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

篇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在完善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求,针对青少年课业之余的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为青少年增强体质做出完善的思考,实现对我国社会全面型人才培养的充分支持。目前,我国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工作存在缺失问题,主要的实际的教学和引导技术不足,影响了实际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展开本次研究探讨,希望能够提供科学的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

一、篮球体能训练概念

篮球运动能够帮助参与运动的族群获得全身的运动和体能提升需求,在实际的运动游戏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参与运动族群的心理素质,通过科学的战术部署,可以实现对篮球技能的全面提升。针对篮球运动的爱好者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对于运动参与者提升实际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问题,主要是源于相关技术不过关导致的。针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进行协调,培养篮球运动员专业操作的速度,保证运动者对自身整体力量的控制,实现对篮球运动的耐力培养,能够一并提升篮球爱好者的心理素质,让运动参与者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

二、青少年生理特征

针对青少年展开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必须要关注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细节内容,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和调整,对于青少年未来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征进行深入和细节的分析,希望对于研究的结论具有支持的意义和价值。关注到青少年对神经系统控制的能力较弱问题,能够发现青少年的专注能力不足,对很多细节的运动动作控制存在问题。另外,青少年的运动体系和心血管等身体机能还在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因此存在比较容易受伤的状态,所以需要适当的调整运动和体能训练的时间,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的骨骼和呼吸系统尚在成长阶段,应当通过增加其生长能力角度进行体能的训练,增加篮球爱好者的肺活量程度。

三、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原则

针对青少年展开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制度,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健康需求,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和调节,需要保证基本的训练体系履行相关的原则标准。对于青少年篮球体能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不能够存在长时间的间歇和停顿,否则会出现体能不均衡的情况,也会导致实际的训练工作出现问题,影响了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另外,针对青少年展开的体能训练工作还需要掌握对其力量的锻炼,保证长期有利的力量驯良,能够增加青少年在篮球运动中的实际反应能力,还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运动速度,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提升肌肉的力量,实现对运球技巧的提升。

四、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

针对青少年进行篮球体能的训练,主要是设计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相关操作内容,通过小步伐的来回奔跑实现对运动员速率和节奏的体能训练,还可以增加交叉的步伐训练和高抬腿的训练实现对运动员速度的调整。针对青少年划分20米左右的举例进行摸边的跑步训练,通过抢占中间圆圈等方式实现对运动员速度的调整,满足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速度需求。另外,篮球教练还需要针对参与运动的青少年进行抛球和接球的训练,要求青少年学生尽量不将篮球抛掷到地面,而是由青少年直接接住。还可以采取迂回和反复的训练实现对篮球投篮技术的提升,通过加速的运球联系实现对防守的打击。除上述训练细节之外,还需要针对青少年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青少年的运球和控球力量进行调整,保证基本的技术升级需求。

五、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当下,我国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对策应用实现对问题的处理,和对体能训练工作体系的优化。本次研究就针对当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正视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来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体能培养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对青少年体能训练中的力量训练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落后,单纯的使用杠铃进行运动不符合青少年身体结构的成长需求,对于青少年的肌肉体能训练存在缺失的影响问题。除此之外的体能训练问题都因为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疏忽,导致出现了一些缺乏科学性的训练问题。

六、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建议及结论

针对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进行技术的升级,对于未来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对青少年体能的训练和相关篮球运动技术的培养,有助于锻炼强健的体魄,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为青少年锻炼坚强意志力的需求。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的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当下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技巧,提升教练的实际教学水平。本次研究就针对青少年参加的篮球体育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观察到当下全球篮球运动进步的整体趋势,采取科学的方式针对我国的基本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严谨的分析,关注青少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发展需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永明. 我国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对体能训练认知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陈志远,李灿. 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3:64-65.

[3]崔建强. 浅谈如何制定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5:84-85.

[4]郑言霞,陆雨驰.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157-158.

篇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中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游泳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能训练 游泳运动员 青少年运动员

游泳运动作为一项体能主导类竞速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能始终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充分发展和发挥的前提条件。在现代激烈的游泳赛事中,没有良好的体能水平作保证,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与运用必然会受到消极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体能在游泳运动中的重要性。而青少年时期作为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的关键阶段。鉴于此,为了能够在游泳运动员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科学的开展训练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本文就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及意义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来改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并调节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机体物质能量的储存和转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的综合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活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神经肌群和心肺系统功能的改善,来提高其运动成绩。

由于游泳运动员在游进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水中的阻力,因此,游泳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相关的研究表明,游泳所消耗的能量相较于同等距离的跑步所消耗的能力来说,能耗要大4倍左右。由此可见,游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现代的游泳赛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科学的体能训练工作是确保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更好的适应现代游泳运动发展的需要。

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现存的问题

首先,训练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工作的过程中,体能训练理念上的误区是影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提升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部分教练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存在重技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状况。甚至有的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在平时的技术训练中已经包含和覆盖,体能训练只需要在日常的技战术训练中来贯彻落实就可以了。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训练理念下所开展的训练工作,实际上只解决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的问题,但是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基础力量训练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以至于影响了训练的科学性和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

其次,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过于单一。从“生物适应”的角度来看,影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成效的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其中,训练手段决定了作用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机体的刺激部位,而训练负荷则决定了机体部位所受到的刺激的程度。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和合理的负荷安排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但是,目前在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例如:训练主要是以杠铃和弹力带为主,训练的手段则普遍采用的是克服自身体重的负重练习和抗阻练习等均是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过于单一的表现。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过于单一的状况不但影响了训练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兴趣,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产生消极负面的作用。

