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集成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电集成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激光微加工 集成电路 制造业
激光能够非常好的适应空间,并且具有良好的空间适应性以及时间适应性。尤其是能够针对不同的材质、形状尺寸等加工适应度非常高,非常适合自动化加工体验。激光微加工技术能够将加工手段与计算机数控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进一步成为现代化制造业优质、高效、低成本、适应性强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激光微加工技术主要适用于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对于加工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利用激光微加工技术进行各种高科技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
1 激光微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1.1 激光微加工速度快
由于激光的能量束密度非常高,所以热影响区域小,这样一来加工的速度也就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对于微电子产业中各种高硬度、高脆性以及高熔点的材料进行加工。
1.2 无需机械接触
激光束不需要针对加工材料进行传统的机械挤压或者机械应力,这样对于加工材料的损害就会相应减少,也不至于损坏被加工的物体。由于这样的特性,也不会由于加工而引起有毒气体、废液、废料的产生,对于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代表着未来电子制造业的最先进的加工工艺。
1.3 激光直写
激光直写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的模板限制,并且根据加成法和减成法的制造方式都能够统一完成,可以说激光微加工技术的工艺集成度非常的高,也尤为符合集成电路制造的小批量、快速试制的要求。
1.4 激光技术与计算机集成系统相结合
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计算加工的内容和方式变得更为精确,也能够保证激光微加工技术易于导向、聚焦,从而针对经常变换不同加工模式的用户非常的方便。
2 激光微加工技术的应用
2.1 激光微调
所谓的激光微调,就是利用激光束聚焦点的光斑来达到要求的能量密度,并且尽可能的选择汽化一部分材料,进一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精密调解。通过激光未加工技术来针对电阻、电容、石英晶体、集成电路等进行调解,能够保证以集中的能量来进行加工材料,并且对于附近的元器件影响非常小,也不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与其他加工方式相比,激光微调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的有点,并且能够精确到每秒中调解200个电阻。从目前激光微调技术发展的方向来看,激光微调技术融合了激光、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而且激光微调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式也在朝向多功能、高速高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2 激光打孔
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银行卡中IC芯片封装都是利用激光打孔技术嵌入的,目前最常用的多层电路板过孔加工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光辅助化学刻蚀、等离子体蚀孔、机械打孔、激光打孔等方式,但是由于其他方法的使用成本太高、设备前期投资巨大,工艺要求无法满足,所以激光打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打孔方式,而且激光打孔更加的便宜、高柔性、低成本、适应材料丰富。
2.3 激光清洗
从目前来看,激光清洗的机理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激光的能量被周围的微粒和清洗剂吸收,这样造成清洗剂快速升温,并且出现爆炸性汽化,这样就能够直接将材料表面的微粒冲出,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另一种方式并不需要清洗剂,而只需要激光照射在材料的表面,通过激光吸收的能量产生热能量,将微粒冲出表面,这样的方式需要激光的精度够高,被称为干式激光清洗法。
而且,随着集成电路的密封等级不断提高,制造过程中如果被微粒等污染,会导致材料出现严重不足,传统的化学清洗法、机械清洗法、超声波清洗法等对于材料表面的微粒处理非常的困难,但是激光清洗法能够通过无研磨、非接触、无热效应的方式针对各种材料进行清洗,从而有效的去除材料表面的微小颗粒,而且又不会使得模板出现碎裂或者其他污染,所以说激光清洗法师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2.4 激光柔性布线
激光柔性布线技术是最近兴起的电路板布线技术,通过激光束的扫描光、热的作用来直接在集成路表面进行预涂层、溶液或者气体等,从而发生物理化学法宁,进一步形成金属导线的柔性不限技术。利用激光柔性不限技术能够针对集成电路板中封装结构的导线布线或者及时修复。激光柔性布线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生产方式,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2.5 激光微焊
激光微焊技术能够在集成电路中进行封装处理,对于引线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引线和硅板之间的焊接、细导线和薄膜的焊接、集成电路的焊接等用途。激光微焊与其他的焊接技术相比较来说具有很明显的特点,比如激光强度更高、对周围加工产生热影响较小,而且激光可以达到其他方式无法进入的区域,从而保证激光与不同材料之间进行相同组合,这样也能够增强激光焊点的高精度。
3 结论
对于激光微加工技术来说,激光微加工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激光是整个激光微加工技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水平之下,对于激光微加工技术无法实现全面的检验,对焊缝的无损检测技术也无法保证激光微加工技术。所以要对于激光环节的各个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强化激光微加工技术过程中的激光微加工技术。本文通过对于激光微加工技术过程激光微加工技术保证的重要意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笔者在从事集成电路制造的多年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激光微加工技术不足入手,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促进集成电路制造的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志祥,曾晓雁.激光微熔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05):405-414.
