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专业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毕颖(1978-),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化工大学督导中心,讲师。(辽宁 沈阳 110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57-02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组织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其目的是保证与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华盛顿协议》是最早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校准、系统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保证工程教育质量,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也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目前共有15个正式成员、5个预备成员。

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已经有96所高校129个专业点通过了“专业认证”。

二、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发展情况

中国的化学工业诞生于1927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教育部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适应性的专业调整精神,将原有的化工类大部分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覆盖了以前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部分)、工业分析、电化学工程、工业催化、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可直接到化工、炼油、制药、能源、冶金、轻工、材料、环境等工业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成立于2006年,截止到2012年已对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了认证试点工作,其中延长有效期的高校有8所。2013年将对我校、中国石油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认证。如表1所示。

表1 截至2012年我国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高校

年度 学校 年度 学校

2012 浙江大学 20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四川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2009 浙江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2011 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郑州大学 2008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理工大学 20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2010 天津大学 2006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三、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化工行业飞速发展,化工专业范围的扩大和跨学科发展愈来愈明显,而且成为高新科技不可缺少的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综合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体现出知识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学科渗透、新兴学科涌现等特点。高校作为孕育优秀工程人才的摇篮,是化工行业的主要人力资源,在开展工程教育中应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所以,把工程教育认证引入到高校专业设置和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工程认证既是对办学情况的检验,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风向标。

四、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化工特色”为导向,围绕培养综合型化工类人才,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工专业的有机整体。

1.更新教育理念,适时调整培养计划

长期以来,各高校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就是“宽口径、厚基础”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形式单一,结果人才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工程实践训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社会人文、经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转型,需要高校培养出以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是对教育观念、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使命新的认识。高效需要以“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为根本,打通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探索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课程体系

聘请相关工程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资格标准融入化、专业技能递进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交叉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与生物、制药、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等学科专业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取决于高质量的任课教师。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向“技能培训者、人才开发者、职业教练和心灵导师”的角色转变,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结构、年龄梯队的教师队伍,并形成梯队式师资储备。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关注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融入前沿知识,做好学生的学科领路人。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技术骨干为青年教师召开讲座和交流座谈会,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生产过程,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在校教师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到企业攻读博士后、挂职锻炼及科研合作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将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聘请为卓越工程师的现场指导教师,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一支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程人才机制。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CDIO教育模式代表了Conceiving(构思)—Designing(设计)—Implementing(实现)—Operating(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将应用与课程之间紧密联系的方式学习。借鉴CDIO成功的教育经验,在化工专业建设过程中,一是注重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基地;二是通过设立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等,搭建校内的实践平台;三是开放实验室,共享实验设备和资源。

科学设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注重研究与加强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人才培养的渐进性、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融合性、校内外教学的统一性、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与企业学习实践的贯通性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

5.制订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工程实践教学的评价一直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瓶颈,因为实践教学的模式与课堂理论教学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教学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考核形式多样、学生个体工作量化标准难建立等,使得实践教学的考核不够客观,从某些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为了加强本科生的工程实践经验,美国、法国、德国都将职业教育作为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机制专业也相应增设AutoCAD认证、SolidWorks认证、Pro/ENGINEER专业认证、UG认证等软件工程师职业培训内容。企业需要的是独立工作的专门人才,经各种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及从“通才”到“专才”的后续教育,是工程师培养的有力保证,经过职业资格培养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更快地入独立工作状态,很受企业欢迎。

6.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

要实现建立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合作,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和渠道畅通的反馈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人才培养过程的薄弱环节并有效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该抓住工程教育认证契机,立足本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最终目的。加强校企合作,解决目前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化工相关行业领域中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杰,王志欣.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08,(21):134-135.

[2]王韵芳,樊彩梅,郝晓刚,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构想[J].化工高等教育,2012,(5):8-10.

