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经典文学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经典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犹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通过阅读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趣,积累文化,不断增大词汇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又是理解力的基础,所以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青少年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阅读经典著作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基础。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4],从而又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一个读书的民族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支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最持久最富有创造性的力量。如杨叔子院士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的精神、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本民族文化被摧毁或消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灭亡。犹如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古老的玛雅民族一样,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人们不会将他们等同于古老的玛雅民族一样了,因为现在他们的民族随其传统文化的消失而式微。一个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在悠久历史中所形成的本民族经典著作,就将会失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青少年学生在课外阅读传统经典著作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学生们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忠诚、勇敢、友谊、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课余时间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与经典同行,不管是从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青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记忆最佳的黄金时期,若能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著作,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典籍,以滋养心灵、拓展视野、启迪心智、教养人品。利用课本范例.激发学生阅读文化经典著作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才会将家长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新课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级选编了一些古文,虽然篇数不多,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小学生可以学古文,让小学生阅读古文先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俗话说得好:“一熟三分巧,”这样就能消除学生对古文的畏难情绪,经典著作诵读教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多背、反复接触,让学生觉得古文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是可触可摸的,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缩短这些经典文学与孩子们在心理、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距离,让孩子们学习起来不会感到生疏,能与身边的事情相联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化经典著作中来。通过激发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思维发展,滋养思想情感,提高品位修养,从而让孩子们觉得生命更有价值、生存更有活力,学习、生活更充满快乐,学习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是从精神上给学生们补充了更加丰富的“营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著作奠基可以激起他们一生对文化知识的向往,如此必定会有益于造就德才兼备的贤士,襟怀天下的大器,以达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目标[5]。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学校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外,还可以根据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等心理特点,在学校、班级中积极创设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利于学生“自主感悟经典著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一步激发提高他们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与能力。举办系列文化经典著作阅读竞赛活动。如唱红歌、读经典、诵诗歌、讲故事比赛等。在比赛中让学生找到更多读书的乐趣,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智慧,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乐于其中,让学生的感官沐浴于神秘的经典文化天地,产生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经典著作的反复影响自觉转化为言行的规范、文明、得体、优雅,达到心态的从容愉悦,理想的高深远大.我国经典、诗歌、故事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诵诗歌、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诗歌、经典、故事中感受传统民族经典著作的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经典著作的理解和欣赏,汲取立身做人的精神食粮。以活动为载体,既有利于铭记经典著作的精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感受那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的愿望,从内容上适合他们的“胃口”。让学生们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在我们的教学中,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我们都来重视经典著作阅读吧!
(一)深化红歌传唱进校园活动
学校广泛开展“唱红歌让我更快乐、红歌伴我共成长,”同学们通过唱革命歌曲,对峥嵘岁月的回顾,对幸福生活的珍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唱出了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和诚挚的祝愿,也唱出了新时代学生昂扬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学经典著作,深入推进诵读活动
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著作的诵读,让青少年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从小浸于中华文化这最深切、最久远的人文关怀之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著作同行。开展文化经典著作诵读课堂,举办文化经典著作诵读比赛。教育部门要组织各中小学校,依托《读点经典》小学版和中学版,结合课堂古典文学内容,利用早读、晚读、班会、自习、少先队活动等组织学生诵读文化经典著作,每学期要分班级、年级、学校等集中组织开展文化经典著作诵读比赛活动,在学校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文化经典著作阅读热潮,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文化经典著阅读热情,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还能不断地积累了语言,锻炼了口才,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突效果,扎实开展讲故事活动
以讲故事诱发兴趣,大力推进故事进校园、教育部门要要求学校广泛开展课堂故事会、讲故事比赛等故事进校园活动,每学期中学校开展不少于1次讲故事比赛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成长中的亲身经历,结合所学的知识和身边的真实事迹,畅谈对历史故事的体会和感想;对新时代英雄的理解,可以围绕自己所看到的电影和书籍,抒发感情,讴歌的丰功伟绩;可以借助中的历史故事等内容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把孩子带进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里,在享受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展现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美德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
篇2
当前,大家宁愿看网络小说、“快餐读物”,也不愿去啃像砖头一样的世界名著。调查发现,仅11.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年轻人阅读原著。50.3%的人表示,很多年轻人是通过“电视”接触名著,45%的人表示是通过“电影”接触名著,42.7%的人表示是通过“电子书”。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刘晓曦说,虽说名著阅读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但是最基础的中国“四大名著”,很多同学完全没看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国龙每次在讲课或做讲座时,但凡涉及经典名著,都会当场做小调查,结果常常让他意外。“不少本应耳熟能详的作品却鲜有人知道,更不用说阅读了。比如,我国的《三言》、《二拍》,国外的《简·爱》《呼啸山庄》等。要知道,我调查的对象多是人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教语文的中小学教师。名著在当下受到的冷遇可见一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不读名著呢?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很多青少年迷上了手机、电脑等电子阅读。电子阅读确实提高了阅读效率,但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与此同时,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父母都忙着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很少鼓励孩子读名著。另外,现在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而读书又需要全身心投入,不像唱歌、玩网游,可以带来直接的刺激。而且对于怎样读名著、读哪些名著,现在的青少年缺乏引导。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永认为,导致青少年不读名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快节奏的学习和较强的生活压力下,艰深而量大的名著得花很多时间才能读完;二是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且功利化,很多人想了解能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阅读名著可能不会起到那么直接而快速的效果。
