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能训练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能训练的发展

篇1

关键词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发展趋势 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体育科研、训练方法的不断对外交流,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进入我国竞技研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带来竞技训练理论体系、训练理念及方法应用的突破。本文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国际国内发展、体能训练发展中的国外及国内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国部分体育院校和训练队,以及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向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的大量学术期刊和书籍等有关资料,依据这些文献资料,制定有关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内容,对高校利用体育网络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奠定里理论基础

2.调查法

就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对五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从多角度,广范围进行全面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认识

功能训练理论是国家体育总局备战伦敦奥运周期过程中引入我国的,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功能训练理论分类体系以人体运动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为依据,通过功能训练系统、功能动作系统、功能动作练习方式三个层面对功能训练体系进行阐述。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在运动损伤康复领域、体适能训练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竞技体育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和专项化,功能训练的提出及方法体系的构建冲击着单一性、数量化、高强度和大负荷的传统训练观念与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国际上功能训练的发展

以西方体能训练为载体大量研究成果代表西方流派训练学,这区别于传统的苏联和东德体系的传统训练学。西方流派训练学是西方国家几十年竞技训练领 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完美地将诸如生物力学、生物 化学、生理学等运动科学密切的融入到竞技训练过程中,实现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西方国家在体能训练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训练经验积累,以美国体能协会 (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英国体能训练体系、澳大利亚体能训练体系等学术组织,都构建了自身 独具特色的系统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系统,大大推动了西方国家训练的科学化。

2.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系统的训练体系、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得以进入我国竞技研 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竞技训练带来深远积极影响。2011年11月,中国奥委会体育部与美国身体功能训练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蔡振华指出,身体功能训练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理念之一,其所倡导的核心训练等理念恰恰都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理念的空白,其功效已经得到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

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体能教研室标志着我国体能训练学科发展的开端。2011年首都体育学院成立体能教研室。首都体育学院以身体功能训练作为申请博士授予点。目前,国内体育院校中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也都酝酿成立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研室。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并积极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功效已经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学习阶段。

(二)发展我国体能训练的主要对策

重新认识体能在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高体能在竞技体育、特种行业、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体能训练专家;建立中国体能训练协会;组织体能教练认证培训体系;加大体能训练原创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孙璞,杨国庆.功能训练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408-410.

[2] 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J].体育与科学.2013,34( 5) : 4-8.

篇2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动素质敏感期 一般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长的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变向、急停、投篮表现为间断性、多向性和多元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并将已经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运动员体能水平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体能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获得,后天的体能则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获得,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进体能的发展。

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的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目前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思想重视不够

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的替代和青少年篮球训练理论研究三个方面。

基层篮球教练员的配置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和体能训练教练员研究小组。

调查发现,90%的篮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经常以战术训练代替技术训练,认为体能训练在战术训练中实施就可以,实际上这仅仅解决了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的力量训练不够,将影响到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的水平。

在理论研究方面,基层的教练员缺乏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在篮球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研究理论严重缺乏。缺乏长期跟踪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完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体系。基层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大多处于自然阶段和经验训练的阶段,缺乏科学系统性。

1.2理论研究缺乏

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规律,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动态性、统一性规律,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跑动的距离时长时短,跑的速度时快时慢,在激烈的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中实现各种技术和战术的配合,导致运动负荷强度起伏变化,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率都在200次/min,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一般来说篮球运动员成熟较晚,但是运动寿命较长。青少年篮球训练分两个阶段:(1)预备训练阶段(7~11岁);(2)基础训练阶段(13~18岁)。

预备训练阶段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身体能力打基础,主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基础训练阶段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具体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青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1)绝对力量的发展特点是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0~13岁是快速增长期。(2)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是男女在7~13岁速度力量增长都很快。13岁后,男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6~17岁时增长的速度下降。速度力量的发展与最大力量的发展相比,速度力量发展要快些和早些。(3)力量耐力男子从7~17岁的发展是直线上升,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之后开始停止,甚至下降。(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6~12岁是快速增长期,在12岁时反应速度到达第一个高峰点。在性发育阶段,反应速度减慢。20岁左右出现第二个高峰点。(5)步频的发展特点,男孩在8~12岁、女孩在9-12岁增长最快。(6)耐力素质的发展特点男孩在10岁时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3岁再次出现快速提高,16岁耐力有最本质的提高。女孩在9岁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2岁再次提高,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最大,16岁后下降速度减慢。(7)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青少年在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敏感期,9~14岁是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敏感期。

1.3体能训练概念模糊

1.3.1对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概念认识模糊

一般体能训练是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发展专项素质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专项技术动作,或者在动作结构和用力形式上与专项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1.3.2安排体能训练的比例不合理

