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

篇1

我不想对这种运动式的造势是否真的能够造就出一个规模产业做太多的评论,我在这里要特别探讨的是科技创新产业和创意产业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果按照我们可以接受的宽泛定义,科技创新包括了产品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运营管理模式创新,而创意则更多地体现为可单独呈现或服务于其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突破性表现服务技能。从本质上说,创意产品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较有特色的创新型产品与服务,而创新产业中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实际上是需要结合甚至高度依靠创意服务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集,也就是创新与创意产业之间不仅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高度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蕴涵关系。至少现代创新与创意产业之间是这样的关系。

将创意产业与创新产业分割,对于创意产业来说,其一,会令其与主流商业产品及服务之间的关系削弱,从而演化为边缘化产业;其二,使个体化、闭门式与自悟式的落后作业形态成为所谓的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主导形态,实际上这些作坊与创新产业之间并不构成产业型的有机价值链;其三,令这样的产业成为依赖政策驱动与注血的产业,而丧失通过与主流商业产品及服务创新的关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科技创新产业来说,这意味着,其一,关键的技术设计进步因界面工艺创意水平不足而很难有效地实现市场价值的转化;其二,使科研创新人才和创意人才之间难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三,导致对于创新和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政出多门(文化部门的创意产业和科技部门的创新产业),各自形成新的部门利益,而并不能支持两者本应有的自然结合。

好莱坞的观众预览测试服务(利用电子测试装置了解、测试观众对电影粗剪片兴趣度分布的设备与测试流程)能够帮助电影导演了解观众的口味分布,从而在最终剪辑时有效地考虑观众需要。在这样一个工作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创新与创意的有机协调。其实,今天我们对创新和创意产业都不只是一个扩大投入的问题,还有一个适当界定市场容量及判定市场需求空间,而设定更具市场可行性的概念开发的问题,只有这种消费者需求导向型的创新和创意产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低市场价值的创新与创意活动。而这恰恰是因为政策驱动、个体作业、精英灵感较为明显的中国创新和创意产业机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篇2

关键词:新经济环;企业统计;改革

Abstract: The new economy is and lead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from this by the high tech innovation, facilitates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rrival. The new economy is in the human economical history unprecedented take the high tech as the foundation reform economy. The new economy takes one kind brand-new based on the newest technical and the human knowledge essence economic form, already became new times the brand-new concept, brings to the world attention.

key word: New economical link; Enterprise statistics; Reform

前 言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正文

新经济(new 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篇3

创新成为企业赢得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这已经是市场公认的命题。而CFO及其带领的财务部门在企业创新的投资流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CFO又多了一个新的职能:创新催化剂。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近日联合了一个题为《创新管理—发挥财务的力量》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一些全球领先的企业里,管理会计师在企业CFO的带领下,对推动企业创新发挥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早前,安永也曾了题为《规范性的创新投资管理:在推动科技创新与成长中取得平衡》的报告,称CFO的角色和责任在许多公司中缺乏明确的界定,从而降低了他们在创新流程中可以做出的贡献和对项目效益的提高。调查显示,有70%的中国公司都认为,CFO能够协助确认表现差的投资并及时做出纠正。

纵观全球领先企业,财务团队与企业的整个创新循环高度融合,财务人员持有清晰的框架来支持企业的创意与创新。自创新的最初始阶段,财务人员就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识别具有市场潜力的新概念。对于新的项目,他们调整企业严格的财务指标要求,使用分阶段的测量考核办法,以免将好的创新项目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在从创意到商业化的漫长道路上,财务也必须接受失败的可能性,为“试错”做好充分准备。

《报告》结合包括可口可乐、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以下简称“壳牌”)以及英国电信集团等全球巨头公司CFO的专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核心在于,它为CFO指明5个领域作为采取行动的参考:

第一,营造以创新为核心的思维模式。

CFO需要密切关注业务,推动企业的创新;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包括财务报告流程、薪酬体系以及KPI考核体系,能够支持创新活动而非阻碍创新的进行;同时,为创新提供激励机制,确定恰当的风险偏好。

第二,尊重并培育创新进程。

CFO需要分析探求企业创新的源泉,了解财务工作如何支持创新进程;平衡财务管理流程制度与创新项目天生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鼓励财务人员多与业务部门沟通,协同合作,接触并融入到更多的创新活动当中。