张国龙则表示,当下图书品类琳琅满目,各种畅销书总能“各领三五月”,令读者目不暇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青年自然难以忙里偷闲啃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名著。加上名著大多厚重、严肃,显然与“快乐至上”的时代情绪相违背。没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读者,很难与名著心灵相通。
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流行性,第二是经典性。当今受追捧的青春读物可能具有流行性和影响力,但这些作品的经典性还有待历史检验。当代文化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新经典,但新的经典到底是哪些作品,还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篇3
【关键词】诵读经典;青少年;文化气质;教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一位教育家曾提出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接触莎士比亚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果;美国的有识之士也提出“关闭电视机,安静一小时”以“造就能读会写一代”的建议;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发起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之所以要诵读经典,正如赫钦斯所说:“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例如,苏格拉底对话提出的那些问题,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同样紧迫;读牛顿的《原理》,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在活动。这些乃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书籍。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过教育。”
具体而言,以下四点是语文学习中诵读经典最直接的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秉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是创造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始终保持创造力的活水源头。一个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在悠久历史中所形成的经典,就会失去最重要的精神支撑,终将导致该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观丧失,从而成为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认识、理解、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才有深厚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和能力。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自主性的民族,也就没有能力吸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它将或被消灭,或被全盘同化。
二、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气质
诵读经典著作,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是真正的人文精华。有些经典之作有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情感品质;有些经典之作更包含了道德的、伦理的、民族的大学问和大奥秘,可以指导孩子生活、涵养孩子的文化气质、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首先得有自己的文化气质,这是赢得外国人尊重的根本。而传统经典文化将赋予中国孩子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盲目地学习外国人,将永远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三、有助于青少年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诵读经典著作,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又能养成从小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基础。课余时间诵读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著作,能培养青少年学生自学的能力。此外,由于阅读经典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又是理解力的基础,所以阅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儿童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经典著作的教化意义
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论从社会阶层关系、社会制度、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需要道德教化的。而道德教化的最好时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古文经典不但浸染着这些思想内涵,而且还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修身和治理办法。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明白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对其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著作呢?
首先,要选择精当的诵读经典。
经典包括两个方面, 即学科经典和非学科经典,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后者。孩子们诵读的经典起码应符合三点:其一,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讨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二,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诵读后要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地生活;其三,具有历史性,就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很适合儿童诵读,但这远远不够,、王余光等人推荐出《论语》、《老子》、《诗经》、《庄子》、《史记》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诵读经典。
首先,家长和老师必须明确,让孩子们诵读的经典著作是非学科经典,不属于学科性认知领域,从而也就不适用认知心理学。我们大可不必像学习数学一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倒是象牙牙学语,语种、次序、难易其实无关紧要。
其次,教师可利用早读先带领孩子们朗读,家长督促孩子课外反复诵读,而且不宜要求孩子去理解,就如古代中国的孩子,先读起来甚至背下去就够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于孩子们诵读经典是恰当的要求。
再次,每天的量要小,不给孩子造成负担,但需长期坚持和积累,也需要反复复习巩固。阅读、记诵的东西肯定会忘记很多,但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它们会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文化积淀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家长只有在平时的指导实践中恪守这个原则,才可能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才可能逐步抵达理想的彼岸。
篇4
关键词: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创作风格;自传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43-01‘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富商家庭,父亲是一火腿商。塞林格15岁时父亲送他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学习,后来他又先后在三所大学继续读书,但均未顺利毕业。大学期间塞林格强烈渴望成名,经常向同学吹嘘自己的文学天赋,并试着向《小说》杂志投稿。备受评论家推崇的短篇小说《香蕉鱼的好日子》于1948年发表在《纽约客》上。1951年,塞林格出版了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并一举成名。1953年,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出版。1961年和1963年分别出版了《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两本书各自收录了两篇曾发表于《纽约客》杂志的中篇小说,均属于塞林格著名的“格拉斯家族故事”的一部分。1965年6月小说《哈普沃兹16,1924》刊登在《纽约客》上。由于大部分短篇均发表在《纽约客》,塞林格也被称为“《纽约客》派”作家。
然而让评论家和读者意想不到的是曾经热衷于成名的塞林格竟然在名声如日中天时选择了退隐,逐渐淡出媒体视线,过着悄然隐居的生活。
