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农业 产业结构 调整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贵州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2、其次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六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3、另外也要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一是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二是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四是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另外也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4]。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贵州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5、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一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牛若峰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北方经济(内蒙)》 2002 第11期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汉源县特色经济果林面积达2.21万hm²,包括苹果、甜樱桃、花椒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hm²,建成9个“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示范区”,推进金花梨、黄果柑、高山蔬菜等,建成粮经复合产业基地4万hm²。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亿元,比2015年增长4.1%。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推进了汉源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是农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一些诸如销售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此,对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很有必要[1]。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业和农村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下,对于农业产业调整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汉源县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70%,维修整治堰渠1798km,完成土地整理项目5万hm²。建成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66万hm²。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个,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个,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通过专家组核查。但是,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仍旧不高,农业产业调整中结构不合理,抵御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不强。虽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国家充分给予农业政策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汉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半是栽种果树,很多农户把农田都改成了果园,种植业比例扩大,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逐步缩小。致使较多的经济作物涌入市场,容易引起价格波动的现象,增加种植户的种植风险,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关于农副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不够,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给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影响农业最大的因素是周边自然环境,在很长的发展时间内,经济作物的种植都存在较大的风险,一些地区农业信息相对闭塞,不利于农民快捷地掌握关于农作物种植的一些技术、市场价格等相关的资讯[2]。

2关于农业产业调整的主要措施

2.1深化改革,为农村发展增添活力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创新人才、技术力量、地域发展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完善小规模土地流转、土地资源的整合使用体系,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种植大户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积极融入市场。激发农民种植的活力,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优化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坚持个体经营与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模式,建立健全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从而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促进全县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2.2因地制宜,走地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汉源县的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较多人口和资源短缺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高山地区环境恶劣,没有较好的农业的发展基础,在此自然因素的制约下,要充分结合因地制宜的方针,发展属于汉源县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根据地形特点及气候特点,结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种植有针对性的农作物。大力发展红富士苹果、黄果柑等经济果林,将果树的开花期充分利用起来,打造精品的春游路线,发展观光农业。积极深入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农业,树立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利用高山地形,根据海拔、地形、气候等依次推进,大力发展集河谷坝区、中低山区、高山地区的因地制宜型农业经济产业带。

2.3发展农旅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结合旅游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的发展模式,引进绿色环保的生态发展观念,结合农业的发展优势,打造立足于生态、着眼于自然的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充分结合,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建立生态旅游农业的乡村旅游的新格局。也可以开展梨花节、品果节等一列活动,加大宣传,树立汉源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形势[3]。

3结束语

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要遵循农产品的生长规律,对市场需求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预测,以市场为基础,在国家政府相关农业政策的扶持下,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当地的地区优势积极创新,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环保生态经济农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蔡辉,谢明强,李翊权.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对策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5(03):205.

[2]常江育,吴晓燕,何丽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09):47-48,51.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机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31-01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1 投入更多资金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更多的资金投入,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完善,这样能够增强农产品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交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对农业的发展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做好农业基础设施的强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特色农业

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发挥独有的特色,避开发展短板,形成一种优质、高效、有特色、重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发挥本区域特有的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立足于地区资源优势,将具有地区特色和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品种作为开发的重点,并使之快速成为有一定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的标准示范基地,培育优良、可大量投入生产的品种,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产品在拥有特色的同时,也能保证品质的不断提高;同时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加强对商标的保护,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利;努力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争取产品的出口,扩大农业产品对外开放。

1.3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建设农产品基地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生产者的广泛重视。科技的进步直接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质量,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因素。所以,必须强化农业科技的发展,以此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确立农业科技的开发重点,抓住技术的关键,对科技M行攻关,要有针对性地在不同重要领域进行科技开发;在开发出新技术后,尽快地把适用的、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生产的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地建设农产品基地,突出地域特色,将基地与龙头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1.4 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的思想。解放农民的思想,让他们转变观念,确立新的就业观念和增收意识。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农业产品的高质量和高产量,才能摆脱过去贫穷困苦的局面。确立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2 农机服务工作

2.1 推广的技术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首先,引进新技术必须十分重视其技术内容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技术可靠性;其次应根据当地情况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和机具。如田园管理机具有百姓买得起、农民用得起、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又如秸秆还田项目,虽然当年增产不明显,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也应大力推广。

2.2 领导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广示范的力度

农机推广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差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各级政府要保证农机推广机构新技术的业务经费并随事业的发展而逐年增加,亦可尝试建立农机推广基金,多渠道增加对农机推广的投入。在资金的使用上,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无偿平调、占用、挪用农机推广的资金,确保农机推广资金的合理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2.3 加大农机重要性的宣传,提升民众对农机管理的重视

农机管理服务是现代农业社会服务体系重要的一环,重视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实现农业产业化大有裨益,是实现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鉴于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建议加大对农机管理服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社会无死角的宣传,切实增强民众对农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4 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性

根据农机生产的实际需求,逐步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本着安全生产第一的原则,各个乡镇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的安全指导下,重视与交警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重大安全事故问题,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性。

2.5 针对性组织各类培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力量,也是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采取对策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当的组织相关培训,提高人们的专业水平,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信誉,打造一支新时期现代化的专业农机管理服务队伍,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2.6 制定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改善农机服务管理水平