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应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根据训练周期原则,在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周训练计划中,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通过篮球运动素质专门的练习同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技术动作的要求加强感受器与运动器官的效应器一致性的训练,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

1.3.3错误的运用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

基层的教练员经常错误地认为,解决好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和运动员有限的体力范围内,安排各种训练内容的难度,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运动素质基础薄弱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最终达到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其次,在青少年发育阶段,各种身体素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快速增长期存在差异,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容易错过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专项运动素质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影响竞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再次,缺乏良好的体能素质,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战术的学习,更会缩短日后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时间和运动寿命。最后,青少年阶段是心肺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一般体能训练结合少量的专项体能训练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1.4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化

根据“生物适应”理论,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训练的次数、持续时间与间歇和负荷强度,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训练负荷的本质是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长期过于简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导致机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敏感性,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速度下降,运动器官耐受力减弱,训练定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事倍功半。

在日常力量训练中过于依赖杠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训练的气氛枯燥;速度训练经常采用较单一的训练方法,如:长期在篮球场上的折返跑和田径场的重复跑等,缺乏采用灵活多样的持续、间歇、重复、变换和法特莱克跑有机组合的训练方法。

1.5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感觉和经验是基层篮球教练员体能训练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的控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测量的数据)和仪器,很难准确把握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疲劳调整和超量恢复的时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由于缺乏对体能训练长期系统的测量数据,基层篮球教练员很少采用对运动员自身素质发展的纵向比较进行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体能训练的评价主要是教练员凭借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表面和即刻反应,与同日历年龄的队员进行横向的单一性比较。

2.改善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对策

2.1树立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2.2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丰富基层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体能训练理论指导运动实践,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归纳和升华理论。

2.3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的竞技规律,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2.4明确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任务,根据篮球运动训练的规律、任务、阶段、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使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有机衔接。

2.5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各种生理指标和技术数据监控体能训练过程,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运用多种技术诊断方法和手段,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

2.6完善体能训练体系,设置篮球体能训练的专职教练或篮球体能训练研究小组,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保成.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院学报,2002.

[5]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基本理论和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颖川.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1997.

篇3

成果和现状。指出良好的体能是有效地掌握、提高和发挥运动技术、战术的基础;对于运员

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及延长运动员寿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能训练;运动素质;比赛;运动项目

一、我国对体能概念的探讨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强调“体能”训练,当前由于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在奥运百年的发展中已日趋完善和稳定,训练与比赛中体能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运动比赛的实践也证实,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究竟这里的体能是什么内涵?体能与身体素质有什么关系?我国有部分专家学者对“体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孙学川认为,在现代高科技战争背景条件下,军事体能并非一个狭义的体力问题,而是指军人在各种复杂、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融体力、脑力、心力(即心理素质)为一体综合生物学能力。

茅鹏认为,运动能力是人整体的功能。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的《体育词典》中,认为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000年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对体能进行了阐述: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认为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构成的。

2002年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学》中认为体能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

从以上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专家们对体能概念的认识还存在的不同的意见,但大多数专家认为体能的概念很难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适应能力、心理要素等因素脱离关系。

二、我国对体能训练意义的理解

目前体能训练在我国各运动项目中都得到了充分重视,各级教练员都把体能训练放在了首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基层教练对于体能一词的获得,大致都来源于电视报刊的宣传。他们对体能训练的作用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篮球教练员一提到体能训练就认为要压杠铃以便在对抗中不吃亏,足球教练员练体能就是12分钟跑,目的是下半场还跑的动,这些认识都还比较片面。那么体能训练究竟有何作用呢?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走访了国内部分运动学专家及部分教练员,提出体能训练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三、体能训练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理论的探索

运动训练科学化是指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组织并有效地控制运动训练全过程,进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阶段中,运动训练原则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14]。在此笔者拟从训练原则角度探析体能的科学训练。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运动员开始从事训练到创造优异成绩,直至运动寿命终结的长期过程中,都应按照体能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出相应的合理规划,持续不断地进行训练。系统性原则要求对整个训练过程的体能训练不仅要系统规划,对多年训练不同发展阶段的体能训练,从内容、比重、手段、负荷等方面也应做出系统安排,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以及达到高水平成绩之后,更应周密考虑。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行原则是指在发展专项运动技能的前提下,应全面安排和充分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运动素质,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更应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提高一般身体机能水平,以促进专项成绩的全面提高。全面性原则主要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训练时期,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并不意味着运动员的全部训练时间都用于这种训练。相反,随着运动员的日臻成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训练也应朝着更为专项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进行全面体能训练还能减少训练的枯燥感,提高运动员的练习兴趣,对专项训练起调节作用。