第三,铺就盈利之路。

作为财务掌舵者,CFO需要使用财务工具建立模型,合理评估新产品或新创意在不同市场、不同情境下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充分理解公司的整体战略,思考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选拔财务专业人士参与创新过程,以帮助创新项目建立商业模型。

第四,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使用适当的财务指标。

CFO要懂得财务指标的运用:使用分阶段的方式,分配预算、分解目标及其他各项财务指标;将结果量化,通过专业评估,确定项目的收益和可行性;项目开发过程中,使用定性及定量的方式,评估整个创新过程的进展。

第五,平衡对待创新风险。

风险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CFO,需要确保风险偏好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政策、风险与回报制度以及财务报告流程一致;确保风险战略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创新的机遇以及危险;当然,也要将创新一分为二,考虑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同时考虑拒绝创新带来的潜在危害。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 市场失灵 政府救济

基金项目:校企协同创新困境及合作共赢机制研究[SJGLX167],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高新技术知识在国家创新系统内的流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转型”与“创新”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搭便车行为、机会主义行为、产权限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锁定效应等问题都会导致协同创新活动的市场失灵。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是一个理论和现实热点,要建立成熟发达、高效运作、监管有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离不开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的深刻诠释和经济学视角分析。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的诠释

“协同”一词古已有之。《汉语大辞典》将“协同”定义为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 “协同”与“合作”虽然意义相近但又有本质的区别,美国学者Miles等人指出, “协同”与 “合作”是不同的过程,协同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结果,未来收益的分配也可以事先协商,而合作的各方则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开展活动的。[1]由此可见,相对于合作而言,协同更加强调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公平诚信合作环境,协同各方为实现相同的目标可以精诚合作。

关于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美国学者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将其定义为“具有相同集体愿景的人自发组成小组,借助某些平台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及工作状况,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2]协同创新则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创新过程,指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加速创新进程。自洪堡理想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来,大学就开始走出象牙塔,与世俗的产业有了最初的结合。到1906年,美国赫尔曼施耐德开创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三方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进入21 世纪,各国争相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对产业创新、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之间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概念内涵、组织模式、战略走向的研究层出不穷。[3]

综合以上观点,产学研协同创新(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指企I、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活动。[4]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市场失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有其必然性。协同创新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创新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创新产品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创新要素的产权限制以及科技商品的锁定效应必然会导致垄断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一)协同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不同,不确定性是其基本特征,不确定性存在于创新活动的探索、试验、研发、成果转化等各个过程。[5]任何创新活动都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说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协同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转化,能否立刻被市场接受都是未知的,表明协同创新活动存在市场的不确定性;即使协同创新成功,创新主体还面临着战胜竞争对手的挑战、创新能否带来收益及所带来收益的大小、创新产品的溢出效应以及原有产品的锁定效应等不确定性;各创新主体之间还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国家政策的变化、合约履行的不可量化等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初期,创新主客体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使得各创新主体不会轻易冒险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去。

(二)协同创新的“经济人”特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经济人”特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总是倾向于做出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选择,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创新成果的公共性、外部性以及协同创新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为经济人的搭便车行为和偷利行为等机会主义提供了可能。[6] 创新成果一旦公开,就使得竞争对手或不法商家非常低廉甚至无偿取得相关技术知识,并迅速复制,经济人利用创新成果的公共性和外溢性“搭便车”,使得创新主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使得许多企业不愿为创新活动投资,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其次,信息不对称虽然是产学研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前提,但是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也为经济人的偷利行为提供了便利,从而使得协同创新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高校具有不同的优势,掌握不同的资源,任何一方有意或者无意隐瞒某些重要信息,就会造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当协同创新各主体对欺诈行为的担心严重影响创新活动时,或者协作各方为了维护创新活动而需要付出高昂的监督、检查等费用时,市场的正常调节作用就会丧失,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三)协同创新成果的产权限制造成的“市场失灵”

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享有法律赋予的财产权和专有权。经济学上的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经济所有制关系,产权制度可以约束经济人的行为,明确经济活动中的财产关系,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7]但是,由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价值目标不同,在产权归属上很容易产生分歧。国家作为产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方,拥有绝对的权威。国外学者威尔弗雷德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虽然是必须的,但应当适度,如果设置的规则过于具体或者太过宽泛,往往会因为政府作用不当而造成市场失灵。[8]目前,由于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起步晚、市场发展不完善,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管得过多、过细,资源配置不是通过市场调节,更多的是听命于行政权力的指挥,这就对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产生干扰,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从而造成了协同创新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四)创新技术等的锁定效应导致的“市场失灵”

