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9 16:5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检测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1-1
老百姓以食为天,粮油食品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粮油食品的质量安全监测事关重大,关系民生,粮油食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近年来粮油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更是给百姓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比如说地沟油的产生,大米等农产品农药超标、面粉中的增白剂、以及陈化粮抛光打磨后冒充新粮、转基因粮食豆油的产生、运输途中和包装过程的污染等等,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粮油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监测是关系到国家和百姓利益的头等大事。
1 粮油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
正所谓追根溯源,这里所说的源是指进货渠道。做为粮食监测部门,严把粮油供应部门的进货源头是十分重要的,货源关把得好,相当于把住了进货动脉,才能防止劣质污染等不合格粮油流入市场。
防止包装过程及运输途中的污染。正规的包装和运输很重要,它可以防止二次污染。所以首先包装物要用无毒合格产品。粮食行政部门在对于所收购的粮油从运输存储的个个环节中,都应做到细仔入微、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2 认真做好粮油质量安全的检测,让百姓重拾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近年来食品安全这个话题让人越来越敏感,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让婴儿变成了大头娃娃、地沟垃圾提炼的食用油,简称地沟油,堂而皇之地上了百姓餐桌;白面里边加了增白剂;馒头里面放了色素,人们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食品,做为一名粮油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者,更觉责任重大。所以加强对粮油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势在必行。就拿吉林省通化地区来说,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主要产粮基地,从粮食种植加工到流通至市场,多个环节都要我们粮油监测部门严加管控。开放搞活经济政策实施后,通化地区的个体粮油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对工作量的加大,我们工作人员没有气馁,逐一对粮油店及超市的粮油加强检测,并一跟到底,不定期抽查,确保了市面流通粮油的质量安全。
通过对通化地区近年来对粮油市场的规范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实行了上下一体化,举报有奖化,管理市场化、企业化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实行承诺服务制度,引进竞争机制,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并提出“服务第一,服务就要一流”的理念,从而为监管部门营造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服务环境,工作人员各个严以律己,恪尽职守,从而连续多年的统计调查数据表明,群众对粮油监管部门的满意度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对在公众形象和政策创新,工作人员自我约束行为,也走在了同行业前列。由于工作措施给力,使通化地区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存在安全问题的粮油流入市场现象,从而让百姓吃上了放心粮油,确保了百姓健康,为创造安定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让百姓重新拾起对粮油质量安全的信心。
3 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做为粮油监管部门不仅要为市场流通的粮油监管,还要为粮库储备粮提供有效储藏依据,例如玉米、稻子什么时间储藏,什么温度、湿度更能保证其外观更新鲜和内在的营养价值更丰富,什么样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发芽、霉变、陈化、品质劣变及微生物的滋生和鼠害虫害的侵袭,过去在粮食储备中,大多只重视数量和外观指标,而没有重视粮食的内在质量及粮食的有效利用和粮食的最佳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传统储藏观念是,只要粮食进了储备库,就只重数量外观,其他一般不闻不问,至于腐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也与我无关,由国家买单。自从加大粮油监管力度,完善粮油监控制度责任后,基本杜绝了以上不良现象发生。粮食入库时,监管部门根据粮食品质情况,如等级、水分等情况进行储藏,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粮油监管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监测粮食的各项指标,检测粮食品质的变化情况,指导储藏方式,调整方法工艺。一般情况下通过测定粮食的各项指标如粘度,发芽率、面筋吸水率、脂肪酸值、蛋白质溶解比率,油脂酸价、油脂过氧化值等等控制指标来决定是否存留,以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延缓陈化。通过以上手段科学地指导粮库储备粮的质量,为国家储备粮食提供了有力保证,避免了浪费损失。这些精准的粮食检测数据,也为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保证。
4 对今后粮油质量安全的展望
篇2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食品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是事关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采用高科技实施高质量的食品检测工作势在必行。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产品:大米、小麦以及蔬菜等在种植过程中施加化肥以及使用农药造成残留,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二)、水产品、畜、禽体内残留大量的激素、抗生素及其他有害物质。
(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滥用食品及化学添加剂,甚至还存在添加了有毒物质的情况。
(四)、我国食品及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诚信意识不强。
(五)、广大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欠缺,预防安全意识较薄弱等。
二、我国食品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有效的保证减少食源性疾病。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因此运用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技术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系列安全问题,需要各生产、加工环节的诚信自律以及全民公众意识的加强和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努力。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够保证国家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从而导致影响国际间的合作。
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食品安全检测能够帮助消费者买到健康、放心的安全食品,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反过来会促使生产加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导致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
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现如今,国内主要有类的检测仪器和技术方法用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领域:
1、样品的前处理检验仪器设备;
2、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3、检验细菌、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微生物检测仪器;
4、检验有毒有害元素及其价态分析的检测仪器;
5、检验农药残留的检测仪器;
6、检验兽药、渔药残留的检测仪器;
7、转基因检验农产品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检测仪器;
8、食品检验必备的其它中小型辅助检测仪器设备。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比较小、数量众多而且分散性很强,并且法治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都很弱,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高发,滥用甚至违用农药、兽药;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直至生命安全。因此依靠现有的类检测仪器和技术方法是很难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准确可靠、及时全面地监管的。
(三)、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标准不规范
