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3-12-09 16: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司法的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也在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商业性质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片文章中,我将就公司法主体的人合性进行简要的基本的阐述,并总结分析人合性对于公司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公司法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公司是指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即主体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公司的两种特殊形式。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1]
按照公司信用基础的不同,公司可以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及中间公司即人合兼资合公司等三种类型。
1.1、人合公司。是指公司的经营活动是以股东的个人信用而非公司资本为信用基础的公司。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在对外进行经济活动时,依据的主要不是公司本身的资本或资产状况如何,而是股东个人的作用状况。无限公司为典型的人合公司。人合公司的特点在于:
第一,具有很强的合伙色彩。股东之间具有很强的信任性,关系密切。一名股东的重大事项,如死亡、破产、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对其他股东和公司都产生重大影响。这类公司可以看作是具有法人外衣的合伙。
第二,股份转让困难。由于公司经营以公司成员个人的信用为信用,故对股东个人的信用特别注重,因而法律为保护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股权转让的限制非常严格,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55条规定:无限公司股东非经其他股东全体之同意,不得以自己的出资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他人。
第三,企业所有与企业经营合一。人合公司中,股东均可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
1.2、资合公司。是指公司的经营活动是以公司的资本规模而非股东的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公司。这种公司在对外进行经济活动时,依靠的不是股东个人的作用情况如何,而是公司本身资本和资产是否雄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资本组合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最强的法人性。公司信用在于公司财产,一般情况下,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不负责任,特殊情形下存在例外。其次,股份转让较为容易,原则上不受限制,特殊情形下存在例外。此外,企业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分离。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开放性,股东人数众多,股东大会召集困难,且会议成本较高,故由股东直接进行公司经营,可能无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使公司经营根本无法开展。在股东被股东大会选任为董事的情形,虽然当选董事的股东担当公司经营,但其这时的身份已经成为公司董事。
与此同时,相比较任何公司而言,二者的不同之处显而易见:人合公司是自然人,资本组合公司和注册合作社是法人;人合公司是个人担保性质的,即以个人的一切财产作为抵押,一旦破产,全部个人财产作数,这又称为负无限责任;资本组合公司是资本担保性质的,一旦破产,以全部注册资本作数,不涉及个人财产。据德国有关机构统计,个体企业在手工业、贸易中介和零售业中占绝大多数(在德国的中餐馆、旅馆、小商店绝大部分都是个体企业);人合公司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和批发业中。
1.3、中间公司。即人合兼资合公司是指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设立基础同时依赖于公司的资本规模和股东的个人信用,兼具资合公司和人合公司的特点的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属于典型的人资兼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从外在形态上属于资合公司,但与股份公司明显不同的是,它注重股东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所以有限责任公司也应该属于广义上的人合兼资合公司。[
二、人合性的含义
什么是人合性,其具体含义又是什么,现在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人合性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如王红玲认为“有限责任公司以股东之间的信任为其成立的基础,具有人合性。”[2]而有学者指出人合性是指,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个人关系,这种关系很像合伙成员之间的那种相互关系。[3]但事实上,公司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要求,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本身。这也表明了其没有说明什么是公司的人合性。
但有学者分析,要定义人合性需要以企业制度的设计为角度出发,并且同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该企业制度能否吸引投资者选用,二是该企业制度能否被市场〔企业的相对人〕所接受,二者缺一不可。其含义包括对公司内部和对公司外部两个方面。[4]
有诸多学者比较认同下面一种说法:人合性,是指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个人关系,这种关系很像合伙成员之间的那种相互关系。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来看。从对外的角度来看,公司对外开展经营活动,无论是开发客户还是拓展市场,所依据的除了公司资信状况外,一定程度上还要信赖于公司的“老板”是谁。公司“老板”若是一个知名度高、实力雄厚、诚实守信诺的人,则对这个公司的经营非常有利。也就是说,公司股东的个人信用状况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是其对外进行经济活动的信用基础的一部分。从对内的角度来看,公司对内开展管理活动,无论是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制定、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还是财务、人事、物资管理,都需要公司股东之间的高度信任和充分合作。否则,股东之间处于矛盾对立面,在很多事项的决策上都意见不一甚至冲突不断,就会造成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能正常顺利地进行而形成公司僵局。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的内涵,说到底就是股东在社会上的个人信用的可依赖性以及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紧密合作。[5]
2.1、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对内含义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对内含义是指公司内部运转及权利义务分配的根本依据对纯粹的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变通,以出资比例和股东人数多数决的混合适用为依据,甚至允许股东一致性原则的存在,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公司重大问题的决定除依据资本因素〔出资比例〕外,同时依据人〔股东〕的因素,股东的契约自治享有很大的空间,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资本多数决原则。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参加股东大会、知情权〔第34条〕以及退出权〔第72条〕均有类似规定。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其它权利,如表决权〔第43条〕,分红权〔第35条〕等,则采用“多数决”原则,公司法一般授予公司股东在资本多数决方式和人数多数决方式中做出选择,各国(地区)公司法的区别仅在于何种方式为一般原则上,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以‘每一股东不问出资多寡,均有一表决权’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表决权计算方法之原则,使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浓厚之人合公司色彩。而现行公司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则与台湾地区的公司法相左,以资本多数决为一般原则,但规定公司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的约定排除此方式,代之以人数多数决。这与多数学者认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人合兼资合公司无不关系,但也体现了公司法不排斥有限责任公司的人
合性特点。有学者还认为“《公司法》虽允许公司以公司章程订定按出资多寡比例分配表决权,使之偏回资合公司本质,但在实务上,以章程订定按出资多寡比例分配表决权之有限责任公司,似非多见”。[6]
2.2、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对外含义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对外含义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相对人的交易风险的保障主要由公司资产承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同时由公司股东承担,即虽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且这个有限责任只是以股东的出资为限,这样难免会把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较股份有限公司小而将其归为缺陷,如德国学者马斯·莱塞而和吕迪格·法伊尔的著作中就认为“有限责任就成了人们偏爱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理由,不过,它同时也构成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特殊缺陷:它只有有限的信用”。但有限责任公司的信用缺陷的弥补是通过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对外含义实现的,即在进行交易过程中股东的个人信用却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一些中小企业的交易过程中尤为明显。尽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远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脆弱,但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有了股东的个人信用基础,中小企业之间较为容易达成协议,从而也加快了交易的便捷化。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对外含义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表现为两个层次:其一,有限责任公司更易于成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对象,虽然几乎没有直接表明公司法人格否认与有限责任公司存在更为密切关系的立法例,但在公司法人人格制度中,法律赋予公司独立的法人身份,并给予股东享有有限责任的权利。其原始目标是鼓励社会公众踊跃投资,并充分利用和发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优势,为自身寻求利益最大化,但股东在公司法人制度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在法律约束不足时,就会出现股东千方百计地利用其出资权及其在法人制度中的优势地位,从事滥用法人格的各种行为,如出资不足,空壳经营,滥设法人,抽逃资金,业务混同等。各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设置事实上也使有限责任公司避免处于因股东的行为而处于危险的境地;其二,除了可能承担公司人格被否认后的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还要承担一些超出了一般有限责任意义的,相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并不存在的义务,如我国公司法第31条规定的补充出资义务。
三、公司法上人合性的表现
3.1、股东人数的最高限额。在各国公司法中,对其他种类的公司,只规定股东的最低人数。而无最高人数限制,但对有限责任公司,大多规定了最高人数的限制。公司法第2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3.2、禁止公开募集。公开募集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和不特定的任何人募集资本。公开募集是开放性的股份有限公司特有的权利,而有限公司不得公开募集资本。公司法第26-28条明确规定。
3.3、股权转让限制。各国普遍限制股东向公司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公司法第72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3.4、股东之间关系更多靠内部契约进行约束,组织机构的设置往往根据公司章程来选择是否设立及如何设立,在管理上与合伙比较相似。
