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治理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室内空气治理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 必要性 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有效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运行,由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制定和实施的企业战略经营决策,在遵循国家财政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推动企业各项业务工作和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战略经营总体目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为确保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全面保证的基本管理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将风险管理理念、措施和手段有效应用于企业各项战略决策、投资融资决策和内部审计等经营全过程中,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就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体制来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均是由领导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在两方面管理工作中担任相应的角色和行使相应职责,并且全面渗透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一系列行为中,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合理的基础保证。
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就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当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的资金结构、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等已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企业资金运用、人员安排等方面严重失控现象,这样造成了企业无从发展和面临崩溃的事实。严格管理企业,不断加强管理上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过渡,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要求
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在运营发展中的实际状况,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正确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借鉴资料。然而企业会计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颇为繁多,再加上其他各方面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于企业制定正确决策形成了一定误导。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严格监督和管理企业会计人员所进行的各项财务工作,实现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本保证
一个企业由诸多不同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的整体运营是环环相扣的,依托于各不同部门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风险便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较大影响,最终使企业的整体运行陷入瘫痪状态。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对于各种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将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利于企业外部监管的顺利实现
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利于企业综合管理的顺利开展,也是财政、审计和监管部门等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基本需要。监管部门对于企业也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通过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制度和授权等规范资产运营行为,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调整经济结构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化方法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容,强化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突出重点问题,针对基础事项、高风险领域或薄弱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内部控制出现缺陷和纰漏。实践中应不断调整和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财务人员应全面掌握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内外部环境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能科学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强化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以推动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内部控制职能,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职能机构
应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使其与企业总体管理目标能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职能机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分为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以及信息技术控制等。内部控制体系能全面激发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并能对所有员工的经济行为起到一定制约作用,企业应以董事长为核心,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为辅助,全部担负起内部控制的相关责任,同时风险管理应该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职能机构,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例如,一些企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结构,一般都是以董事会为核心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工作,提倡全员积极参与,以保证董事会风险管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做好内部控制的考核与检查,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对于内部控制职能实施监督和检查,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合理性及实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估,形成严格、完备的书面报告,上报上级做出有效处理。建立合规的考核制、问责制和奖惩制,切实处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违规行为,并追究不同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在实践过程中,较多管理层只注重实际成效,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具体执行的过程,为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企业领导者应将人员配备和制度运行有效结合,制定内部控制具体实施计划,并明确不同人员的责任范围。制定政策时,应加强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与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监督机制,将全面风险管理同绩效、加薪和升职挂钩,保证风险管理健康运行。
(四)建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制约
内部牵制主要指在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当某部门或某个人不能独立完成责任范围内的业务工作时,需要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以顺利地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并且相关部门要对已完成工作实施严格检查。内部牵制制度不仅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制约,还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严格制约。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应采取工作轮换制,基于岗位性质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必须具有特定的侧重点,每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的轮换次数,及时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合理解决,有利于实现最佳的牵制效果。
(五)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管理提上议事日程
要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风险自动预警的灵敏性,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信息沟通流程和渠道,逐渐完善和落实重要、重大事项请示制度。各企业都要全面强化财务风险请示报告意识,重要、重大事项必须及时上报,防止出现虚报、谎报、隐瞒不报、或事后再报的现象,凡是由于报告不及时和不准确形成的风险问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将风险管理提上议事日程中去。
