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壮族的传统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壮族的传统艺术

篇1

如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大城市里古旧民有一部分被商品房占领,全国各地的旧城建筑需要整体性保护。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设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朝鲜族聚居的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在城市改革进程中慢慢消失,地域文化特征逐步削弱。传统民居要争取更积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要增强在城市和农村的适应性,在发展当地经济和民族村旅游基础上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朝鲜族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族民居建筑在整体刚劲而苍凉的北方文化形态中,呈现出别致秀丽的艺术风格。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大约有180多万人口。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各民族间社会生活相互同化,朝鲜人民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模式建造与自然相协调的居住环境。

据《三国志》中所记载,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女别。”早在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先民住在简陋的稻草房屋,近代他们则依山而居,临水而住,房屋平矮,青瓦白墙,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

朝鲜族传统民居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与汉族颇为相似,又有独特之处。朝鲜族传统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民居按照建筑材料可分为三类:草房、木楞子房和瓦房。这三种形式的民居都以木构架为主,无地基,直接在台基上建造房屋。民居一般由四类房型组成:鼎厨房(具有客厅和厨房的功能)、普通房间、牲口房和仓库组成。房屋平面布局多数为矩形或者L形,有的外面设廊,可在廊内脱鞋乘凉、休息和放置杂物。前面为庭院,可种植花草和蔬菜等,也可作晒场。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屋顶根据形态不同,大体可分为悬山式、四坡式和歇山式结构,其材料一般为瓦房和草房两类。悬山式屋顶最为普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两面坡样式,房盖外檐探出墙壁外,房脊两端的房墙顶端呈“人”字形;四坡式屋顶比房屋面积大,可以保护外墙壁避免被雨水淋湿;歇山式屋顶上部呈悬山形,下部与四坡式相似,屋顶坡度缓和,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微微翘起,造型明快。外墙以木构架承重,在地基周边砌上石块,外墙面一般用草绳或者柳树条,抹上泥浆和白灰,中间充填上沙土,内隔墙多采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或用木板隔成单间。东北冬季严寒,每家都在房内铺设暖炕(音译温突),暖炕通常占整个室内面积的三分之二,上面铺设炕革,冬季烧火取暖用以抵御严寒,全家人喜欢围聚在上面聊天吃饭。

朝鲜族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大体没有分别,都可以作为出入口,这种“门窗一体”既适应东北亚地区的地理气候因素,造就独特的地域性构造,同时也具有满足采光、通风和散热的功能。朝鲜族房间内白天作为起居室,可以席地而坐,宽敞明亮;晚上以推拉门灵活分隔空间作为卧室,以保证房间的私密性。狭长的推拉门带有纵横交错的细木格子,并有窗纸。窗棂样式讲究简单整齐,疏密相间,竖向排列较密,横格排列较疏,给人以挺拔之美。

室内家具以桌案类和橱柜类家具为主,造型低矮,大方稳重,遵循左右对称的形式,更注重功能和实用性。材料多为木材,其颜色多为原木色或在上面刷油漆。居室内靠墙摆设壁橱,用来存放被褥和衣物,保持室内宽敞与整洁。朝鲜族人喜爱在室内放置屏风来分隔空间布局,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

朝鲜族传统家具运用雕刻和镂空等手法装饰,受到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图案内容以宗教、文字和动植物为主,例如莲花、太极图、仙鹤和柳树等,其表现内涵和艺术特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譬如“十长生图”被广泛用在各种在家具陈设、器皿装饰上,“十长生图”即指太阳、山、水、石、云、松、不老草、鹤、龟和鹿的装饰纹饰,寓意吉祥。此外,朝鲜族人钟爱金达莱花,象征繁荣和幸福的美好寓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朝鲜族崇尚自然,建造民居和室内家具运用天然材料,包括有:杨柳木、松木、沙石泥土、稻草和高丽纸等,平易朴实,既具有实用功能性,也满足了装饰美化的需求。朝鲜族人喜爱清雅的白色,所以有“白衣民族”的美誉,传统民居大都建筑外墙为白色,体现了朝鲜族人民“以洁为荣”的观念。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多种纯度较高,较明亮艳丽的“彩虹色”颜色运用在服饰和建筑室内陈设中。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创新;服装设计;植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篇3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主心骨,也是引入壮族民间音乐教育能否顺利成功的关键。首先,要高度认识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明白最终的教育目的,并围绕具体目标明确中心问题,积极开设《传统民族音乐赏析》《民间音乐概论》等课程,合理把这些内容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意向相结合,传承和传达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传统文化之精髓。其次,必须把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在地方综合性高校中学科门类较细,各自研究方向也有所相同,从事壮族民间音乐研究并引入大学课堂教学时,高校必须对教师分批分段开展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自学,定期参加培训,脱产进修,必要时还需请壮族民间音乐专家来校授课,通过内外并举,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2.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授课形式

