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4―0048―03
一、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与效应
(一)文化全球化内涵。通俗地讲,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上的任何形式的文化及其表现表征,“互异”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并在两种作用的同时影响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文化全球化的结果,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alized cultures)。全球化文化的特征也就是文化全球化的特征表述。
(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文化全球化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形成的文化思想领域的变化及其模式类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动力,为文化全球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经济全球化所表现的是一种遍布全世界的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始于近代。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发展历程和表征方式,而这也都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最基本的传承框架。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乃至整个全球化综合效应的体现。
(三)文化全球化效应。1.文化同质化效应。文化全球化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凭借其先发制人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优势向全世界输出资本主义文化的结果。因此,在“不平衡”的文化对流交锋中,具有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凭借着“普世”、“民主”、“自由”等名义向全世界各民族国家推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殖民和入侵,从而消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造成了文化内质上的趋同。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西方商业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不仅涵盖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科学文化,而且出现了文化的同质性,即大众文化消费的趋同问题。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在广播、音乐、影视、网络上,这种通俗的商业消费文化随处可见。西方的这种大众文化消费的同质性主要存在并内涵于青年群体中,并以高速态势传播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大同小异的文化产品形式在许多地方为许多人所消费。2.文化多样化效应。文化全球化在其先期的效应上体现了文化的绝对主义倾向,即西方资本主义向全球输出其具有“普世”意味的资本主义文化,但这种文化殖民行为在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文化的相对主义倾向,即各民族挖掘民族文化运动的自觉爆发。
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以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效应驱动着世界文化从同质化向多样化进行着现时代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民族文化自觉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也承载着文化全球化重要的影响内涵和效应策略。
二、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觉,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详细的讲,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氛围中的人对其同步文化具有基本的自明和自知,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我国知名社会学家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文化自觉在本研究的视野中更多的体现出了对西方文化的自觉反思下,对自身文化的自省自知。
(二)民族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标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民族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显然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因为恰恰是文化全球化的同质化和多样化的正反两大效应的促动下,各民族国家才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和挖掘。民族文化自觉也就是人类自我实现所必需的全理性自觉。在这一自觉中,把握合理内核,返本开新地弘扬民族文化,同坚持以辩证法精神对待中西方先进文明建设和人类文化运动、人类命运思考所必须三大时代命题交汇于一个切点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以说民族文化自觉就是当下的时代精神。把握合理内核弘扬民族文化,不仅从民族文化看是自觉的必然,而且从当代人类文化运动的大势所趋看,这种自觉就是文化的大道所行。
三、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自觉的影响
(一)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区别特征,在文化全球化趋同效应的影响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对话和交锋中,往往需要将自身文化的先进内核和优秀基因挖掘并亮相世界舞台,从而形成文化的自信力展示。这种在同一平台上的多样化展示,往往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之间对于某一共同主题的认同,如生死、善恶、和平与发展,各个民族文化在形成、发展与成熟过程中都会对此形成卓有建树的文化解释和文化理念,而在这样的舞台上的自信展示,往往能够将这种“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叙述方式”进行同比异化比较,从而让各民族之间形成具有差异层次性的认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文化总是处于多元化状态的,因为不管民族之间如何交流与汇合,各民族也会自在或自觉地维护本民族的文化根性。但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在文化多元态势下,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往往具有整合交汇的必然性,因为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文明,最终是交流和发展。因此,面对文化全球化,不必惊呼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模糊,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和优化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从而在更大的概念下发展民族文化。
(二)加深世界民族文化趋同。文化的差异性并不是完全正面的,而会由于其自身的语言与思维的差异形成交流障碍,尤其是民族文化的习俗和感情层面上,甚至会形成民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因此民族文化的趋同可以说是文化全球化的一大积极因素,让千差万别的各民族文化在某一层次、某一环节、某一角度、某一领域获得一点相似之处和相通之道。这样有利于文化的对话和取长补短。
(三)反向激发民族文化自觉。文化全球化能够从反面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发掘运动。同志在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更明确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人民走过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化的体现。我们应当承认差异,有差异才能有进步。”这一论断是极为精准的,在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当代,必然会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壮观的世界性文化景观。这个声势浩大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个民族国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表达着不同的声音,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四、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自觉的思考
文化全球化虽然是一场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对待这种大势所趋,并非完全的听之任之,可以通过深入的反思来进行更有建树的认识和行动。
(一)多样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生态的瑰宝。文化全球化虽然让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效对话成为了可能,但始终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化终究是民族文化生态的瑰宝,是一旦失去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文明与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对传统的维护与传承正在进行一场大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市场化的推进对传统文化将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旦形成,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待文化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效应,既要接受,又要有所防范,对那些珍稀的、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基因,要予以格外的保护态度,从而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同作用进行卓有成效的隔离和防控,从而让这种趋同效应一定程度上有所失效。