创新技术产品的锁定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先进入市场的产品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往往会有互补产品或者配套产品,使得用户对其产生深度依赖,形成固定模式的消费习惯。[9]较晚进入市场的创新产品,由于这种锁定效应,在吸引客户上存在很大麻烦,从而发展缓慢甚至会慢慢退出竞争市场。锁定效应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效应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协同创新的研发初期无法准确预测创新产品的未来前景和市场份额。创新技术的锁定效应引发的消费偏好是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这必然会导致创新产品的“市场失灵”。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府救济和现实选择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单纯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市场的偏差,弥补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市场同样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应该根据导致协同创新活动市场失灵的特点,确定政府干预与调控的范围和强度,而不是取代市场或偏离市场 [10]。

(一)改革人才体制,实施创新人才开发和利用战略

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调动科技人员投身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科技人员投入一线科技创新活动。第一,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宽松用人制度,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交叉任职,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优化人才资源布局,发挥各自优势。第二,要围绕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有秩序分行业地把科技研发人员聚集起来,通过高效、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协同合作,提高科研人才密度和科研研发能力。

(二)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至关重要。政府要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对协同创新活动的投入,建立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分段式投入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银行信贷为扶持,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外资的全方位、多途径的协同创新资金支持体系。通过改革创新资金投入、分配和使用的市场模式,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推动企业成为协同创新的投入主体,改善资金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机制,方法灵活,不能统得过死管得过严。

(三)完善收益与风险共担制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融合机制

无论是根据国际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验,还是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际情况,协同创新各方的密切配合都是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往往是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的技术也很好,但是协同创新的过程却很艰难。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利益分配和风险担当是制约产、学、研三方协同创新实现程度的症结所在。因此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收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是解决好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关键。[11]通过建立利益分配与风险评估监督机构,解决好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降低技术交易成本,营造适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市场环境,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发挥协同创新各主体间的互补效应,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和价值融合机制的形成。

(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环境

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职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信息保障,也是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的基础和载体,政府应该积极开展研究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潜能。其次,要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办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iles,R.E.,Snow,C.C.,Miles,G.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how communities of networked firm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economic wealth[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http///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3] 徐平,张秋实,朱志红.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8(3):350-354.

[4] 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9):1380-1387.

[5] 孙萍,张经纬.市场导向的政a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型及保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6).

[6] 阳东辉.论科技法的理论体系构架――以克服科技创新市场失灵为视角[J].法学论坛, 2015(4):44-52.

[7] 耿磊.协同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法律界定与创新激励[J].科学管理研究,2014(6):5-8.

[8] Wilfred.D.Government Failure―Four Types[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1(3):594.

[9] 孙思思.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新经济环;企业统计;改革

Abstract:Theneweconomyisandleadstheinformationtechnologyrevolutionfromthisbythehightechinnovation,facilitatestheknowledgeeconomyandthe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arrival.Theneweconomyisinthehumaneconomicalhistoryunprecedentedtakethehightechasthefoundationreformeconomy.Theneweconomytakesonekindbrand-newbasedonthenewesttechnicalandthehumanknowledgeessenceeconomicform,alreadybecamenewtimesthebrand-newconcept,bringstotheworldattention.

keyword:Neweconomicallink;Enterprisestatistics;Reform

前言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正文

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起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而新经济要求将企业将外部环境扩展到世界经济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要素有的是确定的,带有规律性;有的是偶然的,带有随机性;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硬环境,可以定量分析,有的是软环境,不可定量分析。新经济使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高科技下的信息化、网络化及知识经济又使全球性市场格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信息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载逐步转变为磁载和光载,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二是网上信息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如开发功能性强的互联网调查方案,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3)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4、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3年3期.

3、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年4期.

4、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3月.