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会唱几首民歌和记住其歌名,认识几种少数民族乐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观察了解它的产生和历史变迁,体验和感悟内在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材内容和选择要活,地域特色要浓厚,教学方法尽可能视听结合,教师范唱与学生互动结合,由教师引导、分析讲解和归纳总结,绝不能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套路。比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视听结合,聆听与观赏壮族民间音乐作品,可以从内心感受这些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风格、旋律音调和艺术魅力,并在教师的层层分析和生动讲解下,获取更多的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外,高校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系列讲座或单元讲座计划,最好邀请当地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或学校本专业教师。讲座要注重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兴趣浓厚而热爱本课程,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知识的认知,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或者让学生在学校教师统一安排和精心策划组织下,到壮族民间音乐资源最丰富的民族地区实地考察和艺术采风。通过实地观摩和亲身感受,使大学生对壮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3.强化对壮族民间音乐教材的建设工作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没有教材,教学活动也就没有依据,无法展开,教师教学便缺少了重要的参考和必要的支持。一般来讲,相关教材建设问题,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同一地域的几所高校联合起来,由省教育厅或某高校主要领导牵头,各高校选派教授或是专家,组织精干力量,同心同德开展研究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各高校独立组织,学校拿出教材专项基金,挑选理论知识强、专业水平高和文化素质较为全面的教师组成教材的编创小组。通过实地采风、真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收集、归纳和总结资料,研讨和论证编写出教材。当然,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必须认真考察取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实际综合决定。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掌握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要对壮族民间音乐资源全面收集和分类归纳,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虽不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全面、准确而公正。二是民族性。广西是多民族居住地,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风格独具、特色鲜明。各高校应千方百计集中力量挖掘壮族民间音乐代表作品,吸纳到编写的教材中去,让它融入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三是艺术性。壮族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在这些壮族民间音乐资源中,其自身也有艺术水准高低之别,要全面系统分析和科学研究鉴别,将优秀的、艺术感染力强的作品纳入教材中。四是大众性。地方性综合高校汇集了全国不同地方的学生,不同民族、不同兴趣和爱好,众口难调。教材在编写时一定要朝大众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众多人群的需要。五是体验性。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绝不是教条的、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亲身感受的心灵体验,从音乐中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血脉和基因,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归宿。因此,在编创时应设计和增加更多的教学互动环节,分享观后感,注重思想情感的体验性。

4.注重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

篇4

丰富多彩的壮族艺术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是其独特的艺术设计思维的展现。本文从广西壮族艺术设计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形式上阐述了壮族艺术设计思维的独特性。

关于思维,心理学家与哲学家都认为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指导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彼得罗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中对“思维”下了定义: “思维是受社会所制约的,同语言紧密联系的,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对现实进行分析和综合中,间接概括反映现实的过程。”1,“设计思维是一种以情感为动力、以抽象思维为指导,以形象思维为其外在形式,以产生审美意象为目的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设计思维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以及模糊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综合协调、高效运转、辩证发展的过程,是视觉、手感、心智等与情感、动机、个性的和谐统一。2,思维决定艺术创作的结果,决定设计的理念。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 以古代百越群中的支系西瓯、骆越为主体而逐渐繁衍发展而成。考古学家证明,壮族先民乃是中国南方珠江流域文明的开创者, 其创造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崖壁画文化等等被今日学术界誉为珠江流域史上最早最灿烂的篇章之一。壮族及其先民在岭南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长期生活、劳作和繁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壮族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同时, 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封建文化及周邻民族文化的包围和不断冲击渗透的环境中发展起来,从而构成了其文化体系内涵要素的多元性特征。壮族的艺术设计,是其艺术创造欲望、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和升华,其设计思维充分反映出本民族原始的巫术、、天道观念、美学思想、世界观、欲望和追求,表现出中国传统的思维形式和创作手法,体现“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在其艺术思维里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思维理念。

一、壮族艺术设计思维特点

壮族艺术是不同历史时期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逐渐完善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生活化

壮族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与其生活方式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倾注了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表现出质朴的创作本能和对艺术的渴望,寄托着人们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情感。如图1,广西靖西旧州是绣球之乡,绣球作为壮族的传情物,其结构很有特色,球分为l2瓣,l2瓣代表l2生肖和12个月,其每瓣的刺绣图案分为4个类型,取春夏秋冬之意,球是圆满、团结、和谐的象征,故绣球代表了壮族儿女追求月月年年圆满和谐生活的美好意愿。

程式化

壮族设计艺术的创作,大多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父传子、母传女、师傅带徒弟的过程,采用言传和物化的方式,将一些技艺性较强的手工艺直接传授,并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及简易工具设备加工而成,形成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壮族人们的艺术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程式化,造成继承人的思维较为墨守成规。例如壮族的织锦纹样的设计,世代相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

