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文学的好处

篇1

经典表示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着作,而中国的国学可谓经典中之的经典。国学的经典要早灌注的这些小孩子的心灵中,让他们在读这些“经典”中慢慢酝酿,就像一坛上号的酒,也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美味,变得陶醉的。

国学在我们许多人眼中并不是完全的丢弃了,现在在我们身边的学校里,多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这些内容来自国学,来自三字经,来自弟子规,来自千字文。所以我们想想,连小学生多可以熟练背诵的国学内容,为什么哪些总是说要赶上时流,赶上时代的哪些大人不会呢,为什么不再赶上时代的同时,低头品味一下哪些悠久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不仅仅是国学,中国的精髓都应该理解。

国学,可以这样来分析:“国”代表某个国家,学则代表某国的学识,某国历史的文学。中国的文学主要以儒家哲学为顶柱,国学里的内容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读、品、学、通国学胜过多万卷书。

我这个人也不是特别了解国学,但是我略知一二。我个人觉得国学值得去学,国学值得去读,但不是只有国学,只要是中国历史的文学、数学、科学,都可以称之为国学。我上面也分析了国学的含义,只要是“国学”,都应该去了解,去体会。但是国学的主体依然是我们现在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

这两个国学,都有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国学说是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国学,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这样认为,但是国学就是经典,这有得到国学的熏陶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民。

篇2

一、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提升阅读能力

自从加入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时时刻刻都感受着新教材的魅力:新颖的理念。精致的构思。巧妙的编排,优美的语言……捧着教科书,真的让人爱不释手。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有趣,正是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一)遵循大语文观,加大识字数量,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打好阅读基础。

识字量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识字教学,突出了字族识字与字理识字,遵循了汉字的识字规律,先独体后合体。有利于学生系统识字。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我努力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培养识字的能力:如让学生给生字编字谜,编顺口溜,运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等识字游戏,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进而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之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阅读提前实现。

(二)以演助读,激发阅读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像一块磁铁,吸引学生不断去思考和探索。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低年级学生因缺乏情感经验,知识储备又很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努力扮演各种角色,从而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在教《回声》《标点符号的争吵》《书里的蚂蚁》《春天来到深山里》等课时,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通过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将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们兴致很高,表演各有特色,模仿的角色声情并茂,观看的同学则不断地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演一演、改一改,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激发了阅读的欲望。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长春版小学语文课本在编排体例上做了很大改革,即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课文。针对这样的编排体例,我在教学中,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教学模式,把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在单元内容教学前,我以单元前的引言为切入点,预先布置学生去寻找与本组单元主题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知道本单元内的所有课文都是围绕哪个主题讲述的。

如教学《春天带我去散步》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同学们按照课文的语言格式,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我还带领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一次回顾,既回顾阅读内容,又回顾阅读方法,并向外拓展。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课下收集的与本单元相关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汇报各自的阅读感受。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既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品经典名篇,提高阅读品位

俗话说:“一本好书,就是一座沧桑的古城。”神游其间,仿佛进入了知识的迷宫,欣赏“古城”,便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人心交流。现今的图书市场可谓是琳琅满目,因此,在学生的阅读中要有所选择。我通常把品经典名篇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名家名篇,而且在课外的阅读书目中国家教育部也列出了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目,通过经典名篇的阅读赏析,不但让学生从中进一步体会著名作家的思想感情,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经典名篇的熏陶和感染,引起对文学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培养人格魅力。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在前苏联时期曾获过斯大林文学奖。学生们通过阅读这部名著,不但对文章内容加深了理解,学会了如何欣赏优美的词句,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同时也会使学生们懂得:能够咬着牙做事情的就是保尔。如何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尔,柯察金就是榜样。品读经典名著,无疑对孩子的思想品格培养也会大有裨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轻松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透彻地启迪自己的心灵,这就是品读经典的最大好处。

三、创设平台,体验阅读的成功喜悦

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冲动。我努力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课本内外的优秀短文,指导他们进行阅读。

(一)指定阅读篇目,分享阅读成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我从长春版配发的自读课本中有目的的选取指定篇目布置学生阅读,并及时交流阅读情况,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我还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以创造一个适于阅读的良好家庭气氛。

(二)创办班级图书角,使学生享受读书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养成一种阅读习惯,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我还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摆放着同学们自己推荐的经典图书,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阅读。这种氛围,不仅使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了一种自觉行动,而且也使他们在读书中分享了彼此的快乐。

