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能源行业研究

篇1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绿色就业;低碳

一、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就业

绿色就业指在绿色职业(从事风能、太阳能、地热发电和从事其他可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职业,还包括废弃物回收循环使用和环保型汽车的设计与制造职业)工作范围内就业[2]。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在《绿色职业工作前景》报告中定义:直接使用体力劳动的职业和可持续、释放低碳能的职业。举凡能源供应业、运输业、制造业、建筑业、物质管理、零售业、农业及林业,均有创造绿色就业的机会[3]。

全球各领域的绿色工作数量逐步上升,可再生能源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的发展,在大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能推动新能源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安装、维护等上下游行业,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就业机会。据全球风能协会《2008年全球风能展望》报告,风能利用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可减少约15亿吨,带动的就业岗位35万个,到2020年,预计风电能为全球带来200万个就业岗位[3]。

2006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及其支持行业的雇佣人数约230万,其中,风电行业约30万人,太阳能光电领域约17万人,太阳热能行业超过60万人,对各种给料进行培育并加工成乙醇和生物柴油领域的雇佣人数超过100万[2]51(表1)。

美国学者认为,可再生能源同化石能源相比,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资于太阳能等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观点类似[5]104。可再生能源良好的投资与就业前景,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美国的爱荷华、密歇根、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们努力通过吸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电动汽车行业投资来振兴经济。2006年,美国可再生能源业创造386000个岗位,而煤炭行业只创造82000个岗位[1]255。

欧洲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就业人数突增。丹麦1999年风机制造、维护、安装和咨询服务提供1.2~1.5万个就业机会;风机零部件供应遍及全球,也创造了约6000个就业机会。德国2006年可再生能源的制造、运行和维护,增加17万个岗位[4]104。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采用新型可再生能源,每年减少1.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了近28万个岗位,比上年增加10%。

201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可提供17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每年相关贸易出口可达170亿欧元,还可提供约35万个潜在就业机会[4]104。

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EREC)共同的《拯救气候: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报告可知,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能达成切实有效的协议,并大力投资绿色能源产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提供690万个就业岗位,节能行业则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到2030年,若能实现大规模的从传统煤炭发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转型,不仅会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可新增数270万个就业岗位。相反,煤矿资源开发的合并重组,全球煤炭行业的就业机会将从470万个减少到2030年的140万个。

联合国的《绿色职业工作前景》报告:未来几十年全球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技术,将创造数以百万计的绿色职业岗位。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持续的快速扩张,到2030年,全世界风能领域的雇佣人数会达到210万人。太阳光电行业的雇佣人数可能达630万人。从事生物燃料工作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200万人。

未来30年,绿色职业工作充满机会和挑战。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如果全球各国不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化,将“错过一个重大的机会”,将会失去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这份报告出炉的背景是面临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施泰纳认为若忽视绿色能源政策和绿色职业工作,将是这一危机中最严重的错误,长期存在的新就业机会使各国的经济实力更强,扩大和发展绿色职业工作是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2]。从一些国家已制定的能源发展目标(见表2、表3)中可知,各国已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及绿色就业的前景

篇2

人类终须面对能源危机吗?这个跨世纪的问题注定与世界发展的脚步如影随形。化石能源的利用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逐渐凸显。不少环境方面的专家都把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矛头直指化石能源。无论化石能源是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元凶,也许人们也开始发现:这个赌注,我们无法承受。

事实上,早在新世纪之前,世界各国已纷纷寻求对策,以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等等的新能源能否在未来代替化石能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核电,新能源之首

尽管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但核能依旧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实用性的能源,核电不仅成本相对低廉,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而且原料使用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在缺少更好的替代品之前,它是除了煤、油、气、水以外,当前最成熟、最重要的一种能源。特别是在能源结构从石油转入非油能源的新时期里,核能被认为是解决世界能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可开发的核燃料资源所提供的裂变能、聚变能,可供人类大规模长时间的利用。

美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核能,随后核反应堆的数量迅速增加。核能在美国的新能源结构中位居首位,2010年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到了全美总发电量的19.59%。和美国相似的是,德国和法国的核电无论是能源配比程度还是核电技术都居世界前列。

韩国有21座在役的核反应堆,发电量占总需求量的14%,另有7座核电站在建。韩国政府计划到2040年把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0%,以减少对油气进口的依赖。除此之外,越南、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核电均持积极的态度。加拿大、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坚持发展核电,以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福岛事件的冲击

尽管各国对于发展核能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场灾难又再次把核能推到风口浪尖。日本曾是众多积极发展核能的国家之一,共有55座核电站运行,发电量达到全国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11年3月,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污染事故,至今污染仍在持续。这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关于核能发展的方针,曾一度关停了所有核电站,尽管2012年又恢复运行了其中两座。2012年5月,日本政府将2030年核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50%的目标降至15%左右。

受事件影响,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2011年5月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之前关闭现有的17座核电站。默克尔说:“日本把一切都改变了。”问卷调查显示,当地人们对政府的决定表示支持,因为59%的德国人认为,福岛的灾难有可能会在德国重演。

开发中的新能源

一方面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对于减排的呼声愈高,另一方面是核能在世界范围内饱受争议。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能源需求大国只好早早开始扶持和鼓励以气象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试图探索出未来能源供应的新路。

欧洲太阳能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被欧洲人广泛应用,此外,秸秆发电以及用城市垃圾提取氢气和甲烷也较普遍。

在芬兰,“木基燃料”特别流行。人们利用特定技术焚烧木屑、树皮等林业残留物、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材废料以及生物淤泥等废弃物获取电能和热能。自1980年至今,丹麦GDP增加了近60%而能源消耗基本维持不变。丹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30年风能将占当地能源构成的50%,太阳能占15%,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35%。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风力发电和制造氢气结合起来的国家。人们把风力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用于分解海水,然后把电解生成的氢气存储起来用于发电。

在瑞典,大大小小的沼气池遍布全国。大部分沼气池埋于地下,只能从池上的小装置才能知道地下是沼气设施,火车、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大都使用沼气燃料。

气象能源被寄予厚望

德国和日本的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早在2000年,德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新能源发电可无条件入网,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采取非对等税收;对新能源进行电价补贴,推出促进太阳能开发的“十万屋顶计划”。2009年3月,德国通过《新取暖法》,政府提供5亿欧元补贴采用可再生能源取暖的家庭。

除了政府在政策和补贴上的大幅支持,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也积极投身气象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希望能在化石能源枯竭的未来抢先获取通行证。

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和东芝公司正着手利用黑潮的稳定能量进行海流发电系统的联合研发,并确定于2015年开发出关键技术,2020年使之产业化。如研发顺利,他们将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海流发电实用化的壮举。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放缓,气象能源还成为经济危机后增加就业岗位的途径之一。欧洲风能联合会2012年4月的《绿色增长――风能对就业和经济的影响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0年,欧洲风能行业增加了30%的就业岗位,而同期欧盟的失业率上升至9.6%。预计到2020年,风能行业雇员可能达到52万。

新能源开发普遍受困

然而,每当遇到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新能源普遍依赖资金和补贴的短板往往就会被突显出来。随着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一并到来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越来越少的政府补贴。2010年至2011年,德国的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降低了约40%,2012年又再次下降了15%。德国太阳能行业约5000家公司随即倒闭。

