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行业现状及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纱行业现状及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纱行业现状及问题

篇1

关键词:细纱;长车;集体自动落纱

中图分类号:TS103.27 文献标志码:A

The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Long Spinning Frame with Integrated Automatic Doffing Device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operation status-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ong spinning frame and integrated automatic doffing system, analyzed the gap between local-made machines and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 and put forwar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ch equipment.

Key words: spinning; long spinning frame; integrated automatic doffing

2004年前后,国内少数纺机厂首次研发的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在少数几家纺纱厂试用,由于认识不足,当初对该机没有系统设计,未领悟其实质与精髓,试用的厂家反映强烈,退货及长车换回短车的要求不绝于耳,行业内并不看好。时隔近10年,能够生产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的纺机厂已有10多家。需要指出的是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真正被市场大量接受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这是由于该机故障率降低、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迎合并解决了纺纱厂劳动力多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成为当前纱厂技术改造的方向。尽管如此,使用厂家反映的问题仍然不少,最大感受是作为纺纱厂购入的设备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应有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难以承受的是可能 1 ~ 2 年时间内整天应付故障,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反映产品某些质量指标不如短车。磨合期到底应该多长?新研制的设备是否让使用厂承担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笔者就此现象探索了提高细纱长车品质的相关技术措施。

1 细纱长车和整体自动落纱使用现状及问题

细纱长车和整体自动落纱机投放市场已近10年,设备质量各有褒贬,对部分纺纱厂在磨合期使用中出现的相关故障及问题予以分析。

1.1 设计的产品经受不住市场严格检验

我国纺机厂最初研发的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存在着设计不规范、仿制其表、不注重创新等问题,未能真正弄清其作用与原理,没有对每个部件功能、材质及热处理、加工精度、工艺要求等进行优选,没有系统考虑与设计。纺机厂没有预见或不重视生产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立足于为生产使用服务而设计。例如卷绕成形的主传动部分,蜗轮箱、分配轴、牵动链条、成形凸轮、转子等成形部件在材质、热处理、加工精度上达不到设备加长后所增加的负荷,机械传动扭矩力明显加大后,有的设计居然直接按短车使用的成形部件。因而在以下方面经常出现故障:凸轮箱故障率高,间隙大,凸轮打顿;成形凸轮小头磨损造成管纱成形不良;车头总链条与过桥链轮之间磨损大,影响纺纱成形系统;部件制造精度及安装工艺不到位,经常出现罗拉托座、轴承座及轴承损坏等现象。由于造成上述部件过早疲劳磨损,其寿命可想而知,故障率也不言而喻,至今仍在困扰部分纺纱厂家。

另外,未能在设计中整体考虑提高细纱长车生产效率。因长车配有集体落纱装置,在设计时龙筋到车面的距离较原来短车相比抬高约100 mm左右,故导纱角度增加,加捻区到导纱钩的距离增大,造成气圈增大,气圈高度达到250 mm左右(短车为200 mm左右),使纱线张力变化加大。这些因素会造成断头增加、锭速偏低等现象,严重影响细纱机生产效率。有的纺机厂叶子板位置设计不合理,落纱时不能正常翻转,一定程度上影响操作及落纱。

1.2 关键部件不过关,加工精度与装配精度达不到设

计要求

细纱机机身加长后部件连接累计误差加大,加工精度与装配精度要求更高,否则执行机构动作无法协调。例如钢领板立柱全部分配在龙筋上,龙筋加工精度有偏差,使钢领板升降传动不同步,造成钢领板运行打顿,易造成歪锭子的现象,增加成纱毛羽,严重时整台车的坏纱给后道工序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产量和质量,更影响络筒工的情绪。

国内成形机构故障高的原因:凸轮箱齿轮间隙大,设计负荷重,加工精度差,造成凸轮磨损及打顿,包括轴承损坏,车头总链条与过桥链轮之间磨损大,最终影响纺纱成形系统,生产中出现碰钢领黑圈纱,甚至长时间停台及材料成本消耗增加。

另外,器材没有全面、系统优选,例如吊锭仍然采用一般密封性差、寿命短的吊锭,满足不了生产高档纱的要求。

1.3 故障率偏高,磨合期过长

细纱机单机自动化,其关键在于保证集体落纱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往往新机到厂,长达 1 年磨合期间出现以下问题:由于喂管弹簧损坏多,喂管失误率高;加工精度不到位,如托盘错位严重,造成托盘走管不良;开车后未能达到与客户承诺的指标,如留头率过低、生产效率上不去。

笔者亲历某纺机厂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从仿制仓促投入市场,时隔近 5 年左右,本应该产品成熟,毕竟设备也升级换代了。但即便如此,该产品仍然存在故障率高及稳定性差的毛病,更不要说使用寿命。2009年某棉纺厂购入上述同一细纱生产厂的集体落纱长车,第一年由于握纱器气囊质量太差,一共 4 万纱锭,每月因损坏更换竟达4 000只左右,这种自动化程度就要大打折扣。成形凸轮居然没有考虑机台加长后承受的增加扭矩与材质磨损,不到 1 年多数磨损,其中升降杠杆轴承座断裂20多台,占整个机台50%以上。

留头率是衡量生产效率、操作工劳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但时至今日留头率仍然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合同约定的96%以上指标,且机台及品种差异大,造成落纱工根本忙不过来(因为集体自动落纱人员减少)。此外,车尾故障率相对其他部位偏高。主要是尾轴与轴承损坏几率高,而且拆卸维修不方便。

上面的例子足以说明我国纺机新产品的磨合期实在太长,真正开正常是经过不断更换零部件和器材后,至少 1 ~2 年后,能耗与效能的浪费转嫁给纺纱厂是极不合理的,而进口同类设备也就10多天,最多 1 个月左右,不会出现大量器材不合格问题。

1.4 纺机厂与纺纱厂签订的质量指标与合同要求相去

甚远

号称集落每排纱需用 3 ~ 4 min,实际4.5 min以上;留头率承诺97%以上,实际96%左右等等。问题就在于产品(样机)不等于商品。样机在实验工场或附属纱厂没有经受相当时间的可靠性、稳定性、故障率等疲劳试验,往往仓促投放市场。样机配置与投放市场配置不一致,投入生产后得不到最大效能。无形中,纺纱厂成为纺机厂的实验工场。细纱长车停留在消化使用上,并没有从整体制造上进行系统的剖析、消化和吸收。

1.5 电器部件不规范、不可靠,影响生产效率

电器部件是准确执行电脑指令的基础。某些纺机厂提供的电器部件排列很不规范,管线无序凌乱,甚至无电线编号,维修不便。集体落纱变频器故障高于其他设备,往往因零配件不到位影响生产。罗拉传感器质量不稳定,一旦损坏或失灵,造成卷绕混乱。

1.6 工艺上车配套的相关技术不到位,使工艺不能真

正长期稳定上车

细纱机由于机身加长 1 ~ 2 倍以上,虽然罗拉加粗,但从现有国内细纱机看存在工艺不当影响质量稳定等问题,如前后区为了保证条干则采用压力棒,其他工艺未同步调整,出现季节性出硬头还是较普遍的现象;由于罗拉长,后区牵伸过大造成罗拉扭震,形成机械波;有的针织纱工艺采用机织纱工艺,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隔距过小,达不到针织汗布布面要求。

2 与国外同类设备的主要差距

2.1 我国纺机必须参与国际化竞争

我国纺织品消费呈现向时尚、高品质、多样化的高端领域发展的趋势,国际纺机在中国推销的产品也出现高技术含量、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网络化远程控制等趋势,纺机厂更加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托拉斯化。竞争出现以下态势:质量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竞争取代数量和低价格的竞争;品牌及多样化竞争取代同质化产品的竞争;低碳高效能竞争取代高能耗消耗资源的竞争。

国内纺机企业缺乏重视技术的总体整合、系统化、高标准化。因而要大力塑造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和能力,使技术核心竞争力与管理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在当今市场生态环境中创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国家要重视基础部件的研究与投入。核心部件目前基本上掌握在别人手中,价格上受制于人。

针对我国棉纺行业现状与市场,纺机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缩小与国际纺机托拉斯大集团的差距,包括品牌战略规划、经营模式及理念、科技创新、产品国际标准化(例如设计标准、制造加工及装配标准、检验及包装标准、产品验收标准等)。

2.2 国外细纱集体落纱长车技术优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细纱机长车开始进入了成熟期,取消生产短车。注重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开始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控制和生产,运用电子牵伸、电子升降等,细纱机向着电子传动、数字化控制和低耗能与用工少方向发展。电子式牵伸倍数从传统机械式牵伸倍数的50 ~ 60倍提高到120倍左右。锭速从传统机械式17 000 r/min以下提高至25 000 r/min左右。目前国际上技术最先进的几种环锭细纱机是:欧瑞康Zinser 360型、Zinser 351型(1 680锭)细纱机;瑞士Rieter公司的G33型细纱机;日本Toyota公司RX300E型细纱机(已达到1 824锭);意大利Marzoli公司的NSF4型细纱机。上述机型性能优异,可靠性、稳定性达到当今国际一流水准。

