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治理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空气治理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空气治理的方式

篇1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物 净化和治理 净化技术展望

一、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污染问题是很多人都关心的。现在,人类正面临继“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

2002年11月19日,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它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0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评价体系,为广大消费者解决室内污染难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装饰、餐饮等企业的施工操作提供了规范文件。

目前国内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最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

1.制订全面科学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由于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只是近十几年才出现,人们强烈意识到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才刚刚是近几年的事,国家还没有制定全面的法律、法规。我国标准的制定缺乏基础研究的支持,标准的制定,尤其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需要毒理学试验结果作依据,并且要进行卫生学的分析和评价,这样的工作不是一个检测机构就能够完成的。

2.污染源控制,这是我国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消除污染根本方法是消灭污染源。一方面,用通过立法在生产过程中尽量控制这些建筑材料的污染物含量,使得有害物质含量低的产品进入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对室内究竟有哪些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的释放特征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在装修过程中对有可能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进行控制。

二、室内空气污染物质分析

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项目应包括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T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所列监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温度、大气压、空气流速、相对湿度、新风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可吸入颗粒物、氡、菌落总数等。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2003年03月01日实施)中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为:甲醛HCHO:0.10mg/m3(1小时均值);苯C6H6:0.11mg/m3(1小时均值);氨NH3:0.20mg/m3(1小时均值);氡222Rn:400 Bq/m(3年平均值);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0 mg/m3(8小时均值)。

三、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净化和治理

目前,国内外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治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2],在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产品自2002年才开始兴起,而且各种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其优缺点。治理的方法一般有:感觉脱臭法、化学反应法、吸附法和生物法。

1.感觉脱臭法就是现在很常见的空气清新剂等一类的产品,它是以较强的其他气味(一般从香料、茶叶中提取)掩盖有害气体的刺激性气味,使人们对有害气体的辨认程度减弱,从而达到感觉上脱臭的目的,但环境中有害成分仍然存在,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该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2.化学反应法是根据有害气体的化学性质持性利用某些物质与有害气体产生反应或分解有害气体从而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分别有氧化还原反应、加成缩合反应、中和反应和催化氧化法。因此各类有针对性治理某种有害气体的产品,对某些有害气体,采取化学反应非常有效与快速,例如甲醛消除剂等此类产品,其原理是使用某些专用的化学试剂来消除、捕捉甲醛。

3.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多孔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对有害及恶臭气体进行吸附,其中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对多种有机化合物都有很好的吸附能力。但活性炭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前存在扩散过程 ,对有害气体的吸附速率慢,效果不明显。

4.生物处理法是用微生物中的酶分解有机有害成分,基于生化反应的特点,对于某些强毒性、难分解的成分,必须控制在允许浓度以下。另外,由于生物活性温度一般为10~40℃,因此必须维持一定的温度这样就使得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后期治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宜采取一种综合的、有效的、持久的和性价比合适的治理方法先用化学方法,选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反应速度快的消除甲醛的产品。有的甲醛消除剂能渗入木板(不带饰面的),与木板中释放出来的甲醛进行反应,对于经饰面处理的木板或家具,应该多次使用甲醛消除剂,可以加速甲醛从夹板中向外释放,与甲醛消除剂反应,从而更快地消除甲醛。此外,使用可吸附甲醛的产品,如甲醛吸附纸、甲醛吸附盒等,可吸附低浓度的甲醛。

四、室内空气中氨的净化和治理

1.了解室内氨污染的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功能

由于氨气是从墙体中释放出来的,室内主体墙的面积会影响室内氨的含量,所以,不同结构的房间,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的程度也不同。居住者应该了解房间里的情况,根据房间污染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功能。如污染严重的房间尽量不要用作卧室,或者尽量不要让儿童、病人和老人居住。

2.条件允许时,可多开窗通风,以尽量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3.选用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4.采用光催化和冷触媒技术,运用封闭、氧化处理、空气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氨污染

5.吸附净化法

常用吸附剂有分子筛、硅胶、沸石、活性炭和活性炭毡等材料,考虑到室内氨污染的特点、对氨污染净化的效果、技术可行性以及费用等综合原因,可采用价格低廉的活性炭作原料。

五、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的净化和治理[7]

1.装饰材料的选择

装修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这是降低室内空气中苯含量的根本。比如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油漆、胶和涂料,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水性材料;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因为目前建筑装饰行业各种规定中,没有对使用胶粘剂的规定,普通百姓又没有经验,装饰公司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容易被忽视。

2.施工工艺的选择

有的装饰公司在施工中采用油漆代替107胶封闭墙面的做法,结果增加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还有的在油漆和做防水时,施工工艺不规范,使得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增高。有的居民反映,一家装修,全楼都是味,而且这种空气中的高浓度苯十分危险,不但使人中毒,还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

3.装饰公司的选择[3]

选择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定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特别是有老人、孩子和有过敏性体质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现在有的绿色装饰公司采用了无油漆工艺,使室内有害气体大大降低。

4.保持室内空气的净化

这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行之有效的办法,可选用确有效果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换气装置,或者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有利于室内有害气体散发和排出。

5.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迁入

居室装修完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待苯及有机化合物释放一段时间后再居住。

六、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净化和治理

1.运用新风净化

2.运用净化产品净化

3.运用绿色植物净化。

七、室内空气中放射性氡的净化和治理[4]

1.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选址时应注意避开高氡地质背景区,如构造带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地段可避免时,应加强地基处理和室内通风,减少地基土壤对室内的影响。

2.建材在使用前最好能先检测,不要使用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建筑材料。

3.加强室内通风。室内通风是室内降氡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室内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 (如排风扇、空调等),但自然通风的效果更佳。

4.房屋结构最好能在地基与地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使地基土壤释放的氡能被大气稀释,同时要密封地面裂缝和地下管道与一层地板的接缝处,减少地下氡向室内的运移。此外应检查地面和墙壁的细缝,采取密封等补救措施,也可采用加厚对涂料层的厚度或防氡涂料涂墙等。

但要拥有最佳的室内环境,必须从源头做起,即从可以通过材料选择,工程地点选择等各个环节控制室内环境污染[5]。如在材料选择上,一般来说,人造板材是最容易造成室内污染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 。住宅装饰装修应采用A类天然石材,不得采用 c类天然石材;应采用 El级人造木板,不得采用E2级人造木板;内墙涂料严禁使用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墙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内墙涂料(107、803内墙涂料);壁纸粘贴严禁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107胶);木地板及其它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阻燃剂不得含有可挥发氨气的成份;粘贴塑料地板时,不宜采用溶剂型胶粘剂;脲醛泡沫塑料不宜作为保温、隔热、吸声材料。在施工要求方面。住宅装饰装修中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不得使用苯(包括工业苯、石油苯,不包括甲苯、二甲苯);严禁使用苯、甲苯、二甲苯和汽油进行大面积除油和清除旧油漆作业;涂料、胶粘剂、处理剂、稀释剂和溶剂等使用后应及时封闭存放。废料应及时清出室内,严禁在室内用溶剂清洗施工用具。住宅装饰装修施工时应注意充分通风;进行人造木板拼接时,除芯板为E1级外,应对断面及边缘进行密封处理。

在工程地点的选择上,选择居住环境时,应避开工业和交通密集区,减少室外有害物质进入室内;避开高氡地质背景区。

同时,在建筑设计和日常生活中采取如下措施也可防止家居环境污染[6]:

4.1增加日照。人们为增加室内空间和防盗,装修时常将阳台封闭,夏天开启空调,冬天采暖又常将门窗关闭,为阳台和门窗的美观采用有色玻璃等,都给通风、采光带来不利影响。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可以杀死居室空气中来自各种污染源的有害微生物,每天日照3小时是保护人体健康的最低需要。由于日照主要从窗户透进,因此,窗的透光面积与墙面之比不得少于 l:5,尽量减少使用茶色玻璃,并经常打开窗帘进行日照消毒。

