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课堂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08 18:0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智慧课堂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智慧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篇1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智慧课堂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为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以资借鉴。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完善他们的人格成长,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构建智慧课堂,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层面和教学手段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它的内涵。

(一)教学理念层面的智慧课堂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应当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打造智慧课堂,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引领,不管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打破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关注课堂生成,将教学目的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智慧者”,进而使知识课堂逐渐走向智慧课堂。

(二)教学手段层面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实施和应用,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体现了学生作为探索者、发现者、实践者的主体地位,而且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获得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有了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智慧课堂的生成。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梳理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在多层面上保障智慧课堂的实施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现智慧课堂。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1. 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一个主体,就是学生。但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中心地位,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陈旧的教学理念的误区。智慧课堂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得以绝对保障的。教师只有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才能据此展开有效教学。

2. 教学要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长久以来,国内教育者都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因此课程教学不免形成“满堂灌”的局面。其实,教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领域。知识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智慧,成长为有一定学习能力,在今后具备获取知识能力的人。为此,教师应该树立智慧教育的理念,使教学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①以学定教。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遵循以学定教原则的课堂,因为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和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进行教学,而是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对圆具有的已有认知进行梳理,然后询问学生对于圆都有什么理解。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教师再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再进行新内容的教学,会更有重点,有方向,课堂也会更充满智慧。

②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合作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更是不能欠缺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应该树立合作的意识,在合适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飞跃。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不同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有的是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有的是小组内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也有的是不等底不等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体与圆锥的体积有何关联。由于学生持有不同的圆柱和圆锥,所以他们都投入了合作操作中。在合作中,学生将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中,再将圆柱中的水倒入圆锥中,仔细地观察着,热烈地讨论着,并且详细地记录着。在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大大激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最后,三个小组的学生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没有关联,但是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发现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个结论使得学生十分好奇。教师要求这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实验汇报。汇报完,学生恍然大悟: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是圆锥的三倍。如此,具有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课堂更具智慧性、艺术性。

(二)多层面保障智慧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1. 利用翻转课堂保障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具有四大优势:用视频再造教育;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因此翻转课堂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智慧课堂的保障。为此,教师应该利用翻转课堂来确保智慧课堂的构建。例如,教学《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中,榱吮U现腔劭翁茫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了解与感知平移和旋转。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对平移和旋转有了初步认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多次观看也大致了解了这节内容。这样一来,就为《平移与旋转》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新知已有掌握,教师所做的,就是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根据学生课外观看微课视频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如此,课程变得更有效率,学生学习更有重点和方向,教师教学也能更有针对性。这是智慧课堂的基本保障。

2. 利用微课保障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应当是高效的、互动的、快乐的、开放的、信息化的。微课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的产物,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完成解惑过程。它的出现和运用,使“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使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和探究。因此,利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教学手段方面的保障。例如,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微课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语言、物品运用到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如教学完“认识时分秒” 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认识钟面”,视频中首先介绍钟表的历史,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制作钟面?接着边操作边讲解制作过程,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钟面。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拓展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智慧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都应追求的课堂局面。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任敏. 聚焦智慧课堂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 新课程(小学),2013(4).

[2] 梁兆秀. 巧设智慧环节生成智慧课堂――创设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体悟[J]. 教师,2013(4).

篇2

关键词:教学智慧;教师;课堂教学

Abstract: Teaching tact means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a kind of ability with sensitive ,swift and correct judgments and actions when facing complicated teaching situations. Teaching ta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which can be pided into empirical teaching tact and creative teaching tact according to its degree of complexit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tact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i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arts, accumulation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en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teaching tact; teacher; classroom teaching

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二重性,长期以来,人们受“科学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较为重视对教学科学性的研究,而对教学艺术性的研究显得不足。教学艺术性是教学人文性的反映,它一般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因此常常作为教师钻研的内容之一。事实上,随着教育研究中“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对课堂中教学艺术的研究正在成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课堂志”[1]这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主,对课堂教学智慧进行专门研究,力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研究教学的艺术性。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辞海》上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

在英文《韦氏大学词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智慧(tact)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感,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智慧常常和机智同义,是指一种全身心的、敏感的、审美的投入到做事中去而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智慧活动具有人际间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是活动者瞬间知道该怎么做,并与他人相处的临场能力和才艺。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那样“展现智慧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和恰当地行动的能力。”[3](165)可见,智慧是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虽然我们说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智商,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安身立命、直面人生、应对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品质和状态。但智慧还是与人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的智商、人生的阅历、能力的水平、知识程度等密切相关,尤其是智慧与教育的质量关系特殊,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时表现的智慧水平。“好的教育有利于人的智慧的发展,不良的教育条件有可能限制和压抑人的智慧的发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4]难怪一些教育家批评中世纪的教育时指出学校变成了屠宰青少年智慧的场所,也难怪今天一些人批评应试教育时指出,应试教育虽然使学生获得了一些知识,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智慧。

什么是教育智慧呢?教育智慧是教育情境中的智慧性行动,是教育的实践语言──它是在教育时机行动的语言,是教师对教育情境的即刻的投入。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能够保持瞬间的、积极的行动,从情感上、从反应上,由衷地行动。当教师作为富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时积极地、敏感地、反思性地与学生生活──搜寻恰当的语言或行动,教师也只能隐约地意识到自己行动。“教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3](196)因为教育智慧是那种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的技能,而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教学的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所以教师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教师要时刻在意想不到的教育情境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而这种积极的状态,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所以研究教师的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中研究教师的教学智慧。

什么是教学智慧呢?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5]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教学的“复杂性”,二是教学的“情境性”,三是教学的“实践性”。第一,教学智慧强调教学的复杂性就是在于说明教学智慧是必需的。“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6]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去遵循一些必然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与理解一些特殊现象,处理一些特殊的问题。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是因为教学智慧和教学的人文性相联系,强调对待个别、特殊的教学实践问题,是一种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它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智慧大都是由突发事件、特殊情境和意外情况“逼”出来的,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必须符合一些教学活动的必然规律,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有些现象需要理解和解释。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即人们对教学现象及规律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握,并形成严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内容体系,反映的是教学的必然性。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这是要把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区分开来,虽然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教学技能是一种通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的较为简单的能力和技术,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存在于自身之外,而教学智慧则不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是不可学习与传授的,而是将原则反省的普遍性和感觉的特殊性结合在一个特殊的教学情境中,其践行本身就是目的。

