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语文学习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55-01

一桌丰盛的饭菜,放在桌子之上,我们如何才能获取它的营养,这个问题很简单,连小孩也能轻易回答:吃下去!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文章好比饭菜,读文章就好比吃饭菜。因此,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就在阅读之上。饭菜除了吃,文章除了读,恐怕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目前,语文教学表现出来的事实又如何呢?教师们热衷于条分缕析,今天一个序列,明天一个系统,还美其名为知识点训练。学生呢?耳朵支起来,眼睛睁得大大的,手中的笔不停地抄啊记的,这样做,就好比教师领着学生围绕饭菜团团转,教师不厌其烦地讲着饭菜的色香味如何如何,饭菜的营养价值如何如何,学生似乎没有好胃口,产生不了吃下去的冲动。一方面是分析饭菜,另一方面是听饭菜的分析,这就是目前语文教学出现的怪现状。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目前语文教学忽视了阅读的功用。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语感的培养,离开语感学语文无异于南辗北辙,缘木求鱼。而目前语文教学恰恰看重的是理性分析,只盯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概念,其结果呢?学生学了多年语文之后,读不成篇、写不成文仍大有人在,根本的一条,就是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篇2

摘要:俄语作为中职学校语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职业实践能力的深化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从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现状来看,阅读教学能够切实有效的完成中职学校俄语课程培养目标。基于此,以当前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为主要出发点,从教学观念转变、优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创新变革课程教学方式几方面入手,对提高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进行着重探讨,以期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深化转型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俄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俄语教育;阅读教学

前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职学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重视对俄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借助阅读教学这一途径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俄语交流能力、综合人文素养,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对此,本文以俄语课堂阅读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从而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加快中职院校改革发展进程。

一、 当前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职学校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职业素养水平都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现阶段,中职学校俄语专业学生在参与就业、外出务工的同时,还在不断追求更好的发展目标,如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做出巨大贡献[1]。

但是纵观当前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来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课程俄语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首先,教学理念不合理,在俄语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某些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学生自身的客观需求契合度不高,难以最大限度的彰显俄语阅读教学的升本内涵。其次,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俄语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绝大多数以单一浏览为主要方式,没有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最后,课程阅读教学方式单一,较适宜传统讲解方式为主,没有与学生就俄语阅读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中职学生俄语阅读的效率[2]。此外,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氛围时常处于枯燥乏味的状态中,甚至某些教师要以自身的教师威严压制学生,致使学生不免会对学生产生某些惧怕心理,这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提高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反思

(一)积极转变俄语阅读教学观念

中职学校俄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课程阅读教学观念,为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结构的优化调整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促使俄语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生本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提高中职学生的俄语阅读能力。 对此,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结合当前市场对俄语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俄语阅读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俄语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中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完成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二) 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优化培养

中职学校俄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优化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通过自身行为方式、认知结构的系统转变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从而促使中职学生俄语阅读能力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对此,为了扭转中职学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俄语单词记忆不牢、学习自主性不强的负面局面,教师要逐步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导学案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以便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实F俄语知识的内在消化与深刻解读。同时,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树立举一反三的学习理念,将所学的俄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加深记忆,巩固自身所学习的俄语知识内容[3]。

(三) 变革创新课程阅读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俄语教师要变革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从而保证俄语课程阅读教学的各项方案更好的落实和践行到实际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俄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加快中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进程。针对中职俄语教材语法多、词汇量大的特点,教师要树立全面教学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立足于中职俄语文本教材,“课文主线――语法暗线”的思路对学生进行俄语知识的有效降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对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俄语阅读兴趣的激发,逐步提高学生的俄语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饱满、昂扬乐观的态度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同时,教师要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俄语阅读学习质量。以分层教学法为主,保证每组间的学生整体质量保持趋同性,组内学生具有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分别安排相应的阅读学习任务,再利用课堂集中讨论的方式来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此外,中职院校教师要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层面之下,与学生建立良好、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以良好的情绪关爱、体贴、尊重和信任学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阅读教学氛围之中能够更为真实的感受俄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为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俄语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方案的深刻反思,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俄语的学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索与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相符合的阅读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俄语学习的信心,从而获得良好的中职俄语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满丽.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学校产品”――五年一贯制中职思政等基础课课堂教学反思[J]. 现代交际,2016,(09):197.

