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9 16: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篇1

摘要: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的被保护的区域,是根据法律划定了一定的面积给予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根据建立的目的和具备的条件的不同,分为自然遗迹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区和生物物种保护区三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不论何种类型的保护区都是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利用自然资源结合科学研究和教育、旅游等活动,让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成立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想让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之路。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

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一切保护区内的发展建设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来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是在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状态、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经济关系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网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自1956年建立至今,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实现和发展为自然保护网络,发挥着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工程,不仅关系着自然环境和资源,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保护区网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管理和发展这些资源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监督体制的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自然保护法也有待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涉及整个保护区内的资源、交通和旅游等各项建设和日常管理,合理有效的发展建设活动可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机构繁多,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对各个管理部门的监督体系缺失也导致管理机构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提高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管理,才能保证自然保护的管理水平。同时,由于保护观念的落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了鱼龙混杂,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三)基础设施落后,管理和发展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增加,由于自然保护区投入的资金有限,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在一些地方资金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日常的保护管理和维护工作,保护区内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管理薄弱和资金短缺等各种原因,许多保护区内甚至还存在非法狩猎和滥砍滥伐现象,过度利用自然保护资源,过度开展旅游业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还很落后,管理机构人员的缺失,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矛盾,都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问题。我们要重新认识和规划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关系,在自然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当地经济,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同时以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工作提供经济的保障,提高自然保护的建设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

二、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首先我们要从基本的意识上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观念。自然保护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社会经济、区域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协调人与资源、人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资源的关系上,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而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则要求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体现生态资源的利益最大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加强管理力度,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相关。在一些地方上认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与自然保护发生矛盾冲突,我们要更新观念,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则是自然保护管理工作经济基础,为提高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管理工作提供经济保障,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要根据其自然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来发展,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的加工业的产业建设,以人类活动的适度原则来发展生态旅游业等,调整自然保护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检测体系,为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提供依据,科学保护自然资源,增自然保护区的自身发展和经济能力。

三、结语

总之,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用,根据不同的保护区类型找到合适的管理模式,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儒家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个统一的生命系统,既表现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理性,又体现了保护自然的道德精神。儒家认为,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万物。

(一)“仁民爱物”的惜生重生观

孔子奉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用生态从善的道德情怀来对待自然界,对自然界及自然界的万物施以爱心。提倡天道生生,仁爱万物,将义、礼、仁等伦理道德范畴推广至自然界。《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言说:“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这表明孔子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包含有对于兽类、鸟类、鱼类不可过量捕杀、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含义。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入道,所谓“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惜生与爱人悯人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观点,指人类对搏杀生物要有限度、有节制;捕鱼用钓鱼竿而不要用大绳网,不用箭射杀巢宿的鸟,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再生,造成资源枯竭。在孔子看来,保护动物,既是仁爱精神的体现,也是热爱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自己的手段。这种生态平衡观体现了孔子反对无节制的获取自然资源和毁灭生物物种的思想,也体现了孔子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弃恶向善的价值取向。孔子将对待动植物的态度与对待人等同并列起来,反映的不只是人对人的伦理道德,而是对待动植物和大自然的博爱之伦理。孔子把对待动物的态度看作是道德问题,初步实现了由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拓展,这是其伟大高明之处。

孟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热爱生命的“仁爱”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他说:“君子之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君子之爱包括对亲人的爱,对百姓的爱和对自然物的爱三部分,这三种爱是“仁政”的重要内容。亲亲必须仁民,只有仁爱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亲人的幸福才有保障。与此同时,仁民又必须爱物,只有珍爱保护自然万物,百姓的安居乐业才有物质保障。这是一种真正地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他把仁民与爱物相提并论。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爱已爱人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把这一爱心扩展到自然万物,这才是真正的“爱”和“仁”。在他看来,道德系统由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两部分构成,人际道德高于生态道德,“仁民”是“爱物”的前提,通过“仁民而爱物”这一途径可以实现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荀子更是把对生态的保护视为实行“王道”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神圣的价值选择。他认为,为了使自然界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必须对天地万物施以仁家的精神,按照自然万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建立一个依时采伐林木和猎取生物资源的管理制度。荀子甚至还提出要设专职官员负责生态保护,规定“虞师”之职责为“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保证国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虞师”专司法令制定、颁布及实施监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实行“以时禁发”,取予有度。从税收等经济政策层面鼓励老百姓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因此,荀子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冬藏四者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一自然保护纲领劝导统治者只有按照自然生态的演化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使用,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有足够的食、用、材等生产生活资料来养活百姓,维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观

“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或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但他的思想中却包含了这一命题。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后世儒家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

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说:“阴阳合而万物得。”这些论述,都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视为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人的协调、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不分”。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个“天”就是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自然界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不受人类主观意志的支配,正如荀子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此,人类在为自身

