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好处

篇1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说:“成功制造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这话似乎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佐证,但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追求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霍金耸人听闻的言论也阻挡不了其发展。

从不久前公布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迅速壮大,只要人类不刻意中断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研究,那么“超人工智能”的诞生只是迟早的事。如今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有些科学家放弃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会使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减缓但不会中断,因为科学技术是互相渗透的,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地球并不是永生的,太阳系、银河系同样会灭亡,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在未来必然会实行“火种计划”,也就是向太空移民,而这样的计划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是绝对不会放弃人工智能这个已经被发现且隐藏着无数可能性的领域,就算人类中断对人工智能的研究,那在其他领域的科技发展到人类所认为的极点,但仍无法达成计划目标时,人工智能领域就将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线生机。此外,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好处的无限期待,也使得人工智能的研究根本无法被完全中断,因为它就是未来。

越来越多的顶级科学家都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加聪慧,如今人类对这个领域发展研究的抵触情绪,其实缘于人类的不自信和对未知世界的忧虑。说得更直白一点,那就是人类的害怕缘于对强者的恐惧:“超人工智能”在未砦抟山比人类更加聪明更加强大,这也导致作为弱者的人类对强者产生恐惧,害怕自己无法控制“超人工智能”,或者担心它也会如同人类一般产生恶念。一方面,人们期待着人工智能能给人类带来更加舒适而便利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人类无法承担的后果。人类最害怕的便是人工智能最终取代人类,进而终结人类这一物种。

其实,每一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人类无法承担的后果,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但若因此对未来产生恐惧,进而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怎样的未来都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所以,人类如果能战胜自我,剔除人性中的黑暗面,并始终坚信善念终将战胜恶念,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那么由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未来便是值得憧憬与期待的。

篇2

关键词: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信息技术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分支,它的本质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完美的结合。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程序中能够促进我国电子工程领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生产技术的改革。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发展真的会关乎我们的生活,也是会作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有必要对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发展,技术运用的情况作好分析研究。

一、电子工程现状概述

要进行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发展情况的研究,首先还是需要了解现在电子工程的发展状况。现在电子工程作为电气工程下的一个子类,主要是电气工程面向电子方向发展的领域。总的来说电子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系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结合。现在电子工程在很多的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测量技术的发展就是由于电子工程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就是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也同样是依赖电子工程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电工程的重要性,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开始体现。

但是现在电子工程应用最广泛的方面还是机械电子技术,很多时候主要是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中体现作用。而我国现在的电子工程技术在机械中的发展和国外相比也还是查了很多,在数字化进程,在智能化进程还是差了很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电子工程技术,正是由于在机械工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逐渐的被推广到越来越多的方面。于是到了如今,电子工程技术越来越多的在小型机械设备,小型电子产品领域发挥了巨大的能量。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电子工程在电子设备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能给电子设备发展所提供的推动力。于是也就看到了电子工程朝着智能化发展的影子,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了一种必然。

二、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运用的必要性

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几乎所有的行业开始铺开,正以一种必然的姿态开始在所有的领域开始探索。所以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的运用就能够制造出智能的机器人,智能的机械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一种必然。智能化技术的推广,能够对减少人力成本,减少生产成本等等太多的方面起到作用。电子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也能够提高很多产品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可以说有着巨大的便利,和发展的空间。而电子工程中的的智能化技术简单的概括可以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能够让人力资源的分配效率得到最大的优化,减小人工成本;让所有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增加,实用性增加;电子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发展也能够让现在的设备更加容易维修,更容易维护,也就能够减少设备,产品的运行使用成本;能够使用电子工程的智能化技术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危险工作能够简单,低成本的完成,也能够保证质量。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运用的优势

在电子工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此技术在电子工程中运用时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使工程设计简单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时电子工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在操作时不需要在利用模型可以直接进行实际的操作,进而避免了模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设计实践工作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是通过对模型的实际应用来完成控制的,这样的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比较复杂,并且模型制作中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变化性,而在电子工程中运用到智能化技术能够使传统自动化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明显降低;

2、提高了电子工程的生产效率。将智能化技术正确的运用到电子工程中,能够使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实现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

3、自动化控制具有一致性。在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能够对单一的对象进行很好的控制,当控制多种对象时其控制作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子工程当中能够很好地对多个对象进行自动化控制,这种控制具有一致性;