(1)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现在我国实施的各类食品安全标准有相当一部分是行业标准,并不是国家标准。而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的都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标准,并且每一种食品都很明确的只对应一个标准,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由于我国受到历史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食品目前仍然还是有两套标准,当然,国家对现行的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整顿、合并,同时大幅度采用国际标准,解决了许多此类标准问题,混乱的产品标准问题已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2)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对国际标准的采用和参照率仍然很低。
由于我国还不够重视在检验测试等科学技术领域方面的投人, 没有形成及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的机制。从而导致在一些关键的食品安全检验项目上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饲料等检验项目缺乏相关标准以及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
2、检测装备不完善、设备落后
我国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资金匮乏,缺少资金投入,导致检测设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装备。尽管目前普遍采用了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设备,但是像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在国际上公认的设备还没有得到普及。而用于超痕量分析的高等检测手段就更为缺乏。食品检测机构在实验技术上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在操作上往往较为简单容易,技术含量不高,体现在提取净化实验过程时,效果就更加不尽如人意。
3、检测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技术支撑就是科学仪器和测试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用到的吊白块、甲醛、双氧水等虽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现行的检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定性法,并不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标准检测方法,因此在抗干扰尤其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比如快速筛选检测技术不够成熟,超痕量分析方法尤为欠缺、残留检测方法不够完善等。针对这种情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突破传统的检测技术的约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积极研究检测技术新方法、研制新的检验仪器,使检测手段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分析和检测的能力,发挥食品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进而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4、食品安全检测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在食品检测领域,长期以来,从事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来自各个卫生系统的医疗检疫等部门。而具备食品检测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从业人员却少得可怜。
三、食品安全检测存在问题的对策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提高食品检测人员自身的检测技能和素质
食品检测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其在食品检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检测仪器、化学试剂以及适用的检测方法等,因此,食品检测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试验仪器、方法、操作等各项基本能力,并对检测结果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以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另外,食品检测人员还应了解质量体系涉及到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应用到食品检测实际工作中,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对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工作,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目前的食品检验机构,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部门都设有下属的检验机构,但设置重复。检测设备类同;检验项目重复。不够专业,检验水平不高,使检验结果不具有权威性,实际工作中甚至造成扯皮,互不承认对方的检验结果,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检验资源,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建议将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部门下属的检验机构整合,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同时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检测机构加大食品市场抽检,对抽检的结果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或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在这一平台上,从而形成信息资源共享。
(三)、研究、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食品检测科研水平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引进一些高端设备和新技术,以国际食品检测技术发展为导向,加强我国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的先进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
(四)、健全检测方法和标准
我国在食品安全性研究建设方面的投入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需求差距还很大。我们不但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跟上国际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要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加强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先进技术、方法和标准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部分先进的检测方法、有选择性地研制部分仪器设备以及玻璃仪器、检测所需要的玻璃仪器、化学试剂等低质消耗品。在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性的研究,积累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分析检验方法,在食品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危险性评估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食品相关的各项标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五)、加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法律、法规是企业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建立食品安全检验的基层体系。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避免生产企业内部的检验走过场,对那些通过行政干预等手段强迫检验人员篡改检验数据、进行违章作业的相关企业领导,要从重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质检人员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工作。在认真研究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以法律为武器严厉打击各种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篇3
关键词:食品检测;问题;措施
1 概述
