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

篇1

强光照射是吊兰叶子尖发黄干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将吊兰长时间放在强光下面养护,吊兰的叶子就会因为强光而被晒伤,叶子就会出现发黄、干枯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将吊兰移至散光较好的地方养护,吊兰的叶子才能恢复正常。

2、浇水不当

浇水不当也会导致吊兰叶子尖发黄干枯,平时给吊兰浇水只需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如果每次浇水过多导致土壤积水,吊兰的根系就会因为积水而糜烂,并且根系会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植株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3、土壤板结

此外吊兰叶子尖发黄干枯还可能是因为土壤板结造成的,土壤板结后土质会变得非常硬,肥料和水分就不能渗透到土壤内被吊兰根系吸收。建议吊兰每养殖1~2年换盆一次,并且换盆的时间要选择在春天或秋天。

4、施肥过多

篇2

关键词:玉米标准化耕作;整地;中耕

1 整地技术

1.1整地标准

春玉米收获后最好立即灭茬,进行冬前深耕。这样经过冬春冻融,有利于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冻死虫蛹,减轻虫害;有利于积蓄雨雪,减少地表径流,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土肥相融,提高土壤肥力。春玉米耕深一般以25~35 cm为宜,具体耕作要因地制宜,凡上沙下黏或上黏下沙、耕层以下紧接着有黏土层的,可适当深耕,以便沙黏结合,改造土层;如果土壤较薄,下层为沙砾或流沙,则不宜深耕;上碱下不碱的,可适当深耕;下碱上不碱的,要适当浅耕,不要把碱土翻上来;土层深厚、地力较高、施基肥较多的地块可深更一些,反之,应浅耕。

深耕有一定的后效,北方旱作农田翻耕后有2~3年后效,因此,土壤不必年年翻耕,否则矿质化过快,土壤养分耗损大,且不经济。干旱地区冬前深耕后,应及时耙耢,防止跑墒。但一般地区冬前耕地也必须在早春土壤刚解冻时,及时耙耢减少蒸发。

1.2土壤耕作质量检查

1.2.1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 玉米标准化耕作措施包含对土壤作用深度的指标,如翻耕深度、播前耙地、开沟深度等。这些指标与玉米出苗、根系发育等有密切关系,是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检查深度可在作业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作业完成后,沿农田对角线逐点检查。

有无重耕或漏耕可以由作业机工作幅宽求得。重耕会造成地面不平,降低工效,增加能耗;漏耕则会使玉米出苗不齐、生长不匀,增加田间管理的难度。生产中如果出现大面积耕作深度不够或漏耕,则需返工。

1.2.2地面平整度 地面子整度是指地块内不能有高包、洼坑脊沟存在,否则会引起农田内水分再分配,导致一块田地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状况出现显着差异。尤其对灌溉农区和盐碱土壤,平整度更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土地平整度检查,必须从犁地作业开始把关,如正确开犁、耕深一致、没有重耕和漏耕等。辅助作业的平地效果只有在基本作业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2.3碎土程度 要求土壤碎散到一定程度,即绵而不细。理想的土壤团块大小应该是既没有比0.5~1 mm小的多的土块,也没有比5~6 mm大的多的土块。因为微细的土粒将堵塞空隙,而大土块会影响种子与土粒紧密接触吸收水分,还会阻止幼苗出土。

土壤碎散程度,间接反映水分状况。在过湿或过干的情况下耕作是造成大土块的原因,出现这一情况,说明土壤水分已被大量损失,所以检查碎土状况的同时要检查耕层墒情。检查耕作后的碎土程度,通常是以每平方米地面上出现某一直径的土块数为指示。同时也要检查在耕层内纵向分布的土块,这些土块的存在是造成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

在过干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只有等待降雨和灌溉后去消除它们,过湿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如耕后水分合适,应及时用表土耕作措施将土块破碎。

1.2.4疏松度 过于紧实和过于疏松的土层均对玉米生长发育不利。检查疏松度一要抓住耕层有无中层板结,二要注意播前耕层是否过于松软。

由于土壤过湿或多次作业,耕层中容易形成中层板结,而地表观察时,不易发现。所以疏松度的检查不能观察土表状态,而要用土壤坚实度检测仪,检查全耕层中有无板结层存在。破除中层板结的较好办法是播前全面深松以及玉米现行后及时中耕松土。

