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

篇1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绿色建筑

景观设计工作在城市建设中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也是这部分工作开展的现阶段所追求的重点目标。而绿色建筑的融入是最为核心的、能够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的主要实践。在设计工作中,需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绿色建筑的功能特点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落实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就能够促使绿色建筑环保理念在实践中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实现有机地融合。

1园林景观设计融入绿色环保理念的基本原则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典型特征,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不仅是为了提升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效果也是为了促使园林设计在实践应用功能上更加突出地体现地体现出有效性和灵活性。

1.1结合区域环境实际开展园林景观设计

不同的区域环境气候条件都会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植被选择以及景观设计的整体结构。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和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入也需要考虑区域环境对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气候特点以及建筑实体的功能特点与整体风格,合理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应用有效的绿色环保技术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工作,促使绿色环保理念下的景观设计,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环境相互融合的状态,达到优化自然环境,改变周围环境质量水平的作用[1]。从具体实践的角度上来说,设计工作人员需在前期加强对景观设计区域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观察分析,确保充分了解地区性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以便找准设计工作的切入点,优化设计工作落实开展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一些细节上的植被选择植被联合种植的规划方案确定,也需要考虑前期的环境条件基础状态,避免环境条件影响到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入以及景观设计的实际效果。

1.2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效果

追求美观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绿色环保的建筑和相关设计理念融入后,意味着工作的落实开展在具体实践环节更加强调自然环境中元素的应用。而是要选择适当的植被注重植被的造型设计和植被的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就能够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质量上更加美观,更加具备吸引力。这也是景观设计突出观赏性的一个重要方面[2]。作为设计者,其自身应当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注重结合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协调统一的原则,关注设计效果是否具备创新性和美观性。并且通过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融合应用,促使整体的设计效果在美观程度上达到更高的层次。从受众群体的主观感受上来说,当其在区域性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感受到环境的美感,其对于景观设计效果和质量的认同感也会更进一步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高层次目标也就同步得到了实现。

1.3注重设计效果的功能性保持

功能性的保持主要是指,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后,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达到装饰外部环境的主要效果,也需要从绿色环保、生态平衡保持以及区域环境中的改善和优化角度出发,发挥出相应的功能。设计工作中。功能发挥效果的保持需要设计者在基础的植被选择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过程中的系统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了解不同区域要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在具体设计中通过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的元素是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功能性上更进一步的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绿色环保也是整个景观设计在实践中所追求的重点目标[3]。应当结合景观的整体区域面积以及景观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促使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功能,特点和效果得到有效的体现。

2绿色环保理念支持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基本要求分析

2.1景观设计需做好绿地面积应用的规划

无论是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还是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绿地面积的合理规划和规划区域布局形式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虽然绿地区域所种植的植被以及规划的区块特征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或显示出典型特征。但公共绿地区域的合理规划是充分发挥出景观设计功能、避免景观设计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关键要求。在常规的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区域,或公园带状公共绿地都是比较常见的绿地面积规划和呈现形式。要形成一个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和功能的风景园林设计区域,需保证整体的绿地规划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以上,这也是体现出绿色环保里面的重要切入点。

2.2对铺装区域面积和雨水花园面积进行针对性的明

在整体的景观设计结构中,铺装环境以及雨水花园环境对于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求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差异。为了确保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需要对上述区域的整体面积以及设计方式,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进行针对性的确认,确保绿地面积在整体占比和规划方式上符合国家相关的评审制度规范与要求。在保证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的基础上。确保具体的设计效果与规范性的景观区域设计要求相符合,避免过于追求景观设计的外部辅助效果,导致绿地面积的规划出现缺失和不足。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虽然需要融入一部分铺装面积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区域,但透水的体现也强调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要求的匹配。通过透水性更强的铺装材料的应用,促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气象特征相互匹配,充分利用来源于自然环境中的资源条件。

2.3不同植被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和种植基础条件要进行精准确认

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环境需求和日常的维护保养需求上存在比较典型的差异。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植被的融入要考虑植被本身的生活习性以及景观设计区域所能够提供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资源,确保不同类型的植被在联合应用到景观设计的区域内时,能够通过生态平衡的维持,相互支持相互利用,形成具有动态活性的景观设计和呈现效果。

3园林景观设计融入绿色环保里面的有效策略分析

3.1积极选用绿色环保原材料融入景观设计

绿色环保原材料的融入主要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落实中应用生态性能更强的绿色环保原材料,一方面体现出绿色环保的理念,另一方面材料本身也可与自然环境实现更加紧密地结合。例如,在植被养护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需求就可通过绿色环保有机生态材料的融入,达到增强效果的状态。另外,这类原材料的应用还能够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消耗促使资源利用在充分性和针对性上更进一步的加强。关于来源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主要是指,当景观设计的整体环境设计完成后,需要外加一些经过人工干预塑造造型的绿色建筑实体。这时,这部分材料就会成为景观设计凸显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切入点[4]。只要注重景观设计造型的合理塑造,并且充分结合区域的土壤环境和植被生长状态融入具有促进作用的生态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实体,就能够促使整个景观设计区域的绿色环保效果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得到提升。

3.2注重植被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养护

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基本环境状态,用尽可能丰富且具有适宜性的植被品种融合,体现出景观园林设计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另外,多种类型植被的选择也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为区域环境的改造和优化提供帮助。具体来说,在植被选择时,可按照耐寒性强、抗旱力度高、喜阴、喜阳、降解甲醛等多种功能融入不同类型的植被。除此之外,植被的配置和养护也应当匹配具体植被的类型同步进行。为了体现整体的植被综合利用的美观性,设计者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植被进行造型的修剪,体现出园林景观的人文气息,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4结语

结合本文的设计实践分析可知,绿色建筑环保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应用需要从基础的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到细节的植被类型,选择与配置、再到设计工作中对造型以及自然环境状态的维护等多方面,全方位体现出绿色环保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利用先进的设计思路和手段取得预期的园林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惬寅.“生态的艺术”理念下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观察,2020(2):154-155.

[2]穆昊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国外案例———美国一剧院外墙外保温改造项目[J].建设科技,2011,15:66-67.

[3]穆宏刚,卓昱伯,袁静.论BIM工具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评《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施工新方法研究》[J].材料保护,2020,53(8):171-172.

篇2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绿色建筑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建筑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讲,绿色建筑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尽可能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所以,需要重视并强化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由此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实现真正上的绿色化、稳健化、长效化发展。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顾名思义指的是基于绿色环保理念下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工程,即在坚持节约资源、减少生态系统破坏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建造的建筑工程,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强调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友好共存,致力于为住户提供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1]。对于绿色建筑来讲,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耗利用水平,控制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属于典型的低碳类、环保型建筑工程。

2绿色建筑典型案例分析

2.1北京奥运村项目

北京奥运村位于纵贯城市南北的中轴线的北端。许多文物古迹和著名建筑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故宫天坛等。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共占地66hm2,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其绿色环保理念主要体现于下述几点。第一,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奥运会期间,可为万余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的预加热;奥运会后,为附近2千户居民提供生活热水。该系统以太阳能热水为热媒使得冷水温度升高,满足民众的用水需求。第二,奥运村将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建设“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此设计不仅良好地解决了废水处理问题,也能够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2日本丰冈生态住宅项目

日本丰冈生态住宅位于日本丰冈市,得益于当地别致且优美的自然景观,该住宅极富特色,并被评为生态环保型住宅的典范。该住宅应用了低碳环保的太阳能发电模式,吸收太阳热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电流驱动的环流风扇能够控制空气流动,让室内环境更加惬意。该住宅的供热系统为小球炉,主要是通过生物质能的形式进行供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且同时安装了地暖系统来辅助供热。这些低碳环保的系统为住宅的舒适生活创造了绿色、安全的室内环境。

2.3中国石油大厦(北京)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接全过程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咨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北段西侧,以“先进适用、系统配套、整体最优”为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与建造,荣获多项奖项,比如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在建筑形体设计中,本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的被动节能技术,建筑中庭、边庭布局与门窗位置安排合理,在过渡季和夏季均利用热压进行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环境,换气次数为15次/h。主中庭东西立面采用了点支式双索幕墙结构,使主中庭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2]。大厦在地下餐厅东墙窗外设置下沉庭院,使得就餐环境大幅改善,构建起舒适节能的场区生态环境。

3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3.1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时期

无论是哪一类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和建设过程中均会对当地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环境影响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建筑造型和环境间的协调问题,也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定、施工手段等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由此可知,项目决策是否合理不单单会影响项目收益,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环节,项目人员应增强环保意识,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良好可行性的决策,保证决策质量。

3.2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时期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不仅要考虑项目需满足的基本功能,也需要开展建筑生态好设计,目前,包括“质量性能展开”、“为环境而设计”等在内的理念备受建筑设计师认同和追捧,纷纷将其视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指导理念,以上理念严格来讲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之上而形成和发展的。在项目设计时期,应从下述几点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设计。首先是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即应在充分考虑建筑项目周边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节能化、合理化设计,尽可能地避免当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其次是建筑选形,一般来讲,建筑形体与结构能够在附近环境独成气候,不单单会对建筑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务必要从生态效益方面入手合理设计项目,保证项目设计的质量。

3.3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阶段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项目建设环节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应给予密切关注,特别是由于粉尘、噪声等造成的污染,务必要严肃对待,实际建设中由于此类污染问题受到投诉甚至法律诉讼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处理不当,势必会对项目建设方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在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环节,应倾向于环境污染程度小、节能效益突出的工程,同时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不可只注重经济性,也需要考虑生态效益,选取环境友好型材料,从源头上保障工程项目质量。

3.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期

在项目施工环节可从下述几点入手控制污染,保证项目质量。第一,加强现场环境管理。在项目施工环节,应推行并实施现场绿色管理制度,具体来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谨合理、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项目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过程中准确全面地记录环境信息;加强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3]。第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污染控制。自觉遵守当地相关环境政策,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及时甄别并严格控制有害气体;项目建设过程中,灵活合理地采用“粉尘控制”技术,避免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灯具及设备,减少能源损耗;构建现场废物回收和利用系统,促进各类能源的利用水平最大化;根据资源损耗情况给予项目施工单位奖励或者惩处,促其增强环保意识并牢记节能理念。