(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自觉的促动是客观的,也是需要引导的。文化全球化形成了文化相对主义,各民族文化纷纷自觉发掘,这是一场必然而客观的文化运动,然而对待这一运动,虽然要秉承客观面对的态度,但是绝对不能放任,必须要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损害民族文化特殊性、差异性和先进价值内核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文化全球化的效应进行引导。比如,文化全球化激发的民族文化自觉运动最终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运动,即若干民族以拒绝文化交流、回避现代化作为保护自身文化的表现和路径,这种极端化的方式,就是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引导和指导缺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法国先期的保护法语运动,本身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民族文化自觉,但是其表现方式选择了拒绝英语,拒绝肯德基等极端行为,这样不仅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交流,更容易引发社会事件。
(三)民族文化自觉是一场系统性和革命性的运动。民族文化自觉这一运动是具有系统性和革命性,而其立足点在于文化的现代化追求。可以说,民族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因为民族文化认同绝不能一味局限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小圈子里画地为牢、敝帚自珍式地屏蔽“他者”文化。同时,民族文化自觉也是在挺立自己民族文化脊梁、呵护自己民族文化的自、濡养自己民族文化“独特的文明态度及其实践介入性品格、不断吸收“他者”文化中的优良质素来涵养自我文化从而创生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实践的动态的建制和重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慧群.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篇2
一、引言
民族认同是一个系统的认识体系,涉及对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地域归属、民族认同感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本民族成员对其国家的认同,历史、文化的认同以及国家范围内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在这些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对其成员认识其民族特征,加深民族情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 民族认同的理论
1、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的基础是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里的“群体”在近代以前,因为生产水平的限制,个体对群体生活的客观依赖,多指自然形成的部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的概念不断与“国家”相靠近。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基于共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生活四个因素,这四项因素与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相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先驱赫德尔在其著作中说:“最自然的国家,莫过于一种民族特点的一个民族。”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而现存的国际当中,绝大多数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就要求个体不仅对本民族信念认同,还要对本国范围内其他民族进行认同。中国现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尤其需统一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最高形式。
2、历史文化认同
纵观民族的发展过程,多是从拥有同一血缘的种族展开,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产生独立的民族性格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形成特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使其个体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意识。对民族发展史的认同,是个体对民族建立认同感的基础。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即被这个民族所创造,也具有对这个民族的支配意义,为这个民族的成员所遵循。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各民族间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尤其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作为纽带进行疏导和融通。
3、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共同认同
对于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包括对民族所属国家的认同,而对国家的认同作为民族认同感的最高形式,其中就包含了个体对除本民族外的其他民族的认同。统一国家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归属感,是超越了政治形势以及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共有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壮族、满族、回族、藏、蒙、维等56个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一亿,分布聚居范围达到国土面积的64%。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各民族共有的改革、发展成果,密切的经济生活往来和紧密的文化交流使各少数民族间具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共同的政治权利以及民主的民族策略,使个民族发展拥有平等的资源和不竭的动力。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
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当中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荣在研究中国11—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时发现父母的民族是否为少数民族对青少年本身民族身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影响到“中华民族”认同,父母为少数民族会使自己的子女更认同“中华民族”。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程度。
2、社会影响
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社会的平稳发展是社会群体内各民族间共同发展结果,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对其成员在意识上具有导向作用。民族认同最初就源于社会对其成员的认同,社会意识会强烈的影响其成员的知觉、态度和行为,这也是民族区分以及民族冲突的根源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成熟,民族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界线开始淡化。我国现正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自由经济的相伴成长使当代大学生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的竞争态度使大学生更富裕创新精神,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对民族认同产生质疑,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对民族的认同产生矛盾,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毒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蔓延。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平稳过度的关键。
3、外来文化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民族文化的融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的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观的历史潮流。大学生处于生理及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外来文化以多种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渗透,从影视作品到饮食、服装等与生活相关的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事方法在这样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很大改变。正确权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异同,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接受,是当代大学生牢固民族文化基础的关键。
四、结论