一旦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补贴,新能源行业似乎“弱不禁风”。究其原因还在于除去核能以外的新能源行业并未真正得到市场的青睐。从资本角度看,新能源实际资本收益远低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收益。效益低下则主要源于前期的巨大投入。太阳能、风能等气象能源缺乏稳定性,传统电网必须经过更新改造,才能具有更强的新能源接纳能力。同时,集中在偏远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完整的传输线路才能连接到城市。

篇3

人类发展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程表明:重大的历史跨越和重要的科技进步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方法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的首要位置。

创新方法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抓住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三个层面”,重点面向科研机构、企业、教育系统“三个对象”,积极推进技术、管理和体制的创新。特别强调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点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一是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生产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并在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方法师资培训,为大规模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培养师资队伍。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应用相关培训教材,对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主要研发人员进行试点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对创新方法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三是结合试点培训情况,对不同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发展需求的企业创新型人才。

天冠集团是目前国内历史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乙醇生产企业,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和河南省50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全国四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厂家之一,是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体企业。

作为一家流程型生产企业,天冠集团坚持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理念,以信誉为根,创新为本作为企业宗旨,逐步地从一家传统粮食加工企业成长为国内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的领导者。在这一过程中,天冠的成长一刻离不开创新,也时时透露着创新。

概念创新:2000年3月天冠集团率先提出了“开发推广乙醇汽油”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从而拉开了中国生物能源的序幕,既缓解了能源危机,又解决了环境污染,并将一家传统的粮食酒精企业发展成为国内生物燃料的龙头。

理念创新:2008年天冠集团建成了5 000吨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工厂,利用乙醇生产排放的废气合成高性能、高品质的绿色环保塑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解决白色污染、发展生物基材料,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管理创新:2008年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调整公司产业发展战略,突出核心产业的主导地位,附属产业剥离改制独立经营,引进集团化大统一管理,推行6S管理、ERP、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模式,销售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

方法创新:面对国际能源形式日益紧张、国际粮食价格飞涨的局势,天冠集团率先启动二代燃料乙醇研发,采用先进的预处理方法、高活力的生物催化剂、低能耗的提取浓缩装置、高效的能量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了万吨级规模纤维乙醇的产业化生产。

刘燕华部长讲过“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工具的创新与突破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天冠集团能够成为我国生物能源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并在行业内不断地取得创新成果,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国家科技部创新示范企业,靠的就是集团决策层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创新方法应用实践

总理指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天冠集团借助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的契机,依托南阳市政府争创国家创新示范城市的组织力量,引进了创新方法和知识工程的培训。通过对集团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大家熟悉并掌握了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并将TRIZ理论中先进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创新工具运用到生产实践和管理中,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进行专业培训,做好企业试点

2010年7月,经过前期的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科技部创新方法天冠培训班开办,40多位科研、管理骨干进行了封闭式强化培训。此次培训内容包括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具、计算机辅助创新和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学习,学员了解了创新的规律,激发了创造的热情和信心;突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学会了科学的收敛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并能够结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认知了创新规律的发展趋势,对公司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这次培训,共收集了40多项技术难题,涵盖了集团公司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方法和工具,分析了各项问题的技术矛盾、物理矛盾和物场,建立了组件模型和功能模型,结合计算机辅助系统查阅了知识库和专利,寻找到了诸多的备选方案。天冠集团利用TRIZ理论已经实施且产生效益的工程技术难题9项,全部实施后每年可为天冠集团新增效益1 800余万元。

二、深入实践,建立创新团队

在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了集团公司领导牵头的创新团队,将创新的知识和方法带到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创新的成果。以培训的学员为核心成立岗位技能创新小组,宣传创新知识,掌握创新方法,带动创新理念,40位学员成了公司创新方法推广的种子,将创新基因移植到了集团的体系中。

集团公司组织定期召开创新团队的交流会,以创新方法的应用实践和创新知识的学习为议题,并讨论CAI创新软件的应用经验。疑难问题寻求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在企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选派人员参加科技部的师资培训,通过内部宣讲交流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为创新方法在公司内部的全面普及建立基础。

在生产管理方面,正在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创新体系,通过明晰和分析企业的管理流程,运用DMAIC(六西格玛)方法实施连续的过程改善,识别和消除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和非增值作业等手段和途径,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立足长远,建立创新的文化体系

刘燕华部长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创新也是天冠集团的企业发展之魂,作为科技部的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天冠集团结合流程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建立了自己的创新方法工作思路:

1.建立企业系统化技术创新体系,以TRIZ理论为核心,在CAI技术的支持下,对企业创新过程进行系统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固化面向创新的研发流程,推动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

2.制定企业产品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企业核心产品技术进化潜能预测,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集团创新战略分析,研究软件系统开发,建立适合生物能源行业和流程制造型企业的应用软件。

3.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倡导自主创新,鼓励创新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

4.建立创新文化氛围,组建创新团队,提倡创新知识和方法的全面普及,提高全员的创新意识;开展定期交流,实行不间断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以点带面,最终形成良好的、系统的研发机制。

5.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适合自主创新发展需要的组织体系,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知识工程建设,形成专业的知识库和行业标准。

6.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创新体系,识别和消除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和非增值作业等手段和途径,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流程型生产企业经验探讨

作为一家流程型企业的代表,天冠集团具备流程型制造企业连续性生产的显著特点,通过创新方法的实践和应用,总结出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关注点

1、流程化管理的创新方法,生产、业务流程标准化、显性化,并建立起相应的考核管理体系。

2.产品和技术的发展预测,研发方向的定位,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改善,保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4.精密生产和精益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实践经验

1.阶段性的成果和考核评价体系对整个项目的推动很有意义,可以加强对创新方法的认识,树立推广应用的信心。

2.坚持长期的应用非常重要,要有强制的制度保证。

3.决策层的重视和参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流程型企业的目标是将流程标准化、固定化、显性化。

三、存在困难

1.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熟练和锻炼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

2.CAI(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应用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

3.当前属于难题解决阶段,全面地、深入地开展,创新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时间。

4.需要加强推广的力度和考核评价的强度,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范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有强制性的保障。

5.流程标准化、显性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节,目前还处于局部的、初级的方法、工具的使用,核心产品、核心技能的创新有待突破,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篇4

在企业层面,德州市努力追求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新的突破,实现产品、流程、链条和功能的升级。

起步于20年前从玉米芯等农作物中提取木糖醇等功能性糖物质(即功能糖),德州生物企业由小到大,从少到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迅速提高。目前,全市共有生物技术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4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多数生物企业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以保龄宝、龙力、福田等企业为龙头的功能糖制造,以谷神、禹王等企业为龙头的大豆深加工等多个产业群体。多年来,这些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和市场开拓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做大做强。

功能糖在10年前还不为人们所认知,由于具有提供营养、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功效,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德州生物企业通过多年自主研发,掌握了生物萃取、膜分离、色谱分离纯化等功能糖提取的核心技术,逐渐形成集“小试、中试、孵化、扩初、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实现了我国功能糖生产技术、工艺和原料路线的重大突破。其中,“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提纯工艺和工业化生产”、“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德州生物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功能配料专业供应商,保龄宝和龙力已先后成功上市。