二、教学智慧的特点

有人把教学智慧比喻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7],意指教学智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同时反映了教学智慧的可观察性。是的,虽然教学智慧是偶发的,但它绝不是不能把握的,只要研究者身处教学智慧出现的特殊教学情境之中,就可以观察到教学智慧展示的整个过程,就可以用课堂研究中常用的课堂志的方法来再现教学智慧,将此情境、此智慧、此方法三者融为一体,以教育叙事的形式或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表达与解释这种似乎没有规律性的教学现象。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教学智慧的可把握性,我们还是通过一个课堂教学的案例来加以说明吧。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小组的听课活动中,曾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所小学里,听过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课文是儿童童话《蚂蚁与蝈蝈》。课文内容是“夏天,天气很热,一群蚂蚁在搬运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推,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几只蝈蝈看见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躺在大树下,个个很得意。冬天到了,寒风呼呼地刮起来了,蚂蚁们正围在暖烘烘的家里吃着美味佳肴。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第二天,蚂蚁去看蝈蝈时,它们已经被饿死在家里了。”

当教师让学生扮演蚂蚁与蝈蝈时,扮演蝈蝈的五位学生在教师朗读到“蝈蝈被饿死在家里了”时,便躺在了讲台上。是啊,学生认为既然蝈蝈被饿死了,就不能再站着了,所以就用这种方式来表演。戴老师让躺在地上的“小蝈蝈们”站起来,而王小刚同学倒在地上不起来,教师问他为什么不起来时,他慢慢地站起来,并问老师他可以提一个问题吗,在戴老师的许可下,他问道:“老师,我觉得蝈蝈也挺可怜的,你想那么冷的天,又没有吃的,都快要饿死了、冻死了,它们需要蚂蚁来帮助,可蚂蚁呢?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觉得蚂蚁不是什么好东西。”由于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她站在讲台上,一会儿看看听课的人,一会儿看看学生,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课堂气氛十分尴尬,这种情况持续了约20秒钟。20秒在平时可能是一个瞬间,大家都不会太在意,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被“挂在黑板上”时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戴老师在这种情境下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大家讨论一下,王小刚同学说蚂蚁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底有没有道理?”课堂里一下子像火山爆发了一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争论了起来,沉闷的课堂气氛顿时烟消云散,教师的不知所措也一下子找到了台阶。同学们的争论十分激烈,有的甚至为了蚂蚁是不是好东西的问题还吵了起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镇静起来,她一边在同学们中间走来走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一过在着力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中解决。当她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十分感兴趣,而且有许多话要说时,她的灵感再一次闪现,她把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同意王小刚同学观点的,另一组是不同意王小刚同学观点的,然后组织两个小组的同学展开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意王小刚同学观点的同学认为,蚂蚁没有给蝈蝈食物,是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因此它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同意王小刚同学观点的学生则认为,蚂蚁爱劳动,自己创造财富,是光荣的,蝈蝈懒惰,不爱劳动,还笑话别人,是可耻的。同学们还分别联系到自己与人相处时是否帮助别人、是否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家里是否热爱劳动、在学校里是否打扫卫生等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极,问题讨论有一定的深度。正当教师组织学生试图从讨论中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不得不带着某种遗憾离开了教室。

在课后的反思与评课活动中,先是戴老师本人对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步骤进行了说明,比较谦虚的她最后得出结论:这节课还是失败的。她说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教案里写的内容没有讲完;第二,没有回答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被“挂在黑板上”了;第三,课堂秩序混乱,没有组织好学生课堂中的讨论。因为参加评课的有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学校的领导、教研员、学校教师代表等,我认为有必要对这节课的定位和认识加以引导,所以我以“读懂老师”的角度,首先第一个发言来评这节课。我认为这节课并没有失败,相反,它的真实性、生成性、问题性表明它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课,是一节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课。第一,从教学任务来看,似乎教师没有完成教案,但教案是预设的,而教学有许多不可预设性,即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第二,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出乎成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一时回答不上来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完全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戴老师就做得很好,她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讨论,自己来解决,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表现,而且,这种智慧是连续表现的,即当学生对此问题有话可说时,戴老师就安排了小组辩论的形式,气氛热烈,学生发言积极,很好地完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任务。第三,课堂秩序问题要正确对待,不要以为秩序井然的课堂教学就是好的教学,有时,课堂里学生为某一问题争起来,吵起来,好像秩序有点乱,但这里面还是有规则的,说明学生投入到了学习内容的思考与表达之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组织与调节,秩序仍然是很好的。由于我发言的引导,当地教研员也就对这节课持肯定态度,并挖掘了许多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后来在我们离开广西时,戴老师来到我们住的宾馆,她说十分感谢我对她的课的评价,是我的评价拯救了她的教学生涯。我觉得奇怪,问她为什么这么讲呢?她说就在评完课的当天,学校教导主任就找她谈了,说他们(当地教研部门)认为这节课是失败的,是因为我评为成功的课,大家只好迎合着说,因为我们是教育部派来的专业支持专家。虽然是意料当中的事,但我听了还是不禁有点失落。戴老师说,为了感谢我,她送给我当地的一块奇石,那石头确实很漂亮,但因为太重,我把它留在了那个宾馆,但戴老师的真诚与谢意却永远记在心里,那块石头也同样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在这节课例里,我们完整地再现了教师教学中教学智慧的形成与展现过程,并反映出了教学智慧的主要特点:第一,教学智慧的情境性。教师的教学智慧并不是一下子或很容易就能展示出来的,而是需要特定情境的激发,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教师以经验与技能为基础的创造。学生王小刚是因为睡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扮演被饿死的蝈蝈,才有了需要蚂蚁来帮助的同情心,于是提出了“蚂蚁不是什么好东西”的观点。正是学生的怪问题为教师创造了一个需要展示教学智慧的“情境”。第二,教学智慧的复杂性。教学智慧的复杂性不仅指教学智慧生成的情境对于教师的理解与把握来说是复杂的,而且还指教师养成教学智慧的过程与方法是复杂的。戴老师因为缺乏对这一问题的准备,所以形成了不知所措的教学困境,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的思维定势便是自己应责无旁贷地去回答,因此当无法回答时,教师常常因自责而显得十分不安,并会陷入一种教学过程中断的窘迫状态。当戴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不知所措时,就需要走出自己思维的定势,需要一种教学智慧来艺术地解决这一问题。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经验将问题的“皮球”抛给了学生。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难以回答问题的尴尬局面,而且还为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赢得了时间,还可以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对这一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在复杂的情境中生成智慧,在复杂的智慧中选择最为恰当与艺术的一种。第三,教学智慧的实践性。教学智慧是一种教学行动的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戴老师正是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被“逼”出了另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这一方法在她作了充分准备的教案材料中是没有的,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不是一种预设的过程,而是一种生成的、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事实证明这种特定情境下的教学实践是较为成功的,正是在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了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又在教学的实践中发挥了作用。

