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保护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保护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新建保护区; 管理;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23-02

一、目前秦岭林区已建保护区现状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自然分界线,也是古北界、东洋界野生动物和华南、华中及西南高山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我国生物资源的基因库。保护大秦岭至关重要。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前,我省在秦岭林区先后建起了太白山、佛坪、长青、牛背梁和周至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森林采伐全面停止,并由森林采伐转为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全面护林及植被恢复工作,林区人为活动明显减少。通过实施天保工程,秦岭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更加适宜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这些动物活动日益频繁,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我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生物多种性极为丰富。与此同时,一些盗猎分子也随之猖獗,林区偷猎现象时有发生。为使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我省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自2002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在秦岭林区的宁强县、宁陕县、留坝县、凤县以及省森工系统所属的宁东、宁西、汉西、龙草坪、太白林业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使秦岭林区保护区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在秦岭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20多个,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群。那么,如何规范建设保护区、管理好新建自然保护区、尽快发挥保护管理效能,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是我们这些新建保护区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这些保护区群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肩负着秦岭大熊猫6大种群之一天华山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重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辖区东西宽约17.3公里,南北长约24.5公里。保护区总面积25485公顷。几年来,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保护区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保护效能初步显现。然而,由于建设资金缺乏等因素制约,秦岭各保护区的建设进展情况参差不齐,保护管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建设资金短缺,经费无保障。

2.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3.管理体制不顺。有些保护区是在原森工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保护区仍属企业性质,管护经费、人员工资待遇尚未按事业单位落实。

4.专业科研人员短缺,科研滞后。现有职工普遍缺乏自然保护知识尤其是野生动物管理知识,缺乏保护管理技能。

5.野外巡护监测设备、装备不足。

6.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信息闭塞。

7.联防联保不到位。

三、对新建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以人为本,注重宣教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唤醒全社会的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热爱自然、珍惜生存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们产生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强烈欲望,自觉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宣传教育工作应以人为本,视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别。对社区群众应着重进行法律、法规和保护区规章制度的教育,对于进入保护区进行参观考察、教学实习和举办夏令营的社会公众与中小学生等受众群体,应着重进行自然保护科普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护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2.强化管理,措施得力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是在原森工林业局的基础上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内容多,管理压力大。为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我们不等不靠,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保护观念。保护区建立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录象、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制作大型宣传牌3面(50平方米)、中型宣传牌5面(总面积30平方米)及小型宣传牌30面(面积570平方米);修建封山育林牌10座。同时,在社区开展了多次宣传教育活动,印发、张贴各种宣传单、《通告》等数万份。

――确定保护区边界,完成划界立标。在保护区周边埋设界桩400余个。

――完成本底资源调查,编制总体规划设计。保护区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及生物综合科学考察野外调研工作。由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

――建立基层保护站,落实管护责任。对各站划定管护范围,明确管护面积,建立巡护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奖惩办法,保护站人员按照保护区设置的野外固定巡护路线,定期在各自区域内进行巡护监测,填写野外巡护记录表,并适时进行分析。

――建立检查站,严格入山登记。在保护区的入口建立检查站,严格执行入区审批制度,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

――建立野外巡护监测点,加强保护区内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及时有效抢救病、弱珍稀野生动物个体,准确掌握动植物种群变化,为开展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篇2

【关键词】:湿地自然保护区;问题;建议

【引言】: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积比较广泛,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并出台了各项配套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湿地资源,避免了许多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但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致使湿地资源锐减,亟待解决。

1、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类,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但可以为很多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应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具有调节洪水的重要生态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而,我国非常注重对湿地的保护,建立了几百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47.80km2,并且已经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等7处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很多,包括林业、环保、水利、海洋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对应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比如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林业部门,八岔岛保护区属于环保部门,查干湖湿地保护区属于水利部门,昌黎黄金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海洋部门。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于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日益重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不断增多,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生态旅游的加速发展,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加强,湿地生态旅游正悄然兴起。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其拥有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为人们回归自然提供了保障,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始走向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并进行控制和调整,成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2、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跨度广且类型多样,因而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也会有所区别,一旦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会出现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保护区内大片水面会被人们圈地,进行鱼苗养殖,若是当地人们财力薄弱无法购买鱼苗,甚至还会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私自捕杀野生动物,以此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从而导致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被严重破坏。