提升农机管理服务水平,农机站加强自身建设,同样很重要和关键。

2.6.1 制定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实现工作任务分配管理,注意做好任务分工,工作任务精细化、目标化,真正做到职责分明。实现分工与考核挂钩,提升分工工作效率,建议年终考核与分工任务挂钩,根据具体表现打分,量化绩效。实现奖惩制度,

2.6.2 农机管理服务规范化、社会化

改善办事的效率与服务水平,农机服务站是为农民服务的部门,必须要准确定位,建立服务监督台,帮助农民解决农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群众解决问题,强化农民的综合素质,注重外在形象,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农机管理的规范化与社会化目标,推动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农机推广体系创新是农机推广部门改革的出路,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农机推广部门积极与科研生产单位挂钩,向农户直接传播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使科技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蒋振海,夸尔新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机推广工作初探[J].新疆农机化,2003,03:8-9.

篇4

一、1978年以来新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特点

1.劳动力结构转变加快,但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

劳动力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的情况,可以用结构偏差系数来分析这种滞后的相对性。结构偏差系数是用GDP产业结构的百分比除以同期劳动力产业结构的百分比再减去100%所得到的差。2002年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6.20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6.80个百分点,反映出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2.劳动力的非农化转变波动明显

新疆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的变动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1)1978年~1990年为明显缩小阶段。偏差系数由1978年的-50.81下降到-43.37。这一时期产值比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劳动力结构稳步下降。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基本协调。(2)1991年~1995年为波动变化时期,呈现先上升又下降的趋势。产值比重迅速下降,劳动力结构稳步下降。(3)1995年~2002年结构偏差系数呈现出回升趋势。产值比重下降较明显,同期劳动力就业结构相对较稳定。这表明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结构变化比产值比重变化,不仅滞后,而且在近10年来又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3.相对于城镇化速度而言,非农产业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较快

城镇化速度与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两类指标来反映:一类是一定时期内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百分点与同一时期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的百分点之比(计为D),它表示当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时,城镇化水平的相应变化;另一类指标是城镇化水平的增长率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增长率之比(计为E),即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弹性,它表示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增长1%时,城镇化水平的相应变化。两种指标的差别在于,后一种指标(即弹性E)的值受基期的城镇化水平和劳动力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把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劳动力的非农化(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应该说前者事实上包含了后者的内容,但由于新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两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同的,因而又分别开来与城镇化速度加以比较的必要。这样一来两种指标就变成了四个指标。其中DI 、EI反映了城镇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关系,D2、E2反映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关系。这几个指标说明了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反应程度,换句话说,它表示城镇化相对于劳动力产业转移速度而言的相对发展速度,简称为城镇化的相对速度。本文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及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均采取非农人口占各区域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根据新疆各时期的D、E值的变化及与全国比较可以发现新疆劳动力非农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有如下规律:

根据1995年~2006年新疆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1)根据1978年~2005年统计数据分析,新疆城镇化水平提高了8.91个百分点,同期劳动力的非农化比重提高了16.87个百分点,新疆各时期的D、E值几乎均小于1,说明无论是劳动力的非农化还是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对新疆城镇化的推动作用都较弱。原因是各时期城镇化进程均滞后于非农化进程。就第三产业来看,新疆的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慢于第三产业劳动力提高的比重,三产对新疆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较小,但却有逐渐增长趋势。当然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计算所得数据,造成新疆D、E值偏低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方面新疆的非农化速度过于缓慢,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

(2)从表2来看,1995年~2000年D1的值达到这一时间序列的最大值,为0.82,而且E1的值达到了1.08,表明这一时期劳动力的非农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非常强,城镇化相对速度较快。

(3)在整个时段来看,全国城镇化速度与非农化速度基本同步,从全国的非农化与三产对城镇化速度的推动作用来看,非农化的作用是大于三产的作用的。而新疆的D、E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上升速度较快,但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始终都占很小的比例。

二、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小

新疆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弱,一些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太高,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差。新疆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多为初级加工和粗加工阶段,没有发挥出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2.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城市间的经济关联较弱

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区,在现有的绿洲上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城市体系,特大城市(乌鲁木齐)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对于内地同级城市比较弱,城市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都较慢,城镇体系在规模结构上不完善,城市职能分工不明显,其地域属性决定了城市间的联系弱,绿洲城市的发展受到资源、交通等种种因素的限制。

3.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564.9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55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城市居民为34%。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状况。

三、加速劳动力的非农转化,提升新疆城镇化水平

1.在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上,加大农村非农经济比重

新疆是干旱区,绿洲经济是其主导经济,绿洲农业是绿洲经济的基础。新疆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处于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初级水平。绿洲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农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农业结构及其调整的内涵随着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构成农业结构的要素,同时本身又是次一级的结构,从而形成农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与之相对应地,农业结构调整既包括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地域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农业系统内部产业链延伸和产前产中产后每个环节调整,还涉及农业投入结构、农产品流通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农业经营组织结构的调整等。针对新疆绿洲农业结构的问题,总体思路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品种品质和布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绿洲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实现绿洲农业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大非农经济比重,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2.积极调整、发展第二产业,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新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和资本密集型程度相对较低的产业。首先,从轻重工业比例来看,应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使其适合新疆工业化进程,又有利于优化就业结构,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纺织、食品等制造业。其次,针对矿产资源的优势,进行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根据各地区农产品的特点,搞绿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不仅要面向新疆、全国,还要将品牌打到周边国家,新疆具有优越的地缘优势,与多国接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对外开放口岸,发展口岸经济,作为国家物流中转枢纽,充分发挥国家西部桥头堡的作用。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上的合作,技术上的交流,带动新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新疆城镇化建设

