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的灵魂。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看,城市价值观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作为城市文化的体现,需要长久的历史积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因此,城市传媒体系作为进行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能够将城市文化的内涵、价值理念以全方位、持续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使社会公众对城市文化形成共识,增强公众对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理念的认知,从而实现公众对城市文化的主动传播和积极参与、互动。
城市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注重新媒体的运用,结合本地传媒体系的特点、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识和评价情况制定城市文化传播策略。特别是城市文化传播要善于结合新兴的媒介形式,整合媒介传播渠道,改进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城市文化传播应完善网络媒体平台,整合网络媒体资源
(一)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现状
(二)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问题
第一,网页数量多,缺少对唐山城市文化的系统展示平台。
通过对唐山本地几大网络媒体的调查,发现几个网络媒体中都设置了传播唐山城市文化的栏目。其中环渤海新闻网的文化频道、中国唐山网的唐山文化频道和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唐山广播频道都选择了唐山地方文化中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传统艺术形式作为主要内容;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唐山电视频道则选择了唐山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作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各大网站对唐山城市文化的传播各有侧重,但各网站的内容设置缺少系统化的整合,很难通过某个网站较为全面、完整地查阅到关于唐山文化发展的全貌。
第二,内容资源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
在调查的几个网站中,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内容资源在呈现方式上主要以视频和音频为主,信息内容与电视媒体播出的内容一致,按照播出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收听或收看。其他几个网站中的内容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加以呈现,最为普遍的信息呈现方式为“标题+图片+正文”。
第三,网页的主页面上互动环节的设置较少。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对几个网页的调查发现,大多数页面并没有开设方便受众对城市文化传播的频道(板块)内容进行快速查找的搜索栏。只有个别网站在主页中设置了对所有频道内容进行搜索的搜索框。并且,围绕城市文化主题进行专题讨论的论坛区、讨论专区等项目在几个网站中也没有开设。
(三)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策略
第一,打造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品牌平台。
目前,唐山城市文化传播对网络媒体的运用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即从网络媒体平台搭建到网络媒体平台建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应注重唐山本地各个网站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根据网站的定位和受众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切入点对唐山城市文化信息加以传播。特别是应善于利用不同网站已有的知名度和号召力,重点培养能够对唐山城市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传播的网站,并将其打造成人们熟知的文化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宣传唐山城市文化的名片。
第二,推进网络媒体上城市文化传播的内容资源整合。
网络媒体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其他传统大众媒体,关于唐山城市文化的信息在各个网站上的信息数量也相对丰富,随着动态信息的不断更新,人们在获取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信息过度的困惑。因此,对网络媒体中的内容资源加以整合成为网络媒体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对网络媒体内容资源的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丰富内容资源的表现方式。在前文中提到唐山本地各个网页上关于城市文化的信息,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对内容加以编排。比如,关于地方戏曲――评剧的板块,只有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部分节目中将评剧以音频的方式加以呈现,中国唐山网的唐山文化频道中有关评剧剧目的视频内容,其他唐山本地的网站中只是采用了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加以呈现。其实,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在网页的内容中开设固定栏目,引入视频或音频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效果,让人们更为直观地感受评剧的魅力。
另一方面,协调内容资源的比重。不同类型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和时效性有所不同,在保证充足信息量的同时,对各类型文化资讯在版式安排上的比例关系应有合理的配比。比如,动态新闻有些安排为一条简短的文字新闻即可,有些则需要以专题的方式安排较大的版面持续进行关注和报道,特别是成为重要历史事件的信息时效性较长,可能很长时间之后仍然会有人关注和阅读。因此,协调内容资源在版面的比重关系也是整合内容资源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拓宽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互动环节。
大众传播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收集反馈信息是工作的难点。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开放性的平台使得大众与传播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更为容易。同时,大众的反馈信息能够让传播者更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效果,并及时加以调整。像关于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等信息在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已深深植入唐山市民生活,每一个唐山人对城市文化的感知方式、理解层次都会有所不同,在网络媒体中设立讨论专区,围绕唐山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主题建立论坛,让更多的唐山人参与到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既加深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使城市文化更具凝聚力和人文精神。
城市文化传播应扩展移动互联网平台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特别是手机媒体成为人们及时、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据2011年9月工信部公布的2011年8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2011年1~8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00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达到9412.1万户。[1]
庞大的用户数量使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依托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在手机媒体上应运而生。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微博成为2011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2011年上半年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34.0%,较2010年下半年的15.5%增加18.5个百分点。[2]因此,利用移动互联网在手机媒体上开辟城市文化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成为符合时展趋势的选择。
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而且可以通过手机媒体随时进行更新和访问。借助微博的形式能够将城市文化信息快速向大众传递,并且通过对城市文化信息的评论、转发,还能够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对于城市定的重大事件如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开设手机微博能促使更多唐山市民持续关注这一事件,并以发表评论或提出建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各项活动。
城市文化传播应注重多媒体平台的融合
城市文化传播的多媒体平台包括传统大众媒体和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多媒体平台在信息资源采集、筛选、加工、制作、的流程中呈现高效、快捷的特点。因此,对城市文化的传播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媒体平台的优势,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唐山城市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根据城市文化信息的内容特点分别制作成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对于动态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不同的信息专题库。在对城市文化信息进行传播时,不同类型媒体平台可以按照媒体类别对城市文化的内容信息各取所需,面对不同的受众人群进行传播。同时在对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引入关于城市文化的新内容,再次放回到信息资源平台中,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以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信息内容的不断丰富。
第二,注重传统大众媒体与新媒体的协调、合作。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的传统大众媒体在风格定位、内容定位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媒体则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受众范围也更为广泛。传统大众媒体中关于城市文化传播的信息资源通过新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后,可以让更多唐山城市以外的大众对唐山城市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唐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唐山电视台开办的文化街、话说唐山、走四方等栏目都是传播唐山城市文化的窗口,通过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加以呈现,扩大了城市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
同时,年轻群体在媒体接触方式和接触习惯方面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源。例如,当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手机使用微博关注新闻、了解信息动态。因此,在进行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广泛搜集年轻群体对城市文化的认知状况,发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增加他们了解和接触唐山城市文化的渠道。
第三,凸显网络媒体在多媒体融合中的作用。通过了解唐山本地几个网络媒体中城市文化传播的现状,发现利用网络媒体对城市文化进行传播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比如,应推动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联动,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作用,使线上互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在网络媒体上开设传播唐山文化的专门网页或频道,将唐山文化以不同专题的方式加以整合,制作成各具特色的网络多媒体新闻。比如,对唐山红色文化的传播可以从报道形式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文字报道、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改变,加入视频、音频和Flas等元素,开办广受年轻人喜欢的闯关答题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在参与网络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手机微博邀请好友参加或发表相关评论。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城市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唐山打造文化名城为例》(课题编号:20110406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工信部.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亿户[R/OL].中国经济网,2011-9-26.
[2]中国网游用户数量下滑 手机微博使用率增长最快[EB/OL].中国新闻网,2011-7-19.
篇2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战略城市文化体系
Abstract:ThecompetitionintheAgriculturalcivilizationeraislands;thecompetitionintheindustrialcivilizationeraismachinery,thenthecompetitioninthemodernnetworkeconomyisculture.Culturalstrategywillbeanimportantpointofbuildingmunicipalitiesinthewell-offsociety.Basedonthepositionofthecityculture;thispaperdescribesthreeadvicesofhowtobuildthemunicipalities’culturalsystem.