3.5、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股东既管理着公司又承担着投资的风险,资本与劳动结合较为紧密。这固然使公司丧失了专业化的优势,但却是每一位股东更有可能本着既有利于公司又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行事。
四、公司法上人合性的意义
4.1、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
有限责任公司是德国法学家智慧凝结的产物。设立这种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将股份有凝结功能结合起来,创设一种既具有强大融资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发挥投资人参与公司经营积极性的公司制度。为此,法律规定,不出资的人是不能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如果一个人仅有资金可出,而与其他出资人不存在任何信赖关系,也不能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共同出资人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有可能树立起公司良好的商业形象,进而才有可能成为人们信赖的从事交易活动的对象。资本的联合和股东间良好的信赖关系是有限责任公司两个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
4.2、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得以良性运营的基础。
股东间良好的信赖关系,不仅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也是公司得以良性运营的基础。这是因为,股东在设立公司之初,基于彼此之间的信赖,对许多事情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即使有规定,也充满了民主色彩。这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天性。这一天性使得公司在决定很多议题时不是通过严密的制度规制,而是通过彼此的谅解和妥协。因此,一旦公司丧失了人合性,公司往往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从司法实践看,许多公司的解散和纠纷都起因于人合性的破裂。各国公司法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一特点,纷纷扩大公司的自治范围,我国现行公司法也一样,较修改前的公司法扩大了公司自治性。如允许公司参与方缔结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任何合约。股权继承即是其中之一。须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已逐渐取代人合性,成为公司的主要特征。公司对外进行经济活动时,依靠的主要是公司本身的资本和资产是否雄厚。为此,公司法要求股东必须将其出资的所有权转移给公司,作为对价,股东获取股权,并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就股权而言,本质上为私有财产权。而私有财产权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尊严的社会物质基础,是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对待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只强调人合性,而忽视资合性,甚至以人合性否定资合性。
4.3、缺失人合性的有限公司僵化刻板,不灵活,不适应中小企业的要求。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看来,任何交易都“包含着规范交易如何进行的治理条款,这些条款的内容或详或略,或明或暗,或依据法律,或依据习惯,规定着交易的行为方式、利益格局和环境变化时的决策程序或者再谈判规则,因此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治理结构”,为了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制度设计时必须将不同类型的交易(专用性的交易/非专用性的交易)与这些不同种类的治理结构(古典合同/新古典合同/关系合同)匹配起来。[7]根据资合性的规则,公司必须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机构,公司法同时规定了三个会议的复杂议事规则和职权划分。这套和股份公司没有什么实质区别的机制适用于中小企业,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时反而会有罗嗦和掣肘之嫌。例如在一个夫妻二人组建的公司中,这套机制就显得别扭和多余。有限公司制度本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但法学家们案头的精心设计却得不到实践的认可,经济和法律的辩证关系在有限公司体制上得到了应验。因此,有限公司必须以企业为本,正视企业的需要,根据广大中小企业人合性的特点进行改革,唯有此,有限公司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必要。
结论
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司法上的主体之一,其不仅拥有一般公司的资合性,还拥有其特殊的人合性特点,尽管在现代社会
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取代人合性,成为公司的主要特征。但不可否认,在现在的商业发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点使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商法学〔第三版〕》施天涛著法律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公司法要论》冯果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公司法学》赵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王红玲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
[3]刘向林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与股权继承的法律分析经济师2006年第10期
[4]李劲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谭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继承法律问题分析》
篇2
耿和宇
根据县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高度重视,我县司法局考聘了一批乡镇司法助理员,我就是其中之一,通过三个月的工作与学习,充分了解了司法所的具体工作内容就重点,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司法助理员,应该要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司法助理员岗位在各镇的司法所,也就是说,人在乡镇,工作在乡镇,所办的事也是乡镇的事。做好司法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司法所的主要职责就是围绕乡镇的稳定工作开展,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完成,承载的主体是谁,就是我们司法助理员。
乡镇比起县城,各方面条件要差很多,尤其像哲觉这么偏远的镇,交通不便,所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些,下队没有交通工具极大的阻碍了工作的开展,使工作只局限于办公室,很难深入农户了解他们最迫切的呼声。但乡镇也是一个综合训练场,什么样的事都会遇到,与什么样的人都会打交道,我们要把自己置于乡镇这个大熔炉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去克服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沟和坎,吃苦受累并不可怕,年轻人别的没有就是有精神,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司法助理员工作的对象就是所在乡镇辖区内的一切纠纷,我们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民服务。而乡镇多数都是农民,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敦厚、朴实。和农民打交道,要尊重他们,不能瞧不起,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把处理问题看作是服务,认真地听他们说,根据他们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贯穿法律知识,使他们感到你所说的是维护他们的,这样他们才能信服、信任,在他们的心目中才有一定的位置。
司法助理员要学思想、学知识、学品德、学一切应该学的东西。不但要加强自身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品位,而且要做到学以致用,造福社会。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不停的学习,才能做好所做的工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所作为。
篇3
法律援助是对那些需要参与诉讼或者需要与有关国家机关交涉事项,但经济上又非常困难,请不起人、辩护人的公民,由国家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公民,特别是困难的公民获得法律援助,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公民权利。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起了与本国实际相适应的法律援助制度,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法律援助活动,使那些需要法律援助但经济上又困难的公民,能够获得由国家为其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自1994年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1996年起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对维护司法公正、调解和处理社会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是从2001年起步的。2003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5号公布了《法律援助条例》,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其立法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保障公民获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保障公民获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是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条例立法的根本目的。公民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从而公民有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是法律援助制度所追求的直接目标,即保障公民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
2、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具体的实施工作亦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这已是当今世界已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以及我国法律援助立法前后的法律援助工作实践所证明了的,法律援助的宗旨在于保障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并平等地实现公民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法律援助的申请与审查、法律援助的实施与程序、法律援助的管理体制以及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可操作性规范,都需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予以规范,从而保证公民平等地获得应有的法律援助,也使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活动按照一定的规范运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援助条例》立法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法律援助制度的运作实施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以确保法律援助制度的社会功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实现。
二、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和应具备的条件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法律援助是一项政府主办的事业,立法中确定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是,既要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又要考虑我国国情;既要考虑所涉及的案件情况,又要考虑当事人经济困难的程度;既要考虑能让经济困难的公民得到必要的法律援助,又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1、对人的适用范围,即“符合条例规定的公民”。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人员:一是有需要事项但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费用的公民;二是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诉案件中的被告人;三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