的生存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适时而动”的生态伦理原则。“时”构成了孟子“不违农时”、“食之以时”的生态伦理原则。孟子从一般意义上认识到了这一规律的重要性,正如他所引用的谚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滋基,不如待时。”孟子认为,手段和工具固然重要,但条件和环境却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人的活动会影响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在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的活动不能够代替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这就内在地将生态学问题与伦理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孟子对待自然也是主张爱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例如,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王道之始也。”孟子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掌握好度,按时收割庄稼,粮食就会丰产丰收;用合适的方法捕鱼,就可以取之不尽;按计划砍伐树木,木材就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并把保护生物资源以满足人们需要作为推行王道和仁政的基本措施,因为生物资源富足、人们生活稳定是仁政的基本要求和统一天下的基本条件。孟子的这种生态伦理观念,提倡树立永葆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荀子则从天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导尊重和保护自然。他否认“天”是有意志的神,认为“天”就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日月星辰、阴阳风雨,是水火草木、鸟兽鱼虫,它们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来创造自己的文化。荀子认为天人关系既是相互矛盾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建立了一个以“时”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体系,描绘了一幅农业社会中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蓝图。这种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保护思想,已超越了孟子。

(三)“尽物之性”的资源利用观

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和内核。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在中国古代就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载,大禹曾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自孔子起就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所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以及曾子所说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都表达了取物有节,节制利用资源的思想。孟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要求统治者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注意发展生产。他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认识到其他物类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爱物”。他认识到,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生息息,人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

儒家还认为,合理利用资源须从“尽性”开始。所谓“尽性”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中庸》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虽强调“人道”,但却没切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高扬人的价值,但又不否定自然物的价值。“尽人之性”就是“成己”,“尽物之性”就是“成物”。“成己”,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品德修养,“成物”就是使物得以实现其价值。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其为物不贰”,即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一种生物消失了,就永远无法再现。主张人应节制欲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那么,人们应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实现“成己”、“成物”,“尽物之性”呢?儒家认为,为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特定时期,即动植物的繁衍、幼体成长时期不要过分的砍伐、捕猎。儒家学说并不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反对杀生,而是认为应根据时令的不同来区别对待,不要对自然界过分索取。认为合理利用和养护生物资源,才能使其繁殖兴旺,否则各种生物资源就会在人们的违时获取和过度利用中耗尽。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两型”社会的主要启示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伦理学基础。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范畴,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尊重自然秩序和生命。但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速度超出了人类自己的预料,同时也正在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自食恶果。江河洪水泛滥,资源枯竭。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都警示人类:自然不是可以随意盘剥的对象,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警示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越来越无所顾忌地大肆攫取和挥霍自然资源,造成了生物资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如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已减少了四分之一,生物物种减少了两万余种。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的已探明的储量只能再开采50年(以上数据来自世界观察研究报告)。资源的急剧减少验证了儒家资源节约思想地正确性。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遵循生态规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人类对自然的改变必须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限定在遵循生态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否则,就会动摇人类的生存基础,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并遵循生态规律,走与自然持久和谐的发展之路。我们只有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利用自然及其规律、按自然及其规律办事才是最终的和必然的选择。

其次,我们应该节约使用生态资源。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特殊的存在形式和生长发展规律,它们既作为独立群体拥有自己的平衡系统,又作为整个生物链中的一分子,维护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依循天地“生生”这一最高的自然和伦理法则,深受“顺天无为”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尊重和爱护天地间的一切生命,指导人类自觉肩负起保护动物、植物和天地万物健全的生存与发展的责任,履行人类维护整个生存体系内在平衡的崇高义务,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它还提倡人类在利用资源时“取之有时”、“取之有度”,禁止在野生动植物幼年期、繁殖期和生长旺盛期狩猎或采伐,使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经济和社会自身可持续性。儒家生态伦理中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实践准则,要求人们力主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消费的思想给后人留下一个重要警示: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已有之义,它要求人类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和节约资源,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才是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3

[论文关键词]生态补偿 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 完善 法律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保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况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日益确立,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并对相关利益者进行补偿为主要目的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势在必行。

一、生态补偿机制立法概况

(一)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发展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德国、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就通过立法采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手段,但是目前各国都未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法。长期以来,各国都是在国内的环境法律和其配套法规政策来体现的。

美国是最早开始出现生态补偿性质的国家之一。早在1956年的《美国农业法》中就规定了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土壤银行计划”。该法主要是用停耕一部分土地的办法来减少农产品产量和保持水土资源,银行给予其一定的补助,并对按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在矿产资源领域,1977年美国国会就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矿区生态系统修复法规——《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该法规定了复垦违约金制度和修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此外,为了提高矿山环境复垦和保护效率,美国的联邦和州都设立了矿山环境监督员。

