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
篇2
生态权:农民的基本生存权
生态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在所处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所拥有的各项权利总和。农民生存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是农村生态系统的拥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维护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农村生态系统,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存的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农民没有生态权,农民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态权遭受破坏,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基础,是农民的基本人权衍生的权利,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存,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连接点,只有享有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监督权、利益享受权、生态保护权、生态发展权和选择生态系统的权利,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农民生态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其一,生态安全权。生态安全权是农民生态权的第一权利,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间,农民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生态系统供给,生态安全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态权。其二,生态利益权。生态利益权是农民对所处生态系统利益的享有权,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三是生态选择权。农民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因此,在合法的途径和条件下,农民应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的选择权利,就是农民自己为了生存,可以选择哪个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四,生态保护权。农民应该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跟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权对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求赔偿或补偿。
生态权: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权益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保证,同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自然生态和谐,没有生态权,农村的自然和谐环境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权利保障的要求。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他们的权利衍生于生态权,没有生态权,他们就不能生存,其他权利也不再存在。保障农民的权利,必须有生态权作为根据和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社会,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最大和最亲近的环境,生态变迁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发展,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理当可以主张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之权利,有维护新农村生态平衡的力量。
2、是构建和谐生态农村的保证。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生态和谐是农民的夙愿,特别是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日益显得紧张,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资源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农村生态有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环境恶化向农村的转嫁,这种转嫁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和谐的建设。因此,给农民以生态权,是农民有权利抵制城市生态恶化的挤压,能够使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为构建农村生态和谐提供权利保证。
3、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供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村生态问题不是农民本身造成的,也不是农民自己引起的,而是农民生态权缺失引起的。农民是农村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但是,由于我国农民至今生态权缺失,农民不能拥有保护农村生态的权利,眼见生态环境被破坏却无能为力。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权在国家,环境保护局代表国家行使生态保护权,环保局本身的权威有限,在加上其对农村的监管有限,还有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的行为都以城市建设为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项目。因此,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量不足。只有赋予农民强有力的生态权,农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才能抵制来自各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建立起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
4、为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增强主体力量。生态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基础,生态平衡不是政府单方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组分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大事。维护生态平衡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农村生态的平衡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为农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本营。当前,我国主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保护生态系统,没有赋予社会广泛的生态保护权利,这就造成了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弱小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资格,没有形成主体力量。因此,只有赋予农民保护生态的权利,使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切实保障农民生态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农民对侵犯自己生态权的行为缺乏保护的主体根据,因此,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自己没有保护的力量。这种理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只能由国家统一行使保护职权。这种理念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主体的日益多样化,仅仅由国家保护的机制也日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公民自力保护环境的权利,让社会所有公民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农民环境保护的权利,使农民能够对自己的环境权利进行自力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也是农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还是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2、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我国过去在地大物博的环境观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农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被错误的资源观隐没。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农民生态权利意识,是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生态权是现代社会里日益重要的权利,对于当代农民,生态更加重要。我国农民保护生态权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自主保护意识不够强。生态权是一项随着生态危机而发展和凸显的权利,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因为生态危机不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生态权也没有觉醒。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日益被生态危机影响,农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态权利的重要性。我国农民要求生态权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生态维权意识急剧上升,有农民和政府要生态权的,有农民不准企业上马的,不准企业开工的,但是,自主保护的能力和力度还是不够,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生态权。
3,完善农民生态权保护的法律,为农民生态权提供保障。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法律几乎都存在于环境保护法律之中,可是环境保护法律还只是恢复性的保护,没有建设性和超前性的生态保护。对于农民自主保护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缺乏法律保障。近年来各种在农村的项目开发、工业事故等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农民没有相观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只能由国家进行行政处罚,并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也缺乏相关依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明确赋予农民自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权利,为农民生态权的行使提供平台。
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
0引言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标,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部署内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内容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以及施工建设来达到提供给居民以理想、安静、舒适等交通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建设,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改善土地相关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城市景观保护现状概述
我国经济的腾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相应地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河流而相应改变。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们在追求美丽景观的过程,日趋漫长。特别是官僚主意以及暴发户特征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的景观缺少人性化考虑,在景观设计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种视觉效果,而对于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其他环境因素,欠缺考虑。在景观改造过程中,没有遵循景观保护原则,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指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开展适当游憩活动的城市自然遗留地,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必须保护生态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生物个数,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在内的,具体分为物种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它们是构成生态环境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城市生态多样性,无论是基因、物种,还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某种和谐的联系。作为人居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必须明细景观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最大利之外,还不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原则,不能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自然遗留地的物种特性。
2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2.1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转2.2生态景观保护设计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必须组建生物基因库以及城市种子库,便于对生物进行离体保存。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笔者认为,植物园、动物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过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标本,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②保护中几乎没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应(habitat.resonsive)发生,所以这种人为控制的种群往往无法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③受到保护的种群其遗传基础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个体以使之表现出广泛的基因型;④保护还依赖于政策和资金的持续稳定,但这远没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将动植物物种与野生的群体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其结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这样并未起到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规划方法,实现最优化保护效果,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园以及生态园的数量。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法在早前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对于濒临物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第二种方法是从源头来避免濒临物种的产生,强调的是和谐发展,即全面联合景观系统以及生态系统,让各物种以更好的状态来生活于生态系统中,或适应新的生态系统。从实际效果来说,从物种保护这种单一的保护来看,这种做法有待改进,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只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护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改善事后的环境,人为地构筑适合物种生产的环境。而生态景观学最优化景观保护是以最优化模型为基础,从事前控制出发,充分考虑生态和谐因素,建立适合物种生物链的生态保护模式,是城市景观保护中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环节,所以,以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3结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新晨:
参考文献:
[1]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9).48-50.