[2]曹宇,李祥友,蔡志祥,曾晓雁.激光微加工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04):25-28.
篇2
这样的一个技术是前所未有的技术,是在美国最新研究出来的,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然后在国内将他形成了“同步光网络”。SDH技术在广播与电视工程中的应用,需要组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传送结构,公共无力传输是广播电视工程的一个全新概念和理念,这样的宽带和用户是逐渐加大的,是广播和电视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历程性标志,这样的一个技术不单单是只解决了传输速度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广播和电视工程解决了传输的质量问题。这样的一个技术更多的是通过同步数字传输的方式进行的,是通过同步的数字系列进行大量的应用。我们在广播和电视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去普及SDH技术,我们在这样的技术下,要注意到单一的数字信号传输可能会与模拟信号产生冲突。我们在广播和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中,要加大平台的构建,也就是加大SDH平台的建设。
2抗干扰技术
广播和电视工程的建设更多的是看数据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去尽可能的去抗干扰,去提高广播和电视传播的抗干扰技术。目前,全世界的广播和电视传播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通过卫星就行中继,最终实现信号的传播和发展。卫星可以说通过它的传播速度和质量是很高的,只有通过质量高、容量大的卫星传播,才能够实现传送的距离远,覆盖的层面大。这样的传播方式也会实现抗干扰,会不受到距离和速度的影响,是广播和电视传播的理想手段。国内目前正在致力于地球站抗干扰技术和研究和应用,这是为了尽量减少广播与电视工程中信号干扰问题的出现。举例来说,我们在研究卫星抗干扰技术过程中,最广泛和最适用的技术是卫星的波束与覆盖区的连接上通过天线来实现,其实对于卫星的覆盖区能否实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按照目前的技术层次来分析,通过卫星实现信号的中转和传播是全世界实现信号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卫星的传播能够做到传输距离远,传输素缎快,覆盖传播区域大,传输数据量大,信号好,质量好的特点。现阶段,通过卫星就行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点对面来实现的。可以说广播和电视传播通过点对面的方式是信号传输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这样的都会受到影响。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广电技术的应用中,也会促进卫星地球站抗干扰技术的广泛应用。
3接地技术
在普遍情况下,比较常见的广播与电视工程中的干扰现象主要表现为:电磁场辐射、电感性俐合、电容性耦合等,合理地运用接地技术可以将系统和大地了解在一起,保证各个设备和正常运行。接地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了复杂的地下电路,变得愈加繁复。广电工程的建设在目前的情况下,需要安装非常多的线路和设备,这样才可以满足群众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要。所以,很多线路的安装成了广电工程中必须的过程,线路和设备一旦增加,地下线路也就因此变得复杂。数字地线、模拟地线、信号地线、机外壳地线等都是其中主要的线路。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接地母线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与这些线路与系统外壳之间要保证绝缘反应的产生。当将一条线设置成信号接地母线之后,所有的线就可以有规律地被整理,方便了日常应用中的管理,可以清晰看见每一条线路,检查和维修的时候也就变得更加便利。节目资料和接地技术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所以通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来保障居民的电视娱乐,才能让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障。只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进行综合性分析,就可以保证在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方面的技术和安全、有效。
4结语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传播行业;媒介;整合
1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前进的过程中,受众对播放的信号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事业需要以此为动力,不断整合自身的质量,构建高效、高质量的传输平台。在这样的一个构建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支持,这也是一项整合方面的技术难题。所以,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的结合十分有必要。首先,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工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节目质量,在当下广播电视传输工作中,为了确保节目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让广播电视与计算机工程的连接是必经途径。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相结合,可以将广播电视的操作简化,实现更加系统化、有条理的处理。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较快,对于广播传输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解决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有效地提升传输的质量。考虑到广播电视、电视用户对传输信号的需求,广播电视工程必须积极与计算机技术相靠拢才能够充分地满足用户的吸取,所以,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的结合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途径。
2广播电视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应用
2.1广播电视工程中媒体内容的主要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过去的广播电视中,传播的方式主要是以模拟讯号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媒体信号也都是普通的音频和视频内容,这种形式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会导致听众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比原始讯号更具差距,影响到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方式也影响到了媒体内容的更新,其内容量有着较大的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讯号取代了以往的模拟讯号,这样不仅有效地提升了音频的质量,也提升了传播的效率,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地接收到高质量的共享内容。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不仅有效地扩充了媒体的内容,也加强了对信号内容的后期处理,二者的结合在极大程度上扩充了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
2.2广播电视工程中媒体网络的主要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过去的电信网络基础之上,以电路交换为基础,而广播电视网络则是单频分享地交换网络,从发展的技术层次来看,交换组理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宽带数字,这一项内容会改变传统网络环境的狭隘性。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广播电视台的不断结合,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新一代的数字平台应用于广播电视,极大地方便了多媒体应用;同时,有着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技术层次,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通性。从一定程度上,技术的融合还会产生新的中间理论,这会使中间的核心平台产生更多新型的理论,为二者的技术发展提供更全面的知识。网络数字的醉倒应用好处就是将信息融合成不同特点的互联网,架构成多媒体数字网络。这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计算机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体输出形式,提升了传播的质量与效率,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融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融合手段。
2.3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的主要计算机技术应用
