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 海洋技术 实习基地建设 特点 目标

海洋技术专业是综合了原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专业中侧重于应用的部分而产生的新专业。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成立于1999年,是为适应江苏“海上”的开发战略而设,在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仍然是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工科院校,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海洋技术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相近专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水产养殖、饲料、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保护与管理相关行业从事生产、营销、质检、科研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

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冒险精神,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具备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的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对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1]。实习基地应成为学生自主训练,激发创新思维的基地。

一、实习基地的现状与不足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学科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学科发展方向明确、教学规模适中、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教师学缘组成相对合理,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与实践上有了较大的收获,但由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要求、所处的地区性差异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我校海洋技术学科仍然有诸多改进与提高之处,尤其表现在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实习基地建设上。

1.基地没有完全体现海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的海洋技术专业目前偏重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目前的实习基地中大多数是与淡水养殖相关的一些企业,如养殖饲料生产厂、鱼种繁育场等,而对于以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等研究对象及一些海洋高科技研究的实习场所很少。

2.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内容单调

培养计划中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不同的实习时间、内容是与理论讲授的内容相适应的,目前除毕业设计需要投入系统的研究过程外,其他的实习形式基本上都是观摩学习,浮于表面,对实习基地的整体没有深入的了解。

3.部分实习内容档次低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程度与水平的一种检验方法,也是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体系优劣的考核,目前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数是由本专业理论课老师指导,绝大多数内容是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研究内容基本上是理论课多个实验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思路少,完全是按照老师的完整方案执行。

4.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基地较少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以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以生物体为具体研究对象的,生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如盐地碱蓬的一个生长周期需要6―7个月,鱼从幼体长成成体也需要数月,而目前较多的实习单位是饲料生产企业、水产品养殖企业,以直接程序化操作为主,加上实习单位的管理章程、效益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后仅仅是看看、望望、逛逛,无法真正上手操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盐城工学院是面向地方建设的一所省市共建普通院校,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发展定位,在目前沿海大开发的利好形势下,海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学科实习基地建设是重头戏之一,在海洋技术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业务单位和高校三个方面要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调整与提升现有基地层次,发展与完善基地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相互尊重、目标明确、效益兼顾,才能完成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1.基地组成的层次性

实习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地组成的层次性,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可以组建不同内涵层次的单位。不同层次包括有单位的整体经济实力、研究实力、与海洋技术专业的相关程度等。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主要是给学生以加强专业知识的了解、明确专业在社会的应用状况,学时较少,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需要与海洋技术学科相近的即可,如水产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微生物研究所、滩涂湿地保护区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给学生专业课程的全面检查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所耗的时间较长,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就需要与专业科学较为密切的单位,如海洋化工生产企业、滩涂资源研究机构、海水养殖场、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等。

2.发展方向的多元性

人才培养方向与发展的多元性决定了实习基地发展的多元性,海洋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包括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研究性人才。由于自身的发展,实习单位在基地组成层次中可以易位,原来主要作为认识实习的单位可以发展成毕业实习单位,原来科研型单位可以发展成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单位,实习单位多元化与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校内基地是校外实习基地多元化发展的必要补充,校内基地的建设应当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实习指导教师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到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善校内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2]。

3.实习内容的完整性

整合基地单位优质资源,同类实习基地要各具特色,采取学生在不同单位轮换实习的方式弥补实践内容单一的缺陷,保障实习效果,并对不能达到要求或效果不理想的实习基地及时予以淘汰。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实习内容的完整性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技术主要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生长周期长,任务完成需要时间也长,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及与社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如果研究失败,则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上的代价就较大。因此,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要相互调剂,与实习单位的生产周期或者研究周期相适应。

4.实习过程的理论性

实习指导教师是专业实习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实习指导老师的素质、水平是学生实习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理论老师更为重要。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离不开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3]。

在校外实习基地指导的老师大多数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较强,但及时给学生以专业理论归纳解释则缺火候,如果让校内教师充当实习指导老师,则理论强而实践弱,因此需要注重校外基地指导老师的培训工作,让校内指导老师可以作为带队老师直接深入到校外基地进行实践,通过理论、实践、提高、再应用,讲懂、讲通深奥晦涩的理论,提高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把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健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共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体系。

5.基地建设的动态性

实习基地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物质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从布局上看,有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教育实习基地需要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当地政府等多方面通力合作与共建,因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

在当今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要想实习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校企双方就要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合作,最终实现学校、企业、社会都受益的“共赢”目标[5]。创新性实习基地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优胜劣汰,去劣存优,校企共赢是保证其良性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潮,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37-139.