篇4
论文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环境立法 改革完善
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对的环境状况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认清楚自然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推动环境立法的有序进行,做好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内涵
生物多样性定义众多,内容广泛,包括了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它是地球生物资源丰富性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生物多样性也是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构成。其中的物种多样性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形式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命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众多的生产和生活原料,维持生物多样性能够保证食品物种的丰富和材料来源的丰富。同时,生物多样性还能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从而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还有益于保持地球物种的丰富多样,保护地球生命物种的基因库。防止濒危物种带来的生物基因库匮乏。
二、环境恶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退化,物种多样性锐减
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 ,不合理过度开发利用引起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森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沙化,湖泊湿地减少,河流干涸以及水体污染等多种原因造成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同时加上滥捕、滥猎,导致我国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濒危物种逐渐增多。
(二)遗传基因多样性受环境影响而降低
大量的动植物资源丧失,必然会导致遗传基因的减少,从而导致遗传基因多样性降低。长期的保护不利和过度开发,我国众多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以野生水稻为例:早期调查中的野生稻分布点已经由16个减少到现在的3个,分布面积也大幅缩小。
(三)环境恶化造成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丧失
环境恶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尤为明显。大量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生存环境,草场变耕地,山林成农田水泊,导致原来的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系统内的生物构成和生存方式发生变化。此外,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改造成人工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系统单一,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也导致生物物种多样性大量丧失 。
总之,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我国现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迅速丧失。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物种的减少,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由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为生态多样性的丰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环境立法的意义
(一)环境立法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使得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生物物种安全涉及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与环境保护关系紧密。这就使得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成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 。
(二)环境立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需要素。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需求,对环境的破坏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加剧,导致濒危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长期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求。只有通过相关的环境立法,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为众多的生物存在创造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资源,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三)环境立法是健全我国法律保护体系的需要
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使得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建立一个健全合理的法律保护体系,能够从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同时使具体的保护工作能够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填补了法律空白,也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立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思想。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发展预期,需要有符合发展规律的发展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指导。
(二)环境立法坚持物种平等原则
任何物种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欧冠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无论物种的生命形式和功能大小,都应该得到尊重。人类与其他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应该是互相平等相互联系依赖的关系,我们要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合理性和平等性,不能自居高等,要通过科学细致的环境立法,保护物种共同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物种间的平等协调发展。
(三)环境立法要结合地区实际状况
自然生态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呈现出多样的地域特点,衍生的生物链、生物物种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存在其他地形下没有的独特动植物资源,沙漠环境中的生物物种和生态链也与平原地区差别很大 。因此,要针对各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研究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四)环境立法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可参与性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很大,从而显著改变了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主要就是控制好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以避免产生生态破坏。在制定环境法规时,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特性,以明确地法规制度控制当前活动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同时,从方便居民活动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地区居民发展特点的环境保护法律,从而引导居民科学合理地开展日常活动达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如果制定的法律与当地的实际状况不符,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都会降低,限制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环境立法要注意吸收借鉴先进成果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环境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国际上已经取得的环境立法工作成果,我们应该积极引进运用以完善自身的立法工作;对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教训也要相应地吸收借鉴,防止类似问题的产生。此外,引进相关人才,促进经验技术交流也是加强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在吸收借鉴当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不能盲目照搬,要重视理解消化 。
五、环境立法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环境立法存在的相关问题
1.环境立法目的不明确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现行的环境立法工作比较注重对于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忽视了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立法目的不明确造成了后续的环境法律制定工作重心偏离,制定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从而影响法律法规的执行实施效果,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不力。以往法律片面注重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而不是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这样的认识需要改变,要从宏观上树立系统保护、全面保护的长远保护思想。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现行的法律条款制定的时间较长,已经落后于现实发展需要。陈旧的法律规定不符合当前的工作条件和实际状况;部分法律只有大略的规范,缺乏明确可依的具体条文规定,造成具体实施困难。此外,一些地区性的环境保护法规与国家性的法律不协调一致,甚至产生矛盾。这就造成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工作难以开展,取得的保护效果不明显。
3.环境立法在多领域存在法律缺位问题。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个别的环境问题进行法律规定,没有系统性地对整个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整体协调规划,造成一些重要领域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不完善。比如对进来突显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和基因库保护问题都缺少系统合理的法律规定,导致相关工作不到位。
4.法律执行机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法律执行效率低下。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等问题,而且相关检查部门、执法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协调管理不善,权责划分不清晰且缺少必要的执法条件,这些问题共同作用导致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难以实现,对产生的有关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或者处罚不当,妨碍了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二)改进环境立法工作的措施
1.纠正环境立法的目标偏离,完善法律规定 。从环境立法目标认识上,加强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制定全面规范的法律条文切实指导相关工作的实行。对不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的陈旧条文及时修订,使得制定的法律条款能顺应自然生态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实际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法律以指导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填补法律上的空白。
2.制定明确清晰的法律条款,提高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粗略笼统的法律规定严重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得环境保护法律执行困难,影响了法律规范纠正作用的实现。规定清晰、权责明确地法律法规,能够提高实际运用中的执行效率和实际效果,更好地促进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3.健全法律管理体制,加强法律执行落实。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需要健全的管理执行机制来落实施行。因此,环境立法工作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执法,使得制定的法律能够有效执行、违法者得到追究惩罚,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保护生物多样性。
篇5
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1.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孤岛,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触角伸向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空前加大.
