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艺术市场;商业演出;营销特性;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以非常快速的速度进行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兴学科也逐渐崛起,至今已经达到了150多种。对于经济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营销学来说,其中的内容一直在不断更新,而且在社会市场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中一个重要的分流,在文化艺术市场的进程化发展中更是表现的非常突出。本文对文化艺术市场商业演出营销的特性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文化艺术市场商业演出营销的特性
(一)产品价值交换具有时段性
在进行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时,特别是商业演出的营销,产品价值的交换具有一定的时段性,而以往的商品市场营销产品价值的交换只是一个时点,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际上就属于商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现象。
(二)产品价值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属性
通常情况下,市场营销商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产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实际需要。但是,在文化艺术市场的营销中,比较注重产品的精神文化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其中,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表现形式来说,除了部分产品是以有形的物质形态作为载体,比如书画、图书以及光盘等,其他的全部是以无形的状态存在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消费者在文化艺术市场商业营销过程中的消费,并不是为了获取有形的商品,而是追求无形的享受和精神文化。因此,在文化艺术市场商业营销中,产品价值交换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属性,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满足[1]。
(三)产品所有权的不变性
在物质商品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商品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所有权的交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也获得了商品的所有权。但是,对于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来说,特别是商业演出的营销,都不会出现所有权的交换,比如,不管是看电影、还是戏曲和杂技等,都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欣赏,其中的所有权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
二、文化艺术市场商业演出的营销策略
(一)作品的主题策划和包装营销策略
一般情况下,文化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商业演出而展示在消费者的眼前,因此,作品的主题策划和包装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作品的感受。比如,某杂技团在北京进行巡演时,原本的演出主题只是杂技类的晚会,而且没有过多的布景,缺少创意,但是,在经过专业人士的包装和策划之后,将晚会变成了草原风情的杂技晚会,背景是蓝天白云,而且还有马、羊在草地上奔跑,杂技人员表演着一个又一个的杂技,给人们带来了非常新颖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二)作品的创新营销策略
在进行作品创新的营销策略时,主要包括剧情的创新、服装以及灯光等的创新,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创新,对于文化艺术市场的商业演出来说都是非常耀眼的亮点,给文化艺术作品带来了非常好的营销效果。比如,《赵氏孤儿》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歌剧的主办方为其举办了一次新闻会,其中舞美设计是最为突出的,利用了超大型的倾斜舞台,给此歌曲作品带来了新意,实现了作品的创新营销。
(三)作品促销营销策略
对于作品的促销营销策略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票务的促销策略。在进行商业演出的票务促销营销时,可以将其扩展到专门的销售渠道,利用、电话销售、定点销售以及网络销售的形式,来进行票务的销售。而且,对于一些演出场次和批次比较多的商业演出来说,可以使用酬金责任制的方法,不管是自己销售还是销售,只要售票的时间早,票数卖的多,就会获得大量的酬金[2]。
2.开票时间的促销策略。不管是规模形式的商业演出,还是零散形式的商业演出,开票时间一直主办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开票的时间太早,那么肯定会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等,导致成本的缺失。但是如果开票的时间太晚,又会对商业演出的票房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分析我国观众的购票习惯、观看演出的习惯等,商业演出的开票时间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考虑:第一,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在演出之前已经做好足够的宣传工作,开票时间可以定在演出的前45天左右。比如,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建党周年庆,就可以提前45天进行开票;第二,规模比较适中的,属于系列的商业演出可以将开票时间定在20天左右;第三,对于一些零散的商业演出,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一周之前进行开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是在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形成的,文化艺术市场的营销就是商品营销的扩展,而且也是营销内涵的延伸,特别是对于商业演出的营销来说,更是体现了文化艺术市场营销的特性,从而实现了商业演出营销的最终目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向观众传播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培养了观众的文化精神。
作者:李伟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一、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
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二、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2剪辑(Film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
EdwinS.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S.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LifeofAnAmerican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GreatTrain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
篇3
影视艺术作品是由各种艺术要素组成的多维层面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鉴赏体现的只是观众对影视作品某些层面某些因素的选择。高水平的影视艺术鉴赏者可以鉴赏多个层面、关注到诸多方面和诸多因素,但不可能选择和鉴赏所有层面和所有因素。作为影视鉴赏的影视片,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可以说是编、导、演、摄、录、美的各个部分,再以各部分为切入点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具体体现在文学观念、美学观念、整体结构、艺术特征、技术处理及民族风格上。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是一门年轻而又现代的艺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综合了各种艺术的元素,同时还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的艺术特性。了解和把握这些特性,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我们感悟影视艺术魅力的审美能力。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纵观影视艺术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实际上就是一部影视科技的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摄影到电脑动画,每一步发展和飞越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拟音、数字式录音、变焦组合镜头、高科技仿真技术等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技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不断开拓出影视艺术新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表现能力。据介绍,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场、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羊,无一不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获得稳固的领先地位。由于三维技术研发的长期积累,这些公司将3d动画迅速转换为立体电影可谓驾轻就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永亮在电影科技论坛上介绍说,世界电影史上票房前几名的影片,《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都成功运用了大量数字科技。