一、成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成名之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一。小说讲述了出身于纽约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年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里的流浪生活。主人公霍尔顿是个只有16岁的中学生,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的形象:整日身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讨厌读书,厌烦学校里的一切,曾3次被学校开除,现在他面临着再次被开除。离开学校后霍尔顿不敢回家,只好住进纽约一家小旅馆。在旅馆里他目睹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态和恶行,这让他感到惊讶和恶心。随后他因无聊糊里糊涂地约会了一个。由于无所事事他逛夜店,在电影院消磨时光……。在浑浑噩噩之后想找寻自我的霍尔顿决定在回家看完妹妹后独自闯西部谋生,结果因妹妹的极力跟随而放弃。小说中的霍尔顿早熟但幼稚,当他发现现实世界的丑恶与理想中童年世界的真纯反差巨大后,在目睹了成人世界的丑恶与虚伪后他沉湎于理想的童年世界不能自拔,幻想自己能做孩子们的守望者,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几乎精神崩溃的他被送进一家精神病院疗养,小说就是在其康复过程中以回忆的方式倒叙而成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争议。有评论家谴责这部小说涉及了道德败坏、虚无主义、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支持方则认为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敏锐地刻画了当时一大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在处于冷战中的美国社会引起极大共鸣。主人公霍尔顿那种没有清楚目的的反抗是当时青少年学生的通病,他从憎恨伪善、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恰好揭示了当时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无助的内心世界,小说清楚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诸种问题,如酗酒、学业压力、精神彷徨以及等。《纽约时报》称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 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该书并加以模仿,这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成人仪式。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成为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在美国文学史上与哈克贝里・芬齐名的青少年形象。
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成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享有盛誉的现代文库也将其纳入二十世纪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列。
二、塞林格的创作风格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疯狂”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的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塞林格在作品中形象地刻画了大量具有精神病态的文学形象。他们试图追求自我表达,摆脱异化,但却为时代所不容。塞林格作品中的癫狂人物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异化,这就需要读者从人格理论和社会层面来解读人物形象,探究并挖掘背后的社会原因,从而实践针砭现实的意义。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早熟、与众不同的、叛逆的青少年形象霍尔顿以及小说遁世、无忧无虑和怪诞奇异的主题顺应了时代精神。作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得到了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并在当时形成了一股霍尔顿模仿热。通读塞林格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笔下的人物多为青少年形象,作品也几乎都停留在对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描述,对此评论家布拉德伯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塞林格)把儿童的世界看成是真实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则只是一个正从内部毁坏的、把人类之爱永远牺牲于卑劣的肮脏处所。”(纽约时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塞林格坚决反对瑞典作家为其续写的小说《六十年之后:穿越麦田》 在美国出版。塞林格曾经说过:“ 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那个瞬间已经凝固。” 这也许暗示着作者不想看到成人世界里被毁坏、被同化的霍尔顿。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依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对此菲利普・罗斯所认为:“大学生对塞林格作品的响应,说明他比任何人都更贴近时代,并且捕捉到了当前正在自我与文化之间发生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斗争。”(纽约时报)
《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创作风格,即通过第一人称的不可靠叙事来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主人公本人的语气通过叙述自己的见闻、思想和行为举止,来宣泄青少年的苦闷,谴责成人世界的伪善。《麦田里的守望者》巧妙运用意识流创作手法,可谓开当代美国文学心理现实主义之先河。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敏锐地解剖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生动描绘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作者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霍尔顿纯朴、善良和荒诞放纵的一面,也揭示了他受周围环境影响而颓废、没落的一面,对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把握入木三分。
塞林格作品的语言表达也独具特色,充分显示了他深厚的语言功底。《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生活流”的叙事手法,以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罗列琐碎,直言隐私,并大量使用口语和俚语,读来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真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主人公霍尔顿的满口粗话与小说主题相吻合,充分反映了主人公愤世嫉俗、敏感的性格、对道德的疏离和对成人世界的质疑,激起读者的共鸣和思索。如霍尔顿的口头语之一“虚伪”正反映出他一直处在一个虚伪的世界中,无论是在学校、在家里还是在流浪途中,无论是面对家人、老师和同学,他都难以摆脱这个虚伪的现实世界,难以融入他们当中。于是他的苦闷、彷徨、孤独、甚至绝望就不难理解了,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到他注定会被社会所不容的结局。塞林格的其他短篇也充分展示了他的语言魅力,他对纽约方言把握深刻,他对口语节奏和韵律的展现不失细腻和准确。
塞林格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风格都极具变化。他的小说集《九故事》被公认为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集。《纽约时报》评论说他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短篇小说的结构,用他独有的方式来展开情节,“他的短篇小说会随着情绪和语调的微小变化而转折。”塞林格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开端、发展、和结尾,他的小说结构就是情感的建构,情节起伏表现为情绪和语调的微小变化,这可以从他对体态语的热切关注看出来。他小说中人物点烟的紧张动作、
站台上的羞怯一吻等无不生动地展示出青少年的稚嫩、青涩、敏感和叛逆的一面。
三、小说的自传性
塞林格的小说尤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着浓厚的自传气息。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一部分是以他所就读的军事学校为背景创作的。当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否为其自传体小说时,塞林格说:“就算是吧。当我完成这本小说时我大大松了口气。我的少年时代和书中的男孩相当类似,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是一种巨大的解脱。”的确,塞林格和霍尔顿在求学经历、人生态度等方面相当类似。在最负盛名激流勇退时,塞林格似乎也是在实践着霍顿的梦想:在某个地方盖“一间自己造的小屋并在此度过余生,‘远离’和他人的愚蠢对话。”霍尔顿想做麦田的守望者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塞林格也是儿童世界“纯真”的守望者,疏导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感危机,力图用自己的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塞林格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反响极大,先是遭受批判甚至被禁后来却成为经典。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对当代知名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和厄普代克等影响甚大。厄普代克曾说他“非常佩服塞林格小说中的禅宗特质和小说结尾的写作方式。” 而塞林格遁世隐居的人生态度也使他成为美国文坛的传奇,成为以不想出名而出名的名人。塞林格的成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译本在中国也颇受读者欢迎,据悉译林出版社即将推出该书的纪念版,他的中篇、短篇小说集也将陆续被引进中国。如今,这位“只为自身愉悦而写作”的传奇人物已然辞世,但正如他的经纪人在声明中所说,我们希望“尽管他的身体已经死亡,但是他的精神和爱将永垂不朽”(东方早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儿童读经 必要性 品德 语文
近几年来,读经教育一直得到许多大德有识之士的提倡,被称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掀起了一股读经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南怀瑾老先生,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弟子台师大王财贵博士,以及国内许多著名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一直以推广读经为己任,奔走呼号,四处演讲,使读经教育风气日盛。1998年初,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正式在全国范围展开,将读经教育推向。
一.读经与儿童读经
(一)读经与儿童读经的含义
所谓读经,按照王财贵教授所讲,就是读最有价值的著作。经,本义是“挂在织布机上的竖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书,是蕴涵着常理常道,可以作为人们思想行动标准的书”。经典,是高度智慧文化的结晶,是启迪人们得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指南;而读诵,则是我们民族已经沿用了几千年极简易、极有效、极高明的学习方法。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儿童学习的特点是“可塑性高,施教最容易”。儿童读经,就是让处于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年龄阶段的儿童,读诵中国文化及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典籍,以根植文化修养,以拓展心胸见识,以启迪深远智慧,以教养崇高人格,如此造就德智兼备的贤才,襟怀天下的大器,乃至于达到国家民族文化薪传的远大目标。人不学,不知义,让儿童接受圣贤教诲,读经的教育,是每个教师与为人父母应有的见识与天经地义的责任。