四、结语
总之,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能健康有序开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刑利锋.探讨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20): 75
[2]王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 2012, (6): 128-129
篇2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 认识误区
1 室内环境检测概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消费观以及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当今社会人们对住房的装修要求很高,对室内环境相当重视。由于近几年室内污染造成很多健康问题,大多数人开始重视空气质量,很多住户还对室内环境进行了一些检测,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治理与防治室内环境污染的产生,我国专门出台颁布相应的一些环境检测标准,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为检测部门提供一种规范。
2 室内环境检测内容
室内环境检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规范标准,针对室内总体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相应评价。②如果发现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要及时追踪发现污染根源及污染程度,争取早日控制污染蔓延。③如果检测合格或是污染源被排除,还要在后续进行预测控制检测,防止污染源的反复出现,彻底解决室内环境问题。
但是,由于这是一个比较新兴前沿的检测项目,很多住户以及检测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误区,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检测自身或是最后的检测数据及解决办法会产生很多疑问,检测部门对于一些环境污染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人们习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容易对一些结果不赞同或在落实处理方案的过程中不重视不信服酿成大错;而我们的检测部门,国内的大环境导致很多小的公司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过程不完善,结果不准确,解决方法敷衍了事,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很多时候处理方式对住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室内环境检测的误区,本文将列举一些容易忽视或遗忘的方面进行阐述与讨论,分析和认识一下这些误区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让人们对室内环境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消除这些错误想法,正确对待有关问题。
3 室内环境检测误区
最重要的还是谈一下检测的必要性,这也是人们的一个比较大的常识性误区,有些人家认为装修完只要保持通风一段时间就可以了,省钱又省事,甚至有些“着急”的住户在气味未完全散去就急于入住,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我们上面说了很多现今检测存在的不足,但这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入住前的必要步骤,不注意空气质量会对身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极端情况甚至会引起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这个误区是我们必须要放在首位重视起来的。
我们有了检测的意识后,随着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少住户就会走进一些新的误区里去,比如很多人会认为新房污染全是因为那种可以闻到的气体,其余方面没有问题;再比如很多人认为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装修也不会有问题;或是有的人不懂仪器检测其中的科学依据,产生质疑;更有甚者觉得花钱多污染必然小。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认知,以下我们分别对这些误区一一解释:
3.1 新房污染都是那些气味,我用环保材料就可以不污染 人们对于搬入新家后得刺激性气味很是反感,如果着急入住甚至会产生头痛恶心等反应,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甲醛,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多,人们也就认为这才是室内污染的源头,所以大家会纷纷采用一些所谓的“环保”材料。针对这两点问题,首先甲醛虽然对环境危害很大,但其实另一种有毒气体氡气对室内空气危害更大,只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多,氡气无色无味,即使很多氡气存在的环境中人们也不会有任何感觉,但事实上氡气对人体危害相对于甲醛有过之而无不及,极易导致肺癌,是国际癌症机构的重点致癌物质之一,这才是真正的室内环境污染杀手,非常值得重视。其次,环保材料真的环保吗?这个其实很难界定,现如今国内检测体制为抽检制,这就代表很多厂商会有以次充好或是检测时送检环保产品而卖出不合格产品等挂羊头卖狗肉行为,同时,即使购买的是环保材料,它也仅仅是有害气体量很低,在安全范围以内,并不绝对安全。第三,也并不是所有的有气味的气体都是有害的,很多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大的危害,也不是安全检测范围要求之内,所以住户切莫以此去过分质疑检测结果。
3.2 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装修也没有大问
题 纵然现在去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的主要还是一些新入住的住户,但是我还是要强调其实很多二手房住户在搬家入住的时候,由于认为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再装修也没有大问题,可能就会由于疏忽对家人的健康造成伤害。这里我要提到的是,很多以前的建筑房屋,所用到的材料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在很多方面也没有现在的材料环保。比如以前的住户喜欢贴墙刷墙,用一些硬岩作为地板,殊不知很多岩石都是从山中采集,可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放射性物质,而且如上述所说,老房子中也不一定就不存在有毒气体,只是你感觉不到罢了,所以老房子,二手房对于室内检测不可忽视。
篇3
关键词:绿色社区 生态学 高新技术 环境
1 建设绿色社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其间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居住社区的建设更多地是顺应自然,追求简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求生存,所以说传统的社区建设隐涵着许多绿色的成分。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助长了人类的贪欲,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居住社区发展到今天已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的多数城市都在遭受环境污染的困扰: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水体污染导致水荒;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可利用的资源、能源数量急剧下降。而这些污染物一部分来自厂矿企业的“三废”,另一部分来自我们的居住社区。据统计,在总污染源中,工业污染只占41%,而生活污染高达59%;在能耗方面,建筑群中的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40%—48%[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在重视工业三废治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居住社区污染的控制,加强源自生活的污染物治理,减少居住社区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可以说建设城市绿色社区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对最佳生活环境的要求,因此建设城市绿色社区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
2 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城市绿色社区规划
社区是一定地域内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相结合且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生态系统。绿色社区是在社区的概念基础上,以生态性能为主旨,以整体的环境观来组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要素,将社区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水准且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地[3]。建设城市绿色社区的目标就是强化社区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地作用;加强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能力,合理高效地利用物质、能源与信息,提高生活质量的环境水准,充分适应社会再发展的需要,最终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生活的最优环境的居住地。
2.1 根据环境容量合理地确定绿色社区规模
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系统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活动。人类居住社区的建设规模受环境容量的影响。绿色社区是能够提供合理的人均居住面积、道路、绿化和资源能源,同时也能提供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医疗保障等功能的整体,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从而能够使社区成为既有城市型的便利,又有乡村型的环境的居住地。
2.2 根据循环再生原则合理配置生态流