3.5建筑工程项目产后控制后期

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相关单位依旧需要对承担并处理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产品产后控制时期,一般需要从下述几点入手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第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营销方式,制定一套严谨高效、规范可行的回访维修服务体系;第二,建筑物拆除亦属于产后控制,其实,严格来讲,它也是产前、产中控制环节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最好在最初设计环节考虑到建筑报废拆除等问题,促进项目全周期各项工作合理开展,从而确保项目质量达标。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材料对新型材料的特点以及运用的研究,分别以竹子和聚丙烯酸酯为例,探究了他们在新建筑的运用并阐述材料对建筑设计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传统材料;新材料;应用;积极影响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创新,建筑材料向绿色环保趋势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建筑材料中。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建筑材料竹子,新材料丙烯酸塑料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其次,文章通过一些案例,清晰地阐述材料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的发挥。

1.传统材料――竹子

1.1竹材应用史

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人对于竹子的追求。竹子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

用竹子做东西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古代竹制的篱笆、、竹篱、伞骨各种器具被人们广泛使用。我国的传统竹子建筑我国在2 000多年前,竹子就已用于民间房屋的建造,迄今南方各省仍多采用竹子建造一些半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房屋、棚舍等。竹子在江南民居建筑中一般做夯土墙的骨料使用,可以使夯土墙更加坚固耐用,也可以把竹子剖成长条编成竹笆作为围墙、外墙,竹子还可以编织成窗间墙的防护网、护墙板或者做成框钉竹条用作护窗板

1.2竹材的特性

竹子分布范围广:世界的竹子,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中国是主要的竹产国之一,有着丰富的产量。竹子成长很快,一般在适宜条件下三个月即可成材。竹子有着很好的力学特性,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都很好。

1.3竹材使用案例分析

四川德阳孝泉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

地震发生之后,四川新建了许多学校,这只是其中之一。为了尽快使孩子们走出地震的阴影,建筑师用心设计了这样的一所小学。在材料使用上,采用了许多当地的旧砖瓦作为铺地,也采用竹材竹子作为外表皮的装饰材料。

竹材的造价低,适于大面积的使用。作为装饰材料,施工速度快,很符合当时的施工条件。竹材的装饰条展现出明快的色彩,很符合建筑的立意,让孩子们快活的成长。竹材在建筑中还起着遮阳的作用,一举多得。

世博园的印度馆

印度馆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穹顶,其内部灯光绚丽,打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现代与古老相结合的梦幻馆。

竹子的应用很大程度的减少了钢铁的消耗,在这里不仅降低了建筑的造价,也使得建筑变得更加的绿色环保。即使建筑废弃后,竹子也可以被重复利用,而且无论是加工还是会受利用都消耗更少的资源,也产生更少的污染。

这里,竹子的使用不但绿色环保,符合世博建筑的临时性的特征,拆除之后,还可以再次利用。而且产生了亲切,舒适的感觉,让每个参观者都体验清新自然的风光。

竹屋

在畏吾研设计的竹屋中,竹材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材料,更是一种文化的语言。竹材,它在中国与日本文化中具有独特涵养。设计者这样阐述它:视竹子的密度与直径,它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空间分割。这样的设计手法不仅使得屋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建筑绿色环保。内部装饰与分隔都十分自然,对人体对环境都产生较小的影响。

2.新型材料――丙烯酸塑料

2.1丙烯酸塑料简介

丙烯酸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特性有:1透光性:聚丙烯酸酯可透射92%的白光,透明度接近光学玻璃。2耐候性:聚丙烯酸酯经长期的室外风吹雨打,色彩和物理性能无明显变化。3耐化学性:聚丙烯酸酯制品不受大多数家用洗涤剂的影响。4韧性:其部件在多数应用场合具有足够的强度。5电性能:聚丙烯酸酯导电性低,耐电弧性好,介电强度高。6燃烧性:聚丙烯酸酯易燃,需采取类似木材的防火措施。

案例

Selgas Cano 建筑工作室

Selgas Cano 位于马德里的建筑工作室非常特别,建筑一半埋入地下,由树木,植物,丙烯酸塑料,有机玻璃,木头,混凝土

等材料建成。建筑被周围茂密的树林包围,建筑使得人强烈的感觉到与大地的接近。在这里,新型材料使得自然光尽可能多地进入建筑,创造出良好的光学环境,同时材料本身的稳定性也使得材料颜色保持得更加持久。(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李慧,张玉坤.生态建筑材料竹子浅析[J].建筑科学,2007,No.12108:20-26+31.

篇4

?笪 毛蕴诗,金娅婷,吴东旭

(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摘要]20世纪90年代,在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压力下,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纷纷外移,而留守企业则实现了纺织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对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纺织业的对比研究,结合台湾地区聚阳与宏远两家企业的先进案例认为,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是沿着微笑曲线的研发与营销两端延伸以提高附加值,二是通过绿色环保等手段降低单位投入与消耗。最后对我国大陆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转型升级;绿色环保;台湾聚阳;台湾宏远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8-0049-07

一、引言

纺织业作为我国大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较高,为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全球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纺织品质量与环保的要求日渐提高,大陆纺织业却仍处价值链的底端,产品质量较差,市场地位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产业曾是最大创汇产业,后在岛内外环境影响下,下游生产不断外移,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而如今,留守企业经过精细化管理、绿色生产与不断创新,实现了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台湾纺织业虽规模较大陆小,但生产效率约为大陆的2倍,大部分产品单价甚至为大陆的6倍,获利能力明显优于大陆纺织业。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两端移动以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一方面对我国台湾纺织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两端扩展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提出借助绿色环保降低企业成本,探讨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本文首先对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环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文献回顾,对两岸纺织业进行对比,以台湾聚阳实业和宏远兴业作为案例研究,分析探讨我国台湾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并为我国大陆纺织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相关文献回顾

1. 转型升级

企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Gereffi,1999)[1]。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内外的研究最先从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能力的角度进行,后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并与产业集群和技术能力等融合展开探讨[2]。对许多新兴经济体的企业来讲,实现升级和创新的最佳路径是由简单的委托代工制造OEM到研发设计ODM并最终建立自主品牌OBM(Amsden,1989)[3]。Gereffi(1999)总结了亚洲服装产业升级从OEA(Original Equipment Assembling)-OEM-OBM的典型轨迹[4]。Humphrey和Schmitz(2000)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明确指出阶梯型的企业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跨产业升级[5]。Ernst(2001)[6],Sturgeon和Lester(2003)[7]和John A.Mathews和Dong-Sung Cho(2000)[8]分别以台湾新竹工业园的PC产业集群、亚洲四小龙等为例研究了从OEM到ODM直至OBM的产业升级路径。毛蕴诗、吴瑶(2009)较全面地总结了企业升级的7种路径,分别为替代跨国公司产品,技术跨越,技术累积,多重技术领域的嫁接,OEM-ODM-OBM,以产业集群、园区为载体等[9]。

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为附加值和获利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台湾学者李玉春(1992)就将升级视为一种投入产出比率提高的过程[10]。毛蕴诗、熊炼(2011)根据经济学中生产与成本的对偶性理论认为,提升制造能力、降低投入和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同样可以提升附加值[11]。

2. 绿色环保与企业绩效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平衡。关于绿色环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10多年前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Michael E. Porter和Claas van der Linde(1995)指出,污染等于不经济。当废料、有害物质或能源被丢弃时,意味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因此采取的额外行动只会徒增成本。他们还创造性提出了“波特假说”,认为合理设置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由此带来的收益可以弥补甚至超过环境规制成本,从而达到产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同时改进的“双赢”状态,进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12]。Hart(1997)认为,企业的环境能力差异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通过获得独特的资源能力,从而运用难以模仿的环保战略获得利润[13]。Andrew A. King和Michael J. Lenox(2001)在对企业的环境和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时指出,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是存在大量可获利的环保机会的,他们又进一步验证了污染减少与财务收益增加之间的正向关系[14]。Daniel C. Esty和Andrew S. Winston(2006)基于个人经历和对全球企业高管的访谈认为,绿色旋风已吹遍商业世界,他们从控制成本、规避风险到增加收入和提高竞争优势等视角,分析了环保行为对企业运作与收益的影响[15]。总的来说,加强环境保护会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包括:增加销售额(Fierman,1991);加强顾客反馈(Frankel, 1992);拉近与顾客的距离(Dean et al.,1995);提高竞争力(Miles and Munilla,1993;Porter and van der Linde,1995)和提高企业形象(Engleberg,1992; Kolk,2000)[16]。

三、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纺织业的现状对比

1. 我国大陆纺织业总产值高,但劳动生产率仅为我国台湾一半

如表1所示,我国大陆纺织业在整体规模上远远超过我国台湾纺织业,然而在以人均总产值衡量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上,我国台湾纺织业几乎为我国大陆的2倍。

2. 我国大陆纺织业出口总额全球最大,但出口单价远逊我国台湾

我国大陆纺织品出口总额全球最大,约为我国台湾的18倍,但在出口单价上,如表2所示,不论是对于台湾出口比重最大的布料还是对于大陆出口比重最大的成衣来说,我国台湾纺织品的出口单价均几乎达到我国大陆的6倍,可见我国台湾纺织业的获利能力较强。

3. 我国台湾纺织业更注重产品质量,并积极响应环保诉求

我国台湾纺织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通过了ISO 9000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注重环保的企业还通过了ISO 14000环保体系认证[17]。1959年台湾纺织品试验中心成立,后又成立多家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机构,并与欧美等国际验证检测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推动台湾纺织中心成为亚太区机能性纺织品检测中心。台湾纺拓会自2000年起还积极推动机能性纺织品验证标章业务,目前已订立18项验证标准,通过该验证的企业已超过500家②。我国大陆的纺织企业通过国际相关认证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占全行业比重仍较低。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大陆服装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低于70%[18],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检测率不足50%[19],大量纺织品未经权威检测就直接流入市场。而且,大陆的质量检测机构大多不被国际市场认可,民营检测机构和第三方公正检测所占份额极低,2008年才在福建建立了首家国家级纺织检测中心。

