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

篇1

关键词: 农信社 风险防控 经营与发展

风险防控是金融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风险隐患常伴业务左右,这既不是危言耸听,又不是杞人忧天,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又让人不能经常看到的东西。农村信用社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风险隐患层出不穷。虽然近几年,上上下下出台各项内控制度,但是由于执行上的偏差和个别制度先天性的缺失,风险隐患不是削弱了,而有愈加明显之势。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在抓好业务经营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风险警钟要常鸣,风险提示的黄灯要常亮,防风险制度措施要常抓不懈和抓好落实。这样才能在风险防控工作中争取主动,才能为经营合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农村信用社存在风险的表现

所谓风险,包含两个层面的定义:一是说明具有不确定性,说明风险随时随地可能会发生;另一个定义认为风险会带来损失,而这种损失仍然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引申到收益方面也具有不确定性。由此看来,风险就是隐患,可防可控,但是如果防控措施疏忽,依然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一)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根本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如果离开了这一定位,就会让农信社走上偏路。据了解,某地的信用社贷款,由于追求投放与效益的高速度,把贷款大量投放到房地产、城镇个体工商户等非农产业。由于这些产业不是农信社支持的对象,其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非常大,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归还,虽然有抵押物和抵押程序合规,但是抵押物基本不能及时变现。而且这类贷款具有单笔数额大集中度、偏离度高等特点,对农信社信贷资金营造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由于贷款投向不合规导致的风险隐患,在各地农信社大量存在。尤其城镇社和集镇社情况明显。还有一类贷款,就是在办理贷款过程中,由于贷前调查不严,贷款户为了能够多得到信用社贷款,千方百计地提高抵押物评估价值用于办理抵押贷款。当贷款形成逾期不能以现金形式偿还贷款时,农村信用社就要处置抵押物,这类抵押物往往是林地、草原、沼泽、机械、房产、院落等,一经变卖,多数抵押物不足值,有时损失一半以上,给信贷资金带来损失。由于信用社内部员工个人借款、借名贷款、以新还旧、放贷结息等,种种违规办贷问题屡禁不止。而且大量的此类贷款还隐藏在信贷资产中,最终导致无法收回,责任不清、不明,变成了糊涂账。另外,在近年的贷款核销处理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信贷人员优亲厚友,把不合规不应转入呆账的贷款转入核销之列,玩失踪、假死亡、真逃债等现象都存在。

(二)存款业务中的风险隐患。存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存款业务是日常业务。每天营业网点办理大量的资金收付业务和转账业务,尤其是大额转账业务。由于个别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缺乏教育和引导,如果存在道德风险,存款业务中就很可能会利用转账、抹账业务作案。近年有关报道和通报中,已经有这方面的案例。这种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案件隐患更不容易监测,随意性、突发性更强。

(三)安全保卫方面存在的隐患。一切业务经营都需要安全的环境做保障。离开了安全这个前提,其他都无从谈起。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安全保卫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是在安防设施逐步完备的同时,更要注重人防。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基层一些营业网点,一人值班守库,枪支弹药不分管,不关防尾随门随意出入等安全隐患时常出现。

(四)职工职业道德内在素养存在的隐患。近年来,随着农信社职工结构的调整,队伍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个别人员缺乏必要的修养,某些人受到社会浮躁、虚荣心、金钱为上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拜金主义冲击心灵。不论是在贷款管理中还是在存款的业务办理上,某些人动歪脑筋,想歪主意,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埋下风险隐患。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成因

(一)农村信用社作为涉农机构和服务“三农”的金融部门,在长期发展中留下一些后遗症。这些弊端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后天造成的。改革至今,法人治理结构尚在探讨和完善中,农村信用社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最后改革将成为什么样的模式,在法人治理当中如何理顺关系,如何真正落实这些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这种体制机制存在模糊认识和责、权、利不清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业务经营中的隐患。

(二)近年来,旗县联社及上级联社十分注重抓职工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开展视频培训、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强职工的思想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学习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员工爱岗敬业的意识行为起到了作用。但是这种教育往往是不连续、不持续的。在不良习俗、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个别员工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管不住心,收不住手,依据职业便利,做出自批自贷、借名贷款、只借不还、要回扣、捞好处等有悖职业要求的行为,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完备的内控制度需要抓好落实,即为抓制度的执行力。自2006年以来,自上而下已经制定出台了大量的内控制度,涵盖了农信社的所有业务领域。并且在执行中每年都在补充完善。这些制度就像交通岗中的红绿黄灯,如果没有红绿黄灯,整个交通秩序就会乱作一团,致使社会秩序混乱。农信社的内控制度就是行业的红绿黄灯,令行禁止,收放适度。过去曾有句话叫铁路的纪律、银行的制度。但是现实中,农信社的员工不按制度办事的事情却常常出现,特别是在序时稽核中,种种违规操作现象屡屡发生,要明白小违规就是大隐患。

三、关于农信社防控经营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并重的思想意识。业务越发展,风险防范越要加强。农信社不能只追求业务指标的高速发展,而忽视风险防控工作。特别是在开办新业务的同时,首先要考虑风险因素,对于潜在巨大风险的业务领域宁可言弃而不涉足。

(二)进一步强化防控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后果。要把防控风险这个重大课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员学习,全员参与,全员警示。要让防风险的话题警示贯穿农村信用社各个业务领域、层次。让全员明白,心莫想,手莫伸,不敢想。一切为了工作的长久发展,绝不能为一己之利而置信用社利益于不顾。只有全员提高风险防控,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三)进一步提高全员素质。道德风险有效规避和扼制,操作风险的减少与降低,从源头上抓住防控风险的关口。这些方面的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从心里真正爱岗,把农信社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树立全局意识,人人维护农信社利益,人人都为这棵大树施肥、浇水,才能让农信社这棵大树茁壮生长。

篇2

【摘要】采办管理;风险规避;汇率;合同

一、海外项目采办概述

1.海外采办简介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非常大的进展,但是中国是一个大国,考虑到消费需求在不断变化以及中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大量的海外项目采办。国内研究大多针对的是国际的采办管理,关于海外项目的方面,研究的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采办薪酬等,对于采办风险的对策却很少涉及。

2.海外项目采办的流程

采办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库存量能够供应生产。采办流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计划

采办者要首先搜集一些信息,拿到用料部门的请购单,根据这两个作出采办决策,制定需求计划。

(2)组织实施

根据需求计划,认证供应商,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发出采办订单,审核付款,供应商配送。

(3)监督监控

组织实施采办工程以后,要对采办工程作出评价,进行监控监督。

二、海外项目采办风险

海外项目的采办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海外国家政策方面的风险

一个国家的政策、风俗习惯,国家对于出口的宏观政策以及两个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都会给海外采办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

