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科学研究

篇1

关键词:微博教学;教育信息化;先行组织者;思维惰性;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185-03

0引言

目前,以“微博”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得出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共计13586篇(截止至2012年9月19日),研究涉及计算机、传媒、图书馆、商业、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但是,以“微博”和“教学”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查得的研究论文数量只有158篇,显然对于微博教学的研究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在分析已有的与微博教学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师生对于微博教学的认知情况,根据分析论证微博教学的可行性,探索出一种最佳的微博教学方式。

1调查与分析

1.1问卷说明

此次研究以100名学生及4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微博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分为问卷填答指南、问题与选项两部分,共设计调查题目19道,其中客观题18道,主观题1道。调查对象涵盖曲阜师范大学3个年级(2009级、2010级、2011级),8个专业(包括计算机、广告、教育技术学、地理、美术、翻译等)。问卷中的问题与选项部分涉及使用微博基本情况、微博教学的优势、微博教学的阻碍、最佳开展形式4个部分。

教师问卷共有11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以及1道主观题,共调查了包括计算机、设计、心理学、教育传播、物理、包装、色彩、创意等专业的40位一线教师,问卷中的问题与答案涉及到调查者使用微博的基本情况、对微博应用于教学的态度、对微博教学作用的看法、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能力分析及对微博教学的效果5个部分。利用SPSS软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得出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问卷实发100份,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4.74%;教师问卷实发问卷40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通过几方面的调查,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1.2数据分析

1.2.1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57.4%的学生经常使用微博,35.0%的教师经常使用微博,这说明微博被师生较广泛接受,且学生相比于教师更容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尤其是网络新兴媒体;选择“听说过,但没用过”的教师有23.0%,学生有7.4%,这更能说明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对于新兴媒体工具的掌握能力高于教师。综合“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两项,师生的比例都接近和高于80.0%,这说明微博已经在师生中逐渐得到普及。据调查,已经有超过50.0%的学生利用微博进行过学习或开展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这表明利用微博进行教学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可行性。

1.2.2教学优势

数据显示,选择“微博教学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占22.3%,而教师比例只有10.9%;信息时代,学生往往要比教师更快地掌握和使用新兴媒体或工具,微博又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媒体工具,促使学生使用微博的频率及时间远远超过教师,在获取信息方面也异常便捷,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全面。而教师关注的大多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资讯,资源获取的丰富程度可能不及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或收听教师和学者的微博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都得益于微博快捷的传播速度和独特的几何式信息传播模式。通过交流、互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将遇到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发送到微博客平台中,与志同道合的学习同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协作和帮助。

23.6%的教师认为微博教学的教学效果反馈及时,而只有13.8%的学生认为微博教学的教学效果反馈及时,造成这一比例差距的原因在于微博平台中的干扰信息复杂繁多,学生很容易受这些信息的影响而偏离了对学习的反思、反馈环节,如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微博教学中,教学反馈及时也不失为微博教学一个主要的优势。通过学生的课后学习反馈,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方式。

对于“学习过程方便快捷”这一选项,学生表示认同的占21.9%,教师表示认同的占16.4%;有19.2%的学生赞同微博“教学形式互动自由”,教师的比例则为23.6%。数据表明,这两个方面是微博教学的主要优势。

同时,调查问卷还反映,微博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一味灌输式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能力。而且,利用微博表达观点和获取信息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取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由此,微博教学的实施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虽然,教师与学生赞同以上4点优势,但是他们的侧重点稍有偏差,其原因在于教师比较注重教学效果,学生比较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点略微不同,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与教师与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有关。

篇2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给出的地理学定义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郑度院士和陈述彭院士(200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其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陆大道院士(201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学科体系),其对象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演化过程、区域分异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地理学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也是地理学与其它研究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学科的重要差异。通过上述三个笔者能找到的国内最权威的地理学研究界定可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且该表层具有圈层结构特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学问;地理学是认识地球表层环境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认识、利用地球表层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的指针。

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之一,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事实上,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不仅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惟有地理学,即从地理学入手研究人地关系,是明确以地域为基础的。为此,我国已故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院士(1991)就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具体地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地区综合发展上。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总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3.地理学的学科视角