细纱机从总体分析,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1)高速、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化、组合一体化技术已经成熟。细纱机的最高锭速可达25 000 r/min,锭数最多接近2 000锭。清梳联并、粗细络等联合设备趋于成熟。集体落纱机的可靠性、稳定性高,落纱时间均小于3 min。

(2)国外早已采用了电子凸轮替代原机械凸轮,其原理为计算机控制交流伺服电机驱动钢领板升降运动。改变了传统的纺纱成形工艺,可根据用户纺纱品种的要求,通过参数设置,任意改变纺纱成形,以满足新产品发展的需要。

(3)落纱架升降采用伺服系统控制,同步齿形带传动代替用电机、链条传动,避免落纱架的高低差问题;卷绕系统采用了变频电机和电子凸轮代替机械式凸轮及链轮系统,实现了钢领板电子升降和数字卷绕。因此不需要调整棘轮,保证管纱成形,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4)高速自动化及新型纺纱细纱机形式多种,工艺牵伸调整品种电子化,性能优异,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5)单锭传动已成为高速趋势,也便于全程产质量监控及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单锭监测系统(ISM)通过对每个纺纱锭安装光学传感器监测钢丝圈的运动。记录断头及打滑的锭子;在纱厂监控系统SPIDERweb中方便地分析和显示这些数据,对挡车工进行三级引导;当超过断头极限时,机器两端的信号灯亮起加以指示。

(6)满足长车高产高质量要求,器材品质高档化,如国内用得较多的青泽360细纱机配备世界知名无机械波的青泽罗拉、TexParts(泰斯博斯)摇架、哈巴斯龙带、Braecker泰腾钢领PG14054、锭胆采用TexParts轴承及铝套管锭子等,其中虽然前罗拉加粗,前区最小隔距比现有短车还要小,仅16 mm,加上皮辊与罗拉的接触面积增加,TexParts摇架的加压保证纺纱过程不出硬头。

(7)有一套严密的逻辑性很强的程序软件保证精细的控制和精确可靠的检测系统,全面采用设置故障显示和报警装置,智能提示排除故障点、消除隐患,对设备可靠性得到保证。

(8)纱管的输送方式有凸盘输送、钢带管栓输送及两者组合式,可实现细络联一体化。

(9)“蛛网”纱厂监控系统得到普及,该系统是基于Windows界面的现代化用户友好型数据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可获得数据。简化了数据管理,又能有效防止数据丢失。

3 提高集体落纱细纱长车品质的技术措施

作为使用厂家购置设备改造要么增加产量及效能,要么节能降耗,要么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当前原棉高出国际市场价较多的情况下,企业普遍无利可图,如果该企业能够用细纱长车做品牌产品(目前,国内高附加值产品均为在细纱短车上生产),那么每吨纱价比普通精梳纱高出很多。那么,高产细纱长车能否针对上述问题来满足棉纺厂纺纱技术高品质需求,笔者认为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可以事半功倍。

3.1 纺机厂战略定位必须按国际标准

现在有一句话叫:一流企业靠标准;二流企业靠技术;三流企业靠产品。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标准体现企业的品味、价值。适宜生产高档次纱线的条件是高端纺机要有国际水准的门槛,纺机企业除遵循国家诸如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节约标准等外,还要遵循行业标准,企业毕竟是做产品实体,产品推向市场要经受市场即客户检验。所以,产品市场调研、分析、判断、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试生产等要有标准。目前,尤其新产品的各项标准明显滞后生产,在行业没有出台相关标准情况下,应当参照国际标准。

对引进先进技术具备一整套包括原装整体与备件设计、器材选用与采购、电子数字化与自动控制软件、培训、改造、维修与保养、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标准。例如当今流行:设计模块化,制造数控化,质量ISO化,采购国际化,数据网络化,维修保养简单化,操作使用傻瓜化等。拥有整套生产流程、工艺诀窍,确保产品唯一和高效;讲究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将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从仿制到自我设计,直至创新,研制低能耗、单产水平高、性能可靠、质量上乘的新一代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在新形势下,希望相关行业协会对纺机行业生产、制造标准,从尽快提高纺机国际化水准考虑,按不同产品档次规范企业准入门槛,优化国内纺机现有资源,保护棉纺织企业权益。标准制定应强调从原材料采购、器材选用合作单位,设备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组装、调试,产品上市前的实验周期,包括对实验设备整体技术评价,到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等都应有类似法律约束的文本及制度,尽快结束良莠不齐的现象。

3.2 关键器材、元器件的优配

器材、元器件质量好坏决定产品质量好坏。实际使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原设备本身配置不到位,没有标准,仅按与客户协议定价格,价格高配置好,价格低配置差。而细纱长车不同于短车,配置差故障较短车就更加频繁,效能大打折扣;二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器材更换,由于使用厂换上的器材、元器件技术性能与原装不匹配或质差,质量日趋下降。

国外提倡设备无故障理念,故障率最好是万分之一,即 3 ~ 5 年可能出现一次。卷绕部分锭带或龙带、钢领、锭子、纱管寿命均要求 5 年以上;集体落纱部分抓管器气囊可靠性及活塞进出的灵活性、密封性满足24 h连续频繁长期作业的考验,同步齿形带、纱管输送带的钢带伸长极小,达到国际技术要求。纱管托盘、插纱管的支架(固定销)定位精度高,采用单气缸控制等,有效地保证了落纱协调性,拔管、插管率在99%以上;龙带驱动伺服电机及升降驱动电机,甚至主电机可以 5 年免加油维护。高性能摇架、上下销、上下胶辊、胶圈与高精密无机械波罗拉的配置,做到锭差控制在Uster公报5%以内,纺纱质量稳定,一致性好,条干CVb值可控制在2%以内。

再就是器材优化组合。首先,前中后胶辊选用合理,前胶辊选用软弹性免处理或光照处理优化组合。其次,胶辊胶圈须与好的牵伸部件优化组合,与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双滑道轴承中胶辊、碳纤上销、新型下销、曲线式压力棒、轴承式下圈张力辊等配套组合。卷绕部分的组合,包括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气圈环、锭子、锭带、锭盘等组合。

吊锭是环锭细纱机上的重要部件之一,高性能粗纱吊锭可靠使用寿命达到10年左右。其结构、性能、制作精度、原材料选用、日常使用以及维护保养水平等都是棉纱产生长细节、短细节的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成纱质量。目前,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的DD1-DD9型吊锭,在结构、性能及原材料上都存在一些弊端,使用寿命只有 2 年左右。为此,国内新研制开发出了长寿型防尘细纱吊锭与自动恒张力引纱吊锭,与其他吊锭相比,一次性投资仅增加50%,但使用寿命是普通吊锭的 5 倍以上,条干CVb值从3%左右下降至1.7%以内,是新设备最理想的配套产品。吊顶虽小作用大,所以说器材作用无大小之分。

3.3 提高装配工艺水平,也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设备除机构设计合理外,装配工艺是否完善合理、装配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状态。好的装配质量能弥补零件加工中的不足。完善细化装配工艺、控制装配质量及提高装配工人的素质将是提高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3.4 打造高品质纱就是提升细纱长车自身品质

现在国内不少企业家盲目认为设备只要足够先进就一定能做高档产品,只重视硬件忽视了软件的整合巨大效应。先进的设备必须配置一流管理、先进的工艺及高素质、高水准人才。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知识和技能学习,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优势。

其中工艺是生产技术的核心,运用得当就能真正获得最大效能和最高效益。这里就生产中影响质量的因素重点说明。

细纱机从420锭增加至1 000 ~ 1 800锭,就罗拉而言即使制造过关,头尾同步驱动,难保没有时间差,尤其当后牵伸 > 1.3倍时,罗拉容易出现扭震现象,从而影响成纱质量,故,工艺上配置后牵伸要避开扭震区,倍数要偏小控制。

细纱机车身过长,尽管负压风箱与吸棉笛管采取变截调整措施,实际生产中车头车尾负压差异大,不仅出现笛管经常堵塞,增加断头,而且造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负压口吸走的短纤维数量有差异,使成纱重量变异系数大,长车车头车尾的纱线支数偏差大。采用头尾两侧吸风可改善上述情况。

毛羽指标是衡量高档精梳针织纱十分关键的指标,从实际使用反映看,毛羽指标均高于同类型短车。细纱长车普遍加有气圈环,这是由于集体落纱使龙筋、叶子板位置改变造成气圈高度增加。但气圈环高度、内径究竟应该是多少,厂家没有优选。例如某厂家高度为70 mm、内径40 mm时发现毛羽较多,做了不同高度实验,数据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可看出,气圈环高度为90 mm时毛羽各项指标较稳定,现车上全部从70 mm调整为90 mm,瞬时断头也有所减少。