最后,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在开展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工作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没有专业的体能训练的,训练采用的是主教练负责制,所以,训练的任务一般情况下是由主教练临时分配给助理教练的,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得所开展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带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因此影响到了训练的成效。

三、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

树立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是确保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树立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必须要在充分的了解青少年体能训练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掌握体能训练的核心要义,树立全面的、专项化的训练理念,将体能训练训练专项化,并注意将专项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重视多样化的训练方法的应用

为了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并尽可能的激发青少年的体能训练热情和积极性。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时,不但要注意根据现代游泳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来创新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学习最新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并结合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以此来确保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确保训练质量和训练成效的不断提升。

(三)重视训练的系统性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是训练效果的逐步累积和生物改造的过程,其必须依赖于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工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工作是确保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成效的必要条件。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原帖体能训练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和遵循系统性的基本原则,切忌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参考文献:

[1] 闫琪.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04).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研究背景

(一)为适应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包含技术、体能和心理在内的综合性项目。篮球真正的魅力在于快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非常规的高难技术动作,在瞬息万变的球场上运用谋略去相互制约。比赛中的对抗不仅是篮球比赛中最本质的特征,这也是推动向更高水平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当今高水平篮球比赛中不难看出,体能是完成战术配合和技术动作的最大障碍,只有在比赛中发挥体能的优势,才可以战胜对手赢下比赛。

(二)为了使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和构建基础

在全球的竞技比赛中,有高质量的青训基础和后备人才储备,就可以在世界强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美国NBA联赛代表着世界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和篮球运动发展的最前沿,而支撑着美国篮球蓬勃发展、长盛不衰的是金字塔型输送后备人才方法。我国的篮球从1995年推行职业化以来,青少年参加篮球训练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篮球培训中心、俱乐部、篮球学校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热爱篮球运动的青少年对推动我国篮球运动水平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相比之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培养青少年的方法和手段存在较大问题。

(三)从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生长发育特点来培养青少年

广义上,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及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是决定运动员体能发展的。狭义上,运动素质是表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体能的各项能力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增长并不是平衡的、均速的发展,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年龄阶段某一项或几项能力发展较快,呈现出在连续性基础上的阶段性特点,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存在发展的敏感期。

二、青少年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存在误区

现在的教练员和基层教练员对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要求过多,忽视体能训练的作用。对体能训练存在两个错误方向:一是用篮球技战术训练中的跑跳投来替代体能训练,二是体能训练根本不结合专项的特点进行训练,用传统的田径场跑圈和蹲杠铃来替代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二)训练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

在我国,基层篮球队和少体校中的训练条件较差,训练手段单一,训练方法落后场地设施比较简陋,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造成运动员体能薄弱的现状。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实际训练过程中技战术方面考虑最多的因素。相比下对体能训练研究和人数不够深刻,没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力量和速度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还是在以苏联的传统力量练习为主,以杠铃负重为主要练习手段,力量练习的方法和内容都与篮球运动所需要的肌肉工作特点不相符,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当今篮球运动员体能和身体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篮球技术动作的特点、场地条件等,对运动员的起动速度、加速跑和速度耐力是篮球速度训练中的重点。在现实的环境中,由于基层教练员对专门速度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根本不能理解,导致在训练中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

三、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建议与策略

(一)重视和加强对篮球体能训练

通过对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体能训练在篮球比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教练员老的训练模式和方法,重新认识体能训练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让体能训练作为一项日常训练科目和训练内容,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根据篮球的专项需求,科学合理的安排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项目的练习。

(二)科学的运用体能训练的方法

在篮球比赛中,由于当今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每次进攻和防守都要耗费较多的体能,所以对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要求较高。因此在训练中应该以有氧训练和力量素质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训练层次和不同的训练时期分别安排合理的训练方案。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的体能均衡合理的发展。

(三)体能与专项体能相结合

在篮球训练中,专项体能是从体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专项的特点和要求发展而来的身体素质。运动员在场上的反应能、速度、耐力、柔韧都是通过良好的专项体能训练得来的,所以专项体能的训练要与技术和战术相结合,使队员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加强对专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在训练中应该注意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密切结合,使运动员各种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并相互促进,从而促使运动员得到健康发展。

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有效的篮球体能训练,通过科学的方法发展专项体能训练,加强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测评,不断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为各级青少年体校和专业运动队输送更多、更优秀的篮球苗子。

参考文献:

[1] 袁守龙.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福海.现代篮球训练艺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篇4

摘 要:对改进组和对照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分别采用改进和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进行3个月的体能训练,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同时对其进行体能测试。从测试结果看,改进后的体能训练方式对于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有氧能力;速度耐力;力量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62-02

On the Biochemical Monitor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ZHOU Haila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653002, Guizhou China)

Abstract: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in improve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re trained respectively in improved and traditional way of physical training for 3 months. Their biochemical indexes are monitored and they receive physical condition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result of test, the improved way can improve the players'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and strength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way.