4、降低了系统操作难度。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需要系统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而在电子工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降低自动化控制的操作难度和对操作人员的高要求,从而提高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使系统操作人员得到合理的配置,减少工程系统操作资源的陈本,以促进电子工程的长久发展。

四、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当前的运用情况

电子工程的智能化发展,还将继续,因为现在的电子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还处于一个初期的阶段,需要改进的技术也还很多,需要探索的领域也还很多。整个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发展在一个机会与挑战的环境中不断进步。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的的运用情况,有这么几个:

1、应用于设计的优化中,传统的设计方式无疑存在较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设计的达标率比较低,另一方面对其进行修改的难度较大,现在进行方案设计一般采用CAD软件,这样一方面缩短了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保证了方案的水平和质量。

2、应用于故障诊断,电子工程当中设备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利用智能化技术就是希望能够及时发现这样一些征兆并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处理,简单的找到故障发生的基本位置,缩小定位,找到具置并予以检修。

3、应用于智能控制,在电子工程当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子工程控制的远程化、无人化和自主化,从而为智能化控制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空间。

五、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运用的发展

1、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性能的发展。首先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性能发展的高效化方向。在电子工程中最关键的基本表示速度和精度,在系统中采用高速的CPU芯片以及配套的多CPU控制系统等来改善电子工程中电力系统的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其次是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柔性化发展。

2、电子工程中智能化技术体系结构的发展。电子工程智能化体系结构首先是向集成化发展,由上文中可知运用高性能的CPU芯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软件的运行速度,在此体系中通过运用LED显示器技术,使系统的显示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LED显示器具有高含量的科学技术,并且便于携带,利用较大尺寸的显示屏来直接显示大量的信息。此外,在电子工程智能化建设中运用互联技术和封装技术,这两项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流水线产品的性能,降低流水线产品的成本。其次,进行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定制工程智能化体系结构的模块化能够实现电子工程系统控制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在设置时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将体系结构集成相应的模块,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对模块的增添或剪裁来构建不同层次的数控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电子工程行业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未来的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就是需要智能化技术来进行衬托且作为其中的基石。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电子工程行业,我们就要把将已经完全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的智能化技术来进行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智能化技术能够真的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带来好处,一定要智能化技术为我们生产能力提高带来一定的作用。所以说我们进行一些讨论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引起研究研究人的共鸣,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44-45.

[2]李松敏.模糊控制的现状及发展[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05-107.

篇3

我们提倡革命性的创新。当你关注某个情境或某一问题时,当你将选择的范围缩小而非扩大时,我们相信,最具创新性的对策将会诞生。在面临一个挑战你创新能力的具体事件时,你首先要明确自己所需,限定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寻找答案。比起将自身置于陌生的环境中苦思冥想或静候灵感降临,这一做法更有助于梦想的实现。

先来熟悉一下“框架内”的思维方式吧。

九点阵

创造力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跻身科学研究领域的时间尚短。作为最早研究创造力的学者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涉足这一问题。“九点阵”是其最著名的一项实验,该实验要求受试者用笔画4条直线,将3×3矩阵中的9个点一笔连成,其间笔不能离开纸面。如今,人们早已熟知“九点阵”的解法,但在20世纪70年代,知道它的人却寥寥无几。

如果你尚未见识过“九点阵”,不妨花些时间尝试一下;如果你曾经做过这个测试,你必然知道自己最初的解法无外乎是在9个点构成的这个正方形内部画线。然而,正确的方法是,将线延长至9个点形成的区域之外。(如下图)

吉尔福德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受试者(包括那些最终找到答案的人)一开始都会受到思维定式的限制,认为解法就在9个点构成的正方形内部。即便告诉他们答案不在其中,他们也很难“看见”正方形边界之外的空白区域。仅有20%的受试者成功突破了这个虚构的边界,将直线延伸到了黑点构成的正方形之外的地方。

其实,利用对称原理,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但80%的受试者都被假定的正方形边界所蒙蔽。因此,吉尔福德及其追随者断定:要创新,就得跳出框架。这一观点,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媒体渠道和众人的口口相传,逐渐盛行并深入人心。似乎在一夜之间,那些研究创造力的大师们都开始给管理人员传授经验,教他们“跳出框架”去思考。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管理顾问们甚至利用“九点阵”向潜在客户推销和宣传他们的服务。因为“九点阵”的解法,其实简单得令人不可思议,这些客户觉得自己本该能想得到。但恰恰因为他们没有早早想出来,所以他们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思路新颖、机智过人,根本不需要求教于研究创新力的专家们。即便客户没这么想,管理顾问们也自有妙招给他们洗脑。

