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目的意义
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是渔(农)村发展、渔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对优质水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省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和基础条件已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市场要求不相适宜。许多早年建设的水产养殖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新技术应用滞后、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对“散、小、杂、乱”的“插花式”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统一规划和整理,增加投饵机、增氧机等养殖设施,建成设施完善、配套齐全、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现代水产养殖基地,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更好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提高单产、保证水产品质量、促进渔业增产增效提供保障。同时,对提高我省渔业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水产养殖标准化的技术应用,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改善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原则要求
㈠符合规划:项目区域符合当地水产养殖规划,项目县(市、区)要制订相应的池塘改造和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单位应持有有效养殖证(含临时养殖证),新建设的池塘项目在项目验收前必须取得有效养殖证。
㈡自愿申报:项目申报单位自愿申报,应为具备法人资格的水产养殖单位(企业),鼓励渔业合作社和渔业商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开展池塘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资金配套能力。
㈢连片规模: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建设区域养殖池塘要集中连片,连片池塘规模淡水的不小于50亩、海水的不小于500亩。
㈣健康养殖:项目区域养殖池塘的养殖水质要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实行无公害养殖;养殖池塘周边不得混建畜禽养殖设施或混养畜禽。
三、目标任务
全省计划建设改造养殖池塘规模为5万亩,其中利用省级资金扶持建设3.5万亩,各设区市目标计划任务详见下表;利用中央财政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建设1.5万亩,项目任务另文下达。项目实施区域淡水养殖池塘建设改造以三个内陆市为重点,兼顾沿海淡水池塘较多的县(市、区)。海水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重点在个设区市实施。省厅将在综合各地项目完成情况及督查、通过验收情况基础上,结合各地项目申报和工作开展情况,调整各地计划任务并分批下达各县(市、区)具体任务。项目实施原则上在月日前完成。
四、补助标准
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资金筹措采取项目承担单位自筹为主,地方积极配套,省级按一定标准予以补助的办法。池塘改造项目资金的拨付,必须按照项目验收程序通过项目验收合格后才能根据相应补助标准拨付补助资金。
㈠补助资金和分类。申请池塘建设改造补助的要符合池塘改造的标准要求。
改造池塘补助标准分为一类标准化池塘和二类标准化池塘两个类别:一类标准化池塘是指改造池塘护坡内坡四周采用砖石、水泥板(厚度5cm以上)、水泥混凝土(厚度5cm以上)、防渗膜(350gm2以上)等材料建成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米的,不分海淡水池塘每亩补助1600元以内。二类标准化池塘是指改造池塘护坡为夯实土坡或其他简易护坡,不分海淡水池塘每亩补助800元以内。
新建标准化池塘,不分海淡水池塘每亩补助1600元以内。对于同一项目申报中包含旧池塘改造和新建池塘混合类型的,其中申报一类标准化改造池塘或新建池塘面积不得少于申报面积的50%。
鼓励业主在池塘建设改造时设置尾水净化塘或者尾水排放处理池,面积不超过总养殖水面的10%,净化塘或处理池面积计入同类型池塘改造面积进行补助。
㈡资金使用范围。专项资金用于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池塘标准化建设所需的清淤、挖深、塘形改造、固基、护坡以及道路、电力、进排水设施、投饵设施、增氧设施等基础设施规范化改造建设等。
㈢资金拨付程序。项目补助资金采取验收合格后下达资金的方式。即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完成后,统一由各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由设区市根据各项目验收的具体情况,提出资金补助意见报省厅,省厅核实后会同省财政厅将补助资金下达各县(市、区),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补助资金及时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县项目资金按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专项管理办法进行拨付。
五、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凡申请省级项目必须编制项目申请材料,并向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经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后汇总上报省厅,由省厅审批下达任务。池塘建设改造项目所有材料必须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装订或复印,汇总表统一用Excel表格格式。
㈠项目申报单位向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
1.省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改造项目申报表;
2.有效养殖证或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新建标准化池塘在项目验收前应取得有效养殖证;
3.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4.项目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承诺书;
5.其他材料:池塘改造前的图片等;
6.项目申报单位填写的项目简明表;
7.申请省级资金50万元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建设内容,预期目标,标准化池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建设资金预算及资金筹措等。
以上材料装订成册一式六份,需附电子文档。
㈡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上报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材料要求:
上报项目之前,必须对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项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地点进行审核,检查材料填写的完整性,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并简要写明支持申报理由。
县级应向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包括:
1.项目请示文件;
2.经审核按照优先顺序,以及申报类型分两个类型填写申报项目汇总表;
3.分年度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规划或实施方案;
4.按照汇总表顺序所对应的各项目申报单位的《省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改造项目申报表》及所有附件材料。其中,申报表上县级部门需要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一式六份,不需要装订成册,需附电子文档。
㈢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核上报省厅的材料要求:
各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各县(市、区)报送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必要时对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点进行核实,填写复核意见,加盖公章后上报。
各设区市向省厅提交的材料包括:
1.项目请示文件;
2.经审核的各县按优先顺序填写的申报项目汇总表;
3.项目申报汇总简表和经复核的各县申报汇总表;
4.各县分年度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规划或实施方案;
5.根据简明表顺序,以县为单位,所对应的各项目申报单位的《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改造项目申报表》及所有附件材料。其中,申报表上设区市级部门需要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一式三份,不需要装订成册,需附电子文档。
㈣省厅核定下达任务:
省厅根据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安排和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各地项目计划报送情况,核定下达度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任务。
㈤上报项目资金补助请示文件:
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将省厅下达的项目任务告知项目承担单位,责任落实到位,并在10日内会同县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请示文件(一式五份),按照省级核定项目建设任务填写建设项目汇总表报省海洋与渔业厅、省财政厅,同时抄送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六、项目验收
具体内容详见《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验收办法》。
七、职责分工
㈠省厅职责。负责制定政策,统筹规划,核定各地项目任务,对各地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统筹协调全省项目管理;建立项目数据库;核准各地项目补助资金额度;汇总报送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做好执行情况总结和绩效评价督查工作。
㈡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负责辖区内项目复核、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项目验收工作;汇总报送项目规划、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
㈢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负责项目选择、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和项目初验工作;汇总报送项目规划、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做好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自评工作。
八、有关要求
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制定工作实施计划,落实措施,广泛宣传,选好池塘建设改造工程项目示范单位。各地要在明确具体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员等工作基础上,负责抓好项目的全过程实施。
㈡强化指导,搞好服务。各地要积极帮助项目承担单位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财政和金融信贷机构筹资投入池塘改造,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等经济实体广泛参与。对项目和已完成改造项目,要积极应用现代渔业科技和设备,推广优良品种、先进养殖模式及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强科技保障。
㈢严格标准,规范实施。项目建设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应标准,以及申报的建设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变更建设地点和内容的,取消该项目。
项目建设应建立基本档案。项目县要以各个项目承担单位为单位,逐个建立生产、技术资料以及项目实施进展等方面的档案信息。
㈣完善月报,按时报送。项目进度实行月报制度,即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建设进度填写进度表于每月日前向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由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进度表于次月日前将上月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设区市汇总后于次月日前报省厅。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县池塘改造月报表发送设区市的同时发送省厅。延误或逾期不报者将予以全省通报批评。
篇2
关键词 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现状;需求;对策;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46-03
按照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吉农科字〔2012〕300号]文件的要求,2012年,吉林省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14.6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6.7万人,农业创业培训1 00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7.8万人[1],其中渔业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300人。
文件中将阳光工程培训具体任务名额分配到各地、市、县及个别省直科研、推广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在这次阳光工程培训中承担渔业职业技能及专业技术培训100人名额,为了实施好2012年渔业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加快提升吉林省渔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渔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了项目调查组,深入到全省渔业主产区,进行了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需求调研。调研的主要对象为吉林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渔业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水产养殖专业大户以及产业链条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调研方法为到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让其介绍省、地区渔业整体情况,到渔业主产区请水产龙头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座谈和填写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吉林省渔业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渔民对渔业技术需求现状及技术来源途径、渔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等情况。通过对全省渔业技术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摸底调研,对吉林省农村渔业劳动力培训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渔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实施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期促进该省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吉林省渔业生产与渔业劳动力现状
1.1 吉林省渔业资源
吉林省水域总面积60.1万hm2,在全国内陆省份中位居第8位,人均水面占有量位居第3位。吉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0 km以上的河流987条,100 km以上的河流33条;流域面积在5 000 km2以上的河流18条,它们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等五大水系[2]。现有湖泊191处、水库(含塘坝)2 519座、池塘2.45万hm2,主要渔业水域有松花湖(5.33万hm2)、查干湖(4.00万hm2)、月亮湖(2.00万hm2)、白山水库(1.33万hm2)、云峰水库(1.00万hm2)等。吉林省鱼类140种,既有鲢、鳙、鲤、鲫等广布种,又有大马哈鱼、细鳞鱼、花羔红点鲑等洄游性、冷水性土著珍稀鱼类。
吉林省属于内陆渔业省份,渔业经济总量不大,但是区域特色显著,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资源分布和市场条件,目前总体形成了东部冷水鱼类养殖、中部湖库池塘名优鱼类养殖、西部大水面绿色水产品增养殖的明显区域分布特点。
据2011年中国渔业年鉴[3]报道,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7.5万t,渔业产值28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50亿元,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7 688万美元。渔民人均收入6 979元,高于同期种植业农民收入。
1.2 渔业生产现状
水产养殖总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水产养殖的总产量为10.5万t,至2011年达到17.5万t,产量提高66.7%,平均年产量提高7.4%。池塘、水库、湖泊养殖3个主体产业的产量也分别逐年提高。池塘养殖的产量由2002年的4.04万t增加至2011年的6.98万t,水库养殖产量由2002年的2.72万t增加至2011年的5.16万t,湖泊养殖的产量由2002年的1.25万t增加至2011年的3.12万t[3],9年间产量增幅分别为72.8%、89.7%、149.6%。
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在逐年增加,2002年水产养殖产量为450 kg/hm2,至2011年达到712 kg/hm2。2002年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2 000、210、260 kg/hm2,至2011年分别达到3 100、510、390 kg/hm2[3]。
水产养殖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池塘、湖泊、水库养殖以外,还开发了稻田等其他养殖产业。从2005年开始,发展了围栏、网箱、工厂化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化养殖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使水产养殖行业体系更为完善。
1.3 渔业劳动力现状分析
全省现有国有水产养殖企业110家,农村集体(承包)和个体养鱼户2.8万户(其中专业户占15%),渔业总人口近20万人,渔业劳动力13.4万人。其中性别比例为:男性劳动力占64.2%,女性劳动力占35.8%。年龄结构为:20~65岁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数的77.82%。受教育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占3.92%,小学文化程度占47.06%,初中文化程度占28.43%,高中文化程度占20.59%。此外,渔业专业合作组织39家,入社会员总人数2 106人,渔民会员1 998人,带动渔户4 800户[4]。
调查还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比例有逐渐加大趋势,这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支柱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必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2 吉林省农村渔业劳动力培训需求
2.1 渔业劳动力培训的需求意愿
对全省9个地区的渔民,发放360张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22张,占发放问卷总数的89.4%,统计结果显示,以前参加过各类渔业技术培训的渔民,75.8%对培训内容比较满意,80.5%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帮助比较大,71.8%认为培训内容符合渔民的期望。渔民希望通过培训增加对渔业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实现增效。目前,渔民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渠道不够合理。调查得知,通过广播、电视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占53.5%,通过邻里效应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占23.8%。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距离掌握一项技术的差距还很大,通过参加培训效果会更加明显,而目前吉林省的渔民培训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渔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就渔业阳光工程培训而言,吉林省从2010年开始培训,且当年只培训100人,培训人数只占吉林省渔业从业人员数的0.75%。
