文档的实现也是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补充和完善。

3.5 远程医疗是现在热门话题之一,数字文档是实现远程医疗的必要条件。

3.6 医学知识库汇集若干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知识库系统,应用到临床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数字医疗文档具备大容量记忆和高速检索功能,可以高效地利用医学知识库,提高文档书写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试卷及评分至少保存四年

除了对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提高要求外,通知对特殊类型招生命题和测试也提高管理要求。凡审核材料、试题答卷、原始评分等纸质材料应进行原件保存或完整扫描后电子化保存;面试、比赛等测试内容应全程录音录像保存;凡经会议确定的结论性内容,应留存会议纪要;保存材料应清晰可辨、时限不得少于4年。

目前,辽宁省美术类统考已经结束,12月中下旬将陆续开始音乐舞蹈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的专业统考。教育部明确了对特殊类型招生考评人员的选拔和管理。要求考评人员签订利益关系者回避责任书,凡与考生之间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须在考前主动报告并申请回避,一经发现瞒报情况者将取消考评人员资格,所评考生成绩无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高校领导干部若其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报考本校特殊类型招生,须向学校报备,并实行回避。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篇3

【关键词】辽西;皮影;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43-01

一、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及现状

据调查,辽西皮影戏由河北流入,到辽西形成地方特色,它与河北皮影戏以“俏”为特点不同,以辽西的粗犷地域特征而著称。由于辽西地区距离冀东北较近,其皮影艺术受乐亭、滦州的皮影艺术文化的影响较大,可是辽西皮影艺术没有失去自己的特色,具有造型简洁洗练、明快大方特点。辽西皮影流传最广的是七寸截子。辽西皮影戏讲究原汁原味,唱腔传统,只有上年纪的人喜欢,年轻人一般看不懂。辽西皮影戏其戏曲内容及完整的艺术效果的表达是通过灯光、影幕、音乐、唱腔和表演者来表达。政府将其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在皮影戏班经常深入社区、学校、部队进行义务演出,扩大了观众群基础,与此同时,他们编排新剧目,增添音响设备,不断创新,吸收青年皮影爱好者加入皮影队,为吸收更多的皮影爱好者参与传承皮影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辽西影戏艺术受到巨大冲击,正面临着皮影入箱,鼓乐入库,人员缺乏的濒危局面。与过去庞大皮影戏团相比,辽西皮影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失传危机。表演的时候,如果不是免费的,很少有群众愿意看皮影艺术。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例如地方特色“二人转”,很容易抢占了皮影的市场。辽西皮影戏缺少新生演员来继承,剧目传统、演出形式单一、如果没有发展中的创新,辽西皮影戏流传和发展将失去动力。

皮影戏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即将面临失传境地。近些年来政府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多方面的促进了辽西皮影戏的发展。

二、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调查者,我们首先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如何传承与保护,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使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得以传承,使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得以保存,使其不失去地域性的特色。其次,民俗文化的意蕴也在人们心中日趋淡漠,我们对于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社会各界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提高人民群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第一,走访民间艺人,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并建立完整档案,为后人提供演唱、表演的范本,收集曲谱,编辑成册。将散乱的、无序的曲谱汇总,方便后人查找和使用。

第二,录制辽西皮影艺术宣传片,在声讯传媒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借助媒体的宣传机制,宣传辽西皮影艺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辽西皮影艺术文化。

第三,借助互联网力量,帮助传承人发起众筹,将手工艺品在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展示,同时也可以带来相关产品的销售。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到传承人。

第四,与皮影团体建立联系,邀请艺术进校园,利用学校这个高密度人群地方,宣传辽西皮影艺术,加强人民去辽西皮影的了解与认识。也可以通过举办群众娱乐性活动,开展辽西皮影艺术交流活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音乐会、在群众中开展辽西皮影艺术演出,寻找推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在人民群众中创造良好的文化传承环境。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辽辽西皮影艺术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 达妮莎.辽宁皮影戏源流[J].美术大观,2009.

