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心理学教育

篇1

本文在分析感恩的概念,感恩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意义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等几个层面上提出了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策略,以期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青少年;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专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但国内外关于感恩的研究对象大多为成人,关于青少年感恩的研究还不多,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一、感恩的概念

感恩一词源出于拉丁文“gratia”, 意为慈悲、好心和感激(Emmons & Shelton, 2005)。其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大多心理学家都把感恩定义为: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感激情感和感激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从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的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目前国内外对感恩的概念还没有定论,它经常被定义为一种正性情绪状态、态度、美德、情感特质或者人格特质等。在中国,感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从来都不乏对感恩的推崇,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佳句就是佐证。

二、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感恩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大量学者把感恩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个体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它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动。人格既决定个体如何体验和对待外在的世界,也决定个体怎样体验和对待个体本身。感恩这种人格特质具有亲社会本质特性,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利他和社会性的行为。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感恩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利于加强社会和谐与团结、有利于青少年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

2、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阶段正经历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的危机时期。是人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成熟又不成熟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个体处于从儿童的幼稚期走向青年的成熟期的发展过渡时期,他们处于幼稚与成熟并存、面临诸多变化和转变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及人格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和转变的重要时期,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指引青少年个体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青少年个体形成对他人支持与帮助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1、社会心理层面

(1) 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风气。感恩根植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作为社会应该建立良好的感恩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并举办各种感恩活动,以营造一个人人都感恩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他人与环境和个体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不仅是社会文化影响的接受者还是授予者。因此,营造人人感恩的社会氛围是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心理水平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大众媒介可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这种暗示引导受众按照媒介传播者的意图去思考、去认知、去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受众通过接收媒介的信息,改变个体自己的态度,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服从。而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对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积极树立感恩的榜样。及时宣传感恩的事件和感恩个体,树立感恩的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从而形成人人知恩、报恩的良好生活习惯。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我们知道,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进行学习,被观察者称为榜样。班杜拉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我们不需要亲自体察行为的结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个体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个体就可能模仿从而习得这种行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感恩等)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他人的亲社会的行为过程)能够施加影响。强制对亲社会行为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有用,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作用才会更有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故此,树立感恩榜样,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3)积极强化感恩行为。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报道、表彰奖励等各种方法对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及行为进行积极的、及时的强化,进而让他们形成感恩的习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一种自发反应性活动是由于其正性或负性后果而得以加强或者削弱的过程。个体为了得到其期望的结果,就会学会有意地作用于他们所处的情境。个体是否会重复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被及时强化。斯金纳强调强化是塑造行动的基础,不强化就不会巩固和发展某种行为,不及时强化同样不利于个体的行为发展。 所以,要促进提高青少年个体的感恩水平的提升,必须积极及时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及行为。

(4)丰富青少年个体感恩经验。如果个体曾经有过一些感恩的经验,那么,在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其感恩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要高。依据弗里德曼观点得出:个体通过以前的利他行为的表现,向外投射出一种“利他”的自我形象,而一般个体都具有追求自我形象前后一致的心理需求,因此,该个体以后就容易产生利他的行为。由此可见,青少年个体经历的感恩经验越多以后产生感恩的行为可能就会越多。

2、学校教育的积极干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那学校应该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感恩水平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作为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感恩观念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感恩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有效利用课堂教育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们的感恩情感并强化学生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而让他们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3)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身正为范,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一个人人知恩、感恩的校园和谐氛围。

3、不断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作为父母,要时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有感恩之心,并要以身作则,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相互关心,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也不吝感恩的表达;在与他人相处时,做到平等、谦恭、有礼和与人为善;在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并时刻怀有感恩国家、社会、单位等给自己工作机会的心。父母的感恩榜样作用,是影响子女感恩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父母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积极主动地给子女营造一个既温暖、轻松,又有理解和民主的家庭和谐氛围,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子女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发展。还应该注重子女的良好生活态度、独立自我意识的培养,并积极强化子女的感恩行为。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升他们的感恩水平,作为父母,应该有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采取一些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教养方法,注重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不断加强子女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使子女的感恩得到良好地发展。

4、青少年个体自身感恩水平的修养与完善对策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对我们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写感恩日记,计数感恩,写感恩日记能激发积极情绪创造幸福感,这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所证明;及时表达感恩,对他人有感恩之意,及时积极表达,如,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礼物、一条温暖的短信等都是我们表达感恩的方式。不吝表达我们的感恩会使我们更加愉快。

总之,作为青少年个体,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各种感恩的理论、方式和事件,还要学以致用,积极培养和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和意识,进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EmmonsRAMeCulloughME.Counting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2):377―389.