高性能的计算在思想与方法上都比原来的有所突破,在未来的广播电视发展中,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会构建出更高端的储存技术和体系结构。高性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从以往的追求峰值高度逐渐转向高效能的领域,即实现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可靠性和低能耗。实现低能耗的开发,可有效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当下制约高性能发展的结构,存在着技术简单、成本低、缺乏实用性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定制结构,在处理器、互联网络和基本系统软件方面都采用定制的形式,但具有性能发杂、技术难的特点。这就需要广播电视行业进一步与计算机融合,提升自身的应用实力。无论从技术、业务还是当下的市场情况来看,近十年的储存重要性在不断上升,事实上不仅是计算机需要与储存器共同发展,广播电视的发展也对储存有着迫切的需求。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广播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它不仅改变了以往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也在媒体的内容、媒体网络和计算方式等方面也实现了诸多的突破。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问题,总结其中的优秀经验,更好地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当下媒介传播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超.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及广播电视发射监控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5).
[2]张锡林.关于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和应用探究[J].科技传播,2015(24).
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光伏电场;实践应用
光伏发电是当前较为前沿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发电方式,其因为自身的绿色、无污染及可再生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疆域辽阔,纬度跨越较大,光照资源极其丰富,所以在我国研究光伏发电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专家估计,到十三五结束时,我国的光伏发电将会占到全国总电力装机的6%左右,大量的光伏电场将会相继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在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向前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1相关概念综述
光伏发电中的“光伏”,实际上指的是光生伏特效应,即我们常说的光伏效应,它指的是半导体在受到光照射时能够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当前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制作各种光电池等等,进一步发展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中的光主要指的是太阳光,光伏发电指的就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基本原理,利用特制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全部过程。由于太阳光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不会产生污染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当前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电子信息工程则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只要研究的对象是电子信息的处理和控制等等。基于电子信息业在当前已经成为全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当前也成为非常热门的学科和专业。而光伏电场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当前仍然局限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范畴内,其主要发挥的作用仍然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得以广泛应用,对于光伏发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方面更加精确,为光伏电场作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要知道,光伏发电中基本上都是电子元器而很少有机械原件,相较起来更容易发生各种故障,需要做好更为精准的监控和控制。并且在光伏电场中,各项传感器测量的参数需要非常精确,参数的细微差别将会对整个发电系统的监控和处理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它大大解放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能够以充足的资源投入到更多的方面去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计算机没有广泛应用之前,发电站的数据监测和处理只能够依靠人力,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容易出现各种细微的谬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一项在当前非常成熟的技术,无论是数据监测还是数据采集又或者是数据统计都非常快捷和精确,解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的实际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实际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首先,数据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传感器是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主要承担的是数据测量的重要任务。传感器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将会对整个发电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感器测量的周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量化性误差都进一步降低,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其次,数据采集中的实际应用。传感器可不仅仅是进行数据测量,其在测量出数据以后,会进一步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传送。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需要进行模拟转换,需要将数据先转化为模拟信号,再转化为数字信息,很容易出现失真情况。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将数据直接传输,最大可能地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再次,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这里的数据分析并不像字面上说的那样仅仅进行数据的分析,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到今天甚至能够直接根据数据进行决策。举例来说,光能相较于水能来说,可控性更差,所以很容易出现孤岛现象,而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伏并网的决策系统就能够在受到异常波形时及时作出分析和决策。最后,数据统计中的实际应用。传统的数据统计依赖于人力,容易出现错误。而数据统计在光伏发电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电场通过长期对数据的测量、收集和分析,能够据此作出进一步的决策和改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统计电场运行以来的各项数据,对光伏发电过程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率地运行和发展。
4结语
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不是一门前沿的学科,而成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成熟学科。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无穷无尽的发展潜力,其可以与很多前沿的学科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创新性的实践应用,在光伏电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近些年来与实践领域相结合的最好例证。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处理数据方面,最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在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中的应用,其仍然没有摆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本身的特点。未来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光伏发电的不断发展,相信二者会有更多的结合,为全面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本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12):111~112.
[2]白波,王蔚琼,张主杰,刘炎东.关于光伏电场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5,(07):165~166.