篇3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关键问题是观念问题: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近年来艺术市场化的影响.都使少数民族关术缺乏创新的动机,艺术表现方式仍然局限在非常表象化的方式上.使我们难以真正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只有倡导人文精神和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十能真正发现中国各民族艺术中最高生命力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艺术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观念的创新,没有观念的突破,中国的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便没有发展的原动力;而少数民族美术中的观念的突破更需要对许多尚未认识问题的追问,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视角,开阔我们的视野,重新去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及他们可能对中国当代美术发生的重要影响。
一个艺术家从事创作时、他是通过想像和感受去理解一个不同的文化的.不可能有考据式的客观性,他对这个文化必然会采取一种介入的姿态_在涉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时,应避免汉文化为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将影响我们对文化的诊释方式和态度:所以说,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最根本的观念问题不仅是艺术语言的问题,首先是一种文化介人方式的问题 实用主义是某些艺术家介入民族艺术的一种方式一在“”时代,艺术的这种“实用”被发展到了极致,那时的作品中都是高大全的形象,彻底排除了其他艺术样式存在的可能性。而一个民族的真实面貌、艺术家的真实感受,以及那些民族本身的艺术语言及他们的艺术需要则完全被漠视了:今天,人们对艺术的确已经有了多元化的理解,但实用主义观念却仍然深植于一些艺术家的心中.这些人在进行民族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时,习惯了这种介入方式。他们很善于将自己的主体理念,注入到披着民族图像外衣的主题之中,而将自己的作品变成传达某些“思想”内容的载体,基本上排除了将民族语言当做主体的观察方式。
篇4
[关键词]新疆高校 多元文化 意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文化并存的地区。在其他地方比较单纯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新疆都与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族群意识和民族情感紧切相关,具有更为深刻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很容易演变成严重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
新疆作为边疆重地和多民族地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新疆高校承担着多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渠道及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和睦相处是新疆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新疆教育领域就是“”渗透的重点,特别是在南疆,宗教极端势力的非法宗教活动对民族学校的渗透十分严重。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本身,既直接影响了新疆当前的稳定,还深刻地影响到新疆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态势,是当代新疆潜在的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新疆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新疆高校大学生大都来自本民族聚居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单一的现象。高校教育各族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经济生活、文化艺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的糟粕,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她包含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贡献。帮助学生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教育各民族学生对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持开放的态度,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对增强国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疆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一、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的目标
多民族构成了新疆多元文化的背景。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存在相应地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存在,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相互尊重。因此应培养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1.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培养一种尊重不同的文化,乐于了解异己文化,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睦相处的包容的态度;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去倾听不同意见与观点,去容忍不同的立场,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系统。
2.培养异文化认同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文化间接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导致文化的同化,人类可以在文化自豪的基础上,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异文化的欣赏之间取得平衡。
3.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文化自我意识,通过逾越文化障碍来提升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有效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超越对特定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把自己置于异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与思考,充分理解其他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成为“跨文化的人”,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
二、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1.建构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模式。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有机融入到学校既有的课程中,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以公选形式开设地方文化信息课程,以帮助新疆大学生建立客观公正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其次,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高校教师应具有多元文化观念和体验,并能以互动开放的教学方式与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沟通,以真诚、平等的姿态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2.在高校文化建设上应体现文化多元观念,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归属感。如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意识地设置些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景观,以体现对各个民族文化的尊重;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建立鼓励民族文化交流的相关机制;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应积极倡导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文化群体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中获得对多民族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强化校园广播、报刊、网络、户外橱窗等宣传载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国家、民族、文化认同观的历史知识、文艺作品学习,体现正确家庭观、社会观、职业道德观的传统习俗、谚语故事学习,体现和谐生态观的风俗习惯学习,唱响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主旋律。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宣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的思想。
4.充分关注网络文化对高校产生的重大影响。学校应结合实际、积极建立有关“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团结教育”、“和谐共建”、“真实新疆”等网站、网页,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正面教育。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创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做好网上热点问题的引导,抵御极少数人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绝不给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企图利用网络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留下空隙。