[2]Smith A.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6thed.)[M].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1976(OriginalworkPublishedl790)

[3]张利燕, 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010.33.393395.

[4]石国兴,祝伟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研究,2008.1(3) 34―3.

篇2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45-01

中小学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影响人的一生的优良品质的形成。因此,必须认真开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2]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1]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家庭影响、学校教育不当、社会影响等。就学校教育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视课堂教育,轻视校外教育;重视尖子生的培养,轻视一般生、差生的教育等等。学校教育形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在教育方面方法简单,忽视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教育方法欠妥,如简单粗暴、体罚学生等,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后进生因被教师所嫌弃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失去上进心,自暴自弃。

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各学校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渗透到各教学中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同时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一、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了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这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老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从而提高学科成绩。同时,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也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轻松愉快,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极大发挥,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把自已塑造成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的人。

三、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1.顺孩子之天性,给孩子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如:在校园里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在校园、走廊或教室里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在校园里给孩子一块?评论板,让孩子自由说说想说的事,自由发表一下对某事的评论。教室布置要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

2.完善 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2.1学生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尝试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锻炼能力的舞台,丰富学生角色体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积极自主的发展,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

2.2及时对班集体提出富有激励性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这个计划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2.3积极开展班级科技、智力、文体、学习方法、游戏等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各自的特长,使学生对自已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正确认识,对自已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认识。

2.4经常进行班级的工作总结和对某项工作的评价,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成为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加强,工作效益得到提高。学生还在班集体中增强了责任感,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增长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和谐班级的能力、凝聚团队力量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塑造了良好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移民青少年 乡镇学校

一、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我校目前移民孩子占60%以上,这些孩子身上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辍学现象严重,流失率高。想上就上,不想上卷行李就走,拦也拦不住。

2.心理冷漠、孤僻,不喜欢与同学交往,离群索居。

3.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听课,不爱看书学习。

4.喜欢拉帮结派,抽烟、喝酒、打群架,极少数同学携带管制刀具等凶器进入宿舍、教室,宣扬武力,收取保护费。

5.个别学生有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在宿舍偷取同伴的饭卡、钱物,在教室偷拿同学的钢笔、课本,甚至撬门拧锁偷盗教师办公室。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所致:

一是许多迁居后的移民思想不稳定,不能适应新环境的生产生活,一时还不能安心生活,从而造成孩子心情浮躁、心绪不宁,产生一种漂泊感,不能正常地在学校安心学习。早已习惯了的家乡生活与正在建设中的迁徙地的荒凉感形成强烈反差,造成学生的心理偏差。

二是移民学生多来自陇东南地区,受教学条件限制,部分学生原居地学校课程开设不全,有些地区的小学课程开设不全,造成学生到新环境后课程跟不上,学习极为吃力。其次,由于迁移工程的各种原因,造成一些孩子中途停学时间较长,学习中断,知识无法连接,转学后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思想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是新建移民乡镇正在进行土地改良且不能很快见效,收入偏低,致使生活相对困难,许多移民将孩子送入学校后便常年外出打工,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甚至班主任也无法与家长联系,更谈不上与家长交流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使这些孩子长期处于孤独无助的心理状态,身心得不到平衡发展,对同学、班集体看法消极,失去生活目标和进取心。

四是迁移后由于居住环境与原地区大不相同,生活处于国家补贴状态,经济条件相对贫困,部分移民群众对义务教育没有足够认识,对下一代的教育极不重视,常常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支持孩子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或者让孩子自己选择生活的出路,上与不上由他们自己看着办,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自然选择辍学,担负打工、养家糊口的重任。

五是迁居新地后,许多孩子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与当地孩子存在差异,尤其语言差异太大,造成移民孩子与本地孩子交流困难,短时间内还不能融为一体,造成一定的心理孤独感。

二、积极探索,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1.确定辅导对象。

我们依据学生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迫切性,选择优先辅导对象,并和班主任、政教处联合开展工作,对如下问题做好详细的资料统计。