(三)结合专项原则

结合专项原则是指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体能训练必须根据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和专项能力特点充分发展专项所需的运动素质,以促进运动员直接创造的专项运动成绩。技术、战术练习是专项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能训练为技术、战术练习提供基础。掌握先进的技术是发挥训练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体能训练要和专项技术、战术相结合。

四、结论

(1)我国在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落后于其他体育强国。主要原因有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交流机会少,理论落后于实践;对项目的特征、规律及体能在不同项目中或个体中(运动员或运动队)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当前我国竞技运动项目中体能训练的重点是运动素质与专项能力的训练。

(2)体能与技战术具有不可分割性,良好的体能是有效地掌握、提高和发挥运动技术战术的基础;对于运动员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及延长运动员寿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体能训练方法因人、因项而异,在以体能为主导的大多数项目中和技能类的对抗性项目中,体能的因素可以被看成取胜的关键,广大教练员应在深刻理解项目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

(4)合理建立体能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检验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的科学化程度。

五、建议

(1)选派优秀的教练员和相关从业人员出国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优秀运动队的体能训练经验和模式。

篇4

摘 要 体能训练能否得以科学高效的开展是影响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专项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与实施策略(注意结合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提高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注意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过程中各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铁人三项 青少年运动员 体能训练 训练原则 实施要点

铁人三项是由游泳、自行车以及长跑等三个项目组成的综合型体育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范畴,体能对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与此相对应的,体能训练能否得以科学高效的开展也是影响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一、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指的就是根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所确定的,在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其对于体能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具体来说,铁人三项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系统性原则。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体能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通过人体系统和器官对运动负荷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生物适应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教练员应确保训练安排的系统和连续;二是,体能的系统结构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成的,在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者之间的系统协同发展,才能够确保其体能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如果有所偏颇必然会对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整体提升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

其次,专项性原则。专项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时,要注意根据铁人三项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制定特定的训练内容、选择特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以此来尽可能的促进一般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良性转移,使得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通过专项化发展,更好的满足铁人三项运动的专项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最后,因材施教原则。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的训练原则,指的就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时,要重视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注意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体能训练模式,切忌不顾运动员个体的实际情况就一刀切的开展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训练。

二、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要点

为了确保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实施要点:

首先,注意结合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正处于各方面素质快速发展的阶段,教练员应该根据不同素质的发展敏感期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例如:一般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12-15岁,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为15-17岁,在制定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计划时,就要注意根据上述的敏感期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切忌为了追求专项成绩的提升就盲目开展成人化的训练,不但容易引发运动损伤,长期来看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也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其次,注意提高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体能训练理念是为了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提高体能训练的成效所确定的训练观念或者是观点,对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练员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体能训练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的体能训练活动之中,才能够确保体能训练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运动员层面的因素,同时还要重视教练员层面的因素,重视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理解与把握能力的提高。

最后,注意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过程中各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青少年体能训练过程中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主要取决于项目特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以及比赛任务和训练环境等因素。由于铁人三项是一项超长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要求运动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固定的距离,所以,在开展体能训练时,一般的做法应将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放在首位,关于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内容所占比重则要较低;在力量素质训练中则应以力量耐力训练为主,速度力量训练为辅,关于最大力量训练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则要较低;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则要以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训练为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形势;篮球;体能训练;常见问题;对策

篮球运动是一项强度相对较高、间歇相对较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运动项目。在篮球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应做到快速奔跑、快速摆脱以及快速跳跃,还必须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大量高难度动作。所以,篮球运动员应具备充沛的体能。若篮球运动员体能相对较差,则在实际比赛中其体能还会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技术动作失常,影响投篮的准确率,减缓攻守转换速度,导致比赛中的失误不断增多。

一、篮球体能训练的常见问题研究

1.没有认识到体能训练准备活动的重要价值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充足的准备活动将会对篮球训练或篮球比赛起到积极作用。在篮球运动当中,运动员的手指、膝关节及脚踝等部位非常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在篮球技术训练开展之前,教练员应该指导运动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同时高度重视运动员腕、指、踝、肩以及膝关节的保护,完成相应的柔韧性训练。但是在现阶段的篮球训练过程中,一些训练人员没有认识到篮球训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准备活动开展不足,甚至在篮球训练中用熟悉球性练习直接代替相应的准备活动,之后再开展相应的篮球技术与战术训练;或者在准备活动中的训练要求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训练要求。因此,大部分篮球运动员在实际训练活动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训练损伤。

2.力量训练的内容相对较少

篮球运动属于高强度运动项目,且对抗性相对较强。训练期间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上下肢力量、背部力量以及肩部力量。借助力量训练提升篮球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受伤的概率,使篮球运动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但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训练中的力量训练项目相对较少,且比较单一。无论是赛季还是间歇期,力量训练内容都相对不足,一般情况下仅采用深蹲训练、半蹲杠铃训练、卧推杠铃训练、仰卧起坐训练等练习实施力量训练,难以采取专业化的力量训练方式开展日常训练活动。

