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自然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大自然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您好!我是车辆小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学生。
我们生长在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球上,是地球母亲母亲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然而,在此同时,我们却不顾后果的破坏各种资源,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在大街上,一些再乱扔垃圾的人屈指可数,还有一些不讲卫生的人的人随地吐痰,一个个细菌蔓延开来,使人胆战心惊。为此,我向您诚恳地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请让垃圾回到自己的家,乱扔垃圾回到自己的家,乱扔垃圾不但影响市容,还污染了环境,请市民们不要乱扔垃圾,更不要扔到海边。
2:建议市民们自己组织一个环保队,去制止身边乱扔垃圾的人,并进行教育和提醒。
3:市民们要在马路旁边多多种树,树会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
希望大家好好保护地球,让它不要破碎。
篇2
《白轮船》的创作背景及生态文学特点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与人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使世界文坛越来越多的作家焦虑不安。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思考这一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前苏联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艾特玛托夫于1970年创作了中篇小说《白轮船》,这是一部在人与大自然主题中充分渗透道德哲学内涵的作品。该小说自然情节的描述并不复杂,但在描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却让伦理道德思想得以深刻的体现,被认为是作家的巅峰之作。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个被遗弃在外公家的七岁孤儿,没有名字。孩子喜欢到山顶上眺望碧蓝的伊塞克湖,寻找一艘游弋在湖面上的白轮船。他听说爸爸是水手,于是他渴望变成一条鱼游到湖水里,上船扑向爸爸的怀抱。外祖父给他讲长角鹿妈妈的故事,那是个动人的传说:长角鹿拯救过吉尔吉斯人的祖先,但后来鹿妈妈的后代遭了殃,成群的鹿被杀害了。从此,这个地方再没人看见过鹿。小男孩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有一次小男孩突然看见了两头小鹿和一头白色母鹿,他好像在梦中,一口气跑回家,告诉了外公。可是,第二天,正当小男孩昏睡时,一声枪响把他惊醒,他看见大人们忙里忙外,孩子在棚子里看见兽皮和鲜血,再看墙根下带角的鹿头,他浑身冰凉、毛骨悚然。他听见可怕的笑声,觉得有人拿斧子对准他的眼睛,他惊恐地拼命躲闪。谁也没注意,孩子摇摇摆摆走到河边,跨进水里,去寻找他梦中的长角鹿妈妈和白轮船去了。小说的结尾是悲剧性的,但是它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激起人们维护真理、保护自然的良知。
二、生态文学的特点
生态文学是当代文学与生态思潮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它把关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一个崭新的文学现象。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为起点,从道德与精神方面探索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新内涵,来唤起人们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
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生态文学专家。当人类生存遇到困境和大自然遇到生态危机时,他哲理性地思考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艾特玛托夫在1985年2月17日第七期的《莫斯科新闻报》答记者问中曾说过:“四十年来,生活有了质的变化,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于是,有些人便自我陶醉,丧失了记忆,开始追求物质享受,而不追求精神享受。但是,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我感觉才是使他配得上活在地球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心安理得地拼命追求升官发财,一味伪善,首先要使自己不能称之为人,就像我这部小说中的一个反面人物那样。眼前的利益不应夺去我们的记忆。因为记忆是我们铁面无私的良心。而良心是绝对不允许一个人背叛他精神上的最高理想的。”作家认为,人与大自然应当具有相同的权利和地位,人们应该抛弃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与大自然平等、和平相处,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人类社会,这正是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重大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生存。艾特玛托夫从哲理的高度思考了人与大自然的内涵及关系。这是他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挑战,使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能够觉醒,表现出一种超前的生态观。艾特玛托夫通过《白轮船》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以来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人与自我的紧张关系,同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人类不仅应该对自己负责,还应对地球负责,同时还得对子孙后代负责,否则随着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类必将毁灭自身。
艾特玛托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思考
艾特玛托夫说过:“我越来越相信,小说的哲理性比重应尽可能增加,如果哲理性的比重小,而以主题的迫切性取胜,那么时过境迁,这样的作品就会失去意义。”不难看出,作家非常注重哲理探索,经过长期探索得知: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沧海一粟,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所以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附属于自然。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自然之子,应和同是自然之子的一切动植物平等相处。
