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0 16:2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篇1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模式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江西科技学院院级教育教改课题“《劳动经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Y11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7日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得到推崇的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以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而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

参与式教学形式多样,有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填表、画图、访谈、观察辩论、排序以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

参与式教学方法具有几个特征:第一,主体平等参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学生积极的参与整个教学,与教师互动;第二,重视知识的全面。参与式教学方式将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步进行,鼓励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意识,进而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第三,完全开放。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是开放的,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从而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性很强,但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学科分类通常把它归入应用经济学之列。由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卫生保健学等学科都涉及劳动问题,故劳动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劳动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与收入分配以及有关的公共政策。其中,就业问题、工资与收入分配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问题,学生也比较关注。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会缺乏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学习效果将难以保证。所以,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需要引入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而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最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参与。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可以接受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是将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的共同意愿与兴趣爱好之上,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欣然接受的具体目标,这样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二)教学内容参与。关于《劳动经济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有些知识内容繁多,在有限的课时里很难将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点讲授完。因此,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侧重于实用性。学生们在上每一门新课,甚至每一堂新课时,常常会问到,“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或者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劳动经济学》这门课是一门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时候,先向学生说明这学期要上的课程内容,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最后确定教学内容。在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各个部分连贯性,使得参与后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否则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

(三)教学阶段参与。《劳动经济学》课程在教学阶段的参与式主要是以案例为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从案例讨论、课堂演讲、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探讨《劳动经济学》在教学阶段的参与。

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设计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案例。在国内众多教材中,国外的案例很多,相反国内的案例很少。然而,与国外劳动力市场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现状以及政府体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选择这些案例来分析讨论,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从而相应的理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至于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更达不到了。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采用国内案例。选择好案例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盲目的讨论,也不能扩大范围的讨论,应就讲授的知识点加以讨论。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课后充分地准备,并撰写详细具体的发言资料。当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偏离主题,教师及时纠正,不能为了课堂气氛而任意发散主题。由于劳动力市场比较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与相关原理等规律性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将结论给予板书。

2、课堂演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就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让他们分组完成任务。然后,各个小组在课后查阅相应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形成小组共同的看法,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或者两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演讲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说,劳动力流动这个主题,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又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劳动力的流动原因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流动这一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可以就不同的工种劳动力流动的比率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参与性更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比如就业的问题,这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话题。当然,教师可以就最近发生的劳动经济领域新闻进行课堂演讲。

小组课堂演讲是一种值得在高校应用的教学方式,但是要注意一个时间的问题,课堂小组发言不能太久,一般以10分钟到15分钟比较合适。并且在演讲过程中,注意用眼神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继续发言。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点评,点评时,多用些肯定的、赞扬的话语,对一些不足的地方用委婉的建议性方式表达,不能进行直接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室外的教学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如实训室、校内第二课堂、实习单位等等,以加深学生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提高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单位进行短时间的参观或者进行简单的实践,产生较强烈的直观感知,以实习报告的撰写进一步加深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个专题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调查,如南昌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江西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高的原因、本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率等等,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参与。课后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自由提问和回答的参与情况、课后思考、平时作业等就属于这种评价。这些既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又能够让教师从中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核就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然而,相比较总结性评价来说,形成性评价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融会了教与学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效果得以保证。当然,参与式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样存在各种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劳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一、商科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意义

1、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西方经济学》对于大多数大一、大二的本科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深奥、逻辑极为严谨、思维极为缜密的课程。在过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很多商科院校的任课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很深,讲解也很严谨、准确,但课堂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原因是没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近年来,湖南的一些商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化、通俗化,大大地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本人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了较多的体会,如笔者在讲解博弈论时,运用了案例“过路客和回头客”来阐述卖者和买者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案例指出:一个湖南人在三亚买水晶眼镜和一个海南人在三亚买同样的水晶眼镜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经商者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与“回头客”的商品往往是同货不同价,或同价不同货(质量不同)。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要么高出当地售价,要么是质量低一档,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而卖给“回头客”的往往是当地市场价或当地消费者熟悉的商品。即信息对称下的交易行为。同时借题发挥,进一步阐述,信息的对称是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启发下,比较容易地理解了“信息不对称”和“博弈”的概念及和两者的关系,以及博弈的内容。

2、有利于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体系上掌握基本原理

如案例“汽油价格与汽车的需求”综合了单个商品(汽油、汽车)的需求规律、互补商品的需求规律、替代品的需求规律以及互补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等原理。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了需求规律和弹性理论。

3、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解“谷贱伤农”时,运用了自编案例“柑橘的丰收与橘农的损失”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实践中看似矛盾的现象,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在常规思维下被认为是“悖论”的经济学原理。同时,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将理论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4、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从教学这一狭义的范畴来看,似乎案例是为经济理论服务的,但实际上,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为经济实践服务的,案例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实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弄懂经济学原理,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编写《西方经济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1、《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构成要素要完整

《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由题目、资料、问题和案例分析四个部分构成。其中“题目”,即与所讲解的原理相关的事例的名称;“资料”,包括例证(事件)中的时间、数据、人物、文献等;“问题”,就是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疑问、矛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针对案例本身揭示的疑问或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针对案例“1988年旱灾对于美国农产品供应的冲击”。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旱灾造成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产量下降导致价格如何变化?(2)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价格上涨将导致畜牧产品的供给量、畜牧产品价格以及相关肉类产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畜牧产品和相关肉类产品的持续供给?而对于有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此案例涉及到哪些相关的西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将案例中的疑问和矛盾与西方经济学原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就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借助图形、数学模型等工具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西方经济学》案例的编写应力求恰当、准确、经典、精练

