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1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44-01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促进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采取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原则。调研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师中很普遍存在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认为“理论空洞,不实际,学不学都可”,这种观念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敌,是阻挡教师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的一道屏障。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遵循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教学设计是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是教学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系统学习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后,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看问题,教学设计实践才能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教学设计能力是一种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断自觉地应用理论,不断尝试、反思和完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不断地内化成教师的个人知识,并转化成为实践行为。

2.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原则。据了解,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经验式行为。教师们经验丰富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多顽固的思维定势,教学成为没有创新和活力的例行事务,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热情在毫无挑战的工作中慢慢磨灭,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感。

然而,教学设计不是重复机械的简单工作,而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不是完全听从专家、管理者安排的工具,而应该是教学中的研究者。教师如果以研究的态度去设计好每一堂课,就会发现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用教学日志、周期性工作总结、反思笔记、论文等记录自己教学设计方面的成长与变化,不断反思、总结和升华自己的实践经验,甚至进行广泛推广。这样教学就会成为不断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3.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原则。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缺乏潜心钻研、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还缺乏平等、开放的共享交流意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倾向于经验式的自我摸索,把彼此都看成权益和资源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合作学习伙伴,不希望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每个老师心中都铸造起高高的壁垒,保护了自己,同时也封闭了自己。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摒弃浮躁,静心钻研教材,分析和了解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方面的自主探索,但是不能让自己处于孤立状态,应该敞开心扉,与他人(校外的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在寻求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分享自己的经验。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老师之间才能形成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也就能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身份认同,达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

1.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见习、实习对教学设计能力的形成作用最大,然而目前很多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一方面,目前师范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且脱离实际,很难让师范生获得为其教学生涯奠定基础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实习通常放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种状况使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学生既不能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含义,更不利于教学设计能力的形成。

2.加强学校对教学设计的科学管理。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二是创新。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下,让教师在达标之余还能施展个性,体现出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应采用定期评比、及时表扬、公开展览、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评价,让老师们参与教案互评,在互评中彼此学习提高,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对新老教师进行弹性化的分层管理,鼓励教师对已有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后,让其他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使用,提高教学设计的重用率,减轻教师负担。

3.加强学校教学设计相关资源库建设。加强校内资源库的建设,以丰富教师教学设计的资源或资料,积极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主要包括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订购相应的教学资料,如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集、优质课的VCD等,为教师制作可供选择的教学设计,并为教师准备更多的备课素材。同时,还应该对本校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等资源进行分类、汇编整理,给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以共享交流。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97-01

小学数学教学是奠定小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基础,培养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训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必须开发优秀的教学策略,利用有益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一种竞争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比赛来营造竞争情境,如知识竞答、算术比赛之类的游戏,并将新知识融入到游戏竞赛中,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多多鼓励学生,用竞争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消除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缺点,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因为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较难学的学科,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外,还具有实际运用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实际运用性。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事例作为知识的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在身边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数有30个1角硬币,小明找爷爷想办法,爷爷说好办,收了小明30个1角硬币,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觉得有点吃亏。此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想想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了3张1元钱亏不亏.先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分硬币中找规律,看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从讨论和实践中得出“1元与10角相等”,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中有部分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运用了的东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某些创造来自他们的直觉思维,有时心血来潮,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更多的想法是在热烈地互动氛围中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它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新知识在学生的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按照课本上的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再讨论书本上的三个问题。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自己将发现其中的结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就能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以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的道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的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样的操作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不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没一堂课后,教师与学生都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掌握教育教学的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而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能有效地促进自身养成良好的课堂反思习惯。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课后反思,以此来获得最佳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每一堂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反思,然后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适当的总结与交流,并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改善,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教师层层设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开,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空间,让他们积极从事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对数学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 段海洋.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推进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7).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改革之风在教师们中间悄然掀起。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堂教学的高层次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气象。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在这种新气象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源就在于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们深入反思。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淡化吗