篇6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对国民经济发展由重大影响和意义。建筑产业结构优化必然引起技术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呈现新的需求特征,也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高校要从学科建设、高教结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学科建设主导着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方向。围绕建筑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各高校相继设置学科群,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学科群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求,高校学科设置与国内经济发展相脱节,各学科群专业结构平衡度有待增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随着要素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化,整个经济活动从低附加值状态、低技术水平向高附加值状态、高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链上的功能结构以及发展方式的转换,这是顺应经济规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1]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高峰阶段,建筑业要根据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提高自身能力,打造适应城镇化需求的建筑产业结构。由此可见,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仍将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稳步较快发展,实现建筑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建筑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2.学科群优化

“学科群”这一新概念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日本驻波大学。90年代,我国因实施 “211工程”而产生了学科群。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D/T13745-92》中,对学科群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学科群是指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由若干个分支学科构成。[2]学科群不是把简单的学科聚集在一起,而是多个同一性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高度综合的产物。

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学科群优化

建筑业良性发展是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与拉动我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关系密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筑产业现代化及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的提出,建筑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十三五政策的推动下,惟有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保证建筑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高校优化人才结构和科研成果,由此促进高校按照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优化学科群。

1.优化学科群发展定位及学科群结构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建筑类高校和非建筑类高校土建相关专业的学科群建设指明方向。一方面,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有助于高校认清自身现状,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的发展趋势,明确高校学科群自身发展定位。另一方面,顺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理顺土建类学科之间关系,大力发展高校土建类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和骨干学科,确立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和骨干学科的主导地位,合理的集合相关学科,形成核心学科,同时有助于扶持弱势学科,促进高校各学科协同进步,共同发展。

2.优化学科群组织形式与学术团队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有挑战力、更有创新性的新领域,对高校学科群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高校按照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调整学术团队,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快速培养大量适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后备军。把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科群建设结合起来,有助于高校充分考虑建筑转型升级的要求和发展前景,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研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科带头人或聘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构建学术开放度高、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术团队,明确学科群研究方向,提高学科群的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

3.促进学科群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筑业转型升级是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换的过程,对建筑队伍的素质和技术能力要求已不同于以往,人海战术和高强度劳动的传统作业模式已经不适合新趋势。完善人才结构,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促使高校把相关领域下的学科人才聚集在一起,共享信息和资源,交流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拓宽其知识面,有助于形成创新观念、创新思想,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强大的后备军。

三、学科群优化有效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学科群是学科?l展的新趋势。构建学科群是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对高校定位学科、培养人才、建设队伍、科学研究等诸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3]合理的学科结构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有助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会产生新成果新技术,新技术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学科群优化的终极目标是使高校最有效率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型、创新型和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这使高校学科群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有了相同的基础。

1.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人才

传统建筑产业具有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特点,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集约型发展。这一过程对技术的创新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施工作业的劳动人员需求会大幅度减少,大大地影响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4]构建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科群优化的过程中,调整学科结构,找准学科群组织形式,合理构建学术梯队,因材施教,创造创新环境,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有利于高校产出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成果。

2.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创新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对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技术改进、创新和发明要求建筑产业具备高科技人才,包含综合能力的人才及各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学科群是高校实施学科建设的重要方法,学科群优化有助于高校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综合型人才和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利于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含量。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群研发的成果,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效利用改造技术和创新技术,强化建筑产业核心竞争力。高校在学科群优化推动下,顺应产业转型升级,能够快速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

篇7

关键词:自主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实现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和保障。回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特定时期国家的倾斜性投入和政策导向作用于具备资源和基础设施优势的东北地区时,造就出了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实现工业化时间最早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工业经济大本营。然而,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东北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林立,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人员数量众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可以说,正是由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塑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同样,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落后,我们除了可以从地理位置、思想观念、市场发育程度、所有制结构等视角进行剖析之外,不能忽视的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并没有充分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科技对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助推作用,没有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来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指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境地。可以看出,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未来发展中,立足于自身的科技实力,发挥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分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东北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由于受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地拉大,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等资源的持续开采和粗放经营所导致的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东北地区原材料工业日益陷入困境。目前东北地区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这三个行业外,其余行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不少工业产品品种和品质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出口趋缓的形势下,东北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产品很少,由于产品品种和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东北工业一些曾经颇有优势的产品也正在失去市场。同时,在国内许多行业都已经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存结构性需求矛盾凸显的竞争形势,使得本来就比较缺乏具有较高竞争力工业产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处境更加艰难。

按照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化产业结构应当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产业结构演进。然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企业科技含量低,相当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传统产业推动,新兴电子、通讯及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缓慢、比重较低,无法成为主导力量。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高的行业仅有4个,且均为传统行业即石油天然气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电力工业、木材加工业。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发展大型工业和规模经济为主,与此同时,还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持续发展、重视发展服务业之路。为了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持续发展,关键是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使老工业基地在更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缩短与国内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之间的距离。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加强自主创新活动,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将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获得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分析