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观资源时,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也可以通过专家系列讲座、读经典著作、办板报、开发网络资源等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在开展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实现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他们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必要手段。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园生活走向现实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学校在选择社会实践的手段与媒介上要慎重。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要选择单位信誊与声誊度较好,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关注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监管与控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实践虽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比之校园生活更为复杂,所以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只有在媒介与手段的选择与执行上做得更好,才能使学生更认同学校的教学内涵与文化精神。
三、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和信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感情充沛、思想活跃、敢于想象、勇于闯荡、富有好奇心的特征。但也具有思想单纯、容易激动,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世界观和道德观可塑性大的特点。大学生所具有的这此特点,决定了加强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重要的意义。
1.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应开展高校多元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元文化建设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学生参与高校多元文化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多元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信念的确定、素质的提高及行为方式的改变起着向导、规范、熏陶和鼓励等作用。高校在多元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奉献青春。
2.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高校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具体接触其他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有比较、有鉴别地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具体特色,找到与其他民族思想交流的切入点和共同点,有助于认同、融合和发展。在交流和交往中实现多元文化的建立。大学生的这种多元文化思维的建立有助于他们在一切活动密切人际交往。学生人际健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高校通过各种活动,建设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克服陋习,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各民族学生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密切同学关系,学会多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协作,逐步适应多民族环境的生活和工作,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和谐
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育期,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和谐多元文化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高校和谐多元文化建设通过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大学生的境界、情趣、品位得到提高,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得到培育,并调节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这对对大学生成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意义。
4.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
高校建设多元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各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更包括了人文教育的精神文化。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文化浸润,文化浸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接受新知、打开思路、改变思维方式、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思维多样化、培育实践能力,递进智慧水平的过程。优秀的多元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学风,能够让青年学子主动学习,开展学术探索,促进智能的有效发展。
5.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培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新疆高校通过多元文化建设培养出具有包容性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通过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开阔了各民族大学生的思维,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满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6.高校多元文化建设通过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高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之地,更是精神的辐射之源。高校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诸多联系而相互影响和渗透。高校和谐多元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对校内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以各种形式、渠道对社会形成辐射,影响周围地区文化取向。伴随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向社会,奔向全疆各地,这种饱含着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思想观念将扩散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弘扬整个民族文化或民族精神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新疆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多元文化建设,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能力,以求得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高校多元文化能够通过文化生产、传播和熏陶来发掘人的全部潜能,使人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和谐发展,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适应能力,为促进新疆多民族、多文化地区发展提供了保障。
篇5
一、民族文化观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民族包括自身民族和他民族文化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取向,集中反映了人们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与认同的程度,是以民族文化为认识的基本单位。民族文化观从广义看是这个民族世界观的一部分,从狭义看反映了某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所以文化观能为我们揭示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而文化观念能否更新,如何更新,对我们理解一个民族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变迁方式、变迁方向显得尤为关键。民族文化观是一个民族文化选择的基础,选择何种文化在多民族地区处理是否得当,引发的不仅是学术问题,还会引发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冲突,所以民族文化观缘何引发社会冲突,如何通过调节文化观消解社会矛盾,以及何种文化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我们不能强调某个民族、群体的发展,牺牲了更为广义的人性。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而言,民族和身份认同功能主要通过文化来实现。但是,文化、观念上的双语者如何培养依旧是一道难题。