美国国家研究院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其主要针对此前10年地理学这门学科在美国经历的一场复兴,首次对30年间美国地理学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于1997年出版研究报告《Rediscovering Geography: 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我国学苑出版社在2002年12月出版了中译本《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该报告指出,地理学像其它科学分支一样,具有一套发育完善的视角(见图1):①通过地方(place)、空间(space)和尺度(scale)的动态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②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③应用图像、语言、数学、数字和认知方法的空间表达。换言之,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视角是通过对地方和尺度(横坐标)的聚焦,穿越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人类—社会动态(纵坐标)三个综合领域,而空间表达(矩阵的第三维)则加强并驱动其它地理学分支的研究。

4.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4)从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上研究了科学体系,提出地理学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并列,是一大科学体系,故称为“地理科学”。地理科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系列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钱老还认为,应将地理科学分为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工程科学)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应用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规划、遥感、计量、制图等方面实际应用技术。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上看,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从层次上看,其是一个从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二、地理科学的学科功能

某门学科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很大程度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的。地理学的学科功能包括科学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科学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即对人类知识体系有用。社会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即对指导社会实践有用。北京大学著名地理学家蔡运龙教授(2011)将地理学的科学功能归纳为“究天人之际”,社会功能总结为“经世致用”。“究天人之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研究人地关系。《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后来“经世致用”一般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地理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即是能够指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践。

蔡教授具体总结了地理学科学功能的独特性,即重视细节而忽略整体的特征,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其中文化传统的丰富性,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解读格局与过程,强调实地调查,依赖精确观测、遥感等技术,地图学等可视化表达方式,“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学科构成。地理学社会功能的独特性是指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区域与全球、分析与综合、普遍性(空间)与独特性(地方)、定量与定性有机融合。地理学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直接指向当前决策者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地理学家主要通过以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决策和为专门用户提供咨询从而成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因此,地理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今后,其将通过帮助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未来而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贡献。

三、地理科学未来十年研究的战略方向

1.主题一:怎样理解和响应环境变化

持续增加的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和气候变化改变了地表环境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虽然研究已证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栖息地丧失和水质退化愈发严重,但对人类自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未曾充分考虑。地理学家正采用 GIS、遥感和地理空间可视化等技术来分析自然过程和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以弄清自然和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各自影响。更全面地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化、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分布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在环境变迁中不断变化的脆弱性,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风险管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同时也可指导旨在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的政策制定。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②如何更好地保持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濒危的生态系统;③气候和其他环境变化将如何影响人与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

2.主题二: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80~120亿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口增加将出现在城市。许多城市将为容纳快速增长的人口不懈努力,而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张将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文系统、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聚落形式的形成过程、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面临的可持续性的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认识更加拥挤的世界所面对的挑战十分关键。确保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可获得相应食物资源是其中的挑战之一。由于当前出现的饥饿不是因为全球的食品匮乏,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和食品分配制度的低效或不公平,要解决10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和分布系统、变化的食物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人口数量的扩张和流动性的日益增加会使卫生保健的战线拉长,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标准会随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利用空间分析、GIS和疾病扩散空间模型,地理科学有助于理解全球化、人口迁移、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经济状况以及政府政策对健康和传染病扩散的影响。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疾病和卫生保健方式,对认识和理解不同人群的疾病行为和变化的脆弱性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对制定能够改善全人类福利水平的政策十分必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100亿人在地球上如何生存和分布;②如何在未来10年和更长时期内可持续地养活每一个人;③人口居住地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3.主题三: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快速空间重组

在过去数十年内,从人口迁移到货物运输,全球流动性明显增强,并对交通运输、通信、经济甚至政治冲突的形式产生影响。现在迫切需要通过深入评估单个地方的发展,以及利用 GIS 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开展大尺度的空间研究,了解流动性增强的原因和后果、流动性的地区差异、虚拟(如互联网及其他媒介)流动性与实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了人们对贫困和社会动荡状况的关注。地理学阐明这种不平等格局以及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产生这些格局的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理解贫困和消费方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平等影响提供解释。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剧变,主导二战后时代的地缘政治架构已然崩溃,现实提出了对强势政府和团体的领土议程、边界变化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匮乏在合作与冲突中的作用等开展扩展研究的需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人口流动、物资交流及思想传播如何改造世界;②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平等;③地缘政治变化如何影响和平与稳定。