所谓:“恰当”,指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所阐述的原理吻合,要做到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举例不恰当,就会让学生知所云,不得要领,将会适得其反。“准确”是指文字表达要准确,事例(事件)的阐述要清楚,因果关系要符合逻辑,数据材料要到位。“经典”指案例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应从以下几方面打造案例的经典:一是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的事件,特别是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的事件。二是现行政策明令禁止而又不断发生和广泛存在的事件。如一经济杂志中题为“民间金融的生与灭”,就是一个经典的宏观经济案例。案例选取了温州非正规金融部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故事,来阐述政府政策与民间金融的矛盾。三是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必然是复杂曲折、跌宕起伏,选择这种事件作为案例,就会使所描述的故事生动具体,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如笔者在一些相关的经济文献中阅读到的张帆关于民航改革的故事,陈宗胜关于天津鸡蛋价格管制的故事,光关于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变成大市场的案例,都是很经典的。“精练”是指案例的篇幅不宜过长,文字要简明扼要。这个问题在《宏观经济学》案例中比较突出。如笔者在以前的案例教学中采用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等,都是一些篇幅长、内容涵盖面广的案例。因此,在分析此类案例之前,我都将其做一些必要的删节整理,既葛清了线索,又减少了篇幅。

3、《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应兼顾中西方文化特色

既然是西方经济学,就应该有西方特色。而作为经济学原理,可用于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现象和解决其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因此,在采集和编撰案例时,应兼顾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如编辑消费者行为案例时,可结合中西方民俗,点染一点民族文化的色彩。如由笔者编撰并引用到课堂中的“法国的酒文化”、“中国的美食文化”、“麦当劳的文化战略”等,都是文化色彩很浓的案例,将这类案例注入到《西方经济学》这种极其严谨缜密的课程中,无异于一种活性元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

如2007年末至2008年初我国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时,笔者编写了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5、《西方经济学》案例应力求通俗,并讲究趣味性

从普遍现象来看,北津学院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稍微差一点,因此,应更多地注重案例文字的通俗和内容的趣味性。如上文述及到的“麦当劳的文化战略”、“篮球比赛与市场竞争”、“过路客和回头客”等都是兼具通俗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广受学生的好评,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6、应注重版面设计的艺术性

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更多地注重案例的内容,而忽略了视觉艺术,因此,《西方经济学》任课老师应在科学设计案例内容的同时,加强案例版面设计的艺术性,在构图、色彩、动画等方面着力创新,以增强视觉效果。力争在短期内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7、案例分析要简洁、贴切、形象、生动

案例教学最本质的意义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抽象、深奥的原理。因此,第一,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运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概括案例的内容,将最核心的内容与相关的课程内容贴切地联系起来,准确地解读经济学原理。第二,讲解应生动形象,切忌照本宣科。把握以上两点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8、应注重案例形式的多样化

最好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如讲解一些经济指标时适合运用一些块状或柱状图形;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即效用论)时,除了文字案例外,还可运用图形(如某些品牌商品)或声像、动画,用于演示消费者的购物等消费行为;讲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内容时,可播放相关的会议录像片段,或播放一些名人、权威人士的讲话录音。但是,无论哪种手段,都应组合得当、紧凑有序,重点突出。总之,应尽量有机地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增强视听效果,增强案例教学的感染力,推进案例教学上台阶、提升案例教学层次。

三、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师资条件。任何一个商科院校应有一支比较稳定成熟的《西方经济学》教师队伍。一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应谙熟教材,能贯通教材的体系、框架、原理,在教学中能自如地将案例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二是具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操作电脑等基本的电子设备。三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具有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有独到的见解。四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能勤于探索,不断出新。

第二,技术设备。21世纪高校的课堂,应配备起码的视听设备。包括电脑和屏幕、功放机、话筒等。

第三,资料储备。仅仅有图书资料还不足以支撑《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教学。因此,除了图书资料外,还必须储备相当数量的声像资料。

第四,教学软环境支持。开展案例教学首先需要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各位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整理、编写、制作等,如果没有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即使开了头也难以持续。激励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质刺激和表扬,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如对做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除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外,还应该优先给其提供外出学习、调研的机会。其次是有序的管理机制。包括案例教学的组织分工、督促、检查、评比等。再次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开展案例教学需要购买各种图书以及声像资料、需要主持或参加会议、调研等,没有一定的经费资助是办不到的。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3] 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小蓉:行为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资本投入 R&D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一、引言

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的关键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是特别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都通过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被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的标志。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是封闭的,仅研究某一国的经济增长,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经济竞争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为其理论假设。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丰要动力,在没有外山的推动下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只有当存在外牛的技术进步或外生的人口增长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另外,新古典增长理论还假设各个国家有相同的机会得到同样的技术,因而各国没有技术水平的区别。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假设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发生技术进步,同样也无法解释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差异。

(二)新增长理论

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的缺陷,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相继发表了研究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成果,逐步形成了目前流行于四方的“新增长理论”。所谓新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卢卡斯的模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把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

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把技术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论证了知识、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有助于我们认识技术知识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制度创新可能是重要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关键的基本假定是这些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无关。这种假定显然无法说明实际经济生活中制度变迁对生产技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内生增长理论

