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篇1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解和巩固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实践教学的经验,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分析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GIS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学科。随着GIS不断发展壮大,GIS人才培养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国土管理、城市规划、农林牧业等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开设的GIS原理课程共8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间数据获取与编辑(空间数据采集、编辑)”、“空间数据处理(误差校正、投影变换、裁剪、数据格式转化)”、“空间数据入库(数据分幅入库)”和“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三维分析)”4大部分,实践教学软件主要运用MapGIS和ArcGIS软件,实践教学过程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对目前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实验项目由教师写好指导书,学生按照指导书完成实验。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突出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主体地位。

2.实践教学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

GIS原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实验项目之间相互独立,各个实验项目之间不能形成有机的结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课程设计的4大部分实践内容,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主要在MapGIS软件中完成,第四部分在ArcGIS软件中完成,每部分指导教师提供的练习数据各不相同,这样学生在做完每一个独立实验之后,对各个实验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明确认识,看似对GIS软件的功能已经基本掌握,但在后续运用GIS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内容

根据社会对GIS人才的需要,设计满足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项目设置时,可以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大模块。基础实验包括运用GIS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建库、分析、专题制图等环节,该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该实验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实验所用数据的一致性,保证各个实验环节之间的系统性,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GIS的基本功能。综合实验注重综合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选址分析、农作物适宜区分析、土壤侵蚀评价等,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系统地梳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创新实验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学生可以以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技术路线,分工协作完成实验内容;该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思想、方法

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思想,转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根据上文设计的三种不同的实验项目类型,指导教师分类进行指导。

1)基础实验模块最为重要,是后续两个模块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无需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只需告诉学生具体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同时为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功能。

2)综合实验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综合分析、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需要哪些数据、给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阐述用到哪些空间分析方法,并结合GIS软件的具体实现过程。综合实验内容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并能够熟练运用GIS的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实例分析。例如,以某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评价为例,学生在分析需要哪些数据时,首先需要知道影响土壤侵蚀的相关因素,假设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土壤类型、降雨强度4个因子,如此才能回答出需要哪些数据的问题;学生在设计具体实现的技术路线时,需要具备扎实的GIS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软件操作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技术路线。如果学生能够顺利设计出技术路线,证明学生对基础实验模块中的内容掌握比较扎实,而且具备熟练的GIS软件操作技能,那么后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该模块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将基础实验模块中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3)创新实验模块的设置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该模块是综合实验模块的延伸,可以作为课后的实践环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教师可以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该模块的设置不仅可以增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展,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10%;2)专业能力情况,占总成绩的50%,包括:①软件运用的熟练性;②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的准确性、完整性;③成果图的整洁性与美观性;④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3)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4)实验考试,占总成绩的30%。指导教师根据以上环节,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掌握GIS技术,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信才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侯立春,徐磊,许正昊.高师院校GIS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的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4(2)

[3]刘远刚,蔡永香,陈华军等.GIS专业《地图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

篇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46-02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1]。其英文表达多数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实际工作中一般简称为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科学、遥感等学科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自从20世纪60年代萌芽以来,至今已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从少数专业领域(地图学、地理科学)的应用,扩展到众多学科领域,在大部分专业中均有涉及,如环境科学、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学、遥感、森林经理等,目前在政府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渔业部门、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国土部门,甚至公安部门和军事部门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2]。

随着对GIS认识的不断增强,众多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林学专业、农学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等都分别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相关GIS课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尚需要若干工作完成,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仍然亟需完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契机,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设置和改革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一、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教学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调查、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集计算机、地学理论等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同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一样,都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运用。因而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为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3]。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常见的GIS软件解决土地资源的调查、建库、评价、分析、模拟等问题。学好这些需要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地图学的基础,还要具备土地资源学及土地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相统一[4-5]。

二、GIS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中的体系设置

考虑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单纯的讲述相关内容,学生可能不容易掌握,又因为许多概念和原理比较难懂,十分抽象,因而需要合理的设置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位置。

我院根据教学实际,首先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一课程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理念。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地图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地图计算机制图学的地理参考理论和方法。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同时开出《基础遥感》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同时,能够同时掌握遥感科学的技术和知识,起到互补的作用。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导论式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特点,大三又开设《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专门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行业的专题应用课程。大四开设《GPS技术》,让学生了解数据获取时地理坐标的表达和建立过程。

整个结构框架,很好的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进行,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其知识、原理,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在整个学习中的结构。

三、GIS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有了上述结构上的良好的保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进行课程的进行和改革。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众多的优势[6]。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概念往往都很抽象,诸如“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等,学生一般不太能够接受、理解这样的概念,所以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就减弱。再如“数据采集内容中的图层”概念等,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接触过,头脑中无法形成对应的理解,所以更无从谈及对此内容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利用生动的图件、动画等,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知识,直观的体会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原理等。