篇3

新课程 研究性学习 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做了很大的调整,重新认识和确立了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纲要》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同时能丰富课堂内容,让师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研究”意识。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

2.营造“研究”氛围,激发“研究”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唤起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放手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要多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分析原因,帮其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3.家校结合,提供“研究”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为研究性学习“搭桥铺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一方面将现行的有关数学内容大胆地开发和重新组织,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其成为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信息,从生活中选择素材,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保障。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好学生的参谋,帮学生排疑解难,及时进行点拨和疏导,引导总结,提升研习的质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实现两种形式的优势互补。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以弥补学生个体探索的不足,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及时掌握“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从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其次,家长要为研究性学习“保驾护航”。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生活实际的联系。其活动内容已突破了课本限制,活动时间、空间已实现向社会开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就必不可少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生可在家长的带领、指导下,选择一些社会性问题来研究。如储蓄决策问题、当地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房屋装修问题等。

篇4

一、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描述,如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科结构、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

第一,物质资源方面,研究型大学拥有相对充裕的办学经费和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研究型大学是整个高等学校中层次最高的一类,拥有丰富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国外的研究型大学,不论其是公办还是私立,都有包括财政支持、社会捐赠、自身服务所得以及学费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年度办学经费都在数亿元左右。我国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费虽然远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在"211 工程"、"985 工程"等其他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它们所获得的办学经费也是其他普通高校难以企及的。不仅如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很多研究型大学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高校基金会,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也正是有了这些充裕资金的支持,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条件也是其他高等学校所无法比拟的。研究型大学普遍建有数量不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些研究型大学甚至还拥有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当今世界层次最高、最大规模的科研平台。

第二,人力资源方面,研究型大学拥有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无不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很多是国际国内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诺贝尔奖是国际上最通行的人才认定标准,根据统计,在 1999-2013 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 30% 来自世界上 10 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我国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级人才也大多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中。例如,截至 2014 年,北京大学拥有"两院"院士 87人,"长江学者"147人;清华大学拥有"两院"院士 76 人,"长江学者"196人;南京大学拥有"两院"院士 32人,"长江学者"115人(根据它们各自的官方网站统计出来的)。因此,拥有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是界定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三,科研产出方面,研究型大学拥有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是以研究为主的大学。由于它们拥有优秀的研究人员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因此,能够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产出具有前瞻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诞生了许多创造性甚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成为解决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科技、人类发展等领域中重大问题的思想库、成果库,为人类知识创新大厦的构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有70% 诞生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Breu Raad,2004)。综观世界科技、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型大学俨然已经成为各国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

我国目前对大学按照其职能属性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通常研究型大学在科研和教育上更多的专注于承担基础的原创型科学的前沿研究,以及为社会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等工作。而教学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有用人才,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成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社会中。

从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来讲,世界名牌大学通常承担了科研创新的主要工作,负担着探究未知世界以及解决未知问题的重担。因而这类大学更加需要优秀的研究型人才,形成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主要汇聚地。

但是,研究型大学并非不重视教学工作,恰恰相反,这类大学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一般的教学型学校,反而会在很多方面更加强调教学的重要性。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这就要求其在教学方面更加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相较而言,教学型大学的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实践性的操作方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教学相长,互相启发思维,不断推进创新的发展。

此外,研究型大学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得天独厚的科研基础条件,良好的学术氛围,加之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在创新网络里有着其他主体无可比拟的科研优势。

首先,在学校基础建设投入方面,研究型大学由于建校的定位问题,可以获得很多政府性的项目基金支持,同时还可以得到来自于社会机构、校友会等多方面的外部力量的支持,不仅可以更多地联系社会实践需求,同时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科学与实践的良性作用机制,互相促进发展。其次,研究型大学拥有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积聚了众多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同时由于这种名校的声誉优势,可以更大程度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与科研主力的加盟,客观上促进了研究型大学创新成果的诞生。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带来高质量的科研项目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研究型大学的创新环境;而研究型大学又以不断提升的优越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地人才来促进学校发展。再者,从科研条件上看,研究型大学拥有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研究平台,其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其他高校难以企及的。

参考文献:

[1]Adams J D,Griliches Z.,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a System of Universities", NBER Working Paper,1996.