在生产过程中,德州生物企业不断开发深加工工艺,加强生产流程的衔接,培育形成了玉米(芯)、大豆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对原材料“吃干榨净”,降低了企业成本,拉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出价值。其中,玉米(芯)深加工循环链条将玉米作为初级原料,玉米粒生产低聚糖,玉米芯生产木糖醇、低聚木糖,糖醇渣用来养殖食用菌和生产乙醇,用糖渣和食用菌废渣中的木质素替代燃煤发电,燃烧产生草木灰还田,形成“玉米(芯)功能糖食用菌、乙醇木质素燃烧发电料渣还田”的闭合循环链。大豆深加工循环链条则以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为原料榨取植物油,分离低温豆粕,生产大豆蛋白、蛋白纤维,从大豆渣中提取大豆低聚糖,剩余物做饲料,污水制备沼气用于发电,实现了大豆生产全过程的开发利用。

从主要生产初级原料产品和中间产品起步,德州生物企业努力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大力发展安全食品添加剂、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实现产品多元化、高端化和终端化,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功能糖领域,已形成低聚糖、高果糖、功能糖醇、膳食纤维、氨基酸等多个系列60余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在大豆加工领域,从低温豆粕中提取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积极开发大豆多肽、植物蛋白氨基酸等深加工产品,目前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8000万美元。

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德州生物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及影响力。比如,从被动等待订单到主动为客户提品配方,与客户的技术人员合作研制产品,双方共同掌握配方核心工艺。并且,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中试到规模生产的全程服务,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从单纯的按单生产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目前,德州生物企业功能糖、低温豆粕和大豆蛋白等主要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60%以上。

在产业层面,德州市注重规划、布局、引导和协调,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

德州功能糖系列产品年综合生产能力达70万吨,主导产品低聚木糖、木糖醇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低聚异麦芽糖亚洲第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联合命名的“中国功能糖城”;年大豆加工能力达22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低温豆粕加工和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德州生物产业的产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是没有追求低水平扩张、盲目铺摊子的粗放式增长,而是兼顾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注重顶层设计,从产业的结构、布局、技术、组织等层面加强引领,促进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德州很早就认识到,以功能糖为代表的生物制造产业尚不足以支撑整个生物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结构需要完善。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禀赋,德州确定在壮大生物制造产业的基础上同步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新兴领域,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各个领域的发展重点。如今,德州生物企业65%集中在生物制造业,35%集中在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行业,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十二五”期间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同时,德州对全市的生物产业分布进行划分,确定各个区域的产业重点,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使同类型及上下游企业相对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和规模化发展。

瞄准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多年来德州大力推进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取得重大突破。龙力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在业界首创了“以玉米芯废渣为原料生物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技术,纤维乙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品质改善剂和增氧剂,且无有害气体排放,可加入汽油中广泛使用。该工艺具有不与人畜争粮、不与粮林争地、原料丰富、低碳环保等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相继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年产5万吨的纤维乙醇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并向石油部门供应,每年可节约汽油等燃料6万吨、玉米20万吨,为农民每亩增收100多元,为德州生物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广阔空间。

生物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若不加以必要的引导规范,同样存在粗放型增长的隐患。为处理好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德州采取的路径是以特求强,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根据各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推进差异化发展,合理限制同类项目建设,减少产品的同构化,避免低水平产能的无序扩张,遏制市场的恶性竞争。同时,组建功能糖、大豆蛋白等产业集团和协会,规范产业环境,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基础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资源成果共享。目前,德州同类型重点生物企业虽业务存在交叉,但主导产品均各有侧重,拥有各自的优势细分领域,形成了竞合互补、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

在区域层面,德州市构建支撑体系和打造环境平台,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德州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玉米、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丰富,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的重大需求,德州着力扶持以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生物产业发展,构建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支撑体系,加强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的要素保障和服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竞争力。

目前,德州生物产业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功能性糖类公共实验室等技术研发类公共服务平台13个,成立了多元醇中试服务中心、国家级生物产业孵化器等成果转化类公共服务平台2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物技术产学研体系。这些平台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目标,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设备,与数十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先后承担“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80余项课题,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6项、发明专利 53项,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2种,其中微生物制造、金属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多项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或科学进步奖,成功转化“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色谱分离制备结晶麦芽糖醇”、“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等3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率先实现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木糖醇等行业主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篇5

有媒体近日称,相关方面正考虑在2013年设立一个主管能源事务的“超级部委”,取代目前的国家能源局。实际上,这个猜测常常在换届前出现。而与2008年相比,现在成立能源部的动力,的确要大很多。中国在过去的5年内,能源消耗量急速膨胀,能源相关问题也跟着急速膨胀。煤电矛盾导致电力短缺,原油对外依存度急速攀高,天然气成品油价格改革等,很多能源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我国的确需要有专门的能源部,进行能源思考和能源决策,以及确定更长远的能源战略。

鉴于现状,我国能源问题需要更独立全盘地思考。比如说,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0%,预计能源需求在2020年前仍将保持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但问题是,这些能源将从哪儿来?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价格?还有,国家发改委近日提出我国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种观点大家早已听得很多,大部分人也都相信难以为继,而问题是,为什么政府说了这么久,高能耗现状却依旧未得到改变?因此,未来我国的确需要更多的有关转型时期障碍的讨论,需要对这些障碍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障碍。

应对气候,我国的新能源发展迅猛。但是,到2010年底风电装机仅占总装机的3.2%,贡献电量为总量的1.2%,太阳能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仍将以煤电为主。煤电现在提供了我国70%的一次能源和80%的电量,而且由于清洁能源增量满足不了能源需求的增量,煤炭需求的绝对量还会持续增加,碳排放的挑战也只会越来越大。此外,石油价格越高,石油动荡的原因就会越多,我国能源安全压力也会日益增大。为了解决煤电矛盾,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底选择对煤炭价格进行限价,意味着未来煤电矛盾将依旧。上述诸多困难和挑战,都要求今后我们需要从更长远更战略性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的能源问题。

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快,能源需求增长快、排放高。对比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虽然有能源稀缺程度、环境空间、技术水平等的不同,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经济发展问题,如高耗能,高排放,粗放式经济增长,重工化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低等,都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符合发展的规律性。总结国际经验,快速增长的经济常常是比较粗放的,快速增长和效率很难兼顾。当然这不是说我国不需要节能减排,而是说明我国节能减排的难度。也说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要政府更大的决心和努力。

未来的超级能源委,或者我们暂称“国家能源部”,其主要职责包括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管理、能源相关技术研发、环保能源的生产和利用等。该部也应该是政府在能源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的管理和资助机构,通过科技进步来拓展未来的能源选择。另外,国家能源部还需在能源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和确保我国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

那么,未来国家能源部的主要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宏观来说:包括促进安全有竞争力的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能源生产,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际核能源安全利用;对能源数据和价格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制定长期的能源供应和使用政策;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和有效的需求侧管理。

国家能源部还将负责管理石油战略储备。除了保证适量的石油储备,石油的易得性和石油价格博弈,还要负责定期审查储备情况,并就储备相关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具体还包括进行必要的替换,和临时性借调原油帮助石油公司解决因运输等问题造成的暂时供应困难。

面对能源未来和低碳发展,国家能源部的具体任务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和依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需求侧管理,保障能源供应;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减轻贫困人群对能源价格上涨的负担;增加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可行性和利用性;增加建筑物和电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内生物能源工业的发展,等等。