2.汇率方面的风险

外汇风险在交易、结算和会计3个方面都存在风险,因为外汇的变动会影响到合同的制定,预算的成本,会计在核算购买价格。 外汇汇率变动通常在合同方面有备注,防止外汇汇率变动引发纠纷。

3.信用风险体系

信用风险体系主要是合同方面的信用风险、银行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合同制定方就会利用对方对于当地政策等一些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期瞒,以满足自身利益。

4.采办合同风险因素

采办过程中的合同包括仓储合同、设备物资采购合同、运输合同、清关合同等,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定价、交货时间的风险,同时在合同的签署、履行以及银行的信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5.价格风险因素

采办一方由于价格波动而受到的影响,价格的波动受汇率、资金、原材料的价格的影响。

6.海外采办人员

海外采办人员对公司忠诚度不高,可能会与当地政府和清关公司联手作出有损采办者利益的事情。同时,如果采办者的经验不足,会导致采办的信息化建设落后。

三、海外项目采办风险防控

1.谨慎选择中间商、供货商和海外采办人员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是规避采办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在选择采办的供应商、中间商以前要对其政治背景、管理层、资金状况、运营状况、信用风险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备案,然后综合进行评分,再进行接洽,选择最优的供货商。

2.合同风险的防控方法

海外采办合同属于进出口贸易合同,它具有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买卖合同的性质外,还具有双方合同、有偿合同的共性,还有国际性。

3.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

要想规避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要根据国际环境以及双方交易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同时要在采办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调整价格或者利率来进行利益维护。

4.运用科学的管理经验,加强采办过程管理

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采办成本,对采办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在采办过程中,要明确职责,建立流程,制定周密的采办计划。

5.培训采办人员对采办风险进行识别

采办人员要有采购物品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国际商务方面的经验,对进出口贸易、合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要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和合同谈判。

6.要进行采办计划管理

要对采办过程的采办清单、供应商、物流和仓储供应商等进行计划管理,使得每一环节节节相扣,给予每一环节以足够的重视,确保采购计划有适当的可调节性。

7.为采办物品购买保险

对于地震、海啸等没有提前预测到的自然灾害引发的货物迟到以及货损方面的损失,可以为购买的货物提前购买合适的保险,最小程度降低损失。

四、启示

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海外项目的采办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由于供货商是在海外,这个过程中的交易过程对我方有很大的被动之处,而且还存在很多的由政策、汇率等带来的风险,这都给海外项目采购的过程带来了困难。此时,我国的海外项目采办方应该积极作出采办规划,对供货商的背景进行详细的调查,谨慎应对。

参考文献:

[1] 智伟强. 海外石油作业项目采办成本费用管理――以中国石化哥伦比亚公司为例的分析[J]. 中国经贸, 2015(14):222-223.

[2] 杨育鹏. 论我国海外项目控制采办风险的有效策略[J]. 时代经贸, 2011(8):77-77.

篇3

关键词:信用销售;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155-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销售企业虽然能够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建立客户资信档案,能够对拟发生业务关系的客户进行资信情况调查(包括信用对象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工商基础资料、资产财务资料、资金状况资料),虽然建立了客户资信档案,但因不能及时更新,另外有关财务状况、偿债能力、担保能力、客户特征资料等条款不能及时收集和健全,不能科学的进行信用评估、评级和额度的确定,应该说信用管理水平非常低,形成了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了痛心的损失。

经历了信用销售的初期运作不健全带来的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现代企业都能够认真研究信用销售规范运作,分析前期信用销售控制过程,发现存在有以下几方面具体的问题:

(1)不能慎重确定信用销售对象。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销售人员为了提高销量,只是简单的对资信资料进行收集,而不能对其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抽查、验证,检查其资料的真实性,造成对信用评级和额度的主观臆断。

(2)信用销售对象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调整信用评级和额度。

销售对象的财务、经营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不重视需要搜集的有关调查问卷、银行等级证书的信息,对提供的财务三表不能验证其真实性,也就不能及时调整信用评级和额度。

(3)没有有效推行信用担保措施。

在最初的信用销售流程中,没有信用担保的要求;就算后期有了信用担保的要求,也是往往只重视形式,忽视了担保物的有效性、充分性和可执行性,造成担保措施形同虚设。

(4)没有建立定时对账制度。

不够重视财务对账,有时电话对了帐,没有保留文字依据,在双方进入款项纠纷时,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另外财务往来对账主要是依据业务的需求,没有形成定时对账的制度要求。

(5)信用销售流程手工处理,繁琐而不精准,不利于监控。

原有信用销售从资料收集、信用审批、信用预警、信用延期各实施环节都为手工处理,非常繁琐,特别是对每一家给予了一定的信用额度后,在额度内释放使用,造成每一次都需进行信用使用、信用释放、信用余额等数据的查询;如果信用对象要求信用延期,如何落实库存实际情况和已延期情况,也必须实施数据查询,繁琐而不精准,不利于信用和应收的监控。

(6)忽视了业务调整、拆分、整合过程中的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控制。

信用部门只重视正常市场情况下的信用销售,对业务调整、拆分、整合等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和风险没有严格履行账款业务交接手续,出现后任对前任产生的应收推脱不管,造成责任不清,形成资金风险。

(7)集团公司范围内没有设立信用平台,子单元对相同的信用对象重复信用审批,造成信用风险加大。

原信用管理体系中没有集团子单元对信用额度实施备案的制度,集团公司也没有信用平台,对相同的信用对象会产生不同的信用审批,造成信用额度的累加,加大了信用风险。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现代企业需认真研究信用销售,实施关键业务流程的信用风险防范,建立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体系,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动态风险防范。

(1)建立信用销售信息平台,加强过程控制。

①慎重确定信用销售对象。建立、健全、及时更新100%客户资信档案。

②科学确定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并及时更新资料。

应根据信用对象的信用记录、资产财务报表、担保抵押情况、产品历史流转量、结合对企业的忠诚度、贡献度等情况,定期对客户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并实行客户分级管理与竞争淘汰机制;然后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参考产品不同市场的淡旺季需求、销售模式和收入、应收账款的历史数据、信用延期、回款周期等情况,建立客户授信测算模型,确定客户授信标准及额度。

③审批后提交信用信息平台,确保在集团公司范围内信用审批不累加。

授信额度一经确定,报集团公司备案,不得随意改动,确保信用对象在整个集团公司实施统一的信用审批额度,不能因子单元分别授权,造成一个信用对象的信用额度累加,增大资金风险。