Key words: juniors' basketball; physical training;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strength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五部分训练,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对运动能力影响有较大的影响[1]。

本研究利用改进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给出的体能训练与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找出适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为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少年体校的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方法

训练改进组运动员在15 min内完成3 200 m跑发展有氧耐力;以变距折返跑发展速度耐力,具体安排为5-10-15递增的方式进行3组×4次;采用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下肢力(三级蛙跳)为主,扛杠铃下蹲为辅发展力量。对照组运动员仍然采用低强度的长跑发展有氧耐力;以10 m的等距折返跑发展速度耐力。并以杠铃负重为手段发展力量。以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体能训练。

1.2.2 测试方法

在训练结束后分别进行3 200 m跑、变距折返跑(5-10-15 m递增,进行3组)、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下肢力(三级蛙跳)进行测试。并在训练结束后即刻测试心率、血乳酸、CK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测试运动员在训练进行前后的血红蛋白值,监控有氧能力的变化。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实验的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

2 结 果

2.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 两组运动员的Hb值经过3个月的体能训练均显著性提高,RBC值业较训练前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没有显著性(表2)。两组之间相比较,运动员的Hb和RBC值接近。

m表示训练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 3 200 m跑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在完成3 200 m跑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提高,运动后即刻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3)。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改进组低于对照组。

2.3 变距折返跑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完成变距折返跑的成绩、运动后即刻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4)。改进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

2.4 力量测试结果 改进组运动员在进行力量测试时躯体侧卧和三级蛙跳的成绩好于对照组,特别是三级蛙跳的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组(表5)。两组运动员在运动后次日晨的CK值均显著低于运动结束后。改进组运动员次日晨的CK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的讨论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项指标反映机体的运氧能力。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篮球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越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越高[2]。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表2),两种训练方法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氧水平提高,也反映出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是较好的。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升高并不一定表示运动时的有氧能力提高,因为运动时的有氧能力是在一定强度下发挥作用的。

3.2 3 200 m跑测试结果的讨论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采用改进训练方法后运动员进行3 200 m跑测试的成绩与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运动后的心率显著低于采用普通训练方法的运动员。分析原因,3 200 m跑是篮管中心的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耐力测试的方法,篮球是在较高运动强度下进行对抗的运动项目,因此其应发展运动员在一定强度下的有氧能力。因此,采用规定时间内完成3 200 m跑就使得运动员的有氧训练的强度提高,使得心脏的功能增强,从而使得改进组运动员在进行定量运动时心率下降,这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

血乳酸值改进组也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目前常用的训练方法是低强度的长跑训练,与比赛中要求的高强度下的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差距[3]。研究表明有氧范围成绩提高,血乳酸观察值不变或下降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4]。研究表明,V•O2max可能无法有效评价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5]。改进组运动员采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 200 m跑的训练方式发展有氧耐力正是提高运动员在发展有氧时的运动强度,更接近于项目本身的要求。正是因为在一定强度下有氧能力的增强,从而使得改进组运动员在完成3 200 m定量测试时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这正是一定强度下有氧能力提高的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采用3 200 m跑进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都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3.3 变距折返跑测试结果的讨论

篮球是以冲刺、拼抢篮板、快速起动、全力滑步等极量运动强度动作为主导[6]。因此在比赛中对于跑动速度的提高和保持要求很高。变距折返跑测试的就是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改进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就采用5-10-15 m递增的方式进行折返跑训练,而对照组则依然采用跑距不变的方式进行折返跑练习。从变距折返跑的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改进组运动员的成绩要显著性好于对照组运动员,同时运动后即刻的心率也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这主要一方面是改进组运动员平时训练中就采用变距折返跑的形式训练运动员,这较普通训练更接近于真实的比赛情况;另一方面,本研究采用的变距折返跑距离短,主要测试队员的跑动速度,为了获得更高的跑动速度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应提高。因此改进组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可能与机体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得到提高有关,而血乳酸值的下降也证明了磷酸原供能能力的增强,减少了糖酵解的供能比例,从而使得运动员在完成折返跑时的速度提高,完成时间缩短且血乳酸值降低。

3.4 力量测试结果的讨论

力量测试采用1 min躯体侧卧和三级蛙跳两项分别测试运动员的腰腹和下肢力量。改进组运动员的测试成绩要好于对照组运动员。分析原因,改进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以非杠铃训练为主,加入了躯体侧卧和蛙跳等非负重的力量训练方式。一方面这样训练更接近篮球运动的实际,也使得训练涉及腰腹、下肢,变得更加全面;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肌肉中的肌纤维成份少于成年人,因此肌肉力量有限,以非负重的方式训练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青少年肌力的健康发展。而这一点从运动结束后即刻和次日晨的CK值的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定期检查运动员的血清CK活性,将CK的活性变化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科学依据,使教练员及时掌握运动员训练量的适应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减少运动损伤[7]。对照组运动员的CK值均高于改进组运动员,说明传统的力量训练方式对于肌肉的破坏较大。虽然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但是不利于青少年肌肉的正常发育,对以后的训练是一种阻碍。

4 结 论

1) 改进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式与普通方式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类似。

2) 采用规定时间的3 200 m跑和变距折返跑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速度耐力要好于采用低强度的长跑和定距折返跑。

3) 采用腰腹肌1 min屈体仰卧起坐、三级蛙跳为主,杠铃下蹲为辅发展青少年篮球力量较以杠铃负重的形式好且对青少年运动员肌肉的损害小,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采用。

参考文献:

[1]巩庆波,胡宗媛.浅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2007(2):58-59.

[2] 郑小萍,陈灵芝.大负荷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2):120-122.

[3] 白素丽,宋旭峰. 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J].体育学刊,2003(2):8.

[4] 黄峰.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特点及恢复手段[J].体育科技,2005,26(3): 45-47.

[5] 陈文聪,赖爱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供能特点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6): 127-129.