此外,长车采用铝套管锭子后,纱管直径相对短车要粗2 mm,且叶子板与纱管顶部较短车高10 mm以上,其纺纱加捻区的增长,在小纱时纱线易打管头,故使小纱毛羽增加的幅度明显加大。为此,将叶子板向下调整10 mm。

满足机身加长后如果空调与地面吸风口不对应,细纱机巡回吹吸器可能将地面飞花吹起,大量增加纱疵,威胁质量。等距离增加吸尘口数量,会改进细纱机运转状态,断头及飞花随着负压气流将会明显减少。细纱车间还必须配有最佳的空气调节装备,根据实践,长车相对湿度较短车适当高些,一般控制为60%时生产较为正常。

做高档纱时,质量不易做到长期稳定。因为,目前不少厂为了追求所谓Uster公报5%以上水平,在器材上要么上销附前后压力棒,要么收紧隔距或隔距块,其缺陷是一旦温湿度或气候变化,成纱质量就会有较大波动。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工艺优势极为重要。国内细纱长车摇架通常配置V型牵伸气动摇架,V型纺纱可能出现新车开车对温湿度较敏感,易出硬头,原因可能,一是后胶辊压力偏小或后隔距较小掌握,一般为21 mm左右;二是使用压力棒,上销隔距块尺寸偏小。为了防止出硬头,有时加大后牵伸倍数由1.21增至1.35,隔距块2.5增至3.0 mm,但造成整体质量变化、不稳定。在纺制针织纱时得到启发,机织纱工艺向针织纱工艺靠近成为趋势,即粗纱捻系数有增大趋势(10%),后牵伸向临界值靠拢,从1.36缩小至1.20、1.12,从而增大前区牵伸控制和牵伸力,有利改善条干。从SKF牵伸后牵伸区演变看出,只有气动加压最为适应。国内主要有:四川成发V-148、V-135(平面牵伸);日照裕华SDDA2122PH摇架比较成熟。在长车上采用“两大两小”针织工艺对提高整体质量较机织工艺更为稳定,两大是细纱后隔距大,从21 mm增大至35 ~ 38 mm,粗纱捻系数大,从106左右增大至115 ~ 125;两小是细纱前区隔距尽量小,16 ~ 17 mm,后牵伸小,从1.3以上降至1.15左右。此工艺最大特点是粗纱捻系数加大有两个显著好处,一是粗纱卷绕紧密,卷装加大,减少接头,尤其可以减少退绕细节;二是捻系数加大,进入主牵伸区须条受控,改善毛羽(表 2)。

总之,此工艺优选,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获取较好、较稳定的质量。只要整体质量较好,没有明显粗细节,该纱用于机织纱完全可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棉价较高,棉纺厂配棉标准越降越低,高档纱很难用不符等级的棉花纺制。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棉纺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的提升,用户的管理水平也必须同步提高,挡车工及维修工应当掌握现代技术和理念。纺机制造厂应搞好售后服务工作,加强对用户的系统培训。使用厂通过精细化管理落实新技术要求,按培训内容严格执行,纠正不合理的操作习惯,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将是保证设备能否正常、稳定运转的前提。

4 结语

纺机厂能否做出高品质的细纱集体自动落纱长车,回答是肯定的。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的JWF1520型及最新JWF1562型细纱机、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EJMl28JL集体落纱细纱机性能上,较低的故障率得到市场认可。

纺机企业要真正做精产品需多考虑承担的社会责任。期待纺机企业紧追国际先进技术潮流,一切为了服务于客户,做出真正客户从内心满意的细纱整体自动落纱长车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圣杰.纺纱过程中后区牵伸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浅析[J].棉纺织技术,2009,37(8):41-43.

[2] 杨志清.用高效能纺纱设备更新改造落后的纺纱设备[J].纺织导报,2011(4):82-84.

[3] 逯常青.F1510型细纱机结构特点及使用效果[J].棉纺织技术,2006,34(12):38-40.

篇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生产国,依靠着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低价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占领着一席之地,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对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纺织品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促进了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缓解了纺织品在国内的恶性竞争,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等等。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

1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现状

现在,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从纺织原料的生产开始,到纺纱,织布,再到浆染和加工其他纺织产品,一环一环之间都形成了完美的衔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生产国,我国的纺织品是全球纺织品出口第二的产业,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六分之一以上,在我国进出口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市场上就开始有了中国的一席之地,而在纺织领域,我们更是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之一。十几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基本上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的利润额已经达到了2576.8亿美元,就业人数保持在2000万人之上。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的影响,对我国纺织业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针对这一情况,中国虽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挽救,但是事到如今,全球的经济仍然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这就表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仍然处在一个很严峻的环境里,我国出口的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近几年,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就必然导致我们出口传统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照这个趋势看来,下降的幅度只会更大。

2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廉价劳动力优势减弱中国出口的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或服,依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多样的原材料来获取利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呈急速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急剧上升的国内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在未来极其严峻,而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相当于邻近东南亚等国家的3到4倍,这种现象向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敲响了警钟。二是人民币的升值造成了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中比较优势的下降,人民币的升值刺激中国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动力已不复存在,未来几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动力还是主要依靠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2纺织领域技术滞后现在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量虽然浩大,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品的整体技术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技术的问题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和产业的持久竞争力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我国纺织品品牌的自主创立。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加上注重生产而缺乏管理的现象严重,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落后,无法与国际先进的纺织机械相提并论,与国际先进的纺织机器相比,我国纺织机械在工艺性能、产品软件开发能力上、机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能耗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另外,在我国纺织品还是注重使用棉花等一些原始材料,对于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还不够。

2.3缺乏自主品牌目前,中国纺织产品原创能力差,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品牌产品,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随着国际市场的日趋成熟,产品之间的较量其实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蕴涵着产品自有的科技和文化。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中占有20%左右,然而在一些国际市场上还是看不见中国品牌的身影,我国服装注册商标超过数十万个但是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认知度的品牌还比较少,甚至不及百个,而在我国国内的服装市场中看见更多的却是许多外国品牌。

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1人民币升值缓解了国内纺织品的恶性竞争从长远方面来看,汇率的调整有利于国内纺织品贸易的秩序化,在汇率未变之前,国内纺织品企业为抢订单,都向国外客商报特别低的成本价。我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的不仅仅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各种问题,更多的是本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我国纺织品一直以来都是采取单一报价直接标价的方式,在人民币升值后,很多纺织企业不再采取单一报价的方式,而是综合考虑汇率,原材料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浮动,将这些因素考虑在报价之内。同时,一些企业也不单单是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生产一些低利润大出口的产品,更多的企业开始寻求高端产品的研发,不再寻找单一客户,而是多方面发展高端客户,在竞争方面做到差异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纺织品行业的恶性竞争。

3.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2005年,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全面取消,使得纺织品出口贸易得到大幅增长,发展迅速,纺织品外贸市场慢慢走向稳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错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中国受到加入WTO协议书“三大不利条款”的制约,目前很难充分享受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结果。美欧对中国外贸的设限,阻碍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发展,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附加值低,主要通过低价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必然会引起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提高,但是因为纺织品的最初价格本来就低,即使提高价格,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纺织企业来说,一味的走低价战略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镇斌,朱重生.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2,(06)

[2]徐晨露.中国纺织品对外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3,(10)

[3]崔甲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0)

篇3

关键词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 变频器 纺织设备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22

1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简介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是培养适应纺织工业发展需求,培养纺织、机电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应熟悉纺织原料、纺织设备工艺流程;会纺织生产基本操作、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纺织机械电气技术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事新型纺织机电设备的操作、维修、调试、保养、管理等工作。现代纺织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都越来越高,并且国家提出的节能理念,都使得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该专业学生应在学习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之后,掌握变频器的原理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2 变频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这场绿色革命的浪潮中,节能仍是绿色革命中最具推广意义和边际经济效益的领域。而变频器在节能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因此,低碳时代又推动了变频器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清洁技术市场情报公司Pike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再生能源用变频器市场将超越190亿美元。

变频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变频调速的突出优点及市场的广泛需求,传统的直流调速技术虽然调速性能好,但因体积大故障率高而使应用受到限制。并且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及电机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新的变频技术层出不穷,使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1 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技术实用化,商品投入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市场大量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大功率集成器件以及控制理论和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技术支持下,使得国外变频器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变频器技术产业体系,并且控制方式较多,控制精度高。完善的工艺水平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使得国外的高端变频器产品迅速抢占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例如,法国阿尔斯通和意大利ABB公司在大功率交-交变频调速技术方面抢占大部分市场;德国西门子在中功率变频调速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日本富士在小功率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方面比较成熟。①