3.速度训练相对简单

速度训练是篮球体能训练活动中的核心内容。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篮球运动员应该具有在球场上快速移动的能力,做到快速变向、快速滑步以及快速后退,尤其是在攻守转换时刻,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部分教练员在篮球体能训练期间几乎不会专门安排相应的速度练习。比较常见的速度训练有30~100米跑步练习。速度练习的方法相对简单。

4.忽视放松运动

放松运动是在正式训练结束之后所开展的5~10分钟的放松活动。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科学的放松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篮球运动员自身运动技能的不断形成,保证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得到不断增强,加快运动员的肌肉收缩速度,进而增强其肌肉收缩力量,进一步保持体能。但是,目前大多数篮球运动员在完成大量高强度训练之后,仅仅运用常规性的慢跑训练或徒手操训练进行放松,或者是不开展放松练习,忽视了放松\动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二、篮球体能训练的对策

1.重视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效率,重视篮球体能训练的教练员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满足国家体育战略实施的客观要求。所以,应培养大批事业心较强、专业化理论水平较高以及实践能力较好的篮球教练员。要借助有效的培训教育方式或进修方式促进教练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将考核及评价作为篮球教练员教学质量反馈的重要手段,积极完善篮球教练员业务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完善篮球教练员资格证制度,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以促进篮球教练员的终身学习。

2.正确处理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篮球的战术训练是不能够代替篮球体能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够实现与体能训练之间的结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篮球教练员正确处理好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把握契合点,既不能使篮球体能训练影响技战术训练,又不能使技战术训练对相应的体能训练造成不利影响。应准确把握科学的篮球运动规律,结合篮球项目训练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及柔韧素质训练等。在综合考虑以上训练内容的前提下,制订科学化的训练计划,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实现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的共同发展,使其相互促进,推动篮球运动向着更高的水平继续发展。

3.丰富体能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要求相对较高的运动。优良的体能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在实际体能训练期间,相关训练人员应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篮球体能训练,进一步改变单一、枯燥的训练方法,针对篮球体能训练负荷制订科学的量化指标,然后进行监控、检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篮球运动员对相关训练活动的兴趣,增强了训练效果。

4.加强放松运动训练

当完成大量训练项目后,教练员应指导运动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放松。比如腰部伸展运动、大腿后肌群伸展运动、股四头肌伸展运动或其他肌肉群伸展运动,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腹部运动进行放松;在篮球训练结束环节,可以通过加强低强度投篮训练获得放松的效果。

5.建立专业化的训练体系

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能训练负荷日益加大,其不仅表现在训练数量层面,还表现在训练强度层面。因此,为了实现篮球体能训练的规范化,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篮球训练恢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篮球运动员得到正常训练。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篮球恢复训练体系能够缓解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疲劳程度,提升训练效果。具体来说,篮球训练恢复体系主要由监控教练、营养教练及按摩教练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会结合篮球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具体训练负荷以及相关的生理数据等信息,对运动员的实际疲劳程度进行分析,采用营养补充、身体按摩以及心理调节等手段保证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得到快速恢复。

三、结语

教练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体能训练计划。不同的运动员具备不同的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的体能训练极限。要想更好地开展体能训练,教练必须对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技战术训练,从而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建仓.我国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3):14-15.

[2]辛富豪,殷畅,杨杰麟.新形势下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43-44.

[3]徐其波.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9):93-94.

[4]覃雪芹.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4(21):101-102.

篇6

关键词:体能训练;中长跑

前言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训练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能训练已经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已经被体育的各个项目所接受并推广。中长跑运动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更需要体能的支持。

1、体能概念综述

对体能概念的认识是确定体能研究范围和内容的重要环节,要达到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全面的认识,必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性、知觉、表象上升为概念。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弄清体能的相关问题从而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必须对体能的概念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能”是80年代中后期在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词汇,在国内运动训练中和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各种体质研究的文献资料里,对其概念所做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2000年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认为运动员的体能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构成的。在体育研究中不同的视角,由于任务与目的不同,是对体能的概念从不同角度、研究需要所作的界定也有所差异。

2、体能训练是中长跑提高成绩的重要保障基础

从中长跑运动成绩提高来看,先天素质,良好的体型和内脏功能是一个运动员出成绩的基础。后天的体能训练则是其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保障。