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是内生因素。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的过程中包含着由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由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在化,得出了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减而使得长期增长率为正的结论。因此,在他提出的增长模型中放弃了这个假设。在罗默的增长模型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进入了生产函数,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

在许多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经济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把这些因素内生的问题的研究上。而本文则以内蒙占地区为例,通过运用协整理论,来验证资本投入和R&D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的长期均衡关系。

二、协整分析方法

当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这两个变量问所进行的同归将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即)存经济领域中,我们得到的许多时间序列观测值大都不是由平稳过程产生的,为了解决此问题,出现了一种非平稳序列的新方法――协整理论。

常见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四种:利用散点图进行平稳性判断,利用样本自相关函数进行平稳性判断,单位根检验以及ADF检验。本文即是利用了ADF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FDI;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249.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1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然成为了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应该由传统的主要依靠劳动与资本投入的新古典增长模式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其总体表现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人力资本作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众说纷纭。

首先,从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来说,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普里切特(Pritchett)等学者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教育水平的投入之间反而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次,从具体的影响机制来说,克鲁格和林达尔(Krueger and Lindahl)[1]认为只有当一国教育水平较差时,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才能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而当一国处于发达水平时,人力资本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则从人力资本的构成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角度出发,发现人力资本构成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技术构成差异,从而对一国的创新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高技术劳动力占比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则会抑制经济增长。[2]贾俊雪和郭庆旺将人力资本投入细化为基础教育投入与中、高等教育投入两部分,通过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入更多的投向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中、高等教育的投入。[3]另外,人力资本还可以通过帮助国家摆脱技术转移,实现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对于东道国而言,人力资本投入对于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力资本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国吸引FDI的规模和技术含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的发明者和垄断者,为东道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投入是引进FDI的重要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东道国人力资本结构对于引进FDI技术的学习、扩散与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大部分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都是基于在现有引进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高技术劳动力占比的增加必然会推动现有技术的改进与完善,以更好的适应本国的经济发展条件。

对于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也是不胜枚举,不同的学者分别从FDI对农业、服务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及全国整体的经济增长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更是不尽相同。孟令杰、李新华通过对农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FDI的大规模引入将会对本国的农业投资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从而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周文博、樊秀峰、韩亚峰认为除房地产行业外,服务业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而非线性特征却并不显著[5]。孙晓华、王昀、郑辉对我国制造业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行业中FDI的引进明显提高了技术效率,但是受我国研发投入力度不足的制约,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并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6]。另外,FDI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关联,但是FDI更多的投向人力资本却会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提升作用。总之,FDI外溢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纳为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人力资本效应以及产业集聚效应四个方面,根据具体产业以及发展条件的不同,各种效应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从而使得FDI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表现为不同的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FDI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既可以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通过影响FDI来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FDI同样既可以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来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1]A.B.Krueger,M.Lundahl.Education and Growth:Why and for Whom[J].Journl of Ecnomic Literature,2001(39).

[2]G.Grossman,E.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IT Press,1991.

[3]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J].经济研究,2010(10).

[4]孟令杰,李新华.FDI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1).

[5]周文博,樊秀峰,n亚峰.服务业FDI技术溢出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3(6).

[6]孙晓华,王昀,郑辉.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溢出渠道的实证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2(5).

作者简介:刘俊丽(1992-),女, 湖北荆门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发展研究。

篇5

关键词:提高;读者;经济新闻;关注度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在各大报纸、电视、网络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经济新闻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了很多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为此受到记者媒体的重视,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其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对此人们有两句颇为不屑的评价“外行人眼里是内行,内行人眼里是外行”、“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道出了目前我国经济新闻的尴尬处境。因此,如何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是现在经济新闻比较严峻的任务。要软化经济新闻,使经济新闻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很多记者为之努力的方向。这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和把专业知识通俗化的技能。我们看到,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实施、实现的,因此,显现人在新闻中的价值和视角,可以使生硬的经济新闻更加生活、生动,富有生机。

一、经济新闻存在的问题

经济报道正在成为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一门“显学”,是众多人员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当前的经济新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新闻“炒作”现象盛行

近年来在一些新闻传媒盛行“炒作”,这是一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公害。热点经济新闻,无疑需要触及民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当今五花八门的热门话题,新闻采编人员尤其应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甄别。譬如前一时期,《科技日报》曾披露了一件典型的“新闻炒作”事件:某商场声称为维护消费者利益,防止与杜绝伪劣商品上柜,改善服务态度,决定停业整顿。这一“善举”在新闻传媒曝光后,该商场声誉与形象令人刮目相看。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发现这家商场并未关门,原来他们是独具匠心地追求一种特殊新闻“炒作”的广告作用。这令播发这则热点经济新闻的传媒叫苦不迭。

(二)超越现阶段社会实际解决能力的报道

毫无疑问,热点经济新闻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正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各类实际问题,但在选择热点经济新闻题材时,还必须掂量它的现实可行性,否则对一些虽属合理必要,但对暂时不宜公开报道的热点问题进行超前报道,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容易促使矛盾激化,引来不安全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搞经济新闻热点报道,心要热、头要冷。

(三)专业性过强、可读性被弱化

由于经济工作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不像文化、法制等新闻容易吸引人。经济新闻如果报道不当,往往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情况。经济新闻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这不得不提醒经济新闻报道者:新闻中的经济知识是一种公众知识,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转化和整合。

