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学发展

篇1

关键词:地理学发展战略;战略方向

针对地理学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的研究,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总结出一本著作《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一书简称为UCP。该书中主要阐述了在今后10中关于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的研究结果,但是该书由于在著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地方欠缺考虑引来了不少的批评之声,大多集中于该书中阐述的观点深度不够,过度重视技术等。即使如此,在该书中还是有很多关于地理学今后发展方向的有力意见,对未来的地理学发展方向中提出了一些比较有见解和大胆性的意见,并且UPC强调会再加强书中所著观点的深度,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为今后地理学的发展战略方向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一、UPC及其评论对地理科学的建构

1、UPC的地理科学建构

在UPC一书中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出地理科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区别,但是却明确提出了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通过UPC中所著观点了解到地理科学主要是指长期关注着地球表层中一些重要的特征以及空间结构中的不断变化以及在地球生活中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生存关系。根据书中所阐述的地理科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区别可以得出,我们生活实际科学研究中大多都依赖于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为研究探索的基础,这些科学的集成则成为了地理科学,因此地理科学不仅简单的被划分为地理学的范畴之中,它是属于多种不同科学的集成。

地理科学不仅包含有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包含有其他各种科学的知识,因此,地理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科学部门,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地理学范畴之中。

2、评论者对地理科学的再建构

对于地理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区别评论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克勒,他认为在地理科学中包含有不同学科之中的概念以及技术和工具等各种方面的知识,但是他十分注重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为地理科学带来的贡献,他认为在地理科学中的真正主体是地理学。温克勒的这一观点是未来地理科学的构建起到相当重大的作用。

二、中国地理科学的建设

1、体系性

中国的地理科学的阐述与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所阐述的“整合”技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中国地理科学观念中认为地理科学不仅仅是包含着不同学科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完全体系性学科的建构。

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关于地理科学的代表作为《论地理科学》一书。该书与UPC中关于地理科学所阐述的观点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该书中的序言中就明确表明了地理科学不等同于地理学,地理科学是建立在多种不同学科的基础之上的,是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中进行改造、重组和发展的。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地理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加的系统化,并且在地理科学领域中更加偏向于注重系统的方法论而不与UPC相同偏向于技术和工具。对于地理科学中的一些相关概念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我国的有关学者具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地理科学体系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点,地理科学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科学。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地理科学的体系性包含有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方法论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钱学森认为地理科学的方法论应该遵循着一般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地理系统”为主,其本质就是指地球的表层系统。在我国对地理科学研究的著作《论地理科学》中对地理系统的表述存在两个不同方面的解释:一是浦汉昕所表述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虽然在日后钱学森也引用了这一观点,但是钱学森随后后阐述了另一种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巨系统”概念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既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将各专家群体的知识、数据和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地理科学中的科学里了呢知识与人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单从方法论角度看,钱学森提出的这一概念十分具有创新性。以往传统的方法论主要是以还原为主,对地理科学的分解再分解,这种方法对地理系统的解析具有局限性不能针对地理科学进行完整的解析。因此,钱学森提出的这一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地理科学系统的局限性,对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创新型尝试。

3、地理建设

地理建设既是中国地理科学中所要执行的任务所在。对于地理学科的解释和阐述除了要关注其地理学科的术语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总结出地理学科中的内涵:坚实的实践基础,也就是地理科学的任务。关于地理科学的任务即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目前国际上都广泛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在于,地理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是一门急需要被发展的重要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所需要实际应用到的科学理论之一。“地理建设”在钱学森的观点中表明及其重要,地理建设构建了三大文明建设的基础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钱学森在对地理建设作出解释的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地理建设中包含有环境建设,在环境建设中主要涉及到的是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平衡建设;二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有关的基础建设。在钱学森看来,地理科学是一个巨大的科学体系集合,无论是在任务上还是在学科上都发挥着巨大的重要作用。

总结: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地理学今后发展战略的方向上运用UPC大致的表述了自身的一些看法,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不深刻和偏重于技术受到了广大评论家的评论,而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钱学森针对地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内涵及其意义中结合UPC作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阐述,大致上弥补了UPC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创新性的建议,为今后地理学发展战略方向大致提供了一个线路。

参考文献:

篇2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地理教育应怎样改革与发展,怎样进行素质教育,这是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中学地理教育中只有通过改革与发展,才能巩固并加强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赢得社会的承认,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转变地理教育观念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前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已经不是使学生简单地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的”的传统人才观中解放出来。要全面贯彻三个观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智能全面开发出来。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提高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这样也就升华了中学地理学科的地位,使中学地理学科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基础教育学科。