篇2

关键词: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版画教育;认识与思考

一般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版画教育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中的价值”项目编号:16C0357项目负责人:迟洪燕版画教育是手工与绘画的综合体,版画与其他形式的绘画对比有复制、间接、实验和偶然,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一、版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美术教育不断发展,有着特殊功的版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版画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完美的人格和审美能力、形象创造性思维、感知能力等。

1.版画教育培育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版画创作的素材和材料的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帮助。就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在目前开设的综合版画课程中,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能用的材料如废旧塑料瓶,绳子、扣子等,在课上将其拓印后形成作品。这样由实物转印到纸上的过程是触觉感受到平面视觉感受的一种转换,是种全新的感受。让学生直接感受材料本身的特质与经过转印后呈现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个过程改变了过去生活经验的观察方式。学生通过重组印记,然后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又一次提升了审美。这种双重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从中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的目的。此外,版画艺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创作中无论是创作对象还是对材料,都是通过感知的具象的思维所得,所以版画培育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版画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版画,还要让学生欣赏与享受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和创造的这个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提倡让学生尽力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情感,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版画的学习过程中激发的想象力、情感表达等得到提高。同时这种思维的训练又可延伸至跨学科的思考,这样的学习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2.版画教育可以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艺术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美育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美作为审美形式的集中表现,它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智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的良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理,对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版画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对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方面提出新要求

创作性版画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传统版画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培养学生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我国中小学美术学习中地位凸显。版画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也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版画技能

中小学版画教学的发展要求美术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需要有实践的精神,不仅要实践版画怎么去作,还要探索如何在画面上表达等。版画教学过程相对复杂,版画技能有:版画艺术修养、版画制作技巧、教学能力和版画教育研究等,这些方面需要加强。版画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是不可预测的,它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版画创作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任何学科的教师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对版画学习的要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使其也能从版画学习中获益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

2.师范院校开设版画课程,构建合适的版画教学体系

在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版画教学被列为美术教材中的必修教材之一。因此,版画教育的特殊教育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师范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版画存在的价值目前提供的课程是有局限的,主要模拟训练一些技法,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版画教学现状,没有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就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推广,更无法谈及充分挖掘版画对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版画的广泛应用带给广大美术教师和师范院校新的挑战,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促进师范院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我国版画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儿童还没接触过版画,尤其农村儿童。据调查,我国的中小学儿童版画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农村儿童对版画的了解却很少,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就一师范的六年制小教专业生来讲,他们大部分大多来自农村,所以他们也是进入大学后首次接触,对版画知识处于空白状态。现在正常开放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模仿训练一些技术,需要改变教学现状,构建合适的版画教学体系充分挖掘版画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讲,他们未来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所执教的学校是条件有限的农村,不可能都配有专职的美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一专多能的教师更符合实际的需要。那么版画教育功能对其就有着很好的学习价值,一是现有价值:对于他们自身,学习版画可以提升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修养、技能等综合素质,二是潜在价值:有益于未来所教授的对象,他们可将版画的育人功能应用于农村小学教育中去。但是,在目前全国师范性院校中,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版画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因各种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三、国外版画教育对我国版画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版画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不断进行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艺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日本的版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特色,并与相关机构出版版画,从而普及了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对版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有一定推动作用。版画教育功能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可,版画课程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因为日本教育界充分认识到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专家认为版画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是通过版画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日本教育界的版画协会的成员将普及全国版画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宗旨,成员中有版画家,有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很多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在各个方面的推动下,日本版画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日本教育版画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举办教育年会、竞赛、画展等。诸多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更有信心的去学习和创作版画,成为无形的一种推动力量,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合中国版画教育与师范院校版画教学实践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寻找、探索和发展适合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文化环境,只有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资源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才能得到发展。以一师为例,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局限于对版画技法的一些掌握,版画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既要有个性又能凸显地域性,使版画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美育的发展,版画艺术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增强,版画艺术也作为新的课题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这个特殊专业的版画教育更是一个新课题,所以对版画教学要讲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对这一学科有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齐凤阁.日本的儿童版画教育[J].美术教育,1990.12.

[3]黎青青苏健敏蔡录江.深圳市桃园小学的软版画教学[J].《中国版画》(教育视角),2003,6.

[4]龚晓青.立体化的日本版画教育[J].西北美术,2008,2.

[5]张桂林.赞中日儿童版画友好交流[J].美术,2003,7.

[6]万亚红.中国与日本儿童美术教育比较[J].读与写杂志,2012,9.