2.2国内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界才开始认识并尝试使用变频器,但国内的变频器整机技术落后,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技术和生产规模。差距主要体现在:变频器技术开发难度大,变频器的核心器件始终依赖进口,成为制约变频器国产的瓶颈。性能不够稳定,以及产品性能指标较低,因此,国内企业在变频器发展初期所使用的变频器大部分依靠进口,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如今,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推动低碳经济,而节能是实现低碳的主要策略。其中,电动机做为最重要的设备动力源,其耗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以上,而且80%为异步电动机,大多数电动机长时间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特别是风机、泵类负载的电动机,电机能耗占比高,节能潜力大,通过使用变频调速装置,使用变频器的电机系统节电率普遍20%~30%,最高甚至可超过50%。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在电机系统领域,将重点推广高压变频器等。同年12月,全国电机能效提升工作会议指出:要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作为未来三年工业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②近年来,随着电机变频调速节能效果日趋显著,变频器产品技术日趋成熟,而且价格不断下调的共同推动下,企业投资改造电机积极性越来越高,驱动了电机变频调速行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该业务有望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

目前,国产变频器的功能不断得到提升、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智能化、全数字化、网络化的产品日趋成熟。另外,矩阵式变频器、绿色变频器等新型变频器也开始进入市场。近年来,国内变频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来应对不同应用领域的挑战,变频器行业正在从以往单纯提品,向用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转变。多家变频器企业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不小成绩,同时也将推动高压变频器实现外延式增长,发掘出新的市场增量需求。步入21世纪后,国产变频器逐步崛起,它们已能挑战国外的品牌,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扩大,现已逐渐抢占高端市场。例如:利德华福、英威腾、森兰等众多知名国内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方案及全球联保服务。成都佳灵成功改变了国产变频器停留在V/F控制方式的这一现象,其推出的直接速度控制方式(DSC),则标志着中国在电机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

3 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上的应用现状

3.1 纺织设备采用变频调速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质量及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纺织工艺的水平取决于纺织机械,用自动化、微电子信息方面的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机械行业已经非常迫切。③如今的国内纺织设备生产厂商主要采用PLC及32位高速微处理器作为设备的控制中心,并且大多采用变频调速实现控制要求。变频技术的运用能有效的简化设备结构,从而提高了电机驱动效率、方便工艺调节和降低维护量、缩短新机械设备的规划开发周期。而且提高了纺织设备的可靠性、加工精度,扩大了品种的种类和适应性。

温度和湿度是提高纺织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境因素,而控制纺织车间温度和湿度的常用机械设备是空调设备和水泵,而带动风机和泵类负载的电动机,通常工作在轻载运行状态,电机运行状况较差。当使用变频调速器控制后,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大大降低了功耗,节省了用电支出。④因此,大多数纺织加工企业都要求纺织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

早期的纺织设备其机械结构非常复杂,不仅耗电量大,而且控制精度差。采用变频调速可大大简化设备的传动机构,并可提高设备的调速性能,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3.2 变频调速器在纺织中的应用现状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在纺织设备上的应用是必要的,对传统的纺织设备推广应用也是可行的。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原有旧设备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是研发采用变频技术的新纺织机械设备。目前,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及各种化纤机械都已经使用了变频技术,另外,对于织造机械中的浆纱机、整经机以及针织机、无纺布、化纤机械、印染机械上也大量使用了交流变频调速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国产纺织机械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量,我国的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的水平应不断提高。而不断开发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变频器以及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器,并更好地将其应用于纺织机械的控制之中,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以在粗纱机和浆纱机中的应用为例来分析一下其应用现状。

3.2.1 粗纱机

筒管卷绕与前罗拉的转速在开停时容易产生差异,造成粗纱张力的过大与过小,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粗纱的粗细节。传统粗纱机的防细节装置采用的是低压电子器件与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实现,这种防细节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且在实际生产中能保持的很少,粗纱的防细节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⑤目前新型粗纱机及老机改造采用交流变频技术,使这一工艺难题得以解决。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FA415A、ASFA411A型粗纱机,是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研制的高速悬锭粗纱机,它的能效之高已被国内外用户所公认。最高锭速可达1300 rpm,其主电机采用变频器调速装置,实行柔性起动和调速,速度平稳,无机械冲击,纺大纱时PLC能自动控制扁平装置多级降低主电机速度,减少大纱离心力对粗纱张力影响,使张力处于最佳状态,以降低断头率,提高纺纱质量。

3.2.2 针织大圆机

针织大圆机是将棉纱织成筒状的棉布,设备经常要求有急停,并要求有灵活的点动运行功能。工作过程要求电机平滑运行且启动转矩要求高。

高性能矢量变频器很好地满足了针织大圆机快速响应,平稳运行,快速停机等要求。在速度控制上针织大圆机要求两个速度,一是点动运行速度,二是正常运行速度,点动是6HZ左右,二是正常速度40HZ左右,并且要求能够根据所织布情况随时调整电机速度。这些要求只有采用变频调速采用实现,因此,变频器在针织大圆机的控制系统中几乎成为标配件。并且变频器的平滑软启功能减少设备对电网的冲击,优越的保护功能大大改善了设备的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 开设变频器课程的必要性

通过前面对变频器的纺织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现状的介绍,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提高国产纺织机械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水平和产品质量,缩小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我们应把交流变频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纺织机械的控制之中。不仅可以大大简化纺织设备的结构,提高纺织设备的控制精度,并顺应了低碳节能的社会发展需要。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原有培养计划中并没有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随着变频器在纺织设备调速控制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对于毕业后将主要从事纺织电气设备维修、调试、保养、管理等工作的学生来讲,掌握变频器技术的相关知识,已成为其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开设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注释

① 张祥星,杜慧慧等.变频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9).

② 吕明磊.浅谈变频器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2(3).

③ 周建明,顾明等.变频器在纺织行业应用调查:应用空间待突破 节能前景更广泛[J].变频器世界,2012(10).

篇4

关键词:针织;产品开发;创新

中图分类号:TS186 文献标志码:A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Upgrades Knitted Products to a Higher Level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knitting indust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nitted products, innovative ideas in time, range and depth dimension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product innovation in each dimen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idea, content and method and supported with typical knitted product sample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time, range and depth represent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and stag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only by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can China’s knitting industry improve its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 words: knitting; product development; innovation

发达的化纤业和纺纱业、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的装备是我国针织产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剩、国际竞争力降低等多重问题。新常态下,通过创新驱动自身动力,成为目前国家、行业和企业多个层面的重要课题。

与机织产品相比,针织产品具有延伸性好、柔软悬垂等特点,适合用于内衣和运动休闲类服装等。而成形结构、轴向结构、间隔结构、网眼结构等则是针织物较为独特的结构。圆纬编和横纬编织物生产无需整经,因而流程短,加工和开发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横纬编则特别适合成形产品的开发。经编产品生产具有高效性,其服用性能介于机织和纬编之间。针织产品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次要的、中低档的产品,实际上针织产品从内衣到外衣,从运动休闲装到正装,从服装向家纺和产业用领域不断发展,巨大的潜力还未被释放。因此,本文将从时度、广度和深度这 3 个维度的创新对针织产品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诠释。

1 时度

时度创新表现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短平快产品研发模式。时度开发是时尚与科技完美融合的体现,其中以设计为主体、以技术为依托、艺工相结合的小批量多品种的开发方式,保证了产品的丰富性,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的需求,结合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运作速度,缩短反馈周期。

把握时尚潮流,了解定位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层面的需求。利用当今热点话题,如“互联网+”、智能穿戴、绿色环保、私人定制、快时尚等,在服装面料中赋予时代特征;抓住潮流趋向,配色、图案、质地和功能是服装面料围绕时度轴开发的四大手段,元素主要源于流行时尚,包括各大秀场和主流媒体的流行趋势,名星、名流、名媛的穿着,热播影视或热门电游的人物穿戴等;融入创新成果,融合纺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入科技元素,如3D印花等。

以科技为主轴,流行周期呈螺旋式上升重复。科技发展对针织产品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随着数字提花技术的完善和电子元器件价格的降低,针织提花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随着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结构提花、色彩提花、结构+色彩提花思想的出现,针织产品花纹的形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形成花纹的工艺多样化,针织产品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艺工结合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

代表时度开发的典型产品包括近年来流行的蕾丝面料和成形鞋材。近年来,蕾丝作为流行元素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各种蕾丝面料及其服装应用如图 1 所示。经编拉舍尔花边在本轮蕾丝的风靡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得益于经编技术的发展,如经编CAD技术、电子横移和电子贾卡技术的发展使得1.2 ~ 1.5 m高度的定位花型设计与生产成为可能,花型变换更为快捷,生产周期缩短;同时,由于原料的拓展特别是棉纱的使用以及印染、贴合和绣花技术的发展,都为经编蕾丝的开发和流行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纬编在原材料、提花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创新,纬编蕾丝面料应运而生,拓展了蕾丝家族产品。