2.2 渔业劳动力对培训要素的选择
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渔民倾向于选择本村或邻村,占78.5%;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渔民认为5 d以内更为合适,并且时间安排在渔闲季节,占92.8%;在培训费用上,由于技术培训能使渔民掌握科学的先进技术,能够增加渔民收入,或增加收入的概率较大,有的渔民愿意支付少许费用参加培训,占44.8%,受渔民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和社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渔民不愿意自己承担费用参加培训,甚至要有补助才去参加,占38.3%。也有渔民表示无所谓,说明尝到培训致富甜头的专业合作社渔民、养殖大户、渔产品加工企业老板等新型渔民,对培训有着较大的潜在需求,占16.7%;从培训的内容看,养殖新技术、养殖新品种、鱼病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比较受渔民欢迎,占84.8%,渔民期望培训内容是与当地渔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紧密相联的;就培训形式而言,实地实践培训,边看边学,边交流边学,深受渔民欢迎,占78.4%,而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知识培训需要渔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在农村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地方,集中授课也被渔民视为有效培训形式的选择。
2.3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1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渔民完全可以学到想学的先进技术,学以致用,增加收入。据调查,参加过各种技术培训的渔民中,均比培训前增加10%~30%收入,并且带动周边的渔民增加收入。渔民培训对渔民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在渔业阳光工程培训过程中,所有专业均进行免费培训,使渔民充分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5]。
2.3.2 提高渔民素质和科学养殖技术。通过培训,进一步挖掘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潜力,拓宽了渔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参训渔民接受了比较专业和系统的渔业技能培训,相当数量的渔民通过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具有稳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2.3.3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每个参训渔民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能够涌现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能人,较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促进了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培训过程中,专家将成功案例通过学员推广到周围的群众中去,很快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的局面[5],优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3.4 具备阳光工程培训的能力和条件。2012年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共由3家培训机构完成,分别为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从3家培训机构的条件、培训能力、培训质量、培训效果来看,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均有农业部认证的渔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具有多名实践经验丰富、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副高级以上科研人员任教,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年从事渔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渔业技术培训方面的经验,历次办班培训都比较规范、正规,深受渔业的欢迎。吉林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在渔业创业培训上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和条件。
3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主要措施
3.1 培训前对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机构在培训前,对参训的渔民进行技术需求调研,充分了解渔民技术需求,做到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渔民的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以确保培训的质量。
3.2 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机构应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数量,精心地编制培训计划和课时计划,报省阳光办审批后按计划实施,以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真正地落到实处。
3.3 遴选培训师资
培训机构加强对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了解农村、熟悉渔业,贴近渔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感染力强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渔业技术人员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师资。聘任的专家或教师要有职业技能上岗证书。
3.4 编发培训教材
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内容编写培训教材,教材编写要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免费发放给参训渔民,保证每个参训学员人手1套。
3.5 组织培训考核
培训班结束时,培训机构组织参训渔民进行考试,考试分笔试和实际操作2个部分,对考试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4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实施效果
4.1 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2012年,在吉林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省阳光办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认真开展渔业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阳光工程项目的示范培训,带动了渔民各项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2 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渔业阳光工程培训,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渔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性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了渔民的科技素质,切实增加了渔民的收入,使渔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4.3 深入民心
通过渔业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渔民普遍认为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对渔民的关心和支持,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渔民普遍反映阳光工程是“农民满意、政府满意”的惠民工程。
4.4 整合了社会教育培训资源
阳光工程项目较好地整合了面向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特别是许多民办培训机构也能参与进来,基本形成了整合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的良好局面。
5 存在的问题
5.1 培训任务下达时间过晚
调查发现,各地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一般都是下半年到达培训机构,并且要求培训机构在年内完成培训计划。而北方渔业生产的忙季是从4月到年未,下半年培训渔民没有时间参加学习,即使培训内容再新、培训时间再长也很难招到学员。因此,建议每年年初下达培训计划,在渔闲前完成培训任务。
5.2 培训规模过小
根据对吉林省渔民培训需求意愿的调查,渔民对渔业技能培训的希望值相当高。吉林省现有渔业从业人员达到13.4万人,并且从业技能普遍缺乏,2012年吉林省渔业技能培训计划只有300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24%,还有近99.8%的渔民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培训,建议国家和吉林省加大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争取大多数渔民都有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
5.3 经费不足
《吉林省201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专业技术培训人均补助标准100元,并且1年培训2次,标准偏低。由于财政补助经济少,向渔民收取培训费又相当困难,各培训机构只能通过缩短培训时间、减少培训环节等方式草草地完成培训任务。
6 对策
6.1 坚持渔民需求导向原则,确保培训质量
把满足渔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充分尊重渔民意愿,确定培训内容,选择适合渔民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采用渔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渔民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要有创新,要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训模式为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现场示范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化培训。面向渔业生产、经营服务和渔业社会管理等不同对象,根据区域、产业服务和经营管理领域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科学、实用,要大力开展以渔业生产及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渔业技术培训。
6.2 加强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本着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开展培训之前可通过调查问卷、沟通交流等形式摸清当地生产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等现状,充分掌握渔民实际需求。按照不同地区的技术需求安排不同的师资,讲授不同的内容,做好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最大限度满足渔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6.3 技术培训与素质教育培训相结合
在对渔民实用技术的培训目标定位上,必须重视具体技术的培训和渔民的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以实现实用技术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的目标[6]。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渔业政策法规、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科普知识等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渔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7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2012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EB/OL].(2012-07-05)[2012-09-05].http:///gztz_list.asp?id=1413&action=view.
[2] 谭淑荣,许传才.吉林省渔业现状与发展分析[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2):184-185.
[3]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1-102.
[4] 祖岫杰,刘艳辉,刘铁钢,等.吉林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3):37-41.
篇3
20xx年,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大队全体队员紧紧围绕水政水资源、水土保持、渔政中心工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行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1、配合局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宣传主题。在县城滨江广场向市民发放了宣传画报、宣传手册,举办了水利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现场还向市民展示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管理、渔政管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展板近xx余幅,发放相关资料xx余份,利用新间媒体(报纸、电视、户外LED显示屏等)、农村(社区)宣传栏,广泛开展水法、水土保持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活动。
2、我们利用大篷车下乡活动这个平台,采取悬挂标语,发放水行政、水土保持科普读本、渔业法宣传资料,并对群众的咨询进行现场耐心解释、解疑答惑。
3、通过网络新媒体,对进行的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其中在水务网上发表相关工作报道,水产品安全信息报道5篇、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报道xx篇,在水务局工作交流微信群上发表图文宣传报道xx篇。
4、参与组织相关培训。xx月xx日上午,在局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初级水产品三大一严整治推进暨质量安全培训会,全县XXX个乡镇(街道、度假区)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人员及xx名水产养殖单位(户)人参加了会议。渔政站工作人员就做好本次三大一严专项行动时间节点、监管对象、重点检查内容、休药期规定、无害化处理以及违反投入品使用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作了说明。局分管副局长xx要求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共同保障属地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会议期间,他还与参加会议的全体养殖业主进行了集体约谈,要求全体业主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违禁药、人用药、原料药和假劣过期药及非法添加剂,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渔药,并严格执行水产品体药期规定。会后,养殖业主与我局现场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xx份,表示将信守承诺。
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秩序
为确保水事活动、渔业资源保护依法有序进行,我们大队将专项执法行动与日常巡查有机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有重点的进行执法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全年共开展水政巡查xx次,共计xx人次,重点加强对水利工程保护加盟颉⒉榇Ψ欠ú缮凹叭∷砜傻确矫娴闹捶ㄑ膊榱Χ取
1、大队共组织了取水户取水情况专项检查、生产建设项目贯彻实施水土保持专项大检查、春潮20xx渔业执法专项行动、春雾20xx渔船安全专项检查、春安行动、三大一严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行动等行动,将大队日常工作结合其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取水户取水情况专项检查中,我大队将我县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取水户20xx年的取水情况总结以及20xx年的取水计划申报进行全面的收集工作,并在检查过程中,要求取水户对取水点的计量设施、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取水户的取水实时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维护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继续规范了我县取水户的管理工作。
有些取水户已经由于政策原因搬离原来厂区,有些取水户因经营不善将工厂关闭,有些取水户由于取水情况的变化,已经停止在取水口取水改用自来水等等,针对这些变化,我大队取水户再次进行检查,将变化及时与水资源科进行对接,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在生产建设项目贯彻实施水土保持专项大检查中,对已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下发武水(20xx)XXX号关于开展生产建设项目贯彻实施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并于近日组织人员对已编报水保方案的56家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专项活动。
为使监督检查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局配备了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小组,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及时向项目单位领导宣传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通力合作,在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中,各生产建设单位抽调专职人员配合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活动,有效的保证了该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检查活动伊始,我们对全县在建已编水保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根据平时的检查情况,在这次活动中,有的放矢,要求各单位首先进行了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对已编报在建且尚未申请验收水土保持设施的项目全部予以了认真详细的检查,重点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弃渣的处理方式,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有无重大变更,对存在问题的建设项目,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到位。为使水土保持方案切实落到实处,我们根据自己巡查和水土流失监测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加强监督采用回头看的方式,重点检查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生产建设项目督促落实整改,有效的保证了监督检查效果。
通过监督检查,将进一步促进水保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也更好的为全面贯彻实施新水保法创造了条件。
