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全面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的全面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的全面性

篇1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加,同时也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失去控制,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机。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及其带给企业的负面影响,对于企业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

(1)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财务风险往往是指企业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融资不当等致使企业遭受财产损失。这种风险并不能完全消除,却可以通过企业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

财务风险主要特点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和收益与损失共存性。财务风险的各个特征之间紧密联系。上文提到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中就已反映出其客观存在性――不能被消除,但可以减少。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这反映了其全面性。此外,企业的财务风险部分可以通过可寻的判断来预测,但部分不能做到准确预测,它的全面性也导致了该风险存在不确定性。该风险的另一大特征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亦然。

(2)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内部实行调节企业生产活动的制度。然而,企业内控管理不是简单的制度汇编、制度堆积,而需要企业全员参与,与财务、资产和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督,动态管理。企业内控系统的建立需要以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和企业内控政策为基础。

企业内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帮助企业减少利益损失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企业内控管理的主要目标,企业应保证在宏微观上都遵从法律规章,依法经营;减少工作混乱带来的财务损失,确保资产的完整性;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注重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企业内控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适度性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和制衡性原则等。

(3)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管理的联系。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管理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控制财务风险管理所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控管理的特定对象和目的。换言之,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不当,究其原因,即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只有做好内控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才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在市场中长久立足。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财务风险相关专业人才。企业财务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高低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目前许多企业由于企业规模或者内部人员配备问题,财务部门并没有做到专岗专人,安排专业对口的人才到相应的岗位上。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没有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这样导致最直接的结果是,做出财务决策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素养,做出的决策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风险分析,那么决策的失误率不言而喻。长此以往,企业就会面临极高的财务风险。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许多企业之所以遇到财务危机,是因为企业业务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伴随着财务活动客观存在的,更不用说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例如盲目投融资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财务风险。上文提到财务风险存在收益与损失共存性,企业希望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盲目投资,进行扩张,是在无形中增加了财务风险。另外,企业内控没有在融资前进行有效的分析,也会导致筹措的资金不能得到合理使用,造成财务混乱。

(3)企业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企业财务风险可以通过管理人员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来降低,企业内控管理便是控制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徒有其表,是文字工作。没有将其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也没有注意到内控混乱对企业造成的财务损失。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会直接导致企业和员工的自我监督缺失,企业内控失效。

(4)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不仅要实现制度化,还应具备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制度。但许多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没有考核和监督制度,各岗位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监督,信息收集不及时、共享性下降,沟通效率低下,许多企业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内部监督缺乏,容易产生舞弊行为,造成单位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5)缺乏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制度、有效监督和动态管理来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载体,落实内控制度到生产实践的过程是关键。但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安排培训和讲座,导致企业员工和决策者,尤其是新进员工,对内控管理的基础内容、运作

流程缺乏认识。这直接导致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下降,达不到预期结果。

3以财务风险问题为导向的企业内控管理对策

(1)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一方面,需要提高对于财务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加强资格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需要重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等,减少财务决策的失误率。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公司决策层和全体员工对于内控制度的重视度。内控管理制度的设计和落实需要公司全员参与动态管理,因此,首先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需要起到表率作用,并培养积极的公司文化,来感染员工,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从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制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两方面来入手。企业需要各管理岗所需的风险管理职能,并对管理人员落实风险管理考评制度和追责制度,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此外,企业应加强审核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加强风险评估,对投融资活动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财务风险。

(3)加强企业信息沟通。提高企业信息沟通的有利保证是企业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企业应从防范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完善企业会计系统,培养专业、稳定的财会人才,并能够及时更新和维护改系统。另外,企业还应该设立信息化的沟通渠道,满足企业纵向和横向信息反馈的需求,纵向即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工作人员,横向为企业各部门间。并建立匿名举报制度,对于举报实践和对象严格追查。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沟通自由、便利的大环境。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特征;控制

1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各种因素而法神过得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是由于内部、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的作用导致与预期的收益产生偏差而产生的。通常,财务上通常将财务风险定义为广义的财务风险和狭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负债经营才会产生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则比狭义的财务风险定义范围要大,它可以发生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体现于各个风险因素,而且这种风险往往无法回避,这时企业应控制财务风险而力求企业受益的最大化。

