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理学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理学的性质

篇1

内容提要: “学科”原是教育学的一个概念,福柯揭示了“学科”包含的“规训”与“权力”的实质,使其成为批判现代知识生产体系的话语工具。作为研究犯罪与刑罚现象的刑事法学,要受到学科制度的规训,遵循“权力—知识”的存在规则。刑事学科制度界定了刑法知识生产的场域,决定着刑事法人才的培养和学术职业样式,规定着刑法知识生产的模式。在“权力—学科”规训下,刑事法学科产生,并经历分立—整合的嬗变过程。同时,刑法知识的生产被围囿于各个刑事法学科之中,难免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鉴于刑事学科的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刑事一体化思想,强调刑事学科之间的融合,主张整体化、跨专业的研究,从而针对犯罪现象提出全面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有效合理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理解刑法学的法条、法理,真正认识诉讼程序的价值和应用,为决策者、立法者、司法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持,推动刑事法治的进程。 

一、刑事法学科知识的产生、分立与整合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学科也是知识储存的方式。因此,知识的发展和知识观的变化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变化。与知识发展变化相对应,从历史- 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学科的发展也大体上经历了从前学科到学科,再到跨学科和横断学科,再到反学科的过程。[ 1 ]前学科阶段的知识状况是朴素的整体性;在整个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分化,大量的学科也随之从古代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在学科分化的同时,学科的综合化也在酝酿发展过程之中。133229.cOM20世纪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进行高度的综合化,它表现为大量的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出现。在新的世纪,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一是在学科之间的边界点上出现了新的知识领域,使得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新的学科不断出现;二是出现了大量的新的以整体性面貌呈现的知识领域,它需要从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研究,而这样的知识领域很难归入到传统的学科范畴之中。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女性问题、城市问题,等等。这一发展趋势, 可以用反学科这一概念来表述。

    学科发展的一般轨迹为:从无到有,由有而分,分久必合。刑事学科的发展也不例外。[ 2 ]我们先看刑事学科从无到有。现代意义上的刑事学科产生的标志是切萨雷•贝卡利亚于1764年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该书为贝卡利亚的成名之作,奠定了他的刑事古典学派鼻祖地位,并对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刑事学科的“有”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分化的可能。仔细阅读《论犯罪与刑罚》,就会发现,该书实际上将后来分化出来的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政策学等学科中的诸多重要内容以思想的形式熔炼于一炉。[ 3 ]我国古代唐朝以前(包括唐朝)的刑法学是无所不包的大刑法学,并未分化。有关刑法的基本理论、刑事政策、诉讼程序、刑事技术、刑罚执行及刑法史等均纳入刑法学研究视野,其研究方向大体包括刑法观念研究、注释研究及历史性研究。那时,刑事科学仅由刑法学一门学科构成。[ 4 ]

    再看刑事学科的分化。随着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法学的发展,刑事学科逐渐分化成若干个独立的学科。然后,各刑事学科经历了一个继续分化及内部建设时期。[ 5 ]首先是刑法学。杰里米•边沁、费尔巴哈等在刑法学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刑法学已经取得了独立的地位。然后是犯罪学。其产生的标志性著作有: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菲利的《犯罪社会学》和加洛法罗的《犯罪学》。接下来,犯罪学的建立,为刑事政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真正使刑事政策成为一门学科的,是李斯特。[ 6 ]在经验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李斯特引申出其刑事政策思想,从而使刑事政策之发展进入到一个科学的阶段。[ 7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刑事法学科的形成最初渊源于刑法学的分化。以我国为例,唐朝以后,大刑法学开始分化,出现了专门的刑事技术学科研究成果,其最明显的是以宋朝《洗冤集录》为标志的法医学学科的形成。因此,唐朝以后的古代刑事科学包括刑法学和法医学两门刑事学科。迨至近代,导源于清末改制和大规模修律运动,西法东渐,尤其受日本的影响,我国的刑事学科开始出现枝叶繁茂的景象,无论是大刑法学还是刑事技术学科,都逐渐分化出若干学科。在分化过程中,各学科总体上最初都是从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学科开始,后期则开始联系中国实际,对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展开研究。就学科构成看,学界较一致地认为,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史学、刑事政策学、刑事侦查学、物证技术学、司法鉴定学等学科,已经成为刑事学科中的独立学科。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刑事学科已经或正在细化,其途径大体有两种:一是由某一刑事学科内部的不断自我分化而成,如刑法学分化为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等;二是某一刑事学科与其他刑事学科或刑事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成,如犯罪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犯罪社会学等。刑事学科的细化,不仅使刑事学科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这些刑事学科本身又具有学科群的特点。[ 8 ]

    接下来是刑事学科的整合。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西方学界逐渐意识到刑事问题研究的多层次、多学科性。[ 9 ]多层次性主要对应的是刑事学科群的内部结构问题;多学科性主要对应的是刑事学科群的外部结构问题。意识到刑事问题的多层次性使得西方学界更多、更为自觉地关注各刑事学科的联系及刑事学科的整体关系模式,即刑事学科群的结构。当今西方刑事学科群大致包括了犯罪学、刑法学、刑事程序学、刑事侦查和证据科学、犯罪心理学、刑事哲学、外国刑法和比较刑法学等等。只有密切的、组织上有保障的合作,才能期望刑法和犯罪学与其相邻学科,适应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为了克服专业的片面性,实现各部分的有机统一, [ 10 ]李斯特大力倡导刑法的刑事政策化,主张将刑法学研究从狭窄的法律概念中解放出来,以科学主义的实证方法研究作为一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作为法律现象)的犯罪,并提出了建立包括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罚学和行刑学等在内的整体刑法学的主张。整体刑法理念的框架是犯罪-刑事政策- 刑法。依据犯罪态势形成的刑事政策,它又引导刑法的制定和实施,这样的刑法便可有效惩治犯罪。在这三角关系中,李斯特倚重刑事政策。[ 11 ]甘雨沛先生曾提出,成立一个具有立法论、适用解释论、行刑论、刑事政策论以及保安处分法的全面规制的全体刑法学。[ 12 ]从刑法整体来说,单是依实体法本身的规定或依实体法作出的判决、裁定本身,不能完成刑法的整体性或全体性,当然也不能达到刑法的任务、目的,还需要有个使之实现的过程、手续或方法,这就必须有刑事诉讼法的助成。为了达到刑法的改造教育目的,也必须有行刑法领域的监狱法的措施来保证。为了彻底地、准确地揭发和侦查犯罪以及正确认定犯罪,还需要有侦查学、法医学等的助成。这些都属于刑事法的范围。据此,刑事法可称为全体刑法。一句话,凡有关罪、刑的规定者均属之。[ 13 ]