根据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的特点,新疆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对城市文明的扩散作用,增强其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新疆的第三产业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仍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应该在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教育等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基础行业的同时,有步骤地建立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配套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区区情的统一市场体系,以及高效能的行政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行业。如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旅游业,即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在社区参与下带动当地居民富裕。

四、结语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滞后于其产值结构,并有加剧趋势,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虽有所上升,但速度非常缓慢,同时,新疆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低,城镇化的相对速度慢,非农化严重滞后于城镇化的速度。今后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劳动力的非农转化(包括职业的转换和地域转移),推动新疆城镇化进程,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及地缘优势,带动新疆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民:中国80年代城镇化速度与劳动力产业转移速度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1993,(1),25~28

[2]孙文生靳光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研究――河北省情况剖析[J].人口研究,1993,(4),29~35

[3]新疆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5]师博秦放鸣: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3(3):48~52

[6]高志刚:产业结构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4(4):593~596

篇5

【关键词】三峡库区 农业 产业结构 后三峡时代

三峡工程库区位于长江上游,处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横跨湖北省管辖的4个县、市,重庆市管辖的21个区县。本文所研究的三峡库区特指重庆市除开主城核心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的15个区县。

三峡库区的兴建给库区农业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对库区和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增加了库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压力。目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早已建成,三峡库区工作迎来了实现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后续发展时代。在实现了“移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后如何在后三峡时代调整优化库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库区农业综合效益,实现“逐步能致富”这个目标,依然是个难题。

一、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三峡库区农业比重大,农村辽阔,农业人口多,同时库区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重点库区所涉及的8个区县(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淹没区域范围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沿江两岸农业发展比较受限。近年来,重庆市依托农产品基地建设,重庆库区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初步形成优质柑橘、榨菜、花椒、优质瘦肉型生猪、中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

(一)库区第一产业仍占有较高比重

三峡大坝的建成淹没了大量农田,导致库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但库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产业仍然占有较高比重。2007年库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34.43亿元,同年重庆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575.40亿元,库区所占比例为48.6%。2010年库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32.8亿元,占重庆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48.56%。可以看出,库区第一产业始终占有较高的比重。

据统计,2007-2010年重庆市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3%、9.9%、9.3%、8.6%,均低于库区第一产业比重的15.9%、15.2%、11.8%、10.7%。

(二)柑橘产业渐成库区“黄金产业”

重庆三峡库区是世界柑橘起源中心之一,有近4000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库区十多个区县的柑橘经济已具规模。重庆三峡库区柑橘种植面积达150万亩,2010年总产量达115万吨,相关从业人员超过百万。重庆柑橘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公司+农户”等柑橘发展模式,发展柑橘专业合作社800多个,出现了5000多个柑橘种植大户和销售大户。2010年,重庆市万州区落实锁定柑橘发展目标、抓好柑橘产业带布局和拓展柑橘销售市场三项举措,加快建成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化中心。万州区通过大力实施柑橘生产“535工程”,使万州柑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企业参与、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三)以榨菜为龙头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库区依托涪陵榨菜、万州鱼泉榨菜两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目前,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榨菜产能目前达10万吨,随着江北生产线投产总产能将达到14万吨。其中,乌江牌涪陵榨菜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8%,而未来预计通过兼并、收购,将市场份额提升锁定至25%到30%。

事实上,自三峡项目开展以来,国家就不断加大投入,库区其他蔬菜基地的规模基本达到自给。加之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蔬菜生产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城市“菜篮子”工程这条主线,以促进蔬菜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题,不断强化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科技兴菜、科技富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库区蔬菜生产的发展。

(四)花椒产业沿库区两岸遍地开花

江津区作为重庆花椒种植的带头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经历了引种选育、试点示范、小规模发展和大面积栽种几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从分散零星种植到规模性集约化生产、从单纯的种植业到综合加工贸易、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农工科贸联动的“三个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各级党政、相关部门、社会各届及广大椒农、花椒企业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创新和实施“科技+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联动机制,花椒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具特色的产业,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2010年全区花椒投产面积达34万亩,产鲜椒15.6万吨,销售收入达14.2亿元。

如此同时,三峡库区长江沿线的石柱、云阳、开县、长寿、涪陵、万州、巴南等区县,近几年都纷纷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大力引进国内强势的精深加工企业,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空前。

(五)生猪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三峡库区是重庆生猪优势产区和肉食品的主要供应地。但库区养猪业面临经营粗放、管理落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工程化系统化体系不健全,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2009年,三峡库区50头以上规模生猪出栏量占总出栏量35.3%,低于47%的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随着生态养猪、循环养猪等技术的进步,养猪业对库区环境的污染已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重庆也正建设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三峡库区养猪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六)中药材产业开始发展

库区优质药材多,影响大。库区原有地道中药材有十几种,在长期良好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地道中药材达二十余种,重庆90%以上的地道中药材都集中在库区。三峡库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库区就有中药材种植的习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野生变家种成绩显著。目前,库区主要种植药材有黄连、青蒿、太白贝母、党参、云木香、桔梗、山药、独活、三木药材等二十余种,药材种植面积达75万亩,规划化、产业化种植面积达45万亩,药材产量达11161吨。