篇3

一、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老套

大部分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模式较单一,教学风格陈旧,对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不足,还使用“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老师通过对学生单词的听写检查,来了解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单词只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满足英语阅读训练的全部要求,而且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思考、回答,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让学生在上课时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一些老师,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了解不足,不能进行“分层教学”,导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能力提高速度受限,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不科学

一方面,英语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无论老师的阅读分析做得多么详细,也不能替代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而现在的英语阅读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主动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e极性,严重影响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词汇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但同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对某个单词的错误理解会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在对词汇进行讲解时,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并没有联系阅读进行深入的介绍,导致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很片面,即使掌握了很高的词汇量,在英语阅读中却很难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初中英语阅读范围太窄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英语课本,就是学校要求的练习材料,大部分老师自己都很少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更不用说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了,即使有学生自己主动去读英语学报、英语书籍等,也没有人导读,很难长期坚持,最终导致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都是阅读类试题,对英语的文化历史、语言环境等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方面,初中英语老师自身应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不断扩大英语知识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英语单词时,要将这个单词的来源或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整个文章的脉络,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梯度的阅读训练,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重在坚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梯度的阅读训练。英语老师可以先找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文章,逐渐增加难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此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文化背景对阅读的影响,在英语阅读时,对一些英语日常用语、成语、典故、专有名词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其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以学生为中心,丰富阅读教学模式

一方面,良好的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享受英语阅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不再将英语阅读当成是负担。这就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初中英语老师要对文章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提前设计好提问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多安排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阅读,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了解文章信息,比如,老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分组对话、角色扮演以及演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电影经典台词等多种阅读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反思

众所周知,在历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都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谓成也阅读理解,败也阅读理解。可见阅读理解对我们高考考生是多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呢?下面就从本人的教学实践出发,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1.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在进行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就能成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和鉴赏文章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能根据学生的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把问题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来,全面服务于阅读课堂教学和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上来。高中的英语课文都比较长,而且审美教育、德育教育等都在文章中深深地渗透着。如果我们的阅读课教学能够既能兼顾趣味性、思想性、探究性和知识性,又能设计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问题,那么我们的阅读课教学就能启迪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授故事类文章时,可以先由表及里地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大概事实和情节,然后根据文章的意思向学生提出具有归纳性的问题,通过设计和提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们推断出文章中没有提高但又与文章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些内容,这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文章中刻画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主体大意的理解、从而激起学生们去更加主动地探索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层层推进,紧扣文章内容,更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另外,教师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要给与启发和引导,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2. 不如授之于渔, 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权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我们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认为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教师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在我们的高中阅读教学中,就要着重让学生会学,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从而做到触类旁通,更好地使知识进行迁移,并从中终身受益。

2.1科学指导学生预习

高中的文章篇幅长,生词多,长难句多,语法复杂,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上课前进行认真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学生在上课前没进行任何预习,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习就听什么,那个地方不会,那个地方理解起来有困难,学生完全没有概念,这样的学习就是完全被动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地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并要求他们写出预习笔记,并和自己的听课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后面的预习中进行改进,长期下去学生的进步一定会非常的大。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了认真充分预习后进入课堂听课,他们的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以前的盲目学习到现在有目的地听讲,那么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2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2)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满堂灌”,也不要“满堂问”,学生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学生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去做。

(3)在阅读课教学时,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参与条件。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已得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小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更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课是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要想教好和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在课后进行经常的教学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篇5

获得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领会作者的

意图。为此,我在反思了自身的教学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实践了以下教学策略,来改进阅读教学,提高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反思实践

(一)以课文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的调控和训练。在教学中抓好教材里的课文

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课文教学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

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学生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求知欲,教师也可以集中力量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课堂讲解时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意识,为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教学,通常可以先从整体教学入手,让学生通过预习,以及教师的引导来了解文章内容或大意,再

通过相应的理解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在分析句子时,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层意

义,还要注意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下列步骤

进行阅读训练:

(1)结合教材warming-up里提供的信息,利用3-5分钟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的标题、插图作有

目的的讨论推测和热身活动。然后,给学生提出2-3个相对简单但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对课文进

行浏览略读,寻找关键词或主题句,同时训练学生怎样去把握文章主旨,获取相关信息。

(2)模仿高考阅读理解的出题模式,设计4-5个选择题或问答题,让学生限时完成,然后教师引领学

生把每个小题中的问题带入到课文里去探索解答。完成后,鼓励学生记录得分,以便了解阅读理解能力

和水平的增长情况。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因为报刊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而新颖,能