    二、刑事一体化的提出与倡导

    刑事一体化思想是我国刑法学家储槐植教授提出并大力倡导的。储槐植教授主张,我国刑法学研究应当突破单向、片面、孤立和静态思维模式,确立由刑法之中研究刑法、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和在刑法之上研究刑法组成的多方位立体思维。在刑法之中研究刑法,即就刑法论刑法的规范解释学,是刑法研究的基础,也是刑法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则要研究刑法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对刑法的存在样态和运作方式的影响。在刑法之上研究刑法,就是要对刑法现象进行哲理思考和总体社会价值判断,揭示种种刑法规律,提高刑事政策制定和刑事立法的科学预见度。如果说在刑法之中研究刑法,涉及刑法学研究的精度,那么,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则涉及刑法学研究的广度,而在刑法之上研究刑法则关系刑法学研究的深度。在刑法之中研究刑法,是我国刑法研究的传统优势,而在刑法之外和在刑法之上研究刑法则是我国刑法的薄弱环节。[ 14 ]

    基于这种多方位立体思维,储槐植教授提出了刑事一体化的构想。在他看来,刑事一体化的基本点是,刑法和刑法运行出于内外协调状态才能实现最佳社会效益。实现刑法最佳效益是刑事一体化的目的,刑法和刑法运行内外协调,即刑法内部结构合理(横向协调)和刑法运行前后制约(纵向协调) ,是刑事一体化的内涵。刑事一体化构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更新观念。更新观念的核心问题在于科学地认识犯罪规律,承认犯罪源于社会矛盾这一基本犯罪规律,承认犯罪与社会同在,社会矛盾的深度与广度同犯罪数量与质量成正比,犯罪率变动不是检验刑罚效用的唯一标志,刑法在控制犯罪中只能起一定作用。2.调整结构。合理的刑法结构是发挥最优刑法功能的前提。刑法结构调整的任务具体包括: ( 1)重筑刑法堤坝,强化刑法基础。即改变我国现行刑法的以道德•行政为堤坝的刑法基础,把我国刑法建立在行政•道德基础之上,以行政制裁为首要刑法堤坝,防止出现“犯罪增长刑罚加重,犯罪再增长刑罚再加重”的恶性循环。(2)协调罪刑关系。合理的罪刑关系或称罪刑比价应当以公正为基础,同时包含罪犯矫正难易程度以及社会治安形式。罪刑公正标准应当类型化:侵犯人身与公共安全的犯罪侧重人身刑即生命刑与自由刑,侵犯财产与经济活动的犯罪侧重财产刑即罚金刑和没收财产。( 3)调整刑罚结构。我国现行刑法以自由刑为基础的刑罚结构符合我国国情,存在的问题在于财产刑与生命刑的比重失调。限制死刑和增加罚金刑应当成为我国刑罚结构调整的重点。3.完善机制。我国现行刑法运行只受犯罪情况的单向制约,而健全的刑法运行机制应是双向制约:犯罪刑罚行刑效果。刑法运行不仅受犯罪情况的制约而且要受刑罚执行情况的制约。在以自由刑为刑罚结构基础的国家,刑罚的效能主要由监狱矫正场所的效能来体现。刑法运行必须迅速准确地接受监所职能效用的信息反馈,并作为调整刑事政策、改革刑罚制度乃至刑法结构的重要依据。[ 15 ]遵循这样一种多方位立体思维主导下的刑事一体化范式,多年来,储槐植教授“不断地运用其渊博的多学科知识以及开放性和国际性的思维风格,对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和刑事政策学领域内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刑事一体化思想体系,并得到了我国刑法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16 ]

    刑事一体化思想有两层意思:作为观念的刑事一体化与作为方法的刑事一体化。[ 17 ]刑事一体化作为观念,旨在论述建造一种结构合理和机制顺畅(即刑法和刑法运作内外协调)的实践刑法形态。迄今为止,刑法学科群(注释刑法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哲学、国际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基本上是静态的文本刑法和理念刑法理论。动态的实践刑法认知尚未形成系统的学问即理论,可以说是一个缺憾。刑法在运作中存在和发展,刑法的本性是动态的和实践的。根据刑法的本性打造一门学问,是刑法本身的需要。作为观念的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它要求良性刑事政策为之相配,同时在内涵上又与刑事政策兼容并蓄,因为刑事政策的基本载体是刑法结构和刑法机制。刑事一体化作为刑法学研究方法,重在“化”字,即深度融合。刑法在关系中存在和变化,刑法学当然也在关系中发展,刑法学研究如果只局限在刑法自身,要取得重大进展实在困难。此处的关系首先指内外关系。内部关系主要指罪刑关系,以及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关系。外部关系更加复杂:其一为前后关系,即刑法之前的犯罪状况,刑法之后的刑罚执行情况。其二为上下关系,即刑法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法文化、精神文明等,刑法之下主要指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物质文明等。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产物;刑事实证学派则奠基于犯罪学研究成果,犯罪对策在刑法视域则形成刑事政策,从而出现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潮流。这是刑法在关系中生存和变化的众所周知的事例。从整体到部分问题,刑法学研究都适用一体化方法。从关系角度审视刑法解释,对推动刑法发展(尤其涉及实践刑法形态)意义重大。比如,在疑罪情况下,在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方面,法院不是选择对被告人最为有利的解释,而是选择正确的解释。什么是正确的解释? 答案并不总在刑法里,其根据往往是在刑法之外。关系的外延也许太过宽泛,作为刑法学方法的一体化至少应当与有关刑事学科(诸如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刑罚执行法学科规训下刑事法学科知识的分立、整合及其路径学、刑事政策学等)知识相结合,疏通学科隔阂,关注边缘(非典型)现象,推动刑法学向纵深开拓。

    从比较考察的角度,刑事一体化的内涵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李斯特提出全体刑法学概念时,将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法学、行刑学融入其中。甘雨沛教授则将程序法、侦查学、法医学以及立法论、适用解释论、行刑论特别是刑事政策论以及保安处分等纳入全体刑法学的视野之中。储槐植教授在提出刑事一体化的概念时将刑法学、犯罪学和监狱学纳入一体化的研究范畴。此后,我国有年轻学者架构了包括犯罪学、狭义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刑学、刑事政策学在内的广义刑法学科体系。总起来说,从李斯特教授的“整体刑法学”到马克•安塞尔教授“联合所有的人文科学以对犯罪现象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到甘雨沛教授“全体刑法学”,到储槐植教授“刑事一体化”的个性化表述,到陈兴良教授所引领的一体化研究的群体性实践,刑事学科的学科架构呈现集团作战的合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无疑具有其时代背景,而几位不同国度的刑事法学者在建构这一概念、发展这一理论之中作出了不同的努力。[ 18 ]