[7]滕大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篇3

摘 要 奥苏贝尔,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其总结出来的认知同化理念,对当代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是在对奥苏贝尔教学理论的研习和剖析,结合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现阶段及所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现状,分析了认知同化理念在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可行性,阐述了该理念对高校体操专业教学的一些启示。该理念对优化高校体操的教学内容和合理使用教学方法;转换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体操专业 教学 认知同化

体操是阶层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如: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和对视觉感官的陶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功效。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等,对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系到新课程标准顺利实施与否的关键。因此高校体操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提高,间接地要求高校必须转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对培养体操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1918-2008),是美国当代教育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不管是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还是在教育心理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他的研究领域中“学校学习理论”对世界的贡献由为重要。1963奥苏伯尔提出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他借鉴于与他差不多同时代的知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设想,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特别注意语言教学和有意义接受学习。其创设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维,使学习论与教学实践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开创了学习论与教学论谐调统一的先河,对当前的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启发。

在众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能够推断出,在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过程当中,讲授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偏于陈旧,学生练习和学习体操积极性不大。在许多高校中,体育专业体操教师普遍单一地运用讲解示范法,学生枯燥地模仿练习;室外的授课内容以基础体操为主,难度一再减低,学生难以提高积极性。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念能间接地减轻体操教师的负担,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习体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新技术动作,并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为学生延伸学习基础体操以外的,有竞技体操成份的技术动作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小学和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才,高校学习过程中能熟知并利用这一理念,这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念

认知同化理念其所持的基本观点是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必需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奥苏贝尔认为,在进行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本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关联的熟知知识,并且有进行再熟知加以“固定”或“归属”的一种动态的过程。其进行过程的结果将会致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分化和再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可以重新获得新知识或得到清晰且稳定的认识经验,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在这个同化过程当中产生了意义的转变。奥苏贝尔认为,在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取和保持的过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一)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二)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程度;(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程度。上述中的认知结构三个影响因素称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正是这三个变量的认知结构左右着对新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也影响知识学习的迁移。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施展认知结构中三个变量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增进学习的有效迁移;奥苏贝尔还提出了一个“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何为“先行组织者”?它是指在学习任务时进行之前就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材料,其抽象的概括程度不仅高于新知识,同时又能清晰明了地同原有的认知结构保持相关联,以此作为架设于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在“先行组织者”提供的上位观念下,从抽象性较高的概念和原理经过不断分化成为包容性范围较小的内容或片段通过演绎地进行;简而言之,即由抽象到具体,分化过程中穿插足够的通俗易懂的材料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在逐渐分化的过程中,注意整合协调,将前面分化中出现的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统一起来,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念移植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的可行性

在认知同化理念阐述中,奥苏贝尔还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一是渐进分化原则,二是综合贯通原则,三是序列组织原则,四是巩固性原则;将其移植到体操的教学上并将其细化,我们可以延伸得出属于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师用简单、清晰和概括的语言介绍新技术动作内容和特点;学生接受新技术动作,教师引导学生对新动作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动作碎片;学生根据新技术动作的碎片,挖掘旧的相关技术动作;辨别新技术动作碎片与旧技术动作相同之处;利用旧的相关技术动作分析和回忆其肌肉感觉,用旧技术动作一一重组成新动作;对重组所得的技术动作进行练习;对所做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如果发现与所学的正确动作相驳,重返第二或第三步;如果与之相一致,则对技术动作继续练习,加与巩固。

三、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念对体操专业教学的启示

篇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JZ16022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改项目(XJJG2015001)。

一、建构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目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重视和应用[1],基于近年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是化解学生专业学习困境的必然途径[2]。所谓“立体化模式”,是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的的单一化、平面化而言的,“立体化”具备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2-3],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偏向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系统论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要全方位地调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诸要素如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评价等并进行立体化设计以形成有机统一的综合教育体系,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紧密围绕培养目标,采用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网络)、国内与国外多维一体的学习策略,展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4]。

二、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

1.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奠定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

根据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发展需求,按照学院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我们分阶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把课程模块分为: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等五大立体化模块,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占30% 以上) [5]。

围绕课程体系的确立,逐步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建立立体化教材,实现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书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上电子习题和心理学案例分析、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源。

2.教育理念的立体化。

教育、教学的理念涉及到教育目的观、师生观、教育教学过程观等多方面的基本认识。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原来以课堂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不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的设计思想和体系,向突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改变。特别是,立体化教育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双重主客体的观点: 即认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和学习的对象(客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有着多向立体的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单向灌输。