Keywords:thecultureofcityculturalstratagemtheculturesystemofcity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竞争有限资源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城市文化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的有效工具开始备受关注。文化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内容,只要是涉及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民风习俗、审美观与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要素均可纳入文化范畴。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如何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来势凶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取得“软实力”竞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成败。
一、城市文化战略——直辖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第一,城市文化战略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在城市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发展中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管理者仅靠物质和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城市的发展还需要文化战略的有效运用,为城市注入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因为一种优良的文化一旦确立,它就会逐渐成为城市的优良品格,成为实现城市长期发展战略的保证。因此,城市文化战略必然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1>
第二,城市文化战略是形成良好城市文化的保证。城市文化是随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的,但这种城市里的文化仅仅是城市中的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还不是现代城市管理与经营意义上的城市文化,它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是一种风气。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一种在原有城市文化现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着眼于城市文化结构发展目标的完整体系。一个城市要想建立自己的城市文化,首先必须明确自身文化意义上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城市文化战略。
二、定位直辖城市文化——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前提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没有文化定位的城市显然是没有意识和盲目发展的城市。因此,对于搞好城市文化战略来说定位城市文化是其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关于如何进行城市文化定位,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从传统的历史民族文化中追溯文脉
直辖城市文化的定位来源于整个城市传统的多元文化形态。在定位直辖城市文化过程中必须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反映城市的历史沿革和特有的文化积淀。
(二)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
直辖城市文化定位在承载城市历史的基础上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
三、构建直辖城市文化体系——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世界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从产业城市到信息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市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在城市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城市文化体系是整个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重点。城市文化体系包括城市的理念文化体系,城市的制度文化体系以及城市的视觉文化体系。
(一)梳理直辖城市文化理念体系
城市文化理念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过整理后可以宣示于城市公民的条理性思想,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建设行为。
首先,城市的文化理念要与城市的愿景相结合。愿景是对现实的超越,愿景会促成对现实的改造,愿景会形成推动历史前行的巨大动力。
城市的文化理念必须与城市愿景相结合才会使公民对城市的发展愿望变得强烈,才会使城市的建设者产生巨大的动力和激情,才能碰撞出深刻的城市发展智慧。直辖城市文化理念要以城市愿景为基础,在城市愿景的基础上提炼,使城市文化理念体现公民价值与城市理性的统一,公民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统一,公民满意与城市认同的统一,公民愿景与城市愿景的统一。
其次,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应当链条化。文化有着很深刻的民族根基、历史根源和对这个民族的现实考虑。时代可以发展,文化不能泯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传承和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链条。
直辖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需要在浓缩提炼的基础上把核心价值观链条化,把公民、企业、政府机构、部门的独立价值链条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总体价值链条中。在保证个体价值观正确树立的同时,整个城市价值链条的运转自如才成为可能。对单根链条而言,规规矩矩,确保不出轨,整根链条才能沿着既定的轨道既快又稳地运转下去,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城市的文化理念体系才能坚固不摧。
(二)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
在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是建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规章,为社会公众广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发表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要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
第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文化产业从其结构和行业来看,目前可划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三大板块。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要充分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直辖城市文化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文化特色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化和最佳化。要充分认识,“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而遗产是社会昔日的生动见证,对于人类和对那些从中找到其生活方式缩影及其某一基本特征的民族,是至关重要的;整个世界在扩展或现代化的借口之下,拆毁和不适当的重建工程正给这一历史遗产带来严重的损害;认为历史地区是不可移动的遗产,其损坏即使不会导致经济损失,也常常会带来社会动乱。”直辖城市需要采取全面而有力的政策,把保护和复原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地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并制定一套有关建筑遗产及其与城市规划相互联系的有效而灵活的法律。同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还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工作,探索如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如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等。
第三,构架起“知识城市”的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在知识型经济社会里,人类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拥有更多财富,而且应该成为未来共同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它只能在交流和传播中创造价值,延伸价值。“知识城市”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和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所谓“知识城市”是一个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使命的城市。
因此,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创新生态学氛围,高效利用“城市创新引擎”(UrbanInnovationEngine),构架起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打造“知识城市”的品牌,必将对一个城市的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知识城市”的整体布局,整合资源,建立起城市内统一的知识网络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并逐步与地区的、国家的和国际的知识网络平台相链接,以推动和促进“知识城市”和知识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直辖城市知识共享制度系统,还必须建立有专门的能使人获得知识的组织机构,以推动和促进城市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的成长。
在城市知识资本评价制度体系方面,必须研究我国当前实行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打破传统的观念,强化“知识第一”的经济理念,将知识纳入会计计量与报告系统中,对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进行修正和拓展到新的公式:实物资产+知识资产=负债+实物资本权益+知识资本权益,以更加准确的体现国家、企业的真实情况。
另外,为了通过减免税促进知识产业、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发展壮大,并根据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设计“知识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不能依据目前传统的会计制度,将知识资本认定为负债,这可能会使得许多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缺乏领导者的支持和资金而失败。必须将智慧、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的关系纳入统筹考虑,加速建立直辖城市的知识资本的会计制度,使知识、智慧与金融资本完美结合,以促进“知识城市”和企业知识资本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
在今日世界全球化的带动下,很多大城市开始快速进入“球体网络社会”。在这种球状形态社会中,人们的尊严和地位提高了,开始有了更高的话语要求和广泛的“看”的视觉需求,视觉打通了我们与周围社会情感沟通的关系。这和以往的文化相比是很大的变化,并且直接导致视觉要求的提升,城市文化开始大踏步跨入视觉时代。视觉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决定了视觉文化在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基于直辖城市建设现状、城市发展和公众感知的规律,我们认为在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个性鲜明原则、结构优化原则和布局均衡原则。