教师正常上课基本是按照预设的教案来执行的,一般比较顺利,其教学成功与否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方法。而教学常常会遇到意外的情况,或者学生突然提出违背常理、常规和常情的问题,教师又缺乏足够的准备,或教师的知识库存与思维方法难以解决学生的此类问题,教师又不得不作出较迅速的、敏感的、正确的应对,以打破教学的僵局,才需要“急中生智”。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才能“急中生智”呢?首先是教师的态度问题很重要。教师在面临教学的困境时常常容易急躁,急躁的情绪会影响做事的质量,常常是简单化处理问题,这是在“急”的情境中难以“生智”的主要障碍。所以,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怪问题、怪答案、怪动作、怪要求、怪事件等,教师不能产生急躁心理,不能简单化处理问题,而是要保持一种善意对待学生的心态,不受干扰、不带偏见,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其次是方法的问题。尽管教学机智是个体的行为能力体现,但在处理课堂教学的这些特殊问题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方法的,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3](197-209)又如陈桂生先生所讲的“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等。[8]对这些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处理类似的教学事件与问题,防止简单化或情绪化的做事方式。同时,教师要把加强自己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反思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性、科学性、全面性,只有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理论的作用下,面对特殊情境才能产生教学智慧。再次是教学智慧的养成问题。教师的教学智慧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常常渗透在教学理论的运用和教学技能的掌握过程之中,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学的智慧,但由于传统教学背景下形成的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工作方式阻碍了教师和教学智慧的生成,再加上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只注重规律性,轻视人文性与智慧性。所以,教师应在系统学习教学理论与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养成教学智慧的习惯。

三、教学智慧的类型及养成策略

从教学智慧的动因与情境来分析,教学智慧主要是由于出乎教师意料的情境而产生的,这一情况大都是由学生引起的。正是从这一教学智慧的生成因素出发,陈桂生先生把教学智慧分为如下类型:学生的怪问题、学生的怪答案、学生的怪动作、学生的怪要求、个别学生的差错或迟钝、教师的差错或疏忽、突发事件或情况等。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这些意外情况呢?陈桂生先生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作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8][9]陈桂生教授所讲的教学智慧因为结合的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有关教育智慧的案例,其作者基本都是中小学教师,内容基本属于课堂教学中因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引发的教师的“灵机一动”,显然是属于教学智慧的范畴。但是,我认为这只是教学智慧当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教学智慧属于较简单的层次,是基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聪明机智的反应就可以掌握和展现的。这种教学智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这种学习首先必须立足于个体经验,外来的知识只有通过和个体的教学经验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内化,才能表现为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正如教学智慧研究的专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一位智慧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要认识跨越过去的地方,为孩子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在这种行动中确实包含了educarer的意义,‘引入’到这个世界上来,一个增强了意识、提高了责任感和理解力、茁壮成长的世界中来。”[3](204)所以更高层次的教学智慧是教师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综合素质,是内化于教师自身信念、价值与方法之中的实践能力。教学智慧是教师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活动中的所谓小得有意义,这样教学就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就有可能产生教学中的奇迹。富有智慧的教师更容易发现教学中的困难或学生表现的困难,更容易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及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所以,高层次的教学智慧是复杂的,不仅仅是经验的产物,不仅仅是灵机的一动,而是立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与创造能力。正是基于上述理解,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教学智慧的类型就更加丰富和复杂一些,主要包括:为了创造一种积极的言语气氛而形成的言语调和智慧,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默调和智慧,当眼睛和嘴巴相互矛盾时表现的眼睛调和智慧,身体和动作初次相遇时表现的动作调和智慧,营造一种专门的气氛来调和的气氛智慧,榜样加以调和的教学智慧,等等。这种理解比前面理解的类型之所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原因还在于,教学智慧不仅仅是被“逼”出来的,更主要的还在于积极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水平,这种展示常常伴随着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内容、技能等,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

面对复杂的教学智慧类型,教师如何养成自己较高层次的教学智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随着人们对教学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前仅重视从教学科学性角度研究教学规律的做法有了一定的改观,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学人文性、艺术性的把握。事实上,教学的二重性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教师的身上有明显的反映的。以前我们培训教师重点放在对教学理论的学习方面,其实是理解与掌握人类已经成熟的教学规律性认识成果,现在教师培训中所谓的行动研究、校本研究、讲教师自己故事的叙事研究等都是加强教师对教学人文性方面的理解与体验。这种培训与教师的个人经验距离最近,最容易让教师接受。不过,要养成教师的教学智慧,恐怕顾此失彼的做法仍然是不可行的,教师培训中的系统理论学习与个人经验反思还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研究科学知识及其性质的过程中,提出了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并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有关我们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10]默会知识是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智慧表现的基础。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存在大量缄默知识,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这种知识在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在教学缄默知识的积累中蕴藏教学智慧,在教学智慧的表现中积累缄默知识。第三,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角色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却是近几年来的事。这是作为专业人员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选择,教师要成为自己从事的职业专家,教师不仅是要取得专门职业的资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研究教学工作,使自己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别人无法取代的专业人员。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使教师成为自觉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者,而且也使他们成为自己教学生活的反思者与教学经验的总结者,这样,教学智慧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师的教学生活过程中孕育,而且随着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会主动积极地成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1):79—86.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09.