2财务风险的特征

2.1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是指形成和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具有客观性,并且具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这种客观原因往往来源于外部市场的客观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而另一个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则是企业自身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的局限性和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此外,财务风险的不可完全回避性以及发生的偶然性也是财务风险客观性的表现。2.2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的所面临的利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要想获得企业利益,完全的回避风险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受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的财务活动会产生很多不可控的结果,在资金的筹集以及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难以控制和预料的情况,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利益与企业收益的预期所背离。例如,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应收账款,当应收账款到期应该收回而未收回时,就会产生企业的坏账,甚至是存在呆死账的风险,使企业发生坏账损失,使企业的收益减少。因此,企业在冒着风险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会遭受损失。2.3财务风险具有共存性。财务风险具有共存性是指财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正相关性,即企业所冒的经营风险越大,收益可能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在我国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是否保持稳定都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财务的管理者要能够科学的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2.4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存在于企业财务在进行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并且与多种财务关系并行体现,在每个环节的财务活动都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如果不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评估,就会让企业的风险更具有隐蔽性,使企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2.5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财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企业最终的损失,这种风险无论是表面的还是隐蔽的,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并且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威胁。

3财务风险的控制途径

一般说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可分防御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和反馈性控制等等。下面,笔者简要的介绍下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几种有效途径。3.1企业要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企业在负债经营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因为负债在能够带给企业一定经济利润的时候,也会让企业蒙受相关的举债风险。因此,企业在实际财务活动中,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负债比例,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好,并且企业的运转相对稳定,企业就可以采取相对高些的负债比率,反之,则要尽量的让企业的负债率低些,减少企业的负债。此外,企业还要注意使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合理的进行搭配,与企业的资金的占用的状况相吻合,例如,流动资产可以由流动负债而获得的资金来筹集,固定资产的则由长期负债资金筹集。3.2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尽量运用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对每种投资方案的预期收益进行详细的预算,尽量将投资集中在那些风险低收益相对高的投资项目中,并且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了分散投资的风险,企业可以同时在几个风险低而又利润相对高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不但可以将风险高的投资进行排除,还可以在风险低收益相对高的相面投资中合理的降低因为集中投资而带来的风险系数。3.3要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收款政策。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的企业类型以及面对信用状况和资信情况不同的客户,企业要制定出相应的结算方式以及应收账款的催收政策。对于信用状况好的企业的还款期可以制定的长些,信用状况比较差的企业则要短些。在形成应收账款之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对于那些到期收不回的款项,要合理的制定出催收政策以及及时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4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形象,增加投资者信心。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保证权益资本在单位中的比例,并且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积极的信息,提升企业价值,降低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规避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要想运转状况良好,并且让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企业的财务人员就好合理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作者:王帅 单位:辽宁省昌图县财政局社保科

参考文献:

[1]刘思俊.试论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6(06).

篇4

集团公司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收益,这是因为其生产经营较为复杂,经济活动能力有限,且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确定,有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集团公司生产经济活动还面临了失败的可能行。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集团公司在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战略、运营以及合规等风险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最终影响企业收益。并且不同的风险之间还会相互影响,最终恶化风险影响,导致风险爆发,这就使得在集团公司以及个别公司内部的风险连锁效应。有时小小的财务风险会直接影响整个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市场等。而所有经济活动最终都会在财务上有所体现,因此财务风险是影响风险的最终因素,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

2体系建设

财务风险控制对集团公司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此管控财务风险,解决各类财务问题,加强风险的防范,这是现代集团企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通过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对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目前多数企业在财务管控方面较为重视,并且所制定的管控内容繁多,虽然如此,但是由于管控体系较为混乱,因而财务管理能力仍旧存在不足的现象。另外资金、预算管理同实际的财务风险管控需要也不相匹配,加之内部管控审计能力相对较弱,权责不明确,集权分权枫华严重。这无疑会加重集团公司面临财务风险的几率,因此必须对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体系进行完善,通过规范其管理活动,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防范能力。保障风险管控活动的有效性,并及时补救财务管理漏统。

2.2风险控制体系遵循原则

(1)全面性全员性原则。

该项原则主要涉及到财务风险控制相关岗位以及设计经济业务事项的相关岗位,并贯穿于决策、监督整个过程。需要全体员工予以遵循并落实到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对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进行全面性的控制。

(2)分级分权管理原则。

该原则要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依照现有的管理机制,分级分权进行风险管控,从而实现逐级管控的目的。