生态流包括能量流(energy flow)、物质流(matter flow)和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是联系各子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纽带。居住社区是人工生态系统,不断被输入能量、物质和信息,同时排出废物。目前的社区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往往是单向和链状的,没有循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极低,因此建设城市绿色社区必须根据循环再生原则使资源和能源达到最佳利用,具体地说即用“4R”准则(Reduse、Recover、Reuse、Recycle),改变生态流流向,使其蕴涵的价值与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减少资源、能源的利用速度,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争取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使废弃物对环境与人类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3 用高新技术成果支撑绿色社区的建设
生态学原理为城市绿色社区的建设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要完成一个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在设计与施工中采用多学科的高新技术成果,用高新技术支撑绿色社区的兴建。本文仅从环境工程的角度探讨绿色社区中水资源、固体废弃物和建筑节能、庭院绿化、环保住宅等方面的问题。
3.1 绿色社区的节水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由于水资源在时空和地域上的不均匀性,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1×107m3,其中有50 个城市严重缺水[4]。在得不到有效的淡水资源的情况下,节约用水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重复利用污水和废水,已成为开发新水源的重要途径。
推广家庭节水设备,是绿色社区的节水重点。据统计,在家庭用水总量中有80%用于做饭、洗衣、冲洗厕所、洗澡,因此采用节水型家用设备和卫生器具是节约用水的关键。一般的抽水马桶一次冲刷需水9—19升,而节水型便器每次用水量不超过5.7升;节水型洗衣机比普通型产品节水25%—30%,因此采用节水设备能很容易地使家庭用水量节约1/3[5],节水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中水道和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资源化的关键。该技术要求建筑物内铺设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套管路,洗菜和盥洗用过的水经处理后送入非饮用水管路,用于冲洗厕所、清洗汽车,也可作为市政、环境、娱乐和景观用水,例如:浇洒道路、浇灌绿地、水景等。这样使用1m3中水就相当于少用1m3清洁的自来水,同时又少排放1m3污水,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2 绿色社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6]
固体废物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失去其原有使用价值而丢弃的固态物质。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固体废物的无处置堆放不仅污染环境、有碍观瞻,影响环境卫生,而且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因此必须进行处理。为了充分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有用资源,在绿色社区必须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样就可以回收生活垃圾中的有用资源,对不可回收的其它组分可采用堆肥、焚烧或卫生填埋来进行处理。
绿色社区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对于燃气和暖气普及率较高的社区来说垃圾中主要成分多为有机物,因此可进行快速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用于社区的园林绿化,既有效地处置和利用了固体废物,又有利于提高社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因为绿色社区固体废物中有机成分较高,故而也可采用焚烧炉来进行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同时可回收利用其热能。以上两种处理方法都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社区建设,这可为社区的物业管理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3.3 绿色社区的建筑节能
建筑使用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在国际上它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一般占总能耗的40%—48%,因此社区内的建筑节能是涉及到全社会能耗的大事。
要实现建筑节能应首先从居住社区建筑设计开始合理选址,用最佳的朝向、间距等争取更多的日照;科学布局以形成优化微气候的良好界面;合理确定建筑物形态;同时应改善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研究表明隔热保温是建筑节能最主要的措施。采用节能技术的建筑比传统建筑可节约能源20%—40%。
在北方城市,供暖系统节能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不但可以有效供暖,而且有助于减轻北方地区采暖期内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对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采用分户燃气采暖系统,这样不仅取消了小区集中供热锅炉、供热管道和堆煤场,解决了室外供热管道的热损失和大气污染,还有利于用户灵活取暖,将节能与用户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推行绿色照明工程,是减少照明用电的技术关键。长期以来,白炽灯一直是我国住宅照明的主要来源,目前约占88.6%,这种灯具光效低、寿命短,应尽快用高效节能灯替换。节能灯光效较白炽灯高4倍以上,使用寿命长5—10倍,节能率达70%—80%,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目前我国约有白炽灯22亿只,若用节能灯取代其中的3亿只,就可实现终端节电2.2×107kw·h的电力,减少社会支出300—400亿元[5]。
在绿色社区中应尽量使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和地热等,这些能源不仅容量巨大、经济实用,而且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4 绿色社区的庭院绿化
绿地系统是社区内唯一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功能在绿色社区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绿地系统不仅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同时又具有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提供休息场所的功能。目前在社区绿化中往往侧重于提高绿地面积,绿化质量不高。而稳定的绿地生态系统要求结构和功能的高度统一和谐。研究表明树木的生态效应是草坪的3—10倍,复合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远高于单一的草坪,因此应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复合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同时在空间上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充分体现出绿地系统的休闲、运动等实用功能,创造绿色社区品味的绿色文化[7]。
3.5 绿色社区的环保住宅
住宅是居住社区的主体建筑,也是居民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据统计人类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8],所以绿色社区的住宅除了应具有上述提及的节能、高效、污染少等特点之外,还应该是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环保住宅。
住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除了部分来自室外,其余的均出自于室内;例如: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呼吸产生CO2和其它不良气体,室内燃烧设备产生的有毒气体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都会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控制应通过在建筑中使用不产生污染的绿色环保材料、消除室内各种污染源、采用高效而且节能的通风方式等技术手段解决。
4 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保证绿色社区长绿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高新技术来规划和建设居住社区是保证绿色社区长绿的先决条件,但要真正实现社区的绿色长驻还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来保证。首先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环境考核指标;其次应加强对社区员工、业主及有关人员的教育,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通过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保证社区自我运行的良好态势。
5 结论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21世纪的绿色社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高新技术建设绿色社区是人类居住区的发展趋势。绿色社区将突破传统社区的单一居住功能,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高效节能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必将成为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的理想居住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
[2]《中国21世纪议程》编写组,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
[3]华东师范大学环科系,上海甘泉街创建生态社区的现状与途径。1997:5—6.