(二)儿童读经的争论
对于儿童读经一事,力倡甚至热情赞赏者有之,反对甚至严厉批评者也有之。两种几乎截然相反的态度常常让一些家长和孩子乃至于一些一线教师都无所适从,反对儿童读经的人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1)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形成的典籍,而现在是21是世纪,读经认为是一种文化的倒退更何况经书的典籍里充斥着大量的文化糟粕,如果对经典的内容不加辨析,社会发展的方向感不清晰,把经典简单的拿来,只是让儿童反复的诵读那读经的后果只能是培养一批思想倒退的书呆子(2)施教者从文本出发,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经里包含的一些典籍内容难度极大,随处剪切一段经典,把它塞进小学课本不要说儿童没法理解,就是成人也有许多人不能准确理解,儿童是未成年人,而四书五经在成书时不是为儿童准备的,让儿童去读一些一起知识水平无法理解的经书,不论是文言还是白话,读者和作者的心理跨度都很大,除了徒增儿童的学习负担外,较少其他教育功能。
虽然目前对儿童读经争议较大,但是儿童读经的必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按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选择性的选编教材,这些消极因素是可以降到最低的,从而使儿童从读经中获得最大的益处。1998年初,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对北京、湖北的1500名儿童进行了3个月的试点,“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开展古诗文诵读不但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2003年,科技部研究中心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通过背诵古典诗文,73%的家长和8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近九成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了良好作用,94%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表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据很多文章报道,读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文学、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他们的专注力、记忆力和自制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共读的形式还促进了“亲子相长”、“师生相长”。应该说,正是这些事实坚定了老师与家长的信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庭参与到诵读经典的教育活动中去。
二、儿童为什么要读经――读经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问题的青年,问题的学生,校园的暴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究其根源:我们丢弃了文化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本精神,我们已将国家伦理道德抛弃,由此而导致的种种恶果,自然也就成为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的程度!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要亡羊补牢,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我们的文化,去根植文化之根,以重塑世道人心。其基本方法就是恢复对文化经典的读诵教育,特别是让心性纯真的儿童自小接受读经教育。这是培固根本、正本清源、切实可行之路。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老人等德高望重的政协委员就曾提案呼吁:“(我们)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既然古代经典被给予了如此之高的地位,就说明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所以说,儿童读经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读经运动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
同志在1997年11月访美演讲中说:“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所以说倡导读经,激活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读经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1.经典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理论。
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它提出了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又如,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出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理想人格,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中的许多语言已经成为两千多年来志士仁人立身行事和判断他人行为的准则并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这些中华文化经典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美德。
2.经典中榜样的示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在经典的哺育下,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中许多人都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例如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正直认真勤奋好学不从流俗不屈不挠具有远大理想,愿为社会献身的热血青年(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等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儿童通过学习这些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他们也能起到一定的感染,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情儿童也能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这些先进事迹对涵养少年儿童的善心,仁爱之心,培养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养成举止文雅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密切亲子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
3.读经内容贴近儿童实际,有助于提高儿童道德品质。
朱熹也指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因此,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它重在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准则!强调从日常行为范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大道理.至于那些蒙学名篇,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包括许多人生格言和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且把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有机融合。比如弟子规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少年儿童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识字学知识又学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体行为规范,并在实生活中去尝试,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总之,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起到了蒙以养正,即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积极作用.这是读经教育取得显著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儿童读经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读经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经典著作都是浓缩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晶。中国文化的宝库主要在上下五千年的古典书籍里,每一代人的创造力都是基于历史典籍之上,不断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成为新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自己的文化,放弃历史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自信心、创造力和凝聚力。现代教育侧重于传播知识和技能,使新一代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底。有的人学习了西方一鳞半爪的东西,模仿其糟粕,出现了许多社会病。不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不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改革开放后,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扩大我国对外影响的途径。许多国家从东方文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其所用,并有创新,丰富了人类文化内涵。“经”是我国学术思想的精华,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的一些内容如提倡和平主义、人道主义,主张自强不息等,现在仍然县有十分现实的借鉴价值。就学校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古典经典,可以使他们从中了解古代的文物制度、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发明,了解古代与现代历史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正是当前我们语文教育要求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目的。儿童读经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重塑民族精神都有好处。人们现在提倡读经很大的一个理由是原于此。