[2]阎玉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3]申忠宇,赵瑾.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sup.):106-107.

[4]李志敏.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59-61.

篇2

关键词:舟山群岛新区; 高职院校; 服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54-002

在我国,多数的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依托于地方,地方经济的发展战略方向和资源特色往往决定了地方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高职院校也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标志着舟山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将按照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因此,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海职院)作为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按照相应的要求,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接轨,形成联动机制,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为此本文从新区发展的要求入手,分别从新区人才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三个角度,探究浙海职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从新区人才需求出发,优化专业设置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向,拓宽专业的适应性。《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舟山市目前人才资源总量为16.7万人,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将会达到29.7万人,增长13万人,增幅为77.84%。人才缺口非常明显,需求量很大,尤其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宗物资加工、港口服务、海洋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临港石化和现代渔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到2015年需培养和引进约11万人,到2020年需培养和引进约24万人,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需求紧密关联。

在办学特色上始终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寻求特色化和差异化,形成了海上运输、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四大主专业群,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获省特色专业,顺应了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2013年,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功能定位要求,学院又申报了船舶检验新专业,开设了风能和数字媒体技术二个新专业方向。

在专业需求上,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人才需求白皮书》,新区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涉及120多个专业,近50个二级学科,其中在高职层次,需求量比较大的是港口机械应用技术、船舶检验、酒店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方面。要根据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对接新区海洋工程和船舶产业、海洋旅游产业、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广泛社会调研与需求分析,做好学院专业发展规划,拓展新专业,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加强校企合作

地方高职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扎实有效的推动校企合作,牢牢把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路,构建“学院与企业、学院与政府、学院与名校”三方联动机制,建立“企、政、校”三位一体合作关系。

1.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院与企业联动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双方要根据双方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确定合作项目。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主动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研发、订单培养等优质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共享人才资源、共建专业、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方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企业调研、专题研讨、专家论证等形式,不断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践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过程。如航海技术专业构建了校企联通、陆海贯通、学训互通、课证融通的“四通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依托船舶行业,与舟山各大知名船舶企业形成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教学项目。实行“一课双师”的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由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对接1名企业技术骨干;与企业开展“订单”合作教育,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招学生,共同确定培养方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设立企业奖学金激励学生,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和考核,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新区行业企业需要和实用的人才。

2.扩大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院与政府联动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层次

高职院校要通过科技指导员、渔农村暖促指导员、挂职锻炼等方式,充分了解和收集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第一时间掌握政府部门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文化建设等领域的需求,通过对接交流来展示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高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重要性的认识,达到良性互动。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学院与名校联动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由于地方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缺乏品牌效应,因此要善于“借力”,主动联合科院校借势创造品牌,借各校名牌优势,创学历教育品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学院要继续实施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共同选招学生,共同确定培养方案等,实现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同步,企业职业标准与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对等,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结合、企业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培养同步。

三、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提高技能素质

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地方既是本地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重要依托,又是人才输送的重要市场。紧密联系新区产业发展,尤其是当第四代现代港口已经发展为以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对海运、港航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着眼于产业发展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1.形成复合型培养模式

新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要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多样化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因此,浙海职院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区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

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估体系等环节组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这些环节的改革着手。首先,浙海职院要根据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如“培养一批技术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等类型的人才”。其次,以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核心,全方位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增加新区重点产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学模块等。最后,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要推进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增加实践教学的指标比重。

2.构建立体式教育体系

新区对本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是“积极打造‘人才特区’,加快区域性、特色性的海洋经济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新区建设明确了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并对本地的人才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足全日制教育。浙海职院对内通过建立和完善“五年一贯制”、“3+2”等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加强与新区本地中职学校的合作,有计划的储备本地生源。对外积极争取并获得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等专业“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资格,扩大了本地生源招生数量。同时,学校确立了“以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力度,以实习带动就业”为指导思想,与本地多家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以实习带动就业,为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门路,鼓励学生在本地实习就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在舟山就业实习学生比例高达51.6%,在舟山本地就业的学生数370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做大在职继续教育。浙海职院要大力培养在职海洋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成为新区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充分发挥学院和合作院校各类在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在职海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业密切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训基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区海洋文化建设。