(3)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

经济活动是基团公司收益的基础,而在经济活动中需要全面衡量基团公司经济活动的收益性,在考虑到收益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经济活动是否会产生损失。

(4)风险适度、超前预警原则。

对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基团公司应当准确及时的进行识别,通过预警、识别、管控系统,对基团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提高,从而有效的予以规避。

2.3风险控制机构的建立

对风险控制集团公司需要分级建立明确的管控组织机构,从而将风险管控风险进行分担,通过对不同级别的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以及主任、财务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明确风险控制点。通过日常的审核、稽核以及外部的培训、业务综合考评等方式,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击风险的能力,保证集团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具有风险监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集团公司的风险抗性。

2.4控制措施

(1)财务控制体系的完善。

在集团公司各项经济活动中,各类资料的记录确认以及分类、归档都是通过财务会计系统予以完成的,并通过编报、分析建立会计报告、管理制度,并形成完整的核算横须。只有具备了完善的体系,财务管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完成风险的规避,更好的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从而提高集团公司管理层决策的效率,保证企业的发展有据可依,提高风险抗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2)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是集团公司建立内部风险管控最基础、最必要的措施。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设计过程中,集团公司需要过滤、梳理其所有的经济业务,从而对所有职权进行明确,通过在两个人之间施行职务、岗位的不相容分离法,令不相容的职位、岗位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制约,从而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保证会计信息同实际相符。

(3)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是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审批控制规定每个岗位及其岗位人员在处理业务时的权限和对应责任。公司应制定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建立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公布权限,加强对权限行使的监督和管理。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每位相关人员应在其各自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4)加大财产保护控制。

保障财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已形成的呆坏账应加大清欠力度,切实保障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企业财产使用效率。

(5)推动经济业务过程监管。

经济业务过程监管是指财务机构提前介入经济业务关键环节,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行为。集团公司应加大财务机构过程监管力度,遵循防范性、及时性、重要性“三个原则”,通过全员全过程细化监管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经济业务监管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6)重视全面预算控制。

会计控制是事后控制。预算控制是事前控制,因此其重要性不亚于会计控制,在某些方面其作用甚至超过会计控制。预算控制就是在明确各责任部门职权的前提下,按照预算的编制、审定和执行程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控制,使得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并作为其绩效约束条件,从而保证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7)通过运营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掌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从而调整预算,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决策,在运营分析控制中通过对预算的全面控制,寻找经营中的偏差,并依照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解决实际问题,对预算控制进行修正。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认识;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1.企业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企业不存在借入资金,企业不会发生财务风险,只有经营风险,企业存在借入资金,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计算风险价值,掌握其规律性,力求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范围。2.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资金运动中(体现了经济关系)不确定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或者企业在理财事务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它是一个大范围有着广泛外延的一个概念,而不仅是筹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客观性,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2.全面性,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共存性,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预期收益越高,其风险也就越大。5.激励性,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企业整体上面临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济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目前经济活动中,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正在逐渐加大,企业整体上面临的财务风险如下:1.决策风险,在决策时缺乏足够的、真实的信息,在经营管理决策时决策者对决策事项未来变化预见不充分,有用的信息获取不充分,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决策者主观性强。决策事项的未来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是决策者无法控制的,财务决策处于风险之中。决策失误使经营管理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目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2.监管风险,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存在着明显的职能错位问题,其结果必然是行政命令扭曲市场机制,严重制约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除此之外,还有技术风险、人口风险、资源风险、管理风险等等。3.制度风险,如产业政策、利率、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通货膨胀等。利率的变化对债务融资风险的影响表现为企业在不恰当的时间或用不恰当的方式进行融资,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资金供应容易出现短缺,将给企业债务融资带来许多隐患,如果决策不当,将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在经营管理中,正确识别和正确分析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明确其产生的原因,才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1.投资,一般而言,企业举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再生产,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二是投资于其他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以分散经营风险。因此,有投资,就有财务风险。2.流动资产,由于与财务风险相对应的企业债务必须用货币资金来偿还,而企业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应收账款收回、存货变现、收回投资等,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有关。3.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有可能是不利变化,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呢?1.利用财务杠杆系数控制负债规模及比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可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确定期限、还款方式及时间,对未来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还款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加快资金周转,适当增大流动比率,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营运资金,提高偿债能力,并建立风险基金,以备不时之需。建立风险预测体系,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利用财务杠杆决策,控制负债比率,采用资本总成本比较法,选择总成本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所需资金的充足。2.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企业领导,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局的大事来抓,遵循经济规律,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正本清源,综合治理,走严格管理,规范经营之路;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减少行政干预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创造前提条件。3.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减少决策失误,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要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论证,做到慎之又慎,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获利水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视资金成本管理和分析。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储备库存要合理,决不能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使企业过度负债。4.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建立御险机制,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主要措施是:(1)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2)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3)建立健全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4)建立健全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5.企业的审计监督可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外部审计可以减少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起到公证作用,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会因此得到社会利益关系人的承认,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得到他们的支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力求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小限度。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风险,这些不同的风险构成了企业需要面对的复杂的风险系统。当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时,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有增大的趋势,因此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财务风险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教材.2016年版.