    三、刑事一体化为刑事法学科知识整合提供了一种路径

    (一)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法学科

    刑事一体化涉及学科划分制度,它把知识分门别类并按一定的层次从组织机构上予以建制。它的合理性在于:第一,顺应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向专门和精细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二,易于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规范,推进本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第三,利于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使学科发展实现“无须扬鞭自奋蹄”。学科划分制度的弊端同样明显:第一,过分专门化,知识的整体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第二,造成“学科壁垒”,学科之间泾渭分明、恪守边界,阻碍了学科交流与对话;第三,影响知识创新、降低新学科产生的几率。因此学科划分制度是一个利害相随、利弊相伴的制度。[ 19 ]科际整合与跨学科制度的建立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科划分制度的弊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刑事科学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至今可以细分为十几个学科。毫无疑问,对刑事规范予以分门别类地研究,可以不断实现刑事科学研究在某一局部的深入和突破,推进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精细化,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某一部分刑事现象,总结和把握每一类刑事规范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但与此同时,虽然各刑事科学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是也有其共性,各学科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而日益强化的学科界限和相互分割的学科结构,却造成了各部门刑事科学独自发展、相互分离,整个刑事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逐渐演化为相互之间的疏远、误解乃至对立。在此局面下,分散和分割的研究很容易造成研究者盲人摸象般的主观武断,或者跳不出学科疆界的固执偏狭。刑事学科整体研究的缺失和空泛,不仅会阻碍部门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突破,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分割、封闭的研究难以把视野聚焦于整体刑事规范,忽视了各刑事学科之间的共性特征和内在联系,割裂了整个刑事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内在运行规律;因而既不利于对刑事规范整体结构和共性特征的全面把握,也不利于对刑事现象和规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从而严重阻碍刑事法学的发展。[ 20 ]

    刑事一体化概念提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指向于刑法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面向21世纪,中国刑法学应当在既往建构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刑法学理论研究和刑事法治实践的新进展,继续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刑法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符合学科建设的理论规范又满足刑事法治的实践需要的刑法学学科理论体系。[ 21 ]而刑法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以刑事一体化为基本方向。应该看到,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刑事科学诸学科的从规范科学的方法到经验科学的方法、从实体法的知识原理到程序法证据法的规则经验、从形而下的制度规范到形而上的价值哲学,甚至还要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多方法的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如此,才能获得对犯罪问题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也才能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国家和社会反犯罪的整体战略和具体对策。刑事一体化并不是要抹杀刑事科学体系的内部分工,刑事一体化恰恰要求刑事科学体系内部进行合理的学科分工,构建结构协调、功能明确的分支学科体系。刑事一体化的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刑法学的有益选择,也将有助于推动刑事科学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22 ]

    刑事一体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可以大致归结为:将刑事学科群全面、动态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包括刑法学、犯罪学、被害人学、刑事哲学、刑事证据学、刑事侦查学、刑事政策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在内的整个刑事学科群的和谐发展。[ 23 ]这种联系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解:其一,整,即将刑事学科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二,分,即将各刑事部门学科之间分别联系起来研究;其三,整分结合,即将各刑事部门学科的研究置于刑事学科整体的背景下进行。刑事一体化是一种辨证的关系论及系统论。刑事一体化思想所关注的是整个刑事学科群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些关系对各刑事学科研究的内在意义,以及各刑事学科的内在结构,乃至这一关系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这些关系相对静止的立体架构,即为刑事学科群的结构;这些关系动态的系统运行,即刑事学科群的机制。可见,刑事一体化存在着静态结构和动态机制等两个基本维度。刑事学科系统为整体;各刑事学科(如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等)为部分。刑事一体化思想就是主张从刑事学科系统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各相应刑事学科研究的内在规律,其理论意义是显著的。[ 24 ]同时,刑事一体化还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等两个基本方面。内外的分别是相对的。在此,它相对的是刑事一体化的本位学科。那么,刑事一体化的内部方面,即对刑事一体化的本位学科的内部关系进行一体化,即所谓内部协调主要是指刑法结构合理;其次,刑事一体化的外部方面,即本位学科(如刑法学)研究应当与有关刑事学科知识相结合,疏通学科隔阂,彼此促进。只有合理地认识并协调好刑事学科系统的内外和动静关系,整个刑事学科群的有关理论研究才能科学、和谐地进行。

    (二)刑事一体化对于刑事法学科知识整合的路径意义

    刑事一体化如果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即从多学科角度研究某一课题,是很可取的;如果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则有两个问题需要廓清:刑事一体化是几门学科的一体化还是整个刑事学科的一体化? 刑事一体化是统一于刑法学还是刑事科学? 我国有学者认为,刑事一体化既不是几门刑事学科简单地拼盘,也不是一门学科吃掉其他学科。实际上,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各自独立但又密切联系;刑事基础学科和刑事技术学科各自使命不同但又共同服务于抗制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因而,刑事一体化应是建立刑事科学学这一新的科学。[ 25 ]那种将各刑事学科统一于刑法学中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将其他学科统一于刑法学中,既没有必要也很难实现。刑事科学学的创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刑事科学学只能是建立在各刑事学科独立地位的确立以及深入把握各学科相互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换言之,刑事科学学不是要消灭各刑事学科,而是立足于各刑事学科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以及各刑事学科又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其次,刑事科学学的实现有赖于各刑事学科的自身建设,而各学科的自身建设应以一体化作为观念指导。只有加强各刑事学科的自身建设,才能保障其独立地位的确立;只有以一体化作为观念指导,才不至于割断各刑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自认为大的局面。再次,刑事科学学的建立既不否定各门刑事学科在具体研究对象上的特殊性,也不否认它们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出发提出的抗制和预防犯罪模式,而是基于刑事科学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既表现在各刑事学科研究内容所涉及范畴的某些共同性,也表现在各刑事学科研究价值均含抗制和预防犯罪的共同目的性。刑事科学学的使命,是要深化对各刑事学科共同范畴及其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站在各刑事学科总体的高度提出抗制和预防犯罪模式。因而,刑事科学学并不取代各门刑事学科,也不是它们的简单拼盘,而是理论上和价值上的认识升华。刑事科学学在内容上,应当研究各刑事学科共同关注的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如对犯罪、刑事责任等范畴的认识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把握;应当关注对各刑事学科研究均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刑事学派、刑事基本原则及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当站在刑事科学总体的高度,探讨预防和抗制犯罪的当为模式。在理论体系上,由于各门刑事学科实际上均从不同角度探讨犯罪和犯罪人,因而刑事科学学可以以犯罪和犯罪人为中心构建其理论体系。

    法学无论是作为教育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不可超脱学科规训制度的影响。在刑事法领域,刑事一体化思想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学科关系问题。对于我国的刑事一体化思想,从学科规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就会使刑事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深受其害,造成学科混乱;用之得当则可以促进刑事法学知识的创新,促进学科关系的良性循环。[ 26 ]