篇3
摘要: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国正大力开展广场舞运动。这不但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更是可以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居民广场舞与休闲文化的研究,提出在开展广场舞运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大众体育锻炼寻求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城市居民;广场舞;休闲文化
一、前言
广场舞不单单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更是舞蹈艺术全新的表现形式,甚至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现状,体现了中国不同城区居民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 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二、广场舞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研究
广场舞有一段很悠久的历史,甚至说在王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广场舞,据记载,在古代广场舞是统治阶级对的一种祭祀活动,是在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智力活动。舞蹈是人类艺术的起源,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之前,舞蹈就是人与人交流、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最好方式。广场舞蹈完全来自人们的生活,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娱乐方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人们不光创造了广场舞蹈,还将广场舞蹈发扬起来,使这种艺术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如今广场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其动作简单易学、音乐风格轻快多变的特点深受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小孩子与老年人的互动也成为了广场舞中的一种特色。正是由于广场舞有这么多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的精神要求,这才使得广场舞成为了一种长时间流行的艺术形式,它已经不仅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成为了当代社会十分热点的话题。
三、城市居民广场舞现状调研
本文研究的对象中的广场舞是限定发生在城市里面的,其中除含在农村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域的县镇及各大中城市里的广场舞蹈,这里面的广场包括的就有这些地域当中的中心广场、公园空地、社区广场、街边路旁、天桥底下以及一些旅游景点里面的露天广场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研究的广场舞主要是指在城市中一个开阔的场地上人们自发的或是有组织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身体的舞动的舞蹈行为。它既有“自娱性舞蹈”也有“表演性舞蹈”,但这些舞蹈共同的特点是人们群众出于某种目的广泛参与的,是在一个开阔的敞开式而不是传统的剧场里的镜框式舞台上开展的舞蹈活动。
四、广场舞的休闲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包容性文化。广场舞通常是在一个没有围墙的舞台中进行表演的,只要想加入其中的都可以,没有年龄、性别等限制,跳的好与不好也没有人责备你,不像在专业的舞蹈上,在这个舞台中,你可以随性发挥,舞出自我,不分舞种。
(二)聚集(爱热闹)文化。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热闹,人越多的地方就越爱凑过去,看看热闹。而广场舞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只要有广场舞的地方,你总能看见很多人,参与的人多,但围着周边看着跳的也不少。
(三)文化多元性。广场舞还是一个能够体现多元文化的一种舞蹈,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广场舞中体现出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欢快的、悠闲的、快速的等等舞种,这在另一个层面反应了参与者的文化异同。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1.噪音大、扰民。虽然我国已经在很多个城市都开展了广场舞运动,并且在人民群众中也有很高的呼声,但是由于广场舞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和社会矛盾。比如说在武汉的某个小区,小区居民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被楼上居民泼了一身粪,在询问原因后得知,楼上的居民实在无法承受广场舞音乐的干扰,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诉说着心中的不满;在成都的某个小区,几家居民由于长时间受到广场舞音乐的干扰,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向跳舞人群扔水气球。由于跳广场舞而引起的问题,问题双方也都多次进行了讨论协商,但是双方都说自己有理,这就使得双方都不肯让步,总是不能达成共识。
2.占用公共休闲用地。许多舞队由于周边没有公园或者广场只能借助小区活动场地、人行通道一侧或者周边超市、单位门前空地等作为舞场,在街道旁边进行锻炼难免会阻碍交通,发生撞人的危险事件。
3.安全隐患(聚众、儿童安全、交通安全)。根据对广场舞参与者进行调查,其组织参与大部分是自发性质,很少有专门的组织管理者,大部分社区内、街道附近的广场舞练习点,都是自发组织的,在锻炼时经常有丢失衣物的现象发生。
4.民众缺乏文明意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经常可以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关于小区居民在参与广场舞活动的时候,被打或是被扔垃圾的现象,或者是跳舞的场地被机动车或者是商贩占有,使得想参与广场舞运动的人没有地方进行活动。
5.缺乏管理。广场舞健身和噪音扰民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此矛盾对立也可以理解,但由此矛盾激化发展为极端的伤害行为就说明问题了,因为这不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只能说明目前在社会管理中,针对民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尖锐矛盾,我们缺乏一个缓和、解决的机制。在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的今天,政府应该及时跟上认真解决管理滞后的问题,纯民间不同利益集团对话交流的机制应当及时建立,这既是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补充,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锻炼身体停不得,过激维权亦不可取,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多健身场所,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二)建议
1.对居民文明教育与管理,提高自身素养。针对广场舞噪音扰民现象,一方面,应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加强公德意识教育,引导跳舞的居民尽量不要影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跳舞时自觉地调低音量;另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应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广场舞的管理,如对跳舞的时间、地点、音量予以限制规定,并加强执法监督。如此双管齐下,就不难做到“舞照跳,不扰民”,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2.在公共空间中划分一定区域给广场舞者。为了解决人民群众跳广场舞场地的问题,使得人们群众能够更好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国家的很多部门都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人力,希望可以修建更多的城市广场让人民群众可以舞蹈起来,为更多的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一个干净卫生、设备齐全的舞蹈场地,让更多的人加入广场舞的队伍中来。
3.加大管理。在广场舞场地方面,应该由政府或者是一些社会职能单位多为大家开创更合适的活动场地,将广场舞与其他的活动分开;或者是能够有专门的负责人能够详细地规划小区内外的活动场地,使场地得监管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利用社区周围的场地。
4.民间组织机构引导开展。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的采取行动,不光是在硬件上达到人们的需求,更要争取从软件上也可以为城市居民舞蹈提供帮助。最主要的也就是,政府各级部门最好分别建立群众艺术馆和文化站,这些政府部门所创立的组织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将广场舞这项健身活动发扬光大。不仅可以请多名专家共同编写教材,甚至说可以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教给大家更专业的舞蹈知识,为喜欢广场舞的朋友赠予教学光盘,组织一些正规的广场舞比赛。
六、结语
广场舞的动作难度大部分都不是很大、是一种步法变化很少的通俗舞蹈,所以,不管是什么年龄层的人都可以加入进去。广场舞不需要跳舞的人有多么扎实的基本功,也不需要他们有很高的舞蹈天赋,只要你想加入广场舞的队伍中来,你就可以伴随着音乐,与大家一起在广场享受着舞蹈带给你的快乐,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2.3“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3.1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新文.关于城市形象的文化审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吴良镛. 吴良镛.借“名画”之余晖 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历史文化公园”刍议[J].中国园林,2006(1).
[4].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R].2006年.
篇5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4-0028-04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日渐共融,文化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城市发展后劲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记忆的沉淀,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合理评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善待、延续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应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以欧洲为代表)有着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19世纪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文物保护法,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整套保护体系,普通国民文物保护意识也得到很大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并购行为日益增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研究逐渐产生。卡拉马(Arjo Klamer)研究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1],并研究了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计算方法[2] 。施罗斯比(David Throsby)和卡拉马(Arjo Klamer)提出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构建[3]。