廓形面料(图 2)因具有很强的塑形性,是近几年时装界的新宠,成为男女外套、裙装等时装的优选。双面圆机和双针床经编机均可以形成厚度在0.5 ~ 2.5 mm的双面织物,面料立体效果强,可以在 2 层织物之间形成空气层,保证了廓形面料的轻质和优良的热湿舒适性。针织数字提花技术的应用加上多种纱线材料的组合,可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凹凸结构或色彩花纹和肌理,使廓形织物更具时尚特征。

2 广度

针织产品需要开阔的创新理念,广度层面的创新基于最终产品的顶层设计与创新,将整个设计、生产和应用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一方面在纺织链上加强原料和染整两端的开发应用力度,关注最新的纺丝与纺纱技术,凸出原料的差别化、组合化、功能化与拓展化;关注最新的染整技术,例如新型的数码印花、立体印花、生态染色技术,以及抗菌、抗静电、阻燃等高附加值的后整理技术。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上延伸创新理念,向前延伸到装备的创新,向后延伸到制作、应用领域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提出“服务+产品”的营销理念,创造引导型消费,即不仅提供面料,还提供基于面料的最终产品,如服装款式设计和搭配等后序服务,为创新产品提供良好的市场拓展渠道。

由于针织线圈串套结构的特征,一般针织产品如丝袜、内衣等服装容易发生脱散勾丝现象,此外贴身穿着的产品,从穿着舒适性角度出发,也希望边缘光滑、无痕。针对以上问题,可分别从原料、装备和工艺角度创新综合研发防脱散针织面料(俗称“任意剪”)。从原料角度,可以考虑低熔点纤维、低熔点皮芯结构纤维和高收缩丝。低熔点纱线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表层熔融,使织物线圈粘联,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脱散效果。从针织装备角度,采用高机号的针织设备,如E50以上的圆机,线圈小,结构紧密,能有效防止线圈脱散现象的发生。工艺方面,可在织物边缘采用编链组织形成“光边”,可避免由后道裁剪导致的线圈脱散。采用上述方式生产的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防脱散性(图 3)。

针织产品的广度创新,还应对产品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宽,如医疗领域广泛使用的疝气修补网就是针织产品应用领域拓展的典型。疝气是一种人体常见的外科疾病,早年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在病灶部位进行缝合,而经编疝气修补网(图 4)的出现为患者减少了手术的痛苦和复发的概率。网片主要在高速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虽然组织结构是最常见的经平或经缎组织,但作为人体修补材料,其必须在孔隙率、强度、柔韧性、卫生性等多方面满足临床医学的严格要求。这需要创新人员拓宽医学领域的知识,从纺织专业角度给出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医疗材料领域的创新。

3 深度

如果说针织产品的时度和广度开发是利用目前现有的技术进行突破创新,那深度方面的开发则是对针织产品进行溯本求源、突破极限的基础性研究,这往往会给原料、织造、装备等多个行业带来促进和提升,甚至会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加强理论探究,时刻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进展,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研究,缩短理论突破和应用技术进步的周期,生产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针织服装面料产品。

负泊松比织物是对织物的结构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后的突出成果。泊松比定义为垂直受力方向的应变与受力方向的应变之比的负值,普通材料的泊松比一般表现为正值,即材料在拉伸时的垂直受力方向会变窄,但对于负泊松比材料其尺寸变化情况则相反,即具有特殊的“拉胀性”。目前有 2 种设计生产负泊松比织物的方式,分别为采用具有增大效果的纤维纱线和具有增大效果的织物结构。利用负泊松比特殊的尺寸变形性和形状贴合性(图 5),可应用于运动防护服装、医疗绷带、汽车安全带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针织结构是形成负泊松比织物最具潜力的结构,目前特定设计的经、纬编结构均可达到一定的负泊松比效果,但离产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

智能织物是电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交叉应用的成果。作为内衣和运动服的主要面料,针织物在智能服装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根据不同人体生理性征检测的需求,利用导电纤维编织线圈横列或纵行可实现电子元件的连接,实现针织电路的设计与织造;通过研究针织物形变量与人体生理参数的关系、不同导电材料及针织结构对导电针织物灵敏度、拟合度、稳定性、重复性及拉伸松弛特性的影响,开发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合二为一的舒适可水洗的柔性传感织物(图6),在娱乐、运动、医疗等众多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并将可能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时度、广度和深度 3 个维度上的创新实际上也代表着产品开发的 3 个不同层次和阶段。随着我国针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后的转型升级时期,产品创新成为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必然,需要更睿智的思维和定位。目前产品创新在时度上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和积累,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开拓,从而缩短与国外高科技产品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国针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的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英.我国针织服装发展创新的思路[J].纺织导报,2014(9):74-75.

[2] 蒋高明,彭佳佳.面向先进制造的针织装备技术及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5(2):43-47.

[3] 万爱兰,缪旭红,丛洪莲,等.纬编技术发展现状及提花产品进展[J].纺织导报,2015(7):35-39.

[4] 缪旭红,李筱一.我国双针床经编技术及产品最新进展[J].纺织导报,2015(7):30-34.

篇5

关键词中国服装行业SWOT分析国际化

1我国服装行业的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

(1)中国服装行业拥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服装生产量大。服装行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是生产成本的要素之一。根据美国Wernevr国际咨询公司提供数据,国际服装业每小时工资水平报告:中国劳动力价格为每小时每人0.96美元,综合排名世界第四十八位,该水平相当于日本的1/37,美国的1/20,韩国的1/3,可见中国劳动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是凭借几乎没有价格弹性的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业获得了所向披靡的竞争力。

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总量在世界上居于绝对优势,据统计,2003年服装年产量127亿件,2004年中国在世界服装贸易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24%。2005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是735.6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9.40%,服装出口数量为219.7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8.1%,属于服装出口大国。

(2)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竞争力系数是衡量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是指某产业贸易顺差(逆差)占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即:

竞争力系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当竞争力系数大于0时,表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否则逆差;当竞争力系数趋于1时,表明竞争力愈强,反之则愈弱。据海关资料统计,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519.16亿美元,贸易顺差506.12亿美元,竞争力系数为0.97,说明中国服装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虚拟经营已在部分服装企业盛行。在中国服装行业,国内最早实施虚拟经营的是美特斯邦威。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始建于1994年,集团在国内率先采取“虚拟经营模式,走品牌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虚拟经营是企业把一条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割,企业集中资源于其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将其余的环节外包,企业突破有形的界限,通过各种方式将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环节在企业内外进行整合弥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运作体系。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是指企业从创建到投产经营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活动,如图1,每个环节都有资金的投入并带来相应价值的增加,从而使这一系列环节联结成一条活动成本链。在服装从生产到销售的整条价值链上,价值含量最高的上下游环节分别集中在设计和营销,而美特斯邦威就是抓住了上下游中的这两个重要环节,将整条价值链进行分割,将资源全部集中于产品的设计和品牌的推广上,而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外包。经营模式见图2。

正是凭借这种经营模式,美特斯邦威从1995年年销售额为500万升到2003年年销售额20亿元。短短数十年间创造了把企业爆炸性地扩大了400倍的商业奇迹。集团也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4)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服装业打造国际时装之都奠定了基础。服装业的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纵览世界已有的五大时装之都,即:高级时装之都的巴黎、高级成衣之都的米兰、运动休闲和成衣的纽约、经典男装之都的伦敦和东西方结合之都的东京,都是在本国独特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基础。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早日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服装之都。

1.2劣势(Weakness)

(1)产品档次不高,对外依赖性强。我国的服装业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小,自主品牌只占出口产品的10%,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水平。此外,致命的一点就是我国服装出口总额近一半来自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确实为服装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以进原料、来款式、供品牌”为主体的服装加工贸易模式对中国服装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不有利。盲目追求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国内服装行业的严重依赖性,一旦发达国家不给我们订单将拖垮我们整个服装出口行业。

(2)缺少自主品牌、缺乏专业设计人才、设计能力弱。中国服装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在服装产品上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自我设计能力弱,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只能被动的按照国外客户的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增加了市场风险。整个行业极其缺乏高端设计人才及引领世界潮流的服装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企业设计都是跟随欧美、韩国等国的潮流,创新能力较差。

(3)大力发展OEM,成了品牌国际化的障碍。OEM是指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在我国通常指“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近几年,中国服装出口规模逐年攀升,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及生产国。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出口服装企业都在做OEM,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2%~5%之间,处在服装行业整条价值链上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像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这样,一方面使中国企业失去了打造自己品牌的机会,进入为别人品牌做嫁衣裳的局面,不能准确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另一方面OEM使中国服装企业过度依赖于国外企业,不能及时提高对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开发的原创能力。从而服装生产企业在整条价值链上处于更加从属的地位。

