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的任务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细胞生物学的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科研创新 人才培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时代给每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以新的导向,是否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是评判一个人是否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1]。面对时代要求,我们的教研团队在以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多样化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有一定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教学过程的多样化改革。
1.1重点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我们采取教师重点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讲解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科研思维的启迪和引导;结合学生自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在讲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时,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知识,学生对其理解抽象而不具体。鉴于此,一方面,教师通过重点展示共聚焦图片,使学生理解光学切片及三维成像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和探讨,了解仪器的构造和详细的工作原理。这为他们今后科研中使用该仪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总结每章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2]。我们鼓励学生绘制每一章的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图文并重,发展了学生的记忆、阅读及扩散性思维能力。但是,总结思维导图是一项费时费神的工作,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我们将思维导图作为课程考核环节之一,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1.3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培养科研探索精神。
我们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填鸭式”授课方式,借鉴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开展了课堂讨论式教学[3]。在内容上我们优先选择本年度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奖研究成果、当今生物学研究热点,如肿瘤的靶向治疗、转基因食品、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在拟定好题目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小组成员课外自行查资料,制作PPT,课堂派代表讲解,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并将评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课堂讨论,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及思维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科研的积极性。
1.4播报科研新闻,培养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科研新发现。我们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科研网站,如丁香园、小木虫、生物谷、科学网等,培养学生自己探寻科研的习惯。学生对科研新闻的汇报在每堂课中占用时间不长,仅5~10min,但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科研新事物的兴趣,培养其关心身边科学的素养。
2.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4]
除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外,我们还强调注重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密切注意科学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另一方面,我们依托本校的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让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中,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期得到系统的科研素质训练。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交流
网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网络平台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条件[5]。我们主要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及其附属的多种功能展开师生间的课外互动,使得课堂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可在课后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网上的密切交流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兴趣及重视程度。
4.结语
我们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以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立足教学过程的多样化,注重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利用网络资源扩展课堂。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讨论式教学存在课堂人数不能过多的局限性;作为正处于发展中的三本院校,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得还不够好。今后,在总结以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将扬长避短,继续进行不间断的改革和尝试,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超.生物科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
[2]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320.
[3]杨飞.基于PBL的分组讨论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3.6.
[4]余光辉,程旺元,龚汉雨,覃永华,徐鑫.基于细胞生物学教学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2,34(12):1246-1251.
篇2
【摘要】目的:观察阿霉素长时间作用对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用2μg/ml的阿霉素同一浓度逐渐延长时间作用于人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细胞,经反复作用筛选出能在含1μg/ml的阿霉素培养液中生存72h,去掉阿霉素后仍能继续稳定传代生长的细胞。无药培养1月后进行生物学行为的监测。观察细胞形态学,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的肿瘤标记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阿霉素的荧光强度。结果:阿霉素作用后FRH0201细胞形态学有轻度改变,细胞倍增时间较亲本细胞延长3h,与亲本细胞相比S期细胞增多16.89%,G1期细胞减少29.33%、G2期细胞增多12.46%。CA125和CA199试验组和亲本组分别为9.14和8.60U/ml,1.59和2.96U/ml,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荧光强度平均值),亲本细胞为1764.8,试验组细胞为305.4。结论:阿霉素对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的形态学及倍增时间无明显影响,但使细胞进入S期、G2期的增多,细胞内药物浓度明显降低,生长时间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胆道肿瘤・阿霉素・肿瘤细胞,培养液・细胞周期・细胞大小・CA125・CA199
The effects of adramycin on the human liver hilar cholangiocarcinona cell line FRH02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dramycin on cell line of FRH0201.Methods:Human hilar cholangiocarcinona cell line were cultured with adramycin (2μg/ml) through lasting different times,finally this cell line can survive after 72h cultured in the culture liquid with the adramycin(1μg/ml) .Then the medium was replaced with a fresh one without adramycin,and the cells were continuously cultured for 1 month.The in vitro studies include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ppearance with optical microscope,MTT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analysis of the cell cycle by Flow cytometry(FACS),assays of tumor marker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 bent assay(ELISA),the fluorescence density of adramycin.Results:Compared to the parent FRH0201cell line:The morphology showed typ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doubling time prolonged about 3h,the cell cycle by flow cytometry identified in G1,G2 and S phase of cell cycle were 40.50%,19.74%and 39.77% in trial group,and 69.83%,7.29%and 22.88% in parent group,respectively.Tumor marker h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the fluorescence density of epirubicin descending 5.2 times.Conclusion:The adramycin can affect the cell cycle and cause the change of metabolism.
【KEY WORDS】Biliary tract neoplasms・Adramycin・Tumor cells,cultured・Cell cycle・Cell size・CA125・CA199
目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已明显提高,手术病死率明显下降,但真正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病例很少,局部复发率很高,现有的化疗及放疗未见明显的效果。其原因可能与肝门部胆管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1]。为此,我们观察阿霉素长时间作用对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阿霉素购于深圳万乐公司,MTT购自爱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公司。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由本课题组吴小鹏教授构建[2]。