原始性

壮族艺术设计思维沿袭了原始视觉艺术的思维形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民族特点。在其先民的造物设计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经验积累经几千年的历史和沉淀而成,具有一定潜在科学的特质,同时壮族艺术思维受中国原始设计思维形式影响,强调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浓烈的视觉效果,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积极向上的感彩,处处体现出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壮族艺术设计思维形式

壮族设计艺术种类丰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艺术创作思维所体现的魅力。壮族艺术设计思维形式多样,体现出壮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想象与联想思维

艺术思维是一种多维型思维,表现为思维方式上的多样性, 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模糊思维、灵感思维的综合,想象和联想思维是形象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思维。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对原有诸多表象进行整合、重构的心理操作过程。联想则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想象和联想在艺术创作中密不可分。壮族先民把青蛙和丰收联想在一起,是因为蛙与农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人们无法预知天气的变化,只能通过蛙的活动与自然天象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因此,蛙就被想象成一种主宰气象及丰歉的神,壮族人民把这毫不相关二者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维。

壮族刺绣艺术中表现出深遂广袤的空间感是她们独特的空间想象思维的结果。壮族刺绣艺术非常善于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多维空间概念或虚幻空间概念,通过色彩、物象的典型特征组合来表达物象的位置空间,这使得壮族刺绣艺术的空间延伸至无垠宇宙,从而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图式中,空中的飞鸟, 地上的花草,水里的鱼虾,山中的猛兽,宗庙里的人物,有时同处一个画面上。画面喜庆的色彩,和谐的氛围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完成这样空间的组合造型,充分运用了打散、重构等手法进行构图。如图3,在广西乐业壮族的娃仔背带刺绣纹样中,作者会把花、鸟、鱼、蝶、龙绣在一起,这种图式既显示出壮族女子辽阔的空间想象思维,又寄托了壮族女子美好的祝福和愿望,人从花中来,花是万物之源,体现了壮族及其先民朴素的“花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万物有灵,生生相息, 是壮绣艺术匠心独具的表达思想。

2、生态思维

壮族先民在不断与自然的斗争中,对自然界的现象、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等问题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加上世世代代的实践和积累,逐渐形成壮族的哲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壮族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逐渐体会到人对自然的依赖,对生活环境中的山川河流、花鸟树木形成了敬重之情,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从作品的材料选择、形态结构、图案纹样、制作工艺上都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壮族艺术设计中,青蛙的造型和纹样出现最为频繁。青蛙是壮族的图腾,壮族人民认为天上有三位神灵:雷神、布洛陀、蛟龙。青蛙是雷神和蛟龙的儿子,是雷神众多儿子中最得宠的一个,是确定人间晴雨的使者,因为壮族是种植水稻的民族,雨水的多少关系到当年的农业收成,而雷神在天上经常听不到民间的呼声。于是雷神为了体恤壮族人民,将青蛙派到了民间,只要青蛙一叫雷神就会施降甘雨,再叫雨水即止,就这样青蛙成为天与地之间的天使。图腾表现了原始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它把对某种动物崇拜与祖宗的观念联系起来而加以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图像化造型。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形态之一,它的发生, 实际上体现了原始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个物象可能就是另一个物象,一个物象也能够把一种神秘性质传导给另一个物象。壮族先民的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花山崖画作为壮族先民所创造的原始艺术,同样来自于其与自然互渗的生态艺术创作思维。它最突出的艺术特征表现为“人蛙”互渗。在他们的“互渗律” 思维当中,人和蛙可以相互转化,合为一体。并且通过“图腾同化”,能力“互渗”,使其自身受到图腾的保护。而广西红水河沿岸的天峨、南丹、东兰以及河池等壮族聚居区,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期间,广泛举行“蛙婆节”,出现戴着青蛙面具的男女跳着各种舞蹈,这种风俗性舞蹈,表达了同样在进行着“人蛙”能力的“互渗”,青蛙能产下大量的卵,繁衍力非常强大,而壮族人们模拟蛙的外形和动作,企图通过人蛙之间的能力互渗,使蛙的旺盛生殖力渗透到人的身上,从而实现生育众多的目的,因此,壮族人民非常喜欢青蛙,蛙的造型频繁出现在铜鼓上。

丰富多彩的壮族艺术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是历代壮族儿女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体现了其民族创造的精髓,是其独特的艺术设计思维的展现。从壮族艺术设计思维形式上折射出历史上各个时期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和艺术特征,表达出民间质朴的审美思想,同时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

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11YJA76005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地域文化与服装设计研究》(201106LX334)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杨仲明:《创造心理学入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 页。

篇5

2019年6月我校正式成立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颜坊”。从“和颜坊”的坊名到制定方案计划,再到最后的挂牌和实施展开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师生的全力支持。

