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79-01
引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小学科学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最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教学将小学生设定为科学学习的主体,通过科学研究性教学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让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一、科学调查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科学学习是从科学调查开始的,科学调查形式多样,小学生可以进行科学调查了解自然知识;也可以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找到科学依据进行自主地科学学习。在植物科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到校园里调查各种植物的种类,经过科学调查,小学生发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秘密,有的植物是灌木,有的植物是乔木,有的植物是草本的,有的植物是木本的,不同的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生长的形态完全不同。在科学调查中小学生们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兴趣,他们自己找资料,找答案,做植物标本,写调研报告。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过去是教师成篇大论的讲,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现在却不同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主动地学习,自行上网找答案,写报告,表现的非常认真和积极。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第一次产生了科学探索和研究性学习的成就感,这是一个很好地开端,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从根本上说,科学调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充满了种种的悬念,小学生在科学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小学生成长很有利。
二、科学实验启蒙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小学生科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科学实验,每一个科学实验都是科学的启蒙。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角度设计科学实验,要对科学实验进行安全评估,要保证每一项科学实验对小学生的安全保证;同时,教师在设计中还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现在有的实验有现成的教具,这样的实验相对要简单一些,但有的实验需要自行制作教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完整性,实验要易于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带有创新性的科学实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进行太阳、月亮、地球的研究性教学中,小学生们根据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进行了日全食、月全食的实验,小学生自制教具,演示太阳、月亮、地球运转的情况,发现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天体运转的自然现象。小学的科学实验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于科学理论的验证的实验。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做一个关于圆周率的实验,用一个绳子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再进一步测量出圆形物体的直径,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让小学生很快就推导出圆周率,实验生动有趣。还有一些实验充满了悬念,很受小学生的喜欢。在进行有关植物和动物的实验中,教师安排小学生进行几个对照组动植物培养的实验,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动植物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类似这样的实验让小学生们学会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迪。
三、科学实践让教学更精彩
篇2
(一)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软构建
1.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
环境科学类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其学科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监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净化与监测技术等。从这些专业的课程系列上看,均涉及大量的实验课程,课程系列的特点既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体系及实验平台提出新的要求,又为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实验设备,构建综合性、多功能实验教学体系及实验平台提供了可能。目前,扬州大学环境科学类专业主要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海洋资源环境科学五个专业,实验教学领域主要涉及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微生物资源、有机固废资源化等几个方面。我们在搭建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时,充分考虑了本院的专业设置和相关实际情况,搭建了五个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分别是: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环境工程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给水排水工程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海洋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各子平台所承担的实验教学领域不相互交叉,且相对独立。在各子平台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对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实现了系统规划,统筹兼顾,资源共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只要对该领域的实验内容感兴趣,均可参加相应平台的实验教学并利用其相关实验资源,符合培养要求,满足了学生求知识、求创新的愿望,发现和培养了个性化、创造性人才,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2.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
研究性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和必要保证,它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性。研究性实验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所开设的实验主要有三类,按学生掌握难易度依次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最简单,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仪器和试剂,以及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比前者稍难,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以及给出实验所需大致仪器和试剂,要求学生设计出操作步骤,并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最完整,这种实验在教材中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需要学生自己选取和制定实验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
3.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管理。
我校建成环境科学类研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后,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条例以促进实验平台的高质量和高效使用。一方面,明确要求各实验教学子平台的所有教学实验室必须向全院各系科和各专业层次的学生开放;另一方面,各子实验平台均采取按计划申请使用和临时申请使用两种方式:按计划申请使用的方式,是在每学期初,各任课教师根据各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上报实验子平台使用的计划及学生人数安排情况。临时申请使用实验子平台的方式,则主要是由学生提出申请。各专业的学生往往在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时,可申请到各实验子平台进行相关实验。这种申请经任课教师和相关实验子平台批准后方可实施,这种实施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4.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保障。
为了促进实验子平台的有效运行及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课程,有必要建立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保障,建立科学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实验教学队伍保障,建立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协调互动的实验教学队伍;三是实验条件保障,包括实验设备和软件;四是质量监控保障,监督和保证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高效运行;五是经费保障,这里的经费支撑包括了实验平台硬件设施的维护费、实验耗材的购置费、实验自制设备的制作费等。
(二)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硬构建
1.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场地建设。
作为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单位和功能主体,“平台”的场地建设应当是各项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专一化教学实验场地是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实施的重要保证。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约2万平米,-每个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均有多个实验室,可独立承担相应子平台所开设的实验课程。
2.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仪器设备。
将学院现有的大型仪器和通用仪器均集中于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目前,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教学与科研设施齐全,仪器及装置设备先进。利用国家、省和学校专款支持平台建设,搭建了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研究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从20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