1.2 方法 采用浓度相同不断增加作用时间的方法确定阿霉素培养液终浓度为1μg/ml。首先分别向FRH0201细胞株的培养瓶内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Adramycin,ADR),培养3d后观察细胞死亡情况。结合阿霉素的血浆浓度,选择可将50%的细胞抑制的药物浓度(IC50)作为耐药细胞培养的起始浓度(2μg/ml),将肿瘤细胞置于该培养液中和不含药物的10%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培养,待细胞稳定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后,传代两次,再将筛选出的细胞在相同药物浓度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经过1,2,3,6,12,24,36,48,60,72h 10个时间段约8个月的培养,最终使细胞能够在1μg/ml阿霉素培养液中持续稳定生长并传代,然后脱药培养1个月在检测细胞的生物特性。
1.3 观察指标
1.3.1 形态学观察 将两株细胞分别爬片后经HE染色,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
1.3.2 细胞倍增时间的测定 取对数生长期的亲本细胞即未用药的细胞和阿霉素作用的细胞与试验组细胞各一瓶,0.25%胰蛋白酶消化,10%小牛血清1640培养液制成浓度为1×104个/ml的单细胞悬液,96孔板中每孔接种200μ1,37℃、5%CO2饱和湿度孵箱中培养。每天取3个复孔计数活细胞,计算平均值,连续观察7d。以培养时间为横轴,以细胞数的对数为纵轴,绘制半对数细胞生长曲线,于生长曲线上对数生长期内取3组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回归,在直线上任取两点(Nt、No),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细胞的倍增时间(Td)[3]。T代表No~Nt的时间Td=T×Ig2/Ig(Nt/No)
1.3.3 细胞周期分析 取对数生长期的亲本及实验组细胞各1×106个/ml,制成单细胞悬液,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于流式细胞仪(FCM)上行细胞周期分析。
1.3.4 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 分别将同等数量的亲本及试验组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37℃、5%CO2饱和湿度孵箱中培养。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分别收集培养液各10ml,1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CA125及CA199的检测。
1.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将亲本细胞与试验组细胞制备单层细胞爬片。将载玻片置于培养皿中10%小牛血清1640培养液制成浓度为1×104个/ml的单细胞悬液,待细胞贴壁生长均匀布满载玻片后加入2μg/ml阿霉素作用30min,PBS洗涤细胞2次,在磁共振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以荧光强度表示。然后计算平均值。
2 结 果
2.1 形态学改变 倒置显微镜下对数生长期的FRH0201细胞呈铺路石状镶嵌紧密排列,细胞呈多边形、梭形、圆形、不规则形、三角形等各种形态,生长活跃,细胞体积变大,折光性差,核浆比例变大,细胞核增大。有多核细胞,有异常核分裂相。
2.2 细胞倍增时间 实验组细胞倍增时间为23.6h,延长了约3h。
2.3 细胞周期分析 实验组细胞与亲本细胞相比:S期细胞增多16.89%,G1期细胞减少29.33%、G2期细胞增多12.46%。见图1、2。
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以荧光强度表示,计算平均值。见图3。
3 讨 论
肝门胆管癌及胆囊癌术后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化疗的敏感性不高。且可能存在个体性差异及可能诱发的肿瘤多药耐药性。为了临床及基础方面对胆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FRH0201细胞代表原发灶的所有细胞群体[2],并已成功建立裸鼠动物模型[3、4],我们用阿霉素对该细胞株进行干预,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了更接近临床胆管癌化疗反复间歇用药的特点,对FRH0201细胞采用大剂量反复间歇同一浓度不同时间暴露,历时8个月,获得了稳定生长的细胞。本次试验不同于其它耐药株固定药物浓度,这更符合临床用药方式。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低氧时,肿瘤细胞在含有阿霉素的培养基中可以继续生长繁殖,一旦更换培养基后同样剂量的药物,细胞虽然可以继续贴壁伸展。但药物持续存在时却出现凋亡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减少。该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将为下一步耐药株的建立,探讨胆管癌耐药机理及逆转耐药奠定基础。以往研究发现,与亲本细胞株比较,耐药细胞株在形态、结构及代谢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5]。本实验细胞在无药培养1个月后生长稳定,倍增时间稍有延长,其分泌的肿瘤标记物如CA125、CA199较亲本细胞有所降低,这可能与药物抑制细胞活性有关,也可能是药物导致了细胞的分化有关,但是细胞排泄毒性药物的作用得到了增强。我们推测这些生物学性状的改变与其耐药表型密切相关,但其详细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药物处理前后试验组G1期细胞比亲本组约减少29.33%,G2期细胞比亲本组增加12.46%,S期细胞增多16.89%,说明细胞通过细胞周期限制从G1期进入S期,然后阻滞于G2期,G2期的主要特征是RNA的合成和染色质的螺旋化,此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6]。提示根据药物对胆管癌细胞周期各期的影响,在临床上可以更好地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在经药物作用筛选后1月,细胞内抗肿瘤药物浓度仍明显降低,证明了细胞稳定表达了某种机制,该机制可以使肿瘤细胞耐受阿霉素的杀伤作用,但具体的机制需要进一步证实。本实验提示:(1)通过适当剂量的间歇的持续的冲击应用抗肿瘤药物,可以筛选出持续生长的细胞;(2)胆管癌细胞在阿霉素作用下,细胞内的抗肿瘤药浓度下降,这是肿瘤细胞在含抗肿瘤药物的掊养液中生长繁殖的基础;(3)阿霉素可以影响细胞的分裂增殖周期。但该结论尚需今后进一步实验得以证实。
参 考 文 献
[1]丛文铭,吴孟超,陈汉.肝内胆管癌多基因变异表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71273.
[2]Jokoby WB.Methods in enzymology[M].New York:Acad Press,1979.150.
[3]吴小鹏,王占民,何晓冉.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5):17841785.
[4]李志伟,王占民,吴小鹏,等.利用裸鼠建立人肝门部胆管癌肝门移植模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4):209.
篇3
作者:王新文,金岩,刘源,王军琳,赵宇,董蕊
【关键词】 大T抗原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V40 large T (LT) antigen on human skin fibroblasts transformation and to observe the biological alteration of the cells. METHODS: Human skin firbroblasts were cultured and transfected with eukaryotic expressing plasmid psv3neo which containing the large T. After selection by G418 to stabilize the transfection, the large T mRNA and phenotypical changes of the transformants were examined. RESULTS: LT cDNA transformed cell colonies were isolated and were subcultured. LT mRNA expressed within the cytoplasm in most transformed cells when determin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fter a period of time, however, the transfected cells gradually entered crisis and died. CONCLUSION: The ability of LT to enable the normal human skin fibroblasts immortalized is limited. So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immortalized human skin fibroblast cell line only by large T.
【Keywords】 SV40; large T antigen; skin; fibroblasts
【摘要】 目的: 研究SV40大T抗原(LT)基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转化作用, 以及转化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利用含有LT cDNA的质粒psv3neo转染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G418筛选后,挑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观察基因及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等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情况. 结果: 分离获得转化细胞克隆,原位杂交显示LT mRNA在转染细胞胞质中表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质中有SV40大T抗原表达. 细胞计数、BrdU、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旺盛生长,在转染后第16代,细胞即进入危机期,以一种比衰老细胞更快的速度死亡. 结论: LT 可以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在转染后期甚至会促进细胞死亡. 所以要使人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永生化,单纯利用LT的转染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它的转化方式.
【关键词】 SV40;大T抗原;皮肤;成纤维细胞
0引言
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部分的主要细胞成分,对皮肤起营养、支持和免疫作用. 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正常体细胞的一种,生命期有限,通常在40代左右即出现衰老[1],继而增殖缓慢,逐渐死亡. LT cDNA的转染一直是非造血细胞永生化最常用的方法. 为获得性状稳定、能够长期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更好地满足基础研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我们准备利用LT能使细胞向永生化趋势转变的特点,应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LT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转化作用以及转化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含有LT cDNA的质粒(psv3neo由Berg教授惠赠),皮肤组织(流产胎儿背部),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Gibco),Lipofect AMINE 2000 Reagent 转染试剂盒(Invitrogen),Biotek凝胶回收试剂盒(Omega),原位杂交标记和检测试剂盒(Boehringer Mannheim),SV40大T抗原抗体(Santa Cruz),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DAKO),BrdU检测试剂盒(Sigma), EcoRⅠ和PvuⅡ内切酶(Promega).