播种前耕层不能太松,太松不仅使种子与土粒接触不紧,而且使播种深度不匀,幼苗不齐,甚至引起幼苗期根系接触不到土壤而受旱。播前或播后镇压可调节过松现象,一般是播前松土深度不超过播种深度为宜。

2 中耕技术

中耕主要在玉米出苗之后封垄之前进行。这期间由于降雨、人畜在田间的操作,耕层结构逐渐由松变紧,同时还有杂草滋生,这都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而且随着玉米的进一步生长,根系需要向更深土层伸展,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此期要进行中耕。中耕可以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接纳较多的雨水;增加土壤空气,提高地温,促进根系下扎和幼苗生长;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另外,干旱时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管孔隙,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作用;大雨后中耕,能起到散墒除涝作用,对于盐碱地还有抑制盐分上升的作用。

篇3

一、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原因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肥的施用量过多

这是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主要原因。蔬菜地的产出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农民在生产中肥料的投入量较多,据调查,蔬菜地的肥料投入量一般在每亩300公斤(实物),尤其保护地栽培肥料投入更多,有的日光温室大棚亩施化肥实物超过600公斤,远远超过作物的实际需要量,人为的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肥力出现某些衰退,有机质匮乏,土壤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蔬菜生长。另外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土壤中盐离子增多,pH值升高,土壤盐渍化加重,防碍根系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生长。

2.施肥不平衡

由于当前农民在施肥中主要是施大量的氮、磷肥和少量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基本不用,这样多年连作的蔬菜地,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锌、硼、钼、铜、锰等微量元素,而土壤中又没有及时补充微肥,致使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日渐减少,因此有的地块严重缺少微量元素,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3.耕作制度和方式不合理

农民在蔬菜种植中多实行茬茬相扣间套作,多用人工翻栽,未用牛犁深翻,致使犁底层逐渐变浅,从而活土层变浅。另外连作使病菌虫害在土壤中积累增多,危害加重,根系因而受害腐烂,甚至全株枯死。由于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增加,造成蔬菜污染。

二、蔬菜地土壤恶化的治理方法

1.大量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蓄热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缓解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其抗病抗灾能力。另外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并且含量均衡,能够缓解土壤中的养分平衡状况。

2.轮作换茬、适当晾茬

一块地里不要年年季季种一种蔬菜品种,可进行轮作换茬种另一类蔬菜品种,如瓜类与葱类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减轻毒素的毒害作用。另外种植多年以后,可以把握季节,适当休闲,如露天菜地可利用冬季休闲时进行深翻晒土冻土,消灭病虫源,恢复地力。

3.开展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微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测土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蔬菜的需肥特性来制定施肥配方,配方中最好加入微量元素肥料,以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微肥可作底肥或作根外追肥,一般情况下作基肥的锌肥(硫酸锌)亩施1~1.50千克、硼肥(硼砂)0.3~00.50千克、钼肥(钼酸铵)0.10~0.20千克、铜肥(硫酸铜)1~2千克,锰肥(硫酸锰)2~3千克。根外追肥硫酸锌可用0.05~0.20%浓度,硼砂可用0.10~0.25%浓度,钼酸铵可用0.02~0.05%浓度,硫酸铜可用0.02~0.05%浓度,硫酸锰可用0.10~0. 20%浓度。

篇4

一、传统耕作模式的弊端

一是土壤耕作缺乏制度化。主要原因是牡丹江市属山区、半山区,丘陵漫岗、超坡度耕地块面积较大,不利于机械作业。除此以外,“小地块大机具”的矛盾仍然是制约耕作制度建立的主要客观因素。联产承包到户以来形成的土地相对零散不连片、种植作物品种杂“花花田”,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实行统一种植,统一耕喧,因此无法按耕作制度的要求运用耕法,实行科学的轮耕轮作;连年翻、耙、起、(压),小四轮倒垄耕作以及随意耕作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是耕法不合理,机具科技含量低,作业程序多。翻地、耙地、起垄、播种、镇压作业一直是传统耕作中最基本的耕作方式,拖拉机与农机具反复多次进地单相作业,除增加了作业成本外,更加使土壤压实严重,耕作土壤下层28-35cm处已经形成的坚硬犁底层,犁底层的土壤容重在1.4-1.5g/em3以上,影响土壤的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并带来杂草、病虫的伴生性危害。