施罗斯比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4]。梅森和玛塔提出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遗产保护模式[5]。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遗产价值进行评估。由于文化遗产的很多价值无法直接在市场得到实现,西方国家出现了“反评估”的思潮,一些学者反对把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一切要素纳入货币化管理,呼吁重视“无价格管理手段”(如法律、行政工具)的应用[6]。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遗产价值评估进行过研究。侯晓飞[7]认为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遗弃、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甚至文化遗产消失的问题,首先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明确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旅游价值,明确其在国内外人类遗产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李宪宏[8]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类方法,其中,定量评估方法是通过统计、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历史地段旅游价值的方法,现有的定量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估法、旅游性的多因子评估法和共有因子旅游评估法,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对比法和实证分析法。杨志刚[9]认为在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方面,不仅需要借鉴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还应对其所采用方法的筛选问题和可能性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的广度和和深度也不断得到拓展。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在借鉴以上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搭建囊括文化价值评估、开发利用价值评估和旅游价值评估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二)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专家征询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询相关专家对于上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意见,在获得不同专家对于各指标权重的打分资料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公式中,为第i项指标权重,为第i项指标平均值,n为评估指标的项数。
各评估因子的权重表示该项内容对历史文化遗存价值的影响。影响大的权重高,影响小的权重低。所有评估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其中每一项评估因子的权重介于0~1之间。通过计算各评估因子的权重,结合表1得到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指标权重表(见表2、表3、表4)。
同时,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各指标的权重数,结合各评估因子的赋值标准,对各评估因子进行合理的赋分(见表5)。
通过上述模型可以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为了更加清楚地展示评估结果,依据综合评估分值,可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得分值域分别为:五级90~100分,四级75~89分,三级60~74分,二级45~59分,一级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分值域0~29分。其中,五级称为“特品历史文化遗产”,四级和三级通称为“优良级历史文化遗产”,二级和一级通称为“普通级历史文化遗产”。
三、即墨市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一)鳌山卫古城概况
鳌山卫古城位于青岛即墨市东部,先后存续了565年,是明朝初期设立的与镇海卫、威海卫齐名的沿海十八卫之一。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初建时城墙为砖石结构,周长约2500米,高约11.6米,厚约6米。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分别名为“镇海”、“安远”、“迎恩”、“维山”。城墙外修有护城河,宽约8.3米,深约5米,引海水入河。海潮可抵东门,船只由海可直达护城河。城中建筑方正对称,街道形如棋盘,四门洞达。城内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文庙、武庙、天齐庙等建筑。城西筑有演武厅,设厅堂、点将台等。
通过实地走访古城遗址(古城遗址坐落于现在的鳌山卫镇北里村、东里村、西里村和南选村,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我们发现,目前鳌山卫古城仍有部分古迹留存,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为陈希瑞故居,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其他留存的古建筑主要分布于横贯古城的南北大街两侧,有几十座建造近百年的渔民住房,古城南门、北门上的石牌,旗杆石等分散在各处。当地的老人仍能根据亲眼所见或其长辈的口传描述出许多当年的情景。
通过和鳌山卫镇相关部门的交流,发现目前鳌山卫古城遗址保留完好的地上文化遗产(主要是地上建筑)很少,但鳌山卫古城遗迹和有关资料保存完好,包括古建筑物的图纸、整个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位置图等。
(二)评估过程与结果
以文中构建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以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专家征询法获取专家对于鳌山卫古城不同评估指标的分值,计算得出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结果(见表6)。
(三)评估结果简析
根据评估结果,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得分为65.5分(总分100分),其中,文化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分分别为45.9分、11.3分和8.3分(总分分别为75分、15分和10分)。根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等级的划分标准可知,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应属于三级历史文化遗产,是“优良级历史文化遗产”。
四、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对鳌山卫古城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
鳌山卫古城遗迹众多,但现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较少,致使专家们对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估价值偏低,也使得青岛市在其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设中未将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纳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在此背景下,加大对鳌山卫古城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实地调研期间,通过和鳌山卫镇相关部门的交流了解到,目前鳌山卫镇已成立相关部门编写《鳌山卫志》,书中就有鳌山卫古城遗迹的详细内容,为人们全面了解和认识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二)使鳌山卫古城遗址成为即墨市标志性历史文化旅游建筑
作为明初设立的十八个以“卫”为后缀名的具有军事防卫职能的地区之一,鳌山卫古城的保护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可将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保护与恢复、开发与建设纳入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使之成为该核心区的标志性历史文化旅游建筑,同时成为核心区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和拉动点。
(三)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实施系统性、区域性、连贯性操作
在规划重建鳌山卫古城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挖掘、修复与恢复、开发与经营的经验,实施一体化规划、市场化操作、投资开发者经营、本地村民进驻的方式,突出鳌山卫古城军事防卫职能的特点,彰显青岛本土明清时期的军事文化,使鳌山卫古城成为青岛市古今文化建设旅游区的主要代表之一,成为能够代表青岛市的又一特色城市名片。
(四)区域整体保护与开发
鳌山卫古城的保护与恢复、开发与经营,必将对鳌山卫古城周围区域起到梯度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古城周边环境的协同保护与规划,从整体上对鳌山卫古城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划与开发。
[参考文献]
[1]Arjo Kramer. the Value of Cul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Arts[D].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1997:83
[2]Arjo Kramer. Accounting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J].De Eonomist, 2002(4): 150.
[3]David Throsby, Arjo Klamer. 为过去付费:文化遗产经济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25-138.
[4]David Throsby. Cultural goods consump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EB/OL].[2013-09-22].http://uni-siegen.de/~vwliv/papers/current/86-00.pdf.
[5]Randall Mason,Marta de la Torre.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values in globalizing societies[EB/OL].[2013-09-20].http://.
[6]蔡建辉. 城市森林的环境价值评估及其政策[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7]侯晓飞.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昆曲;南京;城市文化形象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所主持的2009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形象传播力研究”(编号:09TQC009)以及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与文化传播力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编号:2013SJB860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2日
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昆山,明朝前期即传入其时的国都南京,历经六百年至今不衰,南京始终是国内昆曲传播最兴盛、昆曲演出最频繁的城市之一。2001年昆曲入选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一古老艺术在冷落多年后渐有回暖之势,而与昆曲最亲密的城市,除了发源地苏州,莫过于南京。昆曲与南京有着亲密的联系,但现有研究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战略,并未充分重视昆曲对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南京的文化传统、昆曲与南京的亲缘关系,探讨昆曲的传播与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相互影响,以及运用昆曲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相关路径。