3.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立体化。

大学传统教育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立体化教育教学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立体化教育、教学方法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灵活性、激励性、反馈性等多种特征。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坚持探索和借鉴的特色教学方法有:“元问题提问”环节、“5 分钟老师”制度、研究性教学法、研讨式、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基于反转课堂的PBL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听课热情更高。

4.教育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课堂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多数课程都能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克服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分析与讨论,真正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课堂。

课外辅导方式的立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相链接提供了方便,克服了传统的课外辅导方式单一化的局限。如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校内外心理学专业课程网站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随时学习各网站上的有关教学内容、学习辅导材料、知识扩展材料、课程录象等。师生通过 e-mail 的方式进行打破时空的立体化指导、学习督促和交流。

5.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体系的立体化。

W生分层化、多样化教学辅导。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分别来自文科、理科高考背景,在学习基础、将来发展取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自由结合,注重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优势,克服弱势,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链接。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外自学包括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自学材料包括参考书、期刊、专业书籍、网上资源等,鼓励和指导学生搜寻有关资料,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网上资源和图书馆等其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这样,既能避免传统教学“一刀切”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链接。在实践教学方面,力图使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力求形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包括: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 的课堂教学开设应用技能课程,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与研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等;并且,建立和完善较为全面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

6.课程考核与教育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课程考核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调控棒。可以采取实行“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 20% ~30% 考分来自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等平时成绩; 70% ~ 80% 来自期中与期末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有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式) 。同时,可以尝试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多样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既体现评价的共性,又体现评价的个性。

三、心理学本科专业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

1.以模块化课程设计为依托,分阶段有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照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我们在理论课程体系中构建四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每一模块中又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来建构知识的意义。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以专业实训和校园特色专业活动为落脚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校内技能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此外,我们也开展了研究型实践教学。此环节以导师制和互助学习圈为平台。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的指导教师指引下,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训练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及心理沙龙,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特色性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层式多样化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保证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

3.自主学习力与积极人格培育并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人格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积极人格的功能使学生对自我认知更完善,这有助于有效的处理自身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较高的情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情绪整合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开设大学生幸福课有效达成了积极人格培养的目标。一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大学生形成对积极人格的认知;二是通过素质训练让大学生感悟与增强积极品质;三是通过主题讨论让大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四是通过心理测评让大学生了解幸福感状况。

4.以“双师型教师”与校外导师建设为智力保障。

在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专业部分教师已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并且,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以各自的方向专长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服务需求相对接,深入一线开拓专业理论方法的应用,又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而详实的案例e累。此外也重视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包括学生信息员评教、问卷、座谈、网络评教、教师自我评教、专家评教等方式,评价内容既包括教学,也包括教师科研、实践能力、育人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吸收了多位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充实师资队伍,他们广泛分布于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通过专业讲座、心理沙龙和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服务于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提升,并开阔了专业视野。

四、总结

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前景广阔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实践人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与当地发展实际和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零散、庞杂、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间整合混乱、课程内容陈旧,讲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提出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设想及其内涵的六个方面,并就相应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广泛分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法与犯罪行为矫正等领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较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共计5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毕业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家庭婚姻治疗师以及育儿师等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具备相应方向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十余年不断积极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术方向,打造优势特色,已初步将心理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层次较高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高立群,彭聃龄. 21 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5).

[2]莫 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3]李国强,王旭红. 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

[4]辛 勇.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4).

篇5

一、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简单地讲,即是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的融入,使得原本的文化有了变化。我们知道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像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等会不尽相同。而这点主要是由地方区域性造成,地理位置的不同,将直接导致文化差异。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民族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在如今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深入,文化渗透更加明显。在中学的教育中,文化渗透于教材中,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在课堂上。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指的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传统习俗等。因此,要学习好英语这门语言,就需要从英语文化背景出发,对英语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一步一步地领悟这门语言的底蕴。