近年来,陆续曝光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案件,如“三聚氰胺问题”、“毒奶粉问题”、“地沟油问题”、“瘦肉精”、“苏丹红鸭蛋”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又起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因此,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而言,食品质量的好坏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民生问题。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相应的食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出现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众所周知,食品安全不仅仅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强食品检测举足轻重,找到食品检测体系中常见的问题、漏洞,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得到改善。
2 食品检测体系中常出现的问题
所谓的食品检测体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食品进行的一种监测、鉴定、评价的保障体系,从而确保食品在在科学、可靠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和食用,即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但是对食品的检查流程复杂,且加上相关部门的懈怠常常导致食品检测体系中出现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2.1 食品检测机构设置有弊端
目前,国家虽然足够重视食品检测,但是在食品检测机构的设置却存在弊端,如机构重复设置问题,这样不仅造成这些机构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使得机构互相抱着侥幸的心理,对于同一种食品,可能一个机构检测是合格,另外一个机构检测为不合格,为食品生产者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提供了可能性。除此以外,机构缺乏自主创新,检测到的仅仅是一些常规项目,一些复杂的假冒伪劣食品却又无从检测。
2.2 食品检测方法不合理
虽然我国的食品检测工作从农田开始到食品上餐桌,最后食入消费者口中这一全过程中都有全方位各环节的监管工作,但是检测的方法并不是很合理,有些只对大企业或正规注册的超市进行详尽的检查,但是往往忽视了一些小企业的产品,但消费者并不知情;产品在生产制作的环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是主要在产品出厂之后进行检查;加上政府的资金问题,对某些企业仅仅采取监督抽查的方法,有时甚至是生产加工企业自检,因此完成完整的食品检测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2.3 食品检测标准和技术不规范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会发现一般都是由外国检测而得之的,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还比较简陋;我国的检测方法也缺乏领先的科技手段,准确性达不到;我国在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准入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相应的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资质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只注重基本,但缺乏对机构相关行为的法律约束,这样也就导致了食品检测标准也相对不严格。除此以外,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达不到国际水平,使用的检测方法也大多数局限于传统方法。
2.4 食品监督力度不到位
具体分析我国的食品检测现状,其实监督力度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一些基层的食品检测机构综合性不够,数量也不多,检测能力和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食品检测体系设置上缺乏整体观念,操作制度也不严格,往往存在许多漏洞;食品检测相关部门虽然名目繁多,但是各部门之间协作不足,部分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以至于相互间存在交织重叠职责,不仅各部门职能模糊,更重要的是检测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就互相推卸责任,造成整个检测体系紊乱;在食品检测制度上,存在分散管理和执法、重复投资和建设致使浪费等问题,工作不能落实到细处实处,有时还往往流于形式。
3 食品检测体系的改善措施
3.1 完善食品检测体系机构的设置
针对机构设置重复的问题上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检验检测部门要强化职能分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交流,从而使得整个体系工作协调。合理采取属地监管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通过充分的客观调查并加以分析,严格核定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一旦发现不再具备食品检验检测的机构就应该及时取缔,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提高食品检测的科技水平
与国外相比,无论在检测设备上,还是检测方法,或者监督力度上我国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我国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加强自身检测体系队伍的建设,提高食品检测体系专业检测人员的职业技术和道德素质。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提高食品检测的科技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国内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
3.3 完善食品检测体系的管理
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测体系,就要做到对食品从农田到消费者这个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就政府部门而言,应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明确食品监督部门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测,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安全检测。就行业食品检测而言,自觉提高行业食品检测的觉悟,同时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职能,相互监督。共同促进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总之,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加上地方行业的区域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食品生产的环节要层层把关,防止食品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3.4 加强食品检测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无论是监督力度上或者是检测环节上都缺乏相对完善的食品检测体系的法律法规,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不法分子找到漏洞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加强食品检测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国外严格的食品检测体系,保证生产者在进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时,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样,也应该引起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发挥监督作用。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食品安全检测的法律法规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手段,因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及时修订法律法规中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加强所有人的道德教育工作,使得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4 结束语
食品检测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在我国的食品检测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食品检测机构设置有弊端;食品检测方法不合理;食品检测标准和技术不规范;食品监督力度不到位等等问题,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盲目地去重新构建或者更改当前的食品检测体系,我们要在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于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改进,从源头控制,全程监管;提高食品检测的科技水平;完善食品检测体系的管理;加强食品检测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等。从而不断完善优化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使消费者更加放心的食用食品,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交易地位得以巩固。
参考文献
[1]李新玲,冯炜.浅谈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9:127+85.
[2]徐长龙.小议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0,19:228.
[3]黄朝斌.浅析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3,8:35-36.