(1)残疾学生:班主任通过家长了解因生理障碍而有一些特殊适应问题,需要帮助恢复自信的学生的信息。

(2)学习困扰的学生:由学生自己前来求助,或者由班主任引导或家长提出要求者。先由班级统计筛选,再确定重点辅导对象,帮助他们分析影响学业成绩和不良习惯的各种因素。

(3)旷课逃学的学生:这是严重问题的信号,引导他们说出想法和困惑,找出原因,获得矫治线索。

(4)行为异常的学生:一种是非社会行为,如极度羞怯、自卑、抑郁、厌世等,有突发性,如一名初二女生,与一名其他学校的男生相处很好,时间很长了,突然发现这个男生与另一个女生往来密切就受不了,先是歇斯底里地打电话,之后就情绪反常,晚上一两点钟坐在四楼的窗户上。对这类学生,要求班主任和心理委员注重平时观察了解,及时提供线索,予以防范解决。一种是行为,如偷窃、打架殴斗、勒索、抢劫、说谎、反抗、收保护费、认老大、欠了钱就向弱势学生强要、离家出走等,主要由班主任提供,政教处协助,定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说服教育。

后一种学生令老师最头疼,事情不断,但从心理健康角度看前者更危险,更需要帮助。

2.加强心理疏导,引导问题学生健康发展。

(1)学习辅导: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分年级对学生进行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方法、习惯、动机等辅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对存在注意力障碍、自卑自弃、厌学等心理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2)人格辅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存在的相同问题或围绕某一辅导主题建立小组,营造出安全、信赖、温暖、接纳的氛围,通过诱导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恢复平静,如单亲、离异家庭背景的孩子,通过交流知道有类似苦恼的并不是自己一人,由此释然并减轻压力。通过设置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共识和目标,进而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

(3)生活辅导:主要通过休闲辅导、消费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篇4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问题 表现 干预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是学龄期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很多青少年上小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易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和定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据国外统计:约20%的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调查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分别是5%~10%,男女之比约为2∶1。

2.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青少年多动症,发生于青少年时期,与同龄青少年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多动症多在3岁左右起病,但多数到7~10岁时才被诊断,9岁最为突出。我国青少年患病率在1.3%~13.4%。

3.情绪问题

抑郁是常见的负性情感,一般报道20%~30%的青少年中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在8岁以下青少年中很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女孩一般多于男孩。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青春期前的青少年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学前青少年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升为4.7%。另一份调查显示,在7~12岁青少年中,只有1.2%是抑郁症,而有悲伤体验的青少年则占17.6%。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长采取严厉、专制、溺爱、放任的态度,都会影响亲子关系,或破坏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正常感情联系。不良教育方式与青少年少年行为异常、焦虑、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

2.亲子冲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有爱、信任、鼓励、支持的态度,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形成信任感、安全感,避免人际焦虑的发生。而在家庭因素中,频繁的亲子冲突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增加,例如孤独、无助感,人际交往焦虑,自卑心理等。研究发现家庭、婚姻和亲子间的冲突,会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堕落感和自杀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数的研究表明,亲子冲突的增加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学业成绩的下降、行为不良的上升、违法犯罪、酗酒、吸烟、吸毒等行为发生率的上升。

3.父母的教育水平

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孩子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内容。调查显示,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子女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等因素层面越低;反之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子女往往在上述因素上表现明显。对于上述差异,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父母,家庭生活环境更加民主,在子女教育方法上更具有科学性,父母自身也具有更好的示范作用。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家庭,通常缺少和谐的、轻松的文化氛围,父母教育常处于放任自流和专制的两个极端,缺少对孩子的示范效应,往往会造成子女的心理脆弱而固执。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1.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指孩子家庭的结构、家庭气氛、经济背景等,它影响到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中解释人际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自身的角色定位。消极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用一种灰色心理去应对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冲突而不是积极应对这需要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积极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与家长的互动平台,例如家长会、报告会、座谈会等,以此来了解孩子家庭背景、孩子的家庭表现,并及时把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反馈给家长,针对出现问题共同需求解决方法。而学校环境则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因为一个孩子人格形成最为重要的时期就是学龄期。所以,学校在日常教育中除了关注知识的输入,还应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最为持久的影响因素,不当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平的伤害。基于社会环境的某些不可抗因素,家长、学校应当做好工作,尽可能的使孩子远离不当环境,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抵御丑恶现象的侵袭。

2.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实施爱的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就是爱的效应。罗森塔尔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积极暗示能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重要的作用,帮助个人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以期待和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从而激起学生幸福、欢乐和奋发向上的主人翁意识。由于孩子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年时期的经验直接影响到他们以何种方式去看待周围世界,去解释身边的现象。因此,爱的教育会使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保持青少年学生情感的健康。