在春潮20xx渔业执法专项行动、春雾20xx渔船安全专项检查、春安行动、三大一严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行动等活动中,结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的大背景,以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侧重点,根据三大一严的工作要求,摸排出安全隐患2个,并建立了清单。上半年,大队组织执法人员结合水产品安全三大一严的要求,对全县持有水产苗种许可证的鱼种场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并加大了对全县6家温室甲鱼场及30亩以上水产养殖场的执法检查力度。4月15日上午,当执法人员来到桐琴某甲鱼场例行检查时,发现养殖场庭院内的水泥地上晒有甲鱼背甲及骨头。经询问养殖场老板李某,确定该甲鱼背甲及骨头取自病死甲鱼,根据《xx省渔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养殖场管理人员对该批甲鱼背甲及骨头进行清理包装,经称重后为5.6公斤,并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在养殖场大门外予以焚烧销毁。及时消除了一起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隐患。
以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乙烯雌酚等违禁药物使用为重点,加强对甲鱼、加州鲈鱼等高密度养殖品种的抽检力度,现已完成8甲鱼样本、1个鲫鱼样本、1个加州鲈鱼和1个青虾样本的采样工作,现正在检测之中。我们将对在检查及抽检过程中查实非法使用违禁投入品的,一律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并实行封存及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根据县食安办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春安行动及三大一严的工作要求,大队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9次XXX人次,检查水产单殖单位(个人)30多家。
在开展执法专项检查的活动中,大队始终将安全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包括在日常渔业生产活动中,对渔船的使用、对温室甲鱼场中的锅炉的操作、对户外作业中人身安全,以及对病、死水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对生产者进行了提醒,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在保护渔业环境方面,我大队积极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全年共受理渔业污损案件13起。已成功处置5起,为渔业养殖生产者挽回生产损失4万余元。主要污染物有:禽畜粪便污染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酸、锌、氟化物等。
2、日常巡查方面,大队将执法人员分成三组,每组2人,日夜值班,与公安110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做到闻警必出,及时赶到事发现场进行处置。据统计,全年共开展水政巡查135回,XXX人次,接到110关于水事违法行为举报电话8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起;渔政巡查方面,开展每周不少于二次巡查,巡查不少于半天,并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接到110举报电话100多次,开展渔政巡查276次XXX人次,没收电捕工具78套,没收丝网15副。并根据110举报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夜间巡查活动。
三、其他工作具体情况
1、水政
积极开展取水实时监控终端安装管理维护工作
全年来,我大队加强对取水计量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针对已经安装了取水实施监控的企业,我大队运用水资源管理平台的网上监控功能,针对运行出现故障的,及时联系运维单位上门检修。自2月份以来,对我县已安装监控的10家取水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修,并对其中出现故障的5家取水单位的设备进行了检修。目前已对柳城自来水厂已损坏的监控设备进行了重新安装,保证了取水量的准确计量,对xx自来水厂、xx县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xx温泉、xx省xx温泉度假有限公司等处设备进行了检修。xx月xx日,运维单位将仍处在异常的监控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修,其中更换了沪江线业的流量计,保证了取水监控设备的稳定运行。
今年,我县新增年取水量5万方以上的企业2家,目前已经将取水实时监控设备安装完毕,进行实时在线监控。
积极开展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积极开展水资源费征收工作,20xx年度水资源费现已基本征收到位,对少部分未征收的取水企业通过发放《限期缴纳水资源费通知》进行催缴,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共收取水资源费xx万余元。
自20xx年1月1日起,公共供水企业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提高至0.2元/立方米。由于我县物价部门未及时调整供水价格,我县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困难。市水利局也为此专门发函催促我县尽快落实公共供水水资源调整。虽然我县公共供水水资源费标准未调整到位,但我大队对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征收水资源费已经按照现行标准0.2元/立方米征收,已完成本年度对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水资源费征收,我大队将以抓大不放小的工作原则,对取水户及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
获得荣誉
我大队参加了20xx年9月由市局组织的xx市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大队xx同志获得了市水行政执法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随后的xx省水行政执法竞赛中,荣获xx省水行政执法技能标兵称号。
今年由于水政大队人员调动,加之综合执法改革推进,导致水政大队人员队伍捉襟见肘,但是大队内提素质,外重形象,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水土保持
规范、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抓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根据《xx省水土保持条例》及《xx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占地面积五十公顷以上或挖填土石方五十万以上的,没有能力自行监测的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为此,我们及时向生产建设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我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落实率达到XX%。
在督促做好监测的同时,依据监测单位监测数据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联系,对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及时予以整改,
水土保持监测的开展,及时准确的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从而可以针对性的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也可以及时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回复。
开展低丘红壤改造治理
为合理利用我县丰富的低丘红壤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省围垦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计划20xx年投资XXX元万元在xx镇xx村和xx乡开展低丘红壤的改造治理。我们在多次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由项目业主委托局水利设计所编制了《xx县xx镇xx村低丘红壤改造治理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和《xx县xx乡xx红壤改造治理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我局审查通过,设计单位正在根据审查意见完善设计方案。下一步,待设计方案批复后,着手进入招投标和具体施工建设中。
篇4
一、目标任务
从*年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一)淘汰渔船1200艘,每年淘汰240艘。
(二)实施渔民安居工程,解决300户渔民上岸定居。
(三)带动3000名渔民转产转业。
二、实施范围和条件
(一)实施范围。
本市户籍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民,即*年12月31日前已持有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或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渔民。
(二)实施内容。
减船和回收捕捞证;渔民安居工程;渔民及其子女职业技能培训;渔业产业发展项目(包括水产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渔业、外海远洋渔业等);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实施与管理。实施项目应与国家、省下达的相关任务相结合。
(三)实施条件。
1.减船和回收捕捞许可证。
减船以渔民自愿淘汰为原则,重点淘汰城区内的渔船,拖网、定置网及其他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渔船,半渔农的渔船,到期或将到期报废的渔船,船体残旧和近岸小型渔船。减船的渔民需向政府交回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检验证书等相关证件原件,淘汰渔船作拆解等处理。
2.渔民安居工程。
岸上无住房、常年在船上居住且自愿上岸的捕捞渔民户;岸上有住房但属茅草房、沥青纸或经房管部门认定为危房,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不足2平方米的纯捕捞渔民困难户(不含半渔农户)。
3.渔民及其子女职业技能培训。
渔民及其子女享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优惠政策,按照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若干意见》(穗农[*]73号)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4.渔业产业发展项目。
渔业产业发展项目必须是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能有效带动渔民转产转业的项目。安排市级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带动相应数量的渔民再就业,并按照市农业项目的有关规定执行。
5.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实施与管理。
组织渔民转产转业的宣传、调研;开展渔业资源和捕捞结构跟踪监测项目;项目组织、监督检查等。
三、项目管理
(一)前期工作管理。
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必须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完成前期工作后才能列入计划组织实施。
1.项目选择。
渔民转产转业项目由区(县级市)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实施范围和条件进行选择。淘汰渔船项目由符合条件的渔民按《广东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淘汰渔船操作规程(暂行)》规定要求,填写《*市捕捞渔民自愿淘汰渔船申请表》(附件1),并提供渔船船舶登记证书、渔船船舶检验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及船舶所有人身份证复印件。渔民安居项目由符合条件的渔民填写《*市捕捞渔民申请安居补助申请表》(附件2),并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和住房证明等材料。
2.项目上报。
渔民转产转业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个人)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带动转产转业渔民的数量,向区(县级市)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区(县级市)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申报市农业项目的统一要求向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申报。渔民安居工程、减船和回收捕捞许可证项目由区(县级市)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渔民所在村委会、居委会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并分别在村委会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进行公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汇总列表,连同申请表一并上报。
申报国家、省的渔民转产转业项目,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和本实施办法逐级上报。
(二)项目实施。
1.各级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必须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实施办法和有关规定,做好实施的各项工作。
2.必须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的项目,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农业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3.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批准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计划完成。
4.对减船和回收渔业捕捞许可证项目,区(县级市)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广东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淘汰渔船操作规程(暂行)》的有关规定,签定《淘汰渔船协议书》、办理渔船有关证件注销手续和出具淘汰渔船证明。
5.渔民安居工程项目,要按照粤府[*]97号文件的要求,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渔民安置住宅建设用地,统一编制住宅建设规划方案,并搞好“三通一平”等,解决渔民安居。鼓励渔民按有关规定自建、自购住房。
6.各级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计划。确需调整计划的,必须按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报批。
四、资金管理
(一)项目资金来源。
*年一2009年市级财政农业支出预算每年安排500万元,其中减船补助(含激励)400万元、渔民安居工程补助100万元。
番禺区、增城市的减船项目由区(县级市)财政解决,市对已经淘汰渔船给予激励补助,补助资金奖励给区(县级市)财政(附件4);其他区(县级市)由市财政按省淘汰标准给予全额补助。渔民安居工程市财政补助50%,各区(县级市)配套50%。
各区(县级市)政府负责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项目补助标准。
减船和回收捕捞许可证项目。按广东省减船回收捕捞许可证及拆船补助标准执行(附件3)。
渔民安居工程项目。每户市财政补助1.5万元。
(三)项目资金监管。
渔民转产转业项目资金要按照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市农业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对骗取、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等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五、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指定一位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各级农业(渔业)主管部门要牵头成立实施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
篇5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双能型”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61-02
【作者简介】李慧,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植物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为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学校应着力解决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要让教师有“双证”,更要有“双能”,即一方面着力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教师参与生产和服务的能力。笔者认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不进行系统设计将很难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拿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教师积极投身到专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把制度转化成行动。
一、系统设计,灵活考核,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
为鼓励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让所有专业教师都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渠道,我校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列举出可以认同为教师企业锻炼的不同项目,推行“4+X”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所谓“4+X”,即专业课教师每周有4天用于教学,余下1~3天用来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此外,还要注意改变教师企业实践的考评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事前审核与过程管理结合。年初,专业课教师申报企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平时由系部进行动态质量监控,学年结束由学校集中对照个人申报表进行考核,并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
二、构建多元平台,让专业教师真正动起来
(一)参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经营和管理
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中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职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在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锻炼,一是比深入企业方便,且不影响企业生产;二是可以实施企业无法开展的实训项目,如种养殖周期较长,教师很难全过程参与外面种植或养殖场的生产实践;三是不受时间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实践,直至能力达标。近几年,我们在校内建设和改造了多个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地方鸡养殖中心、梅花鹿养殖中心、花卉实训中心、蔬菜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有的是学校投资兴建,有的是引资建设,都是单独的经营主体,企业的设备、生产、文化、管理一应俱全。
实训基地的生产过程与教学实习项目要一致,每年年初进行全年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对接融通。所有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都有专业教师牵头或参与经营和管理,以使教师到基地锻炼更方便、学生到基地实践更可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我校“三农”服务工作搭建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平台。
(二)参与“农技110”热线电话值守
专门为农民开通农技服务咨询热线电话,电话号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全天值守,接听咨询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校园网站开设以宣导农业科技和宣传农村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双宣”专栏,由专业教师定期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快捷高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让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足不出户,便可上网获悉农业政策、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等信息。
(三)选派科技特派员帮扶经济薄弱村