篇4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检验食品安全。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检验当中,能起到积极作用,食品安全检验的效率比较高,技术应用也较方便。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重要性和主要生物技术,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详细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对现代生物技术科学应用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食品检验;技术应用
食品安全检验的方法较多,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下,为食品检验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方便了食品检验。从理论上深化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能为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食品检验工作顺利开展。
1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重要性和主要技术
1.1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重要性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话题,尤其在近些年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比较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加强食品检验就成为重点工作,传统食品检验主要技术就是通过物理化学仪器,对食品检验的整体效率较低,很难满足实际的需求。而在当前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下,将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就能发挥积极作用[1]。现代生物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动植物自身对某化学物质特异性识别检验食品性质,能准确检测出食品中各种成分,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食品安全检测的不足,提高了食品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能应用,对食品的品质以及安全性和精密性的检验比较有利[2]。对食品的品质评价以及质量控制有着良好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
1.2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关键技术
1.2.1生物传感器食品检验技术
食品检验中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类型较多,其中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在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验食品时,是把生物相关特性作为依据,把信息输入到传感器识别系统当中,对输入的信息识别分析,转化成有效数据,这样就能方便食品检验工作人员了解食品安全[3]。在对生物传感器检验技术应用的优势比较突出,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比较迅速,检验的结果准确度较高,提高了食品检验的效率。
1.2.2生物酶食品检验技术
在食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技术中,生物酶技术应用比较广泛,这是对食品当中的农药残留以及微生物污染安全问题检验的技术,特异性比较强。生物酶技术是结合了免疫学以及酶学,检验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对食品的检验范围在ng及pg,有着高精度的检验优势,在实际的技术应用方面比较简单[4]。对食品样品当中所存在的有害成本,能够准确识别,有助于保障食品检验工作过的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1.2.3PCR生物食品检验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中的PCR是重要技术类型,这一技术是从遗传学角度对食品中微生物种类数量分析。通过对指定基因的分析,能有效判断食品当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能对转基因以及基因克隆成分有效控制。这一技术在食品样品微生物形状和遗传背景分析有着积极作用,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积极作用[5]。在对食品样品病原菌检查后,能分辨食品当中致病菌种类和数量,为食品检验的工作质量提高打下了基础。
1.2.4生物芯片食品检验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对生物芯片检验技术的应用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光导原位合成以及微量点样,对食品样品当中生物分子实施标记,对大量生物分子排序,固化在指定载体,从而形成二维分子排列,然后和已经标记的生物分子杂交,根据相应仪器的应用就能对生物分子信号强度分析,对食源性疾病临界值加以判断。这一新型检验技术,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由夏俊芳等撰写的《生物芯片应用概述》一文可知,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检测肉类中兽药残留的生物芯片系统在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该芯片能够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快速准确地完成肉类中兽药残留的检测工作[6]。而唐晓明等利用基因芯片对从水中分离的20株细菌杂交检测,用传统方法对这些菌株鉴定,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达95%。还有,陈广全等研制了一种高通量检测食品中常见致病微生物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结果表明该芯片的特异性良好,在所检测的菌株之间无交叉反应,与同属其他菌株之间也不存在交叉反应。生物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安全检验中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安顺。
2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1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各个环节都能应用,对食品当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检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食品质量安全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微生物威胁,对食品当中存在的微生物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和控制,必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通过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对微生物生存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判断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含量,按照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法律和行业的标准,对微生物的含量是不是存在超标的情况的判断,能最大化把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微生物威胁降低[7]。在生物技术中的PCR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达到检验目标。食品检验中对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检测食品的成分,以及检测食品当中存在的添加剂。在技术应用的时候用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添加剂,对甜味剂以及发色剂的有效检测[8]。在对食品的成分检验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食品成分也决定着食品的营养价值。通过生物传感器技术对食品的成分检验有着显著实用性。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食品当中存在的农药残留检验,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食品当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必然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下,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精确分析,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所应用的技术中通过生物酶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对食品农药残留准确检验。食品质量检验中生物技术应用在转基因食品的检验方面比较重要,当前食品当中出现的转基因食品种类比较多,转基因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检验,就能保障食品安全[9]。通过相应生物技术的应用,对转基因食品检验,主要是对食品中酸检测以及蛋白质和酶活性检验。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能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2.2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2.2.1高效性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当中的应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会向着高效性方向迈进。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实施,要在时间上节约,这就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效率要求有所提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检验的任务,所以保障生物技术的应用高效性就显得比较重要。结合我国的法规和行业标准,对食品的检验科通过PCR生物技术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2.2.2多样化发展趋势
食品检验工作实施过程中,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就要充分重视技术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准确性。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下,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而食品受到污染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各种污染源的影响下,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比较多,采用单一的检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食品检验工作的需求,所以采用多样化的生物检验技术应用就比较重要[10]。保障生物检验技术对多种有害物质检测,要加强抗干扰能力,从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2.3灵敏性发展趋势
在食品检验工作实施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在灵敏性的要求上愈来愈严格。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检验领域中,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食品检验的质量,提高技术应用的灵敏性就显得比较重要。有的食品污染是受到农药残留的因素影响,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威胁,而保障生物技术的应用灵敏性,提高检验的准确率,才能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食品安全检验已经成为保障人们食品安全食用的重要举措。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加强食品的检验效率提高,通过生物技术的科学性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从理论上对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就能进一步深化生物技术的应用认识,从而为实际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实施打下理论基础,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苏静.试论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5(18):128.
[2]陈兆波,农产品质量安全分子生物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4):444-450.
[3]顾成鹏,余花,徐霞,等.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121.
[4]程敏,徐丽萍.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5(7X):285.
[5]罗鹏程.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6(12):78.
[6]胡宗才.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J].食品界,2017(4):90.