“九点阵”和“跳出框架”去思考这一提法逐渐演变成了创造力研究中的隐喻,如燎原之火,影响到了营销、管理、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建设和个人发展等诸多领域,没有哪个角落不被它们的光芒所照耀。演讲家、培训师、培训课程的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的咨询顾问以及大学教授们都极力推崇这种思维方式。它所传递的信息是那么令人信服、使人着迷。

事实上,人们只是盲目地被它吸引,一味地追捧它,却未曾试着去探究其中缘由,直到两支研究团队――克拉克・伯纳姆与肯尼思・戴维斯、约瑟夫・阿尔巴与罗伯特・维斯伯格――开展了另一次实验。他们针对相同的题目,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步骤。

两支团队按照同样标准将受试人员分为两组。第一组人员得到的指令和吉尔福德实验中受试者得到的指令相同。第二组人员则相反,他们被告知,必须将线画在9个点构成的虚拟框架之外的区域才能找到答案,也就是说“要领”已经被提前告知。请你猜猜看,第二组中能够提供正确答案的人员比例是多少?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个比例是60%-90%,但实际上,仅有区区25%。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相对于吉尔福德的研究结果,这5%的提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它极有可能源于统计人员所说的“采样误差”。

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个惊人的结果。要解决“九点阵”难题,人们必须得“跳出框架”去思考。然而受试者即便被事先告知了要领,却依然解不了迷局,这说明,这个清晰明确的指令,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涉及“框架”的指令没有任何意义。这一事实,也许会一举那个影响力甚广,因此也甚为危险的论点――跳出框架的思考能激发创造力。但至少,研究人员借助一次简单却精彩的实验,打破了一个神话,证明了“跳出框架”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框架”。很多时候突破口就在我们眼前,甚至俯拾皆是。下面将为你提供大量翔实的例证,来说明那些缘于技巧改变的重大创新是如何实现的。那些实现了创新的人们也许当初并不知晓这些技巧背后的奥妙,因为它们原本就是极为寻常的。

在框架内寻找创新的可能性

“框架内的思考”法则要求你向内看,而非向外。这会推动你朝未知区域前进,那里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既有独创性又实用的点子。

罗尼・霍罗威茨提出的“框架内的思考”法则于2000年被付印成书,但他其实在此前几年就已启动这项研究了。当时,他关注到了人们解决工程问题时采用的一些创意。从搜集的资料中,罗尼发现这些创意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们都与我们早先接受的知识体系中的某些基本理念相冲突;二是所有创意都处在问题周遭的一个有限区域。这就是罗尼所说的“框架内”。他坚信,这条法则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创造力的学习。

凭借与罗尼的数年合作,连同近期的研究以及系统性创新思维公司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我们现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框架内的思考”法则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存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事例,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法则,从中获得启发,提升创造力。

漏气的轮胎

一天深夜,两名年轻的航空机械师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打算收工回家。那时,他们刚获得理科学士学位,在同一家公司就职,乐于共同解决问题,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走到停车场,他们发现汽车的一个轮胎瘪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这辆车是他们租来的,第二天早上就得还回去。对两名机械师来说,更换轮胎自然是小事一桩。可是,当其中一人用扳手拧轮胎上的螺母时,他们发现螺母锈住了。无论他们怎么用力,螺母就是纹丝不动。那是在1990年,手机还没有普及,没法向外界求助。可是,把车扔在一个空荡荡的停车场里,他们又觉得不妥。

看来,仅凭蛮力是不行的。认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开始另觅良策。加长扳子的把手可以让他们利用杠杆原理来拧动螺母,但这需要将一根管子套在把手上,以增加其长度。可惜,他们手边没有这样一根管子。他们意识到,要想解决问题,只能从手边现有的东西入手。

在继续阅读下文之前,请先简要写出你能想到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对策,但不能和以下几种雷同,因为这些是我们的学员在课上曾经提到过的办法。

・用手机求援。(1990年手机还没有普及)

・用加气泵给轮胎临时加气。(他们手边没有加气泵)

・找一根金属管套在扳子把手上。(没找到金属管)

・搭顺风车去最近的服务区。(不行。第一太远;第二我们要“在框架内找到答案”)

以上这些老套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远离了问题的核心:瘪掉的轮胎。它们都把焦点聚集在车子外部,考虑的是车身以外的东西。