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淮安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几年来,科技特派员所挂钩帮扶的各村都创办了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同时,学校通过扶技术、扶信息、扶项目,极大地加快了薄弱村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四)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在省农委的牵头下,学校与洪泽县人民政府签订“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并精心组织、选派精干力量挂村帮扶。针对当地产业实际,按照“一校一县一业、一人(专家)一村一品”原则,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洪泽县开展实际考察,确定帮助5个村发展“四季鹅”特色产业。选派5名副教授为定点对接专家,其中首席专家负责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驻村专家负责对接村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整个团队负责常年挂钩指导,学校对挂钩专家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确保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被选派的教师采取“4+3”模式工作,即每周周一到周四上课,余下三天安排时间在驻点指导工作,一年中要求至少有100天驻在挂钩村。
(五)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选派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村组干部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如开办“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病虫害防治”“特种水产养殖”“花卉栽培”“农产品营销”等多个专题培训班。每个班次开始前先征求意见,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针对性很强。在培训过程中,还设有“你问我答”环节,加强和种植、养殖大户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通过开展培训,教师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参与学校“对口村”技术扶贫
为了加快淮安区某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选派两位教师为驻村指导技术员。学校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以水稻秸秆和附近奶牛场的牛粪为主要原料,利用废弃的几间小学教室做厂房,组织白蘑菇生产。驻村教师从场地整理、原料准备、材料购置、菇床建设、生产原料堆放、高温发酵、菇床管理,直到蘑菇采收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指导。在此项目带动下,多位农户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多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首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累实战经验,锻炼教学技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多数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参加或指导技能大赛,教师的动手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鼓励、帮助教师参与研究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相关的专利项目。例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支撑项目,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课题申报和实施,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从立项到结题,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显著增强。
篇6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粮食生产情况:今年的春耕生产由于计划早指导、工作早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呈现进度快、质量高的特点。完成春播作物面积20846亩,其中早稻2079亩、豆类1429亩、早花生6985亩、春播蔬菜7786亩、瓜类1525亩。各项指标除早稻同比下降629亩,下降23.2%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特别是早花生增长10.5%、春播蔬菜增长5.3%;春收作物由于狠抓了田间管理,农民增产增收。春收油菜1535亩、总产量201吨,同比增长3.4倍。完成一季稻中稻播种面积10.7万亩,同比持平略增,目前秧苗基本移栽完毕,进入大田管理时期。
2、畜牧业生产情况:上半年生猪出栏42261头、存栏56139头,同比增长3.9%、0.4%;牛出栏3121头、存栏29564头,同比增长0.5%、0.8%;肉兔出栏5628只、存栏12322只,同比增长1.6%、4.6%;受H7N9禽流感影响,禽出栏5913只、存栏7668只,同比下降1.2%、0.3%;肉类总产量4913吨,同比增长3.8%。
3、渔业生产情况: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36950亩,水产品总产量6039吨,同比增加16吨增长0.3%,其种水产960吨,同比增加30吨增长3.2%。鱼种投放量1296万尾,同比增长9%。
(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5月7日,县委、县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商品蔬菜、刺葡萄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这对我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蔬菜产业:上半年新增规模蔬菜基地4个,其中3个百亩以上商品蔬菜产业基地,过埠果木“崇绿果蔬合作社”120亩、“过埠四季春蔬菜场”110亩,过埠长庆蔬菜基地110亩,乐洞魔芋基地26亩;建设2个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猪肚子10亩、果木20亩)。
2、刺葡萄产业:君子谷新增面积250亩,建设了刺葡萄育苗基地5亩,并流转了六块山地,准备扩大刺葡萄基地种植。
3、富硒产业:6月8日,由副局长带队,、一行到丰城开展富硒产业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并且我局紧抓苏区振兴机遇,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特色,编制了“县高山梯田有机富硒大米(蔬菜)开发项目简介”,该项目已列入市项目库。
(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1、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我县今年继续承担省厅下达的“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项目的实施,需完成2个万亩示范片建设工作。已完成长龙示范片、示范片2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项目建设工作,完成、2个百为核心示范区的设点,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补助政策,并完成核心区项目阶段性落实。以高产创建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相关试验工作。开展了“中稻超级稻新品种对比试验”、“超级稻栽培不同施肥水平简比试验”、“超级稻品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等3个点6个试验的布置工作,现完成了试验秧田移栽工作。
2、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项目:今年我县在长龙镇南田村塘湾组安排水稻新品种20个(省提供7个,市局提供7个,县级安排6个)进行展示,按照省市局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要求,正在做好各项工作。目前秧苗长势良好,已移栽到大田,并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
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一是制订了实施方案。年初认真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联合县财政局制订“2013年度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二是成立了由土肥站、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和农业执法队等站室技术骨干为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三是举办培训班3期,以长龙镇南田村高产创建示范区为主,培训示范户25人。深入全县16个乡镇,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与意义,以水稻、脐橙、蔬菜、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的需肥规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真假化肥识别、绿肥田间管理和肥料合理搭配等为授课内容,培训农民138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550份。
4、沼气国债项目:2008年省共向我县下达农村能源国债沼气建设投资计划128万元,项目建设任务为1600户。材料已全部发放完毕,截止6月15日,已经完成1517户,其余正进入验收阶段,力争年底完成项目任务,申报省厅验收;2009年省共向我县下达农村能源国债沼气建设投资计划84万元,项目建设任务为700户。项目于2010年8月启动实施,共计发放材料700套,竣工验收564户,其余正进入紧张施工中;上半年完成2处小型联户沼气工程,总容积150多立方米,惠及农户28多户,有力的减轻了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户用沼气28户,全面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5、水生动物防疫站续建项目:项目资金已到位,仪器设备正在招标采购。
6、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了县、乡、农户三方考核机制;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户994户;丰州乡农业综合站按省建设规范建成办公。
(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1、加强农民合作社指导。开展“专家入社,辅导员联社”活动,建立农民合作社联系制度,对合作社特别是被列为部、省、市、县四级示范点的合作社指定专人,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合作社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完善机制,提高管理和经营水平。
2、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进行了摸底调查。4月9日,我局召开了关于开展全县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调查摸底工作布置会。据调查,全县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203个;新增农民合作社9家,全县达到146家。调查摸底工作将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3、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上半年着重依法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截至目前,我县已流转耕地面积20190亩(其中:转包3960亩,转让745亩,互换1038和出租10941亩,其他3506面),占承包面积的20%左右。
(五)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
结合春耕备耕用肥用药高峰时节,围绕“放心农资下乡,服务农业生产”主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并对16个乡镇农资市场的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进行了打假执法工作。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
在植物疫病防控方面,一是加强了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通过灯测和田查,了解各种病虫发生动态,对病虫发生趋势进行准确研判。二是根据灯测和田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上半年共编制病虫情报五期。并通过短信、下发文件等形式送到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户手中,从早抓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植物“产地、市场、调运”三大检疫工作,重点对我县(水稻)种子批发经销商进行了全面的执法大检查。共检查种子131480公斤,保障了我县春耕生产用种安全。通过检查,不断提高种子经销商的检疫意识,进一步规范种子检疫手续。
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一是组织开展全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春季防疫工作会议,认真部署了春防工作。为确保春防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县防重办进行了一次全县春防工作督查。二是对全县124个行政村的所有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共免疫生猪5.64万头,牛2.96万头,羊0.60万头,家禽77.31万羽;三是切实做好了亚型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
(七)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范围扩大
一是积极开展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此次活动开展农民培训和举办讲座52期,培训农民3000人,接受咨询服务的农民达2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光盘等15000份,赠送种子(苗)2.6万元、肥料等农资16.5万元,展示新型农机54台。通过科技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二是在3月份会同林业局、果茶局、科技局、文广局,围绕刺葡萄等三大农业主导产业,脐橙、高山茶叶等四大农业优势产业,在全县联合开展了“服务农村科技·文化下基层”活动,广大农民对今年农业重点增产技术基本了解,心中有数。三是抓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开展了粮食高产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如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现代种业新品种推介、病虫鼠草综合防治;开展了水产新品种和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增殖放流;开展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如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商品蔬菜“五个一”生产技术的推广等,各项促增产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八)农产品质量监管保安全
1.强化监测。指派了2名官方兽医专职负责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瘦肉精”抽检,同时还对全县43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瘦肉精”抽检,共检测尿样850头份,没有发现使用“瘦肉精”的现象;蔬菜每周定期抽检蔬菜样品6-8个,重大接待、重要会议期间每天抽检一次,共抽检蔬菜19批次126个蔬菜样品、合格率为92.1%,水果9批次、每次抽检1-6种样品、共计23个水果样品、合格率为100%,并对不合格菜品进行了跟踪处理。
2、配合县人大做好赣鄱农产品质量万里行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3、动员做好企业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业商标注册工作。1月24日,由县高山茶协会申报的“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受理,这标志着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有了新突破,同时也为我县打造高山茶叶公共品牌、实现“一村一品”向“一县一业”的跨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5月27日泰升碳业“泰昇”、君子谷公司“君子谷”、龙归茶场“龙归”三个企业申请注册省著名商标。截至目前,我县已拥有农业方面的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7件、市知名商标10件,商标注册总数达到了156件,其中涉农行业注册商标占六成以上。有六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农业注册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产值达到4.33亿元,占农业商品产值的57%以上。
4、对规模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规范建立了台账,实行产地跟踪管理。蔬菜、生猪和养鱼大户全部发放了生产手册,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肥料、饲料等实行登记,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让人们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九)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到位
我县上半年遭遇1月上旬的低温冻害、3月下旬的冰雹和5月上、中旬的暴雨洪涝灾害等灾情,我局都及时派出人员调查核实上报灾情,指导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十)争资争项工作成效显著
争取了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区域站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测土配方施肥等6个项目落地,资金达600多万元;正在争取渔政码头建设(300万元)、土地流转仲裁庭(60万元)、章江源草场保护与开发利用(3600万元)等项目;利用“若干意见”契机,编制了6个重点项目列入了市苏区振兴重点项目库、19个项目争取列入市重点项目库,并编制了君子谷刺葡萄产业加工基地项目和新世野有机大米加工项目与央企对接;争取了国际农发基金项目,项目总投资5518.8万元人民币,其中申请国际农发基金扶贫贷款438万美元,国内配套及企业自筹资金2760万元(1美元=6.3元人民币计算,外资与国内配套比例为1:1计算),目前项目正准备启动实施。
(十一)招商引资工作平稳有序
争取了新世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大米生产与加工续建项目,今年项目已列入县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21.6万元。公司已在上堡、金坑落实有机稻种植基地800多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上堡、金坑、聂都、横水等9个乡镇发展订单农业4000多亩。厂房、仓库、办公设施建设用地落实在横水镇鱼梁村,计划建设5000吨原料仓储及100吨全自动大米加工设备,将有力推动我县有机大米生产与开发。
(十二)积极做好县中心工作
1、维稳工作:一是我局扎实做好节假日期间的综治维稳共组,搞好矛盾纠纷排查,确保社会稳定。二是基层畜牧大集体养老保险、农业场所退休职工生活补贴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三是针对云天花苑住户安置的维稳的重点难点,我局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与拆迁安置户的沟通,力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三送”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一是根据市、县“三送”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双向全覆盖、工作常态化”的总体要求,我局成立了局“三送”工作对队,工作队员及时进村入户,亮明身份,摸清村情、户情,做到“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二是协助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二是3月6-8日,结合“三送”组织20名技术人员在挂点村六个培训点开展了2013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主导品种推介等农业政策和今年10项主推技术宣传培训,深受农民欢迎。三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我局“三送”干部与乡、村两级干部密切联系合作,上半年在古亭村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23户。
3、征地拆迁工作:县城(工业园段)防洪工程位于县县城塔下河段。该工程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工程由河道整治、堤防建设和护岸组成,项目总投资2702.03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到位1500万元,自筹资金到位80.00万元。河道整治总长6.5km;建设防洪堤和护岸总长5.78km,工期12个月。目前完成征地14.44亩,拆除主体房2栋、附属房15栋,已完成清表90%。工程自开工以来,由于建设各方的密切配合,工程进展顺利,工程建设符合有关建设程序要求,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均在受控之内,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规范,组织协调基本到位。
