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和中药学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学和中药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中药内容繁杂,临床应用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记。笔者认为,以药对为主线,以药对所治病证为归类依据,可将各章不同药物串联起来,形成“单味药(功效)—药对(功效)—主治证(症)”的中药学习链条,从而起到简化中药学习内容、减小记忆量,使中药知识得以系统有序地排列等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如,讲完附子、干姜药物之后,可重点阐释附子—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作用及主治病证,并让学生掌握四点内容:①附子、干姜为常用相须药对;②二者合用其温里祛寒、回阳救逆作用增强;③主要用治亡阳厥逆危证、中焦虚寒证及阳虚水肿证;④最能体现该药对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汤。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把附子、干姜联系起来学习、记忆,遇到相类似病证时知晓将二者相须同用。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进一步将附子—干姜药对的用药规律拓展到“同章者同类,同类者相须,相须者增效”的理论层面上来。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对学习的印象,也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药对间的配伍关系,如人参—甘草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类性温属阳为“兄弟”相配,黄柏—知母同类性寒属阴为“姊妹”相配等等。同时,也可选一些易懂、顺口、好记的历代医家应用药对的经验名句讲述给学生,如“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无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及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将军之无马”等,以提高学习兴趣。
2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类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一概念,单从字意上理解,学生好像一听就能明白,但每届考试,总有一些学生把它答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药物配伍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以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的阐述为切入点,并列举一些相差的简单病例。即:在讲药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相须药对导出“相须”含义;以黄芪—茯苓、黄连—木香相使药对导出“相使”含义;以人参—莱菔子、生姜—黄芩相反相成药对导出“相恶”含义等,然后把这些含义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药物“七情”的概念。这样,药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药学的概念体系当中,使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将其混淆为中医学中人的“七情”。
3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中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而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配伍形式。药对配伍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使中药学顺利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不外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中药治病就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重新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教学中,笔者针对疾病病机,归纳出养血滋阴药对(如当归—生地)、补气养血药对(如黄芪—当归)、凉血补血药对(如生地—熟地)、补气健脾药对(如人参—黄芪)、和胃止呕药对(如生姜—半夏)、调和营卫药对(如桂枝—白芍)、清泻相火药对(如知母、黄柏)、清泻胃热药对(如石膏—知母)等等,通过这些药对把“药—证”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治疗某证的常用药物和简单配伍,为今后临床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4学习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反相成药对,是指性能相反的两味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通过药性的相反相制,以达到功用上的协调相成,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灵活用药、适证化裁。笔者依据教材内容,归纳出了寒热并用药对(如麻黄—石膏、大黄—附子)、补泻同施药对(如枳实—白术、泽泻—白术)、升降相随药对(如麻黄—杏仁、柴胡—枳实)、散收同用药对(如干姜—五味子、桂枝—白芍)、刚柔相济药对(如附子—白芍、白芍—枳实)等,通过对其配伍特点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当临床出现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机时,若能善于利用药物间相畏、相杀等配伍关系,则更能趋利避短,收到相反相成的效果,意图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总之,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及作用的阐释,可执简驭繁,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生后期的临床课学习和实际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 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 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 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 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篇3
1以专业为先导《中药学》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
开设《中药学》课程的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不同类别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的及要求有所不同,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需要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选用中药防病、治病,为患者解除病痛。所以,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辨证用药能力的考核;而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执业药师考试,侧重于中药功效的考核。在给不同类别的学生上《中药学》课程时,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是关键,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是有效手段。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我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选取与之相匹配的教材,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因才施教,学以致用,我们实施了符合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专业特点的《中药学》考核方式改革。
1.1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的确定
为了有效实施考核方式改革,我们首先确定了符合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专业特点的《中药学》考核方式。见图1。
(1)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共同课堂考核方式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歌诀背诵、章节体系功效背记。