[3]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廉柄乾(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篇4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篇5

引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融及发展的大趋势。从旅游业方面看,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从它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印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显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广西武鸣伊岭岩景区就是一个显著的范例。广西壮乡素有“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之说,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更直观地展示壮族文化,伊岭岩景区被打造成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伊岭岩本身是一个喀斯特溶洞,景色奇丽,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伊岭山寨所处的广西武鸣是广西著名的壮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因此景区除了奇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对广西壮族的建筑、饮食、生产方式、艺术形式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游客可以通过唢呐迎客、参与对歌、跳竹竿舞、参观酿酒等环节进行参与性强的互动活动,趣味横生,感受深刻。可以说,从民俗旅游景点开发的角度来看,伊岭岩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点都离不开文字的介绍,对于民俗旅游景点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必须通过其载体:文字来进行解释、传播,包括口头的及书面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的今天,这些文字资料的译介、传播显得尤其重要。景点资料的全面、恰当与否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存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部分景区,相对于开发者对景点硬件建设的重视,其景点资料的完善,特别是译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应考虑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岭岩为例,试分析如下。

一、通过回译重现壮族传统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跨族群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国家多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壮族是广西原生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稻作文明的创始人之一,在冶炼、纺织、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人口发展到1700多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通过与汉族的接触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鉴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即土俗字,是一种方块字,历史上曾相当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编撰的国内外第一本《古壮字字典》所收古壮字达10700多个,显示了方块壮字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壮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民间艺术作品,如《布洛陀经诗》、《侬智高的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都是用这种古壮字记录、编写、整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壮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有些字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五十年代壮族在政府的帮助下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拼音壮文后,古壮字亦即土俗字逐渐不再使用。

尽管如此,古壮字的发展伴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是壮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尽管不再作为活的语言流通,它仍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存在。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壮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于像伊岭岩这样的壮族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绍壮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经诗》、《刘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仅要有汉语译本,还应有壮文原文版本,或将汉语译本再回译成壮文。这可使旅游者对壮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仅仅耽于表面。在这一方面,纳西族对东巴文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可堪借鉴的例子。东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语言。但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加深了人们对纳西文化的了解,实际上起到向外推介、传播纳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成为研究热点。与其具有天然孪生关系的学科――翻译也受到更多关注。文化传播通常是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的,多年来我国翻译界始终处于译入大大多于译出的局面。我国近期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影响。旅游景点,特别是文化旅游景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资料的外译显然不容忽视。然而调研显示,除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代表国家形象、受到足够重视的文化景点外,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资料的译介亟待提高。有些景点资料完全没有译文,有译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问题。首先是缺失的问题,例如,除了景点名、路牌配有译文,其它的介绍都没有译文;其次是翻译过于简略的问题,译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译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难以处理的文化元素则采取略过的态度;再者是外译语种单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译的语种为英语、日语,其它语种比较少见。鉴于此,类似于伊岭岩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对其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颖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多语种译介

在对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应注意到语种的多样性。对语种的选择不应该仅仅以该语种客源目前所占比例为决定因素,例如,日语游客多就译成日语,韩国游客多就译成韩语,更应考虑该语种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除英语等大语种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应受到充分重视,因为这些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恰当有效的媒介

多语种译介会给景点现场资料的陈列带来篇幅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灵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具有容量大、视听效果好、允许互动等特点,是承载多语种译文十分恰当的媒介。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用心建设多语种网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外语游客在到达景点前和离开景点后,甚至在没有机会到景点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网站远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传播工具。

三、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跨群体的传播由于不像跨国、跨族群传播那样显眼,有时会受到忽视,然而这方面的传播需求却是很大的。在任何一个文化体中,与主导文化相依相伴的还有许多共生的文化群体。对于那些对语言传播不太敏感或不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则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非文字语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在英语中“翻译”一词为“interpretation”,其意义为“诠释”,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的转换,也有“表演、演奏、艺术处理”等意,即通过别的符号进行诠释。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语,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文字语言的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该有大翻译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译转换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们与文字语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恰当地使用这些语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类似于伊岭岩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除对景区资料进行文字语言的翻译外,还可以立体地运用其它艺术语言就行诠释。以广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区刘三姐大观园为例,园内有形式丰富的壮族对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实景再现等,直观地展现了原汁原味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壮族生产、生活及文艺活动场面,使人们不用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也能感受到壮族文化,对某些人群来说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缺乏场地,或无意采用娱乐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如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把音乐、舞蹈、绘画移到影像中去。事实证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结合文字资料的介绍解释,有助于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篇6