(二)利用模型进行演示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研室购买了一批教学模具,一些难以用语言、动画表达的概念,可以借助模具来展示。如在地图投影内容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地球仪和屏幕的相对关系来表达地图投影的概念,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投影的类型等。讲授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内容时,产品类型有数字地图和纸质地图两种类型,数字地图部分我们利用计算机屏幕显示一幅相关图件,而纸质地图部分我们可以给大家展示一幅某地区的土壤图或土地利用图,学生立刻就有了明确的对比。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同步的实验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学时保证达到24学时。实验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数据的采集、处理、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主干内容,具体的实验例子以国土事例为主。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机房,通过投影仪给学生演示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完成。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验,通过任务驱动式的方式进行[7],既能够加强操作技能,又把所学的课程知识连贯起来。通过2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各项实际的操作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GIS课程结合基础遥感课程联合开设了1周的课程实习,以GIS和RS所学基本知识为基础,布置实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相应的地学任务。通过教学实习,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GIS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四)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并不是只应用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方式,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另外在教学中,可以阶段性的提出几个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讲授,通过课下准备和课堂演讲,锻炼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许多课程也开展了网络化的教学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网络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校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上传相关教学资料、课程练习题、批改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咨询、上交作业等互动。我院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连同教案、练习题、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等内容一同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下自学和练习的素材。同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通过录播教室进行全程录像,制作了高清晰的课堂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视频在课下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这门工具,通过掌握相关技术完成土地资源的调查与管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设置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中的架构。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大力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促进课程的网络交流与互动,加大对地理信息系统学习的力度。多种途径、综合完成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GIS课程中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明利,刘佩茹.基于GIS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1).

[4]尚颖娟,刘秀华,谷达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

[5]常胜.资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篇3

【关键词】 GIS CorelDRAW 电力通信网 通信基础资料 Web GIS

一、引言

电力通信网是一个包含多种通信设备、多种网络结构,具有电力系统行业特色的通信服务网络。而各种通信设备新旧混杂,种类繁多,配线情况复杂,多种网络管理和维护设备共存,另外还有大量的接入设备和辅助配套设施。

为了使多种通信资源充分发挥其效能,利用通信资源具有的空间、地理分布特性,将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资源管理有机结合恰好能解决以上问题。

本课题将电力通信网绘制在地理背景图上,从而使得通信光缆等线路和站点分布一目了然,同时记录各类通信设备的属性数据和相关图纸,并可对这些属性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共享,点击站点查看通信设备等资料。按照实际地理位置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通信网络资源数据的特点是量大而且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光纤网络为例,管道资源、地理资源、光缆资源、机房设备都包含表征空间位置及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信息,以及记录具体内容及本质特征的属性信息。改变传统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方式,能将这些数据全面直观地在地图上进行显示,并能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GIS技术开发带有地理信息的资源管理系统,将GIS技术应用于通信系统网络管理和资源管理,可以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三、城南光缆地理信息图的制作

3.1位图和矢量图概念

图像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位图格式和矢量图格式两大类。

位图图像是由固定的像素构成,其中每一个像素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图像是像素(点)的集合,它以与屏幕相对应的存储单元来记录和处理图像。而位图图像的分辨率是由图像的尺寸决定的,当放大图像尺寸时,分辨率降低。

矢量图是以数学方式记录图形文件,图形文件的大小也只是取决于对象所包含的数学公式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与图像的尺寸大小无关,对矢量图形进行无限放大后,打印出的图形,看上去仍然清晰、平滑。

3.2使用CorelDRAW作为绘制平台的优势

(1)CorelDRAW有强大绘图和处理功能

CorelDRAW具有独特的制图功效、卓越的图形和文字编辑处理功能和非凡的地图出版质量,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专题地图绘图软件,而且是各种挂图、专题图制作、出版的一个软件平台。

(2)图形文件小

同样的数据量,CorelDRAW文件因为本身具有数据压缩功能,比其它制图软件生成的文件大小要小的多。在海量的地图数据中,必须考虑文件的大小,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3)地图打印

CorelDRAW可以方便地把地图数据输出成许多文件格式,这为各种各样的地图数据问的接口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因为矢量图生成文件比位图要小很多,在地图印刷过程中也带来了其它制图软件不可比拟的优越特性。

(4)具有插入对象功能

利用CorelDRAW软件插入对象功能,可以在下一步制作通信基础资料管理中添加各站点链接。

(5)图层管理功能

用CorelDRAW绘制地理路径图,可将变电站、通信线路等要素分配到不同图层。利用图层管理可以将不同性质的对象分别显示操作,方便对地图进行操作。

3.3用高清卫星地图作为底图制作矢量地图

用高清卫星地图作为地图底图,用CorelDRAW对城南范围内的高清卫星地图进行临摹,制作成高精确性矢量地图底图,将大幅提成系统响应时间,彻底解决打印输出因位图文件过大导致打印机长时间无响应,同时增加卫星地图图层后也解决了地图更新问题。

3.4用CorelDRAW制作光缆路径图

综合各种通信图纸资料,选则线性绘制工具按实际地理位置绘制光缆

选择CorelDRAW中的画线工具贝塞尔或钢笔,按图例选择不同光缆对应的颜色。点击对象管理器中的该光缆图层,按照变电站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及路径,逐步绘制每条光缆,最终完成城南光缆路径示意图的绘制。

四、制作城南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通信网络资源包括通信传输线路资源(光缆、电缆、管孔、交接箱等),传输设备资源(光端机、光配线架、数字配线架、主配线架等) 和其它信息(用户设备、机房、仪器、仪表、电话用户等)。目前电力通信网存在通信资料涉及的环节多,要记录和管理的信息量大等特点,包含多种通信设备、不同网络拓扑结构、配线复杂的特点。因此全面分析统计电力通信网所包含的基础资料是建设通信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