2.1 身体状态的保障

通过良好的体能训练和对赛前体能训练有针对性的调整,使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

2.2 心理状态的保障

良好的体能训练为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打下基础训练中尤其是在比赛中,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如果在比赛前运动员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那么其运动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2.3 技、战术的保障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重要基础体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运动员要的不仅仅是优秀的技术,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战术。体能训练便是要大力发展运动员的各项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并不断培养自己的战术能力,为获取良好的运动成绩打下基础。

3.在中长跑中科学合理运用体能训练

3.1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3.1.1 合理处理好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关系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应合理处理好它们的关系,确定体能训练在训练中的比重。

3.1.2 在体能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不怕苦、累的品质在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往往会感到疲劳,又加上某些训练手段比较单调枯燥,以至于使运动员没有训练的欲望,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3.2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

3.2.1 发展一般耐力

发展一般耐力是增强运动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身体负担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和进行大强度训练的基础,因此中长跑运动训练应重视发展一般耐力训练。

3.2.2 改进传统的训练方法

把握项目的根本属性和特点,现在的中长跑比赛已不仅是耐力而且是速度的较量,运动员都是在高速中跑完全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把速度和耐力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高强度的训练。把培养队员保持速度的能力为训练的根本目的,同时配合以行之有效的恢复手段让队员能系统的坚持和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3.2.3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

运动员跑技术的经济性的实效性对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目前中长跑运动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后蹬用力较大,大腿前摆较高,步幅较大,但频率相对较慢;另一种是频率较快,步幅相对较小,这样后蹬力较小,腾起时间缩短,跑起来比较平稳,轻松省力,符合经济性原理。所以现代采用第二种方法的较多。过去的训练,比较重视后蹬用力,加大步幅而忽视了动作速率,由于过分的后蹬和高抬,每一步都消耗很大的能量。况且中长跑选手一般身材较低不提高步频是没有出路的。当然步频和步长也不是绝对对立的,根据跑的距离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步频和步长比例。

3.2.4 坚持以“速度为中心”的原则训练

众所周知,中长跑训练的任务就是达到一个特定的距离内尽可能跑的快,即在一定的限定下发展最大的速度,因此,训练方法和手段都要围绕这个目的去考虑,使肌体不断冲击自身的生理极限,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篇7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10-01

现阶段,经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部分中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能训练,导致学生身体不能正常发育,身心健康失去保障,身体机制免疫力低,进一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学校要选择适合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相关课程,比方说田径体能训练、篮球足球体能训练等,加强高中生体能训练课程,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运动能力及体育锻炼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体能训练的定义

通常意义上体能的定义是指人类身体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在现代生活中也可以解释为适应周身环境生活的能力,身体机能自身免疫力及工作能力,进一步说体能训练包含人类体形适应能力、身体机能适应能力和运动适应能力等。此外人们体能的优良状况是由身体机能、形体及运动水平决定的。体能训练不仅包含人们身体形状、体内各器官代谢状况等,还包括人们运动时的耐力、体力及速度灵敏度等。

二、发展高中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

发展高中生体能训练课程,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及成长健康,强健体魄,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可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或者其他体能训练项目,开展户外运动,提高学生户外自主运动能力,加强学生体能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全面掌握各项体能训练知识及运动技能。针对我国体育教学目前状况来看,高中生体育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自身发展机制,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根据学生身体状况不一、水平不同等方面,逐步进行体育体能训练课程。如对田径运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开展户外田径运动活动。

进行各项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团体意识,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承受力水平。发展任一项体能训练的同时,要按照体能训练课程要求及规则,集中进行运动练习,提高学生身体忍耐力及运动技能。如进行田径接力赛跑项目,则要强调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开展户外体能运动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运动意识。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好我国二十一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三、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及技巧

(一)田径体能训练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体能训练要求体形、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三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科学合理的安排身体体能训练,强化体魄,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努力拼搏及积极进取的意志。在各项体能训练活动中,田径运动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心理品德健康,提高学生运动素质。要求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身体练习水平,提高运动强度,避免超负荷体能训练。将训练阶段合理划分为一般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训练的同时要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实现训练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在学生体能练习的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学生身体素质不同,性别、年龄差异,接受训练程度不同,因此要有区别有针对性训练。

(二)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及步骤。重在培养学生身体力量:高中生正处于长生天的关键时期,重力负荷不能过大,力量体能练习包括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及负重练习,首先克服自身重力的练习方法使蹲起、起立、跳远等,如可进行原地单脚跳,多次重复15次左右,双换练习,也可原地蹲跳15次左右。其次负重练习运动方式主要是手持哑铃或肩负杠铃,可以腿绑沙袋进行蹲起、跑跳,此外可适当进行铅球投掷练习。

重在培养学生忍耐力:高中生身体持久力及忍耐力训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般耐力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首先一般耐力练习运动主要是各种环境下的长跑训练,如学校操场循环跑步锻炼或其它路段的长时间跑步等,也可以长时间重复做蹲起、跑跳等运动。