2.2管理经费不足

我国每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状况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资金支持的悬殊差距。尤其是对于一些资金贫乏且刚刚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来讲,如果不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规划,就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求,比如通讯设备、巡护设备等基础设备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巡视工作。

2.3水污染问题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含水量比较丰富,适合水产生物养殖,是很多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然而,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水质恶化,导致死鱼、死蟹事故频繁发生。此外,面对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每年湿地自然保护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但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水污染问题却并没有明显的解决。

3、加强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努力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想全面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水平,不但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还应该促进是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只有满足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会注意到保护周围自然环境,增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这样不但有利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宣传工作,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避免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人们利益出现矛盾,实现双方的共赢。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方聚资支持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资源保护,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和管理中来。因此,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湿地自然保护区应该注重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可以采用社会集资的方式,从而建立并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避免因樯璞覆黄牖蚬芾矸绞讲坏轿唬而造成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3.3进一步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破坏严重,致使动植物资源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河流的水污染问题严重。深入分析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管理不到位是最主要因素,正因为现有的管理条例上存在漏洞,才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法律漏洞”。针对这种情况,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制度上确保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常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新形势下,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理念逐渐增强,人们渴望畅快的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由于湿地对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要继续加大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视力度,加强各项管理,深入分析致使保护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运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杜绝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行为,促进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为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春燕,王宗明,刘明月,等.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2):599-609.

[2]王昌海.我国湿地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管理人员问卷调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3―69.

篇3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F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57-02

人力迄今尚不能支配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频率高、类型多特点,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人员伤亡、社会失序现象。旅游资源因为其开放性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而资源本身的唯一性、不能重现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又会导致资源一旦被破坏后将不可逆转。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强而保护措施弱的特点,导致其受自然灾害破坏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实现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利益主体。本文结合自然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灾害下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从而提出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一、自然灾害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伴随着灾害的增多及其破坏力的加剧,灾害管理研究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灾害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外部风险所占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要地位。灾害社会属性的显著,决定了处于社会网络下的利益主体是研究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益主体为任何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目标的形成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其行为的调整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从灾前预警、灾时应对到灾后修建,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

借鉴叶欣梁等人的研究,通过识别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确定灾害背景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利益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旅游者。在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四者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一)灾前预警阶段

此阶段重点是树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危机意识,围绕规避或降低风险,协调主体关系,增进预警中的合作。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政府部门具有宏观掌握局势的能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旅游企业,由于内部预警机构的建立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同时又可能看不到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缺乏资源保护的危机意识。预警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恐慌,利益诉求由适度开发变为资源保护。同时,灾前预警会抑制旅游者出游动机,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此阶段利益冲突明显,政府部门的宏观掌控及关系协调非常重要。

(二)灾时应对阶段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动力机制的模糊性,灾害发生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体制来进行,而是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补充与完善。此时的利益主体关系由相对封闭、分散状态向彼此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方向发展。此阶段具有较成熟行为的旅游企业与社区,作为灾害发生时最直接的受害者,能快速组织起来,运用各自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无力顾及的问题。而旅游者则会自觉选择放弃旅游消费行为。

(三)灾后修建阶段

灾后管理必然要求把旅游资源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放在首位。由于缺少约束利益主体行为的外在力量,利益诉求冲突加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修复与重建、旅游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开发、旅游者的理解与配合四方努力,才能达到利益均衡。政府承担灾后重建、资源保护重任,同时希望尽快重新开发旅游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由预警阶段的消极配合变为修建阶段的积极合作,但追逐经济的短期利益行为会导致对旅游资源的二次破坏。社区对灾害感受的持续时间最长,是积极保护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会基于目的地风险因素和“灾后找回”目的而发生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动。灾后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分配与流动使利益冲突剧烈,而灾后修建的特殊性尤为期待利益协作关系。