――拓展海员素质培训。浙海职院是浙江省外派船员培训基地、浙江国际海员培养基地、舟山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等各类培训基地,积极完善服务社会机制,大力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国际海员劳务输出。根据新区产业发展需要,学院还为舟山市旅游局、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舟山市检验检疫局等开展各类技能资格考试提供服务。学院要依托已取得国家海事局认可的25个培训项目,积极与海外航运企业、国际航运组织等合作,做好“舟山海员”国际品牌建设。

――做强国际交流培养。浙海职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新区培养国际化人才,学院应大力借鉴学校和乌克兰国立马克洛夫船舶制造大学联合招生成功经验,与国外相关高水平和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大合作力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实施教师和学生交流,扎实推进国际化教育,积极培养国际视野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配合新区外资引进,开展外籍人士专业进修、业务提升、文化熏陶等培训,以满足新区国际化发展需要,提高学校职业教育国际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科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背景下舟山高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SCG383]节选

参考文献:

[1]舟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Z]2010

篇3

一、国内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国内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良好

据统计,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7%,创造就业岗位3350多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12.8%。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创造就业岗位3420万个,比上年增加70万个。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6508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9062亿元。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海洋产业增长态势良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后,沿海各省纷纷开始规划“海洋梦想”。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务院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自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沿海经济区域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业已基本形成。

(二)三大沿海经济区涉海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同样是海洋经济区,但三个省份的称呼各有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洋经济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同,面临的海洋人才培养问题也各不相同。

1.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半岛蓝色经济区的7座城市共有高校54所,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环境、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海岸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7所院校。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有12个相关专业,占了较大比例。高职专业主要面向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港口运输、港口水利工程等,与海洋高端产业有关的专科专业几乎空白。可见,山东海洋人才培养面临着海洋高端产业相关的专业空白点较多、涉海学科专业单一,分布点少且过于集中、人才培养层次搭配不合理及高校定位有待调整等问题。

2.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一支汇集海洋管理、海洋执法与海洋科技人才的生力军,很多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等,在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洋地质、海洋工程和造船等领域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但是对于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海洋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海洋人才分布和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等方面的不足。

3.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规模,涉海学科和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学校19所,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二位,拥有海洋类专业在校生4200多人。总的来说,海洋教育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涉海专业布局也日趋合理。但是,与山东、广东等地相比,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如缺少学科优势鲜明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缺少涉海国家重点学科、涉海专业种类分布较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海洋新兴专业缺乏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现状

(一)加强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处沿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长6500多千米,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总数分别约占全国的1/5和2/5,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500亿元。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意味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浙江省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要举措。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省的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不相适应,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养来推动,只有加大海洋教育的投入,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海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海洋高职教育,加快涉海工程类、涉海开发类和涉海管理类等涉海专业建设,为海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科研支持,实现大海、大地、大桥、大岛一体化,海洋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港口贸易等蓬勃兴起,对早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和海上浙江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特点

1.涉海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浙江省内涉海专业涉及面较广的高职院校主要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及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船机制造与维修、港口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海洋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等。其他高职院校往往只涉及一两个涉海专业,尤其是对应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要求的涉海专业明显偏少。

2.契合海洋经济的新专业缺乏。海洋产业一般包括海洋新材料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纺织业、海洋地矿业、海洋药物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12类。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等4大产业。从图1中不难看出,与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涉海类专业设置对比,契合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勘探开发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涉海类专业严重缺乏。与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建设类专业明显偏少。

3.涉海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对涉海人才的需要,必须根据不同的涉海学科、专业要求,用多维视角创新涉海人才培养模式。涉海学科、专业对高技能应用型的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接受涉海专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接受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和注重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教育。#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经济示范区背景下的高职涉海人才培养思考