目前我国老龄工作正步入一个关键时期,老年人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我国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记者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了解到,我国老龄委成立三年来,我国老龄工作举措多,成效大,在老年人生存发展、社会保障、文化娱乐、老有所为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

老年人口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去年全国老年贫困调查显示,老年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据估算,我国处于贫困状态的老年人不少于500万,大部分在社会保障较城镇还有一段差距的农村。农村贫困老年人问题成为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瓶颈。一些省份在全国率先实行的优待老年人、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减免老年人负担的做法,为全国各地探索开展帮扶农村贫困老年人提供了积极的思路,至去年底,山东为700多万老年人免除了新增加的农业税、公益事业金和出资出劳金等共计6.77亿元。目前,湖北、浙江等地也在就农村税费改革中减轻老年人负担问题进行调查论证。

在减轻农村老年人负担的同时,全国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医疗救助的力度也逐步加大,各地老龄办与民政部门协调,把贫困老年人继续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卫生与民政部门在积极推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各地政府也在出台相关政策,优待和帮扶老年人,并着手相关政策的落实。

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进程加快,是2003年我国老龄工作的首要重点。2002年底我国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率已达到35%,今年将有更多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企业人"变为"社会人"。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进程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可充分利用社区优势,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老年人维权工作的深入,进一步保障了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部门对老年维权进行了司法程度上的改革,使涉老案件可以优先审理。"家庭律师卡""法律援助卡"在浙江的开展,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筑起了一条绿色通道。江苏、山东、安徽、陕西等地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被赡养权,对有赡养纠纷的家庭实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制度,签约率达到85%。全国老龄办计划组织于今年半年南京召开首届老年维权工作经验交流会,就全国各地老年维权举措进行讨论,并在全国推广各地的成熟经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进展顺利,去年,首批以省会城市为重点的6800多个"星光老年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批1.1万个"星光老年之家"项目也已在全国600多个中小城市顺利实施。国家体育总局投入1.5亿元资金,用于在全国各进进行社区健身设施建设。福建省筹措专项资金60万元支持老龄工作,用社会福利基金购置了170多台彩电赠给基层老年活动室,并将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全省城镇建设规划。浙江、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在推动老年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受到广泛赞誉。

老有所教是老龄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重回校园,为更好地发挥余热充电。今年,我国老年大学的管理将更加规范化,《老年大学(学校)管理办法》正在着手制定。

老年文化艺术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去年在全国首次举办的老年文艺调演取得圆满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地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在城市,各地把文艺调演与文化艺术节有机地结合,以社区为单位举办多种形成的老年文化活动;在农村,文艺调演与重阳节相结合,带动老年人的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老年文化艺术工作将朝着纵深方向发展,随着"中国老年艺术团"的组建,全国各地也因地制宜地建立本地区的老年业余文化艺术团体,以便于经常性地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老年人参与西部大开发"银龄行动"启动

我国现在约有350万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愿意为社会继续作贡献的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为进一步发挥这部分老龄群体的余热作用,目前,全国老龄办、教育部和科技部等联合组织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大开发的"银龄行动"已经启动。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充分挖掘老年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同时,为西部大开发输送智力资源。援助方式是,西部地区提出人才需求,东部地区按需招募,然后供需见面。援助的重点是医疗服务、教学活动、科技项目和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初期定的试点省市有5个,上海支援新疆、辽宁支援青海、甘肃省内自援。据了解,2003年"银龄行动"将有一系列新的举措。