(1)制作主站综合配线架对应表

打开Excel制作表格。详细填写PCM和交换机开通的音频、232、四线等端口对应打线位置,标注上口、下口打线线色、号码以及所对应各站。

(2)制作城南光传输网络拓扑图

打开CorelDRAW选取画图工具,绘阿尔卡特SDH和东信SDH网络拓扑图。绘图时需按图示用文字工具标注155M、622M和2.5G带宽。

(3)制作城南光纤系统图

打开CorelDRAW,先按不同电压等级添加变电站,新建不同光缆类型图层,再按不同光缆类型对应颜色和图层,选取画图工具绘制光缆,在上面标注资产所属单位及公里长度、T接点等信息。完成绘制城南光纤系统图。

(4)制作通信方式资料

在FrontPage中新建网页,按通信处方式网页模板添加方式,制作通信方式时需要注意方式对应使用纤芯及所开通业务设备。

(5)制作光纤分配箱(ODF)示意图

打开Excel制作表格。填写每个变电站的光纤分配箱,确保和现场ODF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详细记录每个使用纤芯的方式及用途。

(6)制作DDF配线架及以太网业务端口

打开Excel制作表格。DDF配线架和网络端口与实际情况一致。详细记录每一对2M端口使用情况,对应站端名称及业务种类。

(7)制作主站及各变电站通信设备台账

打开Excel制作表格。填写每个变电站的SDH、PCM、通信电源等设备资料型号、生产厂家、办卡型号、投运日期等。同时根据通信基础资料存放的对应文件夹位置添加链接,实现可以在本站通信设备台账中以链接方式方便查询本站全部基础资料。

(8)制作城南通信光缆统计表

打开Excel制作表格。标注光缆名称、类型、铺设方式、资产所属单位、投运日期等资料进行全面统计。最后选取图表首行,点击排序和筛选选项中的筛选。实现图表可按时间,光缆类型等条件进行选择性查看。

4.1采用插入对象和链接法在城南光缆路径示意图上整合各站通信资料

首先制作Word文档,在第一页输入变电站名称。第二页制作该变电站通信设备台账,在台账下方,输入文字“该站端口表”“通信方式”点击鼠标右键添加链接,链接到上一步已经制作完整对应各站通信设备资料。

打开CorelDRAW光缆路径图文件,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新对象,选择由文件创建,选择Word文档,选中链接选项,完成链接,从而实现通信基础资料和光缆路径图的整合。

五、网页界面制作

首先打开FrontPage,导入网页模板。代码输入完毕后,选择设计视图,然后点击插入菜单,选择插入图片,再选择插入flash,完成网页界面制作。最后打开IE浏览器,完成基于地理信息的通信资源管理制作。

六、结论

本系统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通信资源为核心,以共享数据库为依托,以Web和矢量绘图为技术平台,以链接法、插入对象法和图层法为关键技术,实现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资源分布地图化、资源外观可视化、数据分析空间化、资源管理动态化的管理要求,并提供了技术上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关键维护事务的智能化支援,提高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1]高晖,谈电子地图出版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1998,14(3):35~38

[2]金波,周涛、傅红旗,用于供电企业地理空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新技术[J].电网技术,2004,28(18):82~84

[3]洪昊,GIS电信线路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通信世界,2002(10): 29~32

[4]许春杰、邹乐君,SVG、GML在WebGIS中的应用[J],GIS技术,2002(3):38~42

[5]李琪、王育强、李晖,基于GSI的应急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光通信研究,2006,3(5):45~47

[6]黄芳、吴元龙,GIS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1,27(5):159~161

[7]王少安,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发展趋势[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3):217~220

[8]吴信才、白玉琪、郭玲岭,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4):8~38

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国土资源管理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信息化建设既是时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该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

1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以及描述的技术系统。其主要运用到分析与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过程与现象,解决伏在的规划、管理以及决策问题。

2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持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我国的国土资源辽阔,资源种类相对复杂,利用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方法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降低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制定科学的国土资源利用方案与规划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针对这种现象,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给予技术支持的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方面,即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二是资源环境,即矿产、森林、农业、水利以及牧业等资源的管理;三是自然灾害,即旱灾、水灾、震灾以及虫灾等一些灾害的检测、预报以及评估。另外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电力、市政设施管理、房地产、交通运输、高校校园管理、公共安全、城市地名库、海洋研究、军事、行政区划的管理、门牌号研究、有线电视网的综合管理、最佳路径的规划、电信网络的资源管理、住宅小区的可视化的物业管理、医学地理、风景园林的规划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多媒体CAI制作等。

3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与建立的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字化、标准化、准确、动态以及多维的国土资源数据信息,而且为有力地降低了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统计、信息查询、决策以及分析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量,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但要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相应的应用系统,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采取措施充分运用GPS遥感技术对数字高程矩的信息数据进行细致地收集;其次利用TerraBuilder技术创建编辑并获得相应的Skyline3D的地形地势数据集;三是将这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对应的地形地势数据库来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不仅被应用于土地的规划、评估、土地覆被现状的制图与分类、土地覆被与利用的动态监测以及土地买卖市场的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且还被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与存储、城镇地籍调查的图件查询与存储等多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规范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与行为,从而有效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制度化发展。

4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研究

所谓国土资源管理,就是指国家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以及法律手段对影响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性调查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国土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土资源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化管理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市场化以及城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现存的国土资源环境。在新时期如何了解并利用这些变化,使得国土资源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得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但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而且会降低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再加上当前的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及时客观地应付国土资源管理运作过程中潜在的各种新问题与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是大势所趋。其中具体的应用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按照特定坐标系统或者经纬度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的空间定位,从而使得具有多维性、时序性以及区域性特点的空间要素可以进行分解或者复合处理,将隐藏其中的地理信息内容转变成为显示表达的d地理信息,最终形成时间与空间连续分布的信息基础;二是采取措施将多信息源中的统计数据信息与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标准化、规格化处理,使得这些地理信息可以充分适应计算机输出与输入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帮助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体现在多维的结构中,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创造良好的多层次分析与实时显示的条件与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以信息化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实现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技术支持。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是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江太蓉.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15).