艾特玛托夫非常热爱大自然, 深刻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他说:“热爱大自然和必须保护大自然的题材对我们来说非常亲切。” 事实确实如此,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生存,开始对大自然进行疯狂掠夺,包括污染环境、无序地残杀稀有动物、乱砍滥伐,所有这些行为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艾特玛托夫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在《白轮船》中涉及了这一主题,抒发了自己的见解,从人是大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两个层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
一、人是大自然之子
“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 ,“我们连同我们自己的头脑、血和肉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作者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共赢和共荣的关系,而不是征服、改造和索取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就要求人类在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尊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克服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的思想,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艾特玛托夫向来反对“万物之灵”的人类以“征服者”与“统治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反对征服和占有自然的一切行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而和谐的关系,人应把森林当做“绿色的朋友”, 把动物视为“人类的小兄弟”,这才算得上是 “自然之子”。
在小说《白轮船》中,当孩子惊喜地发现了三头梅花鹿的时候,鹿也同时发现了孩子,但它却却并没有害怕,“这头长角鹿妈妈细心而安详地朝孩子望着,好像在回忆:它在哪见过这个大脑袋、大耳朵的孩子的……小鹿肥敦敦的,又结实又招人喜欢。它忽然又抛开柳条儿,活跃地跳了起来,拿肩膀去蹭母鹿,围着母鹿转了一会儿,开始撒娇了,拿它那还没长角的头使劲地擦鹿妈妈的两侧。长角鹿妈妈静静地望着孩子。”
艾特玛托夫在《白轮船》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自然生态美景,即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整个大自然和谐友好地共处着。这正是作家殚精竭虑的东西,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流露。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始终把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认为是主仆关系,始终没有超出这个想法。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就是把人类自己同自然界分割开,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以统治者自居,却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一无是处,面对自然侵害时逆来顺受,这也是不合常规的。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些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要做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抛弃旧观念,注入时展的新内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切呢?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更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人类是自然之子。所以我们应该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大自然进行对话,理性地与大自然握手,与大自然共谋发展,共同进步。只有这样,人类生存的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生活前途才会越来越光明。
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顺应自然。因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依据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人类由于违反自然规律、不尊重自然而频频招致大自然的报复。当前人类的居住环境日趋恶劣,都是因为人类违反大自然的规律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平衡,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而掠夺大自然、残杀万物生灵、毁坏大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破坏平衡的过程,也是人性道德堕落、变异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残忍、贪婪、自私、冷酷、功利主义就会得到恶性膨胀,就会导致人的本质的蜕变和精神的堕落。艾特玛托夫把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同人道主义、人性联系在一起,把人类是否尊重大自然当做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善恶与否的标准,并把不同的人们之间因为不同的观念而引发的冲突归纳到善恶冲突的范围。
《白轮船》中描写了善和恶两类人。莫蒙爷爷和孩子是善良人的代表,他们不仅对人友善, 对自然也是和善的。莫蒙爷爷是护林所唯一一个尽心尽力看管森林的人,他说:“看管森林的人,就是不让树林受到任何损失。”他相信长角鹿妈妈的传说,把白色长角鹿妈妈看成是吉尔吉斯民族唯一的恩人和母亲,对她敬若神灵。《白轮船》中的小男孩也热爱大自然,在林中虽没有小伙伴儿与他玩,但是他并不孤独,因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朋友,吉尔吉斯古老的长角鹿母的传说滋润着他的心灵。莫蒙和小男孩儿都是与自然亲和为善的代表,是千百年来熠熠生辉的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明,正因这一点,人类才优越于其他物种,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