这些发展特征使得生态问题从以前人们认知的城市或乡村个体的局部问题拓展到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此时,不是一个城市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就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二流的区域环境孕育不出一流的城市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统筹城市、乡村和生态空间协同共进.
2.2生态规划必须同时满足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需要
2.2.1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仍然要贯彻此精神(3].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才处于中期阶段的前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要务,限制经济发展的生态规划是不合时宜的,也是难以落实的.
2.2.2保护特珠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空间
目前,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的控制角色逐渐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更加强大,此时生态规划必须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传统区域、城市规划在生态方面的缺陷
受工业化时期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影响过多,我国传统规划体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或者是以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并且主要以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以发展为重的规划方案在地方政府还是具有一定执行力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偏重发展的规划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生态规划在空间的落实情况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被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牵着鼻子走,为了总体规划内容的完整性,所做的生态专项规划也只是“有名无实”的附属品.甚至很多规划中,总体的城镇建设扩张、产业布局方案已经形成定论,要生态规划从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来为总方案提供支撑.另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傲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区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但是由于其对发展的限制,勾画的完美图景根本得不到实现.
4自然生态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过于理想化
所谓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规划川.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对乡村景观、农业用地和生态空间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之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正成为威胁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提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的地位,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反规划”将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
可以看出,“反(逆)规划”类似于空间管制,主要是针对生态战略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进行控制,这种偏重于生态保护的初衷会使得实践中出现管制与发展的矛盾.其结果要么是给发展戴上“紧箍咒”,要么是“生态优先”根本无从落实.
另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而是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规划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次序,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仍然是主流,生态规划又与城市规划相脱节,因此缺乏实际效力,致使美好的生态规划图景终成空.
5与空间管治相结合—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出路
不管是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传统城市规划还是“自然优先”的“反规划”都是一种极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只是其发展方式是节约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在这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人诊释,只是由于其规划目标体系太过庞杂,从学科体系、资料收集、规划人员出发的知识结构等都远远超出了“生态规划”所能达到的境地,以至于在城乡空间难以落实.
但是,如果精深的生态专项规划和广博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融合为相互反馈和协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各自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态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味保护,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设发展规划,考虑生态的需求),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有学者探索和研究[[n.笔者通过对规划的实践总结,结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空间管治是城乡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的重要结合点,解决空间管治(其实质是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的意志体现)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各自为政的病疾,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5.1规划原则
5.1.1整体性原则
从保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要求出发,统筹城乡空间生态保护区体系,融城郊绿化、田野景观、生态用地于一体,构筑大地园林景观.芒福德特别强调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对城市生存的重要性,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61.
5.1.2重要的生态资源首要保护原则
虽然这种方法提倡生态优化发展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进行,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生态战略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还是要强制性保护的.
5.1.3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发展初期};.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来看,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像《增长的极限》中悲观地主张“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增长(零增长)”;也不能像《没有极限的增长》中过度乐观,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s].因此,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除了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还应该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1.4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总的空间管治框架下,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城乡空间自然斑块、廊道、网络、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尽可能通过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将相邻保护区连接起来,在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防止生境破碎化,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的方法—经济敏感性和生态敏感性盛加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植被、水系、坡度、高程、农田等自然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等级,赋予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自然生态敏感区划.生态敏感性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保护,不适合经济开发建设.
经济敏感性的实质是对投人产出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经济投资、资源占用的条件下,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敏感性愈强的地区开发的潜力愈大.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一般可以选择经济实力基础、产业基础、城镇建设基础、交通区位条件等因子,分级赋值,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分区和经济敏感分区(发展潜力分区)协调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建设、产业空间的协调,结合一般的生态目标(生态总量平衡、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建设空间隔离带等)进行总体空间管治规划.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再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5.3生态规划与空间管治相融合的编制步骤
这种融合不是把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简单地归拢在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仍然是分工明确的工作组,只是他们对各专项的分析、评价、方案是要相互反馈和循环前进的.
5.3.1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翔实的资料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演替过程分析等工作的关键,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十年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实际规划中,经济发展资料往往比较充裕,而自然生态资料显得匾乏和不成系统.因此,生态调查往往需要反复的补充调查(调查目的逐渐明晰,需要的资料逐渐具体化),需要书面资料搜集、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当地高校相关研究所座谈、当地居民调查等多种途径.