    刑法学是法学中一门传统学科,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法起源于刑,中国古代刑律极为发达。在法学中,最初获得话语垄断权的就是所谓刑名之学。可以说,刑名之学是中国古代律学的雏形。在律学中,也学科规训下刑事法学科知识的分立、整合及其路径大多是对刑法规范的注释,因而刑法学历来是我国法学中的显学。[ 27 ]蔡枢衡先生将刑法学研究划分为对刑法的事实性进行研究的刑法史学、刑法现象学(或社会学) 、比较刑法学、比较刑法史学等、对刑法的规范性进行研究的刑法规范学或刑法解释学、对刑法的哲学性进行研究的刑法哲学、广义的刑事政策学以及立法学等。他认为,刑法的事实性、规范性和哲学性的研究是互相统一的,是刑法学研究一体之三面,缺一不可。[ 28 ]陈兴良教授认为,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应该分为三个理论层次:对刑法价值的研究,属于刑法哲学;对刑法规范的研究,属于规范刑法学;对刑法事实的研究,属于刑法社会学。[ 29 ]其中,规范刑法学可以区分为两个理论层次:刑法法理学与刑法解释学。刑法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主要表现为采用社会学方法对刑法的两个基本内容———犯罪与刑罚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犯罪学与刑罚学。在刑事法学科中,规范刑法学可谓一支独秀,是传统形成的“老大”。陈兴良教授认为,在规范刑法学中,刑法法理学与刑法解释学应当加以区分。虽然两者都研究刑法规范,但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刑法法理学揭示的是刑法规范的原理,而刑法解释学揭示的是刑法规范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刑法解释学的理论定位与地位,张明楷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刑法解释学不是低层次的学问,对刑法的注释也是一种理论,刑法的适用依赖于解释。所以,没有刑法解释学就没有发达的刑法学。一个国家的刑法学如果落后,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解释好刑法。就适用刑法而言,刑法解释学比刑法哲学更为重要。既不能要求我国的刑法学从刑法解释学向刑法哲学转变,也不能一概要求将刑法解释学提升为刑法哲学。因为转变和提升,都意味着刑法解释最终不复存在;事实上,刑法解释学不仅重要,而且与刑法哲学本身没有明显的界限。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并非性质不同的两种学问,甚至可以说,刑法解释学就是刑法哲学。只有以法哲学为基础解释现行刑法的学科,才是真正的刑法学。[ 30 ]陈兴良教授同意刑法解释学很重要的观点,但不同意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没有明显界限的观点,在他看来,两者的界限是明显的。[ 31 ]

    西方犯罪学已有300年的历史,经历了贝卡利亚的前科学阶段,龙勃罗梭的半科学阶段以及现代的实证科学阶段。西方犯罪学发展为一门显学,从刑法学的统治中独立出来,摆脱了对刑法学的附属地位,但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历史不超过半个世纪。从形式上看它是一门“学科”,但实质上仍不具有实证的科学属性,仍然依附于刑法学。如当前的犯罪学界主张犯罪学之犯罪概念应当独立于刑法学定义,就是犯罪学尚处于争取学科独立的适例。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辅与独立性的统一。[ 32 ]犯罪学的辅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犯罪学家并不是为了研究犯罪而研究犯罪,犯罪学不能成为经院哲学。因此,犯罪学研究的目的是为刑事科学服务的,只有将犯罪学研究成果通过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转化为刑事规范及其适用的理论资源,犯罪学的社会功效才能最终实现。如果说,犯罪学是解释世界,那么刑事科学就是改造世界,两者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但前者又不能不服务、服从于后者。犯罪学更着重研究社会前提条件,刑法的立法过程以及刑法的作用。一项刑法的立法是否公正,这取决于一种应该被解释成犯罪的行为是否危害到社会的重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利益。因此,一种犯罪现象在社会上出现,总是首先进入犯罪学家的视野,只有经过犯罪学的研究,这种犯罪现象才能在刑事立法中得以确认,成为法定化的犯罪。犯罪学科的辅,只是在刑事法理论中的分工不同而已。这种分工恰恰是由犯罪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在肯定犯罪学的辅的同时,丝毫也不能否认犯罪学科的独立性。在刑事法学中,犯罪学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别于其他刑事学科。因此,在犯罪学的研究中,我们应当坚持犯罪学的独立品格。这种独立品格的获得,有赖于犯罪学家的主体意识与学术使命的建立。在犯罪学研究中,应当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在价值无涉的原则下,对社会上的犯罪现象作出客观的、理性的、独立的分析与评判。唯有如此,犯罪学研究才具有生命力,其结论才具有权威性。

    如果说,实体法是权利的设定与义务的分配;那么,程序法就是权利实现与义务履行的过程与步骤。在刑事法中,实体是指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罪量刑。实体正义是指保证定罪准确、量刑均衡,从而实现司法公正。因此,对实体正义的追求始终是法律的强烈冲动。[ 33 ]程序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刑事责任时所遵循的方法、手段以及其他规制。就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而言,程序设置的目的是为实现实体法所追求的公正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程序法具有辅,被称为从法、助法,而实体法则是主法。但实体法与程序法这种逻辑上的主辅关系,丝毫也不能贬低程序法的意义。实际上,实体权利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认并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程序就没有权利。刑法因刑事诉讼法而相对化,过去人们一直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把刑事诉讼法列于刑法的辅助法地位,但是现在,人们把刑事诉讼法理解为具有独立于刑法意义的法律,已经认识到程序自身具有的价值。贯彻刑事一体化思想,刑法学者或者刑事诉讼法学者就不能将视野局限在本人的学科专业范围内,也应当了解其他学科专业的理论和发展,这样研究问题、提出对策才不致于偏颇。事实上,有些问题的解决是必须运用跨学科专业知识的,比如推定,既是实体法研究的问题,也是刑事诉讼法研究的问题。在实际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经常被交叉适用,甚至刑法上的一些规范还经常直接包含在刑事诉讼之中。[ 34 ]陈瑞华教授认为,加强与刑法学者的学术交流,站在整个刑事法学全局上观察刑事诉讼问题,对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理论视角的转变,都将是极为有益的,甚至刑法学上的一些基本命题还对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作用。刑事诉讼法尽管属于程序法,但往往包含着一系列的实体构成规则。[ 35 ]刑事诉讼法学需要打破人为设定的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界限,展开与刑法学的沟通,实现不同刑事法学科之间的互动。

    下面我们看看监狱学学科。监狱学是研究刑罚执行机关执行监禁刑与改造罪犯这一特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又被称为行刑学。关于监狱学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狱学基础理论、监狱法学、教育改造学、狱政管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劳动改造学、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学、监狱经济管理学、中外监狱史等。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日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趋势,一是学科的不断分化,二是学科的交叉综合。这两种似乎是对立的趋势,实际上彼此联系,具有深刻的一致性。而这两个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是导致学科数量的迅速增加,二是新科学的不断出现,使学科间的传统界限不断消失,导致了学科的综合化、整体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的积累,有些学科虽然仍沿用了过去的名称,但它们的内容却极大地丰富了,监狱学的发展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在法学领域中,与监狱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犯罪学。[ 36 ]刑法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犯罪、犯罪构成,如何定罪量刑,特别是关于刑罚目的、种类以及减刑、假释等问题的理论;刑事诉讼法学关于国家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活动程序的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犯罪学关于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研究,对监狱学关于执行刑罚、惩罚与改造罪犯的研究,有着直接指导意义。而监狱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关押改造罪犯定罪量刑情况的归纳分析,对改造好的罪犯实施减刑、假释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关于惩罚与改造罪犯基本理论研究,关于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处理罪犯申诉、减刑、假释、又犯罪、监外执行等理论与实践、实体与程序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罪犯构成及其发展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罪犯和个案犯罪原因的研究,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研究提供了集中、丰富、典型的素材和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些学科的理论,深刻理解和丰富刑罚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刑事一体化思想的实践必须坚守一个前提:应当支持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等学科的相互独立。只有在实质意义上的学科独立、学科分化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刑事一体化的积极效应。一方面它能促进法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吸收人文科学教育中的直觉模式、个性模式,形成一种交叉的、结构的、综合的、体系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理顺学科之间的关系,明确什么是各学科必须坚守的疆界和主权、什么是可以开放、交换、交融的区域,同时拓展学术研究的视野,突破注释刑法学的狭隘学术樊篱,形成系统的刑事一体化格局。[ 37 ] 

 

 

 

注释:

[ 1 ]余东升. 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 j ]. 医学教育探索, 2005, (1) .