4、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组织了县、乡105名农技人员到省、市学习培训,同时加强机关作风制度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县民生资金督查工作,开展了阳光工程、粮食生产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水稻保险等民生资金自查自纠工作,各项涉农资金使用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县农业发展保持住了稳定发展态势,但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依然存在。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农业投入水平有限,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农民持续增收的要求来看,农业科技突破困难,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竞争力较低,进而影响整个农业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及时调整思路,加大生产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刺葡萄、商品蔬菜、中稻为重点的农作物田间管理服务,如商品蔬菜的“五个一”技术、中稻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肥施及后期的防灾减灾等工作,力争全年农业生产保丰收、保增长。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农业综合站硬件建设;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做到有人管、有经费、有简易设备,并对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县、乡市场检测常态化、全覆盖。
三是实施好农业在建项目,在农业方面争取到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7
一、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情况
(一)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1.畜禽养殖现状
畜禽养殖业是我市农业传统主导产业,主要为生猪、肉鸡和湖羊三大养殖品种,其中肉鸡和湖羊产生的粪便直接作为有机肥得到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主要为生猪饲养产生的粪尿、污水和沼液的排放。目前全市共有养殖户13231户,存栏生猪23.1万头,其中存栏20头以上养殖户1235户,共存栏生猪16.4万头,占全市存栏量的71%;存栏20头以下养殖户11996户,共存栏生猪6.7万头,占全市存栏量的29%。通过前期整治,目前全市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户已治理的有661户,已治理场户生猪存栏量约占全市生猪存栏量的63%。
2.温室甲鱼养殖现状
据统计,全市共有温室甲鱼养殖户2058户,养殖面积总计270.6万平方米,分布于许村、长安、周王庙、斜桥、袁花、海洲等镇(街道)。其中许村镇有养殖户1891户,占全市总养殖户数的92%,养殖面积246.2万平方米,占全市养殖面积的91%,虽然温室甲鱼养殖主要集中在许村镇,但是养殖户分布于许村的各个村、组,分布较散,而且养殖规模普遍较小。温室甲鱼污水排放集中在养殖后期,养殖前4个月由于池内水位较低,基本不产生污水排放,养殖后4个月每隔7天排一次污水,排污量较少,春节前后甲鱼起捕时,养殖池内污水一次性排空,因此近97%的污水集中在春节前后排放。
3.化肥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化肥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尤其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严重,同时也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和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市通过测土配方、推广有机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肥药减量增效工程,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使用化肥8249吨(折纯),农药948吨,分别比2006年下降17.2%和8.7%。2010年,共开展测土配方面积52.3万亩次,开展统防统治面积2.8万亩,推广使用有机肥15.6万吨(含畜禽养殖有机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02吨(折纯),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强度。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我市农村目前共有村(社区)182个,农户137105户。近年来,通过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村庄整治和“两新”工程集聚,已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村覆盖率100%,其中有23个村(社区)开展了污水纳管建设。目前全市通过生态家园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9158户(其中净化池处理42615户,接入污水管网6543户),通过“两新”工程集聚农户10660户(集聚点配套建设雨污分流设施),两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3.6%。
(三)水源地保护区情况
1.养殖业情况。全市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内共有水产养殖场3户(长安2户、海昌1户);全市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共有养殖户7户,均为生猪散养户且全部在海昌街道。
2.农村生活污水情况。全市水源保护区共涉及农户1438户,其中一级保护区626户(许村174户,长安397户,海昌55户),二级保护区812户(许村502户,长安115户,海昌195户);全市水源保护区已治理农村生活污水1171户,未治理267户,其中长安镇水源地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已经全部完成治理,许村镇水源地保护区有257户未治理,海昌街道水源地保护区仅利民村10户农户未开展治理,且该区块已经列入市拆迁计划。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总体要求,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污”,以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着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为出发点,以遏制农业污染排放、减少化学农资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为工作重点,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为典型带动,全方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推进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全市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防治,到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2011全面完成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整治,2012开始启动实施20头以下散养户治理,到2015年完成治理3600户;畜禽养殖污染后续管理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实现已治理场后续服务全覆盖,养殖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禁、限养区政策全面落实。
2.存栏生猪200头以上养殖场全部实行农牧结合饲养模式。
3.实现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治理全覆盖。
4.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1.5万亩以上;实施测土配方266万亩(次);实施统防统治21.78万亩;实施绿色防治技术14.67万亩。
5.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个、示范企业2个、示范项目5个。
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
7.强化重点区域防治。2011年底前基本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源地保护区内生猪散养户全部实施整治,2012年7月底前完成一级保护区内水产养殖场搬迁或关停。
三、工作任务
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因地制宜与分类发展相统一、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精心组织实施七大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
(一)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主线,积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理念,鼓励和指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构建符合发展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服务体系和政策框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助推全市水环境提升。到2015年,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个、示范企业2个、示范项目5个。
(二)产业结构调整工程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科学制订畜牧产业、水产产业发展规划和养殖业准入意见,依照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产业和控制养殖总量。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生态化水平,加快转变养殖业生产方式,加大对规模畜禽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积极创建名牌产品,通过市场机制逐步扩大规模化率,减少中、小散户饲养。鼓励甲鱼“两段”法养殖和全程池塘养殖,引导温室甲鱼养殖户在利用原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向低环境污染、高经济收益的种植业转产。到2015年,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0%,按照每亩耕地配套0.5头生猪的载畜量控制区域内养殖存栏总量,年饲养量控制在50万头以下。
(三)农牧结合推广工程
把农牧结合作为深化和巩固养殖污染治理的主抓手,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际的各种农牧结合模式,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种养业协调平衡发展。探索和建立养殖户与种植户的农牧结合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后续管理服务队伍在农牧结合应用中的纽带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三沼”综合利用,建立市场化的“三沼”利用、服务机制。2010年全市存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全部实现农牧结合。到2014年,全市存栏2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面实现农牧结合。(详见附件2)。
(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
加快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治理力度,组织开展粪尿污水直排入河或离河道水域较近的散养户整治工作。强化整治措施,对污染严重、无法治理的养殖场一律实施关停。禁限养政策全面落实,做好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海昌街道)7户散养户的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后续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后续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考核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已治理养殖场污染零排放。2011年,全面完成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整治,关停禁养区和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养殖场30户;2012年起对生猪存栏20头以下散养户开展治理,到2015年计划完成3600户散养户的治理(详见附件3)。
(五)温室甲鱼养殖污水治理工程
按照“控制发展、有效治理、逐步转型、生态发展”的方针,通过对养殖场污水开展沉淀净化和生态池净化等治理试点工程,积极探索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同时推进养殖污水纳管建设,根据温室甲鱼污水集中时间段排放的特点,通过建造污水储存池和污水收集管道,把养殖户排放污水统一收集到储存池中,利用泵或槽罐车将储存池中污水抽送至就近的污水管道或污水泵站。到2015年,实现温室甲鱼污染治理全覆盖。
(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
积极推广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推广应用配方肥,提高施肥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冬绿肥种植翻埋、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技术,积极推广有机肥施用,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进一步加大统防统治力度,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全面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喷施;突出肥药减量增效示范引领,全市建立12个百亩肥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到2015年,全市累计实施测土配方面积266.08万亩次,推广配方肥6000吨;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1.5万亩以上;开展统防统治面积21.8万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25.4吨(折纯),实施绿色防治技术14.68万亩(详见附件4、5)。
(七)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程
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结合“两新”工程建设和重大工程拆迁项目建设,对新建居民集聚点实施雨污分流同步配套建设;二是结合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对农户相对集中、未纳入“两新”拆迁规划和村庄整治计划的保留村庄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是对盐官下河饮用水源头保护区范围内许村镇茗山村、联盟村和科同村257户生活污水未治理农户实施治理。2011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000户,争取到201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详见附件6)。
四、整治标准
(一)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遵循“属地管理,上下联动”、“依法整治,公开公正”、“引导为主,强制为辅”的原则,对养殖区域在已划定的禁养区范围内或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方式粗放,环境危害大,不具备治理设施建造条件、治理无望的养殖场(户)实行限期关停;对尚未采取污染治理措施,或虽已建造部分治污设施但设施不配套或没有正常运行,但主动整改配合意识较好,且具备治理设施建造(或改造)条件的养殖场(户)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方案”的方针进行限期治理。
1.存栏100头以上的场户。整治实行“两分离、三配套”,即养殖场实行雨污分离,粪污干湿分离,依据养殖规模建造或修复配套的沼气厌氧池,沼液直接接入沼液贮存池,沼液贮存池不允许设置污水排放口。
2.存栏20头~100头的场户。实行雨污分离,依据养殖规模建造或修复配套的沼气厌氧池和沼液贮存池,沼液贮存池不允许设置污水排放口。
3.存栏20以下的场户。建造封闭式粪污储存池,粪尿污水排入储存池,由农户自行清理。
4.对存栏20头以上已治理养殖场全部纳入后续管理服务,全面封堵排污口,确保已治理养殖场污水零排放。各镇(街道)要按照辖区内沼液产生量,合理布局公共沼液贮存池和污水管网接入口,确保产生的沼液全部利用或送入污水管网。
(二)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整治
1.治理。根据试点结果选择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法,制订治理方案。
2.污水纳管。一是有条件的场直接接入管网;二是运用槽罐车将污水抽运至就近污水泵站。
(三)肥药减量增效
1.冬绿肥种植翻埋。引导并鼓励农民种植冬绿肥并翻埋,主要种植紫云英、黑麦草等冬绿肥。
2.推广秸杆还田:重点推广晚稻、大、小麦机械秸杆切碎还田。
3.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简便培肥地力,推广区每亩年使用有机肥200公斤。
4.配方肥推广应用: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推广相应的专用配方肥,推广区每亩年使用配方肥35.8公斤。
5.加强病虫监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完善病虫监测体系,加强田间调查,水稻等农作物病虫短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推广水旱轮作、以水压草、灌水杀蛹、昆虫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分散处理。对自然地形复杂的农村自然村、组。农户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收集后依地势就地分散或联户(一般联户数量不超过15户)建造净化池。建池地点一般选在河滨和农田排渠旁。净化池分前后两个处理区,前面为厌氧区,后面为兼氧生物过滤区,前后处理区池容比为2:1;池容按每户1立方米设计。
2.集中处理。对小区内排水已采用雨污分流,但污水无法接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收集管道的农村集中新村点,采取集中处理方案。建池地点一般在小区绿化带下,池型分前后处理区和氧化沟,前后池容比例约为2:1,前处理区为沉淀和厌氧消化区,后处理区为兼氧生物过滤区,氧化沟前端设拔风口,沟内分级落差,每户设计有效容积不小于1立方米。
五、政策保障
(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后续服务管理、养殖场关停补助政策按《关于印发市农业生态化建设补助政策的通知》文件执行。
(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补助按《市2010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项目实施方案》执行。
(三)统防统治补助资金按《关于预拨2011年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资金的通知》执行。
(四)列入村庄整治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资金按《关于印发市农业生态化建设补助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村庄整治整镇整治和待整治村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执行。
(五)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治理在试点结束后确定治理方案和补助政策。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市成立由农业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领导小组,统领和协调防治工作开展。市农经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各镇(街道)要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组成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和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各项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措施。市农经部门负责制订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防治行动计划,做好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组织验收,密切掌握各镇、街道工作进度和成效,及时分析工作存在问题和总结工作经验。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防治工作补助经费。市环保部门负责养殖业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和农业面源污染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市水务集团负责做好污水管网建设。各镇(街道)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具体负责辖区内防治工作的实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度有方案、年底有总结;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防治目标全面实现。