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其广泛的题材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阅读英语报刊,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学习和巩固许多英语知识,而且可以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提高学

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可以说英语报刊是当代丰富的英语语言资料库。一些新词、新短语经常最早在报纸

上出现

(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兴趣就会浓厚,阅读速度就会加快,理解能力就会加强,

阅读水平和能力就能不断得以提高。因此,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略读法(Skimming )。

这是阅读理解最常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英语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且

层次感强。阅读时可以看标题和首尾段落,以及每段的第一句,就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寻读法(Scanning)。

寻读法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比方说,日期、数据等。因此,阅读

时关注点主要放在包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和章节,进行选择性地搜索阅读即可。

3、细读法(Careful Reading)。

此方法是一种更全面而仔细地了解文章的精读方法。其目的之一是扫清语言障碍,进行深层次语言点和

语法知识的分析。通过精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全面深刻地了解,达到对知识的永久记忆以及拓展的目

的,比如象考题中的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以及细节题等等,不经过对材料进行仔细分析、深层次

的理解,就很难作出正确判断。

4、猜读法(Guess Reading)。

顾名思义,猜读即是对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生词或句子进行推测和判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

多生词和难懂的句子。为了既能看懂材料,又不浪费太多时间,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猜读策略。猜测

词义可以利用以下策略:

(1)在阅读前可以先看问题和每段首句,对文章内容作出预测,充分利用文章的语境来激活大脑中

的已有图式,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进而对生词或句子进行推测和判断。(2)根据定义猜测词义。如

果生词是句子或段落所解释的定义,理解句子或段落本身就是推断词义。(3)根据同位关系猜测词义。

有些生词的意思作者会用同位语来进行解释,因此,提供的信息可以猜出生词的词义,例如:We

visited Narvik, a tow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way.学生也许不明白Narvik的意思,但读了逗

号后的解释,就可以知道它是挪威的一个地名。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中的逗号、破折号、

引号或括号里的内容。同位语可以是词、短语或是从句,同位语前还常用or, similarly,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namely, or other, say, i.e.等副词或短语出现。(4)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有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性的描述,阅读时可以根据生词的反义词猜测其

词义。例如:Andrew is one of the most supercilious men I know. His brother, in contrast, is

quite humble and modest.在句子中supercilious对学生来说是生词,但是句中短语 in contrast(相

对照的)提示与后面的词组 humble and modest(谦卑又谦虚)是对比关系。由此可知 supercilious的

意思为"目空一切,傲慢的"。表示对比关系的词汇和短语主要有:unlike, not, but, however,

despite, in spite of, in contrast 和while引导的并列句。(5)根据定语从句猜测词义,即,利用

从句中对某一先行词所作的限定猜出先行词的意思。(6)根据构词法知识对生词的词性、词缀或词根推

测词义。

综上所述,利用各种已知信息来推测、判断词义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可以灵活运用

。排除了生词障碍,就能顺利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速度也可以得到提高。

(四)重视词汇教学,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词汇是影响阅读最直接的因素。在词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 1.充分利用教材,学习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分类词汇; 2.通过构词法的学习来让学生扩大词汇量; 3.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拓展和巩固词汇; 4.利用配套的辅导材料来巩固所学词汇; 5.利用造句的方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方法策略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在高中阶段,虽然教师们重视阅读教学,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似乎有限,更难以满足他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材的原因以及测试评价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还是阅读教学的原因。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教学模式单一,以应试为目的的题海战术等问题在现实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对于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并不认为它们是“问题”,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反思,把经验当作成功的基石。殊不知,“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称为肤浅的知识。”(美国学者,波斯纳)

一、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

熊川武教授(2002:5)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发现学习则是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进而学习。把反思性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认知剖析,探究阅读教学前、中、后各环节的得与失,从而解决阅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二、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作为实施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树立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掌握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在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为推进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在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高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不仅包括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理解不同文体的文本,包括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同时还必须能够阅读一般的英文杂志、报纸等(王笃勤,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对语篇的学习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分析语篇承载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分析具体语篇是如何布局和有效运用语言素材来建构其意义和内涵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以培养略读、词意猜测、推理等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为目标,就不宜选用任务型教学方式。第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文本依托。高中阶段的阅读文体多种多样,需要增加分析型阅读教学,高中英语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朱成明(夹河中学江苏徐州221150)加强高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此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相扶相依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以学生的学情为导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的效果最终都会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因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风格,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应有的支架。