(二)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
影视从文学艺术中学到了表现复杂社会生活的叙事手段,在绘画、建筑和雕塑中学会造型结构和技巧。在音乐艺术中学会在时间流程中展示各种音效的节奏感,从戏剧中吸取它通过调动系列影视手段展现的戏剧冲突,同时还吸取了戏剧演员的表演艺术特长等。影视艺术是集造型、表演和语言等艺术诸因素于一身,并包容摄影、剪辑、录音等的新艺术。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部动画片进一步开拓多种综合艺术元素的才能,有意识地尝试将本文由收集整理公众对动画的认识引领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影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它所调动的一切手段,无论是文学的、绘画的、建筑的,还是音乐的、戏剧的或者是蒙太奇手段,目的都必须是创造出鲜明而生动的视觉符号。影视视觉造型性的核心因素是画面构成的造型,画面是构成影视的基本单位,是影视的基本语汇。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影视的视觉性中的一大特点。在戏剧中,也可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由于观众与舞台的距离和视角相对固定,因此有很多限制。为了让后排观众看得更清楚,演员的肢体动作往往有些夸张,而有些细小却又极其重要的动作,观众稍不留神就忽略了。
如在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中,双目失明的妹妹在得知母亲死去时,从外面回来连跌几跤,跌散了药包,最后跌倒在地,双手还在向前抓的一个动作,就把其对母亲的爱、失去母亲的悲痛表现得很有感染力和威慑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
影视还可以通过镜头,将脸部表情、眼神和细节等放大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影视的视觉性中的又一大特点。影视中人物的表情、眼神、细节,比其他艺术都更细致入微,更接近生活原貌,其表现力也更强,影视可以用特写、大特写等镜头来表现,而其他艺术无法做到。
如国产影片《归心似箭》中玉贞送给魏得胜那管小烟袋,就是以物托情。因此,影视艺术善于借助物件作为细节,展现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这种以物托情的艺术手法,最能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
三、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影视的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突出魅力之一。文学反映生活,虽然可以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但毕竟不是实闻、实见、实临。音乐虽然也有形象,但它的形象很难捕捉,主要是情绪传达的逼真。绘画、雕塑虽然可以很逼真地表现形态,但它不能表现动态的生活。而影视的逼真性是极为突出的,它能逼真地呈现出所拍摄对象的性质。
(一)影视的逼真性来自于照相式的纪录性
影视是一门从摄影发展而来的艺术,能够直接记录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的状貌。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他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说:“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摄影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摄影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又说,“电影的基本特性是跟照相的特性相同的。”如1988年上映的动画片《龙猫》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主角的意识流之中,让观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鸣。
(二)影视的逼真来自于它的连续的运动性
所谓“逼真性”是指其逼真地记录、传真并复制显现与存储活动对象的性质,是现代科学技术给它提供的便利。影视具有通过不断变换的画面表现人和事物的运动特性。运动使影视具有连续吸引观众的特殊魅力。影视画面的运动在延续时间中获得叙事性功能,得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表现多种矛盾纠葛的发展,从而多方面展示人物命运和个性。
(三)影视的逼真性来自于它的声光色
科技的发展又使影视能再现事物的声音和色彩。解决了录音还音等问题,电影就从无声过渡到有声。解决了色彩,影视就从黑白过渡到彩色。影视剧的导演们立足于真实,利用一切造型手段,力求缩短银幕和生活的距离。声音这个维度的增加,使得影视给观众的感受更加真实可信、生动自然。因此,影视的逼真性具有很大的认识价值,尤其是优秀的影视艺术能以非常真实感人的形象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世人。
四、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分析
(一)影视艺术鉴赏的策略
区别于一般的观摩影片,影视艺术的鉴赏要求观众从感知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甚至到审美意义的层面。其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心理和作品相关信息的准备。现在看电影还是存在一种隐性的“礼仪感”,观众总是按照个人的喜好或情感平衡及释放进入影院的。但从市场调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观众观赏影视作品最主要还是停留在强调影视的娱乐功能上,于是消遣、调节成了观影目的的代言。而影视鉴赏者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观众。他们有更为强烈鲜明的目标感,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心理上表现得更为紧张,积极获取各种视听信息,在思维上也显得更为活跃,往往会出现至少两种观影思维:一种是将自己同化、融入作品;另一种则是呈现一种游离状态,会打破原先剧本的叙述模式,不断思考、联想、分析、判断、推理,从而挖掘影视片中的艺术蕴涵。
二是对影视作品相关信息的准备。信息面很广,可以包括故事梗概、人物简介、时代背景、主创人员的特点和风格等。这一切资料来源可以通过媒体的各种渠道,鉴赏者可以借助它来准确把握,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理解作品。所以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在缺乏准备的观众那里,会黯然失色,大打折扣。
三是要合理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分解对于鉴赏影视片来说是必需的,但分解又因为它对部分、阶段或因素的提取而往往忽略对影视片的整体观照和把握。这样就需要鉴赏者在分解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综合。这个过程要求鉴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片经验以及储备的影视知识等,对分解过程和分解结果进行整合。
最后,为深入鉴赏影视艺术而要努力做的是,在泛读的基础上,至少要对同部作品精读两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素养。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
1. 内容鉴赏
从内容上鉴赏可细分为宏观、微观和影视风格三个角度。宏观角度一般是和文学内容密切相关,如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意蕴。以内容的方式进入影视片鉴赏方法之所以成为最一般、最普遍的方法,这与影视艺术和文学的根本联系有关,与电影的观念有关,也与鉴赏者的知识储备有关。对主要以故事情节为叙事框架和表情达意的影视作品,以文学的方式进入影视作品,一定要抓住人物活动的有关事件,仔细领会该事件中表现了人物何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境界。如我国影片《长恨歌》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对于主人公王琦瑶这一形象,观众由于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等积淀的不同,肯定通过事件对她的看法会各不相同,人物评价也存在差异,但观赏者都是通过事件去评价人物的,其进入作品的鉴赏方法是一致的。
其次,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安排寻求导演的创作思想及作品主题。但是有的影视片,由于艺术家们创作心态的多元化、审美视角的多侧面化、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导致影片的思想内涵的复杂化和主题指向的多元化。如谢晋导演的《清凉寺的钟声》是一部多蕴涵的影片,其主题相当丰富。它既表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又宣传对生命的热爱,呼唤和平;还有深层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等。对于类似这样的影视片的鉴赏,虽然也可以通过情节、人物活动、细节等安排来分析,不过要仔细地琢磨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特别注意其主题思想寓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 形式鉴赏