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

李岚清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老龄问题不应由政府包办解决,必须坚持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当前,老年公寓建设、老年人健身、老年人旅游等都是颇有市场前景的产业。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为老龄问题从政府到市场的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出台相关措施,推动老龄产业化的发展。

篇7

医学学科已不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呈现出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日益交叉与相互融合。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健康问题,生命与死亡、健康与疾病都是医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医生表达关心、爱护与医术一样重要,治病也治人,医生职业要求医生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医学是一门时时需以人为本的科学,而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生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关心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以便更好地诊治,因此医学生的不仅需要人文修养也需要具备人文精神。

1 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现状

1.1 人文知识匮乏,导致文化素质较差

由于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同时医学院校理工大学生居多,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严重缺乏人文知识。许多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表达能力较差,尤其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等方面没有达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水平。对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非常关注,拿到了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事实上,掌握专业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人文知识而言,它可以内化为做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它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以及维护人的健康、协调人际关系等。

1.2 非专业知识浅薄,导致自身的工具化

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分离,导致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文化思想的创造,导致自身的工具化。作为一个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事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现在的医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

1.3 仅专注专业技术,缺乏科学创新精神

医学院校一般是通过强化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部分大学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思想和创造意识受到禁锢和闭锁,只是满足于书本的知识,局限于象牙塔之内,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与社会实践的民主精神淡薄。缺少标新立异的思想,不敢于质疑和批判的思考精神越来越淡漠。

2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2.1 加强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相结合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人文教育所涵盖的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必不可少。

在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有些理论知识枯燥、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医疗服务、卫生防治、健康科普宣传、医疗咨询义诊及医德医风调查等社会医疗实践活动,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1-2],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起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一方面,通过开设一定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面;另一方面,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开设人文教育研究的任务,有助于医学生渗透专业课程的理解。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3]。一般来说,通过亲自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受于终生。同时在校园中张贴有关的标语与警示,举办中国与世界名医的光辉传统与业绩的展览等等;开展促进人文精神的学生社团活动,如学生的义诊、社区服务,对农村卫生状况的考察,对危重病人的援助等活动,可使医学生增进对病人及生命的关爱,提升医学生的人文修养。

2.3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人文素养要落实到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定中。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打破学校教育的局限,与社区文化、医院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要善于吸收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成果,抵制社会文化中不良文化因素的消极影响,从而不断繁荣校园文化。同时,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以科技文化和专业活动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服务,实现学校与社区文化的共建和发展。

3 重视图书馆人文素养文化宣传引领作用

1)医学院校对图书馆的定位仅仅是满足本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资源需要,图书馆的大部分经费都用于这项任务的完成,从而使得图书馆藏书结构单一,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图书馆在确保重点学科专业藏书的同时,要不断充实人文图书的馆藏。做好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工作,保证多民族人文社科图书、报刊的订阅,丰富各民族学生的人文素养资源。

篇8

第一次世博之行

早在世博会试运行期间,商会就组织人员参与演练,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世博观光的相关攻略:从线路、导览、注意事项一直到天气变化等诸多细节,持续不断地用邮件给广大会员作温馨提示。更难能可贵的是,商会于4月中旬就着手中国馆的预约,最终成功预约。

5月27日,香港商会与东方中旅合作,组织30位会员开始了第一次世博之行。

在导游的带领下,会员们首先来到著名的“东方之冠”一探究竟。

在大厅等待的时候,中央的岩石装饰方形柱体上,正在播放着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生活的多个显示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突然,等待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原来是一个屏幕里,出现了刚刚在入口通道处等候的一位会员的笑脸。

看完影片《历程》,会员们随着参观人流,来到《清明上河图》的展示区,盈盈水光中好似走在了宋朝最大城市汴京熙攘的街道上,亲眼看到活灵活现的古代城市生活。除了欣赏高科技赋予的《清明上河图》动态和夜晚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享受,大家还近距离观看了与之相呼应的“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一静一动间,会员们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化智慧。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馆中最大的“亮点”。