[3]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8.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6]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32.

[7]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58—62.

[8]陈桂生.漫话“课堂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04.(10):59—60.

篇3

[关键词] 语文 生成 生成性教学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内涵

对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动态,动态即指现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非预设性、开放性、非线性等特征;第二方面,是生成,可以从生成的形式、主体、内容三个方面去着眼,生成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两类,生成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生成、教师生成、师生共同生成三类,生成的内容有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生成等。

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系统,其根本出发点是为教学尤其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不断生成新的、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的教学需要,教师根据这种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性调整,重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指向教学目标并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动态生成推进过程。总之,生成性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思想,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重视,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关注生成就是更深切地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对人的关注,是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二、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对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模糊不清,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泛化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有的人是从心理层面来认识“性成”,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又如,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有的人认为,“生成”是基于个体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人认为,“生成”是源自师生、生生对话与交流中,也有的人甚至把外部环境的意外“干扰”当作是“生成”性因素,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不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花哨,而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甚至大刀阔斧,肆意删节文本,置文本于不顾。总之,由于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泛化”。

2.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而只有激发不同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的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才能在课堂上诞生出有意义的正确观念。然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讨论流于形式,或者有讨论而没有结论,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紊地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3.语文学科的特点淡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着鼻子在走,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可见若不能真正把握新课标的精髓,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了。

三、小学语文老师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特色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意生成,盲目生成的现象普遍,而语文课本身的学习被忽视,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仔细思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2.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由此可知,智慧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的知识、技能、经验与能力。智慧在教学中表征为“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即课堂教学智慧。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教育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技能,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机智性、创造性等特征,是教师教育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它使教师能感知、辨别、判断各种教学情境并能够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决策,合理恰当地处理课堂教学问题”。实践性智慧表现为一种教学机智,是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智慧的过程。

篇4

关键词:智慧解读;探究学习;留白思维;数学文化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是多元立体的,不仅要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要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因此,全面打造智慧课堂教学,关注差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塑造真智品质,是我们对教育卓越品质的追求,更是一种原则与态度。

一、智慧解读教材,探寻数学之“根”

拿到一节课,我们关注的是怎么上这节课,缺乏的是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认识。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多元思考,真正智慧课本,才能找到数学教学的“根”,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解决“数学教什么”的问题。

1.读厚教材,建立完整立体的数学知识体系

教材是一座矿藏无限的资源库,一座贯通联系的桥梁。要读厚教材,进行立体解读: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解读、教材的整体解读、教材的单元解读、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以及相关知识材料的解读等,其价值将决定后续教学的高度和厚度。

2.读薄教材,提炼挖掘潜在的数学思想方法

读薄教材是在读厚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提炼和浓缩,是一种认识上的质变,是一种大气,更是一种智慧。如,对于“1-5的认识”的几幅主题图的理解,在张齐华老师深度解读之后,你会发现:这五幅集合图,不但相互联系,而且蕴含着从不同角度对数进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从集合的观点出发来解释怎样从自然界中抽象出自然数,渗透了自然数的特点。

二、智慧精选探究素材,建构学习之“法”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不同的素材,甚至相同素材的不同呈现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1.提供的素材,应切合学生的实际起点

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教师在教学预设时,选择学习素材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最近认知发展区。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让孩子回忆已认识的平面图形;接着在情景图中找三角形;然后凭借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来做三角形,学生不但做出了各种三角形,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到了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2.提供的素材,应考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角度

对于提供的素材,我们应时刻站在学生角度,充分考虑这些材料所带来的可能性,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探究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我在探究比较两个平面图形大小方法后,设计了比较长宽都不同的长方形的大小,原意是想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但结果,由于提供的素材探究角度设计得不够完善,给探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无形中削弱了重难点的突破。

3.提供的素材,要能照顾学生探究广度,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教师提供的素材,要尽可能涵盖知识点的各个方面,必须具备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既照顾学生探究广度,又引领学生深度探究,开展起实效的研究。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因考虑到量角除了准确的方法外,还要注意到量角与边长的关系。因此,我先设计了三个层次教学:(1)测量两条边足够长的50°、120°的角;(2)量两条边足够长的55°的角;(3)利用想想做做3,解决多角度测量和延长边来测量,体验灵活测量角的方法。

三、智慧使用留白艺术,提升思维之“质”

灵动的教学不在于试图去填满,而在于通过必要的留白,给课堂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感悟和探索中,获得对数学必要的建构和思维质的提升,划亮学生的智慧光点。

1.以静心思考给各类学生留点“时间”,激发智慧的火花

课堂应该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常常出现:个别优秀学生替代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老师等不及,替代了学生的思考与繁衍。我们应留一点空白给学生静心思考,“等”上几秒,让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增加学生信心及回答的多样性,或许会闪现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也给教师留下发挥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2.用诱导语言给知识的学习留下“空间”,激起思维的浪花

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为教师的教学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不但要读懂教材,还要能悟透教材的生长点,从中寻觅补白的策略。可以在环节、关键点上设计,也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进行诱导:问到该问处,止于该止时;该扶即扶、当放则放,剩下的就留给学生去填补、完善及引申。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思维张力下,沿着语言留白,主动向未知进发。

3.用肯定、点拨给学生的情感留下“空间”,使之鼓而舞之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我们教师除了需要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化解数学本身的抽象外,更应通过鼓励、肯定等积极正面的评价,营造向上的情感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耐心的等待、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巧妙的设疑激趣以及举个例子等,都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四、智慧渗透数学文化,彰显数学之“真”

