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患儿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儿童哮喘病
儿童哮喘病是一种慢性变应性疾病,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据统计【2】,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大约为3%,个别地区高达5%,近年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儿童哮喘的病情,引起很多的危害。儿童哮喘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之一是避免接触和远离哮喘触发因素,重视患儿的日常生活保健【3】。对我儿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儿童哮喘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儿科治疗的儿童哮喘病患儿1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7例,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6±2.3岁。观察组77例,其中男49例,女28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6.4±2.4岁。所有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均符合儿童哮喘病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儿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严密观察患儿病情、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整体护理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入院后严密观察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紫绀和尿量等情况,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打喷嚏等,对于严重的急性哮喘患儿可口服半衰期短的激素如强的松,剂量1-2mg /公斤、天,另外可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尽早做到早期用药,待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1.2.2.2 饮食护理:儿童哮喘患儿易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钙、镁的食物,如海带、芝麻、核桃,可以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多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维生素A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生素B和C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分的食物以及冷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2.2.3 健康指导:持续开展对哮喘儿童的健康教育,制定长期管理计划,有助于控制哮喘;每天要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床单被褥及枕头要经常清洗;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避免吸入树、草类等的花粉及灰尘;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凉诱发哮喘发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平常定时测量患儿的肺功能,监测并记录每天的病情变化。
1.3 观察项目
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5】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77 59(76.6) 16(20.8) 2(2.6) 75(97.4)
对照组 77 35(45.5) 24(31.2) 18(23.4) 59(76.6)
X? 3.232 3.242 3.227 3.209
P值 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7.9%,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77 62(80.5) 14(18.2) 1(1.3) 76(98.7)
对照组 77 41(53.2) 19(24.7) 17(22.1) 60(77.9)
X? 2.342 2.371 2.363 2.385
P值
3 小结
儿童哮喘病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有专家表示【6】,哮喘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比群体患病率要高很多,并且伴随亲缘关系越近它的患病率也是很高的,患者病情越严重的,他的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因此,要积极的治疗儿童哮喘病,否则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我儿科的研究发现,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7.9%,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Guendelman S,Meade K,Benson M. Improving asthma outcomes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of inner-city children: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Health Buddy interactive device and an asthma diary[J].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02,02,114-120.
【2】张丽,儿童哮喘31例喷雾疗法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0,331-332.
【3】Liu Na,Chen Jing-li,Zhao Jing Effects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intervention i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sthma[J],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2011,46(08):554-558.
【4】辛影,探讨对哮喘病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243-244.
【5】Barbanel D,Eldridge S,Griffiths C. Can a self-management programme delivered by a community pharmacist improve asthma control? A ran domized trial[J].THORAX,2003,10,851-854
篇2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患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61-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08年2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儿随机抽取60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干预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7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干预措施
干预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给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首先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学习掌握“以家庭为中心”的相关知识及实施要则。其中医师主要负责肾病综合症患儿每周一次的复诊工作。心理咨询师和护士主要负责患儿和父母家庭的心理行为评定工作,并设计出心理指导和调节的具体方案及执行具体的操作事宜等。然后由干预小组成员协同执行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父母情绪管理、优化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患儿行为矫正。教育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家庭护理计划、设置游戏场景进行演示互动、角色扮演、住院期间全程床边宣教、出院后定期家庭访谈、举办肾病综合症患儿健康日集中宣教。对照组延续现有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均在干预1个月后根据各观察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教育效果评价。
1.3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品行多动问题下降幅度较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肾病综合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主要以“高脂血症、高度水肿、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三高一低为特征。肾病综合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及护理,极易导致肾静脉栓塞,出现突然无尿,甚至发生肺栓塞而致命;同时肾病综合症患者极易受到感染,还有部分患儿由于长期应用利尿剂,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在护理干预模式方面,国内儿科护理仍处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对肾病综合症的护理仍为打针、发药、常规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对出院的病人也只是给予呆板的出院指。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其专业的服务范畴与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也从单纯的患者扩大到健康的人。护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更重要的应是面向家庭、社区,达到最终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
在本组的护理干预中,其主要内容有:激素治疗时间与剂量表;疾病家庭自我管理注意事项;患儿行为控制方法;家庭环境优化方案;家庭访视及专科门诊安排;干预小组成员联系方式。书面计划为肾病综合症患儿照顾者呈现了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疾病治疗康复和心理行为调适的相关知识,并指导照顾者如何具体操作,使得她们有据可循、有本可依,而且也将应该达到的目标明确写入计划,让照顾者能够自我监督,不定期地评价改变的程度及效果。干预小组另设一份评价表,分为中期和末期评价,包括肾病综合症患儿及家庭的评价和干预小组工作评价。干预过程中定期对肾病综合症儿童进行家庭访视或电话询谈,以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效,并及时发现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调动家庭的积极力量,由家庭成员自己进行总结,并列出解决的方法。小组成员则采取更多有目的的措施,技术性地给予建议及专业指导,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步骤去适应各种改变,保持家庭内部之间、家庭、患儿与护士之间的合作气氛,使彼此能意识到各自的角色,并履行角色义务。这样,双方共同管理肾病综合症患儿,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促进教育计划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从结果可以看出,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的品行多动问题下降幅度较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综合多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症患儿行为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忠秀.1131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7,20(2):58-59.