美丽的“感悟之泉”是中国馆的最后一站,水幕上不时出现世博标志、吉祥物海宝、“师法自然”等图像字体,再加上水池中吐红摇翠、争奇斗艳的荷花,令会员们争相在此合影。离开中国馆之前,大家纷纷在地图或者世博护照上敲章。印章外形酷似中国馆,仔细一看不难辩出一个“”字,会员们不由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束了中国馆之旅后,大家来到香港馆参观。虽然都是香港人,不过会员们还是对香港馆中多样的互动环节难以忘怀。入口处有一个开心照相馆,会员从3组香港景物中任选一种作为背景自行拍照,然后利用屏幕上的键盘把照片发送至自己的电子邮箱,可谓是参观香港馆最好的留念。这种互动融合了香港元素,再加上先进的电子技术,令人耳目一新。

支持参与

香港特区世博期间文化活动

正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所说:“香港将借助上海世博这个大舞台,向海内外观众呈现香港的动感活力。观众可以通过粤剧、爵士乐、实验话剧、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等演出节目,欣赏到香港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和崭露头角新星的精彩表演。”

香港商会积极参与了这些文化活动,并为会员们争取到部分演出的优惠票价。比如开幕演出的一铺清唱《石坚》、香港中乐团音乐会、香港芭蕾舞团《仲夏芭蕾精品》、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双城记─香港・上海・张爱玲》等演出。很多会员表示,不用回香港就能看到如此精彩、原汁原味的港式演出,真是非常难得。

除了观摩演出之外,商会还组织会员参加了由香港设计中心主办、介绍香港创意产业的大型展览活动“香港:创意生态─商机、生活、创意”开幕仪式。会员们直观地感受到香港设计的活力、风格、创意和品牌构建,对既现代化、国际化,又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展品印象深刻。

商会牵线

神赐保险为世博游客服务

本次世博会预计有7000万参观人次,因而主办方在运营时,格外重视保险业务。2009年初,香港商会为会员单位提供了与世博协调局接触的机会,并及时世博局的相关招投标信息。在香港商会的穿针引线下,神赐保险在4000多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通过了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为游客提供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及医疗安全保障。最近神赐接到一个CASE,一位外国游客在园区内突发癫痫症,通过神赐专业周到的帮助后,这位患者被顺利地送到上海国际医院治疗,并很快得到了医疗补偿。神赐保险的副总经理夏小钦表示,“等世博会结束后,神赐所有世博会的服务项目都将免费提供给现有的被保人。”夏小钦认为,“保险业务是虚拟的产品,其最大的价值就是要超越客户的预期。”

文化盛宴

凡朗推动香港文化

上海世博会期间,园区内外将有2万场次的文化艺术表演,这无疑是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凡朗”(Cultural Links)作为来自香港的资深艺术文化工作团队,在5年前进驻上海,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据香港商会会员、上海凡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展总监李敏慧介绍,凡朗为本届世博将引进或负责多场别具风格的艺术展演。

在凡朗的运作下,6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为世博会选演的精彩剧目――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双城记》献演上海大剧院;环境舞蹈《衣食住行》在大上海时代广场和南京路353广场演出;法国巴洛克古乐团音乐会,于6月21日在上海音乐厅登场;另外,英国社区音乐家彼得・摩萨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节目,将于9月底在世博园区内演出。李敏慧表示,世博会为中国观众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作为推动文化艺术的企业,开发和引进更多的文化艺术项目责无旁贷。

商机涌动

商会会员积极挖掘

举办创意生态展览的8号桥,也是商会会员时尚生活中心集团公司的杰作。日前,“2010年世博会会展服务专区”已在8号桥二期挂牌,将提供世博期间各类商业文化活动的场地支持。

除此之外,世博园区内还有很多香港企业的身影,如苏浙汇、味千拉面、葡京茶餐厅、戴德梁行、恒生银行等。

三地分会

汇聚上海同贺世博

世博期间,香港商会三地分会也就世博活动展开合作。上海会长张国正受邀与北京分会的来宾一起参加世博北京周开幕仪式,商会也与广州分会合作,准备在9月组织沪粤两地会员世博互动活动。