1.2方法
1.2.1细胞培养参照鄂征[2]所描述的方法,将真皮成纤维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离心.用含有100 mL・L-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按(2~4)×107・L-1细胞密度将成纤维细胞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12 h后换1次液体,以后3 d换1次液体,观察细胞形态. 细胞长到80%后,用2.5 g・L-1胰酶消化,按14传代.
1.2.2质粒转染及细胞克隆的分离将传至第16代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到6孔板,每孔细胞数为2×105 .次日进行转染(转染过程按说明书进行).转染后培养24 h,细胞接近汇合时,按110 密度传代,继续培养.待密度接近50%-70%时,加0.4 g・L-1的G418进行筛选,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6 d后,对照细胞全部死亡,将筛选液浓度降至0.2 g・L-1,2~3 wk出现抗性克隆分离细胞克隆,重新接种培养.分别取未转染和转染细胞进行检测.
1.2.3LT mRNA表达检测 EcoRⅠ/PvuⅡ双酶切质粒psv3neo后,10 g・L-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离片段,用凝胶回收试剂盒,获得4.8 kb大小的LT cDNA,用随机引物法对该片段进行标记. 取转染后第3代和第16代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LT mRNA的表达情况.正常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1.2.4SV40大T抗原检测取转染后第3代细胞爬片,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SV40大T抗原表达检测.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1.2.5细胞生长曲线分别取第3,19,32代未转染细胞和转染后第3,16代细胞,按1×103・cm-2的密度接种到24孔板,隔日进行细胞计数.分别取3个孔,取平均数.连续检测5次,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1.2.6BrdU检测分别取第3,19,32代未转染细胞和转染后第3,16代细胞.实验前1 d接种细胞到放有玻片的培养板中,持续培养,到细胞密度50%-80%时,吸弃培养液,加入含1 mL・L-1BrdU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 h,取出细胞爬片用抗-BrdU mAb检测,每一组取10个标本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1.2.7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别取第3,19,32代未转染细胞和转染后第3,16代细胞进行检测.用2.5 g・L-1胰酶消化细胞,收集1×105的细胞,离心.1×PBS重悬细胞,离心,750 mL・L-1乙醇固定后送检.
2结果
2.1细胞克隆的分离转染了psv3neo质粒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加G418后第3日开始出现死亡,第6 日未转染细胞全部死亡,转染组的阳性细胞继续存活.G418降至0.2 g・L-1维持筛选,2 wk后出现阳性克隆.滤纸片转移后, 进行扩大培养.
2.2光镜观察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光镜下观察(Fig 1),正常状态时(第3, 19代), 细胞体较小,细胞呈梭形,少分支,细胞边缘光滑.当细胞处于衰老期时(第32代),胞体变大,扁平,分支增多.转化初期(即转染后第3代)的细胞,胞体较正常细胞大、而且长,但较为规则.转染后第16代的成纤维细胞,胞体细长,常见单支状突起,胞核明显,胞质中颗粒增多.
A:P3 normal fibroblasts;B:P32 normal fibroblasts;C:P16 transformed fibroblasts.
图1相差显微镜下不同时期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略)
Fig 1Skin fibroblasts of different passage cultured in vitro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rpe×100(略)
2.3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检测得到,未转染细胞中无阳性表达,转染后第3,16代细胞胞质蓝色,呈阳性表达,胞核无表达或弱表达(Fig 2),说明LT cDNA已被稳定转入成纤维细胞中.
2.4免疫组织化学对转染后第3,16代细胞进行SV40大T抗原检测,胞质均呈棕黄色阳性表达,胞核则无着色(Fig 3).
2.5生长曲线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正常培养条件下,从第19代开始细胞的增殖速度逐渐变慢,直至第32代左右,细胞已经出现衰老状态.转染后第3代成纤维细胞增殖较快,明显快于同期的未转染第19代细胞,甚至超过了正常第3代成纤维细胞.而转染后第16代成纤维细胞,增殖最为缓慢,速度明显低于与之相对应的未转染第32代衰老细胞,基本处于停滞状态(Fig 4).
图2转染细胞原位杂交 (略)
Fig 2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transfected cellP3 transformed fibroblasts×400(略)
图3转染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略)
Fig 3Result of immunocytochemistry of transfected cellP3 transformed fibroblasts×100(略)
■: p3 transformed cells; : p3 normal cells; : p19 normal cells; : p32 normal cells; : p16 transformed.
图4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略)
Fig 4Growth curve of fibroblasts(略)
2.6BrdU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转染第3代细胞、未转染第3代成纤维细胞、未转染第19代成纤维细胞、未转染第32代成纤维细胞和转染第16代成纤维细胞.阳性率分别480±2.0,350±2.8,230±1.9,190±2.0,20±0.6(P
2.7流式细胞仪检测反应细胞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PrI从高到低为转染第3代细胞、未转染第3代成纤维细胞、未转染第19代成纤维细胞、未转染第32代成纤维细胞和转染第16代成纤维细胞(Tab 1),与细胞生长曲线、BrdU所反映的结果完全一致.
表1SV40大T抗原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略)
Tab 1SV40 large T on cell cycle period of skin fibroblasts(略)
3讨论
人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裂能力有限, 经过一定的时期后,它们就会进入一种生长抑制状态,即所谓的“衰老”(也称M1期)[3] .永生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获得,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皮肤肿瘤发生的生物学规律,以及细胞的生理、分化机制,还有助于研究皮肤衰老现象发生的机制,为我们攻克肿瘤,研究干细胞的特性,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永生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可多次传代,具有相对稳定的增殖特性和功能状态,将其作为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等研究领域的标准细胞,有助于体外实验的标准化.通过基因转染可使正常哺乳动物细胞长期培养,甚至发生永生化的改变,故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复制和基因表达研究的实验模型.其中SV40,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体外细胞转化因素之一.