篇4
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影视通过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对民俗进行了艺术整合。在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作为陪体而存在,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状态。而在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和中心,表明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影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艺术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份,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关键词】民俗/影视/整合/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
民俗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而影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将大众生活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而,民俗与影视的结合实乃出于必然。一方面民俗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我国古人发明的“走马灯”和“皮影戏”,被某些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自从电影产生之后,民俗便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从民俗中吸收养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黄河谣》、《双旗镇刀客》等为代表的“新民俗电影”。这些影片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向全球展示了东方艺术风范,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电影的民俗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民族电影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战略。另一方面,影视也在对民俗进行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影视整合民俗的几种形式及审美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诚然,影视与民俗的结合,归根结底是影视对民俗的整合。这里的整合包含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就是主体对某一现象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条理化;第二层意思,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主体的创新和改造,会融入主体的理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子,并可能使整合对象扭曲、变形,发生质的变化;第三层意思,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一种现象与另一现象相一致,二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现象。据此,如果对众多的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进行整体的考察,不难发现所谓民俗的影视整合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复制式、点缀式和点化式。
所谓复制式,即影视通过其特有的声像系统(视听语言)对民俗事象进行机械复制。影视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当代人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民俗的窗口。从80年代初开始,一些记录片制作者常常远离人群,远离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荒凉的、人迹罕至的地区,到边远极地去探幽访古,到边缘文化圈中去揽胜猎奇,对我们民族的古老民俗进行重新确认,大型记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等则是他们的硕果,向观众展示了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古代文明的结晶,散射出久远的光辉,而其自身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的认知体系。显然,影视整合焕发了民俗本身原有的活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它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对象恢复了活力。”[1](P243)
由于复制式整合主要体现在纪录片中,无可挑剔的真实性、真人实物的现场感,使其具有了文献价值。而就文艺民俗来说,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民间舞乐,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影视的声像系统得以发扬光大。尽管如此,从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角度看,复制式属于民俗整合的初级层次,更高的层次应该是点缀式和点化式。
点缀式,指民俗事象成为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一种点缀、一种不可或缺的陪衬物。形象地讲,如果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似红花,那么民俗就像绿叶。通过点缀式整合,民俗与影视艺术作品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担负起多种叙事功能。民俗是人类绵延至今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可靠纪录,并融入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又因其传承性和扩布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创性的生活材料,这就成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影片《良家妇女》以“小女婿大媳妇”这一传统习俗为题材,对旧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沉思。《湘女萧萧》似乎是《良家妇女》的异地重演。《寡妇村》所反映的是福建惠安一带“不落夫家”(或称“长住娘家”)的原始遗风。当然,影视对民俗物态化文化层面的反映绝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一种审美描绘与把握,嵌入了创作主体的理性评价和情感观照。这类影片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要素:其一是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良家妇女》、《湘女萧萧》讲述的是旧时代的故事。其二是从内地的文化视角观照边远文化,《益西卓玛》表现的是的风俗民情。正是整合对象的“异时”性和“异地”性,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所需的“陌生化”效果,并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感悟。
民俗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具有浓厚的民俗韵味,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将原作中的韵味直观地展现出来。影片中的鲁镇,保留着的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恪守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封建关系,街上的行人卑躬屈膝,鲁四老爷的客厅悬挂着陈腐的条幅,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喜剧片《五朵金花》把白族的奇异风情与民歌作为电影元素注入影片中。《青春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组空镜头:鳞次栉比的竹楼,高大粗砺的仙人掌丛,神秘而死寂的缅寺,挂着红布条的大青树。几个画面就把观众带到辽阔、神奇、安谧的南国傣乡。然后,虚实相间,引出人物,展开故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制作者又巧妙插入少女“洗澡”、“对歌”、“赶摆”、“猎少”、“杀牛祭谷”、“葬礼”等风土习俗。《过年》是从过年开始的:冬日的北方小城,银装素裹。除夕,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之中。请门神,贴窗花,摔钱罐,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整个影片场景集中、矛盾集中、时间集中,故事发生在过年的24小时之内。尽管在点缀式整合中民俗并不是影视叙述的重心所在,却已为作品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仍给观众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扯红头绳,《祝福》中的“阎罗大王分尸”、“捐门槛”,《牧马人》中许灵均夫妇孝敬父亲的“茶叶蛋”,《人生》中刘巧珍的婚礼,《良家妇女》中的“石人”,《湘女萧萧》中的“沉潭”,《老井》中那“血红的棺材”和镌刻着打井人名字的“石碑”,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当然,点缀在影视作品中的民俗事象绝不仅仅是点缀而已,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意愿和理性思考。《菊豆》中杨金山葬礼上的挡棺仪式,深刻地揭示了宗法制度的本质。《鼓楼情话》中“滚泥塘”的人生礼仪连续三次出现,其深层含义则是对侗族人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作为民俗事象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蕴含丰富的细枝末节与故事相链接,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妻妾争宠与大红灯笼、《霸王别姬》中的主人公命运与京戏、《活着》中福贵一生的坎坷与皮影戏、《桃花满天红》中桃花和满天红的私情与皮影,等等。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这些民俗元素为影片带来了电影自身的奇观。影片叙述的故事是西方所熟悉的,而故事的民俗氛围却是西方所陌生的,这“熟悉的陌生”正是艺术创造的秘密。当然,从民俗入手展开对民族本性和民族精神的思考,已成为当代影视人的关注点。