二、教材中的文化渗透

拿牛津初中英语(江苏版)来说,牛津初中英语(江苏版)始用于2003年,2012年前有较多次数的修订,在2012年9月做一次较大的调整。本书按照科学性的原则编排,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书中内容非常接近现实生活。如在书的Starter中,日常交际用语为其侧重点;教材7A第三单元,该单元以“节日”为话题,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一些节日,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等,外国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国际性的节日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完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单元的阅读课文,可让学生通过对话表演等方式去感受万圣节的节日氛围,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并在课后通过资料的整理和相互间的交流,以此来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文化;9A第二单元中关于颜色含义的话题,讲述了不同颜色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含义,像白色在西方有纯净和高贵的含义,而在中国,却是一种悲伤的基调。而如今,中国人结婚新娘喜欢穿上白色婚纱,这种潮流就是来自西方。

总之,英语的教学首先就是要以教材为核心,教材中深入地研究了各方的文化,可以说英语的教学就是教授外国的文化。

三、注重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习惯肯定是会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各国的文化差异,然后适当地扩展开来,教学质量必然高。

先从姓名称呼的差异说起,在中国,姓名包括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而在西方,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firstname,surname,familyname,不过人们都习惯使用firstname。其次在饮食方面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然而筷子却会让外国人感到疑惑,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刀和叉。最后要注意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外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委婉地表达情感,典型的一点,中国父母喜欢叫孩子的名字,而外国父母不会直接叫子女的名字,而是以“darling”或“sweet”称呼。

两种语言也还会有一些有趣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一些词语上面。像a white lie一词,它是指小孩说的一些话,童言无忌的话。另外,中西方的信仰也会让文化有差异,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西方人喜欢以狗来比喻人,而在中国说你是一只狗,那你肯定不舒服,可能是受成语猪狗不如的影响吧!

教师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讲解会逐步地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

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文化渗透意识,让学生在这些丰富的差异文化中长大,为他们以后生活工作的语言交流打下初步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章节之前,应该先根据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先行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背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侧重点,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之中。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词汇教学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为目的;语篇教学以达到文化背景相融入为目的;系统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的理解为目的。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创新人才 立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校教育都是把传授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都是以完成应试考试为目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统一的创新意识。而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刻影响到学生的全面的、自由的、鲜明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为了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就要完善当前教育改革,这也是构建现代创新型教育模式。

本文是针对现代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观点。“立体化”具有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而立体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教学空间等进行全面的设计,以此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而全面的自主构建。

1 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上,现有的人力资源专业并不合理,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普遍评价就是动手能力较差,很难学以致用。这是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操作,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授课,所以为了打破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模式,就需要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行实际讲解,这样等到学生完成学业后就能很快适应复杂而实际的工作岗位,这样就能够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面对各种复杂人力资源结构的国内外企业需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知识还有实践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现有的本科院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的重点,主要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对实验课的比重和教学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课程结构不是很合理,过于专和窄,理论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前沿性,所以在应用上就缺乏实际操作性。所以就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毕业后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就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1.2 教学设备、手段相对落后 绝大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存在一些相同的不足,就是教学设备的落后,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等,导致学生很难有学习积极性,因此很难培养专业素质人才。

一个好的实验室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人力资源专业实验课环节中,很多实验室并没有像理工科实验室那样备受重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内容主要以软件操作为主,软件的实用性决定了实验效果的好坏,而许多高校对此类实验室投入经费不足,导致软件设施落后,实验室的大多软件都是多年之前购买,实验操作性和实用性差。加上实验设备缺乏,多个班级共用一个实验室的现象严重。使得本来就很少的实验环节时间紧,教学效果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3 教学方法单一 因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旧的教育模式使得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并不强,以至于学习兴趣薄,教学效果差。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把启发式实施到位。所以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就需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改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争议。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时候,就需要启用立体化教学模式。要动用所有的教学要素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资源为平台的教学模式,真正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为一体的学习理念。以下三方面是本文对人力资源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分析。

2.1 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大致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四大类进行分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为此,依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按知识结构的布局开设心理学、哲学、中外历史研究、文献索引、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等相关课程,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开设延展教育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一般能力和个人素质的需要,具体课程包括: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各类专题讲座及报告、专题调研、创新活动比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此类课程也是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2.2 实施立体化课堂讲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时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要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因此就需要实现师生互动的立体化课堂讲授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知识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还需要多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来积极推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知识的运用,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汇报式案例教学法,由老师选定题目或学生选择案例资料,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本组的结论,并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对其他各组的观摩,给予适当评价,而教师在整个汇报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这样,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由不思考转化为积极思考。