1.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契合海洋新兴产业的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浙江省涉海专业人才培养就要围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涉海专业进行合理设置、优化布局、整体提升。《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涉海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增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试点———舟山,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近期可围垦滩涂面积为12308.09平方千米。因此,科学合理推进围海造地是促进舟山新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港口航运能力,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日益完善,构建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的舟山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海洋新能源“富矿”。涉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相关产业还有与民生相关的海水淡化处理、海岛旅游等方面,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海类人才。因此,有关高职院校要以海洋经济建设为导向,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涉海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适时增设契合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涉海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涉海专业群。海洋知识领域的多学科性和交叉性也十分明显,单一海洋学科的高校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还要把涉海学科专业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衍生新的涉海学科或专业方向,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扩大涉海专业、涉海行业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涉海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契合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涉海学科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专业群建设。学校涉海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是开设海洋工程类、海洋开发类、海洋管理类专业。其中,海洋工程类包括港口工程技术、海岸工程技术、海水淡化、近海测量等方向;海洋开发类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海洋风力发电方向)、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海洋动力等方向或模块;海洋管理类包括港口物流、滨海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或模块等。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海洋经济融入教学。海洋知识领域涉及的学科面多而广,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海洋开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通晓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现代海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中融入海洋经济的相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海洋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涉海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海洋经济领域涉及的知识充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开展校企合作,为涉海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一批涉海类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开放性、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平台。要以涉海企业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大与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对接力度,与涉海类企业开展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的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拟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为港口物流)和海洋开发技术两个学科;拟新建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团队,海岸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岸防灾减灾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海洋动力研究所等6个科研团队。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开发、利用、管理好海洋是一项很重大的工程。学校积极与国内一流的海洋教育资源、海洋科研基地合作,拟在海岸工程、海洋测绘、港口物流、海水处理、海洋防震减灾、滨海旅游、海洋动力、港口自动化等方面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

4.加强涉海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学科建设、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打造形成海洋科技人才高效汇聚、快速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启动海洋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由于涉海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对师资的要求更有其特有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就要通过聘用、外引和内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重视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出去”是把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的涉海企事业单位和同类院校学习、进修;派教师去沿海水利、港航、交通等单位挂职锻炼,从事管理、施工、勘测等,获取最新的海洋开发技术和实践经验来指导教学。“请进来”是把海洋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学校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提高涉海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涉海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的涉海人才提供了智力保障。

5.政府积极引导,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积极引导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重点发展自身优势涉海专业或方向;整合教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省内高校涉海专业重复设置。#p#分页标题#e#

篇4

【关键词】IT专业 工程训练 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Research on the way of the IT specialty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aunch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Xie Shiyi Peng Xiaohong Zou Ajin Zhang Xiaohu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wrier has made a main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acticing way of the IT specialty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aunch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stablished the three-leve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IT specialty engineering practice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ith the specialty background, which has a good leading function for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employ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Theory specialty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pplication-type person with ability

1.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的必要性。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社会对IT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1],IT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学会信息检索和信息查询,而且更要学会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信息通常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并且通过载体进行传输和移植,因此IT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工程”的概念,在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实践和方法[2][3]。

1.1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但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还是工程和与工程有关的活动,如: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教育是一个树人工程,发展卫星是一个航天工程,发展IT是一个信息工程。工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2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于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改革滞后,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没有意识到工程训练的重要性等现象,以至于造成很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连最基本的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等与“工程”有关的课程都没有开设,完全脱离和违背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1.3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高校不断扩大校舍规模和招生规模,新引进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如果不首先进行工程训练的学习和提高,不但科研水平上不去,而且在走上讲台讲授课程的时候,也只能是内容空泛和理论脱离实际[4]。

1.4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事关其今后就业和发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参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工程训练、科研项目开发,其工程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生毕业后缺乏实战经验,学生能力和社会需求脱轨,以至于造成学生就业没有信心,学校信誉逐渐下降。

总之,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点正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特点,构建以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强化工程训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高度专业化技能人才。

2.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的思路和方法。IT专业虽然都是理工科专业,但它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内容与机电、航空、航天、船舶、轮机等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IT专业的工程训练方法不能简单照搬传统意义上的工程训练方法,而是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实践。

2.1 加强与IT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深入交流和合作,紧跟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条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资源。

2.2 按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化建设目标为要求,优化各相关专业实验室资源,努力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最大化。

2.3 在保证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实验正常进行的条件下,积极探索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端,按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系统训练三个层次构建以独立实验实训课程群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