二、改革地理教学内容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关键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从各种媒体接受大容量、快增长的科学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面对这种形势,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势必也要改革,应从系统阐述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变为在阐述一定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倾向和过多过难的地理原理和地理理论,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

目前,中学地理教科书相对原教材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新颖,每个单元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每个单元分若干课,每课后面都增加了阅读材料和活动,丰富和补充了课文知识,设计的活动可以供学生复习巩固用。在每个单元后面设计了自学园地,在自学园地中有阅读篇,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读性较强的资料,使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也有技能篇,围绕地理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点有用的技能,如,制作技能、地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用技能、里外观察的技能;还有练习篇,根据本单元的重、难点,编制了一些多种题型的综合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教材的这些变革,确实有很强的适用性,贯彻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智能、思想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

但我认为,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的内容还应更多地增加人文地理知识,增加区域地理知识,增加乡土地理知识,增加现代人地关系,还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使中学地理的核心内容变为使广大学生了解基本国情,懂得基本国策,理解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优化教学手段是发展地理学科的重要环节

受传统的封闭式地理教学过程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当然也受学校条件的限制)还是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坚持“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过程在于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坚持“三主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及时变化的教学信息,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机会。这样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教师“讲”要精,要提示教材本质特征,抓住中心、突出关键、理清线索、执简驭繁。要以讲激思、以讲寻思、以讲解惑,着重讲点,即重点、难点、疑点。主要讲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传法,即思法和学法,力求少、精、活。

四、传递爱国主义思想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宗旨

地理教材内容的改革刻不容缓,形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进而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改变传递地理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比如,中国竖版地图的出现就成了我们维护海洋权益的更直观、更有力的证据。在原来的横版地图中,由于受版面所限,很大一部分岛屿、岛礁被忽略。而此次推出的竖版地图中,南海诸岛和陆地的比例尺是相同的。它将南海诸岛与陆地连在了一起,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诸岛内的主要岛屿、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辽阔的疆域,也真正地感受到了中国土地南北长于东西的事实,也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地发展地理学科,还要赋予它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开放式教学,也是广大地理教师追求的更高境界。希望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更多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篇3

[2]Soja E W.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 70 (2) :207-225.

[3]吴传钧.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Wu Chuanjun.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08.]

[4]中国地理学会.2006-2007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Geography Science:2006-2007.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7.]

[5]Pinch S, Knox P.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 .USA:Pearson Education, 2006.

[6]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编辑组.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Editorial Department of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Land system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comprehensive study: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Editorial Department of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5.]

[8]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日中词典 (第2版) [M].北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 2002:641, 589.[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Japanese-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 2002:641, 589.]

[9]张赛男.中原城市群晋升国字号战略郑州大都市区为龙头[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Zhang Sainan.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d to National Strategy with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Leader.Financial Report ofthe 21st Century.2017-01-10.]

[10]樊杰.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的学术探究和社会贡献[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Fan Jie.How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fluence Decision.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1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3-1794.

[1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2.

注释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 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 见参考文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将缅甸及印度部分地区称作与英国的决战圈, 将大洋洲称作是日本的资源供应圈。

3 第一次, 1953~1963年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区域) 由沿海地带转移到内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内地。第二次, 国土开发与就经济布局大尺度 (战略) 转移, 1964~1978年, 一二三线的划分, 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第三次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大尺度战略转移:重点建设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这一次的战略转移是对以往两次战略转移的大调整, 是导致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并获得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保障, 完全是必须的, 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实行 (第四次) 战略转移, 那将使沿海地区大量的开发区、重点工程、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形成无数的半拉子工程, 境外投资者和商人将陷入不知所措乃至大规模撤资的混乱局面, 这是完全违背空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可能中途而废。经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要基本建成一批开放开发的城市并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 包括开放政策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大型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 建设、外资引进及开发区规划建设、进出口机构以及大量的管理、立法、政策制定等, 需要12~15 a的时间。