[4]吕炳男等:污水资源化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6.5.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6]时文歆等: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6.
篇4
1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
1.1化学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污染物质进入人类生态系统,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面临着人口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人们已日益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如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海洋污染、近海赤潮、湖水干涸、淡水资源枯竭和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不仅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危及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同时还要保护好环境,千万不能陷入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该是美化环境的先导。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包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有密切联系,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进行生态环境危机教育,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M。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化学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形式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仍然要注重环保知识的渗透和融入,不能认为学生在初高中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时,老师或多或少讲过些环保知识,就没有必要去讲了,这是一个误区。由于初高中课程的紧凑性安排,学生负担较重等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对结合教材联系实际介绍环保知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的压力,只重视课程成绩,对于介绍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并不能在考试分数上得以多少体现,因而在教学中就会不够重视,削弱了化学学科中融入环保教育的优势特点。进入高校学习,学生更多了一份学习的自由性、广泛性,相比高中而言,题海战术、填充式灌输等形成的学习压力大大缓解,而大学生也迫切需要涉取教材以外的其他知识,特别是联系现代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化学知识,了解环保知识,并使之相互渗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中,将环保知识渗透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中,使学生懂得某些化学污染物的组成、性质、迁移、变化及归宿的规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道德和环保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意识和人类生存发展意识。
2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的途径
2.1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教材中潜在环保教育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化学教师科学地、巧妙地、合理地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并要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比如在氧族元素的教学中,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中,特别是由于燃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把大量SO'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此例。
在氮族元素的教学中,讲到氮及其化合物时,介绍N0和NO'有很大的毒性,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并介绍历史上氮氧化物引起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如1943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光化学污染的典型事件;讲到磷及其化合物时,介绍氮、磷等化肥知识,既介绍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又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讲解赤潮”现象,结合实例,介绍今年5月28日的太湖水域蓝藻爆发,引发居民用水危机,还有滇池蓝藻、安徽巢湖蓝藻等的大面积出现,这些危害环境现象的发生就在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磷循环的改变而造成。在碳族元素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CO2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及CO: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介绍CO是人类向大气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在硅和硅酸盐工业的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硅和硅酸盐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广泛应用及重要性的同时,介绍粉尘的污染及其危害;介绍玻璃作为玻璃幕墙带来的光污染危害。
在硬水软化一节中讲硬水对人类及工业的危害,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介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至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实例,比如日本1956年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和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2005年11月23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近年来黄河流域内的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等,使学生增强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原电池和电极电势一节中,介绍电池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汞、镉、铅等毒性较大的物质,如果使用完的电池不进行妥善的保管和处理的话,水源和土地就会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铜、锌、石墨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又可进行回收,得到有效的重复利用,号召同学们不要乱丢弃废旧电池,倡导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减少污染。
在有机化学烃类教学中,融入石油炼制和煤的综合利用及有关能源危机的知识;介绍汽车尾气是现代社会城市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在讲解烯烃时,介绍白色污染,由于塑料垃圾、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废弃后难降解而造成对环境的大量污染。
在卤代烃教学中,介绍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和危害,引起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有氟里昂氟氯甲烷类化合物CFCs)和含溴化合物哈龙的大量使用,我们熟悉的灭火剂中就含有哈龙,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中就含有氟里昂。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我国于1991年加入了蒙特利尔国际公约,并承诺在2010年停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芳香烃、醛类等教学中,在讲多环芳烃时要特别强调3,4苯并芘是已被确认的致癌烃,它来源于使用食用油煎炸食品和烟草燃烧,来源于各种燃料燃烧和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中,导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介绍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沬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汽,这些物质都具有致癌性;介绍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世界公认的事实,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造成空气污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材的相关内容与环境保护知识的有机结合,并适当列举一些环境污染的典型公害事例,比如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墨西哥的液化气爆炸事故、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故、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莱茵河污染事故、海湾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加深学生印象。