2.读经能够重塑民族精神,重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鉴察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外来文化日益增多地涌入我国,对于中国儿童造成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外来文化良莠并存,对于鉴别力不是很强的青少年儿童来讲,很容易吸收一些腐朽、堕落的东西,在经济利益和物质追求中表现得浮躁、浅薄,急功近利、道德滑坡,失去独立人格;第二,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年轻人忘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态度冷漠,有的甚至蔑视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
王财贵认为,如果丧失了文化教养,就“很容易同时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把自己简化为浅陋;只一味学习西方,是文化的自我设限,自我矮化,从此中国将培养不出大人才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恐怕只是一种幻想,对于民族文化没有信心,缺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新一代是担负不起这个重担的。古代经典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不仅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还有很多自然科学的萌芽。儿童在读经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法则,并且可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会自然地产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重塑日渐式微的民族精神,产生报效祖国的决心。对于古代经典文化的学习,还可以提升文化学素养,提高文化鉴察能力,对于精华糟粕并存的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选择取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昌盛富强才会逐步实现。
(三)儿童读经符合儿童学习心理规律,能激发潜能,发展智力
1.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读经的方式,不求理解,只是背,表面上看来,还只是左脑的训练而已,然而就因为在背经的过程当中,完全松懈、有趣,使脑波从β波转换至α波,也就是说,读经背经的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有机会舒解身心压力,并能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儿童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经过程恰恰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多让左右脑平衡、多处在α波下会增进脑力开发,包括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至5倍。选择古圣贤的智慧精华是正确的,因为假以时日,有读经的人多少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其实,单从左右脑平衡的目的来讲,儿童不一定要读经,就是读其它的东西也有效果,只要把握住轻松并有韵律感地重复念唱即可。然而,一再重复的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之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它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是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思维与行为,对他们成人有极大地意义。
2.增强记忆力,发展智力
当代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小生活在缺乏文化刺激的环境下的儿童,其心智发展较慢,小学入学后较多学习困难。发达国家普遍加强学前教育,其理由就在于此。一位在孩子三岁就教导孩子学习中国古代经典的母亲说,几年下来,孩子不但样样功课不用他操心,而且琴棋书画等才艺也是触类旁通,得心应手。有的家长反映,从前孩子背书总是一个下午才能背完,自从读经后,半小时就能背好一课书,记忆力有了明显提高。有鉴于此,采取适当方式对两岁以后的儿童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既必须也可行。中国心理学会吴世煌教授认为诵读古诗文经典“是训练机械记忆能力的良好方法,而少年儿童正处于发展机械记忆的关键期,错过这个关键期,就是‘死’记‘硬’背也是难上加难了”。提倡儿童读经教育就是要利用13岁之前儿童记忆力的显著发展期来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台湾学者王财贵先生认为,儿童背诵经典,有些内容虽然现在不一定理解、消化,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会像牛的“反刍”一样,慢慢地会将这些内容理解、消化。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3~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记忆能力非常强。因此虽然“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但应当发挥其记忆能力强之所长,把一些重要经典选编为教材,教导孩子反复熟读,进而鼓励背诵,以激活儿童的脑力,训练记忆力,发展其智力,开发其智慧。
(四)读经能促进儿童语文的学习
1.读经能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方面的修养。
我国现行体制内的语文教育存在缺陷已不是钱穆先生曾批评的解放前的“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但简单浅薄,意识形态化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殊不知,在没有历史根基的文化中培养出的语言是没有生长力的。文学方面修养和经典方面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是导致学生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语文教育来说,真是致命的一击。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大致说来,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别,即文学和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说,在语文学科加强读经典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中的“语”就是口头语,“文”则指“书面语”,所以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都是书面语,而且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一个方面是白话文所不能取代的,那些被现代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代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筛选的素有定评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语言简练明快,准确生动,而且立意深远,结构严谨,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古代经典,可使学生从中吸收有生命的语言,学习古人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对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1930年朱自清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我主张大家都用白话文写作,但文言文必须读;词汇与成语,风格与技巧,白话都有借助于文言文的地方。”中国经典文化典籍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语言大师写出来的,儿童若能熟读这些用词或简洁而流畅、或典雅而优美、或质朴而自然的经文,常常能于无意中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另外,由于古代经典的文体形式注重协调,有严格的文字声韵特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在读经的过程中可以贮存语料,形成语感,不仅增强儿童的阅读的能力而且还能学习不少汉字;长期有规律的阅读古代经典,可以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国经典文献种类繁多,就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而言,涉及面极广,真可谓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就其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而言,思维或严密、或极富想象力、或简约,等等;并且,能够称得上经典文献的著作,往往是一些大家说出来或撰写出来的,这样,儿童适当熟读一些经文,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眼界,对于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结语
中国古代经典是在几千年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着它强劲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青少年读经就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读经运动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圣贤的教诲,文化的熏陶,是修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生命财富。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心灵是空疏贫乏,充满浑浊,难以成熟,永远也长不大的心灵。文化的种子要播种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才有根,才有可大可久的希望所在,才有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这些读诵的经典,会伴随着生命的成长,渐渐理解消化,让我们受益终身以至永远!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K]∥金太阳儿童中西文化导读中心.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说明手册.武汉:金太阳中西文化导读中心,2001:9-19.
[2]刘俊田,林松.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魏承思.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C]∥武汉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心.中西文化断层重整工程.武汉:武汉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心,2003:2-8.
[4]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中华古诗文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7]林助雄.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J].石油政工研究,1999(4).
[8]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2(3).