在小说《白轮船》中,护林所的领导奥罗兹库尔谋取私利,偷伐森林。当树林中突然跑出三头美丽的梅花鹿时,善恶两类人的态度完全相反。莫蒙爷爷和小孩尽力想为长角鹿妈妈的后代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护林所领导奥罗兹库尔等人只看到鲜嫩的鹿肉和硕大的鹿角。鹿的出现,瞬间将两类人分为善恶两类。艾特玛托夫把对待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态度,作为判断人类善与恶的标准。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每种动物的悲惨遭遇最后都以人的悲剧为结局。《白轮船》中三头梅花鹿的死让莫蒙爷爷非常痛苦;而纯洁天真的孩子,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河边,直接跳进了水里。 就连残酷屠杀梅花鹿的奥罗兹库尔,最终也没有落下好下场。他的这种行为远不止他一人所为,他只是作家塑造的“恶”的形象代表。他所做的一切既是对始祖、对自然的背叛和对传统道德的否定,又是“对神话传说的轻蔑,也是对千百年传统精神财富的弃绝”。
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及意义
艾特玛托夫对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作了更深刻的揭示,从人是自然之子和大自然是衡量人类道德的标准两个层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意义。同时,作者也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及意义。《白轮船》提到科克泰的贪婪、奥罗兹库尔的虚荣与傲慢。他还强调:“贪财、权欲和虚荣心使人苦不堪言,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支柱,无论什么时候它们都支持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大大小小的罪恶都藏匿于这个世界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人世间善与恶,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些最平淡无奇的事物中”,但是,“为什么总是恶战胜善呢?”这才是艾特玛托夫思考的主要内容。它总是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体现在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的善与恶的冲突、对抗中,总是把人的善恶与保护大自然联系起来。因此维护人与大自然的统一和谐,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间的真善美!艾特玛托夫认为,要想根除破坏大自然、虐杀生灵、掠夺自然资源的恶行,就必须树立人们心中的善意,只有善意根深蒂固,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大自然才会得到保护,人类才不会面临道德沦丧所带来的威胁。否则,人类将“由于自己的暴虐而毁掉这暴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捷进.艾特玛托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0.
[2]胡志文.生态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土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01):99.
[3]石南征.白轮船・前言[A].艾特玛托夫著.立冈译.白轮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篇3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
大自然斯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篇4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我们的精神。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我们心潮澎湃,赞叹不已,《西湖游记二则》让我们感受到西湖之美,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二)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我们以生命,而且竭尽全力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三)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它的地大物博,更要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众多古诗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等课文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地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已有之的道理。
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大自然之美就会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替代的。
(三)倾诉衷肠——报恩
篇5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华兹华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常常不是线性发展的,必须殷殷回首,以捡拾不该遗落的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生存经验,使前行之路少一些误区。探究威廉·华兹华斯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发现诗人追求精神生态、反对人类肆意掠夺自然,呼唤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社会发展与人类的责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验证了他超越其时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今人类社会良性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聆听他穿越时代的生态伦理呼唤,折服于其伟大远见,更体会到人类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
篇6
弱肉强食,这或许是人类为大自然下的一个定义。的确,弱小的生物必定是强大生物的腹中之食。但是,这环环紧扣的食物链同样是大自然的一种和谐。当青蛙大量死亡,就会产生蝗灾,残食庄稼,是人类陷入了粮食危机。从而使粮价飞涨,难免还会出现金融危机。
美国佛尔顿一条叫做马尔丁的偏僻道路上,无数的车辆背堵塞。原因是要给蛇让路。原来,建这条公路时,破坏了蛇群的“通道”。那一年,不仅屡屡发生蛇伤人事件,而且佛尔顿的北部还出现了粮食歉收,老鼠泛滥成灾的现象——原因则是蛇太少!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淤泥堆积,这也是国人打破的和谐的结果。在黄河上游,水质清澈,透明见底。但在她流经黄土高原时,成堆的泥沙泄入水中,使她变得浑浊不堪。而黄土高原在数百年前,数千年前,也是一片绿色。也正是因为人类砍伐,才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在黄河。
瞧,这难道不是典型的人类破坏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而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例子吗?
但,你思考过吗?为什么人类会去破坏食物链?破坏自己与自然的和谐?为什么人类会如此不顾自然的安危呢?
