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理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法理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学习的记忆力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 "。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 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4.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5.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 (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7.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8.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注意力 吸引学生注意力
注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个人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并集中于一定对象的心理现象。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这一系列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件”,课堂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阵地,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教育活动。上课时学生专心地听着教师讲课,仔细地观察教师手里的教具,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和指向教师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而清楚的印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生人是坐在教室里,但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四十分钟过后,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内容基本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教师的授课等于白上。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巧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上课初始能否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调控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我们应力求艺术性、直观性,巧设悬念,承前启后,用多种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一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把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向这些刺激物,增强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注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以控制学生情绪,使注意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如在让学生认识10以内数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认识数,可以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练习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按数取物感知数;分学具红花学习数的组成,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的学具,使他们感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我们在低年级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教具学具的直观作用,不要因做教具比较麻烦,更不能怕学生纪律乱,就不让学生进行操作学习。
三、调控课堂节奏,保持学生注意力
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是学生年龄特点和用脑卫生的要求。即使是中学高年级学生,也不可能整节课始终保持紧张兴奋的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节奏要规范明朗、主次分明,要避免单调枯燥或琐碎零乱。教师在讲授时要松紧适宜,内容要难易交替,安排要详略得当。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因此,教师只有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的特点,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生动整体,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
四、保持积极情感,唤起学生注意力
巴甫洛夫的实验证明了情感对大脑皮层有效工作的巨大作用:积极的情感增进它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它的工作。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就告诉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热爱学生,必须与学生有情感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想要有深入而亲切的交流,就必须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因为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亲近学生,“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拉拉家常,和学生做互动游戏,征询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情感、看法、自尊心等。学生被尊重,就有了被提升的感觉。否则,他们就会有被冷落的感觉,做小动作、搞恶作剧就成了课堂的常规项目。
在课堂上,教师具有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鼓舞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头脑中形成具有情感特色的记忆映像,并且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
五、创新语言风格,牵动学生注意力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7%的语气调。”对于有声语言而言,无声语言无疑是对其表达信息量的重要补充。
教师的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洁、生动、前后连贯、合乎逻辑。教师只有学会运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转换起承,在课堂上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独特的魅力,声声入耳,扣人心弦,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语言——体态语,才能更好地调动、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六、把握提问时机,撩拨学生注意力
设疑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好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和易错的地方,精心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要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知识实际,难易得当,且与学生的想法相吻合。教师从不同的方向、角度提出一些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直接揭示矛盾,而是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就能撩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去积极思维,给课堂教学增添一种神奇的魅力。
七、遵循认知规律,升华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而教材编写者的思路正好相反,总是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特殊这种顺序来阐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认识活动为中心,改革编者的思路顺序,进行教学双边活动,先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然后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即先进行归纳过程,然后进行演绎过程,才便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上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当然,教无定法,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实施过程也不尽相同。教师只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结合科学的理论,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篇3
一、搭建互助合作良好情境,提升初中生合作学习情感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过程。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既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又需要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构件”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集体主义精神的树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数学教材的情感因素,设置具有能动特性的学习氛围,引导初中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让初中生在积极情感下,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利用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因子”,设置了“万花筒”这一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合作学习情感在生活性教学情境中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探究活动。
二、重视探析活动过程指导,培养初中生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锻炼、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就、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重视探究情境的有效设置。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关键内容,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为初中生提供探究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对初中生探析过程的有效指导,在关键处或“疑惑处”进行“画龙点睛”地点拨,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的解题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如图1,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为多少度?
上述问题是“全等三角形”方面的问题案例。在解答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在探究问题案例的过程中,找寻解题策略的方法时出现了“卡壳”,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案例的条件,找寻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解答该问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得出如下解题过程:
解:A'DE是ABC经翻折变换而成,
∠AED=∠A'ED,∠ADE=∠A'DE,∠A=∠A'=75°,
∠AED+∠ADE=∠A'ED+∠A'DE=180°-75°=105°,
∠1+∠2=360°-2×105°=150°.