4.2保证层高。有害物质的影响程度与单位面积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有关。因此,在装饰设计时应避免随意占有空间,降低层高的措施。由于土地宝贵,且为节省材料,房屋净高一般不会太大,若吊顶净高减少,易造成压抑感,且不利于室内空气流动。

4.3空气流通。为排除居室污染,可通过开门窗通风及添置必要的换气设备达到目的。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住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一般住宅的卫生间、下水道可以安装除臭器、换气扇;厨房灶具或吸烟处可设置局部排气设备,如抽油烟机等,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充分流通。

4.4调节微气候。调节微气候的目的是创造抑制细菌繁殖的环境。室内温度、湿度与风速对细菌繁殖有重要的影响。最理想的室内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在45%~50%之间,室内风速夏季应保证不小于0.15米/秒;冬季应保证不大于0.3米/秒,避免细菌滋生与繁殖。由于各项条件的制约,理想的室内环境不易达到,可通过有计划地开启空调、电风扇、打开门窗、室内洒水等方式来调节室内微气候。

4.5多置绿色植物。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绿视率”的理论[1],所谓“绿视率”就是绿色在人视野中的比例。该理论认为“绿视率”达到 25%时,人的精神感觉最舒适,对人的健康有益。因此在家居空间多置绿色植物对保证环境质量非常有益,而且许多植物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如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等植物对吸收甲醛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具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有长青藤、铁树等;具有吸收三氯乙烯作用的植物,如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月季、玫瑰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具有吸尘作用的植物,如有桂花。

4.6尽量控制污染源:(1)采用清洁无害的绿色建材,适度装修慎重装修;(2)使用清洁燃料和炊具,减少烹饪油烟和能源消耗;(3)慎重选择使用生活日化用品;(4)优良健康的生活习惯;(5)使用环保产品。

4.7减少装饰材料的污染。人们一生中有 40%的时间在室内工作,50%的时间在家中度过。由于目前的居室环境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家装材料与设备散发的化学物质,污染室内环境,降低空气质量,对居住者产生直接或间接、长期或短期、潜在或明显的影响,导制装修综合症、空调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

八、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展望

目前的各种净化技术和设备虽然在某些污染物的去除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室内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各种净化技术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有效的净化技术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1.多种净化技术融合,以取长补短将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如国内外均有学者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结合TiO2光催化的研究,一方面低温等离子体在产生臭氧等有益于TiO2光催化的副产物的同时,也可将TiO2光催化的中间产物(如酸类)直接降解,防止其在TiO2表面聚集而导致失活。另一方面TiO2光催化可以将低温等离子体的副产物(如O3,NO)转化为自由基或进一步氧化降解,试验效果很好。将高效吸附剂与光催化结合也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计算机在线模拟和实时监测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分析仪器与智能控制将成为净化的得力手段。

3.纳米复合材料、生物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光催化技术将成为室内空气污染净化的主导技术。

4.水性溶剂的应用,使得涂料中有机污染物的量大大减少,形成一系列绿色环保弄的家装产品,有效地控制了污染物的产生。

九、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正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了解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明确减少污染的注意事项,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就能有效得遏制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使人类远离灾害、污染,生活在清新的空气中,才能预防和消除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朱天乐.室内空气污染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001,20(5):67~69.

[2]李尉卿.环境评价.[G].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崔九思.室内空气监测方法.[G].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姚运先.室内环境监测.[G].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徐东群.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与健康.[G].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供方;质量管理;认识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6660(2016)02-0027-05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是构成并影响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供方实施质量管理的依据则是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的4.1“总要求”和7.4“采购”对供方的管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4.1规定了外包的控制要求,7.4规定了采购的控制要求。尽管这2个条款所要求控制的对象、方法和目的不尽相同,但对供方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管控获得符合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明确“顾客参加验证活动不能免除组织提供可接受产品的责任”;AS9100C-2009《航空航天和防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也明确“组织对所有从供应商处采购的产品的符合性负责,包括来自于顾客指定的供应源的产品”。这2个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都宣示了供方管理的责任归属,是取得GJB9001B-2009和AS9100C-2009体系认证资质航空企业供方管理过程必须承担的质量责任。目前,大多数航空企业基本上都是按照GB/T19001-2008的7.4要求,从“选择确认供方”、“传递需求信息”、“验收产品”以及“定期评价”等几个方面,开展供方质量管控工作的。回顾在一些航空企业进行体系审核检查的经历,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问题,感到有些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因此,以这些问题为案例,尝试提出解决思路,供参考借鉴。

1选择确认供方

GB/T19001-2008的4.1规定“组织如果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应确保对这些过程的控制”,7.4.1规定“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和确认供方时,要考虑所选择的供方及其所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是否能够满足以下几点:一是所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能够满足我们所期望的技术要求或技术标准;二是所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通畅的追溯性,不能因为某一个环节导致无法追溯;三是所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我们期望的交付进度,不能因为某一个环节影响到我方生产交付;四是售后技术服务是否及时、满足要求,特别是出现技术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整改措施,是否全面准确、落实到位,确保能够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因此,一般来说企业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确认供方。

1.1供方的类型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外部供方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质量保证的可靠性,供方的选择要依据“先内后外,先企后商”的顺序进行。无论是外协外包还是物资采购,尽可能首选国内生产厂家,次选国内经销商家。特殊情况下(如顾客指定时),才考虑国外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对航空企业来说,选择生产供方时应优先考虑通过GJB9001、AS9100标准认证以及Nadcap特种工艺认证资质的企业,选择器材经销供方时应优先考虑获得器材生产厂家授权经销资质的商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企业并没有认真去考虑和区分、识别供方的类型,这会给后续的质量追溯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1.2供方的经营范围

通过审核待选供方所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批准的经营范围,《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范围,《经销商授权书》授权的产品种类以及经销区域等资料信息,确定供方的类型(性质)以及符合法规要求的供货能力。其中,要特别注意对国外物资供方经销资格的审查,以保证其直接采购、供货和质量追溯的能力。例如:采购的国外某公司MIL-G-83528《导电橡胶军用规范》(TheMilitarySpecificationonConductiveElastomers)“导电胶板”材料,是由国内某经销商供货,但该经销商提供不出国外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只出具了一张“符合我公司产品手册中所列有关标准”的声明。经审查该经营商的营业执照发现,批准的经营范围是:技术推广,销售,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货物进出口,技术出口,没有导电材料项目。而所提供的国外某公司授权书显示,授权的是国内销售“导热材料”,也没有导电材料的授权。可见该企业“没有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1.3供方能力

供方能力主要是指提供我方要求过程、产品或服务的人员、程序、过程和设备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资质和水平。一般来说供方的资质证书是不能完全代表其已经具备提供我方要求过程、产品或服务能力的,尤其是质量保证能力的。这是因为虽然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质,但认证覆盖的过程、产品或服务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我方需求的不是处于体系覆盖范围,那么就不一定受控,不具有可追溯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少需求量不大,却又是关键重要的成件,往往无法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大都需要通过经销商性质的供方,从厂家或国外采购,而经销商很少有取得质量体系标准认证资质的。如果仅从资质证书来确定能力,经销商显然不符合条件,但实际上企业还必须从他那里获得关键重要的物资。所以,供方能力的评价,不能只看获证证书,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目的性。应考虑对供方进行能力评价的目的性,如:是为了考核供方的质量管理能力,或是考核所品实物质量的稳定性,还是考核特殊工艺过程的能力和水平?要采用适宜的如:样品试用、对产品进行检测或测量、第二方现场调查审核、征询供方其他顾客的意见,了解其社会信誉等方法,对供方的能力进行评价。当然,在选择和评价供方过程中,也可使用来自外部(如互联网)有关该供方的客观可靠经营业绩、质量状况等方面数据,作为评估的依据。如:对于国外生产厂家的质量认证资质,就可以在互联网OASIS数据库搜索查询,确定其是否具备AS9100C有效认证注册资格,是否覆盖了我方需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并作为该供方已具有质量保证能力的直接证据。