篇5
关键词 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64-02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广电工程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现阶段我国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广电事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逐步由传统的原始广电发展成为现代传媒,经过多年的发展,广电工程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广电工程技术人员水平不高
在整个广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广电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有很多企业将其单纯视为招标活动,还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活动。目前,我国广电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存在自身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很多技术人员并没有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没有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方案,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能给以正确的指导,这直接降低了广电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1]。
1.2 广电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
很多广电工程单位盲目的招标,原则不明确,认为广电工程建设只是一种程序,因此经常出现延迟交工、违规操作等情况,由于广电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因此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材料不合格,工程预算超出预支等情况发生。
2 目前广电工程主要技术分析
2.1 抗干扰技术分析
抗干扰技术属于广电工程技术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应用的过程中抗干扰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将不利于广电信号传输的各种影响因素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终止。目前,我国广电工程传输方式是卫星传输,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还需要经过中转站,这样才能确保人们能观看到高清的电视栏目。广电工程传输信号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高广电工程技术的质量和水平,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大提高了其覆盖范围,从而提高广电工程技术的工作效率。使用抗干扰技术能够实现目标,因此只有对抗干扰技术进行广泛的重视和干预,才能减少其不利影响,从而逐步优化广泛工程技术质量和水准。要想提高抗干扰技术水平需要增设口径较大的天线,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抗干扰技术功率,同时还能优化抗干扰技术传输工作效果[2]。
2.2 连地技术分析
连地技术也是广电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工程就是确保广电工程工作的能够顺利开展,只有逐步提高连地技术才能提高整个广电工程的技术水平,提高整个广电工程技术的完整程度,从而快速进行调试环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由于大功率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这会直接影响连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还会导致电源线之间发生耦合,从而对广电工程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只有提高连地技术水平,才能对广电工程技术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干扰情况的发生,确保广电工程技术能够顺利应用[3]。与此同时,在对音频以及视频的安装时,还需要注意接地线路的连接情况,如果一旦出现连接错误的情况,就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补救和遏制,这样才能避免其出现损伤,同时提高我国广电工程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内容。
2.3 光纤技术分析
所谓光纤技术主要包括了传输和选择2部分内容,因此要想提高光线技术水平,需要从这2方面入手,通过创新光纤技术的方式,不断提高光纤技术的传输水平,这样才能降低损耗,而且在光纤传输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其他外界因素,无论距离是多进或者是多远,都能够将光纤信号传输到规定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泄漏问题。现阶段,光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电视、互联网信号的传播等方面,而且已经由城市逐步转移到农村,这不仅能够优化光纤技术的整体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光纤技术的整体水平[4]。
3 我国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广电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广电工程的系统化水平。还可以加快完善广电工程的基础设置,但广电工程技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广电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解决广电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如下。
3.1 提高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广电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广电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一方面,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观念,逐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广电工程单位应该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果。利于提高光纤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完善我国广电工程技术体系[5]。
3.2 建立健全广电工程监督体系
良好的监督体系是提高广电工程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广电工程监督体系,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广电工程单位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通过建立监察部门、监督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具体部门,统筹发展,这样才能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广电工程监督方案,从而提高光电工程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确保我国广电工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6]。
3.3 优化健全广电工程内部体系
优化健全广电工程内部体系能够对广电工程进行管理和规范,从控制规模到投标招标,以及后续施工的完成和监管都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实时动态检测,从而逐步提高我国广电工程技术整体质量和水平,提高广电工程的工作效率,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有从广电工程内部体系入手,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我国广电工程内部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广电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广电工程技术作为广电工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广电工程技术水平,需要优化健全广电工程内部体系、建立健全广电工程监督体系、提高广电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广电工程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7]。总之,虽然广电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但通过党和政府、广电工程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逐步的完善和不断的创新,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电工程技术目前的困境,从而实现我国广电工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柏冬.浅谈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速读(中旬),2015(4).
[2]江雪峰.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83-83.
[3]王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J].吉林农业,2010(10):14.
[4]李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技术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35-38.
[5]杨明品.关于深化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3):35-36.
篇6
关键词:电视塔 幕墙 三维扫描测量 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盐城市广播电视塔——工程位于盐城市城南新区,城市人工湖(聚龙湖)东南角,东侧为跃马路,南侧为城市支路,西侧为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北临人工湖,与城南金鹰天地、国际风情街毗邻。
盐城广播电视塔总用地面积为3.82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68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95米,周围商业辅房高度12.75米,由基座、塔身、观光休闲区和广播天线四部分组成。基座三层高度为16.8米,配置有入口大堂,陈列区。塔身由盐晶体组装的体块,错落叠加而成。观光区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包含有空中观光厅,高级景观餐厅,云中漫步廊道。
塔身主体建筑为全现浇钢板混凝土筒体结构,地下二层,地上裙房三层,屋顶为大型广电发射塔空间结构,并采用国内首次设计的钢板混凝土筒体结构体系。是集观光、商务、公益服务及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休闲场所.