三、注重问题案例训练,提高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一oo59—02
国内外报道小脑出血的发生率约占全脑出血的
3%一12%,一般认为占10%左右。[11小脑出血有约20%
发生猝死。[21为进一步探讨其出血病因和猝死机制,现
将我们检案所见9例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收集本教研室小脑出血猝死者共9例对其脑标
本均做全面详细复查,并在其出血部位及附近取材,
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镜下观察。
结果
9例小脑出血所致猝死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
1
表1 9例小脑出血所致猝死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作者简介】蒋艳伟(1980~),男。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20__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学。tel:13018030225;e—mail
fyjyw2oo2@yahoo.corn.(311
· 6o ·
讨论
小脑出血,叉称自发性小脑出血。是指出血原发
于小脑,而不包括外伤、肿瘤、感染、中毒等引起的出
血。⋯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
次是血管畸形和动脉瘤。本文9例,以血管畸形为主
共6例.余3例系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
本文9例均起病突然,3例高血压小脑动脉硬化
破裂出血,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病理检查除发现全
身细小动脉硬化及粥样病变外,尚在小脑出血灶周检
见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的血管,因此当多种因素
所致血压升高时,这些病变血管容易破裂出血。6例血
管畸形所致小脑出血中,有4例动静脉畸形。由于动
脉呈静脉化,其内弹力板断裂、稀疏、消失或中层平滑
肌及胶原纤维发育不良,且动脉血可不通过毛细血管
而直接流入静脉。因此其出血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
生。本文6例中有2例发生于睡眠中.推测系因卧位
使颅内静脉压增高,促使原已脆弱的管壁破裂所致。[31
本组9例小脑出血部位,6例在半球(左侧3例,
右侧3例),3例在中线蚓部。出血灶大小不等,其中2
例半球出血延伸至蚓部,1例侵入对侧半球.1例蚓部
出血延伸至两侧半球。5例破人第四脑室并流注其他
脑室系统。6例伴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4例
系自第四脑室外侧孔溢出,2例为半球出血直接向蛛
网膜下腔破人所致。9例中脑干及其他脑部均未见原
发性出血。
通过文献复习,综合本组9例所见,作者认为小
脑出血猝死机制主要为:(1)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小脑
出血后,血肿占位和压迫小脑,可使小脑扁桃体进入
枕骨大孔压迫脑干,亦可向上经过小脑天幕裂孔压迫
中脑而影响脑干功能。本组有4例系因明显小脑扁桃
体疝发生猝死。(2)脑室系统出血及梗阻。小脑出血后
血肿易向比较软弱的第四脑室方向破溃,第四脑室和
其他脑室系统的积血迅速压迫脑干或凝血块阻塞脑
室系统致颅内压升高,最终引起脑干的血液循环障碍
或脑干受损,因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猝死。9例中5
例有明显第四脑室出血,其中4例累及第三脑室。2例
因凝血块阻塞第四脑室造成急性脑积水。(3)蛛网膜
下腔出血。9例中6例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
2例既无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又未见脑室系统出血。说
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因出血对脑
血管的刺激作用引起脑细小动脉广泛性痉挛,进一步
加重颅内压升高,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3卷(第1期)
小脑出血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多数发生
猝死,有的甚至发生在轻微的外伤后,通常容易引起
纠纷,需要进行法医学鉴定。作者认为在小脑出血猝
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高血压小脑
动脉硬化破裂出血,起病多在6o岁以上,且多数发病
前有明显诱因,其出血往往位于齿状核及附近。而小
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起病多在10 4o岁。也可发生
于任何年龄,常无任何诱因突然起病,出血部位依畸
形血管发生部位不同而异。(2)排除其他死因的竞争,
特别是当小脑出血量小,而其他部位也同时存在明显
的致死性疾病时,要求根据案情、死亡经过等情况综
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结论。(3)排除外伤所致的小脑
出血,尸检中应仔细观察头部损伤情况.最好能剪除
头发,这样便于对头皮损伤的观察。对于外伤性小脑
出血死亡,应在对小脑进行详细病理检查的基础上.