2.4 改革工程实践训练教学手段,开创“多元化”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通过开设个人技能强化实习、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外创新性和创业性实践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2.5 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实验人员的同时,强化在职人员进修提高,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教师队伍。

2.6 积极探索建设科学的实践技能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实验考核方法,推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3.IT专业进行工程训练的教学体系建设。结合IT类专业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3.1 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各自长处,积极探索以实验课程化教学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互为有机配合,各类实验室资源互补与共享,验证性实验精炼有效,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不拘一格,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保证实验教学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3.2 建立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建立工程训练实训网站,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等资源全部上网,实行对外开放、预约、登记与指导的管理制度。

3.3 改革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加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专业课教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着眼点放在工业、工程一线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工艺上,放在解放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上,精选理论内容,强化应用知识。专业课教师要根据工程技术可预测的发展情况,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引进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的讲授。通过生动、具体的工程实例讲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4 处理实际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分析,进行综合判断,得到较优化的教学方案。因此专业课教学必须增加综合性训练,除课程设计外,还应大量增加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作业训练,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3.5 按照如图1所示的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系统训练三个层次,科学规划和分步建设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群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

3.6 工程训练要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方式(如表1所示)。

①工程认知训练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焊接、装配、调试、修理、制版等,计算机组装、调试、维护,常用软件安装及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

②工程基础训练是在工程认知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工程基础训练主要包括:电工与电子系统实习、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训练、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训练、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

③工程系统训练是在工程基础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具体研发环境进行工程系统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系统训练主要包括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与开发、课外科技活动和比赛等方面。它可以为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学校的各种竞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实验研究。

4.IT专业进行工程训练的特色。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从工程的角度制定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内工程基础训练、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创新基地项目开发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4.1 根据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修改信息技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和学科体系结构,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行业应用、前沿探索等不同的工程实践模块。

4.2 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科交叉,分别建立起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的大类工程训练专业实验平台,同时建立起以企业环境相适应、以项目开发和前沿研究为主的科研实验平台。如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建立跨学科的海洋遥感实验平台。

4.3 针对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的特点,进行CAD/CAM设计、PLC控制设计、DSP应用设计、ARM应用设计、基站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等创新实践项目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4 通过对现有人员、条件等资源的整合,加强工程训练条件建设,规范工程训练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努力把中心建成高水平、高效益、高质量、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覆盖面宽的开放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5 使学生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研究性学习”。

5.结束语。对IT专业的学生进行工程训练主要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目前广泛采用的以“项目”为中心或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项目开发来掌握所学知识,然后再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开发复杂项目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0

2 张光斗,王冀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 高职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点,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还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对“办什么样的高职专业、如何建设高职专业”等专业建设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对此,笔者拟从创新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的维度,就如何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谈一些看法。

一、专业设置创新

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和逻辑起点,是教育与经济之间“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看,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节学校功能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社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点的转移变化,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要求,专业设置创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1.突显市场性要求设置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质量的前提要素。专业设置同企业生产一样,应该是“社会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报告、就业率、订单人数和新生报到率作为主要依据,所有专业都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并实行动态管理,办好、办大、办强有需求的专业,没有市场需求和就业出路的专业坚决停办。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并找出学院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

2.突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定位。高职专业创新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创新,这是第一位的。一个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一个可以落实的培养目标,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现在人们对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有共识,问题在于:一是如何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定位。技术是在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和技能的体系。其要旨是对自然或社会进行具体控制和改造,要回答的是“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和“事情做出来有什么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有助于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是人的身心机能。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创造性智力技能。高技能人才实际上是智力技能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设备与设施建设、鉴定与评估、教学手段运用都围绕“双证”来进行,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相应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如何把握某个专业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规格要求。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

3.突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远远大于其教育属性。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成本、多投入、强技能的就业导向教育,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它的成就不在学术殿堂,而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走向中心区域,真正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才能使高职院校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真正办成企业和用人单位眼中、手中、心中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要从过去较多关注学校自身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从过去较多关注学校外延的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学校内涵的发展,要从过去较多关注依靠自有资源办高职、依靠政府投入办高职转移到积聚和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和开发利用社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扩大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专业建设道路。