三是水土流失、土壤板结严重。随着土壤熟化和土地利用时间的延长,土壤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养,加之连续耕作不断地对土壤压实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土壤质量和理化性持续恶化。土壤的团粒结构遭破坏,有机质含量降低,保墒抗旱能力减弱,加上地表,加剧了土壤的风蚀和水土流失,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蓄热与保墒增肥作用明显降低。据监测,土壤有机质已经由开垦前的6%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8%左右,而且仍在以平均每年0.1%的速度下降。

四是耕作水平不高,达不到耕作制度及农业标准化要求。一些地方由于片面追求整地面积,造成翻多耙少、翻耙脱节,耕地过程也是失墒过程,翻地失墒十分严重,翻耕地表蒸发强烈,蓄水少,遇到大雨雨滴直接拍打地面,造成表土碎化封闭孔道、表层结壳,水分无法渗入,很快产生径流,带走大量土壤资源。同时小型机具大量进入田间进行土壤的基本耕作,由于动力不够,只能在18-20cm左右浅层耕作,造成了犁底层上移。由于耕作层浅犁底层硬,影响了通风透水透气,使深层水分得不到利用。

二、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为农业机械化领域一项新型耕作制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普遍应用,可以说是人类耕作从认识自然、改造干预自然到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根据牡丹江目前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如耕地质量、农业气候条件和播种作物及当前主要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按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耕作措施组合成保护性耕作方案。重点要实施以机械化抗旱保墒为主要目的的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机械化联合整地播种技术、机械化少(免)耕播种技术。具体组合方案如下:

1、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机械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组合方案。坡耕地旱山区适用于此方案,采取间隔深松和带状横坡耕作,防止跑土、跑肥,并逐年加深耕作层,形成横坡虚实相间的耕层构造和虚部蓄水,实部保水的效果。旱山区土壤深松必须沿等高线作业。

2、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机械化联合整地播种技术组合方案。此方案以深松为基础,蓄水保墒为核心,加强松翻力度,减少作业次数,彻底解决土地板结问题,三年一五年深松一次,深翻一次。黑土层厚的地块翻地深度不小于25cm,黑土层薄和白浆土地块可采用浅翻深松,在土壤压实特别严重的地块可采用心土耕作(深松深度超过40cm)。适合绝大多数平原易旱区域。

3、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机械化联合整地播种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组合方案。此方案特别适用于平原易旱玉米种植区。目前牡丹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旱作区域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很大。2011年的严重伏旱导致许多地块玉米减产三至五成,有些地块甚至绝产。此方案的应用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秸秆还田腐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还冲性,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采用了此方案的地块,在2011年伏旱灾害中受到的影响很小。

4、机械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方案。应用少耕免耕播种机械一项技术在耕地中一次作业完成对耕地的保护性耕作,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减轻土壤压实,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低碳生产”。对于坡度较大、土壤墒情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适用于此方案。

篇5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 病害 防治

1.选种

宜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强的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2.施肥 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 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可用钼酸铵5g,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并要在24h内播种,以防菌种失去活性。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机械条播,不仅效率高,进度快,有利于抢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60cm,窄行20cm,株距12~14cm,留苗18.0~22.5万株/hm2。

3.田间管理

3.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要毁掉重种,若能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效果都不好。方法:一是人工锄,二是用耙破除。

3.2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苗。断垄25cm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断垄25cm以上者,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最好将子叶展开、对生单叶尚未展开的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移栽后及时浇水。补种也应及早进行,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根系、根瘤发育,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间定苗时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杂株,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3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除杂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显着。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苗高15~17cm进行第2次,开花前进行第3次。深度以第1次浅、第2次深、第3次再浅为原则。除草还可以用化学除草剂:①播后芽前除草剂。可使用乙草胺,使用时严格掌握药量和用水量,土壤墒情好可适当减少水量;如墒情较差,比较干旱,一定要加大水量,但药量不需增加,一般用水600~900kg/hm2。②苗后除草剂。15%的稳杀得750~900mL/hm2除单子叶杂草,25%苯达松水剂4 500mL/hm2除双子叶杂草,防除菟丝子及单子叶杂草可使用48%的地乐胺乳油3 375~3 750mL/hm2对水450~750kg喷雾。

