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森林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必要性 保护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27-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业快速发展起来,导致了森林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建筑需要的木材质量也在逐年下降,还有的地方出现公益林被毁坏的情况,一些河岸也开始坍塌,严重威胁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只有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才能还人民一个宜居的绿水青山。另外,林区的河流小溪还承担着净化空气质量的功能,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1 浅析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必然性和意义
1.1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当前,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加快了水循环的速度,使得处于坡下的林地常常遭受洪水的侵蚀,加大水土流失的速度。另外,单位面积内的草场畜牧数量过多,加大了草场的负荷,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森林植被;近年来,随着旅游文化的开发,山区、林区、牧区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人的实践活动增加,必然会对森林植被造成损害。因此,加大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对此,要适度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恢复森林植被的生态空能,从根本上减少人为活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1.2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典型的草场中,仍然保留着原始牧民的生活习性,牧民们逐水而居,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变化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系统中,草场、森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区域而言,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把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上升到经济发展高度,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的需要
我国大型的森林、草场等都处于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畜牧业息息相关,只有经济发展稳定、生活富裕才能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夯实基础。一方面,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依托畜牧业支撑,他们能够通过畜牧业的发展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料,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只有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才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A[1]。
2 浅析当前森林植被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渐进行转型,不管是人口数量还是人口密度等都在逐年增加,然而草场的规模是一定的,这就加大草场的负荷量,导致超负荷放牧的情况出现。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一些农牧人口开始把牧区向林地转移,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的覆盖。另外,由于放牧区域处于林下空地,随着放牧时间的增加,开始逐渐蚕食林地,严重威胁着自然森林资源。加上林木被盗现象严重,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且林下植被的生长速度缓慢,导致部分幼苗不能存活,逐渐出现了森林结构单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2]。
3 浅析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对策
3.1 调整畜牧结构
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牧结构调整的工作,在政府的引导下,搞好牧民的定居工作,全面推进小畜牧项目,并逐渐取代大畜牧项目,要使畜牧业的发展向规模化转变。对此,政府要起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实施,加强新型放牧理念的宣传,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的伟大目标。另外,在调整畜牧业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全面建设生态环境的必然举措,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作用,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3.2 加强林业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加强林业保护的有力措施是实行封山育林,并大力推广人工造林项目,从根本上增加森林资源的覆盖面。对此,党和政府要加强森林植被保护的宣传,积极引导当地百姓植树造林,从而促进森林植被的快速增长,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破坏程度严重的森林植被。另外,针对当前突出的林木矛盾,政府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从而达到缓和林牧矛盾的根本目的。
3.3 开发建设水利设施
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域,可以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功能无疑是强大的:首先,在缺水季节,可以利用水利设施储蓄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另外,水利设施还承载着净化空气质量的功能,以改善植被生长环境为切入点,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能够为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奠定基础[3]。
参考文献
[1]巴合提・奴拉力.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0,08:194.
篇2
这次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以及3月6日市局召开的全市林业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来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认真分析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今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刚才,00同志总结了去年以来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成绩及存在问题,并对今后森
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00同志就近期如何做好森林公安执法工作作了布置安排。两位同志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就不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林业。现代林业建设,第一要义是就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森林总量和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实现和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因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森林资源保护在林业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任务,一定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生态文化培育中的突出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特别是市委书记00同志到任以来,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也是发展”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科学准确地把00城市形象定位为“客家古邑·万绿00”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就是在这个大背景前提下,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林业生态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市委《决定》),足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林业的高度重视,足以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与此同时,我市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最近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围绕加大林业管理力度、制止大面积盗伐林木、营造风景林、加强木材流通管理等内容提出了建议。其中周辉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林业管理力度,促进生态河源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凡被列为重点建议的,市人大代表将会进行视察,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因此,做好当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比任何时候更重要,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希望大家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下狠心,用猛药,动真格,敢碰硬,做到“责不到位就换位,不换脑筋就换人”,高度重视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依法治林,扎实推进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为推进新时期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强化依法行政,努力开创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新局面,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林意识。管理和保护好森林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部门的事,它涵盖了从种苗选育早植树造林、中幼林抚育到森林资源的管护,从森林采伐到木材管理利用的全过程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多个方面。我们要用生态林业的观点发展林业,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林业,树立宏观森林资源观念,从整体上管理森林资源。只有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新的突破,才能在管理手段上有新突破。因此,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依法治林,开创新局面,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从注重对破坏森林案件的查处工作转移到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基础工作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上来,防患于未然,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规定措施的落实;二是要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更高层次的全过程监管上;三是要从注重行政手段保护转移到注重法律、行政和经济等综合手段保护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执法监督检查和经济政策的引导上;四是要从对森林资源的被动保护为主转移到主动预防上来,把着力点放在宣传、教育、疏导等预防上。
带头执行,确保令行禁止。在这里,我重申一点: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先锋队,要带头认真对照学习市委《决定》精神,着重抓好市委《决定》涉及森林资源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和督办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管、专人抓、出成效。