1.4供方的控制程度

要根据所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重要程度,确定供方的控制程度,赋予不同级别,限定并批准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范围,实施不同的管控,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航空企业一般都是根据物资器材对产品功能、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追溯性要求,确定物资器材级别的。如橡胶膜片,在开关阀门中既要保证产品密封性,又要具备耐工作介质长期侵蚀的性能,同时还要具有质量可追溯性,这类物资器材往往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就被确定为重键件或重要件;在采购过程中,被确定为1类物资器材,而提供这类物资器材的供方则定义为1类供方,以此类推。应按照供方的类型(国内生产型、经销型,国外生产型、经销型)和级别(Ⅰ类、Ⅱ类、Ⅲ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择、审查、能力评价(考核)和批准确定,要保持一份《合格供方批准目录》,内容要包括批准状态(如已批准,有条件批准,已否决)和批准范围(产品类型、工艺家族);作为采购或外包的依据。由于名单中每一个供方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经过评价考核的,所以任何超越该名单的采购、外包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例如:某企业《外购合格器材供应厂商名单》批准某经销商提供美国COTO公司的某型号电子元器件。但检查该企业与这个经销商签订的销售合同,以及按该合同所采购的某型号电子元器件入厂复验资料时发现:该供方提供的却是日本ALEPH公司产品。这种情况就是违规采购。

2传递需求信息

需求信息包括内部流通的信息和向外部传递信息。GB/T19001-2008的7.4.2规定“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2.1内部信息

就内部流通的信息而言,航空企业生产需要物资器材的种类、数量、技术要求等信息,大都是采用《工艺分工定额表》的形式进行内部传输的;产品外协或物资采购部门从《工艺分工定额表》这个输入渠道获得要求后,“输出”的则是《外协外包计划》、《物资采购计划》和具体的《外协外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等文件。所以,需求信息内部流通的完整性、准确性是“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首要环节。某产品《工艺分工定额表》中“导电垫”零件需要采购的物资名称是“导电胶板”,货架号是“40-10-1015-1286”,规格是“254×381×0.51”。设计图样规定的MIL-G-83528技术标准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充分传递。

2.2外部信息

向外部传递的信息,是外部供方应该执行的要求。因此,除了要体现对外部供方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要求外,还应包括隐含的、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认为必要的要求。要保证这些要求(以及有关这些要求的变更情况)能够完整、准确和及时地传递到外部供方。2.2.1实例2.2.1.1某批次GH4145材料从经销商处采购,但与该经销商签订的《物资采购合同》没有明确该材料化学成分的技术质量要求,入厂复验时发现材料中C的含量0.08,已达到GBn175-1982《高温合金牌号》(已被GB/T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代替)规定该种材料C≤0.08指标的边界。这是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向外部供方传递不明确所致。2.2.1.2采购用于民机产品的物资,不能向第三方审核机构提供已向供方传递“组织、组织的顾客和法规机构有权进入采购订单所涉及的设施场所的相应区域,无论在供应链的哪个层级,并可查看所有相应记录”的证据,被判定不符合AS9100标准要求。这是企业的供方管理没有跟上贯彻AS9100标准要求的典型案例。2.2.1.3没有与国外化学药品、油料、橡胶物品的供方充分沟通,《物资采购合同》中没有约定供方需提供这些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导致国外化学药品、油料、橡胶物品到货后,没有执行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贮存、防护等特殊要求,部分失效。2.2.1.4某产品零件外协到某厂家进行生产加工,期间产品发生了技术更改,但是没有及时将更改的信息传递到这个外协厂家,导致依据更改前要求生产加工的零件全部报废。内部传递的采购要求(主要是产品要求)不完整,或向外部传递的采购要求不明晰、不全面(如AS9100贯标后的局方介入要求等),以及未及时将技术状态变更的信息传递至供方等,仍是较为频发的问题。目前,一些管理较好的企业已经对这些问题采取了预防措施。如:针对外购成件,在合同签订前要组织各方面人员进行评审。评审内容或项目有:合同中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资质、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等要求是否体现;有关产品的技术指标是否全面;外形/安装图纸是否明确;顾客的要求是否得到传递(适用时);检测依据及证明文件等质量要求是否明确;构型管理要求是否明确;采购周期是否满足工厂要求;特殊过程是否通过Nadcap认证(适用时);法律条款是否完善;纠纷的处理措施是否明确;工厂权益是否得到保证;保密事项是否明确等等。通过评审,有效地保证了外部供方信息的充分性。可为采购信息“事前预防”的范例。

3验收产品

GB/T19001-2008的7.4.3规定“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因此,对于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企业自己必须知晓是否满足我方规定的要求。接收供方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时,一定要有相关的证据(如:产品检验验收合格的数据)作为支持。在企业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采购或外包产品实际质量情况(检验数据)的情况下,就接收产品,这必然会给自身产品和服务埋下了不可预测的质量安全隐患。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航空企业,对此更应该有清醒的、深刻的认识。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对其外购、外协产品的质量负责,对采购过程实施严格控制,对供应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和跟踪,并编制合格供应单位名录。未经检验合格的外购、外协产品,不得投入使用”。因此,一旦因验收不到位等原因,不能够确保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的要求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做好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验收,也是供方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验证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最好是自己具有检验试验能力,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其质量状况;其次是从供方处获得符合性的客观证据,例如产品合格证(但是经销商则应提供原生产厂家合格证明文件。若经销商转发,要保证所提供的所有质量证明文件的证据链完整,环环相扣,彼此能够得到验证和追溯)等随行证明文件;第三是在供方的场所进行检验或审核。当企业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采用的验证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第四是对供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随行文件(如:产品检验试验记录、过程控制记录、检验试验报告、统计记录等)进行评审,来判定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第五是委托供方验证。当委托供方进行验证时,应规定委托的要求并保持委托和验证的记录,包括委托人员登记档案。

3.1实例1

某《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规定采购的“254×381×0.51铝银”导电橡胶板验收依据是MIL-G-83528。检查该材料入厂验收检验原始记录,仅在“入厂合格证号”栏目画“√”,附带了国内经营商自己开具的一张“符合我公司产品手册中所列有关标准”的声明,没有任何有关符合MIL-G-83528的证据。没有证明该物资已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就放行入库。

3.2实例

2按照某销售合同从经销商处采购的日本某公司的电子元器件,既无原生产厂随行质量证明文件,又无自己入厂检验合格的证据。询问复验人员放行入库的依据,称有经销商出具的“保证是日本某公司电子元器件”的说明书,按照企业《外购器材入厂验收办法》“商家无法提供生产厂家质量证明文件,必须出具商家质量保证书”的规定,可以直接放行入库。显然,该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这种规定是否能够证明“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3.3实例

3某批次M4×12螺钉外协加工后共1200件入厂复验。检验员从HB1-203-2002《头部带保险孔的圆柱头螺钉》表2规定的10多个检测项目中,选择螺钉圆头长度、直径、螺纹长度、螺纹规格4个项目,抽检了120件就放行入库。导致该批次螺钉装配产品后,因螺纹根部尺寸R漏检且不合格,在随产品进行寿命振动试验考核时断裂。原因是企业没有外协加工螺钉的入厂复验规范,导致实施的检验活动,不能确保外协加工螺钉满足使用要求。

3.4实例

4某企业螺母、过盈螺纹螺桩等产品生产过程中,将表面处理工序外协到另一个军工专业厂家进行。在没有外包厂家任何生产过程记录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文件的情况下,该企业就加盖本单位合格印章将产品发往用户。