3.4预防大豆落花落荚。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失调;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植株群体光照恶化;病虫危害;暴风雨袭击等。主要预防措施:①培育和选用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率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的高产良N。②细致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足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③合理密植,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保证在较理想的群体状态下,使个体发育健壮,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矛盾。④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促使苗壮,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多积累光合产物,满足花荚的营养需要,减少脱落。⑤依据大豆生育特点,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⑦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现营养生长过旺,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的状况,从而减少脱落。

4.病虫害防治

4.1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上有锈斑,后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豆荚减少,瘪粒增加,产量下降,防治此病要及时清沟排水降湿,发病后用粉锈宁450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

4.2大豆立枯病: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

4.3大豆根结线虫病:(1)生物防治。大豆保根菌剂每公顷所需大豆种子用液1500-2250ml拌种,以高剂量防效更好。也可每公顷1050千克与种肥混施。另外用豆丰1号生防颗粒剂,每公顷75-150千克,与种肥混施。(2)化学药剂防治。①种衣剂拌种,一般含有呋喃丹成分。②土壤施药,3%呋喃丹颗粒处理土壤。一般每公顷呋喃丹颗粒剂150-180千克。

篇6

关键词:土壤;次生盐渍化;调研

临沭县蔬菜种植面积目前约10000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1000亩,大拱棚蔬菜面积5000亩,中小拱棚蔬菜面积4000亩。该县蔬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郑山街道、曹庄镇、大兴镇、临沭街道、白旄镇、玉山镇等镇街。种植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西瓜、芹菜、小香瓜、草莓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临沭县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也困扰着广大的种植户,为此,笔者开展了此项工作的调查,现把情况总结如下:

1 调查研究工作

2011-2012年以来,先后走访了临沭县8个镇街的80多位农户。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农户反映和实地观测,调查相关信息,信息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年限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化肥投入情况:作物产量变化与盐渍化程度的关系;盐渍化土壤的外观特征;盐渍化土壤与植株农艺性状变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土壤酸化的关系等,同时,采集一定数量的土样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化验结果,结合调查问卷掌握保护地蔬菜土壤盐渍化基本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2 基本情况

2.1 盐渍化土壤的外观特征 调查发现一般大棚作物种植2-3年后开始出现问题:一方面土壤表层出现“青苔”、“红化”、“白霜”等异常现象;另一方面土壤表现为明显的板结现象。出现“青苔”时,一般地表湿度大,检测发现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一般达到1-2‰;出现“白霜”时即土壤表层积累一层盐霜,百姓称之为“白碱”,此时土壤盐分可达2-4‰;出现“红化”时,土壤表面出现大量紫球藻,使土壤表面呈现砖红色,此时土壤盐分含量可达到5‰。在调查的80农户中,21个大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次生盐渍化现象,占调查对象的26%。

2.2 土壤次生盐渍化与蔬菜农艺性状变化的关系

2.2.1 影响生根 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蔬菜往往表现为:秧苗栽植后缓苗慢,红根、黑根多,白根少,根系不下扎,严重时,根系变褐色坏死,容易造成烂根烂苗,甚至植株停止生长,从下向上逐渐干枯。

2.2.2 生理性萎蔫 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蔬菜叶片缺乏活力,表现为叶面积小、叶色加深、无光泽,严重时中午出现萎蔫,晚间缓慢恢复正常。同时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容易落花落果。

2.2.3 病害明显增多 一方面蔬菜缺素症明显增多。如小叶病、番茄脐腐病等;另一方面各类生理性土传病害频发。青枯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从种到收都会发生。

2.2.4 蔬菜产量下降 以辣椒为例:土壤盐分超过2‰时,产量一般下降5-10%;当土壤盐分超过3‰时,产量一般下降10-25%;土壤盐分超过5‰时,产量一般下降25-30%.