东北地区借助早期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沉淀了大量的优质科技资源,积累了雄厚的科研能力。截止到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共有中直、部属和省属科研开发机构约502家,其中中直院所3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69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6家,这些科研机构中的不少科研院所在所属研究领域内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例如,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在新型纳米材料、金属功能材料等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最大的下属研究所,在光电子材料和仪器仪表等领域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信息产业部49所是全国最大的传感器技术研究基地;航空工业集团627所是我国第一个拥有风洞试验室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基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3所是我国最大的舰船燃气轮机及新型动力研究基地;中国机械研究院哈尔滨焊接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焊接技术研究基地。东北三省还有182所高等院校,可为东北制造业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化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据科技部《2010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分别为57.97、45.41和45.21,分别排在第6、第13和第14位,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上述统计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整体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较高,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具有较强的基础和实力,在某些领域的科研能力甚至居于国内前列。同时,东北地区所拥有的沈阳、长春、大连等七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到了很大提高。东北地区七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全国的增长速度,营业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均高于全国国家高新区的平均增幅水平,而与东北三省的同期增长水平相比更是高出了近2倍。东北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外,从区域内地理位置上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理位置相近,有利于区域内科技人员非正式关系的流动和新知识传播,从而有助于区域内科技能力的协同培养和科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以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通过东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巩固和自身增强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 自主创新对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的情况下,相对于技术引进方式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而言,充分利用东北现有的丰富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研发实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显然更具现实意义。虽然国内对于自主创新的定义尚无统一的界定,但笔者认为,在熊彼特等学者提出的以“创造性破坏”为核心的创新概念基础上,自主创新更加强调不依赖外部的技术引进,而是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的相关活动,即立足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需要,通过本国自身的学习与R&D活动,探索技术前沿、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从而寻求完全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从这一意义上说,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和科技实力,寻求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技术适用性的最大化,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自主创新通过影响技术结构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总体技术体系中各种水平、等级和不同形态的技术所占比重及相互关系(交叉性的、综合性的),即使彼此分割的技术也会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技术“家族”。但实际上,无论是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产业结构都是由技术结构决定的,而技术结构的变动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因素。自主创新将会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而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可能又会为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奠定基础,从而形成“技术进步群”。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通过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装备、石化、钢铁、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等优势产业,能够进一步发挥不同产业质检的关联和带动作用,有利于装备制造、大型冶金和石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促进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能够通过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等优势产业与数控系统、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融合和促进,从而提高东北地区的产业增长质量,促进东北地区新经济增长点的出现。

另一方面,自主创新可以通过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关联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所存在的上下游关系。区域内产业关联程度高,则说明区域经济凝聚力强,经济综合实力高,可以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取长补短,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区域内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产业经济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割裂状态,区域内始终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产业关联的不紧密也直接导致了较低的产业集聚能力。例如,吉林省的汽车业作为支柱产业,工业产值在本世纪初就超过了700亿元,根据国际经验,汽车产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力大体为1∶1,对汽车服务业等下游产业的带动力为1∶2。照此计算,汽车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力应该达到千亿元以上,可吉林省远远没有发挥出汽车产业巨大的带动能力。例如,吉林省内的钢铁企业产品主要以建筑用钢为主,没有汽车用钢;作为吉林省内的另一优势产业,吉林省石化工业也几乎不能生产出能用于汽车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立足于区域优势产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打通不同产业之间内在的技术关联,发挥不同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效应,才能打造出一种基于产业技术关联的工业关联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 自主创新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分析

1. 自主创新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生产、研发和人才优势;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其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机械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但是,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肯定不会完全相同,有些产业处于逐渐衰退的过程中,而有些产业则在不断发展壮大甚至逐步占领或主导市场。立足于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需要的自主创新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区域各产形成更为合理的比例关系,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人才、科研及资源、市场优势,从而推动产业链的自我完善和升级,逐步改进和更新现有产业部门,并依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淘汰不适合于社会需要、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的部门;在自主创新活动的催动下,进一步丰富产业内容的技术含量,推动产业技术效率的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东北地区主导产业向更高层次的结构发展。