(三)要坚持以开展林政资源综合执法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全力打好森林资源保护的攻坚战。当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乱砍滥伐、批东砍西、批少砍多的案件屡禁不止,屡查不绝,严重地威胁着林业生态安全。二是非法占用林地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去年我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理非法占用林地的专项行动,有力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的嚣张气势,但是没有彻底清理,存在死灰复燃的现象。三是我市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难以监督木材运输,非法收购、非法加工和非法运输木材的违法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地影响着林区的正常生产秩序。四是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基层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工作人员存在较为严重的“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渎职不作为及乱作为等违法乱纪行为,这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林业部门形象。在最近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述有些问题已经引起市有关领导和市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已经到了非痛下决心解决不可的地步,否则,我们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将失信于民,将无地自容。为此,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迅速动员一切力量,充分发挥各级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作为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中坚主体力量,以铁的手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管理专项行动,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形势有明显好转:一是各地林政管理与森林公安部门要牢固树立“一家子”思想,在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各项工作中做到不讲价钱,服从分工,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重拳出击,建立完善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森林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林业执法优势,主动出击,敢于碰硬,进一步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侦破查处力度,大力查处破坏森林资源面积大、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关心、媒体关注的重大案件,达到杀一儆百、教育群众、震慑罪犯的效果。今年市局拟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林业系统内部和社会各界中聘请森林资源保护监督员,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公开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林业部门内部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弄虚作假破坏森林资源或者造成森林资源巨大损失的,要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决不允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森林资源保护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重点是要宣传报道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管理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战果,宣传党和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决心和态度,宣传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为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所做的工作;对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巨大、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查处难度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要结合专项行动的开展,深入基层,深入林区,送法下乡,送法进山,广泛宣传国家、省、市保护森林资源的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总之,要通过有力的宣传工作,有效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提高全民、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森林公安和林政管理部门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机构,承担着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政管理的重要职能,而这些职能履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发展,影响到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森林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现代林业的建设,也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尤其是森林公安机关和林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自身工作职能,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研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建立有效管理、预防、控制违法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的全方位长效机制,从而做到标本兼治,在根本和源头上遏制住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要认真落实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保护森林资源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的要求,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各项保护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列入林区治安综合治理范围,统筹安排和考核。要广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保护林木的自觉性,防止发生恶性毁林事件。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国有林场要抓紧实施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森林资源保护上来,将护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工段工区,做到林区所有区域、主要水陆交通路口均由各林业局(场)领导划片负责,林业职工承包管护。要立即组织专业护林队伍昼夜巡查,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林政稽查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监督检查和林政执法骨干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建设,要本着充实力量,完善职能的原则,调整警力布局,提供可*的勤务保障,千方百计提高森林公安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控制能力,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按照“林区内外结合,山上路上结合、地方公安与林业公安结合”的原则,从武装清山、道路巡查、查处案件、打击团伙入手,将日常工作与集中统一行动结合起来,重点打击乱砍滥伐、人为纵火、盗伐盗运、伪造票证、冲关闯卡、暴力抗法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体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三)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要针对目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县区林业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特别是各地要认真落实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规范林地的保护和管理。
(四)要加强林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执法监管能力。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和监督体系,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要大力加强林区“四网”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防控网络,增强预防、控制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深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整。一直以来,人们均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不完整,外加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奖惩与鼓励机制,这大大增加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四、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从长远角度出发规划生态建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分析,循序渐进。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在现有林区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依据生态系统的实际类型合理划分、科学布局。对于国家珍贵、稀少的动植物,应加强保护。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有效考量[3]。
(二)加强宣传。宣传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加强宣传,不仅能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印发宣传手册,也可以组织观看环保视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唯一的,也是共同的生存环境,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作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将相关投资列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提高关注度,优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经济资源是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防火等各种活动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应全面管理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金,并编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补偿规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另外,制定科学的优惠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长期贡献于荒山开发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其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重视度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注重管理。行政管理是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注重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我们应制定具体、规范的管理职责,明确自身职责,实施逐步管理。在生态系统中,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保护情况,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表现积极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严肃惩处表现消极或者犯错误的人员,如若违反法律,应对其实施法律制裁,借助法律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全面落实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快速恢复生态系统。
(五)全面种植阔叶树。现阶段,人工生态林种植、砍伐以及修复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全面种植阔叶树,且完成种植工作后,禁止采伐,这是因为阔叶林不仅具有抗风固沙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蓄水功能,绿化配置较为合理,大大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另外,种植阔叶树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特定的年限后会将其划给集体。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应为子孙后创造一个不存在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森林绿化着手,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妥善处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
参考文献
[1]伊学清.森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9-26.