[2]Aghion P., Dewatripont M, Hoxby C, et al.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7, 6(1):21-37.

[3]Ahn, Charnes, Cooper, "Some statistical and DEA evaluations of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1988, 22:259-269.

篇5

[关键词]行为科学理论;学生管理;应用

1当前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现状

1.1当前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学制度的重视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提出,不少院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逐渐完善院校自身的管理工作。不少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毕业率和就业率,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措施,立足于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等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然而,这些行为规范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一些改善,但是大部分还是照搬重点院校以及知名度较高的院校对本校学生制定的行为管理规范,没有真正做到立足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未考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而提出一系列的行为管理制度,这不仅会容易增加学生自身的压力,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叛逆情绪,更加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制度不完善、不符合当前现状等问题仍是阻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院校应当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立足于学院学生自身的管理。

1.2学生管理制度形式单一化,适应性不全面

以人为本是行为科学理论的理论核心,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院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立足于学生自身,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多样化发展,建立特色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特色性的管理工作,学院自身独树一帜的学生管理风格。但是,从当前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形式过于单一,更有甚者在管理模式上已经难以适应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新时代潮流。这些院校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培养出全面型人才,也就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此外,长此以往的单一化学生管理模式难免会容易令学生产生模式化、机械化的学习思想,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情绪。而且,学生自身的行为思想在长期的单一化管理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模式,也就逐渐失去了灵活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但会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还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3院校学生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管理人员是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因素,院校要想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就要对管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众所周知,教师是院校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在新时代下,教育部门对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教育学专业教师、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学专业教师来负责。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都不符合要求,不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就是非相关专业人员,这也就是为什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原因。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自身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2行为科学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2.1完善相关学生管理制度,树立适当的学生管理目标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梅奥曾经针对工厂公认的工作效率做过的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行为科学理论也这么认为,人是一种有需要的动物,这种需要就是人自身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是单个个体对需求自身缺少的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马斯洛也曾对此提出了需求理论。在长期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张,我国的管理学者提出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人在生活中不但要满足自然需要、社会需要、还要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也正是这些需要,才使得人的行为有了目的性,而针对这些目的才能更好地找到恰当的管理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学院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深刻理解行为管理理论的深刻内涵,将行为管理理论应用到学生管理中。学院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目标相结合,寻求两者的共同之处,找到相契合的地方。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不但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还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实现二者的双向进步。此外,虽然行为管理理论为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根据行为管理理论而制定的相关学生管理制度也只是为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搭建了一个发展的基础平台。要想有效实现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为此,学院要准确把握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真实需要和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成长,使其管理制度更加契合学校的教学目标。

2.2以行为管理理论为依据,开展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还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各个院校长期以来的学生管理制度中,不少都是照搬优秀院校或是重点院校的管理制度。例如以学生管理制度性最高的高中教学为例,从衡水中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对河北省中学学生管理的影响中就可以看出,衡水中学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学生管理制度,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相较于制度实施之前,招收学生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该种教学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校,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素质的不同,该种学生制度的完全照搬不仅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会引发出一些其他的教学问题和管理问题。此外,该种学生管理制度虽然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也无形中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具有特色性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此,院校要深刻理解行为管理理论的内涵,针对学生的特色需求开展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如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和专业的不同制定适应的管理制度,实现不同学生的特色发展。此外,学生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发展,其需求和思想行为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也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潮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进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从而提高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

3结语

篇6

关键词:“四整合”;观点;结构;方法

构建“双优教育”理念下“四整合教学”模式,从整体上全方位研究教学问题,充分发挥教学工作的系统效应,探索并形成我校自己的教学模式。所谓“双优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是根据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去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树立整体优化的观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要素有机构面的整体,不是简单的要素拼加。我们不仅要努力优化各个要素,使教师自身的素质高,学生的基础更好,采用最好的教材、最新的教育信息,改善教学条件,保证教学时间,而且要努力优化教学结构,以最科学、最合理的关系,使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共振”效应,使整体的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处理好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和谐,不能机械或不协调)。而且要处理好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而不是游离的,孤立的,抵消的),还要处理好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使教学环境成为课堂教学的保障,课堂教学要努力适应教学环境。