从某种角度讲,人是民俗的人。人类在创造民俗的同时也在创造自身,人类生存机制的核心是民俗,这就为影视通过民俗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刘三姐》根据“刘三姐”传说改编。据钟敬文先生考证,此传说遍及我国南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始为口头传承,后记录于文字,至今已有700多年之历史。“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2](P316)影片《刘三姐》中刘三姐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歌圩风俗”来实现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葬礼就有“盖棺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影视创作者常常在葬礼上大作文章。美国电影《甘地传》铺陈的葬礼为甘地形象加上了灿烂的一笔,而葬礼本身的大场面和大气势则为影视制作树立了榜样。我国影片《焦裕录》、《》、《垂帘听政》、《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在葬礼上极尽铺陈之能事,电视剧《努尔哈赤》、《红楼梦》、《三国演义》、《大宅门》等作品中的葬礼就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观众,更在于对人物进行刻画。所以,《我的父亲母亲》中对待父亲的遗体,儿子准备用车拉,母亲却坚持人抬,她的固执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借民俗塑造人物的心态也是常见的技法。电影《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可谓热烈,但红盖头并不能遮掩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怨。根据沈从文先生小说改编的影片《丈夫》,反映的是湘西农村的一种旧习,妇女结婚后为生计被迫离开丈夫去做皮肉生意。影片用舒缓的笔调,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特殊境遇下的深情厚爱。
点化式,指民俗事象经过艺术点化,晶化为一种饱含创作者情感、想象、理性等诸多主观成分的审美意象,并且不再处于陪置,而上升为影视表现的主体。首先,点化意味着创作者对民俗事象的扭曲变形。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改变表现对象原有的性质,直至创造新的形象。因此,影视创作者在点化过程中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乃至幻想,在已有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幻化”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民俗虚象,或称幻象。这种幻象已与原来的民俗事象自然脱离关系,同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且包含了比现实某种民俗事象更多的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象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3](P480)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以及“点灯”、“灭灯”、“封灯”的一套程式,就是典型的民俗虚象。这些民俗虚象不是可以证实的民俗,而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一种叙事策略。本来,虚构与创新是一切艺术的本性。“电影作品就是一个梦境的外现,一个统一的、连续发展的、有意味的幻象的显现。”[3](P481)如此看来,影视对民俗的整合,可使原生态民俗事象发生质变,同时也并未排除其认识功能。
点化的过程也是创作者注入情感的过程,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如果说点缀式偏重于再现,那么点化式则侧重于表现。若将影片《人生》和《黄土地》的“土地”稍作比较,《人生》中的“土地”仅仅承担叙事功能,而《黄土地》中的“土地”,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性的;既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被一定的历史文化所塑造,又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土地”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一种高于社会、政治的容量,具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更鲜明的民族性。再将《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与《黄土地》中的结婚场面比较,会得到同样的感受。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并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的一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基于对视觉艺术的考察,贝尔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如下的说明:“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4](P4)电影《黄土地》中的红色以乐景写哀情,收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红高粱》中的红色基调同十八里坡等野性场景相结合,突出了生命的激昂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热烈与妻妾争宠相辉映,更反衬出人性的被压抑。《桃花满天红》片尾的红色与姚老爷的阴谋,把大喜突变至大悲的大反差透彻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是陪体,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那么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如果说点缀式仅仅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阶段,那么点化式则是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黄土地》的摄影张艺谋面对黄土地兴奋地说:“就拍这块土!”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5]所以,《黄土地》的叙述主体不是顾青、翠巧、翠巧爹、憨憨等人物形象,而是土地、花轿、锣鼓、祈雨等民俗事象晶化而成的审美意象。同样,《红高粱》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不是“我奶奶”、“我爷爷”的情事和抗日的壮举,而是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等。《大红灯笼高高挂》令观众难忘的是点灯、灭灯、封灯的一整套程式。民俗意象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艺术因子,并引起了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变化。影视对民俗的整合,一方面使民俗本身因“典型化”得以被发掘、整理而发扬光大,给观众以更为深刻、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又使民俗成为一种观念的载体,其现实性亦在逐渐削弱乃至消亡。
二