3.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建设必须涵盖以下两个基本层面:

第一,形成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即学校、社区、家庭三级心理教育互动体系。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疏导站),开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专用信箱、QQ群等信息通道;社区和学校相配合,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化水平。家庭成员是青少年最为密切的接触者,因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应在日常生活者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关注其生活态度、方式等的变化,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矫正问题。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家庭成员应密切配合学校或是心理专家开展救助活动,保障矫正效果。

第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由于青少年多为在校学生,所以学校和教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和主体。其中,小学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主,但中学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对于专职教师,其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背景,甚至要经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职业技术水平认证以及相关各项培训,持有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证书,以此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5

2014年1月9日,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两个心理学基地,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共建协议书签字仪式。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教授出席签字仪式。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基地主任方晓义教授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基地主任白学军教授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

高玉葆校长对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以林崇德教授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对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高校长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同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自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学科特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双方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过许多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两个基地共同建立“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情。“中心”的成立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重要举措,两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强强联合,共同发挥两家单位的优势,将“中心”建成我国该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并使其成为“中国特色心理学的智库”,应努力在落实“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多为高层决策提供心理学的支持。

方晓义教授在讲话中首先感谢高玉葆校长对心理学科的重视,感谢天津师范大学主要职能部门对心理学科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他相信,有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天津师范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能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使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白学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肩负着为“国家急需”做贡献的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近20年来中国家庭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谐与稳定程度将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公民的幸福。因此如何化解家庭矛盾、婚姻冲突以及更好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婚姻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这一实体机构,搭建起一个心理健康科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水平的平台,双方科研人员将联合攻关,研制与开发我国心理健康所需要的测评工具及标准,提升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篇6

 

因此,我们应立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实际,认真分析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取得实效,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际。

 

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关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研究较多,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青少年教育需要。但是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开展实际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想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就要从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做好案例分析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更好的关注青少年心理教育活动。

 

一、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来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受到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不明确

 

虽然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由于开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指导,使得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不够明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导致了研究工作方向不一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难以有效确定,既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所以,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应弄清楚究竟为什么要进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等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进而提升心理教育研究效果,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服务。

 

2、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方法针对性不强

 

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来看,具体的研究方法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影响较大。但是结合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经验,现有的研究方法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导致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在具体开展中未达到预期目标,既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现有的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对青少年心理教育关注度不够,导致了研究方法针对性不强,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

 

3、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缺乏对案例的有效分析

 

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过程中,由于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案例搜集不够多,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也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导致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不够理想,不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效果,同时也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因此,增加对案例的搜集,并做好案例的有效分析,是解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问题的关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主要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我们应立足问题实际,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明确研究目的

 

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并确定合理的研究方向,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际,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立足青少年心理教育实际,重视青少年心理教育经验的分析,把握青少年心理教育原则,突出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目的性,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服务,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制定明确的研究目的,是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

 

对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而言,研究方法是关系到研究质量的关键,只有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才能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实际,进而提升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水平。为此,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应对研究方法进行优化,可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效,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并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应加强对研究方法的了解,重点做好研究方法的选择。

 

3、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

 

基于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了解,为了强化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成果,应合理选择青少年心理教育案例,并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建立在多个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案例分析的整体效果,满足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并做好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水平,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服务。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目前关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研究较多,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青少年教育需要。但是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开展实际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问(下转64页)

 

(上接26页)题,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想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就要从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做好案例分析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

篇7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途径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兼具

青少年的心理具有封闭性,他们不愿意向外界透露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这种封闭性是由青少年的自我成熟感和独立意识所导致的。另外,青少年往往认为与成人尤其是父母无法难以沟通,因而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吐露给他们,这又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封闭的程度,这使得青少年变得孤僻,感到孤独。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又具有开放性,他们又渴望与人交流、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他们把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是渴望同同龄人交往。

(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又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处于迅速成熟的时期,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也在逐渐形成,这使得青少年总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总认为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得成熟,总认为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并完成事情。他们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认为应该被社会和成年人平等对待,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信任、尊重和肯定。但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的阅历不够丰富,在经济上仍需要依靠父母,在遇到复杂情况和面对重大抉择时,他们仍然会选择依赖父母。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学习压力及应试教育机制,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确实对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社会上的金钱万能论等消极观念从心理基础上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部分青少年信念缺失而导致不健康心理和扭曲人格;网络作为一种载体、一种工具,本身并不带有善恶性质,但是网络上不断地充斥着黄色暴力等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他们处于青少年这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容易被社会上不良风气所影响。