5.3.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对区域内生态演替过程分析、重要生态资源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等,以了解和认识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该过程为区域重要生态资源强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空间管治提供参考、也是最终的城乡空间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5.3.3经济分析
主要是经济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哪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最大、投资回报率较高,不仅能使经济发展相对集中(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高投人、高消耗、低回报的随意建设与开发),又能使经济集中在效率制高点.如前面所述,经济分析如同生态敏感分析一样选取一定的指标,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区域经济敏感分区图,为空间管治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5.3.4空间管治区划
主要是结合生态敏感分区与经济敏感分区,作出城乡空间总体管治分区.其中在生态分析与评价步骤中确认的重要生态资源,在这里要首先强制性作为生态保护空间.
5.3.5生态规划
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之下(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简单的服从于发展,空间管治本身已经充分结合了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敏感分区),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设想.
5.3.6融入区域、城市规划
从前面可以看出,生态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其灵魂已经融人了区域、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空间是相互反馈和协调的,在最后把规划成果(也是表现形式)融人总体规划中,完善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便于城市管理者执行.
5.4城乡空间生态规划落实的政策引领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对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创新现有的规划实施体系,针对性地建立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使生态规划实效得以保障[2].本文所提倡的以空间管治为结合点,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引领全区域不同行政主体、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5.4.1政绩考核差别化
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至上”,如果继续如此,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行政主体都在大搞工业,形成遍地开花式的污染;从全区域城乡空间高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也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同功能定位的行政单元其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有所不同.
5.4.2生态环境准入门槛差别化
根据不同空间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意向,通过规定性政策限制和税收差别引导两种方式,实行差别化的生态准人门槛.
5.4.3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因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需要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开发;生态保护;设计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包括灌溉、发电防洪,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实际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消极的影响,难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此,必须对水利水电开发中的生态保护设计进行优化,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水利水电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得加大的发展,在规模与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一直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实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方面需要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然而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却存在轻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问题,这就使得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保护工作并不到位,进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与研究予以高度重视,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去。
生态理念指的是生态保护意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注重生态理念的运用,如此才能够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的实现。生态理念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然而其自身的区域性与局限性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因此,在实际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理、人文等,实现其定位,进而取得良好的成果。针对有的主导生态的功能应结合生态功能与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其底线应以自然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为准。水利水单工程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该地区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加以严格控制。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缺失,那么造成生态失衡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其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必须实现度生态理念的充分运用,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环境利用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高。
2.水利水电生态保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生态保护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而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其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介绍如下:
2.1 流域综合规划与规划环评的滞后性
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环评应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统筹、协调与保护,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布局,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现阶段我国在流域综合规划方面存在滞后性,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存在空白,因此就谈不上站在河流整体角度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以明确,难以实现对生态保护目标的统筹考虑。
2.2 缺乏先进的生态保护技术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例如一些电站建设中的分层取水、过鱼设施以及生态泄流等,然而我们却很难评估其有效性。例如分层取水,其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并且大多应用于单项工程研究中,针对共性与基础问题的研究基本空白,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位置设置、调度方法、效果等等。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冷水下泄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其解决方案需要极大的工程量。
2.3 生态调度研究有待提高
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方式的改进,在工程的统一调度管理中引入生态调度,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生态调度的目的是根据补偿河流生态系统对水量、水质、以及水温等环境需求,采用科学的调度方法,使下流流量人工化、下泄冷水、过饱和气体等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得以环节,进而实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全面管理,基于河流自然径流的修复,经过数十年的生态调度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近几年来,尽管我国水利水电设计单位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中开始对生态调度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受限于薄弱的基础研究,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生态调度的有效性的实现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水利水电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生态化的水文资料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基于水文资料发展的,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监测中,水文资料也是工作人员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水文资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建设规划中已经纳入了生态文明。其中水利水电设计也不例外,相关部门与机构应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为设计员工提供学习渠道,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理念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人事与深入的理解,促使其在水利水电设计中能够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并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对工程的合理设计,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应打破传统模式,在水利技术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这类环保水文资料的建设与发展,以支持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
3.2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能适应水利水电设计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水平低下,实际经验匮乏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等。其中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水利水电生态保护设计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使得工程设计与实施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而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强化工程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促使在设计中实现对生态理念的融入,在保证工程质量与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生态理念得以最大限度的运用,如此不仅能够提高水利水电的工程效率,同时也是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3.3 强调城市生态环境与综合功能的结合
城市基础实施建设中就包含了水利水电工程这一重要内容,在进行城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应对综合功能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包括交通、航运、旅游、发电、调水、防洪、生态等等。城市河流的作用为维持城市生命系统,使城市热岛效应得以减弱,其具有的枢纽作用对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河湖生态功能的开发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实现对河湖自身条件与优势的充分利用,使功能得到完善,并完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河道设计中,应对兼顾储流与泄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设计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其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实现水利水电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保证水利水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东胜,彭静.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实践与启示[J].中国水利,2007,(2):29-31.