[2] 顾斌,董杰,董妍,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科技风,2010(15).

[3] 连翔.基于GIS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科技资讯,2010(14).

篇5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 重要影响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来讲,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是国土,但是实际管理过程已经超越了国土资源本身,形成了以国土资源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一切经济资源的总和,其管理过程也成为了对这些经济资源的管理。由于目前国土资源管理已经具备多元化特性,因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国土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考虑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达到积极的管理效果,我们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了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对土地信息的全面掌握,需要对所有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之后,这种动态监测成为了可能,保证了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实现。

2、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国土资源管理规划的有效性

由于国土资源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所以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国土资源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就要求国土资源中的数据相对准确。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

3、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国家制定以国土资源为基础的长期发展战略

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会制定以国土资源为基础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中,国土资源管理成为了重要一环,为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了提供了基础的国土资源数据,而国土资源数据的提供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

二、国土资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别分析

从目前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来看,已经从过去单一系统向多元化系统发展。为了保证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侧重点不同,分成了三类:

1、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而构建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由于国土资源管理肩负着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数据信息的重任,所以为了满足特定需要,需要建立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有针对性的提出制定经济政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数据。目前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为特定的专门目标服务的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草场资源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等。

2、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

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为了便于管理,实行了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国土资源管理范围。在这一范围内,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在这一划分方式下构建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服务为目标,有不同行政级别(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的区域信息系统。

3、以工具特性为主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

为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着将地理信息系统变成使用的工具包。基于此目的,目前已经形成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本质上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检索查询、分析运算、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国土资源管理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国土资源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资源环境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包括对森林、矿产、水利、农业、牧业等环境资源的管理。在这一管理过程中,由于这些资源都属于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动态监测,保证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这一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防灾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国土资源实现动态监控,所以我们可以在监控的同时,对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震灾等) 进行有效的监测、预报、评估,从而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考虑到地理信息系统的这一特征,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优势,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积极作用。

3、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利用不善和土地过度使用等涉及环境保护的问题,导致土地出现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对这些问题开展治理工作。为了达到检验治理效果和防止新问题的出现,在国土资源管理中通常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治理效果进行监控。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起到的重要影响

考虑到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正对国土资源管理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考虑到我国国土面积大、地理条件复杂等特点,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但完成土地基础数据信息的搜集,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所以,地理信息系统正对土地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对地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测定地质构造,并对地质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和管控,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借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了对地质资源的全面测定和监控,为下一步进行矿产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系统对地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中比较先进的技术之一,多数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都会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相结合,组合成现代信息测绘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中需要监控的目标实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测量。为了便于对城市市政设施的有效管理,目前已经实现了城市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监控市政设施建设的目的。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五、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从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必将得到重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从国土资源管理向其他领域拓展。

参考文献:

[1] 张俊霞;三位地形可视化及其现实方法概论[J];北京测绘;2001年02期

[2] 马晓群,王效瑞,徐敏,张家鼎;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篇6

 

1 前言

 

在现今的办公中,OA系统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我单位为了与时俱进,决定在2014年年底前部署好本单位的国土OA,依据我国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所提供的参考要求和结合我局各股室的实际工作中的特殊业务要求,我们决定以集中式架构和分散式架构的混合模式来启动电子政务系统。政务系统大概分为四个层次:数据公共服务成、客户端应用层、应用数据交户层和网络硬件层。

 

2 技术路线

 

(1)电子政务系统在已有数据建立中心的基础上,升级建立业务数据、空间数据、mapgis SDE、HTTP/FTP添加服务。

 

(2)在已有业务数据基础上通过搭建构建技术建立各项股室业务和数据矢量化应用。

 

(3)实现map、CDA和数据应用系统的集成,网内各个用户端实现可扩展各类的应用程序。

 

3 系统功能

 

(1)我局所自行设计的电子政务系统是转对我部门应用业务流程的一个审批管理软件。所设计的功能基本能满足我局业务的需求,符合国土行业数据入库、浏览、查询、数据矢量化和分析的基本功能。基本融合了CAD、mpagis/arcgis技术,以SQL2005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和维护,极大的方便了审管一张图、基本信息查询和流程的制度化综合管理。

 

(2)公文传输系统的介绍。相关文件表明我局的网络必须要使互联网和国土广域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就是只要上有国土广域网的电脑必须购买相关的硬盘和隔离卡,实现各网数据实现真正的物理隔离,提高国土数据真正的安全性。就是要求在数据的传输中要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不可泄露,而通过隔离卡的传输正好能为数据传输的要求做号基础。而且能满足我局政务系统各项业务的需求。

 

他基于国家保密局相关的技术要求,并采用好佳成熟的加密技术,自动生成客户端使用的红头文件、 用户硬件登入、转发、接收、回馈、阅览、查询、归档和日志等功能,形成了一个数据较为安全性、完整性、便携性。

 

4 关键技术

 

基于国土基层数据服务交换体系的数据资源整合技术

 

4.1 主要特点

 

国土基本数据录入者与数据接收者的交互方式或过程,他们都是按照通过设计好的规则,通过某项数据传输,将整理的数据提交给另一方的过程。

 