下面,让我们来启动“框架内的思考”吧。说得隐晦一些,就是往“框架内”看,只有这样,才可能寻找到答案。在这个事例中,“框架”就是这辆车。

我们可以用扳子扣住螺母,发动车辆以驱动轮子,以此给扳子的把手加力来松动螺母,但这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见效。我们也可以试着打开引擎盖,取几滴机油来充当螺母的剂(顺便提醒一句,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记得用刹车油,因为刹车油温度不高,而且去锈效果极佳),这个办法难度系数较低。还有一种办法是,截掉一截排气管以此加长扳子的把手。但我们不推荐这个方法。首先,你得找到锯来锯下一部分排气管。其次,常规排气管的直径要比扳子把手的直径大得多,你不可能把它们接在一起。所以,这个主意不太好,但比起上述那些老套的做法,它还算有创意。看看,这是不是很有趣?

这些办法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都源于车子内部,即车子的某个部分。它们都证明,创意指数和距离之间呈反比(这里的距离是指提供灵感的素材和问题的核心之间的距离)。素材越远,创意指数越低。我们所说的“框架内的思考”正是强调这一点,你越远离问题的核心,你的创造力就越弱。

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就是罗尼・霍罗威茨,他以此总结出了“框架内的思考”法则。另一位是雅各布・戈登堡。罗尼刚一说出“我们得在车里或车子附近找到工具来拧动这该死的螺母”,雅各布就迅速想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在他们眼前,它静悄悄地躺在那里,等候他们的回头一望。千斤顶!雅各布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觉,那个千斤顶好似在朝他微笑,迫不及待地等待他伸手来拿。

千斤顶原本是用来顶起一辆汽车的,用它来给扳子的把手加力,可谓小菜一碟。最终,他们用千斤顶拧开了螺母,又用它换掉了轮胎。

对雅各布和罗尼来说,这是豁然开朗的一刻。他们逐渐明白了两个问题:第一,有些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问题内部,却常常被人们忽略,这些答案正是人们所说的“创意”。第二,他们决定改旗易帜,放弃原来的航空机械师的工作,将余生投入“框架内的创新”的研究中。

更多例证

罗尼在研究创新力时,曾关注过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界定并区分框架内外的方法。

研究表明,“框架”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空间。有一种办法可以帮助你找到这个“框架”,那就是尽量靠近问题所处的那个空间,向内看,而非向外看。换句话说,在寻找答案时,越接近问题的核心,就越有可能创新。这一发现让罗尼欣喜若狂。

但是,别误以为框架内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助于你找到答案。我们所说的是,如果这个答案源于框架内,那么它就更具创新性。

这就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框架内的思考”,其首要目的是培养你的创造力,所以并不一定总能给你提供最棒的答案。有时,最佳答案存在于框架之外。但如果你希望能对自己的创造力进行系统的开发,你就必须在框架内思考,这才是关键。

研究人类心理内部运行机制的认知心理学专家目前也提出,创造力的提升源于对思想的制约,而非放任。罗纳德・芬克、托马斯・沃得以及史蒂芬・史密斯等人在其著作《创新性认知: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提出了“有限范围准则”,认为通过将可供考虑的变量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创意。因为这样的限制使人们更关注于某个点,从而推动整个创新进程。这一成果再次撼动了“创新就是要在框架外进行思考”的论调。

关于前面提过的那个漏气的轮胎,当人们被告知要按照创新性的高低依次给那些对策打分时,千斤顶位居榜首。很明显,千斤顶是框架内最接近问题核心的一个选项。实际上,它不仅仅是车子的一个部分,而且还是轮胎拆装设备中的一个必备要素。提及拆装设备,人们一定会想起千斤顶。(有趣的是,有些人会忘记备胎)。在被问及哪些是最缺乏创意的对策时,人们提到的往往是那些从车子以外寻找到的答案。

也许当人们剔除掉一些要素,把问题的范围缩小至核心时,灵感自然而然就会涌现。其实创新就是在有限的可能性中凭借智慧寻找答案,而不是把思维的触角伸向远方。这正是我们要强调的第一条准则:向内看!