实际上,任何一种整合,都是一种改造、一种重构,而且对整合双方而言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对民俗进行改造、重构,另一方面民俗也使影视艺术的审美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民俗的影视整合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分,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偏重于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系统叙述一个生动、直观、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梭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6](P2)伊芙特·皮涪也强调:“影片永远是一个故事。”[7](P11)可见,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点缀式民俗事象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合为有机统一而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祝福》、《人生》、《老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影视作品承袭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叙事精神,结构完整清晰,发展脉络清楚,其中的民俗事象入情入理,为整部作品添色不少。由于点缀式民俗在整部作品中是陪体,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叙事机制,也并没有削弱这些作品的叙事特性。一部作品的艺术时空都是既定的,各种艺术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形成了作品的总体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点缀式意味着民俗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明显处于劣势。与点缀式不同,点化式中民俗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同时也就意味着民俗与非民俗因素在艺术时空上形成争夺态势,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俗因素压倒非民俗因素。《黄土地》中的迎亲仪式、婚礼、土地、黄河、锣鼓、祈雨等民俗因素在叙事时间上处于优势,又由于这些民俗因素大都属于非情节因素,也就决定了整部作品叙事性削弱,叙事节奏迟缓,而其在空间上的优势则又突出了作品的影像性,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种情况是民俗因素与非民俗因素平分秋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大致属于这种情况。民俗在时空上的特有位置,使其既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又有空间上的拓展性。事实上,张艺谋正是这样处理民俗的,他所谓的“好看”也就是情节性和影像性的巧妙结合。其中“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红灯笼”等民俗所拓展的艺术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像性,给影视带来了空前的艺术景观。
民俗本身具有娱乐功能,像节日、游戏、体育等民俗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影视艺术的主要目的也是使观众获得娱乐。鲁迅先生曾说:“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8](P47)这样,娱乐就成为民俗与影视的契合点,也成为二者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在作品中所占比重越大,作品的娱乐成分也就越大:反之,民俗成分越小,其娱乐成分也就越小。感官娱乐性又是和人类的理性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艺术的发展变化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民俗的影视整合而言,点缀式带有更多的理性成分,点化式则更具有娱乐因子。《祝福》、《人生》、《老井》等影片,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理性成分,对《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接受而言,感官刺激几乎取代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原因在于,影片过分地渲染了某些仪式。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人类的生存需要仪式,没有仪式的生活是枯燥的、毫无生气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仪式为人类提供了情感释放的契机,如婚礼上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等。另一方面,某些仪式(如婚丧嫁娶)对于非当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其非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好看”(张艺谋语),就在于通过某种仪式强化其作品的审美机制。王一川曾指出:“由于这里的奇异民俗总是交织着民间狂欢节气氛(如《黄土地》里的婚嫁喜庆和祈雨仪式,《红高粱》里的送亲仪式、颠轿,野合、酒誓等),所以对于厌倦了第三代虚幻大叙事而寻求个体解放的当代观众(主要是知识分子),能产生瞬间性的狂欢享受。”[9](P258)对于影视创作而言,理性和娱乐似乎构成了审美价值的两端,任何一种顾此失彼都是艺术的大忌。审美离不开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性是远远不够的;审美也离不开理性,只有理性同样也是行不通的。艺术创作乐趣,是在不断地追寻新的平衡中获得游戏的快慰。
总的说来,影视艺术从其发生形态和发展走向来看,是以民俗为其依托和前提的,而最终则成为一种新的民俗,它是美的,也是民俗的。同样,民俗的生成和发展,也要以艺术为契机和指向,当代的影视无疑为民俗提供了展示其风采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陆梅林.西方美学文选[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8.
[2]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张艺谋.我拍《黄土地》[J].当代电影,1987,(1).
[6][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7][匈]伊芙特.世俗神话[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篇5
关键词:汉绣;民俗;影视艺术
1 汉绣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根据国家文化部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这项民间工艺要有历史根据且可表现;要有沿革性;至今还有此项工艺艺人,而且还在继续延续该技艺。汉绣,据考古学家证实,1982年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属战国时期物件。清末民初汉口织绣局、绣花街;汉绣在流传过程中,在针法上就有多种革新,“前”,武汉戏剧用品厂成立技术小组研究汉绣针法,独创蹦针法;汉绣大师任本荣、张先松、吴氏传人和杨晓婷及他们的弟子,还有武汉纺织等高校师生共同的传播。种种条件,使得汉绣于2008年6月入选武汉市首批国家级申遗项目。
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组成的武汉,于长江流域九省通衢优势地位,仅从江汉路等欧式风格建筑群、昙华林的教堂,我们可看出武汉受外来文化影响之深,直到现今,这种影响有增无减,但是在群体性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无形中被挤到犄角旮旯,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落后的文化。同样表现大富大贵,人们先想到貂毛皮草,而不是银金衬地,崇龙尊凤;同样表现抽象艺术,人们会联想到毕加索的抽象画而不是三头凤鸟造型。平民刺绣十字绣风靡全国,四大名绣尤其是苏绣,名扬四海并形成成熟的市场商业运作体系。汉绣虽有昙华林汉绣基地、任本荣工作室、刘小红刺绣馆等实体,也没有武汉热干面,周黑鸭的普及度。作者于2012至2013年到昙华林考察发现,制作和出售汉绣四家店铺皆打出找学徒牌子,每家都有绣娘刺绣,制作流程与现代刺绣无异,游客进店会有绣娘介绍装裱好的作品,但是购买人少,多是政府采购。
2 通过影视艺术表现
生长空间有限,民俗文化在当今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作为传媒人要如何保护发展优秀民间文化,黄灿在《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中分析了媒介传播民俗的可行性:“民间文化和媒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功能上的‘合流’”,如拥有华夏民族血统的传人不管身在何方,都会或多或少齐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媒介技术和特定的民间文化范式在语言表达和艺术表达上具有某种共同性”,如两者都具备的清晰,感性,互动和交流等特征。[1]纵观中国影视史,可以看到很多民俗运用。民俗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独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作为民俗事像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恰当的民俗可以为影视点缀,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影片《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卧虎藏龙》,都巧妙运用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事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民俗在影视艺术中改变叙事机制,突出了影像性。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侧重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语言叙述一个生动、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所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2],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民俗事像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成有机统一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
3 汉绣与影视的结合