其一,许多人对食物链的认识不够透彻,不够了解。不真正明白什么才是食物链!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人类有着无穷的欲望。有人为了满足金钱的欲望,捕杀大象,残忍的用锯子锯下了象牙去买做工艺品,获取大量的金钱。当然,也有人为了享受,花重金去购买貂皮、豹皮、虎皮大衣。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去捕杀贩卖,像那些可爱善良的动物置之于死地。还有人却仅仅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而去虐待那些娇小玲珑,对人类来说毫无反抗力的小动物。当然,也有人是为了娱乐,为了自己的闲情,而去狩猎。如此多的事例,其实就是人类那无穷无尽的欲望。
但是——人类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人类有着无穷的欲望。有人因为懒于走路,而发明了电梯、汽车、火车、飞机。有人为了享受发明了按摩椅、空调等等。而促使人类快速进步的战争也同样是源于愿望——落后就要受到那些强大的、充满欲望的国家欺负。于是,不断发展、创造,建立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没有欲望便不会进步、发展。
在你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发展的同时,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在破坏的同时,也注意去保护自然,植树造林,放生动物,那么,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同当年大兴安岭的工人所说的“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户数,一手砍,一手栽”。我们也应该保护我们自己的大自然。
篇7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人有趋利避害之智,开发创造之能,所以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能与大自然处于对立状态的一种特殊力量。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清醒的人们认识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看似一对矛盾,以破坏自然环境或忽略自然环境为发展代价是得不偿失的,而尊重“自然公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例如,在学习新兴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深圳时,我引入了华侨城的创业史,华侨城的创业史其实就是一部环境的发展史。华侨城创办的第一个国有企业,是园林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栽花种树。在华侨城决策者的思维里,环境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留下“民俗文化村”内的一个海中小岛,保住“锦绣中华”内的几棵老榕树,规划师们否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甚至不惜加大投资成本。经过建设者们的深思熟虑,现在的华侨城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深圳最美的绿洲”。与此同时,华侨城也得到了大自然的回报———巨大的旅游收入,充分印证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文综课程让学生认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环境教育。
二、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本着这个教学目的出发,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融入了我国部分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资料。例如,在讲授《敦煌》的自然景观时,首先把学生带入到鸣沙山、月牙泉那“沙岭奇鸣,月泉晓澈”的神秘世界,让他们为我国拥有这一世界奇观而自豪。然后把话题一转,引入资料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受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月牙泉水位也开始逐年下降。1986年时月牙泉水域面积还有13.6亩,深3.5米,但是仅仅是在十几年后,月牙泉平均深度却不足50厘米,水域面积只有2.56亩左右,如非采取紧急措施抢救,月牙泉———这个历经千年不枯竭、风吹飞沙埋不灭的千古名泉,很可能已经消失了。
现实中的环境问题非常多,我们几乎随处可见。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界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对地球已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地球干疮百孔的伤痕,同学们警醒了,他们变得更加关注身边发生所发生的事情,对环境问题也不再无动于衷。帮助学生树立起环境忧患意识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祖国未来的幼儿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学生时代树立起的环境忧患意识将有利于他们把这一理念贯穿在她们的幼教工作中,使她们在处理问题时,永远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处理问题,从而功及后代。
三、善待大自然,引导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在这里不再赘言,伦理道德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则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善待大自然。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是阳光,它不仅能温暖自己和他人的心房,还能融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坚冰。虽然人类时常像个任性的小孩子伤害大自然,但当人类一有和善的表示,大自然就欢欣不已,并力图回报。所以如果人类不树立环境道德意识,那不仅是抛弃大自然,也是抛弃人类自己。
篇8
幼儿环境保护眼睛绿一、创设绿色世界,让孩子感受自然的魅力
在幼儿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我们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天堂”。幼儿园,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孩子们亲手播种的花草迎风摇曳;走廊里,老师们用麻绳、木棍、贝壳等制作成的壁挂精美、雅致、富有童趣;园内张贴环保标志,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让孩子们雀跃在蓝天白云下,嬉笑于绿草鲜花间,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流淌着美丽和祥和。孩子们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教室环境也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为孩子们开辟自然角和动物角,养着许多适合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小鱼、乌龟、螃蟹、泥鳅龙虾等,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利用费旧材料和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来打扮教室,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用树叶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拼剪成各种图案,用费旧的报纸做成大树。使教室更加美丽,充满绿意。