不少发达国家也采取了生态补偿制度。例如,1980年德国的《联邦矿山法》对矿区生态补偿与恢复进行了规定。为保护森林资源,日本政府早在十九世纪便开始大力推动保安林制度,在保护过程中出现了早期的生态补偿形式,即对保安林区域范围内的居民予以相应补偿。

德国为了解决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德国在各类相关法典里都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规定,构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德国现行的民法典、环保法都对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外,《德国联邦采矿法》规定,只有在缴纳了复垦保证金后,审批机关才能对采矿许可证予以批准,并且采矿许可证的签发必须以一份具体矿山关闭报告为准。

在欧盟国家,通过将价格补贴与生态保护相挂钩,对将土地按照一定比例休耕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对长期退耕还林的农民签署30年的协议书,国家补偿给农民所受的损失;鼓励从事畜牧业的农民进行粗放式畜牧,国家对这部分农民进行补贴并奖励等。此外,欧盟为了保护土地及其环境,对农民进行政策性引导以改变其耕种方式和运营方式,并对土地上绿化的农民也给予一定补偿。

(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和法律的发展概况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补偿机制就在我国开始了初步探索,但至今为止,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复杂性,生态补偿机制都未在我国形成系统规范的法律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平衡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调控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管理机制,已经在我国各个省市都有了相关的实施办法。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2007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建议。2008年,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之后各地都出现了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

总的看来,我国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和法律较滞后,迄今还没有法律规定生态补偿机制。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一些地方法规己经规定了其行政区域或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如2012年河南省颁布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贵州省人颁布了《红枫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办法(试行)》、长沙市颁布了《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目的和作用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资源受益者或破坏者与保护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以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益,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补偿机制在我国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适用于行政区域之间的补偿,也可适用于流域之间。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其是以“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为基础,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其责任,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资源系统造成污染或破坏后而对其进行恢复、补偿、综合治理等行为的总称,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受损者、保护者提供实物、资金或技术上的补偿或优惠政策, 增加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各项费用支出。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生态补偿至少有四个层面的内容:①对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②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概念——利用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制,将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③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或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相当于绩效奖励或赔偿;④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包括重要类型和重要区域的生态补偿等。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

在我国,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1.为了遏制资源衰竭,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历史上个旧是以锡矿为主的有色金属王国,其有两千多年的采矿历史。但是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耗竭的危险。基于“公有地的悲剧”理论下,采矿者尽可能地将公有资源变成私有或是转化为经济利益,从而使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导致很多资源现在都面临衰竭的现状。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由于长期大规模的开发,土地植被、水、大气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矿区的建设,很多土地由耕地变成了工厂的建设用地,并且由于矿区的施工,很多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导致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工厂在运作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又给当地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和沙化速度加快,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市雾霾气候严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治理这些问题,这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或是生存。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3.实现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为了追求环境公平与正义,调整破坏者、保护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向破坏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补偿保护者和受害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并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实现生态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和意义

合理的设置和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我国生态平衡、调控破坏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补偿是一种调控环境活动中不同主体间利益平衡的宏观经济手段,对我国的环境建设可以取得巨大成效。

生态补偿机制是采用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污染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支付补偿性费用,以支付给保护者费用来补偿保护者的损失。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分析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但主要原因仍然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消耗,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也没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恢复和补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形势愈加严峻。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因此,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篇4

[关键词] 营林工作 可持续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S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127-01

一、引言

林业是为经营森林资源而产生的,它以生产林产品、木材及保护性资源为主,属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公益性事业与基础产业。经营森林主要是采伐森林、保护森林、抚育森林、再造森林、管理森林。营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林业生产一定要把营林工作作为基本方针,大量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持久的营林工作,就不能使林业长期发展。营林工作的特色性使它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决定着营林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高度重视,营林工作地位不能被消弱,只能不断加强。

二、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我国林业主要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分别是:传统林业阶段、探索阶段及现展阶段。以往传统林业主要表现为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给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缺少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林业探索阶段人们开始重视探索集体林区,然而由于探索目标了解较少,也没有形成较深刻的观念和认识,因此,林业发展较慢;现代林业阶段主要从二十世纪开始,由于以往盲目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林业环境受到较大程度破坏,但世界林业发展已进入较高水平,我国的林业发展必须和世界同步,因为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丰富地区的经济多数都不发达,这些地区滥砍滥伐严重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科学发展林业,采取科学措施管理林业,满足林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林业永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林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里,林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投入资金大力之策林业发展。

三、营林工作内容

营林工作内容主要有注重造林验收检查工作,认真做好验收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一切造林工作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保证树苗健康成长,技术更补损坏树苗;许多单位都只重视造林轻松的管理工作,要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解决抚育管理中的重造轻管问题,特别重视幼林抚育工作;植树造林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合理规划苗木种类、造林面积、造林数量,特别是科学安排重点造林项目,确保造林工作质量与进度。