3.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研究性实验教学实践基地,创建以产业带动人才培养,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特点。在环境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实验教学实践基地,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加深专业情感;学生也能够通过在基地的实践过程了解社会需求,树立自我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性实验教学实施以来,本院在校生申请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毕业实践使用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达100%。实践证明,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培养了了学生求实务真的科研态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又增加了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以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部分学生的研究成果被公开发表;近3年,有3名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并有1位学生的论文被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6名学生主持国家、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本科生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近20篇。
(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各研究性实验教学子平台均能及时解决学生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以往的实验体系大都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实验课程,教师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实验教学禁锢在一定的模式中,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新构建的环境科学类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再到综合性实验,能充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不仅仅满足本科生的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更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开辟了阵地,也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实验平台的仪器设备全面且开放,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教学资源的效益。
(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以来,扬州大学环境科学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人数维持在900人左右,学生学风端正,学习成绩良好。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位授予率和一次就业率均稳步提高。近4届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分别为30%、46%、90%和7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0%、100%、100%、100%;学位授予率分别为77%、92%、100%和98%。由于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毕业生就业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结语
篇3
1.1教学理念
实现由偏重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素质教育并重转变。
1.2教学内容
实现由重经典轻现代向经典和现代内容并重转变。
1.3教学方法
实现由重推导演算向更加注重传授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并重转变。
1.4教学环境
实现由重课堂教学向课内外教学并重转变。
2研究内容
2.1建立科学的物理课程体系。
开设多种形式的物理课,丰富物理教学体系。通过增设物理学史、文科物理、近、现代物理等选修课程,开设科普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不同学科的学术知识讲座等,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特点,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实现普通物理现代化。依托物理探索演示厅和基础物理实验室的平台,增加演示实验项目,丰富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设探索性演示实验课,建立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物理教学模式。
2.2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它真实记载了物理科学知识体系逐步成熟发展的历程,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发展突破中的分歧与争论、曲折与反复、停滞与跃进以及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奋斗与拼搏、成功与失败。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动态以及诺贝尔奖和代表人物,及时将最新成果、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借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物理学史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3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教学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结合演示实验、录像、动画、计算机仿真等手段,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将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融入教学过程,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如:结合课程学习布置研究课题、实验设计方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介绍或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2.4发挥演示实验功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将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强化课堂演示实验。增设多项演示实验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一些不适合实物演示的特殊物理过程和现象,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计算机模拟来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物理过程。如:讲授驻波时,先用弦线驻波演示仪演示驻波现象,然后用计算机模拟驻波形成过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将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克服演示仪器数量不足、现象不明显、可观察范围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互为补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利用物理探索演示厅,开设“物理探索演示实验”全校选修课(16学时),近5年,共有近2000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在“文科物理”课程(文科专业)和“人文物理”课程(全校选修)中均开设8学时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探索能力。开设探索性实验项目,建立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个性化学习的演示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采用灵活的辅导方式,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定性或定量测量实验结果,课后查找资料,探究实验原理,做出相应的软件设计或改进的仪器,并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如:利用热机实验进行热机的P-V曲线的研究;利用空气动力仪验证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研究各种结构的流体力学性质等。许多学生对探索性实验充满好奇,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组织科技创新活动,营造科学研究氛围。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科技活动。如:中国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及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过程是一个知识应用与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有利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使动手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结语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 教学案例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77-01
学生对于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是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未来科学研究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生学习小学科学,需要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坚持兴趣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自发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教学中,我买了很多蚕宝宝分发给学生们,给学生们布置了“研究”作业,那就是大家找找资料看看蚕宝宝需要吃什么,如何将蚕宝宝养得白白胖胖,如何让蚕宝宝吐丝化茧。学生们看着手里的蚕宝宝很兴奋,纷纷交头接耳地探讨如何养育蚕宝宝,养蚕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还给蚕宝宝起了名字。课下,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都希望自己的“小伙伴”能够健康地长大。在养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钻研的精神,激发了学生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我将学生们的行为进行总结:“同学们做得非常棒,你们不仅养育了蚕宝宝,还培养了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将科学研究做好,才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因为兴趣的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养育生物,进行趣味实验、生活实验,引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
小学科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材没有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双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究思维,成为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的内容之一。
比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教学过程中,开始并没有给学生讲解很多理论性的内容,而是带着学生走到校园小花园,让学生们观察土壤,观察土壤中的生命。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小花园,大家看一看我们花园的土壤是如何孕育出这些植物的。大家观察土壤之后进行总结,看看土壤中有哪些营养。”教师在户外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非常开心,有的同学很认真地捧起一捧土,观察土壤中的小生命;有的同学将水倒进土壤,观察土壤对水分的吸收。学生们做得非常认真,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了土壤和土壤孕育的生命。我在课堂上对土壤的结构、成分进行讲解,学生们有了实践基础,对理论知识便能更好地掌握。