(4)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我国服装企业主要通过广交会、华交会等渠道通过国外中间商或批发商接受定单,很少在目标国市场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出运—交货—结汇”的流程后,就完成了使命。之后的分拨、物流、零售、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增值环节,我国出口企业基本上未参与。而商品销售价格为出口价格的3~5倍,一些名牌产品甚至高达10~20倍。丰厚的渠道利润和品牌利润都被进口商、批发零售商所获得,中国出口商只赚取了微薄的加工费。

(5)很多服装企业规模太小,竞争力不强。这种企业有“散、小、弱”特点,并以加工型为主。企业设备普遍陈旧老化、设备引进能力和技术的再开发能力均很弱,产品难以适应国际市场流行趋势和新消费需求。大部分企业没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和经验。

(6)缺乏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我国服装行业,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2004年我国服装企业有4.5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占15%。更重要的是,行业的组织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低,交易成本高,内耗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山东等沿海地区,但产业投资主体较为分散,个体规模也不大,尚处于发展阶段。

(7)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意识不强,对行业内相关规则不甚了解。不少企业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的纺织服装环保标准(ISO14000)和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等国际标准不甚了解,也不严格按此标准进行生产和进行认证,而对出口前景过于乐观,因此出现了投资过热,出口数量大增,低价竞争的局面。一旦发生国外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特别保障措施时,不少出口企业又听之任之,事不关己,不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应诉,从而更加放任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和广度。

1.3机会(Opportunities)

(1)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世界经济增长虽有所减缓,但仍将继续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数据,中国对外贸易(2001~2004)呈将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为中国服装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背景。

(2)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10%,2004年增长10.1%,2005年增长10.2%,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是10.7%,创下了中国经济10多年来的最快增长。这为中国服装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向中国转移。2004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先行指标——全球跨国并购金额增长了3%,这是2001年以来该指标的第一次上升,扭转了国际直接投资连续3年不断下降的趋势。2005~2006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和拓展市场的势头不减,中国这个大市场已吸引相当一部分的国外资金投向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这将有利于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4)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加强中国服装企业与国际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中国加入WTO后,为跨国公司尤其是知名品牌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我国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的竟争中,学习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进一步积累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和全球企业运作经验,打造中国品牌。

(5)对主要市场出口连续增长的同时,对非洲、对联体等新兴市场增长明显。2003年我国服装出口对东南亚、中东地区、非洲、欧盟、独联体、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出口增长非别为40.8%、47.8%、59%、34.4%、109%、14.7%、29.9%、20.1%,并且已稳居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市场进口来源国的首位。同时,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已初具成效,对非洲和独联体的出口增长速度最为迅速。1.4威胁(Threats)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在全球性生产相对过剩和大批发展中国家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介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国服装赖以推动出口增长的资源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的作用将会受到不断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等东南亚邻近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积极抢占我国的市场份额。据WernerInternationalInc.的2002年全球纺纱与织造劳动力成本比较的统计结果,中国大陆、中国沿海地区、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斯里兰卡的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分别为0.41,0.6,0.25,0.57,0.34,0.5,0.4。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的成本最高,低劳动成本的优势已逐渐消失;且我国的土地和成本还在上升,而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又恰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地区。所有的这一切都导致了我国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2)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根据《世界经济年鉴2004/2005》数据得知,我国服装出口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传统市场。同时2003年对这四大市场出口额为473.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0.64%,并且居日本、美国、欧盟三大市场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虽然对非洲、独联体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有快速增长,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不足以抵御和分散因政治和经济原因所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贸易环境风险。

(3)出口企业经常遭来贸易保护手段。我国服装企业因有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产品成本相对低,在出口时对进口国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进口国针对我国企业采取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保护手段。同时各种新贸易壁垒正成为贸易发展的新障碍。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等。

2中国服装业国际化战略

通过对上述服装行业的SWOT分析,整合整个服装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如何做到充分利用优势和机会,避开整个行业的劣势和威胁是关乎中国服装行业能否走远走好的关键问题。中国服装行业应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战略措施。

(1)SO战略。包括:利用劳动力优势继续保持在生产总量及主要出口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独联体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从全球角度出发发展我国服装贸易,加强与国际跨国企业的交流,学习其最为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及营销模式等;利用中国服装国际竞争力优势将中国由服装出口大国提升为服装出口强国;中国服装设计可融合国际上的时尚元素发挥文化优势。

(2)ST战略。包括:弱化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水平;实行虚拟经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3)WO战略。包括:对产品结构要有所调整,争取在高档次的产品上有新的突破;引进高端设计人才的同时加强对本土设计人才的培养;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世界一流品牌;服装企业要扩大企业规模,不断更新设备改进现有工艺;实现服装产业的大规模产业集群;OEM合作向高层次发展;加大营销力度,拓展营销渠道,加快推行服装外贸出口制。

(4)WT战略。包括:熟悉国际服装行业内的相关规则,深入了解出口市场对服装进口的相关规定;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意识,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加强对我国服装品牌的管理,保护知识产权。

3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服装业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峻,因为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国家的服装生产正在蓬勃发展,而知名品牌的服装几乎被发达国家所占据。中国服装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及壮大,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大规模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虚拟经营;对服装产品质量监督和标准制进行修订,使之与国际接轨;加强企业的品牌意识,争创世界一流品牌;加大营销力度,拓展营销渠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意识,熟悉游戏规则,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引进和培养服装相关的高级人才,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要大力推广虚拟经营在整个行业的实行。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战略策划的实施,有朝一日,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服装“品牌强国”,诞生像世界五大时装之都:米兰、巴黎、纽约、伦敦、东京一样的引导世界服装潮流的大都市。

参考文献

1席酋民.跨国企业集团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世界经济年鉴(2004/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郭建南,郑喆,黄明朗.我国休闲服装市场调查与品牌发展策略研究[J].丝绸,2006(4)

5丁国强.我国服装业现状与趋势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0)

6贺政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04(12)

7耿建明.服装业现状及出路探讨[J].经济师,2000(4)

篇6

关键词:纺织工业;石河子垦区;SWOT;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0日

一、石河子垦区纺织工业发展现状

石河子垦区纺织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进入较快发展期,21世纪初进入辉煌发展时期。经“七五”至“十一五”期间发展,已形成中国“南有江苏华芳(250万锭)、北有山东魏桥(600万锭)、西有新疆石河子(150万锭)”的棉纺业格局,建成兵团、新疆乃至中国西部最大棉纺基地。2010年石河子市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名城”。“十二五”之后,受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纺织工业发展放缓,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降低。(表1)

目前,石河子垦区拥有纺织企业20家,其中棉纺织企业18家、毛纺织企业1家、纤维染色企业1家,包括环锭纺193万锭,气流纺2.69万头,喷气、剑杆等现代织机1,899台,毛纺锭1.8万枚,棉纤维染色生产能力2万吨,染布能力2,880万米,毛巾生产能力8,300吨,产能居全疆各地州市第一。2014年,垦区纺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4.6%;生产棉纱76,902吨,同比增长0.3%;棉坯布3,020万米,同比增长2.2%;染色纤维2.1万吨,同比增长40.9%;精纺呢绒270万米,同比增长4.2%。2015年以来,受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政策的激励,垦区纺织工业运行稳中向好,纺织企业整体呈现“开工恢复、生产企稳、销售回升、利润扭亏”的态势。

二、石河子垦区纺织工业发展SWOT分析

(一)发展的优势

1、棉花资源优势。石河子垦区是新疆优质植棉基地,有12个团场种植棉花,2015年植棉280余万亩,占自治区11.2%,占兵团近30%,预计皮棉总产45万吨。品种以细绒棉为主,纤维长、色泽洁白、成熟度好、均匀度强、棉杂和“三丝”含量低。

2、产业集聚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石河子垦区充分利用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发挥棉花资源优势,陆续引进了江苏华芳集团、华孚色纺公司、陕西唐成棉业、山东如意集团、弘生集团、沙特阿吉兰兄弟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纺织企业集团,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3、交通便利优势。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心区域,地处交通要道,有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G30连霍高速、S115省道。2015年,新疆丝绸之路西行国际班列石河子-俄罗斯开通运行,石河子花园机场落成通航。

4、基础设施优势。目前,有石河子市污水处理厂、新材料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厂3家,日处理污水25万立方米。新疆唯一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兵团第一关、第一检”石河子海关和石河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

5、人文科技优势。有国家“211”重点高校石河子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4所,兵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18所,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在科技、人才方面具有优势。

6、低电价优势。石河子垦区有自己的局域网,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40余万千瓦,形成了350多公里的220千伏输变电网络,开发区大宗工业优惠电价每度0.338元。

7、体制机制优势。八师石河子市实施“师市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既发挥了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发挥了城市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