篇5

摘要竞走运动员的成绩与基础体能训练是分不开的。在基础训练时始终坚持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得到均衡的发展,为以后的运动成绩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专项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此可看出,在青少年基础训练时一般体能素质训练与专项体能素质训练应贯穿于全部基础训练阶段,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

关键词竞走运动员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在训练时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

一、一般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主要采用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均衡发展身体素质,为专项成绩提高奠定基础。

(一)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训练是发展有氧代谢的主要方法,常采用越野跑,长时间慢、中速走,走跑交替,长时间的球类练习来发展一般耐力。

竞走运动员开始从事业余竞走训练时,全年各个阶段都可安排一般耐力训练。准备期一般耐力的训练比重较大,常采用:

1.早操进行一般(30min-40min)的越野跑,一定距离(6km-8km)的走和跑练习。

2.准备活动安排30min-40min的球类活动。在一般耐力训练中,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来制定。跑的强度初一5min40s-6min10s/公里,初二5min10s-5min40s/公里,初三4min40s-5min10s/公里。走的强度初一6min-6min30s/公里,初二5min30s-6min/公里,初三5min-5min30s/公里。初一年总负荷量为4100km-5000km,一般耐力占30%,初二年总负荷量为4600km-5000km,一般耐力占25%,初三年总负荷量为5100km-5500km,一般耐力占25%。负荷量根据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防止高速度,大强度,逐步使耐力水平超过原有水平。

(二)力量训练

竞走运动的一般力量练习主要包括发展脚踝部、腰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注意在青少年时期不要采用过重的杠铃练习,安排计划时多采用既能增加肌肉力量又能增加肌肉伸展和放松能力的练习,具体实施手段如下:

练习一:象步走,上体前倾,左手扶左脚,右手扶右脚,直腿迈步前进距离60m;

练:直臂放松,前后大摆动100次-300次;

练习三:双手互牵胸前竞走,距离60m;

练习四:每迈一步上体前倾,如左腿在前,则用右手触及左脚,右腿向前则左手触及右脚,距离60m;

练习五:两腿前后分成大步,后腿用脚掌,前腿用脚跟过渡到后腿用脚尖,前腿用全脚掌,100次-300次;

练习六:“兔跳”80次-120次(要求动作协调放松,踝关节充分伸展);

练习七:两手支撑躯干前倾60-70度,伸屈踝100次-300次(要求支撑腿伸直,足跟着地,足尖蹬地,踝关节活动幅度达到最大);

练习八:仰卧起坐20次-60次;

练习九:仰卧摆腿30s-120s(要求摆动快速,两脚摆距约1m);

练习十:仰卧举腿抬体静止用力后放松躺在地上10次-20次(要求上体要接近两腿,并且协调用力);

练习十一:两手支撑转髋跳100次-300次(要求足跟足尖交替着转动近180度,骨盆沿身体纵轴转动);

练习十二:俯卧撑10次―30次或双杠双臂屈伸5次-15次。

经过力量训练,队员的一般力量都有所提高。

(三)速度训练

竞走速度训练一般采用接近专项、短于专项的大强度竞走练习,业余训练是打基础阶段,所以大强度训练比较少,具体安排有:

表1 速度训练的课次与项目强度

项目初一初二初三

强度课次/月强度课次/月强度课次/月

400m 2:20-2:40 6-8 2:00-2:20 8-12 1:50-2:00 12-16

1000m 5:30-5:50 6-8 5:10-5:30 8-12 4:40-5:00 12-16

(四)柔韧、协调和灵活性训练

安排训练计划时根据竞走技术的特点,要加强发展运动员肩、髋、膝、踝等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改善竞走技术动作的协调与均衡性。

练习一:扶肋木压肩,要求身体正对肋木,手扶肋木,双臂伸直,做压肩;

练:扶肋木压腿,要求脚尖腿正对前方,压腿时脚尖勾起;

练习三:踢腿,包括正踢、侧踢;

练习四:扶肋木转髋,前脚用脚跟支撑,后脚用脚尖支撑,两腿蹬地后迅速转髋180度;

练习五:双手叉腰交叉步走;

练习六:成坐势,两腿屈膝内盘两脚相触,两手压膝;

练习七:跪撑后倒;

练习八:从栏架迈过去迈回来。

经过训练,队员的柔韧性都有提高,采用立体体前屈测量法,测得训练前后的柔韧性指标是否有提高,来判断训练的实效性。

二、专项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专项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属于体能主导类技术型耐力项目,这类项目的训练特点以体能为主,以专项耐力为核心,而耐力是人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能力。其特征表现在时间在一定强度下肌肉的延续。竞走专项素质一般选用以下几种指标。

表2 常用的竞走专项素质指标

运动素质指标

一般耐力 5000m跑(男) 3000m跑(女)

专项耐力 15km竞走(男) 8km竞走(女)

速度 100m跑 400m竞走

力量后抛实心球俯卧撑仰卧起坐

(一)专项耐力训练

制定专项耐力的计划时,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采用接近自己最高成绩的速度,距离短于比赛距离。一般选用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法特莱克法等方法,具体练习如下:

练习一:采用(200m-1000m)距离,总量为专项的1/2左右,间歇时间控制在30s-60s,如安排400m10次-15次,强度保持在1min48s-2min00s,这种方法能提高耐受酸的能力。总量为专项的3/5左右,(600m-1000m)间歇时间控制在2min-4min,如安排1000m5次-6次,强度保持在5min10s-5min40s,这种方法能发展混氧代谢能力;

练:采用2000m-5000m距离,总量约专项的4/5,间歇时间较长。例:2000m2次-3次,强度保持在9:23-10:00或5000m1次-2次,强度保持在25min30s-26min00s。这种方法能发展混氧代谢能力;

练习三:采用时间40min-90min匀速跑,心率在140-160次/分,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这种方法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练习四:采用距离为10km-12km走或跑,练习时要求加速时要和个人最好成绩速度相差不多。这种方法可提高承受专项比赛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

(二)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对专项成绩的发挥起着直接的作用。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注重专项力量的练习:

练习一:加大难度的竞走训练,如上坡走和冬天的雪地走;

练:适当的跳跃练习,如两换跳、跳绳等;

练习三:负重摆背练习,100-300次。;

练习四:起伏地段的持续走;

练习五:单脚半蹲各50次×3;

练习六:原地弓步跳60次×3;

练习七:足跟走400米×3;

练习八:提踵100次×3。

通过专项体能训练,队员的运动成绩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上述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均是在遵循全年训练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根据全年训练各周期的任务实施训练

三、结论

良好的体能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因此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应贯穿于全部基础训练阶段。对青少年在这一基础训练阶段中,根据竞走的专项特点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规律,科学地采取一些符合少年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其健康的发展,为以后的运动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琳,牟少华.竞走运动与竞走运动员训练[M].民族出版社.2004.