对汉族而言,如何理解、欣赏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也需要我们积极探讨,而解答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观与少数民族文化选择是必不可少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由于文化观的差异引发的各类冲突在世界的多民族国家都在所难免,所以国外关于文化观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Tylor(1994)系统阐述了文化和文化观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范围,认为文化是理智的产物,文化根植于理性,文化模式对其成员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进行语言分析来说很重要,更是研究族群或个人的身份认同、道德以及认识论的媒介。Boas(1993)提出“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论断,他还认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每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解决一切的民族问题应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和理解。”1萨丕尔(1990)认为“文化不是生物学的产物,各种文化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文化带有社会性”;萨缪尔•亨廷顿(1996)指出“世界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冲突的背后原因不是宗教与经济的冲突,而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西方国家过去主要是以种族的文化观差异是否会引起社会冲突为研究对象,目前主要研究文化观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国内研究民族文化观对民族影响主要是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戴庆厦(1990、1993)分析了仡佬族和普米族的文化观念,以及制约文化观念的内、外部因素。徐杰舜(2001)撰文指出文化观念、语言认同在华南族群的互动与认同中所起的作用。马戎(2013)认为“文化是多层面的,各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是互相排斥(如教义,圣战)。如果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文化与观念,拥有不同文化族群难免会彼此冲突,无法和谐相处,这需要建立某种统一的文化认同。”针对维吾尔族民族文化观为主题进行研究的比较匮乏,且多论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又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层面。张洋(2009)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仔细的描述,认为文化的交流不是单向的移植,而是一个双向交流、综合、变迁、创新的过程。王景辉(2010)结合新疆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与“7•5事件”,认为以文化认同凝聚国家认同,是消解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文化安全威胁的一条有效途径。赵莉(2013)通过对留学生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是学习语言的动机之一。文化认同度加深,促进学习动机。李景(2014)探讨新疆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面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刘长星(2014)研究了新疆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倡共同民族文化观。众多学者认为民族文化观与民族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关,而他们共同构成了影响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的内部因素。
三、民族文化观与民族文化选择
篇6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构成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从开展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说,这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实践没有走上职业化、专门化、学院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具有显著的原生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就是其日常生产生活本身。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但无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还是建筑、工艺、服饰等都不是专业化的,而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数民族中,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划分,在田间地头,在中堂聚首,在节日礼仪,在篝火晚会,舞蹈和音乐交相辉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产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饰上,美术、工艺无所不在,无一不彰显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因此,许多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感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质朴纯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他们“艺术化生存”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专门的剧院,也没有专门的舞台,但是,他们生活的整个地域既是剧院又是舞台。他们没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他们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民族艺术审美的传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反过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传承的习得性。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十分独特,既没有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家庭和社会的代际传承是主要方式。以学习刺绣为例,刺绣是既实用又有观赏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艺美术,对刺绣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学习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教育。我国苗、瑶、土家、布依、哈萨克、黎族等民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般往往是自幼学艺,个别教授的,担任教员的一般是祖母、母亲、姐姐等亲属,而且学无定规,不用教本,完全是经验传授,学用结合,经年不辍。再例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建筑的过程既是工程的建造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向长辈学习的过程。长辈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师,年轻人既是工程参与者,也是学生。年轻人在参与实际的房屋建造过程中,自然习得老一辈的建筑技术、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三是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存在形态的混合性。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数都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既包含着民族审美的精神追求,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从实践来看,我们很难在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宝库中找出比较专门化的、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大多既有其实用的价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审美的等多重精神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审美是人类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从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来看,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从人类审美历史来看,审美实践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它的独立化,需要有职业化,使审美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是处在非职业化的阶段,他们的审美文化产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对此,我们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去衡量少数民族审美艺术资源。但在理论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资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类审美实践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国少数民族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国版图的边陲地带。