篇5

一、快乐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师生知识互动、情感交流的纽带。所以,要避免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而要让学生“动”起来,要让他们“乐”起来,这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又有强烈的表现欲,凡事都喜欢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给他们舞台展现自己。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当一次主持人”,在教授这个环节吋,我放手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事实证明,学生的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把课堂变成了一台晚会,围绕“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这一主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节目,同时又突出了主持人的作用。主持人讲话自然洒脱、简洁明快,同时又幽默风趣,串联词自然得体,一次又一次地将现场气氛推向。学生们自始至终都在开心地笑着。快乐课堂,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想,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在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以及情感的交流上,要远胜于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其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情境中去,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学习的典范。

二、高兴作业:让学生“忙”起来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反馈,是检验一个学生能否将知识及时消化并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意义上的语文作业就是重复地背书、抄写和默写,这会使得学生逐渐减少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在努力地探求一种“高兴作业”的模式,努力将快乐的课堂氛围延续下去。

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喜欢做一些有创意、有新意的作业。所以,我在布置作业时,尽量避免重复、单调的文字题,而是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比如,讲解写景抒情类的散文吋,可让学生自由想象,构思出一幅图画,再涂上相应的色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再如,课文中若有黑白插图,我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情境来给插图着色,然后再评选出优秀作品全班传阅。这样,可以让学生拿起画笔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学习语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长城》专题,全方面多角度地介绍了长城,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我想寻找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模式。结果,学生们主动提出要办一期手抄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介绍长城。我同意了,我相信他们。结果,我们成功了,每一位学生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作业,上网查资料、搜图片,动手粘贴,忙得不亦乐乎。当他们高兴地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吋,我分明看到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他们心中,长城是华夏文明的标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每个人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这次成功的作业实践,他们的爱国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幸福考试:让学生笑出来

考试是检验某一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途径,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害怕考试。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讲,考试成绩直接反映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影响教师、家长、同学对学生的看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不再害怕考试,甚至喜欢考试、期待考试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考前指导,考后疏导”的工作,从思想上、根源上解决问题。

考前指导,是指在考试之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指导。如复习计划,复习进度,答题方法,答题技巧,考试心理等。考前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揭开考试那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了解,所以不再害怕。特别是我们语文学科,考前需要理解背诵的知识点很多,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大家科学地有步骤地复习。值得推广的方法有“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尽量避免枯燥的死记硬背,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考前氛围,让学生“口袋有粮,心中不慌”,让学生轻装上阵、笑对考试。

考后疏导,是指在考试之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让他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考试结果,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那些考好的学生,我们要充分地表扬与肯定,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的幸福指数极度提升。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成功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有新的征程等待他们去拼搏、去努力。而对于那些暂时没有考好的学生,首先要安慰他们,扫除他们内心的失落与郁闷,同时要帮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失败并不可怕,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重拾信心,整装待发,超越自己。这时,我们常常会看到一张张带泪的笑脸。我们相信,下次考试,他们一定能克服胆怯心理,把考试看作是展示自己的舞台,尽情发挥。

总体来讲,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由于智力、体力、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试成绩会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降低学生的幸福指数。我们的理念是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只要进步了,就应该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用其一生的激情、热情、真情去激发学生的灵感、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在快乐、健康、自由的氛围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精彩后面,我们还应认识到许多教师对教学智慧还缺少深刻的理解,目前还有几种对教学智慧的认识误区值得我们注意:

篇6

关键词: 政治教学 智慧课堂 教师德性

教师在“社会良心”的道德光环下肩负起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特殊使命。课堂就是展现这一使命的舞台,为此课堂智慧的有无与高低就决定了这种使命的有无与完成效度的高低。智慧课堂的特征是在教师智慧的开启下学生智慧的唤醒与生成。教师要具有智慧并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并有所生成,就必须有自觉的教师德性。对教师德性的关注与拷问有助于对教师德性的深刻认识和感悟,从而有助于教师对教师德性养成的方法多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做了该做的=教师德性?

现象:目前,家长总希望自己孩子的所有教师都是那种“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与关爱。反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在的教师真正具有教师道德的人少了,教师是“功利化”的一般人。而教师在一些行政命令式“被”教学的模式下,则认为自己已经付出很多,做了自己该做的甚至是不该做的。自己已经担当起自己所指负甚至是更多的责任,因此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如果你说他不是一个具有教师道德或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的话,肯定会被反唇相讥的。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如此“敌对”的现象呢?有关德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告诉我们,他们是混淆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把教师道德等同于教师德性,用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希望不同的角色去履行,才会出现上述现象。我们撇开其争论,单从教师的角度看,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让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再加上教师待遇与教师地位相对偏低,付出过多等具体因素的影响让很多一部分教师甚至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自己具有的教师道德等同于教师德性。认为自己做了教师该做的,自己就是一个具有教师道德的人,殊不知,教师道德只是一个合格教师的最低要求,具有最低要求的教师道德不等于具有教师德性。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是因为:各种繁琐的教学任务及最终“功利化”教学目标的完满完成,不仅实现自己眼前的物质利益,还让自己处在各种表彰等社会认可的光环照耀之下,所有这些现实利益的实现与别人和社会的“认可”都慢慢地让老师逐渐丧失自我,本能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具有教师德性甚至是很高教师德性的人。

静心沉思,不知可曾想过,教师的勤勤恳恳并不是来自内心那种对教师的执著与奉献,来自心灵的自觉,而是一种“被”式的无奈服从与屈从,或是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与表面上的那一光环。所以现实中教师群体中充斥的满是压抑、委屈与不情愿。为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是服从了外面强加给的升学目标与各种繁琐的评比等各种功利化的目标,而非从内心出发去驱离受教育者的不惑;不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与需要,而是关注符合不符合那些强加目标的实现。如此课堂怎么可能会有智慧呢?有的只是固化的教学程式。

二、会“教书”的老师=具有教师德性的教师?