排除自发性小脑出血后,才能根据受伤情况做出正确
结论。(4)找到小脑出血的原发性病因,特别是对于隐
性或微小血管畸形的案例,往往因出血将畸形血管完
全破坏或被出血所掩盖,易被忽视.可进行连续切片
检查,有条件的还应进行显微摄影。(5)血管病变与外
伤同时存在时应注意病变与外伤各自的程度以及两
者相互间因果关系,可以确认的头部外伤与病变血管
破裂出血,往往是间接因果关系。因病变血管本身存
在薄弱环节,且血管破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外伤与脑血管破裂出血是否有因果关系就有几种结
果:外伤直接造成血管破裂,外伤诱发或加剧血管破
裂,外伤与血管破裂无关。(6)注意法医鉴定书中应阐
明外伤在小脑出血中的参与度。外力在小脑病变血管
破裂出血的过程中起到多大作用。量化是比较困难
的,无法通过概率值来确认外力在其中的比例,只能
结合外伤史(受伤时间、外伤部位、外伤程度等)和病
理检查结果来判断外力所起的作用。若头部外伤与病
变血管破裂出血相间隔时间过长的如数天、数周则应
谨慎考虑。
参考文献
【1] 王介明.脑血管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371
【2】郑智,李树生,周亦武,等.猝死防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__.228
[31郑歪舜.爆发性小脑出血引致青少年猝死【j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4,17(2):__
【4】包朝胜,金利方.颅内血管畸形破裂的法医学鉴定【aj.见:中国法医
学会编.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2)—— 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
我一直信服一句话“上帝持有真理,也乐于给予,但你要先找到他”。换成中国的古话就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坚持和良好的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
自学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使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逐渐的进行下去,老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一套学习计划,并及时通过检测题检验自己的自学成绩。通过自评自查,扬优弃劣,调整计划,达到方向不变,安排灵活的目的。因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专不要散;要深不要浮;要恒不要懈。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的形式很多:可以在书上作记号、批注,或者在笔记本上写摘录、提纲、概要、也可以剪贴。做好笔记,可以增强记忆,积累资料,选择重点。所做笔记要做到经常翻阅,对上面所记的东西要勤思、勤用,不懂的地方要勤问,促进思考,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人类感彩中神奇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指一个力求接触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能给人类带来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对人的行为产生动力的作用
学生的兴趣从多方面反映出来: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课外事物的兴趣、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等。作为语文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也能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到自学能力。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剂”
1.培养学生分析教材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那么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学生对教材有了分析能力,在他们预习、复习中会减少被动性和盲目性,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形成顺序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各种途径,为自己主动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一般为单元教学,每一单元教学都有教学目标和读书板块,教师可运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各单元的内容如何体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要加以分析、感悟,让学生写出或谈谈每一课的学习体会,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能提高。
如小说《故乡》,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这种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通过人物性格的归纳,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思维的能力;通过在故乡画面上画上合适的人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源的能力
说到自主学习,就不得不说信息的获取,因为有好的信息获取手段,才能更加有效的自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利用各种信息、从中吸取有用信息能力的大小。教师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信息观念的环境气氛,使这种有益的环境气氛能给予学生一种对学问知识孜孜不倦追求的内驱力以及对自己拥有知识不知足的危机感。因此,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如学习《成功》一课,课前可让有条件的同学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里搜集有关成功、勤奋、机遇、天资的名言,搜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等等。
3.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和释疑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积极主动的态度,既然如此积极,那么遇到疑问就要勇于提出和解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爱刨根问底探讨问题罢了。”有了问题,才能促使人去思考,从而使人产生解答问题的内在动力,这是学习活动不断深入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主动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些问题较幼稚、片面,教师也应肯定和引导解决。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要的是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相信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 注意事项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活动教学法的引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此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对项目教学法的描述为:它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选择典型项目,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目前在广大中、高职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任务或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小组协作学习,强调学生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项目教学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在真实情境中,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与同学广泛交流,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以问题为驱动――项目教学
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且必须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的真实任务。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的语义表征与动作表征,从而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化与学习动机的形成。以问题为驱动即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考,并鼓励学生尝试解答各种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首先就安排一个可以引发学生组织概念、设计活动、展开调查的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可行的、情境化的、有价值的且有意义的,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不能限制太多,以免影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个项目或某项任务,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积极地展开探索,发现新知识,锻炼和培养新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职业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