篇9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让广大群众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教育被公认的新的三座大山之一,教育好坏严重影响群众的幸福感。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增强全民办学意识,努力为西安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合谐教育层次。

一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采取政府投入一点,学校自筹一点,上级争取一点的政策,致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和优质资源的整合力度。争取资金,全区推广远程义务教育,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

二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积极吸收民间资金举办各类学校,实现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教师队伍改革,提倡师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师资源,促进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要切实要解决困难学生入学,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对教育的“减负”和“帮困”政策,在全区各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实行收费公示和“收支两条线”,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降低学生的教育成本。推进公办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效地缓解了学校后勤设施的供需矛盾,为学校提供另一资金来源。同时大力推进对农村中小学的扶持工作,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落实扶贫帮困政策,解决特困生上学难问题,体现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

二、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让广大群众享受基本健康保障

卫生事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保障系统,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卫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

一要加快卫生基础建设,改善装备水平。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执法,努力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通过医院自筹和争取上级资金,全面完成区内医院的房屋设备改造和建设任务。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仪器设备的投入改造力度,改善全区医疗条件,提高全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给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要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卫生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要树立“大卫生”的观念,根据西安区的实际情况,解决卫生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行业监管,抑制医药费攀升,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安全的、有效的、可及的、公平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心态。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繁荣艺术创作,提高文化艺术产品质量,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和谐西安进程。

一是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文学艺术、民间艺术,创造更多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社区、企业、校园和乡村文化建设,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开拓文化西安精神。

二是提升西安企业文化,完善西安校园文化,打造西安社会文化,营造文化西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号召全区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提供企业发展一面引领性旗帜。全区推广“德育为首”,通过严抓校容校风建设,积极的政策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创平安校园活动、读书、蓝球、广播操、长跑等实践活动,完善西安校园文化,实现“快乐教育”。社区是一个地域最小的组织,打造西安社区文化,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升学、就业、劳动保障等实际困难。

篇10

精神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的内容。然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命题,人们在经济建设、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而忽略了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往往只看到气候环境的恶化,却没有注意到人的精神生态已发生倾斜。从生态整体观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互为逻辑的,应该把解决环境生态危机与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统一观照,实现和谐发展。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包含壮、藏、维吾尔、蒙、回、苗、瑶、侗等多个民族。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族群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壮、藏、维吾尔、蒙、回、苗、瑶、侗等民族共生的文化生态圈。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当代使命,我们应该极大地关注西部民族精神生态问题。片面强调竞争,只关注GDP增长速度,忽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和人的精神生态建设,只会把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工程引向失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只有物质层面的生态治理,而没有精神层面的生态提升和完善,那么,这种文明是不完整的文明。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是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平衡民族精神生态,化解民族矛盾,凝聚人心,为推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西部经济建设越是向前发展,民族精神生态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视角,拓宽研究的视野,对民族精神生态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1.警惕西部民族精神生态的失衡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干扰和破坏地球生态圈的动态平衡,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付出了越来越沉重的代价。自然界的生态危机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人类精神生态的情况又如何呢?当代,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各个民族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会对西部民族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制约,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物化,导致了精神问题的发生。加上教育、医疗等等问题不够完善,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生活压力过大,进一步导致精神生态的失衡。种种症状表明,西部民族精神生态也发生了倾斜,具体表现为:

1.1精神价值消解,终极关怀淡化20世纪以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的盛行和泛滥,人的生理性被无限夸大,肉体的感望被极力放纵。西部人在得到短暂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造成伦理道德的沉沦和生命意义的丧失。精神从肉体中退出,思想从对话中退出,感官经验取代审美体现,展示效果取代审美价值,形而上的情爱化作形而下的,人的生存价值化作“活着”,西部的精神价值开始消解。被欲望和诱惑所占据的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没有兴趣,也不会有什么形而上的冲动和追求,其最直接的精神需要,是让自己现实的感性生命得到展现,使不同样态的欲望在醉生梦死、灯红酒绿中得到满足。西部人精神价值的消解,终极关怀的淡化,已使人的精神生态受到深度质疑,并引起人们对西部精神生态前景的严重关注。