二、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加快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是现实与客观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三峡工程为结构调整提出了总体要求

三峡工程是世界超级工程,它的兴建,奠定了三峡库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全国的能源基地,综合开发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关键环节,梯级开发、“承东启西”的经济枢纽地带。这给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人多田少、经济脆弱的特殊地带来说,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三峡库区农业结构调整是库区所处战略地位的需要,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移民安置的需要。

(二)开发性移民方针为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明确指出:水库移民工作必须从单纯补偿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改消极补偿为积极创业,变救济生活为扶助生活,要使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结合起来,合理使用移民经费,提高投资效益,走开发性移民的路子。根据开发性移民这一方针,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子,为库区移民安置创造良好的环境显得特别重要。

三、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三峡库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应是:始终坚持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不放松,确保粮食生产的不断增长,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变单一的农业结构为综合型的农业结构,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促使库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协调与统一。

(一)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从供给不足的数量问题历史性地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应的结构问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峡库区农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因此,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是以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性调整,不同于以往以增加农产品总量为目标的适应调整。

所以,库区农产品结构调整,要根据库区经济的特点,遵循“优势”原则,确定农业产业结构大的战略重点。这里的“优势”是效益的优势,是真正建立在库区资源与技术之上,具有高质、低耗、有效益、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要建立以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为塔顶,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和产品,向宝塔底层逐步展开的“宝塔式”产业结构。据此,库区要把优质柑橘、榨菜、花椒、优质瘦肉型生猪、中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抓好。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移民致富步伐

目前,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的条件日益成熟,而且有很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开发、全国对库区的对口支援,一批有影响的大公司在库区落户,兴起一批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集团与生产基地。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济,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要根据库区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做大做强库区的五大主导产业,并建立一批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各具特色、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次,要突出库区特色,大力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推出一批以三峡品牌命名的拳头产品,如三峡橘、三峡草、三峡茶等,打入国内外市场,避免低层次产业趋同。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以形成社会联动共建机制。

(三)政府要加大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的力度

库区移民多年来为三峡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国家的移民补偿资金极为有限,而库区的经济基础又特别薄弱,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上,特别关键的巨额资金投人条件是不具备的。并且,高效生态农业不仅大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而且还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经营者个体从中得到的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投资和支持力度。目前,有受益区对口支援库区的政策措施。但是,作为政府行为的对口支援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由于库区总的投资环境太差,移民区与受益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使二者要找到互惠的项目非常困难。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帮助库区引人一些好的项目和企业与库区企业重组,培育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启动对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从三峡电站发电收人中提取一定资金,加快发展库区经济,使库区移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SSM;福建;细分行业;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福建省产业进行研究,吴得文(2005)通过利用SSM分析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沿海城市如厦门、福州、泉州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而其他内陆城市的推动效果相对而言要弱一些;魏文佳(2007)通过利用SSM分析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福建省第一产业增长微弱,二、三产业增加迅速,并提出了相关调整福建产业结构的对策;温春念(2008)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方面对福建省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李变花(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系统的产业结构及其关联关系,提出了海西实施产业转型的战略;陈燕武,楼燕妮(2010)通过利用空间SSM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经济增长,并针对海西区产业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对策;蒋勇,杨巧(2010)通过建立福建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VAR模型,得出:福建省消费结构演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加速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李师源(2011)通过对福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福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对策建议。关秀华(2011)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福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相关对策。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以上研究都是从某个或几个方面研究福建的产业结构,只能够说明具体某个产业或行业存在问题或缺陷;而本文着重研究福建省整个产业细分行业的结构变化和优化问题,运用竞争力分析方法对福建三次产业中的细分行业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评价它们的增长能力、经济贡献程度和竞争力,综合比较出相对好的行业和相对差的行业,并且联系实际各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二、方法选择

对于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区位商法、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上述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中,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能够跨期分析某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当年的绝对量;二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能够把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与该区域所在的更大范围产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三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把一个特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增长,划分为该产业自身的结构性增量和该区域内该产业的特殊竞争力优势增量,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因此,本文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选择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来对福建细分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

三、细分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本文以2006年为基期,2010年为末期,即“十一五规划”期间,选取福建三次产业中的15个细分行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1。

总的增长优势较强的行业(即总偏离分量PDi>100)的有农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这些行业,相对于其他子产业比较突出,因此以上七个产业是支柱行业,并且我们通过表4的偏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福建工业无论是对全省的经济拉动还是全国的竞争力来说,都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工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而其他行业则对于福建的经济贡献较小,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进口。

四、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从前面对福建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产业结构是从三一二向二三一演变,第二产业在福建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要越弱,结合福建目前发展现状及省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以下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1.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海洋经济重镇,培养特色农业产业

整合省内农业资源优势,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打造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2012年国务院批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福建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依托省内沿海城市的地理位置,不断发展海洋渔业、种植业。不断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协调推进海岸带开发,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培养内陆城市特色农业,沿海城市特色海洋农业。

2.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增强品牌创建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食品、鞋服、工艺美术、塑料、石雕等产业调整和振兴,加快发展绿色照明、包装等产业,鼓励沿海传统轻工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支持优势品牌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3.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既能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既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又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福建省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今后还须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实现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双赢。传统的批发、餐饮、运输等行业应继续加强,对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并以此达到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得文.基于SSM的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热带地理,2005(9):238-242

[2]魏文佳.基于SSM的福建省产业结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134-137.