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各种教学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就强调了学生是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自己项目完成的负责人,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因此,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进行自主探究,自行发现问题,寻找各种可能的对策,并试图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小组协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另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并辅之以教师或社会专家的指导、咨询与协助。学习者为完成项目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在小组内交换思想,交流意见,争论有效方法,增长见识。尤其在各小组解决项目问题时,他们交替发挥各自的作用,多方合作而形成了项目学习共同体,使个人的能力和才华不断被发现和发展。各个成员在项目小组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社会化的学习效果。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目前高职院校正处在加速发展形成自身特点的过程中,选择真实的案例或者完整的项目重新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体的高职项目课程内容体系的项目课程改革就是良径。从教学计划到精品课程的申报,能够看出,大部分学校都强调项目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主体教学模式,而且效果普遍良好;项目教学法的架构基本形成,大多学校在培养规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有统一的认识;在实习实训基地、师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模;实施项目教学法,走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具体表现为设立产学结合机构,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的制定,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尽管项目教学法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都取得了较大成功,但现在各院校正处于尝试应用阶段,因而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认识项目教学法
很多老师把项目教学法当成万能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用项目教学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这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项目教学法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二者要结合起来,不能对立。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项目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大法宝。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即便外聘,真正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在聘请及管理上又麻烦重重。因而一方面要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外聘教师管理规章制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到校兼职任课。
3.项目的选择与教材的处理
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可大可小,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能创造发挥。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和典型,以此实例作为学生初始学习的例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另外一个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以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基本是高职高专教材,但这些教材多数内容仍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项目教学法要求的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迁移不相符合,体现不出高职培养目标的特点;部分实训教材也突出实践性,强调操作步骤,但所选项目结合实际岗位需要的少。因此,广大教师应该及时总结项目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编写符合项目教学特点的、实用型的校本教材,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以便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法。
4.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学生最关注的环节,进行成绩评定一定要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学生参与是项目教学法内涵的真正体现,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除了教师评测学生之外,还应该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评价方式采用“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最终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体现以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既关注自我评价,又关注他人评价,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驱动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体现了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课程特点,实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颖.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探索研究,2011,(8):117-118.
[2]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2):56-58.
篇7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
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
篇8
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版权所有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
移动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并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活动的总称。自步入新世纪后,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革,在此基础上,各大高校也实现了信息化,包括数字化校园系统、预约服务、校园卡一卡通、自主选课等等[1-2 ]。在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实习时间占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整个实习的过程需要和医院进行紧密的协同,但由于实习医院和学校管理部门分散在不同地区,没有相关的信息化工具来管理。学生不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记录并完成考试,学校、医院双方的沟通不顺畅,对学生的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医学院校急需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院实习生管理系统来实现学生实习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笔者带领研发团队,从自身管理需求出发,结合用户痛点,设计出一套新颖、个性、创新的实习管理系统,满足实习管理异地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的需求。
1 研究背景