[2] 赵亚平,王林.田径[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1-38.

篇6

【关键词】足球;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有机结合

一、技术、战术、体能训练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战术、体能训练都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足球比赛对体能和技能都要求很高,并且技术、战术的运用都是在以集体为背景,攻、防队员的位置在不停变换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良好的集体配合和个体体能做保证,运动员就不可能发挥其已有的技术,就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战术。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将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足球比赛是比赛双方在技术、战术、体能上的较量,而技术、战术、体能的有机结合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二、技术、战术、体能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法设计要求

1.训练方法的共性特点

①训练方法的多样性。适用于训练过程的方法有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微机辅助训练法等多种。适用于各种基本训练内容的方法有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游戏比赛等。为适应足球项目的特点,往往要将以上多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②训练方法的针对性。根据足球运动的技战术及分工合作等特点,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③组织形式的严密性和多样性。为适应实战中场上形式的变化,训练方法必须严密多样,以确保战时能够始终保持着攻、防兼备的战斗队形。④训练结构的复杂性。由于足球比赛是多人配合进行的,随着足球路线的变化、队员位置的切换、攻防形式的转换、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要求训练的结构一定要丰富充实。前、中、后三条线上的运动员在技战术上应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配合,组成攻防兼备的有机整体。

2.训练课程的设计要求

①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应结合训练任务、运动员的特点、运动员的比赛基础、比赛规则和打法特点等去选择和设计训练方法。体能训练应以速度和耐力为主;技术训练应以射门和传接球为主;战术训练应以一对一和二过一为主。如何设计出将三者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案,这是教练员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做30米的往返跑、接传来球、一对一攻防练习、二过一射门等训练时,既要考虑到速度训练与技术、战术训练的结合,又要考虑到足球比赛的实际。因为一对一和二过一的基本训练既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关键,又是战术组合的基础。一对一、二过一的战术在足球场上的任何位置、任何局部和区域上都可运用。而运动员在快速奔跑中接应传球,又是实现一对一、二过一的技术、战术基础。所以,教练员采用这样的训练方法,既能训练运动员的快速奔跑能力,又能使队员尽快掌握这一战术。②根据供能特点,合理安排训练负荷。足球运动员的训练都属于混合性练习,既含有四种强度的周期性活动,又含有灵活的非周期性活动。是在接触、直接对抗、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完成某一技术和战术配合的。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要考虑到负荷问题,即:提高ATP―CP的供能能力、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无氧混合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乳酸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的混合供能能力。在发展爆发力训练时应着重体现出强度大、次数及组数少的特点;在发展力量耐力训练时应着重体现出强度小、次数及组数多的特点,将爆发力强、速度快的攻击性技术(如门前射门等)与左右前后移动、跑动等技术组合起来;将若干防守与进攻技术结合,并与左右前后移动、跑动组成串联技术进行练习。③科学安排技术、战术与体能训练。准备阶段前期,可在突出体能训练的同时,适当安排技术、战术的训练;准备阶段后期,在突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强化体能训练。当然,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不管训练多么科学、多么严密,在许多方面与比赛环境仍会有很大的差别。教练员应在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本队教学比赛或其他性质的比赛。通过比赛,提高队员的实战对抗能力,积累比赛经验。

三、发展趋势

现代足球运动技术、战术迅速发展、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对抗日趋激烈,双方运动员的身体接触逐渐增多,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所采用和设计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将直接决定着球队的命运。技术、战术、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这将是每位足球教练员应该认真探索的实践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雷,张绰庵,刘丽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分析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1).

[2]陈静飞,王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科学大众,2009(2).

[3]郑瑾,谷忠德,吴耀宇.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及测试方法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6(2).

篇7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科学化与合理化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着重对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期望能够实现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更加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进而能够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的竞技水平,使我国的网球事业蓬勃发展,后继有人。

关键词 中国青少年 网球运动员 科学化 合理化 途径

一、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还是在一个探究与摸索的过程中,国内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无论是在竞技水平还是在训练方式方法等方面同国外青少年运动员相比特别是欧洲国家的运动员均有较大差距,通过吸收国外网球运动训练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问题:第一,指导思想不明确,对世界网坛发展趋势研究不深、不透;第二,青少年在训练中对“全面、快速、进攻、变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把握不够;第三,教练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第四,青少年网球比赛赛制不合理,年龄段划分过于机械化。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年龄与国外相仿的青少年运动员相比,技、战术水平差距还是很大。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训练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所要去仔细思考的。