二、优化认知结构

从认识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正确认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不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系统,对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建构起科学的体系。从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这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强调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这是教师最主要的劳动。

第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难点,找准知识迁移的最佳固着点,提供知识过渡的桥梁。

三、优化心理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心理因素对教学法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师生如何心理相通,产生“共鸣”的心理效应?我们应认真研究。

教师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转换成语言形式,通过大脑的指令,发音器官发出语言声波,同时通过眼神、表情、体态传出教育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脑的神经冲动,大脑接受神经脉冲,把教育信息变成自己的语言形式,同化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这张图显著表明“生理层面”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心理是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心理结构是教学成功的又一重要保障。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例如:学生年龄越小,注意越难于集中和持久,无意注意的作用越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虑最佳教学时间。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善于控制自己和学生的不愉快情绪,使教学在充满希望的快乐恬静的氛围中进行。

四、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很难说哪种教学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差。只要是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驱动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地体现。说:“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这并不是专指某种教学方法,而是指明了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一般来说,启发式教学的结构应有以下环节:激趣,引导探索,分析研究,综合概括,练习应用,巩固发展。

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现代化。传统的板书、挂图、观察、实验等手段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些难于演示的,不易看清的,活动性强的,有危险性的内容在逐步被电化教学手段替代。例如:教师的板书若规范、直观、鲜明、有序,就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品,有着强的示范作用和感染作用。这是一般电教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但电教手段,可以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老师省时省力,融声色光于一体,对学生的感官性强,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且,我国电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必然突破“视听教育”的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逐步成为电化教育的施教中心,从而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育呼唤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师应该尽快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使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总之,优化时间结构,应强调科学性、目的性、实践性原则。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努力树立整体化的观点,从认知结构、心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篇7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中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对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掌握。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小学教育作为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维养成和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1] 。但是根据笔者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研究,发现小学科学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虽然在山东课改中已经对其有了相应关注,但是这项工作在实际落实的环节上还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展开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一、当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并没有引起关注,这就造成其思维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很多科学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环节,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需要自己养成的。同时,很多学生也会错误的认为创造性思维应该是优等生的专属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将起到十分不利的影响。在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演示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学生实际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这对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2] 。

二、科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认识都这门课程是一项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因此在实践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虽然开展路径比较多,但是最终的实践结果都是一致的。所以在对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加强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这也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对学生创造性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其学习过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因为人才是对国家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环节和组成部分,所以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也将对祖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3] 。

三、?ρ?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有效策略

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相关的教学策略,针对这种情况,下文中将进行详细论述:

1.让鼓励小学生对问题勇于提出质疑

在小学的科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也是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对于引导学生走进创造性课堂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在对课堂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和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或是研究,进而为提出质疑奠定基础。

比如在对科教版三年级中《大树的观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小草进行观察,之后再对大树进行观察,并将二者的差别进行例举,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大树的树皮为什么会裂开?”通过对问题的提问,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将更加浓厚,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对问题进行解决,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对答案的找寻,也将有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体会到收获知识和答案的乐趣[4] 。

2.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导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开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较为浓厚的好奇心理,所以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对知识不满足的情况,因此经常希望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掌握,进一步对学生的额好奇心理进行培养和激发,对其求知欲进行激发。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大气压力》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5] 。并向学生展开提问,问学生相不相信一张纸能否托住一杯水,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都认为不相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实际实验操作对事实进行验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思维进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

篇8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行为;有效应用

一、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行为的影响

掌握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行为的影响,不仅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将微课切实地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并确保其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笔者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如下分析和研究。

1.有利影响

第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微课通过视频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满足小学生对画面比较感兴趣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求知欲望的激发。

第二,能够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就是说,相比传统的“一书、一笔、一板书”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的使用能够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看动画等形式中度过。