(二)家庭因素

小孩自呱呱坠地,就生活在家庭里。父母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人成长的开端。因此父母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多数的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关心不够或者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有的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把孩子的分数看得过分重要,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品德素质教育;有的父母由于社会竞争压力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教育,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就足够,忽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有的父母或其家庭成员本身的品德修养差或行为不检点,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的由于父母离异,青少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这就很难为其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三、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有利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积极进行心理训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其教学方法主要有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几大类。

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举行咨询和帮助,使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健康状态。根据需要,既可以开展个别咨询也可以开展团体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形式可采取心理测验、问卷调查、信件、网络、电话、广播、讲座、讨论、黑板报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转介,推荐其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

[2]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3]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1999,(3).

篇8

【关键词】心理教育 素质教育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93-01

如果说心理学是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那么教育也是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一种主要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教育是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和通过师生交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类积累的有用知识,社会规范转交给受教育者,并引导他沿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成长的过程。教育者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年轻一代的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教育也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当前学校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既身心健康。因此学校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目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素质是被列为首位的,学校是否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发挥自己独特作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因遵循以下原则:

一、认知性原则

作为教师因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等,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学龄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和社会环境。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造成成功的”。

二、整体性与参与原则

面对广大学生从个体心理差别到全体学生心理发展普遍特征,抓住普遍性的特征因势利导,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有普遍性的事例与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相互成为建议者,咨询者和教育者。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社会大环境一个平和积极的心理,这样才能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从积极方面疏导学生思想,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

三、合作原则

第一,相信你的学生比你更出色。所在班级采取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值日班长要处理班上所有的日常性问题,协调同学间关系,协调教师间关系,观察一个同学的情绪,然后自己和该同学解决所遇问题。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挫折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并将解决方式作为经验与全班同学共享,之后老师在来进行指导。第二,使值日班长有效控制自己不足的行为一天,因为你是今天的值日班长,你今天是学生注意的对象。最初学生们刚到校时就是网瘾少年,网瘾少年心理是很孤独和烦躁的,他们并不愿意成为网瘾的牺牲品,但自控能力又差,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无意或有意刺激,使得他们只好用幻想的虚拟的形式来解决问题。那就要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处理好网络问题。采用互相讨论自控办法,低目标低起点的互相督促,他们有的办法的确出乎意料并行之有效。人本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就在于对人的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相信学生拥有巨大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有能力做决定的,负责任的人成功的建立起充满真诚、关爱、尊重、宽容和自由的气氛。

四、心理发展正常性原则

青少年在发展期就有躁动,不安,恐惧,担心等,这种“偏态”需要疏导,特别是要注意“常态”下的阴影。因此,正常的心理特征要区别于心理健康中的非线,不要将正常发育中的规律强加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自己称之为有瑕疵的正常行为。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看(12―20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消极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因此,关注他们的挫折原因,允许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的存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教师觉得认识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采取的教育原则要从个体阶段差异性特点出发,了解这些心理发展正常的表征,本着平等尊重,以诚相待的原则,求慢不求快,潜移默化地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影响。

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做好家长的相应知识文化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学业和道德的成功,总之心理健康不仅是促进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是青少年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21世纪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素质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作为中介,作为手段,有助于其他各种素质的发展,作为对象,作为目标,它充实于素质体系,丰富了素质的内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教师艺术性的指导原则为导向学生相互合作为依存,协调发展,和谐进步,家长――社会――学校环境为支撑才能构建起心理健康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智商”高,更需要“情商”高。随着我国身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于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篇9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116029)

摘 要:青少年危机干预的研究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在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追踪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的年龄分布为11、12岁到17、18岁,这个阶段也可称为青年初期。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急剧的变化。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性功能的成熟;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认知的发展、情绪的两极性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网络成瘾、犯、灾后心理危机等事件频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危机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且有利于为后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概述

1.1心理危机的定义及种类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crisis)是指当事人的认知或体验,即将某一事件或生活境遇认知或体验远远超过自己当下资源及应对机制的无法忍受的困难[1]。青少年心理危机是指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由于自身的资源与应激机制不足以应对,而产生了心理痛苦。