4 一些学者按照委托方的要求, 编制出规划文本。在得到上报的同时, 就开展关于某某区域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的宣传。这些重点地区大部分被批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文本。主要名目有经济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等。由于各地区编制的国家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一个上报的, 也就一个一个被审批。十二五规划文本将国家战略区域分别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种类型中列出。看起来, 它们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但仔细分析, 它们中相当一部分不可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各地区提出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 区域名称多种多样, 类型和内涵也各不相同。有些区域肯定不能作为国家战略 (组成部分) , 名不符实。一些省区市将自己范围内的欠发达地区经过规划 (包装) 上报要求成为国家战略的, 基本上是省内平衡发展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另外, 这些国家战略区域整合后不成为一个全国性系统, 且国土范围过大。这种整合而成的国家战略区域, 在相当的程度上只是反映了部分地区各种需要和诉求, 而不能充分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篇4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尽管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但仍可推测学术界与政界对于“rural/ruralareas/rurality”的使用偏好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词听起来更为客观、中立,“country/countryside”则相对带有较多的文化内涵[5]。但有的学者却认为,到目前为止,在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countryside”并没有带有英国那种情感因素,例如,在北美“countryside”就主要用于指代邻近城市中心的乡村地区,这更接近于其原意[7]。由此可见,“乡村”(rural)的概念十分模糊,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定义。但是,许多生活在乡村里的人自称为“按照乡村生活方式”生活的“村民”,政府也需要针对城市与乡村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8]。因此,从这些现实意义上讲,对国土或行政区进行城市、乡村的划分显得尤为必要。新世纪之前,Halfacree曾以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9]:①描述性定义;②社会文化定义;③视乡村为一地理区域(locality);④视乡村为社会表征(socialrepresentation)再现。Woods认为以第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最为灵活稳健,能够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8]。新世纪以来,有关“乡村”定义的进展仍集中在第四种方法层面,但是却越来越超越社会结构主义的约束。例如,有的明确使用“表现”(performance)这一术语,包括规定了一系列从阶段性事件到反复重复的日常惯例来定义乡村[10];有的揭示了农业展览会是如何被用来作为向大量非农游客展示农业的机会[11];也有通过诗歌和民俗音乐来展现对乡村的理解与定义[12-13]。Woods认为,把乡村概念化为一个混合的或网络化的空间这一理论创新,往往是与乡村地理学家们对于城乡特性混乱、城乡区别难辨的空间环境的经验性调查研究兴趣的恢复相伴而生[14]。同时,他还提到了一些城乡空间交错混合的概念:乡村地区的小城镇[15-16];新城市远郊的发展[17-18];城市通勤范围内的城市外围社区[19];城乡结合部[20-23]。近期相关研究则强调:这些空间对于基于城乡分割而做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21-22,24];它们是城乡利益冲突的场所[17,24-25],同时也是城乡特性协调和争夺的竞技场[19-20]。目前,国际上有关学者试图以三种模式来描述城乡之间的地理区域范畴并解释两者之间作用力的动态[14]。首先,是用“城市地区”(thecity-region)的概念模式来考察城市外围和边缘区,城市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城市地区”是一集中于“城市地带”但延及邻近乡村地区的空间交互作用场所[26]。其次,北美乡村地理学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城市远郊”(exurban)这一术语来定位其在城乡结合部及更远的社区的研究工作,“城市远郊”通常用来指代城市外围区,特别是当专门用来描述由于来自城镇的迁入(通常是为了舒适的目的)和相关的发展而转变的乡村地区时,该术语非常贴切。深受政治生态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有关城市远郊的研究工作都聚焦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冲突[17,27-29],以及社会重构和调整[18]。这一模式补充了有关乡村性的混合观点并为捕捉城乡交互作用结果的空间不均衡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城市远郊”目前仍停留在描述性的位置归属阶段,作为一个分析性的概念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再次,法国地理学家们主张颇受争议的观点,即乡村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乡村化”是相伴而生的[30]。例如,有的学者认为,人们对于被殖民的乡村社区抱有双重期望,即同时符合城市理念(方便、集中、多样化)和乡村理念(社区、团结、宁静),而在一定范围内用城市的方式和惯例进行彻底改造的“再城市性”(reurbanity)的结果则导致了对于传统城乡二分法的背弃以及对于新社会空间模式的寻求[31]。国际上的乡村地理学家正在重新思考城乡交互作用的本质及其衍生的空间,并认为:一方面,对由连接城市和乡村结点的多种要素流及其依存关系为特点的网状空间的认同将导致城乡二分法的终结[32];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不是同质的,将产生多个新的混合的社会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将模糊城乡的分野并展示各自的特质[21]。乡村性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33-37],Woods综合近来乡村地理学的种种新进展,认为乡村性是由乡村居民与迁入者、农民、土地所有者、工人、旅行者、休闲游客、政策制定者、媒体以及学术研究者等不同参与者共同体验与表现的,乡村地理学需要研究乡村性的表现[38]。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研究工作已开始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于乡村的物质性,转而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建设[38]。这一发展不仅为乡村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而且也促使了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并为新的跨学科联系开创了机遇。