转贴于 SV40是20世纪60年现的一种猴肾细胞病毒,由结构蛋白(VP1,VP2,VP3)和两种抗原LT和st组成[4] .其中LT抗原分子分子量为94 ku,含708个氨基酸,98%定位于细胞核内,具有ATP酶和DNA解旋酶活性,使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ADP核羰基化和乙酰基化. LT抗原还有活化宿主细胞核糖体基因、诱导DNA合成,修饰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等作用. LT抗原为转化启动所必需的,对转化起决定作用,是非造血细胞永生化最常用的成分[5,6] .早在1983 年,lubbe等[7]选择3例患有LeschNyhan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利用SV40大T抗原进行转化,成功将其培养到200 代以上 .苏映军等[8]用SV40病毒对正常培养的角朊细胞进行永生化工作 .但也有研究指出,由LT转染的细胞寿命是有限的,大多数细胞在正常生命期后20~30代内死亡,称之为“危机期”(即M2期)[9-11] .还有人将SvtsA 58引入已永生化的宫颈癌细胞株时,发现LT能促进凋亡[12] .
本实验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分离获得了由SV40大T抗原转染、增殖较为旺盛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证实,转染细胞胞质中有大T抗原及其mRNA的表达,说明LT抗原基因已经稳定转染到了细胞中.细胞生长曲线、BrdU、流式细胞仪的检测都证明了在转染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提示细胞在转染后这一时期内,增殖速度的提高与LT的表达密切相关.但LT并不能使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发生永生化改变.在转染后第16代,细胞逐渐进入“危机”状态,停止增殖并出现死亡.说明LT只能发挥短暂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而同一时期的衰老细胞,仍能以缓慢的速度保持生长,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推测危机的启动可能是由于LT的功能发生了改变,诱导了细胞的增殖抑制,甚至死亡. 这一现象是否与近年来研究的与细胞生命周期最为密切的端粒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还是存在其他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永生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的获得,对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要得到永生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仅仅依靠SV40大T抗原的转化是不足的,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因素,如端粒酶的激活等或开辟其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Pignolo RJ,Rotenberg MO,Cristofalo,VJ. Alterations in contact and densitydependent arrest state in senescent WI38 cells[J].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1994;30A(7):471-476.
[2] E Zheng. Tissue culture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M]. Beijing: Beijing Publication, 1997:121-129.
[3] Matsumura T, Zerrudo Z ,Hayflick L. Senescent human diploid cells in culture: survival, DNA synthesis and morphology[J]. J Gerontol, 1979;34(3):328-334.
[4]Fanning E,Knippers 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imian virus 40 large tumor antigen[J].Annu Rev Biochem, 1992;61:55-85.
[5]Bryan TM,Reddel RR.SV40induced immortalization of human cells[J]. Crit Rev Oncog, 1994;5(4):331-357.
[6]Su YJ,Chen B, Tang CW, Hu DH, Jiang DY, Jia CY. In vitro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keratinocytes by simian virus SV40[J]. Disi Junyi Daxue Xuebao (J Fourth Mil Med Univ), 1999;20(5):382-385.
[7]Lubbe L, Rudolph M, Scherneck S, Zimmermann W, Geissler E. Immortalization of human LeschNyhanfibroblasts following infection with Simian virus 40[J]. Arch Geschwulstforsch, 1983;53(2):105-113.
[8]Su YJ,Chen B, Jia CY, Tang CW.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in vitro culture of SV40 transformed human keratinocyte line [J]. Disi Junyi Daxue Xuebao (J Fourth Mil Med Univ), 1999;20(5):386-388.
[9]Lustig AJ. Crisis intervention: the role of telomerase[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9;96(7):3339-3341.
[10]MaceraBloch L, Houghton J, Lenahan M, Jha KK, Ozer HL.Termination of lifespan of SV40transformed human fibroblasts in crisis is due to apoptosis[J]. J Cell Physiol, 2002;190(3):332-344.
篇4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72-02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更新,要培养21世纪的高级医学人才,细胞生物学作为必修课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是非常必要的。细胞是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掌握细胞各部的结构与功能又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可见细胞生物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充当着前沿与基础双重作用。因此在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都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了此课程。
在临床医学、麻醉、影像、检验、口腔和预防等专业开设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虽然代课教师遵循教学大纲进行了系统地、充分地准备,但由于现代自然学科内容研究水平深入,微观的结构,抽象的理论,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开设在大学第一年第一学期,就是为了让新生慢慢适应大学的授课进度和在已有的高中理论知识基础上拓展知识内容。但是,医学细胞生物学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为24学时,试验为8学时。为了解决高等医学院校对低年级开设的基础学科的掌握及临床上更好的运用,我教研室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
1.教学方面:
理论学时少,因此在第五章内膜系统授课结束后,进行一次网络(无纸化)考试。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进行网络考试,对已学过知识内容进行一次总结。同学们对此也很赞同,从中看出自己对前几章节的知识内容到底掌握了多少有一个了解。
对于一些重要掌握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看教科书以及课堂的授课内容相结合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按照教科书上内容来找答案,有的学生按照课堂上授课时所讲知识内容找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就按照课件上内容来绘图并解释,这样可启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教研室实行课前十分钟讲课活动,这样可激发学生对于学过内容总结并讲解的能力。从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模运输开始,给学习委员安排任务,把班里学生分小组,每次开课前安排一个学生来講解上节课讲的重要内容。每小组由4-5个学生组成,一起讨论制作小课件或绘图的方式也可总结出重点内容。既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
2.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方面:
通过课前提问形式,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并给予一定评分。另外,对于课前十分钟内容进行评价,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强化学生的自学、总结和思考能力。对于网络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并进行解释和更正。这样对大一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和掌握大学教材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把握,也可以渐渐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总结等方面的基础能力。
3.教师授课及培育学生方面:
授课时,不仅要讲清楚重难点还要带领学生一起讨论相关内容的病例。分析病例时,让学生清楚所举病例与所学内容的哪个部分有联系等问题,以免发生错误的理解。作为高校医学院校教师要注重医德教育,应贯穿渗透于整个专业教育中。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中,时刻加强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教育学生认真细致,因为将来他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他们对病人的诊断不容许一点失误,否则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不善于总结分析的学生,要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现错误或者没有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认真的分析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纠纷。通过发现的问题教育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庆平,王仁军,宋梅 .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现.大连大学学报,2005,25(6),38-40.