篇7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 资源 开发保护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本质及遵循原则
循环经济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以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来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经济活动,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向,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态规律,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际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针对输入端的,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而达到尽量节约资源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则:目的在于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地使用产品,延长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成为垃圾的时间;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
2.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旅游新时尚,生态旅游的主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区域的向往,保护其资源与环境;二要考虑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使经营者意识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并重性,从而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使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与传统旅游最本质区别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此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如下定义: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系。建设生态旅游
城市,必须要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进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1.两者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理解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里已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现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将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于旅游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环经济之路。
2.两者都以生态经济为实质内容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率先触及了循环经济的实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生态旅游无论其核心理论、支撑理论,还是相关理论都体现出其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实质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生态化。
三、生态旅游城市的循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无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倡导的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城市的循环结构系统,并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睦循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质量,又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城市旅游资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从而使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
1.重视对城市旅游生态的综合保护
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另外,还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应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保护城市旅游资源,必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己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各城市及其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良胜循环。
2.重点保护城市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遗产
城市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大众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名胜古迹、建筑景观不一样。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历史遗留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风貌,加强各名胜、景观、景点的防火、防盗、防腐蚀等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人们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游客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是城市的旅游环境,它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并在不断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争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讯,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进得去、出得来,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加强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游能够做到依法加强管理,从而保护景点、景区的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正泰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广瑞等: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篇8
一、“积极保护”理念的践行
保护是目的,利用是手段。不利用或利用过度,保护都将无从谈起。一方面,为保护而保护,是一种消极保护。如果只讲保护,不求发展,将当地百姓的生存、发展置之不顾,甚至把它推到保护的对立面,那么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盲目求发展,是对消极保护的一种惩罚。如果只求发展,不讲保护,不尊重当地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和企盼,就会使“石头经济”、“黄沙经济”等泛滥成灾,保护最终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西湖景区内违法建筑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环湖周边工厂众多,景区规划不尽合理,湖水污染极其严重,水质一度沦为“劣Ⅴ类”,西湖景观面貌频遭蹂躏,生态环境处于失衡边缘。为此,杭州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秀美的山水是西湖生命的源泉”;“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态和环境效益”;同时提出“‘淡妆建筑设施、浓抹花草树木’要求,强调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在西湖综合保护过程中,杭州市践行“积极保护”理念,强调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二、西湖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
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迈入新世纪,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逐步到位”方针,通过疏浚底泥、截污纳管、溪流整治、生物防治、引配水“五管齐下”,大力推进西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将西湖水环境保护建设推向了历史新高。2003年,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的西湖引水工程,从钱塘江引水注入西湖,使西湖日引水量达40万方,年引水量达1.2亿立方米,实现了西湖水“一月一换”,西湖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透明度从以前的50厘米提高到73厘米;采取底泥疏浚、截污纳管、生物治理、溪流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综合性治理措施,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使西湖形成了清水草型湖泊、清水池塘、浅水沼泽、溪流等生态系统,极大地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例如,“西湖西进”新拓水域、恢复旧貌,使西湖经历了一次超越性的历史复原;“五水共导”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力改水体弱者态势,真正实现了杭州与西湖“城水合璧”;长桥溪生态公园、小南湖等局部建设,成为西湖水域治理与美化工程的特写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这项工程搬迁大批污染企业,拆除违法及有碍观瞻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住户2791户,减少景区人口7021人,使景区建筑和人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疏散;综合整治景区内农居点、民用房及单位建筑物立面和道路沿线,全面实行截污纳管。通过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变了西湖环境污染严重状况,显著提升了西湖综合环境质量,大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品质。例如,在杨公堤景区建设中,整治农居点和单位建筑物3万多平方米;在新湖滨景区建设中,对景区内和延安路东侧自解放路口至凤起路口所有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整治;在梅家坞茶文化村建设中,对154户农户和6个单位的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整治。