重在培养学生速度:在体能训练中锻炼学生的各项反应能力,即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反应速度方面训练可多次进行接收指令并立即执行的训练,如听信号,向左转向右转,急停,急跑或者准确执行各种身体动作等。动作速度相关练习一般是原地踏步或者高抬腿动作,短时间内集中高速训练。移动速度练习可让学生进行加速短跑或接力赛跑等。

重在培养学生柔韧度:学生身体柔韧度练习一般是拉伸法,包括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其中动力拉伸法要求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练习,拉长韧带软组织。静力拉伸则要求拉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动,并持续一段时间拉长。通常训练采取动力和静力拉伸相结合。

重在培养学生灵敏度:即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迅速、准确、一致的做出教师发出的各种指令,如急速改变方向、急减速慢跑或转体练习等。也可进行改变方向的小游戏,针对各种信号急速应对等。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评价时,师要多用鼓励性言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效果,不能将鼓励和惩罚唯一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体能训练时要安排一些阶段性的体质测试和技能评价,此时让学生明确自身身体机能以及掌握体能训练技术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才能使以后体能锻炼目标更加明确,进而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篇8

摘 要 随着射击运动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普及与飞速发展,射击日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运动类型之一,学习射击运动既能强身健体、陶冶身心,也能提升技能,获取极致体验。射击运动作为竞技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应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改革不断进步,为了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求,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加强体能训练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射击运动员在射击项目中需要具备的训练能力,并对体能训练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射击运动项目 体能训练 训练能力 探讨

加强射击运动项目体能训练,有利于增强运动员体能体质,增强射击运动员射击成绩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延长射击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再者,射击是一项竞技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它对运动的准确性具有严苛的要求,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准星的晃动,运动员自身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都极易影响射击者心理,致使射击脱轨,影响成绩。要成为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训练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体能训练更为迫切。

一、射击运动必备的训练能力分析

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必须具备以下训练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运动员体能训练效率的提升:一是动态稳定能力。射击运动要具有较强的动态平衡能力,射击需要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的双向能力,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并在短时间内瞄准方向进行射击,故身体稳定和谐至关重要。二是较强的视觉能力。飞靶射击项目对运动员的听和看具有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将运动员的视觉神经与射击技术紧密链接,如果没有较强的实力,命中目标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运动员视觉能力是可训练的,注意节约用眼,适当进行小训练能提高视力。三是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射击运动员必须有镇定、顽强、果敢、淡然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提升应对困难的信心,提高射击成绩。四是对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促使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稳定与控制力。通过肌肉收缩与扩张训练可加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高效配合体能训练。

二、射击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体能训练氛围

射击训练是一项高技术体育活动项目,射击运动的特殊性致使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对环境的要求颇高,耐力、定力、协调力的培养的基础与前提是拥有良好的训练环境,毋庸置疑,良好的体能训练氛围不仅能激发运动员无穷的运动潜能,更能促使运动员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在激烈的射击运动竞技训练中迎难而上,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应对训练,提高训练效率。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体校要提供充足的训练器材,打扫好训练场地,营造干净、舒适、温馨的训练环境,并在训练场地四周张贴激励性话语,促使运动员时刻保持警醒和昂扬的训练精神,用正能量调动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以昂扬的斗志和充沛的精力提高体能训练质量。二是教练要加强与运动员的思想交流,及时解决体能训练过程中的难题,提高运动员自信心。

(二)在体能训练中巧妙渗透技术训练

体能训练是基础训练,由于射击项目是一项竞技性较高的运动项目,故在基础性的体能训练中巧妙渗透技术训练很有必要。在射击活动中,运动员体能训练所需要身体素质在技能训练中同样需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例如,较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技术训练的基本因素,更是提高运动员射击技能的必要条件。在我国的体校中,射击项目体能训练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体能训练的高效化,而忽视对运动员的射击技术的训练,难免会造成运动员体能与技能发展的不平衡,虽然暂时提高了运动员的身体素养,但不利于运动员射击能力的长期突破性进展。因此,促进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的统一,二者穿插训练,才能促使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协调发展,推动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对运动员各种素养的训练

射击项目的体能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以此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员伤病免疫力,提高射击训练效率和射击竞技的成功性。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效率,要加强对运动员各种素养的训练。一是力量素养。加强力量训练,增强运动员肌肉阻力能力,锻炼肌肉的持续性耐力,使机构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提高射击运动的稳定性。二是耐力素质。射击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持久的耐力,能承受高强度的射击训练,这要求运动员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有氧耐力。三是速度素质。射击运动中的速度素质快速射击、快速移动飞靶等,这要求运动员要有灵敏、快捷的反应能力。射击运动中,要运用多种途径提升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是每一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训练环节,就射击运动来说,具有极强体能的运动员较弱者更容易取得优秀的射击竞技成绩。在整个射击运动项目中,体能运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运动员体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决不能一蹴而就,体校的教师要基于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加强体能训练,使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不断提升体育素养,增强竞技力。