2.测量施工工艺
(1)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确保扫描范围、单次测量点位精度、测距精度、测角精度、扫描间距、垂直扫描角度范围等。严格控制测量的精确度,从而满足创优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2)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能够得到高精度的点云信息,结合彩色信息,可以得到尺寸精准、色彩表达逼真的立体模型,能有效地控制高精度安装与位移的变形定位。
(3)幕墙的施工测量应与主体工程施工测量轴线相配合,使幕墙坐标、轴线与建筑物的相关坐标、轴线相吻合(或相对应),测量误差应及时消化不得积累,使其符合幕墙的构造要求。
(4)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对每个单位幕墙设置垂直、水平方向的控制线做好标识。严格控制测量误差,垂直方向偏差不大于15mm,水平方向偏差不大于5mm,中心位移不大于3mm,测量必须经过反复检验、核实,确保准确无误。注意: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标高、轴线的统一、唯一性。
(5)测量放线前,先熟悉图纸,草拟出测量方案,画出测量放线图。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配合,对误差进行调整、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积累。放线时应多次进行校正,确保准确性。
测量工艺流程图
3.测量工艺的控制
(1)测量放线之前,首先必须熟悉和核对设计图纸中各部分尺寸关系;(2)了解施工顺序安排,从施工流水的划分、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部分幕墙结构的特征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测量放线的先后顺序、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各细部放线方案。(3)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放线的需要,对各立面幕墙分别选择合适的点位坐标,做到即能全面控制幕墙的安装,又有利于长期保留应用。
4、测量工艺的应用
4.1基准点、线的确认
幕墙测量放线,依据内控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是否清晰或损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
4.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以各基准点为基础,建立平面控制网,测量各基准点的距离与角度是否与基准点一致,如不一致,重复测量,并与主体结构测量师商量,直至点位在误差范围内,坐标差Δx、Δy≤2mm,角度差Δα≤40″,并以此点建立平面控制网。
以基准点建立了闭合平面控制网,以此平面控制网为基准,依据设计图纸标定与基准点的位置关系以幕墙的位置关系,测放幕墙的控制线,并在线上标明至幕墙的距离。幕墙控制线也必须是闭合导线,以便确定测量精度,只有在不能通视的位置才能使用支导线测量,测量点必须妥善保护,除把线放到地面上外,还要把线引至梁的外表面,以免地面处理后无法恢复。
4.3结构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控制线,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并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
4.4层间标高的设置
在轴线控制线上采取直线延伸法,在便于观察的做一观察点,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旋转转折段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总高度,每段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段高度分别用绿色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
4.5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1)标高
a.±0.000至1米线≤1mm;
b.层与层之间1米线≤1mm;
c.总标高±0.000至楼顶层≤±1mm。
(2控制线
a.墙完成面控制线≤±2mm;
b.到外控线≤±1mm;
c.结构封闭线≤±2mm。
(3)投点
a.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1mm。
5、幕墙施工测量
应符合的要求:(1)玻璃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相配合,其偏差应及时调整,不得积累;(2)应定期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定位基准进行校准;(3)对高层建筑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进行。
篇7
1.1音频轨道扩展
现代广播电视领域中的数字音频主要包括数字音频播出音频、节目管理音频以及录制音频等三大数字音频类型,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可有效确保音乐、语言类节目中的音质、音效,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对于音频技术的要求。通过64轨数字硬盘录音可以补录、搬轨录音过程中的轨道,同时也可以达到用户对于音频轨道扩展的要求,这样可有效确保电视节目质量。
1.2精准的剪辑音频
在音频剪辑工作中采用数字化音频技术可以精密的编辑具有较高解像度计算机屏幕的高数字音频,可以使文件中的声音转变成一种波形,在屏幕中展现,这样更加便于剪辑师对音频进行剪辑。其次,这种以波形为主的图形剪辑方式可以将音频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样可有效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优质、全面的服务。
1.3广播系统
数字广播系统中采用的数字音频技术主要包括组网、无线传输以及压缩编码数字等多种技术。其中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主要是根据人耳的生理解剖特点合理调整并且优化音频码率,一旦人的耳朵接收到较大差别强度的音频信号时,可能对于高音频信号的反应会更加敏感、强烈,对于低音频信号的感应相对较弱。在数字音频广播传播系统中应用到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可以有效确保电视广播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应用于广播数字调音台
对于现代电视广播工程而言,数字调音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是负责处理调音台,使调音台不仅能够保留以往传统调音台中的大多数功能,以防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噪音、声音失真、串音等多种问题,同时还具备数字切换矩阵的功能。在调音台中加入数字技术形成一个新型的数字调音台,可以使数字调音台功能更加丰富,使数字调音台也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尽可能满足不同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相关要求。数字调音台的操作方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通路较多,体积也比较小。
2.2应用音频嵌入技术
篇8
关键词:“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在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实施后,人们对数字电视节目的要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目前,农村地区的数字广播电视建设还没有实现“村村通”,在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数字广播电视的“村村通”,需要先解决技术问题,提升技术水平。