环湖交通改善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建设西湖核心景区交通“二环线”,将大量车辆挡在了西湖核心景区之外,并在黄龙体育中心设立旅游集散换乘中心,实施旅游“黄金周”本地车辆进入西湖景区实行“单双号”通行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在减少和控制西湖景区交通流量、改善西湖景区大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和环保出行方式,率先在西湖景区推出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提高自行车这一“零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率,使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得以有效控制,明显改善了西湖景区交通状况和大气质量,为打造“绿色杭州”、“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生物综合治理工程。这项工程采用湖西一带原有生长植物,并引进亚洲苦草等新品种水草,吸附河床底的淤泥,吸收湖水中有害重金属,消耗水体中二氧化碳和氮,抑制了藻类繁殖,净化了西湖水质;结合产业结构和业态调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使水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老湖区采用直立式挡墙,硬质护底,以两岸绿色景观点缀;新湖区以自然为主,采用生态材料如自然护坡、抛石、堆石处理,局部段采用松木桩,且护坡上种植本地草种、树木等。湖区分为浅水区及深水区,游人不可接近的地方,仅限船只通过,这为鸟类创造了自由休憩空间和良好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在杨公堤景区新挖水系,养植水生植物,栽种70余种、约100多万株水草;茅家埠片区水域通过拓宽河道水体,原貌得以恢复。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这项工程按照“淡妆建筑、浓抹花草”原则,新增绿地100余公顷,建成部分生态湿地,种植水生植物60多个品种;景区、道路两侧电力电信杆线“上改下”,配置以高档优雅的灯饰,进一步美化了景区环境。例如,通过拆违还绿、拆迁还绿和绿化配置,杨公堤景区新增绿地80余万平方米;通过还路于绿、还房于绿,新湖滨公园绿化面积4.14万平方米;梅家坞茶文化村拆违还绿2070平方米。
三、西湖生态保护的成效
通过引水治水、截污纳管、底泥疏浚、绿化美化、拆迁搬迁等有力举措,西湖周边地区人口和建筑密度大幅下降,环境污染大量减少,“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西湖水质显著提升,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使“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得以保护,“真山真水园中城”的杭州城市特色得以凸显,实现了人与自然,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夯实了西湖申报“世遗”和杭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如今泛舟湖间,清澈湖水拍叩杨柳岸,水乡风情洗尽尘世烦恼,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虽然在湖西地区增加了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但由于坚持了“积极保护”理念,实现了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与利用共赢,修复了西湖生态,保护了自然景观,真正实现了西湖的可持续发展,使西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赞誉。风景名胜区专家顾问王秉洛认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由园林建设提升到生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在考察新西湖后说:“我一生都与自然打交道。以前我认为杭州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可能不符合申报标准中‘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这一款项。现在我完全打消了疑虑,这里的人类、昆虫、自然等已完全融合,西湖正是人与自然的完美杰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考察西湖景区后,对西湖水质的变化、西湖生态的恢复赞不绝口,特题字“绿色西湖,生态家园”盛赞西湖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将杭州定位为发展生态郊游的好地方、天然抗击病患的好场所、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城市。
四、建设西湖生态文明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公众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推动西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途径,大力倡导“积极保护”生态理念,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法规。以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进而彻底转变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传统价值观,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使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将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制定行动计划,出台生态保护政策。打造“生态城市”是杭州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西湖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专门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为顺应世界时代潮流,切实保护西湖生态,我们要结合世界环境保护公约的实施,将西湖环保确定为优先发展区域,抓紧制定西湖环保政策与行动计划,明确相关领域、行业的生态化发展战略、步骤及目标,制定并实施系列鼓励政策,为加快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速西湖生态化进程提供政策保障。
(三)加强生态立法,健全环境法制体系。社会法制是保证西湖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与条例,使之自觉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为此,我们要加强市民的生态法制教育,拓展环境法学的研究视野,根据杭州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制订实施西湖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纲要、法规,建立健全符合西湖生态发展规律的法规综合体系,使西湖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真正实现法律化、制度化。
(四)设立职能机构,构建环保网络系统。职能机构和网络系统,是西湖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要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环保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和监督西湖生态保护战略的实施,同时为推进公众环保教育提供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城区的合作,建立西湖环境保护伙伴关系,构建全面、立体、动态的环保网络系统,实现环保技术和资源的共建共享。
篇9
境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
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划定
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
森林城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生态缓冲区、南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
都城,因其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堪称华夏故都。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安发展不断加快,城市
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
市空间出现了蔓延式发展趋势,西安城市的快速向南拓展,加
速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
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一、一、一、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靠秦岭,北滨渭河,八水绕城,
2
南山北塬”的地理格局,为城市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巍峨的秦
岭是关中生态安全的屏障,纵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则是关中城
市生态之本。
西安自古就有“山水城市”建设的典范,从西周沣镐二京、
秦都咸阳、汉长安城到唐长安城的建设,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
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
西安从五十年代开始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待
城市南部区域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控制―保护的
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总规中,只注重城市功能区划
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秦岭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秦岭区域
的人为破坏现象屡见不鲜,山体开挖、毁林开荒、水源污染等
现象随处可见。
20世纪90年代总规中,明确提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
的概念,西安城市南部区域作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正式纳入了生态保护视野。
2008年西安第四轮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城市南部区域生态
安全的思路。规划指出应将秦岭作为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严格
控制城市向南发展,构筑以南部秦岭山地、渭河流域湿地生态
环境保护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沿线绿色通道
为脉络的生态体系。
3
近年来,西安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构建城乡一体生
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指导下,先后编制完成了《秦岭北麓环山路
两侧用地规划》、《秦岭北麓峪口整治规划》、《大秦岭西安段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
体规划(2008--2020)》等多项规划,并出台了《陕西省秦岭
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
规划到法规,加强了城市南部区域的生态保护,使秦岭充分发
挥了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功能,保障了城市生态
安全。
二、二、二、二、从从从从““““南控南控南控南控””””到到到到““““南融南融南融南融””””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
可以说,以“保护为本”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在空间控制
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南控”的
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3
年至2010年期间,西安主城区规模以每年13平方公里-15平
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使得西安城区与
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域大大压缩,用地结构不合理、建设布
局凌乱、盲目开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的健康发展。因
此,怎样保护城市南部生态空间,发挥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实
现城乡和谐有序发展,成为西安人文宜居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
问题。
为此,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提出了从“南控”到“南
4
融”的思路。“南融”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
态建设,使秦岭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融入到西安城市的建设当
中,使秦岭真正成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的
巨大“财富”。因此,可以说“南融”既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