(三)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篇3

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形象性是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审美体验中诱发的重要因素。我们也知道,形象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从而形成的一种感性形态。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审美方式,促成了“亚审美”的形成。这种审美活动,就是在视觉上以追求事物的形象性为主,注重视觉冲击,进而形成短暂的审美体验。与传统审美相比,“亚审美”活动更注重与倾向于感性和形象,而忽视理性和品质。“亚审美”的这种特征在当前社会中业已普遍,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其次,在语言上追求事物的调侃性。在“亚审美”活动中,人们一改原有传统审美的庄重与深度等原则与标准,采取了调侃性的方式去解构与感觉事物。语言上呈现出戏谑性,“亚审美”将传统中的经典艺术形象可以肆意的夸张与扭曲,无典型性可言,只注重瞬间的体验与当下的感受。在这种以感官刺激与内容空洞的“审美”活动中,众多的艺术文化经典,都被冠以“戏说”的头衔,从而满足人们生理与潜意识上的欲求,然而具有正能量的深层次的艺术内涵往往得不到充分展现。再次,在思维上追求事物的平面化。“文化工业”出现,导致文化工业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程式化,雷同取代个性,平庸顶替高雅,低俗替代崇高。在这种社会潮流的冲击下,人们感受社会生活的思维意识就不断被钝化与削弱,更是乐于接受浅显直白的物象,形象简单,直观的图片、影像等形象成为大众审美的“新宠”,这也是“亚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体验途径。

二、亚审美冲击下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群体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伴随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亚审美正以一种强劲的趋势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在日益广泛的亚审美的社会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在高校,一些老师的敬业精神缺乏,进取意识淡薄,创新思维落后,致使在教学内容上古今断线,忽略了学生当前的关切点,同时教法陈旧,一味教授、灌输,不关注学生的接受与反馈,以致学生听课的兴趣与质量下降。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上,也过于简略,不能足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以经典为特征,形成时间久远,远离当前社会,且经典文本背诵较多,此种情形与亚审美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与关注点相去甚远,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亚审美冲击下的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与挑战。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当前的重要使命就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古代文学,以当代人的目光来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使古代文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1.转变教学理念,跳出唯古思维。面对当前亚审美强烈的冲击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的严峻挑战,教师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该认识到原有的陈旧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足以适应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越来越成为知识传送途径上的“瓶颈”。虽然,当前高校经常提倡教学改革,但在理念、教法方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状况差强人意。《系辞传》中说得好:“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出现了落后,就必须转换思维,寻找对策,高效落实。总理说得好:“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据此,高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亚审美潮流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冲击,身体力行,应该及时调整自我,跳出唯“古”的思维,改革陈旧的方法,与时俱进,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讲授与灌输,要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增强其亲身体验感,调动自主学习热情,同时,教师的语言也应增加幽默的因素,使学生在轻松与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运用现代媒体,加深文本领会。经典文本需要深刻领会与剖析,方能掌握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体会出非凡的艺术价值。但是,当前的亚审美潮流拒绝“经典”的倾向十分严重,注重表面化、平面化,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恰恰能够为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避免教师因单一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腻烦感,可尽量从学生的视觉、听觉上满足学生亚审美的要求,使文字与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而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把学生的思路带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瑰丽绚烂的艺术殿堂,让学生敞开心扉地感受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例如,在讲解诗词的课件制作中,可以利用文字、图片与音频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满足的同时,更能通过声音的诵读,把学生送入诗词的韵味无穷的意境之中;在讲解小说的课件制作上,更可以用插入影视视频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使其身临其境,进而准确把握人物、体味情节与领会主题。所以,多媒体的运用是亚审美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教师的多媒体制作与运用不必苛求花哨,尤其是音频与视频的时间,要恰到好处,过于追求听觉与视觉感,势必适得其反,影响深邃思想与价值的把握与感受。

3.结合古代价值,关照当代精神。教书育人,这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育人也是每个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的应有职责。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十分优越,以致他们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品质缺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进取性不足,社会压力承受力较弱等等。由于亚审美思潮影响,当代学生接受事物更注重表象化、浅显化,不愿触及事物的深层次的内涵,这就致使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经典作品与“快餐文化”的冲突与较量中处于劣势,经典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现与发挥,所以古代文学教师在解读经典作品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他们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联系起来。像儒家先师孔子语录中的“温故而知新”、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语句,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怀疑,敢于推陈出新,这既能使大学生在充分吸收经典作品中的养料后,又能与时代联系,达到育人、塑人的目的。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

4.研读经典作品,增强文化底蕴。伴随亚审美的流行,“快餐文化”也逐渐兴盛。这些“快餐文化”的肆意横行,恰恰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各种感官的结果。这些“快餐文化”诱导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尤其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解读,随心所欲,大胆离奇,像网络语言的“戏说”、经典作品的“重拍”等。人们在满足“口感与眼感”后,能够留下的所剩无几。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军事、文学、语言等等,它就像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优秀的华夏儿女。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古今巨变,这一笔笔宝贵的民族财富决不允许抛弃。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一定要立足经典作品,变肤浅为深刻,化平面为立体,挖掘内在艺术价值,把一笔笔宝贵的财富交到学生手中,让大学生在文学经典的感受与感悟中增强文化底蕴,沐浴民族文化的光芒。

5.调整审美策略,培养人文品格。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是在具有一定的突破性的同时伴随一定的继承性。时下的“亚审美”潮流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我们对待“亚审美”必须加以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它在生活中积极的影响,也要避免它在实际中的弊端。古代文学教学关联古今,任重道远。在教学中,教师对待亚审美就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不但要教授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更要深入到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层面上,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民族精神来影响、熏陶和感化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解读经典中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言必信,行必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美德思想,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品格,在大学生们“成才”之前首先能够确保“成人”,成为真正的时代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亚审美,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既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又看到它的消极方面;既不能回避退缩,也不能全盘吸收。