[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9.
[3] 戴文献,王广吉,齐娅贤.肾病综合症患儿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223-224.
篇3
[关键词] 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086-02
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常见的合并症,尤其多见于早产儿(32周以下),出生体重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os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也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机械通气治疗,目前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5]。而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INPPV)是在NCPAP的基础上给予同步间歇正压,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开展应用,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机后过渡的通气模式,可显著降低拔管失败率[6]。为探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INPPV)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RDS)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该研究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该院收入的NRDS新生儿采用SINPPV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该院的50例呼吸窘迫的新生儿,结合临床症状和胸部典型的X线表现,均符合诊断标准。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婴14例,女婴11例,日龄1~36 h,平均(7.2±0.23) h,其中16例为剖腹产儿;婴儿体重1 000~1 500 g的12例,>1 500 g的13例,平均体重(1324±121)g。对照组25例,男婴13例,女婴12例,日龄1~35 h,平均(7.2±0.21)h,剖腹产儿16例;婴儿体重1 000~1 500 g的11例,>1 500 g的14例。平均体重(1 341±119)g。两组患儿在日龄、性别、出生体重、妊娠方式、以及Apgar评分等无显著性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在吸尽气道分泌物并将预热至37℃左右的肺表面活性物质70 mg/1.5 mL,采用无菌注射器连接新生儿胃管,经气管一次性给药100~140 mg/kg,然后用NCPAP进行辅助呼吸,初调值:选择患儿合适的硅胶鼻塞,吸入氧浓度(FiO2) 40%~50%,压力5 cm水柱,氧流量6~8 L/min,吸氧温度在36.8~37.3 ℃。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SNIPPV治疗。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在给予37℃左右的肺表面活性物质70 mg/1.5 mL后1 h左右进行接管。
1.3 护理
1.3.1 呼吸管理 在行SNIPPV通气时,新生儿气道分泌物会从口腔分泌,故需要给予新生儿正确的,及时清除口腔的分泌物,防止呛咳的发生。同时需要定期的吸痰,辅助患儿痰液的排出,时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3.2 通气的护理 由于新生儿对刺激较敏感,不管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还是通气的气体都需要一定的加温加湿处理,保持和身体的体温相似,以减少机体耗氧量,保护气道粘膜。
1.3.3 通气过程中的监测 在通气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呼吸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及时调节SNIPPV压力,以及吸入氧浓度。在通气的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不良繁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严密做好监测工作。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后血气分析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H值、PaO2、PaO2/Fi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PaC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平均为62 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 h,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常常并发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及肺结构发育不成熟所致,一般在生后当时或很快发病,并在生后2 d 内进行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进行性缺氧和呼吸衰竭而死亡;存活者,在生后2~4 d 病情开始改善,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早产儿,NRDS 发病率越高[7]。但是研究发现,单纯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无气流存在下,很难与肺部充分接触。
早期的机械通气对于新生儿创伤大,易造成肺部的感染,肺气漏以及肺出血等并发症,给患儿的预后带来消极的影响[8]。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创通气NCPAP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9]。但NCPAP治疗时难以把握通气的流速,且在痰液排出时易造成患儿的咳嗽,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且患儿的通气时间较长,住院时间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院内感染的几率。
该研究采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患儿的咳嗽,通气流速等原因造成通气失败,且大大减少了患儿通气的时间,与该研究对照组的NCPAP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治疗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可行的,且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相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秦素芳,蔡家平,严璐.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1): 14-16.