布拉默把心理危机分为三种:发展性危机是个体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资源及应对机制无法应对那些重要的生活事件而产生了异常的反应。发展性危机事件主要包括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严重不良、逃学、离家出走、早恋、沉迷网络等。

情境性危机是指个体在遭遇突发或异乎寻常的事件时,对于这种事件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预防和控制,而产生了应对功能失调。地震、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均是情境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处理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存性危机是指诸如目的、责任、价值、独立、意义等人生重大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冲突与焦虑[1]。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生存性危机研究得课题之一。

1.2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1.2.1平衡模式(equilibriummodel):正常情况下,个体与环境应当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当危机发生时个体原有的应对机制和问题解决方式无法应对遇到的危机,进而产生了心理危机。平衡模式最适合于干预的早期,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1.2.22认知模式(cognitivemodel):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并不是由危机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看法引起的。这种模式干预的重点是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认识,适用于危机干预中期。

1.2.3心理社会转换模型(psychosocialtransition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受个体内部状态的影响,而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事人讲,要整合内部应对机制、社会支持、环境资源已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1]。

三种危机干预模式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对危机干预模式的认识。随着危机干预模式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这种趋势集中了三种干预理论各自方法与策略的优势。这样就要求干预者要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因时因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各种心理危机。

我国学者整合各种模式做了以下几点代表性的研究。许奕锋(2008)从组织领导体系、教育防范体系、心理干预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制度保障体五个要素体系,构建一个完整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系[2]。钟惊雷、边玉芳(2008)提出要构建政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3]。汪丽华(2012)提出了生命教育视角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为生命高于一切,基本技巧建立生命链接,干预目标达成生命意义重建[4]。伍新春、林崇德等人(2012)认为学校要承担起危机干预的重要责任,而班主任则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力量,班主任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即干预技巧决定着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成败[5]。这些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3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

对危机干预的评估,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heTrinageAssessmentForm,TAF)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主要评估个体的情感状态、行为功能、认知状态三个维度。迈尔(Myer)等人的情感严重性量表、行为严重性量表、认知严重性量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阶段性的评估模型和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也有很大的价值[6]。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进行青少年危机干预时,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统揽全局的理论作指导;(2)在危机干预与预防的过程中,心理危机的预防的范围应扩大;(3)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也应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把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去处理。

2.生态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2.1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theory)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作是与周围其他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系统[7]。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主要分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介系统(mes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4个层次。

对于青少年而言,微观系统为家庭与学校。中介系统是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环境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各微观系统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作用,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学校和家庭对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的外层系统主要包括父母的工作环境,邻里社区、学校周围环境等。宏观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最外层。它指存在于上述3个系统之上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它从宏观上规定了人的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维度,把时间体系作为个体成长的心理的参照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存的各个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布朗芬布伦纳也将这种变化称为“历史系统”,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8]。生态系统理论以扩大了环境的范围,这样可以为个体、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2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

微观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中对个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对于青少年主要是家庭与学校。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亲子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不同危机类型需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对于发展性心理危机,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不良,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教给子女相关的技巧和知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同时也可采取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相关的教育,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的今天,旅行可以作为放松、增进情感、教育子女的良好形式。对于情境性危机,家长可运用视频、书籍给孩子教授一些预防性措施。情境性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面对最近MH370坠机、云南鲁甸地震等突发事件,家长可把这些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应对技巧教给孩子。生存性心理危机的预防,家长最主要的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观念指导未来的生活。

学校作为一个有组织、规范化的教育场所,在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的过程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建立以主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干部为主体的危机预防系统,让班主任在学校危机预防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学校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主要平台。

中介系统是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中介系统。要想使这个中介系统得到很好的运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是核心要素,家长会是互动中的一种较好形式,但在家长会的运作中,大多数老师与家长过多的注重学生或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除了家长会,电话、微信平台等也是较好了解学生与子女情况的形式。家长和学校通过互相了解子女或学生的发展状况,可以给青少年一致的指导与教育。家长与老师学校相互沟通的频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外层系统主要是父母的工作环境和亲戚朋友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有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有的父母是商人、有的父母是农民、有的父母是无业游民。父母的工作环境情况各不相同,进而会给子女带来不同的影响。亲戚朋友也一样,他们的生活模式也给了青少年很好的参照。外层系统的各位参与者都应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正能量的信息,让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宏观系统是指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在这个宏观系统中政府担任着主导作用,政府在制定青少年相关的教育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时应更多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同时政府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工具广泛宣传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的相关信息,增强青少年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防范的思想,也是增强青少年危机预防意识的途径之一。