篇5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23-02
近年来,人类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取得的成就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们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医学细胞生物学同时作为生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重要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又与临床医学的其他各个学科紧密相连,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基础[1]。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整体的医学教育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笔者根据我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供探讨。
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将结合,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在高中就接触过一些生物学实验,但是比较简单,而且动手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学生直接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很强,但是此时学生的实验兴趣都停留在对实验本身的好奇心上,对于“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实验”和“这样设计实验会出现几种结果”等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认真加以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理性思考支配下的求知欲。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经过一系列缜密的推理论证得到的,每一个重要的原理和规律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经典的实验去证明它。比如:在理论课讲授细胞分化的本质特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时候,我们重点讲解如何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通过采用Northern和Southern的方法来检测三种组织来源不同的细胞(红细胞、胰岛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中三种特异表达基因的DNA和mRNA的情况。通过对实验背景、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的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实验”,进而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怎么针对研究目标设计实验的,在学生进行“头脑实验”的同时又是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思想上的“对话”,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让同学们思考,为了揭示细胞分化的本质,我们自己能否设计出新的实验来阐明这一科学问题。我们通过在理论课上讲授一些经典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越大,成功的欲望也就越大,创新思维也就越活跃。
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操作进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2]。在理论课上,通过教师对实验的正确引导,学生除了对实验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对实验的积极性还大大增强,在渴望实验成功的欲望驱使下,每个学生都想在实验中“一展身手”。根据已有经验,我们认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①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严格规范实验操作。严谨的实验态度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规范严格的实验操作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如果学生缺乏严谨的态度,那么他就不可能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更谈不上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②培养观察能力,认真做好实验记录。为了避免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记录下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一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的,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省略此步骤,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比如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观察,我们要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在细胞染色之后都要经过一步清洗,清洗的目的是什么,让同学多做一组省略清洗步奏的装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清洗步骤的作用,这样学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分析思维的空间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③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尝试,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我们在洋葱细胞核观察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步骤要求采集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我们鼓励学生,让学生同时采集洋葱外表皮的细胞进行观察,看看能否观察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形态有没有变化,从而启发学生对细胞核的功能进行深入思考,开阔了思路,激发创新意识。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实验失败,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良机”,学生实验的失败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告诉学生,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失败得来的,爱迪生每失败一千次实验才能成功一次。接下来,根据实验记录,和学生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但这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而是通过一步步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学生自己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邀请专家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医学细胞生物学属于实验性学科,细胞生物学知识的获得均是通过千百次的实验获得的知识的总结和升华,细胞生物学实验过程本身需要丰富的创新性。因此我们定期邀请工作在细胞生物学科研第一线的相关专家进行做报告,通过专家们通俗易懂的报告,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么设计实验的,他们采用此种方式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同学通过了解专家们的思维活动,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激励他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主动进行创新,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定期举办学术沙龙
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通过学生间的自由讨论,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我们医学院每年培养五十名左右的研究生,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每学期举办三次学术沙龙,每次时间大概两个小时左右,邀请细胞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一起参加,教研室的教师充当引导作用的角色,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为了提高学术沙龙的效率,我们每次沙龙活动设定几个议题,让学生围绕设定的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另外,我们还专门留出时间,让每个学生自由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之后师生共同解决。学术沙龙我们已经举办过六期了,学生的反响和评价都很好。
五、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检验创新成果
以往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考核方式以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打分的形式进行。学生只注重完成实验报告,看不到他们的实际操作情况,学生只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实验报告的上来,此外,这种考核形式造成学生之间相互抄袭的现象存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此类现实情况,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包括设计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通过三方面结合来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果。设计实验的能力运用已经学习的实验原理、技术和方法设计实验,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通过实验能力的测试,提高自身对已有实验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能反映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全面养成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验报告侧重对学生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能力进行考察,能够反映学生的科学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尽管我们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刚刚起步,但是通过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为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学校进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相关实验研究受到了学院的好评。同时与未进行实验改革的前几届学生相比,学生们的基本操作、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元河,潘乔丹,冯治,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31-232.
[2]何志颖,朱海英,陈元晓,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49-52.
[3]殷祥超.改革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31-33.
篇6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选修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77-02
随着对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医学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对于现代医学生,具备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1]。在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它是一门必修课,而对于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护理、助产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它则属于一门限定选修课。这门课作为必修课时,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明显优于选修课。本文对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选修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这门选修课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这门选修课存在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学生到课率低
这门课作为限定选修课学生的到课率比起作为必修课到课率明显降低。学生到课率降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生对选修课不够重视,部分学生选修这门课是为了“凑学分,混毕业”,出现“选而不修”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室资源短缺,选修课往往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的一些活动,不得不请假。
二、学生上课不专心
学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选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修习学分的要求。对于选修课,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考勤而到课,虽然每节课都在听,但却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时心不在焉,更谈不上知识面的扩充、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更上一层楼了。选修课对这样一些学生来说,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2]。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医学生的专业课比较多,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疲于对付,导致一些学生在上选修课时把时间花在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课程的学习上或者把时间花在即将要考试的科目上。(2)在网络及其发达的今天,小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抵制不住网络的诱惑,在课堂上偷偷用手机上网。(3)周末晚上上课时,经常会遇到学校有晚会活动,教室外充满诱惑力和干扰力的声音,让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三、课程较为抽象,学生基础较低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等,所以这门课的抽象性可想而知。《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这些专业的学生甚至还有小部分是文科生,比起临床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相对薄弱,加之这门课较为抽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到吃力。