二、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途径的发展对策

(一)青少年早期训练对策研究

目前世界上对网球运动员的培养趋于早龄化,但过早的训练未必就是进行专项化的训练。虽然我国青少年过早专项化训练表面上比赛成绩突飞猛进,进而显现出我国青少年选手与国外同年龄段的选手水平相差无几,但是当进入了职业化发展阶段,慢慢的就与国外选手水平的差距就拉大了。当今世界网球发展的总趋势是向更快、更狠,和更活的方向发展。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该怎样应对,实在是困难重重。首先,我们教练员要在思想观念上敢于去打破过去陈旧理论的条条框框,对青少年训练要科学化,创新发展。其次,对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早期的训练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动作的严格规范;加强手感方面的训练;注重技术动作可迁移性的灵活性;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严格把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早期的训练,才能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并为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青少年后期训练发展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后期的训练依然很重要,这一阶段训练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进入职业化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后期的训练,我们应该根据其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不同确定其相应的训练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青少年后期网球运动员训练所出现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有助于提高其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一,教练综合训练素质的提高。教练员应当是经历过正规的训练和比赛,而且应当在专业训练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等方面做到精通。教练员要多看高水平比赛,或者关网球运动员训练方面的书籍,进行分析探索,创新训练方法。教练员应该时时关注了解国外网球比赛训练的最新动态,借鉴国外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来促进自己网球运动训练的水平,以期达到训练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水平。

第二培养青少年对网球训练的兴趣。教练员应该注意将多种形式的小游戏融合在网球训练课中,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使他们在游戏的形式中进行网球的训练。

第三,因材施教,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首先,对于9-12岁的网球运动员,高强度重复的技术训练是不宜的,应着重培养其球感以及对网球基础技术的稳定性训练;其次,对于12-16岁的网球运动员来说,该年龄段是技术的“全面准备期”,训练的特点是击球的稳定和熟练,应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训练。再者,对于16-18岁的网球运动员,他们一般性基础技术已经比较全面的掌握,但由于大多数运动员缺乏实战的经验,因此要经常组织教学比赛,培养战术意识。

第四,加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缺乏实战经验,心理素质较差,因此教练员应该尽早发现他们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的对其加油鼓励,在实战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第五,加强优秀的14-18岁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我国网球运动员体能普遍较差,往往导致诸多失误。因此应加强青少年时期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大多数运动项目中赢得比赛的基础,网球运动也不例外。所以在体能训练中,教练员应引导运动员在网球比赛不只是技战术的比拼,还是对体能的考验。

三、结论

(一)依据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不同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训练。

(二)只有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训练途径,才能使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训练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促进我国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比赛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提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才能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信心,综合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改善。

(四)教练员综合训练素质非常重要,教练员是指导者,技战术等的传授者,在探索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科学化与合理化训练的途径中,教练员的角色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国网球运动事业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我国网球运动能否跻身于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刘献武.运动员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 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

[4] 矫丽华.网球运动员心理遗传素质与选材的相关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第20卷第2期).

篇8

【关键词】射箭;运动员;训练方法

重视常规训练是青少年射箭运动员在射箭赛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保障,通过常规训练运动员可以认识到自身在基本技术、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力量素质等方面的欠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巩固,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而对于青少年以及缺乏竞赛经验的射箭运动员来说,重视基本技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体能素质训练以及力量素质训练更加具有必要性。无论是对于专业能力较强以及具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还是较为年轻缺乏竞赛经验的运动员来说,要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射箭运动员运动成绩得到提升。

(一)基础技术训练

基础技术训练在青少年射箭常规训练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众多教练员普遍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射箭运动对运动员自身基础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具备科学的基础技术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和成绩的先决条件。射箭运动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做到动作的一致性、协调性,无论是站立、开弓、瞄准还是撒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使动作变形,影响到运动成绩。

射箭运动的基本动作训练包括站位、举弓、开弓、靠位、继续用力、撒放、结束动作等动作。教练员在教学中始终要求运动员做到技术动作的一致性,具体要做到八个动作的一致:1、两脚站立的姿势及用力一致,两腿间的距离、两脚与射线及中心线的角度都不能变;2、推弓手的用力一致,用力点必须清楚、固定,最好接近弓的中心位置;3、钩弦方法与用力一致,三指的用力不变,并将弦钩稳、钩牢,防止弦手的滑脱,以免造成拉弓臂小臂及钩弦手用力发僵,造成力量“内合”,并会产生检散等错误动作;4、两肩位置、头部位置保持一致;5、靠位动作保持一致,弓弦靠到鼻尖、嘴、下巴、胸前的位置固定不变;6、瞄准与继续用力的时间保持一致;7、在瞄准和继续用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动作一致,加强固势动作的正确用力;8、撤放后保持姿势一致,撤放后应保持原姿势和用力二秒钟左右,以进一步加强各部肌肉的用力。在对射箭基本技术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明确基本动作的标准,通过示范与指导使运动员保持正确稳定、一致的基本动作,同时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身上存在的基本技术问题进行及时纠正、解决,防止运动员将不良动作养成。在训练中,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水平、年龄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保证运动员的进步具有依据。

(二)心理素质训练

射箭运动属于技能性、准确性类项目,所以射箭运动员在参加竞技的过程中,不仅要具有稳定平衡的能力、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等,还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高水平赛事中,由于比赛要求较高的技术难度所以运动员将面临较大的比赛压力,此时运动员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对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用SFBC(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来为运动员建立自信心,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主要是要引导运动员使用积极的观点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运动员进行积极的改变,心理素质训练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为自己设立目标,通过对运动员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使运动员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小的改变来引导运动员的情绪;在运动员需要面临比赛并且面临较大比赛压力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行为程序训练方法来缓解运动员心理压力,行为程序训练包括准备阶段、表象阶段、注意力集中阶段、比赛阶段以及评估阶段五个部分,在准备阶段主要是调整运动员的整体状况,引导运动员具备合理的期望值,表象阶段要引导运动员对比赛的感觉技术动作进行想象,注意力集中阶段主要是引导运动员给予自己暗示来集中注意力,在以平静的心态进行比赛后对训练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行为程序训练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或减少外部环境对运动员的干扰,同时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的养成。在射箭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重视通过鼓励等方法来克服运动员自身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通过使用细致、耐心的态度来对运动员进行疏导,使运动员保持轻松、自信、乐观的态度。