4定期评价

GB/T19001-2008的7.4.1规定“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审供方的表现,这些评审的结果应作为建立控制水平的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大都是评价过程有规定,但未认真执行。如:记录某外协单位年度定期评价内容的《航空产品(外协)外包供方评价表》显示:该供方去年40分的“计划执行”项目,考核仅得18分,导致定期评价的百分制考核只有75分。按照该评价表规定,属于“需要改进”的单位。但没有向该供方传递改进要求。今年就将其纳入《航空产品(上接第8页)外包(外协)合格供方名单》。另外,还应该定期从“资金”、“技术”、“生产”、“质保”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对供方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形成应对措施(如双流水)和预案,规避和防止供方风险,这也是供方定期评价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航空企业,做好供方质量管理决定着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系到顾客满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做好供方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为了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更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其风险,紧紧围绕“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这一关键点,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2]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3]AS9100C-2009 航空航天和防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篇3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一)内控的制度

当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时,组织架构间的牵制与监督不严,内控力度弱化。执行内控制度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而制度上的缺失也会导致奖惩机制的发挥失灵,甚至没有基本的制度来监督这方面的工作。这就形成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与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好与执行坏一个样"的现象。当内控手段形如一纸空文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概率就会提升。

(二)监督与落实

有些企业有内控方面的制度与条文,但由于执行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执行,监督与落实根本就不存在。在工作中只讲求灵活处理,而不强调原则性。甚至在处理过程中把内控视为形式化的存在,这样就直接提升了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是造成企业经营事故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内控制度上有相当详细的条文,但由于缺少监督与落实的制度,也没有形成统一性的监管体系,那么就会造成监督效果差,内部监督与审查存在空白和不足。

(三)意识与措施

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内控管理不重视,把内控管理视作可有可无,只集中精力用于企业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目标达成上。这在于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科学的管理体系与内控制度对企业的积极意义,没有意识到健全的内部制度对企业潜在效益的促进力。甚至有些企业只是在面临上级检查时临时应付一下,走个过场。这些错误的意识直接让内控管理形同虚设,不仅发挥不了内控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反作用,形成大量的"面子工程".再加上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内控工作的责任心不强,意识不足,甚至不具有一定的外部风险敏感度,如果此时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形势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轻则造成内耗,重则影响企业经营的正常运作。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防范

(一)营造环境

在企业的内控过程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环境,提高风险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帮互助的内控氛围将有利于企业内控措施的执行。基于此,在企业的管理上,应根据现有的经营情况,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内控管理措施,建立起适合于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激发与提升领导层在内控方面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关注度,让企业领导层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再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筛选出风险点,对其进行评估与预测,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订出应对措施。根据企业的管理体系制订出对内控与风险的考察制度,把内控工作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内容中来。通过奖惩制度端正内控部门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加以配合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宣传,如内控方面与风险防范的知识宣传,内控过程中的管理案例等,普及企业内控知识,让企业人员从意识上重视内控工作,在工作中重视操作规程,重视业务流程,形成良好的内控原则。当然,为了实现内控与财务风险防控的有效性,还应在年度预算、重大发展决策、重大合同签订时发挥民主精神,发动群众监督力量,汇集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二)提高权威

企业的内控工作开展得如何与企业内控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基于当下很多企业都缺少独立内控部门与风险防范部门的情况下,应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摆脱过去企业财务部门兼职内控管理的情况,提高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透明度,赋予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权威性,保障其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切实提高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的质量。

(三)有效沟通

在企业内控与财务风险防控中,企业得到的数据与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及时全面,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水平。考虑到企业的内控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与岗位,内控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就应把握交流质量,确定信息的有效性与全面性,以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的传递是否及时,信息的质量高低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部门与决策部门的工作方向。所以在这方面的管理应把握住信息审核的原则,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信息的来源与真实性,提高内控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与防范相关文章:

1.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已经积累的一些宝贵的管理经验的,但是相对于行业发展的需求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国的建筑企业去更好的面对与解决。

1 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管理上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不仅与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的过快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够重视有关,还与我国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不健全的因素有关[1]。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机制的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发展前景,而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却一直以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的建立都不够重视,甚至,为了能够节省企业的开支费用,还会对管理部门进行消减,如此一来,就更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就一直处于迅猛的发展阶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抓住机遇,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都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对于工程的承揽以及建筑上,而忽略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2]。在发展的前期,这种弊端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了企业发展的后期以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不重视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弊端就逐渐的暴露了出来,不仅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还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 过于重视工程进度,而忽略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增加,导致了该行业的行业间的竞争力也大大的增加,因此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只一味的重视建筑工程的进程速度,而忽视了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安全的管理,导致问题频出,就以安全事故为例,针对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做了以下统计:

从统计图中不难看出,高空坠落而导致的事故占据了整整53.1%,很直观的反应出,由于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建设施工管理中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2 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控制方法

2.1 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效率可谓是当务之急,这里面,不仅仅包括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还包括成本控制管理、工程预算管理等,每一个管理的环节,都应该的到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以成本控制管理和预算管理为例,除了应该做好前期的控制管理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后期的跟踪管理,做好表格,找出问题所在,以后留以借鉴。我们以某工程的某段项目的管理为例:

某工程进展到了第十周,管理人员针对第九周的管理情况做了表格统计。

通过表格的统计,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个环节工作的预算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以及总成本的统计,如表1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实际成本超出了预算以及具体在哪个环节超出了预算,这样,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寻找成功控制管理以及预算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

除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管理和预防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施工管理的工作,除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之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部门和团队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整个施工大团队合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2]。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采购部门和施工团队的管理,必须让施工团队的施工管理人员与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接触,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2.3 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改变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的现状,克服在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底下的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坚强对于管理关键的开发和更新,应用软件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所必须的条件,如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业务没有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软件而只有良好的硬件配置,则难以达到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的,同时也不能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作用。因此,为了切实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应用软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2.4 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管理是人的工作,只有拥有高效率的管理团队以及高端的管理人才,才能够有效的带动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2]。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中,由于对于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建筑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团队人员素质低下,所以,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企业就要通过加强对于现有员工进行培训以及招揽高端的管理人才的方式来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大趋势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若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加强技术的革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分散 财务信息 制度强化 集中控制

一、施工企业财务控制的主要问题

1、施工企业的特征带来财务控制压力

因为施工企业的产品是一种固定性与施工作业现场流动性的特征明显,施工企业通常会以分公司或者项目部的形式对工程进行管理,而公司对固定资产与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因为施工地点的分算甚至是跨省施工,所以施工企业的项目部数量较多,无形中影响了财务控制力抵达基层。目前施工企业可以实行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多级管理形式,公司财务则统一进行核算。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公司对分公司或者项目部往往都采取了放权,分公司与项目部都获得了一定的管理权限,在有分公司的情况下其可以领导项目部。公司管理职能在对项目部的管理管理中出现了弱化,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公司管理部门因为资源的限制不能对众多的项目部进行直接管理,因此一些财务的控制措施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基层,导致了控制力减弱。

2、施工项目财务信息不对称

施工企业在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有的结算都需要工程进展作为依据,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财务控制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有项目部门提供的施工进度资料,但是其上报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层统计,一旦项目部门的基础资料缺失就会造成企业月度结算、年度结算中出现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施工地点分散或者工程跨年的时候都会遇到结算与控制的困难,着主要是因为财务核算上出现问题,这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管理上的失控,所以影响了财务控制力的增强。

3、基础管理中经营成本导致费用控制不能实现其目标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对的是分散的管理对象,跨地区的多个项目和复杂的施工队伍的管理,给整个管理增加了成本支出,人员费用、设备费用、材料周转费用等都给企业的财务控制带来了较大的管理困难,各个项目所采用的设备与材料、费用上的差异也无形中削弱了内控的执行力。