四、学时少,内容多
这门课一共有十三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运动、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干细胞与组织再生、细胞衰老以及细胞死亡,包含内容比较多。学校安排18个学时,要求完成这门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显然时间上是捉襟见肘的。
五、问题对策
1.要解决学生到课率低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对选修课给予重视,尽量不要把选修课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要参加其他的一些活动而请假不上课;其次,应该改革选课制度,让学生能真正选修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再者,教师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杜绝学生“选而不修”现象的发生,可采取多种方法,比如不定时的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方法。当然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每次课都进行考勤。课堂提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每次课尽量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做课堂作业,作业的成绩直接和这门课的最终成绩挂钩。课堂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出课堂作业也有讲究,尽量不要全部出选择题,这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到课同学帮缺课同学做作业的现象发生。
2.要解决学生上课不专心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门课比较抽象,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多展示一些精选的精美图片或动画视频,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另外,尽量和医学结合起来,多举一些与医学有关的例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这样学生才会专心听讲。课堂上还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有,在切换幻灯片时,可适当加一些背景声音,这些背景声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神”作用。
3.要解决课程抽象,学生基础低的问题,教师应该考虑到授课对象不同而调整课程的难度,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注重知识性,也要注重实用性,尽可能与医学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选修课和必修课一样,都需要有足够的学时才能保证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应得到的知识,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增加授课学时。在授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内容的新颖性与实用性[3]。
总之,要解决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重视选修课,改革选课制度,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学生应认识到选修课对扩充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应有饱满的上课热情,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刘云,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
[2]曹树国.也谈高校选修课建设[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
[3]化前珍,等.医学生选修课《老年健康保健与护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护理教育,2005,(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201106LX440)。
篇7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92-03
Abstract As an imperative fundamental course in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Cell Biology has a crucial significant on the part of me-dical students’ further study in their specialized courses as well as their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s. It is a hard obligation for every teacher professing Medical Cell Biology to instruct relevant basic knowledg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related field and train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Illustrate how tointegrate methods such as interactive teaching, multimedia teaching, case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heuristic teaching into the teachingpractice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Key words Medical Cell Biology; interactive teaching; multimedia teaching; case teaching
1 前言
现代医学教育呈现出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而作为一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叠核心学科,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因此,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成为每一名医科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必备要素[1]。
值得一提的是,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近几年来一直发展迅速[2],无数新理论、新发现的诞生,更使得细胞生物学总体呈现出知识更新周期短、速度快的特点。要跟上细胞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步伐,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不可以再沿袭老一套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力求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阔眼界并培养科研思维能力。以下是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
2 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被动地听讲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很容易就能达到教学进度,也给教师的备课减小了难度;但是容易造成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无法对所学内容及时地进行消化,对记住的知识点理解也不够深刻等一系列问题。而医学细胞生物学本来就有知识点杂散、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特点,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造成“台上一家言,台下百家梦”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着教学平等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和学生教学互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回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也可以使他们听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除此之外,课堂提问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得的知识。
细胞生物学涵盖了近几百年来人类在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对细胞内的生命现象进行研究而得到的众多的知识,其内在联系是相当复杂的。虽然现行的教材已经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将这些散乱的内容整合成为十几个大章节、60多个小章节的有机体系,再加上编排这些内容的人士都是细胞生物学领域拥有多年从教经验和科研经验的资深学者,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容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本教材就已经是一本面面俱到的完美之作了。事实上,为了要满足整本教材的编写思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被打散分割到不同的章节、不同的部分中去了。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找出这些被打散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学好细胞生物学,而这恰恰就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多提醒学生养成课后多总结、平时多留意的习惯。这种习惯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而课堂提问恰恰就是一种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具体来讲,教师在讲到某一个重点时,没必要完全按照书本的内容一口气讲完,而是可以放慢节奏并适时地向学生提问前几章里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比方在讲到细胞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期收缩环形成的内容时,就可以提问学生收缩环是由哪种细胞骨架构成的?这种问题对学生发现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大有帮助,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拥有了自发跳出书本框架,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只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网络图。
鼓励学生复述所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来讲,完整地复述出一个新学的知识,尤其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应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由于有着高中生物以及大一开设的基础生命科学的基础,许多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之前就已经对教学大纲中的某些内容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加上课前预习和课堂教授,基本上可以掌握其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因此,当堂复述对他们来说是完全有能力办到的。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顺知识脉络,锻炼对科学问题的口头表述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学生复述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对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加以引导,对他们疏漏忽视的问题进行补充,协助他们完成整个复述过程,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前沿进展和科研方法 就比如生物技术专业,该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将来的工作方向可能和科研联系很紧密,在不影响主干知识讲解的前提下,向他们介绍一些科研的方法和思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帮助很大。笔者有过多年从事科研的经验,对细胞生物学最前沿的进展又有相当的了解,曾在课上向该专业学生介绍PCR、RTPCR、Western Blot、DNA ladder、荧光可视化技术等细胞生物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但是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如果只是机械式的讲授,这种扩展教学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同样采取师生互动的方法:先鼓励一些对科研有兴趣学生大胆谈谈自己对某种技术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补充他们认识上的欠缺,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
3 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媒介综合起来,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尤其是对于细胞内一些比较复杂的生化过程,利用Flas演示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用来解释新合成肽链如何转移至内质网的信号肽假说一直以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比较复杂,再加上作为一种细胞内不可见的生化反应,整个过程又显得很抽象,单纯只靠教师口头描述,学生可能很难对信号肽、信号肽识别颗粒(SRP)、信号肽识别颗粒受体(SRPR)产生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需要一段1分钟左右的Flas,就可以把整个复杂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信号肽识别颗粒结合信号肽,并同时被位于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识别颗粒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介导整个核糖体锚着到内质网上;然后信号肽识别颗粒脱离复合体,肽链也通过核糖体大亚基中央管和易位子蛋白形成的通道进入内质网;最后信号肽切除,肽链继续延伸。
显而易见,用Flas代替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泼,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替教师省去了费尽心思让学生理解细胞内一些动态的抽象过程的麻烦,节省了大量时间。
此外,在短短四十几分钟的课上,教师没法做到向学生传达所有的重点。但如果事先在教学PPT上标注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课堂上学生自然就能一目了然。同时,一些有需要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后拷贝走教学课件作为他们课后复习的重要资料。
4 双语教学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当下,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该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大多数是以英语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上。因此,必须要促进教学和全球化接轨,培养国际型的医学专长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双语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3]。