2.3 立体化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与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就是要掌握基础技能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认知两个方面。其次是要把课堂专业知识与实验室训练同步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刻学了课堂专业知识以后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整体提高,学生毕业后也能快速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流程的操作。如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实验软件的运用;第三,校外实习基地岗位实训,在实践课程环节,首先要加强学校与企业各单位联系,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在各个实习阶段和毕业论文实习期,让学生能深入到实践基地单位进行实习或见习,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操作,真正能学以致用;第四,相关能力实训,学校和学院可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就需要组织一些如:演讲比赛、创业大赛、模拟经营大赛等各种大量的课外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自我的创新能力等。

总之,我们认为立体化教学模式只是重视学生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方式,并没有真正转变学生单一的传授形式,为了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就需要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直接参与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学习活动。因此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对实际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因此能够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珂,孙红,张晓霞.立体化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2:64-66.

[2]尹华光,尹美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J].才智,2010(10):80-82.

[3]赵应文.略论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立体化研究型教学[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60-62.

篇7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职旅游;任务驱动教学法

当前形势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难以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不少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思维僵化,教本宣科,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日益浓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低下。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建构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习理论,自从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理论进入我国教育界,并获得我国众多教育家的肯定,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及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改形成了巨大影响。建构主义认为,获取知识如果一味依靠教师的传授,则不可能牢固的掌握,而应该让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根基的,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求:中职旅游教师一定要抛却陈腐的教学观念,摒弃“填鸭式”和“一言谈”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附属地位”的传统师生角色定位,借助世界大学城和多媒体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为学生制定明确的任务,让教学活动彻底以学生为中心,令学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探究任务,沟通交流、合作讨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可见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方向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是完全吻合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具体策略

(一) 构建和谐情境、展现目标任务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必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也可充分运用世界大学城这一平台,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展现教学目标。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构建和谐情境主要是为了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完成任务。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境是一种以任务为目标的情境。对此中职旅游教师可综合运用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具体的旅游专业课程通过某一趣味化的生活场景向学生展示任务式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任务的兴趣,让其对任务的研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其对任务的深刻理解。

(二) 探究任务、提出问题

中职旅游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出任务后,并不要急于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究,而是应与学生共同对任务进行研究,启发其对任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达到让学生深入了解任务内涵的目的以及任务中需要探究的问题。而解决任务中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包办,而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的原则。因为在本环节的研究中是无法探究完所有的问题的,教师也没有必要把任务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向学生提出。因为任务中的很多问题如果学生不亲自去钻研,是很难发现的,即使教师提前向学生提出,也不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任务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不能过度拔高。其实任务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学生以前不曾遇到过的,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旅游教师借助世界大学城的空间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任务和需要探究的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后,接下来就是学生根据任务独自探究问题的实践了。此时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铺垫已经对自己的探究方向非常明确,能够自行开始探究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清闲的,而应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须不断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以便对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点拨。但请注意一定是点拨而不是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在点拨时教师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指导学生仔细分析任务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对任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应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指导其分析任务中的现成例子,并充分联系任务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明确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避免陷入毫无意义的“钻牛角尖”和机械呆板的模仿。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摆脱定势思维的影响,进行创造式探究;第二、虽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但因为就学生的基础而言,独立学习还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世界大学城这一平台对教学任务进行探讨、交流,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共同面对问题中的难题,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第三、对于后进生的学习,教师千万不能歧视,而应热情的帮助他们,而这种帮助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完成任务的探究,可是教师须注意帮助和包办是不能划等号的;第四、对于优等生的学习,教师应在现有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要求,借助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单独给优等生布置教学任务,以此促进其旅游知识获得进一步的纵深发展;第五、对于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教师要掌控好尺度,不能放任自流,对任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果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可以世界大学城的空间作为平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及时予以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整体完成对任务的探究。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如能大力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生动形象的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课程的兴趣,定能有效提升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数控车工专业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职业学校设施设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教学效果未能同步提升,毕业生到企业以后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未能完全达到企业要求,上手慢,适应时间长。究其原因是目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我校数控车工专业正是这种状况,为解决此问题,学校与焦作市一家皮带运输机生产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了数控车工专业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闭门造车式教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无论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培养都无法达到较高水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费劲招来的新职工由于缺乏生产技能或技能水平达不到生产要求而难以快速进入生产岗位。同时新职工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生产效率不高,生产安全意识差,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直接影响了生产订单的完成。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的构建和实施,全面提升了我校数控车工专业建设的现代化,加快了学校课程设置理念的更新和培养培训创新机制的形成,我校数控车工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使学生的培养、培训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1.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职业素养养成、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习惯养成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真实的产品生产车间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投影仪、PPT等直观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校企共同投资、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培养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4.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生产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生产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生产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学校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为原则,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首先以数控车工专业高级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初步构建出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数控车工专业高级工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投资,建立数控生产车间,并由企业长期批量提供20余种不同的工件和对应的设计、加工工艺流程图纸,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图纸加工出合格零件,并对产品加工过程涵盖的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车工工艺和数控编程技术等知识点依次予以讲解,使学生在产品的多次重复生产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数控车工操作技能,同时对数控车工高级工应该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逐步积累和总结,最后达到系统掌握的目的。