    研究理论的发展

    上个世纪,国际上乡村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年代的功能视角阶段,通过明确乡村独特的功能特点来确定乡村空间;1980年代的政治—经济视角阶段,试图将乡村定位为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产物;1990年代的社会建设(sociallyconstructed)视角阶段,认为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层面上[14,39]。之后,很多学者曾认为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停滞不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在慢慢复苏[40],关于乡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概念形成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4,41-44]。如Parr主张:当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地区范围,城市和乡村的分类可以用一种更能充分反映两者之间内部联系的方式来考虑,且对于劳动力市场、住房市场,以及购物和休闲方式来说尤为如此;如此以来,城乡关系在互为竞争、互为补充方面变得更为明显[26]。但Woods认为“城市地区”模式在论及乡村地理区域时仅单独考虑乡村与城市的联系,而忽视了跨区域的交叉的等其它任何意义上的乡村条件,并使乡村在城市支配的经济和人口结构层面进一步被边缘化[14]。随着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的深入发展,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了乡村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开始转向研究乡村的再现表征(representation)[38]。“乡村三重空间模型”(three-foldmodelofruralspace)的提出是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依据对空间性的三重理解[45-46],Halfacree把乡村空间划分为相互之间紧密结合的三个层面[47]:①乡村区域所在,即与生产或消费相关联、相对而言具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实践活动发生场所;②正式的乡村表征,诸如资本主义利益团体或政客们的一些表述,以及乡村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方式,特别是乡村在价值交换方面是如何被商品化的;③乡村日常生活,同时包括对乡村生活理解和认同的个人和社会文化因素,但是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有相互矛盾、相互背离的方面。

    研究方法的革新

    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对于合适的乡村性表现研究方法的寻求,是方法论探究与实验的领域之一。然而,自从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起,特别是自1990年代以来,乡村地理学中文化观点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定性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包括半结构化访谈、关注群体、民族志学与参与者观察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应用[48-50]。然而,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两极分化,即相关研究倾向于仅采用定量或仅采用定性的方法。英国乡村地理学中定性方法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其他地方,定量方法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38]。近期,定性研究方法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广为运用。例如,Annes和Redlin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采用了深入访谈“生活史”(lifestory)的方式,探究了出身于乡村的男性同性恋者在城市与乡村空间中的迁移规律,证明了“城市”仅仅是他们获取身份认同的所在,而他们大多还是对乡村生活认同度较高,有力地反驳了“男性同性恋者有城市空间偏好”的传统观点[51]。Leyshon运用了一系列定性实地调查方法,并以英格兰西南部1000平方英里范围内散布的乡村里的年轻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实践中不同调查研究方法对年轻人个人及团体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的优劣比较了各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进行乡村定性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和方法论的建议[52]。Pini通过对昆士兰州两地区的80个女性调查对象的“关注群体”(focusgroups)式调查,研究了澳大利亚制糖业中女性的参与程度,并得出“关注群体”式调查方法不仅对女权主义学者、而且对于所有的乡村社会学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方法的结果能够较少受到阶层化的调查关系的影响,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变化[49]。然而,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层面的明显进步是大力推广了打破定量与定性区分的Q方法。Q方法论(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53-54]。Q方法以“定性定量逻辑”法(‘qualiquantological’method)而着称,主要通过五阶段的过程来完成定性数据的定量因子化[55-57]Previte等认为,Q方法提供了一个使我们能够从关注特殊个体描述而转向重点分析特定参与者群体所共有的一系列观点的机会,并建议乡村研究者应当重视Q方法[57]。Q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社区发展、社会问题以及边缘化群体研究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际上,近十年来大量的乡村地理研究应用了Q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地方政府与自然资源管理[56]、农业环境视角[58]以及乡村重建中社会企业作用的利害关系[59]。乡村地理研究中Q方法的兴起,主要是作为分析与记录更为宽泛的乡村性与乡村生活非专业描述的定量性乡村研究方法进展的一部分,反映了乡村社会建设及多种乡村作用因素的重要性[49,60-64]。具体来说,Riley与Harvey论证了乡村地理学中口述史料研究方法的运用,其目的在于加强与个人描述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丰富对乡村重构的微观尺度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认知与理解[61]。Nairn和Panelli回顾了利用小说来构建乡村生活意义的相关文献和论述,而这些文献和论述都不大可能以传统访谈形式存在[60]。Duenckmann运用Q方法,探究了不同的‘乡村’观念,并试图对传统的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65]。新世纪以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成为了乡村地理学研究者的终极任务与挑战。Madsen和Adriansen极力主张使用更为综合的多元方法,即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其研究表明多元方法模式有助于研究单个参与者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强化在发展和