[3]温春念.福建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8.8:43-46

[4]李变花.论海西产业结构的层级性与产业转型战略[J].商业研究,2009.9:116-118

[5]陈燕武,楼燕妮.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空间模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44-51.

[6]蒋勇,杨巧.基于VAR模型的福建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80-85.

[7]李师源.台湾产业转移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1(1):

79-84.

[8]关秀华.论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34-36.

[9]广东汽车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基于扩展的偏离份额法[M].中山大学,2008:24-29.

篇7

关键词:甘肃;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更快实现农村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得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技术带来的效益。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现今,传统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来提升生产力。因此,实用技术培训就可以充分保证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林、牧、副、渔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因此,要想使广大农民成功过渡到现代农村产业结构,就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从而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永不脱产的实用型科技人才,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培训内容单是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层面,适用性较差,难以适应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当前,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农业方面技术需求之外,对第二、三产业技术培训覆盖面较窄,因此农民难以受益于实用技术培训,并且,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使得农民缺乏开拓产业的信心,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过于理论化,农民大多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纯理论培训内容使农民难以充分掌握和接受,由此降低了培训的效用。

2.2 培训普及面有待拓宽

当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面较窄,培训仅仅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农民,这就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培训难以在所有的农民中开展,就使得大部分农民由于不能真正认识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而止步于农业科技化,因此,就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损失。除此之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培训,而对经营管理的培训涉及较少,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逐步从生产者过渡到管理者,因此农民就需要更多的掌握经营管理的实用技术,保证经营的顺利进行。

2.3 培训缺乏组织体系的建立

在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过于松散,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培训设施过于简陋,组织水平较低,培训缺乏系统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农民很少能够自主参与培训的过程,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理论水平严重与人文素质相脱节,造成了培训教师与农民学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因此,农民难以充分理解理论化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技术难以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再者,一些培训组织效率低下,培训的教材更新缓慢,一些当下不适用的培训技术仍然出现在培训教材当中,培训过于形式化,导致农民对培训缺乏热情,难以充分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

2.4 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在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缺乏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助农民更快的掌握实用技术。

3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度

针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就要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要在每个农村设立固定的培训基地,并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在培训的初期,可以不断给农民渗透常规农业技术,使农民逐步了解农业技术的精髓;再根据农民具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推广,从而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适用度。在培训班级的设计上,要争取在每个农村建立一个培训班级,从而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使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改革培训的教材,充分保证教材的质量,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从而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农民需求。针对培训教材,要根据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修改,要剔除已经过时的技术,引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为农民提供指导作用。要优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使教师在具备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提高沟通能力,从而便于培训教师把理论化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效果,切实为农民创造效益,真正使农民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并且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使农民乐于参加到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生产现场学习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有计划的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苹果、反季节蔬菜、肉牛养殖等生产现场学习。例如:在苹果生产疏花、蔬果、套袋、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幼树果农到丰产果农的果园打工,既解决了果农劳力不足的困难,又使非果农掌握了苹果树生产的关键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他们远赴外地打工的路途幸苦。

4 结语

三农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真正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农民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农民收入过低问题。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就要求加大培训改革的力度,从而真正发挥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建立城乡和谐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守聪.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2] 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3] 刘广强.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4] 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02).

篇8

【关键词】公路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公路经济

一、引言

在我国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基础交通设施水平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地区,道路交通设施是农村地区与外界环境联系的重要条件,也是各项产业力量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公路经济的发展,从另一层面来说,也带动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现了对农业产品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下文对于公路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公路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几个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公路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联系

当前我国社会城市化建设进程虽然已经在快速的进行当中,但是整体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依然在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整体产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并且分散经营的模式也难以实现对农产品和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在一些地区相对偏远的农村,各个层级的市场之间沟通存在较大的困难,买卖行为相对脱节,对于产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大潮下,优质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为农民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提高农产品与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距,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三、公路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作用

1.公路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农业市场有着良好的推动意义

公路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带动了诸多农业产品流通渠道的增加。以往传统独家、小户经营模式逐渐产生了变化,个体经营、集体经营、国家经营等不同经营模式,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农村地区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企业也逐渐进驻到了农村地区,并且更好地带动了整体农村地区产业环境的发展和完善。跨区域生产的模式,是现代众多企业对于自身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选择。另外,公路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区域市场的形成,提高了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打造全国性的地方特色市场。