(二)发展的劣势

1、产品附加值低。石河子垦区已有从纺纱、织布、印染、色染到成衣的产业链,但产品的80%集中在棉纱、棉布、染色纤维等初级产品,服装部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高端市场还未涉足,品种单一,利润率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而且近年来棉纱、布匹均处于下降通道,使得企业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一再被挤压,不少企业缩减产能或停工停产。

2、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目前,垦区没有一家专门的纺织服装创新机构,没有省级纺织企业技术中心或研究中心。域内纺织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比较低。因而有些企业虽然技术装备优良,加工精细,质量好,但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自主设计能力较差,产业发展面临后继乏力的隐忧。

3、人才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劳工就业观的改变,技术工人短缺使企业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方面举步维艰。而且石河子垦区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工资差距大,吸引力差,导致企业招工难、职工流动性大。同时,企业职工队伍素质过低,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管理难度大。

4、融资难问题突出。由于纺织产业不景气年份持续较长,国家金融部门把纺织产业列为高危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对纺织企业实行“限贷避险”,加之其他融资渠道成本高,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三)发展的机遇

1、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核心地区。而石河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可以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并充分利用西行班列,加快向西开放,促进纺织工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2、国家对新疆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2015]2号)为垦区纺织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明确表示,2014~2018年连续五年,每年分别拿出10亿元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3、自治区大力支持。《新疆纺织规划》提出“三城七园一中心”的发展思路,石河子被纳入“三城”之一,成为新疆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区域。2015年,自治区出台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1+5文件,在贷款财政贴息、运费补贴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优惠政策。

4、人们对纺织品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而且对产品的实用性、环保性、保健性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要求,这都给纺织企业发展带来了机会。

(四)发展的挑战

1、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国纺织企业均处于利润下降、销售低迷的境地,纺织品贸易竞争激烈。国际纺织产品供需不稳定、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幅度大等因素对产品出口产生极大影响。

2、国内纺织业困中求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纺织企业运营普遍艰难,行业持续回升尚有压力。而且垦区纺织企业大都生产上游产品,大多需到内地营销,在内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可选择的销售面将会更很窄。

3、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苛,企业在控制污染、节能减排上势必增加投入,在新产品研发上也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人口趋于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也将不断上升。

三、石河子垦区纺织工业发展建议

(一)做大做强纺织企业。抢抓中央“一带一路”和国家、自治区支持新疆发展纺织产业机遇,发挥“石河子棉纺织名城”优势,支持现有纺织企业做多大规模、做强实力、提升竞争能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提升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产品结构。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大力开发绿色纺织品,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路子。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链完善、市场品牌好的纺织产业转移,推动现有纺织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发展印染、织布、服装等下游产业。

(三)加大创新力度。深入实施“互联网+纺织”行动,借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业融合的创新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抓好科技攻关、技术吸纳,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功能更先进、成本更低、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鼓励纺织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增加产品设计、研发等软性技术投入,形成以技术为后盾,以品牌为依托,以产品质量取胜的新格局。

(四)注重人才培养。要注重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企业要为职工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切实提高工人待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要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引进劳动力,同时要加强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加大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石河子大学、农垦科学院、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作用,强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培养企业管理和技术性人才。企业要在研发经费、科研设备等方面为技术人才积极创造条件,构建良性留人用人机制。要重视引进国际贸易和营销人才,让大量熟悉企业业务、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具有涉外知识、精通国际经济法律的国际贸易人才来石河子建功立业。

(五)完善服务体系。行业主管部门要跟进对接国家、自治区促进纺织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确保落实到位,发挥效用;要加强纺织工业运行预测研判,掌握运行动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组织作用,在产业咨询、技术培训、信息化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行业协会功能,引导企业合理有效地投资、规范运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翟少红,崔方林,朱文静.新疆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11.

篇7

本文通过对我国纺织产业的种植、产品质量等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纺织加工、流通及其产业链运行的情况,从规模化种植、纺织纤维多元化和面料功能化、加大服装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达到提高纺织产业竞争力、改善产业运行效率,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纺织业;规模化种植;创新能力;现状;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macro environment on the domestic textile industry cultivation, product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and combinated the textile processing, circulation and the chain oper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From large-scale cotton growing, plurality of textile fibers and fabrics function and increase the garment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textile industry, improve industry for efficiency,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 scale cultiv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situation; development

我国纺织业涉及的领域、环节众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市场环境接近于完全竞争,产业内各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且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较大,行业利润不稳定,市场竞争力较弱。通过对我国纺织产业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以提高纺织产业竞争力、改善产业运行效率的途径[1-3]。

1 纺织业概述

近10年来,我国纺织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见图1)。201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4786.5亿元,同比增长26.8%。纺织行业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项目增长缓慢,行业利润增长持续回落,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4]。纺织产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以廉价劳动力作为主要支撑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已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

2 棉花产量不稳定

我国植棉历史悠久,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消费国,植棉面积在8000万亩左右,产量在600万吨左右,每年棉花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缺口在400万吨左右。由于棉花种植费工费时,且种植补贴远不及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再加上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国的棉花产量近年下降较快。

2.1 种植缺乏统一规划

按照地理区位,我国的棉花种植可分为三大主要区域: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新疆棉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棉区约占25%,长江流域棉区占10%左右[5-6]。除新疆棉区棉花种植成规模以外,其他棉区种植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

2011年,国家出于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按照19800元/吨的价格收购棉花。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对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1年我国植棉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2年国家延续了棉花收储政策,同时提高收储价至20400元/吨,市场预期收储政策稳定棉价的作用不足以弥补棉价下跌导致的面积下降。国家出台棉花收储政策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有利于棉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产业升级铺平了道路。

2.2 种植成本上升

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棉花的种植成本也有所上涨,如图2所示。2011年棉花产值为1995.1元/亩,其中总成本1584元/亩,净利润411元/亩。总成本中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585元,同比上涨39%,人工成本782元,同比上涨9%,土地成本217元,同比上涨24%。物化成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棉花每隔15天就要修整一次,还要定期浇水,及时通风,且采摘期较长。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粮食种植补贴明显多于棉花[7]。

2.3 质量得不到保证

我国分散的棉花生产决定了棉花质量差异较大。棉花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棉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国内研究棉花种子的机构数量繁多,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且每年的棉花质量情况对比性不强,不利于棉花种植的长期稳定发展。棉农采摘棉花后,由于条件有限,存放过程中很容易掺入异性纤维,质量等级受到影响[8]。另外,棉农售棉习惯不仅影响了棉花的光泽和韧度,也影响了棉花的流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3 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

3.1 加工流通利润微薄

目前,我国棉花加工企业众多,但整体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棉花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企业就面临亏损的风险。据中国纤维检验检疫局数据,截至2012年3月,2011棉花年度全国共有1710家加工企业参加棉花公检[9]。另外,国内普遍存在数量庞大的小型棉花加工厂,主要为周边的中小型纺织企业加工籽棉,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棉花加工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为加工费和副产品。目前市场普遍的加工费用:新疆为800元/吨,内地600元/吨,除去电费、工人工资和设备折旧等费用,加工费基本可以勉强维持企业运转。大部分加工企业选择了棉花期货作为规避风险的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缺口长期存在以及进口棉商进入国内市场的诸多因素影响下,国内的棉花流通企业应调整经营理念来应对挑战。结合国情,棉花加工企业应积极构建自己的渠道,可以通过国内的专业化棉花合作社掌握资源,与下游纺织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优化棉花流通结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定的加工利润。

3.2 行业整合不可避免

纺织行业作为产业链中承接原料和成品的部分,包含纺纱、织布和印染等多个环节,在棉纺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的纺织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2011年全年开工率仅为75%。据估算,2011年全行业产能过剩率在20%左右,而新增的纺织项目争相上马,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10-11]。同时,纺织行业在服装产业投入过高,而在家纺等其他方面投入明显不足,也限制了发展的空间。

在“十一五”期间运行良好,棉纺织行业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长,自主创新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近期公布的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出了行业发展方向,即行业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至“十二五”末,全行业出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7.5%。因此,我国纺织业必须改变以量取胜的经营模式,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3.3 服装产业期待创新

服装产业是棉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不仅实现纺织商品的供给,也是实现产品价值、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的增长速度较快,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考虑使得服装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所忽略,服装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而由于欧美经济的疲软,服装企业不得不扩大非洲和东盟等地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试图通过新的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填补市场缺口[12]。

综合来看,全球经济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压缩着行业利润,服装行业一方面消化着产业链上游传导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国外服装大鳄的残酷竞争,不得不思考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之路[13]。产业链的竞争不仅打破了服装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也注入了新的思想。目前,服装企业也开始尝试从原料生产到最终的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4 产业发展趋势

纺织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却存在着上游研发投入不足、中游技术装备落后、下游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滞后等缺点,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资源将成为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品差别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体系当中的低位,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出路。

4.1 棉花生产规模化

棉花生产规模化指的是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扩大棉花种植规模,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推广先进的棉花品种,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采用机械播种和采收,提高劳动效率。棉花生产规模化将稳定植棉面积,不仅可以疏通棉花购销渠道,保证棉花供应,还可以采用期货手段规避价格风险,增强棉农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棉农的种植收益。

4.2 纺织纤维多元化、面料功能化

目前,我国棉花纤维在纺织行业中占比较大,而化学纤维等差别化纤维占比较小,如果出现价格波动,企业将面临亏损的风险。纺织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制新型纤维、合成纤维,通过降低各个纤维含量的占比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加工企业也可以在面料的研制上下工夫,通过开发新型面料和高档面料来丰富面料品种,提升面料功能。

4.3 服装企业应加大创新力度

服装企业处于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掌握着较多的需求信息,能够自下而上地传导需求,同时也消化着产业链上游传导过来的价格压力,对于纺织产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服装企业应整合产业资源,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来了解需求,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来创造需求,同时利用网络等多种营销手段扩大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值得借鉴,但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建立纺织产业的战略联盟或许更为实际。

目前,我国的纺织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保证原料供应,缩小价格波动,加大纺织企业的研发力度,建立品牌优势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强化纺织产业链合作关系,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加强纺织产业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构筑利益共享、各环节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朱北娜.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棉纺织造业持续发展[J].纺织导报,2011(09):12,14,16.