二、创设利用自然物质环境,注重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应具有目的性。如:我班以森林为主题,创设环境。首先,森林是一切绿色生命和大自然小动物生长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植物呢?其次,根据讨论结果来动手做。幼儿参与我们选择了一些废旧的牛皮纸,挂历纸拼贴大树的树干、叶片和花草。再如,在玩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春天的变化,如:小草变绿了;迎春花开了;树叶发芽了,长出来了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我们还在自然角里种了许多常见的蔬菜,饲养了鱼、蟹、小蝌蚪等等。对于这些动植物孩子们接触多了,观察多了,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引发的思维也多了,这一活动既是在幼儿的兴趣之下自发产生的,又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进行的。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社交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感受到了科学的客观实在性。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
三、家园共携手,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参与环保
利用家园互动专栏定期定内容地刊出环保教育文章,供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参阅;如“什么是绿色食物”;“多吃粗粮好”。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环保小知识,每天渗透着家长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此外,我们家长还把平时看到的环保教材收集起来,供我们参考,把环境教育渗透入每个家庭,又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知识渗透。
四、环保教育,从自身做起
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渗透环保教育,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与节日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在玩中学、乐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教育幼儿减少噪音污染,开展“三轻”活动,即:说话轻、走路轻、搬椅轻。同时,我园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天使”的活动,为幼儿准备了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每位幼儿手拿小彩旗,彩旗上面写的都是保护环境的标语:“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还为幼儿打印了环保宣传单,带领幼儿在社区街道为过往的群众发放宣传弹,告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要保护环境。同时幼儿自身也受益匪浅,在路边见到垃圾、果皮等也会戴上手套把它捡到垃圾箱里,从幼儿园里也会自觉的把果皮等扔进垃圾箱。自觉的保护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我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回家后就会忙着帮我擦桌子,擦地等,还会告诉我:“妈妈,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还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要不小鱼会死的,人没有干净的水喝也会渴死的……”另外,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东西,如果采完了,就不会再出现了,地球也像人的身体,如果挖煤留下的大坑不及时填补,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等等。教育孩子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爱护我们美丽的世界,让大家一起走入绿色的梦。
篇9
和煦的春风中,卸下厚重冬装的人们纷纷拿起锄铲,上山植树造林,绿化自己的家园。在遭遇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锐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加剧、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严重生态问题之后,痛定思痛之后的人们终于学会保护环境。过去,我们视“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为壮举;今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一个闪亮新鲜的词汇,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震聋发聩,举世关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新,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它与我们长期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人民日报》评论称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整合与超越,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塑。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我们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因为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危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之初与大自然的距离为零,但社会不断发展之后,人类逐渐从畏惧自然、崇拜自然、顺从自然、依靠自然,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最后力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主宰自然。我们居住的星球,早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生态,处处都有人为化的痕迹。当人类陶醉于自身的征服能力时,接踵而至的却是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短短200多年的工业大发展,破坏了自然界几百万年来的生态平衡,这种牺牲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只换来少数资本掠夺者的幸福,却形成了全球12亿的贫困人口和8亿食不果腹的饥民,饥民人数超出了农业文明晚期(1700年)的全球总人口。
相比之下,古人更懂得四季轮回、休养生息、天人合一、和谐共鸣的道理。古时大禹治水,遵循“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的准则,人类与其他物种分享大地。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保护生态的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儒家主张“天人合一”,提倡“仁民爱物”,孔子曰:“断一树,杀一兽,非以其时,非孝也”,《孟子・离娄上》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深刻揭示了儒家顺应天理、保护自然的生态观。
篇10
三四年前,在飞机上读到一则新闻,说美国将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大坝拆除项目,将华盛顿州内两座百年水利发电水坝―艾尔华大坝和葛莱恩斯峡谷大坝拆掉!我一看有点诧异:我们这里都在轰轰烈烈地兴建水坝,美国人为什么反而要炸坝呢?