篇6

在巴西的能源结构中,甘蔗满足了巴西总能源需求的18%,仅次于石油的37%,高于水电的14%,甘蔗成为巴西清洁能源的一大功臣。

甘蔗乙醇的推广

只要挤出甘蔗汁,混合酒精一起发酵,再将其蒸馏到理想的浓度,就能生产出巴西最具经济价值的燃料—乙醇。由于甘蔗乙醇具有清洁、容易生产和低碳等特点,它成为车用可再生燃料的很好选择。早在20世纪20年代,巴西就开始陆陆续续利用甘蔗生产乙醇用于汽车能源。到20世纪70年代时,巴西将近80%的石油依靠进口,石油危机的出现,让推广甘蔗乙醇变得急迫起来。

1975年,巴西实施了全国乙醇计划。政府为甘蔗种植提供补贴,并在1500人以上的城镇,强制加油站安装乙醇加油泵。到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销售的车辆几乎都使用乙醇燃料,军人政权建立的配送体系,让驾驶员能在任何地方加上乙醇燃料。

然而,真正让巴西甘蔗乙醇生产快速发展起来的是灵活燃料汽车的推出。2003年,大众汽车巴西公司推出了第一款灵活燃料汽车。巴西农业部常务副部长若泽·卡洛斯说:“我们研制出的汽车发动机不仅可以使用汽油,还可以使用乙醇,甚至汽油和乙醇的混合体。”目前巴西销售的新车,超过90%是灵活燃料汽车,这种汽车现在占巴西所有轻型车辆的50%,而这些成就是在不到10年时间里取得的。

在现阶段乙醇使用的推广中,政府的政策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国有能源企业每年会保证收购一定量的乙醇,同时政府想乙醇产业提供巨额的低吸贷款。在税收方面,巴西国内乙醇燃料税在12%~30%之间,汽油燃料税则超过50%。出于经济和环保的考虑,很多巴西消费者都会选择甘蔗乙醇燃料。从2008年开始,巴西乙醇年销售量就超过了汽油,这把人类从单一的石油能源中解救出来。

巴西乙醇一般有两种提供方式,一种是含量85%~100%纯乙醇,另一种是在汽油中掺入5%~25%的乙醇。巴西的加油站因而与众不同,总是微微散发着甘蔗酒精的甜味。在加油站的显示牌上,除了表明不同纯度的汽油外,乙醇(Ethanol)的字样尤其显眼。这里大多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混入了18%~25%乙醇的汽油。

在2010年,巴西乙醇产量达274亿升(72亿加仑),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被巴西国内市场吸收了。据巴西能源部2010年9月底的预测报告,到2019年巴西车用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一倍,达到640亿升。

巴西也是全球第一大乙醇出口国,2006年出口甘蔗乙醇30亿升,占全世界甘蔗乙醇出口量的70%,其中58.9%销往美国、11.5%销往荷兰,其余销往日本、瑞典等地。罗伯托·罗德里格斯预计到2013年,约100亿升乙醇将用于出口。

巴西正在评价使现有乙醇生产提高12倍的可能性,如果能实现,则可望替代世界消费汽油约10%。这将大大增加从甘蔗生产乙醇的数量,到2025年可望生产乙醇2050亿升(540亿加仑),即占世界生产量约50%。

巴西街道上的汽车尾气没有浓烈的刺激性味道,这是因为乙醇给汽油增加了氧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污染和有害气体。

同时,相比汽油,乙醇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灵活燃料发动机中,每升乙醇消费都会减少约1.7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巴西矿产和能源部部长爱迪生·劳包说,“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作为燃料与使用石油相比,我们能减少大约90%的气体排放。”2003年以来,巴西因使用甘蔗乙醇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28亿吨,这相当于种植9.16亿棵树并维持它们20年。

乙醇还是一种高辛烷值的能源,它的抗爆性很好,且在高压发动机中会产生更多的能量,这也节省了其他燃料的使用。巴西甘蔗乙醇的这些环保效应为抵抗全球变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能复制巴西模式?

为陈化粮问题,我国在“十五”期间批准建设了4个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集团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底,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公司木薯乙醇项目投产。

这五家公司生产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燃料乙醇。2002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仅为3万吨,至2005年底,这4家企业规划建设的102万吨燃料乙醇产能全部达产,至此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十二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利用规划目标确定为500万吨,同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多。

同时,我国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也逐步展开,2005年12月,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已全部实现车用乙醇汽油的封闭运行;湖北省也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进行封闭推广。在试点的9个省,乙醇汽油(含有10%乙醇的汽油)已占汽油消费量的20%,每年节省100万吨的汽油。2006年,湖北省车用乙醇汽油市场覆盖率达90%以上。2007年9月,广西宣布计划从2007年12月15日开始运行销售车用乙醇汽油,禁止销售普通汽油,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据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研究,目前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17%;与此同时,中国乙醇的价格又比美国低18%。这样就使中国的乙醇生产必须要依靠政府补贴。中美燃料乙醇的生产,在效率上也有较大差距。中国生产1吨乙醇需要消耗12吨水,而美国只要1.8吨水;中国需要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而美国的转化率是2.8;中国乙醇生产的污染物排放也比美国严重得多。

我国乙醇企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密切相关,2003年末,中央政府针对四家乙醇企业制订了五年补贴计划:2004年企业每生产1吨乙醇可享受2736元补贴,此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降为1373元。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公司营业利润为-8亿元,而净利润却有6170万元,原因是巨额的营业外收入,主要是政府给的燃料乙醇补贴收入8.8亿元和技改奖励1亿元。

纤维素乙醇技术前景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粮食涨价问题。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企业多数使用玉米等粮食为原料,随着各地乙醇生产项目全线上马,陈化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玉米价格也开始上涨。粮食乙醇生产被指责为“与粮争地”、“与民争粮”。

但据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岳国君介绍,目前我国政策规定的燃料乙醇年产量为132万吨,按照每消耗3吨粮食生产1吨燃料乙醇来计算,每年消耗的粮食数量不超过400万吨,而我国每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亿多吨,燃料乙醇产业消耗粮食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其实,政府的政策导向早已改变,2006年,财政部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可再生能源会议要求,中国在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同时,必须要遵循的三个不得,即“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燃料乙醇企业来说,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逐渐减少,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据中粮生化2012年4月18日的《关于2012年度燃料乙醇补助标准调整的公告》,2012年度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标准为: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750元/吨。2012年度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较2011年燃料乙醇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

走非粮路线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尚普咨询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非粮乙醇工业的关键环节还未完全突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目前,我国的非粮乙醇技术主要以木薯乙醇为主,我国的木薯供应主要来源于泰国、越南、印度等地。2007年12月22日,中粮集团投资的国内第一个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在广西北海揭牌投产。但由于木薯原料供应不足,价格攀升很快,生产成本没有优势。

面对非粮燃料乙醇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石油等国有大型企业也积极投入。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商,中国石油分别与国家林业局、四川省和山东省等签署了生物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非粮生物能源原料基地,并相继开展以薯类、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中试生产,同时积极开展纤维乙醇生产试验。

在巴西,人们也在研制纤维素乙醇。他们发现巴西现有的生产方式,利用甘蔗汁和糖浆生产乙醇,只占甘蔗能提供能源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都残留在甘蔗纤维(甘蔗渣)和秸秆中。如何提取这部分的能源需要发展纤维素乙醇技术。

中粮集团在2010年就宣布与中石化、丹麦诺维信公司(Novozymes)联手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纤维素乙醇工厂,这是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示范工厂,项目还在推进中,厂址位于全国玉米主产区的黑龙江肇东市。