2.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水平大幅度提高

物流运输水平的提高,是公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和体现。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其生产对象是农副产品。高水平的物流运输,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我国农业生产与经营组织较多,整体农业生产相对混乱,并且很多不良竞争也不利于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农民在进入市场中,其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作为市场交易中弱势的一方,农民难以对自身的经济利益进行保障。公路经济的发展,促使地方的物流运输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地方农业产业中的空缺进行了弥补,并且通过对产业组织的合理构建,实现了市场、农民、物流公司的产业链组合。农民只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再联系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就可以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物流运输过程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载体,让农民交易成本和交易难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3.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随着公路经济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并且其产业结构的特点也随着地方经济特点逐渐凸显。公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地方交通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拓展了地方经济要素中转换与聚集扩散的功能,这是地方经济长效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于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分解、碰撞、流动与重组,结合经济手段进行疏导和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方产业的合理性。首先,公路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工业发展得到了落实。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工业化生产是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将社会资源、市场等进行合理的协调,并且结合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当地农业产业生产的聚集度。在农业生产聚集度达到一定规模后,不同的企业才可以在当地实现集中的投入建设,从而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让当地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公路经济的发展,通过交通优势使得地方专业化生产水平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并且促进了地方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成熟,促使更多资源流向当地地区的其产业当中。最后,公路经济的发展,可以对于当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整,将以往产业结构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理化调整,打破以往经济发展中的局限,丰富产业结构类型,促进当地地区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公路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作用。在进行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投入,并且积极地进行管理,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整体运输能力,进而更好地帮助农业产业化实现长期、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达文,赵琳,常晓靓.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制约分析[J].知识经济,2012(11)

篇9

【关键词】球体经济一体化 农业 贸易 政策

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监管农业贸易行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国制定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贸易发展予以了促进,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业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进出口数量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有一定提升。

一、农业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贸易面临的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贸易实际情况与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较为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非常多,但是在土地资源方面处于一个紧张状态,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数量比较少,因此我国在农业贸易发展方面应当重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予以出口;但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还受到了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了阻碍,导致贸易逆差状况发生。

就目前来看,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薯类、植物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造成严重的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发生,阻碍了农业生产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对大豆生产方面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经济效益并未达到预期增长,一些农产品在出口方面受到了限制,一些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受到了阻碍,如蔬菜水果、肉类以及水产品等,而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日本等国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贸易往来上实施了贸易壁垒政策,导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制定一个合理的农业贸易政策。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解决措施分析

(一)农业补贴、反补贴法律政策的制定

对于我国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我国应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选取农业发展保护政策措施,对各个国家在农业贸易政策制定方面的优秀经验与方式进行学习与借鉴,制定一个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实施的补贴政策,我国必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反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贸易的稳定发展予以保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重视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由农业生产补贴保障转变为农业收入补贴增加,即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对合理的流通环节补贴予以保留,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成本予以运用的时候,应当对重点问题予以着重处理,对资金补贴效率予以提升,对重点地区、产品以及企业予以突出,进一步提升农业贸易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的不足对农产品出口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即:①重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加速,通过规模化生产对农业生产效率予以提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竞争力予以提高;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对科技予以合理应用,对专业加工粮基地与大型商品粮基地予以建立,改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状况,以此提升农业产品的专业化、商业化水平。②加大农业生产力度,对粮食品种结构予以合理改善,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农业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农业粮食的总体质量,在消费方面对农民予以合理引导,确保粮食结构的稳定性、平衡性。

(三)重视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与事业农产品产值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产值还比较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二、三产业在国有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还比较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缓慢,没有一个统一的产业链条,造成农产品增值难度增大,农产品的安全维护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链条,对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予以改善,进一步促进农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对农产品管理水平予以合理改善,鼓励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在生产种植过程中选取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质量,使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能够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贸易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农业贸易政策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同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对其予以合理制定与完善。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首先对农产品结构含义予以明确,然后确定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立足于法律制度对农业贸易的发展提供合理保障,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补贴,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在此基础上降低农业生产资金成本,对农业生产规模予以扩大,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农业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岭,高芳.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3.

[2]王丽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农业贸易政策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5.

[3]杨晓英.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

篇10

关键词:吉林省西部;农业结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结构历来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其合理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具体表现为:在农业层次,种植业比重有了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在种植业层次,粮食作物比重有了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增加。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值构成上应当具有的特征是,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回顾吉林省西部2001~2011年农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有益于吉林省西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1吉林省西部农业结构的变化

1.1吉林省西部农业用地的变化

吉林省西部包括白城和松原两市的洮南市、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乾安县、扶余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长岭县、洮北区和宁江区,总面积为4.59万km2。2001年,总人口468.47万人,农业人口323.72万人,非农业人口144.5万人。2011年总人口494.48万人,农业人口331.42万人,非农业人口163.26万人。10a间,总人口增加26.01万人,农业人口7.7万人,非农业人口增加18.7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由30.85%提高到33.02%,提高了2.17%。低于吉林省城镇化率提高9.5%的水平。

全区农业用地面积2001年为2.14万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6%;2011年农业用地面积为3.56万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7.56%。10a间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42万km2,农业用地比例增加31.56%,农用地的增加主要源自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全区人均耕地占有量由2011年0.33hm2增加到2011年的0.36hm2,是全省人均耕地占有量的1.7倍。

1.2产业结构变化

2001年,吉林省西部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一产占34.62%,高于吉林省27.6%的平均水平;长岭县、扶余县甚至高达63.9%、63.9%。相比之下,二产产值仅占38.92%,略高于全省38.3%的平均水平;三产产值更少,只占26.45%,低于吉林省34.1%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为二一三型,人均GDP为5578元。

2011年,吉林省西部的产业结构,二产占绝对优势,为49.11%,前郭县、乾安县、大安市二产占比例超过50%;一产比重为17.30%,高于吉林省12.09%的平均水平,长,,,,岭县甚至高达30.21%;三产比重为33.59%,略低于吉林省34.82%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人均GDP为38723万。