全球纺织成衣业高度强调环保意识,绿色竞争力成为赢得商机的又一重要利器。据统计,我国台湾纺织成衣业约有超过100家公司通过Oeko-TexR、bluesignR、GOTS及OE有机棉等环保相关验证,获得Oeko-TexRStandard 100标准认证的数量位居全球第12、亚洲第6,通过bluesignR认证的数量则位居全球第一[20]。台湾研发的绿色环保纺织品数量多、种类全、涵盖面广,而我国大陆在环保纺织品上起步较晚,截至2010年6月17日,获得Oeko-TexRStandard 100标准认证的企业数量不及总数的7%[21],并且现有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多只关注消费者健康而未能体现环境保护。

四、案例研究

1. 聚阳实业:效率与市场导向铸就纺织股王③

台湾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阳”)成立于1990年,以成衣制造为主,产品主销欧美。企业素以卓越的管理绩效著称,是欧美各大型零售商的主要合作伙伴,主要客户占美国前10大成衣零售商中的Wal-Mart、Gap、Target等9家。

成立10余年来,聚阳营业收入大幅增长,雄踞台湾地区同业前列,2010年企业营业收入高达141亿新台币。从2000年起,除了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外,聚阳每股收益(EPS)连年维持在5元以上,被誉为纺织成衣业股王。聚阳最近5年平均的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17.26%和26.63%,领先于大陆和台湾同业者10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聚阳被《天下杂志》评为“最佳声望标杆企业”纺织成衣业第一名,2008、2009年被评为企业公民奖中坚企业,2010年在远见杂志台湾A+69强评比中更被评为四颗星企业[22]。

聚阳由创立初期一家没有成衣工厂的成衣公司扩展为横跨9国30个厂的跨国公司,其成功转型源于在管理实践中对效率的注重以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电子化运作、全球布局、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合作等举措,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1)电子化管理统筹全球生产运作。1996年,聚阳在无预期的情况下接到了Wal-Mart一张66万件成衣的订单,艰难完成订单的聚阳意识到,除了急需扩充产能外,还需建立一个能快速统筹全部产能的系统。于是,1997年聚阳开始全面推动自动化,2000年导入企业资源整合系统(ERP),并持续不断地自我研发与提升,2003年开展产业全球运筹电子化深化计划,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聚阳持续建设完成的资讯作业包括全球电子网络建设、产品资料管理系统(PDM)、业务接单计划管理系统(PJT)、企业资源整合系统(ERP)等,这些电子化管理无疑为企业的全球扩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引入外部系统和自我创新,聚阳在生产流程、产品以及顾客群上都取得大幅进步,摆脱了夕阳企业的形象[23]。

(2)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升级。聚阳以OEM起家,1996年接下巨额订单后开始走上高速成长道路,向ODM转型。聚阳积极推动与上游布料供应商合作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以缩短备料时间,拥有自己的研发单位,从布料、花色、配件到款式、缝制都能掌握技术,增加了在成衣价值链中的价值。另外,还招募了大量研发设计人才,依据下游客户的品牌概念研发高品质低成本产品,主动提供样品以缩短设计时间。这既提高了消费端的售价,也提高了公司毛利率,更有利于发展长远的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聚阳的业务中有60%的ODM客户需要提供前端服务,聚阳已成功地由OEM转型为ODM。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聚阳还尝试发展OBM,自创两大品牌――“Pica Pica”及“Pandora's box”,以双品牌战略进攻不同的利基市场,与核心事业ODM相辅相成,期望通过自主品牌的经验来加强其自身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应对未来市场冲击与挑战的能力[24]。

(3)全球战略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聚阳基于客户、工厂产能、采购当地化、产区技术能力以及成本等考虑因素,根据各产区不同的发展条件,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展开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统筹生产协调与分配。比如利用大陆充足的原料,聚阳将其作为生产平织Pants和Sleepwear的主要基地,而在台湾则生产高单价的产品,在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充分发挥廉价的人工成本和无配额限制的优势,以此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区位优势。

除了讲求产区效率之外,聚阳还非常注重产区专精化的程度,往低成本、当地有原料、中低技能的工厂发展核心产品的专精化,而在高技能工厂发展多元化。

(4)建立战略联盟以培育快速响应能力。战略联盟和外包商在聚阳的转型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随着聚阳持续的快速扩张,对自身之外的产能有很大需求,需要更科学更富有弹性的管理方式。聚阳对外包商与战略联盟做出分级的管理,确保配合度高关系好的厂商产能不会闲置。每年还举办外包商的评核会议,提升优质外包商的等级并增加下单量,对表现较差供应商的下单量则予以减少。对于聚阳而言,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度极高和弹性极大的战略发挥空间。此外,为达成多品牌买主的目标,聚阳在寻找战略联盟时还会关注产品线多样化问题,以及时提供顾客定制化的产品,增强快速响应能力。

(5)以营销为导向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从事成衣制造10余年来,聚阳以营销导向代替传统的生产导向,实现了订单的稳定增长、品质与技术的不断提升。聚阳注重外部信息的收集,定期分享交流最新的市场状况与重点客户的经营策略,每个季度还由纽约子公司收集相关流行资讯,并与关系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开发流行布种。另外,设立全球支持及产品研发小组,协助定做相关的销售信息,并举行流行信息会议及时分享成功案例,强化了多元产品的开发能力。

(6)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研发创新。聚阳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建立学习训练机制,鼓励员工从事全球运筹及电子化的研发,与研究单位合作机能性产品,并以跨行业联盟方式推出新产品等,构建了一个顾客导向、知识密集、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组织。聚阳通过旗下财团法人“聚阳人文发展教育基金会”捐建了“聚阳讲堂”,还为台湾辅大织品系提供了“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奖助金”,通过与人才库合作长久受益。

2. 宏远兴业:以绿色环保带动企业转型升级④

台湾宏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创立于1988年,是一家创新研发导向的纺织制造商,1995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宏远目前在台南、上海浦东及泰国曼谷拥有3个生产基地及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10多个营销点。

宏远经过不断转型,从早期的成衣供应商逐步成为国际高级服饰品牌主要的战略伙伴,主要客户包括Nike、Adidas、Levi's以及Columbia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宏远无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皆领先同业,先后获得ISO-9002、ISO-9001、ISO-14001、Oeko-TexR和bluesignR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为践行绿色经营理念,宏远自2007年起积极推动“宏远永续发展模式”ESM,开展一系列节能、环保、爱地球行动[25]。2010年底,宏远成为台湾纺织业第一家获得“SA8000社会责任管理系统”的企业,以在2020年前达到工厂零废气排放为目标,期望成为生态企业的领导者。

在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带动下,宏远2006年至2009年的利润增长一倍左右,4年来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外,成本利润率全部达到15%以上。2009年宏远营业收入达42.6亿新台币,毛利率提高到20%,其中,燃料成本较2008年减少39%,现场生产损耗也有显著改善。通过绿色环保相关举措,宏远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1)绿色采购与资源回收落实环保理念。宏远坚持以绿色环保实现永续发展,从原材料采购开始,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首先,严格挑选符合绿色制程与产品的供应商,宣导对纸箱等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并坚持选用节能环保设备及原材料,还尽量选择当地就近采购以降低损耗。其次,搭建了绿色采购平台,提供绿色采购资讯,不定期举办供货商研讨会,整合绿色供应链。

在绿色理念引导下,宏远不仅产生废弃物数量逐月减少,更秉持“废弃物=食物”的观念将其回收再利用。通过简易的再造程序,将废弃污泥制成燃料,剩下的煤渣重新制成环保砖,作为绿色建筑的材料。宏远还从宝特瓶及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中提取回收材质,所制成的布料经处理后具有吸湿快干等功能。如此回收再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每吨废弃物衍生的营业额由2006年的823千元/吨提高到2009年的981千元/吨,增幅达19%。

(2)设备与技术升级推动节能减排。宏远通过流程再造、机器改造及热能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大幅减少了能源损耗。比如采用空压机监控系统,检修泄漏点减少空气泄漏,减少排放损失;安装冷却水塔风车变频器,利用冷却水温设置,依四季室外温度变化改变转速节省电力;回收利用锅炉冷凝水、废水和织布用水,每年节省抽地下水量约1,542,000吨。2007年宏远实现同比节能20%,2008年同比再减少10%。宏远在能源使用与温室气体排放上也逐年大幅降低,如图1所示,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共减少15,154公吨,2008年再减量8,667公吨。同时,每顿耗水量所产生的营业额效益由2006年的990元/吨提升至2009年1,190元/吨,实现了20%的增长。

(3)自主与合作研发积累技术能力。宏远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用于研发,2009年该比重更高达4%,远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0.5%。2003年宏远成立尖端技术研究所,为经核准认证的最高级研究中心,专注于机能性纤维开发、机能后加工技术研发以及纳米级纺织品技术研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致力于建立专利知识保护网,目前已累计获得21项专利。

除了自主研发,宏远还依靠南台湾纺织研发联盟,以“集群竞争力”取代“单打独斗”,积极寻求合作研发。尖端技术研究所与康那香、南宝、豪杰、全家福、美德耐及Dystar等跨行业及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展开垂直整合与水平合作,提升了技术能力。

(4)生态环保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宏远致力创新和推广环保生态产品,强调采用天然有机素材、回收再利用素材以及无毒无害无残留的加工技术与原料。宏远的回收尼龙、回收聚酯纤维和回收弹性布均采用100%回收材质,品质和外观与新品无异。宏远的竹纤维纯天然、对环境无害,手感细柔,凉爽透气,还具有天然抗菌及除臭功能,抗紫外线能力甚至达到绵纤维的417倍。宏远的玉米纤维具备高度亲水性,能够立即吸收水分且防皱,拥有良好的回复率、卷曲度以及出色的型态记忆功能。2010年宏远开发出堪称全球最轻薄的五丹尼纱制成的布料,质轻的设计还可有效降低制作过程的能源耗损率,尤其是大幅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做到真正的环保。