第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语文是中国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如何让小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到语文知识单单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而微课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使学生知识得到有效丰富的可能性,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能够图、文、声并茂,多方面地激发学生,也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第四,有助于课程学习可重复性的提高。可以说,任何人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需要多遍的反复刺激和记忆才能完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如果对于同一问题让老师重复讲授,不仅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每一遍的讲授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而微课却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循环播放,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重难点问题的重要手段。

2.不利影响

微课的应用能够给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益处和积极影响,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微课同样如此,在微课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变得过于依赖电子产品,致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下降;其次,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局限在课堂之内,并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此外,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或者对微课的认识不够科学合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过度地应用微课,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学生的成绩有所下降。

二、利用微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微课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工作是有利有弊的,而如何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深入探究。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1.坚持基本的微课制作和使用原则

基本原则的坚持是确保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微课程为原则。微课程之所以称之为微课,是因为其短小精悍,所以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微”原则,即选题简单,内容简洁,时间简短。二是课程内容难易适中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设计微课的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到本班大部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之后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互动性原则,也就是说,为了有效地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提高其应用的有效性,比起让学生直接观看语文某个知识点的微视频,先设置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让学生来观看微视频,就会变得更加有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整个学习效果也能够有所提高。四是科学使用原则,也就是说对于微课的应用既不能过分地使用,将整节课作为视频的展示课,也不能不用,纸上谈兵,而是能够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当、适时地使用。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在掌握了微课使用的基本原则后,为了确保其能够真正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确保在微课主题选择、内容制作、利用微课讲解知识等各个环节都有新的突破和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紧跟时代的潮流,明确新课改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总之,微课是新课程标准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难点问题,通过碎片化的训练和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高和成长。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掌握微课的精髓和内涵以及利弊影响,将其有效地用到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去,进而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实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脑子笨,不是学习的料,尤其是对数学的学习,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针对这种情况,要给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平时,提出问题,出考试试卷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梯度,要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心中有一种成就感,要让学生认为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付出是有回报的。对作业、考试中的错误,要耐心地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够,还是其它原因。然后再让学生做类似的练习或重新测试,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教师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都有取得发展,赢得尊重的权利,教师必须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善于调动好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学生没有状态,就不能出效率。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课很短,意犹未尽。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有效课堂的第一步。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外,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后,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中职阶段学生已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对于一些空间观念很强的题目仍要用实物展现或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再如,同一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知识的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五、优化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显得必要。与学生交流时,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评价并不排除适当的批评,它们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能力内化为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做好反馈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老师们对于课堂练习的选择和设计都非常的重视。这就要求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能体现新旧知识的比较综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引申发展与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梯度。当然,还需要设计适量的综合练习,以不脱离课本为前提,允许学生不做难度大的题。由于中职学生长期以来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知识。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试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总之,要经营好一个课堂,做一道既营养价值高又口味好,使学生们都爱吃的“菜”,我们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妙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安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好练习.教育.

[2]吴效针.新课程怎样做――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篇10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性、整合性与生态性,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3],通过课题组专家与两所省级高中实验校教师基于自愿组成的合作研究小组,以数学、物理和英语三科课堂教学为试验田,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中寻求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增进和理论的发展。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4]与理想模式[5],它立足于实践者自己的行动和反思,通过反思谋求变革,并在研究过程中革新理论,其最高旨趣在于改进行动,提高行动质量[6]。研究历时18个月,以聚焦一个真问题(诊断)团体商讨(学习)提出对策(计划)课堂操练(实施)团体评估(反思)等五个环节循环往复来推进。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问题是在行动研究中逐渐生成、明晰并得以解决的。

一、课堂定位问题在行动研究中的生成与明晰

合作学习在两所实验校的推进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理论撒播、诚意选择阶段,合作学习专题备受关注,吸引了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教师参与。课题组教师普遍反映合作学习具有理论明晰、操作性强的优势,对于实践很有信心。然而当进入“每人备一节课”和“种子选手示范课”阶段时,成员热情迅速降低,驻足不前,借口多多。