4.突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高职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内核。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对从事某一职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课程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综合化、模块化的现代职教课程理念,从职业分析向工作过程分析转变,以此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既强调现实性,又重视前瞻性;既强调课程功能性,又重视课程的针对性,努力做到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估求实效,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效应和应用效应。(1)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发挥知识性、工具性两个功能,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2)专门课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属于理论形态,而属于实用技术,具有应用性和实施性,专门课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反映“四新”要求,对内容相关联而又有交叉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综合。(3)实训课以“先进、实用”为度,根据专业方向来进行定向开发②。

5.突显综合性要求评估专业,是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评价标准应该是多样的、综合的,既有学术标准又有实践标准,既有学校标准又有社会标准。目前,在高职专业评估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与重理论轻实践两种倾向,对高职教育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高职教育应强调在坚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设标准与评估标准的统一,同时坚持评估标准的综合性和评估主体的多元化②。

二、专业教学创新

专业教学创新是对传统学院式专业教学的扬弃与超越,落实就业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其宗旨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本位,实施有益寸: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教学。

1.优化培养目标。就业导向教学要求培养目标要主动契合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发展的需要,动态保持与现代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具有的知识跨学科交叉渗透、技能跨工种智能复合的特点相适应,调整优化专业方向,努力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2.优化教学模式。就业导向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专业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专业教学模式。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狠抓实践教学,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向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二是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三是要积极推进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的创新,加快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学籍管理办法,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四是要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形成学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④。

3.优化教学内容。局限在某一狭隘的岗位技能范围内的课程,构建不了学生持续发展的通道。就业导向教学要求既要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又要扩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满足学生未来从事多个相关职业领域工作的需求;强调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相应专业技术领域职业资格培训内容融人教学内容,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4.优化教学方法。就业导向教学要求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系列化的多媒体课件库、投影胶片库、视频信息库、网上试题库,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5.优化教学评价。就业导向教学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和生源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切实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平价的—致性。

6.优化教学队伍。专业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内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集中体现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再理想的专业教学创新方案也必须通过每一位教师的具体工作去实现。就业导向教学要求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必须体现为学而教,为用而学,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专业管理创新

1.专业管理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有什么样的管理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水平。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必须充分考虑专业体系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注重从结构方面考察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一致;从规模上考察与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否大体平衡;从质量上考察专业建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从效益上考察专业发展投入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高职专业管理才能为高职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证⑤。

2.专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专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我国高职专业管理组织结构一直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组织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如专业申报受计划控制,专业设置层层审批,环节复杂,甚至在专业名称、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方面都强调刚性管理,减少弹性,造成专业建设与市场脱节,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脱离。随着专业设置权限的下放,高度集中统一的专业管理正在走向以校为主的专业管理,形成高职专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了专业建设的效率。高职院校的专业管理应实行院系两级管理,院级严格审查专业设置条件,把握专业建设方向;系部负责专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教务处对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进行指导协调与监督,以保证专业建设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需求,贴近职业岗位群,贴近技术领域,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专业管理队伍的开放建设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创新的高职专业需要创新的管理队伍。高职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应该是开放的,要形成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实践工作者三位一体的结构系统,使专业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高职专业建设管理者要善于调查研究,识别就业需求,掌握经济发展趋势,明确专业建设要求,将市场经济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4.特色专业的创建是专业管理创新的中心任务。形成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依靠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来体现的,而专业建设的水平主要是依靠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设备和服务能力来支撑的,这五项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力实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地方(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专业的整合分流与结构优化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1)专业的分类整理。当前,要对照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高[2004]4号),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师资等条件,对学校现有高职专业进行分类整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高职院校做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2)专业的结构优化。要在保持与国家产业政策相适应,与劳动力流向相一致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以创办优势专业。以特色专业为重点,突出实用性,增强实效性,加快面向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等的专业调整与改造步伐,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

高职教育始终要面对两个市场: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满足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需求,是目前最典型、最切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实际的专业建设创新模式。

[注释]

①马必学.推进学制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

②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 2003,(1).

③⑤陈家颐.高职专业设置创新与管理体制变革[J].职教通讯, 2003,(4).