(5)国际标准认证提升产品价值。在获得ISO系列认证、Oeko-TexR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后,为了追求最高等级的健康及环保标准,宏远于2007年6月加入国际最具知名度的纺织品环保认证公司瑞士bluesignRstandard。2008年4月,宏远正式获得bluesignR认证⑤,所提供的21大项产品均符合bluesignR 五大标准,成为bluesignR 系统合作伙伴。2009年5月,宏远成为亚洲第一家涂布贴合产品通过认证的公司,同年8月,宏远泰国及大陆工厂也一致通过认证,全系列产品均取得“approved fabric”标章。2010年12月宏远更成为台湾首家通过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系统认证的企业,不仅提高了企业形象,也为台湾纺织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了标杆。

(6)生态工业园建设助力绿色升级。2008年宏远在台南厂区积极规划建设宏远生态工业园,以透水铺面代替水泥柏油路面,降低厂区热岛效应,并种植多种草木形成绿色窗帘,利用水膜原理吸热降温,制造冷空气,不仅节省电源,更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而利用废弃纱制成的水帘,可把气温降到27℃。另外,还建设了人工生态湿地,植林种树,形成生物多样化的园区。

五、结论与启示

1. 向价值链两端移动依然是提升附加价值的主要途径

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与台湾聚阳、宏远的案例来看,纺织业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电子化运作,以战略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生产高附加值的机能性纺织品,开发打造自主品牌,可以实现由低附加值的OEM向更高附加值的ODM/OBM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全球化战略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拓宽营销渠道,增大在下游的获利空间,提升整个产业的获利能力。

我国大陆纺织业的研发与技术投入不足,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前向与后向扩展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仍主要依靠附加值最低的代工生产,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0%左右[26],获利空间非常狭窄。因此,积极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两端移动依然是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

2. 绿色环保是当前背景下提高企业绩效的又一新路径

推动企业绿色环保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又一新路径。宏远作为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业优秀的环保型企业,以绿色环保创造高利润与高附加值,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我国大陆,纺织业高污染高排放现象还很严重,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在绿色经营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比如广州互太纺织是广州第一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的纺织企业,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实现了企业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的逐年下降,2009年公司的生产成本下降5%,节能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达每年3,500万元⑥。因此,通过绿色环保等手段降低单位投入与消耗,降低制造环节的成本,同样可以提升附加价值实现企业升级。

3. 引入现代设备与科技,促进生产与管理系统升级

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引入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率,许多大型企业还引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进行生产控制,实现了管理技术的升级。企业内电子化、企业间电子化、信息交换标准的建立及电子市集的建立为台湾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27],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通过ERP、SCM等电脑化系统,台湾纺织企业还融入国外买家的销售体系中,增强了在供应链上的控制力。

我国大陆纺织业也应加快设备更新,借鉴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统筹整个价值链过程,增强生产运营管理能力,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企业运作。

4. 建立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研发,推动产业发展

台湾地区许多纺织厂商和研究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高科技环保纺织品。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作为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纺织产业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达1.8亿人民币。台湾企业自身对研发的重视,无论从研发人员构成还是投资数额、研发产品的数量都可见一斑。同时,台湾产学研合作机制(见图2)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设立专职机构或者委托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纺拓会、化工所及纺研中心),以政府补助经费等方式推动私人部门研发[28],成效显著。

我国大陆纺织业应加大研发技术投入,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间的合作沟通,发展产业集群,发挥各自专业厂商的技术优势,推动行业间合作,共同投入研发生产。

5. 制定和完善有关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寻求国际认证

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认证,并积极寻求国际环保标准认证,经济部门也积极制定和完善纺织行业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

在我国大陆,2009年纺织行业的1,457项标准中,只有35.35%采用了国际标准[29]。结合台湾地区经验,政府应主动适应国际标准,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要引导甚至强制实施某些标准,淘汰落后与污染产能;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参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制定本企业的标准。同时亟须设立专门机构主持标准认证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寻求国际标准认证。

6 . 建立工业区绿色建筑标准,打造生态工业园

在我国台湾地区,宏远等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了园区系统能源的节约使用与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产业的绿色升级。我国大陆生态工业园起步较晚,2001年才开始试点,目前已在广东南海、广西贵港等地建立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州互太纺织同样以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运作和园区设计作出了表率。但我国大陆工业生态园的发展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

我国大陆政府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来协调和推动工业生态园建设,倡导并投入资金在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打造生态社区,在园区内推行低碳建筑标准,并投入建设生态型配套环境或设施,构建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初期可以选定具有一定基础的园区建立示范点,并逐步全面推广。

[注释]

① 表2的平均单价均为加权后平均单价。

② 数据来源于纺拓会全球资讯网,台湾机能验证tft.省略.tw/about/about_us_c.asp。

③ 资料根据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公司网站省略.tw和其他公开信息整理所得。

④ 资料根据宏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公司网站省略.tw和其他公开信息整理所得。

⑤ bluesignR为最多纺织品制造商所采用的环保认证,认证五大原则包括资源生产力、消费者安全、空气污染排放物、水污染排放物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等。

⑥ 资料来源于2011年3月和4月作者对广州互太的调研。

[参考文献]

[1] Gary Gereffi.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48):37-70.

[2] 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8-185.

[3] Amsden, Alice H. Asia's Next Giant: How Korea Competes in the World Economy[J].Technology Review,Cambridge,May/Jun 1989.

[4] Gary Gereffi.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48):37-70.

[5] Humphrey,J.,Schmitz,H.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 [R]. IDS Working Paper 120,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6] Ernst, 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a Knowledge-centered Approach[R]. 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2001.

[7] Timothy J. Sturgeon and Richard K. Lester. The New Global Supply Base: New Challenges for Local Suppliers in East Asia[R]. 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Bank project on East Asia's economic future, Cambridge MA, 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re, MIT,February, 2003.

[8] John A. Mathews, Dong-Sung Cho. Tiger Technology: The Creation of 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East Asia[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 毛蕴诗,吴瑶. 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8-185.

[10]颜吉利研究主持. 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之研究[M]. 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94.

[11] 毛蕴诗,熊炼. 企业低碳运作与引入成本降低的对偶微笑曲线模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2] Michael E. Porter and Claas van der Linde.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20-133.

[13] Hart,S. Beyond Green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5(1):66.

[14] Andrew A. King and Michael J. Lenox. Does It Really Pay to Be Green? An Empirical Study of Firm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1:105-116.

[15] Daniel C. Esty and Andrew S. Winston. Green to Gold: How Smart Companies Us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to Innovate, Create Value and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16] Devashish Pujari, Gillian Wright, Ken Peattie. Green and Competitive Influences on Environment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6:657-671.

[17] 庾晋. 台湾纺织业的成功经验和建议[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4(2):16-17.

[18] 顾红烽,曾彦. 我国服装质量现状及企业的改进需求[J].中国纤检,2008(3):36-37.

[19] 伏广伟. 构建新型纺织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几点建议[J].纺织导报,2007(12):41-46.

[20] 台湾纺拓会. 台湾环保纺织品精选专刊[R].2010.

[21] 中国区域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申请仍持续增长[J]. 中国纤检,2010,9(18):15.

[22] 王谊臻,许静芝,黄光仁. 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环境适应策略[R].2010:2.

[23] 王佑文. 服装业厂商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以聚阳实业为例[D].台湾:铭传大学硕士论文,2007.

[24] 王佑文.服装业厂商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以聚阳实业为例[D].台湾:铭传大学硕士论文,2007.

[25] 宏远永续发展模式[R/OL]. http://省略.tw/,2008.

[26] 李钢,李俊. 推动以质取胜战略的深化与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础与必要条件[J].国际贸易 2006(5):10.

[27] 连庆宪. e协同合作经营模式构建之研究――以纺织产业为例[D].台湾: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6.

[28] 李淑瑛.台湾纺织产业新产品开发策略联盟运作模式之研究[D].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织品服装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29] 纺织行业标准制定力度加强[J/OL]. 纺织导报,[2010.02.11] http://省略/NewsDetail.asp?AID=29081.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xtile Enterprises

in Chinese Mainland Based on the Success Experience

of Taiwan Textile Industry

Mao Yunshi,Jin Yating,Wu Dongxu

(School of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篇5

[关键词]企业 绿色 经营

一、 何为企业的绿色经营

绿色经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从其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企业经营战略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总体设计,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的策划。经营战略指明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及实施步骤。企业绿色经营作为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模式,是企业经营战略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的重大变革。企业绿色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面对上述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进行的经营战略的全面调整。通过调整,使企业的资源得到重新整合,使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重新实现协调,使企业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走出一条绿色经营的新的发展之路。

二、 企业绿色生产的策略

生产是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内容,好的生产是好的销售的前提。因此,要实现企业绿色经营,首先要保证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就是从原材料和能源的选择,到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最终处理都尽可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1、原材料的采购

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经济利益,但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企业应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于原材料的采购,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的原材料坚决不予采购。建立相关的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层层把关,层层审核,哪级出了问题就追究哪级的责任,这样有利于保证原材料采购的环保和高效。

2、能源的选择

企业的生产离不开能源,而且都消耗巨大。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能源的选择上,企业也应该有所转变。煤炭资源是目前企业采用的最主要能源,但由于煤炭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所以企业应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减少煤炭能源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型环保能源,这些能源属可再生资源,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现在有许多办公照明、取暖设施都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产生电能,从而满足日常需要。企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环保能源,保证绿色生产的顺利进行。

3、生产过程的控制

绿色生产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指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不论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还是生产设备,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执行。现今一些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如雨润、蒙牛等,在清洁生产过程的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消毒、穿着统一卫生服装、尽量不用化学制品,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可能产生的污染等等,从各个细节体现出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三、 企业绿色销售的策略