我校和颜坊的设计主题为“壮族特色服饰文化”。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艺术传承,运用广大师生熟知并容易掌握的超轻粘土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半立体娃娃及绣球半立体等其他壮族饰品,展示了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

和颜坊主要成员均来自我校中高年级各班的学生,本团队成员共18名,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兼备的和美娃。

最初,学生对制作半立体超轻粘土毫无概念,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学习理解并进行成品的制作,我们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粘土造型制作,让学生初步感受粘土手工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揉、搓、捏、压、剪、挑、刻、切等制作方法,尝试用不同造型来设计简单的粘土作品。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示范、讲解、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经过初期简单粘土造型的制作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粘土造型制作的方法,对后期和颜坊作品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6月中旬我们开始了半立体娃娃及绣球半立体等其他壮族饰品的学习与制作。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学习并了解我们壮族服饰、饰品的特点,从服装造型分析;图案纹样的设计;及其色彩的搭配都是极具我区壮族文化特色的,学生只有学习、认识、了解了它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进行作品制作。然后老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选用绚丽的粘土搭配颜色;制作半立体娃娃比例的大小;要设计的服装造型和图案纹样;使作品达到最佳效果。坊员们在历经了数日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在9月中旬共制作出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半立体娃娃38个,其中身着壮族服饰的半立体娃娃居多,绣球半立体及其他壮族饰品共72个。

2019年9月26 日宜州区中小学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在开幕式当天我校和颜坊首次进行展示。本次全区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展示主要分两个内容:一部分是作品成品展示:另一部分是现场作品制作展示。短短两天的展示期,我校和颜坊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实践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同时也在全区各中小学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此次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一系列开展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在无形间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使传统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艺术化、生活化和普及化。和颜坊团队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还使大家保持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提高了相互间的创新、协作与实践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壮瑶民歌;进校园

民歌指的是某个民族创造出来带有自身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歌曲,是各民族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不仅有着丰富人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更有着教育和传承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壮族和瑶族民歌走进校园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壮族、瑶族民歌概况

(一)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十分喜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歌仙”:刘三姐。每年都举行风俗性歌会的传统,称为“歌圩”,一年中最隆重的歌圩是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壮族的音乐种类繁多,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种。其中,民歌是最为丰富的独特财富,而且在“歌圩”中,多数唱的是民歌,而且唱的种类极多,有对歌、盘歌、离别歌、情歌等等。壮族的民歌的歌词讲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使用腰脚韵。因为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因此壮族的民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和比兴美。

(二)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一般是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而形成“无山不有瑶”的现象。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瑶族人民经常用歌曲来替代语言,所以瑶族人民自小就开始学习唱歌。不论是节日还是平常的日子,都用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清朝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的诗句来表达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性。瑶族民歌有着嘹亮、优美和灵秀的特点,而且从曲调上看,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

二、壮瑶民歌的生存发展现状

壮族瑶族民歌是云南广西地区历经千年的民俗文化,具有广泛且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底蕴,蕴含着瑶族和壮族人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教育、审美、经济等多元的价值。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成为壮族人民骄傲的“歌仙”刘三姐,就成为了广西云南这一带的文化品牌。历年少数民族的联欢晚会都会用她的经典形象作为开场歌舞表演,营造出独属于自己文化氛围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刘三姐》的电影形象也是数不胜数,有许多大导演都将其改编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安排在电影中,表现出极其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而目前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加强,广西云南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围绕着民歌作为资深独特的竞争力。在广西云南的山里,少数民族群众仍然保留自己的传统,在盛大的节日里举办民歌对唱的比赛,不仅唱刘三姐的代表曲目,还有《酒歌》、《蝴蝶歌》、《拉发歌》等一系列充满独特民族风味的歌曲。此外,山歌不仅仅是留在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更开始被世界所瞩目,走出山区,走进城市。就例如在2010年,来自一些自治区的民族艺术家们,走出大山,走进首都,在首都的大舞台上将本民族原生态的歌曲表现给全国的观众们看,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展示给众人看,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力量和独特的魅力。

三、壮瑶民歌进学校的意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部门开始重视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开始重视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而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淡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开始越来越多的追捧来自国外的先进的文化,致使中国许多传统文化频临灭绝。所以,许多云贵高校开始慢慢鼓励少数民族的民歌进入校园,让本地的大学生学习自己本地的民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体验从老一辈流传下属于他们整个民族的独特宝贵精神财富。