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任务:

1、数控车工专业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2、规模化数控加工生产车间的建立;

3、校企联合招生;

4、数控车工专业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正式实施。

四、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为促进项目顺利进行,专门设立了生产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任务调度、监控检查。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立了阶段性工作目标,为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地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保证。并建立了项目定期自评、督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整改落实。

篇9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47-02

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由于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深入,高职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新问题。

一、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观

1.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几种基本素质: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外语能力即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身心健康,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2.具有国际化适应能力的人才观。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化的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三亚地处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前沿,市场就是国际化的市场。人才培养要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教学活动围绕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健康的人格,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敢于面对挑战。

3.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为核心,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职旅游专业的培养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在培养目标上,应该从偏重文化基础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皆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和专业能力。工学结合、学以致用,使专业教育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培养有理论、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旅游人才。

2.以技能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应打破各专业间的壁垒,组织和协调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调整、重组专业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一些跨行业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专业。还应不断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强化国际经济、法律和国际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应该占到总课时的40%。整合专业课程,对不同课程的内容按照实践进行整合,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本着“就业导向、教、学、训结合、能力培养”的原则,最大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从传统教学转向能力导向;从“学”、“做”分离转向“教、学、训”一体化。通过“教、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索以实际工作岗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围绕工作任务目标、项目标准建立新的课程和教学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以及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穿插,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评估上,将从重知识考试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都达到行业要求,并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前厅服务员证、中级客房服务员证、导游证等)。毕业时要求学生“双证制”,即获得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1.双语教学,强化语言能力。旅游的内在本质特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核心是跨文化交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掌握一门外语,是无法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职的外语教学应整合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强化以听、说为主的专业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会话能力,以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国际品牌酒店、高尔夫球场、涉外导游等相关工作的需要,努力降低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的适应性培训成本,迅速适应工作需要。

2.校企合作,共同组织实训教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旅游专业课程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实践设计、技能考核测试到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均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明确育人方向和目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实习阶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请进来”即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酒店、高尔夫俱乐部职业经理参与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研讨,邀请资深专业技师走进校内实训课堂指导训练。“走出去”指在学生实践阶段,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旅游企业上岗实习锻炼。

3.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充分运用好本校实训基地――白鹭苑度假酒店(真实对外接待的酒店),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运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模式。导游专业将实习时间调整在寒暑假和旅游旺季,酒店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基地具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水平之后,开始顶岗锻炼。运用暑期短学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校企采取协议的形式,使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逐步将就业手段的学习转变成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4.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实国际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国际化的师资力量;扩大与国际高校间的学术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海外实地培训,组织部分学生到世界酒店业发达的其他地区(如迪拜、马尔代夫)实习,条件成熟后可以实现海外就业。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师资培训。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在国际上较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成果,并能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师资培训的国际化表现在:首先,师资培养的本土化,即通过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出国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国际化的育人理念;其次,利用多种渠道,如聘请兼职教授,聘请长、短期外教,合作举办短期培训班,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引进国外智力,提高师资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上,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职师资引进要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改革。由于外聘教师不能深入到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工作,优先引进有旅游企业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技能水平,同时外语水平又好的教师人才充实专职教师团队。

3.重视教学团队。组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能力、特长互补的专职教师队伍,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专业教师应该广泛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发挥自身的专业及理论优势,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咨询、规划和培训工作。既锻炼了专业教师队伍,又扩大了学校在行业内的影响,突出名师。

4.重视专业建设。对于教改试点专业建设、示范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建设工作,实行按教学科研项目来申报,实行项目负责人管理制,项目组中明晰任务分配和经费分配,对于每一立项的项目给予专门建设经费支持,并将这些建设项目计入教师科研成果。

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站在更高的角度,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视野看待教学改革,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最大化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易伟新,周小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2+1”模式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6,(7).