小学科学需要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创造实践机会,坚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和研究,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创新教学方式,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在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教学中,首先制作了课件,将很多动物的遗传变化进行展示,将植物遗传学的创立过程进行了讲解,我启发学生们:“大家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呢?植物是如何进行遗传和变异呢?”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回答起来非常容易,有的学生说:“我们人类自己就是遗传和变异的代表,我和爸爸妈妈就不同,但是我很像他们”,一句话引来了大家的捧腹大笑。我鼓励学生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了表扬,赞扬他的“举例”非常生动。学生们受到启发,说了很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情况,创新意识逐渐增强,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学生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有趣,并且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正是科学探究需要的假设前提或者创新意识。教师不要打击学生这种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应当对创新意识进行呵护和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精神。
总之,小学科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将实验、研究拘泥于课堂中,而应当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走入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索,创建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钻研能力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方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3102
1 普及本科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三十多年的较快发展,作为经济主体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企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实践遇到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如何解释这些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对管理学理论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的管理传统和管理实践与西方的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国管理学的广大研究者在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学科学理论体系。然而,这套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脱离了科学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管理学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是值得怀疑。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把管理学研究方法列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可以帮助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掌握管理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规范并将之应用于管理实践分析,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 本科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的教育背景局限了本科生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
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主要由一、两位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往往由于只钻研于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而难以对工商管理类这个涵盖广泛的专业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授课内容只对工商管理类部分专业的学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而对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的方法论认知则作用不大。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需要让本科生对自己所在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形成的相关方法论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把握,然后他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的管理学理论研究。但授课教师教育背景的专业性局限使得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适用于工商管理类部分专业的学生,这就使得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难以全面顾及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需求。
2.2 适合本科生的教科书较为缺乏,难以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
管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教科书既需要向学生展示种类众多的研究方法理论知识,也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真实科研情境中的研究实践及其成果,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方法论的认知上同时获得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然而,现有的管理学研究方法教科书往往重视传授方法论的理论知识,对于真实科研情境的例子说明则比较缺乏,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对方法论的理论知识感到讳莫如深和羞涩难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管理学研究方法形成透彻的理解,更谈不上使学生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形成科研成果,这样的结果无异于纸上谈兵,事倍功半。
2.3 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较好地配合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由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内容中会用到其他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统计学、心理计量学、社会调查等方面的知识,很多本科生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上的差异,对某些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缺乏基本的认知,从而使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具体方法与技术的精髓,这对于他们在科研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方法与技术必然大打折扣。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先系统地学习统计学、心理计量学、社会调查等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管理学研究方法才可以更好地领悟和运用其中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而才能将之与专业领域的研究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教学双长和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 改善本科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虽然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上述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教学的有效安排需要任课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采取理论传授、范例教学、文献评价、软件操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管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讲授如何运用统计技术来解答研究问题的课程,按照科学研究过程和管理研究论文的逻辑构成,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可以把课程分为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构建、研究设计和结果讨论等五个教学模块,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向本科生传授这五个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让本科生对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学科学研究打下知识基础。除此以外,选择经典论文,结合典型范例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也是本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比如,教师在讲授研究问题的来源和形成时,可以以樊景立教授等人研究中国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基本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为实例,讲解如何发现研究问题,阐释如何将观察到的有趣现象转化为一般性的研究课题。范例教学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科研情景,使他们在学习范例的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是如何在科研实践中运用的。另外,文献述评的讲解也是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努力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详细评价现有文献的进展与缺陷,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钻研,还可以培养本科生的文献搜索、分析和提炼能力。软件操作是学生从事管理研究的重要技能之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现场演示如何运用SPSS或者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资料的处理,同时也给学生设计一些课后的上级练习作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对这些常用软件的认识和运用,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管理研究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
3.2 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