(四)内容定位偏离

在改革开放年代,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抓住这些问题,给予分析,不能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没有走到百姓生活中。存在着为报道而报道,为宣传而宣传的思想观念,不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去观察思考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势,去帮助受众解决问题,离读者距离太远,使读者从报道中得不到满意的回答。

二、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的措施

毋庸讳言,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当前经济新闻报道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作为记者及报道媒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努力践行“三贴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以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

(一)经济新闻求真求实

新闻是用事实来说话的。首先,要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许多经济报道在利益的引诱下出卖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新闻报道退化为可怜的唯利是图的三流产品。其中经济报道“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主要是因为有些经济报道只是生硬地塞入经济学的术语,或堆砌一串串数字,而没有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评价经济现象、事件和人物,深入浅出地揭示经济活动背后的规律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使经济报道读起来专家不觉浅,老百姓觉得很贴心,就要求记者既懂得一些经济知识,又善于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题材、新现象用百姓语言做出分析与评价,而不是使报道陷于“枯燥无味”、“艰涩难懂”的泥沼。

(二)经济新闻植根于群众,体现人文关怀

经济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重大经济题材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用平视的目光,去了解百姓的生存状况、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努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的酸甜苦辣,使经济新闻富有人情味,体现出媒体浓浓的人文关怀。如对一些关注民生,聚焦经济生活热点难点报道,比如:房价居高不下,普通百姓如何安居?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就业再就业难题如何破解?农民能否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低保?大量农民工能否实现病有所医、伤有所治?作为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能把这些民生报道列入议事日程,尤其关注与百姓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正确引导经济发展走向,帮助人们释疑解惑,这样经济报道就会逐步确立在读者中的威望和地位。

(三)加强经济报道的服务性和针对性

从经济角度报道一些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不仅能满足正日渐细分的读者的多层需求,而且对经济报道的思路也是一大拓展。经济新闻绝不是简单的行业经济和工作报道,还应当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等综合范畴。对涉及读者利益、与经济相关的教育、体育、文化、休闲等领域进行深入报道,并在深度和广度上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起到服务百姓的积极作用。要以经济视角关注政策措施的变化并加以解读和诠释,用经济眼光分析社会生活领域现象,使经济新闻报道手法丰富多彩。当然,经济新闻社会化的手法也对我们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学会运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调查、透析新闻背后的东西,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和报道。

(四)经济新闻内容定位准确

不同类别的读者,信息需求并不趋同。社会新闻满足的是人们休闲、好奇的需求;经济新闻则要给读者带来阅读价值,能帮助读者解决日常的经济问题;商业新闻则要给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要能给读者带来经济效益。基于对目标受众的了解,写作经济新闻就有了靶心:写作一定要想着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拿目前发行量较大的财经类报纸《中国经营报》来说,其服务于中国的商务经理阶层,定位为老板报纸,因而《中国经营报》的经济新闻大多报道专业、内容权威、格调较高。其在新闻处理及分析上,不追求报道内容的时效性,更注重对于新闻事件的独家判断及深入剖析,讲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权威性。

三、结论

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宣传经济、服务经济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传媒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要想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善于抓住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做透热点新闻报道、善于洞察经济发展新趋势,做好经济趋势前瞻性报道和政策权威解读。同时挖掘经济人物,做实人物报道,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总之,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大众传播工具。经济报道要考虑受众面,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报道为更多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战线,2001(4).

2、叶滨.经济新闻与平民视角[J].新闻传播,2008(4).

3、陈朝晖.搞好经济报道的十种意识[J].新闻三昧,2009(5).

篇6

[关键词] 政治理论 教学改革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但时至今日,改革的成效却不容乐观。那么真正解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出路到底何在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以联系历史语境的视域,彰显理论的知识趣味性

对知识的渴求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而日益增长的。人们对某方面的知识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求取,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对象能否产生兴趣,也就是说主动接受是以兴趣为前提的,或者说是建筑在学习热情基础之上的。那么作为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广阔领域、博大精深的理论课,同其他一些专业课相比,在相当一些高校的课堂上,学生却对其显得冷漠,甚至厌倦。本来政府已把理论课的重要性强调到了不能再高的程度,然而一边是,高校的讲坛上教师在那里用心良苦地讲,一边是学生昏昏欲睡者有之,做着与本课无关的事情者有之,答非所问者亦有之。这样一种怪圈,既大煞了理论课的风景,也枉费了教师们的一片苦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究其原因,理论本身的知识性毋庸置疑,大学生们的求知欲亦不容怀疑。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政治理论课带有的意识形态教育特性片面强化,以单调的理论说教方式,以强制的灌输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使得原本百科全书一样的系统知识体系遭到消解。从而使学生生厌,甚至反感,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若改变此局面,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定势,走出单调的教化误区,在注重理论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同时,将其博大而精深的知识特性也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即把理论放到与之产生、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大视域当中,在阐述理论产生的动因、渊源以及在与之相对立的派别观点相比较之中,将其深邃的知识传授给接受者,寓教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使求知者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情操、净化心灵、获取智慧,如此方能显现出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我们不妨以基本原理课当中的政治经济学为例,首先应向学生阐述马克思倾尽自己的全部精力,刻苦研究、深入探讨经济发展规律的动因是什么?他在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原理、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过程中,又是怎样完善和发展了前人的优秀成果、成为人类理论思维结晶的?他的理论的形成有哪些方面知识支撑?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同时代并存的理论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又有着怎样的关联等等?在这种历史语境的回顾中,与横向的比照分析中,不仅使教师与学生一起重温理论的发展史,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将学生带入一个广袤的知识海洋。试想如果我们的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将会大大提高学生们对理论课的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当然,新形势下政治理论课的高要求,是对我们高校政治理论课从教者知识结构与能力的一种挑战,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积累,没有对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包括宗教等知识的广泛涉猎,就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走出自己的专业局限,涉足广阔的知识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博大而且精深才能担此重任。