(2)中医学专业学生其他考核方式设定根据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医生,在考核方式的设计中注重中药临床应用的考核,将临床实践贯穿于考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体现中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考核特点。中医学专业学生期中考试的考核内容侧重于如何辨证用药;中药材饮片认知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中药材饮片的性状特点、药性、功用的综合性的掌握情况,在考核饮片性状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完成对综合知识记忆、强化和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具有层次性和体系性相结合,以及古本草学术思想认识情况和中医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考核特点。
(3)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其他考核方式的设定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从事中药学相关炮制、鉴定、研发等工作,在设计考核方式时,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期中考试考核内容在侧重于功效的同时顾及相关中药学和医学基本知识;饮片考核侧重于“模拟药房”标本章节分类排序考核;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注意与执业药师的考核内容相呼应。
1.2多元化考核结果评价的客观化
《中药学》多元化考核方式是过程性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评价难度大,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核内容的设计要符合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考核评价结果要客观。教师应在授课前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考核内容制定相应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执行方案,并向该专业学生公开宣布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为学生建立《中药学》学习档案,备案保存,向学生本人公布阶段性考核成绩,并确认签字。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能力考核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细分性量化。项目研究过程中设立平行对照班级,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常规课堂教学,采取传统考核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使研究结果客观可靠。
2结语
篇4
【关键词】 中西药;中西药学;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化;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为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
1 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研究和探讨其结合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发现其结合有着它们共同的基础。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他学科结果。作为中医药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优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2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他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有的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由此,西药纳入中药学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中药西药的发展而言是新的理论知识的突破。第二,发展研制新西药比从中药研制新药耗费的人力、物力要大得多。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在民族药中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3 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3.1 现代科学化的中药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点;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3.2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他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予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他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他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予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理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予现代科学阐述。
4 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很难以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优,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总之,用两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结果是促进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而早日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值得指出的是,西医药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但现代科学并不就等于已在西医药学中全部体现了,也就是说,仅用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彻底实现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应当是充分利用包括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现代多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学化,进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新型的药物学。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在保证核心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应重视补充和拓展一些课外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元素、中药品名变迁和中医药典籍记述和歌诀等,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补充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10-02
近年来,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在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在部分综合性大学、农林类大学和师范大学设置中药学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中药现代化[1]。笔者所在西北大学为陕西省省属综合大学,于1999年在原药用植物专业基础上成立中药学专业,隶属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唯一的医学类学科。作为综合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强调现代生物和化学方法在中药学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无论是师资背景、科研方向,还是学术环境、课程设置,均表现为化学、生物学较为突出而中医药理论相对薄弱的态势。笔者承担《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本校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在核心内容的教学方面提出深入讲解总论、注重药味功用对比以及紧密结合现代研究实践等教学指导思想[2]。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深感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还应重视补充和拓展一些课本之外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元素、中药品名变迁和中医药典籍记述和歌诀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中药性能主治的记忆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目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元素