篇7

关键词:黑色失业;绿色就业;就业破坏机制;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4-0062-03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必须具备资本、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等主要的投入要素,这些要素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同贡献。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或互补的关系。如果资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资源价格提高或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可以通过资源的资本替代或劳动力替代,继续保持行业产出的增长;如果资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是互补关系,则提高资源利用的环境政策就会减小对资源要素的投入比重,从而降低产出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项对5个欧盟国家的1500家企业的调研表明,企业以削减成本为目标的技术投资会导致就业缩减,但环境友好型的生态革新将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净效应。

通过对苏州地区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总量、结构及替代效应进行分析,短期来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淘汰钢铁、火电、水泥、重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等等,会带来相应就业岗位的缩减,造成一定量的失业;长期来看,能源排放与就业存在着替代效应、结构效应。替代效应表现为,一方面传统能源部门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使得能源部门产生新的就业机会。结构效应表现为,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和破坏效应同时发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及内部的流动。

一、苏州地区主要行业减排与就业分析

1.黑色行业减排与失业分析

黑色失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新能源的开发、清洁技术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人们对传统能源依赖程度下降,化石能源领域的现有就业岗位消失而造成的失业;二是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关停并转等造成的失业。

“十一五”以来,苏州积极实施节能环保战略,通过狠抓节能技改、能源审计、节能机制建设、淘汰落后产能、“退二进三”、关停并转、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推进节能减排任务,坚决有序地淘汰压缩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有效控制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五”以来,苏州万元GDP能耗四年累计比2005年末降低约17.77%,形成节能能力350万吨标准煤。其中,截至2009年年底,苏州已经累计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952家,实现节能20多万吨标准煤。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黑色失业。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减少1吨碳排放,工业部门将有008人失业。据此计算,苏州在“十一五”前四年,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施,造成直接失业约29.6万人(370×0.08)。其中,由于组织实施了重点节能技改项目400多项,累计节能350万吨标准煤,造成累计失业约28万人(350万×0.08);由于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952家,节能20多万吨标准煤,造成1.6万人失业。

2.四大新兴产业就业分析

近年来,苏州编制了“6+4”十大产业振兴发展计划,振兴发展石化、轻工、冶金、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等四大新兴产业。截至2009年12月,完成新能源等四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共98个,总投资648.99亿元;还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在建项目184个,总投资872.7亿元。美国发展中心和美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研究表明,每100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能拉动200万人就业。据此计算,苏州累计完成新兴产业项目98个,带动约19万人就业;四大新兴产业的184个在建项目,将带动约26万人就业。

3.六大外包行业就业分析

据了解,苏州的服务外包业已初步形成了软件设计、动漫制作、研发设计、医药研发、金融数据处理、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园区、新区、昆山、太仓、吴中等服务外包重点集聚区。几年来,苏州一直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战略性举措来抓,各服务外包聚集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有利条件,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自2006年到去年年底,苏州共有各类服务外包企业970多家,其中去年一年新增加的企业就达569家,超过了以往历年的增速,也大大超过了电子和纺织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局面下,2009年苏州服务外包逆势增长,全市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离岸接包执行额8.71亿美元,同比增长93%。据资料显示,2009年苏州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万余人。

二、苏州地区减排对就业影响的效应评价

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以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部分产业及部门日趋衰亡,并排斥出大量劳动者进入失业队伍;另一方面,又促进新产品及新部门的产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就业破坏机制,一是就业创造机制。从就业创造机制而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的收益通过产品价格、工资等的灵活调整转化为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而就业破坏机制,使得原先生产的资本品的生产率相对下降,该资本品对应的生产岗位创造的价值相对下降、岗位存续期缩短,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将提前终止该工作岗位,造成失业增加。

1.减排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在长期不存在对失业的挤出效应,仅在短期有可能导致失业水平上升。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条件下总体就业水平如何变化,取决于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机制二者中孰占主导。当节能减排、更新技术成本、培训工人所需的费用很低时,企业将选择在职更新技术,而不是破坏现有工作,这样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就表现为创造机制,对就业的影响是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随着节能减排、更新技术成本、培训工人所需的费用不断上升,企业关停并转,这时破坏效应逐渐增强,就业破坏程度将大于工作岗位的创造,失业率将上升,对就业的影响是破坏效应为主。

苏州在“十一五”前四年,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施,造成直接失业约29.6万人(370×008);随着新兴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的兴起,绿色就业约50万人,最终形成就业总量的净增加。其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运动路线为:先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后期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数增多。从短期来看,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淘汰钢铁、火电、水泥、重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技术等等,相应就业岗位缩减,造成黑色失业约30万人。其原理就是,实施严格、强制的节能减排、关停并转,增加了工业部门和传统能源部门的投资与就业压力,就业破坏效应逐渐增强,使得就业破坏机制在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就业破坏程度大于工作岗位的创造,失业人数呈增加态势。从长期来看,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效技术,淘汰了落后产能,从整体上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新兴产业、绿色行业迅猛兴起及发展,使得就业创造机制逐渐增强,就业创造机制在后期占主导地位,就业创造机制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绿色就业岗位远远多于黑色失业岗位,最终形成了就业总量的净增加。

2.减排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和破坏效应同时发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及内部的流动,这一劳动力的再配置就表现为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行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将造成结构性失业,一些低端技术人员会失去工作。其理论前提是,各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存在差异,因而出现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并存现象,即技术进步快的部门可能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机会,而技术进步停滞部门则有可能体现为破坏现有工作岗位。由此,技术进步导致失业和岗位空缺同时上升,加剧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

从绿色就业投资创造率来分析,苏州实现了投资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2009年苏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6亿元,增长3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分别远远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长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也将远远大于第二产业投资对就业的拉动,因此就业在一二三产业间的再配置运动线路为,第一、三产业就业创造机制大大强于就业破坏机制,呈现出很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就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和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投入的需求远大于对能源投入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消费型服务业相比生产型服务业具有更高的碳就业率。

从部门内的就业流动配置来分析,劳动力在部门内实现了流动和再配置。“十一五”期间,苏州工业部门内行业间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有资料显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行业的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以重化工为代表的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纺织等能耗相对较高的行业的比重压缩5-7个百分点。重化工等能耗相对较高的行业的比重压缩,失业岗位相对会增长;而能源消耗低的行业的比重提高,则确保了黑色失业在部门内进行的流动和再配置。

3.替代效应对就业的影响

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低碳生产要素逐渐替代高碳要素投入,能源效率高的新技术替代落后技术,使得相关部门对劳动力投入的需求也同时发生变动。就业在创造机制与破坏机制之间的变动,称为就业的替代效应,其表现为,一方面是传统能源部门因为生产效率提高,如大机组替代小机组,导致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技术使得能源部门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如风电、太阳能、生物能等。产业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技术使用都会增加对就业的整体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苏州这几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苏州形成了以常熟阿特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吴中区百世德、太仓奥特斯维公司为龙头,大市范围内的光伏产业配套企业60多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的光伏产业格局。到2011年,苏州光伏产业将实现620亿元产值,形成一家销售收入150亿元的集团企业,1到2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规模企业,4到6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苏州近一两年,光伏产业已达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欧洲光伏发电行业信息显示,每兆瓦的生产、安装和使用,可提供50个就业机会。按此计算,苏州近一两年仅光伏产业就带动就业达近10万人。今年年初获批的苏州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将用2到3年时间,对现有光伏产业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形成行业领先优势,加速建成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该产业园规划年产5GW多晶硅片与5GW电池片及组件,到时候将解决25万人就业。苏州的光伏产业的发展证明,可再生能源绿色领域投资的就业创造比率要大大高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领域,可再生能源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大量的就业,不仅弥补了由于节能减排流失的黑色失业,还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