三、结语

篇4

今年10月10日,“多维视野中的杨红樱”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对杨红樱在文学、教育、出版等方面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是“褒杨”立场的专家学者们的一次集中发言。论坛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话题,也再次提醒我们,的确应该认真、严肃、公正地来看待杨红樱的创作。但是,论坛没有批评者到场,因而也缺少了对话,使得很多问题依旧有待阐明。

为什么是杨红樱畅销了

在论坛上,王泉根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是杨红樱畅销了?笔者认为,这是“杨红樱现象”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当代儿童审美需求的一个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但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褒奖者,虽然给出了一些说法,却一直缺少令人信服的、细致的分析。

比如说是出版社炒作、包装。在杨红樱走红之前,很多作家风头正劲,出版社为什么要选择她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有畅销的潜力。正如浙江少儿社副社长郑重所说:“在职业的出版人看来,如果作品不具备内在的特质,即使花十倍以上的推广力量,也不可能获得畅销;即使内容尚可的作品,在推广上不惜血本可让其畅销三五月,但绝不可能像杨红樱作品那样。”这似乎又回到了问题的本身。

再说以平面化、快餐化写作来“迎合”孩子,也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批评。我们一方面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有自己的好恶,有天生的鉴赏力,是不容易“糊弄”的;但是到了杨红樱的问题上,儿童仿佛成了傻瓜,让杨红樱三言两语就骗走了。其次,就“迎合”来说,也许批评者想说,一味地迁就儿童,不能提升儿童的品位,但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正是,或者说首先要“迎合”,然后才可能实现其他诉求吗?难道《长袜子皮皮》不是“迎合”儿童吗?别忘了,同样常销不衰的,还有曹文轩的《草房子》。难道《草房子》没有审美难度吗?难道读“淘气包马小跳”的孩子就一定不同时是《草房子》的读者吗?我们把问题看得过于绝对了。儿童的阅读需求不是单一的,在他们心里,没有“类型”与“纯美”的壁垒,他们喜欢,他们就阅读。

正是因为这些批评没有击中“要害”,杨红樱才拒绝接受,而并非仅仅因为自珍。

批评者没有找到杨红樱畅销的真正原因,褒奖者找到了吗?

“我认为杨红樱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其秘诀就是一句话: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具体地说就是认准为小学生年龄段服务的童年文学不动摇。”王泉根教授在发言中从两个逻辑层次上对杨红樱的畅销给予了解释,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较为具体的分析:

首先,是因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是构成“儿童”的主体,他们实质上是儿童文学、儿童读物潜在的主体读者群与最大的少儿图书消费群体,因为:第一,与中学生相比,应试教学的压力对他们还不大,他们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可以自由阅读;第二,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小学生要有数百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由此敞开了儿童文学直接进入校园的管道;第三,小学生比之幼儿园小朋友,他们已经长大,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第四,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是记忆力最强、想像力最丰富、求知欲最旺盛、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是人生“多梦的时期”,是一生最佳的读书时期。而杨红樱最投入、最忘我、最花精力与智慧的恰恰就是童年文学。并且,王教授认为,在杨红樱之前,中国的“童年文学”比较稀缺,儿童文学格局是“两头大中间小”,而杨红樱的作品正好是这个凹陷处的及时补充。

但是,和杨红樱作品同样定位的作家有很多,为什么单单杨红樱如此畅销呢?王泉根教授认为――

经过多年探索,杨红樱已积累起了童年文学创作的新鲜经验,集中起来就是三点:一是要有好看的故事;二是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三是看了能感动。从整体上看,杨红樱童年文学的创作基调阳光、健朗、向上,作品风格浏亮、幽默、晓畅,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机智地、恰到好处地融汇易于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立人、做事、为学的人生道理,启人思悟,引人向上,导人向善。事实证明,这实在是童年文学创作的高明手法。

笔者认为,王教授的分析在其他作家身上同样适用。比如,在童年文学具有销售潜力的四条原因中,除却第一条,与初高中的学生相比,其余三条原因还能成立吗?如果我们要分析韩寒、郭敬明、明晓溪畅销的潜在读者,是否又会把这三条原因的主语更换为“青少年”呢?