  [ 2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19 - 121.

  [ 3 ]高维俭. 刑事学科系统论[ j ]. 法学研究, 2006, (1) .

  [ 4 ]张文,马家福. 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兼论刑事一体化[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 5 ]梁根林,张立宇. 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10.

  [ 6 ]高维俭. 刑事学科系统论[ j ]. 法学研究, 2006, (1) .

  [ 7 ]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48.39

  [ 8 ]张文,马家福. 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兼论刑事一体化[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 9 ]梁根林,张立宇. 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10.

  [ 10 ]梁根林,张立宇. 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10.

  [ 11 ]储槐植. 再说刑事一体化[ j ]. 法学, 2004, (3) .

  [ 12 ]甘雨沛,何鹏. 外国刑法学(上)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前言.

  [ 13 ]甘雨沛,何鹏. 外国刑法学(上)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

  [ 14 ]储槐植. 刑法研究的思路[ j ]. 中外法学, 1991, (1) .

  [ 15 ]储槐植. 建立刑事一体化思想[ j ]. 中外法学, 1989, (1) .

  [ 16 ]梁根林,张立宇. 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

  [ 17 ]储槐植. 再说刑事一体化[ j ]. 法学, 2004, (3) .

  [ 18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7 - 28.

  [ 19 ]王伟廉.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 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3) .

  [ 20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2.

  [ 21 ]梁根林,何慧新.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下) [ j ]. 中外法学,1999, (4) .

  [ 22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3.

  [ 23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25 - 126.

  [ 24 ]陈兴良,梁根林.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 c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19.

  [ 25 ]张文,马家福. 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兼论刑事一体化[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 26 ]蔡琼,周详. 学科规训制度与刑事一体化[ j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 (7) .

  [ 27 ]陈兴良. 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 c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91.

  [ 28 ]蔡枢衡. 刑法学[m ]. 独立出版社, 1947:序言15.

  [ 29 ]陈兴良. 法学: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考察. 陈兴良. 刑事法评论(第7卷) [ c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 30 ]张明楷. 刑法学(第二版)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导言2- 3.

  [ 31 ]陈兴良. 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 c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93.

  [ 32 ]陈兴良.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 j ]. 中国法学, 1999,(6) .

  [ 33 ]陈兴良. 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 陈兴良. 刑事法评论(第6 卷)[ c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 34 ]陈瑞华.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52 - 553.

  [ 35 ]陈瑞华.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53.

篇2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 兴趣 积极性

学校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然而,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政治理论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现实情况看,现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是空洞理论课,内容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有的学生说:“学习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我懂,但一拿起课本就没兴趣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上看,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觉得它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自己将来工作、生活以至“前途”又没有多大意义。

从客观上说,一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其他观念的改变,加上社会上不良倾向的负面影响,学生对一些理论有所怀疑,对政治理论课本身缺乏热情。二是某些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和教材整体内容上强调了系统理论性,而忽视了针对性、现实性和可读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法”上“满堂灌”,“学法”上死记硬背,学习流于形式。四是考试方法机械、呆板,起不到积极、良好的导向和促进功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爱学与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教育方法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地位、作用,明确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理论,且运用基本原理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好政治理论课既是个人需要,又是社会需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产生长远的间接的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把兴趣与对事业的责任感结合起来,形成学习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

其次,增强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青少年处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好奇心特别强。政治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现象和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如,在讲述运动和静止关系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怎么理解?喜马拉雅山为何亦称“喜马拉雅海”?等等。并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理论课并非枯燥无味、空洞抽象的,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真正体会到政治理论课其妙无穷、其乐无穷。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满足时代和学生需要,这是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不能简单满足于教材,而要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结合起来。如讲述价值规律时,可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着手,让学生到市场上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及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理论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离我们并不远,从而培养学生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篇3

关键词 科学本质观 显性方法 初中生 科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

理解科学本质的基本内涵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全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新颁布的科学(7~9)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它应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1.概念的界定

科学本质,Nature of Science,常简写为NOS。科学本身具有复杂性,使得科学本质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尽管围绕科学本质有种种的争论,但是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育领域使用的“科学的本质”是指关于科学的一组“价值观、方法和活动的集合”。

显性方法是以科学史、哲以及(或者)与科学本质各种方面一致的教学来增进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显性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科学活动,能意识到与他们参与的活动有关的科学本质方面,并能在科学本质观这一方面进行反思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人教版初三化学中选取5个主题:空气、原子结构模型、表示元素的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为教学内容,通过显性的方法来发展初中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2.1研究思路(表1)

2.2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普通初中(宝安中学)初三学生108人,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2个班,A班为实验组,B班为控制组。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科学这门课程上的学业成绩的同质性,研究者在实验前先收集了研究样本初二(2009至2010学年)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以独立样本检验其差异性(见表2),加以评估分析,以尽量减少非随机抽样所造成的误差。结果表明,2个班级无显著性差异。

2.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是自编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对该工具说明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界定科学本质的内涵。(2)拟定科学本质的3个维度及涵盖的16个子项目。将拟定具体指标送给相关专家审阅修改。(3)编制2套类型、题目数量相同,内容相似的初稿。(4)进行预测,分析并修改。(5)分析信度和效度。(6)得到终稿——《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Ⅰ》(以下简称《问卷Ⅰ》)《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Ⅱ》(以下简称《问卷Ⅱ》)。《问卷工》由31个选择题组成,《问卷Ⅱ》由36个选择题组成,分为正向题目和反向题目。每个题目的选项有4个评定等级。在计分时,采用等距形式赋值,最高分为4分,正向题目分别为4、3、2、1分;负向题目分别为1、2、3、4分。

2.4研究程序

(1)2个班的学生均接受《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Ⅰ》的测试,作为前测。

(2)进行为期8周的教学实验。

(3)2个班的学生均接受《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Ⅱ》的测试,作为后测。

2.5数据分析

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前测结果及分析

笔者利用《问卷Ⅰ》对2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前测,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如表3。

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P值为0.946,可以认为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前,2个班的科学本质观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科学本质观3个维度共16个子项目,通过计算其平均值与该因素子项目最理想情况的总分(即每个项目都为4分)的比值,结果显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16个子项目的理解都不理想。比率由高到低是:科学与技术、可知性、预见性、科学与道德、多样性、科学与社会、局限性、求真性、重复性、科学家身份、相对性、实证性、创造性、建构性、累积性、公开性。