自然生态资源,又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既将城市融入
了原生态,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三、三、三、三、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西安各区县、开发区发展迅猛,对空间拓展
的需求大大增加,城市空间快速向南拓展,加速了秦岭区域生
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挑战。如不对城
市扩张加以控制引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将难以承载。因此,
保障西安城市生态安全,划定城市与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
确定主城区增长边界,保护西安“山、水、塬、城”的环境特
色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西安城市建设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城市快速向南扩张,压缩了城区与秦岭之间的缓冲空
间,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2、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加剧,雾霾天气频现,环境
质量日堪忧。
4、无序的开发建设,使秦岭植被退化严重,水环境日益
破坏,生物种属灭绝加速。
5、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消亡,宗教人
5
文难以传承,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四、四、四、四、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
1、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避免城市连片发展,改善区域环
境。
2、规范区域开发建设,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管控区域空
间形态。
3、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提高秦岭水源涵养功能,
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安全,实现西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五、五、五、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
1、城市建设控制线以南区域进行总体控制,严格控制建
设用地规模。
2、建设用地组团布局,禁止连片发展,组团内严格控制
土地使用性质。
3、支持县城、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建
设。县城、小城镇及生态移民安置区建设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
在生态缓冲区以北预留发展空间。新农村社区在不影响生态要
求前提下适当发展。
4、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及建设强度,
保证开发建设与区域环境相协调。
六、六、六、六、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
结合自然地形、河流,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及已有规
划、现状建设等制约条件,设定城市建设生态缓冲区界限。按
6
区域管理职能划分为七个区段,包括周至县、户县、高新区、
长安区、航天产业基地、蓝田县和大秦岭,区域总面积为1537
平方公里。
1、用地控制
为控制生态缓冲区建设总量,有效改变无序建设现状。按
照生态控制原则,确定生态缓冲区用地控制措施。具体为:在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规模原
则不变;《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批复后,省
政府已批准的规划原则不变,市政府已批准的规划适当调整;
各区县在编的规划与生态缓冲区有冲突的予以调整。通过用地
梳理核减和项目整合,有效管控了区域开发建设。
2、指标控制
建设项目建设强度及建设高度由山脚山至城市建设控制
线按阶梯式控制,区域内建筑密度、绿地率在《陕西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标准,严格控制。
(1)建筑高度
环山路以南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米至
500米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
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环山路北1000米至5000米区域
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环山路北5000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高
度不超过36米。
(2)建筑密度
7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8%,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外其它区域建筑密度不超
过10%;环山路北50米至5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15%;环
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5%;环山路北
1000米至5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6%;环山路北5000
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0%。
(3)绿地率
绿地率依据《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建发
【2008】73号)文件适当提高。类别包括:居住类绿地率不
小于35%;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率不小于35%;商业类绿地率不
小于25%;文化旅游类绿地率不小于40%;基础设施绿地率不
小于25%,工业用地不大于20%。
3、形态控制
(1)宏观层面:依据生态控制原则划定适建区和限建区,
组团式用地布局与山、水、塬自然空间有机结合。确保空间形
态与秦岭天际轮廓线相协调。
(2)中观层面:结合区域道路,河流、塬坎等自然地形
构筑绿化生态廊道,形成片区组团与自然廊道相结合的生态格
局。
(3)微观层面: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应错落有致,保证整
体形态与山体相协调,建筑色彩、建筑风貌符合地域特色。
七、七、七、七、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
8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基础,是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保障。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
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
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森林
城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2]《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篇10
为了对禁止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实施强制性保护,及时构建职能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是贯彻和强制实施禁止开发区环境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的重要组织保障。(一)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制度设计行政管理机构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由政府所在区域的区位功能决定的。禁止开发区为社会提供的是生态服务,供给的是生态产品,这就要求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以适应生态保护为前提,满足提供生态产品的环境管理要求,建立符合生态保护功能定位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模式。1.以功能定位职能,统一管理体制禁止开发区是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国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的管制原则。但在禁止开发区“多头共管”的管理体制已经损害了生态管护的环境政策选择,国家有必要设立一个有法律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禁止开发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具体的管理协调部门由“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在本文第三部分详述)依法设立,明确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具体职能和职责,同时协调禁止开发区之间和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环境政策和利益冲突,提高禁止开发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统一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转变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职能是政府管理机构定位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禁止开发区的禁止开发和重在保护的主体功能决定了该区域政府职权关系的调整重在转变政府现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为基调撤销、精简或合并原有经济发展职能的管理机构,重新配置和规范该区域政府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职责。2.以强制实施生态保护为基石,设置基本空间单元的管理机构(1)合理的基本空间单元设置有助于提高生态保护效率主体功能区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设置对功能区划和强制实施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正如高国力先生所说:“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空间单元和边界如何确定将直接决定区划的成效”。功能区规划基本空间单元是区划的基本单位,也是禁止开发区域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为此,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界定对区划和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影响深远。笔者认同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其一,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容易确定且实施成本及管理技术成本相对低廉;其二,空间单元也是单元管理机构实施强制生态保护的基本单位,以县级为单位合理界定基本空间单元便于县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降低重点生态功能区执法和治理成本,有利于提高生态保护管理效率。(2)基本空间单元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履行生态保护职能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政府职能,而履行政府职能的运行载体是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机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变化。对于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就是实施强制性生态保护,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职责也应围绕生态保护被授予职权,同时履行生态安全的维护和监管职责。根据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区域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态功能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生态功能区可依托现有行政区域,直接转变政府职能;另一种情况是生态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地理空间位置与其他生态行政区域又不毗邻的生态区域,可考虑设置生态特区。