[2] 丁玉红, 邓晓毅, 刘松林.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33(21):2911-2912.
[3] 栾永刚,董玉斌,曹亚芹.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9(29):3726-3727.
[4] Danic, Bertnig, Cecchla, et al. Brain haemodynamic effects of nasal continuous aiway pressure in pretern infants of less than 30 weeks gestation[J]. Acta paediatrica, 2007, 96(10):1421-1425.
[5] 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 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 1) : 27-29.
[6] 杨丽清, 江英, 刘红霞. 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0): 1911-1913.
[7] 乔彦霞,韩丽萍,郭秀霞,等.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实用儿科学杂志,2012, 27(2):119-121.
[8] 杨建生, 吴本清, 贺务实, 等.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1,26(5):315-318.
篇4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应用研究
我院在分析了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5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74例,女51例,日龄在3~18d,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平均日龄(10.4±2.1)d,胎龄6~42w,平均胎龄(38.9±0.5)w,其中足产儿63例,早产儿5例,分娩时体重(3.18±0.24)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12例,母婴同室新生儿56例,对照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平均日龄(11.2±1.9)d,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6±0.6)w,其中足产儿55例,早产儿2例,分娩时体重(3.29±0.23)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49例,两组新生儿及其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具体安全风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因素,新生儿无语言表达及自我保护能力,加上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出生时伴有疾病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因素,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防范意识不足、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及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均会诱发安全事件,责任心和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只要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预防安全事件发生[2]。
1.3护理方法 我院制定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人员学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设施设备使用、护理文书书写及病房管理等,通过不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职业水平;加强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新生儿喂养等制度,对于母婴同时新生儿还应指导家属如何开展新生儿护理,教授家属如何喂奶、沐浴等,确保在以上基础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不受到伤害;加强院感护理,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3],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接触新生儿分泌物、排泄物等时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定期进行病房空间监测,必要时可进行空间消毒;护理人员减压疏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差错和安全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护理过程常见的安全事件包括腕带遗失、床头坠落、感染、护患纠纷、红臀、发错药物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包括技能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根据观察指标优劣将其分为优、良、差三类,并对比两组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等,根据调查结果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1例,院内感染1例,红臀1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3/6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3例,感染1例,床头坠落1例,红臀2例,护患纠纷3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5%(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8.2%(60/6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4%(43/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属于医疗机构中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新生儿病房多为无家属陪护病房,更衣、沐浴、进食等基础工作多由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责任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率则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菲菲.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2):348-349.
篇5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62-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由于耳显微外科、内镜中耳手术、微创耳外科不断发展进步,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围手术期应用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本文选取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3.5±3.8)
岁。病程1-20年,双耳患者4例、单耳20例。其中单纯型症状6例、骨疡型症状9例、胆脂瘤型症状9例。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病情实施鼓膜修补术者10例、乳突根治术患者14例。
1.2 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应用x线乳突摄片检查,其中10例予以CT检查。常规方法预防感染,引流保持畅通性,存在脓液患者予以双氧水进行清洗。应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若脓液量少可以用甘油或洒精制剂进行滴耳处理,且手术前后均实施严密护理。主要措施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检测、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P
2 结果
经有效护理,对患者随访6个月-1年,患者耳部伤口完全愈合,鼓膜经修补呈现完整无内陷状态锥形结构也逐渐复原,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治疗前后相比,纯音听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对吧
时间0.5kHz1.0kHz2.0kHz4.0kHz治疗前41.9±4.240.8±4.139.6±3.739.1±3.1治疗后24.6±3.423.9±3.622.7±3.221.1±2.63 讨论
心理护理:因为此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而且反复发作几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极为不利影响,尤其发生并发症患者,通常患者急需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因为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存在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所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则显得特别重要。要对患者解释此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为了防止患者产生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手术前应使患者了解手术麻醉方法,使其信任主刀医师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等:患者手术前需进行相关训练,以便术后绝对卧床患者能够在病床上顺利解决进食与解手问题,而且需教会患者进行准确的擤鼻、洗耳、滴耳等方法,避免分泌物由于不准确的擤鼻方法使其自咽鼓管进至中耳产生感染,擤鼻方法分两种,一种为单侧鼻孔轻轻擤鼻法、一种为鼻涕吸入口内吐出法。