四、完善营林工作的具体方法

由于森林资源长期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林产原料充足,所以,我国一直对植树造林工作很重视,把造林营林工作作为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基础。尽管政府有很多营林方面的号召,但林业高税额使营林工作受到很大程度破坏,仅仅依靠精神上的鼓励不能长期支持造林营林工作,必须有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做好物质补偿工作。因为营林队伍是造林营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加强营林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稳定队伍,加大对队伍人员技术培训与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实现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来说,要提高林业竞争里,必须在林业工作中加入科学技术,全体提升林业的科技水平。

五、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具有广泛用途,它给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森林资源是可再生可更新资源,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可以享用,所以,要持续维护森林资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可持续的发展森林,进而改善人类福利。

1.林权的结构模式受到限制约束,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很多森林资源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是市场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制度对于林业产权方面的重要体现。这样的林权结构不是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表现,是一种政治意愿与经济意愿的表现。

2.林业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法律问题,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制度使资源利用人或受益人在符合法律要求运用资源时,对资源所有人付出一定代价的法律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为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制度。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包含两方面含义,即:生态功能是有价值的,保护生态环境并为之付出代价者应该得到经济补偿,生态受益者不可以免费利用生态环境,需要对其适当补偿;自然资源是一种资产,它有一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资源所有人有权利实现资源的经济利益,使用人应该向资源所有人支付费用。

3.林业保护管理工作的监督缺乏力度,近几年,我国林业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林业局分布在各地的资源资管机构对毁林开垦、违法征用林地等情况加大了监督力度,给国家挽回了植被被破坏的经济损失。然而部分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力度还远远不够,对占用林地的审核制度监督与用地管理制度监督力度较小,没有落实破坏林地现象的监察力度,工作过程中偷闲耍滑,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森林资源监督部门及管理部门一定要将营林工作当成工作重心,利用最严格的方法,监察毁林种植、滥砍滥伐现象,巩固林地保护成果。另外,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林业面积逐渐减少,一定要确保造林营林工作有效实施,以弥补这些问题使社会受到的影响,同时,因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复杂多变,环境需要人们加强造林营林工作。

六、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有了更深刻认识,为避免环境恶化,林业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可持续发展注重把保护资源、经济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到一起,进而实现子孙后代享受自然资源。林业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考察影响林业的管理制度与保护制度,因为这些制度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很可能对林业持久利用起到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内涵;原则;发展路径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趋势,其指引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任其继续破坏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过多的重视经济利润,容易忽视对自然景区的保护,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模式。以下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了探究,并对旅游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以及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传统旅游管理的创新与改进,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是以生态学的思想作为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以生态学理念作为管理的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其主张不但让当代人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以及自然景观,还得让后代人享受到同样的机会。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有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对其进行必

要的保护,才能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管理强调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活动,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发展战略,为后人保留美丽的自然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影响着框架的构成,下文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旅游管理部门参考。

1.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第一,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使人们接近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满足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中增长阅历与知识。生态旅游管理的建立可以使人们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各项旅游政策,促进旅游行业与环保工作的和谐发展。第二,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更好的规划城市的建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规避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路线建设的盲目性,其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沿途旅游路线的风景以及目的地进行生态保护,并对其安全进行维护;其管理的内涵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提高旅游环境的质量。生态旅游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1.2 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目标地、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的管理原则既要符合生态学的原则,还有符合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则,其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可以和谐相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应该使地区管理与地方环境相匹配,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还要使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还要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原则。下面笔者对这四个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地区管理与环境相匹配原则

这项原则可以有效的协调旅游活动的各项制度,其可以对旅游活动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地方管理与当地环境更加匹配。生态旅游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而且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也具有差异性,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属性。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对地区发展进行规划,还要对旅游环境进行调整。生态旅游会使自然景区聚集很多游客,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的话,很容易使景区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所以,其管理应该遵循对环境的保护原则。另外,还要控制游客的数量,合理的规划环境容量,使其既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也能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使地区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匹配。

2.2 政府介入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不同,所以,生态旅游管理具有多样性,而且不同的管理制度目标也具有差异性。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认识到了环境保护是重要性,政府的介入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利益的增长,使旅游资源的产权更加清晰,对旅游资源的使用也更加合理。通过政府的介入,可以促增加生态旅游的社会凝聚力,更好的控制旅游资源的消耗,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相关的旅游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法规,对旅游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原则

随着游客需求的增多,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的游客的要求,而生态旅游管理使游客与旅游资源和谐发展。传统的生态旅游管理观念较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但是忽视了对游客需要的掌握,现代的生态旅游管理应该注重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协调,使其更加均衡的发展。同时管理部门要传播更好的管理理念,对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落实。