2.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化学知识,了解环保知识,并使之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良好习惯。
2.2.1控制试剂用量,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成分复杂的废物、废水和废渣,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造成一定威胁,也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试剂用量过多,不仅会造成药品浪费,也会使有些实验失败,更严重的是造成环境污染。在化学实验中,要减少药品用量以减少废弃物,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如在进行铜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时,用铜片与浓酸的反应不易控制,极易造成N02气体污染大气,但若改用铜丝,只要观察到现象,就可随时抽出结束反应。有些反应还可以考虑用点滴板或滤纸代替试管,可减少药品用量,如:指示剂与酸、碱作用的实验,显色实验等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检验乙醛可放在滤纸上完成等,这样就可减少药品用量。在实验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都要言行一致,起好表率作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规范,使学生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加热,液体的量取、转移、过滤,玻璃仪器的洗涤、制备装置的安装等基本操作做到动作准确、操作熟练、运用灵活。
2.2.2妥善处理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化学实验中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安全废弃,分别处理,变废为宝”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要采取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根据气体的化学属性,用吸附、吸收、氧化、还原、分解、萃取、电解等方法来进行适当处理,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同时应有效使用排风装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例如,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都可以用碱液或水吸收,氯化氢、氨气可用水吸收成稀酸或氨水后存用。实验中产生的废液或废渣,应倒入指定的废液回收桶)瓶)中,经统一处理后再行排放,严禁将废液、废渣直接遗弃或倒入水槽,防止有毒物污染空气和水源。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2.3改进化学实验设计,推广微型化学实验
积极探索微型化学实验改革,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捷、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省药品、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实验微型化、药品微量化使化学实验的排污量大大减少,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例如,碘的升华实验,可进行如下设计:取一软质玻璃管,放少许碘晶体于其中,封口,实验时,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此设计既能清楚地看到现象,同时也消除了碘对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1.2.4精心选择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可根据大纲要求,尽量选择低毒、污染较小、价格相对便宜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或使生成的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如:用硫代乙酰胺”代替有毒的硫化氢”做阳离子沉淀实验;用三氯化铁”代替硝酸”清洗银镜反应的试管避免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用媒油”代替四氯化碳”消除由于四氯化碳”逸散到空气中生成有毒的‘光气”有机实验中,用‘肉桂酸”代替‘喹啉”,避免了硝基苯”,苯胺”等致癌、有毒试剂,用‘溴乙烷”代替苯”,用溴丁烷”代替溴苯”,避开了苯”、溴”等对空气污染大的有毒试剂。
3开展课外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很好补充。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做到寓环境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水泥厂、造纸厂、啤酒厂及一些化工厂,了解污水的排放和处理方法,了解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进行环保的必要性,调查家乡河流的污染状况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及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不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如: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组建环保方面的学生社团组织,并积极开展和参与社团活动,比如清扫白色垃圾、检拾废旧电池、保护母亲河行动、参加整治市容市貌活动等,还可利用与环保相关的一些节日,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及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践,成为保护环境、创造人类美好环境的文明使者。同时利用学校的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保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4教师要注重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化学老师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言传身教,在做好表率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从多种角度、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道德和环保行为习惯。二是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平时应多收集、积累环保信息、重大的环境事件、环保法规和典型科技成果,并将这些素材分类整理、编辑,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结合知识点,善于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三是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和应用,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教学手段传授环保知识,变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为直观形象,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5结语
化学教学应成为环保教育的有效载体,结合学科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贯穿到学科教学中去,这种教育必将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影响作用,环保意识的不断渗透和深入,必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5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要点;安全性;节能环保;探讨
暖通空调工程项目的优劣、其经济效益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选择。在各种设计方案泛滥的今天,如何实现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复杂的技术工作。它设计面广,影响因素多,不同设计理念往往导致不同的设计结果。在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和优选时,应该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及要求,把握好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各种技术方案的特点、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尤其必须对各种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调节性、操作管理的方便性、环境影响、投资、能耗、运行费用、舒适性和美观性等技术经济评价因素进行客观准确的计算和综合对比分析。总之,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应该联系实际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避免因片面性和主观性带来的失误和经济损失,才能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目前暖通空调设计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的设计方案,由于设计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各种设计方案之间存在较大分歧,使得设计人员无所适从。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实现优选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1、系统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评估对暖通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是一切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以往的设计方案中,往往较少考虑安全问题,但是随着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设备研制等多方面的改进,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也得到提高。