1、绿色产品包装策略

现代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在包装上狠下功夫,用各种色彩艳丽、材质不同的包装袋给商品包装“美容”,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情趣。从环保的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到产品质量上,对于商品的包装要尽量选择耗资少的,且污染小的的材料,如改塑料包装为纸质包装,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包装的使用。例如国家为推行环保,所实行的“限塑令”,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塑料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

2、绿色产品标志策略

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销售业绩,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就要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现代社会人们对商品的要求更为复杂,不单要求质量,还要求绿色环保,各国对于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达成共识,纷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界定商品的环保程度。有绿色标志的就为相对环保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优先考虑。所以企业要从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努力达到环保要求,取得环保标志,从而实现企业的良好销售势头。

3、绿色广告策略

企业生产的商品最终被消费者了解,多半是利用广告达到的功效。绿色广告策略就是在广告的创意、制作、投放渠道选择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绿色环保的概念,广告的创意要新颖别致,广告的制作要尽量简单,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合理恰当的展示绿色广告的感性诉求、理性诉求和道德水准,更加突出企业的环保理念和环保形象。企业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公益广告的形式和创意,例如;“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绿色是地球的本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些都是支持环保、提倡环保的广告案例。

4、绿色运输渠道策略

只有保证运输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绿色商品的品质,实现市场流通,最终完成绿色销售。所以,企业在运输渠道和运输方式上,要精心组织策划,实现最低的消耗和最快的运输之间的完美结合,保证商品的绿色本质,保证市场的高效流通。

四、总结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全球达成一致的议题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企业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将环保概念和理念推行到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之中,倡导绿色经营,坚持绿色经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绿色管理――企业管理的新趋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篇6

目前建设节约型校园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规划,统筹整合校内资源,建立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能耗。

为了让更多的学校加入到“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队伍中来,本期我们筛选了全国各地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典型案例,进行展示。

案例一: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

雨水利用工程项目验收总结报告

2005年,市长针对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汛期又暴雨成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全防汛,留住雨水”的号召。我校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在顺义区节水办公室的指导下,在保证我校汛期安全的前提下,杨镇一中于2010年5月,投资80万元,作为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一期工程,对校园景观人工湖及雨水排放系统进行了改造,将校园的雨水最多限度的收集起来,用于美化校园景观、养鱼、消防和绿地浇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美化校园、绿化浇灌和消防等备用。我们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地下水,还可以降低用水费用,争创节约型校园。目前,我校雨水利用工程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了2010年8月18日进行的大雨收集验证。顺义区节水办领导对我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这项工程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可以说:从节约水资源、改善校园环境,加强学生节水和环保意识的教育等综合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人口近8000人,占地面积810亩(约54万平方米),其中33座建筑物,占地12万平方米,绿化用地30万平方米。自备饮用水井2座。有3000立方米容量的校园人工湖和10000余立方米的校园湿地。以地面排水为主,并有雨水管线2200米。

二、工程设计意义

我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所收集的雨水对梦湖将是一个很大的补给,通过雨水收集利用,一是,将收集来的雨水又补充到地下,增加了地下水源,有效的改善水体环境,二是,减小了排水量,减轻了洪涝灾害,三是,将收集来的雨水用于绿地浇灌和消防备用,绿化、美化了环境。四是,发挥了湿地的科研与保护工作,教育教学、EPD等教育功能。

三、工程设计的方案

(一)设计的出发点

根据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资源也以日趋枯竭,而汛期又暴雨成灾的情况,考虑到将雨水留住,变“雨害”为“雨利”。

我们是学校,不仅要做好集雨水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教育下一代珍惜水资源的工作。也成为了我们“整合资源,创建节约型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担当起节约用水的教育任务是我们教育的职责。

(二)设计的目标

1.将收集来的雨水通过绿地浇灌的方式又回补到地下,改善水体循环的同时绿化、美化校园环境。雨水变废为宝,节约地下水,降低年用水费用。

2.研究湿地保护,是杨镇一中创建EPD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区节水办、教委等友好人士资金的注入,不久的将来,建成集研究、废水生物净化与利用、EPD教学等综合功能的全国唯一的校园湿地。

(三)地势特征

地势东西北高中间低,据顺义蒜记载是潮白河古河道东岸。每当下雨时,大部分雨水就流入处于低洼地带的雨水排放系统经过雨水收集管道、沉沙池后流入蓄水池内。还有部分雨水就流入了周围的下凹式绿地内。

四、工程内容与方法

(一)工程具体内容

1.拦水堤坝四个;2.过滤水池三个;3.集雨用人工湖一座;4.水车、假山、瀑布景观;5.植草透水砖。

(二)工程运用方法

1.充分利用现有人工湖

梦湖,作为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在原有的雨水排放系统基础上,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三座长2米、宽1.5米、深1.5米的沉沙池。待蓄水池达到一定水位,接近水满时,多余的雨水将从梦湖溢流口排出。把梦湖的作用延伸成集雨和防洪、泄洪的一个校园枢纽。

2.铺设下凹式绿地27500平方米。绿地比周围的路面下凹2-10厘米。每当下雨时,部分雨水沿着路面流入下凹式绿地,使天然降水资源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

五、工程前后的对比

项目建成之前,在雨水多发季节,大量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出校外外排水沟,被白白浪费掉。

项目建成后,在2010年8月18日的大雨中,校园的雨水基本流入蓄水池——梦湖,使水资源得到极大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梦湖截流雨水的水量共计6100立方米(53厘米乘以1.15万平方米),根据我们的汇流面积540余亩,按年平均降水量400mm计算,预计收集雨水量可达1.8万-24万吨/年。收集来的这些雨水将有1.2万吨用于绿地浇灌,剩下的还可用于地下水的补充和消防备用,真可谓是效果明显。

六、工程取得的效益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学校雨水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更是当务之急,节约用水,有效的收集和利用雨水,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一件大事,也是展现各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极为紧张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例行节约。杨镇一中这个节水工程有其特色。一是系统设计,二是进行施工,三是因地制宜,四是成果显著。这项工程把西校区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沉淀、过滤、生物净化后所收集的雨水对梦湖、湿地,将是一个很大的补给,这既增加了水资源,同时也节约了用水和用电费用,估算可节约水的费用5.22万-6.96万元/年。同时还可以节约电费4.6万余元,人工费0.5万元。合计节约经费10余万元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在2010年前汉石桥湿地保护区和野鸭湖湿地保护区进行推广。在尝到节水办这项利民工程的甜头后,我校还将继续为之努力,一方面要广泛向社会宣传,一方面要多方筹措资金,计划明年,在学校湿地改建项目中,充分考虑到集雨水利用工程,将不断完善集雨工程与湿地工程设计施工,同时,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利用湿地处理好近8000校园人口的生活污水,必将会有更大的效益。

为此,我们感谢各级领导、各界友好人士的支持,特别是顺义区节水办的多次亲临现场的指导。

案例二: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

建设节约型校园总结

一、学校概况

南洋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于2005年起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南洋中学衔接贯通。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976名在校学生,115名教职工。学校占地总面积1028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395平方米。校园环境安全整洁美观,教育教学设施齐备。除物理、化学、生物、劳技实验室各一间和计算机房2间外,另有专门用于环保工艺美术教学的“根与芽工作坊”l间。学校荣获2006 2007年度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徐汇区“健康促进校”、上海市“无吸烟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等称号。近几年来,学校的科技工作,尤其是环境教育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学校科技总指导员王世君老师领衔的科研课题《在环保工艺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研究》作为“十五”期间部级重点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于2006年11月正式结题,“十一五”期间确立科研课题《在绿色环保实践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实践研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市、区各项环保、科普竞赛获奖连连,学校的绿色环境教育推进情况良好。

二、创建理念

学校在科普教育中确立了绿色环保环境与发展走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思想,将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科技教育人相结合,打破了单纯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提高培养学生关注、亲和大自然,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环保基地建设。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的需要,通过绿色教育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品质,增强其认识环境能力。

让科学与人文关爱、与论理道德等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有效的保护环境。学校注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和落实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道德素养和环境责任意识,并且,对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到各项活动中。

学校在节能减排绿色教育科技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品质,增强其认识环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学校将绿色学校“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长效建设机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尽可能利用校内外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有机渗透和全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

三、创建过程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分管教导和科技总指导员及学校科技教育中心组成员参加。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导担任,科技总指导员担任副组长,科技中心组成员及年级组长、各班科技委员参加。

全校上下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召开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和经费保证。

2.计划实施

学校于2009年初制订了创建区”绿色学校“年度计划,对绿色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等内容的学科渗透、对与绿色环保主题相关的各级各类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规划。每学期的工作例会都对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对下一步具体工作的推进进行讨论和细化。两年来,计划中所预定的目标基本达到,相关活动内容都有序推进顺利完成。

3.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课程化

学校各教研组在活动与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能有意识地将绿色环保思想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适时地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通过情景创设、材料阅读、动手实验、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环保知识,逐步树立环保责任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身边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如语文教研组结合“二期课改”新教材中的“动物世界”、描写祖国秀丽山川的古今文学作品等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政治教研组结合思想品德课对“公民道德”、“社会责任”等内容的教学,将环境责任意识的培养融于其中;理化生教研组将控制污染、保护水源、维护人体内环境、动物保护等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主题结合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渗透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延伸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为绿色环保主题教育的落实找到的适切的载体。

环境教育课程《绿色志愿者》和《环保工艺美术》进课堂使每位学生都学到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

4.活动融入

学校将绿色环境活动纳入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系列,也将之作为科普推广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科技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创建的重要实践途径和环保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载体。两年来,学校举办了”让校园充满绿色“环保科普活动,聘请专家来校作环保科技和保护动物主题的讲座4场,举行了2期绿色环保夏令营,环保工艺美术小组活动持续开展,组织学生参与“美丽环境”方案设计活动和环境保护教育方案设计活动各1次,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基地,各班也结合“爱鸟周”、科技周活动等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开展资源保护、节能减排、动物保护、环境绿化等专题的宣传,学校在师生中倡导节约资源从节水节电、节约用纸、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护绿队也积极参加由斜土街道(社区)组织的护绿活动,学校利用南洋初高中衔接贯通的优势条件,聘请南洋高中的物理特级教师、动手创新专家奚天敬老师为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开设讲座,专题学习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每年十一月举行校科技节活动,2008、年举办上海市”斜土索广南洋初杯OM环保系列赛。大赛以宣传绿色环保、提倡废弃物利用以围绕绿色城市生活、“绿色节能”为主题,环境宣传主要内容,2009年上海市斜土-索尼-南洋初杯OM环保系列赛以“变废为宝、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进行环保装饰工艺作品创作,“低碳行动迎世博”知识竞赛,“低碳行动迎世博”科幻画创作,全市87所学校880多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取得良好的低碳宣传效果。同时学校在2009年受于“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称号,开展太阳能绿色能源的科普活动,履行了学校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