目前,高校的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仅仅停留在研究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这对于学生运用科学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分析管理实践问题,并将之上升为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但方法与技术仅仅是工具,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更重要的。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培养从管理实践中发现研究命题、并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解释和预测管理实践的能力。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考虑在期末考试或期中作业中安排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从企业管理实践中提炼出相关的理论问题,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如何运用现有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建构、研究设计和结果讨论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任课老师也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这是因为,一方面,任课教师对自身的研究领域较为熟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投入到同一领域的科研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学生在研究方法与技术方面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在这种科研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模拟学习,能够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任课教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恰恰可以弥补以往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不足,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更深入地掌握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运用。
3.3 重视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科研活动中的科研能力
随着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日渐深入,其研究中不同模块的技术和分工也越发深化,管理学研究的复杂性也因此迅速提高,从而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研究需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培养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协作精神。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向学生布置以团队自由组合的形式制作研究计划书的大作业,这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的考查方式,要求各团队做好组织结构、模块分工与协作的安排,并需要严格按照课程教学模块的进度完成研究计划书,同时在每次上课开始之前必须由负责研究计划书相应模块的学生报告其写作进度。在课程结束时,每个团队必须按时提交研究计划书,并将此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教师评阅研究计划书后,可以考虑举办研究计划书报告会,挑选研究计划书做得比较好的团队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汇报他们的制作经验,特别是分享交流他们分工与协作的成功经历,从而既可以对学生开展团队协作的科研活动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在团队协作的科研活动中提高科研能力产生显著的实际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玻.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中的渗透教学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0):234235.
篇6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族志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16-03
一、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是多元并存而非不存在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致上可分为两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对于教育学科来说,可以发现各研究论著中所列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其中,明确宣告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大抵统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考察事实、揭示规律,而结合中国现有教育学的实际内容而论,其中主要是有关教育价值取向的辩护性的论述。于是当我们在争论教育学学科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时候,西方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例如克拉克(B.R.Clark)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教育,他认为,“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教育部门。”①学科发展史业已证明:一个学科从兴起到确立其独立地位以及其后的发展史,集中表征为“一部形成各种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并存”的历史,而不是一部“各种学派消亡与研究方法从多元归于一元”的历史。②在教育学科方法研究中,用惯了某套研究体系就将其他方法拒之门外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有学者将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比喻成表演的舞台,因为专注于一种研究方法,无异于在同一舞台上跳舞,足够的时间也许会让舞跳得更好,但同时也失去了在其它更大更好的舞台上跳舞的机会。
运用多元学科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领域,可以帮助教育学科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成熟的学术规范和研究传统,并最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科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③从多元学科的角度研究教育学科,其实质是利用其它学科的观点、方法、原理来思考和分析教育问题,从中探索规律,而不是将其它学科的概念、方法、原理生搬到教育学领域中。因为某种特殊、专门学科的理论是无法准确、科学地解释其它学科领域的特殊现象的,从特殊到特殊,显然违反了应有的逻辑。教育多元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和更新教育者的研究视野、观点和方法,并力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寻求各种观点的共同合理之处,获得更具严密科学意义的原理、规律、概念,等等。
二、教育学科研究方法需要正视实践研究
中国教育学吃亏之处在于不正视它实际运用的研究,这是由于其中隐藏着未被察觉的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子。教育学如果不以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不分析教育结构运行的实际情况,则其中所援引的教育事实与数据充其量是一种装饰,其研究方法与表述方法不免带有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缺陷。正由于这样,实践工作者有理由指责教育学不解决实际问题,而理论工作者也有理由怀疑教育学的理论深度。教育学学科自建立以来,教育研究大体上沿着两条脉络发展:以建立学科、构建学科体系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以对改革实际中的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应用研究。①学科建设的不同时期,两种研究的投入有不同侧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理论界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如果不去接触教育实践,理论就会脱离实际,教育学学科建设最终也难以走向成熟。近几年来,对大学素质教育、教育大众化、民办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的探讨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果。
三、运用于教育学科的实践研究方法——族志学
篇7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如何设计探究活动,如何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如何使学生成为科学的探究者?实验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合理巧妙地设计实验,并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从学习型逐步向探究型转变。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教育的宗旨--形成人的良好素质。
科学离不开探究,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会学生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这种机制:
(1)进行探究活动时,把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展开,给学生创设一种"准科研"或"似科研"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或事实、推理得出结论、验证假设的全过程。这样易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品质。
(2)教师要寻找促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活动的突破口,以兴趣激励学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易于使学生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3)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充分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把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变成一种享受。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时,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的记录,通过实验经历"提出问题-预测-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喜欢科学,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良好习惯的同时,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得出正确结论。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一份豆和少量沙子,自制的筛子;每人一个护目镜;每组一把不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白糖、镊子、玻璃杯。教师把沙子、黄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分离,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变化:观察分离出的黄豆沙子和留下的样本,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黄豆还是不是黄豆、沙子还是不是沙子。学生自然就会得出结论:黄豆和沙子只是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但是本质没变,黄豆还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此时,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这种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学生在经历了观察后,自然的就把这个概念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了。
再比如,在进行糖的加热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事先自己想想如果把白糖加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先小组内预测一下,并将预测和观察到的白糖的特点记录在记录单上。