参考文献:

[1] 朱彩云.我国射击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篇9

摘 要 随着现在足球的快速发展,比赛强度的不断提升,而我国足球水平却前进较为缓慢。我国足球所体现出来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要想不断追赶现代足球发展的步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尤其重要。本文就青少年足球体能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广大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 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思想跨越式地进步,足球运动训练方法也在向着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伴随着世界杯预选赛、奥运会预选赛、亚洲杯预选赛足球运动的连续出局,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我国成年足球运动员各方面水平的不足。但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了偏差,而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观念以及概念尤其薄弱。青少年体能训练观念的落后直接反应在我国成年男足的比赛场上。例如:据统计,中超联赛一场比赛,队员的平均跑动距离只有7500米左右。而在欧洲的高水平赛事中,一场比赛中队员的平均跑动距离在10000米以上。然而这还仅仅是体能中的一方面不足,更有速度、力量、灵敏、柔韧以及如何结合球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更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去提高。

大家都知道足球运动员体能是足球比赛的基础,是技、战术发挥的前提。因此很多人都通过跑步去改善速度和耐力,或者去力量房增强力量。但大家都忽略了“足球”这一前提,到底什么样的体能形式才是适应足球运动本身的,才能与足球运动规律相契合,才能有助于足球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本文旨在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概念以及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界定,以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人参加中国足协青少年体能教练培训班,学习收集国外讲师的先进理念,也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中国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亚足联和国际足联等网站,查阅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与分析。

(二)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多名与本研究相关的权威专家,就本文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了咨询与探讨。

三、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青少年体能训练概念的认识模糊

在大多数人眼中,体能就是耐力加速度,因此当前的体能训练也多以这两方面为主。但就“足球”本身而言,只进行这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大多体能教练以为通过上运动量就可以达到训练体能的目的了,但是他们并没用掌握大量训练、中量训练和小量训练之间的联系,更不了解体能训练与实际比赛的关系,因此训练效果并不理想。一名合格的体能教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结合足球技战术的基础上,通过体能训练让球员掌握支配体能和运用体能的能力。足球比赛中最关键的应该是有氧和无氧的结合以及运用,换句话说,也就是青少年运动员快速恢复的能力。所以,体能训练绝对不是只通过简单的跑步就能做好的。概括来说,足球运动中的体能是指符合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的运动员的机体基本能力。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足球运动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是足球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保证;能够预防伤病,延长足球运动员运动寿命。

2.对于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的欠缺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太过于单一,且没有科学的训练依据可循。我国曾经对于成年足球运动员组织过3000米跑以及YO-YO测试,因此这些也成为了他们平时体能训练的依据以及标准。但仅仅通过了这些测试,也还是无法到达真正足球比赛所需要的体能,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更是如此。很多教练的体能训练仅仅就是跑圈,然后监测心率。而足球比赛当中有慢跑、加速跑、冲刺、对抗、垂直起跳、起动、变向加速、控制球以及心理状态等各方面因素, 仅仅通过田径训练方法是不能全面提高足球运动员体能状态的。

(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的研究

体能就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持续工作的能力,体能是竞技能力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超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而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必须是在遵循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身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足球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的动员各有机体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力所采取的方法或手段。在具体的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中一般可从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进行,但在具体训练中往往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就要求教练严格训练、科学指导,从而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提高。

青少年足球专项体能训练又分为速度、耐力、力量、灵敏以及动态柔韧训练,根据亚足联体能讲师弗兰克的描述,在这里又将速度分为比赛速度、反应速度、结合球速度、行动速度、决策速度、预判速度以及感知速度。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神经系统的训练,只有准确且快速的神经反应,才能适应现代足球比赛的发展趋势。国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课当中,总会设置很多有趣的游戏,即锻炼了神经系统,又锻炼了体能。

(三)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情况一直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这与没有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图1)有很大的关系。图1中所表示的是年龄与生长速度的基本关系。图中2岁至12岁左右的青少年生长较为平稳,这段时期(也是大家所说的敏感期)的青少年主要应该以核心技术为主,着重培养的是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即他们所需的各种速度。12岁至16岁左右的青少年属于身体快速生长阶段,这段时期的训练应该要很小心,特别是在做高强度或者大运动量的训练时,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到16岁,当骨骼生长好以后,才可以做各种高强度有氧练习。在整个青少年发展时期,应着重发展他们的ATP-CP系统和糖酵解系统。