三、几点建议

“绿色岗位”往往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岗位,从业人员需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从业人员会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不错的薪金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就业前景。“绿色”就业人员从事的工作还不为大家所熟悉,但是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绿色岗位能够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对政府来说,无疑是诱人的。因此,应通过“黑领”变“绿领”,“存量”变“增量”,创造绿色就业岗位来扩大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1.发展可再生能源

绿色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践证明,随着绿色投资规模扩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岗位逐年上升,太阳能等绿色投资的就业创造比例远远高于化石燃料领域,绿色就业岗位远远多于黑色失业岗位。

2.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部件和能源效率设备需求的增大,刺激了绿色制造业的发展。比如,使用智能开关,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电器,下班之前半小时,手机一按就能打开供热。类似这样的智能开关、智能测量表等的生产企业兴起,不仅直接带来大批绿色就业,而且会增加绿色设计者、绿色工程师、绿色稽查人员、绿色项目经理等等新的职业。

3.发展绿色交通

公交系统、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部门,对于发展绿色就业有重要意义。对现有的公交和列车进行能源改造,使用混合动力或者天然气,又会产生大量绿色就业。资料显示,引入6100辆天然气动力汽车,将会增加1.8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4.发展基础行业的回收

在钢铁、铝业、造纸等基础行业,绿色就业机会无处不在。钢铁行业如果对废旧钢铁进行回收,可以节省40%-75%的能源消耗。废旧钢铁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省能源,也增加了大量的回收就业岗位,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外交事务(美国),199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篇8

一、多能互补的必要性

数据显示,我国60%左右农村人口仍然靠传统的秸杆和薪材等解决能源问题。全国农村每年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相当于5.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一半左右。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改变农村能源使用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村新能源到底该向何发展,发展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农村新能源主要包括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微小水电、生物质能这几个方面。现阶段农村能源应该多种形式并存,不同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在谈到农村新能源利用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教授提出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的概念。“四位一体”,就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全封闭条件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一体化。

“这样既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五配套”模式,是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农村新能源代表着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一些地区受技术水平制约,影响了农村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使用。此外,随着农村养殖户的减少,沼气的替代能源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拿沼气发展来说,要跳出为沼气而建沼气池的单纯观念,将推广沼气与养殖、种植相结合,打造“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的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达到“三沼(气、渣、液)”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总之,农村能源的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特别是要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技术及其产业。”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明强调说。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以秸秆、稻草等这些原料丰富、取材容易的生物质能,以及清洁的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通过改革炉具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未来我国将有序推进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为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在农业领域的循环利用,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

二、生物质产业和技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生物质产业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由于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因此它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成为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既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力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一课题,有利于中国开拓新能源,并且能够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生物质能的利用分为两种: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及藻类等,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据估计,每年地球上仅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就达1440~1800亿吨(干重),其能量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总能耗的3~8倍。但是尚未被人们合理利用,多半直接当薪柴使用,效率低。影响生态环境。

现代生物质产业是利用农作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TA性加工转化生产化工产品、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能源以及生物质产品的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新兴产业。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也能生产出上千种的化工产品,且因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石油能源一筹。

目前我国的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折合成标煤约为3.5亿吨,相当于7个神东煤田,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2007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随着国家明确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0%的行动目标,我国秸秆资源化驶入快车道。以“秸秆能源”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利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目前。世界上较为成熟、可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生物质技术主要集中在发电、固化成型燃料、沼气和液体燃料等方面。其中,生物质发电在发达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2005年全世界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约达50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在发达国家通常用来替代煤、燃气等作为民用燃料进行炊事、取暖,或用于区域供热和发电等。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并相应开发了专用炉具;泰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也建成了一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厂,逐渐进入了规模化生产阶段。

沼气技术已经在有些国家普遍应用,欧洲和印度等地已建设了大量的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到2003年底,德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已超过3000个,大多采用以畜禽粪便和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厌氧消化工艺,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生产出来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

生物液体燃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2005年,全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的总产量约为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和美国;生物柴油总产量约22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2005年的消费量为1200万吨,替代了当年汽油消费量的45%;美国主要利用耕地多、产量大的玉米为原料,同时积极发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技术。欧盟对生物燃料也很重视。主要以大豆、油菜籽和回收的动植物废油等为原料生产柴油,2005年原欧盟15个成员国年产量约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其中德国年产量约为150万吨。

三、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农业生物质具有资源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商品位能源。

一直致力于生物质能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院士认为,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当今发展清洁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秸秆迎来了 一个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重大机遇。

根据最新资料和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秸秆目前的用途是:还田15%,饲料16%,工业原料3%,薪柴50%和露地焚烧16%。也就是说,目前秸秆中的66%,约6_7亿吨是用于能源的,具有替代2.4亿吨标煤和减排5.8亿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工业原料和薪柴的利用属于传统产业提升,而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据了解,秸秆能源在欧洲发展已经有30多年,特别是北欧的丹麦和瑞典,秸秆发电和颗粒燃料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程度最高。

1、农作物秸秆

2004年我国小麦、玉米、稻谷、棉花、大豆、薯类、油料等主要农作物产量达4.69亿吨,秸秆产量约为5.96亿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主要作物的秸秆总量将达到8亿吨左右。其中,约有50%左右农作物秸秆用作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由于采用传统的燃烧方式,效率低下;我国以甘蔗渣及稻壳发电为应用方式的生物质燃烧发电已得到初步应用,总装机容量达800兆瓦;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已初步形成了研究、开发和应用同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以秸秆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和生产有机肥还田的技术已形成一定应用规模;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质材料的技术研究已经起步。

目前我国秸秆能源化主要有直接作为农村生活燃料、秸秆气化、压块替代煤炭燃料以及秸秆发电这几个途径。其中秸秆气化、压块替代煤炭燃料和秸秆发电已经在不少地方进行了探索和推广。

发展秸秆颗料燃料产业前景广阔。中国现年消费煤炭26亿吨,其中中小锅炉用约10亿吨,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如果采用秸秆颗粒燃料替代,减排效益不可低估。

在中国,截至2007年底,核准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约百个,装机容量2500兆瓦,建成投交并网发电的项目总装机容量400兆瓦以上。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能生物质发电集团已有10个30兆瓦和7个12兆瓦的生物质电站正在运营,其中单县电站装机容量30兆瓦,年发电2.2亿千瓦时,可替代8.7万吨标煤的燃煤,减排18万吨二氧化碳,农民年新增收入6000万元和获得1000多个工作岗位。秸秆直燃发电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可以全部自主与国产。

秸秆能源产业还将为农民带来增收的机会。以每吨秸秆农民可获250至300元算,全国4亿吨能源用秸秆就能获得1000亿至1200亿元。计划2012年达40亿元。此外,农村的能源中,由烟熏火燎烧薪柴到烧颗粒燃料,能效可以提高2~3倍,能源消费质量也将显著提高。