然后,教师开始为学生做演示,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时地提问学生:白糖加热后有什么变化吗、发生了什么变化、加热后的这种物质还是不是白糖吗、为什么。再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生成的物质到底是不是糖的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生成的是新物质,比经由教师的口中说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消除改变了颜色形状的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的印象。此时,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白糖加热后的结果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然地就会得出结论:白糖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诸如气泡,黑烟等);教师及时地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告诉学生,学生就会深刻地烙印在头脑之中。
此外,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同类联想--折纸,弯铁丝,压扁易拉罐,水的三态变化,火柴燃烧等让学生具体地去应用所学知识抓住主要的变化特点进行鉴别这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哪些变化是无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学生完成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教师大胆的将课堂让给学生,就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思考和探究的平台,教师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逐步学会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检验。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时时思考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备课伊始,就要由过去的主要"备教材"转向主要"备学生";由主要"备教法"转向主要"备学法";由"备结果"转向"备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由"备掌握知识的数量"转向"备科学素养的提高"。
把"让学生学会探究"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彻底摒弃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仿佛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他们的人格,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文化修养、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同时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维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参观、观看录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探究精神;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如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现状调查、文献查阅等,使学生从小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而最重要的是经历了科学探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想,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艰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篇8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审计学》课程有机契合
【中图分类号】G847;F239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社会对高层次审计人才的需求数量倍增及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而现有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审计学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审计学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进行《审计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教育部(2005)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党的十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见,培养社会主义创新性人才成为高校改革的目标取向,而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理论为基础,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李冰等,2014),以具备更好的研究创新能力来适应社会对创新性审计人才的需求。目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理工类课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而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应用。为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求,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应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成为审计学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时亟待研究的一项现实课题。
二、研究性教学的发展历程
研究性教学思想,在中国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年前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在西方最早可追溯至雅典苏格拉底推行的‘助产术’式教学。在19世纪初期,德国教育家亚历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Humboldt)就提出“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大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教”,而是将科学融入其中,指导学生从事研究。美国教育学家梅滋(1965)指出,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要求教师以教学引导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美国教育家Ernerst Boyer(2000)提出研究性教学,在博耶委员会(Boyer)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教学具有问题性、探究性、过程性、创新性、自主性、开放性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实践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式探讨。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逐渐引入,为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提高《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开辟了重要路径。
三、《审计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及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契合
由于《审计学》学科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加上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尤其是在执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审计职业判断。这些特点使其与研究性教学存在诸多契合点。因此,将研究性教学法运用于《审计学》课程,可为《审计学》课程的建设和审计实务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审计学》课程的学科属性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是会计专业学的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现代创新型审计人才为目标。《审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既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又挤压了学生的创新空间,导致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性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革现行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做到理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高度整合。其次,审计学课程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领域,诸如环境审计、经理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都是综合性的审计,而且审计学理论和实践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从性质上来看,审计学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诸如会计学相比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采用逆向思维、质疑思维,它要解决的不仅是“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使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二)《审计学》课程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契合
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审计在当今社会的政治治理、组织治理以及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审计学的不断发展更是要求审计师主动学习、随机应变。由于研究性教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与《审计学》课程存在诸多契合点。《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开展审计学术研究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转变。特别是对于审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大学时代的工作岗位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审计问题,而不是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材上都能找到,这就要求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审计的能力。
1.审计学课程的隐性特征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知识根据其可视程度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课件的演示等方式传授给学生,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难以用其他载体予以记载。《审计学》课程中充满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体会、经验等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特征决定了《审计学》课程既不像数学课程那样要求计算结果绝对的正确,也不像思想政治课程那样背背了事,例如审计意见类型中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保留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划分界限,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而且审计实务工作要求审计师能够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经济业务,判断收集哪些审计证据、如何收集这些审计证据以及如何运用审计证据,以形成独立、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因此,在审计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和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能力仅仅依靠教师对审计学知识的教授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审计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未来从事审计工作的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对于将来想继续深造的学生,这种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可以使其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李莉,2014),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审计方式因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变化,隐性知识将会逐渐增加。面对着稍纵即逝但又颇具价值的隐性知识(石爱中,2005),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所营造的共同研究,共同学习的方式是共享隐性知识的良好途径(韩洁、齐爱荣,2013)。