篇5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与日常的生活和其他的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通过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地图教学法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意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的地图主要可以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因此,针对初中生的地理教学应当在原有地图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湖中的地理教学课堂更加科学细致化。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地图课根据其科学体系将其划分为以下的三种类型:

(一)自然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自然地图指的是用来表示自然现象或者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些列符号,在教材中多用来表示经纬线等示意图,或者是表示地表地势的地形图,也可以是表示地域地区等的区域图,还可以是表示气候类型等的自然要素图等等。

(二)人文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文地理学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和区域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地理学课中的人文地图主要有人文要素和区域这两方面组成。其中人文要素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与地理分布的地图,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语言、行为等等。而区域地图则指的是特定区域的轮廓图,可以表示轮廓较大的到七大洋五大洲,也可以表示简单的市和区等。

(三)综合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综合地图指的是在地图中不仅有自然地图的内容,还有人问题图的内容,并且这两种地图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然而要注意的是,综合地图中的内容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取舍,以防内容过于杂乱反而加大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初中地理拓展地图教学法的方式

结合上述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类型,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地图教学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教学质量。

(一)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法

地图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地图法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强化初中生的空间分布进而分配概念,虽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理解,但却不能保证地图内容的简洁。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地图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地图的前挡选择来帮助自己拓展地图教学的方式,并且教师在焦旭过程中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地图相结合,形成一套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地图成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第二种语言。

(二)方法化的地图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将地图教学法更加的方法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地图教学法更加方法化:

1、多重表征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对区域特征进行说明,并结合地图中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区域比较法。地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而区域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引入区域的比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拓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而如果在地理的教学中不能将区域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地理教学的过程将不具备连贯性,并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的意识。

3、问题指向法。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来对地图中某一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该区域地势环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地图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地里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知识的指向,从而才能从知识的指向中寻找最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地图。

三、实践化的地图教学法

当今社会正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各类高新产品如雨后春笋便进入现代化市场,因此,初中的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如各类网络地图的氤氲而生,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对自身周边的地图进行搜索,以了解身边的地理和交通特征,同时网络地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帮助学生规划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利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篇6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篇7

关键词:地理教学;培养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47-02

观察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并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现象的知觉过程。由于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观察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们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和锻炼才得到发展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相应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把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那等于使学生“闭目塞听”,必将阻碍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教学的实际效率。

那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呢?本文拟从人教社《历史与社会》中的地理学科七年级上为例,对地理学科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作些初步的探索以求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人教社《历史与社会》地理学科部分,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观图与人文景观图及区域地图的观察来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穿插了大量的景观彩图与相应的各式区域地图,略数一下景观图达103幅,区域地图达69幅,说明其在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观察的角度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掌握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下面以教材中的景观图与区域地图为例具体谈谈地理学科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一、指导学生明确观察要有目的性