10a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明显的,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型跃迁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区内两极分化明显:乾安县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最快,由10a前的二、一、三结构转型为二、三、一,二产产值高达63.96%,一产产值仅占11.36%;长岭县的产业结构虽由10a前的一、三、二结构转型为二、三、一,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一产产值比重依然占30%以上,且三个产业产值比例接近。全区人均GDP较10a前增加6.9倍,结构调整较快、二产产值占绝对优势的前郭县、乾安县人均GDP的增速快于全区的平均水平(表1)总体看,松原市所辖县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快于白城市所辖县市。

表1 吉林省西部2001-2011年产业变化幅度表 (单位:万元/%)

市、县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一产变化 一产比例变化 二产变化 二产比例变化 三产变化 三产比例变化 人均GDP变化

松原市 11829527 1695903 -17.26 5946656 6.75 4186968 10.51 40101.1

长岭县 1762184 451612 -33.69 745800 25.90 564772 7.76 27377.8

前郭县 3755626 514915 -19.43 2031450 9.44 1209261 9.96 62218.8

乾安县 1411223 130719 -22.94 937001 26.56 343503 -3.66 45138.7

扶余县 2485799 502899 -35.21 969990 27.18 1012910 8.00 32063.3

白城市 4712874 712493 -17.23 2443717 17.46 1556664 -0.23 23205

洮南市 832012 176807 -11.36 359209 12.25 295996 -0.90 18983.9

大安市 882487 91654 -20.72 538894 21.74 251939 -1.02 21331.4

镇赉县 865520 162489 -29.94 431122 24.93 271909 5.10 30082.5

通榆县 768435 126490 -30.96 298453 13.99 343492 16.97 20666.5

全区 16542401 2408396 -17.33 8390373 10.19 5743632 7.14 33145.1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02、2012

1.3农业内部结构现状

2001年,吉林省西部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比例不合理,种植业产值比重过大,各市县农业产值所占比例都超过50%;林业、渔业所占比例低,不足2%;牧业不足30%。种植业占农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57.8%高3.7%;养殖业比全国平均水平38.9%低6.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结构呈增长势头。

2011年,吉林省西部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比例中,种植业产值居高不下,全区平均为61.05%,洮北区、通榆县甚至超过72%;林业所占比例不足2%,渔业不足3%的局面没有改变;牧业所占比例略有升高,达32.67%,长岭县最高,达44.16%。种植业占农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58.2%高2.85%;养殖业比全国平均水平34.02%低1.35%。

10a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明显,种植业产值由10a前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9.11%上升为61.05%;林业产值由10a前的1.19%上升为1.57%;牧业产值由10a前的38.47%下降至32.67%;渔业产值由10a前的1.23%上升至2.06%。从变化幅度看,种植业产值比大安县、通榆县、长岭县和乾安县变化大,大安县和通榆县较10a前提高近15%;乾安县和长岭县较10a前下降近10%;牧业产值变化较大的县为长岭县、乾安县、大安县和通榆县,长岭县和乾安县较10a前提高了10%,大安县和通榆县较10a前下降了近20%。总体看,农林牧渔的产值比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中依然占据当家老大的地位。松原市农业产值比略有下降,牧业产值比有所上升;白城市农业产值比有较大幅度上升,牧业产值比明显下降(图1)。

图1 吉林省西部县市2001-2011年农业内部结构变化图

1.4种植业内部结构现状

2001年吉林省西部粮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大豆种植面积不足耕地总量的5%,油料不足15%,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均不超过5%。可见,粮食作物所占比例大,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虽有种植,但所占比例都很小。从区域内部看,松原市除前郭县外,各县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均在80%以上;白城市各市县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在68%~88%之间。大豆的种植面积扶余县和镇赉县较高,油料作物主要集中在长岭县、通榆县和大安市。葵花籽集中于通榆县种植,甜菜的种植面积长岭县超过5%,蔬菜的种植面积市区的比例较高。

2011年,吉林省西部粮食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大豆种植面积不足耕地总量的2%,油料不足10%,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均不超过5%。可见,粮食作物所占比例大,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虽有种植,但所占比例都很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洮南市、洮北区、镇赉县高于80%。

10a间,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明显,除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变幅较大外,其他各类作物的种植比例变化均在±10%之内。种植业中粮食的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10a间这种优势有所强化。松原市前郭县变化最明显,由10a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31%升至目前的70%,增加了40%,松原市所辖的宁江区、扶余县、长岭县和乾安县比例有所下降;白城市除通榆县粮食种植面积略有下降外,其他各县市都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10%之内。蔬菜的种植面积呈现出向市区聚集的趋势,甜菜的种植面积萎缩明显;大豆、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仅宁江区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略有增加;葵花籽的种植面积略有上升,洮南市增加幅度超过1%(图2)。种植业内部结构,仍以粮食种植为主,种植结构相对简单,区域特色不鲜明。

图2 吉林省西部县市2001-2011年种植业结构变化图

1.5粮食作物内部结构

2001年,吉林省西部粮食作物内部的种植结构中,玉米播种面积占61.5%,水稻的播种面积占10.66%,其他粮食作物的面积占27.85%。从区域内部看,松原市为63.60%,较白城市46.97%的平均水平高16.63%;水稻的种植面积松原市较白城市高0.35%;其他粮食作物松原市较白城市低近17%。从各县市的差异看,玉米种植比例最高的是长岭县,为75.28%;水稻种植比例最高的是前郭县,比例为20.04%;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通榆县最高,达52.170%。总体看,白城市较松原市粮食作物内部的种植比例差异大,玉米的优势地位弱。