二、以联系理论动态的视域,展现理论的科学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与过去相比见多识广,每天都在获取着大量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对事物有较强的判断力,并在所关心的问题上有较深的理解力,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又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思辨能力,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面对这样新一代的大学生,怎样使他们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怎样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掘,怎样尽量缩小其与理论的距离感,增强亲切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注重理论自身的固有的内在的逻辑统一与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代或中国化的理论观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即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他们感兴趣的理论动态、热点问题、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如此才能使他们真正以敬服的心态理解和接受理论的科学真理性。

例如,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提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就体现在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有关学说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批判,同时以论战形式阐述了他自己的有关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见解,构成其科学体系。马克思的不朽功绩在于,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科学的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发现了剩余价值论,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的来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关系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趋势。因此引起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也正是这一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使得在百余年漫漫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然而,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同任何理论一样,也具有明显的历史规定性,这种历史规定性给出了诸如“所需解决的问题、何种方法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等一系列客观现实条件,从而对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划定了相应限度的可选择空间。深刻认识这种历史规定性,将十分有助于我们把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加以理解和挖掘,而不是将其作为形而上学的教条。政治经济学在完善和发展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并没有终极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目标,相反,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创造,则为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也就需要我们要与时俱进。运用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一般性的带有最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去分析、研究距理论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已久远的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理论的基本原理虽然为我们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许多情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资本生产方式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认识水平还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就决定了经济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有些方面表述的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有个别遗漏的地方。如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问题,马克思当时只论述了物质产品的价值量决定问题,而未涉及精神产品和劳务商品的价值量决定问题,也未能涉及科技产品和知识产品的价值量决定问题,更未涉及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价值决定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是现实社会中的焦点敏感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界各抒己见、颇有争议的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施教者应勇于应对这样的问题,而不是知难而退回避这些问题。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学术领域争议的热点问题的关系,着眼点应放在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这种变化,力戒主观偏见性和形而上学,全面准确地介绍当前理论界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材料,使学生既了解学科的学术动态、前沿成果,又帮助学生提高独立的判断力,分析思辨能力。教学形式可采用课堂提问、研讨、辩答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了解学生对这门理论课所理解掌握的程度及对现实问题认识的深度,从而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同时,也能加深教师自己对前沿理论成果的把握,进一步提高作为一名理论课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功底与能力。

三、以联系社会现实的视域,发挥理论的功用实效性

某一门知识的功用如何,这是接受他的人不能不关心的实际问题。比如政治经济学的功用性,不但是在过去曾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而且还在于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时所阐明的发展规律,有些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共有规律,有的是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共同规律,它是被百余年的社会历史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今后仍将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什么只有马克思突破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可逾越的界限”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是在科学思维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同时马克思经典作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关于经济学方面真理性的认识,这一理论也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对于一门科学理论来讲,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损害其合理的内核。诚然,它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教他们学会如何运用马克思经典作家所采用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分析经济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理论紧密地与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为无论是从对的继承与发展并重的关系来讲,还是就理论课本身带有特性的角度讲,还是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内在统一性来说,我们从教者,都是处在主动的位置上。也正因为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因此,这门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学质量的高与低,都与其他专业课一样,取决于教师如何讲授和讲授什么。也就是说,当前这门课的效果欠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有的还是被动的单调地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或强制地去灌输,这样的结果只能造成学生厌倦甚至逆反。我觉得若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走出教化的误区,必须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挖掘理论深邃的底蕴与内涵,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在知识的满足中,在困惑的解决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根据自己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探索与体会,我觉得为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采取“专题式”讲授教学方式颇为有效。因为这种方式能够融系统传授政治经济学理论,透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传播社会信息,帮助学生解惑答疑并引发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认识、分析问题等能力于一体。在这里不妨以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当代社会剥削”这一专题为例来说明此中道理。

我在这一专题中,第一个层面交待给学生的是应该如何理解“剥削”这一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剥削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剥削现象的存在难以避免,从而加深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层面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社会现象,对剥削做出基本的价值判断和客观分析。对剥削不能以道德的批判代替理性的评价,而是要对其历史与现时的合理性给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在对资本剥削做出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对较之资本剥削颇为隐蔽的权力剥削即腐败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因为这一剥削无论是就它的产生根源的复杂性,还是就它的危害程度的严重性,以及治理的艰巨性都是资本剥削所不及的。通过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理论更贴近现实和更具穿透力。第三个层面就是引发学生就我国社会的剥削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与讨论。思考之一,如何发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剥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思考之二,如何最大限度地抑制剥削的消极作用。思考之三,如何使人们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腐拒变的堤坝。正是在这对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现实的对比分析与思考当中,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中体味到理论的价值与功用,才能真正学会恩格斯所明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如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阐述可见,政治理论课教改,应与时俱进并要有所创新。但创新并非是盲目的幻想,而是在已有的教学基础上的新发展。虽然具有一般原理性的理论内容并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这并不否认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与需要,我们对其解读的逐步深化,即由原来过于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到着眼于既保持其理论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又充分挖掘这一理论本身的丰富内涵和功效。即以联系历史语境、理论动态、社会现实的三大视域,去彰显理论的知识趣味性,展现其科学真理性,和发挥其功用实效性,从而以这一理论体系自身的感染力,去感化、陶冶学生,使他们通过求知而受教,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篇7