主席说过,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3]。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树木与土壤的关系。深入理解中医药知识,离不开文化的引导[4]。因此,适当介绍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元素,树立重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五日是个不吉祥的日子,这一时期毒蛇、蚊虫等有害动物开始繁衍,容易流行瘟疫,于是形成“躲午”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5]。为应对自然变化,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屋内用苍术、白芷等燃烧烟熏,屋外门边悬挂菖蒲叶片、艾叶等,身体用菖蒲叶片、艾叶、桃叶等混合煎水洗浴,佩戴苍术、白芷等组成的香囊等,用以杀虫灭毒、避邪驱瘟。通过端午节来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了解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对苍术、白芷、艾叶和菖蒲等中药的药性和应用有了初步而直观的印象。成语“韦编三绝”,古人用来形容读书刻苦,都把串联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韦”就是熟的皮革,而中药“石韦”的名称正是根据“韦”的含义,结合其“曼生石上,其叶如革”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特征命名[6]。如此,学生就能记住为什么不能把“石韦”写成“石苇”。“杏林”常作为中医界的代称,民间有“虎守杏林”图流传,在讲解中药“杏仁”性能功效的同时,介绍东汉末年东吴医家董奉在庐山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这个典故所体现的天道、人道和医道的结合和统一,感悟古代医家“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和品德[7]。
二、中药品名的变迁
中药的有效性来源于古人的临床实践,查阅医药学古籍和专业著作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环节。某些中药品名在历代医药文献中发生了变化,《中药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讲清楚这些药物品名的变迁。例如,唐代以前认为“木香”颜色越深、含树脂越多,质量就越好,文献所载“青木香”实际为优质的“木香”,唐代又出现马兜铃的根作为“木香”的代用品,称为“土青木香”,至明代《本草蒙筌》把“土”字去掉,马兜铃的根即为现代药用的“青木香”,与来源于菊科的“木香”不同。宋代以前所称“通草”为木通科的“木通”,宋代以后所称之“通草”为现代所用的“通草”,即通脱木的茎髓。
为了与《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品名一致,《中药学》教材及其学术著作多按照药典收载的中药品名编写[8],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事中药专业相关工作、自觉遵守药典标准有实际意义。但是药典是指导当前中药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活动的法规,根据需要对多来源药材进行了分开罗列、命名,或改变了某些中药的传统名称。例如,为了确保中药制剂质量一致、均一,遵循一物一名原则[9],《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萆Z分列为绵萆Z和粉萆Z[10]。因此,《中药学》教学中补充、厘清一些中药品名的来龙去脉很有必要。
《中国药典》所列“豆蔻”,古代本草记述为“白豆蔻”,而古代本草中的“豆蔻”为药典所载“草豆蔻”;中医治疗肠痈经典方剂“红藤煎”,方中药味“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中国药典》称为“大血藤”;《中国药典》收载“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而中医传统所用“葛根”的来源为豆科甘葛藤或野葛的根,包含了药典中另外一个品种“粉葛”。再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犀角”这味中药已禁止使用,《中药学》教材中用“水牛角”代替[8],但笔者认为仍然应该全面介绍该药,既有利于“犀角地黄汤”等经典方剂的学习,也为挖掘“犀角”的科学价值提供可能。
三、中医药典籍记述和歌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让中华大地无愧“文明古国”的美誉。这种文学素养同样在中医药典籍中有所体现,一些医药记述和歌诀文笔优美、言简意赅,对于学习和掌握中药性味功效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现代中药学“相须”的定义为“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结合《本草纲目》的表述“同类不相离”,可以加深对“相须”定义的理解。更有《本草正义》论述“麻黄若不与桂枝并行,其不专主散寒发汗也”,举例说明了麻黄、桂枝配伍在发汗解表方面“同类不可离”的“相须”关系。《本草纲目》记述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形象展现香附擅长于疏肝理气、调经,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的特征;“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麻黄”,揭示了香薷善发汗解表散寒,兼有利尿之功,颇似“麻黄”,且能化湿和中,宜于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邪病证。《本草经读》谓附子“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强调了附子治疗亡阳证的重要地位。“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语出《妇人明理论》,以养血调经方剂四物汤为比喻,突出了丹参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的特征。《药性赋》言“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概括了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的功效和特长;“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扼要说明泽泻是利水渗湿药物,又提示利水药可能会伤阴。这些本草记载和歌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常能在使用时脱口而出,应该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加以介绍。
新世纪,中药的内涵更加丰富,中药应当是药物、中医理论、传统文化、历史积累和现代研究等的集合[11]。综合大学中药学专业与中医药大学不同,缺少中医学学科支撑,中医药学传统文化熏陶和基本理论积淀较少,学生容易将中药学专业混同于“天然药物”专业。因此,在《中药学》课程讲授中,围绕核心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与之相关的传统论述和背景,溯本清源,加深学生对中药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引导、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学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景堂,祝丽英,李存东,等.高等农业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6,22(1):9-11.
[2]张亚军.综合性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78-1379.
[3]吴潇湘.把中医药打造为国家品牌――二论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3-8-28.
[4]薄彤,张丽,张岩.中医文化与中医药留学生预科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130-131.
[5]阎艳.端午节俗源流及其变迁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117-124.
[6]陈立军.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22-24.
[7]李杨,杨建宇.“杏林”的由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152.