由于数据是在不能的业务部门产生,在使用者的业务水平的差异、操作步骤的不规范、其产生的交互数据也极不相同,从数据交换各信息主体间共享数据的策略,面对面、中央数据方还有点对点的交互方式,我们对点对点方式的数据交换是指整个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每个客户点都要单独为提供数据接收方提供数据点;

 

机房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方式在一个对应的数据点上面进行交互,将各客户端提交的数据集中到一个点上面进行交互,此后所有的客户端数据必须进行在集中点上面交互。为了使提交的信息能够准确的查询和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当数据传输时必须进行数据的验证。

 

4.2 硬件的基本架构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交换体系是以国家统一的标准基础,通过连接各级以及各级政务数据资源交换体系为桥梁,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管理端提交的数据为准,确定部门间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实现不同股室间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形成股室间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的交换模式,连接股室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数据,集中式交换式架构就是将各客户端的输入数据集中在统一的数据库中,数据的提供者和信息的需求者通过访问集中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应用的时候可以连接应用终端访问共享信息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方式。

 

4.3 应用特点

 

数据集中式交换构架是数据交换常用的设计模式,他也是大型应用系统在设计数据交换时首先一种架构,是基于信息集合的一种系统数据集成方式,适合于数据共享程度非常高、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跨部门应用程序比如网站应用系统等数据共事程度广泛或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要求高的应用中。这几种应用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效率高、易管理、易维护。

 

数据分布式交换构架相对于集中式交换而言,他能够将数据交换时对集中数据的服务器产生的外溢压力平摊到分布式交换架构中涉及的各个应用节点,大大地减轻各站点压力。

 

该构架可部署于性能要求不高、信息一致性不高的各部门间数据以及信息交换。这种应用模式的优点是能够较大地、比较方便的部署于异构系统之间,但维护成本是非常地高。

 

集中式构架和分散式构架合起来就是混合式构架。由于各客户端提供的信息数据水平的差异和数据交互的应用需求的有些差异,在同一个数据库库体,他不应是一个单一的数据交换模式,而是有很多种模式的数据组合。

 

在初期的建设规划时,应该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特点进行台理布局,充分发挥两种交换模式的特点解决特定的问题。

 

4.4 应用特点

 

各股室的日常信息和信用数据公开共享平台基于上图的总体技术架构进行构建,实现了广域网信息和信用数据的整合和共享,为公众提供“一站式”项目信息综合检索及快速定位的项目信息和信用获取服务,为建立信用信息互认共享和成果运用机制奠定基础,推动了部门间建立信息互认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监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

篇7

关键词:SWOT;GIS;教学模式;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华(1976-),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讲师;杨冰(1981-),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益阳 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湘城院发〔2011〕46号序号17、湘城院发〔2010〕16号序号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58-03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即“GIS”)行业春天的来临,我国成为全球GIS专业开设最多的国家,共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这也使得GIS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高校生源不断减少,过去依靠外延式发展的二本院校必须注重于内涵建设才能发展壮大。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挖掘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就成了二本院校发展的重要思路。[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以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2]作为一种信息技术,GIS具有工程学科特征、工具学科特征和横断学科特征三大特征,在地图制图、城市规划、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交通指挥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3]因此,对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进行战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运用SWOT 分析方法,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剖析,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形势。

一、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SWOT 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 (strengths)、劣势 (weaknes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求制订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借鉴SWOT分析方法在企业竞争分析与战略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将其用于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1.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的优势

(1)教师组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团结。GIS专业教师由中年和青年教师组成,副教授1名、讲师4名、助教1名,其中1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为在读博士,2名教师为国土资源信息工程专业,3名为GIS专业,1名为地理学专业。按课程体系分类,1名教师主攻遥感,1名教师主攻数字摄影测量,2名教师主攻GIS开发,2名教师主攻地理信息系统,较好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GIS专业的教师在上课之余,以各种形式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表现了高度的任劳任怨、团结互助的精神,如通过实施大学生导师制使GIS专业学生的考研录取率超过17%,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

(2)以测绘为依托,学生好就业。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主要服务于城市建设,是以测绘工程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有一半的课程为测绘类课程,使学生不仅能在GIS行业就业,而且能在测绘行业就业,使GIS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

(3)学生人数少,好管理。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每年招生1个班,不超过50人,这就使得所有GIS专业班都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的劣势

(1)教师人数少,缺少学术带头人。GIS专业只有6名教师,只能勉强维持日常教学,没有实验室专职教师,所有实验室设备由任课教师负责维护,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由于教师人数少,每位教师的授课任务都很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同时由于缺少学术带头人,不能形成团队,知识更新较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生学习风气差。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学生学习风气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课迟到、上课不认真、不主动自习、考试作弊等,导致的后果在表象上是考试成绩差、挂科多,其实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

(3)课程设置不合理。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按GIS和测绘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行设定的,即为了保障学生的就业,使那些不能在GIS行业就业的学生能够在测绘行业就业,这样在课程设置时GIS和测绘的专业课程各占一半。由于GIS专业课程不全面,特别是开发类课程不足,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对GIS的应用认识不够,实践能力不强,特别是开发能力差,这就使得GIS专业的绝大部分毕业生只能胜任地图编制、数据管理等GIS 应用与维护的工作,而在此领域不能就业的学生就只能进入测绘及其相关行业,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进入GIS系统设计和GIS软件开发等中、高层次的GIS领域就业。这样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学校GIS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专业素质较差,而测绘知识又没有测绘专业学生的扎实。