④利用信用控制平台实施信息数据控制,更加有效监管信用额度的过程使用。

依靠信用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替人工计算,对信用对象给予的信用额度,通过增加的销售收入、回款而计算使用的金额、释放的信用额度,减轻手工繁琐,提高信用精准度。

⑤完善履约担保措施,降低信用风险。

在合同中设置必要的担保条款、所有权保留等重要性条款,列明各种不应当作为企业可接受的担保明细,

对前期担保物的价值和担保效力及与垫付资金匹配程度进行全面复核要求,从而降低或减少因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信用风险。

(2)通过信用销售网络平台,加强社会库存实销监管,加快资金回笼。

利用信息系统,链接CRM网络平台,将车辆运输、车辆入库、社会库存、实销回款、开票收入等销售全过程实施联网管理,确保车辆状态完好、控制有效、实销后资金尽快回笼,并根据相关数据,由计算机系统进行信用预警和信用风险分析,减少人工操控和主观分析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4

摘要: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很好的改善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从温州的实践看,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其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村镇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对策

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温州早在2009年4月21日,组建了由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发起的浙江永嘉恒升村镇银行开业,这是温州首家村镇银行。2010 年5 月份在温州成立的乐清联合村镇银行,不到3 年时间便发展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从此,这种新型的银行业态开始走进温州百姓生活。

一、温州村镇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一)银行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温州各村镇银行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决策与监督相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制,注重完善内部控制能力,治理结构渐趋完善。乐清联合村镇银行,实行“三会一层”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决策与监督相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制,注重完善内部控制能力,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2012年,该行董事会审时度势,在内部增设了风险管理委员会,更加重视对全行风险管理重大战略的决策,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二)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温州各村镇银行始终坚持内控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重点加强授信业务、资金业务、存款和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等领域的内控制度建设和内控措施落实,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尤其是针对温州地区风险情况趋紧和企业倒闭及跑路潮并未有效缓解的实际情况,2012 年下半年以来,各银行在信贷业务操作、票据业务合规性、员工行为排查等关键风险领域分别开展了2012 年新准入贷款尽职调查情况检查、全行票据业务大检查、全行信贷风险大排查、员工贷款检查、关于审贷会决议落实情况检查、案件处置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风险排查等专项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通报和处罚,并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强对信贷领域的风险防控与案件防控工作。

(三)信贷风险逐步化解

近年来,受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持续冲击,温州各村镇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压力陡增,清收化解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银行专门成立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小组和潜在风险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小组,由分管行长担任组长,定期召开会议,落实专人,区分贷款逾期的时间、金额大小、催收的难易程度,确定专项的清收方案,实地上门催收,在不良贷款清收化解上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为落实不良贷款责任,加强不良贷款约束考核机制,各银行还修订了不良贷款考核文件,对不良贷款化解、盘活的流程做了进一步规范。

二、温州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加强

村镇银行规模小,为降低成本,一些村镇银行没内部监督机构,容易出现“一人独大”或“一股独大”现象,引发内控风险。有些银行虽已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但董、监事会例会次数也未达到章程规定,风险管理职责履行难以到位。所以当前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运作难以达到监管要求。

(二)信用风险控制有待强化

1.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温州现有各村镇银行大部分没有针对客户做独立的信用评级,在放贷前对客户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够详尽,若不考虑无担保、抵押的客户扩张贷款规模难以实现;若考虑获利和扩张贷款规模而降低对担保、抵押的要求,又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2.是信用风险控制存在难度。农业生产者到村镇银行贷款,一旦发生生产风险,最终将会是村镇银行承担。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贷款者面临着由于季节性原因而导致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农产品市场风险;而自然环境,灾害的变化也会导致客户减产的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农业生产者基本无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规避这两类风险,这就加大了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难度。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缺陷

部分村镇银行存贷比率不合理,存在把可用的存款、资本金全部用于贷款,甚至还借用了部分其他资金发放贷款的现象,过高的存贷比可能带来高收益,但也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内控制度健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温州各村镇银行在内控制度健全性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其中专项审计制度、关联授信制度和高管评价制度等尚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专项审计的执行力和关联交易监督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规范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必不可少。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责权明晰的激励约束用人机制,推行绩效管理,用完善的制度规避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

(二)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推进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户籍制度和微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开展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等信用创建活动。综合借款人的信息进行打分评级,并确定授信金额,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建立农村社会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在市场周期及财务出现危机时期的流动性,从而有能力应对已有的债务和将来的需求。

(四)加强金融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监管当局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考虑村镇银行面临风险。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进行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传良.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25-127.

篇5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公司 “借道” 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 融资牟利

在当前信贷规模不断收紧、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的宏观背景下,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因其手续费高、办理流程简捷而迅速成为商业银行抢占市场分额、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新兴力量。为了推动专项分期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引入了分期商户、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合作机构。其初衷是为了利用合作机构协助市场营销,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但笔者在近年来的审计实务中发现,由于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重规模、轻质量;重营销、轻管理,忽视对合作机构的准入和日常管理,放松Ψ制诳突ё陨沓フ能力的审核,导致专项分期业务沦为部分合作机构的牟利工具,分期客户信用风险与担保机构风险交织传递,潜藏系统性风险。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利用专项分期业务牟利的模式

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一个无实质经营的空壳商户(分期商户与担保公司实际为“一套人马,二块牌子”),与商业银行建立专项分期业务合作关系,融资性担保公司、空壳商户通过提供主担保责任或追加担保责任利用专项分期业务牟利。分期商户为客户提供办理分期业务所需资料,协助客户办理分期业务,但商户并未提供真实的商品和服务。分期资金发放后通过分期商户或融资性担保公司账户返还至客户。合作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利用银行分期业务申请与发放的时间差将分期资金形成资金池,集中控制用于自身经营,如:汽车经纪类商户循环用于为客户垫款购车、为客户套现融资、为客户归还利息等;另一方面分期商户或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客户分期业务提供担保,按分期金额、期限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担保费,从中盈利。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利用专项分期业务牟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监管风险

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的空壳商户借提供商品和服务为名,实际为客户提供融资套现服务,干扰金融市场秩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对合作的收单商户资质审查、对交易风险防范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如商业银行未落实相关责任,将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

(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引入担保公司推荐分期客户、提供担保后,一方面可能放松对分期客户资质及偿债能力的自主审核,继而潜藏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易导致分期业务风险向担保公司转移,一旦客户出现风险后担保公司自身偿债能力不足或担保公司拒不履行担保代偿责任,则会导致客户违约风险集中爆发。

(三)欺诈风险

在低成本融资渠道收窄的环境下,受大额授信与还款周期长等因素诱惑,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客户的道德风险可能会增加。一方面担保公司往往利用设立的空壳商户协助客户通过虚假分期交易套现,客户转移资金用途,担保公司收取手续费等牟利;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可能利用商业银行流程缺陷截留分期资金,挪用于高风险投资领域或自身经营周转,贷款资金风险加剧。