我们知道,概念(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小学数学教学虽然是启蒙性质的,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有如此的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概念教学是不重要的。恰恰相反,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可淡化的。如我们教师都有这种疑惑: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种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在在问题,就是忽视概念教学,以为学生学会了计算操作,就可以了。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概念,不能准确把握概念,更不能灵活运用概念。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说,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教师淡化了概念教学,就是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

二、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变得聪明

本来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功效就是让我们的孩子逐渐聪明起来,拥有一双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能用数学的头脑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让学生拥有数学的思想。但遗憾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技术来看待了。并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地为学生总结着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也就是教师们乐道的“巧解”。这是教师们应该反思的又一问题。殊不知这种“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最为注意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终南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最大失误。因为做任何事情,巧的方法总是产生于复杂,不经历复杂,焉能总结出简捷?再说“巧解”是有局限性的,实用于巧解的往往是比较特殊的,以特殊来建立模型、抽象化、最优化、逻辑分析很显然是不合适的,这除了使学生完全丧失解题能力之外,几乎起不到任何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思想的作用。

三、教学怎样才能归依生活的真实

这里所说的“生活的真实”不是说要学生返回到人类的初始去探索数学知识,而是说在教学中要像生活中一样,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去构建数学模型。这是又一个教师应该深入反思的问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可追求“十全十美”,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陷阱”,让学生在思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求知,避免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教学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正是学生出错,才不会掩盖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然后师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萧玉华,小学数学教学思考,《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 第3期

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要求;途径

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一)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第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新课标强调人人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学内容应有所差异,在一般性的基础知识的教授之外,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传授拔高知识,针对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强调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课程内容要求小学数学的内容要反映社会需要,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直接经验紧密相连,从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发,然后上升为“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最后还要将知识回归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第三,新课标从教学活动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新课标中对教学活动的重新定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纳、吸收、内化. 一方面,知识的教授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课程理念最后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从中看出新课标对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利用信息技术,而且要合理利用,这要求教师要有对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以及针对不同课程选择性运用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部分

设计思路中的最大变化就是提出数感这一词,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师对数感这一词汇较为陌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如何实现发展学生的数感更加迷茫,这就要求教师能在实践中自觉总结经验.

(三)教学建议部分

1.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是对教师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数学知识,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对数学知识点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技能中的道理.

2.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这里强调的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就是在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对数学学习的各种思考、解决方式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在将这些方法传达给学生时,不可简单地采用讲授法,而是要经过教师巧妙地设计,引导学生解决相应问题时自己归纳总结.

二、针对新要求,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坚持终身学习,扎实专业知识

教师要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专业成长,首先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阅读有关专业书籍. 教师既然被称做是专业职业,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有较高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师要精通数学知识,并且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透彻的理解,新课标要求教师有跨专业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吸收本专业的知识时,也要拓宽视野,多阅读其他学科的书籍,在教学时,将数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二)加强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探索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论证,组织学生操作、讨论,这对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是一种挑战. 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提升这一类的专业技能.

新课标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有了较高的要求.运用方面,老教师起步晚,信息技术知识较薄弱,因此要不断地进行实践. 在信息技术运用的筛选方面,容易走入误区,要求教师在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之上,考虑如何筛选,在实践中看学生的反应是否到达预期效果,而后不断调整.

(三)反思教学行为,优化教学

教学反思通常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行为,发现闪光点加以发扬,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这样的做法可以改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学者波斯纳就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

(四)参加培训,吸取经验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不但要靠自己,也要依靠学校的培养. 在成为正式教师前,教师接受到师范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成为教师之后,学校应组织职后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听优秀教师的教学等. 学校可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演示,教师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对比中发现不足,也可吸取优秀教师的长处,与自己的教学特色相结合,形成个性教学方式,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专业素养;初中数学教师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反思。任何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更加强调教师积极主动的自我反思。本研究通过了解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状况,结合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新要求,探究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理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图促进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发展现状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等。教师十分关注数学教学及应用知识,在知识发展方面做得较好。但对提升自身修养、与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等不足重视。年龄的差别使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呈现较大的差别,这一方面与教师所掌握的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有关。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提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数学教师们要从知识、技术、理念等多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求。大部分教师期望得到教学能力、理念、思想方面的发展;部分教师希望得到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希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他们认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遵循职业道德对于教育教学非常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理念落后