篇4
【关键词】生态效益 森林价值
一、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的基本内容
(一)森林生态效益概念和种类
森林生态效益,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对人类有益的全部效益。于振伟等认为森林生态效益,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对人类有益的全部效益,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效益、环境系统的效益、生命系统与环境相统一的整体提供的整体效益以及由上述客体存在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所有效益;郎奎建等(2000)把森林生态效益定义为:森林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对生命和环境组成地球生物圈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有利人类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公共商品”特征的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净化大气等公益效能。森林的生态效益往往不能直接用货币的形式来计量,但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来计量,因而人们也将森林的生态效益称为间接经济效益或间接利用价值。
本文认为森林生态效益是指森林资源具有的生态效用性和森林生态功能被社会利用产生的效果性的效益总和。森林生态效益具体包括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固碳持氧、净化大气、消除噪声、减轻水旱灾、保护野生生物、增加旅游效益等多个方面。候元兆等根据国家“九五”攻关专题“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效益观测与效益评价技术研究”文本,界定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抑制风沙、改善小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减轻水旱灾害、消除噪声、游憩资源、野生生物保护十种生态效益。
(二)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概念
森林资源总价值等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及存在价值之和。森林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指它的木材价值,由市场直接计量。后面三种属于非直接使用价值,它们基本上是市场失灵的。存在价值主要是由生物种群生存权定义的价值,这种在生存权意义上的价值是不能经济计量的,至于选择价值更不好进行经济计量。所以从目前来讲森林资源总价值主要由它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构成。本文中所指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主要是森林资源中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特征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二、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研究的意义
森林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随着人类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增加,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不断提高,并大大超过森林直接经济效益。开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森林生态功能是强大和多方面的。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实现,可以将森林具有的生态效益以货币量形式公诸于社会,巨大的效益转化成具体的货币数量,这可使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产生的对环境的巨大影响作用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同时也更具说服力,从而进一步引发社会公众对生态建设状况的关注,培养他们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并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林业和生态建设。
(2)有助于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价值补偿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途径得以完全实现,森林所有者缺乏保护经营的经济动力,从而制约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为达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以解决森林的外部效应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开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通过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3)有助于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系统。对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和试验,在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中应建立资源核算的理论,新的核算体系将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开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研究,也是建立综合的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构建具有良好结构和功能的森林生态体系。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研究也是实施林业建设的重要工作基础。只有在确认了森林生态系统带给人类的价值高于林业建设的投入时,人们才会认识到林业建设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只有充分认识不同类型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效益,才能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和经营目的实施林业建设,构建具有良好结构和功能的森林生态体系。因此,开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研究,认识不同森林类型的价值,对更好地指导人们参与林业建设、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于振伟,陈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3(3).