2.3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危机干预

2.3.1诊断

对于危机干预的评估,除了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AF)。作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要充分了解当事人的个体特征,尊重个体差异;(2)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诊断时,不仅要对危机干预的当事人做一个动态的评估,而且要结合阶段性的评估模型、人与环境互动模型进行评估;(3)对危机干预个体进行全面评估时要充分结合当事人的家人、老师、同学反映的信息。诊断确定之后,应计划出良好的干预方案,实施正式的干预。

2.3.2干预

(1)危机干预早期

在心理危机发生时,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会与当事人面对面的接触,对当事人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这时采取干预的平衡模式,用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在这个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倾听、接纳、情感反应、具体化等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很好地释放。然而,释放是适度的,过度的释放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同时还可以使用沙盘游戏等适合于青少年的治疗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调节。当然,这一阶段保证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早期主要起支持的作用。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2)危机干预中期

危机干预中期,当事人的情绪已得到了必要的缓解,干预者与当事人也逐渐地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不管是对于发展性危机、环境性危机还是生存性危机,前一阶段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干预者可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认知,可以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箭头向下技术、行为实验、认知连续体、理性—情感角色扮演、自我暴露、问题解决和技能训练等技术,识别当事人的错误认知,以新的更合适的信念代替原有的信念。[9]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疗法使当事人从危机事件中尽早的恢复过来。

在危机干预的中期,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也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可以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而这样一种情感支持与陪伴支持,能给当事人以面对危机的勇气和战胜危机的决心。

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的中期也主要是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支持。首先,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调配一支强有力的危机干预团队对需要的地方进行支援,特别在情境性危机时给予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以保证青少年正常的生活。其次,政府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危机的应对提供支援与帮助。再次,政府可以呼吁需要危机干预的地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应对危机。

(3)危机干预末期

危机干预末期,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当事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得到进一步的供过于提高。在这一阶段,给干预者未来生活的意见与建议也较为合适,进一步提升当事人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同样需要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配合,为当事人步入生活正轨提供支持与保障。

2.3.2追踪

一次好的干预,在基本干预过程结束之后,追踪的观察与研究也是必要的。追踪可以更好地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反复。在追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如问通过卷调查法,听取家长、老师、同学的评价,听取当事人自身的评价。结合多种方法,做出全面、综合、系统的追踪研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四个系统的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与此同时,微观系统应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教育子女、学生,提出更为建设性的意见。宏观系统应针对不同的危机类型,建立更好的危机防御体系,建立更好的积极应对危机的队伍,适时地调整方针、政策,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研究展望

3.1危机干预应走向全面,全面与具体相结合

近年来青少年危机干预的文献和实际研究也越开越多,但多数集中在学校危机干预,应更多的扩展到学校以外更多的环境中,使危机干预的预防与干预形成良好的链接。同时要集中主要力量把精力放在与青少年更为密切的环境中,全面与具体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系统。

3.2危机干预应更多的走向实践

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是危机干预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危机干预只有走向实践,只有与青少年具体的现实危机事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此,可以通过举行危机干预的模拟演练,通过心理专家、心理老师的知识与讲座,并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危机干预参与者与当事人的知识与技能。

3.3.危机干预应尊重个体差异与地区差异

危机干预的过程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当事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文化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危机干预的预防、干预、追踪的各个阶段不断提升当事人的心理素质。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危机干预尊重地区差异的一项良好举措。

总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不仅对于青少年本身有重要的影响,正如生态系统理论一样,这样一种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也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二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K.James,BurlE.Gilliland著,高申春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许奕锋.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56-58.

[3]钟惊雷,边玉芳.构建政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254-255..

[4]汪丽华.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59-62.

[5]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5-50.

[6]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244-247.

[7]刘杰,孟会敏.关于布朗分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250-252

篇10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他们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心理科学的繁荣,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趋势必将促进心理科学方法多样化和更趋科学化,从而为心理训练提供更多和更为实用、有效的先进方法。要善于依据青少年特点,综合选择那些具有先进性、互补性的训练方式,使青少年心理训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目前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以及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青少年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可见在青少年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青少年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青少年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为有效引导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需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要教育和指导青少年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要增强青少年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青少年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青少年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总之,青少年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