汉绣的功用上,汉绣有着刺绣这一品类的共性,最原始的功能是对服装的修饰,在祭祀、求偶、生产、战争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尚书・虞书》:“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是天子衮服十二章的最早来源,《诗经》里《国风・扬之》记载“白石凿凿,素衣朱绣。”汉绣的发源与古老的楚国密不可分,战国时期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蚊帐沿花、枕头花中的“喜上眉梢”、“二龙抢宝”、“龙凤呈祥”的传统婚礼习俗纹样,画绣双面绣中的楚人画像,汉绣荷包小配饰,为人们讲述一段段楚的历史;再者是汉绣的近代史,世界大战中汉绣的足迹跨洋过海,中汉绣作坊遭遇重毁,再遇“”低迷。以上是纵向的排列,而横向更倾向当代,发现和收集材料难度不大,汉绣的近当代,昔有汉绣戏服厂,今有汉绣艺人著名戏曲家陈伯华制作戏服;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也与汉绣有着不解的渊源,道士的道服,也是汉绣的重要载体之一。他们所承载的故事可为影视创作提供非常丰富的剧本。
汉绣的针法上。汉绣重绣不重画,下针果断。汉绣针法68种,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7种针法著称,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针法,富有极强的立体感。其中蹦针法为前汉绣艺人独创,专修龙凤纹样。钩钉金,盘金和云针法等,常见于宗教元素的表达,如汉绣工艺大师黄圣辉的《八卦图》;弟子王燕的《福禄寿》、《黄鹤楼》。汉绣目前多以家庭作坊模式,据绣娘介绍,小幅作品可一月完成,大幅作品少则数月多则几年,每一幅作品流程大致相同,采用的针法各异。每幅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制作的灵活度只有绣娘知晓,如何能把一副传世佳作记录下来但又不乏趣味,写实性的纪录专题式的拍摄也具有挑战性。利用现代技术使汉绣影像化,借助媒体高效传播的特性,再现汉绣独特的针法讲究,普及受众对汉绣的认识,抑或能够激发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汉绣。
受众层面上。老艺术家们所剩无几,为了不使汉绣这门宝贵艺术流失,他们广招门徒,倾心教诲。但是毕竟汉绣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绣种,其色彩搭配,造型构图难免与当代风潮有出入,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传承人的面前,如何把老艺人们传授的知识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合理结合,从此处切入,可以探访新一代的汉绣艺人,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经历,与汉绣的结缘,更多地从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对汉绣的理解和解读。网络和新闻报道中不缺对这一批汉绣艺人的报道采访,他们来自民间各行各业,在汉绣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勇获奖牌。对外界来说,单纯的报道容易让这类人群平面化,神秘化。影视就可以真实再现甚至与大众形成互动,塑造汉绣更加立体的形象。
汉绣作为楚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具备民俗以上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为影视提供丰富的故事,提升其审美和文化内涵,而影视则通过其真实、动态、多维等特点,成为记录、保存、保护和展示汉绣的重要手段。让汉绣通过影像,通过现代媒介,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引起更多的关注,吸纳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灿.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5):145.
[2] 斯坦利.所罗门(美).电影的观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
篇6
关键词:影视 音乐 钢琴
在当下的社会,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形式,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了影视背景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众多的音乐背景中,钢琴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在影片的故事结构、氛围烘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之所以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关键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蕴含和艺术表现。它以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调演绎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使自然界的事物通过音乐这一媒介表现出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
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复杂情感,当然也可以用写实的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它用特有的方式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带给人们一次次美妙的情感体验。人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画面当中,感受音乐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等等丰富的情感,使自身的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身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变化和发展。
二、 钢琴音乐的文化底蕴
钢琴起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钢琴音乐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吸取了欧洲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内涵。
钢琴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以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它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想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它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元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着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性,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电影艺术的内涵与现实情境融为一体,呈现出审美情趣上的美感。他能够唤起人们对朦胧现实美景的想象。
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这与演奏者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侧重在情感的宣泄,在表现情感、意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才被广泛用于电影电视作品中。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来叙述发展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视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
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它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的性格,主要用来深化剧情。
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四、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表现
随着影视作品的不断发展,钢琴音乐成为了很多影视作品的主要题材,在美学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从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艺术品位的方面充分表现出了它的美学作用。
抒感是音乐本来都具备的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钢琴音乐可以起到深化情感的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根据电影自身的需要钢琴音乐类型也有不同的界定,如紧张情节配以急速的音乐,优雅的场面配以舒缓的音乐,无论什么场景,钢琴音乐在抒感方面都是尤为重要的。
总之,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为电影艺术增添了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必然是当代电影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水欣.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特色[J].作家,2011,(08).
[2]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3]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02).