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环境安全、防火安全、易燃易爆环境安全、系统设备运行安全。
1.1 人员环境安全。人员环境安全主要是指空调系统对人体的危害、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例如采用氨制冷方案时,就必须考虑到氨泄露所造成的危害,因此氨制冷机房应该设氨泄露探测器,并且要设有事故通风系统。对于公共场所的全空气空调系统,由于人员密集且比较杂,极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因此空调系统应设置带有消毒,杀菌等功能,若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很容易造成流行性疾病的扩散。
1.2 防火安全。在防火安全问题上,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防火设计规范来考虑。例如在选用通风管材料、通风管保温材料时应选用不然材料。通风管穿越防火墙处或重要房间隔墙处时要安装防火阀。比如有些酒店项目工程别是水管井中的防火问题,通常面积有限,不能单独设置风管井,而只能采用水管井中设有风管,而风管穿越楼板处要求装防火阀,而水管井太小,风管穿越楼板处无法安装防火阀。通常解决的方法是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个小时的比较薄的防火隔板把风管从水管井隔开,这样就可不用安装防火阀,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又解决了实质问题。
1.3 易燃易爆环境安全。易燃易爆环境下,暖通空调设计的安全性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在设计燃油气锅炉房、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的、商用厨房通风空调系统时,应该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爆装置等。
1.4 系统设备运行安全。系统设计时,选用设备要根据使用对象重要性来选型号和选数量,比如是五星级酒店的制冷机组的选用时,根据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通常按有一台冷水机组检修或出现故障时,其余的冷水机组应能提供整个酒店75%的制冷量,有些要求更高时应能提供100%的制冷量来选冷水机组,这样才能保冷水机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酒店的经营可靠性,提高了酒店的品质。如果在重要的资料库设空调时,选用设备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的空调方案,一旦水管泄漏可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一般的工建制冷机房不考虑这些两种因素。当选用锅炉设备是应考虑到当地的热源条件来选择,当第一选择热源出现问题时,应当考虑选用第二热源作为备用。比如三亚海棠湾喜来登酒店和精品酒店,在选用锅炉时,选用燃气燃油锅炉,燃油作为备用。这些问题应在方案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问题。
2、系统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
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必须满足相关的规范和使用要求,例如设计方案要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能耗和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满足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的要。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应该对非标准设备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这些参数应该合理可行。同时设计方案要力争做到高可靠性,要确保系统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相应的故障,这对于那些全年要求保证室内空气参数的重要工程以及那些对空调系统依赖很大的场所来说至关重要。
3、尽量简化系统调节与操作
设计方案的调节性和操作方便也是衡量一个设计方案的重要指标,但是这当中也要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简化系统操作,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人工费的支出,但是自动化的实现需要资金和技术,也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是否采用自动化控制、是采用半自动化还是全自动化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定,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操作调节方便性、可靠性等问题,不能盲从。对于那些必须采用自动化控制的空调系统,在设计时也要尽量简化其自动控制系统,或者说实现部分自动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2]。
4、系统成本及经济性问题
目前,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时考虑最多是经济性问题。暖通空调设计时,在保证系统质量以及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当然影响系统经济性的因素很多,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比较的标准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的设计要求、设备档次、能源价格、使用情况、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成本,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经济性的要求不可过分偏执,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三亚海棠湾喜来登酒店和精品酒店在选用热源时,根据本酒店的用热量的大小和特点,热源选用太阳能热水加水-水热泵机组作为热源,本酒店在几年运行来,跟相同的其他五星级酒店相比节约了很多的成本。
5、环境影响以及能耗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尽量选用环境友好型以及低能耗型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空调设备选型时,尽量不用氟利昂制冷剂为冷媒的空调产品;在设计方案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暖通空调设备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治理的费用。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应该有强烈的环境保护责任感,应该使设计方案中的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并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对臭氧层的破坏和产生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能源和资源消耗等进行全面科学定量的评估比较;同时也要顾及到建设方和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可盲目,以免给建设方和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6、暖通空调方案设计优化和完善的必要性及其评估体系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评估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要评价的内容涉及到建筑系统的方方面面, 按照最终的效果可分为:安全性、经济性、耗能、室内环境品质( IEQ) 、可靠性、灵活度、环境影响、可维护性等。其中安全性属于必须满足的要求, 安全性评价是其他所有评价项的基础,不满足安全性的设计方案要坚决否决,而其他评估项目属于设计的品质评价项目。
7、结束语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以及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给暖通空调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设计方案对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影响甚大,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关系到空调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节能以及环保效果。因此,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许晶峰.对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0,(14).