可以说,评论家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当前儿童文学所欠缺的地方,但是儿童文学研究对目前作品不重视形象塑造的趋势和原因却缺少分析,而对杨红樱如何塑造人物也没有深入的分析;比如提到了杨红樱“浅语的艺术”,但是,至于“浅语”和蕴藉、意趣、内涵之间的艺术通道如何达成,还少有文章分析;比如郑重提出“如果某一作品一时畅销,可能是商业现象,但是杨红樱的作品十年畅销,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时代文化镜像的角度来认识杨红樱的畅销,也是值得期待的研究思路,但是他没有对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具体阐释,而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无论是杨红樱的作品,还是郑渊洁的作品、《哈利・波特》、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电视剧《家有儿女》,作为系列故事,他们的畅销,必然有共通的规律,作为理论研究,我们期待的,恐怕不仅仅是为哪位作家正名,而是要深入探讨儿童文学的美学内涵是什么,儿童系列故事的规律是什么,给儿童带来的益处和限制是什么,一位受到读者欢迎的作家,他在哪些方面适应了这些规律,又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发挥,丰富了这些规律。

评论家不是法官,读者也不是上帝

令“褒杨”立场的评论家和出版人感到有些“愤怒”的是,已经有那么多小读者的欢迎证明了杨红樱的优秀,为什么一些评论家视而不见?依然是批评的标准问题。其一,要突破“经典情结”,不能简单地用大师的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文学经典作为标准;其次,应该从“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三个维度上来认识杨红樱的创作。

郑重认为,批评界是拿西方儿童文学界公认的经典的、大师级的作品来对比杨红樱的作品(多是与“淘气包马小跳”作对比),都是从“纯文学写作”和“成人阅读”的视角作出的结论。面对与终端童年阅读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是否需要重新考量原有的评价体系?总体上来看,当前理论界对国内儿童文学的批判,包括对杨红樱作品的批判,往往陷入“用小众批判大众、用外国批判本土、用古典批判现代、用精英批判平民、用时间取代空间、用一元取代多元”的思维定式。同时,他和孙云晓都提出,在儿童文学的评价体系中,要引入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的参考系。“文学的功能并不仅仅是审美意义的,还包括教育、娱悦以及塑造人的文化性格等等。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抽象的美学标准就覆盖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的意义。”(郑重语)而孙云晓认为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天然属性,这是由儿童文学的主体读者的成长性需求决定的。当然,教育性并非说教性,探索人格塑造更不是塑造“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而是深刻地把握儿童成长的规律和实质,在这方面,《女生日记》是一个范例。

郑重对“杨红樱现象”以及儿童文学评价体系的思考不无道理,然而他的具体论述,值得商榷。

首先,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小众的、精英的批评,这是无可厚非的,小众和精英并不是反大众、反平民(这样的思路是可怕的)。按笔者的理解,评论家应该关注大众的阅读兴趣所在,这是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一定和大众持相同的立场。具体到孩子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批评的目的,不是给某个艺术品定性,而是加入到人类文化的理解、阐释和塑造当中。可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人云亦云、脱离作品的批评。

其次,关于“经典”的批评标准。郑重反对以西方经典作品的标准来评价杨红樱,也反对“一味空谈美学高度和永恒性”。但是,如果不谈经典,那才是“空谈”。道理很简单,什么是文学?我们对于文学的认知是如何建立的?不正是在古今中外一系列经典作品的经验上建立的吗?作家不就是在遵循一定“法则”的基础上再创造自己的风格吗?“经典”是丰富的,多样的,有安徒生童话这样的经典,不是也有《柳林风声》《长袜子皮皮》《小淘气尼古拉》这样的经典吗?有“纯文学”(不知道什么是“不纯”的文学)的经典,不是也有很多类型文学的经典之作吗?类型文学的规律,也是“文学的”规律,并非“不纯”的文学。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为什么在杨红樱这里就不适用了呢?要反对的不是经典的标准,而是我们在过去的儿童文学创作和评论中形成的一些僵化的、与现代儿童和儿童文学不相适用的标准,这些“标准”不是经典的错,而是我们在一定时期对儿童文学认识上的局限所致。

第三,笔者也同样认为,儿童文学与教育具有天生的亲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作品,应该如何来认识其“文学性”与“教育性”(包括娱乐、认知、人格塑造等等其他“性”)呢?文学性的不足能够靠其他方面来弥补吗?既然一部作品被作为儿童“文学”,那么首要的标准就是“文学”的标准,文学的标准并非排斥文学作品的其他功能,而是要统筹其他功能,也就是说,其他功能的实现必须有赖于文学性的实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学性与其他属性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轻重有别。否则,儿童文学岂不等同于文采斐然的思想品德和心理辅导教材?这其中,质的差别就在于“文学性”。

现在儿童文学批评的真正问题,并非“一味地以美学的标准来掩盖很多作品的价值”,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对儿童文学美学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所致。郑重以《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和《草房子》为例,证明儿童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有生命力,往往与它在“儿童教育”这个维度上的价值相关联。首先,这些作品都还是相对晚近的作品,是“生命力”尚待证明而非已被证明的作品;其次,这些作品之所以畅销,恰恰与他们的文学性比较圆满有关,是我们以往狭隘地理解了文学性,或者说对儿童文学的属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为什么在一大堆小学生读物中,孩子们尤其喜欢杨红樱的作品?不正是因为在同类作品中,杨红樱的语言节奏、故事结构、表现能力等文学质素比其他作家更优秀吗?而且,有谁在读《草房子》的时候不是首先被它的美所打动,而是先去考虑它的教育性?再者,有论者提醒说,“淘气包马小跳”和《草房子》都畅销,但畅销的内在原因却有很大区别。广而言之,很多现象的类似,原因却并不相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具体而真切的态度来分析问题,而非定性。