篇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

。(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篇7

1“滨海新区做尖兵”是天津科技大学的历史使命

滨海新区纳入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决定天津的前途命运,牵动区域发展的全盘,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一)科大具备“滨海新区做尖兵”的基本条件。50年的发展和积淀,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发展的大学。学校河西、泰达校区,总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1个,并建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9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0个,高等学校在职培养研究生学科4个。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行业技术中心10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实验室9个。有国家级精品课4门:包装材料学、包装结构设计、生物反应工程、食品技术原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拥有一大批富有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专家、教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5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为6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9%。有双聘院士4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67名。

(二)科大具备“滨海新区做尖兵”的统一意志。高校主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层面科大人形成了高度共识。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国家要以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支撑和保障。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源泉。二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解决科技难题,提供科技服务;建设科技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挖掘培训资源,提供人才服务;构建文化生态,强化文化辐射。三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作为知识传授和创造的主战场,作为科技研发和转化的基地之一,在主动融入服务社会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吸引力、向心力和辐射力,成为推动高校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高校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时刻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检验科研成果的同时,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学校党委结合市委、市政府对科大的明确要求,结合学校主体地处滨海新区的实际,结合广泛调研和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特别是在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召开8个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20__份,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经专题、反复研究,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学校虽具有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但不足也表现明显。一是对服务滨海新区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不高;二是缺少服务滨海新区的整体规划;三是各学科、科研团队没有形成服务合力;四是人才培养与滨海新区的产业需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滨海新区做尖兵”,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高服务能力,摆上事关学校战略发展,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突出位置,务求抓出实效。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带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2“滨海新区做尖兵”要在有特色、高水平上下功夫

(一)特色与高水平的关系。温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特色是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大学的“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质:一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二是必须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三是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可

持续发展的特性;四是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色与高水平是相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办学特色是靠优势学科对社会的贡献/!/体现的,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支撑的。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特色形成的合力:目标的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的特色产生生长力;模式的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的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的特色产生感召力;教师的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的特色产生竞争力。

(二)科大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阶段性特征明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办特色阶段;二是提高教育质量阶段;三是科学发展阶段。

1.学校轻工特色明显,优势学科有能力转化成生产力。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学校坚持“特色战略求发展”, 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发展科大,这是科大50多年办学经验的凝练和总结。学校形成的轻工特色和优势,在滨海新区的沃土上,在国家振兴轻工业产业的规划上又恰逢难得的机遇。学校发展特色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与时俱进,需要在发扬已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新的特色和新的优势,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目前,食品、生物、海洋、机械、化工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已经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面大旗,其他的非特色学科可以“借船出海”,在促进特色的同时,也要探索加速本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形成与特色学科“百舸争流”之势,这就是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之间寻求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相得益彰的发展思路。

2.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有能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发挥特色优势与提高教育质量,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人才是关键。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需要以科学的定位和科学的发展战略为前提。

学校从“十五”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为奋斗目标,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增强。先后承担“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万余篇,科研工作在实现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

学校在由行业特色型大学向多科性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行业特点,以行业为依托,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特点,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成为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能力、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与行业的“血肉”联系上,在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人才培养、学科优势、服务、产学研结合等优势明显。几十年来,学校潜心办学,始终把精力和财力集中用在优化育人环境上,扎扎实实抓质量、抓管理、抓人才队伍建设,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7万余名。

3.科大进入了科学发展时期。当前,天津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时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地处滨海新区的高校,面对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学校始终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注重主动融入的科学性、前瞻性,瞄准国家及滨海新区近期与相当长时期内最紧迫、最关键、最有竞争力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办新专业、开设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正着力调整学科的总体布局,在突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培育与成长,力求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

在学校积极主动融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优先 转载请注明出处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着力发展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校内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尝试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促进滨海新区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各类人才的创业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改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视为首要任务。泰达校区自投入使用以来,围绕建设“生态型、国际化、开放型”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校园精神成为激励科大人不断奋进的重要力量;以“三育人”为理念的校风教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与机关干部“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工作理念相得益彰;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健全的文化组织机构,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使尚德、尚学、尚行融于一体,爱国、爱校、爱人互为促进,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文理互通、实干创业、心怀大爱、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才。

现在,学校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教学名师、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已逐渐成为滨海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以泰达校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依托的国内外各类大型会议、论坛等搭建了滨海新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宽阔平台。