[2]刘小梅,张淑琴,论企业风险管理,社会科学论坛,2005(10).

[3]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使企业面临威胁,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国家政策变化、法律条文修改、利率波动、原材料市场变化等,都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许多经营者认为,资金越多,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因而盲目扩大资金规模,忽视对资本结构控制。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增多、利润减少,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有可能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3.市场风险机制不完善导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大。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很多制度还不规范、不成熟。整个市场的风险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完善的市场风险机制应是:高风险的产业利润高,并且承担风险的企业的权利和责任非常明确。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些风险高的产业利润并不比低风险产业利润高,有些承担风险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很不明确。

4.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来临时往往措手不及;有的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纵容甚至参与违法事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5.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我国很少有企业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缺乏准确预测、衡量、跟踪、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案和程序,企业无法准确预见和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可以帮助人们主动去揭示引起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风险。对于不确定性的控制有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

3.可度量性。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可以用数学尤其是概率统计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度量。如果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度量,对财务风险控制便是一句空话。

4.双重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风险既有收益的一面,又有损失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有很大帮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避免财务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5.全面性。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从全局出发有很大裨益,既要探寻各种财务活动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表征及度量和控制方法,又要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进行全面管理。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措施

1.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防范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财务风险。

首先,要分析财务报表,随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在作财务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其次,要随时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威胁。如央行一再提高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财务人员要仔细分析这些变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再次,准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对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企业可运用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决策;对于所面临的威胁,要尽可能采取各种规避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风险转移法和会计上的提取损失准备法。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一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二是将资金转换成黄金或其他不易贬值的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企业可借助会计上对各风险事项进行评估并提取风险准备金做法。

2.改善资本结构。

为防范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树立资本结构控制观念;二要参照国家要求、同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情况建立企业资本结构控制标准,如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9%。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为防范财务人员素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建立财务人员培训机制。要制定培训计划,为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对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制定培训考核制度,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参加培训或予以解聘。二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要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还要控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预警体系是进行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预防风险或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财务风险预警对于预防或识别重大财务风险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步骤有:

篇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落户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市场上也逐步确立起来。新型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也不断冲击着我国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使我国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基于此,从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及形成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资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广义上的企业财务风险是说在进行财务过程时,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为企业的预期财务目标带来各种情况的背离,难以使企业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得超额利润收益。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财务活动成果、取得既定收益,另一个是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偿债和获利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当中,每个外资企业都面临着来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人、财、物等内部环境的复杂影响,导致了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供求关系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一、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的财务风险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主要包含了五方面的特点:(1)客观的积累性。财务风险并不是立刻产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外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这些生产经营环节的失误所累积起来的,并非是某一时间点某一项目上的失误;(2)全面性。外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出现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出现在整个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只要有生产经营就有风险产生;(3)突发性。尽管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但这风险仍有着一定的可变性,存在着难以预料的发生概率,例如发生在1997 年的由美国金融风险投资家索罗斯对泰铢的狙击,掀起了亚洲金融风暴;(4)复杂性。外资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外部与内部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可预测与不可预测因素并存,从而导致了财务风险收益与损益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5)共存性。在经济学领域,风险与收益一直是伴生出现和成长的,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就决定了财务收益的客观性,只有降低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外资企业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有效方法,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加以识别、预测、预防和处理,以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外资企业财务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外部风险和经营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管理以及融资风险等内部风险。对外资企业而言,外部企业具有不可控的特性,只有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管理,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以经营风险为例,要把握经营风险就需要对外资当前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变动、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经营决策中出现的风险加以掌控。