儿童的阅读需求是多样的,不同的孩子阅读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只是我们的评论家往往把事情推向非此即彼的境地。公平地说,在目前的校园文学(小学阶段)中,杨红樱的作品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和所有的类型写作一样,杨红樱也面临着一个如何突破自己的问题,“笑猫日记”不是突破,实际上是“淘气包马小跳”的延续。

篇5

刘勰的时代是文学真正自觉的时代。然文人圈子内,“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文学批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曹丕《典论・论文》)各从所好,或“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或“才实宏懿而崇己抑人”,或“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文学批评呈混乱局面。锺嵘《诗品・序》里也说:“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这种据己之好恶,衡文之优劣的不良状况,肯定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家作品,也不利于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有鉴于此,刘勰试图为文学批评领域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批评者“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文心雕龙・知音》)。于是,刘勰“一方面要‘弥纶群言’,使局部而散漫者得有纲领,一方面又要‘擘肌分理’,使漫无标准者得以折衷。”(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刘勰论文,持论平稳,长短兼顾,“同异是非,称心而论,本无成见,自少纷纭。”(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有同乎旧说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折衷,即折中,取正之义。宋代朱熹曾经说:“折中谓事理有不同者,执其两端而取其中,若《史记》所谓‘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是也。”“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折中就是要持论公允,不以一己之好恶来衡文,不做偏激之论。

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南朝的批评家才是纯粹的批评家……正因为当时的批评家是纯粹的批评家,所以要对各项问题加以持平之论,对各种方法也要适当运用,于是要分析,于是要博观,于是要从分析、博观的结果获得公正的态度。”刘勰正是通过博观、比较、分析,对他以前著名作家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时人对曹丕和曹植评价,抑丕而扬植,“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他以为这是不公平的。他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文心雕龙・才略》)兄弟二人,在文学创作方面各有所长。曹植“思捷而才俊”,他的诗,文采飞扬,他的表,洒脱俊逸;曹丕“虑详而力缓”,他的乐府诗,清新悠扬,《典论》,议论精要。说曹丕相去曹植千里,“未为笃论也”。他评司马相如和桓谭说:“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然覆取精意,理不胜辞。”“桓谭著论,富号猗顿,宋弘称荐,爰比相如,而《集灵》诸赋,偏浅无才。故知长于讽论,不及丽文也。”(《文心雕龙・才略》)既看到作家的长处,也看到作家的弱点。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曹丕《典论・论文》),每位作家都有所长和所短。

刘勰运用“折衷”的方法评价作家作品最典型的是《辩骚》篇。对屈原《离骚》的评价,刘勰之前各执一端。刘安以为“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汉宣帝以为“皆合经术”,扬雄亦言“体同诗雅”。刘勰认为这些评论都不够全面,不符合实际。他说:“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他从考证《离骚》原文语义立说,认为屈原述说尧舜的光明伟大,称颂夏禹、商汤的虔敬严肃,符合典诰的体例;讥讽夏桀、商纣的行为荒诞不检,感伤羿、浇的灭亡,符合规劝讽谏的意旨;用虬龙比喻君子,用云霓比喻谗邪,这是诗经“比兴”的义例;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每一回头,都掩面流涕,感叹君门之高,难以进入,这是忠怨的话。这四方面是与风雅之义相同的地方。至于那些“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荒之意”是与经典不同的地方。所以说,《离骚》与经典有合有不合,“虽取经旨,亦自铸伟辞”,这是因为屈原既取法于夏商周三代,又受战国时诸子思想的影响。单从宗经这个角度说,《楚辞》“乃雅、颂之博徒”,但从文学的角度看,《离骚》“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奇文郁起”,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实。”“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成为“辞赋之英杰”。总之,《楚辞》继承了《诗经》精神而又受时代的影响,用经典这把尺子衡量有同也有异,但其文采华丽,叙事含情,写貌传神,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篇6

关键词:情境教学;多媒体;兴趣

21世纪国际之间的竞争不单单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来作为标准,衡量标准转变为以综合国力为基础进行评价,综合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要想科技迅速发展就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各国把培养人才作为头等大事,力求国内全民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推动科技发展,高技术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汇聚,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就迫使各国把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施成功打开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人民能有机会走出国门,中国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阶段,而且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力求培养全方面人才。从学生第一天进入学校课堂学习,教学课程中就包括语文,语文的学习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从未间断,从开始最简单的认字、识字活动逐渐演变成处理复杂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简单来讲就是使学生在日后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语文被视为最重要的交往工具。

在我国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太注重卷面分数,受分数影响使学习变的功利化,从而忽视真正的教学作用。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即将面对高考,不管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要进行语文考试,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变成如何才能取得更高的分数,在语文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分数,没有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将语文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情境教学的应用在古代就有所体现,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学习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情境教学无法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因此,从高中语文教学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探讨。