篇5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森林资源被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森林资源是一种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的可再生资源,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以及环境的恶化,都对森林资源的再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切入点,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管理策略。
1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的消耗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这就很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长此以往,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受到牵制。为此,追求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循环利用和动态平衡系统内能量的转换,充分发挥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森林资源得以可持续再利用,并对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从森林可持续管理角度出发,森林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出来,人们不能只重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更应该种注重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保护。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的科学使用和开发,在持续发展视角下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结构合理性具体体现在其状态、功能与结构的合理上。另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要以合理利用开发为前提,全面贯彻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要基于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考虑到多种森林效益。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
2.1 健全相关法律管理的条文制度
在我国不断的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法律法规能够起到对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保护部门从业人员工作行为进行严格约束的目的,从而使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林业相关部门要将有关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系统化的监督机制,使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得到强化。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要兼顾到森林资源保护涉及到的多元化元素,并对林业行政方面的保护与管理水平进行提升,通过税收来平衡森林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最终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2.2 完善林政管理监管体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完善我国的林政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林业的长远发展需求。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及措施,具体体现在成活率验收方式、限制森林采伐和林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实施上。而强化法律的操作性能够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体系监管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2.3 遵循“近自然林业”理论
目前,世界所公认的先进林业理论的方法和原理为“近自然林业”,该理论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与科学发展规律。随着我国植树造林的大规模进行,从森林的标准评价角度出发,一些功能较低,不能与环境相协调和不具备持续经营的“森林”是不合理的。为此,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森林功能的多种自然属性,并对森林的多种效益以及森林管理体系的功能加以发挥,从而使每块森林区域的资源保护与管理都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2.4 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林业相关部门要不断建全对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体制,并对森林资源的产权进行明确,及时出台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我国的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另外,森林资源评价体系的出台以及森林资源流转的建立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发放林业产权证,对森林资源的使用权加以明确。
要严守相关法律规程,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森林资源。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产权的责任和所有权,能够起到对森林资源权利进行有效利用的作用,同时,森林资源产权人要提升自身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重要认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这个命题意义重大,我们要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到方方面面,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努力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提升思想认知意识,辅之以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并积极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宣传教育,使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厚文.基于可续发展观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3,(12):167.
篇6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植被退化速度非常快,全国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荒漠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沙化成荒漠的面积达到2100万m2左右。这些自然灾害和森林资源破坏存在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建立了很多生态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森林的覆盖率,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差距仍然比较大。而且,森林中可以采伐的树木越来越少了,有的学者预计可能在七八年之后森林里的木材就没有可以砍伐了。上述这些情况都警告着我们非常有必要保护当前的森林资源,不能使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应该倡导退耕还林政策,同时还应该开垦荒山,严禁任何人乱砍乱伐。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不能采伐天然森林以及原始森林,我们应该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很多深山老林里居住着的都是少数民族人民,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我们应该努力改变他们以往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抱有“靠山吃山”的想法,应该多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他们的生存创造更好的环境。
2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人类和动物都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应该是一种朋友关系,但是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捕杀各种野生动物,尤其是近几年来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很多野生动物都已经开始濒临灭绝的地步了,特别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中曾经吃过野生动物的人超过47%,也是由于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才会使人们感染到了某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比如SARS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毒,因此人类一定要和动物和平共处,严禁随意猎杀、食用野生动物,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主要是指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相处规律,具有环保性、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性等多种特点。一般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水、微生物、动物、温度、阳光、植物、人等各要素构成,其中每一种构成要素的组成以及功效都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关系,如果有一方存在威胁的话,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一旦打破了这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可能会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比如,如果人们过度的砍伐森林的话,森林的结构以及功能也会被破坏,这样就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以及自然灾害。以往地球的生物都和平共处,有很多种物种,整个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但是当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迅速减少,很多物种快要到灭绝的境地,严重威胁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经过相关的实践研究证明,生物多样性是促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尽力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平衡好森林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开发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平衡好林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做好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发展林业。林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生态价值,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出林业发展的价值,应该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林下资源主要生长于森林中,这些生物资源非常依赖森林这个大环境,假如对某种生物资源开发过度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森林内部环境。因此,一定要确保不牺牲、不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开发,这对于促进我国森林、林业生态系统和我国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将森林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齐头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资源等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开发和森林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5结语
篇7
关键词:森林防火;新时期;防火措施
1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森林是历经多年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循环系统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森林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是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而一场火灾却能轻易地破坏掉一大片森林,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森林防火,刻不容缓。
1.1 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1.2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3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远低于72%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