此外,根据我国加入或者签定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司法协助条约等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只要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也可以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
2、对事项的适用范围,即“咨询、、刑事辩护”的事项。其中包括的事项有:一是需要咨询、的事项,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发给抚恤金或者救济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教育费、抚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此外,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上述事项之外补充规定的法律援助事项。二是刑事诉讼中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或者没有委托人但需要的事项,包括: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的事项;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的事项;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的事项。三是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指定辩护的事项。
上述范围的人和事,都可以按照规定获得无偿的法律服务。
具体有那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呢?(一)在民事、行政诉求中公民对下列需求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也就是说可以向设在县级司法局、地、市级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3、请求给付抚恤金、救济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的;4、因公受伤请求赔偿的;5、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讨侵权赔偿的;6、无法履行劳动行为的民事权益的。(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察机关(公安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2、诉讼案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人的;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人的。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具备那些条件?(一)有我市常住户口或者暂住证的公民;(二)案件发生在本市并且依法由本市司法机关或者公证,仲裁机构受理的;(三)有事实证明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四)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者无完全能力支持法律服务费用的;经济困难的持证参照我市最低生活保障费的规定执行。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哪些材料?(一)身份证、户籍证明、暂住证或者其它有效身份证明;(二)申请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工作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困难状况证明;(三)与申请法律援助有关的案件证据材料;(四)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材料。
三、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和管理
法律援助经费,是指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用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费用。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只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基于政府责任财政支持,即财政拨款,这是法律援助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和基础。二是社会捐助,这是法律援助经费的补充渠道,包括以基金形式接受的捐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援助的或者对某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捐助,法律服务组织的捐助。其经费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专款专用的原则。法律援助的宗旨在于保障贫困当事人能够平等地实现合法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援助经费的性质类似于救济款项。国家对救济款项的使用和管理都有比其他经费的使用、管理更为严格的规定。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贫困当事人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无论哪种渠道来源的法律援助经费,都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改变法律援助经费的用途和性质。贪污、挪用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原则。这种监督是对法律援助经费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检查监督,是检查监督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接受司法行政部门检查和经费的规划。法援经费的使用由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进行规划、预算、结算,包括各类案件补助标准的审核。特别是市、县(区)司法局每年对法援经费的使用至少要有两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部门。
四、法律援助的申请方式和审查受理
1、申请方式
法律援助的申请方式有两种:书面申请和口头申请。这两种申请方式中以书面申请为原则,口头申请为例外。一般来说,公民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应当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在特殊情况下,有些申请人不识字或者填写申请表有困难,确实无法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时,才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条例之所以要求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有利于公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便于法律援助机构顺利进行审查,并及时顺利地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对申请的审查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消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作为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的施行是有条件的,因此,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必须进行审查。法律援助的审查是指拥有审查权的法律援助机构,按照法定法律援助条件、范围等标准,对法律援助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是法律援助程序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将抽象的法律援助标准具体化的实际操作过程,集中表现了法律援助制度的权威性、统一性。
五、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略)
六、我市法律援助的状况和2006年工作要点
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市司法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2001年开展法律援助机构的组建,办案逐年增加工作,仅2005年就办理了刑事案件435件,民事案件56件,行政案件2件,受理公证3件。受到了有关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好评,得到了授受人的赞扬。我市现有县级法律援助中心4个,市级法律援助中心一个,有专职法援工作者3人,兼职法律援助工作者5人,有4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市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站、市戒毒劳教法律援助工作站)有工作人员4人,在全市99个乡、镇、办有法律援助联络点79个,有工作人员79人。
2006年全市援助工作的重点是八个方面:
1、落实保障措施,规范使用法律援助办案补助专项款,并要争取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上年已列入预算的县(区)今年要有所增加;
2、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保证办案质量;
3、探索便民利民措施,畅道法律援助渠道;
4、抓住党委政府关心、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提供法律援助。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5、充分利用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办案数量;
6、努力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使更多的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得到法律援助;
7、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法律援助事业的支持;
篇4
-维特根斯坦2
一 问 题
我们首先从两个案例出发。在现代社会中,它们不过是一些惊鸿碎片而已,很难说有自己的面目,而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大量发生的例行化事件而已。这种事件在我们的社会中每天都在发生,正是因为它们太普通、太平淡了,以致于我们都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当然,但恰恰是这样,可能会麻木了我们对理论和对实践的反思。
案例1:
原告张某持一工程结算单,起诉被告杨某给付劳动报酬。该工程结算单是由被告的施工员出具的,原告在工程结算单上签了字。被告对此予以认可。原告已经分五次从被告出领取了100700元,并于起诉前将结算情况写在结算单后面。原告认为,将总结算额减去五笔已经结算的数量,就是被告欠原告的款项。被告向法庭出具了自己的原始付款日记,以证明自己不欠原告的劳动报酬。在再审过程中,对本案中被告是否已经完成举证责任存在争议。主办法官认为,本案的性质应该是劳动报酬纠纷,而不是欠款纠纷。原告只要能够证明自己应该从被告处获得多少劳动报酬,就完成了自己的举证责任,因此,在他提出结算单以后,举证责任就转移给了被告,被告应当承担证明自己已经付清款项的责任,如果不能举证或者举证失败,则应当承担败诉后果。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按欠款纠纷解决,原告必须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债权文书。因为原告无法就此举证,因此应当承担败诉的后果。经审委会讨论后,再审维持原判。
案例2:
1995年5月23日,杨某(第一原告)与被告某县城建第一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个建筑承包工程合同。后来,杨某由于缺乏承建资金,遂邀李某(第二原告)合伙承建。杨某与李某没有订立书面协议。但是两人的合伙关系为被告认可。在承包过程中,承包方先后借支96700元,其中80000元由杨某解借出,17000元由杨某和李某共同借出。1995年,工程如期完工。1996年6月4日,被告与杨某进行了工程决算,扣除借支费和留出工程保修金5000元后,被告应付款项97886元。李某凭决算书领取了这笔款项,并分给杨某12543元。后来,因为被告资金紧张,又从李某处追回工程款30000元。1997年10月22日,被告向李某支付工程款3000元,保修金未退回。1999年杨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3万元,并追究其拖欠责任。一审法院以李某为合伙人为由,追加李某为原告。在再审过程中,主审法官认为,本案的案由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如果认为是拖欠工程款纠纷,则被告应向两个原告支付;两原告之间的内部关系,法院不予考虑;李某认为合伙关系已经结束,应当向杨某再次起诉。但因被告方支付完工程款后,又从李某处追回部分工程款,所以本案又可以按照欠款纠纷处理,如果杨某认为他有部分份额,应当再次起诉李某。
在这个案件中,法院对案由的不同认定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审理结果(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主要涉及到举证责任)。如果我们认为法律是一门科学,法律实践是适用真理般的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不受任何价值观和社会因素的污染,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相对简单的:对案由的认定必然是或此或彼。但我们必须承认,法律规则处理的是具体的、人与人争端,因此它的客观性-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客观性,都不可能与自然科学相比,解决法律适用的争议的结果,常常是一种知识/权力对另外一种知识/权力的征服。本文不从部门法的角度讨论在目前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本案应适用何种法律规范。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将从案例中出现的“主题词”角度,讨论在司法中,词与物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3 自然事实和社会事实被如何予以界定的,也就是说法律是如何将这些事实纳入到法律范畴中的,以及这种范畴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