[7]李曦,骆佳岚,王翌晨.探讨食品检验中乳酸菌的鉴定方法[J].食品界,2017(4):101.
[8]刘鑫.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探析[J].食品界,2017(4):108.
[9]路鑫.浅议食品检验结果及质量管理[J].食品界,2017(4):113.
篇5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应用
民以食为天,我国人口数量多,食品生产的规模也比较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食品从生产到食用是经过很多过程的,并且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对食品的关注度增高。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保障,因此必须要提高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使社会实现稳定的进步。
1食品检验检测概述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依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进行的,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对物质是否有毒、有害,是否超出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有问题禁止进入到流通领域[1]。如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涉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检测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食品中的添加剂、养殖业中添加的激素以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运输等环节中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不仅关注食品安全,还对转基因食品更加关注,转基因产品涉及农田种植业的很多方面,转基因产品是有一定危害的,因此绿色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逐渐出现,所以必须积极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对百姓的饮食安全进行把关。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现状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安全,避免由于饮食不安全造成群众出现疾病,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通过大量的检验检测数据信息以及封存备案的食材,可以证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人民群众重金属中毒或者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2],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但是需要注意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是有不足的。首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在检测准确性上还有不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需要将高精密的设备作为载体,依据科学的实验,对食品安全进行定性、定量的判断分析,检验检测技术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保障。我国食品行业的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处于不同的程度,对于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一般是使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或者国际食品检验检测设备[3],使数据检测更加准确。但是市级以下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设备以及技术等更新速度不是很快,精密仪器会受到严重的磨损,检验检测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导致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其次,检验检测机制不完善。食品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也比较大,相关检测仪器设备也有很多种类,各种仪器设备对温度湿度、空气以及压力等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结合相关的规则以及标准开展各种检测。不同的检验检测设备是有自身的使用原理的,这就导致检验检测中心遇到高精度检测设备以及环境等就放弃,或是检测工作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4]。缺乏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制,制约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
3.1色谱、质谱技术。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使用色谱技术进行分析,这种技术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通过使用待测混合物成分,依据固、液两项,其中一些物质在两相吸附、溶解性、亲和性等方面是有区别的[5],这样可以将各组分开。当前色谱技术应用过程中有很好的选择性、灵敏性,分离的效率也比较高的,并且这种色谱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样品,能够一次性将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测定以及分离工作完成。当前比较流行的、高效的分离技术就是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发展是比较早的,相对成熟稳定,并且在食品安全领域发展成为重要的检测方法,但是气相色谱也有一定的热不稳定性,挥发有难度,极性较强,无法直接分析比较大的分子量物质,只能进行部分食品安全分析。快速气相色谱技术能够使分离过程缩短,与传统方法一样有合适的分离度,当前这种方法可以对食物中挥发性的有机物进行检测。而液相色谱比较适合在沸点高、分子量大、热不稳定的产物等中,可以将气象色谱的不足进行弥补,进一步创新分离模式以及仪器装置。高效的液相色谱有色谱柱可反复利用。质谱是兼容性、灵敏性比较高的一种检验仪器,是色谱分离中极为重要的检测器,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合使用[6],能够使色谱法的高效分离能力与质谱法的定性能力得到提升,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3.2光谱分析技术。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分子结构的一种表征方法,这种技术能够将待测物质的化学分子键以及振动信息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对分子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这种技术是不需要制备样品的,也不会受到水分子的影响,检验检测过程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因此是极为便利的。近些年来,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不断进步,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能够很好地重现,成本不高,速度比较快,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有效地对微痕量危害因子进行检验。3.3生物检测法。通过分析食品中的生物材料化学反应结果,生物技术方法有比较强的检测能力,能够很好地选择、识别,精确度是比较高的,灵敏性和专一性也比较强。当前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是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学分析法、生物芯片法等。免疫层析以层析技术、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作为基础,工作原理主要是液体进入到点样区域之后,某抗原的一种特异性标记抗体在样品上进行吸附,进而构成复合物,依据固相载体向前移动,并被另一侧的特异性抗体捕捉,固定之后将物信号进行标记,表明抗原是存在的。免疫层析技术是比较简单、快速的,有很强的灵敏性,一般是在现场或者样品比较大的情况下应用于检验检测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能够对特定的DN段进行扩大[7],在食品源鉴定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方法。这种技术灵敏性比较高、准确性以及特异性比较强,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如今我国的PCR技术逐渐成熟,并且有效地应用到鉴别畜禽产品真伪、转基因食品判断以及致病微生物分析中,在微生物和转基因成分鉴别过程中,基因芯片技术能够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提供好的平台。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这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相对的测量方法,通过原子吸收特征光,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特征光谱通过样品蒸汽时,蒸汽中需要检测的基态原子能够被吸收,在一定条件下,入射光被吸收出现的减弱情况与样品中需要检测元素的含量之间是正比例关系的,因此能够获得样品中需要检测的元素含量,一般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铜、铅、砷、铬、汞等,这些元素也可以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检测。
4结语
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的人身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发展在不同地区情况是不同的,缺乏完善的检验检测机制。为了实现理想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效果,就必须科学地应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健全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积极性与技术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16(17):39-40.