一、南京的文化传统与城市形象历史沿革
(一)南京城市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影响。南京地处长江南岸,东晋时便有大量北方移民涌入,诸多历史、地理因素,使得南京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南京史上为六朝故都,故唐宋以来诗词中关于南京的作品多为怀古伤情之作,南京的城市标记总与怀古、伤感不可分。
明朝初立,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在成为陪都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后,其文化影响力反而愈显突出:一方面远离京师政治漩涡,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另一方面南京设有南监与贡院,成为文士聚集之地。明清时期重要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几乎都与南京有不解之缘。
随着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在江浙的萌芽,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尊情论,都显示出重情、的人性至上倾向,这一思潮在戏曲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这样一种情绪,最易通过昆曲渲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加之南京自身东南重镇的地位,昆曲在南京长盛不衰,南京一直都是昆曲创作、演出、传播的中心之一。
(二)当今南京城市形象定位。相比于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今日的南京未免有些黯然失色。“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等称号置于当今社会环境下常显得大而不实。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政治地位既不能与曾为国都的历史相比,也不能同国内一线城市等相比;南京的经济实力在国内同等级城市中虽一直位居前列,但在省内已被苏州、无锡赶超;南京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文化传统也有些底气不足。南京是古都、是人文荟萃之地,然而能成为南京城市文化代表的符号却寥寥无几。换言之,南京有文化,然而指向性、针对性却十分模糊。
在现代社会中,昆曲作为“遗产级”的古老艺术,面临着与南京同样尴尬的地位,虽有世界遗产的名号,却终究是一种“遗老”式的艺术,恰与南京的“故都”印记不谋而合。事实上,南京在对内塑造自身形象、对外进行宣传时都没有摈弃昆曲,但并没有将其提到主流位置上来。因此,“南京”与“昆曲”这一组合尚未形成固定宣传模式,尚存在较为广阔的开拓空间。
二、昆曲在南京的传播历史回溯
昆曲自明代以来开始在南京流行。其在南京的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以南京文人为主的传奇剧本创作。昆曲自明初开始兴盛,至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曲海词山,于今为烈”的繁盛局面。因南京在明清时的特殊地位,大量文人士子汇集在此,使得当时的南京成为戏曲创作中心之一。本土作家有徐霖、陈铎、黄方胤等人,汤显祖、孔尚任、吴伟业等非南京籍人氏的创作也与南京有着密切联系,当时的南京形成了一个以昆曲创作、批评为主要内容、参与者水平普遍较高的文人圈。
汤显祖在南京期间修改润色了早年所作的《紫箫记》,成为其创作的第一部完整的传奇“玉茗堂四梦”的第一“梦”。吴伟业的《秣陵春》将剧中背景置于同是定都南京的南唐,正是借此抒发明朝覆亡的亡国之恨。《桃花扇》则更为直接,直写“明朝末年南京近事”。与《桃花扇》并称清代传奇双璧的另一传奇巨作《长生殿》亦与南京有缘。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屡次写到昆曲。
(二)以秦淮歌妓和士大夫家班为主的昆曲表演群体。昆曲在南京的流传过程中,秦淮歌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主导社会流行趋势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推之于昆曲的流行亦然,其中尤以南京秦淮群为著。
昆曲演出的另一重要力量是士大夫蓄养的家班。晚明时社会风气崇尚豪奢,昆曲作为当时的流行风尚,士大夫追捧的方式除了创作剧本,往往还蓄有家班。家班由于士大夫的私有性质,演出往往并非出于盈利,而是作为 “同僚之间的应酬,朋友之间的应和,好风明月时低吟浅唱,珍馐美馔间把酒言欢”。尽管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性质的活动,对昆曲的传播却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三)近代以来南京的昆曲活动。近代以来,南京曾再次短暂的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其文化影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南京先后兴办了中央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文化圈。著名曲学家吴梅先生曾在中央大学、东南大学任教,将昆曲引入近代大学课堂。与此同时,吴梅先生还创办了“紫霞曲社”,交流昆曲,成为有名的昆曲业余组织。
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昆曲在国内消沉了数十年。1978年江苏省昆剧院率先恢复正常演出。尽管在当时影响甚微,然而对昆曲爱好者而言却是值得振奋的大事。可见,无论社会历史条件如何艰难,昆曲始终在南京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保留着“火种”。
三、昆曲与南京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现状研究
(一)江苏昆剧院的传播优势分析。当前,国内共有七个昆曲院(团),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永嘉、郴州,除了位于北京的北方昆曲剧院属于“北昆”系统,其余位于南方的六家院团中,永嘉、郴州都远离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文化圈,因此继承了南昆风格的仅有位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的四家院团。
位于南京的江苏昆剧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苏州经济能力虽强,但城市规模不大,昆曲对外地观众的影响却有限;上海各类演出层出不穷,昆曲仅仅是众多演出类型中的一种,上海观众选择的余地大,钟情于昆曲的概率小;杭州是越剧最兴盛的城市,来自苏州的昆曲在杭州并不是很有观众缘。而位于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几近解决了上述问题。
南京与苏州相距不远,又是省会,最重要的是南京拥有比苏州庞大得多的观众群;昆曲并非生于南京,然而南京自身也并没有土生土长、足以与昆曲抗衡的戏剧;作为二线城市,南京的各类演出信息更是不能和上海相比。在此条件下,加之昆曲在南京流传的渊源传统,今日的南京当仁不让的成为昆曲传播的一大中心。
(二)昆曲在南京的传播现状研究
1、传播方式:定点定时演出频繁。位于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是全国水平最好的昆剧院团之一,更是唯一定点定时演出的剧团。不到150个座位的兰苑剧场是名副其实的小剧场,票价更是远低于大剧院的演出,学生半价。因此,兰苑剧场培养了南京一批铁杆戏迷,其中大部分是各大高校的学生、留学生;另一方面兰苑剧场也成为全国其他地方昆曲迷的向往之地。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的火暴,使昆曲渐渐成为南京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2、受众群体:以年轻大学生为主。南京高校的数量居全国前列,众多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大学生成为昆曲传播的重要力量与主要对象。江苏省昆剧院是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昆曲教育基地。同时,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的下属机构,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多次到多所高校进行公益演出,并进行昆曲知识讲座。
3、媒体环境: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重。南京拥有《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众多报刊及江苏广电等知名媒体,但凡有重要的昆曲演出,大多能见诸报道。网络也成为昆曲传播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昆剧院率先在其官方网站“环球昆曲”进行每周六晚演出的现场网络直播,使得众多不能到南京现场观看的观众得以通过网络免费观看演出。在微博流行的今天,江苏省昆剧院众多演员都开通了微博,拉近了昆曲与普通市民的距离。
(三)昆曲与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内在联系。城市的发展必须保持自身的特色与个性。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先进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健全的功能外,更多的应是城市的独特个性、内外兼具的文化特质与魅力。昆曲深深根植于江南文人文化当中,饱受着文人文化的滋养。南京作为江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其精神气质与昆曲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契合。在重提传统文化的社会大趋势下,南京欲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昆曲无疑是最合适的标志性内容。无论从历史相关性、精神契合度还是发展可行性而言,昆曲都必将有利于打造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
如今,昆曲在南京的戏曲界中俨然已有一枝独秀之势。同其他城市相比,昆曲在南京已渐渐走出“小众”,除了前述诸多因素,最重要的一方面即是南京的“文化”这一载体。昆曲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美学品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绝佳代表,南京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层次与昆曲的传播相得益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江苏省展区内,反复播放着江苏省昆剧院青年演员表演的《牡丹亭》片断。在世博会这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昆曲承担的无疑是南京乃至江苏文化传播的角色。
2011年4月10日,江苏省昆剧院启动“高铁昆曲”项目。江苏省昆剧院柯军说:“所谓‘高铁昆曲’,就是除了目前每周六晚的固定演出外,每周日下午又增加一场,以方便长三角地区的昆曲迷上午坐高铁来南京,看完戏晚上还能坐高铁回家,在南京享受昆曲大餐。”“高铁昆曲”的首场演出《牡丹亭》出票后24小时内一抢而空,充分显示出南京昆曲的巨大影响力。
四、运用昆曲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路径探索
每座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南京自六朝以来逐渐形成了尊情、感伤的文化传统;又因南京汇通南北、曾为国都的独特地理、历史因素,形成了兼容性、交融性的城市性格。这使得昆曲这一江南土生土长的作物最终在南京得以枝繁叶茂,大放异彩。无论从历史相关性、精神契合度还是发展可行性而言,昆曲都是南京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最合适的主题。对于昆曲与南京结合进行城市文化形象传播,尝试提出以下相应路径:
(一)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增添昆曲元素,提升城市精神内涵。现有的南京城市形象宣传片突出点多在于南京传统景点、现代建筑景观等,对于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不足。对于南京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而言,不能不算是一种欠缺。南京的文化底蕴为人公认,然而这种文化底蕴具体是什么,需要明确表现在城市形象宣传中。无论是画面美还是音乐美,昆曲无疑是适宜表现的。国内城市形象宣传片除了苏州用到昆曲,南京也完全有理由使用昆曲作为城市形象宣传的一部分。