现象:现实中,大家在谈起某某老师时往往说那个老师会教书,教的学生哪年考上了什么什么名牌大学,现在算起来这样的学生有多少个了等,说的人是神采飞扬,听的人是艳羡不已、仰慕之极。那么我们能不能就此判断这样会教书的“好老师”就一定是具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评价教师的最终标准是什么。

在追求升学率的社会里,评判老师的所有标准自然都是回归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在整个教育功利化的世界里教师的评判自然被功利化,教师在功利化的指挥棒下指导的教学行为也成为功利化的工具,教师成了助推者。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的是“三本”教育即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无非就是不断填鸭,不断反复。真正做到不考的绝对不讲,不是重点考的少讲,重点考的大讲特讲,管你烦不烦,你要想获得好分数,就必须听、练。今天这种教育的弊端已经被我们意识到,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收效甚微。我们由此判断:会“教书的”老师一定是具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吗?

教育哲学理论告诉我们缺少教育哲学根基的教学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这样的课堂不可会有生机,更不会有所谓的思考与思想,也就无从谈所谓的智慧课堂。教师德性不仅给我们带来个人道德的提升,更是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真正具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可以做到“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的过程”,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教师如果把这种理解与感悟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教学就不可能是枯燥的传输过程,而是传承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也就有了智慧课堂的影子。智慧课堂之所以智慧,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不是纯粹地传输知识,而是教授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感悟与方法。而要实现这一行为的有序与长久,需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德性唤醒与教师德性的自觉。

参考文献:

[1]杜芳芳.教学实践的伦理品性及其彰显[J].课程与教学,2013(04):52-55.

篇7

关键词:课堂应答 评价 点拨

所谓“课堂应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这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语文教师能否智慧地应答,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就内容而言,“课堂应答”一般包括教师评价、点拨两个方面。

一、及时评价,呵护自信

课堂评价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由于各自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不同,说出来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准确的,有错误的,甚至有荒谬的,怎样应答评判?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信息,及时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呵护学生的自信,千方百计地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予中肯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生成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因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干巴巴的、机械重复的评价语言学生索然无味,丰富的、灵动的评价语言才能焕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1.赞赏评价,树立自信

赞赏式评价是教学中运用最多的评价方式,指的是教师用赞赏的语言对学生的发言做肯定的评价。如“好的”“你回答很准确”“你的体会真深刻”等。简洁明了的评价语既肯定了学生发言的准确,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但我们平时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评价,而要富于变化,具有艺术性,使评价语言更加生动、传神。

2.纠偏评价,追本溯源

纠偏式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明显出现了错误,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纠正偏差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老师既不能简单否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听之任之,敷衍了事,要用商量的口吻引导学生再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

3.委婉评价,指明方向

委婉式评价是指对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认识肤浅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肯定,同时又指出努力方向的评价。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是需要我们教师循循善诱,并不断指引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认识的场所。所以,学生上课发言很多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的,我们教师评价要尽量委婉,既要看到学生发言中值得肯定的一面,又要指出不足的地方,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是在鼓舞自己,而不是完全否定自己,更不是训斥自己。

二、适时点拨,引向深入

对于学生的问题讨论,教师要予以积极评价,这只是停留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层面,是否达成了问题的完全解决,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点拨和整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动态生成的学生答问中敏锐地抓住那些闪现智慧灵感、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着力进行点化,刻意进行探究。或引发一次讨论,或挑起一场争辩,或促成一次体验,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1.理解偏差,有效提示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大都是浅显的、零碎的、浅尝辄止,教师的点拨,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设。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会理解到什么程度?如果学生理解不到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点拨引导?是提供背景资料,巧妙铺垫?还是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地理解教材,一段文字有几种解读?教师也应了然于胸。只有我们充分预设了,引领学生走进教材时,就能够胸有成竹地为学生把关定向,设疑解惑。

2.思维受阻,发散点拨

由于文章中有些语言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学生受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往往一知半解。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理解只限于一个方面时,教师就应该精心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蕴涵,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3.抓住关键,深入探问

对于学生问答中的话语,教师应认真倾听,特别是学生即兴冒出来的“关键词”,值得再次探究追问的,教师要及时抓住不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直到全面、深刻理解为止。

篇8

一、哲学课堂中的“不哲学”

(一)工具性的知识:课堂内容“不哲学”

案例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新授课,教师以蚌埠一中挂出“祝贺我校女婿获诺贝尔化学奖”引网民吐槽为情境开展教学。其中,探究活动“联系的特性知多少”设置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来分析联系的特性:“1.‘联系’有哪些特性?2.……蚌埠一中火了?请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分析‘火’的原因。3.……有网友认为:一中在借机宣传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请用联系的客观性评价这种说法。4.……有人为他抱不平说太冤了,有人说他该得。请结合联系多样性谈谈自己的看法。5.……为避免类似宣传问题发生,请从联系条件性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

案例1中,教师首先直接提问“‘联系’有哪些特性”。学生并无相应哲学基础,他们只能从教材中寻找现成的哲学结论,知道联系的特性有哪些。之后的探究活动则是要求学生运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等哲学知识,分析蚌埠一中“标语”事件。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接受教材关于联系特性的知识内容,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于情境问题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集中在指导联系特性的识记和理解运用。师生未探究为什么要研究联系的特性、为什么说联系必定具有这些特性、联系是否还有其他特性等反思性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把哲学原理当成了无须证明的公理,只关注具体哲学结论的理解运用,把哲学狭隘成了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具体学科同类的工具性知识。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追求。冯友兰先生曾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让人生发智慧,提高心灵的境界。”[2]当哲学课堂略去了对哲学智慧的追求,只探究如何将既定的哲学知识理解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解决,向哲学进行功利化询问、求助,哲学在工具理性的思维中就容易被异化为僵死的信条。无论教学设计如何贴近生活、课堂如何活跃,依然是一种变相的教条式教学。学生掌握了哲学知识却不能从课堂求索的内容里感受到哲学课堂的哲学境界,领会哲学的精髓。

(二)“形而下”的思考:课堂探究“不哲学”

案例2 教师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年轻人遗憾当初就业未选择电商作为教学情境开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他们是否有勇气加入那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腾讯、百度、新东方……?他们为什么会后悔?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电商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在当时还很弱小不被看好;但是作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其本身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最后归结到没有长远眼光,害怕风险和挑战。教师归纳:……结论: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