术前准备:帮助患者完成术前各常规性检查,例如常规心电图、血尿、肝肾功能检测、凝血功能评定、血型分析、感染筛查等,且实施耳内镜、颞骨CT、听力学等专项检查,手术前将术腔填塞物准备好。需注意保暖情况,避免其受凉感冒,术前净耳郭四周头发,清理耵聍;且在术前6h禁食,术前4h禁水;确保良好休息睡眠,根据患者情况术前予以抗生素治疗且应用麻醉前药物[1]。
术后护理:术后送至病房,需及时观察患者情况,注意其切口、敷料、输液管状态;患者应用合理,卧床休息,避免移动;出现眩晕症状时需卧床闭目休息;动态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等;麻药消退,患者出现疼痛感时,可按医嘱应用止痛药物且进行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后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注意观察是否因麻醉导致,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注意患者头部不可忽然间转动,当鼻涕有流出时需轻轻擦拭,避免其由咽部进至中耳,导致耳部发生感染;患者需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洗澡,避免水进到耳道产生感染;按照医嘱切口准确换药;若头痛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应用止痛药;注意切口情况,有少量出血时需加压包扎;患者发生面瘫症状,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需及时相应处理。
疼痛护理:术后1-2d往往有耳痛症状,患者需选择较为舒适性卧位,以便局部受压导致的疼痛症状得以缓解,术后3-5d患者应用软食、半流食。患者需禁食辛辣刺激性或带骨刺硬性食物,防止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咀嚼时由于触动伤口出现疼痛感。如出现较为严重耳廓软骨膜炎或耳痛症状,分析产生原因,若为包扎过紧或术后感染引发,需对症处理,如有必要可予以止痛针剂[2]。
出院指导:需对患者进行随访超过6个月,均由经培训过的病区责任护士或高年资护师执行,指导患者合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不可站于风口位置或噪音环境中,不可用力擤鼻、咳嗽,不可自行掏耳,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患者术后1个月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也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手术后3个月内杜绝乘坐飞机,6个月内杜绝游泳活动。定期复诊,若病情发生变化需及时就医[3]。
总之慢牲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护理,能够缓解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及时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谭沛,陈阳,邱建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2):195-199
篇6
【关键词】 脑瘫;小儿;护理;延续性护理
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 多数患儿由于功能障碍需要终身照顾和护理, 脑瘫患儿住院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 在家庭里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进一步提高患儿预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是将医院的护理干预措施延伸到患儿家庭中, 在患儿家庭中实施康复及护理干预, 在延续性护理干预中, 及时有效的解决患儿家属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是延续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选择本院脑瘫患儿,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此类患儿出院后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60例脑瘫患儿均为本院病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癫痫患儿、合并有精神疾病患儿、家属不同意参加或患儿不能有效配合医护操作完成实验的, 上述患儿为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病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本组患儿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3岁, 最大5岁, 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嘱咐患儿家属出院后根据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 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出院指导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 患儿在住院期间, 对患儿及家属实施脑瘫康复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出院后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患儿功能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让家属及患儿掌握相关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技巧。出院后, 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在患儿出院后的第1周开始, 而后每隔2周对患儿电话随访1次, 详细了解患儿的康复及护理情况, 并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患儿家庭康复措施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家庭访视, 出院后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家庭访视, 具体了解患儿的康复及护理干预措施和相应效果, 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并做好记录, 根据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对康复锻炼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并纠正错误或不当手法及护理措施。
1. 3 观察指标 患儿出院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提示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患儿的生活依赖程度越低。根据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情况对患儿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患儿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Barthel指数评分为60~100分之间, 患儿为轻度残疾;患儿生活需要家人帮助, Barthel指数评分为40~60分之间, 患儿为中度残疾;患儿生活出现明显依赖, Barthel指数评分为20~40分之间, 患儿为重度残疾;患儿生活完全依赖, Barthel指数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中轻度残疾15例、占50.0%;中度残疾8例、占26.7%;重度残疾5例、占16.7%;完全残疾例2例、占6.7%。对照组患儿中轻度残疾6例、占20.0%;中度残疾9例、占30.0%;重度残疾6例、占20.0%;完全残疾9例、占30.0%。观察组患儿中轻度残疾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之和大于对照组的中轻度残疾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之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运动功能等有着重要作用, 最大程度的改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是脑瘫患儿康复和护理干预的重点, 研究表明, 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起着促进作用[1, 2]。但常规的脑瘫护理模式不能满足脑瘫患儿出院后家庭康复中的护理需要, 而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等对患儿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延续性护理充分考虑到患儿需要, 是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体现, 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 对患儿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指导, 提高患儿康复效果[3, 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中轻度残疾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之和大于对照组的中轻度残疾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之和, 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脑瘫患儿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效果, 改善功能障碍,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韶华.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2(24): 136.