司法中词与物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也是事实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吉尔兹指出:“事实与法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生发的所有小问题,业已成为至少自休漠和康德以降的西方哲学所关注的主题;而且在法理上关于自然法、政策科学和实证合法化的论争,亦都趋于将这个问题视作关键的关键。”4 本文不在宏观上讨论法律与事实的关系,而只是从司法中的主题词的角度,讨论这一关系。
二 什么是司法中的主题词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1996年4月9日,法发〔1996〕9号)的附录中规定了“人民法院公文主题词表”,一共有379个,其中刑事审判138个,民事审判64个,经济审判34个,行政审判66个,海事审判17个,审判程序60个。这里以民事案件的主题词为例。
“人民法院公文主题词表”一共列举了64个民事案件的主题词。这些主题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归档时用以区分法院各审判庭审理的案件,如“民事审判”、“民事案件”、“民事纠纷”、“民事权益”等。另外一类是用以区分民事审判庭内部审理的各类案件,如“抵押”、“不当得利”、“扶养”、“遗产”、“继承”、“遗嘱”等等。在这一类主题词中,如果案件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的,主题词中还有总-分的逻辑关系,如主题词“知识产权”是上位概念,而“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则是下属概念。“人身权”是上位概念,“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 、 ”名誉权“ 等则是下属概念。由此可见,司法中的主题词是指在法律对某类纠纷性质的界定。
民事案件的主题词囊括了注释民法学的主要内容,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民法学体系。刑事案件的主题词也如此。如果考虑到在现代社会中,合法律性(legality)已经成为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法官必须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体系下司法,在法律适用中也有一系列的技术,诸如避免法官逃向一般性条款,而忽视具体法律规范的适用。可见,法律主题词构成了法院处理案件的活动的中心。在诉讼文书中,法律主题词常常被称为“案由”。
每个法律主题词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社会事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但是这些事实只有一部分是法律事实。一种社会事实是否能成为法律事实,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取决于立法者认为是否重要,值得法律调整,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有调整一切社会事实的司法能力。一旦法律对某种社会事实进行调整,相应地,法律就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命名。通常所说的“命名”是指,对某一现成的对象,用一个语词称谓它。也就是说,词语与物之间存在着一个等式,在等式的一端是物,另一端是词。词与物之间的关联好象是在贴标签一样。因此,命名建立了一个对象和一个语词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是因为此名必然区别于彼名,命名的独特意义是它于各种命名的关联中显现出来的。在人类语言没有达到尽头以前,如果命名不会带来过大的社会成本,这种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着的。比如我们用“承揽”来称呼一方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一方支付报酬的行为。这样,法律上就建立了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特定社会事实和“承揽”之间的等式。法律上对这种社会事实的命名就成为法律中的主题词。
司法中的主题词与法律中的主题词基本一致,只不过在范围上比法律主题词要小一些而已。当然这也取决于主题词这一概念的界定。比如象“预期违约”这一词,如果我们细分的话,可以作为一个主题词;如果不细分的话,它就属于违约责任的一种了。鉴于此,本文也用“法律主题词”一语代替“司法主题词”。
依据最高法院的文件,结合法院的司法实践,这些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
首先是程序上的,即决定案件由法院内部的具体庭处理。按照中国民事诉讼实践的操作规程,法院受理一个案件后,首先对案件进行定性,即对案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决定由哪个庭审判。比如在民庭和经济庭分开以前,一般借贷案件(主题词为借贷合同)由民庭审判,而借款合同(主题词为借款合同)则一般由经济庭审判。这种定性依据的实际上主要是主题词,即初步考察案件的性质,确定案件是属于何种性质的争端,然后分配给各庭审理。
其次是对诉讼文书的作用。在对在法院制作的文书中,无论是对外的文书,还是内部的文书中,基本上都有这种主题词。如合议庭评议笔录、开庭笔录中,第一项内容往往是“案由”,即法律主题词。在法院文书归档的过程中,法律主题词决定了案件的案卷的归类,以及保存期限、销毁程序等细节。法律主题词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法院档案工作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司法中的主题词还对案件的实体审理结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前文所举的两个案例就是适例。审判庭在审理过程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讨论决定案件的性质,如承包合同纠纷、拖欠工程款纠纷、继承等等。除了前文所举的案件以外,还有一些这种例子,比如对同一个合同,认定为是买卖合同还是承揽合同,5 适用法定违约金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又如对一个犯罪行为,定性为抢劫还是敲诈勒索,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三 司法主题词出现的原因
现象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空间无限延伸、时间已经变化了而且将要变化的世界中生活,每一个人都把它当作存在的东西去直接地、直觉地经验它。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态度”。6 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语言中经历世界,没有人能够脱离语言经历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私人语言不存在,语言都是社会性的。7 这个世界是人们想当然的世界。同时,人天生有一种解释世界的冲动,他需要把社会中混乱的事物统一起来,赋予事物一个稳定的秩序。这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西尔说,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符号的动物,8 这不仅因为人生活在符号构造的意义世界中,还因为人本身无法容忍意义的混沌和无序,他必须建构一套符号体系,以便获得一个解释世界、解释他人和解释自己的概念框架和知识系统。哈耶克就认为,所有人,要想使他们的感知变得有条理,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依赖语言。9 因此,人必须借助概念才能够生活,尽管他可能没有意识到。在自然语言中,人们完全可以清晰地辨认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系不会因此而紊乱。即使是在法律极度渗入社会生活的今天,绝大部分人也并不知道多少法律术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正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用语,人们之间的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交流和沟通。
既然归纳社会事实的任何语言都有甄别和交流的功能,使人的行为清晰可辨,何以还需要法律主题词来界定社会事实呢?我们认为,这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常识语言的局限性;二是追求国家法制的统一;三是法律共同体的兴起。
常识语言的一个局限是,它总是借助于特定的情景的,因而,它表达是具体互动情景和事实,这种表达是依赖于经验的,而经验又无法脱离主体,主体的感受越深,语言就越无法实现表意功能。可能正是因为如此,罗素、卡尔纳普、奎因等人主张哲学必须用科学语言表达,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以及牛津学派否认理想语言,仍然主张将哲学局限于日常语言。但法律与哲学毕竟不一样,它必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必须把日常语言中模糊的、容易引起歧义的因素剔除出去,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使司法工作可以依据主题词组织活动,有可能使各种诉讼类型化、程式化,而且不用再辨析日常语言的意义,这样就保证了司法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日常语言往往是地方性的。在回答“如何理解他人的理解”这一问题时,吉尔兹指出,任何一种知识都是根植于地方性意义体系中的,超出地方性知识就没有发言权。这种知识是微观的。“地方性”不仅只是地点、时间、事件等,更是一种地方特色,一种事情发生经过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的想象能力相联系。10 而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程度达到了它在历史上的极致。依据韦伯的分析,系统化、逻辑化、理性化波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人的生活方式。11 具体到法律领域,就是形式理性法律的高度发达。在形式理性法律的框架下,地方性知识表征了非理性、混乱和零散,与体现理性的逻各斯力量、统一的秩序和总体性的追求格格不入。在政权建设的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已容不下这种地方性知识了,官方语言将统一方言。现代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律进行统一的。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法典编撰,而法典编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形式理性的法律之所以是形式理性的法律,法律术语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它通过对人们之间的某类行为进行归类,把这些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意义体系之中。通过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被重新命名和组织。这种命名是以国家权力为背景支撑的,它是强制性的、不容其他分类体系抗拒的。它改变了地方性知识纷繁芜杂的局面,在重要的社会关系上,创造了一个看起来好象是统一的世界图景。现代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类学、目录和统计学,法律主题词也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现代国家对理性和秩序的追求。
但对同一社会事实的界定,法律和社会的界定常常是不一致的。在秋菊的案子中,两种界定就出现了巨大的反差,秋菊代表着地方性知识在法律术语和命题中的命运。最终,国家大一统的法治话语战胜了地方性知识,一切地方性知识都消融在法律体系里,没有一丝痕迹。现代法治正是通过秋菊这种人不断完成的。没有秋菊这种人,现代法治工程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只有在把地方性知识对象化的过程中,法治话语的意义才凸显出来,法律也才能够悄悄地向生活世界拓殖。这或许也是现代社会自身反思自身的表现之一。
地方性知识与法律之间的冲突看来好像与法律主题词没有多少联系,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主题词界定的是一类社会行为,而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按照典型的社会行为(一种理想类型)来组织活动的,这种“典型”、“理想型”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称谓。在这种称谓中,抽离了行为的个别因素,留下的只是行为中的普遍性的、反复出现的因素。如几个人合伙买车,按照地方性意义体系,当事人可能把它称为“搭伙”,在法律和司法中,则以“合伙”这一主题词称之。虽然每一个搭伙/合伙行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无论当事人还是法院,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搭伙/合伙行为。
任何话语/实践实际上都必须以非话语/实践为前提并受它的制约。法律主题词之所以成为国家治理实践的要求,一方面,与国家对案件管理的要求有密切关系,正如韦伯指出,现性化的科层制的特征之一就是书面管理、案牍文书制度。法律主题词的统一运用,统一了案卷的格式,使上下级之间的监管和评价更为便利。另一方面,与法律职业的兴起密切相关。正如福柯的分析所揭示的,知识的生产和流通只有依靠作为社会权力网络的的知识团体才有可能。法律职业化以后,以法律为生的人要获得职业的正当性地位,就必须尽量把生活用语驱逐出法律的门外,因此法律才能够获得一种专业地位,以使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区分开。依据福柯的权力/知识观,命名实际上是将语词强加于事物的行为。12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法律主题词所指涉的社会事实是每天都在生产、复制着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法律共同体,要取得对这种社会事实的垄断性的裁判和解释权力,就必须通过对社会事实重新命名,通过主题词对社会生活进行重构。