大部分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偶尔的谈话等方式,而这远远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教师自我发展的认识不够,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发展,不能认识到发展的深层内涵,也就不能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自我发展。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

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丰富了教育资源,也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大大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需求。但大多数数学教师依旧选择自己原有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方法。学校内部也开展研修活动,但缺乏理论的引导,教师们学习到的教育实践知识,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加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都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数学教师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思,即便是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知识经验,也不能内化,也无法建构成自己的专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又缺乏熟练的教学实践经验,仍然遵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自身专业素养也得不到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发展策略

信息化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式,合理利用,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实际过程中没有引起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以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环境,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为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突破原有地域的限制,如网络视频、博客交流、教师论坛等。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各种渠道为教师建立个人学习网站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为教师管理教育资源提供了的平台,另一方面,又为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提供平台。数学教师可以足不出户的与外界同行互助交流,实现与同行、专家、名师的交流与学习,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背景下更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和教师的自我学习。例如,博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博客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专业反思、更好的与学生、同行、专家进行合作交流。[1]

(二)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数学教师首先要有自我专业素养发展的意识,马斯洛提出,“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他使他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2]外界环境只能是外因,教师没有主动进行专业素养发展的意识,外因即使起作用也是十分艰难的。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应该具备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非常擅长提出问题。同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有解决和回答各种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育目标之一,教师是否具有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师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尊重数学教育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础,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专业素养发展方向。

(三)构建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完善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体验。构建合理的教师专业评价制度,树立教师评价为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利用评价监督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检查并反馈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信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潜能。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善于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教师的专业素养方法与模式绩的考量。

篇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几个知识的例子,然后给出练习题来让学生去做,教师几乎都要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学生在教师有形的帮助下第二天就将知识忘记了,不能究其根本。教师将多媒体引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真谛。尤其是在讲解数学应用题知识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将情境再现,学生会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完全了解知识的含义,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应用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3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甲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请问两人第二次相遇时共走几个小时?”这样一道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分析题意,将甲乙两个人物变成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将两个地方变成两个可爱的游乐场,按动小鼠标,两个小动物一跳又一跳地走来走去。这样的展示已经冲击了学生的视觉,然后进一步来分析这样的相遇问题,并且用图示来表达出来,学生看明白了题意,就能快速地看到情境的出现似乎就是自己在走,慢慢地就会有了独特的题意理解。又如:商店卖出5包白糖和2包红糖,平均每包3元钱,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小白兔和小狗之间的描述对话,小白兔说:今天去商店买白糖,我买了5包。小狗说:我也去了,我买了3包红糖。此时两个小动物数了数兜里面的钱,笑了笑:原来我们两个加起来平均每包3元钱啊,猜一猜商店一共卖了多少钱?这样的动画形式给出学生,就好像学生自己在买东西一样。情境再一次表达出来,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就会不由自主地动脑筋来想一想答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复杂变简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一个通病,就是一旦遇到比较难一点儿的知识点就会放弃或者不愿意去做题。一些教师遇到这样的情景非常的茫然,不知道怎么样去帮助学生,即使将知识点简单化,也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知识以表格、动画、图示的形式来替代文字,学生在认识上就会表现出这道题不是很难,有心去做题。例如:学校图书室有684册故事书,一年级同学借去179册,二年级同学借去134册,三年级同学借去22本,图书室还剩多少册故事书?教师完全可以将这道应用题运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看得非常明白,本来复杂的题在视觉上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教师按动小鼠标一下又一下地展示,很快就会将知识展示得非常明了。学生看到教师这样的展示,自然就会解决这样复杂的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几何图形的讲解如果完全应用多媒体教学,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学生会看得比较透彻和清楚。如教学小学数学几何图像的问题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胜过千言万语。图1中,ABCD是长方形,E、F分别是AB、DA的中点,G是BF和DE的交点,四边形BCDG的面积是2010平方厘米,那么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的题如果教师单一地在黑板上讲解,学生是不会看明白。笔者在教学时,阴影的部分运用多媒体的图形颜色填充变成红色,每个相关的边都用不同的线段来表示,这样学生看得明白,自然也会愿意去做。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无论多么复杂的教学都会变得简单化,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的简单,自然就会愿意跟着教师学。加上教师的耐心,学生就会更喜欢老师,也更喜爱数学知识。