1构建“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分配网络方面
为避免分支线和分支盒被盗取,需要将其安装在相对隐蔽的位置,但这样会影响分配网络的效果。“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受技术人员水平的限制,分支线没有放在最适宜的位置,所以经常出现信号被窃取的情况。此外,在对网络进行调试时,由于光功率的测试和校准存在不合理之处,所以测量数值与实际数值存在较大偏差。分配网络的不合理会导致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导致电视信号质量差,同时还会加大雷击和火灾的发生概率。
1.2光缆选择方面
在“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光缆主要有三种:层绞式光缆、中心束管光缆和平行钢丝结构光缆。光缆的选择是“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在对光缆进行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需要接收的信号,选择最合适的光缆。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选择光缆时不具有针对性,不能将光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导致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差。
1.3光缆架设方面
在对光缆进行架设时,很多情况下都没有参考施工图纸,施工人员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施工流程也不规范,导致光缆的架设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此外,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在架设光缆时还常导致其局部或者外部出现损伤。当光缆受到较强的外部冲击力时,就可能会被损坏。连接方式不正确是光缆架设中的另一问题,针对光缆线路中出现弯曲的部分,施工人员没有对其进行细致处理。而在架设重负荷区和中负荷区的电缆时,也没有在电杆上预留出合适的伸缩弯,以至于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2构建“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设计
2.1前端的传输设计
以某农村地区的“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施工为例,其HFC网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端、光缆干线和电缆分配网。在对前端进行设计时,所采用的系统是1550nm的系统,并选用与之配套的光发射机。在选择光放大器时,要将其控制在两个功率等级型号内,即放大器要相差2dB,在同一个系统中,所使用的光放大器要控制在三个规格以内,否则就会增加后续的设备调整难度,也不利于设备的维修保养。
2.2光缆干线的设计
首先,对光节点的设置。其接受光功率设计为1dB,每个光节点能够覆盖250m的半径范围,覆盖用户数为80户,其位置最好选择在用户居住群的中心,这样不仅能提高光接收机的可靠性,还能方便以后的维护。其次,选择光缆芯数。每个光节点要有两芯光缆纤芯,一般一个乡镇按4、8、12芯光缆进行配置,如果情况比较特殊,则可配置12芯以上的光缆。在同一个县级公司,光缆的型号要控制在4种以内。再次,光信号的覆盖。在确定覆盖方式时,要以乡镇与前端机房的距离为依据,当距离比较近时,可进行直接覆盖,如果距离比较远,则需要进行二级覆盖。二级覆盖是通过前端机房发射光信号,使其传输到各个乡镇,光信号在经过加光放大器以后,就能传输到每个村。最后,对分光比及光功率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要参考光缆干线的覆盖情况,再结合光链路全程的损耗和分路器附加损耗等进行计算。
2.3分配网络的设计
分配网络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选择分配网电缆。通常情况下,每个光节点能够覆盖半径250m的范围,所用电缆一般为铜包钢同轴电缆,不仅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还能节约施工成本。如果是7家用户使用同一根电缆,则每户平均用量为10m。如果是5家用户使用同一根电缆,则电缆的使用量一般为30m。在用户终端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一般应控制在60±3dB的范围内。第二,不使用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等属于无源器件,其不会占用指标,所以在对数字广播电视信号进行传输时,指标不会受其影响。
3结语
在“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技术因素是电缆的选择和架设,以及分配网络的合理性。因此,相关人员在对“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前端传输、光缆干线、分配网络等设计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使人们能够观看到优质的电视节目。
作者:孟宪竹 张海华 单位: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海阳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地基;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对生活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视广播通信质量也有相应的需求,这要求广播电视通信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而接地技术是有效保证广播电视通信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其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抗雷击能力,第二是抗电磁干扰,为保证广播电视通信的稳定性提供有效作用。
1广播电视接地技术的原理
接地技术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一种技术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护接地方面,接地技术能够使电流强度有效降低,将其控制于人体能够接触的有效范围内。对于地面而言,其就是一个巨大的电流导体,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相应处理而直接传输至地表面,势必会因为电流而影响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接地技术后,因为接地电阻降低电流强度,导致其在到地面后就大大降低了强度,并将剩余的电流直接回流至地下,有效避免人体受到伤害。同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运用接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通信受到的外界电磁干扰,保证更加稳定的广播电视通信,画面音质效果也更加良好。另外,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接地技术,还具有良好的防雷作用。通常,很多建筑工程都会将避雷针进行实际安装,而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其能和避雷针产生相同的效果,都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受到雷电的影响。在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中,建筑物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可能,采用接地技术,可以有效抵御电视工程通信受到雷电的影响,并降低雷击对建筑物体的破坏。总之,接地技术是为了避免广播电视通信受到雷电的影响,因为雷击会使其产生巨大的电流,以至于破坏通信设备的可能。同时,雷电还会产生很大的电磁,广播通信会因此受到很大干扰,继而影响广播电视通信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运用接地技术是势在必行的。