关键词:经济学;授课方法;教学改革;经验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37-03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我校管理、经济、会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本专科专业基础课,它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在现实中运用较广,对教师的授课挑战性极大,单纯采用以教为主或者以学为主,都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几年来我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教学改革中将各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我先将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然后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再辅以讨论课题,结合现实问题穿插实践课。同时,我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学,将科研的最新成果适时展现在相关内容的授课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获得了较佳教学效果。

一、教学课件狠下功夫,内容与时俱进;上课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上,我不断摸索适宜的教学方法,课件从大修到小补,一丝不苟。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备课做到三步曲。第一步,利用寒暑假提前进行一次系统的大备课,这一步需要精读教材,大量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第二步,在上课前一周进行适当的增补和删减,根据使用的教材调整章节,针对最新的经济理论及其现实经济状况修订案例;第三步,上课的前一天再预演一遍课件,查看知识要点,检查PPT观看效果,必要时先模拟试讲一遍。有了这三步,自己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容易被调动起来。

2.因材施教,变抽象教学为趣味教学。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作为分析工具。虽然数学表述比文字性表述更具有确定性和精确性,但是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数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初学者本来就比较抽象,如果再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数学工具,学生会觉得这门课远离生活实际,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理解经济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引进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相关的犯罪”;引导学生联想“多收了三五斗”的情景,尝试分析“谷贱伤农”现象。并且根据经济学基础理论内容,适当插入一些经济学理论,比如“钻石与水之迷”、“消费悖论”等等,这样,上课内容不但不脱离基础理论,相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基础知识,并且记忆深刻,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改变“一视同仁”观点,区别对待学生;注重课堂互动

1.区别对待学生,引导和培养各种“需求弹性”的学生。我每个学期面对的学生人数很多,他们总会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求每个学生的状态都一样努力上进、学习成绩都优异,是我们教师力求但不一定能达到的。实际上,学生对自己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每门课程的成绩要求也不太一样。平时,我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感兴趣,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这样,总会在班级中发现一些对本课程感兴趣、有悟性的学生,对于他们,我会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引导他们向更高点迈进,比如推荐有一定深度的参考书,给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等等。而对于所谓的“学困生”,我采取逐一谈心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经济的重要性,尽力让他们不要掉队,同时多布置一些基础知识题目给他们练习。当然,在教学中,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则可。这样一改传统的一视同仁的观点,将各种“需求弹性”的学生区别开来,既不拔苗助长,同时又营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

2.教学方法上将“独角戏”变为大众“同台演出”,增强互动。教学互动是使教学内容变得活泼有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往往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进行:①热点讨论。学习某章节相关理论时,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选择一个较为综合性的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譬如,讲完GDP的时候,我摘录了一段肯尼迪当年竞选总统评论GDP的一段话,让学生分析GDP这个指标的优点和缺陷,分析名人的话,学生们变得更为活跃,都不需要我点名了,大家此起彼伏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②视频插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收集知名学者、企业家或政府官员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讲座。以此开拓学生视野,了解这些知名人士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和分析问题,同时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这种形式也提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③综合案例讨论。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结束后,有意识地选取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能力。例如,结合中国近年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我让学生自己分析本轮宏观调控的工具及其效果,面对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学生们更加体会出经济学的实用价值了。他们学会了自己查找资料,尝试着自己分析生活中的经济事件。提高了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网络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在职的,他们有些甚至将工作中碰到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我一同交流,学以致用,这是教学最好的结果。

三、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以及教学方法改革

一门好的课程是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转变、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带给学生的既是知识,是科学,又是思想,是素质,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门好课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1.教学计划中加入实践课,让学生自由组团,自找案例。经济学是一门和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身边发生的事情常常可以通过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阐释,这就为课程的理论用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经检验,综合案例实践课程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并详细准备案例,课程采用分组展示、集体讨论的方式。先由小组展示成果,各小组可利用PPT、DV小片段、舞台表演等方式,将小组的准备成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并提问,该小组成员回答大家的问题。案例实践课程主要借助同学的团队精神合作完成,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每位同学对经济理论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加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平常授课中,在完成一个理论的讲解之后,我会结合实际,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充当决策者,帮政府、帮老百姓出谋划策。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介绍完供给需求以及弹性理论之后,我提出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政府为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租房难问题,向房东规定了租金上限,请分析对租房实行价格上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如果政府通过给予租房者一定比例的补贴来刺激租房需求,结果怎样?”《宏观经济学》阐述完通货膨胀理论之后,让学生“针对中国的现实经济,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对策”,同时我提出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不超过5人,让他们带着问题课后查阅资料,每组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想出至少一种解决方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班上基本没有逃课的学生。所以上过我的课的学生基本都有一个共识:杨老师上课从来不点名。不是我不抓考勤,而是根本用不着。