2.现代审计的深入发展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审计的受托责任、本质、使命、边界、方法以及内容在不断的演进,审计的受托责任已从最初的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发展到现在的受托社会责任;审计本质从最初的经济监督、经济控制发展到现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使命从严肃财经秩序(党的十三大)到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党的十四大),到权力制约(党的十六大),到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以及当前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十)演进;审计边界从公共财政拓展至公共产品(靳思昌、张立民,2012);审计方法从最初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进而发展到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内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扩展至预算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诸多方面,内容不断丰富。这些演讲要求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还要了解最新发展状态;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审计学》课程的经验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特征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由于《审计学》课程的经验性特征,审计实务界很难为各种各样的审计行为制定出详细的、具有普适性的、亘古不变的审计准则,而且已有的会计审计准则也仅是适应于一定业务、比较抽象,在运用时还需要审计师的经验去辅助,在确定是否符合准则时,还需要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审计学》课程的边缘性特征,抽样审计是审计学和统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审计学分支;环境审计是审计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石爱中,2005);《审计学》课程的综合性特征,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而成的综合性审计类型。审计学的这些特性,加上审计学的内容从概念和结构到理论和方法体系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审计学教学内容,提升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因而需要研究性教学。通过对《审计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审计准则的易变性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审计学》课程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联系紧密,一旦颁布新的准则或修订完善现有准则,《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现行的“准则+解释”审计学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迫切要求《审计学》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审计人才。因此,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促进教师掌握最新的准则变动信息,站在审计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及时将其转换为教学内容,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将创新性思维传授给学生,以使《审计学》学术研究与《审计学》研究性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四、《审计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教授的审计知识毕竟有限,只有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审计学》课程的能力、获取审计学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大学时代甚至后大学时代才可以受益。美国教育思想家吉尔曼指出,最高的教学质量只有在浓厚的研究环境中才能进行,最佳的训练只有在积极从事研究的教授们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因此,将研究性教学方式融入《审计学》课程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不仅仅讲授审计基本理论与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专业技能、审计实务操作,而是针对《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和学生的“研究性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引入科研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科研的视角去学习审计,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独立研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姚瑞马,2014),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审计工作岗位上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审计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创新型审计人才。
(一)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审计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在每节审计学课之前向学生设置一些社会关注的审计热点问题,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随堂讨论,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布置相应的审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程罗根,2015),激发学生探索审计学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引导学生用质疑的“审计思维方式”,让学生领会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用审计职业判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从而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优秀审计人才。《审计学》教师应将最前沿成果融入审计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审计实务知识,在一般的文献资料中不易查到的内容,结合审计教学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魏火艳,2009)。例如,对于“因拒绝政治交易,山西省一位优秀审计局长遭遇落选”这一案例,诱导学生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二)动态更新审计学教学内容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并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教育思想,主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将学科前沿融入《审计学》教学内容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雅斯贝尔斯(1991)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科学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审计学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知识,还应加强与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审计研究工作,尝试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审计学学术界相关的前沿成果梳理归纳后,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捕捉到最新的学术信息,以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孙伟龙,2004)。这样可以丰富《审计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研宄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参与审计学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科研能力
《审计学》教师在从事科研课题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实地调研,甚至将学生纳入课题组,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具体来讲,学生参与审计学科研课题研究:(1)能够较早地感受到科研气氛,调动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运用学到的审计学知识分析审计实务的能力,提升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能够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查找资料、分析讨论和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能够带来新的思想火花,获得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得不到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科研课题研究。
(四)指导学生从事审计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师生良好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申报研究性学习课题,并且在选题申报、资料收集、课题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申请书撰写等方面予以指导(谭正航,2012)。其次,鼓励学生对课题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课题不仅使学生了解知识表象,获得感性认识,而且融会贯通《审计学》知识中内含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研究性学习,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求。
(五)创建与《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
实施研究性教学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研究性教学评价。科学的研究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决定了《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从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从而推动学生探索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创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