(一)有利于民族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当地老艺术家选择继承人进行传授,另一种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保护而传承。第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极容易导致民间传统的消逝,而第二种强制性的保护发展到最后极容易演变成为保护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从而使文艺继承变味。因此,引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文化财富。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都是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这个活动中去的。因此,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对于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中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以校园为阵地,教育为领头羊,能够推动壮瑶民歌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壮瑶民歌是壮族和瑶族的人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对于我们以后研究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的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以尊重的态度去理解民歌,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去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歌的学习,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对壮瑶两族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关于少数民族的世界观,为促进学生树立起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生在对壮瑶民歌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领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民歌的迷人之处。而且通过学习了解到自己曾经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偏见是个多么大的错误,为帮助他们以后接受传统文艺的熏陶提供基础。

四、结束语

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的活动不仅能够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学艺术方面提供了传承工具,更在培养继承人以及培养学生的文艺素养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径。这对推动壮瑶两族民歌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这也对促进现代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春.论广西桂中原生态民歌音乐进校园[J].大众文艺,2010(15):235-236

篇7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我国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等地区。云南地区也有一百万壮族人口,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地区。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由于分布的地理风貌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广西壮族与其他地区壮族之间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独具广西特色的民族风情。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家纺织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饰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集中在广西与云南边邻的那坡县,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端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双鱼对吻银项圈是黑衣壮妇女婚嫁时必备之物,说明黑衣壮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历史上,在壮族传统的稻作区,人们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鱼,然后再投胎变成人。黑衣壮鱼崇拜文化的遗风已经演变成他们族群自身的传统了。广西东兰壮族妇女则喜爱身穿绣花肚兜,头插鲜花以示美态。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定期还举行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这些歌手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还有“歌圩”派生而出的歌会。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常以自家酿的“壮酒”待客,其中米酒是最常见的。每年冬闲时节,壮拳、猜码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广西地区分布着12个不同的民族,他们各自的民族性格,多彩的生活,独特的服饰,丰富的歌舞,给画家们提供了不尽的创作灵感。画家笔下的少数民族形象,不仅可以表达不同民族的人文风貌,更加可以激励现代人的进取精神,提高民族审美意趣。

广西地区杰地灵,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诗画文人。广西地区的漓江画派就是当代中国绘画流派之一。所谓漓江画派,就是指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审美追求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漓江画派老一辈代表画家有帅础坚、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郑军里、柒万里、粱耀、蒋晓东、魏恕、黎小强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光和广西人文风貌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追求的艺术群体,这些画家以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艺术追求以及多样的绘画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我的导师,著名人物画画家魏恕先生是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她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多以广西少数民族为题材,作品中多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高深的工笔画技巧,是许多男性画家不能达到的,她借助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繁杂工艺以及表现力极强的优势,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中去。《乡妇》是魏恕2004年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并获广西美展一等奖。《乡妇》是以写实的表现手法细腻的表达了母子间的温馨和细腻如丝的母爱。画面不设重彩,温和淡雅,正如画家平和的心态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天琴女》是魏恕2003年创作的作品。此作品描绘的是广西龙州壮族特有的乐器――天琴。每年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歌节,节日期间,人们对歌,欢舞,参加者成千上万。当对歌达到时,青年男女便拿起天琴边弹、便唱、边舞,尽情欢乐。天琴是歌唱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天琴女》是创作的素描底稿,画面中的壮族女子手弹天琴,脚上打着铃铛,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作品中不难看出画家对用线极为考究,没有任何繁琐杂乱,每条线每个点都抓得极为精准。通过衣服线条的疏密虚准确的刻画了人物的动态和衣服的质感。

画家李孟彬196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壮乡绣球妹》是李孟彬的早期作品。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这除了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外,更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抛绣球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播时节,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就是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同时,绣球作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内中喻示着“生育兴旺”之意。画面中三个年轻貌美的壮家姑娘一边闲谈一边缝制绣球,背景植物也具南方特色。画面人物布局讲究,用色丰富但不失协调,表情刻画生动,人物体态也很优美。

三年读研期间,我通过到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广西的三江、岜沙、南丹、隆林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资料。采风期间,我们还深入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中去,参加他们自己民族特有的活动和节日,亲身体会各个少数民不同的生活氛围和民族品格。

《壮乡姊妹》)是我2012年创作的壮族题材作品,画中主人公正是广西那坡黑衣壮。那里的女性无论老少,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其围裙既宽且长,裙底垂到小腿;围裙不仅能用来装饰;还可以把裙底翻上来当包袱用,很是有当地特色。这样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深深吸引了我,并让我产生艺术创作的激情,用艺术手法捕捉和表现他们最淳朴的生活。

《壮乡姊妹》描绘的是一对壮乡姐妹互相装扮的情景。画面中两人的黑衣通过浓淡冷暖的细微差别加以区分,在衣服的细微处,如盘扣、衣边、花布鞋使用朱砂朱、石青石绿来点缀。佩戴的银饰则做适当的放大夸张,使之疏密有别,不失大气,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我的工笔作品《壮乡美系列》仍是以广西壮族为创作依据,分别是《天琴传音》、《绣球寄情》、《桂花飘香》。天琴、绣球、桂花是广西的三个缩影,代表着广西壮族人民的质朴、纯粹和热情。