(三)体能素质训练

射箭运动员进行的体能素质训练包括力量、灵敏度、耐力、柔韧度、协调能力以及速度等。体能是运动员自身身体器官和系统能够表现出的能力,体能受到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训练的双重影响,一些青少年射箭运动员并不具备优秀的体能,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进行加强,而一些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射箭运动员同样也需要通过训练来维持自身的体能,由于体能的质量与能否从事体育活动以及能否获得较好成绩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重视体能素质训练对提高射箭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能训练的方法可以根据针对性的训练分为五类:第一类以力量训练为主,使用的器械包括哑铃、杠铃等,通过这些器械的使用进行负重阻抗力联系来提高运动员的一般力量;第二类以专项力量训练为主,使用拉力器或直接使用弓进行克服弹性阻力训练来加强与射箭运动紧密相关的力量;第三类以耐力训练为主,如通过长跑、爬山、游泳等提高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第四类为协调能力训练为主,如游泳、平衡能力联系等;第五类以柔韧性训练为主,通过体操或者辅助器械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拉伸或者使各个关节得到活动等。体能训练负荷进废退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进废退原则是指体能素质不经常训练则会减退,而是适应性原则则指运动员在体能素质初始阶段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发生,但是在坚持下,机体会从不适应向适应发展。有这两个原则可以看出,无论是体能较好或者是体能稍差的运动员都要重视体能素质训练,同时教练员要培养运动员的意志,从而能够让运动员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力量素质训练

射箭运动对运动员力量素质要求较高,在射箭运动中,弓的硬度与箭的速度成正比,而箭的速度决定着是否容易命中目标,而弓的硬度与运动员的力量同样成正比,运动员自身力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射箭的稳定性同时决定着运动员是否会有损伤发生,所以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系统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十分重要。

由于力量素质训练属于体能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力量素质训练遵循着循序渐进原则与适应性原则,这就要求在力量训练中运动员要做到持之以恒。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性别、年龄、技术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在引导运动员进行局部训练实现肌群的形成后通过协调性训练实现肌肉间的协调。力量素质强化训练阶段一般安排在没有紧密赛事的时间段,通过2—4周的实践开展适应性训练,8—10周的时间开展强化训练,2—3周时间开展巩固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力量素质。而在比赛频繁的时期,由于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存在一定的冲突,所以这个阶段的力量训练以保持训练为主,通过减少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来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杨世勇等.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 体能恢复 短跑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前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短跑属于短时间、大强度的无氧运动。运动员在每次训练结束后,能否迅速而充分得到恢复,将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成绩的提高。通过调查发现:国内优秀运动员在向世界较高水平过度的训练过程中,在继续发展技术的基础上恢复手段成为成绩增长德重要因素。我们还应深入研究短跑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的理论,以便对短跑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做更进一步的指导,以提高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的效率,促进短跑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隆化县存瑞中学12名短跑选手,其中男短跑运动员名6,女短跑运动员6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INTERNET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短跑体能恢复方法、短跑速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重点阅读和分析,并做分类整理、综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该校教练员的走访,了解了短跑训练的恢复性训练的方法。

3.实验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将12名短跑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恢复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新式的恢复性训练方法,实验前对两组运动员相关指标进行的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注重安排轻松愉快、富有趣味性的恢复手段等。在每次训练课中应根据采用手段的不同性质安排不同的间 歇时间与方式,各种训练手段搭配也要考虑到恢复。如大强度的训练手段之后可加入轻松愉快、富有节奏 件的训练手段,以利于恢复。在小周期中各训练课的内容,负荷安排和训练手段的采用都应考虑运动员的 恢复。上、下午两次课的训练,一般训练内容和负荷要不同,并把主要训练课放在下午。营养良好的训练与休息的生活制度,能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一)物理学方法

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电、温度、压力等物理刺激,以加速体内微循环进而达到活 血散淤的作用。理疗的设备、器械很多,这里只介绍几种常用的器械。如各种水疗、按摩、理疗、吸氧、空气负离子疗法等。其中水疗包括淋浴、盆浴、浸浴、涡流浴、脉冲式水力按摩浴、桑拿浴和蒸气浴等。

(二)医学与生物学方法

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对运动员训练后及时补充有机体的消耗。由于短跑项目属于速度、力量性、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运动员的体能恢复要注重补充糖、碱性盐类、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运动后吃不同的糖,对身体不同部位糖贮存的恢复就有不同的影响。果糖有利于肝糖元的恢复,葡萄糖及淀粉则对肌糖元的恢复更为有利。

(三)心理疗法

由于短跑运动员产生疲劳的部位最易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神经能消耗往大于体能消耗。通过心理手段预防疲劳、促进恢复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动机形成的基础;了解疲劳是否正常的训练结果;处理紧张和挫折的能力;安排适应各种比赛紧张情况的模拟训练;良好的队风。教练员在训练中可以考虑采用通过语言提示、暗示、诱导等心理训练方法,调节运动员大脑皮层的功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四)泡沫轴滚压法

筋膜,是一种包覆于身体(肌肉)的软组织(紧度高的结缔组织),你可以想像成包香肠的那层皮,虽然功能性不高,但可能会因为伤害、疾病、活动量太少或感染而紧绷或沾黏肌肉,让运动员的活动受限。这些影响可能会降低柔软度、耐力,对协调控制等都有一定影响。若长期忽略这些状况,有可能改变关节功能,导致疼痛与近一步的病理伤害发生。而透过SMR,能有伸展紧绷肌肉与筋膜、促进沾黏的组织放松、促进组织与血液循环,并增加身体柔软度以调整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体能恢复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关键,这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途径,是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中学生的短跑训练体能恢复方法对增加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实用性,可以得出中学生短跑训练新式体能恢复方法对运动员训练后体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二)建议