一、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之上与时俱进进行课堂教学

社会已经是信息化时代,全民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教育事业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正确运用能为高中语文课堂增添不少乐趣。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情境,毕竟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有限的,单靠书本上的信息所想出的画面是单调的,但老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的画面能使学生清晰的了解。例如,《雷雨》这节课本身就是由对话构成,老师可以在课上将事先找好的录音放给学生听,通过专业人士对语境语气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氛围,像这段话周朴园把“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说成“她还没有死?不会吧?我在河边在她的衣服里看到过她的绝命书”有何不同。通过对此,学生就可以得出周朴园不是真正在关心侍萍的生死,只是害怕她会对自己构成危胁。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有节选地播放《雷雨》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有声的画面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加容易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从兴趣出发进行情感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打开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老师运用情境教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在情境问题上进行多样化设置,这就要求老师增强自身能力,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跟随时代的脚步是至关重要的,就像你半个月前刚了解过时事新闻,在这段时间没有去关注,等你再去接触时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教师要不断吸收知识进行自我知识储备量的更新。老师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结合课本进行情境问题规划,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在学生进行课文学习时给予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问题能勇于提问。老师也可以根据一些合适的课文让学生通过演小品这类方式进入角色中,体会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在课上叫几个学生通过角色朗读来进行情感把握。情境设置多样化,使学生在乐中学,对于课文能进行很好的理解。

三、阅读与情感教学相结合

许多名人名家都强调过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阅读带给人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可以说是一次精神的对话,是一段心灵的旅程,是一场文化的盛宴。阅读与情境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多阅读书籍能增强人的想象力,在课堂中老师运用情境教学,能通过老师提出的情境化问题想象,从而进行更好的理解。老话也经常表明要想出人头地就要通过读书,读书能使人耳聪目明,拒绝不良事物的诱惑,学会分辨事物的好坏,懂得为人处世的原则。但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压力不能进行很好的阅读,老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进行阅读,对高中生而言,阅读经典文学是最好的选择,经典文学中语句优美,能应用到写作中,而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部分也有专门对外国文学的考查,因而选择经典文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在阅读中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比如,老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选择一本经典文学进行阅读,摘抄其中优美的句子,再对这些句子进行仿写,最好能应用到布置的作文要求里,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为应付作业而随便乱摘抄。另一种方法就是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但不能太长,否则会失去阅读的耐心,从而对经典文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难以提高。

情境教学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正所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情境教学带来的好处时,也不能忽视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摒弃不利于发展的因素,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作为指导思想,正确运用情境教学,课堂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的,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进行很好的课堂教学,两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学习,老师利用情境教学这一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使学生在智力和情感方面上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感的人,一个既有知识技能又拥有大智慧的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学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黄艺琼.情境创设“三忌”[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06).

篇7

“诵读经典”就是诵读中华文化传统的经典著作。其实早些年就有很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让未曾识字的孩子强行背诵《唐诗三百首》,那时,这样的做法不为人所提倡,认为这种在不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年所提倡的“诵读经典”其实是源于台湾的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倡导利用13岁以前的人生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作出贡献。那么“诵读经典”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去“诵读经典”呢?

首先,“诵读”的这些“经典”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先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以《论语》为例,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的内容涉及治国从政、为人处世、学习态度方法等方方面面,学生通过诵读《论语》,可以大大拓宽视野,学习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能对古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再如《庄子》《老子》,已经涉及许多哲学内容,有一定的辩证法在里面,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初步对辩证思维有一个感性认识。当然,对于中学生来说,更直接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学好语文。在诵读这些经典之后,他们可以将之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作文中去,让文章增彩不少。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阅读能浸润学生的心灵。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写作和言语表达引经据典提供了丰富的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经典诵读除了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大量的引经据典的丰富内容之外,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程度。从“经典”本身来看,它的确会对学生有不少好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去读呢?

其次,我们的“经典诵读”区别于过去的让孩子死记硬背式的背诵,而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达到记忆的目的。这与一般的背诵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般的背诵是运用各种方法有目的地将材料识记下来的方法,背诵要求明确,要求在记忆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思维也容易疲劳,一次性背诵记忆的材料量也有限。而诵读则不然,它是通过对材料的反复诵读中达到的自然而然的记忆。这种方法每天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可能只花上十分钟就够了,也不需要大脑高度紧张,对于反复诵读的内容,不管量有多少,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以背诵七首绝句为例,如果用诵读的方式每天诵读十分钟,一个星期后可以达到背诵的目的;如果用传统背诵的方法,每天背一首,一个星期也能全背出来。不过,实际效果却是用诵读的方式背诵的诗歌更流畅,而背诵的方式却可能已把第一天的诗歌忘得差不多了。“诵读”是一种全新的背诵方式,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背诵出了不少经典名篇,收获颇丰。