篇8
*年是水利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建设任务较为繁重之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的水利工作以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支撑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及*年全省水利现场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动力,抓住国家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三大建设重点加大投入的机遇,结合市人大七届一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加快水利基础建设步伐,为*市“在全州率先”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打牢了水利基础。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年冬春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冬春修是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年全市的冬春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严格按全省*年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议要求,发扬由*市为全省冬春修准备的苍岭稳高农田水利建设现场的成功经验,发动全民大干水利建设,做到乡乡有工程、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任务。全市去冬今春共计划各类水利工程6333件,动工6443件,完工6250件,占动工数的97%。累计投入工日152.58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028万次,日高峰上阵劳力达4.89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169.1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5293.11万元,其中:中央及省投资21232.39万元,地方投资4060.72万元。建成了5320亩稳高农田,解决了2.18万人的饮水安全。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快速推进
水库除险加固是加强水利基础建设,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央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任务。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市水利局牢固树立争项目、谋发展和有项目就有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积极争取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抢抓历史机遇,在完成了九龙甸、*及*3件重点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白浪滩、余冲坝、青水河等一批小(二)型除险加固的基础上,开展了江家冲等7件重点小(一)型及哨冲坝等3件小(二)型的前期工作。*年上半年一是启动实施江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江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到6月20日止,已完成土石方开挖1.7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0.63万立方米,干砌石0.58万立方米,钢管制作安装25.25吨,浇筑混凝土0.07万立方米,灌浆3139米,完成投资371.87万元,占总投资394万元的94.4%,已在5月实现了下闸蓄水,目前正在开展工程扫尾及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二是即将开工建设*等3件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团山、楚双3件小(一)型水库已列入了中央*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资计划,项目资金按水利部450万元包干的要求,每件400万元的省级以上投资已到位,市人民政府在6月初已批准成立了3个项目管理处,负责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优化,拟在8月完成招投标,9月正式开工建设;三是有望启动实施哨冲坝等4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小(二)型病险水库点多面广,是病险水库除险工作的难点和热点,在*年对全市63件病险水库已开展安全评估的基础上,上半年重点组织申报了吕合哨冲坝、东华豹子洞、子午大兴坝及鹿城花桥坝4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根据到省厅汇报衔接了解到,今年我市有望安排启动2-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三)、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项目全面启动
解决“饮水难”,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体现。为全面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市水利局在*年5月完成了《*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同年编制上报了《*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规划解决人口13.6万人。在此期间,通过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到省厅争取,*市被列为全国安全饮水示范县(全省3个),将在3年内完成13.6万人的安全饮水建设,批准投资5960.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555.7万元,省州配套1504.4万元。通过积极争取,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第一批项目在*年12月正式启动实施,为保证示范县项目全面实施,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市国家级饮水安全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在*年12月12日专题召开了启动会议,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市水利局及时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及项目管理办法,实行科室负责人联系项目乡镇制度,对联系乡镇的饮水安全项目质量、进度、投资负责。*年上半年完成了2.186万人的安全饮水建设,项目涉及全市11个乡镇,45个村委会112个村民小组,投资870多万元。目前正在开展2.186万人的竣工验收工作,同时正在编制1.3万人涉及13个乡镇35个村委会72个村小组,投资590多万元的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在9月正式启动实施。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抓好面上冬春水利建设,突出搞好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及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同时,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团山水库引水工程:投资1364万元的团山引水工程于*年1月21日开工建设,工程建设的控制性项目是3.3公里的隧洞工程,在工程管理处的精心组织下,参建单位克服施工难度大的不利因素,在保安全的前提下,到6月20日止,两个标段隧洞总进尺420米,已完成投资586.21万元;二是灵秀小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1100多万元(不含征地费691.7万元)的灵秀小河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前期优化设计、加快征地等措施后,于*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6月10日止,已完成了2.618公里治理任务的基础开挖工作,完成投资250万元;三是苍岭稳高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为配合全省*年冬春水利现场会议开工建设的项目,计划投资492万元,根据州水利局*年10月31日晚的紧急会议精神,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开工建设,4月已完成了“一沟四渠”2.6公里的所有建设内容,完成投资492万元。现场点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也为全省水利现场会议在*州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基本烟田建设:*年上半年规划实施沟池4件,管灌修复完善工程1件,15立方米小水窖2125个,建设烟田面积11135亩,项目投资1368.57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沟渠116条,长54547米,2立方米小水池779个,修复完善田间机耕道路28条,长13859米,新建泵站1个,配套PE管5800米,灌桩756棵。到*年5月,已完工小水窖447个,占规划数的21%;完工沟池工程4件,占规划数的100%;五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年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是对*年度李家及干戈顶两条小流域进行扫尾,5月已完成了检查验收。两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55.04万元,完成土石方23.79万立方米,投工18.07万个。同时编制上报了“长治”八期新柳、莲华两条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概算投资957.94万元;六是青龙河排涝泵站扩建扫尾工程:投资767.13万元的青龙河排涝泵站扩建工程,泵站机组于*年7日25日进行了试机,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机组运行良好,已正式投入使用。附属的综合楼建设经过近2年的努力,已在5月26日完工并初验,完成建筑面积1562.44平方米,其中:办公室281.44平方米,职工住宿10套1281平方米,目前正在开展整个项目的竣工资料整编,年内将完成竣工验收。
(五)、抗旱防洪工作准备充分
为做好*年的抗旱工作,市防办在3月就对抗旱设备进行了维修保养,并提前购买了2台抽水机及3.5吨旱地龙,为抗旱工作做好了物资储备,但是今年降雨早,全市没有出现旱情。在抓好抗旱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了汛前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积极修复水毁工程,加紧督促在建水利工程的扫尾工作,使之在汛前完成施工建设,确保安全度汛;二是调整充实了市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召开了防指成员会议,做好防指成员联系水库的落实工作;三是编制了*市*年度城市防洪预案和山洪灾害预案;四是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71件重点水利工程进行了汛前安全大检查,并对16件小(一)型以上水库的枢纽工程再次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记录,落实了责任人员,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市进行了通报,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五是编撰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六是储备了价值36余万元的应急抢险物资36种,组建了4296人的抢险队伍18支。到6月10日止,全市降雨209.9毫米,比去年同期多76.6毫米,蓄水为7184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7854万立方米少蓄670万立方米。
(六)、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年市水利局继续按“三个一批”的原则开展项目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一批:认真组织实施了投资390多万元的江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投资1364万元的团山引水工程,启动了投资1086万元的灵秀小河治理工程;二是做好申报一批:积极申报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安全饮水项目,开展了殷家箐等6件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初设工作,对*年即将实施的*、楚双、团山3件工程制定了实施方案。正在争取哨冲坝等4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年内将启动建设3件。组织上报了投资638万元的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吕合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强全国安全饮水示范县项目的衔接,确保“*”完成13.6万人的饮水建设;三是搞好储备一批:储备了6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在已上报4件的基础上,正在重点开展五合坝等4件小(二)型的设计工作。青龙河上段治理项目和龙川江下段治理工作正在开展初步设计,*水库扩建项目初设已委托州设计院开展。关坝河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鉴定前期工作正在展开,青彝引水工程通过多次方案比较论证,在完成外业调查的基础上,正在修改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储备水利项目23个,规划投资4.8亿元,为逐步争取上级扶持做好了前期工作。
(七)、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年上半年的党建工作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总揽全局,一是狠抓学习,努力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市水利局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主要内容,狠抓日常学习,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认真抓好学习笔记及体会文章的撰写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以解放思想,水利怎么办为契机,帮助全系统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受4.24专案的影响,在班子主要领导缺额的情况下,严格遵守党内规章制度,积极抓好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坚持好支部“”制度,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情况通报,交心谈心等工作方式,维护好了班子团结、职工团结,水利系统呈现出了团结干事的氛围;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及督查工作,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上半年对《市水利局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上下班纪律,车辆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工作中注重任务分解,强化责任意识,狠抓任务落实,用制度约束人,加大督查力度,特别是注重项目工作和工作纪律的督查,适时对防汛值班、上下班纪律、在岗情况进行督查,有效的促进了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抓教育,针对*年项目多、资金多、法人多,工程涉及面大,财务监管难度大的实际,充分发挥好纪委的保驾护航作用,确保工程建设“干部、生产、资金、质量”四安全。
(八)、其它各项工作有序落实
在抓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市水利局还统筹兼顾,使各项工作有序落实。
1、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直属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后,管养经费及人员经费得到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是九龙甸水库灌区管理处:一方面是做好了农业用水及城市供水,同时做好了汛前检查工作,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另一方面是认真做好大沟清淤及九龙甸附属工程配套建设,采取承包租赁的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单位收入。上半年共完成各类经营收入183.6万元;二是*等五家水管单位:*、*、*、河道管理所及抗旱服务队5家单位,积极做好了汛前检查工作,严格汛期各项工作纪律,为水库及河道安全度汛打牢了基础;三是永安水厂:水厂在做好日常供水管理的同时,全力配合北市区引水工程,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同时积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在*年团山水库除险加固空库后,职工思想稳定,上半年实现了水费收入123.37万元。
2、水产养殖工作有新起色。*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量为1157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0吨。积极开展了稻田养鱼推广工作,并在东华朵基进行了120亩稻田养鱼示范推广。目前全市水库养殖面积1.6万亩,小坝塘养殖0.7万亩,专业鱼塘0.3万亩,稻田养鱼投放面积12000亩,户数7446户,投放鱼苗235.4万尾。同时加大了渔业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对渔业船只安全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配合搞好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3、依法治水工作创新发展。认真巩固总结地下水清理整顿成果,进一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四制”制度,严格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积极做好水事纠纷调处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水保执法专项行动,发出补办水保方案21家,限期整改7家,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的促进了水保生态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乡镇水管站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出现水利项目多,资金多的局面,加之国家加大“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及烟田建设等一大批与水管站有业务联系的项目实施后,水管站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造成工作压力大,无法全面兼顾项目管理及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篇9
为切实做好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现就我区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落实政策惠民生、完善体系抓服务、强化监管促发展、农机作业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突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推广应用;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农民购买农机自,进一步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补贴机具、补贴重点及补贴标准
(一)补贴机具。补贴机具品目范围为: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3个小类160个品目的机具。对在补贴机具品目范围内的,所有已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和省级支持推广目录且承诺在市销售的产品,全部纳入补贴目录。(详见《市年度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二)补贴重点。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花生收获机。
(三)补贴标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定额补贴额按不超过市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算,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
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0万元。
购买重点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和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实行市级资金定额累加补贴,并可按计划购买与之配套的轮式拖拉机。定额累加补贴额按不超过市市场平均价格的10%测算,实行累加补贴的机具补贴总额为定额补贴额和定额累加补贴额之和具体补贴额见《市年度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所列。