二、施工企业增强财务控制力的措施

1、完善职能与制度

在施工过程汇总对财务管理应突出制度与职能的结合,预算、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与控制,主要的目标就是突出职能的灵活性,发挥各部门的能动性,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并随时掌控工程进度情况,直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减少基层单位上报信息缺失情况。同时,按照各个部门的职能将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按照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控制,强调针对性,突出管理的重点,即企业财务还应会同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易耗材料、周转材料进行差异化管理,从原料的采购、保管、使用等环节建立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与记录制度,做到制度到人,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提高。首先是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细化,因为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最为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其监督与管理应保证现场化,即财务管理人员应到达现场确保设备或者资产的完整性与一一对应,查看其是否存在虚报等。其次对易耗品进行制度化控制,严格控制申领制度,因为易耗品在施工企业中品种繁多,加上企业的流动性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体现财务控制的有效。

2、对核算模式进行创新

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其主体不会改变,即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账核算的基本原则经企业所下属的项目部的财务控制工作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有组织的集中控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对核算模式进行有效的集中可以提供财务控制的力度,但是应在此时注意方式与方法,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如在一个项目工程中实施集中核算,此种模式适用于投资较大、规模大参见单位多、需要设置多个工区进行管理的项目;又如在一个工程公司内实现会计集中核算,此种模式主要适应与规模较小、经营范围比较单一的转工程企业;再如在一定区域内划片设置集中核算,此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核算单位与核算对象所处在的区域相对集中,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费用标准等容易统一,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

3、强化审计的作用

财务控制虽然可以依靠制度进行增强但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监督作为保障。针对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形式,增强审计工作对财务的监督与促进作用是比较有效的增加控制力的方式。如:企业在执行财务控制的时候可以尝试利用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的制度,即将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人为的划分,区分其业务职能,财务与管理进行划分,财务会计的管理由企业的总部负责,主要从事的而是企业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计量、报表等工作,不参与项目的具体管理;而管理会计则针对项目部展开工作,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展开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分析等工作,指导项目部现场规范财务工作。这样就可以将财务控制工作落实到子公司与项目中,直接让财务人员可以到一线参与到管理中,这样就可以获得施工的第一手资料,专职从事会计核算的业务会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从而提升施工企业对基层项目部的控制能力,同时让管理会计专注于项目管理,对资金、材料等管理实现全面管理,这样可以优化整个财务控制的过程,提高效益最优的目标。

篇6

关键词:空心砌块;房屋建筑;变形裂缝;温度变形;防治措施

1前言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出现给古老的砌体结构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由于它的诸多优点,已经成为替代传统的黏土砖最有竞争力的墙体材料。

在竖向孔洞配筋,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配筋的组合墙体,可以大大改善砌体原有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从而使之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剪能力。适当布置的配筋芯柱,可提高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而且配筋灵活,可以根据受力和构造需要灵活变化以适应不同层数、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部位构造的要求。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小型砌块房屋的裂缝比砖砌体房屋多而且更为普遍,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

砌块房屋建成和使用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墙体裂缝。从大的方面来说墙体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各种荷载直接作用下墙体产生的相应形式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收缩、温湿度变化、地基沉降不均匀等引起的裂缝是为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本文着重讨论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小型砌块砌体与砖砌体相比,力学性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相同的块体和砂浆强度等级下,小型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比砖砌体高许多。这是因为砌块高度比砖大3倍,不像砖砌体那样受到块材抗折指标的制约。但是,相同砂浆强度等级下抗拉、抗剪强度小砌块砌体却比砖砌体小了很多,沿齿缝截面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30%,沿通缝弯拉仅为砖砌体的45%~50%,抗剪强度仅为砖砌体的50%~55%。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小型砌块砌体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砖砌体小很多,所以更容易开裂。这个特点往往没有被人重视。此外,小型砌块砌体的竖缝比砖砌体大3倍,加大了其薄弱环节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2砌块房屋的温度变形分析

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线胀系数为10×10-6/℃,比砖砌体的大一倍,因此,小型砌块砌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比砖砌体高,更容易因温度变形引起裂缝。由于温度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形状和部位砌块房屋和砖砌体房屋是相类似的,只是带有砌块的特点而已。

多层砌块房屋的顶层墙体和砖砌体房屋一样是最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尽管混凝土砌体墙体的线胀系数与顶盖混凝土板的线胀系数没有差别,但在夏季阳光照射下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温差。夏季在阳光照射下,屋面上表面最高温度可达40℃~50℃,而顶层外墙平均最高温度约为30℃~35℃。屋顶和顶层外墙存在10℃~15℃的温差。在寒冷地区,屋盖结构层上面依次设有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和防水层。顶盖结构有保温层的保护,它与外墙的温差按理应有所减少。但是,可能保温层不够厚,或防水层渗漏,保温层浸水,降低了保温隔热效果,这时两者温差还是有可能引起墙体的开裂。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单是保温层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实际施工时往往超厚)在外界温度变化下的伸缩变形也能将外墙推裂。因为按现有的建筑构造定型节点图,砂浆找平层一直铺到女儿墙根部,不但不断开不留空隙而且在边端还要加厚,堆成三角形(便于做泛水)。找平层虽薄但在平面内还是有相当大的刚度,其上面的卷材防水层是没有隔热效果的,夏季阳光直接照射下找平层伸缩导致墙体开裂就不足为奇了。在顶盖与外墙存在一定温差下,导致两者温度变形不协调,产生墙体裂缝。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在房屋顶层两端受力最大,往往沿窗口对角线方向呈现八字裂缝,还会在顶盖标高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顶盖板推外墙),有女儿墙时,还会使女儿墙开裂或外倾。

这种温度裂缝是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入下轻,阳面重阴面轻。由于顶盖的温度伸缩也会引起与外纵墙相连的顶层横墙的开裂,一般位于大棚下靠近外墙处出现斜向裂缝。顶层墙体开裂裂缝形态与圈梁设置方法有明显的关系,但仅靠圈梁的设置并不能阻止墙体裂缝的产生。顶层圈梁上直接铺设屋面板时,当屋面板坐浆与圈梁结合较好时,圈梁下仍可能出现斜裂缝。如果结合较差,有可能产生水平裂缝。

3砌块房屋的收缩变形分析

黏土砖是烧结而成的,成品干缩性极小,所以砖砌体房屋的收缩问题一般可不予考虑。

小型空心砌块则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筑、振捣养生而成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其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以普通混凝土砌块为例,在自然养护条件下,成型28d后,收缩趋于稳定,其干缩率为0.03%~0.035%,含水率在50%~60%左右,砌成砌体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含水率继续下降,可达10%左右,其干缩率为0.018%~0.07%左右,干缩率的大小与砌块上墙时含水率有关,也与温度有关。

对于干缩已趋稳定的普通混凝土砌块砌体,如再次被浸湿后,会再次发生干缩,通常称为第二干缩。普通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其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一干缩时间要短,一般为15d左右。第二干缩的收缩率给为第一干缩的80%左右。

砌块上墙后的干缩,引起砌体干缩,而在砌体内部产生一定的收缩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收缩应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砌块干缩而引起墙体裂缝,这在小型砌块房屋是比较普遍的。在内外墙、在房屋各层均可能出现。干缩裂缝形态一般有几种,其一是在墙体中部出现的阶梯形裂缝,其二是环块材周边灰缝的裂缝,其三在外墙多反映在窗下墙,出现竖向均匀裂缝,其四在山墙等大墙面由于收缩还会出现竖向、有的是水平向裂缝。收缩裂缝一般多表现在下部几层,这是由于墙面的收缩变形受基础及横墙的约束所致。有的砌块房屋山墙大墙面中间部位,出现了由底层一直伸到3、4层的竖向裂缝。

冬天寒冷的地区砌块房屋为达到保温要求,往往采用复合墙的形式修建外墙,即190mm厚的内叶承重墙,外加保温层(苯板、珍珠岩或岩棉),再加90mm厚外叶保护层。这种复合墙能一步到位达到寒冷地区墙体的节能保温要求。从结构上看就是一种空腔墙。外叶墙由90mm厚砌块砌成,内、外叶墙之间采用钢筋拉接。从防止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角度来看外叶墙的处理更为不利,所以往往开裂比较严重。