[2]王欢,刘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与方法[J].现代食品,2016(23):71-73.
[3]高涵.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4(1):78.
[4]石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7(19):127.
[5]钟春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172.
[6]贾晋博.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99.
篇6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验技术 重要性
近些年来,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从目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是来自食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其中农药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食品污染的重要因素。目前,激素污染也开始成为我国食品污染的新趋势,同时人为造假也是食品的污染原因之一。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关系着全民的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检测检验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国内食品产业值得重视的问题。食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食品的安全是重要的保障,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仪器、技术、人员操作、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食品的安全,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控制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可靠。
1、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检验检测技术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有力保证, 食品安全技术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 它是保障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没有检测技术,就无法得知食品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更无法得知这种不安全到什么程度。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想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问题,要知道疾病是和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少了检测技术是不可想象的。
可见, 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依赖于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不能离开检测技术的。作为食品检测技术支撑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被不断推出,以便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为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所使用的仪器、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时的环境条件和分析者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仪器不准、试剂含有杂质、蒸馏水质量不佳以及采样不能代表平均成分,操作过程中杂质的引入、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系统误差,也有由于环境(气压、温度、湿度)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所产生的偶然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监测。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将食品安全检测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目前在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PCR、氨基酸测序仪等大型仪器来完成食品检验中化学源性项目的检测任务。这些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检测手段,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检测方法研究,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传统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时间长、对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高,通常都在专业实验室内使用,难以用于需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时快速监控的场合。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样品数量大、检测种类多的特点,样品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类操作简单、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2、食品检验技术
食品检验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生物学检验三类,感官检验较为简单,随着食品生产中新技术、新原料的使用,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前常用的理化检验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气相色谱法(G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HPLC法在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今年来在食品分析上广泛应用。其流程为贮液瓶中的溶剂由泵吸人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人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
主要检测内容有:(1)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的测定,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栀子黄的测定,抗氧化剂的测定,乳酸、柠檬酸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等。(2)营养强化剂的测定,如食品中的牛磺酸的测定,维生素A、D、E和维生素K的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叶酸、烟酸、泛酸和氨基酸的测定等。(3)保健食品,如芦荟苷、红景天苷的测定,DHEA的测定,异秦皮定的测定,冬虫夏草中腺苷的测定等。(4)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如粮、油、菜中西维因的测定,水果在单甲脒的测定,大豆及谷物在氟磺胺草醚的测定,乳品中速灭威、异丙威的测定等。
2.2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目前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水的450项分析测试项目中,气相色谱法测试项目占125项,占总检测项目的28%,已成为食品检验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方法之一。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有:(1)食品中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如食
品中的辛硫磷残留量的测定,稻谷在敌百虫、久效磷残留量的测定,食品中马拉硫磷、氟氯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水果、蔬菜、谷物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测定等。(2)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如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丙酸钠和脱氢乙酸的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测定等。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它是基于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条件下,人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到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主要用于食品中铅、镉、砷、汞、铜、铝和铬等元素含量的测定。此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也可用于以上元素含量的测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了百姓的饮食健康及食品的出口贸易等,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食品检测技术已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已不断的得以推出,并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检测检验工作当中,确保了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作为一名食品检测检验人员,更应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检测工作能真实的反映食品质量的真实情况,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保障百姓的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北辰.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概览[J]. 包装世界. 2007(01)
[2]李广明,黄立平,詹锦川,朱轶峰,闵新力. 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 2007(01)
[3]水小溪,蔡乐,赵宝华. 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10)
[4]倪晓丽. 食品安全呼唤标准物质[J]. 中国计量. 2002(10)