2. 自主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传统产业是建立在一般技术基础上的原有产业部门,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钢铁、汽车、制造等产业。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支持为重要推动力量、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与技术创新活动,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质量。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两大重点产业上,应当牢牢抓住当前世界产业技术走向,通过自主创新着重解决重大关键技术,搭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合作平台,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借助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使传统制造技术得以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同时,随着信息、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已逐渐融入到传统制造技术,使制造业的生产运作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制造业传统生产方式变革,进而提高传统工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和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竞争力的形成。此外,通过自主创新,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在培育和衍生新的战略性高科技企业集群的同时,也能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3. 自主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老工业目前所开展的项目多半是冶金、石化、机械制造为主的等传统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经过技术改造和升级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是,相对于传统工业来说,新型制造业具有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和投资周期短等特点,其市场潜力则更为可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并不等于只注重传统工业项目的升级改造。实际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北新型制造业的崛起。自主创新,特别是突破性的自主创新往往能够打破原有的生产技术体系,催生出新的工业部门,从而改变工业部门的构成,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能够扩大社会分工范围,拓宽生产活动空间,从而形成新的生产门类和部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体系中,不同产业之间业已存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关系,使得自主创新活动的运行能够通过改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推动上下游产业之间互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局面的形成,从而使原有的工业项目和工业部门依次向其前、后关联产业扩散,在促使其发展创新的同时,也能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崛起。

六、 结束语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倾斜政策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以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具备了一批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应该说,这种科研与研发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发展。然而,改革开发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被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发展水平持续下滑的局面。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逐步深入实施,应当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合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活动,优化技术结构、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施加影响,最终通过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甘曦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11):53-55.

2. 霄,孙莉.东北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论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3):74-79.

3. 赵树宽,刘战礼,陈丹.基于产业集群的东北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18-123.

4. 易军,汤姿.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94-96.

5. 彭建娟,李建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能力特征浅议.东北亚论坛,2006,15(1):53-56.

6. 沈宏超,洪功翔.苏淅沪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1,(8).

基金项目:吉林省软科学引导项目(项目号:20090657,20090650)。

篇8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99-03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管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但知识管理以信息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也相应表现为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当前,图书馆界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不断应用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从管理角度来说能够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思想;从技术角度来说,能够优化管理工具。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工作的实质一直被认为是文献的收藏与提供利用。随着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诞生以及“知识说”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图书情报工作的知识化特征。彭修义先生首次提出了“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其实是同一性质的工作,都是关于知识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与传递的工作”。在以后的知识交流论及知识组织论中均有大量论述赞同这一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结论就是“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黄宗忠教授也极力推崇“图书馆员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知识管理”这一论断。知识管理是对信息、技术,即知识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的统一,它搭建了一个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的桥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以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基础

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的知识总量,而且发展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使其从早期的“藏书楼阁”模式发展成为今天的数字图书馆,从而为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状态下人们的知识交流搭建起传播的途径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不断地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而且体现了对人的管理。知识只有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创新,其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在图书情报领域一般认为,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识的结晶。而图书馆主要关注的是客观知识的组织,表现为对文献的搜集、分类、标引、著录、排序和流通利用的过程。

所谓文献搜集,是以文献所含知识内容作为文献甄选的标准。分类是按照文献的知识内容所属学科,予以标识,使其有一个属分明晰、层次清楚的序列;分类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图书分类法是人们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主题标引是用规范化的词表来表征文献中的知识主题,使知识主题按主题字顺得到标识;著录是揭示和报导文献中的知识信息,并使其在目录组织系统内得到序列化的反映;排序则是以分类标识以及其他有关标识系统,如字顺等为依据,使知识按学科体系得到组织;而文献的流通利用则是为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从知识活动的角度看,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分类、编目、标引、检索、咨询其实正是知识创造的基础与前期准备。传统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是对文献资源的管理,是一种对编码知识,即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实现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管理,则是今天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中心由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直接的目标就是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一直只停留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物理层面上,这种状态既没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也没能提高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信息环境与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与严重挑战。因此,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导向与定位也必须随之提高一个层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到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与“知识服务”概念相仿,也有人提出了“知识导航”或“知识领航”等新概念。在知识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是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并被逐步纳入到知识服务体系中,而知识服务则是图书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的深化。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知识资源的开发,即挖掘和辨识所有与图书馆服务有关的知识。例如,从用户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得有关需求动向和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从而调整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一)深化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质都是新知识的创造,也是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积累。知识管理要求馆员树立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主动、自觉地参加到知识交流与共享中。让馆员在轻松的环境下交流经验和体会,让馆员把头脑中的隐形知识表述出来,以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另外,创造馆员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定期聘请馆内外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其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使之成为图书馆内部可共享的知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很多图书馆已经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空间。全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内部网络获得本馆内部文件、报告、会议记录、统计分析、政策和程序、操作手册、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内部通告、图书馆新闻、员工活动、培训和员工发展机会,等等。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开发大学内的知识空间。图书馆的馆员和用户拥有大量的专家们所具有的知识。这种专门知识应该编入目录和索引,并且不断地更新,使其通过图书馆创建并维护的电子数据库可以检索到。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建立知识库,其内容包括先进工作经验和技能,岗位技能和评价方法等,允许每位员工都能便捷地访问知识库,鼓励每位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工作已显现出融为一体的趋向,学习也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创造适宜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环境