篇6
内地名著改写冷清
记者搜索了当当网、卓越网等多家网上书店发现,仅有10来部古典名著的青少年改写版,改写者都不是知名作家。文学家沈石溪告诉记者,将名著改写成青少年版在国内作家圈里并不流行,“除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外,近年来几乎没有作家出过其他的名著改写版。”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也表示,“几乎没听说过哪位有名的儿童文学家改写过长篇世界经典。台湾的一些出版社曾邀请过内地儿童文学家改写名著,但大多被拒绝了。”
改写名著吃力不讨好
“将名著改写成青少年读物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沈石溪表示,“名著改写门槛很高,但作家从中获得的影响力却很小。”沈石溪认为,将名著改写为青少年读物对作家来说有三大要求,首先,作家和出版社必须花时间精挑细选改写对象;其次,作家必须熟悉青少年阅读习惯,能将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作家要对名著了如指掌,才能提炼出名著精华。这三大要求使得改写名著的成本变得很高。花大精力改写却可能得不偿失,这使得许多名家不愿轻易改写名著。
“与改写名著存在风险相比,原创文学对名家来说基本是 ‘旱涝保收’的。”张之路也表示,目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规模大、产业链完善,使得作家能轻易地从原创作品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与成就感,因此作家更热衷于原创。
发展名著改写有无必要
对于国内作家不爱改写名著的现状,张之路表示,我国原创文学丰富,其质量不输于台湾或是国外的名著改写版,完全可以替代名著改写版。“改写版有很大弊端。”张之路也表示,如果改写版对名著精华的提炼不到位,反而会适得其反,“很多青少年在看了改写版后便不再阅读原著,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停留在改写版上,如果质量不高,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不必刻意发展名著改写,还是等青少年到了适当年龄让他们看原著为好。”
篇7
然而,众所周知,戏曲是一种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艺术。就京剧而言,就有唱、念、做、打等基本表演手法,习称“四功”。“唱”虽列“四功”之首,毕竟只是其整体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如果希望青少年逐渐增进对京剧的了解、接受它并喜爱它,那么光凭“唱”显然是不够的。而且,目前教唱京剧的课程内容也产生了教材之辩和师资之缺的问题。
笔者以为,京剧作为音乐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单纯教唱,而是可以将京剧欣赏、戏曲审美的概念纳入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促进学生对京剧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的全面了解,以及培养对唱念做打等京剧基本演艺方式的兴趣。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京剧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更多的京剧知音、爱好者。结合审美课程,学生们可以欣赏优秀的京剧唱段,可以欣赏京剧表演,甚至还可以分析、领会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如此一来,既可培养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又可以大大减少教材和师资的困扰。
鉴于社会各界的意见纷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2月25日专门作了解释,称此举是“推广”而非“要求”。不过,对于不熟悉教育术语的笔者来说,实在很难理解“推广”和“要求”之间的区别。笔者觉得,既然已指令性地将这15首京剧唱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显然已非学生练琴、习画之类的课余、课外活动可比的了。
篇8
问:“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都知道这是文学大师冰心奶奶勉励少年儿童阅读的一句名言。“读书好,好读书”我们一般都能理解,“读好书”不好理解,也不好操作。老师,请您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好书阅读? 六年级 郝悦
答:郝悦同学,从你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在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了,这是人生的一件大好事。但对选择读物,你又感到迷茫。老师很愿意与你讨论这个阅读问题。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飞跃发展的时代,新书问世的速度也很惊人。现在新书出版比我国解放初期不知翻了多少倍。你有机会走进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你一定会惊叹:这真是书的海洋啊!可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浩瀚的书海中,如果漫无目的地阅读,就好比大海捞针,耗尽一生,也是徒劳的,所以选择性阅读势在必行。
另外在书海中有好书与坏书之分。好书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读好书利于健康成长。伟人、名人终生读好书,读好书成就了他们的辉煌。坏书是伤人的精神。许多青少年读坏书,造成了人生的悲剧。清朝有个大学问家叫袁枚,他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长痰瘤。”说明择书而读十分重要。
选择什么样的课外书阅读,我提一点看法:选择既有用又有趣的书。
“有用”,就是对我们“长精神”“长见识”有帮助作用。
“有趣”,就是使我们喜欢读,爱不释手。
如果别人都说一本课外书好,对我们进步有用,别的同学也都喜欢读,而你却读得无味,读不下去,怎么办?我建议你暂时摆一摆,不要硬读,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你会喜欢读的。
现在大力提倡阅读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无论思想内容还是结构语言都具有永恒的魅力。阅读名著会使你感到快乐,感到幸福,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郝悦同学,这里老师推荐部分名著,供你选读,愿你读有收获。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书目
《诗经》《山海经》
《封神演义》《杨家将演义》
《唐诗三百首》《宋词选》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书目
《诗词选》
《阿Q正传》《家》《春》《秋》
《子夜》《骆驼祥子》
《围城》《雷雨》《四世同堂》
《屈原》《红日》《烈火金刚》《青春之歌》
《红岩》《林海雪原》
《傅雷家书》《寄小读者》
《平凡世界》《幻城》《我为歌狂》
外国文学经典书目
《鲁滨逊漂流记》《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千零一夜》《失乐园》《简爱》
《茶花女》《老人与海》《汤姆叔叔的小屋》
《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哈里・波特》《雾都孤儿》
《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
《福尔摩斯侦探》《约翰・克利斯朵夫》《斯巴达克斯》
外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目
《伊索寓言》《格林童话》
《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国神话与传说》
《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骑鹅旅行记》《一棵倒长的树》
《小王子》《阿丽思小姐》《稻草人》
《三毛流浪记》《窗边的小豆豆》
《布克的奇遇》《舒克贝塔历险记》
《皮皮鲁传》《鲁西西传》
《女生日记》《男生日记》
《海底两万里》《日本沉没》
《发明的故事》《未来的故事》
综合知识经典书目
《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
少年儿童刊物
篇9
《弟子规》又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著,文中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处世的基本礼仪与规范,教导子弟要养成忠厚的家风与淳朴的民风,因此该文被当时的清代朝廷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幼学教学必读的教材。《弟子规》充分传承了先圣孔子的智慧与美德,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想修养,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与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依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弟子规》在现代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弟子规》中讲述了孝、谨、信、泛爱众、而亲仁[1]。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实施起来却实为不易。尤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中,成年人都普遍养成了有悖于传统美德的品格与习性,如此怎能在家庭教育中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品德?而《弟子规》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传达了家庭教育的信息,从最基本的孝道开始,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家庭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人机关系,家是建立血缘与情感基础的桑田,孩子的性格与品行,会随着家庭这个环境慢慢改变。