[8]陈蔚文.中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9]张丽丽,孙宝惠,秦陇,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成方制剂处方饮片名称规范的商榷[J].中成药,2015,37(1):225-231.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篇6
【关键词】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应用性学科,为实现中药现代化而培养中药新药研制与开发方面的人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将药化实验与科研接轨,加强实验技能与科研设计能力的培养,结合中药新药开发、国家新药审评办法的基本要求,应加强新药临床前物质基础研究的科研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实验的基础教学方法上,则应侧重于中药化学实验方法学的系统学习,比较各类实验方法的共性和特性,以提高学生科研设计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可先让学生按规定的实验方案和装置操作,再逐步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和装置,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中药成分的常规方法和操作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1 改革实验教学,分层次安排实验课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指标和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实验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做到既有基本实验,又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基本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在于体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性;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等适应科研工作的能力。
1.1 基本实验
中药化学的实验内容涉及到中药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仪器分析等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因此,为强化实验方法的系统学习,根据本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将中药化学实验课的第一个实验设计为基础化学技能实验(4学时),内容从提取装置(索氏提取器、渗漉筒、回流装置、浓缩装置、旋转薄膜蒸发仪),到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等,将整个实验室里存在的小到玻璃仪器,大到hplc,均给学生演示及复习,使基本的实验技能在学生头脑中呈现具体的形象;同时,根据中药化学实验的具体特点,在后两个学时中安排学生练习薄层板的铺制。基本实验占整个实验教学的一半学时数。通过基本实验的练习,使学生正确掌握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讲义上按部就班的实验,但绝不是各学科实验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对几味中药完整的实验研究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把中药专业各学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性地思考问题,更充分地理解各学科间的关系及该专业的完整体系。以往中药化学的实验完全是按讲义上的步骤做,没有新意。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中,在保留部分原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将另一部分综合性实验改革为以下两部分。①比较性实验:将某一实验给出多个工艺路线,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完成后,讨论比较各工艺路线的优缺点。②探索性实验:提出某一工艺线路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优化工艺线路[1]。
1.3 设计性实验
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的后半部分,安排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它包括对甘肃特色中药(党参、当归、大黄)的化学成分预试验的内容,并且记入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在对这些中药化学成分检识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初步进行资料查新,并设计检识的整个过程,由指导老师批阅后进实验室操作。这样培养的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会大有提高。通过查新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过去学生依赖实验讲义做实验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进行未知试样提取、分析时,规定学生在一周前应开始认真作准备,并自觉运用了中医认药的初步判断法,从药的味、色去简单推断。但作为中药化学实验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不用主观判断法,而是用系统的实验方法客观地分析中药中可能存在的成分,写出完整的分析流程图及结论依据。
2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药化学》长期以来的实验考核有两部分,即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均数)和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课结束时实验技能操做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只反映学生的常规方法和操作技能,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新,不能适应我国药学事业飞速发展以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依据中药化学实验课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实验考核,将实验成绩分为3部分。
2.1 基本实验考核(占40%)
基本实验考核是实验课结束时候的考试,考核分为两部分:问题回答和操作技能。问题回答为抽签式,内容为中药化学基本操作知识、原理、实验中的问题和实验安全规则以及安全措施等。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中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2 平时实验成绩(占30%)
保留传统实验考核部分,即每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均数。实验报告的成绩评定重点放在讨论方面;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台面整洁等作为评分标准之一。要求学生对实验成败进行分析,能够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原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综合设计实验测试(占30%)
综合设计实验是从查文献、写文献综述、提出实验思路(类似于开题报告),到记录实验过程的详细内容及数据,最后将学生对未知样品的整个实验流程和结果给出合理评分[2]。
我们认为,通过3部分的综合评分,能够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情况,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比较合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3 注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除了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外,还必须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影响实验的因素很多,如原理、工艺、方法、操作、仪器、试剂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失败。因此,要求指导实验教师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预习
每次实验要求学生详细阅读实验教材,理清思路,了解此项实验的目的、原理,培养学生自学、思维的能力。对于综合性实验,还可以组织讨论,提出自己设想的方案,充分调动大家的主动性、自觉性。
3.2 操作
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分析基本操作的训练。好的实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另外,在不影响实验进行的前提下,还可以设置一些“陷阱”,在老师的启发、引导、鼓励下,自己处理一些有意为之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3.3 巡视
在实验进程中,指导教师要不断巡视,注意观察,对每个学生基本功的操作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违规操作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学生应该掌握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应在实验进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
3.4 书写报告