[4]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5]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篇7
整合了数字技术的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音画系统,自古以来就是一门技术的艺术。尽管技术从来不以一种单一而明了的因素作用于影视艺术,但影视媒介形态的每一次变化、影视技术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给影视艺术的内容形式、美学形态、视听语言和欣赏接收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承认影视艺术是一门艺术的、娱乐的、商业的大众媒介,而媒介是传承和接受信息的手段和载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电影电视的技术史理解为影视艺术的媒介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同声音、色彩和宽银幕等影视艺术上的前三次重大技术革命相比较,数字技术使影视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从照相本性向比特本性的转变是影视艺术数字化革命的起点,也是它的核心要义所在。
目前从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的转变已经改变了影视摄制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方式,并开始在影视的发行、放映和播出领域发挥类似的效应,另外数字技术还引发了影视艺术与互联网、数字电视、视频游戏等其他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技术给影视艺术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啻于是对影视媒介本性的一次“脱胎换骨”。
从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段到创作观念,从表现元素到视听语言,从视觉效果到美学形态,从观影习惯到消费方式,数字技术给电影电视的策划、创意、生产、制作、发行、放映、流通、传播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深刻变革。
数字电影的制作者、美国电影艺术家托马斯・A・奥汉年和迈克尔・E・菲利浦斯在《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写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①
今天,数字技术使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真假难辨、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在画面上营造的视觉奇观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影迷的青睐和迷恋。数字技术不再是影视艺术的视觉噱头,它实际上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重新建构我们关于影视艺术的观念。今天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攫取高票房收入的利器,已经不再是一两家数字特技公司或几位影视特技怪才的一时兴致或偶尔一搏,它已经俨然成为商业影视制作的行业规范和必要环节。
根据Boxofficemojo网站的统计数据,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票房收入排名前10位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泰坦尼克号》、《指环王3:王者归来》、《加勒比海盗2》等,无一例外都是数字技术在其中唱主角的影片。②
数字技术不仅仅制造了一种影视形态,同时也制造了一种影视观众。这些观众往往由年轻人构成,他们沉浸于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声光炫影、排山倒海的视听奇观中,享受着数码环绕立体声效和高解析率、高透亮度的影像画质,他们讨厌传统影视艺术的绵密的叙事和拖沓的情节,他们喜欢场面胜过喜欢故事,喜欢动作胜过喜欢人物。很难想象这群被好莱坞数字大片惯坏了胃口的年轻一代会对小投资、小制作的影视节目抱有多大的兴趣。
张英进就指出,好莱坞的数字大片其实是“西方中心主义称霸全球的一种新的符号”,这些高科技、高投入、高概念的奇观影像“生产出他人所难以达到的电影‘文明性’的标准,结果产生所谓的‘斯皮尔伯格效应’(如《侏罗纪公园》等电影系列),这对众多的国族电影而言,既是诱惑、又是威慑”③,从而进一步拉开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影视工业在人才、资金、数字技术等方面与好莱坞之间差距和“鸿沟”。
被数字技术所整合的影视艺术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只要张开感觉的神经就可以体悟到今天的影视艺术走进了一个有别于经典影院和电视屏幕时代的、影像四处流溢的、泛媒介形态的文化时代。有人把它称为“后影视时代”。
后影视时代的影视景观的显著特征是观众不必囿于特定的影院时空或客厅沙发上,而被置身于一个影像文本超量堆积、观看欲望被充分满足、影像符号无处不在的视觉文化的海洋中。
例如,今天的电影除了在影院中被消费,至少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被观看:无线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高清电视、VCR、DVD光盘、PPV/VOD(点播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脑屏幕、移动手机及其他视频终端设备。除此之外,影视文化还可以附着在图书、杂志、海报、玩具、服饰、纪念品、电脑游戏、主题公园等广泛的影视衍生产品上。
当你端起一杯咖啡,杯子上可能会印有迪斯尼的图案;当你拨打手机,你可能会听到根据电影原声改编的待机音乐……
针对这种多媒介环境中的影视文化现象,美国媒介学者安妮・弗雷德博格指出:“在20世纪末,电影这个延续了一个世纪的大众的娱乐媒介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已经嵌入了(或者说消失于)包裹着它的各种新技术中。很清楚的一点是,电影、电视和电脑媒介之间的区别正在迅速消失。无论是制作技术的层面、还是接收和展示技术的层面都体现了这个事实。尽管电影银幕、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还保留着它们彼此独立的位置,然而你在它们上面观看到的影像已经丧失了它们以各自的媒介特性为基础的差异。”
总之,今天的影视艺术正在丧失其独立的媒介身份而处于一个多媒体激荡汇流的客观情境中,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对媒介融合趋势中的影视艺术所面临的前景表示过分的担忧,但传统意义上的影视艺术的观念将走向瓦解、数字技术将引发影视的生态现实的重构是不争的事实。
重塑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观念
如果说数字化浪潮代表着一种客观趋势,那么影视艺术将如何应对当下媒介形态的变化并重新确立自属的艺术身份,影视融合(电影和电视)和影网融合(电影与互联网)是否意味着电影、电视、网络界限的消失,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怎样重新定义了影视艺术的本体内涵并推动了当下影视文化的整体转型,围绕着影视艺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所引发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的本体流变、生态空间、文化图景和发展趋势作出重新定位。
本文认为,对影视艺术来说,媒介融合不仅仅意味着电影电视与新媒体形式的外部融合,也意味着新媒体技术与影视艺术形式本体的内部融合;不仅仅意味着电影电视可以联系其他媒介渠道或产品形式来延伸影视母体的商业范围、让同一标题下的内容跨越多种媒介形式被广泛地播映或消费,也意味着影视观念、影视制作、影视商业和影视观看的挑战性的重新组合,以及影视本体身份的重新定义以及一种崭新的互动性的、参与式的影视文化的产生。
尽管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所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虽然不会终结影视艺术本身,但是技术的变革可能会大大地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影视艺术的结构与形态。(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中的影视艺术的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D7600014)
注 释:
①托马斯・A・奥汉年、迈克尔・E・菲利浦斯著,施正宁译:《数字化电影制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②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当代电影》,2008(3),第71页。
③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155页。
④安妮・弗雷德博格:《电影的终结:多媒体和技术变革》,载《重建电影研究》,伦敦:Arnold出版社,2000年版,第439页。
篇8
[关键词] 电影音乐;钢琴乐;文化元素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但在当时,由于技术问题,既没有对白、解说,也没有音乐、音响,只是将一连串活动形象投射到银幕上,实质上仅仅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而存在,因此无声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自美国人发明了有声电影的技术之后,电影才真正成为一门集文学、绘画、美术、戏剧、音乐等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视听艺术。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非常演艺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音乐的创作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音乐低音雄厚、中音丰满、高音清脆的特点,使其伴奏的背景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中不同的风格、情感、思想与意境,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电影作品的艺术构思,同时也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电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遂受到电影人的青睐,逐渐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且出现了以“钢琴”为主人公的电影剧作。
一、电影音乐概述
所谓电影音乐,是“专为影片(电视片)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是影视艺术和音乐综合的产物。音乐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古已有之。其实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人为了掩盖播放时放映机的噪音,达到更好的播放效果,他们通过给影片中不同情节谱曲,在播放影片时再由乐队、钢琴或唱片为之伴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声音的逼真性是有限的。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1927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光管,使得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被记录在胶片上,从而结束了无声电影的时代,影视剧作从此真正成为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苏联艺术学博士B?日丹说:“如果把一部影片分解成原始的元素,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种类艺术的特质。电影同时既是文学,又是戏剧,既是绘画,又是音乐……”也就是说,自音乐成功进入影片之后,影视既具备了文学的因素,又具备绘画、戏剧、音乐的因素,是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自此,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从属于影视剧作,它具有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殊的本质。一方面,影视艺术凭借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兼收并蓄,直接运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到艺术表现的“有神有色”。另一方面,影视创作中的音乐并不是音乐艺术的简单混合、拼凑和相加,而是一种“乘法”的综合,是在融合各种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在一种新的质的基础上有机的综合。也正是由于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融入与转化,才形成一个声画结合呈现的虚拟世界,这也是影视艺术基本审美特性之所在。因此,影视艺术才具备了情节、表演、音响、节奏、风格、意境等艺术元素,形成它特有的一整套艺术表现手段。
按照周传基的观点:“两种以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而这些元素在这一系统的结合中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是不可能还原的。”也就是说,电影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它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其作为音乐的一般共性所达不到的。电影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已成为现代影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精彩演绎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乐的创作也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视艺术和科技的发展,它在影视中也正发挥着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二、钢琴乐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 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电影中运用音乐,也无外乎是为了抒发影片中人物内心不便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变化、展示事物发生的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直接参与影片的剧情制作或者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进而表达主题思想。而钢琴,一向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它“具有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域宽广的特点,从低音27.5赫兹到高音4185.5赫兹,涵盖了所有的乐音。其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能够对各种的情感、情绪进行充分地表达,能完整地表现各种不同地音乐风格,可以通过其音色的变化,表现各种复杂的故事情节。”钢琴的这些独特的功效和其与生俱来的特性,正好适合于影片制作中表现人物和电影主题所蕴含的情感,也就得到了电影人的青睐。例如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这是一部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配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配乐,于1998年完成的一部以音乐为线索的浪漫主义剧情片。该片面世以后,不断虏获观众与乐迷的心,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曾荣获多次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配乐奖。