首先,短跑体能恢复训练方法的应从观念、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有个全面的更新。其次,通过在专业运动员体能恢复理论基础上结合适合我国中学生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在体能恢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对短跑项目特征的认识和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要根据不同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选择和设计一些符合现代短跑训练体能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约翰・A・霍利,等..跑步[M].徐昌豹,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篇10

摘 要:高空争夺是现代篮球比赛的特点之一,也是在篮球比赛中取得主动的关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

1.前言

1.1选题依据

现代篮球比赛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高空拼抢不断加剧。高空优势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也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的专项素质,它取决于力量、速度、柔韧等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目前篮球界对于如何提高弹跳力的问题观点较多,有的教练员强调以突出发展某项素质(如力量或速度等),即以突出发展优势的方法来提高弹跳力;而有的教练员则认为,弹跳力的发展应建立在与弹跳有关素质的均衡发展之上;本文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这一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进行研究,为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中进程中,无数比赛典例证明,篮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90年代,世界篮球运动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拼抢更加激烈,谁能获得高空优势,谁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关于高空优势除了决定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则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

许博等人在“篮球专项素质及其训练方法”一文中,提到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的专项素质,它取决于力量,速度等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但目前篮球界对于如何提高弹跳力的问题观点较多。通过对篮球运动弹跳的特点,弹跳训练的原则,弹跳训练的三方面。认为:与多种技术动作相结合的弹跳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空间优势的必备条件;篮球运动是应看中发展肌肉离心收缩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层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在弹跳训练中应贯彻“补缺”训练思想。

胡本东在“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及其训练”一文中,提到现在篮球竞技运动不仅是比技术,比战术,比作风,同时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较量,运动实践已证明,运动员要想合理,灵活,准确地在场上运用各种技术,战术来攻击对方,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而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弹跳力,弹跳力在篮球运动中表现出不同形式,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运动员弹跳动作分析,找出影响弹跳力的构成因素,制作训练方法,从而来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

王加强在“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及其生理依据”一文中,通过对上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和其他文献资料中报道的篮球弹跳力的训练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的设计研究,找出影响弹跳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弹跳力训练方法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以后的体能训练中提供需要。

综上所述,现在人们对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有很好的了解。通过对于资料的查阅,了解弹跳力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目前在国内对于篮球运动弹跳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具体的训练方法还是相对较少。各地方队伍在训练方面缺乏更多的训练内容,本论文通过针对弹跳力的各方面分析,提出一些训练方法,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提供需要。

2.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训练学专著,利用中文期刊数据库搜索阅读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面的科研论文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论证,为本课题打下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对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向有关的专家、学者通过面谈的形式进行咨询。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弹跳力的因素

弹跳力属于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快速力量具有专项化的特点,所以完成动作时正确技术的要求也很关键。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表现出各种跳跃动作,有优美的凌空高跳、有迅速反应的快跳和激烈争夺的连续跳,高跳主要表现在:起跳腾空后,身体有较长时间的滞空,便于空中有效地完成技术的动作。快跳主要表现在:适应攻守变化的节奏,把握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随着篮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起跳动作上由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发展成为变向、跨步转身及不规则对抗下的多种起跳动作。起跳后由空中收腹发展成为空中转体、变向、空中位移等动作。要完成这些的动作还需要很好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等素质。

综上所述,弹跳力的影响因素除了神经肌肉学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运动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发展运动员弹跳力时,最大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以及躯干稳定性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弹跳力能力的提高。

3.2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特点

弹跳力是指运动员起跳时两腿做蹬伸动作与躯干和两臂配合所爆发的一种力量,它使运动员向上运动。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通过运动员的髋、膝、踝关节屈伸动作,以及腰背、腿肌群和两臂的协同用力,给予地面以作用力,使地面产生一个与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运动员,使运动员获得向上的加速度,而跳起腾空。弹跳力越好,起跳越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不仅要有绝对高度和速度,而且还要掌握好起跳的时机,能在各种情况下向各个方向及时起跳,跳起后还要能控制身体平衡,能准确地落地并能迅速投入下一个战术行动。从起跳方式看,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有单脚起跳,也有双脚起跳,有原地起跳,也有行进间起跳,有跳一次的,更有连续多次跳起的,要求尽量跳得高,跳得快,滞空时间要长,而且空中的动作变化还要多。

3.3弹跳力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意义

弹跳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

弹跳力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是由篮球运动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篮球比赛是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篮圈距地面距离是3.05米,所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了突出的弹跳力(即跳的高),再加上身高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篮下攻击力,从而在攻守中出色得完成投篮、补篮、扣篮及空中封盖、抢断、争抢篮板球等技术。篮球运动的主要体能特征是速度和高度。运动员在比赛中要不停的快速移动(突破、快下、回防)和做起跳(封盖、跳投、争抢篮板)的动作。因此,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4.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中的弹跳力有着它独有的特点,如,随意性,连续跳等。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对它的训练就必须与各种技术要求和比赛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增强训练的实效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骨骼等发育还不完全,在青少年弹跳力的训练中,要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应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

参考文献

[1] 王宝林.如何发展我国青年女篮的速度和弹跳[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4):21

[2] 魏如亭.浅析少年的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J].体育科技,1993(7):21.

[3] 王加强.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及其生理依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7-80.

[4] 王清智.浅谈如何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