[5]袁俊. HACCP管理体系与食品安全[J]. 大众标准化. 2005(04)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监测 运行机制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的监测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强调风险分析和预防,把资源和工作重点放在具有最大潜在影响的风险上;建立合理和科学的国家食品法律体系;开展全面的监督和监测活动,贯彻中央政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体系中的职责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我国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1.1 要加强各部门的综合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包括九个,工商局、卫生部、公安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环境保护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力负责,监管食品生产链中的不同环节,共同监管食品的安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存在职能交叉与分散的问题,虽然管理部门多,却很难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我国应细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体职责和权限,改变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重叠和交叉的现状。
1.2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中心都是放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问题没有重视。现在应该考虑到加强消费者辨别安全食品的能力,同时也要使消费者与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各个方面,就有必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教育事业的投入。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实行食品安全教育会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相结合,通过系统化的食品安全教育模式来培养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大大提升国民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纠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也有必要加大社区宣传食品安全教育的力度,可以增设宣传栏,运用多种形式的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且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意识。
1.3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例如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形成快速有效的消费者权益维护及补偿的通道,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鼓励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因为无论监管的有多严密,也有出现漏洞的时候,而消费者的监督是时刻都存在的。
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借鉴他国经验,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2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做好发展的规划
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好发展规划 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2.3 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市场,打击售假力度
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
3.1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发展
基因检测法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节省了检测时间,可操作性非常强。其主要方法是用水分离出分离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或者是其他微生物,通过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作为对照,比较和观察相关细菌的特征,得出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因子。
3.2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直接的反应,加之免疫相关技术来检测细菌。免疫学技术的优点是可直接通过免疫法进行细菌的筛选,具备非常高的精确度,被检测食品通过增菌后,在短时间中便能检测到,为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3.3 农药残存检测技术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色谱农药残留的检测都是通过选择性的检测器例如ECD(电子俘获检测器)、NPD(氮磷检测器)、FPD(火焰光度检测器)、MSD(质谱)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维护。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流通环节 食品检测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26-01
1 我国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
因处在流通环节的食品企业数量庞大,组织模式大小不一,给我国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流通环节中,导致食品检测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商部门的问题,也有市场复杂的问题。
(1)经费不足制约食品检测的常态化。工商管理部门是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重要主体,然后就目前来看,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检测的经费上显得“捉襟见肘”,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工商部门检测发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但在检验过程中,《食品安全法》要求工商部门需要购买样品,并在检验过程中,不能收取任何费用。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食品检查的常态化。(2)专业检测人才缺失不利于检测。在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化学专业和食品卫生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因为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或者其他物质,非专业人士在检测中,很难辨别,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食品检测技术不到位。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食品检测时,基本都会配置食品快速检测仪器专用箱,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掌握技术的工作人员流动大,个别单位对专用箱的认知能力不足等,也制约了食品检测的正常运行。(4)检测机制不健全力度也不够。我国《食品安全法》虽然在监管体系上,已经做出了非常详细的检测体系,可分段监管,并不是全程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仍然回遗留下很多的盲区。另外,在对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上,管理部门主要采取的是上门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对部分食品的检测,仍然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的传统做法,而且检测的频率很低,基本还是节假日的突击检测,缺乏日常化的检测机制与力度。(5)监管面积广难度也大。食品流通环节的主要载体是食品经营者,这部分群体的人数众多,覆盖面积也非常庞大,个别食品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缺乏一定的诚信和法律意识,这也给食品检测带来了困扰。追求经济利润,是食品经营者的主要目标,这就容易使得他们在购进食品的时候,忽略其安全性,忽略产品的保质期、添加剂、合格证等安全指标,更有甚者,部分经营者为了盲目地追求经济利润,私自修改过期的食品,或者对过期食品进行重新包装。
2 加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对策
加强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是目前工商管理部门的迫切任务。
(1)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检测过程中的经费,已经划入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针对食品检测中,经费不足的现状,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与同级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时,及时向同级政府递交拨款申请,以补充经费问题。在检测过程中的成果,也需要及时向同级政府汇报,向主管单位表明检测食品的重要性,争取同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保证充足的经费。(2)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流通环节当中的食品检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多措并举地吸引化学专业和食品安全专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在现有的工作人员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工作人员食品检测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食品检测的专业技能。定期邀请一些专业的大学教授来讲授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化学添加剂或者新的食品安全隐患及问题,不断与时俱进,提高对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能力。(3)完善并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在食品监管中,是存在盲区的,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与创新监管机制,不断丰富监管检测手段,花大力气加大力度加强食品检测。(4)食品质量检测抽检力度要强化。工商部门在对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检测时,要及时通报一些有问题的食品检测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给广大消费者以警示与提醒。针对其他地方出现的问题食品,工商部门要及时对当地的市场出现的同一品牌食品或同类食品,强化抽检的力度,增加抽检的范围及幅度,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预判能力。(5)完善各部门协同检测。针对工商部门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的现状,工商管理部门在食品检测中,可以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加强与卫生监督、农业部门、高校实验室等之间的合作。在实行食品检测时,可以通过同级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农业类专业的高校教授或者实验室,配合食品检测的抽检及检验工作。同时与食品药品等相关行管部门,也要加强沟通配合,做好信息共享。