三、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

经过将近一年的对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如下的阅读教学方法:(一)反思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教学设计。阅读教学实施前,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反思,预测阅读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做好应对措施。对阅读前的反思,其本质是再次备课,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中的反思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能够随时观察教学实施效果,并不断进行自我检查与修正,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参与度及整体教学氛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与提高。阅读教学后,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总结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新的教学模式的启用、教学活动的优势等,形成个人教学经验,以在合适的时机再次使用或是推广。归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分析造成教学失效或失败的原因,讨论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阅读教学,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进行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二)关注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主要有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阅读教学模式、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支架教学模式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及侧重点。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同时交叉使用几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各模式使用的原则和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调控好阅读教学的大框架,才能确保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三)充分利用录像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和其他同事的阅读课堂进行了录像,旨在更细致且反复研究教学现象,偶然发现,录像课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很好的途径。通过自我观课,把自己当作听课教师,客观地去研究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对比改进后的课堂录像,教师能够观察体验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所提高。研究他人的课堂录像,可以更完整、深入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阅读教学的普遍缺点,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行为。(四)积极有效参与集体备课,互助合作。建构反思过程离不开团队合作。在学校,备课组是最具体的合作团队。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教师聚在一起分析比较各自阅读教学的相关数据,共同研究彼此的课堂录像,互相学习、建议,能够使教师脱离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修正个人反思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整个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总结、分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地实现“学会教学”,才能够真正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郑秋芳.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反思性教学[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3(1).

[3]卢庆荣.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4).

篇7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阅读教学 反思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脚步的加快和层次的加深,《新课程课标》审时度势,准确地为自己的功能定了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涌现出一些课改教师典型 ,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课堂 ,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新课程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内涵,以致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随意,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呈现在一种模式化教学:一是教师让学生提出质疑,然后让学生就文章读一读,之后在课堂上交流,虽然整体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却一无所得。虽然教学形式民主了、自由了、开放了,然而教学目标却不明确。二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缺失。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就一些问题进行讲解,惟恐被认为课改意识不强,角色定位不准。有的知识传授不深不透,教师只是发问者、旁观者、旁听者,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和满堂说,小组讨论遍地开花,人为的掌声不时响起……三是学科交叉整合冲淡了语文学科的语文性。一些教师常常会把一节语文课上成政史课、生物课,甚至动漫图片音乐赏析课,而独独缺少了对语文文本的探究和感悟。四是多媒体教学的喧宾夺主。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将其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是否优质的工具,用大量图片影音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由此可见,有些教师还不知道语文课要求的对课文的品析学习体现在哪里,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该如何培养,因为多媒体课件实现着一种简单转换,即将大量的提问、板书、练习和试卷转化成画面、电子文本,所以为了面面俱到,便认为素材多多益善,而不考虑这种素材拼凑组装是否必要,更不考虑学生在观看时的接受程度和水平,使得多媒体成了语文知识的“大拼盘”。五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头时间长于笔头。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多说,不管是否成熟,很少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一些东西,甚至连作文教学都是形式上的读一读、评一评,不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来写,导致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标,实施有效教学呢?结合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目标教学

新课标阅读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作品。还有各学段的目标,如词语的学习,要学会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学会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字词教学、划分段落结构、概括段落层次意思等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应在深入研究课标、学生、文本的基础上,在考虑学生实际的前提下,找到文本与课程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制定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每文每课的训练目标,以及学科知识的训练点。

二、主体主导一体化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钱梦龙老师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即要突出教师的教,也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的活动,本身就是“教”和“学”的关系,而且“教”放在先,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更何况没有教师的“教”和“导”,哪来学生的“学”呢?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莫忽视教师的主导,要形成有机的整体才会形成合力。

三、画龙点睛巧点拨

教师的主导、点拨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的层次、挖掘文本的深度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点拨讲解。

1.在学生失误时点拨,促使学生准确领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在学生无能力解决时则需要教师发挥指正的作用。