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关于轮胎的话题,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假设你的车子在墨西哥一处人迹罕至的海边陷入了沙地,四周空无一人,也找不到木板、纸板或是其他东西垫在轮子下,以把车推出沙坑,这时你该怎么办?别急,你有“框架内的思考”这个制胜法宝。首先,你要沉着。紧张慌乱从来都催生不了创意。接下来,试着回想一下你曾经听说过的妙计,或者试着启用一下你的常规思路和生活常识。如果还是不管用,请向内看。向车内看,向框架内看,向你的内心深处看。不要向外看,不要搜肠刮肚地向四面八方胡乱联想,也别指望什么思维地图能帮到你,那些只会使你越来越远离问题的核心。当你向内看时,你会意识到你需要的是一个平面,它可以垫在车轮和沙子之间。既然“框架内的思考”法则强调向内看,那你就在车子内部找找。环顾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地垫!它们的表面有凹凸的纹路,正好与车轮形成足够强的摩擦力。而且,它们非常柔软,可以很轻松地被放到适当的位置。当你成功完成这项自救任务后,你可能得费点儿劲把地垫重新安回去,但那对你来说,也只是小事一桩,不是吗?

白板上的字迹

那一天,我(雅各布)走进教室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学生们交头接耳,神情雀跃,好似在期待什么事情的发生。他们脸上神秘的表情让我觉得,他们又要整蛊了。

在转身擦白板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因为我怎么擦,都擦不去上节课画在上面的图表和公式。肯定是有人调换了我用的笔,让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了永久性记号笔。

当时,学生们就坐在椅子上,毫不掩饰满脸的笑意。很显然,他们在等待,看我怎么以身说法,证明系统性创新思维的有效性。我猜学生们当时的想法肯定是:教授引火上身了!

我打算迎战。“好吧,同学们!”我下定决心,“目前看来,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想不出高招来解决这个难题。那就让我们试着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对付它吧!”

第一步,我要求他们提出一个可用但老套的对策。

“从值班室大爷那里弄点儿水来擦。”有个学生这样建议。

“好。”我答道,信心开始递增。心想,也许学生们开始和我立场一致了。

“还记得什么是‘框架内的思考’吗?我们寻找创意时应该把自己局限在教室内。如果在教室内部找到了办法,哪怕不是最有效的,也比求助值班室大爷更有创意。”

“为什么我们非得找一个效果一般的办法?干吗不直接从教室外找一个,那多简单!”有学生这样说。

“我们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帮助你寻找有创意的点子,”我说,“所以,让我们忘掉框架以外的那些老掉牙的办法吧!现在,框架就是这间教室。”

学生们开始翻腾自己的背包,找出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儿,有洗甲水、香水,还有一些含酒精的液体(包括一罐冰啤酒)。没有什么能派得上用场,倒是他们对彼此居然带了这样的东西而啧啧称奇。

“看到了吗?”我说,“当你向内而不是向外寻找时,会发现大量的资源。向内探寻会催生一些绝妙的想法,但我们总是忽略它们。”(不过,我该怎么看待学生把啤酒带到班上来这个问题?)

我的信心在不断攀升。“下面让我们再向问题本身靠拢一些,看看会有什么收获。我们可以把搜索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只关注问题的核心:白板。”

全班一片寂静,他们都在思考。

“我们可以用普通记号笔清除永久性字迹,”一个同学小声说道,“普通记号笔里应该有足够多的溶剂来溶解白板上的印迹。”我照他说的做了,用普通记号笔写字,盖住了原来的字迹,然后用擦子一擦,结果成功了!白板上原有的字迹消失殆尽。

震撼过后,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兴奋极了。我尽量心平气和地擦我的白板。

但是,要在原来的字迹上一笔一画地重新描一遍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我当时犹豫要不要继续描完它,抑或是点到为止,开始上我的新课。就在这时,另一名学生喊道:“老师,用永久性记号笔能不能擦掉它本身的痕迹呢?”

实验结果表明,永久性记号笔――问题的源头,含有足够多的溶剂去溶解它自己留下的印迹,其效果和普通记号笔一样好。用永久性记号笔覆盖原来的字迹,并且在溶液还未挥发之前迅速擦拭,原来的印迹就会被新字迹上的溶液带走。根源即是答案。

注意,在实施效率上,第二种办法并不比第一种高,但是却更有新意,更出人意料,而且,也更符合“框架内的思考”准则。

我转过身面向大家,既感到欣喜又觉得意外,没想到这次实验如此成功。要知道,那时,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多的实证资料(来自观察或实验),来证明“框架内的思考”完全站得住脚。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宣告成功!框架的大小是有限的,但我们从中发现的资源却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建议大家养成‘向内看’的习惯,尤其是选择项都被界定在内部时。”

我继续发表自己的获胜感言。“有时候,老办法行不通,或者干脆不存在。如果值班室大爷不在,你去哪里找水?向内探寻我们平时经常忽略的那些东西,也许与你的认知习惯相背离,却可以有效地帮你发现灵感,增强创新力。”

我轻舒一口气,补充道:“现在,有谁愿意到值班室大爷那里找点儿东西,让我把这块白板彻底擦干净?”