即带着问题与需求有选择地去观察客观事物。具有目的性是观察的特点。学生只有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才能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也才能使观察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教学七年级上综合探索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中的“选择合适的地图”这框内容时,穿插了两幅地图:“图—11A”“图—11B”均为东南沿海部分省区与台湾省区地图,教学中为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有目的性,可提出如下问题:两幅地图中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也可以对观察力较弱的学生细问:①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略程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②从两幅地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A,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B,说说你的理由。如此等等,目的是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的目的是明确:“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内容越精略。”因此,在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任务后,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深入细致持久地进行观察,也就能对地理物象感知得清晰、精确、完整。学生的观察力是在逐步培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起始阶段可由教师提出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当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之后,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够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因为,如果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依赖教师的指点,观察力还是不能得到真正发展的。所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事物的能力,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和长久之计。如教学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中“人类的栖息地”这框内容时,其中穿插了“图2—3大陆与岛屿”自然景观图,并且在相应的位置上对“大陆、岛屿、半岛、海与洋”作了注记,可让学生自己提出观察这幅图的目的是什么。部分学生有可能认为这幅是让我们了解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包括大陆、半岛和岛屿,海洋由海和洋组成。这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认识上,对图中隐含的信息尚未挖掘出来,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与看图,进一步探究观察的目的。直到学生悟出这幅图是让我们对大陆、岛屿、半岛,海与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是让我们通过感悟具体的形象明确:大陆是面积较大的陆地,岛屿是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半岛是三面环水的陆地,洋是地球上广阔连续水面的主体部分,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所以从长远的意义来看,培养学生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显得更为重要。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把握观察的条理性。观察的条理性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系统地观察客观事物,保证在观察时,不致产生紊乱现象,这对于提高观察效果和发展观察力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三单元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秦岭淮河分南北”这框内容时,教材穿插了“图3—30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地观察,通过800mm等降水量线,了解我国北方与南方降水量的差异。进而明确我国降水量大致呈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这一规律特征。再从局部观察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如台湾省等,最少的地区如土鲁番盆地等。这说明客观事物内部都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时,就必须根据客观事物的这一特征,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由微观到宏观或由宏观到微观等方法,进行有条理地观察。这样,才能够正确、深刻,全面地感知地理事物与现象,获得系统有效的信息。其次,指导学生使用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中“巧用地图”这框内容“情境4”时,穿插了“图1—16A1962年的土地利用图。”和“图1—16B1999年的土地利用图”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地图时,可通过阅读图例运用比较法进行观察,同一地区从1962年农业用地面积到1999年的农业用地面积发出生了什么变化,并推测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比较观察学生能很快发现,同一地区从1962年到1999年农业用地大量减少,而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大量增加。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归类观察法、综合对比观察法、细节观察法、联系观察法、推理观察法、列表观察法、一般到特殊观察法等等。教学时可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养成,因此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有目的性,选择性地观察地理材料中的事物和现象,掌握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外,还必须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有了兴趣观察事物时才会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之中,养成进行持久的观察习惯,克服观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锲而不舍地将观察进行到底。此外,观察能力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对于事物的观察,也就会更加深刻,更能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发现更多的疑难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之所以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因为观察活动具有以下意义:

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人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因此,通过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地理学科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更加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和掌握知识,从而更有效地从事终身学习活动。

3.观察的目的是探寻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了解所观察的事物的特征,从而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观察力是一种能够看出客观事物那些本质特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富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以探寻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事物的特征,从而有效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既能使学生终身受用,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25-02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大学地理教育理念已逐步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高等院校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出现了种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变革既是对传统地理教育的批判与继承,同时也是一个逐渐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

一、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目的趋向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教育模式侧重于地理知识及理论体系的讲授,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却相对滞后。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不断提升(即由原来的“知识型人才”需求逐渐演变为“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并要认真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能够十分快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不再需要对某些地理学的知识点进行填鸭式讲授。因此课堂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管理以及创新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是应该紧紧围绕主题,不拘泥于课本的局囿,在生活中大量提取典型素材,从而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气氛。同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积极交流,互相探讨从而形成多方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二、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展现出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上教学方法展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即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景观照片、新闻图片、地理图表、地理漫画、地理视频、录像等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亲身触摸立体模型、实物标本,以增强感性认识;讲述地理神话传说、奇闻趣事、未解地理之谜、地理探险故事、社会新闻、时事热点、教师或学生的亲身地理经历及体验等来培养学习兴趣;设定分类图表、归纳推理、举例说明、判读地理数据、相关数据的计算、比较等学习任务掌握科研方法;运用身体动作创意性的演示、实际操作、地理游戏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之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手段不断地推陈出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泥于三尺讲台、一块黑板。

三、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注重于实用化趋势

传统的自然地理教学往往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及体系,而忽视其实用性。随着数理统计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在地理科学中的推广,同位素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译朝着准确、客观、系统的方向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地理科学的实用性,也使大学地理教育与社会生产呈现相结合的趋势。地理教育与社会生产需要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实用化。我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如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等都离不开对地理知识的正确应用;关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战争冲突、全球变暖、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发展问题等更是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使得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日渐突出,出现了实用化的趋势。