2、能源作物

能源作物指经专门种植,用以作为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如甜高粱、甘蔗、木薯以及油菜等。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为24508.79万公顷,其中有6020.56万公顷土地资源可供能源作物的开发种植。另外,每年还有约900万公顷不同类型的季节性农闲地,可以种植能源作物。

3、生物液体燃料

我国已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工程,分别在6省市进行示范,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102万吨。在非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培育出适应盐碱地种植的“醇甜系列”杂交甜高粱品种,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并引进了多个优良木薯品种,平均亩产超过3吨;育成了一批能源甘蔗新品系和能、糖兼用型甘蔗品种,并筛选出了适合甘蔗清汁发酵的菌株和活性干酵母菌株。

此外,我国已对利用菜籽油、棉籽油、乌桕油、木油、茶油和地沟油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开展了研究,目前已有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我国在双低油菜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结合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油菜、油葵等主要作物上已开发出高含油量品种,含油量高达51.6%;为了不与食用油和工业用油争原料,还开发了利用麻疯树果实、黄连木籽等能源作物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初步具备了商业化发展的条件;在利用季节性农闲地种植油菜生产生物柴油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四、生物质产业在中国未来的前景

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将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加快生物质产业的发展。

从目前生物质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发电、供热、生产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材料等。最近20多年来,生物质技术发展很快,产业规模、经济性和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预计在2010~2020年间,大多数生物质技术可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20年以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生物质产业正成为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生物质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解决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已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加强生物质技术研究与工程集成,在固化成型、燃烧、沼气、燃料乙醇、生物质材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广一批先进的生物质工程技术;建成一批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现状调查,初步查清我国生物质资源的拥有量和分布情况,建立生物质资源数据库,促进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全面推进生物质工程科技创新,在生物质能源转化和材料利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增强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生物质能和产品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通过生物质利用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作物开发为切入点,通过技术研究、集成和重点突破,创新生物质工程技术,加快生物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生物质产业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提高国家能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产业支撑。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已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可再生能源法》的和实施表明中国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支持,“农林生物质工程”也已经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对国际上生物质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与薄弱环节,选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作物开发,增强我国农业生物质产业的竞争力,提高生物质能和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通过生物质利用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说生物质产业是世界发展和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其当前成本与价格尚难与石油基产品竞争。

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林生物质生产材料和石油化工产品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篇9

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

1.金融危机推动美国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上个世纪后半期,新能源技术与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同时开始萌芽,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应用成本较高,因此,新能源技术在上个世纪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必须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作为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然而,美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中已无竞争优势,大部分实体经济已通过外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它不可能把已经转移出去的实体经济重新收回。重振实体经济,必然扶持那些生产技术制高点由美国掌握的产业,因此,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首选。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实现美国经济振兴、能源独立、增加就业,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地位。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多晶硅深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输送与用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发展。这不仅填补美国实体经济的空缺,使美国由消费社会转变为生产、消费并重的社会,而且可增加国内就业,降低污染物排放。

尽管一些新能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从目前来看,新能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成本仍然过高,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2009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新能源为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捕获和碳储存、可再生能源等。

2.欧盟加大发展“绿色能源”的力度。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欧盟就开始积极倡导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0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一揽子能源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耗费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以及在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至80%。为了支持上述一系列目标的实现,欧盟进一步提出新能源的综合研究计划,该计划包括欧洲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智能电力系统、核裂变、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和贮存等一系列研究计划。其重点包括:大型风力涡轮和大型系统的认证(陆上与海上),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集热发电的大规模验证,新一代生物柴油,第IV代核电技术,零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智能电力系统与电力贮存等。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委员会公告称,欧盟委员会已制定了一项发展“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其主要内容是,欧盟将筹措总金额为1050亿欧元的款项,在2009年至2013年的5年时间中,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并以此作为欧盟产业调整及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以便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两大目标,为欧盟在环保经济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奠定基础。欧盟打算用5年的时间,初步形成“绿色能源”、“绿色电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城市”(包括废品回收和垃圾处理)等产业的系统化和集约化,为欧盟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在发展低碳产业问题上,从排放指标的制定,到科研经费的投入、碳排放机制的提出、节能与环保标准的制定,再到低碳项目的推广等,欧盟率先出击,步步为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力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和低碳产业中发挥领导者的角色。例如,欧盟计划,到2012年12月31日,淘汰所有的白炽灯,用绿色环保的节能灯取而代之。欧盟要求成员国救助汽车业的资金必须用于节能型汽车的研制和生产,必须用于小排量、洁净型或混合燃料汽车或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制和产品生产。2008年11月23日,法国总统宣布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荷兰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也包含对可持续能源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

3.日本立足于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和大量制造业企业向海外转移的影响,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之中。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吸取以前应对危机的经验,在本次应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不以增加短期需求为目标的指导原则,力求以“结构改革促经济发展”的方式,取代“通过扩大政府支持刺激经济成长”的方法,提出了普及开发节能技术、加大研究清洁能源力度的目标,并给予了相当大的预算支持。这进一步体现了日本通过解决危机,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继续保持在节能方面优势地位的战略目标。

日本95%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出于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考虑,2004年6月,日本通产省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计划在2030年以前,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基干产业之一,石油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0%降到40%,而新能源将上升到20%;风力、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4500亿日元增长到3万亿日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到2010年达到8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向进一步增加,拟定了旨在占领世界领先地位、适应21世纪世界技术创新要求的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环保能源领域,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型汽车(电力、内燃两用)等新一代汽车产业,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资源再利用与废弃物处理、环保机械等环保产业。

二、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策略

1.美国:对外积极参与减排,对内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产业虽然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与其他新兴产业不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市场空间。美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之前,以影响经济发展为由,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然而,奥巴马上台后,一改过去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在新能源、环保政策方面较为高调,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由消极转为积极,表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他还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拿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

在新能源产业尚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条件下,要想把这个产业作为带头产业,唯一的办法是制定更加严格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保护规则,提高化石能源的外部成本,并把世界各国引向这一平台上竞争。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个主要目标是要求把中国和印度等大国加进去,因为只有世界各国尤其是能源消费大国参与,新能源产业才能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才能凸显美国新能源技术优势,否则有可能由于能源成本的上升使美国的制造业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因此,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美国着力构建新的国际竞争平台。这就像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发展信息产业,在当时新成立的WTO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新加坡会议上,推进信息产业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因此,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排放,也是为美国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创造国际市场。

2.欧盟:建设统一的区域能源市场,以法律法规保障产业发展。

市场规模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盟各国由于国土和人口的原因,市场需求非常有限。欧盟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最重要做法之一是建设统一的欧盟市场,为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条件。在《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中,提出强化对欧盟能源市场的监管,要求各成员国开放能源市场,制订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在与外部能源供应者的对话中,欧盟应“用一个声音说话”。

为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欧盟以灵活的市场机制与严格的法律制度相结合,在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了很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计划,保障欧盟节能与环保目标的实现。欧盟还积极建设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认为碳排放交易是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工具。欧盟认为碳定价至关重要,是确保环保技术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的重要因素。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在对企业提出政策要求的同时,又给企业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来探寻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减排途径。欧盟认为,全球碳市场必须在2012年后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中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引导私人投资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实现环保和减排目标,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以《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为代表的环保指令,既是维护欧盟境内居民健康安全的环保法规,同时也是一种比反倾销等措施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近期,欧盟通过了一项新的家电更高能效等级标准,电冰箱、冰柜、电视机、洗衣机和集中供暖循环器将在原能源标签的基础上引入节能性能高于现有等级的三个新等级,并首次对电视机制定最低能效标准。

