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认识

篇1

“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本文作者:王小燕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2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鉴于对这一点的认识和实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威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努力取得最佳成绩。特别是在课堂学习中注重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这样有意或无意地在教学中改变语言的表述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我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为目标来进行教学,使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效益。

1、在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

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如:开学初,我曾经大胆尝试,在班级试行学生申请讲课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提出申请讲课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备课和说课,再备课,由老师和全班同学确定上课的相关内容。然后再安排讲课的时间表,由学生自己登上讲台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课。在总结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还要求老师以后多尝试这样开放的课堂学习。这样的上课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2、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

活用切实有效的知识启智明理,通过交流学习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我通过挖掘教材和再使用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观察、实验、模拟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和享受审美的乐趣。每册教材中都编插有许多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而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信息。这些都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好材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熏陶和情感教育爱国情感的好素材,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有利于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材中也适当地安排了一些思考性的练习题,我充分地利用这些练习题,重视激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想于敢做,哪怕是做错了也无所谓,敢于超越自我,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他们在当今社会应有的健康发展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功感。

三、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家庭当中。在教学工作中,它不仅使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能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很好的了解所学内容等等。 健康的课堂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创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愉快地适应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功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篇3

关键词: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正处于青年中期。然而大学生的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与社会上的青年等同。

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大体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教育的一大难题和重任。传统的教育里,担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往往是专职辅导、班主任以及学校配备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康教育者,应该要和学生接触最多以及熟悉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任课教师,每周都与学生见面一到两次,可以注意到学生各种表现,观测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种重要角色。由于辅导员长期和大学生打交道,工作范围又涉及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辅导员成为心理健康的主要引导者。辅导员接近大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使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及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尽早进行疏导、解决。但高校的辅导员岗位,往往是一个年级设置一个辅导员,这就意味着一个年级几百甚至上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落在辅导员身上,如此,辅导员就是拼尽全力也无法单独完成这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院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滞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方式明显滞后,跟不上学生思想实际,学生社团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没有激发出来。大学生处于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还很脆弱的时期,开始接触并思考一些社会问题,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心理负荷超载,从而导致心理失衡。由于缺泛良好的引导,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也没有勇气踏入心理咨询室,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知道他们有心理问题。所以,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通常变成了摆设部门而已。

三、任课教师的角色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担任心理辅导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与学生进行交往。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怀学生,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集体的带头人。因此教师必须通晓社会心理学,善于运用社会心理学来协调学校集体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协调学校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其次,教师是心理卫生的治疗者。教师还应该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卫生的治疗者。由于社会竞争性增强,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有的学生胆怯退缩、多疑抑郁;有的学生郁郁寡欢、情绪不佳;有的学生孟浪冒失、喜怒无常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毫无疑问地要充当心理卫生的治疗者的角色。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和痛苦后,教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学生的痛苦,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学活动中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能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定,拟定心理保健措施,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见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汇于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与学生见面最频繁,因此,教师能够经常观察注意到学生的行为以及心理表现。在平日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经常引用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子,引发大学生的讨论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当教师发现大学生有孤僻、嫉妒、自卑、冲动、抑郁等不良心理时,就可以引用生活中相关的例子,让他们意识到与人交往的有益于视野的开阔、与其嫉妒他人不如自己做个实干的人等。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多交流。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教师才能自觉地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创造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更容易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交流,当教师发现学生有潜在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立即进行引导。

五、结语

任课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联系起来,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可以取代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学校仍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如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学校墙报、班级板报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之深入人心。同时学校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以及学生家长等都要各尽其责,才能够确保大学生的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王周红(1981-),女,汉族,云南宣威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教学管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已从精细化走向了大众化,而大众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既要坚持传承下来的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探究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已在短期内适应了现今大众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渐趋于稳定阶段。在此阶段,深化大众教育内涵,稳定大众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以人为本的课题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当中已然势在必行。

1.1教育教学管理陈旧化,缺乏创新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校制度严苛搬照,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的迂腐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依然主流。在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系统下,制度的制定和推行完全依赖于上级政府和机构,很少做到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行政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学校内的行政人员是主体,他们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而忽视了真正的主体人员,教师参与不了管理,学生参与不了主体,一味的重复现有的陈旧管理模式和制度,缺乏人为本身价值的创新,忽视了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意义。

1.2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性

现如今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压力巨大。学生转专业十分困难,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并未对所选专业有更多了解,然而专业一但选定,转专业则十分的困难;学生选择课程不能做到自主,选择好专业,专业课程则是行政化安排,学生根本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往往出现逃课等尴尬的场面;学生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一个老师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学生课堂的集中力,然而在现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都是根据学校安排的进程接受教师;严苛的考试制度成为升学和入学的令牌,成了毕业和就业的关卡,“只有好成绩”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教育教学以人为本新管理模式的绊脚石。