3.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的机遇

(1)社会急需GIS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以地图为代表的空间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地理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到“十二五”末,这个数字还有望超过4000亿元。地理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不断加入。虽然中国对GIS专业人才的总需求量在逐年增大,但并不缺少操作性的低端人才,最缺乏的是非常专业的、综合性强的、懂技术又懂应用的、甚至还会对外交流的中、高端人才。2009年,通过对ESRI公司中国员工的调查,72.41%的员工所学专业为GIS,48.28%的员工从事GIS软件二次开发,6.9%从事软件底层开发,其他技术类工作占34.48%。

(2)领导重视。从2012年开始,GIS专业逐步获得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自成立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来GIS专业的教师都加入了实验室,并且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逐步将GIS专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4.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的威胁

(1)众多学校开设GIS专业。2000年,全国有37所院校设立了专门培养GIS人才的专业;2002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据教育部的《2012高考招生专业名录》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近160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而开设相关专业的教学单位则有近千家。因此,此类毕业生总量也在不断攀升,竞争更加激烈。

(2)用人单位对二本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从过去的精英式高等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式教育,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211、985等一本高校的毕业生,对二本高校毕业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

5.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战略分析

综合考虑系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即分别实现优势因素与机遇因素、优势最大化与威胁最小化、劣势最小化与机遇最大化、劣势最小化与威胁最小化的不同组合,进行SWOT矩阵分析,以此作为制订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战略的依据,如表1所示。

二、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发展战略实施

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是一个弱势专业,与我院其他3个专业比较,不仅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最少,就业率也没有测绘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好,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不足,使得GIS专业发展潜力巨大。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GIS专业人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地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实习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修改。通过用人单位建立长久而紧密的联系实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及早解决市场需求与GIS人才培养的矛盾。通过调查,现在市场急需大量GIS应用型开发人才,而操作型低层次人才相对饱和,因此可通过加大对学生开发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2.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快速壮大自己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大学。因此,必须把服务于城市作为GIS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与测绘工程、城市规划等其他专业进行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合作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满足市场GIS人才多领域、多层次的需求。目前,必须抓住建设湖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争取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在教学、科研上同时取得突破,快速发展壮大自己。

3.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GIS专业

现在开设GIS专业的高校超过160所,那些GIS专业发展得较好的学校都具有极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没有特色就意味着落后,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根据湖南城市学院的实际情况,必须突出GIS专业的城市特色。以此为指导,在教学中倾向于3S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如城市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动态数据采集、空间发展规划调控等。

4.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熟练掌握GIS工具软件的操作,不能掌握运用GIS工具进行各种综合分析,特别是编程能力差,使得学生很难满足GIS行业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践,采用导师制的形式,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相比课程设计和实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式。

5.引进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才,教师理论水平如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与我院其他3个专业相比,GIS专业的教师最少,没有专职实验教师,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外还要承担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专业的授课任务。在繁重的授课压力下,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再深造,更谈不上科研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前提是要有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掌握GIS发展和应用的最前沿,不断充实自己。

6.从严治教,改善学习风气

GIS专业学生学习风气不好,原因有多个方面,主要有:整个学校的学风不好,GIS专业学生受其影响,这从晚自习的情况可以体现出来,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很少参加晚自习;考核不严,首先是监考不严,某些学生能够通过作弊获得成绩,某些老师担心课程及格率不高,降低授课难度或变相给学生透题,还有部分学生不在乎挂科,他们相信学校最终能够让他们毕业。因此改善学习风气的有效办法是从严治教,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到期末考核中,在晚上为学生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学习,不以及格率来衡量教师工作水平,从严监考,把好考核关。

7.完善课程设置

GIS是一门交叉学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也是交叉的,跨学科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作为一个专业应突出GIS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增加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时,加大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课时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整体上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每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8.引进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从教学、科研、获奖情况、教研室工作等方面对教师打分,按照所得分数给予适当奖励。以完成学校规定的基本教学与科研工作量以及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合格,对教研室目标管理工作有重要贡献的教职工给予奖励。通过激励机制的引进,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好氛围。

9.加强科研,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在保证教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科研。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不管是论文还是项目上都处于落后地位,除教师教学任务重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科研团队,难以出成果。因此在明确研究方向、找到突破口后,在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科研团队,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吴锦峰.基于SWOT 分析的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23(5):54-57.

[2]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1702

1前言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今应用较为广泛一种空间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之一,靠着强大的功能和较为完善的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应用中迅速崛起。ArcGIS技术抛弃了传统管理中耗时耗力的计算过程,对大批量的数据可以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不但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可以从分析到决策为管理者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为现今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

2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优势

由于森林自身生长的长期性、地域的宽广性、资源的再生性等不确定性特点,采取传统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的要求。采取ArcGIS技术,可以对森林资源的特点进行很好的管理,为森林资源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功能强大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有强大的技术系统平台作为后盾,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对庞大的数据能够较快、较准确地进行相应的运算,并提供相应的分析、管理、查看及其等多项功能,能满足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处理的要求。

2.2降低成本的投入

其具有强大的存储、定向查询功能的地理数据库引擎,能够将所有输入系统的数据在分析属性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管理,将单一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整合成具有较强逻辑功能属性的数据信息,大大的减少了管理数据所需要的时间,间接地降低数据管理的成本投入。再加上该软件具有优良的可升级性和其良好的拓展性,其稳定的平台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措施方案,直接降低了用户方面的成本投入。

2.3丰富的地理数据

通过基于ArcGIS自带的地理空间数据,以及常用的高程数据和影像等基础数据,再加上ArcGIS的大量模板数据和大量的管理方案的提供,对ArcGIS技术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管理者所花的时间。