三、商业银行在专项分期业务风险防控中的缺失和漏洞

(一)放松对分期商户的资质审核

商业银行在与收单商户开展专项分期业务合作时未严格把好准入关。因忽视对商户成立年限、经营范围、资质证照、经营状况、关联关系等重要信息的调查核实,商业银行易将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的咨询、中介类等空壳商户准入,为其利用专项分期业务融资牟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放松对客户偿债能力的自主审核

在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自身人力、财力等资源不足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在开展专项分期业务时往往过度依赖合作机构推荐分期客户,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忽视对用信主体资信状况、资金需求及偿债能力的调查审核和风险预判。

(三)放松对合作机构的资金监管

商业银行专项分期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往往止步于分期资金发放完毕,忽视对分期商户资金的监管。导致商户借垫款购车之名取得分期资金后,实际利用银行分期业务申请与发放的时间差形成资金池,挪用分期资金用于自身经营或协助客户进行融资套现。

(四)放松对担保公司担保能力的审核

商业银行忽视对担保公司财务状况、违约代偿情况的审核,放松对担保公司实际担保能力和代偿意愿的把关,导致部分担保公司通过虚假增资等方式虚增资产,或因应收账款占比过大以致用于主营业务的有效净资产不足。

四、防范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风险的审计建议

(一)加强对合作机构的准入和日常管理

一是从经营资质、财务状况、关联关系等方面调查和核实商户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切实防范融资性担保公司为绕开监管限制以空壳商户借到专项分期业务融资牟利。二是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资金和保证金的动态管理,以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资产为核心严格测算和核定保证担保能力。三是加强对商户及担保公司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对出现经营状况异常、结算资金转移等情况的分期商户要采取降低交易限额、暂缓资金清算等措施;对担保能力不足、担保代偿责任履行不到位的担保公司要采取压缩规模,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或逐步退出等方式化解风险。对蓄意逃避债务的担保公司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担保责任。

(二)加强专项分期业务的尽职调查和贷后管理

篇6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总结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篇7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项结构性融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为依托,对现金流分割重组后向资本市场发售资产证券,也就是将入库贷款的收益和风险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设计和安排,转移给证券投资者。投资者在分享收益的同时,也将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发起机构,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分析各种风险,在资产筛选、结构设计等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范或降低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充分披露。

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资产证券化最主要的风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以及证券化交易中涉及的相关参与方。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贷款本息,是导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房地产价格波动、借款人收入水平的变化、借款人的道德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行为,从而导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同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中会涉及多个划款流程,如服务机构向信托账户划款、受托机构向登记支付机构划款、登记支付机构向投资者划款等,这些划款流程也会受到付款方违约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为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最基本的一环是要保证交易结构实现破产隔离的要求。破产隔离机制的设立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核心,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应首先解决拟证券化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与自身之间的破产隔离问题,使得贷款池不受自身的破产风险以及其他经营风险的影响。

破产隔离是通过设立具有法律保障的特定目的载体(SPV,SpecialPurposeVehicle)实现的。参照国际惯例,SPV的法律形式主要有特殊目的公司(SPC,SpecialPurposeCompany)和特殊目的信托(SPT,SpecialPurposeTrust)。鉴于中国尚无有关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专门立法,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于SPC的企业性质和法律地位都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根据现行《公司法》设立SPC,SPC首先必须满足《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和股东人数的限制。其次,现行《公司法》对于公司发行证券的资格和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中国出台专门的SPC立法之前,难以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能够满足资产证券化要求的SPC,难以依照《公司法》关于公司债的规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相对于SPC模式而言,信托所特有的破产隔离功能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采用SPT模式是在我国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选择。首先,《信托法》第十五条的相关规定确保在信托合法设立且委托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情况下,拟证券化的资产与发起机构其他财产之间的破产隔离可得以实现。其次,《信托法》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确保在信托合法设立后,拟证券化的资产与受托机构固有财产之间的破产隔离也可得以实现。在利用资产证券化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之前,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交易结构中采取信用增级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缓释。信用增级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内部信用增级包括但不限于超额抵押、分层结构、现金抵押账户、利差账户等方式。外部信用增级包括但不限于备用信用证、担保、保险等方式。

对于将信用风险最终在投资者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偏好,首先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选择合理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如:贷款已有一段时间还款记录,且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好;贷款抵押率低于一定比例;贷款已办理了相关抵押权登记或预登记手续等),然后基于这些贷款的特征,对现金流进行预测,分割重组设计出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多档证券产品,使投资者能够获得与其愿意承担的信用风险相当的收益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信用增级和分配措施是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分层,即根据投资者对期限、风险、收益的不同偏好,将资产支持证券设计成分成不同层级的证券,较低层级的证券对较高层级的证券提供信用增级。在目前已经发行的两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中就都采取了采用优先/次级的结构,将证券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优先级证券根据承担信用风险的大小,再分为不同级别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公开发行,与承担的信用风险相对应,不同级别的优先档次证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以体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次级证券由发起机构中国建设银行作为第一损失承担者自身持有,有效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对于划款流程中可能存在的付款方违约造成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交易机构选聘时,要注意考察相关机构的信用、资质和专业化水平;在交易结构涉中要确保实现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真实出售,使得投资者对基础资产拥有最终追索权;在内部管理上,自身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规范转让流程、服务流程。一般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时会提前制订类似如下规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管理办法》,用于明确商业银行总分行各部门在证券化业务中的职责,协调各部门在证券化流程中的分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资产转让手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资产服务手册》,明确作为发起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职责,明晰证券化过程中的贷款转让、贷款后续服务管理等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制订《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会计核算规定》用于证券化业务的内部会计核算等。

2市场风险管理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关的市场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投资收益来源于贷款借款人支付的资产现金流。如果贷款和证券计价的币种不同,由于汇率波动的不同,将会给资产支持证券带来汇率风险。而资产支持证券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不同,也会使资产支持证券产生利率风险。具体可体现为如下主要形式:(1)贷款利率基于固定利率、证券利率基于浮动利率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上升,就有可能出现证券利息无法及时足额支付;(2)贷款利率基于浮动利率、证券利率基于固定利率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下降,就有可能出现证券利息无法及时足额支付;(3)贷款利率和证券利率都基于浮动利率的情况下,如果两者的参考利率指标不同或者利率调整时点不同,有可能两者参考利率变化不一致带来风险;(4)贷款利率和证券利率都基于固定利率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贷款到期日和证券到期日不匹配,有可能会出现再投资风险。商业银行在考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风险的防控时,可以根据贷款的利率结构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证券利率结构,尽量减少由于资产利率和证券利率确定方式不一致造成的利率风险(如:目前已经发行的两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中,由于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大多采取浮动利率结构,所以资产支持证券采取浮动利率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率风险);可以利用利率互换、汇率互换等工具对冲风险;应充分披露与市场风险有关的资产池特征和证券特征,以便投资者根据利率、汇率走势的判断做出投资决策。