正是因为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自然灾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协作与冲突两种状态。

二、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协作关系与冲突关系分析

旅游资源的利益主体角色可以确定为:1.核心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承担着架构者和监控者的角色。2.重要利益主体――旅游经营者,其经济动机要远远大于文化动机。3.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社区及社区居民,要重视社区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认知。4.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旅游地的保护与功能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在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灾时应对、灾后修建三个不同阶段下同一利益主体的诉求会有所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呈现阶段性变动特点,进而导致利益主体关系状态随之发生关系性质及关联程度的变动,但是,利益协作与利益冲突两种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利益主体构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关系。

一方面利益主体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联系的必要性,在利益重叠交点基础上趋于产生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灾害不同阶段要素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的失衡,以及资源的非均匀流动,驱使利益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在资源过于集中基础上趋于出现冲突关系。

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在保护旅游资源共同目标因素的作用下,会呈现动态演化特点。如对利益诉求无限制的话,最大化诉求会驱使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侵害其他主体利益,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加剧利益冲突关系。所以,必须根据资源分配现状寻求利益诉求的重叠交点,进行策略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灾害任一阶段,只要利益诉求相互协同和均衡时,构成利益重叠交点,协作就成为可能。协作关系可以达成利益主体共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所以,必须促进主体问关联的不断增强,形成长久的、良性协作的关系状态。

2.尽管存在共同行动的意愿,但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冲突成为可能。冲突关系起因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矛盾升级,会破坏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促进利益主体向有序方向转化,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与联合效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旅游资源。

3.利益关系时空动态性较强,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与协调能力有所差异,需进行多次协调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二)建议

1.建立管理体制,优化利益主体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旅游企业的权责,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疏导,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下各利益主体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2.结合利益关系整体状态进行跟进、调整与优化的策略选择,才是最优选择。为此,要突破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利益主体微观分析、利益关系局部分析的局限,系统考虑灾害整体过程及利益关系各阶段动态演化的特点,分析利益关系状态形成的内在规律性,达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篇4

摘 要: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发扬的关系,以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精神的彰显,而文化本身更多的体现其社会价值,而非经济价值,这点在文化遗产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文化遗产圈的视角,也许可以为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发扬提供另一个视角。文化遗产圈从理论上可以分为核心部分、半核心部分、部分。每一个部分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取得也各有侧重。作为遗产文化圈的核心部分――明孝陵建筑群,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作为遗产文化圈的半核心部分,其保护、开发可以同时进行。作为遗产文化圈的部分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维修、传承的重要经济来源。

总之,文化遗产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太多的人文内涵,对其保护、传承与开发的本质是彰显人类的智慧,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下社会对遗产文化的物质化追求,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非物质化的本质,只有平衡文化、社会、经济三个维度,方能进入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遗产文化圈;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摇篮之一,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目前江苏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有四项,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两项即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即昆曲、古琴虞山派。省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历史文化名镇3座,2600多处文物点被列入国家、省、市、区级各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各方面既体现出江苏是一个文化大省,又体现出江苏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开发方面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精神。既要充分发扬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人文价值,又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发扬的关系,以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精神的彰显,而文化本身更多的体现其社会价值,而非经济价值,这点在文化遗产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所以,从文化遗产圈的视角,也许可以为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发扬提供另一个视角。

二、明孝陵以及遗产文化圈的整合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合葬墓。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及其背后所蕴涵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成为其申遗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是,明孝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开发、传承的过程中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未达到预期的问题。