[2]吴春雨,蔡凯.暖通空调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3]王汝良.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比较的一些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4]李娥飞.暖通空调设计通病分析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必要性; 可行性; 原则; 对策
一、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状况
我国的环保法规建设为环境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增加了环境污染罪条款;1998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法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但由于环境法规对会计事项不具有可操作性,使得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还很严重,所以建立我国环境会计迫在眉睫。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1.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
我国现阶段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因不同行业与环境的相关程度而不尽相同,不同行业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大为不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几个重污染行业,而其他行业披露的比例则较低。一份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和2003年度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为34.49%和36.99%,而重污染企业的总体披露比例仅有56.4%和62.47%。显然有许多企业逃避了社会责任。
2.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形式和内容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在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仅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而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却没有关于环境问题的具体披露要求。因此企业在处理披露方面做法不一,很少有企业采用“独立报告”方式来披露,大多数企业采用董事会报告或报表附注形式;披露的内容也不全面,资料很少定量。
3.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应用状况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环境会计实务是融会在财务会计之中的,没有单独进行处理。大部分企业仅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排污费”和“绿化费”,霍州煤电集团物资供应分公司在制造费用下设置了“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只计算实际支出,而潜在的忽略不计,这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税务。现在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搞“一锅煮”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使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不力,导致成本上升。现行的环境会计应用状况很难适应环境和资源管理的需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更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2008年的绿色奥运主题使得绿色消费主义的倾向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人们越来越对绿色产品和绿色企业感兴趣,而企业要想有一种良好的环境形象,可通过不断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来塑造。长虹空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率先涉足绿色环保空调的研制和开发,产品一上市,便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创下了日销量10 000以上的历史记录,如果长虹进一步借助环境会计对所投入的环保成本进行披露,势必达到在公众中保持良好形象的目的。而国际上各国对环保日益重视,要求企业将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计入损益。因此企业要顺应国际潮流,增强竞争力,就应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
2.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的需要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相继采取了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在“谁污染,谁承担”的原则下,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自然是承担排污费的当然责任人,这使得企业的债权人成为了潜在的责任人。投资者出于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非常关心企业环境绩效对于企业财务的影响。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配合环保部门把关,对环保部门未批准项目一律不准贷款。
3.会计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系统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需求,有碍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国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同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而一些国家借投资之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将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在引进外资时须依靠环境会计,对这些项目的环境绩效进行考核。
4.正确衡量国民生产的需要
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导致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产值的上升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出现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虚夸了国家富有程度。多年的计算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环境“透支”获得的,这就造成了国内生产总值对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生产能力的偏高估计,给决策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因此,从宏观层面要引入环境因素调整现有的GDP模式,建立绿色GDP模式。
(二)可行性分析
1.具备了一定的环境
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行为和会计模式的一切因素总和。会计环境是会计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要使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过渡到实务操作阶段,关键是会计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多年来,我国重视环境法制建设,新的准则更能反映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特点。这一切为建立环境会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随着绿色奥运的召开,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2.政府和各阶层的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建立并实施环境会计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了外部条件;会计界正在加大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其在我国的实施作指导。2001年6月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会计学家、环境学家、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广阔平台。
3.国外的经验
虽然目前西方国家的环境会计理论还不是很成熟,但不可否认有其合理的一面。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和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而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适合于我国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减少研究开发中的重复劳动,大大加快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
4.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科和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它主要运用会计学和环境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协调。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自然学、经济技术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在我国发展得已比较成熟,能够适应建立环境会计的需要。同时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是相互联系的,环境会计将承袭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继承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遵循传统会计中谨慎性、重要性等一般原则。近几年我国会计的基础规范工作逐渐完善,这些将为建立环境会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工作,能够更好地构建环境会计体系。
三、国外环境会计的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环境会计的进展
英国执行会计师协会为了鼓励企业更多的披露环境信息,设置了“环境报告奖”,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进行年度评比,并把评比结果进行公布来奖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先进企业。在澳大利亚,会计年报奖评定者也把环境信息的揭示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在荷兰,凡是与环保有关的一切费用,均可从应税收益中扣除。而且荷兰建立了一个健全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系统。在荷兰环境成本被定义为“为了防止一项设施对周围造成不利影响而进行的环保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并不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管制和统计的需要,而更侧重于在减少环境成本的同时降低自身的成本。强调自身管理的需要,企业计算环保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将环保活动与改善职工作业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结合起来全盘考虑。企业需要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信息,愿意采取环境影响的预防而非末端治理措施。