[2] 刘晓艳, 张海燕, 邱岸花. 出院后延续护理对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6(3):121-122.
[3] 林梅, 潘红飞, 李强, 等. 脑瘫高危新生儿父母脑瘫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的调查. 右江医学, 2014, 42(1):13-16.
篇7
手足口病是目前影响小儿成长发育、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 由肠道疾病导致的急性传染病, 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则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病情进展快, 死亡率高[1]。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期间, 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儿的恢复起到显著意义。现作者以95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手足口病患儿, 经诊断与《实用儿科学》[2]中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相符;男61例, 女34例;年龄6个月~7岁;患儿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疱疹, 直径0.1~0.5 cm, 数量不一;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经抗病毒、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 以阿昔洛韦软膏涂擦皮肤疱疹, 以双料喉风散涂敷口腔内水疱、溃疡。
1. 2. 2 护理方法
1. 2. 2. 1 心理护理 护士需重视患儿和家长的情绪变化, 患儿因疱疹疼痛刺激及陌生环境, 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无法安静接受治疗和护理。护士需及时加强家长心理护理, 告知家长要安抚患儿, 同时根据患儿心理特点, 以音乐、游戏、图画及肢体接触等语言使患儿逐渐放松, 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 2. 2. 2 健康宣教 患儿在入院后, 护士要及时加强家长和小儿的健康宣教, 叮嘱家长要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使家长认识到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叮嘱家长要密切注意小儿病情变化, 若出现呼吸急促、高烧不退、四肢无力、呕吐等症状, 需立即告知医生并处理。
1. 2. 2. 3 饮食护理 患儿在发病7 d内需多卧床休息, 多喝温开水, 治疗期间注意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补充机体丢失的营养, 提高机体免疫力。患儿治疗期间胃口较差, 不愿进食, 因此需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 口腔疱疹者以流质食物为主, 避免刺激性食物, 以高营养、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若意识障碍者需禁食, 以鼻饲为主。
1. 2. 2. 4 基础护理 ①口腔护理:患儿在进食前后, 护士和家长需及时以温生理盐水漱口, 口腔溃疡需以思密达加生理盐水涂擦。②皮肤护理:患儿需穿宽松、柔软衣裤, 及时更换,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小儿双手指甲需剪短, 必要时包裹双手以免抓破皮疹。若有感染者, 需涂抹抗生素软膏。臀部皮疹患儿, 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
1. 2. 2. 5 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具有严重的传染性, 如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杯子、毛巾等, 患儿在确诊后需立即做好消毒隔离措施。病房要定时通风换气, 空气消毒, 房间内所有物品、地面等均做好消毒措施, 物品专人专用。接触患儿的衣服、床单、玩具等物品都需要消毒, 严格按照传染病类物品处理。加强严格的床边隔离措施, 限制患儿和家属出入。家属和医护人员在进入病室时, 需戴口罩、穿隔离衣, 戴一次性手套, 与患儿接触的人员立即在流水下洗手, 并用含氯消毒剂泡手3 min。
2 结果
95例手足口病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和有效护理后, 均在3~12 d后痊愈出院, 治愈时间为3~24 d, 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包括肠道疾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A16(CA16)等, 多见于婴幼儿, 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 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属于可防、可控、可治的传染性疾病[2]。若未及时采取处理, 病情进展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病情复杂, 通常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会合并脑膜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心肌损害、循环衰竭、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病死率高, 因此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必要护理措施, 重视住院期间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注意患儿家属的护理工作, 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 使家属在陪伴期间能够密切注意小儿变化情况, 并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并叮嘱家属在2周内勿送患儿上幼儿园或到公共场所, 叮嘱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注意卫生清洁工作[3], 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本结果可以看出, 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利于患儿病情改善,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儿治疗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通过消毒隔离措施避免病情进展, 同时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措施, 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避免病情恶化, 与此同时正确合理的饮食方案可显著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 促使患儿较快康复。
篇8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肠炎,中毒性休克,护理