1.从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
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是一元的,教师拥有教学评价的绝对主动权,也是教学评价中唯一具有评价学生能力的主体。而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为满足《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应构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使各个评价主体都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学生,客观的反映学生《审计学》课程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从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
2.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
目前的《审计学》课程教学评价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而研究性教学以能力导向评价为主。因此,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能力导向的《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审计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能力、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审计团队协作能力、审计工作底稿的分析归纳能力、审计报告的撰写能力、审计创新能力等。在评价内容上既评价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将枯燥乏味的“审计数字人”变为通晓古今,纵览内外的“审计文化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审计实务能力强、职业发展潜力大、就业范围广。
3.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
目前《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主要是结果评价,通常以学生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即往往是“一卷定优劣”。这种评定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掌握上,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成绩。从教师的视角看,《审计学》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只有进行动态的过程评价,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学生视角看,审计学认知和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相对应的评价也应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因此,在《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中,构建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黄文艳,2015)。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能力等,具体来讲,将学生的平时课堂发言、课程论文、审计创新能力等给予评价、期末考试试卷以审计分析、审计实务与创新题为主的方式,让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审计学》课程的信心。在评价结果上,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明确结论,又给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五、研究结论
《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成功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师生共同探索《审计学》课程的求知过程。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计创新能力为核心,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审计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氛围和良性互动,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创新性审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冰,王海英,范宇红,姜滨玲. C++与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议,2014-12-21
[2]Jone Theodore Merz.A History of European Scientific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5:167.
[3]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 23-45.
[4]李莉.研究性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7月
[5]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7月
[6]韩洁,齐爱荣.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影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12月
[7]靳思昌,张立民.国家审计边界的定位: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演进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4:10-18.
[8]姚瑞马.加强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21期
[9]程罗根.遗传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实践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月上旬刊
[10]魏火艳.财务会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2.
[12]孙伟龙.离核套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初探[J].财会通讯・学术2004年第7期
[13]杨华.大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9期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策略应对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倡导的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研究型课程所关注的知识首先主要是“程序性知识”,既关于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如何进行尝试性的探索、研究方面的知识,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的科研基础知识的指导、专业知识的介绍及相关的学科知识的拓展、渗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转化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
新课标着眼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数学研究型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型课程是与学科课程迥异的课程形态,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专题、课题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眼手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由教师进行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
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研究型课程的主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与传统课程的传授现成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应以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为基本立足点,让学生把已学得的知识综合应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亲自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又能有效地防止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的现象。
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开发、利用研究型课程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智能、个性等的和谐发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从外显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经个人经验、活动整合的个人化的潜在技能。
研究型课程实施中也要着眼于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调动多方因素,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从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让学生有组织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去探讨数学逻辑,通过调查,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掌握规律,从而获取基本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提升数学素养,增强研究意识的学习方式。
首先,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在平等、民主、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科学情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研究性题材来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实施中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预测法、数据统计法、测量法、列表法、图尔法、内容分析法等。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篇10
关键词: 团队研究型教学 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 新模式
管理学在性质上既属于一门介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又是一门必须充分将管理学的抽象原理知识付诸具体实际管理活动的实证科学。基于这样的课程特质,大学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自然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能实施的教学手段与学习模式也应是不拘一格且灵活多变的。放眼国内外大学管理学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已基本上实现了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与团队创新教学法相结合的多重组合型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日益推广,一些新型的多媒体工具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学教学模式。然而,随着当今大学生择业模式的新变化,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其自身管理能力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上诸多与管理学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注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所具实际管理能力的经验考核,这些均已对那种传统的仅注重单纯讲授书本知识的大学教学模式构成了冲击。同时,随着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对大学教师科研能力要求的提高,实现一种既能紧扣现实生活又能高瞻理论前沿的科研型教学,是提高当今大学教师扎实科研能力的一项基本素质。如何在大学管理学教学实践中既促进学生对管理学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满意,又实现大学管理学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与教学业绩的双赢格局,一种基于团队协作精神的研究型教学不仅是切实有效的,还是值得大学教育工作的同仁努力推广的。