然而,由于大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开展全英语式的教学显然不切实际。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应该以母语传道为主,外语拓展为辅。举个例子来说,在细胞器这章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纯粹采用外语教学的方式,大量的专有名词一定会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不明所以,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假如只是要求学生识认细胞内的一些重要细胞器以及生化过程的英语名词,就显得相对容易得多。
此外,笔者还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相对比较复杂的专业名词:取一张全英文标注的细胞模式图,让学生不查阅字典直接进行识认。由于之前的教学工作已经让学生对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有了形象的了解,对照着图片,他们基本上可以明白各个专业名词的含义,并在脑内产生直观的记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推进双语教学有效开展。
5 案例教学法
胡以平教授主编的第三版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为了保证全面性和系统性,许多内容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有重复[4]。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侧重于本学科特有知识的讲解,对于重复的知识点则以学生自习为主。比如在线粒体功能这一节里,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等过程在生化课上已经重点介绍过,在课堂上就无须赘述;反之,线粒体的显微结构与亚微结构、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以及线粒体的发生机制等内容在其他科目里较少涉及,应该重点介绍。
此外,医学细胞生物学和普通高校开设的细胞生物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突出了细胞生物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应该特别注意强调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人类健康问题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用所学得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理解、分析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能力。比如:在讲完细胞骨架这一章的主干知识后,教师可以适当花费一些时间讲述细胞骨架和肿瘤、遗传性疾病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在讲完细胞器这章后,教师可以简要地谈及一些细胞器损伤引发的疾病,比如溶酶体异常引发的泰-萨克斯病、过氧化酶体异常引发的脑肝肾综合征、线粒体mtDNA缺陷引起的亨廷顿舞蹈症等疾病。
篇8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形成性评价;高等医学教育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最初是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于1967年率先提出来的[1]。这一概念当时的专注点在于保证有效的课程开发。通过教育界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此概念目前的含义升华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试图将考评的重点放在作为人的学生的身上,与学和教的过程结合在一起[2]。形成性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之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即时、动态、多次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除此之外,它还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特点,也是形成性评价发挥其作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3]。
一、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意义
考试是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不是最终目的。然而现行考试中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我们将考试改革的目的定位于:本着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积累考试改革的经验来探索出一种适于本院校本科学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形成性考试模式,填补空白,完善考核体系,突出创新,期望以改革考试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体系,不能采取学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4]。由单一闭卷考试转变成多元化的考试模式。况且“医学细胞生物学”具有内容复杂而广泛、学科发展迅速、与别的学科的交叉渗透性强、教学任务重和包含的知识点较多等特点[5],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突出重点地掌握教学内容,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需要一项规范的,多层面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到即时监控的作用。
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应用措施
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计划改革这种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尝试性地提出适用于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实验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考核,最后评定学生成绩。“医学细胞生物学”形成性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包括题库的更新和补充、无纸化期中考试(即在机房电脑上进行考试)、集中口试(即学生抽教研室电脑上的题口头回答问题)、提交小综述、实验设计和期末卷面成绩等,最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便于评估此种教学改革的效果。拟定期末成绩认定方案如下:最终成绩=理论课评价成绩+实验课评价成绩;理论课评价成绩=无纸化期中考试(10%)+口试(5%)+提交小综述(5%)+期末成绩(60%);实验评价成绩=实验报告册平均分(15%)+实验设计(5%)。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题库的更新和补充:题库按教学大纲和要求及时更新,并每次新组题,以避免出现应试教学现象。加大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增加实验课内容相关题,促使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主观题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中比例要增多,同时在试题中增加实验课相关的题目。
2.无纸化的考试考核方法:无纸化考试是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和教学考试管理需求而出现的一种先进的考试技术,已经在一些客观题型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基础和英语考试中得到应用。其优点主要在于机器评分,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和公平公正,也节省老师的工作量,因而值得推广。试题的题型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目前计算机对复杂的简答题和论述题等的评分难以实现),这是一个代替传统卷面考试的无纸化考试平台。成绩按10%比例记入总成绩。考核内容覆盖前半个学期讲授的全部内容,考核形式为网络题库计算机无纸化考核,计划在机房进行。考核题型全部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
3.口试考核方法: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性表达的机会,为减轻期末考试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将考试评价过程化,计划安排口试记为平时成绩。鼓励学生在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表达自己的意见,即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给予高分以鼓励。期末考试前利用业余时间在教研室电脑上统一安排口试(分几个考场),每位同学按学号到指定的办公室在老师电脑上回答5道题。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论述题等,考生在其中随机抽取5道题来进行解答。
4.小综述考核方法:写综述可能对于刚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来说有点困难,但是在提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网络化信息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课老师在如何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网络数据库上如何获取医学信息等方面给同学们做专题讲座, 教学生写综述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写出较高水平的小综述,字数可控制在3000-4000字。综述题目在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中制定,包括上课时没时间讲到的自学内容,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所查阅的资料自立题目来进行撰写。综述内容可包括科学界研究比较热门的领域,如细胞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干细胞及其应用 和细胞工程等几个方面。让同学课后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翻读文献,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完成撰写综述的任务,要求期末前以班级为单位提交给代课老师。
5.实验设计考核方法:要求利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包括光学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术和显微荧光光度术 、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器的分离与提纯等技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促使学生思考“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内容要求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含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方法及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5个环节。老师应提前交代实验设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且始终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这样就能够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勇于探索、富于创新,才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问卷分析:本课程在结束时,对进行考试改革的各个班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将来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7.成绩分析做出结论:学生最终成绩在同等批次班级间做对比并统计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做出最终结论。
三、结语
我们相信依托这种综合性的考核,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真真意义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9:66-68.
[2] 冯翠典, 高凌飚. 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 [J].教育学报, 2010, 6(4):49-53.
[3] 赵德成. 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 教育科学研究, 2013, 3:47-51.
[4] 邢发国, 米海敏.形成性评价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3(6):86-88.
[5] 李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J]. 时代教育, 2013, 20: 6-7.
篇9
海带抗辐射。海带的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同位素、射线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并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抗辐射作用。
小米抗噪声。在噪声环境中,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消耗量很大,小米、燕麦、玉米等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血豆腐抗粉尘。猪血、鸡鸭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后,可产生能解毒、滑肠的物质,并与进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结合,变成不易被吸收的物质,从消化道排出。
牛奶驱铅。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与人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化合物,不但能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还可以促进铅的排泄。
黑木耳抗镉。慢性镉中毒会造成人肾脏损害,或引起骨骼疾病。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可吸附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的镉,使其排出体外。
大蒜抗亚硝胺。长期进食腌制、熏烤食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这类食品含有亚硝胺,而大蒜对亚硝胺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卫康)
常闻芝麻香,血液更流畅
自古人们就把芝麻看成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食品,当代人又认为芝麻是永葆青春的营养源,因为芝麻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亚油酸、芝麻素、芝麻酚、胡麻甙等。有趣的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长期从事芝麻产品加工的工人很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经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不断从芝麻制品中散发出来的香味系一种吡嗪类物质。这种香味通过人的呼吸道即可吸收,并能促进血液在血管内加速流动。因此,在食用芝麻的同时,如果能再多闻一闻它的香味,会对健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芝麻的含钙量在众多食物中名列前茅。妇女、老人、儿童等需要补钙的人群适宜多吃,而且黑芝麻比白芝麻的含钙量更高。 (琳琳)