问题集中于:第一,备课耗时又费力。教师需要在一堂合作学习课之前做出诸如教室布置、分组、建组、任务分工、材料准备、材料分配、成果检核表设计等大量决策。第二,教学进度与上课节奏难控制。对于原先采用教师讲授式即可轻松处理完成的一节课而言,若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处理,时间显得严重不足;看似操作性极强的诸多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落实起来会有冷场感,各环节间的节奏难以合理把握。第三,大班额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放得过宽,老师就会手足无措;管得过紧,学生合作的深度会受限。这种管理两难问题由于班额的增大而变得更甚。第四,社交行为技能的选取、设计与训练难度大。教师甚至怀疑社交技能目标的必要性,觉得这与学生的基本素质直接相关,认为在学生不具备基础的合作技能时就开展合作学习是不现实的。第五,示范课教师反应出对合作学习课堂的极不适应感。当把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处理时,老师不适应课堂“从属的”角色与地位。他们担心学生的能力,担心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而不停地在教室走动,不断地发出警示性干预言语,表现出极高的焦虑性。第六,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方式单一且耗时。要在课堂时间资源已经匮乏的情况下,实施合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使得教师在方法的选择上难有突破,评价常常流于形式。

诸如此类种种问题,致使课题组成员畏难驻足,研究进程严重受阻。针对该现象,每个实验校先后组织了2~3次集体深度研讨。基于尝试之后的经验讨论异常热烈,与课题理论撒播阶段的讨论局面大不一样,大家群策群力,脑力激荡,逐渐发现了阻碍课题推进的主要矛盾:面对新课程视域下的大班额这一客观教学环境,教师应如何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主流直接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上、下位关系,还是并列结合关系;是包容性关系,还是对抗性关系。倘若有多种定位,那么哪种定位更具实践意义,更适合新课程与大班额视域下的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更能促进一线教师日常践行合作学习的频率和效果?诸如此类问题在课题组的行动研究中反复被提出、被讨论。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最终被锁定为制约行动研究的一个焦点性、基础性、核心性的理论问题。

二、基于实践的、发展的合作学习课堂定位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合作学习定位为一种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实质要求,有助于师生摆脱对合作学习外在形式的追求,直指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合作学习的终极定位。该目标的实现最终要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变革。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层次教学过程之中[7],即从小学到大学的全程学校教育过程、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一章或单元的教学过程以及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最终落脚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上。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基于教师教学活动的由点(一个知识点)及面(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发生,形成一种螺旋式的前进运动。

基于此,安全的、科学的、持久的合作学习变革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发展的过程,大体经由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到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因此,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应遵循客观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三、新课程视域下的大班额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既是对合作学习诸多理论和实践优势的再肯定,又需要通过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来实现。在诸多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要素中,控制适宜的组人数与组数很关键。团体动力学家吉发特指出,小组规模影响组内的人际互动和组织结构,3人小组会产生6种可能的互动关系或作用,7人小组会形成966种可能的互动关系或作用。小组规模制约着小组资源的多少和小组管理的难度。组规模越大,建组所需的时间就越多,对组员采摘资源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成员为小组贡献的机会就越少,成员间面对面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弱,越容易出现搭便车、假合作现象。同时组数亦不能太多。对于大班额而言,要控制小组规模就意味着增加了组数,组数越多,教师统筹、指导、协调各组的难度就越高,评估各组合作学习质量的时间就越长,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对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效能,难免出现仅有小组学习之形式而无成员合作之实质的怪象。

面对新课程视域下的大班额这一客观条件,尽管教师们认可合作学习的理论优势,但这种基于整节课的教学模式的彻底变革却很难实施,且实效不高。课题组历经反复论证与行动尝试,证实了将合作学习作为直接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策略来处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新课程视域下的大班额合作学习就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直接教学模式中,贯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促发组内成员之间高质量的合作与互动,实现小组的学术性目标和社交技能目标。

1.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定位的理论依据

首先,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虽然都反映了某种教学程序,但前者在教学程序上的反映更详细、更具体,其内涵比教学模式更丰富。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所采取的用以指导教学行为的教学设计、实施措施与操作方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9]。其次,教学策略相较于教学模式而言,实践操作性更强。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形态,偏重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技术因素决定的行为规则,具有指向性、整合性、操作性、启发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既有观念驱动功能,更有实践操作功能;教学模式是对复杂的教学组织方式的简约表示,反映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影响和改变系统行为特性的思路与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整体性、概括性与综合性等特征。第三,教学策略相较于教学模式而言,具有变通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相对稳定;教学策略则是较灵活的调控技巧,常常打破既定教学模式的束缚,可随教学情境、目标、对象的变化而调整、变动、补充。最后,教学策略是将教学模式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模式需要转化为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用于教学实践。