3流动性风险管理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流动性风险包括两方面:资产池现金流流动性风险和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资产池现金流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池现金流因资产损失之外的原因发生短缺,使得当期应付的投资者证券利息无法足额支付的风险。由于资产池结构、借款人提前还款等因素的变化,使得资产池现金流与事先预测出现偏差,有可能使得现金流不足支付当期证券利息,出现流动性风险。为了防止资产池现金流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在结构设计时严谨测算并安排好现金流分配规则,使得现金流归集和分配在时间上金额上都应大致匹配。对现金流波动比较大的项目,要谨慎设计按计划摊还证券,尽量多采取过手结构,使证券本息偿付能适应于提前还款等因素带来的现金波动。另一方面,交易中还可以安排流动性支持储备资金,比如从现金流中截取相应金额或由流动性支持机构提供相应金额。但在安排流动性支持机制时,商业银行要注意同会计顾问和有关部门充分沟通,确保不影响基础资产终止确认的目标。

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可能无法以预期的价格在给定的时间内出售手中持有的证券而出现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在我国的二级市场目前尚不发达,该风险客观上普遍存在。在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时,这个风险也是投资者和商业银行考虑的因素之一。当然,如果投资者将资产支持证券作为长期投资,计划持有至到期日,则流动性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不大。二级市场的建设不光涉及到商业银行,也绝不是商业银行能单独完成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商业银行应大力培育相关人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条件允许时可积极承担做市商的职责,大力推动二级市场发展。

4操作风险管理

篇8

问题一:操作风险认识落后

对操作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与大型银行高度重视操作风险,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本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形成对比,城商行对操作风险普遍不够重视,认识相对落后。这也是城商行操作风险管理落后、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认为操作风险不如信用风险重要,因而重视程度不够。城商行大都认为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是信贷业务,因而信用风险是城商行面临的最大风险。相比较而言,操作风险没那么重要,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就不够重视。事实上,由于操作风险会影响到银行的声誉,往往会引发流动性风险。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信用和声誉比大型银行脆弱,操作风险有可能对中小银行产生致命打击。因此,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应更加重视操作风险及其管理。

第二,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案件。现实中,由于操作风险发生后往往最终体现为案件,一些城商行风险管理人员就简单地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案件。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就被案件防控所替代。这实际上人为缩减了操作风险的范畴。

第三,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有不少人仅从字面理解操作风险,从而将操作风险视同于操作性风险,即只在柜面存汇、会计等操作性岗位存在的操作失误、差错等风险。而这类操作性风险仅仅是操作风险中的一小部分,即“高频低损”的那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高频低损”的操作风险对城商行的危害要远低于“低频高损”的那一类。

第四,认为操作风险不可控、不可测,无法主动管理。操作风险大都由人员因素引发,因而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事先难预测等特征。一些风险管理人员据此认为操作风险无法主动管理。事实上,通过对较长时期大量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操作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可以通过完善业务流程、开发风险预警系统等实现事先发现、主动防控。而在“被动管理”认识的支配下,由于不能投入大量资源,操作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有效开展,管理落后状况也就在所难免。

问题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薄弱

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就是银行开展操作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操作风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不强、操作风险大案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的薄弱。这一问题可归纳为“五重五轻”。

一是,重视业务发展,轻视操作风险管理。城商行普遍存在明显的规模情节和速度情节,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追求跨越式发展,忽视操作风险管理;在考核压力下,分支机构甚至出现违规操作、打球等情形。特别是放松对一些低风险业务的控制,盲目做大业务,潜藏巨大风险。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正是典型。

二是,重视事后管理,轻视事前防范。基于“操作风险不可控”的认识,城商行普遍重视操作风险的事后管理,通过加强审计、加大责任追究等措施,试图通过严厉的处罚和惩戒起到警示作用,以达到降低操作风险的目的。事实证明,该管理思路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是,重视个案查处,轻视全面分析。操作风险案件发生后,城商行通常情况下更强调对单个案件的查处和整改,但很少对银行历史上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件及外部案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使得操作风险管理的改善进程缓慢。

四是,重视基层人员管理,轻视高层人员管理。在“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的认识下,城商行更加重视对基层一线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管理,无论是检查力度、频度,还是检查深度、范围,都远超过对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但事实显示,中高层管理人员引发的操作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基层操作人员。

五是,重视审计稽核,轻视全面管理。以审计稽核替代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覆盖范围小,管控水平不高。

问题三: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尚未建立

操作风险管理架构是商业银行开展操作风险管理活动的平台,也是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管理流程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商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导致操作风险管理缺乏总体负责部门,相关职责混乱不清,严重影响操作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

首先,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下均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但这两个委员会主要负责的是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统筹管理,尚未真正将操作风险纳入管理范畴。

其次,各家城商行均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但该部门普遍仅负责信用风险管理,并不承担操作风险管理职能。换句话说,大多数城商行没有设置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相关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导致重复管理与管理真空并存、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主要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建设的所谓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未将操作风险纳入其中,更多的是强调对信用风险的全流程、全覆盖管理。

最后,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与总行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缺乏相对应,在分支机构层面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操作风险管理,而是分散于会计主管、风险经理、合规员以及审计经理等不同条线的有关岗位上,缺乏总体协调。操作风险管理架构的不完善还造成风险汇报路线不清晰,进而导致董事会及高管层不能及时、全面掌握银行的操作风险总体状况。

问题四:内控体系不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单一

从现实来看,城商行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单一,大多主要依靠内部控制中的传统流程控制和制度控制。而城商行普遍存在内控体系不完善问题,从而使得操作风险管理能力不高,操作风险大案屡有发生。第一,内部控制架构不完善,导致内控体系不健全。在公司治理层面,董事会未能承担起内控建设的最终职责,造成内控建

设缺乏全面性、前瞻性和持续性。在经营管理层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内控体系建设,各相关部门仅从条线管理角度开展内控活动,使得内控体系缺乏整体性。

第二,内控制度不完善。相当一部分城商行尚未建立起由战略层面、基本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等不同层面构成的内控制度体系,大多由各业务条线的业务管理办法或操作手册代替,制度对风险的控制力不强。