2.4 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符合长远性,有效地调节融合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是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做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旅游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对社会发展、人们阅历提升、文化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可以推动旅游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项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这项原则需要了解生态学原理,掌握生态学发展原则,使生态旅游管理的制度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这样才能促进景区生态的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遭到污染,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需要结合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生态旅游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是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旅游管理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且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政府职能的介入,要有效的利用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做到生态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在选择发展路径时,也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路径。

3.1 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

3.2 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3.3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3.4 培育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人力资源也是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生态旅游管理制度的制定离不开人力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关系着管理质量的好坏,所以对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其专业的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可以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好的落实与实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4 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在政策上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管理。成立各级(由上而下)的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并加强管理。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全部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增强旅游有关各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营造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2)旅游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开发的价值等工作。旅游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当树立牢固的生态开发意识,杜绝盲目以及过度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整体、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整体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3)旅游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并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整体以及区域规划,从环境影响的评估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规划。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管理项目,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旅游行业应该保持平衡。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旅游管理有必要进行改进与调整,否则无法满足游客的各项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游客数量的增多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多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4]郑微.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篇6

关键词人类;环境;保护

地理课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思想教育是地理环境教学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跨世纪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协调人类环境关系一向是地理学的主题。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例如教师就结合学校目前工作部署,开展环保活动,帮助学生设计出一期环保专刊,做一些环保活动(如开展变废为宝活动等)。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迁移

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作用

1 自然保护区的类别和保护对象

1.1 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例如以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1.2 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如四川卧龙和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

1.3 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如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银杉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1.4 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如四川九寨沟、台湾省的玉山国家公园等。

1.5 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如以保护近期火山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主的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1.6 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主要有台湾省的淡水河口保护区, 海南省的东寨港保护区和清澜港保护区。

2 自然保护区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2.1 为 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世界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超过1万个,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保护区与物种有关, 保护着成千上万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尤其是珍稀濒危的脊椎动物和高等植物, 这不仅有效保护了世界上惊人的物种多样性, 同时也建立起了野生物种的自然基因库, 可为后人保存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基因类型。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是人类的财富, 是人类食物、药物、工农业生产原料等的重要来源, 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还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精神意义。

2.2 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科普宣传与环保教育是自然保护区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向公众揭示了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奥秘,也是人类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佳境。简明、生动、灵活多样的科普、环保知识宣传,使公众逐步认知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2.3 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可持续利用资源

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直接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 获取直接经济效益, 是保护区发展的经济基础, 也是妥善解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问题的关键。在实行人工保护条件下,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长速度、生物量都有可能增加, 甚至种群超量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部分野生动植物, 种植本地特产的经济植物, 饲养本地野生的经济动物等, 对于稳定天然食物链, 保持保护区的自然承载能力, 维持合理的种群数量都是有益的。

3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1 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对已有的涉林法律法规要进行修改、完善,为了推进林业事业发展,还要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是推进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积极努力,不断提高补助标准,而且要把自然保护区作为重点给予纳入,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3.2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工作协调得较好

特别是从旅游收入中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回馈生态保护,用于保护区的保护、宣教科研工作的作法,值得大力推广;要认真做好我国野生动植物基因库建设工作,要有法律保障,要有资金投入,确保物种基因安全;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把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的投入纳入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去,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这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3 开辟科研、教育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3.4 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篇8

【关键词】资源安全 法律保障 体系构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和污染问题伴随着发展而日趋严重。资源不安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资源争夺甚至可能引发战争,因此构建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保护资源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我国资源安全保障立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并导致了人们对资源安全的担忧。所谓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时间和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够持续、稳定、及时、足量、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并确保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中国目前资源安全态势严峻,相关学者纷纷就此展开研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单独的资源保障法,只是在其他特定资源环境保护法中零散地提到,例如土地、生物、矿产以及水资源等的保护。虽然这些对资源安全保障有重大意义,但是,我国有关资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资源安全保障法。虽然在其他各项环境资源保护法中有一些明文规定,但比较零散,不具备系统性,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资源的安全,因此实行起来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在指导思想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把资源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更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因此指导思想相对落后。

第三,有关资源安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缺少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例如《资源综合利用法》、《石油储备法》等,因此不能给我国资源储备和高效利用以最基本的法律支持。所以,我国有关资源安全的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构建我国资源安全保障立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不仅能让我们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还不影响下一代人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它需要控制好人口以及人口素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之路。在各项实行纲要中,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资源进行高效地利用,合理适度地开采,在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不断加强资源承载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核心,构建一套健全的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科学的资源安全观指导。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有科学的资源安全观。只有做到这两点,我们的资源安全保障立法才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资源安全观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国家资源安全策略。