原来,这两座水坝挡住了三文鱼的洄游路线,使三文鱼数量快速减少,此外,水库中的水是静止的,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水温升高,氧气减少,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坝上游三文鱼的栖息。因为三文鱼数量的减少,也影响了当地以鱼为食的黑熊和老鹰等其他动物,令整个生态链断裂。与水坝带来的利益相比,美国人还是觉得生态被破坏的损失大,另外,考虑到老旧水坝的经济效益在降低。而维护成本的费用在提高,经过20年的讨论和决策,当地政府还是做出了拆坝以复原生态的决定。
这则新闻让我不胜唏嘘,我感觉在人类活动与大自然运行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时间差”,前者经常不顾及后者更为长远的因果链而自行其是,然而最后还是要服从大自然的尺度和法则―大自然一定比我们看得更远。而恰好是在这一点上,引发我们对老庄思想更为深切的关注和共鸣。
上篇曾经说到,感悟老庄,第一个感觉是美,美轮美奂!第二个感觉呢?就是时间上的无限延展性,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天长地久”。感悟老庄,我们的生命尺度和时间感觉,我们看问题的眼光,似乎是换了一个特大号的坐标,顿时变得极其悠远、深邃。
过去, 人们都说黑格尔的哲学里充满了“历史感”。其实,如果说历史感,老庄要幽长而深远得多,他们都是“神游于物之初”的圣人。
说起来,单单就凭这两点感觉(“美轮美奂”与“天长地久”),我们就应该好好感谢老庄,是老庄让我们知道宇宙间还存在如此美妙的隐秘秩序,并且由于顺遂、融入这个美妙的隐秘秩序(道)而无限地延伸了我们的生命。
读老庄,有些人感慨:老庄那么玄妙的思想、那么高远的意境、那么博大的气魄,我们难以望其项背呀!我们如何才能窥其一斑呢?有些人困惑:老子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①,这不是太无情了吗?有些人则不解:圣人为什么要倡导“无欲无知”呀?怎么理解“无为”呀?怎么理解“不言之教”呀?为什么要“不争”呀?我们无知、无为、不言、不争,那还怎么体现我们生命的主观能动性呀?那人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呀?
我以为,诸多的感慨、困惑与不解,与时间尺度的差异有关,所以,要深切地理解老庄,需要从贴近、体会老庄的时间尺度入手,否则,我们很难进入老庄的境界。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尺度,或者说一般生命的时间尺度,与圣人的时间尺度,是迥然有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看问题与圣人看问题,便有了巨大的差别。
在大自然的时间梯度上,万物各有自己的时间尺度。蜉蝣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昆虫了,它从变为成虫时(出生之时)起,一般过不了几个小时就死了。无脊椎动物里,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寿命也是以小时来计算的,最多不超过一昼夜。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据说是一种弹涂鱼,寿命不到一年。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1]小年(短命)与大年(长寿)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小知(小聪明)与大知(大智慧)的差别。为什么“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为什么“夏虫不可以语于冰”?都是因为时间尺度的差异。
俗话讲“圣人争千秋,凡人争一时”。圣凡之别,很大程度上是生存与思考的时间尺度的差异。凡人是以他的物理时间尺度来存活的,他的自然寿命不过百岁,所以他就很容易产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慨,很容易以百年的时间尺度思考问题、安排人生;我们人生的种种恐惧、贪婪、焦虑、抑郁,我们惯有的躁动、短视行为……盖源于此。假设我们能够活一千年、一万年,我们还是现在这样的活法吗?圣人就不一样,他们不只活在自然性命里,更活在用意识的开悟创造出来的第二条生命―“慧命”里。在圣人看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他们是以天地的时间尺度、以万年尺度来思考问题、安排人生的,他们的从容、悠然、淡泊可以由此得到理解。
庄子在《齐物论》里,把古之圣人对时间的无限超越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3]第一,是“无物”状态,生命活在尚未有物质生成的那个时间点上,先于天地而生,这是“至矣尽矣”的最高境界;第二,是“有物而未分”状态,生命活在有物初成、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的时间点上,与万物一体,这也是非常高的境界;第三,是“有分而无是非”状态,生命活在物质出现不同的形态,但万物和谐共处,根本没有是非善恶概念的那个时间点上,这当然也是极其难得的境界。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圣人在时间观上达到这个“万年尺度”的呢?也就是说,他们究竟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以达到这个境界的呢?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庄子所说:“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4]这是理解老庄之所以能够以万年尺度看待社会与人生问题的关键。“常无有”是什么?常无有就是以无有为常道,为宇宙终极、永恒、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道。这是理解老庄的总纲。
老子讲,道的精妙在无有叠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① 无有,是宇宙间最基本、最基础、最普遍的矛盾关系,它“先天地生”,创造万物,充斥于天地之间,即“无有入无间”②。这就是说,森然万物,大到须弥高山,小到芥子沙粒,都包含着无有这个矛盾统一体,都包含着那个来自“天地之始”而“生养万物”的永恒能量所赋予的构造信息。