图1

四、我国青少年体能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青少年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的问题

体能训练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一个方面。同样,技战术的训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方面,人为地将这两方面隔离开来训练将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它们组织起来是所有优秀教练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青少年体能训练与比赛之间的问题

所有的体能训练都是为比赛而做准备的,同时,一场比赛更是一堂完美的训练课。如何在比赛前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在赛后妥善地安排替补队员的体能训练,以至于将比赛的作用发挥至最大,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青少年体能训练与恢复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在训练过后一般不太注意恢复的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第二天的训练中体能状况不佳,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还会出现伤病。恢复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训练完的放松、营养以及睡眠等等。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只有快速地恢复和饱满的精神,才能有质量地完成训练。

五、结论

(一)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应该明确体能训练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只有科学、系统地进行体能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别于成年足球运动员,他们的生长发育都处于不稳定阶段,教练员应该针对这些生长规律,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采取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

(三)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方法不能过于单调,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来,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教练员应清楚地认识到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时息息相关的,体能训练应时刻穿插在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五)合理且有效地监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恢复问题,更是促进青少年足球水平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体育科学.2005.10:90-95.

[4] 杨林.浅析现代足球体能训练[J].时代教育.2008.04:0043-01.

篇10

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篮球训练,结合

作者简介:莫连芳(197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体育。课题来源:广西医科大学 校教研2007B12

发展的瓶颈,解决不了体能这个问题,技战术发挥也就无从谈起。目前,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要求各级篮球队把体能训练作为重点来抓。如果篮球运动员没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在比赛中因为疲劳,他们的技术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疲劳而输球那就太遗憾了。

1 体能训练的涵义

现阶段我们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两部分组成。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需的活动技能。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它突出对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水平。

2 体能训练对篮球训练的地位

2.1 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而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实践证明: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技术水平并贯彻全队的战术指导思想,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为坚实的基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训练中要科学、系统地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适应篮球比赛的需要。

2.2 优良的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

竞技运动的发展史证明,运动负荷和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能水平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更是篮球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

3 体能训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专项速度、耐力、力量和心理机能等四大方面是体能训练的四个基本要素。

3.1 速度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心

专项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篮球运动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的运动中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与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和发展趋势。它的核心并不是像田径运动员一样,要求的是绝对速度,而是要求运动员的加速度、加速跑的速度和高速运行的稳定性。所以,人体运动速度的应变性、稳定性、隐蔽性、突然性是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特点。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篮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行攻击的前提与条件,所以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应该为速度服务。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

3.2 耐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耐力主要是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3.3力量训练是基础和保证

肌肉力量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是完成竞技任务和实现竞技目标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动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运动竞赛中的进攻与防守中的反应、跑动、

加速与拼抢,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不取决于力量素质。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力量素质紧密联系,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技战术快速、多变的物质基础。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特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身体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提高整体力量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在从事球类专项活动时各运动关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整体力量训练和整体力量水平是现代球类运动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3.4 心理机能是保证比赛正常水平或超水平的发挥

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竞赛中,时常会出现比分接近或逆境中对抗的情况,此时球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培养球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去完成训练和比赛。

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

4 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表明,良好的专项技术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承受大负荷训练、高强度比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专项技术体能往往对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专项化训练趋势下发展的竞技体育,体能与技术应是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不能相互分离。要在提高篮球技术战术训练时,注重专项耐力训练,使篮球运动员能在比赛中经济合理的分配体力,保持运动员长时间良好的竞技状态。

体能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定位对于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类,而体能主导类项目总体上处于劣势,于是人们便产生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认为“体能”发展是影响我国专项竞技运动水平的主要问题。于是,各个运动队对于“体能训练”高度重视,特别是体能主导类项目,“体能测试”制度、“体能储备”观点也随之而生。然而,造成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并非没有注重“体能”的训练问题,而是在于对“体能”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与“技术”是分割的、脱离的,其关键是训练思路、训练方法问题。

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提高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能力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以体训练促技战术水平提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新手来说,应以技战术为主要手段,发展体能训练水平。

不同的训练理念,决定不同的训练思路;不同的训练思路,决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训练大方法。本人在大学生篮球队的训练中始终注重体能训练,并遵循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训练结合的训练原则,作为广西医科大学女子篮球队的教练,曾三次率队参加2001年、2003年及2008年的广西大学生篮球赛,取得了两个第一名和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2001,(3).

[2] 孔祥清.中学生篮球队员系统训练的必要性能[J].《科学咨询》2005,(09X).

[3] 王永强.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训练[J].科技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4]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李颖川.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研究[C].六科大论文集,2000.

[6]韩海波.普通高校篮球队训练的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2,(4).

[7]徐向荣.试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