在我的创作中更多的是融入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一种不自觉的表达,寄托自己对壮族人民朴实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我的创作尝试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仍需要继续不断的探索,以艺术的视角,关注周围生活、关注生命与自然,大量挖掘素材加以完善和丰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坛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今天,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当属一朵奇葩。越来越多的画家把自己的作品创作放在少数民族题材上面,在运用国画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入时代意识,以更加凸显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风貌新气象。

广西壮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充分反映了广西众多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情怀。壮族人民的质朴、纯粹很符合创作作品的精神意愿,同时也符合工笔人物画中对选题、形象、韵味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壮族;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平果嘹歌;艺术形式;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62-02

一、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艺术形式

三声部是一种原生态民歌流传于广西马山壮族一带,民间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的低音声部而形成的。这种民歌现象极为珍稀,具有迥异的民族唱法、独特的演唱技巧及艺术魅力。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壮族特有的传统音乐样式。所谓“三声部”,主要是同一首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是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第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具有三度合声风格。一直以来,当地群众称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语意思为“合声”山歌),有很多种音调,常见的有蛮欢(用当地方言唱)、卜列欢(特点是要颠倒唱两次)、加方欢(类似于蛮欢,调子比蛮欢柔和)、结欢(特点是唱的时候,一字一音停顿,情调粗犷)等调。演唱的时候,时兴“哈”声。

三声部民歌的歌词讲究押韵,结构主要有五言、七言、五三五、六言几种,复杂而又有规

律。但从马山、上林这些有三声部民歌流传的地方来看,这一带的歌词基本上又是以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的结构为主。五言四句式的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遍押韵,如四句式的蛮欢《树木生山上》:

树木生山上,小草长岭间,

你莫嫌我小,日后见高低。

这是一首二三押韵的四言歌,第二句的第二个词和第一句的末尾词押韵,第四句的第三个词和第三句的末尾词押韵,同时第二、第三句末尾词相互押韵。除了这四句式的押韵方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押韵,它与壮族民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一致,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歌词,通常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以《辛苦歌》为例:

好比斑鸠鸟,真孤独,在藤上啼哭;

孤儿没有父,多辛苦,泪流如雨注。

以上这首歌属于五三五结构,它的第一、第二句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相押韵,第三、第四句末尾词又相互另压一个韵,第四、第五句末尾词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相互押韵。这些句子虽简短,却都要求腰脚韵,是有严格的韵脚的。又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喜酒歌》:

金童配玉女,天地许,得佳偶天成;

开处福气腾,受得贫,受得日号你。

(歌词大意:金童和玉女相配,这是天地都赞许的,这对佳偶天赐姻缘,自此福星高照,能够一起忍受贫苦,吃苦耐劳,受到大家的称赞,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这首歌词的结构、押韵方式和上一首《辛苦歌》是一样的,壮族群众用这种结构形式的歌词来演唱三声部,抑扬顿挫、悠扬动听,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平果嘹歌艺术形式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的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与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不同,它的内容相对固定,并且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是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般认为,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这里的“嘹”有特定的含义。在壮语中“嘹”是“玩”、“玩耍”、“娱乐”、“玩乐”的意思。在许多壮族人的观念中,出去对唱山歌,是“玩”、“玩耍”的重要内容。青年男女去野外对唱山歌,谈情说爱,俗称“贝嘹坡”,即到岭坡上对唱山歌。由此可见,“嘹歌”一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的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

嘹歌是属于双声部的山歌,分高声部和低声部,以两两对唱的形式进行对歌。唱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韵律上都是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嘹歌唱词基本为五言四句,唱词由两句一联的两联组成,押韵方式与汉族诗歌不同,每联的韵律关系是:后句的腰(第二第三句)和前句的脚(最后一个字)互押。两联之间的关系是:前一联后句的脚和后一联前句的脚互押。壮族嘹歌曲调比较丰富,除了《船歌》有固定的曲调以外,一般不固定哪些歌词用哪个曲调,也可以用不同曲调唱同一首词,嘹歌通过千百年的传唱,与当地的方言(壮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

三、壮族民歌的特点

(一)与壮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民歌的产生和与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劳动生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壮族民歌的使用频率在婚嫁、丧葬等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活动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壮族民歌根据其歌唱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互问姓名歌、招呼问候歌、农事家常歌、表示爱慕歌、婚否试探歌、山盟海誓歌、共吃宵夜歌、知识问答歌、互赠礼物歌、送别歌等。一般情况下,壮族民歌都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整个活动中,以歌声来传达人们的思想及欢乐。