急性坏死性肠炎,也称作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的急发性疾病,一般是以小肠病变为主,呈节段性,并伴随出现广泛性出血症状,临床中的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便血,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导致该疾病的确切原因至今尚未确定,通常认为是由于感染以及肠道缺血等原因所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2±1.6岁。本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胀、腹痛、腹泻、便血、大便呈稀糊性,暗红或者鲜红色。38例患儿出现腹胀现象,34例伴有恶心及呕吐症状,有发热现象的32例。经血常规检查,末梢血白细胞上升,中性粒细胞占主要部分,伴随出现核左移,对粪便进行隐血试验均呈阳性,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存在;经X光检查,患儿均有肠管胀气,21例患儿出现肠管扩张,有12例可见液气平面。确诊后,对患儿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还对出现紊乱的水电解质进行纠正,进行抗休克以及抗生素治疗。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以及病情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为护理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还特别进行饮食护理、手术特殊护理以及宣教护理等措施,B组为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为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
1.2.2护理方法(1)常规护理。保证患儿绝对卧床,保持静脉顺通,确保药物顺利输入,并对药物输入速度随时加以调节,对于出现明显腹胀的患儿,实行胃肠减压,观察并记录患儿大便情况,定时检查体温,对于伴有呕吐症状的患儿,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注意做好患儿口腔护理工作。(2)特殊护理:首先,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患儿进食,合理配备种类,以流质食物为主,在患儿适应之后,逐步转为正常饮食,饮食性状的基本演变顺序是:流质―半流质―软食―正常,对于已经经过较长时间禁食的患儿,在对败血症加以控制的前提下,使用静脉高营养液;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对于进行手术的患儿,要注意进行胃肠减压护理,并注意观察手术创口的愈合情况;最后,进行宣传和教育,向患儿家长传授基本的疾病预防以及护理常识、儿童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
1.3疗效评价标准以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为标准对患儿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治愈:患儿临床病症消失,对大便进行隐血试验呈阴性,饮食恢复正常,未复发;好转: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大便次数以及检查接近正常;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大便常规检查未出现好转。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单位:例)
上面表格中相关数据表明,护理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儿,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差异显著,P
3讨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临床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未确定具体病因,一般主要发生于农村,并且以3~10岁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在临床中,以空肠下段以及回肠的上段为主要的病变部位,病灶主要表现为节段性、多变性以及散在性。该疾病发病比较急,一般首先表现为腹痛,伴随出现恶心及呕吐症状,随即会出现腹泻现象,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便血现象,大便呈暗红色或则鲜红色稀糊状,为腐臭味,患者时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在临床治疗中,以抗休克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抗生素和控制出现感染为基本原则,当患者出现肠道大量出血、肠穿孔等较为严重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在护理方面,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之外,还要注意对患儿的脉搏、血压、电解质以及大小便等情况加以密切的关注,一旦患儿出现脉搏变弱、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症状要及时的采取补充血循环措施,并对紊乱的水电解质加以纠正,并注意补充营养及热量;在饮食上,要注意食物的种类选择和搭配,并注意配备流质食物,在患儿出现腹胀以及便血的症状的情况下,即使非常饥饿,也不能进食,对此要提醒家长特别注意,否则将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和恶化。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较高,除了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胡娅丽.28例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伴中毒性休克的抢救与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1,02
[2] 杨明奎,赵春喜.急性坏死性肠炎48例分析.山东医药,1996,08
篇9
关键词:儿科;重症患儿;观察;护理效果
儿科重症患儿自身疾病较为严重,患儿在治疗中因为自身的年龄较小,无法保持稳定的情绪,往往出现治疗不配合等问题,造成治疗时间的延长,因此需要对护理措施进行转换。而优质护理采用的是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该护理流程在基础护理条件下更加重视患者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通过采用该护理措施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本文主要针对儿科重症患儿的观察与护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儿科重症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4.25±1.17)岁;观察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4.31±1.13)岁。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结合治疗流程提供基础护理各项流程,观察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包括:观察组则采用全面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在治疗期间尽量提供连续全面的护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安慰患儿,关心以及爱护患儿,将母爱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保持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亲密联系,全面了解患儿不同年龄段的常用语气以及特殊交流方式,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动作、面部表情以及态度等给予患儿安慰,对于婴幼儿年龄阶段的患儿,语言的沟通能力较差,可更多的使用面部表情沟通的方式,通过微笑等,安抚患者情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②注意周围环境的整洁,保持室温在22-24度之间,注意光线的温和,进行静脉输液室尽可能确保一次成功,降低痛苦,对于年龄稍长的患儿,注意对其隐私的保护,并且尽量转移其注意力,进行医疗操作的作用中可通过设置保护帘等方式,使其感受到尊重。