新课程视域下开展大班额的合作学习就是要在尊重原有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在直接教学模式中,以教学策略的角色灵活贯穿小组活动,求取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2.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定位的现实依据

第一,从教学硬件环境来看,新课程的教材容量、师生配比、班级规模、教学技术手段配置、乃至教室空间等客观现状严重制约着合作学习课堂活动的长期和深度开展。第二,从教学主体的经验而言,师生双方都缺乏相关的合作学习体验,尤其是积极体验更少。就学生而言缺乏基础的合作技能,就教师而言缺乏基本的课堂干预技能和组织管理经验,这些都易使得长时间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第三,从合作学习的本土化研究来看,现场教学实验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缺乏对合作学习过程和教学交往过程深入的整合研究,另一方面鲜有对新课程视域下的大班额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致使已有研究成果或经验的生态性不高,可借鉴性和可迁移性不强。基此,合作学习的课堂实践应基于客观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经验,在直接教学模式中贯穿小组合作学习,稳中求变更具有实践意义。

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定位的设计原则

主张片段性合作学习的设计。一方面,强调单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设计,课堂中的一次合作学习一般以一个知识难点或问题解决为宜,时间约以十分钟左右为宜。另一方面,强调以促进组内成员积极相依为教学设计之锚,教师灵活变通的设计合作学习的诸要素,不强调固定的程式设计和面面俱到的要素设计。待师生积累了相应的合作学习经验之时,在保证实效的前提下,渐次增加合作任务,拉长合作时间。

4.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定位的实证优势

教学策略的课堂定位是在新课程大班额的视域下,探索合作学习实效性和常规化的有效途径。

(1)策略定位有效推进了课题良性进展,教师课堂实践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了明显提升,诸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研究成果的物化明显增加。(2)策略定位唤醒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变革中的主体地位,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时,教师不再是诸多产品的简单使用者,而且是有意识地去选择、去变通、去创造的消费者。(3)策略定位有效处理了教师观念中关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概念的对抗性,策略是模式的类属概念,教学模式是教学策略的定位概念,把合作学习视为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习惯的直接教学模式而言对抗性降低了,缓解了教师教学改革中的认知焦虑。(4)策略定位提高了教师课堂管理的可控性。合作学习在实际运作中包含了相当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变化无穷,策略定位通过聚焦单任务来缩短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使得教师可以有精力、有能力、有效率地监控合作学习过程。(5)这种课堂变革节奏的设置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从一堂课的几分钟合作到十几甚至几十分钟的合作渐次延长,从单任务合作到多任务合作的逐渐增加,使得师生双方能在实践中逐渐体验合作的优势,在适应合作学习的同时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动机,加深了对合作精髓的理解,这种有效反馈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于最终将其发展成为教师熟稔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6)策略定位促进了合作学习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便于教师把握其精髓,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真正进入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也便于教学理论工作者根据其发展变化,不断归纳与提炼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充实和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7)策略定位有效避免了“假合作”。视合作学习为教学策略,能使教师真正把合作学习作为促使学生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不仅仅作为教学演示中标新立异、显示自己而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的哗众取宠的手段;能使教师灵活地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而不去死搬硬套某种操作程式,能有效地杜绝教学过程中“假合作”现象的发生。

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践行频率和质量。在一线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历时一年半的相互合作的行动研究中,让理论与实践充分对话,“生长出”实践的、发展的合作学习阶段定位思想。其中教学策略定位符合新课程与大班额视域下的课堂变革环境,是探索合作学习实效性和常规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Marzano R.J.,Pickering D.J.,Pollock J E.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Research-Base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Achievement.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1,9.

[2]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0.

[3]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4-196.

[4] 宋秋前.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教育研究,2000,(7).

[5] 梁靖云.教育行动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6] 丁峰.改进我们的行动―行动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教育・社会科学,1999(5).

[7] 江山野.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育研究,1983(9、10).

[8] 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课程・教材・教法,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