篇9

关键词: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研究

阿峨新寨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是一个拥有106户人家的壮族自然村。从1975年至今,该村的村民已创作黑白、套色版画1200余件。其中分别有175幅、121幅到过县、州展出,36幅入选“大连市农民版画展”,30幅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马关县以版画为依托、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申报,于200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边疆偏僻村落有如此发达的民间艺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探究。

1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审美特征

1.1质朴的情感、简单的刀法

阿峨新寨的版画出自壮家农民之手,他们白天种地,夜晚画画,用木板刻印出劳动情景、喜闻乐见的事物,作品情感真挚,朴实无华。虽然偶尔请专家培训指导,但比起专业的学院版画,农民版画家对刀法、黑白木刻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深,没有“精道”的刀法和高超的木刻技艺。比如龙子辉的《捞鱼娃》,水纹用阳刻,人物结构用阴刻,所用刀法技巧并不复杂,却能生动地反映出农村孩子童年的天真与欢乐。这幅作品曾多次参加过不同级别的展览,并受到观众的好评。

1.2简洁的造型,生动的形象特征

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造型训练,农民画家没有严格的透视观念、结构意识、造型理念,他们笔下的形象往往来自基本的视觉感受,直观生动,并且有“形变”的稚拙感。人物造型简洁、概括,因涉及各种生产劳动场面,所以在构思和创作时很注重人物动态的表现。追求形象的生动已经成为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表现特征之一。

1.3写实的画面,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十余年来,阿峨新寨的黑白木刻一直沿用较为写实的手法表现着壮家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画面朴素而真实。壮家人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和向上,不管哪一类的作品都有反映良好社会风尚、歌颂美好情操、宣传美好生活或祈求美好未来的内涵,没有出现反映悲观、伤感、不文明现象和社会不良习俗的作品。

1.4崇尚民族传统,题材丰富多彩

农民版画家近几年尝试创作少量的套色绝版画,但最出色和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还要算黑白木刻。深紫色或黑色是壮族人崇尚的主色,阿峨新寨版画选择黑、白表现,正好符合了壮族人的审美感情和民族传统;内容上除了反映壮家人民生产劳动类的作品外,其它还有体育竞技、宗教祭祀、节庆、学习、恋爱以及服饰图案类等,涉及面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真实情况,具有艺术和历史的双重性,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2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发展情况

作为民间艺术家,维系创作作品的动力除了很少的内心需要外,占较大比重的还是经济利益的刺激。如今,售卖版画已成为阿峨新寨水稻、小麦、玉米和烤烟之外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村有36位作者的作品以不同方式售出,实现销售收入5.8万元,最高收入1.6万元,平均收入1161元。版画协会理事长卢正林靠版画收入达8000元。2006年作品被法国、日本和国内多个省市人士购买、收藏的版画达1340余幅。其中,出售720幅,实现收入9.78万元,同比增长68.6%,实现户均版画销售收入923元,同比增长68.7%,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0年以来,马关县委、政府把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作为全县的品牌文化来培育和发展,先后投入61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将阿峨新寨列为小康示范村来建设,修通了从马克公路进入阿峨新寨的弹石路6公里,彻底改善了村民住户的基础设施,并争取到6万元的“千里边疆文化走廊”工程项目,在原来基础上改扩建100多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活动室,建成占地260平方米的科技活动室暨版画展览室。当年,成立了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协会,现发展会员36名。

为提高版画创作质量。每年从州群艺馆、省州大专院校聘请专家老师入村指导,举办培训班。仅从2000年至今就先后举办过9次培训班。

在对外的宣传上,县委、政府先后出资组织作品到昆明、上海等地进行展出,还联系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栏目、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大型壮族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摄制组、《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扩大了壮族农民版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壮族农民版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国家勾画出了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注重提高、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强调和谐、全面地发展。云南省也针对省情提出了“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这些都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但是,在全球化商品经济时代,物质的诱惑大于精神的追求,这样会弱化艺术品的精神性。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改变了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他们对民间艺术发展构成根本性的冲击。

3.1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发展存在的问题

(1)壮族农民版画兴起的历史不长,本质上还不足以形成一种民俗方式。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是一种共性的审美,它应该持续地与这种文化持有者的生活发生联系,历久难变。阿峨新寨民间版画在短时间不断受经济利益影响,要保存住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比较难,而这恰恰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

(2)阿峨新寨民间版画良性的传承体系尚未形成。这表现在近几年阿峨新寨民间版画协会的会员年龄偏高,后备力量的培养跟不上;年轻人要么还在读书,要么外出打工,而对学龄儿童美术兴趣的培养重视不够;版画刻得好的人和能卖画的人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使其他村民的兴趣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中年人尽管很用功,但也学得不够精深,影响整体的发展。