作为国内众多文化遗产之一的南京明孝陵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的过程中同样面临其他众多遗产地所具有的问题,即保护、开发、传承的矛盾。具体说来,作为遗产地凭借其代表性的文化特征、秀美的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参观游览,以提高其知名度,同时亦带来部分的经济收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参观游览人数的不断刷新,对遗产地的人为破坏也同时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矛盾,遗产地普遍采用的做法是1、提高门票价格,期冀门票杠杆一方面调节参观人数,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门票收入,投入到遗产地的修缮、维护工作中;2、关闭遗产地的某些区域,通过评估,确认遗产地的核心范围,进行有限度的开放,以达到保护的目的。这两种做法看似解决了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但本质上,违背了遗产保护的精神。根据《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所谓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以及历史遗迹。无论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科技的角度都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凝聚着人类的伟大智慧,突出体现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这就是说,文化遗产展现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历史遗迹表面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彰显其背后的“人”的文化,“活”的活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遗产,体现的是人类文化、文明的共享性。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大众对遗产的接近、理解与保护,需要的是全民拥有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中所阐明的那样:各成员国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的广泛兴趣和尊重。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等经济杠杆手段,使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变成少数人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认为设置了普通大众与文化遗产的对话障碍,同时割裂了文化遗产的传承纽带。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对文化遗产的另一种破坏,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精神的践踏。

如果,我们重新对文化遗产明孝陵进行审视,将视角从个别调整为整体,遗产地调整为遗产圈,幸许可以改变目前的保护现状,形成文化产业链,以实现遗产文化的产业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以遗产圈的视角审视明孝陵,意味着不要孤立地将明孝陵看作文化遗产建筑群,而要将其看成是整个文化遗产圈的核心。她是古都南京明朝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也是作为统一王朝明朝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城内所有明代历史、文化古迹都是以它为中心而形成文化遗产圈,进一步以她为中心形成遗产文化产业链,从而理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实现一方面彰显文化遗产地深厚文化品质,另一方面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二者取得一定的平衡。

文化遗产圈从理论上可以分为核心部分、半核心部分、部分。每一个部分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取得也各有侧重。作为遗产文化圈的核心部分――明孝陵建筑群,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核心部分的开发不是指经济效益的开发,而是指社会效益的开发。主要目的是通过架构遗产地与大众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实现遗产地文化的普及,倡导普通大众对历史文化、人类文化的尊重,同时体会文化遗产地明孝陵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运用各种现代科技、传媒手段,宣传文化遗产地明孝陵,尤其是背后的所蕴涵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唤起普通大众不仅仅对文化遗产地明孝陵,而且对与文化遗产地明孝陵相关的明代历史,明代遗存,明代文学艺术的兴趣与全方位的观感。作为遗产文化圈的半核心部分――南京明代历史文化遗存,例如大报恩寺、金陵宝船厂、朝天宫、阳山碑材等,其保护、开发可以同时进行。这些遗存为普通大众提供深入了解明代历史、文化的渠道。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南京的重要窗口。作为遗产文化圈的部分――与明代南京有关的,有关部门所开发宣传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商业项目,诸如水木秦淮,天子朝拜仪式等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维修、传承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文化遗产圈的形成,体现了文化遗产已具有的文化历史积淀,拉近了普通大众与遗产的距离,为促进文化遗产全民保护意识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遗产圈的魅力就在于:1、她把许多看似没有联系的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把状如点点晨星的文化遗产整合了起来,并促成合力;2、节省宣传成本,普通大众通过对遗产地的了解,进而了解了与其相关的文化遗产、激发了其兴趣,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入了良性循环实现文化资源的高度整合。

三、构造遗产文化圈的机制

通过对以明孝陵为中心的文化遗产圈的了解,可以看见构造文化遗产圈,其丰富的文物与文化遗产资源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全局的文化遗产规划观念是关键,一定的商业传媒的知识与手段是重要的保障。

(一)涵育丰富的文物与文化遗产资源

文化遗产圈的核心是遗产本身的具体形式包括建筑、音乐、技艺等。这些是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逻辑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作为文化遗产或者说文化产业重要的涵育主体。涵育的目的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内涵而非表面样式,展示的是历史文化的原生性而非变异性,铺开的是历史脉络的完整性而非片段性。如果忽略了对丰富文化与文化遗产资源的涵育,那么诚如范周先生所说:那些古老的血脉,那些温婉的山水,必定充满着悲恸与无奈①。