一、概念辨析: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与团队研究型教学
团队研究型教学既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密不可分,又是在整合了二者共同优势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大学研究型学习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的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它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中某些特定的研究型课程而言的。其研究型课程的共同特征就是综合性与开放性,即既具有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综合特征,又具有不断地立足实践、面向实践的理论开放性。如前所述,管理学在性质上可归属于这种研究型课程,所以,这也是研究型学习在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普及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学研究型教学是倡导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它是指学习者在导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1]大学研究型教学的实质是旨在强调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正是有鉴于这种师生间“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涵盖了研究型课程体系的实施、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和对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的塑造这三大方面。
团队研究型教学则在借鉴了目前各大学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更深入地强调一种师生间互动协作的团队精神。像这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恰恰又是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组织价值观的核心。因此,将这种突出团队精神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管理学课程中,对于实现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均有相得益彰的“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构成
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构成主要体现为三大团队即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及教师与学生组合的互动团队。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导,作为研究型教学的教师团队,它必须是一群能够体现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所谓“高素质”的基本内涵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和交往素质。其中基本素质可体现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内容;业务素质又体现为教学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科研素质等内容;交往素质可表现为交际素质、审美素质和个性素质等方面。[2]除此之外,高素质还可体现为其他的诸如转换观念的素质、发现问题的素质、创设情境的素质和科学评价的素质等。因此,上述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培养,是保障研究型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鉴于大学管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在上述教师队伍的团队构成上,除了高等院校那些执教管理学课程的专职教师之外,还要适当地聘请一些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社会专业人士加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同时,为避免管理学理论教学的枯燥以流入“纸上谈兵”的空洞,从事管理学理论教学的专业教师还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带领学生从事一些社会管理的实习工作,以亲身的社会实践领悟理论的生动与活力。
在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一种处于被动地位的学习主体。可是,在研究型教学中,同样是教学活动对象的学生,却已转换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传统的接受型学习,单纯强调知识的灌输,而研究型教学则偏重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体而言的,若从学生角度来看,那么这个研究型教学首先仍是一种研究型学习,不过,与那种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不同的是,研究型学习则不仅超越了纯粹的知识灌输,还要实现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即知识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根本。尤其是管理学这样一门来源于实践而又理论性很强的研究型课程,枯燥的管理学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脱节肯定不是管理学这门课程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而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管理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特的管理能力,才算真正地实现了管理学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管理学教学对象的学生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学习团队。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团队,是团队研究型教学的一种特殊优化组合。在传统的接受型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易于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团队研究型教学中,大学教师的责任已不再停留于以一种填鸭式的“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是从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以深入指导学生研究,才是研究型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考虑到不同学生研究兴趣的多样性,以及管理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不对称性,管理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思路。这种问题解决思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多样性与随机性。同时,由于管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一切管理理论皆来自实践,并将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互动也是日新月异的。
三、团队研究型教学的实施
既然团队研究型教学是在脱胎于一般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一种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关系,因此,这种团队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就不可避免地既要兼蓄一般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优点,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学理念和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思路,又要充分凸显师生间“教”与“学”的团队互动意识。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学理念
如前所述,大学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鉴于管理学课程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其教学理念中的“学习者”包括教师与学生这两大平等主体。师生间这种平等的“学习者”角色意识将有利于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及培养师生间共同参与课程学习的责任意识。在这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样,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成员而存在的,其教师参与的课堂讨论也仅是在各成员平等立场上的发言,而不是充当权威的理论说教者干涉学生的观点。当然,唯一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必须为课堂教学的效果负责。
2.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由于研究型教学并不一味地崇尚对知识本身的传授过程,而是突出问题意识,即通过形成一系列问题意识,并通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这是研究型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区别。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想方设法地回避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不能为社会输送创造型人才。因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分析问题首先在于发现问题。可见,要实现从传统的接受型学习到研究型学习的根本转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师生间“教学相长”的团队互动意识
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由于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这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常已不是一对一的结构式存在,而是表现为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方式,其解决的结论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团队或集体的意志倾向。这里的团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相互帮助单元,更确切地讲,更意味着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各司其职的协作关系。例如,虽然同属管理学课程的教师团队,不同老师对管理学的研究往往各有所长,有的侧重于管理决策的分析,有的擅长做具体的管理计划,还有些从事过实际管理工作的兼职老师于对管理过程中的组织、领导或控制等环节具备实战经验,如果能妥善地将教师团队的研究专长合理编排,采取集体授课或者专题研究的灵活方式组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则这种教师团队优势的整体释放,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知识及其应用的系统而全面的掌握。
总之,由于大学管理学课程本身的跨学科性特征,再加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需要,在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新模式,这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创新,还是教师的研究探索,都能轻易地实现“教学相长”的双赢格局。
参考文献:
[1]李迟.浅析研究型学习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8)下: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