第三,内控关键措施缺乏,内控效果不高。关键岗位强制休假、轮岗轮调、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等内控关键措施对控制操作风险具有很好效果。但相当一部分城商行或由于人员不足,或由于不重视等原因并未建立起上述内控举措,或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未能严格执行,使得内控效果打折扣。而很多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与这些内控关键措施的缺乏直接相关。

第四,内控监督评价职能较弱,内控持续改进机制没有形成。由于历史原因,城商行内审普遍薄弱,而这恰恰是内控监督评价的核心因素。从而造成对内控缺陷的识别能力不强,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内控持续改进机制也就难以形成。

问题五:制度执行的监督评价机制缺乏,制度执行力不高

制度执行不力是很多城商行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城商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有制度不执行给银行造成的危害更大,因为在有制度的情况下往往会让风险管控人员放松警惕,进而发生风险。造成城商行制度执行力不高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过程,对制度出台后的执行情况则重视不够。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总行各相关部门均会积极参与,出谋策划。但制度出台后,在如何将总行的意图和制度的内含准确、完整、及时传递至分支机构方面,则做得相对不够。造成分支机构不能准确把握政策意图,影响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评价机制缺乏。制度出台后,相关部门并未建立起一种评价机制,以了解制度执行情况、执行中碰到的问题,以及制度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等,以便于对制度进行调整完善,造成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的脱节。此外,对有章不循、违规违章操作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也是造成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问题六:操作风险管理的电子化水平较低

研究显示,操作风险大都跟人员因素有关。因此,传统的制度控制、岗位制约等风险防控手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人容易受到自身感情、情绪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人工控制”来防控操作风险还容易带来衍生风险,如合谋作案等。换句话说,电子化的系统控制方式不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防控效果更好。这也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普遍较低。集中表现在:第一,业务系统的风险控制功能较弱,业务系统更大程度上是业务操作和处理系统,缺乏对各环节潜在操作风险的控制功能,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不够。第二,城商行大都没有建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不能对操作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实时监控和预警。操作风险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控制”阶段,操作风险管理效率不高。第三,尚未在对银行历史上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以为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做好准备。鉴于操作风险的特殊性,全流程管理、全覆盖监控是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基本要求。但在缺乏专门的系统,电子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城商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很难做到这一点。

篇9

【关键词】信用卡 风险管理 对策

一、银行卡业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超过28.5亿张,同比增长18%。银行卡跨行交易全年超过16万亿元、104亿笔,同比分别增长44%、24%。刷卡消费额超过1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预计超过40%,比2010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但随之引发的银行卡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信用卡套现、诈骗案件及涉案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及化解信用卡风险,商业银行与客户共同构建安全用卡环境已刻不容缓。

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方面

1.银行对信用卡客户的资料审核不严,为信用卡诈骗提供了可能。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卡客户资料审核不严,未发现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或未留存申办人现场照片,则冒用人恶意透支或申办人赖账,银行面临无法追偿的风险。

2.银行将个人账户作为商户收单资金结算账户,为商户和持卡人套现提供了条件,面临外部监管风险。银行为商户开立个人账户作为收单资金结算账户,违反了国家法律及人民银行规定,为商户协助持卡人套现提供了便利。持卡人通过套现将信用卡授信额度转变为现金,即获得了无担保的个人贷款,而发卡银行不知晓资金实际用途,难以进行有效跟踪检查,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可能演变为投资或投机风险,一旦投资或投机失败,极易导致持卡人无法偿还欠款,造成银行资金风险及较大外部监管风险。

3.银行设置商户类别码与标准扣率不匹配、扣率判定错误、录入错误等,造成部分信用卡商户交易负收益,直接影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也为套现节约成本。商户佣金为信用卡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由于银行人员操作失误或市场竞争因素等主客观原因,商业银行设置的系统扣率比银联规定的最低扣率标准低,导致手续费收入小于支出,产生负收益,直接影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商户POS交易手续费率较低,持卡人与商家或某些“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合作,持卡人通过付给商家手续费来获取套现。

信用卡套现危害巨大。首先,不法分子联合商户通过虚拟POS机刷卡消费等不真实交易,变相从事信用卡取现业务,背离了人民银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还可能为“洗钱”等不法行为提供便利,导致整体金融秩序不稳定。其次,非法提现对发卡银行伤害较大。绝大多数信用卡是无担保借贷工具,只要持卡人进行消费,银行就必须承担一份还款风险,因此银行通过高额透支利息或取现费用来防范透支风险。但是,信用卡套现逃避了银行设定的上述费用门槛,逾越了银行防范风险的底线。特别是一些贷款中介帮助持卡人伪造身份材料,扩大信用卡额度,银行的正常业务受到干扰,也带来了巨大风险隐患。持卡人持有大量套现资金,无异于获得了无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而发卡银行又无法获悉这些资金用途,难以进行有效地鉴别与跟踪,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实际上演变为投资或投机的信用风险。一旦持卡人无法偿还套现金额,银行损失的不仅是贷款利息,还可能是一大笔贷款本金。

(二)外部方面

1.客户不慎泄漏自己在信用卡申请表上填写的资料,可能存在信用卡被激活盗用风险。

2.客户在商户刷卡消费时发生遗失卡片,未核对消费金额;密码泄密;部分卡片长时间未使用,卡片丢失了也浑然不觉等事件,导致卡片被盗用或复制,给客户的资金安全带来了风险隐患。

3.客户在网上购物,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网吧等非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上输入信用卡信息;交易完成后未及时退出交易界面等,导致账户信息泄漏,账户资金被盗用。

4.大部分持卡人都接到过诈骗短信、电话,如:“您在××商场刷卡消费××元,如有疑问,请咨询×××”,“我行已从您的信用卡中扣收年费××元”。持卡人收到上述短信后焦急、慌张,未加判断就致电短信中的电话,并按要求转账,造成资金损失。

5.客户在自助银行使用银行卡时,出现吞卡、未吐钞等异常现象,未发现ATM插卡口或吐钞口周边异常,并拨打非银行客户服务电话,导致资金被骗走。

三、防范及化解风险的措施

(一)建议加大对银行卡立法的力度,威慑信用卡套现,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我国的信用卡立法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关银行卡管理的基本法律较多,如《公平信报告法》、《公平催收行为法》等,较健全的法律环境促进了美国银行卡产业的繁荣发展。我国应加快立法进度,促进银行卡大规模使用,满足市场和业务发展需要。

(二)银行内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信用卡受理及审批工作,正确开立商户收单账户及设置扣率,提升系统对商户日常运营及交易监控预警功能等,防范操作及外部监管风险

信用卡营销受理人员应认真核实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把好签约商户准入关,防范伪冒申请或恶意透支赖账的风险;严格按银联标准设定商户扣率,加强对批量套现、疑似套现商户的分析和后续跟踪工作,提高系统对可疑交易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规避外部监管风险。

(三)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方式提示及防范用卡风险,与客户共同构建安全用卡环境

商业银行通过安全用卡手册或公告栏信息,提示客户用卡注意事项,提高客户安全用卡意识。并配备巡查小组,加强对自助设备的管理和检查,防范不法分子在自助设备插卡口、吐钞口周边安装异物及粘贴虚假客户电话,与客户共同缔造安全用卡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回顾及趋势》(2012年2月《中国信用卡》杂志).