一是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高科技手段,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基本条件;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营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氛围,建立促进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把信息和存在于人脑中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保证图书馆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

通过校园网,图书馆的员工可以自由地获取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并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请求递交给各个相关组织,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出各自的隐形知识,创造出知识共享的氛围,从而营造出一个学习的组织,学习的团队。

(三)把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融入到服务和管理过程

加拉(P.galagan)提出,知识管理的主要程序是:创造新知识利用从外部资源所获得的知识用文件、数据库、软件等形式来表现知识把知识渗透到加工过程、产品或服务中把现有的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在做决策时要使用到所有可能得到的知识通过组织文化和奖励来促进知识的成长测量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知识管理的效果。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知识创新,而图书馆知识创新是使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新的智力资源与新的组织管理方式等的过程,知识创新离不开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和服务过程。

知识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发展与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能够保持一致的资源获取策略,注意从拥有到获取这种概念的改变。其次,要调查及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再次,要超越显性知识,设法获取隐形知识。图书馆应该作为知识筛选、过滤、重组、揭示、开发和传播的窗口与中心,不论图书馆的这些资源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现场的或远距离的,以及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源。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实体的、虚拟的),快速进行信息加工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所占有的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以及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原来意义的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扮演“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要通过知识服务,满足知识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

篇9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进行处理,就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可销售的数据产品,这种基于数字技术下的创新性信息使用方法,提高了决策者的决策效率及可信度,能够引起整个服务业和制造业本质性的改变。因此大数据蕴含着极高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对于大数据的概念,企业和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研究机构Gartner将大数据定义为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站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的、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当前对于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存在两种观点:Dumbill采用IBM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产生速度快(Velocity)。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在3V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性(Value)。

(1)数据量大(Volume):目前数据的计量单位用太字节、泽字节和尧字节计算。IDC《数字宇宙膨胀:到202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显示,数字信息每年按照几何级数态势递增,到2020年数字量将达到40ZB。

(2)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相对于传统的便于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下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浏览轨迹、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产生速度快(Velocity):数据的产生和更新频率快,每秒都在即时增加,因此大数据的存储以及实时处理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关键要求。

(4)价值密度低(Value):存储的数据量大,但是蕴含的价值低。比如一段监控视频时间长达2个小时,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只有1~2分钟。数字技术是指对产生于人机交互、物联网等以结构、半结构、非结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集成,以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以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技术生成模块化的专用数字技术处理软件包,进一步通过模块集成实现决策支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预测等技术创新,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化。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可知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大数据下的数字技术包括传统基本数据处理技术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统计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技术如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分析和预测五种技术,这五种数字技术融合后方能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移动计算指的是计算的实时性、动态性,即人和计算机的实时交互,机器和周围环境的实时交互,通过移动计算,增加了数据使用技术在地点和时间上的灵活性,数据的实时处理是大数据的最核心技术。社会化媒体是指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分享内容、互动交流。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使用数据具有“流”的特性,大数据流的特性改变了人们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技术创新方式。物联网描述的是物理对象间的连接,这种交互作用发生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对象与对象之间。物联网的形成开启了服务创新、生产创新和增值过程的新维度,是新的增值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云计算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主要解决数据的结构问题和管理问题,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云计算加快对信息的发现、组织和协调并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分析和预测是对大数据进行关联、趋势性等知识发现技术,由于大数据的海量性、动态性、类型多样性和价值低密度性,有价值的信息隐藏于碎片化的数据关联中,而且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因此传统的优化算法、抽样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已不适用,基于知识发现的分析和预测技术是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针对大数据下的这些数字技术融合就有可能产生技术创新,就可能实现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等等。大数据时代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本质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并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也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是大数据技术本身,更是应用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能够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使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得到大规模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使得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经济增长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技术创新发生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程度加强,而且由于信息化的广泛使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和共享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二、大数据下数字技术创新的新特点