夜间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室内的安静,患儿睡眠较浅,需保持足够的安静,对于较大患儿,则需关注其治疗中的情绪问题等,保持室内整洁、安静。③可采用播放音乐等方式,通过音乐对患儿心理进行改善,调节器情绪,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性格特征,分析其特点后制定适宜的措施,对于意识清醒患儿及时进行鼓励,强化其自信心,逐渐消除恐惧心理。④如患儿病情严重,以达到临终阶段,可能出现愤怒、幻想以及压抑等不良情绪,需要在这个阶段给予患儿充分的尊重,待患儿意识清醒后进行适宜的交谈,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儿,有尊严的帮助患儿走完人生道路,全民关注患儿家属的情绪,在安慰的同时,指导患儿家属进行陪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71%)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篇10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童常见疾病,常因各种原因所引起机体的急性感染,使体温超过39.0℃以上,引起躯体不自主抽搐的临床表现【1】。相关研究表明,小儿在发生高热惊厥后,有25%~40%的患儿会再次出现惊厥现象,且长时间反复复发会对脑细胞造成损伤【2】。部分患儿还会遗留癫痫、智力低下、行为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是儿科常见的危急症。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综合性分析,采用PIO格式总结患儿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3】。本研究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符合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4】。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4.4±0.9)岁,体温38.5~40.0℃,平均体温(39.2±0.3)℃,病种:上感28例,腹泻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肺炎3例。干预组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2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7±0.7)岁,体温38.6~39.9℃,平均体温(39.3±0.2)℃,病种:上感26例,腹泻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肺炎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种等一般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高热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治疗原发疾病、降温处理、饮食指导等。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高热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2.1 病情观察 高热惊厥多见于6~36个月的小儿,此年龄段患儿的言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对于病情变化需要护理人与和家属双方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患儿发热先兆,及时处理,避免造成高热。部分患儿在发热前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寒怕冷、四肢末端冰凉及食欲不振等;多数患儿则表现为面色潮红、莫名哭闹、呼吸急促、头颅发热等。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时测量体温和脉搏,查看体温情况,并汇报医生做好相应退热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不能单凭触摸患儿额头温度来判断患儿是否发热,应教会患儿家属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以及脉搏的测量来判断疾病。患儿夜晚休息时,避免影响患儿休息,应减少体温测量次数,可告知家属通过测量患儿脉搏来初步判断。告知家属不同年龄段,患儿正常的脉搏范围,同时告知体温每上升1℃,脉搏就会增加15次/分以上。
1.2.2.2 发热处理 患儿发热时,做好发热护理是护理的重点。当体温未超过38.5℃,应采用物理降温,如多饮温开水、温水擦浴、酒精擦拭、化学冰袋冷敷等;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退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等;对超高热患儿发生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患儿衣领,从患儿上下臼齿处放入开口器,及时清理患儿的分泌物,以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还需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脱水药、退热剂等并使用冰帽等器械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在患儿高热惊厥阶段可以预防性使用退热、抗惊厥药物,但必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2.2.3 健康指导: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5】:1、加强患儿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2、当体温超过38.5℃时,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手段控制体温,是预防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患儿家属储备几种常用退热药物,并能正确掌握各种药物使用途径和计量。同时,患儿家属还需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避免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属慌张抱起患儿往医院求救等错误方法。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患儿大程度上的损伤,甚至还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
1.4 观察内容
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
②满意度调查【6】 通过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类,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运用不同护理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时间间隔比较
干预组患儿运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3%vs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完善,弱小的刺激对小儿的体温中枢都能造成强烈的刺激,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机体不自主抽搐。张凤伟、王风玲【7-8】等人研究报道表明,单纯的高热惊厥对患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对近期记忆力能造成一过性失忆;高热惊厥反复发作,会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严重损伤。因此,对高热惊厥的患儿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对控制小儿智能损伤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