再次,在诵读实践中,可以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它能增强记忆力。科学家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刺激时,每根神经元会形成发达的神经网络,大脑的功能就越强,记忆能力越强,智力就越高。经典教育能够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快速的阶段,接受大量优秀的强而多的信息刺激,使孩子大脑每根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也就使孩子大脑的沟壑就越多,大大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同时,在反复强化诵读的基础上,学生有意识增强专注程度,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摸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创造力。经典教育看似简单落后,却是科学、高效、扎实而又易行的教育方法。他可以迅速开发右脑,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知觉、灵感、创造力,乃至真正地打开智慧的大门。在青少年时期,通过经典教育,接受大量优秀的强而多的信息刺激,学生大脑的沟壑就越多,脑力就越发达,智力就越高,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8

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干,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枝叶的分段式讲解。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会有一个大概的比较宽泛的了解。

1.学生的诵读与积累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首先,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领悟文学知识。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场景和画面。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到故事叙述、感情抒发、场景描写等形象化表述之中,容纳了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或思想内容。如果读者注重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效果,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而且必将不断地丰富见闻、开阔思路,从而领悟文学知识。

其次,勤读能够绿化心灵家园,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性。绿化心灵家园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人类所热爱、所困惑、所好奇、所痛苦的一切方面纳入文学范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命运、人生理想、个体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想,因而文学亦被称为“人学”。文学形象总是散发着无穷的独特魅力,展示着无限广阔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再次,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现象、风格流派、文学思潮和审美特征。如果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由讨论等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解文学现象和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思想深度、审美境界等方面不断进步。因此,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第四,只有勤读作品才能奠定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情感和知识是诵读的另一大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将大量的文学作品烂熟于心时,便可以任其调用并将终身受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作品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中体现的深意。

第五,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管是启发式、讨论式还是探究式教学,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有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简言之,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阅读需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博览与精读、熟读相结合。博览,是说阅读的涉猎范围要广泛,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博览群书,拓宽视野,知识便会丰富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精读、熟读尤其重要,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美文要能熟读成诵,加以细细考究,可以从中悟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立意谋篇等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是说,读书应以学为先,学思并重。我们认为,读书的更高境界是多思重于多读。多思当然要以多读为基础,但是只有多思才可能产生质疑,也只有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如果不注重思考,根本就难以真正理解作品。就写作而言,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应尽量注意“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要勤做笔记、摘录,勤写心得、体会,逐渐养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作品所反映的不仅是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还有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随着阅读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写作的立意、选材、布局等将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心中的“写作图式”越来越完善,因鉴赏而生的创作灵感也越来越丰富。反过来,它又会影响阅读欣赏口味的形成,促进我们自觉进行阅读欣赏。

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就中文系大学生而言,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为通过理性分析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获得准确结论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文系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缺乏联系性的知识。他们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历史学知识的学习,因而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古典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似乎难以做到,但是教师最起码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对古代文献学的了解,给学生介绍不同作家的生活时代、风格流派,以及文学思潮的兴起等,使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感知与认识。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文史不分家。&rdqu o;

2.适当把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堂上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时常用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当学白所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必须了解当年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假如学生不知道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战国七雄大致分布的地理状况,就无法理解其中多次提到的“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其实就是六国与秦的战争策略,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把握和解读。由此可见,适时适量地将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且大有益处的。

3.增设中国通史为公共必修课程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内部着手,也应兼顾到课程设置的外部。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只对一些历史大事件例如朝代更替等有所了解。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就应该把中国通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并且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对当时人文精神、社会思潮、社会发展的影响上面。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始终是以哲学为核心的经义教育。古时候中国大文学家生活、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流似乎并不是文学,许多文学家都是带有浓厚哲学思想色彩的经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对古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就笔者看来,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具有片面性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不利于学生紧密结合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去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数千年来科学人文教育的精神与基本思路。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还应努力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1.理解古典诗词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诸多思想学说中以儒家与道家的影响最为深远。许多文学形态都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这里以诗词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性情胜、气象胜。比如诗经中大雅、颂等诗中赞叹祖先之长寿以及子孙之众多等,体现了赞美人的自然生命的平和与延续;如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体现了人与自然之相通;如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等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的相生相依。

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神韵胜、胸襟胜。如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超尘俗以自化于自然;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化自然物以归于虚灵;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现出将人间惊天动地的历史化入寂寞天地。

2.理解古代戏曲和小说也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儒家与道家文化和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戏曲和小说。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兼济之志、求忠尽孝,亦或是遁迹江湖、超然物外。不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是其他人物形象,其言谈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论是歌颂还是批判,人物的思想意识及行为都折射出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要更好地还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就必须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历史学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哲学解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羊春秋.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2.

[3]巴金.巴金散文选:上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向云.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论[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13).

[5]宋子俊.《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6,(2).

[6]杨实和.论《红楼梦》折射出的哲学理念[J].文学教育,2006,(17).