空腹喝醋治便秘
由于醋的酸性成分与胃里的消化液差不多,故而人们在食用它时,可以起到刺激肠胃、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而随之增强的排便感,可以避免大便在体内长时间存留、干结,对预防便秘有不错的效果。
人在饱腹时,由于肠道被填满,醋不易刺激到肠胃,故而食醋通便,最好选在早晚空腹时食用,每次不要超过1小汤匙,但也不能少于半汤匙,一天最多不能超过3次。
食用后,紧接着饮一杯温开水。由于原汁醋的浓度大,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损伤,所以醋的食用量要适当。
也可在一汤匙陈醋中加入等量的蜂蜜,用温开水或凉开水均匀搅拌后喝下。蜂蜜本身就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和醋混在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小刘)
豆腐吃出女人完美翘臀
造成臀部下垂的最重要诱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人体若摄取了过多的动物性脂肪,没消耗完的脂肪就很容易在下半身囤积,造成臀部下垂。
平日注意多吃一些植物性脂肪或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豆腐,就是防止臀部下垂的最佳食品。
豆腐的烹制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可以凉拌、红烧、炖煮等。而且豆腐家族的品种也是层出不穷,有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
豆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轻更年期症状。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的食品。 (小秋)
梦与疾病的关系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潜伏期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白天,人的大脑活动频繁,脑细胞十分兴奋,人们更是难以觉察到体内潜在病变的异常刺激信号。
睡眠时,人的脑细胞进入“休息”状态,工作机能降低,这时,细微的刺激信号就能刺激皮层有关中枢,使相应的脑细胞出现应激反应,使人发生预见性梦境。且不同的疾病与不同的梦境有关,而同一疾病的梦境通常比较相似。
1. 梦到有人或怪物敲打你的头,或是向你的五官灌流质物等,你可能患脑部肿瘤或神经系统疾病。
2. 梦中听到怪响,预示感觉中枢可能存在某些病变或是其附近的血管发生硬化。
3. 梦到气管被卡住、呼吸不顺畅、窒息,说明呼吸系统可能存在病变。
4. 梦中被追逐,心中恐惧,叫不出,跑不动,惊醒后心有余悸、出汗、心跳加快,可能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5. 梦中走路不稳,身体扭曲,肢体沉重,并伴随窒息感,且会突然惊醒,可能是心绞痛的前兆。
6. 梦到从高处坠落,但始终是还没落到地面就已惊醒,可能是心脏病的先兆。
7. 梦到水的场景,例如洪水、沼泽、溺水等,肝胆系统和肾脏可能有病变。
8. 梦中被殴打,醒后感觉梦中被打部位疼痛,预示对应的脏腑可能有病变。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睡眠时多次出现类似上述情节的梦境,应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何丽)
保健维生素让人短命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E并不能延缓衰老,反而会使人寿命缩短。另有研究显示,这两种维生素还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人在短期内摄入过量维生素A会产生恶心、头痛等症状,长期摄入则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例如,同时服用鱼油和复合维生素片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为鱼油和维生素片中都含有维生素A,同时服用容易造成过量。
服用过量维生素C虽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3/4都因无法被身体吸收而白白流失。
不仅如此,不少人过去认为服用维生素C片可以预防感冒,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流鼻涕的症状,只能有限地缩短症状出现的时间。(文华)
紫皮洋葱降低坏胆固醇
洋葱具有防止癌症、心脏病以及感冒咳嗽等多种保健功效。在买洋葱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视小个头紫皮洋葱。
篇10
[关键词] 医学实验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87-0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FENG Dai-rong,XIE Mei-na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Weifang 261042,China)
[Abstract] 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has undertaken the duty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Perfec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xperiment center is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echnical level and service level.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the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Key words] 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Laboratory;Equipment;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及投资效益,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都成立了实验中心。我院的实验中心(医学研究实验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依据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以提高我院整体科技水平及研究生后期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并与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和创新性学术团队建设相衔接,形成了有利于培养、稳定与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学科优势研究方向的形成和学科间交叉渗透,有利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开放式教学科研基地。
1 医学实验中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新的理论与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实验研究在现代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学科的发展对实验室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体制下,主要是各个教研室设立并管理实验室,致使实验资源配置条块分割,难以融通,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配置、闲置,导致资源浪费。仪器设备分散,资金不集中,使得资源共享性差,利用率低。此外,单一的实验室设置也不利于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1]。因此,应建立医学实验中心,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有限的资金,完善实验设备,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同时,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也有利于提升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 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
2.1 医学实验中心建设的长远规划
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为此,我院将其列为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多次组织人员到各高校和医疗机构参观调研,学习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在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商讨实验室的设置、实验室的规模、实验室设备的水平等,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的具体规划。
2.2合理设置实验室
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验中心的建设要立足本单位实际,全面考虑到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实验室的功能将医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分为四大类。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有电转化仪、原位 PCR 仪、温度梯度 PCR 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DNA测序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培养箱、酶标仪等,为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设有细胞培养净化间,配有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CO2培养箱、离心机、水浴摇床及其他配套仪器设备,可进行动物、植物细胞的培养,为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平台。
组织形态学实验室:配备有相关的石蜡包埋机、自动脱水机 、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图像处理系统等设备,为组织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机能实验室:配有Neuroscan 64 Channel System、4通道肌电图诱发电位仪、PowerLab科研系统、Morris水迷宫等设备,为心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神经生物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3 医学实验中心的管理
3.1实验场所的管理
按照各实验室的功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使进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有章可循,做到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各实验室内的水、电、暖、通风设备、网线、通讯设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实验室工作运转顺畅。
3.2 仪器设备的管理
3.2.1做好购买仪器设备的前期论证工作多方征求科研一线人员的意见,对所购设备的性能、价格、主要技术指标、预计使用效率、经济效益、设备辅助条件、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力量等情况作出全面评估,由学校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论证,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采购计划。
3.2.2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到货后,做好安装、调试、验收工作,在验收期内,使设备充分运转以考核其性能。在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阶段,中心指派有一定业务水平,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专项管理,及时准确地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技术归档工作。
3.2.3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为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中心努力争取建立自己的维修队伍,对常用仪器设备能做到合理、及时地维护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3.3 外来科研人员的管理
所有入驻医学实验中心的科研人员必须提前提交课题研究申请表和课题研究计划书,中心为科研人员统筹安排实验场所,提供常规仪器设备、技术指导。因新进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层次和能力各不相同,应先进行必要的入驻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实验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日常保养维护方法,了解与自己实验相关的实验技术平台,考核合格后方可入驻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2]。科研人员在入驻实验室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管理好所用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做好使用记录,使用完毕再移交实验中心。实验研究结束后,科研人员须提交结题报告和离开实验室申请表,待中心工作人员验收完毕即可撤出实验室。
3.4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
现代化、高效率的实验室,必须拥有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才能使仪器设备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才能优化实验室的管理和利用,实验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因此,中心有计划地对在岗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大型仪器的操作培训,以满足实验中心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使每位实验技术人员做到科研服务与自身提高并重[3]。
3.5 制订合理的收费制度
合理的收费制度是保证资源共享的经济基础[4]。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费标准有助于改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社会效益。对校内科研人员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以鼓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中心考察了同类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收费情况,依据自身实际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收费管理制度。
总之,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要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要服从学校管理的大局,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最大程度地优化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随着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万平,黑常春.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93-94.
[2]李俊刚,邓青春.医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208-210.
[3]管增伟,辛淑琴.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0,1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