“头脑风暴”不能带来好创意

接下来,让我们从“头脑风暴”这个截然相反的角度来谈谈创新。“头脑风暴”法可以说是“在框架外找创意”风潮中最典型的一种创新手段了。

“头脑风暴”这个短语构思精巧,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能量被尽情释放后如旋风一般裹挟而来的场景。这种方法便于操作,易于普及,且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所以深受欢迎。广告公司利用它寻找好的创意,制定新的广告策略;工程人员利用它解决研发过程中的难题;资深经理们也是一样,他们邀请各级员工共商大计,以推进公司的发展。

这种方法源自哪里?源自将创意视为其生存根本的创意机构,这一点都不奇怪。BBDO(天联)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于1953年发明了“头脑风暴”这个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沟通和团队合作来激发员工的创意。奥斯本认为,在一个畅所欲言、不加评判的氛围里,人们的创造力会得到无尽的释放。他坚信,一群人的集思广益远比每个人各自为政更能激发创造力,人们在群体中提出的建议越多――哪怕这些建议与主题毫不相关,产生好创意的概率就越高。大浪淘沙后,总会留下闪光的金子。

“头脑风暴”的确掀起了风暴,而且以迅猛之势席卷各类机构、工厂和公司。其日益盛行(尽管有时人们在操作时不能严格遵守它的规则)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研究奥斯本这条理论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头脑风暴”效能的各种因素。研究问题包括:团队的最佳人数是多少?“头脑风暴”进行的最佳时长是多少?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进行“头脑风暴”与各自解决问题相比有哪些优势?最后这个问题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

研究结果表明:

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进行“头脑风暴”与各自解决问题相比不具备任何优势;

“头脑风暴”小组提供的建议数量少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数;

“头脑风暴”小组提出的建议在创新性上次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

“头脑风暴”小组的最佳参与人数为四人,与“人越多越好”这一普遍观念相矛盾。

后来,以上研究结果被频繁引用,最终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头脑风暴”法并不会催生更多的创意。

研究人员对这些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首先,在“头脑风暴”小组,人多,干扰多,个人的思维会受影响;其次,部分人只会作壁上观,贡献较少;最后,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害怕受到批判。尽管这个场合鼓励畅所欲言,但没人愿意做被攻击的靶子。只有在对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表态时,他们才会展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而且,即便是在“头脑风暴”这样一种开放、自由的氛围里,参与者也并不愿意把那些具有可行性的点子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所以,这种活动带来的往往是些平淡无奇的想法,既没有创意,也缺乏可行性。

研究表明,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头脑风暴”除了讨巧的花哨表象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管理顾问和创意专家们推崇的那套“框架外的思考”也是如此。

为什么框架内的空间更大?

有人觉得,“框架”规则一定会局限我们的思维,阻碍我们产生更多的创意。他们可能会问,既然问题的内部空间远比它所存在的无限空间狭小得多,那么“框架内的思考”为什么会有助于创新?

研究创新力的专家们现在普遍认同如下两种观点:一是发散性思维有助于促进思维活动,二是杂乱无序的思维会阻碍创造力的产生。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天马行空的思绪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它们无益于创新观点的形成。玛格丽特・博登博士是人工智能、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她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深以为然的观点:制约不会阻碍创新力的发展,相反,它是创新力的催化剂。摆脱限制无异于破坏创造力。随性无序的思维过程带给我们的唯一好处,就是短暂的好奇心,绝非长久的震撼。

这种说法也许和你的直观感觉相矛盾,但事实却是,过度散漫和放任的思维会让你的观点陷入游离状态而失去了创新力。许多人都曾有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感受过临时抱佛脚却将难题迎刃而解的喜悦。很多时候,人们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如果你曾在情急之下把一个绝妙的点子用寥寥数语记在餐巾纸上,如果你曾成功弄到票已售罄的音乐会入场券(不是通过票贩子),那么你就算得上是有创新潜能的,因为你可以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同样,围绕这些创意素材建构一个框架,可以防止我们的思维进入混乱状态,有助于我们将发现的目光聚焦在有限的空间里,因为那里才是创意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