2.2.5 品质下降,商品性差 如萝卜、莴苣出现空心,肉质变硬;黄瓜蜂腰、大头、弯瓜;叶菜类叶色暗、茎叶硬,食味差;茄子底部发黑腐烂,番茄僵果等等,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价值。

2.3 化肥投入情况。

2.3.1 养分投入大大超过蔬菜需要 通过对20个黄瓜种植户实地调查表明:黄瓜平均产量为6971.4kg/亩,而使用化肥的数量:氮为141.9kg/亩、磷为195.9kg/亩、钾为82.9kg/亩。对比亩产7000kg大棚黄瓜的养分吸收量,氮为19.1kg/亩、磷为9.1kg/亩、钾为24.3kg/亩,显然养分投入大大超过蔬菜的实际需要,氮为7.4倍、磷为21.5倍、钾为3.4倍。

2.3.2 养分投入极不平衡 从20余个调查用户来看,氮肥用量最低的为52.39kg/亩;最高的为134.91/亩,平均为89kg/亩;磷的用量,最少的只有16.09kg/亩,最大的高达150.24/亩;钾的投入普遍很少,一般在15.17-61.08/亩之间。显然养分投入极不平衡。

2.4 蔬菜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土壤酸化的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保护地土壤pH值与含盐量呈极显著负作用,即土壤pH值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据此,我们选择当年、1年、3年、5年、7年、10年棚龄的种植户各10户取土化验,化验全盐量和ph值,并求出平均值。化验结果见表1,从表一来看,保护地土壤的盐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化验还表明,硝酸根、硫酸根等强酸阴离子特别是硝酸根含量在全盐含量中所占比例上升,是导致土壤ph值下降的重要因素。

3 原因分析

造成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3.1 棚室自身环境有利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式 棚室蔬菜生长期间由于受棚膜保护,降雨不能对棚内土壤进行有效淋洗,是大量多余的盐分被遗留在土壤中;再加上土表一般都覆盖地膜,棚室相对温度比较高,使土壤水分蒸发快土壤溶液中的盐分会随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土壤表层,从而使耕作层集聚了大量的盐分,从而一步步导致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较严重的现象。

3.2 与不科学的水分管理有关 据调查农户浇水习惯仍以大水漫灌为主,滴管技术推广有限,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空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下来。缺乏排水排盐措施,也是普遍存在而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3 不合理施肥

3.3.1 化肥滥用 一方面因为现在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过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大量使用氮肥使土壤游离态氮素积累过多,特别是硝酸铵等化学肥料使用量过大,更容易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板结,使大棚内的土壤通透性下降;另一方面化肥配比不合适,而蔬菜的选择性吸收导致某些盐分残留过剩。

3.3.2 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 一方面投入量不足或者过多,比如有的农户大量使用鸡粪同样出现养分过剩导致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有的农户情况相反,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同样出现盐渍化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户使用不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这种有机肥要在大棚中完成腐熟过程,腐熟过程中大量的氮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3.4 连作重茬 棚室由于多年连作重茬,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土壤酸化同时又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后氨化菌、硝化菌等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影响了肥料分解,同时也使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土壤盐离子不能交换,导致盐分富集。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肥 该法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加剧,减轻土壤盐渍化并不等于不施化肥,而是要科学的、合理地施用。施用化肥要根据大棚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本着平衡施肥的原则,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在追肥时应选择中性肥料和复合肥料,不可施入新鲜人粪尿,追肥后应及时覆土或浇小水。

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做基肥时要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同时注意选择好含硫;含氯的肥料,最好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使用量,可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的生长状况适当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求,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短期升高,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提倡根外追肥:植物主要依靠根部吸收养分,但叶片和嫩茎也能直接从喷洒在表面营养溶液中吸收养分。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根外追肥不会给土壤造成伤害,故应大力提倡。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都可以作为根外追肥。

4.2 改良土壤 可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壤结构,将上层全盐含量较高的表土层翻到底层,可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深耕并掺入适量沙土,可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渍化发生的几率。可在秧苗种植或移栽时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4000kg,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使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还田后,其腐解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透气性。

应该根据土壤特性合理施用有机肥。矿质土中宜多使有机肥,逐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粘土中加大有机肥施用的同时,应向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加强土壤的渗水能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壤土中可按照蔬菜不同时期长势合理施肥,原则上做到长效肥和短效肥结合,有机无机结合,做到平衡施肥。

对于土壤盐渍化严重的棚室可起出耕作层表土换用新土,如肥沃的生茬园土或腐叶土(置换土层的厚度为5-15cm),可明显减轻土壤盐离子危害。

4.3 合理灌水 大水漫灌往往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进而加重土壤盐渍化。应用滴管技术即可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需求,又可减少灌水量和灌溉次数,从而保证土壤团粒结构不被破坏,延缓耕作层盐渍化速度。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提倡。