篇10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息披露柠檬市场债券估值

一、今年债券市场信用违约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营方面

从民营企业来看,信用违约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扩张激进、资本运作频繁,过于多元化投资;二是过于依赖政策补助来补充现金流;三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激进投资风险;四是在债券发行中存在欺诈行为,信息披露不充分。从国有企业来看,信用违约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被严重削弱;二是债务负担较重,行业景气度低;三是企业发生重大事故;四是地方财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重。

(二)财务及其他方面

从总体来看,本轮违约企业的财务特征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期间费用控制能力均优于上轮违约企业;在投资上较上轮违约企业更为激进;债务负担更重,现金流偿债能力较上轮违约企业更弱。从财务及其他方面来看,信用违约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子强母弱型集团公司为融资主体,债务集中在母公司层面,无优质资产和足够的现金流;二是短期融资占比过高,债务集中偿还压力大,而融资渠道受阻;三是应收账款较多,自由现金流不足;四是对外担保占企业净资产的比重过大,且被担保企业自身资本实力弱;五是企业存在去产能和环保压力。

二、信用风险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信用风险发展趋势

截至2018年8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出现实质性违约的发行人共51家,确认违约的债券共132只,本金共1243亿元,加上目前还未到期(未确认违约)的债券,违约发行人涉及存续债券量共1843亿元,与非金融类信用债19.3万亿元的存量相比,累计占比不到1%。我国信用债市场目前静态违约率仍很低,但违约逐年增加而且2018年以来有明显加快的势头。从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看,2014年有且仅有超日债违约,2015—2016年违约数量逐年增多,2017年由于产能过剩行业盈利和融资环境好转等原因,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较2016年有所减少。截至2018年10月15日,2018年新增的违约发行人已经有28家,为2017年全年总量的4倍以上。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3月,债券到期或行权的总额大,但从结构来看仍然是以AAA级为主,市场情绪不必过于恐慌。对于AA级债券发行主体来说,在未来一年内,第一、四季度的到期行权规模均超过去一年内相对应月份的发行总量,集中到期规模大,违约风险较高;自2017年12月以来,AA级主体的发行量明显萎缩,相对于未来两年内的债券到期行权规模来说,压力较之前有所增加,在市场行情倒逼之下,“部分行权”或者“不行权”将成为博弈点。

(二)信用风险防控需要关注的具体方面

1.担保及互保现象

民营企业再融资较难,需重点关注对民营企业担保较多的发债企业,主要类别为:互保较多的民营企业;对当地民营企业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尤其是级别较低的园区、高新区平台。此外,对于信用风险密集发生、对外担保比例较高的企业,也需要关注。地方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互保情况极为普遍,尤其城投平台为区域内国有企业进行担保,国有企业代偿的执行概率比民营企业更高。需要结合地方财力和地方债务压力看待对外担保占比较高的地方国有企业,谨防区域性金融风险。例如,一家东部地区百强县主平台,本来自己的行权资金都已准备好了,但一旦需对区域内其他平台的担保进行代偿,则会直接陷入无钱可还的尴尬境地。

2.城投平台的转型与合并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城市,融资平台将转型为城市运营管理型企业,将对存量债务进行置换或脱离政府隐性担保,发行主体将进入企业化运作。其整合方式:城投平台被当地国资控股平台吸收,成为当地国资控股平台众多板块中的一部分;将地方半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注入城投平台公司,提升公司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将仍以有基建需求的城市为主,进行平台整合和债务识别,公益性质较低的平台可能不再受到认同。其整合方式:当地大平台吸收合并小平台,在各级保留极少数高级别平台公司。地方各平台按照交通、住建等职能进行分割,资产重组,分属于各板块管理。

3.非标融资到期偿还压力

预计资金信托投放增速将大幅放缓,房地产行业将受到很大压制。近期供应链金融保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和购房尾款AbS规模持续增加,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但目前总量仍然较小。

三、信用风险增大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信用利差走势

信用风险既影响预期违约损失,也影响风险溢价,其中前者主要是通过评级差异体现,后者主要由投资者对违约风险预期的变化所决定。由于违约具有集中性、爆发性、系统性、传染性等特征,信用风险难以被完全分散,投资者会倾向于要求超出预期损失的补偿。所以当信用风险集中到来时,风险溢价会显著提升、利差会显著扩大且风险溢价的波动幅度可能远大于实际违约率的波幅。在国内,由于历史上实质性违约稀少,市场刚性兑付预期很强,违约风险显著影响信用利差的时期并不多。不过一旦发生,对信用利差的冲击幅度要远远超过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低评级个券来说,当市场情绪好转时,所处行业业绩改善明显、行业内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发债企业信用利差会先行下降,其中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信用利差调整幅度会更大。从发债企业所在地区来看,目前北京、上海的低评级城投企业信用利差表现较为平稳,河北、天津发债企业的信用利差有扩大之势。

(二)债券投资者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关注募集说明书的条款募集说明书是债券发行最主要的合同,是债券违约起诉的核心文件,但实务中募集说明书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债券发行文件中关于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触发条件比较模式化,不够细致具体,使得债券投资者相对于银行等其他债权人来说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此外,需要注意募集说明书中的以下内容:一是受托管理人是谁,受托管理人的能力如何;二是债券违约起诉时受理的法院为哪方;三是发行人及受托管理人如果未按照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履行信息披露等义务,是否会被定义为违约行为,债券持有人可以受到何种保护或有权要求行使什么权利。从实务来看,一是债券投资者与受托管理人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二是地方法院对当地企业可能存在地方保护现象,导致外地的债权人难以起诉立案。三是有些募集说明书仅约定发行人和受托管理人的义务,并未约定不履行义务的后续处理,导致债券持有人无法向法律机构维权。

2.交叉违约条款是否必须设置交叉违约条款的作用是当发行人出现违约之后,其余持有人可以申请法院立案和进行资产保全。自2015年我国发行首只附交叉违约条款的债券以来,附交叉违约条款债券发行规模占信用债的比重开始逐年抬升,2018年(截至9月底)的比重已超18%。我们认为交叉违约条款必须设置。如果发行主体其他债券违约,但债券持有人持有的债券并未到期,也未发生实际性违约,那么在缺失交叉违约条款的情况下,就会难以立案,而且债券持有人申请诉前资产保全的难度也会很大;如果有交叉违约条款,则债券持有人可以迅速申请立案和进行资产保全。