四、特色呈现

1.环保工艺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特色,已普及化教学效果好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创作热情高,做到人人参与,评选出优秀创作作品参加市、区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累累获奖,超出预期目标,并且得到普及性效果。

2.学生对环保创作热情高感兴趣,有意识培养学生将生活垃圾变成创作材料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升。

3.向往家园更美好,好多同学通过设计制作美丽的家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使他们更关心城市的环境,关心辖区环境,关心班级的环境,为2010年世博会召开尽自己的一份力,建设未来的上海更美好。

4.学生实践创作作品二年来在绿星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20个、“星星河”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12个、尚德电力杯第三届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总决赛金、银、奖6个顾峥懿荣获百家创新型校长奖、王世君荣获百家创新型名师奖、张晨荣获创新型名师奖、学校受于百家创新型学校奖。上海市、各类环保类科技竞赛中一等奖1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9个,其中调查校园植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校园建设获得二十四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三等奖,这些成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成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围绕“绿色学校”的创建,各项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计划中的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并且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全校上下对“绿色学校”内涵的认识更准确、更深刻。通过科技中心组学习、教工政治学习和学生校班会课的宣传,大家对“绿色”及“绿色学校”的含义形成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尽管校园环境的绿化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环保水平,但“绿色学校”并非指“绿化学校”、“花园单位”,除了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外,人的综合素养、环境意识、环境责任感、环保宣传水平、环境教育开展的情况和效果等一系列与环境文化相关的方面都是“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所不容忽视的内容,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应该是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学校。

五、后续效果

1.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探索工作更深入、更持久。各学科教研组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主题、环保知识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也积累了一定的教案和课件资料,目前,由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提供的课例资料有近百份。此外,学校还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相关探究课,由生物学科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性课题的探索研究,是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到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去,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并在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得到了学习锻炼的机会。积累了多篇有价值的课题报告和环保论文。如:《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研究》《科普资源利用与未成年人科技素养的培养》《在环保工艺作品创作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科技创新教育中有机渗透关爱元素能力的实践研究》目前已形成环境教育校本教材3本等。

2.承办环保工艺传统杯赛工作有新的突破。2008年举办上海市“斜土索广南洋初杯0M环保系列赛参赛学校数、参赛人数、参评作品数创新高,共有43所中小幼学校(园)组织了33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环保工艺美术制作的作品也从原先的平面装饰画为主发展为平面装饰画和立体制作各占半壁江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废弃物的种类也更多了,作品的科技含量、创新思维和观赏性都有较大的提高。

今年2009年举办上海市斜土一索尼一南洋初杯OM环保系列赛以”变废为宝、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进行环保装饰工艺作品创作,”低碳行动迎世博“知识竞赛,”低碳行动迎世博“科幻画创作,全市87所学校880多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取得良好的低碳宣传效果。

3.以环保、责任为目标的学校、社区联动更加紧密。2006年5月,由斜土街道(社区)和我校联合筹建的“根与芽工作坊”正式建成并启用,除了学校环保工艺美术小组开展日常活动外,寒暑假期间,工作坊接纳了数百名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环保工艺美术制作实践活动,学校安排师资力量,街道社发与科普部门负责学生的报名组织工作并提供部分活动经费。并派专人参与活动的筹备工作。学校也充分挖掘资源,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环保活动。这种学校与社区联动的机制既有利于环境教育由学校推广到社会的进程,也有利于双方共享科普及教育资源,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4.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进入实质性探索和发展阶段。尽管学校不具备环境教育专业师资,但由科技中心组成员牵头、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参与的兼职师资力量在近两年有一定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主题和内容的主动意识在增强,开设探究课的教师人数有所增加。根据目前状况,学校正在思考如何借助课程统整的理念和可行方法,利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契机,将环境教育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项指标,力求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培训、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努力形成一支较为专业的能从事环境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

案例三:

成都温江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采取“厉行勤俭节约”新举措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春季开学工作和十会议中“切实抓好勤俭节约教育”的精神,实幼教育集团于新学期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相关活动。此举措一宣布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贯彻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举措一:行政高度重视,组织专题学习。

厉行勤俭节约,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新学期的第一次行政会上,彭园长传达了区教育局关于节约办学的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全体行政班子学习讨论。她说,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厉行勤俭节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园集团办园必须探索的战略举措。

厉行勤俭节约,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幼儿园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制定“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规章制度,并将责任人落实到位。按照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实施,制止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举措二:教职工专题讨论,认识节俭办学的重要性。

实幼教育集团各分点于2月24日下午4点组织教职工开展了《怎样从实际出发,厉行勤俭节约,创建节约型校园》的专题讨论,活动深入人心。后勤组、保育组、专任教师组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讨论了如何精打细算、开源节流的具体实施办法,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举措三:精心策划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定量核算班级开支,保证班级日常运作。在本着满足班级日常用品的基础上,我们为班级日常用品(如:生活用品、幼儿使用物品、环境创设材料等)定量核算,充分发挥日常用品的最大功能。幼儿园倡导教师们以身作则,让资源重复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对于已损坏的物品则采取先报损再用以旧换新的方式调换,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减少管理的漏洞。

精心策划幼儿园大型活动,保证活动开展。对于一学期的大型活动策划本着少花钱多做事的原则,既要保证活动的开展,又要起到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因此,对高质量的活动方案就成为业务上的高要求。

举措四:落实节约细节,厉行勤俭人人有责。

鼓励各岗位人员争做节能减排的有心人,做到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并每天由值班人员检查和督促落实情况。同时充分利用教职员工的工作特点和自身优势,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如门卫同时兼日常维修和园艺修剪的工作,库管兼幼儿园功能室配教工作等,大大节约了人力、财力和资源。

加大维修管理力度,减少维修经费产生。幼儿园负责维修工作的责任人,对于教职工提出的需要维修的地方要求多审视、多考察,有必要维修的才予以实施;其次,对于在维修经费上要多咨询、多比对,避免价格的虚报和谎报;最后在实施维修时要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杜绝不实经费的产生。

举措五:开展“我是实幼小主人”的主题教育,教育幼儿争做勤俭节约的小公民。

集团各园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开展“我是实幼小主人”的幼儿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孩子们争做勤俭节约的小公民。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上彭园长国旗下的讲话围绕“争做文明、环保、节约的小主人”,向全园幼儿进行了宣传动员。班级教师开展“一粒米”、“怎样不浪费”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当好实幼的小主人。

举措六:做好家长工作,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篇7

关键词:绿色服装;改造设计;趣味设计

1 绿色服装改造设计的趣味性

对物的“改造设计”本身体现了人类的天性,从元古人们开始用劳动改造世界开始,就喜欢在物体上留下自己的标记,这种独特的心理存在于任何人群,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近年来DIY设计跨越社会阶层受到人们普遍欢迎。人们对改造物的钟爱和独特心理感受,使无限精彩的创意在改造过程中得到启发。原研哉在他的书里《设计中的设计》提到:“什么叫‘RE-DESIGN’?简单来说,就是再次设计。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1]

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再停留在“量”的基础上,而是更注重“质”和情感性、趣味性的精神需求。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要求以自己的审美需求为主。在市场中,消费者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主动参与以体验设计的乐趣,追求得到“物”和功能以外的个性化需要和亲身体验的乐趣。改造设计为绿色服装设计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同时也给参与者带来了体验设计过程的趣味性。如图1,是一位美国的父亲在万圣节时送给儿子的礼物,他和他的孩子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制作而成,造型是他们两个人都非常喜欢的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卡通形象。两个人在参与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仅一起动手制作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与满足,还将废旧材料再利用,是一件趣味性非常强的设计作品。

〖TP赵琪-01.TIF;Z1;Y1,BP#〗〖TS(〗〖JZ〗图1 电影原型wali与绿色改造趣味作品〖TS)〗

2 改造设计的对象及素材选择

本文中的改造设计是指旧衣改造和“病衣”改造。其共同点是以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通过改造设计的方式使服装得到重新使用。

2.1 旧衣改造

英国剑桥大学曾经以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做碳排放量的实验:从原材料初始阶段到最后的回收或焚烧,整个过程消耗的能量约等于30度电,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7公斤。而衣柜里闲置的服装不仅占空间造成资源浪费与不能循环利用,还将产生更多的碳排放量。在废旧衣物处理方面,许多人都是将废旧衣物直接丢弃或者长期存放,或者转赠他人。旧衣翻新改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可避免服装的丢弃闲置和浪费又能增加衣物利用率,减少碳排放。以设计的手段提高旧衣穿着率,加强旧衣利用。

2.1.1 旧衣改造的情感可行性

“现在,人们厌倦于尔虞我诈的人情世故和复杂、忙碌、竞争的世界,于是在手工制品中寻求复古、宁静、朴素、率真和简练”。[2]因此,充满手工味的旧衣改造服装不仅使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亲切和回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使精神也得到寄托和放松。许多参与绿色服装趣味改造设计的人们,一般都会选用自己的旧衣,因为这些衣服带有每个人特殊的回忆,使人觉得更贴近内心、更具亲切感。