[2]王抚成,杨滨.棉纺织企业应着力解决的五大问题[J].中国纺织,1999(12):4-7.

[3]刘.升级是棉纺织产业唯一出路[N].民营经济报,2007-07-25(01).

[4]徐文英.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10(05):7-9.

[5]苏晓霓.河北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思路和任务[J].河北企业,2011(10):49.

[6]陈定.加速推进棉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J].中国纺织,2001(04):30-31.

[7]刘文硕.棉纺织装备输血产业升级[N].中国纺织报,2007-11-15(01).

[8]程里.标准化:纺织业“十二五”的发展之重[J].中国纤检,2011(05):31.

[9]郝杰.棉纺织企业的升级之路[J].纺织服装周刊,2006(33):40-41.

[10]储诚山,潘家华.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对全球影响分析[J].开发研究,2011(04):16-19.

[11]李红梅,韩华洁.棉纺织业要走减量升级之路[N].中国纺织报,2009-04-07(01).

[12]徐文英.中国棉纺织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J].江苏纺织,2002(01):4-10.

篇8

[关键词]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障碍性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2006年安徽省提出了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战略构想。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将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建设合肥经济圈将有利于发挥合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带动安徽经济奋力崛起。因此,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十二五”期间合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客观要求。

一、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

城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和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若干腹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环状经济区域。

经济圈同城化过程本质上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指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及腹地之间,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和协同发展的过程。同城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内容。

1

实现产品、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在本区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

2

通过同城化发展,产业得到整合,区域分工得以深化,资源得以共享,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对城市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同城化发展所引致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圈的发展。自2003年安徽省首次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以来,合肥经济圈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等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由于存在一些内在机制与体制上的障碍,合肥经济圈的同城化效应还远没有充分发挥。

二、合肥城市经济圈范畴界定及同城化基础分析

(一)合肥经济圈范围的界定

城市经济圈是以自然地理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辐射区域来构建。合肥与巢湖、六安、淮南和桐城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合肥经济圈以合肥市为中心,包括六安市、巢湖市、淮南市和安庆的桐城市(县级市)的经济区域。2008年,合肥经济圈内四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58%;人口1581万人,占全省的29.12%;国内生产总值3211.0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15%,人均2987美元(2008年平均汇价)。

(二)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的基础

异质性使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为不同城市之间开展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与合作和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基础,成为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异质性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的重要因素特征的差异性,由于此差异性使得合肥经济圈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模式(1998年标准),2008年合肥人均gdp为3.45万元(5048.6美元),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淮南人均gdp为1.98万元(2900美元)处于起飞阶段;而巢湖和六安人均gdp分别为1703美元和1283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桐城市人均gdp为1488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经济圈内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

2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合肥三次产业结构为6.3:50.2:43.5,巢湖、淮南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1:43.9:35.1和8.69:61.11:30.2,六安、桐城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4.2:38.6:3.7,2和18.64:48.15:33.21,其中合肥、淮南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其它三市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从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可知经济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表现出“二三一”特征。

3

从主导产业来看。合肥在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淮南在能源、电力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巢湖、六安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桐城虽然是属于县级市,在行政关系上隶属安庆市,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但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各市的产业结构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可以为合肥汽车整车的生产提供零配件;淮南可充分利用巢湖的电缆加快军用电缆、通信光缆和光纤光缆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合肥化学工业园,六安医药化学工业同的发展有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纺纱、坯布和羽绒优势与合肥的服装加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三、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产业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缺乏优势与特色,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合肥是经济圈内的核心城市,更多应该注重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生产业的发展,但合肥市却将部分的传统的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当合肥市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时,六安市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巢湖市更是把机械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来强力推进。再比如淮南的电力行业由于得到煤矿资源的支持,成为淮南市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桐城市把纺织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而六安市却也将电力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看成重中之重的产业来发展。

(二)区域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中心城市占有重要地位。与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相比,合肥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首位度偏低,带动力不强,辐射力偏弱,对周边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更多的是从周边吸取资源,影响了同城化效应的发挥。2009年合肥gdp同比增长17.3%,达到2102.12亿元,位居中部六省市第4位,仅是武汉市的46.09%,郑州和长沙的56.13%和63.7%,甚至比发达省份的中

等城市低。2008年合肥经济首位度为2.36,而武汉市和长沙市的经济首位度分别为6.4、3.0,分别是合肥的2.78倍,和1.27倍。

合肥经济圈内的城市等级体系内部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同城化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合肥经济圈内的淮南、六安和巢湖的城市人口不到100万,gdp总量远低于1000亿元,作为副中心城市规模偏小,桐城市更是一个县级市。而在副中心之外,缺乏若干中小城市的支撑,除了肥东与肥西县外,各县的gdp不到100亿元,城市化水平低,对产业集聚缺乏吸引力。

(三)政策层面同城化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目前,尽管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间已经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只是临时性、局部性的和非制度化的,实现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行政分割问题。在行政区划分割下,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缺乏整体观念,政策制定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长期以来,各地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在很多政府官员中,封闭保守、“肥水不流外人田”、斤斤计较等旧思想仍然存在。在招商引资时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顾地区的产业定位,恶性竞争,强化了经济圈内的产业同构现象。

市场一体化能够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同城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各县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户籍制度等差异,形成了比较隐蔽的地方保护;合肥经济圈缺乏一个发达繁荣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合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滞后,没有构成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商贸流通中传统业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型超市、连锁和配送等新型业态发育迟缓,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

四、促进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合肥作为合肥经济圈的核心,除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家电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外,应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要特别注重扶持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生产业的发展。而基础性、配套性的产业要更多地向六安、巢湖和淮南辐射。六安市要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及饮料制造业。运输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培育钢铁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和水电等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巢湖主要发展电工器材产业、化工产业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食品加工和船舶制造产业。淮南市除了重点发展煤化工、火力发电等支柱产业外,重点扶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和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桐城市产业定位为合肥的产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合肥经济圈周边县镇要充分利用优质农副产品、煤炭及旅游资源等形成与合肥市产业互补的关系,把合肥经济圈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能源基地和旅游基地。

(二)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基于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功能和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巢湖的水资源、治理巢湖污染的考虑,可将合肥市(含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南部)和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含山县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合并为新的合肥市。同时,撤销巢湖市的居巢区、肥西县和肥东县,设立合肥市居巢区(或巢湖区)、肥东区和肥西区。强化淮南市的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可考虑将六安市的寿县、合肥市的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设立新的区。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并且淮南市政府所在地由几百米即是长丰县。将长丰县从杨庙至下塘一分为二,南并入合肥郊区,北以新长丰县并入淮南市。做出调整后,淮南市可以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发展旅游经济,也有利于淮南市西城区的扩张发展,同寿县县城联成一片。

加快产业园区的集聚步伐。政府在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讯、学校医院、水电气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对于国家级开发区和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省级开发区,重点建立产业集群的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情报,收集和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散发管理知识和情报资料等,加强信息与沟通,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之间合作。

(三)政策及体制层面的对策建议

以十二五总体规划为基础,要制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体系等各类专项规划。以省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合肥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合肥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建立经济圈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会晤制度,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问题联合办公制度,研究解决合肥经济圈建设中涉及的确定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问题。

制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和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等,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强政策执行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加快建立合肥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统一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联合招商引资。启动一批事关合肥经济圈社会发展的重大交通、电力、生态、环保、旅游、商贸、信息和文化方面的项目。逐步统一各市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加速构建合肥经济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检验检疫等监管和执法标准。建设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j]城市问题,2009,(1)18-22

[2]蒋晓岚,孔令刚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7):31 32

[3]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4-76,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