1.3 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另外,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防火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同少数不法分子作斗争,防止其故意纵火,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2 新时期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
2.1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分为火险预测、火灾预测、林火预测和可燃物湿度预测等。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和天气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及时预测,它不仅能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还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火源进行及时管理,及早提高人们的防火主动性和意识。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所得到的科学数据,通过分析对出现火灾的可能性进行准确预判,并及时利用广播电台等各种方式渠道进行火险等级通报,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
加强森林火险的实时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火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因此,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一般都采用4个空间层次进行定位,具体为地面巡护、高地瞭望塔、飞机巡护和卫星导航监测。地面巡护主要由林区的管理员和专业护林员进行定期巡护,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排查,一旦发现火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组织人员扑救,其特点是灵活机动。高地瞭望塔主要是针对重点多发易发区域进行巡护,利用罗盘第一时间定位森林火灾位置,并及时通报,做到科学高效。飞机巡护和卫星导航监测主要是应用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利用CPS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监测系统等手段,准确对森林火源自动监测,消除死角,弥补了其它监测的视觉弊端和盲区。四位一体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自动监测系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及时、有效的决策。
2.3 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把现代通讯网络引入森林防火中来是必然趋势,建设一套科学高效的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有利于对火情有效监控并及时作好处理,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森林防火通讯网络主要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2种,其通讯方式主要采取超短波、无线电台和监控探头抓拍等手段,然后通过数据上传,进行科学汇总。在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时,要使各部门、各地区、各林局间形成资源共享和联动协作,加强森林防火信息的互通和传递,最终建成一套有效的森林防火网络系统,为森林防火保驾护航。
2.4 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森林防火仅仅“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要付诸于实践,首要的是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设置森林火灾隔护设施、加强林区公路补给站的建设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8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因为乱砍滥伐导致沙尘暴、土地荒漠化等现象增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系统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保护工作人人有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可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做好保护工作,要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就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使我们宝贵的财富,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的同时,还能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等,合理的开发利用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随着雾霾、工业污染的加剧,城市更需要树木来净化空气,森林资源具有相当多的作用,保护森林资源迫在眉睫,坚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2.影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森林资源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改正和落实,导致森林资源的发展落后,更无法贯彻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大致的原因有:监督力度不足和法律监管不到位导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无法顺利展开。2.1监督力度不足森林资源的管理,国家的相关人员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力量,但是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监管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不断减少,部分人员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以及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就盲目的认为森林资源多,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对森林资源不加以管理,进行大肆开发,对树木进行大量砍伐,然而忽视了它造成的损失,更没有认识到它带来的价值。2.2法律监管落实不到位我国制定并颁布了《森林法》以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法律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依旧存在很多的破坏以及还有诸多恶性事件发生,例如:对树木进行贩卖、走私、不按规定大力开发等,这都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使不法分子无法无天,以损害众人的利益来谋取个人利益。
3.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整个时代所要求的,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森林资源保护迫在眉睫,我国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加之近年来环境恶化加重,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森林对这些问题都具有良好的解决作用,因此,加强森林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改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以及预防措施和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3.1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无节制的开发和大量乱砍滥伐导致的。我们要采取法律措施严加规定,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对于树木利用率低的企业要勒令修整,以提高树木的利用率,以节约资源;树木的采伐必须要有相关单位的证明签字方可允许采伐;对于不听指挥的人员采用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置,让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进行合理开采。3.2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他们加大执法力度,要坚决按照规定展开工作,要意识到森林资源的宝贵,对不按照规定进行工作的人,先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反复不按规定工作的工作人员给予开除处分。要力求让管理队伍尽心尽力为森林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3加大宣传力度以及预防措施为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众多群众都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法律,工作人员、政府等要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公益片在电视、网络、相关媒体上播放,开展全民知识竞赛活动,设置宣传栏进行宣传,定期到各社区开展知识讲座,让群众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森林火灾问题也比较严重,也是导致森林资源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做好防火工作,防止火灾造成的损失;每年都要组织全民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对于所植树木相关单位要对其负责保证其成活率,政府要加大对绿化的监管以及扶持,保证城市拥有基本的绿化面积。3.4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森林资源的保护越发重要,要不断完善和规划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体系。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森林的管理制度。对珍惜树木建立网络系统进行监管,对乱砍滥伐现象进行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抵制毁林开荒等行为,通过多方面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并且通过对树木的保护来有效缓解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问题。
结束语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每一位公民力所能及的事情,近年来在随着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世界这个大环境的要求要低碳环保,更要求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便要求我们要做到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运用合理的制度才能够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并要扭转传统的森林资源以木材为中心的的发展理念,现代森林资源不仅仅依靠木材谋取经济利益,它是人类的“天然氧吧”,对人类生态环境的该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可以有效的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让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绿色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彦良,马沂龙.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268.
[2]陈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4,09:46-47.
[3]冯恩旭,孟瑞,王宾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6:235.
[4]王育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48.
篇9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 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 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 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 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 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
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禁区”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 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篇10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
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
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7] 黎德化,刘娅群.论森林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表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