由于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高,灰缝不饱满,干缩引起的裂缝往往呈发丝状而分散在灰缝隙中,清水墙时不易被发现,当有粉刷抹面时便显露出来。干缩引起的裂缝宽度不大,且裂缝宽度较均匀。

砌块上墙时含水率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砌体含水率降低,便可能出现干缩裂缝。即使已砌筑完工的砌体无干缩裂缝,但当砌块因某种原因再次被水浸湿后,出现第二干缩,砌体仍可能产生裂缝。 砌块的含湿量是影响干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所以国外对砌块的含湿率(指与最大总吸水量的百分比)有较严格的规定。日本要求各种砌块的含水率均不超过40%。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则根据使用砌块地区的温度环境和砌块线收缩系数≤0.03%时,对于高温环境允许的砌块含水率为45%,中湿为40%,干燥环境时要求含水率不大于35%。

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ASTM)和加拿大标准协会(CSA)的标准,把砌块分为控制含水量砌块和不控制含水量砌块两大类,对于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砌筑用的砌块在上墙前必须保持干燥。

4砌块房屋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4.1温度应力计算

砌体结构温度应力按弹性理论分析比较复杂,应用方便,文献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根据结构物相互约束的假定,砌体剪应力与相对位移有以下关系:

式中:——水平阻力系数,混凝土板与砌块墙体 =0.3MPa/mm~0.6MPa/mm。

在房屋顶层分割出与相应外纵墙共同工作的顶板宽度b(图1),顶板厚度为h,墙体厚度为t。把墙体视为半限弹性体,在上端有厚为h宽为b的钢筋混凝土板条,由于顶板与墙体的温差,产生温度变形不协调,使顶板受压,接触面上产生剪应力。当顶板与墙顶的自由差异变形较大时,通过摩擦阻力使墙内主拉应力达到一定数值之后,便引起主拉应力斜裂缝或剪应力水平裂缝。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混合结构房屋虽然墙体的线胀系数与顶板混凝土一样,均为10×10-6/℃,但前已述及,砌块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要比砖砌体低很多,所以温度裂缝更是不可忽视。

以外纵墙的温度应力计算不例,假定屋面板与砌块墙体的温差为10℃,则T=10×10-6×10=10×10-5。墙厚t=190mm,顶板宽度取b=2.55m(进深5.1m)。

=1.047×10-4

在端部处砌体最大剪应力为:

砌块砌体如使用M5砂浆砌筑,其抗拉强度仅有0.07MPa,抗剪强度仅有0.06MPa,所以它比砖砌体更容易开裂。

4.2砌块房屋墙体收缩引起的应力计算

砌体结构收缩引起的应力尚无较好的近似计算方法,本文用Super91有限元程序对砌体墙片的收缩应力进行了弹性范围内的计算。由于基础的约束比较强,故收缩应力在底层比较大,本文所取的算例都取底下两层为计算模型。底边假设为固接,其余三边设为自由边。因是平面墙片,所以用二维平面应力元进行计算。收缩变形在有限元计算中不能直接作为荷载加在结构上,但可根据收缩应变与温度应变相等,把收缩变形换算成温度变形:

Ey干缩率按上节所述取0.03%,则T为-27℃,可见干缩应力比温度应力要大,这也可从下面算例得到验证。

房屋山墙长度取房屋宽度L=9.2m,与横墙共同工作的C20混凝土板宽度取开间尺寸的一半b=1.65m,墙厚t=190mm,砌块强度为MU10,砂浆为M5,为考虑纵墙对横墙的约束作用,把纵墙取为横墙的翼缘,尺寸取为6倍墙厚。得到的主拉应力等应力线。可见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墙的下边缘边,而由于纵墙和混凝土楼板的约束作用,每个墙片的中心处为高应力区。σmax=0.913MPa,已远远地超出了砌体的抗拉强度,所以山墙中部易出现竖向的干缩裂缝。

外纵墙取一个单元进行计算,L=31.8m,t=0.19m,b=2.4m(进深为4.8m),为简化计算这里没有考虑横墙的影响。得到的σmax=1.569 MPa,出现在一层门洞口的下角处,且每个门窗洞口的角上都是高应力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窗角处易出现裂缝。

5砌块房屋变形裂缝的防治措施

砌块房屋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涉及砌块生产、房屋设计、施工质量等诸多方面,因此裂缝的防治也应从各个方面、诸多环节采取措施才能见效。从房屋设计方面来说,除了应遵循《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2004墙体防裂的主要措施条款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砌块房屋变形裂缝的防治措施:

5.1鉴于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线胀系数比砖砌体大一倍,因此砌块房屋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该比砖砌体房屋短,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组已拟出修改方案,即将规范中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表数值乘以0.75后采用,例如砖砌体的间距为50m,砌块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则为37m左右,有的地区拟改为35m,因为恰好相当于住宅楼两个单元的长度,处理方便一些。

5.2温差产生裂缝主要在房屋顶层,前面温度应力计算表明,采用再高的砂浆强度也难以抵抗温差产生的拉、剪应力。所以考虑降低温差的措施和采取“抗”、“放”结合的策略才是较好的方案。增加房屋盖保温性能,防止屋面渗漏,这是建筑节能的需要,同时也可达到降低屋盖结构层温差的目的。增加顶层圈梁的平面布置密度,加强顶层内外纵墙端开间门窗洞口周边的抗力(门窗洞边设钢筋混凝土芯柱,设钢筋混凝土窗台梁)。一句话:用配筋的方法来抵抗温度应里。在屋盖承重板的适当位置设滑动支座,则是“放”的有效措施。但应考虑抗震构造允许的范围内。例如,做成允许微动而不滑走的构造,滑动支座纵横向错开,或只设两端部开间屋面板的滑动屋,削弱屋面板与圈梁的连结等等。

5.3改变屋顶建筑构造定型图的做法,将砂浆找平层与周边女儿墙断开留出溜槽,用松软防水材料填塞,找平层本身宜分割成4m×6m左右的分格块,这种措施不影响房屋使用功能,而至少能缓解顶层温度变形的危害。

5.4作为顶层砌体墙体,最好考虑设间距为两、三个开间的局部墙面控制缝,此时顶盖的构件和圈梁可连通,虽然不如国外每开间设缝的效果,但必能大大缓解温差作用。

5.5砌块墙体收缩引起的裂缝主要表现在底部1、2层,因为基础的约束比较强。砌块墙体的收缩应力相当于温差30℃左右的温度应力,所以收缩裂缝开展比温差变形还要严重。除了增强底层砂浆强度、用芯柱加强洞口边、窗下墙带配水平钢筋网片、灌实砌块孔洞等之外,也宜考虑设置墙面的控制缝。

6结语

综上所述,砌块房屋裂缝问题涉及因素很多,比较复杂,需要开展更深入的试验研究,研究裂缝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探索具体薄弱部位,采取更为有效而又经济的防治措施以及对已出现裂缝的修复方案等等。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角色;访问控制;角色;授权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和机遇挑战。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不仅与企业的工作管理模式、办公效率及企业整体发展策略有极大地关系,而且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及个人发展规划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充分利用企业网络资源,简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流程,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效率,加强不同部门的协作;增强员工自助服务的功能,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由于企业用户众多、分属不同部门、各部门的业务繁多,相互之间又联系密切,因此如何保证系统资源被正确、有效的访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RBAC

访问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资源去做某件事情的能力,访问控制是一种手段[2],它不仅规定了“谁”能以“何种方式(权限)”去访问某种“资源”,甚至对可访问资源的类型都能加以控制。具体的控制方式可以在计算机系统或者外部设备中实现。

RBAC是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的缩写,即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种模型将访问控制看作是“Who对What进行How的操作”。其中Who代表权限的拥有者或主体(如Principal、User、Group、Role、Actor等);What代表可访问的对象或资源(Resource);How代表了具体的权限(Permission)。RBAC的关注点在于Role和User, Permission的关系。在这种访问控制中,权限与角色相关联,用户通过成为适当角色得到这些角色的权限;极大地简化了权限的管理[3]。