    3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被教师运用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看到了知识的明了。总体来看,多媒体起到的效果还是比较乐观的。教师为了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模式,也会不断地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不断地进行优化,同时在课余的时候对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不断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过程,从而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篇7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是基础学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小学数学学习奠定了学生今后数W学习的基础。因此,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小学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提出了"大众数学"这样一个数学教育的理念。数学新课程放弃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

1.2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现实性的知识。"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的数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

1.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首先,教科书应该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和素材,使他们在对内容的处理过程中获得发现。其次,数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广泛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个学生在每堂数学课上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数学教育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用小学数学教师是基础学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小学数学学习奠定了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2.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因此,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优化数学教学。

2.1.1以教学工作为依托,提升自身素质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就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依托,立足于实际教学需要,充分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同时精读教材,深入解读、合理设计、有效欣赏,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对教材设计的规律与教学内容设计的原理进行探索与思考,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最后将完美的教学过程展现于学生面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

2.1.2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自身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与教育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水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将自身的能力通过学习、交往、教学与创新等途径进行拓展,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应用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接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双向的互动沟通,有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2.1.3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师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等,以发挥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怀着对本职工作的强烈激情与热情,将全部智慧与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之中。同时,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2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其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思考课标要求,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有效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3拓展全方位的学科知识体系。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就必须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掌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获取知识技能的心理过程、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等,因此,教师必须积累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如一般教育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知识、数学学习心理的知识、小学生身心发展知识等,并通过进一步的理解、内化、实践和反思,将其发挥最大的效果。此外,由于各门学科知识的彼此关联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中,还要兼具与数学学科相关的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比如,教师要拥有数学专业特长的同时,还应涉猎物理、生物、化学等相邻学科知识,懂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再懂点艺术就更好,进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教学的魅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2.4积极幽默,保持耐心与责任心。小学阶段,教师肩负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而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是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数学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建桥铺路的过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具备耐心和责任心,深入浅

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对每个学生的质疑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解,以发挥"春风化雨"般的作用。同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赋予知识以生命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规律,有利于学生积极、乐观、开朗、风趣性格的形成,培养小学生广泛的兴趣、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从而与时俱进,随着时展而发展,掌握新思想和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可以说是教学的生命。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发展?值得我们积极的思考和追求。

1 解读教材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教材的编排渗透着新课程的哪些理念,有何意图,教材的前后有何联系,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起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上好一节有效、高效的数学课必备的前奏。所以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解读教材首先要细致的研读新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的理念应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过程、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真正做到 "教学相长"。解读教材还要研读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教材与前面的衔接,在当前的地位以及后续学习的作用。屏弃那种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陈旧观念。应该追求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广、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做到心中有度,教学有序,效果有效。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学习,所以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自己应该要有愉快的心情,有了愉快的心情,才觉得学生可爱,从内心里就会升发出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乐学。其次要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既要激发优秀生,又不冷落学困生。像著名教师华应龙就很善于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给学生一种慈祥、亲切感,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是学生的合作者,让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压力,轻松自如,高高兴兴地学习。学生这样的学习必将有收获,有发展。

3 优化教学手段是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让学生即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又得到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有效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是关键。

3.1 落实整合"三维目标" :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落实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一是要重视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教学。实际上就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二是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习得。 