因此,外资企业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财务风险,只有把这些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使得企业快速发展,这也是外资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目标。我们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控制、防范和处理,通过对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方面

第一是来自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这种宏观方面的影响通常是指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以及法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比如国内出现的通货膨胀使得外资企业货币性的资金贬值,而实物性的资金购买力增强,这样就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二是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比如我国2008年颁布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使得我国的外资企业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税收优惠,逐步面临着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再比如2009年企业增值税税收转型改革,这就为企业的财务增加了风险。

2.内部因素方面

外资企业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力度小。在诸多的外资企业中,一些中小企业在内部并未设置专属的审计机构,少数设置了审计机构的也大多是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实际的审计监督作用,审计模式低效,审计也多局限于财务职能,极少触及到外资企业经营管理等区域,不能发挥出审计的风险导向功能。

四、外资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对外资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

强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建立,以法人治理机构为基础,通过法定原则理清企业内部的权力关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明确,可以理清外资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监督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大家能够明确各自职责,避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而导致的混乱。同时有利于对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协调运转,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达到有效制衡,使得外资企业内部能够有效治理。

2.建立外资企业全面财务管理制度

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重视有利于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对外资企业而言,依据实际需要,应当对财务报销制度、物品采购制度和付款制度、存货管理制度、订货与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以及生产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明确,完善具体业务的实际流程,规范具体业务的步骤,以建立外资企业的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3.构建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企业资金预算系统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成为一种客观现象,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就需要建立并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就是企业资金的循环过程,因此需要通过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强化企业发展的财务指标,以此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的资金预算系统。通过对企业资金流的动态分析,编制出合理企业现金流量预算。

参考文献:

[1]唐高升.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内控的环境因素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8:32—34.

[2]王历伟.企业财务制度建设与会计核算规范化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3:62.

[3]黄静.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及发展趋势分析[J].企业研究,2013,6:44—45.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是各行各业公司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不论是对投资者而言还是内部管理生产者而言都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以此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动态趋势,促进企业的良性优化发展。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规律,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财务管理性弊端进而可以对企业的优势及劣势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作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对策,以减少企业损失。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司的发展做出比对分析,从实际出发调整企业的管理指标,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将促进企业的良性优化发展。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落实相关行业的会计准则,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

一、理论基础

该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并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进步。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公司至此出现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性部门。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同行业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论。特恩布于20世纪末年研究英国内部的控制体系及公司的治理。其研究报告比较早的意识到公司内部控制与管理风险之间的重要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公司管理层级在风险管理与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界定。他的研究报告为后期企业内部控制走向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借鉴资料。进入21世纪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涉及全面风险的管理并涉及组成因素的研究。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CAS)在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COSO进一步推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研究提出了经典的八要素理论,即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事项识别、风险反映、信息与沟通、监控、控制活动。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Z计分模型

该模型是由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这个模型的作用是计量企业存在破产的可能性大小。所得出的Z的值应在1.81-2.99之间。当Z的值等于2.675时为居中水平。如果某一个企业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处于良好的形式;而如果Z的值小于1.81,那么说明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可能性。如果Z的值处于1.81-2.99之间,称为“灰色地带”,处于这个区间的企业,它的财务状况是极其不稳定的。

(二)单变量预警模型

单变量预警模型分析是主要集中在单变量的描述和统计推断这两个方面的,在于用最简单的概括形式反映出大量样本资料所容纳的基本信息,描述样本数据中的集中或离散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单变量分析是最早使用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体来说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失败企业与经营成功的企业在财务相关指标方面的区别,然后确定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指标,进而以该指标为基准对其他指标进行科学地排序。

(三)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Logistic回归分析是一种广义线性回归,它是根据样本数据使用最大似然值估算获得出各参数的数值,其模型为P=exp(a+bx)/[1+exp(a+bx)]。当计算结果小于0.5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处于严重的危险状况之中,需要尽快采取应急措施。而计算结果的数值大于0.5则表明该企业几乎不存在财务风险。学者以此模型作为研究依据,通过计算推到,得到某个公司处于财务风险下的可能性大小,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公司发展服务。国内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研究起步较之国外要晚。这主要是因为现存经济市场不够开放透明,很多财务数据没有公之于众导致有心研究的学者没有数据资源,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无从下手。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公布与企业本身对财务风险分析的必要性促使相关研究得以进行,也得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结论。