2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宏观管理体制僵化

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迂腐的思想根深蒂固,宏观局面下,行政化的管理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久而久之,宏观体制的僵化使得现如今的大众式教育教学模式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主人翁意识。

2.2教育思想观念陈旧

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是导致人文情愫缺乏的主要原因,中国教育受到经济的影响,教育价值观念更偏向于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应当以实现社会理想为最终的目的,教育必须先满足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教学成为衡量人的能力标杆,造成大学难入,就业困难局面。

2.3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从精细化过渡到大众化,这就意味着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求知面的多样化。然而我国对于教育教学的投入力量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求速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实验场地、教材等资源,以及后勤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教学资源的缺失也是导致人性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发展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策

3.1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又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中的客体。对于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人不应该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来自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而管理主体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充分的了解人、研究人的需求,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教育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化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

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先导,教育教学资源是基础,没有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高校也要广泛融资、吸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发展打好基石。

3.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3.3.1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生无疑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当放在首位。教育者应该因教施材,辩证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2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

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学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包括专业、课程、教师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4结语

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行政者、管理者、教育主体多方面的相互合作,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实现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8.

[2]肖玲.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3]高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J].文教资料,2010,(9).

篇5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观;教学启示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

[2]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04):44-49.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语文教学;情感体验;成才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实施的先锋官,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学生学习的学习能力、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中学的语文教学,因为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相对成熟,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一句话,一个动作都直接影响到语文一节课的效果。教师如果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情感,保持思想永远年轻,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从而喜欢听课,喜欢发言。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势必使教师和学生的感情距离拉近了,所学到的内容也会更加深刻。快乐是会被传染的,那么教师在无论何时都该让自己乐观。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优秀心理情感的养成,永远保持高质量的心态。更要给自己定目标,使得自己和学生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更要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沉稳心性。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有的心理体验。

作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能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也会感受到这份爱心,感受到这份期待,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发挥出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的巨大力量就在于通过人格影响人格,通过情感唤醒情感,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灵魂和情感。

二、合理运用语文素材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语文教材本身不仅是优美的文字,而且还有人生的经历,有名人伟人的优秀品质,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虽然与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具有生活体验性,活动实践性,这些特性都能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健康的心理情感。同时,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会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古诗词和文学形象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中作者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徘徊的矛盾心情。下片写对月怀人,以乐观旷达情怀作结,作者看来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越来越缥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这时候就应该充分给学生添加心理情感,作者有这样旷达的胸襟,作为当代的学生,更应该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所有困难。告诉学生,要笑对挫折,正是因为挫折才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如此精彩,正是因为挫折才让生命更加有价值。正所谓:苦才是人生,变才是命运,做才是拥有。要不断给学生一种信念,那就是要勇敢地接受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在比如,学生在课外读小说的时候,总会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人性中善良的值得褒奖的热情,让他们体验到人生的价值。

三、把生活写进作文

学生都是新生灵魂的载体,他们的想象力有时候就能够洞穿人性。面对五彩缤纷的生活,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在自己的天空自由飞翔,所以在练习写作时,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让他们自由抒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命题作文《面对》中,有同学是这么写的:“面对‘零’,我的大脑告诉我的身体,我应该不停地探索,让这颗可以照亮大地的心像神舟五号一样升上天空,不再迷茫。”这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自由思考的机会,久之,学生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讲评作文时,针对学生自己的看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怀疑精神,并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教师打开自己的心结,和学生建立友好亲密的关系,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文中的真心话,让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对同学们心理上的成长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渐地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开始理解和宽容别人,他们的意志开始坚定,并且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篇7

创新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特点,人天生就有创新的冲动。可能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因为创新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不遵从规则。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即是最有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在规则的框架下发生的,因为要打破常规,创造者首先必须具备一些常规知识及一些非常规思维的方法,而这两个条件本身即规则。在对创新能力以及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心理学思考的基础上,对创新能力培养有如下启示。

一、课堂教学应重视创新环境的创造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的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创新的“教学”,认为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讲授就可以“教给”学生创新品质。于是导致了在实践中,对大胆提出不同意见,阐述自己观点(可能难免有不妥之处)的学生,不与理会甚至认为其在扰乱课堂秩序。首先我们不能否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的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创新品质不是可以简单地“教”出来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这个概念下的定义是:“把知识和技能传给人”。而创新品质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正如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新品质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是无法简单地“教”出来的。因此,创新品质的培养不能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教师去创造这样一种创新的空间和条件,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本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创新不要简单地压抑和否定。创新品质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此外,一个人真正创新品质的形成也远非学校教育这一个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更应将创新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是一种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对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这样,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必然会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整个社会盛行创新之风,其结果必然会有大量的创新成果涌现,对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