3个维度中,初中生对科学事业的本质理解最好,其次是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科学方法本质的理解最不理想。

3.2后测结果及分析

3.2.1利用《问卷Ⅱ》对学生进行后测,结果比较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于科学本质总体的认识,实验组平均分高于控制组。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2组差异显著。

3.2.23个分量表结果分析

科学本质观在本文中所分的3个分量表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本质和科学事业的本质,实验组A班与控制组B班的比较如表5、6、7。

从上面3个表中可知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本质和科学事业的本质3个维度实验组的平均分都高于控制组。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本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科学事业的本质2组并无显著差别。3个维度包含的16个子项目的平均得分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相对性与累积性2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

4.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经过8周的教学实验可以看出,科学本质观的显性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得到发展,其中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本质发展得较好,而科学事业的本质改善不明显。

4.2建议

出现以上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教师本身科学本质观的缺陷使得提出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无法及时捕捉,而使资源出现浪费。受传统科学本质观及其教材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流露出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范式的教学语言。因此,笔者从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参编写2个方面提出建议。

4.2.1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中没有显性提到科学本质目标,而是将科学本质的理解作为科学探究活动伴随的结果,而不是显性的课程目标。这样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现科学本质观的意识。因此,(1)在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目标要进行科学本质的目标设计;(2)要在内容标准中对科学本质具体内涵进行显性说明;(3)在实施建议中要为教师提出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具体要求;(4)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要尽量能罗列出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科学史线索,以供教师按图索骥;(5)在案例中要提供呈现科学本质观的成功教学案例以供教师学习;(6)在附录中要罗列出当代科学本质观要求教师使用的科学本质教学话语。

4.2.2对《科学》教材及教师用书编写的建议

篇4

关键词:游戏;思维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游戏是人们幸福童年不可缺少的条件。”现举几例说明:

一、把数学游戏与观察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数学游戏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使学生积累起多种的表象,不仅发展了形象思维,而且推动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展开。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学生对余数的概念难以理解,利用分苹果的游戏来帮助理解。例如:把9个苹果,每4个一盘,一盘一盘的分,引导学生观察:分出1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为什么?分出2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为什么?在儿童分苹果的游戏中,我每一次都引导学生观察“分到最后的情况是怎样的”,当学生看到分到最后还有剩余时,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帮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意识性很强的观察指导游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二、通过直观形象,让学生自己培养寻找规律的兴趣

数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学生好奇、爱动和求知欲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篇5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政策业务素质和执法操作能力等等。对环保机构而言,要把好环境执法人员采用关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教育关,建立严格的执行人员考核、淘汰、监督制度。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职能、统一装备的要求,加强环境执法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加大对环境执法的人员投入、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改善环境执法手段和条件,增加环境执法机构的执法资源。考虑到中国国土面积广大、环保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在注重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可适当在量上丰富执法的人力资源。在执法硬件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层环保部门的预算投入,更新和完善环境执法和宣教设备,确保其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推进执法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保证执法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科学性。

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环保法律的实现虽然不是必然地需要国家强制,但是如果没有强制作为后盾,也很难付诸实施。因此,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具体体现为:其一,赋予环保部门查封、冻结、扣押等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使环保执法真正地硬起来。其二,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决定权。其三,在环境监理队伍的基础上,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其四,确立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要“站的住”,而且要“顶得住”。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真正做到执法必严。

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篇6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别处于知识连续体上的两极,二者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第一,表现形式:显性知识可通过书面形式表现,大多为可文字化、可量化、可符号化的普通化知识;隐性知识很难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大多为很难或者不能文字化、量化、符号化的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知识。

第二,本质属性:显性知识可以独立地存在于个体之外,知识构建周期长,具有稳定性强、系统化的特点;而隐性知识不能脱离个体而单独存在,其知识构建周期的长短与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具有灵活的、非系统化的、非固化的和开放性的特点。

第三,传播途径:显性知识具有传承性,可通过自学、有形媒介传播以及传统教学的方式获得,一般与情境无关;而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由个体获得,而且它的获得都要建立在掌握一定量的某一类型的相关的显性知识的基础之上,一般与情境相关。

第四:功能作用:显性知识起着基础性平台作用,它构建了个体对于物质较系统化的认识;而隐性知识具有创新的特点,它主要构建了个体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更新能力、方法能力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隐性知识具有私有性、情境性、独创性、难言性和内蕴性等五个重要特点,它主要蕴涵于个体的策略和经验中。

二、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及面临的问题

在重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所谓隐性知识管理就是重视隐性知识的价值,通过有效途径使隐性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效化,并且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创新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在隐性知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隐性知识的模糊性较高:其生成过程相对复杂和漫长,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体验、学习和实践积累才可以获得。隐性知识管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它自身高度个性化、抽象性、难以捕捉、理解和表达、甚至难以感知的特点。

其次,在不能获得一定的满足和回报的条件下,缺乏动力而不愿意交流、分享和获取隐性知识,组织成员之间很难连续而自动地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另外,组织成员之间的认知能力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组织成员之间很难分享、交流和获取隐性知识,比如本自身隐性知识的价值很难被意识到,难以系统地加以表述、或者对于别人所传递的有意义的信息不能准确地理解;同时,很多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被组织成员深深地隐藏了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过度竞争造成的偏见、防范心理以及惧怕失败等因素。

最后,许多组织在组织目标、战略、过程、结构及文化中难以良好地体现隐性知识,主要是其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意义的忽视,另外,在时间维度上,组织僵化也是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的实践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展领域,应全面地认识学生,社会需要有各种才能的人。教育不可能消除人与人的差异,而应根据学生天赋、智能组合的不同,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从形而上的角度观察,技能、技艺甚至技术的能力是外显的,但从形而下的视阈理解,支撑其显性存在的基础却是在习得过程中获取的隐性的经验和策略,常以非书面语言的形式传承;同样,从形而上的视阈理解,学术、研究、以及开发的能力是内隐的,但是从形而下的角度观察,支撑其隐性存在的基础则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显性的概念和原理,常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

按照现代管理学对知识属性的分类,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属于隐性知识范畴。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就应采取不同于显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将符号化的和去情境化的知识,通过非符号化的和情境化的处理,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因此,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以下非符号化和情境化的知识传递途径:

第一,隐喻。隐喻即隐性知识显性化。发现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直觉、灵感和想法是实现持续性知识创新的途径,可以采用一些“软形式”开发工具,比如隐喻、象征和标语等。教师应通过校企课程开发,创设一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情境,可以采用案例法、项目法、仿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在各种辅导、答疑活动中,运用隐喻的方法,也就是一些比喻和象征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去生产车间、化验室等生产一线岗位去实习,在可以亲身体验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和掌握一些相关的隐性知识。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事物,尤其是隐喻方法中包含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对这些冲突和矛盾的思索,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创建自身的隐性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可以将个体内部或者个体之间相矛盾的想法或事物相互联系起来。

第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用隐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的基础上,再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可以为最终解决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类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问题当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化解后的想法进行思维结构化的过程。