实验报告应是学生操作实验的真实内容。但实验中,往往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不一致的时候,有的学生会有涂改数据现象,还有的学生不去检查失误原因,而是抱怨实验条件差,仪器设备落后。作为实验指导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实验的根本要求就是实事求是。药品,只有一个结果,合格与不合格,科学的数据、结果,来不得半点虚假,即使实验设备不太理想,实验数据稍有误差,甚至整个实验失败,也决不允许篡改实验数据。因此,应把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重点放在讨论方面。要求学生对实验成败进行分析,能够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原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实验教学和考核的改革,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使有限的实验经费和课时充分利用,提高单位学时的知识含量,使学生能够把相对独立的课程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技能达到系统化、规范化要求,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药;物理;化学;特性;功效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99-01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如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一般来说,成分不同,其味各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味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给传统中药五味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中药显味、显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开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酸味多含有机酸,甘味多含糖类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几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挥发油等。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这项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初见端倪,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需继续努力。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其规律。由辛味为例,有人对80种辛味药与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的百分率进行了比较。结果:80种辛味药含挥发油者占58种(72.5%),不含挥发油者占22种(27.5%);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者30种(15.9%),不含挥发油者140种(84.1%)。结果显示:辛味药中有27.5%的不含挥发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挥发油。挥发油作为辛味的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多数,不能说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释。总的来看,目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药中寻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终合成新的药物(西药)。这种研究,忽视了中医药理论,更没有结合中药本身的特性,因而难以对中药药效给予科学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
篇8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医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在临床医学中新药的研究层出不穷,使药学具有更显著的复杂性。因此,医院药学中用药的合理性,可以保证用药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物学专业知识,向人们提供与药物有关的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工作在各大医院中得到全面的普及,但是在药学用药中还是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药物处方没有诊断、用药方法错误、药师业务性较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等。因此,医院临床药学中应该完善临床药师制,提高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积极性,增强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等。
1 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改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医院的救治和服务机制的要求日趋严格。确保用药的合理性成为了药学工作人员的本分工作,在药学服务中应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促进医院的服务水平。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如下[1]:①在长期的合理用药中,确保调剂处方的准确性,有利于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②临床用药种类繁多,对临床药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作为合格的临床药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正确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禁忌、药理作用等。在合理用药中,应该为患者提高有效的用药方案,作为临床药师应该加强医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不断提高了药学工作人员的交流技巧以及综合素质。③在医院的药学工作中,院方组织专业有力的临床药学工作队伍,开展各项抗菌药物监测工作,创新药物咨询方法,扩展药物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降低药学使用的差错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2 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
2.1药物评价中的合理用药 药物评价主要是对临床用药的经济、有效等特征作出全面的评价。比如:相关专家全面评价维生素、辛伐他汀的临床用药后,不断促进了我国药物评价工作的快速发展。
2.2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合理用药 医疗决策分析主要体现在药物处方应用方面,在临床中进行药物进行金额排序中,主要采取金额指标、限定日剂量、处方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等方法。例如:彭永富等人通过回顾性分析多家医院长期的抗肿瘤药分析,预测了用药的发展方向。
2.3药物流行病学中的合理用药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药物不稳定性比较强;患者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出现重复用药的现象等。例如:王青等人采取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科学评价方法,使我国合理用药工作发生飞跃性的突破。
2.4药学信息咨询服务中的合理用药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包括[2]:评价上市后的新药,收集反馈药物安全信息;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药物流行病学,对合理用药进行指导;整合药学情报,分析临床用药方案的可行性;预测用药趋势,调查各个区域的药物市场价格;在医院药学应用中开展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软件等。例如:临床药师全面应用临床药学信息服务系统计算机软件,研究符合中国特色的药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方法,促进我国药学信息学的建设水平。
2.5 药学服务中的合理用药 医院沿着药学的方向发展,要求临床药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并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发生各种用药问题,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药师必须负责监督药物有效性的重大责任。例如,黄详等人经过长期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决策,分析药学服务模式的相关因素,使药物的评价方法日趋接近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2.6 循证医学中的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中的研究重点,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如下:整理系统评价的有效证据;获取全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原则进行科学的调整;在临床诊治中全面运用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临床指导措施。例如,张钦迟等人通过随机评价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功能,表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奥拉西坦,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7 药事管理中的合理用药 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不断创新医院药学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增强医院药学管理时效性;不断整合处方调配程序,分析药品贮量控制存在的各项问题,加强各项社会学科知识与药学之间的相关性;对临床药师进行优化培训,展开各项技能培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等。例如,刘洪庆[3]等人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强大的医疗人员队伍,提高合理用药人才的整体素质。
3 结束语
合理用药形成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日趋深入,不断形成良好的合理用药氛围,使临床用药的发展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临床合理用药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标准的用药指南,优化临床用药评价方法,促进药品信息建设水平,不断转化药学服务方向等。
综上所述,在药物评价、药物利用研究、药物流行病学、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学服务、循证医学、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合理用药,不断增强用药更具有合理性与规范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推动医院临床合理药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 :4184-4185.