(3)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总体印制质量偏低。他们刻版马虎,版面不干净,该刻除的部分没有完全修整去除,便开始印制;有些画家没有掌握好油墨浓度,尚未把油墨滚均匀,导致印制出来的版画浓淡不均,薄的薄,厚的厚,显得粗糙;拓印时用力不到位,画面有飞白出现,影响画面效果。

(4)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创作思路尚不够宽。农民画家的构思难以脱离人物形象,总以为离开人物就不成好作品;个人特点没有得到更大发挥,不自信的心理导致不能扬长避短,出现“邯郸学步”的尴尬。

3.2对阿峨新寨民间版画发展的几点建议

(1)继续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让其真正认识到民间版画对于阿峨新寨的重要性。因为它符合中央倡导的“重文求知、重艺求乐、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向往生活环境的优美”的政策。中央政府除了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之外,还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追求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让村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民间版画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参与民间版画创作,才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加强技术上的培训,根本上解决做工粗糙的问题,努力形成严谨、认真、精细的良好习惯。在刻板和印制等环节中,由于方法和技术以及态度等问题导致的画面不干净、不精致的现象虽在逐步减少,但仍然有很多农民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技术上的培训,重视印制中的各个环节的方法,在协会中倡导做工精致、作品清秀为美的风气。在请专家指导时,可以针对村民情况分启蒙班、普及班、创作提高班等层次,前两班可由版画协会带头人负责,后一班则请专家辅导。学员在辅导课前准备好创作稿,专家才能有的放矢地辅导。

(3)进一步改善进村的道路条件,以版画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版画销售与发展,真正凸现版画在马关的文化品牌效应。多年来,马关县委、政府一直很重视阿峨新寨版画的发展,修通了入村的弹石路,慕名进村的外来人员增多,农民的版画也卖出了,相比以前是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路面不是很宽,只能通过小型车辆,遇对头车要相让很困难。这样,一些旅游团队的大车不能进入,便难以真正实现以版画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版画销售与发展。

(4)政府出资收集作品作为礼物外赠或者作为其它商品的随赠品,目的是推动市场化、激发农民创作兴趣、最终实现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目标。但在收集版画作品作礼物时,具体操作上要扩大范围,不要总集中于少数人身上,因此抑制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我们应该以覆盖面广泛的经济利益刺激村民刻版画的热情。

(5)活动室里陈列的作品数量要增多,要有备份。进村的外来人员需要了解版画情况,这时活动室就相当于一个“画廊”、“展厅”,目前陈列室里悬挂的作品不过百件,艺术气氛和感染力还不够。为了保持展示的完整性,必须将陈列品和备份品分开,哪一张备份被买走,马上重印备份。

篇10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一、活动主题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动场所

三、活动时间: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动参与人员:学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学习壮族习俗。

1、宣传三月三:利用每周例会、校园广播、班团队会等形式,宣讲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地点:校内。

2、①学生跳起壮族竹竿舞:竹竿对打千年响,和谐步伐万年光,大家团结手拉手,同学情谊百年长。②板鞋比赛。

时间: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点:樟木三中校园运动场上

3.学习观摩壮族山歌:当年三姐把歌传,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万年。 建议学校的师生参加樟木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学习观摩壮族山歌。

时间:4月9日上午10:30 地点:樟木乡民族文化体育广场

4. 糯香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有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建议学校的师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学习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方法。 时间:三月三假期当中 地点:在学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记忆三月三。通过专家研讨对话三月三和文字、图片、实物及绣球、壮锦、香包、五色糯米饭等传承人展现三月三的历史传统、风情习俗。

(三)参与三月三的活动:建议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壮族三月三有关的民俗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舞群狮表演、农家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动当中做活动的组织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动的要求

1.每一个参加各项活动的师生都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遵守社会秩序,遵纪守法。

2.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员一定要注意收集材料,特别是参加活动现场的照片(照片要求看见参与的人员、场面全景、主题特写等内容)。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xxx年xx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x政办电〔xxx〕x号)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现将xxx年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二、活动时间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引导在校师生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主题演讲等形式,积极拓展宣传内容,同时运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板报墙等载体,宣传壮族三月三,展示民族八桂风采。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1.组织开展一项民俗活动。在节日期间,传唱刘三姐歌谣、学习民间艺术、学唱本地戏曲、创编山歌诗词等各种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学习了解本地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2.学讲一个传统民俗故事。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学讲一个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含在传统故事中的民族人物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参观本地一个历史名胜。在保障安全、远离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带领下或结伴寻访、参观一处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公园、博物馆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4.做一次壮族三月三小小宣传员。鼓励学生在节日期间主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解说家乡的民俗文化风情,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注重结合。各学校要把组织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活动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方案,积极引导在校师生参与其中。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学校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节日活动的宣传,组织引导师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过上欢乐祥和的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