[7]贾勇.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品质是传统文学立身的根本

2009年,在提倡原创和品质的理念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人文原创,品质阅读”为宗旨推出了程青的《发烧》、钟求是的《零年代》、于晓丹《1980的情人》等一些以思想和文学品质追求为主旨的作品,在穿越、盗墓、惊悚和悬疑密布的网络上,获得了超出出版方预期的反响。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介绍这一出版举动的目的时认为,目前的文学创作队伍中,存在着一批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进行文学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时并不为市场所关注,但他们的创作始终坚持着最为根本的文学精神追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亮出“坚持原创性、提倡品质阅读”的旗号,是十分有意义的。

针对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仅仅依靠市场的业绩来做评价,什么是文学和市场之间的共同追求以及如何确立文学作品的文学品质和市场品质等问题,学者孟繁华认为,品质阅读和精品阅读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可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已经被经典化的作品,而后者既和过去有联系,同时又有区别。文学要处理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探究时代环境。有理想追求的出版社,要给大众提供好的精神食粮,就不能拒绝市场。至于怎么样在读者那里诉诸实践,可能还是个漫长的过程。

从小说《发烧》出版的“不讨好”,作家程青谈到了文学原创性和品质对一个创作者保持创作生命的重要性。她认为,写作就是要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产生的某种困惑,真切写出内心的思想情感冲突。要相信广大读者,因为他们是需要有品质的阅读的。

一位腾讯网编辑认为,作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想到主动为读者推出高品位的书,来提高他们的趣味,文学编辑有责任和义务倡导品质阅读,这样才会使青年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收益。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岩岩认为,《1980的情人》看似小叙事,讲了一个很个人的事情,但又有超越那些小事之外的更深内涵,描摹出一种时代氛围,所以这样的书也得到了更广泛读者的喜欢。现在出版的大多数小说,在原创性上突破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所以更应该强调它的品质性。

培养读者是传统文学品质传递的保证

考察今天的创作、出版和阅读,必须要面对的还有文学观念上发生的变化。文学既要保持品质,同时又希望赢得市场,这就必须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因素。

学者陈福民认为,文学是会发生变化的,不同年龄段的写作者都有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需要弄清楚这种精神生活的位置和价值及其与传统价值的关系。要在保持高端品质的同时,去研究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精神生活样式。

学者邵燕君认为,出版社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当下市场,在不同的阅读群体中寻找到自己的核心站位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读者群培育得更大,才能够建构起新的权威。

学者李云雷认为,当前评价体系所秉持的文学观念基本是从“五四”以来所延续下来的,但今天通俗文学、类型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已经突破了我们对纯文学的一般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社用突出品牌的方式来坚持文学性,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可以说,打造高质量品牌也代表着某种文学品质。

文学品质和图书设计品质同等重要

与会者还谈到,不仅是内容的品质,书籍装帧设计上的品质追求,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文学书籍的选择。

篇10

【关键词】国学 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1、对国学的认识

谈到国学,就能看到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对此的不屑与无谓,这让我们十分痛心。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国学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万万不可抛弃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传承和发扬国学、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的学术。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儒学为主题,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文学、民俗、历史、语言、数术等等的一系列文化与学术。

国学的经典分类是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具体分类如下―― 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部: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2、小学生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当代小学生来说,学习国学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充实自己和提升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

2.1 健全人格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

国学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他们在了解、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一些习惯和品格也在渐渐形成。例如尊老爱幼,正直诚实,勤奋刻苦,博爱仁义等,这些美好而伟大的人格随着学习国学,正在慢慢得养成。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很好的健全,健康的人格基本成型。

2.2 增强综合素质

十三岁以前人的记忆力很强,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在儿童时期,多多背诵一点蒙学读物,比如《弟子规》、《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大学》等,对于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而且也可以适当得开发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以后后慢慢理解,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2.3培养爱国精神

国学是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集合,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琴棋书画诗酒茶”,更是承载着多少令人艳羡的艺术。毫无疑问,小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气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天祥,岳飞,戚继光等爱国英雄的伟大事迹更是让孩子们铭刻在心,向往不已。

3、校园生活中,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国学文化

国学不是古板、迂腐的旧思想、旧文化,而是中国历代以来经典的、珍贵的文化和学术。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学问之一,对国学的学习交流往往会牵扯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传承,而这些东西是中华文化最弥足珍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被忽视却又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华夏文化的根基,是我们的精神源头,需要我们用心去看待它。我们在校园中,更是要用心学习国学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

3.1 引导学习

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得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国学,然后教育学生懂礼貌,知礼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适当得向学生推荐一些诸如《唐诗宋词》这样的经典书目,并经常举办相关的朗诵比赛等,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3.2 与时俱进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故步自封。在学习国学知识时,要时常引进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摆脱枯燥的、晦涩的传统学习模式,对国学方面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3 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也要充分注意到孩子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程度,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多注重内在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所谓的形式主义。主张孩子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多从实际出发,适当进行创新。对于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性格的孩子,也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多多发觉孩子的个性,解放天性。

4、结束语

国学是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更塑造了他们仁义博爱的性格和品德,受用终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更是下一代无悔的抉择。

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国学教育任重道远,国学教育功在千秋。只要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的同仁们虚心学习,潜心研究,不懈努力,顽强拼搏,一定会把学生带进国学殿堂,让他们知之、好之、乐之,享受知识盛宴,长成擎天栋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