2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和安装注意事项
广播电视工程属于十分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在进行安装和调试时,会有很多大功率设备,继而产生相对较大的磁场干扰,甚至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导线和电源之间。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使用接地技术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通过接地就能使系统和地面之间的连接有效进行,并不会对广播电视工程设备产生其他的电磁干扰,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2.1连接视频和音频设备的注意事项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视频和音频设备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在对其进行接地处理时,系统的信号地和其他接地连接的先后顺序,安装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以保证接地方面的安全。同时,接地电阻可以适当减小,其中,接地电阻较大的是信号地,在安装时,必须提前对这些问题加以考虑,避免设备处理信号出现问题。随着数字信号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很多设备都自带数字地和模拟地两种模式,因此,在这种设备使用的时候,安装人员需要先分别进行接地处理,然后再次进行合理汇聚,才能确保设备运用过程的安全性。在进行接地时,需要尽量在母线位置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同时,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设备,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机柜外壳接地和设备外壳接地,接地的次序是在进行接地时,必须高度注意的地方,一旦弄错次序,就会对接地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埋下一些不利的安全隐患。
2.2规范机房数字设备接地
当前,越来越多高科技设备出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设备的应用更是十分普及,这会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机柜外壳地线和信号地线。因此,在进行接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规范性的进行数字设备的接地,确保准确、安全的实现地线接地。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将几条并行的、系统外壳绝缘的接地母线,合理设置到机柜中,以利于不同设备的接地线都能够顺利的接应到与之较近的接地母线上,而设备内部的屏蔽地,也能良好的与机柜外壳地母线进行连接。同时,通过采用这样的操作方法,可以保证设备的各种线,能在机柜内部进行规整的排列,并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的检查和操作。另外,母线还需要和很多地线进行合理的连接,所以,必须保证母线能时刻处于电气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而电阻也应当在标准范围内。
2.3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的注意事项
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看,三相四线电源供电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负载电量,且都是在不同的用电时间段,因而极有可能出现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同时,如果中性线接地状态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就会导致三相四线电源中的中性线位置产生偏差,最终由于电压不稳定而导致供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更有可能对整个供电设备造成破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源中中性点接地工作时,必须认真、严格的进行检查,以有效提高中性点接地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机柜内的工作接地线可以使用电缆来完成,并避免采用没有绝缘的金属编织管,因为其不能有效实现地线绝缘。同时,必须避免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线接触到一起,接地体也不能使用金属编织管,而在对接地体进行埋设的时候,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深度,然后加入适量盐水,将碳粉撒在周边地线上进行实埋,才能使电源的导电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4接地的保护与屏蔽
广播电视工程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做好电源接地措施而让电磁干扰到电源,还会通过电源线传输至设备,从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同时,设备的运行还会因为电磁感应太强而受到影响,所以,做好设备的屏蔽工作,必须受到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即通过实际的设备情况来选择铺设的最佳方式进行电缆铺设。另外,为了广播电视工程设备的运行能够正常进行,必须要降低设备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第一是防雷接地;第二是电阻的适当选择等。除此之外,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机房接地中,其必须要实现数字设备接地,将电子磁场和数据信息在通信中进行相互转化。所以,必须要将并行地线和半环型加以设置,并选择比较小的电阻。
3结论
目前,广播电视工程中已经普遍应用到接地技术,其能使广播电视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提高,能为广播电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重要作用。同时,接地技术还在多方面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第一是抗电磁抗干扰;第二是接地保护;第三是抗雷击等。至今为止,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这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累积经验,更加深入的去探究这门技术。
作者:邵光江 杨晓波 单位:海阳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李雷.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6,4(8):187.
[2]叶如剑.浅谈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及其使用价值[J].江西建材,2015(11):72,75.
[3]李亨平.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197.