四 司法主题词对司法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认为,法律主题词的对司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统一诉讼格式,组织诉讼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使社会事实客观化,类型化,甚至直接建构某种社会事实。
在司法中,每个诉讼都是以法律主题词为标准,重新组织社会事实,因此法律主题词为法官和当事人的活动建立了一个背景框架。它界定了案件的情景边界,在边界以外的事实概不属于诉讼审理的范围,比如一个关于确认所有权之诉的案件不可能同时解决债权问题。因此,在司法中,法院会根据在审判中的情景,给不同案件的中的行为、情景和个人加上不同的符号,如“罪行”、“责任”、“合同”、“财产”等等,并使人们认为,这就是对事实的正确表达。13
法律主题词创造了一个独立法律世界,它与生活世界之间呈现出重合又分离的复杂情景。法律世界渊源于生活世界,但它又是独立的,与生活世界有不尽相同的逻辑。法律主题词提供了使社会事实理性化、程式化的力量。
苏力列举了一个基层法官审理的一个合伙案件。在审判中,法官在询问被告时,所用的术语经过了搭伙-入伙-合伙的变化。苏力认为,废弃搭伙这一概念并不是因为原被告之间的关系不是搭伙,而是因为在格式上,搭伙概念与有合法性的现行民法理论和实践不相称。因此,如何建构争议与答案与如何解决案件无关,与利益分配甚至分配结果是否公正都无关,而仅仅与司法要求的那种合法性要求有关,与司法概念术语的统一性有关,换言之,与司法的格式化有关。14 对“搭伙”、“入伙”与“合伙”并不会影响本案案由的认定,即不会影响本案的“定性”。但是,在前文所举的两个案件中,法官对同一个事实的认定将会影响本案的结果,甚至使案件的判决截然不同。在第一个案例中,再审法官与被告谈话时问,张某诉你追索劳动报酬一案,你有什么意见?被告回答到:“他说的都不对。他说我欠了他的钱,但是他并没有我的欠条,我们的结算单只能作为结算依据,并不能作为欠了张某劳动报酬的依据(此处隐去原告真名-作者注)”。被告非常清楚,如果原告因为借款纠纷起诉他,那么他必须有欠条,否则就不能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问题是,结算单上面本来就记载了原告所做的工,以及应得的报酬,而被告也予以认可,现在被告没有把这笔款项给原告,原告起诉为什么不能叫欠款纠纷?按照非专业的理解,借款纠纷发生的前提是借钱的行为,然后才可能谈得上还钱的问题。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那么,就属于其他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但是不属于欠款纠纷。但是在劳动报酬纠纷中,实际上被告方也是因为欠原告的工钱而被起诉的。第二个案例也是同样的情况。虽然也是因为欠款引起纠纷,但是法院根据欠款的原因,将其归为合伙纠纷,从而导致了案件在举证责任以及判决结果上的显著差别。15
正是通过将不同的社会事实安置在不同的法律主题词下,法律和司法有可能使社会事实逐渐理性化和类型化。它之所以有这一力量,是因为它取消了具体社会事实的语境。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总是语境性的。16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听陌生人谈话时,我们可能知道他们话是什么意思,但可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吉尔兹建构的文化概念也是时间-空间-意义三维的,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而在法律主题词的组织框架下,具体情境中的个人的具体特征或人际的具体关系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平面化了,不再具有任何意义。法律主题词的意义是超越时空的,它更多的是指向自身,即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很难说它指向的是具体的社会事实。它是独白式的,而不是对话式的,它强行把社会关系纳入到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在法律和司法中,当事人之间的具体互动关系是法律不予关注的,在法律术语和主题词中,没有历史,没有空间,有的只是单纯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法律上的,职业的,这典型地体现了吉登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时空抽离机制的高度完善。法律术语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文世界。在这里,一切被法律视为关键性的、重要的行动都成为一个个的术语,在法律世界中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苏力指出,在法律世界中,人们的日常行动从前台撤退了,成为一种背景,注释着法律概念和命题,这个世界将成为一个主要由抽象的符号、概念和命题连接的网络,而不是象先前一样,是一个主要由行动联结的网络。17 在司法中,以司法主题词与以日常用语的为组织事件原则有很大区别,对事件的叙说方式、组织、重点都存在着重大差别。正如韦伯所说,在司法中,无法用法律语言合理地解释的因素,在决定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属于不相干的因素,不应当予以考虑。18 韦伯进一步认为,在法律术语与生活术语相疏离的情况下,即便使法典大众化,人人都可以理解法典和运用法典,这些努力仍然是徒劳的,它无法改变法律是一门专门知识的性质。法律的形式主义特征仍然会继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法律的形式化特征与外行人的稳定预期存在着矛盾。19
篇5
关键词民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 社会发展
民法本位主要是强调在分析民法过程中融合“本位”方面的要求,并对其进行划分判断。无论是法理学、法哲学角度,还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分析,都能将民法本位确定成民法的中心思想和评判标准,这是体现民法的自身价值的重要依据。对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真实依据,为构建和谐法制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这对于我国社会法制观念、律法制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民法本位概况
民法本位在语义上都蕴含了“中心”和“标准”的意思。民法本位,即指将“本位”放在民法的概念中加以分析界定。按其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义务本位时期、权利本位时期、社会本位时期”。但也有认为从权利本位有可能又转回义务本位或权利、权力双重本位的。尽管看法不一,但毕竟都认为法的本位是可变的。从现实性上看,认为民法应以权利为本位或应以社会为本位的学者居多。具体表现出的倾向是,从一般性上肯定法以权利为本位,就现实性而言,则大都说社会本位正在或应该取代权利本位。社会本位实为权力本位,国家主义色彩较浓。
二、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的争论
随着各种理论的不断出现,很多民法典、民事法律在采取社会本位还是权利本位这一方面出现了很多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总结了3种形式:(1)主张权利本位的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法文化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民法权利本位的更新,是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2)主张权利本位为主,社会本位为辅。这是由于权利本位能够扩大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培养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与社会的集体利益。对于社会个人而言,阻碍了社会和个人利益实现最优化、最大化。若在权利本位的同时坚持社会本位就能很好的化解这一矛盾,协调好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利益。(3)主张社会本位的思想。这主要是为了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性,保证社会利益得到充分的发展,把公法与私法互相结合使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发展了经济,也注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民法需积极主张私主体权利本位
民法是一种法律体裁,其主要是用来协调平等主体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行为准则,把协调好私人之间的利益视为民法的根本任务,维护私主体的权利是其主要职责。民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了广阔的法律环境。
1.民法的性质决定了私主体权利本位。民法本质上是私法性质的一种形式,而民法又能反映出权利本位,这就给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人们创造了价值保障,为人们个人利益和价值交换制定了法律保障和秩序规则。私法中主张了维护市民的私人利益,将各个社会成员的潜在力量激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民事法律需要立足于授权性规范为主体,将权利分配给市民。权利本位则体现了民法司法的本质特征,民法的所有制度都是以权利本位作为前提,以民事义务作为实现的途径。很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民法需要在社会公平、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但这不代表民法的私权特质被减弱。这主要还是因为法律的系统性、一致性,这些都是民法研究中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这些都说明了民法不会随着社会利益的需要出现较大的改变,不会因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而被扩大。但这些内容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社会立法,方针政策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的社会期望较高。虽然中国社会在多个方面与早期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使得中国长期保持在缺乏私法的状态中。最终导致权利观念被大大削弱,给人们的行为活动带来了影响。在古代的封建国家,其主要注重家与国的统一,家承载着公的职能。而古老的传统法律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改进,在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中规定一般个人的义务不是从个人的权利义务出发,这直接造成了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私人单位,这样的法律限制必然会对社会公民的私人生活与活动范围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不利于法律政策的实施。当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权保护也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国家积极重视人民权利的运用与发挥。但传统的家国观念在法律观念上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观念,造成了权利本位缺失、民法丧失、民众法律意识浅薄,这对于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不仅对市场经济发展有阻碍,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很不利的。
3.民法的权利本位以经济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逐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对于民法的私主体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自主经营、法律调控都有着一定的要求,主张在法律范围内展开公平竞争,促使人们“从幕后走到前台”参与直接的经济交往,并且保证具备独立人格权、财产自主权,对于各项权利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划,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从本质上看,政治国家中的权力并非只是为了国家而建立,其关键在于人民的社会活动需要,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而积极建立起来的,市民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只有当这些个人追求利益的合法性得到确定后,才会保证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活,对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总之,全面确立私主体权利本位将导致法观念乃至于国家观念的变革,即由国家中心主义的法律观转向市民主义的法律观,使人真正成为可以抗拒国家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的权利主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而是民法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应当比在其他社会中受到更充分的尊重和更切实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章礼强.民法本位观探正——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汕头大学学报.2006.10(4).