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管理机构对于生态功能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县级政府原有各职能部门,应科学合理调整,或并、或减、或撤、或强化,力求机构调整符合政府履行生态保护职能的需要。城乡规划局或撤或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然而,按照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禁止开发区是“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由此,禁止开发区内的原县级规划职能部门,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要么撤销,要么并入其他生态保护职能部门。强化环境保护部门职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禁止开发区是强制性实施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对我国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必须强制实施保护。这些职能无疑加重了环境保护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需要强化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减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土地部门是负责辖区内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职能部门。由于禁止开发区内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城镇发展土地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以及土地的征用、划拨建设用地的审查或报批等职能,可能被严重削弱。林业部门的职能加强,农牧部门的职能削弱。依照《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林业部门的保护职能将愈来愈重;依照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要求,禁止所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并逐渐实施生态移民,因此,禁止开发区内农牧部门的管理职能将逐渐减弱。总之,为了适应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的要求,该区域基本空间单元的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应作合理调整。笔者认为,城乡规划局应并入职能需要强化的环境保护部门,农牧部门应并入职能需加强的林业部门。这样,强化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治理环境,履行生态管理与环境维护两个方面的管理职能,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管理为中心,以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和人口管理为辅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第二,设立生态特区有助于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特区,是指具有多种主体功能混合的行政区划,生态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地理空间位置与其他生态行政区划又不毗邻的生态区域;或者该生态区域跨行政区划,可突破行政区划,单独设置生态特区。生态特区在局部打破一些行政区划是为了保障生态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在实际运作中,应当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为主导来构建生态特区在生态环境政策实施上具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特区统筹本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在不影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禁止开发区管理机构———县级政府管理机构和生态特区,都隶属“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设立的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部门垂直领导并具有禁止开发区内的行政管辖权限,就如同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由中央部门垂直领导并具有保护区内的行政管辖权限一样。3.禁止开发区“官民共管”权责一致,依法提高管理效率政府机构如何行使职权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能,将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效率。针对禁止开发区的属性和特点,禁止开发区基层管理机构的职能应调整至禁止开发或生态管理的模式,开展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禁止所有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任何开发活动,强制性地确保主体生态功能的实现。具体来讲,禁止开发区管理者应严格遵循生态管理的相关法律,方便社会主体监督;建立本区域生态考核奖惩制度,对生态保护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等措施,以根治禁止开发区自身违规经营和执法不力的顽症。“官民共管”是在禁止开发区管理机构依法管理的前提下,吸纳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区域生态保护,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生态移民,另一方面增加了保护力量,更有利于提高保护效率。如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起初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把保护区内的村民视为破坏环境的主要力量,村民把保护区管理组织视为阻碍发展生计的障碍。但自从保护区辐射范围内的很多青壮村民,被发展成保护区“协管员”后,保护区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大为改善,保护区内5个自然村都分别建立了禁渔区,并将保护鱼类写进了村规民约,当地竭泽而渔的历史就此终结。
二、禁止开发区之间争端
协调法律保障机制稳定、可持续的禁止开发区保护必须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而禁止开发区域之间的冲突协调同样需要一套有效解决争端的法律保障机制。禁止开发区之间的冲突大多表现为政府之间的区域利益冲突,也表现为资源归属不同部门而需要生态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因此,协调禁止开发区之间的资源利益关系必须有明确的、有权威的协调主体,协调主体的职权、职责来自法律授权,并按照相应的协调原则,切实履行解决争端的职责。“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是禁止开发区域管理协调组织建设的法律基础。禁止开发区之间边界的划分难免会有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冲突,这不仅需要协调主体的自身制度建设,也需要禁止开发区政府之间横向关系的规范。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我国禁止开发区协调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应当通过“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的制定与实施,为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具体而言,“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应当从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设立职权职责、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属性加以明确。(一)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对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意义重大。第一,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应当以“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作为成立的法律依据。具有明确的法律授权既是对我国区域管理协调组织的设立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的制度性突破,也是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取得合法性地位的前提性条件。第二,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是全国禁止开发区的权威管理机构。该管理协调主体不仅对全国禁止开发区域行使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职能,而且对涉及该区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因此,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应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二)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权范围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能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其职权、职责应由法律明确授权,若职权划分不明,将无法正常运作。“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在分配该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责权限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原则。建设禁止开发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强制性保护,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职责权限应当有利于建设生态安全。其二,生态效益原则。提供生态产品、实现生态效益是禁止开发区的基本功能,也是其不同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根本区别。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职责权限应当有助于促进生态区域合作,协调生态区域冲突,从而实现最佳生态效益。其三,统一原则。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权职责应当以建设和发展生态功能为限,包括对禁止开发区之间的统一监管和协调。(三)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运行保障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良性运行,是确保该区域提供生态产品,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织保障。为此,“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应当明确该管理协调机构内部各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规定该管理协调主体的权责一致性,、怠于或疏于履行职责,必须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从而提高执法主体违法的成本,进而规范引导各管理主体选择守法的行为路径。因此,“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是彻底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实质性改善的法律支撑,是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良性发展、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法律保障。
三、结语
- 上一篇:如何传承和发扬孝文化
- 下一篇:倡导绿色生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