3.日本:坚持运用产业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

日本是一个能够较好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国家。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节能环保方面,日本仍坚持政策的引导。日本在2009年颁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中,提出了8个能源战略重点:(1)节能领先计划;(2)新一代运输能源计划;(3)新能源创新计划;(4)核能立国计划;(5)综合资源确保战略;(6)亚洲能源环境合作战略;(7)强化能源紧急应对;(8)制定能源技术战略。具体的目标是:2050年之前实现消减温室气体排放量60~80%的目标。在2020年左右将太阳能发电规模在2005年基础上扩大20倍;建立购买家庭太阳能发电剩余电力的新制度;今后3年内在全国36000所公立中小学中集中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今后3~5年内并将太阳能系统的价格减半。环保汽车、绿色家电方面,3年后开始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和销售,到2020年新车的59%为环保汽车,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环保车的普及。

日本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是,根据每种能源的特性和发展阶段,进行相关产业群的培育,并对风险性投资提供支持。例如,对于进入推广阶段的诸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和生物能源等新能源,在政策投资的公共设施中,积极采用与新能源有关的设施,并通过提供诸如补贴和税收等扩大市场需求的支持。在新能源利用方式方面,日本通过建立太阳能发电产业群、燃料电池和蓄电池产业群、风力及生物质能等“地产地销”的商业模式,形成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大的工业结构。对于处于准备阶段的创新技术,支持政策集中在促进技术开发和试验证明方面。与此同时,促进开发和推广高效利用能源的创新技术,扩大对新能源风险性投资的支持。

三、发达国家能源变局的启示及我国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分工的格局形成,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开发新产品――形成国内市场――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再进口――开发更新产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即产品成熟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循环发展;后发国家则是先进口,然后国内生产,再出口这一近似于雁形的发展形态。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发展模式是按照产业链进行分解,在全球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配。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几乎同步进入新能源产业,但发展中国家只是承担技术含量低的部分环节,而发达国家掌控核心技术和占有新能源市场。

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新的技术变革,这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我国有可能通过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变革,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差距,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挑战是,我国虽然在数量规模上,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并不落后,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相关制造环节,缺乏核心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保能力低。因此,在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我国可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应对发达国家的能源变局。我国应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现有产业节能的改造。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治理经济衰退的有效途径。由于经济低迷,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强,我国政府应通过制订一系列税收和信贷政策引导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消费品补贴,促进节能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生产。

二是新能源发展要坚持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发展模式。新能源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其对经济的带动主要表现在技术收益上,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还不具备市场条件,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因此,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应立足于技术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方面,避免我国搭台唱戏、发达国家卖票收钱的问题。要把我国拥有巨大的能源市场的优势用于促进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能源产业发展上面。

篇10

奥巴马剑指新能源大蓝图,德国新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法国力推燃料乙醇,韩国、日本等都相继对新能源投入大量资金,全球各国都在争占新能源行业的制高点,一场或许是人类自有能源使用记载以来最庞大、最深刻、最为惊心动魄的新能源革命已拉开序幕。

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重头”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世界财富大幅缩水,慎重投资成为各国首选。在阴霾笼罩下,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锁定对新能源的支持,他们这种“成团”的选择成为一道“刺眼的风景”。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7800亿美元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奥巴马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未来10年将投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动用40亿美元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重组、改造和技术进步,生产更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车。投资45亿美元对联邦政府建筑进行改造,10年内将现有建筑的能效提高25%。

除美国外, 2008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欧洲经济恢复计划,其中提出要强化欧盟长期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技术。欧洲议会于12月17日批准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法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法令6项内容,以保证欧盟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

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到2020年之前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法国环境部于2008年11月17日公布了一项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使法国在该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该计划共包括50项措施,涵盖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将法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至少提高到23%。

澳大利亚于2008年12月17日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草案,要求到2020年该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升至20%。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把化石能源比例从目前的83%减少到61%,把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2008年12月26日通过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首,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四大新能源激流暗蓄

目前的能源格局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水力、核能、风能、太阳能为辅的能源消费格局,但经过金融危机后,能源的结构性变化发生了趋势性变化。普华永道、汤普森风险经济及美国风险资本协会的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显然,以水力、核能、风能、太阳能四大新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或将改变能源格局。

风能产业风风火火。

2008年,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06万千瓦,产业年增长率达到了28.8%。根据世界风能理事会的预测,在未来5年内,全球的风电装机量还将增长近3倍,达到3.32亿千瓦。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世界风电装机将达到12.3亿千瓦,年新增装机1.5亿千瓦,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达到11.8%。从主要国家看,风电也是其重要的促进对象。比如:丹麦计划到2030年风电占总发电量比重将达到50%。德国计划到2020年风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至少达到20%。美国到2015年,风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为3500万千瓦,2025年将达到1亿千瓦。印度计划到2012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随着风电技术更新带来的风电成本下降,风能产业发展前途更是一片大好。

中国风电潜力世界第一,与太阳能相比更具有现实可行性。政府在未来对风电投资的支持力度都会进一步加大,风电产业在未来几年都将处于超景气状态。

核电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基于核电建设的长周期性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对能源安全性、经济性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各国政府纷纷调整能源政策以扩大核电比重,推动核电复兴和新建。2008年,美国重新审视其核电发展政策,启动名为“核能源2010”的计划,计划投资11亿美元建造新的核电站,决心消除上世纪“三哩岛”核电事故的阴影,再度大力发展核电。英国政府决定恢复核电站建设,计划在2020年前新建6个核反应堆,并对现有的19个核反应堆进行改造;意大利宣布将重新启动于1987年完全废止的核能发电计划;瑞典政府转变排斥核电政策;曾强烈反对发展核电的荷兰,开始着手兴建第三代轻水反应堆;西班牙准备将核电比例提高到发电总量的30%;俄罗斯计划在2015年前新建10台核电机组;韩国到2015年前还将建造8台核电机组,将核电比例增加到45%。同时,一些新兴核电国家也更加积极推动核电发展,2008年底,新兴核电国家数量由原来的17个上升到21个。

目前,中国已投产的核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很低(2008年为1.3%),而世界各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平均为16%,法国、日本、美国等国的比例更高,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中国核电发展潜力很大。

太阳能产业方兴未艾。

尽管金融危机对太阳能产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短期内步入了寒冬,但鉴于对其长期前景的看好,各国对其支持的态度并没有变化。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为致力于光伏工艺制造的六个光伏模组孵化计划提供1760万美元的奖励津贴。在此6个计划中,各参与公司将推进光伏工艺的进程,使其从试验阶段加速进入投产阶段,同时降低成本,完善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光伏模组的产量。

日本制定《为扩大导入太阳光发电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为落实日本政府2008年7月制定的《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将太阳能发电提高到10倍、2030年提高到40倍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措施。沙特宣布将投资太阳能发电,要在今后30~50年内使沙特成为全球太阳能的研究和发展中心,出口大量太阳能电力。

当前影响光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制造成本高。在众多发电技术中,太阳能光电仍是花费较高的一种形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光电池成本及售价将会大幅下降。随着太阳能电池成本的下降,光伏技术有望逐步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近期,中国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频出,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打造“太阳能屋顶计划”,标志着中国光伏补贴迈出实质性第一步。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旦政府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太阳能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