2.在学生困惑时点拨,给学生以支持鼓励、引导。关键处要给予必要的讲解,发挥解惑的作用。

3.在内涵深刻处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有些时候学生由于阅历、感悟尚未达到一定的理解高度,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时,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师应该对鲁迅作品做精要的讲解,并设计阅读感悟训练:“我读鲁迅一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四、知识传授明朗化

学习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所传授的“知识明朗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有条理化地总结归纳起来,明确地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一节课下来能有一个明确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至于感到茫然,模糊不清。只有把知识面讲清楚,学生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在复习中增强记忆,在训练中得到升华。如教学《李广》时,知识点就有:(1)一些文言实词的意义及句子的理解;(2)《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特点;(3)课文中李广这人物的性格形象及悲剧命运的成因。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

五、阅读教学方法化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纲要阅读法”。即教师在课前先拟定好课文提纲,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归纳、列举提纲的方法;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课文,拟定出提纲,然后逐项进行解决。这样便使学生在头脑里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阅读文章的技能技巧。无论上什么课,教师、学生头脑里都必须有“骨架”、“纲要”,否则就会离题、无序。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就应有以下提纲:(1)课文几次写到背影?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2)课文中多少次提到流泪?各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3)第2至5段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目的在于什么?(4)父亲的四句嘱语表现了什么?整篇课文就由这些问题组成,教学中无论是讲授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只要能解答这些,就算把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而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学有所得。

六、读写教学强化思维

加强训练思维即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作品是教材的中心,如此阅读教学就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李肇正这样说道:“教文学是把活的东西弄死,解剖开来,然后一五一十,从实说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剖课文,分析其中的精美词语、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其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我读―……”“我感悟到……”的形式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既可以加强对文本的独到感悟,又可以训练思维能力,将所学到的反过来推及写作训练,这样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正确地理解新课标,及时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使语文教学更实在,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是新时期语文教师最根本的教学职责,进而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林富民,邱吉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新华出版社,2002,11(第一版).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革新与发展。

1现如今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缺陷

我国许多学校的阅读教学还处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上,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阅读、阅读效率低等状况之中。这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在阅读方面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1.1分析上太注重形式:

大多数学校将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文章进行分解、逐段进行分析段落大意,并没有针对文章中的特色让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感彩、语言特色以及文章中的独特韵味等。如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分析时,只是生硬的将阅读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体会小说中的精心布局、人物鲜明的形象以及小说中的特色语言等。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枯燥、无趣的感觉,打击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减少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感。

1.2阅读方式太重视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更多先进的多媒体科学技术被引进到教学之中,在恰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反之亦然。有些学校将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利用到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评判教师好坏的一个准则,这是错误的观念[1]。在错误的多媒体阅读教学中,鼠标和屏幕取代了教师的粉笔和黑板,播放录音取代了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阅读过程,多种样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过多的感觉到课堂的有趣多变,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反作用,造成教师不能够很好的在阅读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没有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视觉感官,但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将文章中的内容通过几幅画面全部展现给学生,不但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反而限制或阻止了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想象力。没有恰当的运用现代科技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1.3阅读教学教案脱离现实:

有些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学情考虑到教案设计中,一味的追求阅读教案的完美。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只依照教案进行,忽略了课堂与教案之间的差异与学生反应的真实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表面上看来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实内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阅读训练的真正目的。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理想化,没有真正的联系到学生的学情,是失败的教学模式。

2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

2.1情景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景教学法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补充学生没有想象和感受到的情景,弥补学生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不足。如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九册《变色龙》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变色龙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变色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性,从而真正读懂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性格中的可怜与可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感到可笑的肤浅层次上。这种生动直接的情景带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2]。

2.2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将朗读法、文章赏析法、自主阅读法、探究法等相结合进行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十九课《范进中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课文讨论后进行表演,由于每个小组对课文的理解不同,因此表演形式也会有所不同,都会有相应的特点,因此学生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范进这个文章的中心人物以及文章中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情感与意境。

2.3使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若没有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选择课内的优秀词语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一些课外词汇,要求学生对好的文章进行长期的抄录或写读书笔记等,以便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2.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文章中都会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一课《孔乙己》的教学时可以有意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孔乙己的长衫没有了?”这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表明,但却引发了课堂上学生的激烈讨论,转变了课堂中的严肃气氛,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且答案各不相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2.5将读、思、写相结合:

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大意有初步了解,在反复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情景、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理解。在学生阅读后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可以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然后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以及回答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总结,突出重点与难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文章的观后感。整个过程将读、思、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本身的质量,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8):80.