[2]林红梅,容莉.以岗位群为导向的能力教学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韩一武.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念和实践,2008,(12).

The Thoughts of Teaching Reform of Tourism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Aspect

OU Yang-li

( Sanya college of Hainan University,Sanya572000, China)

篇10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分数在普通本科与普通专科之间,因此这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适当的引导下仍然能学有所成。另外,独立学院由于学费较高,因此学生和家长对知识的实用性有更高的期待。因此,独立学院不能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而需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另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较广,因此现有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多样化的需求。加之独立院校学生个性更加突出,个体意识更加强,性格特长更具多元化。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更容易让他们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从独立学院的角度出发,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更能提高学生的有效就业率,增加本校在就业市场的好评度与知名度。

因此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显得更为合适。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按母体学校的模式运作,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母体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有限的考虑,使得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事实上,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较为广泛,不分情况的进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就业能力的培养。[2]

(二)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等,在教学模式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陈旧而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

(三)重理论,轻实践。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践资源更为缺乏,导致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更显薄弱,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加上独立学院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多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又不突出的毕业生,不是工商管理教育应该培养的职业经理人。[3]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方案探讨

结合独立学院及其生源的特点,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不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并且能有利于达成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并不是彻底反对现有的专才教育,而是反对不顾学生兴趣、特征的对其进行专才教育。个性化培养主张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适合自己的某方面突出地发展创新潜能。高校要树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责任意识,为具有不同兴趣、爰好与个性的大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成才之路。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参照以下模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与优势。首先,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必须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爰好放到突出位置。具有强烈兴趣的人能以苦作乐,激发潜能。其次,要通过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与强烈的自我意识,持续发现自身优势。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获得认可是人的一项高层次的需求。当学生受到的鼓励较多时,便会更有动力维持已有优势并发现自身新的优势。兴趣和优势的发掘为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分教师专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教师专长领域应涵盖经济、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另外,为了满足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在专业研究领域,教师应该各具所长。所以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专业互补性。另外要通过鼓励学习与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精通性。

(三)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在区分人才特长与教师特长的基础上,依据“个性化”原则开展导师制,既重视学生需求的个性化,也尊重教师的专长的个性化。由于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人数相对于全体学生数目一般比较少,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导师制当中并不现实。可以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结合本系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的区别,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由导师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4]

(四)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学分制的实施,不仅是用学分计算学习量的教学管理手段的变革,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学生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使得不同的兴趣、爰好、特长得到相应的有区别的发展。

(五)通过各种方式扩充选修课容量,压缩必修课容量。选修课是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修读方案的重要组成。在独立学院较为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可以结合对选修课的重新界定、修订选修学分认定规则,扩大选修课课程资源。比如:修读本系其他专业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院级选修课学分;修读其他系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公选课学分等。这样不仅提高了现有课程的效益,丰富了课程资源,更从政策上保障了学分制度下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有效执行。[51

(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人才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教学模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化的课堂讲授型教学,应该结合同学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向其提供多种企业实践的机会,广泛的校企合作能够为同学们创造多样化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同学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增强实践能力。再者,校企合作也能为工商管理专业老师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研究管理的机会,能更好的满足师生互选导师制对老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更好的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专业指导需求。

(七)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补充内容。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开学初,将同头课程所涉及的授课教师和授课地点公布,学生在开学一周内可任意选听开课教师的课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该课程主讲教师;少数优秀学生可以在入学一年后改选专业;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大类基础理论课中,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或者前期专业课成绩,结合自身意愿,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更为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教学方式。

(八)改革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以促成实践教学立体平台的形成,使以上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应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对考评方式进行改革,规定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需要修完一定学分的实践课程,而实践学分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课外实训、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该学分。

四、结论

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矛盾,促成培养目标的达成。依据上文的探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概括为:

一个定位,将独立学院工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着独特就业优势的应用性人才,保证各项培养活动始终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