我国资源安全法律保障的具体法律制度

保护自然资源系统的法律法规构建。大自然中,各种环境、各种资源之间各自独立,却又是自然生态系统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才使自然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如果某一种资源安全受到了威胁,这个系统也会陷入混乱之中,因此考察自然资源是否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它所处的生态系统是否正常,比如对于外来干扰,此生态系统是否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恢复正常的能力。所以,资源生态系统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具体来说,要保护它恢复正常的能力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讲,第一,我们应该处理好自然资源保护法和污染防治法之间的关系,应该本着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治理。第二,国家需要设立一些新的自然资源补偿机制,例如自然补偿、利益补偿等。只有不断地完善这些自然资源安全保护法,才可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可恢复性,我国的自然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合理开发战略性资源的法律法规构建。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民生,并且在整个自然资源系统中起着支配的作用,一般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供给又具有中断性的资源。在国际买卖市场中,最常见的战略性资源有我们生活常用的水和食物资源,某些重要的生物资源如基因资源,还包括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以及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等。一个国家的资源安全主要指的就是战略性资源安全,包括能源安全、石油安全、生物资源安全以及矿产资源安全等。以下几点是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构建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

第一,关于水资源安全保障法律规范的构建。对于与水有关的问题及其衍生问题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有效制度,比如水资源的产权制度,水资源的有效资源配置制度以及水的价格制度等。这些制度均需要完善,从而使用法律手段共建节水型社会,在此基础上,与水资源管理体制相结合,制定有效战略提高对水资源储备的重视,为国家可能出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

第二,粮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在社会上凸显,还有与之相关的土地资源安全,都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体制。粮食安全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并且人们对粮食安全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因此亟待解决。同样建立有效的土地保护机制也迫在眉睫。

第三,能源安全保障法律规范的构建。石油是能源安全中最受关注的,甚至算得上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能源安全方面的制度也急需建立并完善。

第四,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备问题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应构建安全保障法律规范。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均储量却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以及储备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定。

第五,生物资源安全虽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也要做到有备无患。关于生物资源安全,我们要进行统一的规定,对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人要分工明确,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趋于系统化,做好生物资源安全的保护并行之有效。

资源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资源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表现为对资源利用的目标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经济安全甚至政治安全的有效保障而言,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资源安全管理要建立在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所以构建一个有威信的资源管理部门和一套公众认可的资源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是资源安全管理的关键,也就是由资源管理部门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管理、调控整个资源市场。

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实现资源管理目标的同时也实现环境方面的目标?这都归结为资源的产业化管理。与过去的资源计划管理不同,这种管理方式是在资源市场已经成型的背景下,把各种市场方面的影响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管理形式,它注重的是市场调控。因此我们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更要结合国家的资源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资源安全管理。资源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需要把资源安全管理与法律联系起来,通过法律路线,对资源安全进行保障。对资源管理需要实行三权分政的政策,由以往的所有权管理改为几个机构分工分块进行管理,并结合市场的自我调控作用,共同实现资源安全管理的现实目标以及未来目标。

第二,为了符合资源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在借鉴别国的基础上构建比较现代化的资源安全法规制度,比如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资源安全预警制度、资源危机管理制度、资源安全押金制度以及资源安全激励制度等。

中国需要在透彻研究资源安全关系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安全效益兼顾等实体原则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原则,采取清理旧法、制定新法、缔结或加入国际条约等基本途径与思路,构建一个以资源安全法或自然资源法(内含资源安全法的原则性规定)为基本法,由资源权属安全、资源开发安全和资源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构成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相协调,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的资源安全法律体系。

篇9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绿道;惠州市

一、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二、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AHP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为:首先找出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将这些因素按照关联.隶属关系构成阶梯层次模型,通过各个层次中因素的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进行综合排序,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力程度。

规划选取对绿道选线影响较大的资源作为系统要素,通过各种要素内指标因子的筛选,得出综合评价因子。指标因子选取原则如下:

1.代表性:指标对所描述的资料具有代表性;

2.方便性:资料取得容易,能够直接或间接取得;

3.应用性:评估因子可适用于进行评估的城市环境;

4.独立性:因子的选择避免重估评估的情形发生;

5.可量测性:能够利用现有资料,针对各项因子特定质化或量化的准则;

6.易操作性:使用简单.方便,便于规划者与决策者使用。

三、生态资源评价分析

将评价资源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城市公园.河流水系.人文景点等六类。其次利用GIS的distance空间分析功能计算规划区内各点到各类资源的距离,得出六类资源的影响分布图。最后将以上六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图进行加权叠加分析,生成区域生态资源影响分布图。

生态资源影响值由下式来计算:

其中,为影响源与各像元的距离,为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呈反距离递减。

通过对惠州市区生态资源的综合影响分析,并结合区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可见,规划区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呈现明显的轴向分布特征。主要包括:

(1)横一轴:沿东江经惠城中心区至北部山区次组团的东西向轴线。该轴线涵盖了以西湖为中心的历史人文景点集聚区,以“两江四岸”为核心的景观带,以及以黄沙洞自然保护区.惠林汤泉为代表的北部山区风貌。