[2]雷成兰.探析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南北桥,2016(1):104.

篇9

一.读写结合,以写带读

阅读的目的是收获知识,而收获知识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往往是把阅读学习孤立起来,学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理论上是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却对知识的本质一无所知,以至于在读完之后,不知道文章的真正含义,没有进入文本的世界中。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但是,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要在阅读中找到文章的奥秘之处,并能够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归结出了“读写结合,以写带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动笔写作来加深阅读的收获。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组织:第一,可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在写的过程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并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第二,以模仿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格式进行创作。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模仿学习写作技巧,如《皇帝的新装》中,说实话的小孩的出现,就是文章的转折点,因为小孩的出场,才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并达到,而初中学生写作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行文平淡,没有起伏,也就没有了阅读的喜悦感。这样的训练,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立体阅读,培养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说到阅读,想到的就是文本的阅读。的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主要是指书籍的阅读。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阅读是一种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的行为。我们阅读书籍,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阅读绘画、阅读雕刻、阅读音乐,还有,阅读人。尽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抛开文本进行阅读,毕竟语文阅读教学是以书籍的阅读为主的,但是在素质教育观下,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而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例如实物阅读。

如在《羚羊木雕》的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一张羚羊木雕的图片,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先就这一张图片进行观察阅读,并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通过“观物”而“观情”,带着阅读的期待进入文本,这能够更好的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根据学生的性格,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毕竟,初中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不仅需要课内阅读,还需要课外阅读来构建。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之下,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必须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正视这样的一个事实,初中学生对图书的选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会“择书不当”,这不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为学生开书目,或者提建议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阅读符合自己需求的书籍。这就如同初中学生交朋友一样,如果不想和他交朋友,那就意味着见面只是点点头,跟他打个招呼,却不会想要“读一读”进一步认识他。这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阅读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选择的书不感兴趣,那很难继续读下去,即使读下去也是囫囵吞枣,毫无收获。如好动的学生会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名著,文静斯文的女生可能较喜欢《三毛文集》之类的图书,喜欢策略和思考的学生,可能喜欢《三十六计》这样的著作。

篇10

就农村普通中学而言,在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听过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课,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失落。

一、阅读教学顾虑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看的书是连环画、漫画、网络流行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他们认为文学名著不好看,而且看了也没用。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玩游戏、看通俗读物上面。另外,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看了没有什么感受,囫囫吞枣,受益不深。而在如今,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强的大环境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

2.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主要是教学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担心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的读书、思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多或不充分,唯恐“浪费时间”,没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二是借学生的嘴巴说出教师要说的话,层层设问把学生引进备课时的答案即标准答案中,学生成了教师的传声筒,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阅读。长此以往,势必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精神依赖,更谈不上阅读上的自主与提升。

3.教学中重课内,轻课外

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总认为课内教学是硬性教学任务,而课外活动则是可以稀里哗啦的,更客观点的说形同虚设。因此,老师往往是加班加点,拼命灌输,一门心思不“斜”视地扑在自己的“本本”上,结果不仅严重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培养不出高素质、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叶老有一段形象而颇富深意的话:“我们的脑袋是个积蓄,这个积蓄像点点下雨一样,点点滴滴掉下来,哪里有这滴水刚好长果,哪滴水刚好长叶的呢,你就多积蓄,要用的时候自己流出来,该流什么就流什么。”这正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文的现状恐怕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开”之嫌,那么为什么又不去作“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尝试呢?

二、加强阅读教学的对策

1.创设和谐融洽的读书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征订各种书报,设置阅读角,让学生在闲暇时尽可能便捷地获得阅读物;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对于在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等。其次争取家长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家庭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除了必要阅读物的购买、指导和鼓励子女阅读外,教师可以要求父母和子女有一定的共同阅读次数,定期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检查,通过学校、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师生、家长的互动,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由被动走向主动,乐于阅读,喜欢阅读。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阅读的主动权和怀疑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运用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展开个性化阅读,从而引发思维的碰撞,磨砺阅读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自由阅读吸收和自由思考探索留出充足的时间,才能为质疑提供条件。质疑需要突破原有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提出个性化的阅读见解。也许,这种见解并不成熟,但这是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和珍视。

3.创设自主阅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