二、学校教育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都很重视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往往轻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其作用只是验证理论为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具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形成创新能力,并成为其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最高标准是看实践,只有通过了实践检验的能力才能称其为能力。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实践能力”正是基于以往对能力理解的偏差而提出的。所以我们说,创新从实践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目前,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课程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应受到同等的重视,实践教学应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有相应的条件和实施方案,并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三、创新需要平时的积累

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于学生的探究,来于学生的实践,从实质教育论所讲的“观念的联合”中来,这些都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要创新,就必须重视平时广泛的积累。人们谈起创新,往往只注意到创新产生时的那种灵感,而忽视灵感产生前漫长的积累。当前我们大力倡导创新,要处理好积累和创新的关系,不要空谈创新,片面引导学生凭空冥思苦想去寻找创新的灵感,或仅从一些技法上去突破。当然,也要戒除认为只有积累够了以后才能创新的这种错误观念。平时的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是基础,是必要条件,但它与创新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广泛地积累是绝对必要的,但打基础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也是无止境的,无需等到一切就绪后才去考虑创新,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重视积累的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疑问、多一点异议、多一点探索,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做出较大的创新。

四、教师应重视“学”的创新

篇8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新体系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厌作文、怕作文的心理。作文缺乏新鲜活泼的个性,假大空,作文水平总是原地踏步,少有长进。要想使作文充满活力,立意高远,只有更新观念,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新机制,与时俱进,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必须重新确立“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重新构建“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

一、 重新确立起“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确实有不少教师延续为作文而作文的老

路,艰难地教学,忽略了“做人是作文的基础“这一道理,一唯地在技法训练上大做文章,要求学生的作文要立意高远,并津津乐道于立意高远的方法,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立意高远的根本----做人的高远境界,从而钻入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死胡同中。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严重束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束缚着学生思想的解放和完善人格的形成。现代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新教育体系要求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一句话,就是要从为学生学会做人打下扎实的基础。既然“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也理应以此为重要任务,我们知道:为文的根本在于育人,教文的过程就是在于育人,教做人才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作文与做人其实从来都是相通的,做人无疑影响作文,作文同样也会影响到做人。所以说,教作文不能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做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实现做人素质与作文水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唯有确立这种新型的作文教学理念,才能为作文教学打开一个新局面。

二、 重新定位“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确立了“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新理念之后,必须重新定位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是”作文与做人“结合好与坏的重要环节,切不可忽视。

作文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为“做人“服

好务,归根结底是看能否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年龄、性别、思想、爱好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实事求是,因人而易,切不可“一刀切”。若定位过高,就会出现教与学脱节,背离教学目标;定位过低,则易出现回环重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样会背离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定位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来定位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可按年龄的不同、写作水平的不同、文体的不同、情趣爱好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总之,就是因人因事因文的不同来定位好教学目标。

在重新定位作文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必然坚持“教学育人“的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恪尽守,不厌其烦,真正把定位作文教学目标的过程变成定位学生学会 “做人”的过程。诚然,教师要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的教学目标定位恰当,就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在定位作文教学目标前,必须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爱好,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周边环境等,有的放矢,才能把“作文与做人”的教学目标定位好,切实可行,收到较好效果。

三、 重新构建“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是在作文中育人,在育人中作文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作文教学、作文批改、作文评价三个主要环节。作文教学是指作文目标确定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即学生作文的实践过程。为了指导好学生的作文,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一是课堂内可以利用范文引路法,优秀的范文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典型示范作用,有些问题也可以请有经验的作家进课堂讲座,使学生在他人的成功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把学生带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作文与做人,教师可利用节假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采访先进单位、先进人物,使其受到教育熏陶,树立做人的新目标,从而指导作好文章。还可以拟定写作提纲,让学生分组到实地调查写作。在作文选题上,可采取师生结合,以学生为主,教师可以选一部分作文题目,但主要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以真正表达其心声;在作文内容选择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选材,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文写作上,可采取冷、热结合的方法。冷即待冷静思考成熟后再下笔,教师可不必十分拘谨时间限制。热即当学生思考成熟后,可一气呵成完成作文写作。