(二)树立全局的文化遗产规划观念

文化遗产圈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链接的几乎所有与遗产地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等。这样的链接需要在规划设计上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在时间跨度上,考虑历史脉络的完整性,在文化传承上,考虑文化的普遍联系性,在保护上,考虑人文、自然的有机一体性。在充分进行全局考虑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差异性与特色,这样才能比较全面、深入且有保护性的基础性进行传承和开发。

(三)使用适度的商业操作手段

历史文脉与市场经络的承接,需要将深厚的文化元素渗透在市场活跃的因子中。但是绝不能损害遗产地的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商业的操作手段是锦上添花,不能对文化遗产有丝毫的破坏,所以是适度的使用。商业手段的操作要充分尊重遗产地以及遗产文化的内核,尊重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在尊重历史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商业操作,可以再度唤醒文化遗产沉睡多年的生命,使其散发出活力。

总之,文化遗产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太多的人文内涵,对其保护、传承与开发的本质是彰显人类的智慧,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下社会对遗产文化的物质化追求,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非物质化的本质,只有平衡文化、社会、经济三个维度,方能进入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实现良性循环。(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

[2] 刘建平,陈姣,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3] 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篇5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篇6

[关键词]云南 野生植物 多样性法律

一、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概述

生物多样性,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所给出的定义,是指所有来源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是在所有形态、水平和组合中的生命的变异性。它不是所有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料的总和,而是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顾名思义,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其中的一种类别,是指植物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对它的保护往往处于薄弱的初级阶段,很多法律制度都亟待完善。

云南是中国野生植物种类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野生植物类群,是公认的野生植物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并具有全球意义的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省面积39.4万k,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而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6577种,占全国总数近50%;在14760多种维管束植物中,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71种,占全国总数的44%。因此被称为“植物王国”。研究云南地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样本。

云南省为保护省内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地方的珍稀植物,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很多有益的制度,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过度采集、不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活动、城市化建设、环境污染、土地用途改变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原因,加之没有专门针对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及制度,使野生植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植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急需通过法律及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才能更有力的保护云南省野生植物多样性。

二、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998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这是野生植物保护的唯一的专门行政法规;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分I、Ⅱ级;1987年实施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994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2008年2月26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完成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正式,以应对植物濒危问题。《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后,成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在全球的植物种类空前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维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为遏止植物的不断灭绝,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组织国际知名专家起草的《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作为我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省政府为了保护植物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植物资源,也为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一是通过地方性立法加大了植物资源保护。1987年以来,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公布了《云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云南省珍贵树种名录》等。二是建立健全和规范了植物资源的管理机构。为更细致的保护省内地州的植物资源,在全省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都设立了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三是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野生植物的生境。其中,普渡河、海子坪等11个自然保护区专门以野生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有106个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多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省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了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省政府和一些组织团体也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探索,开展调查和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了全省范围内大规模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西双版纳、哀牢山、高黎贡山、南滚河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和资源调查。为更好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但是,目前云南省对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缺少专门针对野生植物资源制定的法规或规章,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散见于其他法规和规章之中,相关法律法规数量较多,交叉复杂,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困难,必然影响依法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的效果。二是法规或规章之中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更强调野生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由于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野生植物盗伐滥伐现象突出,法律上针对这些现象做了很多规定,而且由于经济价值的不同,对原生天然生长的珍贵野生植物和原生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的保护比较重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植物很少涉及到。这种经济本位的立法目的能短期保护植物资源的存在,却不能有效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另外,管理机制比较落后,资金来源不足,管理人员人员不足,还有一些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没有建立,公共参与不足,缺乏透明度等等问题严重束缚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对策

首先,完善云南省野生植物的立法和法制建设。云南省作为最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集中区,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自身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保护现状为背景,由云南省人大制定《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坚持不懈地普及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法规,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严格依法行政,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达到震慑罪犯和教育群众的目的。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

其次,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和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相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物种繁多,气候优越,人为干预较少,是野生植物最理想的栖息地,也是各种野生植物的良好生境。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利用,往往会改变野生植物的生长和栖息,对森林的破坏,就会破坏野生植物的多样性。而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能最大程度上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境,科学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野生植物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的同时,就应该与保护野生植物相结合,既要保护珍惜名贵植物,也要加大保护各种野生植物,保护其多样性。