2.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将事半功倍。也许有人会说,教学改革是授课教师自己的事,跟学生没有关系,学生充其量是受益者。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最关键的评判者就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改革,一定是有好处的,对于适应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尤为重要。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学校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计划转化为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我会在一门课程进行到三周左右时,随机抽取十来名学生进行座谈会,要求学生“提出你认为我教学过程中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关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请提出你的建议”等等,一般来讲,学生会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想法,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又增加了和学生的沟通桥梁,能够帮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找出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

四、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和科研可以相辅相成,科研促进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学也加深了我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更有力地推动我在科研上更上一个台阶。近几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研究,比如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等等,自己也曾独立申请并完成了上海市区委的系列课题以及学校人文社科基金课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协调和配合研究”。在进行科研项目的时候,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样促进我自己不断学习更深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为自己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课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将所学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课题研究中的案例等也可以作为上课的精彩案例剖析。这样学生会觉得他们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求知欲会更强,毫无疑问,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五、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效果

我通过对工商管理、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佳效果,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呈现最新学科动态,使学生从中发现兴趣所在,独立自主地探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探索中形成乐趣,形成他们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动机。

2.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开拓了视野,对于社会经济问题能够从经济学上加以判断和分析,为以后深入学习经济学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多数学生可以初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加以分析和解剖。

4.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和尊重。本课程教学面对的是身心比较成熟的大学生,课程采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尊重和关心学生,同时注重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

多年来学生对我授课的测评结果充分印证了我的教学方法的成功,学校通过多轮比赛给我的称号“学校青年教师授课风采大赛三十佳”也验证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臧良运,吕洪燕.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4).

[2]王蕴翠.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1,(5).

[3]黄山松.基于网络环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4]张亚丽.让经济学回归为一门有趣的学问——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体会[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逄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6]刘志迎,程瑶.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7]卫兴华.对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现状的一些问题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7,(8).

[8]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1).

篇8

作者:印红旗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我国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运动理论与劳动分工地域理论、区位论及人地关系基础经济地理学理论、规划区域理论、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地理区域理论等。陈才将经济地理学分支总结为经济地域条件、要素成分理论、能效理论、体系与形式理论、开发及组织理论等。经济地理学虽然同区域经济学存在差异,但是两者同时包含,互相渗透。经济地理学还涵盖贸易分工、增长极、发展梯度、产业体系、专业化与集群产业等分支理论。当前,针对经济地理学的实践研究,可从具体方式、方法论与研究模式等层面进行细化讨论。经济地理学相关方法论,包括传统哲学理论、经验主义理论、人本思想与结构体系理论等。其主体研究模式应作用于整体分析研究流程之中,指导实践操作与程序。具体涵盖实地调查、实践研究、文献统计、对比、探讨等,同时还包括释疑探索、描述剖析、纵贯分析、个案证实、抽样分析与普查实践等设计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针对经济地理学的实践研究手段,包括定量定性分析、非线性研究、仿真模拟、耦合研究、尺度衡量、现代化计算机研究等。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涉及规划开发、区域条件、经济结构、发展调控等领域。另外,随着研究范畴的持续扩充,经济地理学还逐步渗透至区域差异、资源分布、地域环境、生态条件、金融状况、创新发展、产业聚集与转移、统筹管理、政策调控等实践领域。[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创设了广泛的实践领域。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树立了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我国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区域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中部崛起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这对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学者们研究地缘关系、世界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学科建设,明确了其理论性质与具体实践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地理学逐步走向成熟发展阶段。

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实践探索,逐步创立了相对完善、统一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区域调控与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陈才便预言了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经济地理学体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应注重过程控制,开展多层次探究、多视角研发,其理论体系应体现开放系统特征,提升可操作性。同时,研究方式应由单一模式逐步向丰富、集成、规范性发展,各类研究实践应体现良好的协调性,使研究理论、思维模式、实践方式起到对整体学科的科学推进作用。基于该目标,经济地理学应在地球科学体系框架内继续向地理信息体系与现代经济学领域拓展延伸。其学科体系应与经济学、地理学实现持续的交互融合发展,引入动态模型体系,实现模型的周边化、系统化、产业化。同时,应创建新型贸易理论、产业原理、增长发展理论、网络体系理论、综合体系理论、增长发展模型、动力发展理论、产出投入经营理论,形成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促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温室效应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环境危机也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地理发展、资源建设开发、产业规划、空间布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该背景之下,社会经济区位体系会受到时展、社会经济增长、环境生态安全保护的集成作用影响。在上述三维目标的综合作用下,现代经济地理学将创设以此为目标的空间理论,并继续朝着该方向推进。环保理念的逐步形成,进一步推进了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扩充了经济地理学的内涵。

随着循环地毯经济、环保城市、低碳金融产业的研究在我国的逐步开展,现代社会开始向低碳模式转型。为满足当前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经济地理学势必会探寻适宜的学科体系、方法模式。伴随经济格局的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应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宏观与微观调控、综合理论拓展延伸、全球性发展,等等,该类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析,拓展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前景。总之,面对多变的实践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机遇与严峻的考验。只有树立战略化目标,探究发展现状,明确学科发展趋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才能实现该学科的优质发展。