篇1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用中成药及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患者98例,并对患者用药种类、途经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98例患者中,给药途径最多的属静脉注射及口服给药,而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未辩证论治35例,用法、用量不当24例,疗程不当17例,中西药连用不当20例,其他原因2例。结论:加强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及药学监测,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测;临床意义
相对于化学药品,中药的不良反应较轻,其保健品均以纯天然为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临床药学的普及,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被重视。为给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中药应用安全、有效、经济,现将我院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采用中成药及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的患者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5-76岁。分别对患者用药种类、途经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98例患者中,给药途径最多的属静脉注射及口服给药,而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未辩证论治35例,用法、用量不当24例,疗程不当17例,中西药连用不当20例,其他原因2例。见表1。
表1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用药种类 发生不良反应例数 构成比 中药 37 37.7% 中西药联合用药 18 18.3% 西药 43 42.0%3 探讨
3.1 用药注意事项:中医药理论主要在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时应全面掌握中医药的有关知识,并按照辨证论治原则进行合理化用药。同时,在给药剂量上应准确。如果用量过小,则不能发挥作用;药量过大,则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长期应用中药补益药患者应避免滥用情况发生。中西药联用合理,可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用不合理,则可出现相反的结果。中药注射剂,由于其成分比较复杂,当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常会引起药品pH值改变,色泽变化,发生沉淀等,从而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3.2 临床意义
3.2.1 中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中医药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中,虽已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诊疗的方法,但是在临床的疗效评价上,目前仍缺乏规范,这主要与中医朴素的根据病患主观症状以及一些体征来判定所患疾病的恢复情况。中医防病治病手法有着独到优势,这一优势展示同样需要科学、系统的临床评价方法。而目前中医药的临床研究质量、水平均较低,疗效的评价标准很难被现代医学所接受,这已制约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持续发展,让中药很难以药物的身份进入到国际市场之中。正确应用现代的科研方法学,能够合理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的研究方法,并促进两者有机的结合,对我国发展现代化的中医药事业、推动其向国际化标准发展的必须。目前中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尚无公认、确切的先例,这也是中药评价的一大缺憾,同时也成为了中医药学临床科研学者的一个新课题[1]。
3.2.2 中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2]
(1)定性的评价方法:如Delphi、法专家会议法。
(2)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如技术评价法,经济分析法。
(3)多属性的决策方法:如多目标和多属性的决策方法。
(4)运筹学的方法:如数据包络的分析模型。
(5) 统计分析的方法: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
(6)系统的工程方法:如关联矩阵法、评分法、层次分析法。
(7) 模糊的数学方法:如模糊的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法。
综上所述,目前中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方法种类较多,数学方法复杂多样,优缺点不尽相同,各类方法考虑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选择方法不同,导致的评价结果也可能不同,所以在综合评价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选择方法时要有针对性,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的原则。在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数量应该合适,给予尽量精简的“主要”评价指标,和较多的实际效果评价[3]。因此对于具体实际评价的问题,如何确定评价的目标和选择评价的指标十分重要,应慎重的考虑。中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方法是中医药发展的必须阶段,其各种不同方法应该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观测性、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王冬,陈立明.构建军事医学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1):8-12.
[2] 颜扬,杜纲等.企业柔性的指标体系及其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4):120-123.
- 上一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下一篇:应对财务风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