(2)横二轴:中部连接陈江—仲恺组团与惠阳组团至惠东的东西向轴线。该轴线上的主要节点资源包括白云嶂自然保护区.黄巢嶂自然保护区.大坑自然保护区.金桔自然保护区,以及惠阳区众多的历史人文资源,该轴线也是惠城组团与惠阳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屏障。

(3)横三轴:南部滨海轴线。依托大亚湾海滨,包含笔架山森林公园.猴仔湾.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铁炉嶂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

(4)纵一轴:南北向水轴线。依托西枝江(新开河).淡水河.淡澳河等河流廊道,形成以水体景观为核心,以历史人文资源为补充的南北向河流景观轴线。

(5)纵二轴:南北向山体景观轴线。依托红花嶂.白云嶂.笔架山.铁炉嶂,共同构成的南北向山体景观轴线。该轴线纵向联接惠城组团.陈江—仲恺组团和惠阳地区,不仅是市区内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惠州联系深圳.东莞等地区的重要绿色走廊。

四、绿道系统规划

结合AHP和GIS的评价结果,结合惠市的地形地貌及现状建设情况,规划确定惠州市区绿道网空间布局为:“三横两纵”的主线结构和环形网络状的支线结构。

1.城市1号绿道

城市1号绿道全长约51.4公里,以东江风情.人文古邑为特色,主要依托东江及其沿岸的湿地公园和历史人文景点。规划线路为: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梅湖滨江湿地公园——合生大桥——西湖风景名胜区——东江沙公园——东江大桥——中信大桥——望江滨江公园(规划)——广惠高速——庙滩自然保护区。

2.城市2号绿道

城市2号绿道全长约60.5公里,以湿地休闲.山水风光为特色,主要依托潼湖涌.马过渡河.村道.西枝江等自然和人工廊道。规划线路为: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潼侨镇——惠环街道办事处——黄沙水库——莲塘布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瓦窑岭窑址——平潭镇。

3.城市3号绿道

城市3号绿道全长约50.0公里,以山林景观.人文风情为特色。规划线路为:沥林森林公园——惠阳镇隆围屋——白云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故居——沙田温泉旅游区——金桔自然保护区——世外梅园生态旅游度假区。

4.城市4号绿道

城市4号绿道全长约43.0公里,以自然生态景观和现代工业景观为特色,主要依托规划四环路.红花嶂山脊线.205国道等廊道。规划线路为:梅湖滨江湿地公园——红花湖风景区(红花湖生态绿道)——红旗森林公园——镇隆镇——佛祖坳森林公园——白云嶂自然保护区——新墟镇。

5.城市5号绿道

城市5号绿道全长约64.6公里,以河流景观和城市景观为特色,主要依托西枝江.新开河.淡水河.淡澳河等河流廊道。规划线路为:东平——金山湖——瓦窑岭窑址——邓演达故居——357省道——大坑自然保护区——惠阳经济开发区——红花寨森林公园——河口公园——亚公顶森林公园——虎头山公园——红树林公园——澳头老城风貌区。

6.城市绿道支线

充分利用现有村道和河流,连通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主线,形成环形网络状的支线结构。城市绿道支线全长共约215.2公里。

五、结论

1.生态性的首要地位

绿道本质为生态性廊道,其生态性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动植物的繁衍.迁徙提供廊道和生境。绿道建设要着重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对原有景观造成影响。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的绿道建设应利用生态性材质,通过多种建设类型,避免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的干扰。

2.绿道网络的系统性

多条绿道串接成网络,并形成主线.支线等不同等级,才能形成绿道网络系统。绿道的系统性对于保证绿道畅通.维持生态格局至关重要。因此绿道网的规划设计不能只看重单条绿道的选线,更应从区域视角明确绿道的系统性,使绿道网络化.系统化。

3.与地域性要素相结合

历史.文化等地域性要素是绿道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绿道不同建设类型的依托。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人文资源,并以此带动旅游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这也是绿道的吸引力和经济外延性的突出表现。

4.建立健全绿道法律体系

尽快建立健全绿道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主体和维护目标。加强对辖区内绿道各项配套设施的养护,定期对慢行道.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基础设施等绿道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专项检查与安全维护,确保绿道的正常使用。

篇10

一、土地与城市土地

(一)土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空间场所。土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最基本概念。由于土地概念涉及并影响世界各国,所以联合国也先后对土地作过定义。1975年联合国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对土地的定义是?押“一片土地的地理学定义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地区,其特性包含着此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中一切比较稳定或周期循环的要素,如大气、土壤、水文、动植物密度,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人类和将来的土地利用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土地具有一系列与其他物质相区别的特性,正确认识和掌握其特征,对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地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土地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1、土地的区位固定性,土地是一种不动产,它只能固定在一定的区位空间上;2、土地数量?穴面积?雪的有限性,土地作为地球表层的一部分,受地表空间的限制,其面积是有限的;3、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性,土地是可更新的资源,不会因使用而减少和消失;4、土地形态和质量的差异性,土地是自然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所处地域空间条件相当复杂,所以它的形态和质量都是各异的。