在环境中,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手足之爱、母子与父子之爱。很多出现人格障碍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从小在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孩子在家庭中因为没能感受到爱,使得其丧失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弟子规》中讲述的孝道,对父母,子女以及人格的修养与品行都有较大的警示作用,这些行事规矩都有利于家庭形成“真实”、“诚信”、“孝顺”的品质。并且《弟子规》中倡导的秩序,也是当今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中最缺失的,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诵读《弟子规》,能够让孩子增强对家庭的认同,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修养,养成勤奋学习、从小懂得尊重人。而从小养成的品德,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对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处世习惯,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弟子规》中还十分讲究教育的方法,比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体现做人做事的先后顺序,教导孩子首先要懂得孝道,然后才有诚心,继而发展为对众人的关爱,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随着在实践中相互依存,能够将孩子引入到一个正确发展的道路中。
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家庭教育以长期的封建体制与小农自然经济为导向。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智能居首位,将家庭视为个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及最终目的,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教育虽然能够有效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家庭教育的教学现状却在限制其应用教育职能的发挥,甚至在某些家庭教育中还出现负面效应与职能错位的问题[2]。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家庭的教育观念上,往往一方面承载着“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价值观念,出现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而另一方面又受现实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各种非原有道德的文化进入到家庭中,使家庭文化有意无意之间受到某些反文化的影响,让家庭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方向失衡与教育空白的问题,致使家庭成员畸形发展;第二,在家庭的教育职能方面,家庭成员往往不能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工具,而其传递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使得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发生变化;第三,由于当前社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约束体系,道德标准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的培养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茫然无措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家庭血缘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职能的发挥;第四,受当前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智能在不断下降,这增加了家庭成为利用消极态度甚至反文化的态度来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塑造自我,成为影响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现存的家庭教育模式无论在教学观念、价值观以及教育职能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上,借助《弟子规》中所规范的标准与做人原则,进一步剖析古代家庭教育模式,对现阶段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
四、《弟子规》教学思想在当代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实施策略
《弟子规》在我国古代就被积极推广,其中所蕴含的通俗、易懂、易行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孩子生性上理解不足的缺陷,并且内容中蕴含的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以及饮食起居规范,是规范孩子道德与品质的重要参考。当前,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作为青少年启蒙教育的重要参考,使之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与教育实践提供帮助。(一)在家庭中灌输蒙以养正、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的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青少年能够逐渐养成重视伦理理法的优良品质[3]。另外,家庭教育还应懂得应用之道,因为只重视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教育环境的。(二)教导孩子养成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养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与日积月累的过程。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贯穿于青少年日常生活与待人处世中。在这两种品德中,《弟子规》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逐步让孩子养成生活有序、讲究个人卫生与珍惜时间的习惯,并且珍惜时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孩子“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弟子规》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洗手”,正确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性。(三)让孩子多诵读经典,熏陶出良好品德。文学经典是我国先贤与先圣智慧的结晶,这种经典能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必然有其独到以及价值所在,因此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与才艺之余,家长也应教导其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学。孩子在诵读经典过程中,能够逐渐被其中的文化所熏陶,主动去思索与理解其中的道理以及观点,达到思维锻炼与品德发展的目的。选择文学经典,应选取那些百读不厌,对孩子终身受用的书,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先贤文学经典,辅助孩子学习,并让孩子的朗诵能力及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四)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在《弟子规》中,反复阐释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等道德品质,其中“入则孝”属于感恩教育,“出则悌”属于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4]。孝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教化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古代家庭思想中,提倡“百行孝为先”,这不仅是因为孝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往往会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逐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学生用着父母的钱,却对父母没有一丝的感激,这实则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形,为使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应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
五、结语