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渐进性技术创新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五个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具有一些新特点:

1.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方法具有组合性传统的技术创新方法基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市场目标的共同作用,而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技术创新方法更多地来源于对不同技术的组合式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基于理论背景下的基础性创新,而更可能是利用现有的数据技术手段和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方法的组合性主要体现在对数字的敏感性洞察以及创意路径实现的组合。对于客户消费行为的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开发出BI系统。对于共众通信数据分析可以开发舆情系统,KevinSystrom和MikeKrieger将Facebook最受欢迎的照片共享思想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开发出了能够改变照片样式的软件。这些说明了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2.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开放性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强调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聚集对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领域精通的专业性人才来提供技术创新方案。专业人才具备高精尖科技知识,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而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对专业人员和研究领域的限制。数字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在开放平台上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新思想的交流与技术创新的实现。纳特•特纳和扎克•温伯格是沃顿商学院学习经济学和创业学的学生,二人虽然没有学过医学知识,但他们创办的公司flatironhealth正在试图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这种群体力量参与和数字技术爆发出来的无限的智慧正是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模式。

3.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突破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基于不同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之上的创新,能够使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较低成本,且具有毁灭性,能开拓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如石英钟的出现给机械表以致命冲击。数字技术下的融和式技术创新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单个领域的技术有可能只服务于特定背景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同领域技术的有效融合则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相关性技术创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渐进式创新是阶段性的、变革性的,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永恒的、革命性的。传统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设备的研发及引入,通常这些投入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基于数字技术平台,每个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都成为了创新的主体,创新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领域,而是以多种方式存在。如云端存储服务及数据分析业务就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创新思路,从而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更低成本。

4.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具有非线性线性创新和非线性创新是基于创新过程的一种区分。线性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创新起源于基础研究。非线性创新过程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非线性创新过程中创新绝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突破了线性技术创新的思维,从创新的方式、主体、阶段等方面进行非线互创新,是企业内外各种与技术创新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

5.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结果具有通用性通用性指能够在多行业使用的创新技术,通用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性,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催生大量的创新,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具有这些特点。数字技术下通用性创新主要是由于创新的方法是组合式创新,对于已有发明或者技术创新,经过组合后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这种创新方法表明,每一次的技术创新会成为未来创新的一块积木,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就产生了持续技术进步。数字处理技术使得所有领域都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并无限制地被复制和重复使用。因此,具有潜在价值的数字化积木式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倍增长,并且还在持续地提供未来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在新常态的创新驱动中,我国面对大数据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数字技术下技术创新的特点,要发挥我国自身资源优势,实现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就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路径转变。

1.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关键词,而且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在数字化工厂方面,实现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内容,欧美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早,已制定出系统集成、安全保障、数字化工厂、能耗等技术标准,因此要积极引进和参与国际化标准工作,同时实施举国体制,发挥政府作用,组织开展我国的技术标准化研究,争夺制造业竞争的话语权。另外,在产品市场规模巨大、产品集成复杂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借鉴“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由政府牵头,发挥国企研发力量,重点突破某一领域的技术难题。在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中,重点要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是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因此要持续推进数据库、知识库、云计算库、数据分析库的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下人人都是技术创新者,要构建基于服务的、集成智能分析、快速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接口,建立促进群体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共享和促进群体技术创新的交互平台,建立开放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模式和评估机制,以推动新常态下数字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

2.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开放,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市场,市场化需求确定了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中的市场杠杆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要完善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发现创新机遇并且进行自主创新。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研发新技术、发现新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果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就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得高额收益,从而促进更加长远的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对于知识产权界定、保护以及知识使用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鼓励技术创新。此外,要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

3.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呈现出新趋势和特征: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型电子商务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关注点将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实行的决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上。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对于大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新常态的经济中,要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通过加强我国高校计算机、电子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环境,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以培养掌握数字技术基础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引导大数据人才创造;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制定全球数字技术人才引进计划,特别是了解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数据分析师的引进,并为人才的流入做好政策支撑。

篇10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起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而新经济要求将企业将外部环境扩展到世界经济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要素有的是确定的,带有规律性;有的是偶然的,带有随机性;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硬环境,可以定量分析,有的是软环境,不可定量分析。新经济使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高科技下的信息化、网络化及知识经济又使全球性市场格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信息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载逐步转变为磁载和光载,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二是网上信息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如开发功能性强的互联网调查方案,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3)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4、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3年3期.

3、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年4期.

4、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