(二)依托旅游业进行宣传,在扩大昆曲传播范围的同时提升城市品位。南京作为传统的旅游城市,为人熟知的景点仅有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等地,吸引力并不足以胜过苏州、扬州等地,因此“观看昆曲演出”完全可以成为旅游宣传的内容之一。南京现有演出的兰苑、熙南里都位于古建筑内,古色古香的环境,世界遗产的昆曲,必可以受到追求高品位旅游过程的游客的青睐。而在当今旅游市场渐少新意的条件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越来越成为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及特色。国内有能力、有条件提供昆曲表演的旅游城市寥寥无几,南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打造属于南京的独有的旅游特色,进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三)抓住重大事件传播昆曲,实现昆曲与南京城市形象的互动传播。南京可以借助青奥会之机对昆曲进行宣传。2014年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办,历来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推介本土文化的做法并不少见,由于独特的优势与功能往往获得成功。2012年3月的两会上,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提出,要发挥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载体价值,并大胆提出“让昆曲和青奥会‘混搭’”,“承接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进一步深度包装昆曲,借助于南京青奥会向全国推广,以昆剧作为文化推广切入点之一,让传统文化充分渗透、感染年轻人。”
主要参考文献:
[1](明)沈宠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篇7
关键词:城市家具 地域文化 武汉市
“城市家具”是被集中和使用于城市中的物体,如邮箱、果皮箱、电话亭、休闲座椅、公交候车亭、交通指示标志、广告牌、照明设施、花坛、宣传旗帜、书报亭等。它是现代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对它们的设计和处理,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
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并带有历史传承性,能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特色的本土文化。由于地域、民族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民俗风情形成了本土特有的文化特色。在城市大同的浪潮下,一个民族历经多年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符号、艺术等,如果不被后人继承与传扬,就会渐渐没落至消失。作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记忆、提高识别性的“城市家具”设计,必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其城市家具应体现出与重点城市相配的水平,设计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一脉相承,要与楚文化、水文化、码头文化相吻合,与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共鸣。
一、楚文化
“城市家具”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它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行为与活动要求,更在视觉上形成许多节点与记忆。与人们近距离地接触,传达出最鲜明的城市语言,具有提供空间界定、转换、点景,甚至成为城市地标的作用。其设计能否体现出地域特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要经过精心、系统的考虑,使“城市家具”成为足以凝聚能量、释放活力的区域象征。
武汉位于楚文化的中心地带,其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通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楚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东吴、南粤、巴蜀交融,是极其多元和包容的。楚文化的载体是考古发掘出来的如青铜器、漆器、绘画与雕刻、丝织与竹编以及玉器、玻璃器、金银器等。楚地青铜器有的结构严谨,铸造精工,气度非凡,如四羊尊、龙虎尊;有的在幻想与现实的交织中,设计别具巧思,如立鹤方壶;有的以结构奇巧取胜,如错金银龙凤图案。楚地漆器的线条是张扬的、活泼的、浪漫的、自由的,是狂放而奇诡的,它不像殷商漆器的狰狞、威严,也不像周漆器那么简洁、朴实,在气质上楚漆器有更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天真的自然气息,是典型的“原始浪漫主义”。其艺术风格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形式美感,是体现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它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达观的生命态度,源于他们对精神生命的执著追求与热爱,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它的创作既不是纯粹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观念,在包容某些自然形式和观念意识的同时,它就是它自身。它所具有的超越模拟的象征意象构成手法,给艺术直觉和想象以极大的回旋余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观念的羁绊而获得新的文化价值。它代表了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了的一种传统和一种精神――楚骚、楚韵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积极进取、发扬卓厉的文化精神。它提供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视觉样式,不仅反映了古代楚国人的艺术倾向,同时也凸现着中国艺术在上古时期的一些观察特性和艺术感觉。
从现存器物上反映出的楚文化具有恢弘的气度、精致绝美的品质、凌厉坚毅的风骨,在中华先秦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以符号的形式将楚文化渗透到城市家具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延伸文脉和场所感,是武汉城市家具设计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方向。
二、水文化
《管子・水地》曰:“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水是最无私的,它永远扮演着吐新纳旧的角色,永远都愿意给人们最好的一面。孔子倡导“智者乐水”,是因为水的透明让人想到圣洁与崇高,水的色泽让人感受生命的灵性,水的流动让人感悟它的活力,水的随物赋形让人联想其变通,水的平静让人体会其柔美,水的汹涌广阔让人惊叹它的威力,水滴石穿让人折服于它的坚韧。水似乎具有君子的德、仁、义、智、勇等所有品格。《堪舆漫兴》曰:“山旺丁,水旺财,只见山峰不见水,各为孤寡不成胎。”《管氏地理指苎》曰:“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源水而发、因水而兴,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近几年来,武汉市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但在城市家具的设计中,水文化内涵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题。中国人爱水,更善于表现水,而水文化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它与人的和谐相处,与这个城市的融为一体,相存共亡。把武汉水文化的历史感渗透到“城市家具”中,挖掘和凸显其文化内涵。依托一定的材质、载体使水的个性有形化,寻找武汉之水不同于它地之水的特点,将使城市传承历史气韵,并展现出独有的风采。
三、码头文化
码头本身并不能称之为文化,但因码头而生的诸多民风习俗和因此带来的地域特征在人们性格中的表现则可以称之为文化。武(昌)汉(阳)双城作为重要的码头自汉末新兴而繁盛于唐宋, 而汉口自明朝成化年间汉水入江口改道固定后才因水而兴, 因码头而发展壮大, 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首, 继而成为中国四大商埠中唯一的内陆中部大商埠。可以说码头文化是汉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汉的两江三镇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靠码头相联的,是码头让三镇居民有了联系的纽带,也是码头把汉口与全国各地联系了起来。对于四大商业名镇之一的汉口来说,码头就是码头文化的基石。武汉大码头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汉源性,源于江汉流脉而有汉派特色;二是兼容性,转运八方而会通四海兼容天下;三是开放性,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其本身脉动与世界潮动同步;四是时新性,灵活机变而趋新致新,具有创化、创造、创新品格。表现出务实与豪放相统一、浑厚与精明相统一、谨重与灵活相统一、持守与变通相统一的文化品性;有包容超越的大气、风发激扬的豪气、顽强拼搏的锐气和机敏活络的灵气。码头的遗存、元素符号、长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其他的文化遗产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息息相关,同时还涉及航运贸易、滨水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文社会、艺术美学等要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为城市家具的设计留下了许多可利用的元素,将这些文化的精髓所在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必将创造出极具当地风情的城市家具。因此,设计时应保护其遗产的历史原真性、完整性、易读性,同时强调科学性、最大程度的共享性、文化的可持续性。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称。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地域意识、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演变的结果,也是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本性,为了使人类经验能够被认识和理解而建造的符号世界。好的“城市家具”要能够使人通过它们了解这座城市。城市家具的形态不但可以暗示使用功能,还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城市文化或形象特征代表性因素在城市家具中的引入,同样可以产生地域效果。
国内外不乏好的设计案例。巴黎向来以优良的“公共家具”而闻名,1980年又在传统基础上全面整修并建造新的公共家具。一方面重建那些已成为巴黎象征的“旧式公共家具”,使之成为花都不变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反对规格化的都市生活,创造新时代风格的“都市家具”,让巴黎市民生活在自己的年代里。苏州2005年推出了特色鲜明的公共信息亭,山墙、屋檐、灰瓦构成简洁而淡雅的外观,鲜明的现代感透露出淡淡的古韵,与古香古色的苏州建筑相得益彰。西湖景区边的公交车站框架式的站体选用清透的有机玻璃进行装饰,表面曲线的造型既体现了西湖的漾漾水韵又与岸边垂柳相映成趣。武汉东湖景区磨山公园给来往游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设计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武汉与楚文化剪不断的关联。水元素的利用也将是城市家具创新设计的原点。还有那种生于斯、长与斯、守留于斯,最终归属于斯的码头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把握武汉城市家具的设计方向。
(注:本文为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hsk10066)
参考文献:
[1]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6.
[2]周益民,仇海波.长江流域楚地漆器的美术特征辨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3).
[3]袁北星.试论武汉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4]杜建国等.湖北特色文化资源的建构维度和精神特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林海,文剑钢.论城市景观的公共家具设计原则[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12):78
[6]王思元,牛萌.本土文化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广东园林,2009(3).
[7]宋树德.街道家具――细节体现城市品位[J].中国建设报,2010(2).
[8]唐志军.“文化码头”的中国期许[J].商周刊,2009.07.20:41.
[9]陆邵明.“物――场――事”:城市更新中码头遗产的保护再生框架研究[J].规划师,2010.(9).
[10]李茗怡.传承文脉构建未来――“上海老码头”创意园区带来的启示[J].上海企业,2010.(6).