篇6
关键词:童年消逝;多元化传播媒体;儿童发展发展
一、引言
尼尔・波兹曼以传播媒体的不断变迁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里“童年”概念的变化。他认为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为了美国的长久发展,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给人思考。尼尔・波兹曼通过长期的观察,认为从电报出现就已经开始打破儿童和成人的分界线,儿童和成人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共享信息的现象。
二、“童年”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什么时候有了童年的概念呢?波兹曼在上篇“童年的发明”中,梳理了从中世纪到 20 世纪末童年的起源及发展。作者先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希腊人创造了“学校”,作者这里有一句话“凡是有学校的地方,人们就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有某种程度的认识。”他认为希腊人预示了“童年”的概念。古罗马发展出超越古希腊的童年意识,主要体现在年龄意识的显现和开始关注羞耻感。但在童年刚有一点点萌芽的时候,被愚昧的黑暗时代和中世纪掐灭了。口语世界
以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分界点,与童年联系紧密的一些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具体包括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总之,作者说,中世纪是一个没有儿童的世界,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在漫长的中世纪,童年的意识消散于无形。
16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而这个符号世界却要求明确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的,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波兹曼提到印刷带来的“强化了的自我意识”和“知识差距”是产生童年的动因;16、17 世纪以后,童年的概念普遍被承认存在,儿童的服装、语言开始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类的书籍也大量出现,甚至连取名也开始给予儿童新的社会地位;而到了 19、20 世纪,在整个西方世界,童年的概念已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童年的发展已颇具成效,并形成了“洛克派”和“鲁索派”两组知识旋律;20世纪末,“童年被看作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成为一个超越社会和经济阶级的理想。”,“童年开始被定义为生物学的范畴,而不是文化的产物。”而就在同一时期,“使童年概念诞生的符号环境却缓慢地、不易察觉地开始瓦解。”
三、“童年”的消逝不见
下篇中,波兹曼置身现代时空,揭示了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赛穆尔・穆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过程中,“童年”是如何在消逝的。波兹曼认为,电报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即从个人的和地区性的到非个人的和全球性的,而且出现了“大众人”。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电报把信息从个人拥有转变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价值的商品,从而创造了新闻业。”
而之后,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走到一起,产生了电视、电影等媒介。1950 年,电视开始流行于美国的千万家庭,借助电视,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准确地理解到,横亘在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界限的历史根基是如何被毁坏殆尽的。波兹曼力图向读者呈现电视媒介的弊端,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介”,电视传播的信息是无须分辨使用权的,电视节目不需要以“儿童”和“成人”来进行分类。而这样势必会模糊儿童与成人间的界线,使得电视时代的人生简化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电子媒体迅速、平等地解释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从而产生了使得羞耻的概念被冲淡,行为举止的意义也相应降低。因此,波兹曼感叹道,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作者总结,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电子媒介也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也就不存在了。
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作者并不是说年纪小的人看不见了,而是儿童出现的时候,形象与成人无异。微型成人。没有什么儿童歌曲,在电视广告上,使用十一二岁的女孩作性对象。包括儿童文学。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为一体。童装、饮食、儿童游戏、娱乐、礼仪、甚至是语言上,犯罪,性,早孕,未婚妈等各方面,展现了儿童消逝的证据。
四、“童年”的概念是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
尼尔・波兹曼所指的童年概念不是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文化的产物。他所指的童年是一种社会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概念。他认为童年概念大约产生于16世纪,经过文化特征的逐渐提炼与精心培育,慢慢延传至今。而今,童年的概念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在上篇“童年的发明”中对于童年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童年”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产物,它并不是客观的,永恒的,中立的,而是人为的,任意的,是文化的产物。所谓的发明而非发现,意味着此概念是不同人建构出不同的模型,不仅仅实时变化,而且多义。在不违反科学逻辑的情况下,可以用各自迥然不同的逻辑叙述。
就“童年”这个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看,它可以说是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社会阶段特征。虽然媒介技术的进步极大改变了社会,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后果,但归根到底,媒介技术是中性的,其应用方式是与社会制度、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作用。波兹曼为证明观点,过分夸大了现代传媒的负面作用。例如,他把电视称作一种“毫无保留的媒介”,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外别无内容的媒介,而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已进入小众化、分众化的阶段,电视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他忽视了媒介用户的作用,“电视所鼓励的那种孩子气的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并不是政治家、商业贩子和提供电视内容的电视主管的‘过错’”,“他们剥削电视的资源,可那是这种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了成人化的儿童,而不是媒介用户的特点所决定的。”
五、童年的消逝带来的影响
童年遭到现代社会的不断侵蚀,同样也会反应在社会环境中。“每一个可以插入墙上插座的传播媒介,都对将儿童从有限的童年情感范围内解放出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下,在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就是一种将儿童变成“成人”的快捷方式,而W络则高速推进了这一过程,于儿童而言,只需轻轻用“指尖”去触碰 一些智能产品的屏幕,便可获取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另外,建立在媒介依存症基础上的“电视人”、“技术异化低龄化”、“网瘾症”和“低头族”现象开始泛滥。儿童大多依据图画快速的摄取信息,而不再通过文字的阅读和思考来加工信息,儿童的抽象逻辑能力不断弱化。此外,在当下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环境下,儿童接触到各种各样不良的图画冲击,在分辨和处理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导儿童的暴力情绪和功利思维。
六、学校教育在童年消逝中的对策
1.教师应有辩证的教学媒介观念
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传授儿童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恰当的教学媒体的应用。对于当下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应有辩证的认识,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多媒体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始终只是人脑的延伸,科技手段始终应该为教育教学服务,并且在使用时,要权衡其利弊,恰当地运用。针对较为流行的电视教学,涅尔・库斯曼认为,电视教学以展示为中心,不鼓励延缓的满足;以注意力为中心,娱乐性优于课程的内容,以想象为中心,弱化运用抽象,命题的推理能力;以感情为中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连贯的。以此为例,我们应该警惕有效教学,不能为有效的手段,而忽视其教育的本质。
整个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此外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松绑,这些为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制造了环境需求。学校可相应地开设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从小提高儿童的媒介素养能力,留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弹性空间,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课程开发的保障。小学低段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一项基本的社会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媒介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早期交往行为。
2.家长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场所,在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儿童成人化的趋势下,家长应保持清醒的保持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自身有其主体性,儿童并不是家庭的附属品,家长不应该把成人社会化的观点强加于儿童身上,应该帮助儿童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在合理引导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家长要把握度,对外部环境构建的话语体系要做出理性的判断。
七、结语
我们在谈及儿童时不要带着“儿童是怎样的”或“儿童应该怎样”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是循着蛛丝马迹详细考察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意识形态如何作用于儿童;当儿童负载着成人关于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的想象,成为一个多重权力关系冲突、交会的拟人化场域时,儿童的主体性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得以实现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王水雄,宋静,林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字:建筑技术;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21世纪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仅仅拘束于居住地区,更重要的是关注人文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可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无疑已经成为了人们求生存、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如何,所以建筑技术的发展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题为《建设21世纪的适人居住的城市》的报告在世界银行在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上提出,其中的主题思想为现代城市只有适人居住,才能图谋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居住环境发展的现状
现如今,建筑技术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细细回顾人类的建筑历程,人们从最初的建筑物只是为了遮风避雨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建筑物早已不再是遮风避雨的住所,而成为了人们精神享受的灵魂之所。人们在享受因为建筑技术所产生和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建筑技术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也摆在了人类的面前:首先,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导致环境和生态的严重破环以及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等。由于居住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建筑行业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应用于建筑行业。所以,在建筑业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势在必行。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这也意味着城市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十分重要的挑战。城市发展过快,不仅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见证,更多的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见证。随着城市居住地区的不断发展,建筑活跃在城市的各个地域,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这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十分不利。在建筑行业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建筑技术在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技术在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有很多,主要表现在4点。