四、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氛围体现出学术化趋势

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将学术研究水平作为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从逐年上涨的论文数量以及科研经费就可窥见一斑。许多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术研究上面。这一趋势必将对现代大学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随着高校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或者工作若干年以后最终选择了攻读研究生,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因此在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定的学术氛围既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大学生提前把握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打下基础。营造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学术氛围应从以下几点来着手考虑:首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当采用一些学术化的语言,让表述内容更加科学、严谨;其次可适当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一些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所列举的实例应尽可能涉及地理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明某个研究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最后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地理学科的研究热点进行讲授,比如在讲到大气圈时结合全球变暖原因的争议、在讲述冰川知识时结合庐山第四纪冰川之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大学生对新观念、新事物好奇的特点,把教材知识引申、提炼并广泛联系现实的地理问题,提出一些存在争议的学术研究论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学术氛围”。

五、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实践化趋势

我国传统的大学自然地理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室外教学和实践活动相对较少;而某些高校为节省教育成本,主动压缩野外实习课程。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挫伤了他们接触社会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性。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总体实现了实践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1.大学地理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造能力、地理生存能力;利用丰富的社会地理教育资源和不同的地理实践学习方式,将课本与现实结合起来;2.大学地理课堂教学与野外考察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地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加深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3.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从地理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地理问题,然后力图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后,更多的高校会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增加学生野外考察实习的机会。

六、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理念表现出创新化趋势

创新化教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旧有的地理学教学模式已然处在不断转变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独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逐步学会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次,需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地理创新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地理学习中,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创新、获取知识,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地理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呈现了各种新的发展趋势。教师应不遗余力地为学生营造发挥地理创造才能的实践平台和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开拓未开垦的地理蛮荒,为今后的地理创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4).

[4]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6).

篇9

关键词:地理教学资源; 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有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09-001\

积极的开发、管理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新课程赋予地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但最有意义的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所以,地理教学资源首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从而利用地理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以往学生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的大体过程是:先听教师讲解或自己阅读教科书,接着利用从教师那里“听”到的或从教科书上“看”到的知识及方法来完成课堂练习,最后掌握知识或技能。

如果学生学习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学生首先可能是阅读教科书,因为教师讲解的主要还是教科书里的内容,或者问同学,再就是直接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环节不能忽略,即上面的过程是假设学生学过的东西都在教科书中或只用简单语言就可以描述的,并且每一个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基本固定的。如果某些知识在某一阶段学习以后就可能再没有机会接触那些知识的话,上述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些地理知识比较复杂,例如,地球的运动以及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至少教师要使用地球仪,才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学生明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使用更复杂或更高级一些的地球仪,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在一节课或两节课里,使所有学生都明白或都记住。对那些当时不太明白,或过了一段时间有些遗忘的学生,教师还能不能提供类似当初教学的情境呢?例如,学生不能借到地球仪,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到计算机房重新看教师使用的软件演示等。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对新教师说,你的每一节课都要上好,对你来说,可能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但对学生来说,是唯一的一次,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学到了。再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使用图片、课外资料等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教师使用时接触到,下课以后,他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了。这样,课堂练习或考前复习时遇到的问题,有可能由于得不到教学资源的及时辅助而不能有效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端。

教师是否能给学生提供完成学习任务的帮助呢?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里,“丰富”的含义是指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相当数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指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的那些资源。如果教学资源很多,但只有教师才能使用,并不能说明教学资源是丰富的。要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就要为学生创造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获取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曾经使用过的资源)的条件,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利用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深刻的意义在于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我们设想,当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一个问题完全搞懂,想再重复一遍课堂上的某些学习过程时,我们给他提供了相应的学习用具和一些辅助材料,他们利用这些材料自己重新学习了一遍,并把没有弄懂的问题弄懂了,实际上他们经历的是一次自主学习的过程。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做后盾,是很难实现的。

除了学生自主学习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提供教学资源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现在,许多教改实验正是从让学生直接利用教学资源入手,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运用资料进行创新的能力。当学生学会利用教学资源后,他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不再依赖老师和教科书,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这对地理的教与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充分利用地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地理信息处理水平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思想,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高道德水准,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匮乏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渐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了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全面化、综合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公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的大军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激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观念上改变自己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活动中做起。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拓宽了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综合化。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和改革,许多现代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3.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3.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总和。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

3.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3.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4.1积极掌握和充实新的理论性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达到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应重视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及时适当地调整地理教育工作,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应密切关注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除此之外,作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便在教学中恰当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维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和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设计出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时代使命,最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五、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完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术.浅谈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健.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