最近年来,部分农户采取在棚内设置排水沟,利用排水沟排水排盐,也是较好的改良措施。

4.4 撤膜淋雨 利用换茬空隙,撤膜淋雨熔盐或灌水洗盐。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10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早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蔬菜高产稳产。

4.5 加强轮作 蔬菜轮作或休闲一段时间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大棚蔬菜连续种植几年后,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减轻土壤盐渍化,减轻蔬菜生理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的效果。

4.6 土壤调酸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过来,土壤酸化又加重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土壤调酸是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主要有减少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的投入、增施碱性的肥料如石灰和钙镁磷肥、同时增施有机肥等能有效减轻和缓解土壤酸性的肥料。

篇7

1 裂根的主要症状

白萝卜肉质根多于生长中后期出现开裂。多为纵向开裂,裂口也较深。开裂的长度不一,有的从肉质根根尖开裂到中部(图1),严重时,裂口由根头部开始,纵贯全根(图2)。有时也会出现横裂(图3),或在根头处放射状开裂(图4)。开裂的肉质根易生软腐病(图3)或腐生其他微生物(图4),使萝卜不耐贮藏或丧失商品性。

2 裂根发生的原因

造成白萝卜肉质根开裂的因素很多,其中生长期间水分供应不均匀是主要原因。这是由白萝卜肉质根组织结构所决定的:其肉质根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是皮层、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其中位于内部由大量薄壁细胞构成的木质部最为发达。在白萝卜生长前期、肉质根膨大初期,若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会致使肉质根的外部皮层组织老化、硬化,内部细胞分裂缓慢;中后期温度适宜,水分供应充足,则内部木质部薄壁细胞重新加速分离、再度膨大,使根部内部的压力增大,但此时老硬化的外部皮层却不能相应地生长,从而导致了白萝卜肉质根的开裂。

此外,生育期氮肥施用过多,种植田土壤黏重易板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收获过晚时肉质根组织变脆等,也均可能导致肉质根的开裂。

3 防治裂根的方法

篇8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21—1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尤其在北方地区,沙漠化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导致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沙漠化过程的发展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不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给同时也加大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1 保护性耕作的内容

1.1 表土与秸秆处理

表土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播种质量。秸秆处理的目的是使地面得到良好的覆盖,但要确保不影响播种。

1.2 免耕施肥播种

选择性状优良的品种,结合种植地的土壤情况进行施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1.3 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保护性耕作的缺点之一便是极易发生草害,应及时防除杂草。病虫害一旦出现,迅速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

1.4 机械深松

疏松土壤,便于水分的渗入,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2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2.1 减少环境污染

实施保护性耕作,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与土壤混合,减少了焚烧农作物秸秆带来的火灾隐患和空气污染。秸秆还田技术有效的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带来的污染。保护性耕作技术倡导使用有机肥,不建议使用复合肥,尤其是易导致重金属残留的化肥,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也为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产实践中,最值得推广的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其粉碎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减少“沙尘暴”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率发生,无论是发生时间还是发生区域都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形成这种天气的主要原因除了因为气候干旱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大量植被被破坏,防风固沙能力减弱。保护性耕作实施后,覆盖于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尘暴天气的暴发。

2.3 减少土壤板结

现代农业由于追求高产,连年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加之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发展,机车频繁进出农田,导致土壤严重板结,肥力下降。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深松整地,就可以有效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深松整地能提高耕地抗灾能力,建立土壤水库,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3 现阶段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

3.1 难以保证播种质量

地表覆盖秸秆易造成覆盖不均匀,播种深度不一致,种子分布不均,导致缺苗现象发生。

3.2 降低地表温度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出苗阶段的地温低1~2度,不利于春寒地区作物的生长。

3.3 控制杂草比较困难

实施保护性耕作会导致杂草被秸秆遮盖,加大除草的难度。

4 解决措施

4.1 确定适宜当地农业条件的技术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广阔,从南到北各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均有所差异,因此,各地区的耕作制度也各有区别。虽然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但仍然不适宜在所有地区广泛推广使用。从现阶段的应用成果来看,保护性耕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技术优势较为明显,农民的积极性较高,推广工作进展的比较顺利。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出适宜当地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使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