当作文教学第一环节完成之后,就要进行作文批改与作文评价。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的作文实践进行加工与提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主要可采取教师面批与学生面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师面批就是对学生的作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进行当面批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及修改意见,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再加工。学生面批可采取分组面批与全堂面批两种方法。分组面批是将学生按作文水平不同划分小组,一人读,他人提意见、提看法,然后由学生本人根据小组意见进行修改。全堂面批是指教师选出上、中、下不同水平的文章在课堂上宣读,师生共同提意见,然后本人修改,使全班同学在面批中受益。学生通过作文批改过程,每个人都得到正、反信息的反馈,明确了此次作文的优缺点,提高了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使自己更加成熟起来。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对此次作文实践的总体估

价和个体评估,当学生把修改完的作文重新集中起来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评出优、良等不同等级。这个评价是否公正、实事求是,可由生提出意见,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请有关学者、专家到校查看、评价。这种评价过程实际上一是评价了学生,二是评价了教师自身。在作文与做人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真正达到了“教学育人”的目的。

篇9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概念比较模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大致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病毒”“防火墙”等;(2)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3)网民在聊天室、BBS等交流平台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如“美眉”“斑竹”“恐龙”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第三种内容。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年轻网民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方式,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泛社会化的生活语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获得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信息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贮存有多种形式。信息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提取出来。信息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网民才能理解网络语言的指向意义。比如,利用谐音发明的网络用语“一键钟情”,区别于常用词语“一见钟情”,后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双方一见面就产生了感情,前者则专指双方通过网络聊天而产生的感情。又如,“火星贴”这一网络名词来源于赵本山代言的南极人保暖内衣广告语中的“地球人都知道”,因此,“火星贴”就成为规劝一些缺乏知识的人士的网络词语。此外,网络变异语言还常常运用比喻方法,达到语义延伸的效果。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工具是转喻和隐喻,运用这两类认知工具不仅能进行交流、思考和理解,还能进行推理和判断。网络变异词汇的语义构建能运用隐喻、转喻理论进行详细解释。如“美眉”一词在台湾的普通话中为“妹妹”,但后来被理解为美女,这一变异主要通过人的转喻思维,以部分替代整体。因此,变异语言的语义和字面意义所表达的事件之间存在相似性,变异词汇的语言建构需要心理认知理论,而心理认知理论依靠转喻和隐喻的思维来实现。

三、心理认知理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应用意义

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依附于社会,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网络词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心理的映射。日常交流中,不仅会用到文字语言,还会用到肢体语言,比如,语调、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良好沟通的前提是提高社交亲密度,而社交亲密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交流获取对方的个人信息。互联网环境下,表情符号是一种新的语言类型,例如,笑脸和愁眉苦脸等这些表情符号会对大脑产生一定刺激,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进而完成简单的交流,可以说,网络语言的表情能够拉近人的心理距离,增进交流,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属于一种平面语言,它的简明性主要体现在口语形式和书写形式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想用较短的语言形式表达较完整的意义,因而,语言交流便出现缩略趋势,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产生,使交流变得简约化,交际速度不断提高。此外,网络语言在简化语言符号的同时,也赋予了部分语言更为多元、富有想象的意义,如“囧”这个原本代表光明的字,在网络上却被赋予无奈、叹息的含义。

四、网络语言对汉语体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不同语言文字交流影响的增多,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现代社会中,官方语言与坊间评议二元对立,在互联网上形成明显的语言冲突,社会表达不再表现为一元态势,而呈现出丰富的多元化共存特征。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权威解构,正是网络流行语丰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网络新闻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网络用户所获悉,网络新闻所牵涉的人或事件能迅速成为新的网络用语,成为人们搜索和使用的关键词,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相关用语和语法,如“我走先”这样的倒装句式,本来不符合语法规范,但在长期流行的使用中,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句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形式。在广泛的领域内,网络语言满足了民众快速传递信息及表情达意的需要,网络语言受大众约定俗成的认可,也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新网络语言的产生有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部分可能逐渐消失,不再使用(如移动电话原来叫做“大哥大”,现在通称为手机);另一部分因为使用广泛,人们喜闻乐见,便从网络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这是语言体系自我发展、自我丰富的一个规律性途径。

(二)消极影响

网络用语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人们交流和生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虽然网络用语描形摹状,惟妙惟肖,言简意赅,有趣生动,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但网络用语由于过于随意,缺少规范,对汉语体系的冲击不容忽视。比如,网络用语谐音字、错别字很多,容易混淆视听;有些词语过于直白,粗鄙低俗,满足了人们的低级趣味,挤占了规范汉语学习和使用的生态空间。跟风式的流行时尚引发的必然是网络词语整体构成上的不稳定性,网络新词的显现和旧词的消隐都呈现出爆发式变化的特点。一种语言的词语如果更替过快,不利于语言学习和已有社会文化的传承。为规范网络词汇的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相继发出通知,明令禁止使用不文明的网络用语。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用语会在规范化的管理下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具有长久生命力、能为大众接受的网络用语才能在使用中留存下来。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创新人才;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47-02