建筑技术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建筑行业只是一味的追求建筑的质量与在建筑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很少会意识到建筑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意识到浪费资源的严重性。很多从事建筑业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在建筑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的观念,导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严重。
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现如今,还没有颁发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度的法律,关于建筑行业的节能、节地、节材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体系还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对于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经济激励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极少会关注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所以对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第四,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广交流平台。发展节能以及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非常有效的推广平台,现如今的建筑行业还缺乏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新配件和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
解决建筑技术在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第一,必须要加强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要在全社会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提倡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使人们能够享受绿色轻松的居住环境。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尽量不要追求奢侈豪华,尽可能的倡导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和建筑技术,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氛围。
第二,必须要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建筑技术在节能方面要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的使用等;通过建筑的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同时,节能的重点是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这样不仅能够建设出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能够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健全的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及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技术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发展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体系对指导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
在建筑技术中,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势在必行。建筑技术与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的责任与义务。为人类的居住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勇:从建筑节能的本质看“合同能源管理”[J].城市开发,2008(6).
[2] 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J].今日国土,2005(9).
篇8
发展要有新思路,这是五中全会形成的一个鲜明的共识。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发展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一是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适应这些变化,解决这些问题,并求得新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是摆在高职院校教职员工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面临因改制带来的生源不足的实际困难和机关后勤人员的超编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如何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十五计划,如何使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系列问题都要靠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解决。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改革、管理以及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等各个方面都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
发展是高职院校新时期的主题,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改革的基础上促发展
新的发展思路,其核心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综合实力,提高自身在教育市场的竞争能力。
人员结构状况是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职院校发展是通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实现的。很多高职院校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就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和机关后勤人员比例失调,教师缺编,机关后勤人员超编。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对自身今后能够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应该树立,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大胆探索一条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新路:1、教育观念的转变,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没有现代教育意识,不可能从事现代的职业教育;2、课程改革,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广泛选择就业机会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学院要使他们满足个性发展,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自己的才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使他们具备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3、按照精选、更新、充实、提高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4、改革教学方法,贯彻“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培养。
人员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每个高校都必须及早认识、主动适应。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在前面,多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工作,引导每个教职员工明确自身在整个学院发展格局中的合理定位,共同寻找适应自身条件的合适岗位。同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必然淘汰业务素质低和文化素质低的教职工,不可避免会引起每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甚至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矛盾;做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掌握科学的先进的、融技术与感情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教师的不理解和难以适应。如何改变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除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外,还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多做解惑释疑、化解矛盾的工作。当随着学院进一步发展,重大改革政策就会相应实施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细致的思想引导,以取得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推动学院在适应激烈教育市场的竞争中求发展。
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在提高学院整体实力的基础上促发展
现在,教育经济的发展,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的。
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也是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实现的。竞争是无情的,也是平等的。关键要看,学院有没有强大的综合院力,有没有吸引学生的雄厚的教学实力。
从物质形态上看,学院整体实力表现为充裕的资金、宽敞的教学楼、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等。但这一切,还有待于无形的观念来合理支配,这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的确立、运用和实现。近年来,有些院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命题,管理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实质上,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大管理的范畴。它是对院校管理内涵的新概括,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新拓展,有利于院校更加自觉、更加严格地加强管理,也有利于院校管理者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应有位置,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对学院教职工进行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加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要按照从严治校、苦练内功的要求,根据学院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各个部门共同抓好学院的管理。通过加强形势教育,引导教职员工了解学院经济和发展的最新态势,进一步强化学院的决策管理;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引导教职员工认识到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学院效益而且关系学院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职员工真正认识到学院发展重于一切,学院的发展关系到每个教职员工的前途和命运,进一步强化学院各部门的管理;通过加强法规教育,引导教职工增强法制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进一步加强学院的资金、财务管理,推动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导教职员工看到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对学院发展与自身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促进学院在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求发展。
三、优化环境,规范行为,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上促发展
学院形象,是学院的内在运作模式和外在发展结构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据有关专家介绍,很多高校已经把学院形象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九十年代后期,国内各个高校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为了提高本院校的知名度,谋求自身生存与快速发展,自发或自觉地注意自身的形象的建设。但实践中也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似乎树立形象,就是多花钱搞门面设计,通过媒体做广告。其实,学院良好形象的真正树立,远不只是这些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的确定、学院精神的树立、优美环境的营造、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的规范。由此可见,实施学院形象战略,不只是一时的工作,而是长期的任务,不只是个别部门的行为,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职责。
实施形象战略促进学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肩负着重要职责,也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组织和引导师生员工围绕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树立什么样的治学精神展开深入讨论,让大家在参与讨论中,激发自身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发展理念和学院精神的内涵确定后,应当运用学院创立、发展过程中的生动事例进行深入阐释,并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位教育,使教职工不断强化谋求生存的危机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发展理念。