三、补贴对象和经销商的确定
(一)补贴对象。区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于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优先补贴。
(二)经销商的确定。补贴机具经销商必须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经销农机产品的营业执照,具备一定的人员、场地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条件。经销商名单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提出,报市农机局统一公布,供农民自主选择。具体按《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管理的意见》执行。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要加强对补贴机具经销商的监督管理。补贴对象可以在市范围内自主选机购机,允许跨市(区)选择经销商购机。
(三)开展操作方式创新。为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工作创新,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提倡农机生产企业采取直销的方式直接配送农机产品,减少购机环节,实现供需对接。
四、工作程序
(一)区农业局印发《关于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二)区农业局、各街道向社会宣传《市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三)区农业局、各街道农机部门组织购机者申请购机报名,并将名单张榜公示,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补贴对象。
(四)区农业局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为确定的补贴对象完成必要的信息录入,打印《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一式四份,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各一份,补贴对象两份(购机时提交经销商一份)。《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经区农业局和区财政局联合确认并经市农机局审核后生效,由区农业局交申请购机者。对补贴额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补贴机具采取购机与公示同时进行。
(五)购机者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自主选择经销商或生产企业购买机具。属牌证管理的应及时申办牌证。
(六)区农业局对本辖区购机情况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汇总报市农机局。经核实无误的,及时在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中进行确认。
(七)供货结束后,由总经销商或生产企业凭《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和销售发票存根,向市农机局提出结算申请,由市财政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补贴资金。最后一批次结算申请应于11月15日前提出,以全面结算补贴资金,逾期申请的当年不予结算。
(八)区农业局和区财政局进行专项检查,形成自查报告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总结并于11月20日前报市农机局、市财政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街道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精心组织,要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任务,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动员部署、政策宣传、补贴对象公示、购机情况核实、档案登记汇总及项目监管等工作,确保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顺利实施。
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按有关要求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对开展政策宣传、公示、建立信息档案等方面的支出给予保证。严禁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二)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要严格执行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印发的《市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意见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要严格执行补贴产品经销商由生产企业自主推荐和农民自主选择经销商及补贴产品的制度。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严禁借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要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要加强对农民购机情况的检查核实,包括是否购机、购买机具是否为通知书规定的机具等。
篇10
(一)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投资拉动持续有力。坚持重大项目领导包抓、工期倒逼、观摩推进、督促通报、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县106个重点项目建成75个,完成投资145.5亿元,占年计划的103.2%,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0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5%,增长28.9%。列入市计划的2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4.26亿元,占年计划的118.4%。恒瑞公司8千亿单位肝素钠提取、奥科公司10万吨纳米级材料、必康医药产业园二期和前店子美丽乡村4个观摩项目,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中再次获得第一。抢抓政策机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78亿元,新增贷款8.17亿元,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完成了五洲公司100吨高纯金属钒、100兆瓦弱风发电等30个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签约项目3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13亿元,增长21 %,其中国家级中药材战略储备库、中德产业园汽车液压缸、远景风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__。
(二)扩量提质建设园区,工业转型效果明显。制定了《关于工业保产稳增长九项措施》和《关于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包抓2015年重大工业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的通知》,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依托园区承载,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第十次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专题会议在我县召开。以“现代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的五大支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区五园”新入驻企业11家,累计达到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53个工业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4.8亿元,恒瑞公司8千亿单位肝素钠研发生产基地(一期)、奥科公司10万吨纳米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木森公司电子商务物流园项目建成运营,中德汽车液压缸项目开工建设,全县38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正常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56亿元、增长23.9 %,外贸进出口630.76万美元,主要工业品产销率达92.7%。完成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二期,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家,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
(三)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三农基础更加牢固。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开发、园区化承载转变,农业地位明显提升,粮食产量达到10.14万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前店子生态休闲农业园、万福有机茶园等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相继建成,累计达到20个。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已入驻企业18家,建成投产11家,发展特色产业基地食用菌1520万袋,高山生态蔬菜5200亩、魔芋6450亩,九眼莲2130亩、茶叶21300亩,水杂果5100亩,带动发展立体生态农业204户8650亩。建成陕南生态黑猪万头猪场5个、千头猪场20个、百万只秦岭山地肉鸡大棚10个,万只肉鸡大棚306个。积极打造陕南生态黑猪、秦岭生态肉鸡、“__四宝”等“山地农产”品牌,认定“三品一标”7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家。扎实开展“双包双促”活动,实现脱贫2.18万人。陕南搬迁有序推进,19处4100户移民搬迁户基本建成。50个新农村示范村“五大建设”完成投资5.18亿元,新农村覆盖面扩大到202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打造提升精品景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开展“旅游开发提升年”活动,四大精品景区改造提升完成投资1.85亿元。天竺山国家4A级景区正式授牌。漫川古镇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推进有力,月亮洞洞内灯光提升改造、天蓬山寨景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金钱河百里生态长廊、白龙洞等旅游景点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投资6亿元,结合古镇景区,围绕“漫川人家”、民居改造等6项重点工程,前店子美丽乡村示范村荣获全市观摩评比第一;漫川关镇小河口村、天竺山镇僧道关村被评为“__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色河镇陆湾村被市政府命名为“秦岭美丽乡村”,发展农家乐集群3处80余家,成功举办了“2015天竺山登山节”活动、千万门票大奉送等精准营销活动,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明显拓展,全年接待游客55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增长14.4%,其中美丽乡村接待游客1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7万元。电子商务新型业态迅速发展,“大秦岭农特电子商务-__展示体验馆、逛集网等电商平台建成,中国网库运营平台项目落户__,“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通过命名。电子商务孵化园入驻企业达20户,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40家,电子商务累计实现交易9.5亿元。全年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家,新增各类私营企业334家、个体工商户1775户。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百亿达到107.49亿元,贷款余额45.49亿元,分别增长13.1%、15.5%。(五)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完成了13个镇103个新型社区、县城四大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5%。县城“四大片区”十大城建工程完成投资18.7亿元,十里大道东延建成通车,宏祥小区一期全面建成,“气化__”工程完成城区主管道敷设15公里,加气站建成投入使用;天竺山大酒店、翠屏山公园等工程加快推进;10个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7.2亿元,漫川、高坝、户塬、天竺山4个市级以上重点示范镇框架拉大、品位提升;十里、杨地等6个县级重点镇建设有序推进,重点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带动农村居民进城入镇落户2.4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里店、高坝、户塬等6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完成入户调查457户,征迁2107户,回购安置房616套,新建410套,完成投资2.61亿元。
(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制定下发了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开展了“节能有道,节俭有德”节能宣传征文活动以及城区烟煤禁烧、锅炉改造、扬尘控制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减排二氧化硫1856.51吨、化学量需氧5696.88吨、氨氮797.49吨、氮氧化物253.28吨,被市政府授予节能减碳工作先进单位,全年新标准良好以上天数350天。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中天钒业公司、鑫发牧业公司等9个减排项目,强化10户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淘汰落后产能,减排任务和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完成。积极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工业污染防治、小流域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重点镇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11个项目,完成投资1.39亿,以主要公路、河流沿线,村庄、社区和移民安置点为重点的农村保洁工程有序推进,金钱河、银花河、谢家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荣获国家级南水北调先进集体。
(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41个民生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建成139个,完成投资8.72亿元,占年计划101.6%。色小路、双鱼路等农村公路建成通车,S203省道色河段建成7.5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260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9处,解决了4.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网改造完成10KV线路53千米,改造户表1.2万户。__省科技资源统筹__中心建成被省科技厅正式命名,“__秦岭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县通过验收,高考二本上线1516人,连续七年位居全市第一,县中南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成功进入全省教育强县行列。县医院迁建加快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合参合率达到100%。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增率为4.5‰。新增城镇就业29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万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建成,小河瓦沟口等20个示范村文化活动器材、法官姚湾等39个村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全部建成,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县
档案馆被授予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填补了我市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空白。审计、统计、妇女儿童、残联、国防动员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八)多方凝聚民心民智,美好蓝图如期绘就。坚持科学性与前瞻性,汇聚民心民智、凝心聚力编制“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完成了25个重大调研课题和23个专项规划,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初稿》,经会议讨论、征求意见、专家提升、反复打磨,形成了《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策划了“十三五”重大项目560个,总投资1538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分别是“十二五”的3.57和3.26倍。确立的“四大定位”、“五个翻番”、打造五大百亿产业集群、撤县设市、如期脱贫摘帽等宏伟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更加坚定了我们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十二五”工作简要回顾。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五年,是__历史上发展质量最好、民生改善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六大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翻番目标。突出项目带动战略,以“一区五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城镇四大片区工程、电子商务等为主的重大项目将在“十三五”时期释放产能和发挥效益。五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干成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取得了一批填空白、蓄势能的重要成果,实现了补短板、增后劲的新突破,实施了一系列添活力、惠民生的新举措,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经济社会稳步迈入全市前列、全省中等偏上方阵,为“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__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仍需加力。“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0项预期性指标,提前和按期完成的有27项,仍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和高速公路总里程3项指标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二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产业发展层次低、链条短,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缓慢,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总体竞争力和抗压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居民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所占的比重大,还有9.61万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四是财政收入总量偏小,骨干财源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促投资稳增长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对2016年部分预期指标适当进行了下调。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工作难题,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七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落实改革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创新带动、科技带动“五大举措”,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歼灭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7亿元,增长11%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1.1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5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达到7.7亿元,同口径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同口径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00元和9270元,分别增长11%和14%;社会(文秘站:)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4亿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节能减碳和减排指标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范围之内。