再次,构建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制度。(1)野生植物编目、监测及建立信息系统制度。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就是将原来分散、零散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信息汇总,在保证准确、可靠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电子化,并提供完备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工具,以适应不同目的的查询需要。(2)审批许可制度。该制度是针对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利用及外来种的人为引进而言的,特别是对外来种的人为引进有重要意义。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物种,由于其在生物多样性中的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利用需经特殊的审批许可程序是完全必要的。(3)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一方面通过接受有关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和其他企业自愿捐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培训、资源开发和各种服务积累资金,再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去。再者,随着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的加强,还可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同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助。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重要财力支持。(4)生态系统性管理制度。生态系统多样性并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应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因为世界上现存物种的大多数还不为人知,而生态系统的保护还可以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过程和生境,这样也就保护了许多未知物种及其基因。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跨行政区域性和使用的多元性特征,而无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何种使用都涉及到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

最后,强化社会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社会意识到野生植物的重要性,去除公众对野生植物无价值或无人保护可以任意滥用的错误意识,是公众认识到野生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要提高公众参与,就要先做好向社会公开,既重视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各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早在1996年根据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发展需要,云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为野生植物的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公益协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辉军.切实保护好云南的野生植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2003.11.

[2]孙中艳.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中国发展,2006,(4).

篇7

水生生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水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6年颁布、2000年修订的《渔业法》,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进行了规定,1988年颁布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使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997年,农业部了《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对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定,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在系统总结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和新时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要求,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以及需要开展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56个、市(县)级130多个。总面积十几万平方公里。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了,保护对象和范围扩大了,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保护和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保护区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科研攻关,一些物种的驯养繁殖在技术上得到突破,为恢复、增殖保护区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如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驯养繁殖大鲵获得成功,从2002年开始,在保护区核心区累计放流大鲵5000多尾。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和长江水产研究所、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合作,开展中华鲟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截止目前,已在长江放流中华鲟800多万尾。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保护区内迁地保护江豚数量目前已达30头左右。广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85年建立以来,共保护海龟蛋7万多枚,孵化稚龟6万多只,放流幼龟5万多只,保护区的工作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表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多次到保护区考察、学习,成为中国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良好国际形象的宣传窗口。广东海龟保护区积极研究改进繁殖方法,使稚龟成活率从40%提高到90%。

各级保护区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协助渔业主管部门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至今,沿海、沿长江有关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与保护区救护中心累计救治、放生大型鲸类、豚类、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万多头(尾),其间涌现出如江苏、四川白鲟救治等一批先进事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影响。

篇8

l.引言

2.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背景

3.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原则

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级

5. 讨论

提 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背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保护区级别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如以定性方法为主,与现行行政体制相一致等。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并对其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定义。此外,本文还对保护区级别划分的依据和确定保护区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此标准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 级别 分级标准 评价标准

l.引言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有特殊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和自然遗迹、拯救珍稀濒危生物种、探索自然环境的发生演变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旅游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至1991年底,全国已建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708个,总面积达56.80mha,其中陆地面积53.18mha,约占国土面积的5.5%,达世界平均水平(薛达元,1992)。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很多,但并不处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价值和重要 程度,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区别管理,将有限的财力和人力用于特别优先保护的区域。然而,自然保护区级别的划分,要求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标准。本文试图在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

2.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背景

篇9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篇10

【关键词】黑河;湿地;保护对策

1.湿地定义

《国际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还可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及不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海洋水体。

2.黑河市湿地资源现状

2.1黑河市湿地资源情况

据我市湿地普查最新结果显示,我市湿地总面积60多万h,约占全省地方湿地(除森工、农垦、大兴安岭)总面积的19%。主要类型为沼泽湿地,布于我市南部、中部、东北部低山丘陵地带,主要湿地植物为芦苇、修氏苔草、乌拉苔草等。此外我市还有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湖泊湿地等类型。我市湿地的主要特点为:类型丰富,分布集中连片,局部湿地生态多样性保存完整。