4.2 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和长远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重要农业科技工程措施。做为一项农业新技术,其推广应用离不开技术引导和政策推动。在迫切需要保护性耕作的地区,要将保护性耕作机械列入农机补贴项目中,利用购机补贴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置保护性耕作补贴,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支持,财力保障,推动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4.3 做足试验示范及培训工作

保护性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现阶段的成效仍不明显,其推广工作还有待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立不同规模和模式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延长试验周期,增强示范能力,让农民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中进行走访,对于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农户从心底里接受并掌握这门新技术。

篇9

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

(五)华北长城沿线区

在本区域66个县(场)中选择45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135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0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六)黄淮海两茬平作区

在本区域480个县(场)中选择163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489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9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根据保护性耕作发展形势和过程建设需要以及现有基础,规划只进行国家级的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根据建设方案,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内容包括:

(一)土建工程

改扩建实验室700平方米。其中:科研开发部改扩建实验室500平方米;机具试验检测部改造试验室200平方米。

(二)仪器设备

配置各类仪器设备共65台件。其中:

科研开发部:配置仪器设备31台件。包括:机具开发与试验设备6台;水蚀风蚀仪器2台;土壤水分、水势、导水率等仪器设备9台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设备3台;其它仪器设备11台件。

培训推广部:配置仪器设备18台件。包括:编辑排版、速印等培训教材编印系统5台件;电视录像采编系统4台件;网络服务器、数据收集及影像处理等信息网络平台设备9台件。

机具试验检测部:配置仪器设备16台件。包括:功率、油耗、牵引力等动力机械测试仪器6台;零部件可靠性、检测等仪器3台;地表平整度、土壤蓬松度、播种性能综合试验台等田间测试仪器设备7台。

第八章 效益分析

本规划实施后,将建成高标准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区2000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传统耕作习惯得到改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农艺等多学科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普遍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三级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支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预计至2015年,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及苏北、皖北总耕地面积9.8亿亩的17%左右。

一、社会效益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农民主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同时也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促进形成学知识、用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压力,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二、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及周边地区地表,减轻风蚀强度,平均减少农田扬尘量50%左右,降低空气中浮尘含量,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减少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可持续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三、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后,每个生产周期平均可减少田间作业工序1~4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4~5万吨,节省化肥投入50~70万吨,节水3~6亿立方米,亩均降低生产成本15~30元,与传统耕作相比粮食增产5%以上;经测算,2000万亩工程区每年降低各类生产成本3~6亿元;增产粮食2.5亿公斤以上;工程区内每年节本增效总收益达5.5亿元以上。

第九章 环境技术风险评价及规避措施

尽管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我国仍作为一项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耕作技术。在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与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国外推行保护性耕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以及前一时期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的经验模式,逐步加以完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一、病虫草害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根据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践看,免耕措施可能导致农田滋生杂草和某些病虫害加重。从我国的多年实践看,草害主要是在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表现比较明显,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常规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因此,对实行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杂草控制是主要矛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普及。我国在示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病虫草害防治,不同区域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已选择出相应的除草药剂及灭杀时机;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推广机械除草技术,主要是使用带有除草翼刀的松土机械,结合中耕等作业切断草根,干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控制或清除杂草的目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应用实际看,效果比较显著,基本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发生。

从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杂草控制措施看,化学除草是一种效率很高,但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是开发新的低毒、低残留高效专用除草剂。二是机械除草,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美国就是通过采用这两种措施,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3。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在积极开发新型除草剂,同时,也在引进国外机具的基础上,开发出两大系列多种型号的深松、浅松除草机,并已批量生产。另外,一些地方在试点实践中,还总结出许多结合倒茬、接茬作业进行除草的经验,效果很好。

二、土壤耕层紧实和板结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于免耕技术对土壤耕层容重变化及土壤板结问题,在我国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出现争议的原因是免耕技术应用区域及土壤类型不同而引起的。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践已证实:免耕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长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采用深松深耕等少耕技术也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保护性耕作发生土壤耕层紧实及土壤板结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应用区域有问题,保护性耕作适宜气候相对干旱、农田水分含量相对不高的地区,如果在降水量大、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很高的区域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二是应用土壤类型有问题,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农田,不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否则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

当前我国推行保护性耕作的区域主要是北方地区,选择的农田主要是风蚀水蚀严重的轻质土壤。此外,我国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将少免耕技术与秸秆还田和覆盖技术结合,不会出现土壤耕层紧实、土壤板结问题。为避免此类风险,本工程将在实施区域选择上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区的技术适宜性。