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文化艺术审美资源的占有上和审美实践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差异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广漠草原和崎岖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二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其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土家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只能孕育出摆手舞,而不可能产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渔猎工艺。三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只能产生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侗族大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等,它们反映了侗族和维吾尔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不是个别人的创造,而是全体民族成员世世代代审美实践的结晶,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作为对这种历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载体。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歌赋、音乐、舞蹈都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充分的表现。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在狭义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等。少数民族的审美资源是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壮族的山歌用的是维吾尔语,也不可能想象朝鲜族的舞蹈表现的是对基督的虔诚。三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题。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展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宝库。
篇7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冲击 建设
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不管人们会从道德情感上对其作出怎样的评价,全球化如同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等社会现象一样,仍将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与21世纪的人类正面遭遇。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但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对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
马克思是较早发现和阐述全球化现象的,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所到之处都消除着民族特性,破坏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也受这一进程的影响,“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我认为这种消除了“民族性”和“局限性”的民族,并不是没有民族特点的或没有民族性的民族,而是应对这全球化之后形成的某种新的文化的民族,改变了其原有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不合时宜的因素并且发生了某些隐性或显性的变化。
首先,全球化瓦解了民族文化民族性赖以存在的地理基础,全球化改变了民族文化地域生成的传统格局。在经济全球化之前,文化的发展受固定区域、地域的影响,是生活在该区域内人民思维、理念、信仰、价值的结合,人民生活范围的局限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对稳定。而全球化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全球化使所有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各层面的活动都具有了全球性的空间规模,虽然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在此之前也互相影响、互相传播,但这种影响和传播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是相当有限的,常常是通过不同文化人群的杂居来实现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全球化则实现了人们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和日常化,随着跨国移民的出现,人们居住的区域逐渐世界化,劳动力的世界性流动,更使跨文化交流成为日常生活现象,民族文化越来越难以保持其发展和自身特质的纯粹性和本土性。
其次,全球化对长期积淀形成的民族自我意识产生冲撞。在全球化时代来临之前,民族之间的交往较少,人们的眼界和交流范围限于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因此民族文化和其中蕴涵的价值理念被内部大多数成员自然而然地接受。而全球化带来的时空紧密化推动了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增强,使人们在与其他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越来越产生出既了解对方又清楚自己的需要,并对自己原有的价值理念产生新的认识和解读。全球化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各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加强了各民族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民族的自我认识也是如此,一个民族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认识到了自身与别的民族的差异和不同,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和思考,才能更加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性。
最后,全球化时期民族文化形成的心理选择过程更加复杂。民族文化的生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的选择过程,是一个文化互动的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现有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取舍、进行改造。全球化时外来的文化冲击更加迅猛,反映在民族群体的心理上,选择的程序变得更复杂,选择的内容更为多元。同时,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增多、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增强都会使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的选择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参与国际社会生活中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流动性的和复合性的,那种纯粹的、绝对的、单一的民族文化是不可能在现实中产生和存在的。
对于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屈服,各民族文化都会卷入到全球发展趋势的潮流中,感受并理性地认识到它对本民族的影响。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建设民族文化,应当面向世界、面向全球化这个客观事实,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总结全球化过程中全人类的智慧,借鉴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国优秀文化。立足我国国情,为我所用,开阔民族文化视野,促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应对这个潮流,革故鼎新,继往开来。
首先,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建设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历经艰辛而不断地发展壮大,是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和发扬分不开的。“每一文化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大道运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追求,贵和执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励志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以民为本、舍己为人的价值观,崇礼重德、重义轻利的伦理观,等等,这都是支撑我们这个伟大古老民族生存、发展、渡过各种艰难险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其次,将民族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有机结合。不可否认,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还存在着大量封建思想的残留,其中的许多思想如重精神修养而轻物质建设,贵国家集体利益贱个体私人权益等已经不合适宜,但不能就此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予以否定。“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化相矛盾和冲突。中国在近现代的衰落,并不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恰恰是因为没有将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不应对传统文化采取否定性的批判态度,反而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实现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