篇10
【关键词】音频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应用效果
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各地区电视台都开始应用数字化演播室。通过数字化音频技术,能够实时监控节目直播过程,以此提升节目质量,还可以减少电视节目播出事故。所以,分析和研究数字音频技术的嵌入理论和实践应用,提出加强电视节目数字化制作水平的措施,能够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稳定播出。通过了解和掌握数字音频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充分发挥出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优势,合理应用数字调音台、音频嵌入技术、云端广播电视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的制作与播出效果。
1数字音频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数字音频是一组数据序列,能够表示声音的强弱,对声音模拟进行取样和量化,并通过编码方式对应音频格式和技术。现阶段,广播电视领域应用数字音频技术,能够实现数字化处理。在数字化处理的初级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和晶体管属于主要应用模式,但是上述应用模式也存在不足和缺陷。在新型音源出现之后,数字音频设备能够将数字声音精确至1/64000精度,明显提升了声音处理准确性和精确度,还能够减少投入资本。多数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都意识到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价值,且预测该项技术发展速度会不断提升,且音频内容也朝着数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广播电视领域开始大范围应用数字化音频技术,并且通过数字音频处理设备集成、转换音频信号,降低信号衰减问题。同时,通过该项技术还可以对节目录制过程、播放过程的技术质量进行监控。现阶段,我国广电行业数字音频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数字化信号处理前,应当将模拟信号格式转化为离散格式。
2数字音频技术在广电工程的应用优势
音频技术自出现之后,经过多数技术人员和学者的研发,数字音频技术和工作站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网络媒体、移动多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领域。数字音频工作站是一种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处理音频信息,还能够监控和管理音频录制、节目制作以及音频播出等流程。所以,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1强大的多轨录音软件作者:单位:通过多轨录音方式,能够分别采集人声和乐器声,并且将其录入到系统中。音频节目录制期间出现偏差失误时,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和补轨进行补救。在增加录制声音时,可以通过多轨道方式进行实现,不需要重新进行录制。所以,多轨道录音能够为广电节目的录制和制作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量。2.2提升数字视频剪辑的精确度作者:单位:数字视频剪辑需要应用高解像度屏幕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数字化处理方式对影像资料进行处理。通过系统软件的波形音频显示方式,可以开展高效的视频剪辑、转轨并轨、特效合成以及字幕处理工作,以此提升数字音频处理效果的精确度。2.3提升数字信号处理效果作者:单位:长期以来,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处理都是通过人耳进行辨别,只能对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进行辨别。在录制广播电视节目时,一般应用数字音频加工方式生产低频率泛音,这样能够有效弥补低频率音频直接录制的不足。应用此种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能够确保广电节目音频的和谐与饱满,还能够丰富音频信号频谱。2.4扩大音频文件存储量作者:单位:通过数字化处理干预后,计算音频文件存储量,按照“存储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8×声道数×时间”公式进行计算。在数字音频技术系统中配置计算机系统设备,以此存储设备信息和音频程序数据,为后期数字采集与分析应用提供便利。2.5提升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人性化作者:单位: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公共广播、远程会议以及扩声录播等领域都广泛应用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在设计数字广播时,应当满足群众的听觉需求及个性化需求,灵活组合和搭配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各个设备组件,并且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在无线传输音频数据时,可以降低音频码率,加强音频信号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对低强度信号进行屏蔽,系统化、智能化优势明显,确保人耳能够更加直观、敏锐地感知声音。
3数字音频技术在广电工程中的应用
3.1数字调音台作者:单位:数字调音台主要是影音录音和扩声系统中的音频设备,在广电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不仅能够调节和控制多种音频信号,具备传统调音台的所有功能,还能够筛选和处理干扰信号,以此维护电视节目的音频质量。通过应用数字调音台,能够改善传统音频的串音、失音问题,既可以创造立体声,还能够对音量进行控制,降低噪声。数字调音台具备数字切换矩阵功能,可以优化原有功能,满足广电节目制作与剪辑需求。3.2音频嵌入技术作者:单位:数字音频技术在广电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音频嵌入技术和串行接口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可以直接制作和处理电视节目,简化广播录制复杂性。在制作广电节目时,需要进行前期构思、编排和录制。既要考虑直播体制,还需要把握节目的整体性,所以必须发挥出音频嵌入技术和串行接口技术的作用价值。音频嵌入技术能够按照具置要求,嵌入数字音频和辅数据,还能够使伴音与视频同时传输,确保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同步性。通过应用音频嵌入技术,还能够减少矩阵层面,简化连接线,减少带宽和设备占用率。3.3云端广播电视技术作者:单位:传统广电音频节目无法完整保存。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云存储技术可以完整存储广电节目,还能够扩宽用户观看广电节目的渠道。通过云存储技术可以优化用户体验度,并按照大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实现广电节目的跨平台和跨终端传输。云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丰富群众的基础生活,进一步提升用户对广电节目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