在医学院校教学任务中,占用学生最长学时的项目为学生实习,其在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生实习具有其不同于其他专业实习的特殊性:(1)实习时间长,本科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48 ~52 周;(2)实习要求高,考勤严格,采用跟班制度,白天出门诊或上手术,晚上需值夜班;(3)医院管理严格,实习医院必须对学生进行小讲课、出科考试、病历评分等等考核。这样的背景下,实习医生的管理非常复杂、困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每个医院的教学管理部门,一般要配备2 ~4 人专门负责实习生的管理,成本非常高;从学校层面来说,由于实习点分散,采用三级管理制度,对实习生的管理鞭长莫及。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必须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及配套工具,建设好一套完备的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及PC设备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以及监控,进而实现完整实习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必须对每个不同节点的有关数据做记录,为改进和评估教学过程做依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目前市场上也已出现专门针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在线培训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以实现对于学生档案信息的收集、对于学生考核成绩的统计和分析等,为实习生的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国内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很多都采用了这样的实习管理系统,但该系统价格高昂,一般售价40 ~60 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缺乏后台管理系统及相应的移动手机客户端,不便于学生灵活、分散的学习。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广西区内的所有医学院校均未购买及使用实习生管理系统,实习管理仍然处于人工操作的原始状态。
2 研究目的
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结合地方省属医学院校特点,建立一个实习医生管理平台,通过实现以下功能,为学校管理部门、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医学生们三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平台。(1)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围绕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相关流程与数据,在系统平台上开展教学。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实践性的课程或实践项目,教师可以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线进行手写病历的撰写,此外,在此系统上还可以实现师生在教学中的良好互动。在此期间,所有的数据都在系统上频繁交换,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同时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例如:各种现场临床操作考核,带教老师可以随时在病床前对学生进行考核,并通过手机进行评分,便捷无纸化。(2)实现管理流程信息化。学校通过系统实现对实践性教学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其中包含了多个步骤,分别为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严格执行管理流程等。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借由系统了解流程的整个进度,同时可以在管理流程的要求下,有效达成工作任务。加强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实习生异地实习情况普遍,实习生的请假(需学校审批)及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都可以在系统平台上完成,减少学生或试卷异地运输产生的成本及风险。(3)实现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在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一项教学活401 电子信息科技风2020 年12 月动,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实践结果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标准两项质量标准。同时,在系统上对上述两项标准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便于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比如,系统上可以在线进行学生的岗前培训,学生也可以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4)实现互动交流平台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企业都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来实现。同时良好的互动对于多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有助益。通过高效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加丰富化的沟通渠道,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学习中的教学问题和其他各类问题。(5)实现数据管理规范化。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来实现:首先应该确保基础数据实现规范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统一化的数据标准以便于不同学校之间实行差异化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其次,应该确保数据存储实现规范化,将数据通过统一化的分级目录进行管理,以调取和挖掘数据;最后,要确保数据具有安全性,要严格控制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6)实现使用方式多样化。在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因此用户对于平台的使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平台使用者需要在不同的终端实现流程和数据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平台使用便捷性的提升,同时有效增强用户的使用黏度。
3 研究内容
(1)系统结构。本系统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系统。管理员可通过网站后台对网站数据和系统进行维护。(2)开发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平台;Internet服务器: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访问方式:微信客户端、android、ios、电脑客户端;Script:JScript;开发语言:php、ios、android;数据库:MySQL。(3)运行环境。
4 建立移动实习平台的优势与展望
目前市场上90%的本科教务管理系统都隶属于四大厂商,分别为正方、青果、强智以及金智,基本都属于通用版本的系统,如果要开设实习管理端口,也需要高昂的费用,且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我校实际。我校自行研发实习生管理APP,个性化订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且该平台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可以促进功能的持续完善。同时可以与其他新平台进行对接,不断开发新的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我校自行研发的实习医生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小规模使用及调试阶段,已在我校三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内试用,从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出现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调整及改进:第一,维护成本、系统升级成本较高,当用户基数趋于庞大时,对该系统的服务器要求逐步提高;第二,信息安全、可靠性的问题:当前阶段,学生的个人信息被频繁泄露,如用户名、账户密码等,都属于系统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习管理平台的主要业务为信息查询,不仅应包含数据库的日常备份,还应该包含数据库内数据的管理。在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时,要确保不直接对其他应用系统进行权限的开放,而是通过镜像或数据库视图的方式进行提供。第三,版本升级问题,关系到信息通达性和时效性,随着用户量增大,对服务器的考验非常大,也依赖APP是否安装和升级[3 ]。以上问题目前正在探索最优解决方案。第四,可将该系统平台推广到区内甚至区外的医学院校,供实习医生培养阶段使用,实现创收。
5 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在医学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管理必须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移动性和网络化来解决市场痛点。本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实践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医院和学校的管理有效,实习生的问题可以轻松解决,教师的教学指导简单高效。经过研究开发和初步应用,各项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节省学校、医院管理部门和实习生的时间和成本,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怡仙,何强,李明静.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及实践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 ,26(3):50-52 .