最后,要以积极的心态加入世界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间经历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遭受了近代意义的“西方文化”的侵害,至今依然以独特的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尽管现在的中华民族文化已经渗入了不少外来文化的成分,但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或是人民,绝不会因此而否认中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存在,“中国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早已是无须论证而客观存在的一种民族标识、一种文化价值。诚如尼迪克特所声称的,“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由是观之,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接触、大交融的浪潮中,真正抓住一些有利条件,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而且有机会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篇8
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和排他性,以其特殊性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文化的多元化,否则就会丧失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意识更加增强,交流机会更加增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交流频率更加迅速。文化全球化促使各民族的文化冲破国界、意识形态和东西方的壁垒,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渗透、互补和融合。文化交流的加强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造成先进文化包容落后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通过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努力实现文化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在国内外不断扩大其影响。现在约有16000多名朝鲜族进入祖国沿海城市创办企业,8万多人在那里工作。朝鲜族利用熟悉中国和韩国文化的优势,引进约达4万多家韩国企业,约有10万多名朝鲜族大学毕业生、30余万名朝鲜族国内大城市韩国企业就职,还有几千名朝鲜族大学生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大城市就读。
朝鲜族还利用熟悉韩国文化的优势,大量涌入韩国。现在除几千名朝鲜族在韩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25万多名在韩国打工。除此之外,还有约8000多名朝鲜族青年在日本语言学院或本科大学读书,还有二万多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5万人在打工,形成约达5.3万人朝鲜族队伍。美国也有约达4.7万余名朝鲜族,除一部分青年攻读学位外,大部分人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俄罗斯约有2万名朝鲜族,在世界其他国家约有三万人,他们也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
这样,约占朝鲜族总人口55%的110万朝鲜族在原聚集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形成家乡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5%的50万朝鲜族在国内大城市学习中心文化,形成城市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0%的40余万名朝鲜族在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形成海外派文化新集团。尽管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国,但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逐渐形成崭新的、接近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资源。
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边缘文化功能,并缩短与先进文化的距离。
二、文化的同质化、异质化与朝鲜族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都是异质同体的文化,世界不同特色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既有依存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继续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同质化是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主要表现在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纳,比如:多民族国家的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抛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直接学习中心文化,这是国内文化同质化表现;部分国家落后文化被发达国家文化所吸纳,这是地域文化同质化表现;西方文化接受东方传统文化,东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经验以及价值观,这是世界文化同质化的表现。尤其是在很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和强大的势力,强行融合弱势文化,迫使部分民族或者对本民族文化采取淡薄的态度,或者有意排斥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后果。结果造成民族文化日益丧失自身的特征,使世界文化丧失多样性的后果。
文化同质化和异质化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不同文化的同质化伴随着异质化。文化异质化实际上是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又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因此,文化全球化只能加剧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朝鲜族利用同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韩民族文化双重性的优势,约占40%人口进出国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56个民族中远远占据第一位。他们在国内大城市吸纳中心文化,充实中华文化部分,增强其双重性文化中的中华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朝鲜族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丧失民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异质化的表现。与此同时,大量朝鲜族在韩国吸纳韩民族文化,努力补充其民族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人忽视中华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文化与韩民族文化同质化、与中华文化异质化的表现。许多朝鲜族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吸纳先进文化,以此缩短朝鲜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距,因此,造成部分人忽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朝鲜族文化偏向世界文化异质化的表现。
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是,朝鲜族文化本来就是韩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始终具有双重性。学习中华文化是加强其文化双重性的表现,不是与中华文化的同质化和民族文化的异质化,同样,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其文化的双重性的表现,也不是与韩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和与中华文化的异质化。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文化,是朝鲜族文化跟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措施,并不是朝鲜族文化的异质化。只要原聚集区、国内新聚集区和居住海外的朝鲜族通过频繁的往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交流,就能够形成先进的文化资源。
三、文化全球化时代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世界才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任何民族都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一个民族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总和,主要体现民族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内在凝聚力和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
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提高朝鲜族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朝鲜族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首先,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努力掌握中心文化。通过与中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吸纳、补充中心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并充实文化的价值。在掌握祖国中心文化的基础上,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努力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继续增强双重文化特色。以此在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特色文化优势,继续起到重要的媒体和中介作用。