2.4服务的多样性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不但能用于分析和绘图,其平台还开发了一系列配合ArcGIS的软件产品,如ArcIMS,以及专业用于图面成像分析的ArcMap等软件产品,通过其多样性的软件产品服务于森林资源管理中,为森林资源的更好管理提供帮助。

2.5各类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

通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库,进行简单的制图和简单查询,起到森林调查、数据管理的作用;通过其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作业,对各目标进行分析和推导出新的信息进行相关资源的分析;通过其建立模型和选择适合的经营方案等,用于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做出决策。 借助于地面的相关调查或遥感图像数据分析,实现了森林的地籍管理,再加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能够对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反映,起到监测森林资源变化的作用,可以对林地的征用情况和林地资源的变化进行数据化管理。

2.6有计划地进行森林砍伐

通过ArcGIS技术能够将采伐限额指标与其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有效结合,对森林的采伐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将其直观地反映到具体区域空间上,将不同的砍伐方法和砍伐量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直观化,更形象的对其地点、树种、面积、砍伐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2.7加强火灾的保护控制

通过ArcGIS技术能够对森林火灾进行辅助设计管理和简单预测,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和相应的辅助决策系统,大大地提高了应对森林火灾的反应能力和综合防控能力,从各方面保证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有较多的森林机构使用其强大的功能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将很大一部分过去复杂的困难轻松地解决,其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3.1森林资源的清查和管理

通过ArcGIS技术的强大成像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清查工作。将调查人员所统计的书面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再通过ArcGIS把其数据表以图像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上,帮助资源管理者进行面积的计算和相关数据的汇总,方便管理者对资源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3.2建立数据库和电子地图

结合森林调查的资料数据和GPS的地理坐标,可以通过ArcGIS其自身的成图功能将GPS坐标点和调查数据以地块图面分布的形式具体地显现出来,使森林的整体面貌及其位置信息现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其次,还可以通过ArcGIS结合相关数据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预测,对各树种分布情况进行较好的预测。

3.3森林经营设计方案的制定

通过ArcGIS自身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库分析功能,可以将任何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预测,对森林生长和经营模型进行准确的建立,再加上对各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比较,形成较好的决策模型和效果良好的经营方案,以实现最佳森林经营设计方案的制定工作。

3.4林区道路的规划

通过ArcGIS对林区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相应的调查数据及树木分布情况、海拔高程、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实现林区道路的设计。

3.5森林层面图的建立

森林层面图对于森林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然而以传统的森林信息管理办法制图不但工作量极大,也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水平。然而ArcGIS具有较强的制图功能,通过其图层功能,将海拔、树高等各类信息分层不同的图层表现出来,只要通过打开相应的图层矢量,图面就能呈现出来所需要的信息。

3.6对森林空间数据的分析

通过ArcGIS对森林的空间进行相应的分析,依据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预处理,实现森林空间数据的分析:①地理变换,通过在地理坐标系间进行数据的转换,将矢量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环境下,选用三参数和七参数变换法实现相关地理的变换;②投影变换,在ArcGIS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不同地图投影时,可以通过将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另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进行地图投影变换。

4结语

随着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其在林业生产应用中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趋势,再加上其能在林业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清查、经营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将森林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信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森林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森林信息化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以及林业生态h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应加大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巩建新,赵会艳,孟宪勇,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31~132.

[2]高璐璐.浅谈ArcGIS在森林方面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3(6):99~100.

[3]何超.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5):292.

[4]巩建新,赵会艳,孟宪勇.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31~132.

[5]王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4(8):169~170.

[6]原会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辽宁林业科技,2013(3):52~53,62.

[7]胡刘学,牛淑贤,薛柏桥.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森林资源管理[J]. 陕西林业科技,2010(2):61~65.

[8]魏安世,李伟,陈鑫. 基于ArcGIS Engine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31~36.

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矿产资源;评价

随着找矿难度和找矿风险的增大,矿床勘查和开发成本的提高,找矿勘探效率的降低,人们开始探寻矿产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于是,便出现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进行矿产资源评价,也相应地开发出了一些基于GIS的系统,如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分析系统(MORPA S)、矿产资源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系统和固体矿产资源GIS评价系统(MRES) 等。

一、GIS 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作用及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 作为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强有力的工具,有着众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GIS数据库可完成多远的地学信息综合管理,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涉及的有关地质、地物、地化、遥感信息通过数字化后进入系统,可长期保存,保障了矿产资源评价的顺利和有效的开展。于此同时,也可快捷完成信息查询、检索、分析。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输出高质量的成果图件。

(二)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在图件上可精确地统计各种地质体空间几何属性,如面积、周长等,有助于定量研究地质问题,完成手工操作不能完成的工作。同时,可在不用进行地质信息数据转化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减少矿产预测中的人为因素。

(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区别于其它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GIS应用于矿产资源评价,使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得到最大发挥。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叠加、包含、相邻关系、缓冲区、地形分析)及空间信息计算(面积、周长、距离等)等功能,实现了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的对各种地质体的多种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四)便捷的模型可视化功能

利用DEM、TIN模型完成各种空间测量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可方便地将成矿信息数据处理与GIS可视化结合起来。同时,GIS能够保证成矿预测的过程可视化,将成矿预测工作可视化。