1.2生态人格缺失,生态意识薄弱生态人格以生态伦理价值观为核心,用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尊重生命和生态的内在价值,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生态道德品质的人格特征。生态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符合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西部部分民族群众的知识范畴里还没有生态人格的概念。简而论之,是人们不能用生态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生态意识上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错位,缺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互生共济的伦理精神和协同进化的生存智慧,生态意识薄弱。缺乏善待生命,缺乏与生命社会里各种物种和平相处的慈悲胸怀。2010年4、5月,短短一个多月内,全国就发生了5起残酷杀害儿童的校园血案,其中2起就发生在西部。凶杀自杀,以及形形的虐猫虐狗事件,屡禁不止的毁坏公共设施行为,种种不卫生、不文明现象,都充分暴露部分人在生态人格方面的严重缺失。

1.3贫富差距扩大,干群关系不太和谐当下,西部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教育投入不足,干群关系不太和谐,是影响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由于西部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距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地区间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收入差距也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还有,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行业垄断和许多不平等的竞争,非法暴富现象严重,剩余价值率过高,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富分化突出,必然导致精神生态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民族和谐。西部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影响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更多的利益冲突,也严重影响民族的精神生态。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具体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意侵犯普通民族群众的民利和经济利益。还有一些干部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和民族风俗习惯,致使一些地方违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损害少数民族和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和恶化了干群关系。

2.精神生态失衡的后果前瞻

当代人精神价值的消解,已使人性的现状受到尖锐质疑,并引起人们对人性前景的严重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出现不仅仅是人的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精神价值的消解将导致人性向物性的变异,其后果不堪设想。随着经济建设带来的剧烈社会变迁和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西部民族精神生态发生了变异。在世俗精神影响下,物质消费至上成为一种时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和他人利益关注少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淡化了。这种民族精神生态的失衡,不仅消解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危及到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当代文化精神,人的精神生态的和谐与健康受到威胁。生态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符合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绝大多数人的知识范畴里还没有生态人格的概念。生态人格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心,不利于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极大地影响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形成,显然是与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需求不相适应的。贫富差距拉大不仅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而且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再加上失业、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民族矛盾将有激化的可能。另外,希望单纯用经济增长来解决社会不稳定问题是不现实的,也不会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只要政府有意识地抑制和缩小收入贫富差距,使经济公平增长才会带来社会稳定和谐。这一点非常值得西部领导集团的高度重视。以往干群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多,生产生活的联系显得较为密切。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干部深入民族群众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干群之间的沟通少了,由此导致的干群矛盾增多了,干群的感情纽带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逐步脆弱。另外,由于政府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没能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以致发生一些失误,民族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干群关系的和谐,事关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之成败。这也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预测精神生态失衡造成的后果,我们不难发现,精神生态失衡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涣散凝聚力、制造民族矛盾、破坏干群团结、损害经济建设,有可能造成西部宏伟发展规划的流产。精神生态严重失衡,就无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忽视精神生态问题,是西部文明建设的最大隐患。#p#分页标题#e#