3 结语
在流通环节中的食品检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工商管理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食品的市场基数太,增加了食品检测的难度,所以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地完善监管检测机制,密切与同级政府配合,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加强与食品、药品、卫生、高校等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将食品检测落到实处,真正造福广大消费者,让消费者满足“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翟登梅,张志翔.粮食加工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1年14期.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抽样检测;风险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2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高风险食品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特对我市2013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2013年自治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品种分为必检品种和限选品种,喀什地区需抽检共7大类8个品种,200个样品,其中喀什地区自检品种4大类125个样品。其中,必检品种包括: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煎炸用植物油、自制调味品(火锅底料和辣椒酱、辣椒粉)、自制饮料和餐饮具等6类;限选品种为凉拌菜(含沙拉)。
1.2 方法
1.2.1 送检样品
按照新食药监食【2013】9号要求,将煎炸用植物油、自制调味品和餐饮具三类送检样品采集后,先后4次送往新疆分析测试研究院完成检测,共送检样品75份。其中煎炸用植物油15份、火锅底料15份、辣椒酱(辣椒粉)15份、餐饮具30份。
1.2.2 自检样品
按照新食药监食【2013】9号附件12012年自治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表的要求进行检测,将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凉拌菜和自制饮料四类自检样品125份,委托喀什市疾控中心进行了检测。其中凉拌菜30份、熟牛肉30份、非发酵豆制品30份、自制饮料35份。
2 结果
本次食品安全检测中,熟肉制品检测品样30份,有4份熟肉制品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3.33%,不合格项目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发酵豆制品检测样品30份,苯甲酸、山梨酸、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三项均小于检测限;自制饮料检测样品35份,其微生物指标均合格;检测凉拌菜样品30份,均未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 讨论
食品安全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才能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安稳。如果人们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容易造成恐慌,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意义十分重要。
本文笔者特对2013年自治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开展进行回顾性分析,除熟肉制品检测存在不合格外,其他抽检食品均符合新食药监食【2013】9号食品安全指标。而4份熟肉制品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的原因是生肉在宰杀或运输过程中,易受到致病菌的污染,盛放生肉的器具洗涤消毒不严格,再盛放熟肉制品易造成熟肉制品污染。上述四家餐饮机构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盛放熟肉制品的器具受到污染是重要的传染因素。同时,喀什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监测不合格结果及时向相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通报,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这样,确保我市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好评。
篇10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消费观念向多样化、快捷化的方向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严重制约了物流的安全、快速发展,无论是常规物流还是冷链物流在食品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设食品安全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对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并对如何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食品消费;食品安全;物流保障体系;分析探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食品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满足人们对于食品消费品不断变换的需求同时,食品物流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食品物流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很难得到优化,食品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物流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冷链物流工具设施得不到保障等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是大家非常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为了让大家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安全体系简单的分为三大块:第一,食品源头环节的安全;第二,物流运输环节的安全;第三,销售环节的安全。现在,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物流运输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监督方式。在保证食品源头环节安全和销售环节安全的前提下,物流运输环节就成了必不可少重要环节。如何能够保证物流运输环节的安全,首先要建立一个GPRS定位监控中心,对每一个物流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和全程监控,及时收集数据并能时时保持通讯和下达中心的指令,在货物交接到指定场所或保管人时,要得到安全确认并下载打印出从货物上车起运开始一直到安全交接的详细数据(此数据由监控中心提供下载)。因此,食品流通环节应该充分利用食品物流信息系统数据交流平台,与政府各级食品安全监控部门实现业务信急共享,检测与监控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业务监察和统计分析实现食品安全效能监察和辅助决策。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一台经过认证的物流车辆,在阳澄湖装上经过源头食品安全检测的合格优质大闸蟹运往北京一专卖店销售。根据大闸蟹的运输要求(运输时间,运输途中适合的温度等等)。首先装上调好温度的物流车后对车辆进行铅封并调好监控角度监控铅封,这样可以保证大闸蟹在运输途中不会被调包;然后调好温度监控用来监控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温度,一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并收到监控中心的呼叫提醒。在运输途中无论是车辆加油、驾驶员短时间休息,还是更换驾驶员以及物流车辆出现状况,都要及时与监控中心汇报,以免影响交货时打印或造成确认数据时的麻烦。当物流车辆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地点时,接收货物单位要首先检查铅封是否完好,监控摄像头角度是否正常,并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确认并打印数据,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货物。近几年,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如何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成为政府部门和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保证了食品在流通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运行,建立并实施食品物流保障体系,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问题。
总而言之,我国的食品物流业有待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并逐渐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这些还需要政府部门、食品行业、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振伟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王丽颖.流通业变革与物流园区创新”系列连载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内涵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11)
[2]姜国辉,章伟,吴丽雅.食品物流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之初探———对苏丹红事件的反思[J].管理学报.2005(S2)
[3]左红云.全面做好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浅析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的现状、定位及当前工作的方向[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Z7)
- 上一篇:电影的制作原理
- 下一篇:治理水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