3“滨海新区做尖兵”要发挥自身优势,在“三链”对接上下功夫

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凝练办学特色、锻炼教学

科研队伍,提升科研平台建设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建设水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导向性力量,进一步推进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结合,与企业和滨海新区的结合,有助于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是学校积极参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良好途径。

(一)要在工作思路上实现“两个转变”。在探索适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学校要统一认识,着力坚持并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1.要努力从个体自发式的合作方式向有组织的合作方式转变,要善于打“组合拳”。科学发展观讲求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必然要经过一段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之路,然而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或者轻视质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最终影响到高校自身学科的科学发展。高校单个学科可能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资源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然而如果各个办学单位都把大多数精力用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以便于在同一项目上获得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上,势必会影响到学科的办学特点和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会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科研固然重要,但是合理有序、分工科学的统筹管理也同样重要。科技大学要求校内各单位要围绕服务科研和科研单位进行统筹考虑,把各学科建设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科研的内涵上来,按照资源配置不同、发展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发展方向与目标等的不同,围绕生物、食品、材料、海洋、机械等重点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系统思考,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分类指导,集中学校的优势力量,有组织有步骤地打出组合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要努力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实现以长期合作为重点的转变。在明确办学特色、办学思路和办学任务之后,学校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明确与地方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明确学校进一步为地方提供服务的内涵、外延,真正实现为地方服务从点到面、从经济建设向为社会全面发展的转变。学校要根据国家战略安全需要,滨海新区创新发展需要,滨海新区重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滨海新区大中型骨干企业发展需要,调整自身合作战略,突出合作重点,在适应性合作的基础上实现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跨越,提升合作与服务的质量和层次。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仅体现在科研的带动力上,还应该包括给地方提供各类人才、各类培训内容等。与地方各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改革与服务地方之间工作的良性互动,而且针对合作过程中发现的要求与不足,及时满足地方的需求,改进教学效果的同时有利于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此外,开放式办学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与各类机构开展各种层次的合作,尤其是战略式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还有利于树立和改善企业的对外形象,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之路。

(二)工作要落实在“三链”对接上。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拓展科研平台服务水平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位于滨海核心区的地域优势,积极发挥学校的地域、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走与滨海新区学科链、产业链、人才链对接之路,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使学校和各职能处室的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融入和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来,筹建学校服务滨海新区工作机构,各职能处室相继完成向泰达校区的搬迁和人员调整,努力形成全方位服务滨海新区的创新型办学模式。

1.学科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学校不断加快学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加快食品、生物、化工、海洋等优势特色学科相互融合。

学校秉承“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特色化”发展思路,近年来以明确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不断调整学科结构,积极创建和发展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泰达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科与区域发展的需求对接,充分整合已经初步形成的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机电、食品、海洋、艺术等6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在学校积极主动融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各项政策优势,与滨海新区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共振”,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正着力调整学科的总体布局,力争分步建成2至3个新的学科,并进一步加强工理、文理、艺工之间的交叉渗透。目前,一批优势学科及重点学科队伍正致力于承担重大项目和解决重大课题。近日,学校两项教学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这将对学校下一步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生重要影响。

2.产业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综合协调、全面整合学校科研力量,利用学校所属的教育部、天津市学科资源,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提高承担重大项目和解决重大课题的能力;紧密联系区内企业需求开展科技公关,从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转变为新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背任务,与各有关处室、学院等带着课题走进滨海新区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科研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平台,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产学研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积极带队走访科研院所,拜访新区政府,广泛开展调研并探索合作的新路子,已经基本建立了主要领导定期会晤制度和管理部门互访制度,还正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与新模式。

学校邀请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外高校的专家学者重点就滨海海水利用、渤海湾盐田生态调控及生态恢复、滨海海水产业生物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近日,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召开20__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就我校材料类学科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学校利用生物技术低成本处理污水及农灌回用的环保项目深受大港区中塘镇农民朋友的欢迎;由科大主持设计的应用计算机自动配料及条码检测系统,在坐落于空港物流加工区的天津利民调料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属国内调料行业首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利用有机废水(泥)的光—暗发酵耦联生物制氢研究”把有机废水(泥)的处理与氢气的生产结合起来,为生态新区建设添砖加瓦。王硕教授主持编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论证报告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额9000万元。

3.人才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滨海新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着力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模式,启动“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为滨海新区培养和培训急需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