2011年,吉林省西部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占64.12%,水稻的播种面积占13.43%,其他粮食作物的面积占22.45%。从区域内部看,松原市玉米的种植比例较白城市54.23%的平均水平高24.96%;水稻的种植面积白城市较松原市高4.36%;其他粮食作物松原市较白城市低近15%。从各县市的差异看,玉米种植比例最高的是扶余县,为83.75%;水稻种植比例最高的是镇赉县,比例为36.10%;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通榆县最高,达58.02%。总体看,白城市较松原市粮食作物内部种植的比例差异大,玉米的优势地位弱于松原市。

10a间,粮食作物的内部结构调整不明显,全区看,玉米种植比例较10a前增加2.62%,水稻的种植比例较10a前增加2.77%,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较10a前降低5.39%。玉米的种植面积除通榆县、镇赉县和长岭县略有下降外,其他各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安市和扶余县的增长较明显;两市县玉米的种植比例较10a前增加近20%;水稻的种植比例除长岭县和通榆县减少外,其他各县市均呈增加之势,洮北区和镇赉县增长20%左右;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除通榆县外均呈减少之势,扶余县、洮北区、洮南市和大安市减小30%左右(图3)。

图3 吉林省西部县市2001-201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图

总体看,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单一化趋势明显,玉米的主导地位突出,水稻的种植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呈减少态势。

2吉林省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辨析

2.1农业结构不尽合理

10a间,吉林省西部产业结构趋近合理,已由以二、一、三转型为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质量提高。但区内发展不均衡,长岭县由一三二转型为二一三结构;其他各县由二一三结构调整为二三一结构;扶余县则由一三二结构转型为三二一结构。吉林省西部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阶段。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牧业次之,林业、渔业所占比例甚小,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间匹配不合理;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粮食种植为主;粮食作物内部,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且这种趋势在加强。这种单一的农业经济,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吉林省西部的资源优势,而且影响西部经济的发展速度。

2.2资源配置不合理

吉林省西部处于亚湿润、亚干旱的过渡带,大气降水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0mm左右,为吉林省降水低值区。降水在本区变化趋势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范围在550~400mm之间。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每年的6~9月份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80%,其中7、8月份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0%~60%,春秋两季则较少,仅占年降水量15%~20%。春季是播种期,但干旱严重,大部分地区必须点水种,否则种子因缺水难以出苗。7、8月正值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同季,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常因暴雨集中,降水过量,导致内涝或洪灾,对于缺水的地区不仅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而且引起土壤盐渍化。大面积种植玉米、水稻的面积又略有增加,其他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使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大,这对缺水的吉林省西部水资源平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3土地退化有所扼制

吉林省西部有相当数量的耕地,甚至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沙、碱化问题,但有减少的趋势。据测算,与10a前相比,土地沙、碱化发展有2个特点:沙碱化面积略有缩小,有东退西缩的态势,总量上减少5%左右;沙碱化程度减轻,轻度盐碱化土地占总面积的比重由原来的69.8%下降到29.5%;中、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由原来的6%上升到3.4%。土地沙、碱化给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但因近年沙化土地治理投入的加大和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的土地治理,盐碱地开发水稻田,通过以水洗碱,使盐碱化土地量减质轻。但吉林省西部属水资源匮乏区,水稻面积的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后继水资源若供给不足,则可能发生次生盐碱化,土地退化的潜在风险大。土地退化问题仍在威胁吉林省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吉林省西部的粮食安全。

2.4农业污染

近年来,吉林省西部地区为了增产增收,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全区2011年较10a前的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03194吨,农药施用量增加了30.14吨。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影响该地区绿色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2)。从表中可见,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较多的县市为前郭县和洮南市,均是以较高的化肥、农药的投入来获取较高的产值。

2.5产业链不完整

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多次升值,农业经济效益很难有质的提高。目前吉林省西部农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农民从耕地中获取农作物籽粒的同时,秸秆也取走,且大部分用做薪炭,由于长期以来土壤中的养分入不敷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终导致土壤退化。秸秆被移出土壤后作为燃料烧掉,造成了有机肥料的大量浪费。农业产业链中断,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调高调优农产品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在此基础上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形成完整的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建议

综上所述,10a来吉林省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在西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没有发挥较大的作用,农业产值在GDP的比例呈减少态势。为了吉林省西部的粮食安全,为了吉林省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

3.1提高牧业的比重

发展农区牧业,在经营模式上,构建以林护田、以草养田、 过腹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集约、可持续的大农业。

3.2调整种植业结构

提高经济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和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结合地方农业生产和市场条件,将花生、药材特色产品列入主要农产品,并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3.3在水源充足

灌排条件好的县市适当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通过以水治碱,治理盐碱地,将可开发的未利用地变为可利用地。

3.4有规划地逐步实施还林

还草、还湿生态工程,进一步巩固沙化、碱化、退化土地的治理成果,根据各县市资源特色,构建具有本土优势的农业结构,培育拳头农产品。

3.5根据市场导向

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云德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要从“大”字上做文章[J].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3.

2.脱首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2.02.

3.谢传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和对策[J].财政论坛.2010.6

4.冯红霞.促进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城市化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07.

5.余鲁. 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李乐爱,肖秋平.把握住农民思想脉搏—对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