(五)快捷地完成空间信息查询、检索

既可根据专题属性, 如地质图层中检索岩浆岩地质体, 又可完成不同专题数据空间交互条件查询, 如检索出某含矿地层中矿床数等。

二、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及思路

根据研究工作的程度不同,将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分为经验型与理论型。后者是在没有已知矿床或已知矿床很少的情况下,信息通过遥感和地球物理数据推断而来只能在对遥感等基础数据的分析下,采用简单的分级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对于经验模型法,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步骤完成矿产资源评价:

(一)搜集资料

搜集研究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矿点分布、地下岩性和构造、地球化学、航磁、重力等地球物理和遥感等资料。如有可能,在缺乏资料的地区可补充采集资料,据此进行综合研究确定现代地质环境。

(二)确定矿床类型

根据研究区内的地质环境与全球范围内已知的某种矿床类型有关的或与研究区内已知的矿床矿点地质环境进行对比,确定在以上地质环境中可能形成的矿床类型。

(三)建立找矿模型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数据处理结果,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确定矿床类型的概念模型和描述性模型,建立多元信息找矿模型,列出各信息中的找矿标志。

(四)成矿信息的提取

根据量化后的模型,首先通过对专题数据的处理,如应用GIS的空间与属性双向检索的功能处理地质数据、对其它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如坡度、坡向的运算、物探、化探数据异常的确定,遥感数据的解译等得出参与综合分析的单个条件的空间信息。

(五)预测资源量或储量

根据确定的特征信息与成矿模型、预测模型计算资源量。同时,将结果编制成果图件。

(六)模型的定量化与转换

从每一个描述性模型中选择出能确定该类型矿床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和一般性标志,并将其定量化,包括单个空间关系的确定和量化,以及多个空间关系集成的量化, 确定空间分析方法并转换成GIS可表示和处理的形式。

(七)建立空间数据库

用第一步搜集到的信息建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 , 并用GIS 实现集成管理与灵活检索。建库时要解决现存数据的集成问题: 比例尺、定位与投影方式、数据精度与格式等。

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丰富的、高质量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

对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分析,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信息提高矿产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综合分析之前,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投影变换、格式转换,以保证建立高质量的数据。

(二)多源地学信息的管理是有效评价的保证

在GIS中对资源评价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与数据库质量成正比。一般有两种管理空间信息的方法:一是目前大多数GIS软件支持的GIS管理空间信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属性信息的方法;由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地学信息种类多,内容复杂,设计一种新的有效的数据管理结构十分必要。在建立数据库时,对于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的整理即保管也十分重要。

(三)找矿信息的量化与转换

GIS可理解处理的形式主要指将成矿信息用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点、线、面及相应的属性描述的图层表示。地球物理( 重力、航磁等)、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经一定的数学方法处理, 得出或推断出与成矿有关的图形信息。对于地质信息, 通过GIS提供的属性检索、空间信息的量算以及叠加、缓冲等空间分析功能, 可帮助完成从地质信息提取成矿信息的过程。

(四)矿产资源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信息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平的关键。矿产资源预测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对测区的认识即预测模型。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采用定量化表示专题属性最后综合生成预测。布尔逻辑、代数方法、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法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将大大地提高地学资料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地质工作者的效率,尽管目前一些基于GIS开发的预测系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它们用于已知矿床所取得的成果看,其预测结果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GIS在矿产资源的定量和定性评价中都有很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密,陈国旭,董高梅.基于GIS 矿产资源评价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96- 1099.

篇10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国土资源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充实的数据基础,但也存在着二维地学特征无法表述的信息,这是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无法逾越的瓶颈,例如:在进行土地、矿产规划以及在研究和计算地下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对重点区域目标进行采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手段。这里就对这两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谈一下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并得到指正。

2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于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贮、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数据、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组成。

现在,很难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单一独立的系统提出,现在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结合应用日益紧密;空间数据的表达更加趋向复杂,更加趋向于三维化;要求更为智能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以及组件式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更加强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边缘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很广阔。

3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人工现实”、“遥在”、“虚拟环境”、“赛伯空间”等都是虚拟现实的不同表述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组成灵活,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4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结合应用技术

(1) 虚拟地理环境(VGE)

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沉浸感(Immersion)”是虚拟现实系统区别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典型特征。

(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3D-GIS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数字虚拟城市等方面得到应用。GI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其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基于GIS技术的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3) 3D-GIS系统开发简介

目前基于GI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三大方面:

传统的GIS系统开发工具: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等;

专门的3DGIS软件,如国内灵图公司的VRMap,美国Alberta大学开发的 MR等;

专业的3D游戏开发工具,如OpenGL、Direct等。

5 应用简介

(1) 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规划是对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政府规划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这是传统的表现手段沙盘、效果图、平面图等所不能达到的。而且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各部门能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快地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DTM)、正射影像(DOM)和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及建立成功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城市建筑及城市模型,用户在计算机屏幕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动逼真的城市街道景观,可以进行查询、量测、漫游、飞行浏览等一系列图形及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由二维GIS向三维虚拟现实的可视化发展需要,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在国土规划中系统应用效果图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GIS软件,采用Direct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真实物体进行切片等仿真处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演示应用效果。

(2)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中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要求。

以往在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化探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质相关图纸,专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和一些科学公式及多年经验,对一矿区进行储量的核算。这种测算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表示矿体特征,根据国际公认的储量计算模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款三维分析性能良好的软件,下图是软件应用的具体显现。

6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已经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成熟,可对应用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虚拟现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国内对这项技术尚属于研究阶段,但现在已经有可喜的进展了,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甚至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更加真实表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应用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炜,包卫东,张茂军,等.《虚拟仿真系统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