RBAC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访问控制策略,它通过在用户及访问权限之间引入“角色”的概念,将用户和权限分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用户分配合适的角色,对角色进行授权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在这种策略中,一个用户允许同时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以同时分配给多个用户;一个角色也可以包含多个权限,一个权限也可以被多个角色包含。RBAC模型图如图1所示。

三、 系统访问控制设计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细化用户对系统模块的使用权限,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引入基于权限的访问机制,可以将企业实际的管理权限具体分配到不同角色的用户身上,使用户对系统的操作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安全设计采用了用户-角色-模块(资源)的三层安全模式,分别为用户层、角色层和模块层。通过对用户、角色和权限之间建立联系,能够控制用户在系统操作时拥有角色对应的权限,表现为对于不同的角色允许操作不同的功能模块,有效避免了越权行为的发生。

(一)角色的认定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角色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各种工作任务而创造的,用户则依据其责任和资格来被指派相应的角色,当一个工作任务结束后,用这个角色即可被撤销,如果有别的任务则重新分配其它角色。角色可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变化被赋予不同的权限,而权限也可根据需要而从某角色中收回[3]。此种方法更符合企业的用户、组织、数据和应用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多用户、多部门的开放系统,其管理的信息多且复杂。通过问卷调查、与企业各部门员工交流,我们了解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构成、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并结合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特点,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本系统角色主要划分为系统管理员、模块管理员和普通用户。

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具有对用户、角色、模块的管理功能;还包括对用户的角色定位,权限授权等功能;

模块管理员:拥有对相应功能模块的管理功能;

普通用户:权限最低,根据被赋予的角色不同,拥有对不同模块的访问权限。

(二)权限的认定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对权限定义为对某个资源模块的访问,一般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四项基本操作权限。

(三)资源

资源是对细化了的系统功能模块,本系统中划分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系统管理,人事信息管理、绩效管理、考勤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和员工自助等七个模块。

数据库设计部分分别设计了用户表、角色表、资源表和操作表四个基本表,并根据这四张表生成了三张关联表,分别为用户-角色表,操作-资源表(即权限表),以及角色-权限表。用户、角色和权限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用户和角色之间,角色和模块之间都是多对多的关系,比如人事信息管理员角色的权限允许其对人事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操作,同时具备普通员工角色的修改个人密码、查询考勤记录等权限,而招聘管理员角色具有对个人人事信息查询的权限及招聘管理的所有权限、普通员工角色的所有权限等。用户对模块的访问变成用户以某种角色对某个模块进行访问。系统安全管理图如图3所示。

四、系统访问控制的实现

(一)访问控制模块的组成

(1)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等。这部分由系统管理员来设置,其中用户是使用该系统的所有员工;角色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企业具体业务管理设计出不同角色,比如:人事信息管理员、考勤信息管理员等;将权限管理保证系统合法用户的具体操作权限,可以精确到操作对象的范围,主要分为浏览、添加、删除、修改四个基本权限,达到有效分级的目的。

(2)授权管理:系统管理员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职责,为员工赋予不同的操作角色,根据员工在业务中的等级分配具体的操作权限,当该业务完成后,该角色允许被修改或者删除。进一步提高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二)访问控制实现过程

当用户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录后,如果要对系统的某个资源即功能模块进行访问时,系统首先从该用户角色管理表中取出当前用户拥有角色,再根据角色功能表中取出每个角色具有的对功能模块的访问权限。用户对每个模块在进行访问之前都要先判断该用户是否对该模块具有访问权限,如果有则操作可行,如果没有权限则禁止访问。

五、结束语

本文对访问控制中权限界定为对某个资源模块的访问,实际在应用中还可以把访问对象细化到某张具体的数据表。权限传递的约束力度会更加小,这些都会在未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mithAndrew.Overcoming four HR outsourcing obstacles: Top tips for tackling a selection of HR outsourcing challenges.Strategic HR Review.2006, 5(4):28-31.

篇8

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阶段材料费用的控制,正确处理和预防工程索赔。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及控制

【 abstract 】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roughout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ge. This paper to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factor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stage engineering cost effective measures:

Strengthen engineering change control, strengthening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stage the cost of materials control, deal with properly and prevent the engineering claims.

【 keywords 】 real estate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stag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是各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管理及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及施、峻工的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对其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以防实际施工费用超出预算额,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1.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物价浮动、地质条件、工程量和天气气候等。物价浮动、地质条件以及天气气候的变化都是客观的,不能人为控制。只有工程量的变化多数是因工程变更引起的,可以通过人力来控制。工程的变更量直接决定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变化数,因此,对工程变更量的控制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重点。

2.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措施

2.1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

(1)做好图纸的设计及省查工作

认真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及审查,提前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错漏,可以更加准确地预算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不完善、不专业的的设计图纸应用于施工无疑会大大增加工程变更量,使得工程造价上涨。因此,设计单位应尽力设计出高深度、完善的图纸,并在向业主提交正式图纸之前与建设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对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全面会审,主要从图纸的施工可行性、技术合理性、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几个角度进行审核,然后确定最终的施工图纸。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小甚至避免由于失误或者考虑不周带来的工程变更造成的经济损失。

(2)优化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最终使其使用功能与工程成本之比达到最佳值。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所谓价值工程是指各相关工作领域通过相互协作,从研究对象的功能需要出发,对其功能与造价进行系统分析,使设计工作实现功能与造价的高度统一,在实现产品的必须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设计人员应与业主及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沟通,综合考虑,使变更方案的结构更加合理。同时,针对变更项目的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可设计出几套不同的变更方案,建设单位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决策,选出最佳的变更方案。

(3)控制工程量变更签证

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签证,须建立严格的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相关人员的职权及责任,坚决杜绝一切虚假的工程签证,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性及准确性。为确保工程签证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确保工程签证的及时性。一道工序完成后,应立刻签证。因为间隔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细节被遗忘的情况,一旦第二道工序将其覆盖,数据资料的客观性就无法得到证实。(2)保证签证描述的客观性、准确性。隐蔽签证应明确标出项目和工艺、隐蔽部位以及质量完成情况等;对于除施工图以外的其他现场签证,不能只是笼统地标上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必须写明签证的时间、地点、事由、参加计量人员、几何尺寸等。签证后应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审核签认,增减价值。

2.2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力保证。通常,合同有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及单价合同三种形式。其中对开发商最为有利的合同是总价合同,而成本加酬金合同则更有利于承包商。因此,开发商在作出合同决策之前,需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衡量各自利弊,以便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

合同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合同条款的订立。开发商在订立合同条款前应对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合同的内容须缜密、措辞须严谨以免出现结算纠纷。

如何有效地对施工阶段的合同进行管理及控制?第一,开发商应对所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大小合同进行分类,以方便查找;第二,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确保合同的执行工作得到落实;第三,建立支付报表,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工程费用的支付情况,及时支付预付款及材料费,避免出现超额支付或延期付款的情况。

2.3加强施工阶段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费用是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占总造价的60%~70%,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由此可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及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1)合理采购材料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材料的采购进行控制:(1)根据不同的地点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当施工地点与和材料生产商在同一地点时,选择直接采购的方式。反之,当二者的地点不同时,应准确分析计算不同的采购方式(直接向厂家采购或通过中介采购)产生的费用,选择最佳的采购方式。(2)与建筑材料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薄利多销是经销商拉拢顾客,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惯用手段,因此,采购单位可以通过此种关系获得一定的优惠,降低成本。此外,由于长期合作彼此之间形成的信任,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保证。(3)按施工进度采购材料。材料的采购量应与施工现场的需要量一致,在确保工程的进度的前提下采购,避免材料的大量积压造成的经济损失。

(2)周转材料的控制

材料费用还包括使用模板、金属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引起的费用,因此,对周转材料进行有力的控制,是降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另一重要方面。首先,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充分发挥周转材料的周转功能,以最小的总投入量,实现最大的使用效率;其次,应有计划地进行施工,控制好工期,不拖延工期,控制好周转材料的周转时间;最后,应对周转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及必要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2.4正确处理和预防工程索赔

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因而使用的建设时间较长,承包商与开发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程项目的索赔问题。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承包商经常会尽可能地寻找获得费用赔偿或工期补偿的机会。此时,开发商必须具备处理索赔问题的能力,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开发商熟悉施工合同的各项条款,精通该项目的专业技术标准。

另外,较处理索赔事件而言,预防索赔事件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开发商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减小因索赔造成的损失。注重对涉及索赔认证资料的积累,如在一些重大问题的会议记录中,应要求到会人员签字并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加以保存;监管单位应充分发挥其监理的作用,确保各项与进度密切相关工作及时有效的完成,防止因工作延误而造成索赔;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动态过程,房地产开发商只有综合分析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及时采取全面、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措施,才能使工程造价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小,提高房地产的投资效能,实现建设资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宇.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工程造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6).