3.2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教学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更多地应利于新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老师很神秘地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 1/2,5/9,7/20,8/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

预设是课前静态的计划和设计,生成是在执行计划和设计中出现的动态的现实的事实。预设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高质量的充分的教学预设,就不可能会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

生成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预设中的生成,这样的课堂可能秩序井然,正合我意。一种是非预设的生成,是出于教师预料之外的生成,课堂也许会稍有混乱,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面对动态的生成,教师应宽容的接纳、理智的驾御。切不可以认为要动态生成就可以淡化、抛弃预设。对于动态的生成必须把握一个度,就是不离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机智,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3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秀教师 素质

纵观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数理知识外,更加侧重了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及应用、推理能力等等。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是我们应该面对也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呢?

一、做一名有特质的优秀教师

常言道“为师先正己”,怎么样才能有特质呢?简单点说,就是能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一个教师,那么他才能由衷的喜欢上学习。

做一个热情、幽默,具备多元化的教学语言的教师,能做到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只有在教师首先做足了自己的功课,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了解学生成长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能运用学生如何学习和发展的知识来了解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完整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多尝试着去观察对比、实验操作、分析思考,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框架体系与发展变化规律。

在实践中,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想什么,想知道什么,对症下药。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我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取“帮扶式”教育,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真正的把这种教育方式正确的运用到位了,收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班因为“帮扶式”的教育方式带动了好几对同学的学习激情,即巩固了优生的知识,又带动了差生的进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即简单又深奥的学科,也是一门及枯燥又生动的学科,为什么这么说呢?数学简单、枯燥,那是因为该学科因严谨著称,严谨的近乎苛刻。但是数学又深奥、生动,因为它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且意义非凡,能在生活中一一的体现。

明确数学观念与这一观念在数学、其它学科和现实世界中应用之间的重要联系,在数学概念、原理和技能等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及时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进行反思。

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求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授课所需。首先对基本数学观念要有很深的了解,明白计算、规则、步骤、方法,不仅是规则,而且是学生理解问题的途径,能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数学解题技能与技巧方法。熟练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教育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关键,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注意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能灵活的把实际问题抽象建模,能把各种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了解丰富的数学史知识,利用对数学的感情,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满好奇和热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巩固学习的信心。

四、成熟的教学艺术

教学本是一门艺术,但是若要真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可又仿佛是琼楼玉宇,遥不可及。教师要创造艺术的、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教学挑战。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它表明教师在关心学生、教学热情、内容把握、应用能力、丰富知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

教学艺术要做到把对学生的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将其渗透在有凝聚力的、优秀的、令人激动的课堂教学中。并能灵活地把握课堂,不断监控和调整教学,能通过多个切入点和多种途径,使学生所有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蕴涵一种内在美,这样才能学得美。

五、灵活的教学应用及刻苦的钻研精神

发展学生把数学应用作为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途径的能力。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论证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将问题系统化,相互证明和交流结论等方面,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从巧妙的活动和实例开始,通过各种任务把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数学概念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经验和数学概念之间建立联系。鼓励学生调查、合作、交流,以促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在教学中让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推理过程、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到教学应用的同时还必须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钻研精神,充分的学习钻研,开动脑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爱上学习。

六、丰富的教学经验且不断的总结应用

篇10

一、案例与教学案例的含义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事例。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和分析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交互行为和思想情感。

二、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数学教学的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2)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要能够把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的描述,也不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

(3)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4)数学教学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数学教和学的特性,提示出人物内心的数学思维活动,如对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5)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例发生的教育背景。

三、小学数学教师做案例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遇到学习数学特别困难的学生;遇到学习数学特别优秀的学生;遇到学生在学习某一部分数学内容时,全班的错误率特别高;遇到学生在学习某一部分数学内容时,多数学生特别感兴趣;遇到某个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并不好(或特别好或无明显的感觉)。数学教师把这些事例转变为数学教学案例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数学教师做案例的意义:

(1)案例写作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一个数学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案例能够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2)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