案例2中,教师意图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掌握关于新事物的哲学知识,但追问的对象仅是具体生活现象,缺乏对学生探究结论的追根究底的层层深入。学生的回答明显是现成地把教材中的新事物内涵直接套用在了电商现象上。他们事实上只在常识层面探究思考电商现象,并没有逐步深入到哲学维度求索发现新事物的哲学内涵。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哲学源于生活,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基础,但它并不是直接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哲学的追问,是对人类思想本身的再思想。因此,哲学探究问题应在追问中逐步从对现象的思考上升为对认识的反思,给学生以“形而上”的启示。如果哲学课堂的追问反思始终以具体生活现象为对象,学生只会“形而下”地思考,无法自觉地达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感悟生活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他们自然不能在课堂求索的维度上感受“形而上”思考的境界。

(三)简单实证的推论:课堂路径“不哲学”

案例3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讲授,教师选择《生活与哲学》第67页中的漫画《悬挂在山崖上两个人》设计教学情境。

片段1

师 A和B处于绳子的两端,……这其实表明了他们两者在状态上是对立的。他们两个人处在同一根绳子上面,……这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所以,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

片段2

师 A和B有没有可能处于绳子的同一端?

生 (略)

师 这表明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漫画中的A敢不敢去烧B那头的绳子?

生 (略)

师 可见A的存在要以B的存在为前提,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4]

案例3中,教师通过分析漫画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从他的课堂表述如“这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所以,矛盾就是……”“这表明矛盾双方……”“这说明矛盾双方……”可以看出教师仅通过分析一幅漫画就直接推导和论证了关于矛盾双方关系的哲学观点。探究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哲学境界的环节,教师却“不哲学”地用一个案例随意地论证矛盾观点,抹杀了哲学论证的严谨性和精妙性,使得课堂的哲学味明显弱化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人们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在前提正确的条件下演绎论证或在样本数量足够的基础上归纳论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对整个世界的某种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实现从“特殊”到“普遍”的飞跃。生活中一个个的典型案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哲学观点,但不足以直接推论和证明哲学观点。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就指出,不能把“实例”当作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实例的总和“本身只是个别加个别,并不等于一般,并不能揭示规律的普遍性”[5]。用一个或几个生活案例粗浅地推论证明哲学观点的教学路径,不仅违背了哲学的本质内涵,而且把哲学探究庸俗化,降低了哲学学习的理性要求,致使学生不能在课堂求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哲学课堂的哲学境界。

二、让哲学成为哲学

哲学智慧是创新的、反思的、批判的智慧。哲学课堂应引导学生进行打破常规的、批判性的求索和反思,让哲学成为哲学,真正凸显哲学境界,启迪学生智慧。

(一)在惊奇讶异中突破常规

哲学思辨起于对问题的“惊异”。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惊异是对人们固有认识的一种打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看似普通实则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冲突,甚至相反的教学案例激发其惊异之心。当学生从习惯的思维状态中“惊醒”过来,发现原来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完全有另一种可能,对问题的认识不再是盲目被动地理解和掌握。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打破常识思维的局限,深入哲学境界求索发现,不以平常眼光看待问题,不以平常思维考虑问题,收获哲学思考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思维果实。

例如,在“矛盾同一性”的教学时,笔者提问“世界上是否存在只有一面的事物”。学生找遍身边的物品,搜索遍自己的生活经验都没有找出“只有一面的事物”。此时,笔者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条的纸,将一端翻转180度粘到另一端,做成莫比乌斯环。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个环的确可以讲只有一面而不是正反两面。在这种“惊讶”下,他们仔细地观察莫比乌斯环,研究它为什么会只有一面。最后发现,莫比乌斯环的正反两面实际上相互贯通的,不管哪一面都既是正面又是反面,角度变化后反面就成了正面。笔者在引导他们思考矛盾双方关系时,他们脱离了高中生常见的非此即彼的习惯思维,像看莫比乌斯环那样去审视其他各种事物。在讨论验证中,“统一体”“相互转化”等哲学层面的探究结论逐渐深入学生的思想。

(二)在辩证反思中走近真理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追问。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对话的方式不断地请教别人并在这种请教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使对方逐渐修正意见,走近真理。教师在高中哲学课堂中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方法,一方面在学生回答中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在层层启发追问中推动他们的思考逐渐深入到哲学层面;另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蕴含不合理因素的,促使他们不断辩证反思,得出更深刻准确的观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讲授,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战国时期公孙龙的著名观点“白马非马”,提问“公孙龙的说法错了吗?”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很容易地就指出“白马非马”观点的错误即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笔者继续向学生追问:“既然‘白马非马’这个观点是错的,白马是马,那么我们能不能说白马等同于马?公孙龙的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他们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这一观点的判断,思考公孙龙的认识进步之处。最后讨论认为,公孙龙意识到了马与白马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共性与个性的差别即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通过哲学追问,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辩证地反思了自己的结论,更加全面地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更可贵的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的知识内容,他们真正深入哲学维度,经历了追求智慧的求索之旅。

(三)在历史批判中感悟智慧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则是问题史。让学生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去思考是指导学生感受哲学境界的有效方法。哲学问题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全面认识哲学史上各个流派哲学家的不同思考和论证,领略哲学家们的智慧,学习借鉴他们的思维与方法。引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积极反思,不盲目被动地接受正确的哲学观点,不简单肤浅地批判有争议和错误的哲学观点。这样,他们既能了解哲学的发展渊源,体会它较之前哲学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又能在学习过程中秉持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地认识不同哲学家的立论与论证,与哲学家心灵对话共同探讨,亲自参与哲学思想的创造,充分锻炼哲学思维,感悟哲学智慧。