无有入无间,这个“无间”,包括一切物质形式和现象,既包括一切空间,也包括一切时间。时间中一样也有“无有”。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句话“一朝风月涵摄万古长空,电光石火包容亘古永恒”。这意味着,一切现存的物质现象都是源于永恒、包含永恒的,都隐含着永恒构造的信息和密码。这当然包括我们人类。可以说,每一个物种都有不凡的来历,每一个人都是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
圣人如何能够以天地的时间尺度、以万年尺度来思考问题、安排人生?答案就在这里:我们其实都在“天地的时间尺度”里,都在“万年尺度”里。圣人知道,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都与那个开天辟地的宇宙能量息息相关,你的生命里原本就有永恒的力量存在;你的性命断断不是“百年之身”,而是不折不扣的“万年之躯”!剩下的问题,就在于你能否意识到这一点。这当然需要智慧和领悟。当人们完全回到内在,回到“物之初”的状态,内外部自然就合一了。这时候,“我”已经消弭,天在起作用,有一种超越人的更加伟大的力量通过人显示出来,这即是天人合一,更准确一点说,是“以天合天”。
当我们理解了圣人这样一种以天合天的万年尺度的时间观,我们或许多少能对老庄玄妙的思想、高远的意境、博大的气魄有所领悟;我们或许多少能明白一点老子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运行,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社会规范为转移;我们或许多少能感受到圣人倡导无知、无为、不言、不争的初衷。
当我们理解了圣人这样一种以天合天的万年尺度的时间观,以百年的时间尺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确定性的价值定向,可能就不再那么坚不可摧,可能就会有所松动;我们就可以不再执着,不再孜孜以求于固有的狭隘的价值,而放开自己的视野和胸襟,与天地共舞,获得更广阔的生活意义与生命内涵,活得更洒脱一些、放旷一些。那才是人应该有的状态。庄子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5]。即是说,人们过分的厚此薄彼、价值定向,并不显示道的自然运行,而只是表明道的亏损,其根源,在于人的偏爱与执着。说到底,我们所孜孜以求的价值,在圣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必要那么较真。你的学问、你的功业、你的资产再大,以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也如同“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6]。庄子还举了“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7]三个例子,说“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8]。这是说,像他们三人那样也算有所成就吗?如果算,那我也算有成就了;如果不算,那大家都不算。其实,庄子的意思是:大家的那点成就都属雕虫小技而已,都算不了什么,不值一提。
当我们理解了圣人这样一种以天合天的万年尺度的时间观,我们对与大自然的关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看法,就会自然发生改变。例如,我们经常说要“保护自然”,这话乍一听,很美很高大上,俨然我们是大自然的保卫者和掌控者。但这是真的吗?
不错,我们是在破坏自然,而且破坏得很严重,但是,说到保护,我们保护得了自然吗?换句话说,大自然需要我们保护吗?大自然自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和修复方式,而且一定是最合理、最绝妙的方式。只不过,大自然的自我运行和修复,是一个宏观尺度的事情,以千年、万年为时间周期。说白了,人类破坏大自然,对于大自然本身而言,并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你不用太担心它;所有的不良后果,其实都是针对人类自己的!人类再大的破坏力,对于大自然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它有足够的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周期内(顶多也就是几万年吧)自我修复。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有利于养育这个星球上其他更多的居民。说到底,真正需要保护的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自己!究竟是保护谁?这还是要说清楚!大自然“大美而不言”,它当然不会提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要清楚?否则,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夏虫不可言冰,因为夏虫从来没有到过有冰的季节。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也是不可“言冰”的,因为地球上曾经发生的关于“冰”的故事,我们闻所未闻。说人类来保护大自然,跟夏虫说“我们一定要保护人类”一样,总不免感觉有点太萌了!大自然的运行方式和修复方式,远在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之外。以人类的方式“保护”自然,一定是按照人类的目的、利益、能力来实施的“保护”活动,大自然会感觉可能和舒服吗?类似的问题是:如果以夏虫的方式“保护”人类,我们会感觉可能和舒服吗?
大自然于万物有道有德,生之蓄之,不盈不亏,“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你愿意怎么利用它所提供的那些个资养,是你自己的事儿,它可不替你操那个心;它既不需要你感恩,也不需要你保护。这就叫“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应该尽可能以大自然的法则和尺度来对待大自然,而不能以人类之心度自然之腹。与其说“保护自然”云云,不如说要为人类自身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多操一点心,多加一点“保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