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学院创建活动,对学院的内部环境、对外标识、职工着装等方面,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新的规划、新的设计和新的配备。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学院教职工行为规范准则,通过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促使大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自觉执行。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社会上牢固树立起良好的学院形象,从而使学院赢得更多的生源,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紧紧依靠教职工,关心帮助教职工,在增强学院凝聚力基础上促发展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学院的发展壮大,必须有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崇高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也来自于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维护和实现。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正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院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根本的保证。
教职工的心,学院的根,这是成功实践的经验结晶。在新的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方针,团结教职工,依靠教职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紧紧依靠教职工,关心帮助教职工,是学院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应当与各级工会分工协作,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要求和内在规律,主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份内职责,也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篇9
一、领导重视,部署精细严密
接市文明办下达的通知后,局党总支非常重视,召开专题会布置中秋主题活动安排,并指定专人倒排活动时间表,精心组织,严格实施,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使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形成文明过节的良好风尚。
二、活动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局全面围绕团圆平安、尊老爱幼等主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联谊活动,力争全局每一个干部职工感受到过节的气氛和集体的温暖。
第一,开展老干部走访慰问和座谈活动。节前,局领导看望离退休老干部20多人,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联欢活动。局总支组织全体人员参加扑克牌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使得节日充满欢声笑语,幸福和快乐伴随每一名zd干警。
第三,全局各单位活动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将节前紧张的工作和过好节日紧密结合,将管理和服务融入到全力保障基层WW工作中。主动开展两节期间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工作。
三、效果显著,气氛浓郁祥和
节前,局机关、各司法所充分利用宣传栏、条幅、电子显示屏、网站、短信平台等,现代手段与传统习俗交汇,摒除恶习,发扬新风,使得节日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化,气氛浓厚、欢乐、文明、祥和。春节、元宵节过去了,每一名司法行政系统干警都感到度过了幸福满意的节日。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凝聚力,增强全体干警的凝聚力,提高了敢拼向上的斗志,为实现xx法治城市建设,经济社会生活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保障。
篇10
关键词:警械 警械使用原则 使用风险
警械是司法机关或检查机关为司法警察执行公务的需要和保障检查机关各项司法活动进行而依法配置的警用器械装备,依据的相关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同时国家还规定了警察依法使用警械的法定程序和使用警械的根本目的。
一、警械的使用原则
1.警械使用的法定原则
警械使用的法定原则是指司法警察必须依法配置警械,依法使用警械,掌握法定原则既能防止司法警察在使用警械使产生过激行为,又能控制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尺度,同时纠正司法警察偏离法定原则的使用警械的行为。因此法定原则是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根本标尺和根本依据。
警械使用的法定原则要求司法警察和警械使用警察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配备警械的类型和根据需要配备警械的数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对司法警察的警械装备的出去和装备类型都进行了严格要求,因此司法警察的上级部门检察机关应当依照警械使用的法定原则,从配备数量、装备类型和配备来源上把好源头关,确保司法警察警械配备的合法性[1]。
遵守警械使用的法定原则不仅要对警械硬件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同时要根据法定原则对警械使用把好软件关。检察机关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司法警察对警械的管理,必须对警械装备的种类、数量、型号、来源进行台账登记记录。警械的领用、出库、入库、借用等必须有相应的手续和严格的领用归还记录。如有特殊的用途和因工作需要,需要使用警械的情况,需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后方可准许使用。警械如果损坏或丢失必须立即向上级和警械管理部门如实汇报,并记录在案,和进行详细说明。
2.警械使用的责任制原则
警械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实行责任制原则,警械的使用者、管理者、监督者都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层层责任落实是警械的每一个环节都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结合的原则使警械的使用者、管理者、监督者都提高责任心。
警械管理者的责任。警械管理者对警械负有日常管理、登记、保养的责任。管理者对警械的数量、型号和性能应当熟练掌握,对警械承担保养责任,对警械的出入库承担责任,必须严格出入登记检查的制度,严格执行出入库警械完好性检查记录,并按规定做好交接手续,履行管理责任。
警械监督者的责任。警械监督者一般指司法警察的上级管理部门和直接领导,还包括对警械使用、配置具有审批、管理、监督权力的部门和个人。监督者应当遵循审批监督制、管理责任制和逐层监督责任。
警械使用者的责任。警械使用者的责任是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首要责任,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警械使用者应爱护警械器具,充分了解警械的性能,按照警械的使用规程操作、使用警械器具,在法律法规的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警械的作用,制止犯罪和执行司法任务,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警械的使用范围
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警械器具,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警械,何种情况下使用什么类型的警械,什么情况下使用警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尽管相关法律规范中规定了警械的使用范围,由于警情和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法律法规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全面考虑实际情况,因此警械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都存在许多主观因素,因此警械的使用范围是我们应当研究和应当重视的对象。
1.警械的适用情节
警械的使用情节通常指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法定事由。警械使用的法定事由是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目的,通常的法定的事由是司法警察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公民合法财产而使用警械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使用警械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制止犯罪活动的发生和保证法律的公正、严肃,给犯罪分子以威慑和打击。警械的使用情节是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合法的、正当的、合理的范畴,如果司法警察因担心使用警械中存在的使用过当、不当或造成较严重的后果而不使用警械,或应当使用时而未及时使用警械,这都不符合警械使用原则,不符合保护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及司法公正性、严肃性的原则,因此只要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且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及财产和社会安全及公共财产安全都符合警械的适用情节[2]。
2.警械的适用限度
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减少因犯罪行为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公民及公众财产损失。警械的使用时有限度的,关于警械适用的限度,相关法律对其中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除特殊情况外,人民警察对实施犯罪的怀孕妇女、儿童以及处于群众聚集场所或存放危险物品场所的犯罪嫌疑人不得使用武器” [3]。同时,该条例也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司法过程中使用警械应当是保护利益的大小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如果违法行为不使用警械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应当立即使用规定武器,该条例对使用警械的不同的法定情形做了详尽的规定。
三、警械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从制度上完善警械使用规章制度
检察机关和警械使用部门应当完善警械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警械使用规章制度、警械领用规章制度、警械定期检察与保养规章制度、警械领用和入库检察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确立警械管理的流程,避免警械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发挥警械的实际作用,降低警械使用过程中的风险。2011年贵州出现了警察在下班后未按照警械入库的规章制度,未及时将警用枪支入库,导致枪支走火伤人的恶性事件值得我们深思与引以为鉴。
2.建立监督机制落实警械管理责任制
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建立监督机制,保证相关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实施,而不是形同虚设。同时要加强警械使用者如司法警察的法制教育,使司法警察在使用警械中做到有法可依,心中有数。针对使用警械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因提高法律意识,要求司法警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警械,在法律、法规授权外的活动中不得使用警械,严谨使用警械从事非警务活动,严禁使用警械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防止在使用警械的过程中滥用司法权力,给公民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不利后果。对违规使用警械的,甚至违规使用警械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者还应当追求相应法律责任[4]。
3.严格实施警械管理,树立依法管理警械的观念
对警械的管理必须从严管理,对司法机关的警械必须做到账、物两清,警械的数量、型号、类型必须与台账一一对应,应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切实落实警械管理的出入库等级制度,落实警械管理的责任制度,发现问题必须一追到底,追求责任人的相应责任,提高警械管理者的责任感。警械管理者和警械使用者应当树立起依法管理警械、依法使用警械的观念,各级警务人员应当定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并对条例中的相关条文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对司法过程中遇到与条例不相符的实际情况应当及时请示汇报后再执行,各级警务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和领会条例中的法规,深刻体会条例的宗旨和原则,熟练掌握条例的相关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依法使用、管理警械,提高执法水平。
4.落实培训学习制度,提高警械管理使用水平
应当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各级检察机关及司法警察部门应当经常组织警械使用的业务培训,提高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水平。警械管理部门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警械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落实管理政策,并通过参观学习和实际演练提高应对发杂情况的处置能力。
四、总结
本文通过探讨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原则、使用警械的范围,评议了司法警察使用警械时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规范警械管理、使用制度的途径,在警械的使用安全和合法的基础上发挥警械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周广斌.警械使用相关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1(3),78.
[2] 李建兰,司法警察使用警械的风险评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8),380.
- 上一篇:体能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 下一篇:法理学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