2.1.2 旧衣改造的素材可行性

一方面,旧衣改造物质素材来源丰富。旧T恤是许多旧衣改造入门者的必选;旧牛仔裤,也被视为绿色服装改造设计的法宝,常常被用来剪短成热裤、七分裤,或改为更破、带有褴褛风格的怀旧牛仔裤,或重新改变结构成牛仔外套、牛仔裙。但是,在挑选物质素材的时候应注意服装本身的一些细节是否丰富,如图案、纽扣、腰带襻、牛仔裤的皮标等,因为这些细节的元素在重新改造时当作二次设计的点睛之物。

另一方面,有前卫、理性的灵感素材来源。对一些专业的爱好者,单纯的对服装加装饰或者简单的破坏性设计已经过时。许多追求个性、环保的手工爱好者活跃于网络和电视专题栏目中,如《十大省钱时尚方式》《决战时装伸展台》都是很好的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的优秀范例节目;国外很多网站上都有这样免费的绿色服装改造设计视频。另外,国际秀场、品牌服装、时尚杂志、达人博客都是提供前卫灵感来源的途径。

2.1.3 旧衣改造有着娴熟、简易的技巧和工艺做支撑

提倡自然的形式美,简单易掌握的加工及制作方式。一些手工服装中经常会用到的手绘、水钻、拼贴、刺绣、编结工艺、缩褶工艺等都是简单易学并有很好的成型效果。只要掌握设计师服装的特点,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制工艺技巧将旧衣改造成高价时装的风格,如川久保玲设计的服装多拼贴、层叠;在服装上破洞、捆绑是Rodarte姐妹设计服装的特色,这些富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基本设计元素成为绿色服装改造设计中的小亮点。

2.2 病衣改造

欧盟的REPAX官网有这样一组数据:“在2009年,欧盟宣布召回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共124项,与2008年相比增幅达到254%,是召回总数量的3.5倍。其中大陆有117项,香港有3项,4项为中国台湾。”作为我国外贸的传统产品,纺织品服装在2009年遭欧盟通报数量的巨幅增长现象已经引起国内相关部门和服装企业的高度关注。但是面对已经遭召回的服装应该做什么样的处理,如何将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对召回服装中那些存在外观疵点、色差等质量缺陷的,而不存在对人身体有健康危险的“病衣”改造还是很有价值的。

所指的“病衣”含义是:一方面指服装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结构、面料、工艺等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瑕疵。另一方面指服装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如局部破损漏洞、烫坏等。

3 实用案例探讨

基于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的目的,笔者对已有的闲置服装及配饰进行筛选,筛选后选取了旧裙子、过时皮裤、牛仔短裙、格子“病衣”作为改造设计对象。

3.1 旧裙子改造为吊带背心

如图2所示,选取的这件黑地白花的裙子,由于腰部尺寸过小早已不能穿着所以将其作为改造设计对象,由于面料尺寸比较充裕可以将其改造为一件吊带背心。并将已有的废旧布头加以运用,作为背心的装饰部分和肩带、门襟和领子。

3.2 喇叭阔腿皮裤改造为时尚修身皮裤

将过时的喇叭阔腿皮裤,改制成窄腿时尚的修身皮裤。由于皮裤本身在腰部、臀部本身比较合适所以不用改动,只需从膝盖以下进行改制。在膝盖、小腿、脚踝处量取合适尺寸后进行裁减后然后缝制,一件时尚的修身皮裤便完成了,如图3。

3.3 旧牛仔裙改造为时尚牛仔包

将旧牛仔裙剪短到合适包的长度,利用剪下的剩余面料做牛仔包的底部;把旧的薄牛仔布加衬缝制后作为包带;在包口处加按扣,添加烫钻丰富牛仔包的图案设计、在牛仔裙两侧中缝处添加蕾丝花边作为装饰以增强牛仔包的立体感,最后完成设计,如图4。

3.4 格子“病衣”改造

“病衣”是笔者在外贸店里购买的服装,属于“病衣”里的第一种情况,即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瑕疵。由于服装格子面料本身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后背肩部格子面料的对拼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手工改造设计的方式将瑕疵部分做再设计处理,使服装重新得到应用,体现了环保的思想以避免资源浪费,如图5。

选取的这件格子衬衣,是由于面料本身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后背肩部格子面料出现了对拼问题。可通过手工改造设计的方式做再设计,结合运用已有的针织面料布头在瑕疵部分、肩部、袖子处替代格子面料,使服装重新得到应用,体现了环保的思想以避免资源浪费。

〖TP赵琪-05.TIF;Z1;Y1,BP#〗〖TS(〗〖JZ〗图5 背部有瑕疵的服装与改造后对比图〖TS)〗

4 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的实用发展空间

4.1 建立规范化的服装回收平台

在涉及服装具体回收过程中,由于多数服装企业和消费者更关注服装利益和时尚流行等因素,从而给现实的回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如经济、回收处理技术等。基于以上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倡导组织热衷环保、设计的人士,组织建立针对不同服装消费层次的二手衣回收设计平台,以期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服装进行再设计,形成群体化的“反复利用”,并可以通过这样的回收平台,尝试进行小范围交际圈内的“换衣”活动,这也是绿色环保的一种体现。

4.2 提高零碎面料资源的回收与利用率

4.2.1 对工业生产中损耗面料的回收

根据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统计数据:在批量化的成衣制作过程中,整匹的布料一般只有80%~85%的利用率,剩余的面料成为无法得到利用的零碎布头,这些在工业生产中的损耗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所以许多工厂将这些“下脚料”都是按垃圾来处理。而工厂将损耗带来的相应经济损失已经转嫁到制作成衣成本中。所以,可以将这些不可避免的工业成衣损耗布料进行专门的回收,以降低工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和能源浪费。

4.2.2 对旧衣、病衣改造中剩余面料的回收

对旧衣、病衣改造中剩余面料的回收,为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的素材来源提供了更便捷可行的途径,包含了对基本面料的分类回收和已穿过旧衣可再用面料的回收。

5 结束语

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还有很多的应用空间,要想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一方面是绿色环保概念宣传和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行为养成。另一方面更是设计师的责任,环保意识与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们向往参与服装的绿色趣味改造,但具体改造设计需要花费时间,不能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适应,积极探讨绿色服装趣味性改造设计的类型和手法,以更简易、实用并能够让人内心得到愉悦的设计形式使其得到推广、应用以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谔,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39.

[2] 朱培出.近代西洋服装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

[3] 李晓鲁.论以自然为本的绿色设计[J].河南社会科学,2005,13(3):133135

篇8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过小。我国在这样一个人口与资源的巨大压力之下要想国富民强,只有“可持续发展”这一条道路可以选择。设计是制造能有效改善环境的产品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思考分析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入手,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如何更好的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 绿色设计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与未来忧患的觉醒而提出的全新的人类发展观。目前中国高校系统内的设计专业无论是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服装设计、装饰设计,都因其专业特点而有可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技术的前沿。产品设计是产品生产的第一环节,因此可以说设计的理念直接决定了生产的理念。如何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秉持绿色设计原则,将关系到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运用到以后的实际产品设计生产之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之上

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经济观念中,所有的生产模式都应该遵循 “3R原则 ”,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原料与能耗降至最低;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的成品形式可以重复使用,例如可用作餐具的包装设计,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泛滥造成的垃圾污染。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可以重新成为原料而非不可降解的垃圾。上述原则应该成为我们现时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即以最低的消耗谋取最高的价值;以最简单的方式满足尽可能多的功能。然而,通观我国当今的高校设计教育,几乎没有在大纲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观念制定其中,更逞论专门的课程设置。在这种观念缺失的情况下,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失去了在奠定专业基础的同时接受先进观念的宝贵机会。这是教育者的严重失误,社会的重大损失。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氛围中,具有什么样的生态观、对环境问题持什么态度、行为方式如何、是基本素质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高校设计教育则是直接培养设计师的场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更影响到整个消费市场,影响今后的几代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十分严峻和危险的程度,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问题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已日益被人们认识。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将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化分散渗透到相关的课程环节之中灌输给学生,让这些观念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使他们今后能够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责,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时刻将追求经济效益同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不断的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大力提倡和发展绿色设计

2.1 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如图1所示)

绿色设计作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产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受到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重视。设计师在设计方面除了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也要从绿色环保入手,要从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的设计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要充实绿色设计理论、完善绿色设计体系、顺应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2.2 绿色设计的实现

实现绿色设计,归结起来就是使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到3R原则。对与这些需要有细节的解决方案,要求设计师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用一种更为简洁、经典、大方的产品造型样式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绿色设计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原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对产品设计外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实现绿色设计要依赖以下几个环节。(如图2所示)

从图2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实现绿色设计,设计师们需对产品的材料、包装、结构、能耗和设计过程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师们必须在产品设计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其中。绿色材料设计就是指在满足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用良好的环境兼容性的材料。尽量使用绿色环保性材料,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特性的材料;简化产品设计的表面工艺;尽量使用单一的材料类型;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具有可回收性,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而绿色结构设计在绿色设计中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长寿命及可回收利用性。绿色结构设计除满足普通产品的基本要求外,主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易拆卸性与可回收性。绿色能耗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功能、工艺或利用新技术、新理论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损失最少。工业产品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及其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因此,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其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所以绿色包装设计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绿色制造过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综上所述,绿色设计的实现有赖于设计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以前的一味地关心产品的创意和造型转变为重视环境意识,考虑产品本身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成本能否十足的低廉等等。从长远的角度看,绿色设计的实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2.3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帮助实现绿色设计

要实现绿色设计,毫无疑问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不但是要关注那些直接与人的个性、 需求和兴趣相关的因素,还必须考虑生产技术、制造要求、市场信息等以及社会、环境的现实要求。因此,我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开设与之相关的更多课程来引导和传授学生们这方面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开设关于绿色设计的理论课程。以生动、丰富的案例贯穿于学习当中,甚至还可以把那些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浪费和视觉污染的不良设计作品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看,让学生可以深刻了解绿色设计的重要性,将“绿色意识”深深的植入他们脑中。

其次,开设关于介绍绿色贸易壁垒,诸如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知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们可以了解国际上对绿色产品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设计制造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绿色产品,而不至于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国际的绿色壁垒面前无所适从,屡屡碰壁。