第三,建模。这个过程,是最终形成知识并传播知识的过程,也为新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准确表达在隐喻、类比的基础上得到的新方法、新概念,形成知识模型并且运用于知识的传播。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解决了项目中的难题或者明确了某种新的概念,都标志着建立了一种新的知识模型,同时项目工作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校企课程开发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直接运用,便于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在这里,显性数学模型在自然科学里比较常用,而社会科学建模目前经常采用图形化模型。

第四,内化。内化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要求个人主动投入,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步骤,这个过程就是用显性知识来扩展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以指导、咨询、答疑等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不断思索中将已吸收的知识按照自己的习惯进一步系统化、结构化,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通过隐喻、类比以及建模吸纳的新知识真正拓展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策略能力和经验,最终在这一内化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升华和拓展。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职高 历史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职业高中教育也有了相应地发展。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多元化,而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地调整。面对相对普高学生基础较差、历史知识匮乏的职高生,面对职高学校学生有限的历史教学课时等现状,作为一名职高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调动职高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职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职高历史教师面对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就这个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在职高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看法,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点启示。

一、提高职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我们的职高历史教学也和普高一样,一直以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一直以来是教师占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采用的是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模式和方式下,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激发出来,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不好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作为一个引导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的学习与探究。因此,在职高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转变自己教学观念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尊重不同学生有差别的个性需求,教师作为一个向导,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探究,并引导他们学会对历史知识的评价和应用。

(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职高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也比较匮乏。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没有什么科学有效的方法,只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而考试过后死记硬背的知识又渐渐地遗忘了。况且这种学习方法本身有着加重学习压力和负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等缺陷。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会学习、想学习、愿学习。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主要应该掌握一个八字四会的要点,即“会听、会看、会记、会用”,首先“会听”,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听课光听是不行的,应该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用脑思考,做好笔记;“会看”要求学生历史教学内容时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地看,要在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会记”,课堂上记笔记要记主要的脉络和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应该在课下的复习中自己补充;“会用”,学习历史是为了解决历史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时间进行评价,史论结合。

(三)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中,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形成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融洽的关系则成为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故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利于学习历史的良好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搜集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相关视频资料等穿插到教学内容之中,提高历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语言的凝练、风趣与幽默,以良好的教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情感上与学生形成一种共鸣,在互动中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四)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记忆

课堂活动中教师讲的知识,只能够在学生脑中形成短暂的记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以巩固课堂上的记忆。比如说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点时间,让大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做一下小结,使学生将教学内容串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续的线。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加强复习与巩固,将具体的知识深深印在脑中。

二、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职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之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究,加强复习。

参考文献:

[1]周爱国.职业高中历史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

[2]李志.立足课堂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3]孟萍.浅析提高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教育科研).2011(18).

篇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45

特发性尿崩症在中医属“消渴证”范畴,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患者病程长,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较大。耳穴压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通过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等中药药籽刺激相关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院中医科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特发性尿崩症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为内分泌、遗尿点、膀胱点、交感、神门等。配穴可根据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应用,如肺肾阴虚型的可酌加肺、肾;胃阴不足可酌加胃、脾;三焦输布失常可酌加三焦;阴津亏损可酌加肺、胃、肾等。

操作:先行耳穴经络评价,耳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0.8cm×0.8cm胶布按压在对应的耳穴上,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指导患者或家长按压方法,嘱每天按压耳穴3次,每次20分钟,3~4天更换一侧耳朵继续进行,连续30天为1疗程。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定时采集尿标本或血标本,测定尿比重及血尿渗透压。

护 理

耳部皮肤护理:每次治疗前检查皮肤完整性,由于部分病人治疗心切,往往在自行按压时出现皮肤破损的现象,面积大小不一,若不及时处理破损皮肤,易造成耳部皮肤感染,影响治疗。因此,每次治疗前先检查耳部皮肤的完整性,如见皮损应及时在破损皮肤表面涂抹红霉素软膏,严重者暂停治疗。每次贴压前必须消毒耳部皮肤,询问有无胶布过敏史,过敏者使用抗过敏胶布。

标本采集: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须定期采集患者的血、尿标本,监测尿比重及血尿渗透压,因此,采集尿标本时一定嘱咐患者留取晨尿,容器应清洁、干燥。采集血标本时,必须空腹采血,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并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以便医生评估疗效。

辨证施护:特发性尿崩症中医属“消渴症”,多有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临床表现为多饮、多渴,疲乏无力等,病机素体阴虚所致,耳穴压丸治疗在主穴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进行配穴,护理上应根据医生辨证诊断分型辨证施护。

情志护理:在我院接受耳穴压丸治疗的特发性尿崩症患者,以往大多采用西医治疗,病程长,病史在1~10年,心理负担重,表现焦虑、恐惧,治疗期望值较高,由于耳穴压丸治疗特发性尿崩症病,我院属首创,病人以往无治疗体会,护理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加强与患者沟通,讲解治疗注意事项,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照料,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饮食护理:嘱患者注意食物的均衡摄入,忌食辛辣肥厚食物,并根据症型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①肺肾阴虚型: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口腔黏膜清洁,指导病人多食用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蛋、奶等。②脾肾阳虚型:指导病人多食牛肉、羊肉、山药、土豆、瘦肉、水果及蔬菜,禁食生冷饮食,多食性温食品,嘱每晚热水袋敷小腹1次。

健康教育:由于特发性尿崩症的患者多有烦渴、多饮等症状,因此嘱患者家中应备足温开水,及时补充水量;适当运动,预防感染;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监测24小时尿量;按时复诊,指导患者或家属采用合理力度按压贴压的穴位。

讨 论

在治疗特发性尿崩症的患者中,根据此病中医的不同证型,通过情志及饮食等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使护理工作更符合患者病情需求,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很好的配合了医生的诊疗工作,提高了治疗效果,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特色。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95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常伴有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器官的病理改变。目前,高血压病仍然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1]。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必须规范治疗,正确用药,正确宣教。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1)长效化长期治疗:药物要24 h有效,需长期乃至终身治疗。(2)联合治疗:很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着多种致病因素,往往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3)个体化:选择个人合适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4)规范化:开始降压要缓和,使血压逐渐降到预期水平,稳定一段时间,逐渐减量到最小有效量。切勿经常换药停药,防止加重靶器官的损伤。(5)综合治疗:祛除病因,积极康复运动,合理饮食,重视心理调节。笔者将如何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另外,我国有一些复方制剂和中药制剂仍在使用。下面分别介绍各类药物特性及其应用。

1.1 利尿剂 利尿剂主要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动脉平滑肌胞浆内钠浓度降低,平滑肌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降压起效平稳、缓慢、作用持久。适应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尤其是Ⅰ、Ⅱ级高血压、更年期女性、老年高血压及伴心力衰竭患者。常用药物:(1)速效类:呋塞米20 mg,1~2次/d;低效类:安体舒通20 mg,1~2次/d;氨苯蝶啶50 mg,2次/d;阿米洛利10 mg/d,高钾血症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2)中效类:临床使用最多,一般选用氢氯噻嗪和氯噻酮;(3)长效类:吲达帕胺是具有钙拮抗作用的利尿剂,2.5 mg,1次/d,尤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该类药副作用:(1)低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或适量保钾,1~3 g/d,或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奶鱼禽肉、果蔬、全谷、酵母等。(2)高血糖: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并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慎用。(3)高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高脂血症者最好不用。(4)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不宜服用。