篇10

[关键词] 农田污染;农产品

随着世界人口增多,人均耕地减少,粮食安全和高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中国农业首当其冲。近年来,我国农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污染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对于预防和减少农产品质量危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田污染现状

中国农田污染物种类增多、污染呈现扩张化、复杂化与不断加剧的趋势,同时,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国农田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虽然仍是可防治的,但扭转总体态势和治理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超过350kg.hm-2,远远超过国际上设置的225kg.hm-2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且氮、磷、钾三要素施用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对措施的缺乏,中国农田污染正在加剧。

二、农田污染成因分析

造成农田污染的因素众多,随时间的变化污染成因亦随着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田污染主要表现为是工业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后,化肥、农药、污水灌溉、农业废弃物等逐渐成为我国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最多的国家,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单质肥料、会导制土壤逐渐酸化,易板结,透气性差;养分比例失调、有机质含量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土壤微生物和等有益生物减少,促使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和增加。随着化肥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也日渐增长。目前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约2 500万hm2,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t。不合理施用氮肥后,损失的氮以硝酸盐的形式在植物体内累积,降低食品和饲料的品质,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农药滥用

我国农田农药污染现象非常严重,1983年农药的使用量是8612万t;而到了2003年,仅仅20年时间,全国农药使用量就达到13215万t。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kg,有的甚至超过450kg,过量使用、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目前,约有1600万hm2 的农田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农药施用后,有50%~60% 残留于土壤,造成土壤的农药污染。长期污染的土壤将会出现明显的酸化、土壤孔隙度变小、土壤结构板结。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还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他的土壤动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3.生产废弃物对农田的污染

废弃物对农田造成的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有机肥污染、农膜和秸秆污染等。

畜禽粪便是农田新的“三废“污染源,2003 年全国畜禽养殖业共产业31.90亿t 粪便,是当年工业产业固本废物的3.2 倍。

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0万t,残存率达40%之多,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无疑是极大的隐患。农田残留地膜会聚集在土壤耕作层和表层,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湿性。残留地膜还会使土壤孔隙度、通透性降低,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作物根系成弯曲状发展,造成根系变短,吸水、吸肥的性能降低,导致作物减产。

秸秆污染:我国每年产生约6.5×1011kg左右的作物秸秆,有4成未能利用,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即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4.工业“三废”及生活污水对农田的危害

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大量资源、能源的耗用导致“三废”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载与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许多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三、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也日趋严重:全国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面积约6000多万公顷。具体来说,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化肥的过度投入与低效利用,造成土壤、地下水含氮量升高,并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严重超标。我国农业使用化肥的强度居世界之首,特别是氮肥。我国耕地占全球耕地面积不足10%,但氮肥使用量却占全世界的1/3,过量施用现象十分普遍。大量盲目施用化肥既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也导致N、P养分在一些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养分盈余,而且趋势不断扩大,这些多余的N、P养分通过淋洗和径流损失排放到水体环境中,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农药滥用,滥用农药致使农药在水土及农产品中大量残留,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政府已明令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并要求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和合理使用准则。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菜、果、茶、米、肉、奶类食品生产中使用禁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温热季节的蔬菜和大棚蔬菜,禁用农药使用甚多,过量使用可用农药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农产品农药残毒超标及食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规模养殖场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规模养殖场中有2/3缺乏防污设施;每年产生约30亿吨粪便,其中约25%进入水体。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已经超过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COD排 放总量,由于缺少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和治理措施,N、P释放数量剧增,超过了农田可承 载的安全负荷,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严重或接近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原因。

四、农田污染防治保护对策探讨

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农田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源头控制和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1.倡导农业清洁生产理念,严格控制污染源

农业清洁生产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在整地、播种、育苗、田间治理、收获的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污染的产生。

国家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对化肥农药的类型、施用量、使用方法等进行监管。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探索有效利用畜禽有机肥的途径;合理使用农膜,增加农民补贴,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

2.强化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指导

农业污染的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广大农户和农民。因此,要强化对农户和农民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素质。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与监管力度

近年来,资源环境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势在必行。逐步完善“中央监察地方、地方监管单位、单位法人负责”的监管体制。要提高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严厉查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违法行为和案件,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