最后,还应增设大量与材料、造型、能耗、工艺、制造等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方面和环节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真正理解外观符合功能的设计的意义,在将来设计出既美观和实用又节能和环保的优质产品。

三、 小结

艺术设计对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思考,都使得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人文精神的熏陶、 商业意识的培养、 技术层面的支持、创新思维的塑造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将作为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才能够兼顾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同时,以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良性生产及消费,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实现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9

“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要求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而2011年当年仅有241 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为2500万平方米。房地产转绿任重道远。而在企业组织或战略变革中,出色的领导是关键。当公众人物冯仑在自己的企业中推广绿色地产战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确立绿色战略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阿拉善”),作为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环保组织,自2004年6月5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发起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作为创始企业家之一,冯仑从此开始真正关注绿色环保,自觉接触环保组织和环保人物。通过积极参与阿拉善,他有了有一个全新的视野,也认识到房地产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房地产企业责任的重大。另外,阿拉善本身不仅仅关注绿色,社会责任也是其重要的关注领域,阿拉善的两次考察为他的理念转变以及实践的准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次考察是阿拉善创立后第一年,考察的对象是全球(特别是美国)的十大公益基金,考察完之后冯仑非常受触动,最重要的一点是意识到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另一次考察是在美国洛杉矶,与美国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进行了关于社会责任的交流讨论。

为了更好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由独立的理事会治理和专职的团队运作管理的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于2008年4月正式成立。作为资金提供方,上市公司万通地产每年会拿出利润的0.5%,万通系非上市公司拿出利润的1%,捐赠给基金会。基金会主要项目领域为国内生态社区的建设,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万通基金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能力培养,支持以社区生态改善为目标的各种创新举措。万通基金会与民间团体、社区组织、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生态社区建设规划的实施。

万通每年都有反省日,也是公司的纪念日,在这一天公司要结合过去一年的发展提出一个重要议题,做出改正和提升。就是在2008年的反省会上,绿色成为那一次反省的一个议题,从此以后,万通宣布开始实施绿色战略。在万通看来,其绿色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绿色价值观,二是在产品或服务上体现绿色战略,三是倡导绿色行为方式。

在万通绿色价值观指导下,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倡导和培训,鼓励员工养成绿色环保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并影响到其周边人群。为了传达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万通从2002年起开始以万通地产的业主客户为主体举办一年一度的万通生活节。2012年的生活节以“绿色生活、欢乐共享”为主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和环保活动倡导业主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营造绿色生态的家园。除了生活节,已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与文化活动之中的“万通 "万树节”也是万通人公益活动的一部分。至今,万通地产全体职员及其家属植树超过25000棵。

探索绿色业务

在绿色公司战略指引下,万通启动了绿色供应链,引入并完善绿色建筑标准,研发绿色环保产品,与NGO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推动绿色生态社区建设;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经营哲学体现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如图所示)。

绿色产品和服务是绿色公司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完备的绿色产品保障体系推进绿色公司战略的实行。

在产品创新上,万通根据市场和绿色公司战略,修订和完善了《万通地产绿色产品标准》,在确保所有产品均为绿色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万通地产的产品特色。万通地产于2010年3月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每年拿出销售额的0.5%提取研发费用,用于对绿色产品的研发与奖励,设立了“产品创新研发基金”。在此基础上,万通地产推出了鼓励员工创新与内部创业计划,扩大基金的运用范围,提供员工成长与价值发挥平台。

绿色建筑的建筑主题突出环境保护元素,而低碳建筑的建筑主题则更具体地突出碳减排元素。万通地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万通低碳建筑标准》(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并于2012年底公开出版,为万通地产以及同行提供一套可实施、能监测、易推广的低碳建筑标准,降低居住建筑在生命周期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该标准以万通天津生态城新新家园住宅项目绿色建筑实践为依据,根据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筑材料选用、运行管理过程中影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从住区环境规划等10个方面筛选42项指标构建北方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指标体系。

在客户服务上,万通自2004年随着“万泉新新家园”首期绿化改造工程的启动率先推行了社区公共区域免费升级的“二次规划”(即“客户价值倍增计划”)。与传统“卖了房子就走”的开发商不同,万通会针对自己已开发完成的项目,免费出资对社区进行重新规划与改进。万通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后,收集客户提出的意见、建议,邀请第三方规划设计公司提出方案,在客户需求和偏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升级”,内容包括社区环境、住宅安全、健康及使用的便利,同时对项目因分期开发造成的一些临时性设施重新规划。这种创新模式不会给万通带来短期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二次规划”后房产增值,万通提高客户信赖度,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从品牌效应得到回报。同时,这种负责任的开发商行为也利于规范其他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淘汰不正规开发商,进一步推动泛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应用环节的绿色管理更多体现在软性物业服务,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理念上,帮助客户在万通社区里践行低碳节能减排生活。万通定期举行多方面绿色活动,如引导业主使用绿色装修材料;购房赠送自行车鼓励绿色出行;组织园艺讲座、植树、二手物品交换活动;设置无水洗车等等。

在尘世中追梦

自2008年确立绿色公司战略之后,万通地产通过发展“深绿地产”先于同行进行企业的转型,期望通过提高绿色竞争力,在房地产萧条的背景下超越房地产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不赚钱的企业,谈不上理想;万通如何计算可持续发展行动措施带来的成本收益?从图2来看,即使在数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万通要思考的也并非绿色能否带来收益,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对于万通来说,开发绿色地产,看中的是其溢价能力。正如万通地产总经理云大俊所言,“短期看,绿色建筑的标准不如房价对消费者更有诱惑力,但是,长期看,绿色节能产品一定会展示它的‘绿色溢价’。”通过建立商业案例,以及向客户介绍绿色星级建筑在节能节水方面的突出之处,让客户能够把绿色星级建筑与日常生活成本开支减少联系起来,对于客户和租赁市场来说,绿色建筑会较普通建筑更具吸引力,消费者会愿意支付“绿色溢价”。

另一方面,在以写字楼为代表的商用地产中,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在选择办公地点时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该物业是否通过LEED认证。以国内一座体量为5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为例,申请LEED金级认证大约需要支付注册费、认证费2万美元,以及付给咨询公司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审核咨询费90余万元人民币。与对写字楼总体的投资数额相比,申请LEED认证所需的百万元左右投入对于企业并不算高,且在项目投入运营后,LEED会为其带来的更为丰厚的利润回报。除此之外,据绿色建筑协会中国部主任程乃立所说,每一个高档写字楼都希望有一个主力租客,其品牌与影响力会给写字楼的招商加分不少。而通常这些大公司客户在公司的内部政策中,都要求自己入驻的物业中有LEED的绿色认证,这是他们公司内部执行绿色、低碳理念的一个原则。因此对万通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万通项目拥有LEED认证,成熟的客户一定会愿意优先选择万通。这是LEED为万通绿色地产带来的回报,也是万通反周期经营的新策略。

在节能方面,冯仑说,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因为做绿色三星建筑,每平米成本比平常的项目多300块钱,预计给客户每年省下的水、电等能耗费用可达5000-7000元左右。利于客户入住与开发商形成良好互动,提高品牌价值。

篇10

1.1设计要求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居民对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除了要满足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能够反映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习惯。但是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加设计或者设计效果与设想差距较大的问题。

1.2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不和谐。由于分工的不同,室内设计人员与建筑设计人员沟通很少,这就导致了室内设计和装修时出现很多需要破坏原建筑的情况,不仅缩短了建筑寿命,还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1.3过度装修现象严重。过度装饰造成装饰没有空间或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室内空气循环不良等情况的发生。而使用空调等设备进行人工调节,又浪费了资源,还会影响整个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2、绿色住宅的室内设计要点分析

绿色住宅的室内设计要坚持室内设计与室外环境和谐统一,并以减量、循环再利用为原则,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重点,整个设计过程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在绿色住宅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室内物力环境的和谐,还要重点关注居住者心理的需求和感受。具体的室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点:

2.1以绿色、人本理念作为设计前提。绿色住宅的室内设计首先要以绿色设计为基本的设计理念,整个过程都要贯彻环保的理念。绿色住宅的设计要尊重自然,并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环保材料,合理安排室内的空间,使用自然通风,这样能够显著增强住宅的实用性。除此之外,绿色住宅的设计要以人为本,整个设计要以人为本,即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使用习惯、心理状态等情况,尤其是要考虑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感受,这一类居民对生活的环境敏感度较高。设计人员要以人为本,将设计理念和居住者的习惯结合起来,创造真正意义的绿色住宅。

2.2材料选择是住宅设计的重要内容。室内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各种装饰材料和室内设置材料。材料的选择对住宅的各项环保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室内住宅装饰时采用的装饰材料都具有较强的污染性,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较大。因此,绿色住宅的设计中环保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设计者和建造者在设计建造过程中要应用可再生利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材料,相关政府部门要研发新的装饰环保材料,例如无毒壁纸和无毒涂料的使用,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家具也是住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家具会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所以绿色住宅的室内设计要特别留意对家具的筛选。家具购买时要充分了解用料和制作工艺,根据喜好选择样式精美、安全环保的家具,保证住宅室内的清洁,最大程度降低家具对居住者造成的危害。

2.3合理应用各种先进的绿色科技。绿色住宅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绿色技术,现在比较成熟的科技包括如下几种:

2.3.1生态绿化技术。生态绿化主要指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使用各种绿色的植物来消除各种甲醛、细菌等室内污染物,从而保证住宅环境的环保健康。

2.3.2循环技术。绿色住宅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降低能源的浪费程度。因此,绿色住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循环和节约技术,例如,吸热玻璃、节能灯具、保温墙体等,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3.3使用洁净能源。清洁能源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太阳能能源。因此,住宅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太阳能的使用,例如使用太阳能加热、照明等,从而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2.4住宅建设和室内设计要和谐统一。通常情况下室内设计是继建筑物完成之后才进行施工的,而绿色住宅要求各方面的设计都要和谐统一,注重环保。因此,室内设计和住宅建设的人员要进行时时的沟通,确保室内设计能够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防止后期室内设计时进行大规模二次改造的情况发生。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