其次,要有跨文化的眼光。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中,以开阔的胸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点,尤其努力掌握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充实和发展民族文化。
具有双重文化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必将充分发挥边缘文化的多钟转换功能优势,在区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疏通、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努力起到东北亚和谐文化建设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承律:《东北亚时代与朝鲜族》,《图书出版博英》,2007。
[3]李振山:《朝鲜族状况》,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
篇9
研究哈萨克民族现代文化问题,首先要对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更好地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转型和融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洛威尔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任何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说明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1]从人类学研究视角出发,对文化进行研究最早的是英国学者,“人类学之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BurnettTylor),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作为首位提出“文化”概念的学者,其观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但是大部分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都不会引用这一概念。而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到目前为止,有近两百种表述。一种观点认为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又要以整体、整合的总的生活方式为研究重点,包括人类行为、人类制造的物件以及人类观念的研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故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方面。而格尔兹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3]从认知的视角界定文化认为,文化是由抽象的,为某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对世界的感知所组成。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学习获得。学习的作用大于遗传,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构成上将组成有机整体。综合分析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文化主要是揭示三组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并且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为了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发明的一系列技术系统,诸如工具、技术、器具等。这种文化类型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逐步总结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是掌握并逐步成熟的,也就是说,主要是文化适应的结果。而制度文化则是在人类发展和群体性活动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而形成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的制度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机制调节文化的功能。而心理文化,则是人调节心理、处理人与自我、权威与价值等精神方面的问题,是一种观念系统,也是文化适应的策略。“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所谓的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的群体,在从事一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认同和思维方式,表现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而其实质在于———它是人类主体价值理想及其历史现实性的体现方式。[4]文化并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对象性的东西,而是内在与主题的一切活动之中,左右和支配着主体的一种无形的、内在性的、一体性的力量。
二、现代化的科学阐释
所谓的现代化(Aggiornamento,Modernization,Modernize)是18世纪以来,冲击全球性的潮流、全球性的进程,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来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面对这一挑战,必须面对且不能回避。因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的,其实质包含着从生活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根本的和全面的改变,因此它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是客观存在的,更是一个革命的过程,一个历史进步的过程。因此,哈萨克民族文化必然是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对这个席卷全球的浪潮,实现民族文化和文化现代化要求相一致、相适应,实现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吻合、相协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不得不推进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的实质在于转型。文化转型是特定文化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基础性因素巨变的条件下一种质的变化和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性的全面超越,是一种飞跃、升华、过渡或转换,因此在相对的意义上也是对旧文化的一种辩证的建设性的否定再生和重建的过程[5]。文化转型就是使我们各民族的文化与其持续变革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这一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全面超越,一种扬弃,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也曾指出:“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而文化转型作为社会转型的内核,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同时是促进哈萨克民族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方式的过程,是使其认同工业文明及其文化的过程。由此看来,“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而“如果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因此,不仅要不断加强研究哈萨克民族文化,同时要大力推进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培育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模式。
三、哈萨克民族文化特征
篇10
(一)准备工作
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经常去世界各地旅行,走入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积极参与当地民族的传统节日,向他们学习最淳朴的民族舞蹈,并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极大程度的吸收传统民族舞蹈的精华。多多积累与传统民族舞蹈有关的知识,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创造更多贴近生活的舞蹈艺术作品,真正实现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延续与保护,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民族舞蹈艺术个性的保护
传统民族舞蹈在精神上支撑着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民族舞蹈的发展又影响着舞蹈事业发展的水平与方向,并影响着从事舞蹈事业的相关人员的生存。在生活中增强保护与发展民族舞蹈艺术个性的意识,对民族文化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更要对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负责。在新世纪,对民族舞蹈艺术应持有大胆开放、勇于保护的态度,除了要深入学习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还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传统民族舞蹈适应时展的能力,积极改善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与状态。在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充满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要保留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发展过程中保证其艺术个性不会被同化。
(三)民族舞蹈艺术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