土地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1、土地的供给的有限性;2、土地利用的不易变更性;3、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土地利用后果的长久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对土地利用做决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等各个方面。

(二)城市土地。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中的陆地、水域、以及它们之上和之下的一定空间。从区域上说,城市土地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土地;二是城市规划中的市区土地;三是城市行政管辖区范围的土地,即包括城市郊区县范围内的土地。除具有以上土地所具有一般性质之外,作为城市经济活动载体的城市土地,与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城市土地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对城市土地来说,区位是其最为重要的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城市土地的位置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级差收益。城市土地的价格是区位对于城市土地重要性的最好说明。2、城市土地用途的多样性:一块土地,可以作各种不同用途的使用。城市用地尤为复杂,按照规划,用地类型可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用地等大类。因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存在着多种利用的可能性和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与转换。3、土地面积对城市土地制约性较小:与农业用地不同,城市土地大部分用于建筑等,因此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向空间发展?穴包括地上和地下?雪。面积对于城市的制约性比农业用地小的多。4、城市土地用途的固定性:城市土地一般用于建设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和构筑物一旦建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或者说在其有效使用期内,土地的使用方向是稳定的,不易变动的。5、城市土地对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很大的依赖性:交通越便利,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越好的地方,土地价格就越高,土地利用率也就越高。

二、土地利用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为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通过一整套生物的和技术的活动,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亦即对人类环境的很大一部分进行管理,寻求较好的环境质量,通过利用和改进土地环境,使人类得利。土地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效益,其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指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劳动消费和劳动成果的比较;生态效益是指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劳动消费和生态效果的比较。实际上,在土地利用的实际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共生性,是同一项土地利用活动在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在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力求达到两种效益的综合和统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二)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就是城市土地在各个不同方面和项目上的分配和使用,是人类通过一定的劳动,以城市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其特性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城市用地是人类根据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在城市空间方位上所表现的土地利用的特殊方式;城市用地具有动态性、空间性和经济性的特征,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服务。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城市用地提供了城市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切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物质源泉。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区的土地资源应该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与管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和组织,协调人地关系以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期达到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土地利用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它们也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主要有以下方面:1、自然因素:地质条件、地形地势与自然环境等条件是决定城市土地利用方向的基础。城市用地的地质条件决定着土地的承载力,凡是地质坚实,承载力就较大,从而有利于建筑。尤其在现代城市向高层化发展的情况下,地质条件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2、社会因素:城市人口规模的大小影响和决定城市用地规模。一般来说,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则占地越多。但是,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均占地水平之间并非完全是正比例关系。这是因为城市用地规模还同建筑层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另外,不同的城市类型,由于其功能不同,土地利用的密度和土地利用的结构也不一样。3、政策因素:与西方比较成熟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相比,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尚缺乏一个完善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政策指向。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政策有时会出现波动甚至大的变化,给城市土地利用带来很大影响。

三、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中心,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先进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聚集经济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城市化反映了人类或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城市化就人口学意义而言,意味着人口的集中化;对于经济活动,至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的实质就是集中化,并且由此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可称城市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资源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生存容量为基础的绿色花园城市。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2、环境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其公众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社区及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人类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有学者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城市。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3、经济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具体说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这主要通过政府的规划行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追求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经济人口和技术产出,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巩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多数城市来讲,特别第三世界城市,只有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以及物质产品的产出,才能永葆其生命活力。

4、社会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可持续城市社会特性包含两个方面:①可持续城市是生活城,其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考虑,而且也要使不同的环境适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鸦②可持续城市是市民参与的城市,应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

5、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点。增长点也叫增长极,是指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或地区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和占据支撑区域作用。

四、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生产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也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因此,土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中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给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定义:“将技术、政策和旨在同时关心社会经济原理与环境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即同时考虑以下几点:保持和提高生产力?穴生产性?雪,降低生产风险?穴安全性?雪,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穴保护性?雪,经济上可行?穴可行性?雪和社会可以接受?穴接受性?雪。”具体解释如下:1、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包括农业和非农业土地生产力以及环境美学方面的效益;2、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水平,使土地产出稳定;3、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即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保护土壤与水资源的质与量,以公平地给予下一代。狭义地讲,像对于保护遗传基因多样性或保护单个植物和动物品种这样的问题,必须给予优先考虑;4、经济上可行。如果某土地利用方式在当地是可行的,那么,这种土地利用一定有经济效益,否则不可能存在下去;5、社会可以接受。如果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不能为社会所接受,那么,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必然失败。

由此可知,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可以对照上述五大标准进行评价。也就是说,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是其评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