近年,日本随着《新环境基本计划》的实施,在推行企业环境会计过程中强化政府监督。政府为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宏观管理除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有关的准则、指南、制度、标准等,1999年环境省颁布《关于计算和公布环境成本的指导标准――建立环境会计(试行方案)》,2000年了《建立环境会计系统(2000年年报)》,2001年颁布了《环境会计指南》,日本现行的《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是在以往实施的标准指南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而另一方面日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是在企业组织就经营责任遵守环保方针、环境管理法规、降低环境成本而编制的汇总文件。日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的格式比较统一,并适当增加了附注,环境报告书的内容标明了公布的日期、下期公布计划及咨询部门、联系方式等。同时为保证环境报告书的可信度,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内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并且要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鉴定发表,从而增加环境报告书的可信度。据一份调查显示,在调查的650家企业中,有20%的环境报告书已经接受第三者结构的审计,打算接受第三者审计的为29%,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第三者结构审计指南,争取尽快施行。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实行奖惩措施,提高披露的积极性
国家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的同时也应做到奖惩分明,可以用环保罚款的资金建立环境会计研究基金,用于奖励环境会计研究的有功人员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先进企业。同时还可通过税收政策来调节企业行为,达到环保的目的,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者征收环境税;对环保措施有关的一切费用,如使用节能型机器设备,给予税收优惠。通过提高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使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得以全面推广和执行。
2.健全环境成本,提高披露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一个以赢利为目标的组织,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只有有效地控制成本,才能使利润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非常重视成本的核算管理,但在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中不十分积极,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系统中,环境成本只是作为企业制造费用的一部分被核算和分配,这种不视环境成本的做法,使企业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对环境无害的项目总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高的运费成本,不利于企业财务业绩的改善,因而不愿意治理和进行清洁生产。我国应建立一个健全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使企业认识到清洁生产能够带来环境和经济效益。企业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对良好财务业绩的追求将成为环境成本核算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作为煤炭开采企业,在开采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把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作为一项费用计入成本之中。
3.健全会计准则、制度,提高可操作性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健全环境法律,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大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强制力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法可依,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设立相关的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4.进行审计鉴定,提高可信度
日本的这一进展很值得我们借鉴,通过中介机构对企业环境报告书、环境会计进行审计鉴定,做出环境审计报告,是推进环境会计开展的有力举措,这样一方面防止了企业披露虚假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的可信度。
四、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原则和对策
(一)遵循的原则
1.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国外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而且国外的企业对外报告的环境报告书比较成熟。这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性,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由特定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决定的,而这些又取决于民族心理、传统文化和观念,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别很大,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努力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2.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和自愿的区分主要是针对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而言,鉴于环境会计尚处于构建初期,所以应用法律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同时,环境会计制度的顺利实行,必须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结合为保障。若企业主动披露更多的信息,政府和公众应给予支持。
3.系统性和双赢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环境会计包含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涵盖了会计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各种学科,结合了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因此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对各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而环境资源和企业发展这一矛盾,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既不能光顾发展企业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持环境而抛弃企业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改进研究方法
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环境会计理论,对如何运用于环境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和转借、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这使得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很差,也无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影响了披露效果。我们应该改进研究方法,注重会计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运用研究;而且要进行规范和实证研究,既要有理论研究又要有实证检验,使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以增强实际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2.转换研究角度
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现行的研究是研究怎样才能让企业去进行信息披露,这样就形成了对立的一面,导致企业进行披露的积极性很差。可以运用心理学,换一种思维,从企业的角度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觉的治理污染,不折不扣地实行环境会计。
3.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
环境会计既涉及会计学,又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保护学等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环境学、生物学,若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将出现很多问题。而我国目前培养的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不能满足环境会计的要求。鉴于此,一方面可以对现有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可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参与,环境技术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选择,财务人员则使用财务指标进行经济计量、记录报告及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亚连.企业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
[2] 贺晓.《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3).
[3] 刘云秋.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61-63.
[4] 石友容,李宝宝.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广西会计,2003(02).
[5] 孙宇韬.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05(4):12-13.
[6] 史志贵,王素会.建立环境会计促进和谐发展[J].企业研究,2005(2):78-79.
[7] 郭淑艳.中国实行环境会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5(3):41-43.
[8] 李丽.对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2-153.
[9] 李丽华.环境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改革之窗,2005(3):29-30.
[10] 王绍梅.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及应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6):17-18.
[11] 龚蕾.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借鉴[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01).
[12] 蒋卫东.荷兰环境成本核算实践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1):79-85.
[13] 杨靖,杨书臣.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9):75-77.
[14] 盛红.中日环境会计比较[J].辽宁经济,2005(03).
[15] 张艳芳,王芳云.关于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新构想[J].山东纺织经济,2005(4).
[16] Rob Gray.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Paul Chapman Publishing.1993.
[17] L.Toda Johnson.ResearchonEnvironmentalAuditing.The Hong KongAccountant JAN/FEB.1994.
[18] DavidYoung.Greeningwith EVAstrategicFinanceJan.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