《海上钢琴师》用125分钟为我们叙述的是一个被抛弃在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人名)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他与轮船笃定终生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这部影片中的钢琴音乐,是莫里克奈以钢琴为主并适当的配合多种其他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而成的,具有明显的爵士风格,但《海上钢琴师》中的所有钢琴音乐,并非全是由爵士风格的钢琴曲所组成的。下面分析电影中几段最具典型性的音乐片段,并结合电影内容和故事情节,谈谈钢琴乐在此片中的运用问题。
篇9
1.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2.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
4.影视节目名称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5.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
6.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
7.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8.从韩剧旅游热论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
9.“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10.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无锡影视主题公园为例
11.影视旅游者动机细分及其形成机制——新西兰霍比特村案例
12.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
13.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14.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15.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16.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
17.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
19.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及问题
20.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
21.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
22.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3.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24.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5.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
26.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27.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
2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29.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
30.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例
31.影视主题公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32.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33.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34.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35.影视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6.影视史学的思考
37.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8.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39.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
40.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
41.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
42.影视字幕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43.基于影视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出游意向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4.影视的传播与文学的接受
45.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46.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47.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
48.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
49.中国影视贸易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50.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述评
51.“韩流”给我国影视旅游的启示
52.旅游景区影视营销模式研究
53.影视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日语语体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54.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55.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
56.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的扩展
57.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契合研究
5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9.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60.论中国影视文化安全——基于韩剧与国产影视剧比较的视角
61.全球价值链视阈下我国影视产业升级策略探究
62.横店: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理论的案例分析
63.简论中、美、日三国当代动画影视风格差异
64.论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
65.影视文化及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
67.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
6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69.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70.体育影视价值解读
71.影视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与镇北堡影视城为个案
72.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
73.关于严歌苓作品影视改编的思考
74.影视文化三论(上)
7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76.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影视教材的导入
77.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78.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79.论影视旅游及其“资源—产品”转化
80.浅析影视翻译目的
81.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82.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审美意义
83.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以江苏广电总台为例
84.影视为出版造势——对影视图书出版的研究分析
85.中国影视翻译研究十四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86.试论舟山海岛的影视旅游
87.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兼论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88.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89.影视的网络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90.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
91.影视文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92.国产影视作品的译制与国际传播
93.浅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
94.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95.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影视翻译:屏幕上的语言转换》介评
96.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
97.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98.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99.基于影视艺术的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网络影视课件学
100.影视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及行为意向研究——以澳门为例
101.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102.论影视语言的特性
103.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104.翻译目的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105.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
106.“复仇”的“原型、仪式、跨文化性”——从《基督山伯爵》的影视改编谈文学经典的传播现象
107.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108.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109.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
110.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
111.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
112.浙江影视旅游的发展与营销策略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113.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谈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
114.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策
115.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
116.影视发热 旅游升温——谈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联姻
117.论搭建我国影视产业保险体系的策略——以好莱坞影视保险体系为蓝本
118.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
篇10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文秘站:<。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依托于各自的媒介形式才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的。英尼斯在《帝国的偏向》中对不同形态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媒介形式所承载的内容形式会影响到一个敌国的兴衰。以此思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电影和电视内容的趋向同一。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普通老百姓对大屏幕电视的消费能力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3d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