联合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不推荐用于代谢综合征和易患糖尿病者),利尿剂+钙拮抗剂(同上),非保钾利尿剂+ACEI(同上)[2]。

1.2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组织的RAAS及血液动力学调节机制,降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各有差异。该类药物不仅能降低安静状态下的血压,也能有效降低应激和运动状态下的血压。对舒张压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和合并心绞痛患者。为了安全有效使用,尽量选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对β1受体选择性高、或兼有α受体阻断作用的β阻断剂,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常用药物:美托洛尔25 mg,2次/d;比索洛尔5~10 mg,1次/d;卡维洛尔12.5~25 mg,1次/d。常见副作用:心动过缓、疲劳、肢体发冷。其他还有激动不安、诱发支气管哮喘、胃肠不适、增加胰岛素抵抗、掩盖低血糖症状、心力衰竭加重、肌肉痉挛、阳痿及减退、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等副作用。

联合用药:β阻滞剂+利尿剂,β阻滞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阻滞剂+ACEI[2]。

1.3 钙拮抗剂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抗动脉硬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周围血管疾病者、合并糖耐量异常或肾脏损害者,对老年高血压也有较好的疗效。常用药物:短效制剂致血压波动大,引起心脏血管损害,不宜多用于高血压患者。长效制剂及药物的控释剂或缓释剂,作用持久,控制24 h血压,尤其清晨血压,故为首选用药,如硝苯地平控释剂,30 mg,1次/d、氨氯地平5~10 mg,1次/d。副作用:二氢吡啶类:心动过速、心悸、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水肿和便秘。非二氢吡啶类:心率减慢、传导延缓和心肌收缩力减弱。

联合用药:钙拮抗剂+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或ARB[2]。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减少了缓激肽的降解。适用于中度和严重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长期高血压病患者、老年性高血压。ACEI应用的临床优点:(1)不影响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故对运动、出血、麻醉的反应正常,也不影响。(2)不出现心动过速。(3)无明显不良代谢作用,血钾稳定,尿酸下降,血脂无明显改变,改善胰岛素抵抗。(4)保护受损的心脑肾功能。以下伴随症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征:(1)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2)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3)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4)周围血管病或“雷诺”现象、抑郁;(5)哮喘或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6)透析抵抗肾性高血压等。常用药物:短效剂:卡托普利12.5~50 mg,2~3次/d;中效剂:依那普利10 mg,2次/d;长效制剂:有赖诺普利10 mg、西拉普利2.5 mg、雷米普利2.5 mg、培多普利4 mg等,均1次/d。禁忌证:妊娠妇女、高血钾症、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3 mg/dl时使用谨慎。副作用:刺激性干咳,血管性水肿等。

联合用药:ACEI+利尿剂(注意同上),ACEI+钙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2]。

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该药直接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更充分有效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常用药物:氯沙坦50~100 mg/d、缬沙坦80~160 mg/d等。多为24 h长效制剂,降压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6~8周才达最大作用,低盐饮食或联合利尿剂能明显增强疗效,多数药随剂量加大降压作用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适应证与ACEI相同。突出优点是不良反应少,常作为ACEI不良反应的替代药,故治疗依从性高。

1.6 α1受体阻断剂 属高选择性阻滞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内脏血流灌注。长期应用改善脂代谢,降低TCHO,TG,LDL-C,升高HDL-C,还能减轻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适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哮喘及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哌唑嗪0.5~1 mg/次,2~3次/d,两周后渐加量,特拉唑嗪1 mg/次,1次/d,可加至2~20 mg/d,多沙唑嗪1~16 mg/次/d,维持量2~4 mg/d。副作用:性低血压、头晕心悸;少见头痛、嗜睡、鼻塞、乏力等,因副作用较多,不主张单独使用。

1.7 其他降压药物 除上述六类降压药物外,还有复方降压片、中药牛黄降压丸、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脑立清、杜仲平压片等,目前,尚缺乏随机、双盲的大规模资料来证实其效应。

2 护理

2.1 患者对何谓高血压,影响高血压的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了解甚少。因此,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病的各种原因及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明确坚持治疗的重要性[3]。

2.2 维持患者乐观而稳定的情绪对控制高血压极为重要[4]。保持环境安定舒适,避免严寒、酷暑刺激,有利于患者情绪稳定。引导患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以平常之心看待事物,做到知足常乐,避免激动、紧张。

2.3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漏服、少服、多服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以免导致血压波动,这比持续高血压对脏器的危害更大。

2.4 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1)合理膳食,给与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5 g/d。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控制总饭量,应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2)戒烟,据调查每吸一支烟都会使血压升高30~50 mm Hg。长期大量的吸烟,可使动脉硬化的进程加快,可能发生血压突然急速上升,引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等。(3)限酒,据调查饮酒者中,每日饮酒30 ml的人中会有一半得高血压。每日饮酒60 ml的人,100%都会得高血压。而且酒精会使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使降压效果降低。(4)适当的运动,高血压患者可结合自身状况,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如体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快走、慢跑、游泳等。参加有氧运动应达到一定的要求:⑴每天至少运动一次;⑵连续运动30 min;⑶每周确保运动5 d;⑷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但要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做到持之以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5]。

2.5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建议高血压患者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2.6 定期测量血压,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压,以便更好地检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

3 结论

高血压病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缺乏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希望通过本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小来,李君,马淑贤.内科学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7.

[2] 宛纪宝.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J].山东卫生,2011,11(25):43-44.

[3] 李孟飞.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50-51.

[4] 林珠.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14,16.

篇10

编辑手记 李颖园长1985年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幼师专业,从事幼教工作已近二十年。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孩子,工作勤奋,刻苦钻研业务, 关注国内幼教发展动态和国际幼教发展趋势,注意运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和科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适应幼教事业的发展,她不满足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在西北民族学院音舞系自考本科的学习。在工作中连年被评为政治部直属党委先进个人;2003年被兰州市教育局聘为“兰州市第五届教学新秀的总评评委”。

春去秋来,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二十多年了。我的角色也从一个青涩的新老师转变为一名管理着近百名教职工、十二个教学班级的园长。

回顾这些年所走过的路程,我认为要想管理好一所幼儿园,园长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依法治园,以德立园,以学兴园”。

法是治园的基础――首先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园的观念,其次注重教育法制的宣传,第三要注重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园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园长要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作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和榜样。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赏罚分明,照章办事,不亲疏偏废,因人而异,更不随心所欲,专横跋扈。

德是治园的根本――园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园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以“德”育人的基础。园长除对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品德素养和敬业奉献精神,从而达到依德兴园的目的。

学是治园的活力一一园长要以学习来促进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园长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立足幼教事业的前沿,当好幼儿园的领军人物。园长的自身学习十分重要。园长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用自己的学习精神来培养教职工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