3.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与债券持有人是否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受托管理人可能是债券发行人的主要贷款行,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利益冲突。受托管理人也可能由于人员变动、业绩压力等,未能做到勤勉尽责,持续督导也可能仅流于形式上的信息披露和书面沟通,对债券发行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从多个债券违约的案例来看,都存在债券发行人不按照受托管理人和评级机构要求披露信息、提交相关资料,以及挪用募集资金等现象。

4.出现违约之后是否可以依赖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进行协调和组织维权当出现债券违约之后,若依赖受托管理人组织“抱团”维权,可能效率较低。因为在实务操作中,变卖资产进行偿债的顺序并不是按照债务到期的顺序,而是按照资产查封和冻结的轮次。即便是已被抵押的资产,其处置也是由进行查封、冻结、扣押的法院执行,而不是由执行抵押的法院来执行,因此债券持有人要用最快的速度申请资产保全,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5.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是否都履行了债券持有人大会的通知义务、债券持有人的参会意愿如何债券持有人大会有可能由于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未及时通知、不支持远程参会或授权参会等原因,导致参会人员较少。从实际违约案例来看,在进行地方债务置换时,按照规定,对于将城投平台债务纳入一类债务的情况必须召开债券持有人大会,在议案通过之后一般需要提前偿还。对于债权人不同意在规定期限内将债务置换为政府债券的,仍由原债务人依法承担偿债责任,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由中央统一收回。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其出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而在近期密集进行的债务置换及提前偿还会议中,债券持有人参会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其原因有可能是受托管理人未通知、债券持有人忽视公告,或债券持有人对议案中提前偿还的补偿不满意。

6.债券持有人大会的作用及其是否能够保护债券持有人债券持有人大会的弊端在于:未明确可以提交的事项和债券持有人大会决议的效力,也未明确对于发行人不配合执行债券持有人大会决议时的解决方式。从实际违约案例来看,当出现债券违约之后,会出现发行人不配合执行债券持有人大会决议等情况。比如,东北特钢出现不同意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的情况,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反对其债券持有人大会通过的多项债项提前到期的议案。由于目前对债券持有人大会的管理存在上述不明确事项,使得债券持有人大会的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

四、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探讨及建议

(一)债券投资中辛苦调研为哪般

在债券投资中,投资者能否只依据发行人的财务报表进行投资?为什么投资者要进行调研?在投资实务中,投资者不能只依据发行人的财务报表进行投资,而是需要调研,这是因为:一是债券发行流程较长,因而在实际发行时,募集资料已经有所滞后。二是发行人主动披露的频率低、披露不够详细;私募债发行人更无须主动披露。三是信用债流动性较弱,在债券存续期间,如果发行人资质恶化,那么债券卖出难度大,如果持有至到期,则风险较大。对于以摊余成本核算的账户,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即便发行人资质下滑,也不会体现在账户净值中,因而投资者卖出愿望较低,但如果持有又会心存疑虑。从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信息披露要求来看,企业债的信息披露要求最为全面;公募公司债需要进行定期披露和披露重大信息;私募公司债按照募集说明书的约定确定是否进行定期披露,但需披露重大信息。从私募债来看,在实际执行中,有些私募债会定期披露年报和中报,也有些私募债不定期披露。从披露信息的详尽程度来看,定期披露的信息远不及募集说明书和评级报告详尽,不足以判断公司经营情况和信用资质的渐进变化。与上市公司披露相比,更不存在对公司经营数据、发展规划、拟投资项目等的披露,信息披露程度较浅。而从目前的违约纷争中可以看出,对于募集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是否全面、真实、有无隐瞒,也存在争议。从调研对象来看,比较常见的是财务负责人、证券代表等,而更有价值的调研是对企业工人、车间甚至当地居民的信息调查。调研的价值在于进行尽职核查,核实发行人和募集说明书所述情况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项,以及调查公司管理机制、运作效率、战略规划等。我们提议:仿照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债券发行人披露所有公开信息,披露投资者调研访谈纪要。

(二)如何约束发行人

债券发行流程较长,从编写募集资料到实际发行,存在一定时间差,因而会存在未公开信息。从实务操作来看,发行人对财务报表粉饰的情况比较普遍。交易所会对发行人的财务报表进行核查监管,也会对部分发行人下发问询函,发行人必须进行答复。但表外负债不属于必须公开的内容,即使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去核查,也难以摸透实际情况。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募集资金用途为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银行类投资者对发行人的掌控力较强,并有可能通过信贷掌控发行人的抵质押资产。因此同为债权人,当地银行要比非银行类机构具有更多的优势。非银行类投资者本身仅仅是持有信用债,当发行人的信用资质严重恶化时,应迅速采取法律手段,比如聘用具有经验的律师对债券及早进行处理。

(三)投资者能够做些什么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资产端可通过一些风险预警软件保持对持仓主体的跟踪,并对资质较弱的主体持续调研。从历史违约案例来看,在出现问题之后,投资者常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债券持有人大会并且要求发行人对债券追加抵质押和担保,与发行人谈妥条件,还可以将资产出售给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和垃圾债投资者。在负债端,负债来源有可能是来自于机构或居民,而机构的申赎行为存在一致性,会对账户的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管理人的动机是将长期稳定负债与资产进行对应,但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持仓估值发生波动而进行赎回。对于以成本法核算的账户,如果发生“踩雷”事件,在当日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估值,必将使得知情投资者先行赎回,从而将损失留给后来的投资者。以市价法进行核算的账户估值依据为中债估值、中证估值或收盘价格,但价格也可能存在被市场情绪、舆情等影响的可能性。银行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业不良率远高于目前债券市场的违约率,银行与券商的差异在于谁是信用风险损失的最终承担者、对于不良资产是否计提拨备等。基金的估值应恰当地反映持有资产的公允价值。由于大部分信用债的活跃度较低,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广义基金对信用风险存在低估现象。当持仓信用债主体资质恶化时,债券的市值下跌,流动性急剧减弱,卖出价格需要在中债/中证估值之外加上流动性溢价来补偿,基金应及时调整该持仓券的估值。如果发生某些事件使得基金持仓主体潜在违约概率大幅上升,该事件的影响使得潜在估值调整对前一估值日基金资产净值影响较大的,也需按照会计准则对该主体所有持仓券整体计提减值,使得投资者承担同样的风险和收益,这样资金可能就不再有提前撤出的动机。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机构来说,建议做好流动性管理,提高组合中流动性较强的债券品种比例,降低低评级债券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