[2]徐凤云.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3).

[3]邹伟.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要害阶段[J].施工技术,2006(12).

篇9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048-03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孩子罹患精神分裂症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儿的康复和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事件的应付方式都将直接影响患儿的精神康复[1],因此,研究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水平对促进患儿康复很有必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父母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精神障碍患儿康复提供干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8月在济宁市精神病医院儿少精神科住院治疗的5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入组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2]中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患儿父母无严重心肝肾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史,小学文化程度以上,无智力障碍;③患儿及其父母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36~52岁,平均(41.24±7.31)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21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6例;职业:农民27例,工人10例,干部8例,个体5例。

1.2 方法

调查前,本课题研究人员首先告知精神病医院儿少精神科科主任调查的目的,征得其知情同意,并在其协助下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患者父母填写调查问卷。填写前,研究人员告知被试者调查的目的,以取得其配合,并告知填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所有问卷均由被试者本人自行填写,对于发现问卷填写不完整者,嘱其补填完整后再收回。本次发放问卷50份,皆为有效问卷。

1.3 调查工具

1.3.1 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I-E量表)[3] 该量表包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一组外控性陈述,要求受试者必须选择1个,对外控性选择计分,得分0分(极端内控)至23分(极端外控)。I-E量表评分越高,其心理控制源外控性越强。本研究以12分为分界标准,12分属于外控型。

1.3.2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3] 该问卷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评定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包括62个条目,分为6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缩以及合理化等因子,其中积极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两个因子,消极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4个因子。每个条目答案为是或否,计分方法: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42,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其余各分量表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分数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此应付方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 结果

2.1 患儿父母心理控制源特点

本组患儿父母I-E量表总均分为(13.25±4.13)分。以12分作为分界标准,外控型心理控制源父母38例,占76.0%,外控性评分为(14.35±3.11)分;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父母12例,占24.0%,内控性评分为(9.26±2.65)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P

2.2 不同类型心理控制源患儿父母CSQ评分的比较

外源性和内源性心理控制源患儿父母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缩、合理化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心理控制源与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562、-0.535,P

3 讨论

心理控制源是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分为内源型心理控制源和外源性心理控制源。内控性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相信自己应对事情结果负责,即个人的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情发展的决定因素。外控性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认为事物结局主要受外部因素所影响,如运气、社会背景、他人等[4]。有学者认为,外控型的人大多数缺乏自我信念,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受外部力量控制,常常有一种无助感[5]。内控型的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信念,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由自身内部的因素决定的。研究表明,内控性与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有关,而外控性则相反[6]。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I-E量表总均分明显高于12分,主要表现为外控型心理控制源,提示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不佳,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与个人性格有关,也与心理压力过大、社会支持不足有关。本研究支持有关学者的观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患儿父母的心理问题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7-9]。

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重大负性生活事件,而且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大都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对疾病治疗与康复认识不充分,因此会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所谓应对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10]。本研究发现,不同心理控制源水平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父母在应对方式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有文献报道,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12],控制源作为一种心理变量,会影响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认知水平。内控型心理控制源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正确的归因方式和强烈的自我效能,能积极正确地对待负性事件,因此对不良事件的刺激就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外控型心理控制源者大多缺乏自我信念,低自我效能,消极的归因方式,所以对待不良刺激就会被动和消极的对待,从而表现为消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相关分析显示,I-E量表总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

综上所述,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父母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均表现不理想,将会对患儿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干预。医务工作者应根据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父母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干预措施,如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精神疾病知识宣教、定期家庭护理随访等提高其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认知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呼吁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实施疾病救助,使其体验到社会的关爱,以消除因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各种消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提高正性情感。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如果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父母拥有较高水平的内控性心理控制源和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就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莹,李刚,李涛,等.青少年精分症患者家庭因素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3):172-173.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332.

[4] 周淑新,姜长青,李春,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控制源和人格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B):3863-3865.

[5] 罗岚,陈尚恒.大学特困生心理控制源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4):26-27.

[6] Nyland J,Harreld K,Caborn D.Internal heath locus of control relates to improved outcomes of following ACL reconstruction using allograft tissue[J].Med Sci Sports Exerc,2004,36(5):153-156.

[7] 郎春英,钟慧聘,彭雪娜,等.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9-11.

[8] 娄百玉.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16-1018.

[9] 杨冬梅.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8):621-623.

[10] 朱佳佳,卢珊,尤娜.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控制源: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3):208-212.

[11] 宋瑞芹,张蕊,宋光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39-41.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30-0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起病凶险、死亡率高,较长时间的禁食,会导致营养不良,造成肠源性感染。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是临床中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手段,能够改善患者肠道黏膜的通透性,防止肠道感染。本文主要探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5;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5±23.17)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8:24;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4±23.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早期均予以禁食、抗休克、补液、吸氧等措施,在胃镜的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并以X线证实鼻空肠管到达空肠,必要时可以行造影。研究组用5%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500ml行缓慢滴注,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无反应,就按照医嘱进行输液,输液泵应匀速滴入混合液中。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渐加到120mL/h,然后停止静脉营养。对照组按照医嘱予以患者5%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还有脂肪乳、脂溶性维生素、复方氨基酸、葡萄糖酸钙、氯化钾,必要时输白蛋白、血浆等。

1.3护理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病程长,护理人员应耐心疏导患者,以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护理鼻空肠管时,鼻空肠管前端应位于空肠,让患者卧位并抬高床头30°-40°,避免滴注时药物注入十二指肠或胃内而加重病情。滴注时,用30-50mL的盐水或温水冲洗,每4h/次。若出现阻塞且冲吸无效的情况,用胰酶或碳酸氢钠反复冲洗。

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输注营养,温度控制在45℃以内,输注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腹泻、腹痛、发热等不适,并认真评估营养输注的状况,记录出入量。每天遵医嘱予监测患者的体重和生化指标,以便调整营养液的量和成分。对于加强口鼻护理,能够预防口腔感染,使患者舒适[1]。

1.4观察指标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如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腹腔脓肿,并统计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经不同方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腹腔脓肿占0%,二重感染占1.9%,消化道出血占1.9%;对照组腹腔脓肿占3.8%,二重感染占9.6%,消化道出血占11.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

经不同方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研究组的住院费用为1.38±0.57,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为2.08±1.05;研究组的住院天数为24.37±4.75,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30.29±6.4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全身反应综合征,常伴有高分解代谢状态及胃肠功能障碍[2]。由于患者病情较重且长期的禁食,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症状。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细菌移位,保护肠道黏膜,其效果比肠外营养支持好。

由于鼻空肠管细而长,很容易发生堵管的状况,每次放置鼻空肠管时,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凡是经过鼻空肠管的药物或食物都要磨碎,并用纱布进行过滤,每13个小时,以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3]。通常输注鼻空肠管营养都是采用持续滴注的方式,为防止静脉液体出现混淆的情况,应在营养管上悬挂肠内营养的牌子,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