理论力学是工科许多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之一,我国高校很多理工科专业,如机械、车辆、土木和交通等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该课程。理论力学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对研究开发、创新求新、开拓思维及处理重大工程问题、设计新产品、技术革新等作用很大,因而倍受有关专业人员重视。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理论力学课程一度沿袭前苏联的模式,采用只有理论讲授、部分无实验内容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和学科变革的发展,这种体系既不利于当前理论力学教学高质量实施,也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为提高理论力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开展高校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一、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1.符合课程性质需要。理论力学是工科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力学课程,其“基础课性质”在学生中得到了普遍认可与肯定,然而该课程“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却难让学生接受。尽管授课教师从绪论课就开始强调它的技术性,但学生还是难于将书本上的“抽象模型”还原成实际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许多学生对理论力学望而生畏。如果结合理论教学引入具有丰富实用背景的实验教学,将书本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在实验室通过实物、模型等体现,既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由基础课向专业技术基础课的跨越,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国内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国外大学已将“掌握实验方法和工程实际原理的知识技能”列入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特性指标。近年来全国高校围绕着加强素质能力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程实践等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基础力学课程也围绕着“整体力学素质教育和力学能力培养”展开教学改革,而整体力学素质就体现在力学理论、力学实验技能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良好结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将实验室中具体的实物或实物模型,经过分析、简化、抽象得到计算模型,进行描述与计算,体会理论力学知识的产生与应用过程,这种探索性学习,可以提升学习层次,既培养学生将工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思维,又增强学生应用理论力学知识解决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及创新性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内涵

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许多高校都是一项全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及特点,开展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思想观念创新,建设适合本校的理论力学课程新教学体系。

1.改革目标。按照构造现代化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与要求,将实验引入到理论力学课程,建立完善理论力学实验室,建设相应师资队伍,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创建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高校理论力学课程建设的内容。遵循教育教学研究规律,通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开阔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理论力学的工程概念,使其了解这门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2.改革关键。①建设和完善理论力学实验室,并合理的科学化使用,使其能满足学校理论力学实验教学要求,包括实验室占地面积、实验设备和教学用具配备、学生可参与动手实践的规模等,实现教学空间的应用价值与教学效果要求的一致。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争取达到授课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专业化,实现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达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互相促进。③从适应素质教育出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按照构造现代化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与要求,结合学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特点,引入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一套完整齐全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指导性文件。④由于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在很多高校都将是面临从无到有的突破性改革,故应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分层次指开课专业(班级)的选择,即首先在学生质量较高的专业试点教学,如近年各高校着力建设的特色专业班或精英班,进而在工科相关各专业推广教学,分步骤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此通过几轮教学实践―反馈―研讨的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过程,并侧重教学效果的研究,从而确定本校的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内容。⑤依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翔实的理论力学实验指导讲义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实验教学相应的考核方式,侧重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形式灵活、丰富的实验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实施方案。①群策群力全局计划,具体实施可采取个人分工、重点负责、集体研讨、总结方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教师相关业务素质的提高入手,参加调研或培训学习;其次教学实践中,可按专项实验专人负责的办法实施,在研究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设计实验报告、探索相应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则采取全体探讨、集体合作的方式;②实施遵循教育教学研究规律,特别是针对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开创性革新与实践的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设置特点及实际情况,建议具体实施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层次、分步骤教学:分层次指开课专业(班级)的选择,由特色专业推广至工科各相关专业,分步骤指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由讲解、演示性实验到学生动手实践、设计性实验,涵盖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如此的改革实施方案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特色鲜明,通过教学团队研讨、教学实践反馈的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效果提高的研究,确定适合学校自身理论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为建设理论力学课程新教学体系打好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国仅有不到百家高校引进了理论力学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探索。为改变我国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沿袭前苏联“无实验”的传统状态,适应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高校应建设理论力学实验室,开展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创建适合学校自身的理论力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丰富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内容,从而使得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处于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的领先地位。而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规律的、具有一定特色和通用操作性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方法是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和实践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琪,王士敏,郭易圆.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2010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龙志勤,王志刚,黄芹.基础力学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7).

[3]洪嘉振,余征跃,陈巨兵.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R].2007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大会报告.广州.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