2.2工作开展情况

2.2.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十五”期间建立2处,分别为五大连池山口自然保护区、爱辉公别拉河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期间建立3处,分别为北安自然保护区、孙吴红旗自然保护区、 爱辉刺儿滨河自然保护区。2011年建立5处湿地类型保护区,包括嫩江门鲁河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引龙河自然保护区、逊克都尔滨自然保护区、逊克干岔子自然保护区、孙吴平山自然保护区。

2.2.2开展湿地宣传教育

充分依托“爱鸟周”、“世界多样性日”、“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活动开展湿地宣传,坚持每年一个宣传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自2003年以来,全市共展出湿地照片、图片2800幅,进行专题宣讲270次,发放宣传单40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1000条,媒体报道270次。

2.2.3依法打击毁湿行为

自2009年起,全市通过连续四年开展“严厉打击治理违法毁林毁草毁湿开垦专项行动”,清查湿地面积284432h,查处案件322起,查处毁湿地块407块,回收湿地面积4121.5h,缉拿涉案人员184名,退耕还湿1259h,印发专项行动简报42期。市政府于2010年印发了《黑河市查处违法毁林毁草毁湿开垦行为规定》。

2.3存在问题

一是湿草界定不清,毁湿现象时有发生,湿地资源屡遭破坏。二是已建保护区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开展不平衡,现有10处保护区中,只有三处正式组建了机构,大多保护区只能依托当地林场行驶管理职能。三是黑龙江省湿地认证工作尚未完成,导致湿地界定和执法存在困难。

3.下步工作意见

3.1认真抓好湿地认定工作

利用“全省第二次湿地调查”结果,以林场为单位,做好核对面积、圈界定点和资源数据采集工作。结合认定工作,开展湿地资源详查,编制全市湿地保护规划。对具有显著和特殊生态、文化、美学价值的一千公顷以下的湿地建立湿地公园,对8公顷以下湿地划定为湿地保护小区。

3.2认真抓好项目争取工作

重点做好湿地恢复、建设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现有10处保护区界碑界桩,宣传板,交通、通讯,办公、监测等设施设备。开展保护区退耕还湿工作。

3.3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

继续开展湿地行政执法工作,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依托全市林业航拍工作成果,实时监控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和违法破坏湿地资源行为。

3.4认真抓好湿地宣传教育

继续开展好“国际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宣传活动。建设黑河湿地宣教馆,宣传湿地生态文化价值。利用乡村大集,加大对乡村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湿地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将湿地资源保护知识带入校园。

3.5继续加大打击毁湿开垦力度

今后,我们仍将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毁湿开垦行为专项行动。严防在湿地资源上从事开垦、翻地、种地、挖沟、挖渠、挖沙、取土、排水、造林、烧荒、拱地头、扩地边、堆放废弃农药等行为。

4.保护对策

4.1完善湿地法制体系,为保护与利用湿地资源提供法律依据

加大立法进度,真正依法管理和保护、利用湿地资源。对于有的不利于湿地保护及过时的条款必须进行更正,同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与湿地保护相抵触的条文进行修改。

4.2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

在湿地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湿地保护意识和湿地资源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

4.3健全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间协调与合作

必须尽快建立统一协调与管理部门,对全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需要湿地保护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

4.4开拓资金筹措途径,确保湿地保护经费有稳定的来源

各地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将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应当号召民间捐款,成立湿地保护基金。推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试点范围,争取早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

4.5注重科学研究,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大部分仍停留在保护湿地面积不被破坏的层面,缺乏科学监测与分析研究。各地应当加强与国内外大中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湿地演变规律,探究湿地的形成、演变过程,探讨湿地恢复项目,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4.6加强组织领导,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中

各地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的意义,将湿地保护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林业部门应当制定年度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报有关部门批准,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参考文献】

[1]赵峰,鞠洪波,张怀清等.国内外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世界林业研究,2009,22(2).

[2]陈宜瑜.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研究的方向.中国基础科学,2002(01).

[3]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