3.营造西部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

当下,适时营造西部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显得尤其重要。

3.1推动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危机,更是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自然生态恶化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仅仅进行人类物质家园的保护是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民族精神家园的修复与开发。推动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冲突,构建绿色家园;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冲突,共建和谐社会;在于协调人与其内在心灵的关系,消除人们内心世界的紧张冲突,构建和谐心态。倡导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就是要实现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和谐统一,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浸润在各种关系协调的机制和氛围之中,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缘乎此,我们要重新修整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正确对待精神的价值,深刻反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给自己的不适当的定位,从多个方面反思科学技术的另一副面孔,努力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保护人类的自然家园,实现人类在物质技术层面上可持续发展。[1]我们应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共享。[2]倡导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更有效地、更大程度地、更为系统性地保护和开发西部的民族精神文化资源。做好精神资源的整合、提升工作,努力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为西部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3.2发挥民族文化艺术的作用,抚慰平衡民族精神生态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等等矛盾与冲突。人类的精神需要抚慰,然而,以知性范畴为工具的科学不足以最终慰藉人的灵魂。民族文化艺术源发于民族群众心灵深处,它展露的是人自身内部最细微的意绪和情感,是民族群众心灵深处的颤动和反响。民族文化艺术这种特殊的精神生态决定了它不再限定于浅表的娱乐和消遣层面,而具备唤醒人的尊严,与人的异化进行抗争,对人性进行塑造的永恒力量。民族文化艺术本身就是精神性的存在,在这些方面,民族文化艺术有着其他学科门类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面对大千世界中的种种磨难,主体可以培养一种自由观照和创造形式的审美能力,从而创造一个虚幻而真实的审美世界,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更具有意义的是,主体可以把这种审美的自由创造形式的能力融入并转化为平衡个体精神生态的活动,从而构建个体心情的和谐。用艺术来救赎精神和遏制欲望的过度膨胀,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的潜在价值,充分开发精神生态资源,这对于调整西部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态、优化精神格局、提升精神品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拥有最广泛的“共享性”;可以通过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实现情感的沟通,达成心灵的共鸣,最大限度地实现意义的共生和创生,从而构成艺术欣赏最丰富的“复效性”和最有意义的“互动性”,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性”。[3]倡导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真正的艺术消费,开发民族艺术的精神生态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交往与和谐,从而有效地推动西部生态文明的建设。西部幅员辽阔,高原和草原相依,丘陵和平原交错,沿海和内陆相连,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壮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蒙族文化、回族文化、傣族文化、苗族文化、瑶族文化、侗族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等等。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民间民族歌舞、戏曲、服饰、壁画、铜鼓艺术、傩面具、蜡染艺术、民族织锦与刺绣、民族服饰、剪纸、布贴画、年画、扎花、雕刻、彩绘、泥塑、陶瓷、编织、花灯、民间故事、宗教艺术等等。还有民居、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民俗风情,历史悠久,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如果我们对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加以挖掘、整理和提升,就可以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和抚慰平衡民族精神生态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塑造生态人格,提升民族精神生态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一旦脱离大自然,脱离对其他物种的依赖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博大关爱情怀,不仅直接体现了整个自然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且从根本上代表了人类的最高利益。生态人格是具有鲜明的生态道德品质特征的人格,塑造生态人格,就是培育人们的关爱情怀和生命意识。我们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育具有与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格特征的生态型人才,培养具有生态伦理道德,并能做出理性生态行为的人。人类“诗意生存”的本质,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及其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的今天,提升诗意的审美情趣,就是要求人们要以尊重自然美的态度,以保护自然的态度去开发和利用自然,使人工创造的自然融入于天然的自然之中。诗意的审美情趣,既是一种有效地适应地球的现实态度,也是一种自由地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态度,它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的世界。[4]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美的价值,自觉地承担起维护自然之美的使命,把捍卫地球的自然美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只有能充分地欣赏自然的美,才能够提高人类生存的精神境界,使人的生态良心更加敏锐,从而激励民族群众以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去维护自然之美,培养诗意的审美情趣。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内在诉求蕴含生态人格的要求,我们应该引导民族群众自我塑造生态人格的意识,只有当以尊重生命和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精神成为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人类才能克服自身在发展史中积淀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个危及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文化痼疾,建立起超越自我的民族精神生态,实现西部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3.4民族精神生态问题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与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无疑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在民族精神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日益普及,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将逐渐成为大家的需求。但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认知程度不同,不同阶层对民族精神生态建设质量的需求也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对民族精神生态建设的支持度不同。面临这种情况,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并制定各种配套政策予以协调。政府应加强对精神植被保护的宣传,引导民族群众的参与意识,对危害和破坏民族精神生态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及绿色学校、社区、家庭和环境友好企业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探索采取各种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5]把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的教育渗透于民族群众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把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的重要性传达给民族群众,更重要的应通过教育培养和提升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态意识和精神生态水平。#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