[11]涂文学.关于武汉城市文化个性的几个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2007.(2).
[12]张一恒,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水”的分析及启示[J].江苏城市规划,2009(3):12―15.
[13]周婷,晏国彬,习丽.试论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创性”价值取向[J].企业经济,2007(12):113.
[14]孟月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点浅析[J].山西建筑,2008(10):37,38.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 城市文化精神 传承 创新
自20世纪初开始,城市文化以一股无法阻挡的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出现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这无疑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这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城市的“顽疾”:如城市建设缺少个性、交通拥堵、居住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形态更是缺少形象性与多样性,城市建设缺乏创造性。观此现状,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创造城市个性、凸显城市特色。这些不仅是专业人士的理论课题,也是当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目标和城市居民的日常话题。①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随即出现了“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概念,也出现了城市艺术形象、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美学等涵盖内容比较宽泛的学科。而在这些学科中,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文化精神的界定
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在其诞生与发展进程中历经无数年和无数人的努力、积淀,最终形成于该城市的情感与灵魂所在,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长期积淀并得以深度呈现的结果。城市文化精神是随着城市进程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高级文化形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种城市思想、价值观念、公民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制度等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文化的内核,同时也是城市的深层结构,又兼具鲜明的个性色彩。②
在城市文化精神起始和形成的过程中,艺术要素伴随其中,并且艺术设计担当了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形态呈现的责任。在当下,推进城市化进程、彰显城市个性、打造独具风格城市风貌的格局下,重视和研究并深刻认识城市文化精神的内涵,解读文化发展中的诸多新的观念,充分认识并发挥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城市文化在科学与理性的指导下获得更迅捷、自由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应尽的城市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使命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借助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营销学、策划学等学科而付诸实施。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势必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文化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积淀,兼具城市古老生命记忆和语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代表着城市居民普遍心理认同和文化精神传承,代表着城市智慧和城市精神的本土文化。而艺术设计作为一个融合智能、知识与信息的认知传播活动,首先应当加强对本土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的认知,进而推广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考察、研究、分析影响城市文化精神的因素,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技文化等。艺术设计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构成,担负起城市文化精神建设的历史使命。首先,艺术设计强调灵性、悟性、巧性和创新性,同时艺术设计是灵动性很强的文化活动。其次,艺术设计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渗透性,其审美的特质会对城市居民产生影响。再次,艺术设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一项设计一旦采用,就形成久远的影响力,并且存在于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具有强烈的普遍性和普及性。因此,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设计势必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艺术设计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的发展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个城市文化精神的发展水平。对于艺术设计的分类,当今比较认可的分类方法包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可以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支柱。城市中积聚了大量的艺术设计资源,艺术设计正是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艺术设计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艺术设计对城市的宣传起到推介效应,增强城市的识别性、美誉度和知名度。可以说现代城市是现当代艺术的温床。③
艺术设计将创意、文化带入市场,同时,把城市艺术精神带入大众消费世界,艺术设计给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接触艺术的机会,营造城市艺术氛围。艺术设计把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精神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通过特殊的形式被观赏者接受和推崇,进而达到影响人、教化人的作用④。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对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推进作用,而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精神,如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对城市的识别性、美誉度、认知度所形成的促进作用,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雕塑、城市规划等设计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精神对城市品质的提升,都对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艺术设计更好地与城市相契合,城市艺术文化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的介入使城市的品质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艺术设计对城市精神的净化提升和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个城市也要对艺术设计行业进行扶持监管和重视。从城市的长远发展看,强化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必将彰显城市的个性;发挥艺术设计的审美性,必将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希望城市与艺术设计行业有更好的合作、更好的监管,营造更好的艺术设计氛围,培养扶持一系列高层次的艺术设计队伍,这必将会实现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的城市建设梦想。
(注:本文为成都师范学院科研处2013年度重点项目“艺术设计在城市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中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S13SA02)
注释:
①②艺术学编委会.艺术学・艺术与城市:空间与想象[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74,431.
③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M].杭州:中国美院出版社,2008:385.
篇9
关键词:艺术审美视阈 城市文化形象 设计 范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文化形象设计范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 HB13YS010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具体表现,是包括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城市建筑、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风尚习惯、文明礼仪、精神信仰等在内的所有文化意象的复合体,具有深层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内蕴,是城市性格的集中显现,也是整个城市文化高度抽象后的精神指向,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象征力量。”[1]而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其设计不仅要追求实用性和技术性,也更应该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以直观性和可感性强的特点更好地传达一个城市的韵味。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建筑的设计提供几个范式。
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谢林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突出强调了建筑语言的表现性特征。建筑,不仅仅是可视可触的外在实体,也在表现丰富的内在精神,它是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高度统一而产生的和谐。北京天坛,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专用。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天坛充分传达着天、地、神、人四者统一的中国古代精神,是中国古人沉思冥想、静观宇宙生命、弃绝自我融入自然的精神指向。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它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传达出来。不仅能用眼睛看,更要让人用心去体悟、去揣摩一个城市的厚重,这是建筑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时代风貌,也会在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上得以感性地显现。换言之,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上有所表现。身处其中,建筑应该可以让人感怀到历史的丰富和厚重,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让心灵在历史的浸润中得以饱满地面对今天的生活,和对未来保有信心满满。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与碰撞以及对未来的昭示,都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子。比如胡同之于北京,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对于今天的北京而言,仍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鉴于此,即使今天北京的建筑设计,也应该是在维护传统情结的基础上展现它作为国际大都市和首都的时代风貌,也只有此,才能让它更有吸引力。再如江南水乡,廊街岸柳、深巷老宅、小桥流水、茶馆、染坊、典当、戏台、道观、寺庙都是与之血肉相连的特定的文化符号。脱离这些古老文化的载体,它的建筑将大为逊色甚至仅仅是一堆物质性建筑材料的堆砌而已。而山东潍坊,更是充分利用风筝、剪纸字画、板桥故居等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旧城改造,通过不同凡响的文化构思,实现了城市本身的转变,对于其他城市而言,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借鉴。所以城市建筑的设计,必须要学会吸收借鉴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营养,并赋予传统新的时代风貌的精髓,融会贯通,让历史文化脉络的发展在它身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也是这座城市通向未来的物质化了的精神导向。