篇9

关键词: 投资; 效益; 审计;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15-01

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投资效益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所消耗或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与所获得的有用效果的比较,也就是投资活动中所耗与所得的关系。效益,简而言之就是效果和利益,包括财务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关于投资效益审计风险如何进行防范,笔者认为,合理选择效益审计的切入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首先,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在所有领域全面开展效益审计,要根据审计机关现有能力和审计资源的现状,在一些关键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为效益审计的逐步规范、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其次,要合理选择开展效益审计最佳切入点。不能选择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项目,应选择在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试点。同时要选择那些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的项目和领域去开展效益审计,这样才会得到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效益审计的对象具有多样性,所涉及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其评价标准不宜笼统而论。科学划分效益审计类型有助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问题的解决。建设项目既可以是营利项目,也可以是非营利项目。因此,评价标准的选取也会相应地不同。可见,效益审计不一定都是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也包括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

与传统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审计实践中,要把效益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其他审计类型和方式审计中增加效益审计的成分,既可以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又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培养训练审计人员。同时,要克服旧习惯和方式的制约,简单地将效益审计导入传统审计,使效益审计缺乏实质的内容,跳不出传统审计的圈子。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首先要制定好审计计划,作好审计调查。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不能再进行效益审计而应进行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如只发现一部分资料不实或小范围违规,则可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有效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熟悉被审计行业,了解被审计业务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以便能对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效益意识和效益评价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开展效益审计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广泛涉猎经济、法律、工程等专业知识,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审计经费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审计队伍对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引进规模,同时从人才的有效使用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审计需要哪方面人才就引进哪方面人才。因此,通过外聘专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其专业特长,弥补审计队伍专业知识和专家力量的不足。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即在效益审计项目需要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审计力量配置问题。

抓好审计工作环节,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抓好审计立项环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围绕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安排,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事关民生工程资金等方面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效益审计项目不在于数量多,关键是立意要高,选项要准,思路要清,目的要明,要有宏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二是抓好审计方案制定环节。掌握全局,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审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确保每一项审计能在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宏观调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抓好审计实施环节。每个审计项目都要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内容实施,重点项目还要先搞试点,再全面铺开。同时应按照规定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关,做到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完整,记录真实,所附有关的证据和证明材料要充分、准确,做到一事一稿;做到审计工作底稿的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

四是抓好审计复核审理环节。为使复核审理进一步规范,要制订关于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尤其是在现有的审计力量无法对投资效益审计质量全面控制的情况下,更要探索效益审计复核工作,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

五是抓好报告环节。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审计小组要高度重视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党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加强项目管理。

六是革新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搞好效益审计,不仅仅是人的问题,还有技术手段的问题。大胆在效益审计领域实施技术手段的革新,加强对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审计实施系统的学习和运用,积极推广计算机在投资效益审计领域的运用,通过对企业ERP系统的接入对整个物资计划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实时关注项目运行过程,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同时利用深入基层的方式多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审计人员应对收集、计算的以上经济指标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审查和核对,去伪存真,去粗求精,运用分析性复核的审计方法对有关数据指标进行充分验证,判断其准确性。有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仍可应用于效益审计,运用数学分析、经济活动分析、可行性分析,确定其可行性和经济性。从宏观层次上精心提炼审计成果,通过把被审计项目与历史先进水平、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计划水平等进行比较,以评价被审计项目的投资效益水平。为投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资料,保证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参考文献:

[1] 邢俊芳,吕文基.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3] 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 王雷.解决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问题的基本思路[J].中国内部审计,2010(3).28-30.

[5] 王学勤.试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0(4).78-79.

篇10

关键词: 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 计算题 解析 复习策略

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纵观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计算题的影子。高中经济生活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有很多,在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了数道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汇率等方面,部分试题的综合性较往年有所增强,难度加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延长。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更强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种命题趋势,广大师生务必引起高度关注。

一、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例析

例1(2010年文综全国卷Ι第24题):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A. 5元6元B. 10元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16元

答案: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例2(2010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4题):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的计算。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甲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答案为C。

例3(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12题):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汇率计算。实行零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货币表示价格为(10×8)×(1+5%)=84。实行零关税后,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税,所以价格为(10/1.25)×8=64。故答案为C。

例4(2010年北京文综第34题):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 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x/p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x/p 0,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A中汽油与柴油、C中煤炭与原油、D项中煤炭与天然气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为同向变动,即②,故AC错误,D正确。B项汽油提炼于原油,所以汽油价格与原油需求量应为反向变动,即①。故答案为D。

例5(2010年安徽文综第3题):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000元26000元 B. 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 D. 44000元11000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配方式。李某一家收入中,国企的工资、资金属于按劳分配,为36000+8000=44000元。个人专利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按街道生产要素分配,为5000+6000=11000元。而个体杂货店收入为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答案为D。

例6(2010年江苏卷第7题):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这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外汇与汇率知识。题目较为简单,只要学生具备汇率变化的基本知识,适当换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评析

1.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时政。

高考政治试卷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0年高考政治试卷中计算题,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为背景,涉及人民币升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人们收入来源多样化等,有意识地将对热点的关注与教材知识紧密衔接起来,通过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活教材知识,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正确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

2010年政治高考中的计算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汇率换算、分配方式等),又考查了学生的转换计算能力,以及考生准确和完整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数学思维,引入分析工具。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字的换算与正比、反比关系的运用,要能够灵活掌握。

三、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高考政治试题中计算题是目前命题的热点,也是考生面临的难点。热在与时政紧密联系,实用性强;难在考点分散,计算复杂。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2011年高考的计算题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人民币升值、货币的发行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等许多热点问题也可以用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沉着冷静作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夯实基础。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来看,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面纷繁,但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试题的"基础性"特点十分显著。因此,过好教材关,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关注高考,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和要求。《经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个左右,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