(一)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三年消除贫困村、四年脱贫全覆盖、五年同步奔小康”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目标,以创建省级脱贫攻坚先进县为契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全年实现脱贫2.66万人。一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业”的思路,加快编制《2016年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新农村示范村“五大建设”,启动实施6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其中新农村示范村40个,到2016年底,实现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覆盖。有机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果,重点抓好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压茬推进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工程,确保3年消除贫困村目标全面实现。二是精准实施产业增收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原则,逐村制定产业规划,逐户选优特色产业,逐业确定帮扶措施,深入推进“双包双促”活动,重点发展种养业、林果业、食用菌、中药材和旅游服务业六大类32项扶贫产业,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三是大力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最大限度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特别是对“两灾两困”户进行搬迁安置,建成移民安置点23个,安置4600户1.84万人。结合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农村电子商务,提倡创业创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广泛组织开展贫困人员实用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人数达到10603人。四是稳妥实施兜底保障及其他扶助工程。加强低保、扶贫等政策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贫困人群,实行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提供医疗救助;对贫困户在读学生实行从学前一年级到高中阶段十三年教育,免除学杂费及经济补助,逐步实现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积极探索光伏、生态补偿等脱贫模式,让贫困户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房建设,全年实施各类保障房300套,确保特困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就医。
(二)狠抓项目支撑带动,力促投资稳定增长。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扭住招商引资不懈怠,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的关键性作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一是夯实责任建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项目“六个一”工作机
制,坚持“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以及工期倒逼、观摩推进等强力措施,成立30个重大项目包抓工作队,安排重点项目106个,年度投资160亿元。二是强化招商引项目。大力开展节会招商、专题招商、叩门招商,鼓励引导__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认真抓好二十洽、厦门投洽会、关天博览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__核桃节和专项招商等活动,为__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力争全年签约项目3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三是抢抓机遇争资金。抢抓“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等战略机遇,围绕国家投资导向,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国家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谋划储备各类项目不少于500个;采取“投贷结合”方式,支持部门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确保争取中省资金10亿元,增长30%以上,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好新型合金材料汽车零部件制造、黑龙谷-海螺宫秦岭国际休闲度假区、中国核桃交易中心、环山绕城过境公路等36个重点前期项目,确保项目接替有序。(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等改革任务,着力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提升质量,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17%以上。一是加快园区发展。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重点抓好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孵化园三期等工程,加快推进中德产业园汽车液压缸、恒瑞公司低分子肝素钠、奥科公司二期钡纳米及3D打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新增入驻企业10家,实现集中区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围绕“五大产业链条”延伸,加快五大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五大百亿产业集群”集聚。十里必康医药产业园,要加快实施二期续建工程和国家级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建设;漫川金川生物医药产业园,要抓好300吨双烯,3万吨黄姜淀粉饲料以及__优源生态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中村五洲全产业链钒产业园,要抓好100吨高纯金属钒和万吨有色金属材料储备库,着力打造高端钒产业基地。鹘岭黄金产业园,完成在户塬、色河等地的钒、金矿产勘查,加快纵横公司、秦金公司的技改扩建,实现日处理金矿石1500吨,年产黄金2000公斤;金钱河清洁能源产业园,要抓好猛柱山电站装机蓄水发电,完成宽坪二级电站等项目建设。二是抓好工业技改项目。认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抓好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节能技改项目实施,推动工业循环发展、追赶超越。加快实施100兆瓦弱风发电,2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着力抓好丰源公司-钒氮合金节能技改清洁化生产、奥科公司-热能循环利用、盛合镁业水电镁一体化循环等6个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天之润、金川封幸、__优源、盛合镁业等企业的循环化项目,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思路,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出现新的投资,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切实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促进重点投产企业正常生产。落实“一企一策”包抓措施和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扩产提质增效,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会,拓展市场,推动企业产需衔接,加速资金周转,确保主要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4%以上。四是培育壮大混合经济。落实好中省市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以创新技术和小微型企业为重点,激发市场活力,拓宽非公经济发展空间,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非公企业流动。新增各类私营企业160户,发展个体工商户1200户以上,培育年产值过亿元以上企业6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3%以上。
(四)强推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围绕“强产业、建园区、促增收、奔小康”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加快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土地、资金等要素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重点抓好__优源生态农业产业园、色河峪河生态养殖园、宽坪黄花岭万亩有机茶园、板岩耿村食用菌加工园、漫川关生态农业休闲园、法官秦岭原乡生态休闲农业园、户家塬意发生态养殖园区、小河东坪生态肉鸡养殖园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争创市级以上园区不少于2个。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盯特色农业“件”、“园”,围绕农民增收,全力打响“山地农产”品牌,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加快现代立体农业产业园、茶文化主体公园、生态水产养殖基地等农业项目建设,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各20个,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0个,创建市级以上专业示范合作社和标准化养殖场,分别达到5个和10个以上,培育职业农民100人,推广使用“农技宝”1000人,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5个。三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果、畜、药、茶、特色农产品”五大优势产业,实现种养一体化发展。加快畜牧产业开发,新(扩)建标准化万头养猪场3个、千头猪场20个、万只鸡大棚300座,标准化养殖基地16个,九眼莲2000亩、魔芋6000亩、茶叶5000亩、高山生态菜5000亩;抓好核桃、中药材基地建设,新增核桃产业建园8000亩、药源基地3万亩、水产品产量350吨、食用菌1600万袋,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70万亩。四是巩固农业基础设施。续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248公顷,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防护和滑坡体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磨沟水库枢纽工程,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十里、高坝4个镇的应急供水工程,解决4.6万人供水问题。抓好以工代赈项目,主要新修农田100亩,改造提高150亩,新修河堤1.4公里、道路19.5公里、铺设管道25公里等工程。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等各项农业补贴。加强科技推广,提高粮食单产,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
(五)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坚持“旅游活县”战略不动摇,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和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围绕A级景区创建,全面提升天竺山、漫川古镇、月亮洞、天蓬山寨精品景区建设。推进天竺山国家5A创建,完成规划提升、宗教佛国文化工程和乡村旅游产业带建设。完成漫川古镇国家4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漫川古镇以核心区民居改造提升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漫川人家(二期)、法官“秦岭原乡”、前店子美丽乡村、小河口水上乐园、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等旅游景点连片开发,全力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面提升月亮洞景区设施,加快天蓬山寨南服务区、入景公路和“景镇一体化”建设,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奠定坚实基础。围绕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要求,抓好漫川古镇社区、小河口、法官庙等6个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以县城周边、景区周边、景区之间为主的旅游经济带。加快构建__智慧旅游系统,优化__旅游网络,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借助媒体、网络、陕豫鄂旅游联盟等新型营销方式,推介宣传__精品旅游,努力实现全年接待游客6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以上。精心举办“2016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天竺山登山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__旅游品牌。二是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扩大旅游购物、连锁销售和休闲娱乐业覆盖范围,重点抓好一批旅游商贸物流项目,实施丰阳明珠二期、丰阳丽都商业综合体等新建项目6个,加快天竺山大酒店、立秦时代广场等续建项目10个;重点抓好县级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中村移民新区农贸市场、天篷公司农特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全年培育限上商贸企业5户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10%以上。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机遇,做足用好“互联网+”模式,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通过电子商务,扩大主要工业品、农特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和手工艺品双向流动,助推农民增收。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站点布局,加快流通时效,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
(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严格实施规划
管控,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动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按照“拓展组团结构、东扩西进、南优北升”的县城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县城“一心、一圈、两廊、四区”人字形空间形态,科学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实现县城详细性规划全覆盖,使县城产业区、经济区、商业区和休闲区等区域功能相对完备,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二是加快城镇建设。加快实施中村移民新区、宏祥小区二期、高家沟西停车场、城区供水工程等16个新型城镇化项目。重点以西河、河南、城东、十里“四大片区”建设为主战场,抓好翠屏山公园、南新街东延及城东路网、气化__等十大城建工程。巩固提升高坝、户塬等8个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景观小镇和生态旅游名镇。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主要抓手,加快实施三里店、东城区、漫川、户塬等9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度完成投资3.1亿元。启动第一幼儿园扩建及西关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三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调整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和结构,强化产城融合,持续完善城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加快推进城十一体化进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四是经营管理好城镇。运用市场机制做好城市经营,统筹县城、集镇、村居土地、设施等资源,盘活增值空间,重点采取“五个一批”去地产库存措施,积极化解房地产等库存。大力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城镇资源资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方式,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城镇新格局。(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环保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一是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社会四大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资源产业率。加快__优源年产3万吨淀粉饲料厂、天之润年产5万吨药渣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广远公司年产16万吨生物蛋白质复合饲料等循环化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循环发展示范项目。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使全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达到70%、尾矿及废渣资源年利用量200万吨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支撑企业达6家以上。二是实施重点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天津对口协作项目对接,大力争取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法官庙、小河口、水码头3个村污水处理站及漫川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实施县城垃圾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抓好高坝、中村等5个镇污水处理厂和10个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加强6个镇19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完成3大出境河流及大气自动监测站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推行畜禽清洁养殖模式,完成意发、良群牧业等5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狠抓__等10户重点用能企业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节能监管,严格节能审查制度,确保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率达100%。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实施锅炉拆改、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争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任务,抓好水杂果建园、油用牡丹观光园、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丹治”(二期)工程、造林绿化等项目建设,新建养殖小区沼气6处,完成造林绿化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确保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
- 上一篇:体能训练概述
- 下一篇: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