一座城市,首先向别人做出自我介绍和形象展示的,还是建筑。说到底,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象征和标签,而且不同城市的建筑,又都是个性鲜明。因为一座城市连同它的文化形象,都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民风、民俗、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视觉呈现。因为“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长期发展的历史结果和自然流露,好比茶水之于老成都,六朝烟水气之于南京的担夫,这种形象本身植根于城市文化悠久丰厚的土壤之中,具有广泛的市民基础……”[1]这就如一看到金字塔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埃及一样,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认为住房只是临时的住所,而死后的坟墓才是永恒的家。这种对待生与死的独特认识,使得古埃及人热衷于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并发挥到极致。古老的金字塔,就在造型与非造型的交织中,服务着古埃及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实现了由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转换。金字塔之于埃及,正如埃及之于金字塔,二者已经无法分割。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生命永恒观念的简朴象征,也是埃及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埃及的纪念碑。其他的再如泰姬陵之于印度、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等等不一枚举。所以,建筑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地域风情特色,应该努力让建筑成为一坐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或者是身份标签。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窗口,通过它,人们一眼就能捕捉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特点,把这座城市这个地区或者是这个国家放在一个由特定的时代、种族和环境融合而成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中国古典美学追求天人统一,即主张人与自然是亲和亲子的关系。对这种理论的现代诠释就是和谐,许多中国古代的建筑杰作也高度凝聚了这一美学理念,这也是现代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一是为了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二是追求建筑本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也是大美。建筑的和谐,首先表现为与当地自然的和谐,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之间的关系。如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剧院,由三组巨大的壳片组成的外观,如海上扬起的风帆,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似乎要带着人们的音乐梦想起航,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协调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这种和谐理念的一种体现。建筑,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都是与时代精神交融的产物。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就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精神的反映,是否定现实生活,否定人的正常的情感和欲望,而将一切寄希望于渺茫的来世生活的宗教情怀的精神折射。哥特式建筑中那高耸入云的尖塔,那光怪陆离的内部空间,就企图要把人的灵魂带向虚无缥缈的天国世界。任何建筑,就其功能而言,首先是实用价值的追求,而审美是要依附于实用的。所以,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它与人的和谐,既要满足于人们在生活中的某种现实需要,又能体现出人们特定的美学追求,即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要促成建筑与人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如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既为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们营造出返璞归真、天然野趣的自然境界,又是他们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的美学思想的诗意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只有做到建筑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才能促成一个大和谐、大一统的“天人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给人以诗意地栖居。
建筑,连同其他城市文化形象,在艺术审美视阈下是以审美客体的方式存在的,是城市审美文化和公众审美文化的典型体现,反过来又会对审美主体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的城市文化形象,建筑作用的发挥又是那样的随时随地。所以,建筑的设计,更应该注重与城市文化精神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耿波.都市形象与城市精神[A]//胡惠林,刘士林.都
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标示设计;城市形象;传统文化
如今,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竞争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自身城市的品牌形象包装,希望以此在广阔的经济市场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作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城市标示系统设计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将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展现在公众面前,以便更好地树立城市品牌。在进行城市标识系统设计规划时,设计师需要对城市的地域、经济、文化及城市个性做深入的分析,才能有方向、有目的地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标识系统。
一、城市标识系统的功能与意义
城市标识系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内的管理与服务,以及对外的形象展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如果没有清晰的、富有个性化的标识系统,很难想象城市将会是怎样一种局面。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和民众对于生活便捷性的需要,城市的标识系统慢慢的从模糊的设计领域走到了设计的前台,城市需要标示系统,而且需要现代化的、有科学功能的、有美感的、有个性的标示系统。完整的,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标识系统是衡量城市规划水平的标准,在方便了市内居民生活的同时,增强城市居民的区域认同感;在为外地游客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树立良好而深刻的城市印象,以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以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城市标示系统设计的设计之源
城市标示系统设计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现今,许多城市为了凸显自身的地域性特征,在进行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时,有选择有意识地从地域文化入手,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胜古迹做为视觉材料,深入挖掘其精神文化的内涵,然后运用现代艺术设计语言进行加工再设计,将其巧妙地融入符合当代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的视觉表达,拓展了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创意空间,令城市的标示识别系统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兼备现代与传统、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一)独一无二的审美特征
每座城市随着发展的过程、时间的流转,沉淀了厚重的文化与历史。由于城市发展轨迹的不同,每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任何艺术绝不会放弃其传统的特性。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但是随着不同时期各种思潮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随着生活的变化,在传统中加上新的想法就可能设计出好的形式。以地域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开拓了城市标示系统设计的新天地,又保存了固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与现代人们的审美、生活需求相协调,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地域审美特征的强化。
(二)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从重视物质向重视精神满足的方向变化,“感人之心、莫先乎情”,城市标示系统设计要想深入人心、获得大众的认可,必须注重与大众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是现代设计讲求的“情感化设计”,而情感设计本质上指的是设计的人性化。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以地域文化特色为创意点的战略思想日渐受到重视。首先,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对于城市居民更有亲切感,易于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其次,地域文化的元素如色彩、文化、语言使人一目了然;再次,地域文化特色如果运用良好,在城市形象竞争中,能够体现出地域的自豪感与地域文化。总之,地域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时代价值的体现。
(三)“形”“神”之和
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同的城市进程凝合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美学注重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间的互相关系、结构、作用和功能,这种思想同样也影响着大众的欣赏习惯。中国式审美的特点在于注重事物的含蓄性、寓意性、礼仪性,所以,国人首先感受的是对象传达的情感和美好寓意。地域文化特色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示一种无形的情感、意志和愿望,例如,用能虼表地域特色的图形或色彩作为创作元素,让这样的视觉符号的创造性运用构成形态美与神韵美的集合,为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所用,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融。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标识系统涉及到很多类型的标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城市识别标识、城市导向标识、城市管理标识和市民指导标识。正是通过这些标识使城市的外观变得有序;使城市的结构变得合理;使居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到生活的便捷。下文将以郑州市城市标示识别系统中轨道交通的标识设计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一)传统图形的新语境
中国传统图案讲求“立象尽意”,将图形作为表达意义的途径,通过创造图像来表达特定的吉祥寓意,象征性是中国传统图案本身就具有的特点。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要从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出发,可以通过本土化地域文化特色图案的再运用来表现和弘扬城市的精神文化。例如郑州轨道交通的标志设计,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标志的图形设计部分将中国传统纹样“饕餮纹”与汉字“中”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构成了颇有意味的图形。“饕餮纹”是承载在青铜器上的象征着封建统治权利的纹样,盛行于商周时期,而郑州作为商代都城,选择“饕餮纹”做为图形的创作元素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中”字作为图形的主体形态也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展现,“中”一方面代表中州、中原,强调了河南郑州的地理位置信息;另一方面“中”字是河南方言,语义同“好”“同意”,展现了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经营发展的文件、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整个标志的形态又似四通八达的地铁道路,给人清晰易辨的视觉感受。
(二)色彩的寓意
黄色与黑色作为标志的用色,也体现着设计者对于郑州地域文化特色的解读。标志的图形部分采用黄色,黄色自古以来在中国人传统的色彩认知中代表的是皇家,郑州作为商朝都城,历史古都,黄色的运用充分地体现了郑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黄色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经郑州,郑州人民对于母亲河的敬仰之情通过标志的用色得以充分的展现。另外,黄色寓意着收获,河南是中国的粮食大省,土地和丰收一直以来都是河南人民内心恒久的期盼。标志的文字部分采用黑色,简洁明了。色彩明亮的黄色与沉稳的黑色相组合,整体标志简约、理性、充满时代感。由此可见,利用人们对色彩的情感认知与寓意表达,能够赋予城市标识系统更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导视系统环境的文化意蕴
导视系统是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清晰、明确地通过视觉符号或简明的文字向大众给予导向、咨询、确认以及警示的作用。但是往往在设计时,设计师过分讲求功能性而忽略了导视系统属于视觉传达的范畴,也需集功能与美感于一身。视觉效果良好导视系统不仅能为大众的生活提供指示的作用,也应同时让大众获得美的享受。为了更好的体现独特的城市特色,我们同样可以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导视系统环境当中,例如郑州轨道对于地铁导视环境的营造,导视系统的主体文字部分的色彩采用的是中原红,站点的文字运用的是苍劲有力的书法体,使乘客在使用导向系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河南风情。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抗衡都要求着城市形象必须展示出自身独有的精神文化与形态气韵。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对于一座城市精神脉搏的展现和继承,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可以唤起城市居民心理上的共鸣,以及外来游客的对城市的认可与欣赏,最终实现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品牌的知名度,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锐.城市标识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