篇10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 法学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法学原理和法律常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法学教学模式的转型与改革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譬如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基本取得了人们的共识。但人们很少讨论的是教学方法背后的教学原理,其部分原因是法学专业设计者和研究者较少对教育理论有深入理解。本文试图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探讨法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设计,以期有助于我国法学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创新。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坎姆勃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学习的众多论述中,以罗杰斯的学习理论最为突出,也最具代表性。[1](p29)他提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是强调意义学习,学习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感因素,主张尽可能地直接“进入”学习的情感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提出了以下要求:(1)教学环境,要对学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挑战,但又应该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2)教师角色转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合作者。(3)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3](p42)[4]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法学教学方法设计中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
二、法律案例教学: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平台,用法律事件提供的环境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讨论中甚至作为某个角色进入特定的法律情景,以培养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的,使学生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实现和掌握蕴涵于其中的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5][6]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案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即能够使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知识的潜能释放出来。它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敢于面对挑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认为,设计案例教学,要善于运用学习理论,精心准备,注意四个方面:首先,是案例选择上,要选择典型案例,这个典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案例能够充分体现所应完成的教学知识点,二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学生有一定的联系,让他感兴趣。其次,是设置好情境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法胜任。[7]因此老师要提供适当的机会、学习资源、思考方向等,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三,案例教学中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角色中去。第四,充分运用实践方式,例如观摩法庭审判,再如有些院系开设的“法律诊所”教学,能够使法学院的学生如同医学院的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接触到有关法律事件的实际运作、调解和诉讼案件。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法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达到人本主义崇尚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8]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和学院式教学法,转变到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学习合作者,强调教师的多重身份和多重作用。
1.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其学习目标和需要,安排合适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建立和维持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善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当是指导学生探求真理的“领路人”,学生需要用知识武装头脑,但更需要掌握“知识的知识”,即灵活运用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9](p45)
2.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
学生最终的发展,取决于学生自律能力的发展,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换言之,只有当学习动机来源于学习者内部,学习才能得以永久保持。因此,教师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和参与者角色。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能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他认为,如果教师能够移情的话,就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气氛。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的参与活动给予肯定和赞许,帮助学生感受自我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法学教师应该是有情感的人,不能让师生关系成为顾客和杂货商之间的那种缺乏人性的关系。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法学教学实践的创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从教师权威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法学教学的创新要从学生为中心出发。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讨论法学教学的创新。
1.教学方法的创新
法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般认为两者要兼顾,同时又要以职业教育为主。一方面,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应当保证学生在四年时间内获得最基本的通识教育,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本文认为,人本主义理论模式下法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基于主题的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基于情景的教学、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
基于主题的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各级子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必须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因此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形成一定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角色,确定每一次课堂的主题,围绕着讨论的主题,布置学生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步骤和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基于案例的教学。由于案例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记忆的语义表征和情节表征之间的联系,因此基于案例的教学能够克服侧重概念、原理、程序等传统教学的抽象性,加强学生理性与感性的联系。[10]在法学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已得到我国法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问题是应该围绕学生学习为中心,科学设计和安排案例教学。
基于情景的教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的情景。专业学习应该在同现实场景相类似的情景中进行。[10]法学教学中借助于法制影视作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理解、表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在法学教学中的模拟法庭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法学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可以再现生动的生活情景,可以超文本或超媒体的方式,综合运用其表现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参与到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来。但在法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实质是教师仍然还没有做好角色转化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2.学习效果评价的创新
传统的学习效果评价以认知评价为主,其测试的题型通常是以选择题、是非题、填充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出现,较少考虑学生的情感主体作用。[3](p4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性,认为自我评价是自我鼓励、自我提高的直接动因。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了解自己。本文认为,可以借鉴知情意融为一体的真实评价标准,[3](p45)建立适合于法学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具体内容为: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侧重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强调多视角而非唯一正确答案,侧重于高水平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非为分数而学。具体测试可以采取口试、项目研究、课堂表现、考试等多种形式。
结论
“法学教育是一门真正并且重要的学问,然而目前,我们本能地以前人曾经教育我们的方式教育着后人,于是,机械地灌输依然是目前法学课堂中常见的景象。”[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学习效果评价的自我性。这些理论有助于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周艳华.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平台的构建[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
[3]张庆宗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4]文冬,杨九民.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59.
[5]刘筠筠,郝琳琳.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38.
[6]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7]汤啸天.案例教学法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1999,(3).
[8]杨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9.
[9]黄广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论[C].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实践[A].广州:广东人们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