以世界本原问题为例,哲学史上各流派的回答不尽相同,但很多思考都具有深刻的哲学维度和严密的哲学论证,正体现出哲学精妙和独特的境界。如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思索“如何证明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当我对一切知识都怀疑时,我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我的怀疑。既然怀疑是确定无疑的存在的,那么怀疑的主体――我自然是确定无疑的存在的,这就是“我思故我在”。虽然他属于唯心主义,但其哲学思维的深度和论证的严密性都值得学习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同样带着“如何认识证明世界”的问题辩证地认识判断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这比直接简单地告知学生唯心、唯物的区别以及各派别的典型表现等哲学知识更有利于指导他们以哲学的视野看待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生活与哲学》是高中生的哲学启蒙课程,是打开学生智慧之窗。我们的哲学课堂应规避“不哲学”的教学现象,在传授哲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始终不忘启迪学生的智慧,追寻哲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吴徐汉.“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12):56-59.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3] 徐其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61-62.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智慧教育;信息与通信技术;气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该纲要反映了信息技术在新的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扩大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升资源服务能力。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的长远目标,还是阶段性目标,信息技术与教育如何有机整合都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改善关系到新的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教育要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来完成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不断在教育教学方面尝试做出改革,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教育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教育创新的问题。信息技术走进教学课堂已经很多年了,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仍然没有消除,课堂形式仍以“知识立意课堂”为主,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台湾教学研发专家吴权威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应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智慧学校为基础,以发展智慧学区为愿景,以应用ICT为辅助,打造充满智慧的教育环境,应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想,实现适性扬才、公平均质的境界。基于智慧教育的视角,笔者将智慧课堂定义为: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教学展现力、学习洞察力、课堂调和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

二、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案例

(一)学习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之“气旋”为例,构建基于3D打印技术、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智慧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气旋的概念、气流场和气压场的关系,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气压场图分析天气、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方法。该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形象事物和抽象概念的相互转换,学习内容较多,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过一个月的高中学习生活,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以及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来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但是本节课涉及的气压场、空气流场以及时空维度等内容很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在课前和学生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应用于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直接和间接体验,便于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能够判读、绘制气旋的示意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了解台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3D打印模型演示、学生实验模拟及微课,让学生尝试运用实验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天气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气旋的学习,了解其对天气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地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

2.教学难点。南北半球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天气图的判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在互联网上找到大量的关于制造大气上升和气流旋转的地理实验,将实验的视频传到班级的QQ群,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利用简易手段制作地理实验(确保实验的易操作性和安全性),并将实验录成视频供全体师生筛选;录制关于台风原理的微课,准备课上使用;利用3DMAX软件制作气旋立体图形,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气旋的模型(如图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制作动态卫星云图。

图1 3D打印气旋模型

图2 动态卫星云图

2.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制作动态卫星云图(如图2),通过展示太平洋8-11月份的云系的运动状态,让学生观察云的运动状态,引出气旋的概念。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动态云图,积极思考运动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展示动态云D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气旋的兴趣。

3.气旋的概念及成因。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气旋的3D打印模型,让学生尝试总结气旋的气流运动状态;展示气旋的概念,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是“低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在低压系统中气流的运动情况”。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幻灯片展示课下自己设计的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是通过羽毛受热上升实验(如图3),用电子气压计测量气压的变化(如图4),进而得出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第二组实验是用水槽流水模拟空气涡旋的形成(如图5)。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原理,让学生学会在气压场图中画出气流的运动情况,并分析气旋这种天气系统是如何影响天气的。

学生活动:观察气旋模型,形成直观印象,参与同学们展示的实验过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用3D打印模型和地理实验这种直观教学法来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因,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由表及里地理解气旋这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对天气的影响,进而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4.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关于台风的微课,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台风的原理,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台L的防御措施。

学生活动:观看微课,分组探究教师布置的问题,小组派代表进行陈述发言。

设计意图:采用微课这种新的授课方式讲解台风的原理、危害及防御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5.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让学生通过QQ群下载教师录制的关于反气旋的微课,让学生自主完成反气旋的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进行反气旋微课的学习,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QQ群反馈给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翻转课堂营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六)课后反思

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教育观念

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减负不减效,减负能增效,成为摆在学校和每个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现实性紧迫性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现实地成为每位政治课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和谐关系,唤醒学生智慧

课堂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首先,要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要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角色来对待,构建师生间双重主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主动与学生交往,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善以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关爱的抚摸,鼓励的言语,去亲近学生,吸引学生,悦纳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感情融洽的伙伴,以形成强大的课堂“情感磁场”。

二、重视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

在课堂中,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彻底改变“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方式,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自交给学生,尽量少讲精讲,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质疑释疑、自我评价,直至主动完成知识建构,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的主体责任感,建构自己完整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自读教材,要读“四题”(课题、节题、框题、目题),明确学习的大方向;读“三字”(黑体字、宋体字、楷体字),掌握书本理论;读插图、引言,拓展思维层面。

其次,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在自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生疑、质疑、释疑。让学生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水平”的问题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展示自己的水平,在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同学的积极合作、交流中,在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思维相互诱导和撞击,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

三、引导合作探究,师生共生智慧

我们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现代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探求的过程,开发知识的宝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我们的初中政治课堂变为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位智者,用智慧去点燃课堂中的智慧,去激起整个课堂的涟漪,在碰撞中产生一个个疑问,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探究智慧。教师也可以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慧特点,为更有效地实施智慧型教学提供参考。

四、密切联系实际,丰富学生智慧

政治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教学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尽量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中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

一是联系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心理、思想实际,抓住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是联系社会实际。时刻紧扣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运用鲜活的时事材料,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机关、工矿企业、大自然中去学习,让发现、探究凸现出来,把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走出去”的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初中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空间,丰富和发展了学生智慧。

五、开展有效评价,发展学生智慧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的教学评价必须指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本要求的评价。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进行测验,引导学生对求知过程和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而且要指向师生的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好”、“很棒”式的单调化、泛化、模糊化的评价或不当评价、不适时机的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漠然”而“无动于衷”。相反,情真意切、因势利导而又恰如其分的、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恰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有利于唤醒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信,点燃学生热爱政治的火种,催生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评价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奋进的动力,成为点拨学生迷津的灯塔,成为启发学生深思的钥匙,成为放飞灵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