总之,《弟子规》与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探索将其转化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剔除其中的糟粕,取精华,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心中萌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樊娅苹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贵梅,谭英,李庆风.《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1,(04).
[2]樊继轩.儒家“孝悌文化”与大学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伦理道德教育中融入“孝悌文化”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6).
篇10
一、学生的“江湖密码”——火星文
按照洪堡特的说法,目前无疑正处于“语言的第二次f衰落”时期:“精神陷于松弛怠惰的状态,不再从事独立的创造,它虽拥有产生自实际运用的语词和形式,却只利用它们进行越来越空洞的游戏。”当前中小学学生们(也不}仅是学生)热闹非凡的“火星文”世界,便是这种“游戏”语一言的表现形式。以“90后”为代表的一批学生网民,他们生活在一个思想解放、彰显个性、鼓励创新的时代,生活I在一个网络文化多姿多彩的时代。作为网络语言的新品种——“火星文”主要流行于新生代网民的网络语言,写不写“火星文”似乎是这一代人的标志,也标志着“我时j代”的到来。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思想活跃、勇于尝试、张扬个性,而网络虚拟空:间文化的发展给他们追求所谓的自我价值提供了有利条f件,他们在网络个人空间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自由享受“圈内人”的交往乐趣,热心于创造被外界难以阅读、难以理解、类似于“密码”的“火星文”。“火星文”的创造主I要是使用生僻字、象形偏旁、造生字、用同音字替代、用各{种字母符号片假名替代等方法。据一家网站的调查数据J显示,目前接触“火星文”的群体中,5~20岁的青少年学生占80%,“火星文”主要用于QQ或MSN的名字、网络游戏名字、BBS、日记等。其实,他们使用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显示个性特点,觉得这些文字让别人(尤其是家长老师)费解,从而达到保护隐私的作用.成了“9O后”时尚的“江湖密码”。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权威、打破规范的心理倾向,现实生活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约束,平时的语文学习对于语言文学的掌握都被限制在严格的和考试有关的“游戏规则”中,一旦到了网络私人空间,它们的反叛情绪特别高涨。因为“火星文”这样的网络语言与规范性语言的最大区别就是其编码的随意性和个性化。他们似乎得到了破坏的“快乐”,他们在Et记、个人空间、短信等私人领地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甚至对“恶搞”的热情空前高涨,以获取某种发泄的“”,这种做法难免会影响到正常的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们普遍感到目前流行的“火星文”给汉语规范带来挑战,他们认为青少年鉴别能力不强,经常使用不规范文字和表述形式后,会造成乱用词汇、表意不清的情况,一旦形成习惯,影响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当然,“火星文”现象并非全部学生都有,但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语文教学界的重视,也不能动辄扣上“把无知当有趣”、“对中国文字的侮辱”、“破坏汉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之类的大帽子。这只是“90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一种“症候”,是他们心理、生理还不成熟的标志,与他们普遍的从众心理息息相关。我们有责任阻止它的病态发展,在肯定他们对新生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民族都在寻求民族精神的扩展,决定一个民族能否孕育出伟大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它的语言,我们呼唤涵养深刻、形式精巧、个性卓著的民族语言,而不是在混乱、随意的语言氛围中游戏。让这些貌似强大的潮流成为过眼烟云的关键是语文教师以及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二、市场经济下的“青春文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这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手”也伸向了“文学”界,有些写作不等于文:学创作,成了市场的“商品”,因此,读书亦可分为有文化{的阅读与无文化的阅读,最好的阅读当然是能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体悟真善美,但是,读物选择不当,无文化的、:无聊的、消极的阅读往往给人以不良的影响。I列夫•托尔斯泰曾警告我们说:“物质和精神毒f品之间的区别在于,物质多半因味苦而令人作呕,而以坏书形式出现的精神,不幸得很,都往往使人销f魂。”目前流行于校园的青春文学显然是有商业目的的文化现象,对读者群有精确的定位,对这类文学黄忠顺教授说:“翻开时下中国的小资青春文学,村上春树小说那种-以修辞的华丽支撑作品的感情、人物、逻辑,那种青春游戏的活跃因素,那种都市时尚色彩的意味,那种男女主人I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自由而有些随意和颓靡的爱情,真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忧伤、孤独、无奈的情【绪,可以说《挪威的森林》已经使中国的大半青春文学染上了这种时尚病。从安妮宝贝们到郭敬明到‘种植青春忧伤纯净的花朵’的张悦然,一路忧伤过来。”即它们“大多:遵从于一个自闭的世界,通俗的故事模式、时尚的小资趣f味,再加上甜腻的、酸楚的、潮湿的味道,大多只满足年轻读者群的消费心理”。青春文学本应该明媚灿烂、积极向0上,实际上却成了小资式的少男少女们无聊的感情游戏,成了贵族们奢侈的攀比,在挥霍中寻求发泄,一味残酷、{自恋和叛逆,对颓废生活与悲惨爱情的描述随处可见,丝I毫看不到信仰、悲悯、激情和真善美。曹文轩为他近年来:读过的许多少年文字这样总结:“十之八九都是一副看破红尘要自绝于世界的清冷模样,剩下的就只是一片阴霾与心灰意懒。”其实,青春不等于叛逆,另类不等于独行,这些以欲望的低俗化为代价的“反审美”只是违背逻辑的刺激、嘲弄一切的解脱和周而复始的游戏,在摒弃了真善美的同时也必然摒弃了自己的生存之根。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撞车再杀人、浦东机场留日学生刺母案等恶f性事件足以表明,当务之急要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加强讲责任、讲爱心的舆论建设。对于学生的课内外读物的选f择,广大的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教师自身对于那些上了排行榜的“青春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对比曾经的经典比如《简爱》、《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帮助学生体悟哪些阅读是自我发现,哪些阅读是自我消亡。
三、各种娱乐媒体的影响
这是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文化工业”空前繁荣。2007年7月《新周刊》出版香港影星周星驰专号,其中《无厘头.COM时代》前言日:“.COM时代,凡人说话;COM时代,意义消解;.COM时代,弱者狂欢。”在周星驰所谓最具后现代性的影片《大话西游》,也最可品味出“拼贴”的意义。“文化工业”的产生原则是什么东西最打动人的,就把什么制造出来给你享用,即使你明知这是一个陷阱或骗局。“文化工业”尊奉的信念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娱乐行业提供消费品就是让大众享用简单快乐。采用技术性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是标准化的、模式化的,把文化推向单调平庸,也把大众推向单调平庸。这样的大众文化使学生们在消费中丧失了自己,娱乐至死、秀色可餐的诱惑使辨别能力微弱的学生难以抗拒。在校园里,学生们会突然高频率使用某些词语比如“给力”,调侃同一句流行语比如“你妈喊你……”同玩一种游戏比如开心农场、植物大战僵尸等。这种媒体时代的生活模式使学生们本该是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变得单一,造成人格、趣味和思想惊人的雷同。’快餐文化消费正逐步侵蚀、消解着经典、精英文化的领地。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人的个性解放,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商业化。高雅文化与经典文学逐渐被冷淡,以消遣娱乐和流行时尚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公司”迅速占领市场。现代社会高节奏、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滋生出一种浮躁心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的学生,人类社会从来不曾有过如此的现代化程度,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有更多更容易“上瘾”的文化生活可供选择:网络、电视、游戏铺天盖地占据了孩子们的一切剩余空间,他们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欲罢不能。不可否认,视听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听音看画和游戏比起阅读文字显然简单、轻松和快乐,长期借助音像打发时间,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并阻碍思维想象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四、电子读物的阅读方式
- 上一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 下一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