三、基于财务风险分析的案例研究

(一)公司简介

本文案例择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的经营范围是出镜旅游的批发、销售相关旅游产品以及商务性质的旅游项目。众信旅游的总部设置在首都北京,此外在沈阳、西安、武汉、杭州、上海等多个地方也设有分公司机构。2014年1月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家民营旅行社上市公司。

(二)财务风险分析

1.财务风险相关概念。财务是任何一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财务风险来源涉及公司财务结构的不恰当不合理、融资的不科学不规范,财务风险将致使企业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等特点。2.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归为以下几点:第一是由投资活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投资活动涵盖了内部投资及外部性投资,对内而言不科学不合理的投资活动将致使企业规模效益下降,作出投资后反而引发盈利能力与营运能力的下降。对外部投资而言,企业不全面不恰当的市场调研活动将会导致企业投资方向的误判,使企业投资决断力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财务性风险。第二是由筹资活动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债务规模的扩张,负债比率过高。当某一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要以审时度势的科学性眼光进行筹资活动,盲目地筹资会致使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此外也要权衡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合理比率,避免由筹资活动而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所增加的企业财务损耗。第三,收益分配所引发的财务风险问题。要合理调度企业的收益分配,择取适当的留存收益比率。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会降低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会对企业后期的管理经营造成不良影响。3.相关财务指标分析。(1)资本结构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其结果反映的是企业股东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高低。负债比率值越小,产权比率就越低,偿债能力就越强。从有关资料所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众信旅游偿债能力在2013年第四季度时最弱,在2015年第一季度时最强,随后产权比率值逐渐上升,偿债能力逐渐减弱。长期资产对长期资金比率的计算方法是长期负债的总额除以长期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的合计。这里所说的长期资产指的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该指标的含义是长期资本里面非流动性负债所占的比重大小。从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13年至2015年,该企业的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从196.8逐渐下降至166.8,可见非流动负债在长期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资产固定化比率反应的则是公司自有资本的固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是资产总计与流动资产合计之间的差额再除以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该指标结果越低则表明公司自有资本用于长期资产的数额相对是比较缺少的。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众信旅游在资本固定化比率方面的变化差异还是比较大的,2014年以前的比率较低。但从2015年开始资本固定化比率大幅度上升,2015年间该比率也呈上升趋势,平均值在52左右,反映出该众信旅游自有资本用于长期资产的数额在慢慢增多,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资金需要依靠借款来筹集,这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不利公司的长期良性发展。(2)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反映的是每一单位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其公式是流动资产合计比上流动负债合计。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大就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200%左右证明公司的情况比较好,众信旅游的流动比率均未达到200%这个指标,且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情况不容乐观。说明该公司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不是很高,短期偿债能力也越来越弱,继续恶化将出现偿还短期债务的困难甚至可能导致破产,需要引起重视。速动比率则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在某一个时点上运用随时可能变现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比值等于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应收款项三者之和。就一般情况而言,速动比率的值越大证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以100%上下为较佳的比值。众信旅游在这方面的比值是偏高的。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的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债权人所发放的贷款安全程度的多少。在我国一般认为该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比较好,众信旅游在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一季度期间负债比率不太稳定,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其资产负债比率慢慢趋于稳定,在46%左右,总体而言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情况还是比较好的。(3)现金流量分析。购货付现比率是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关系。具体反映的是公司每一元购货成本中有多少实际付现的成本。如果说该比例值等于1或者近似等于1,就代表公司本期的购货现金与主营业务成本是基本相当的,可以说购货成本基本上是付现成本,说明公司没有因为购货形成新的债务。如果这个比率值是大于1的,就说明本期购货现金大于主营业务成本,表明公司不仅支付了本期的全部货款还对前期所欠款项进行了偿还。此时虽然现金流出变多,但有利于良好信誉的树立。若该比率小于1,那么本期购货现金就要小于主营业务成本了,代表赊购比较多,虽然在现金方面有一定的节约是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表现但是也增加了负债加剧了公司今后的偿债压力。从购货付现比率显示来看,众信旅游在这方面的情况一致比较良好稳定,基本都是接近于1的。证明该公司在这几期中购货现金与主营业务成本基本相当,没有形成新的负债。

(三)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对旅游企业而言,为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是经营过程中的大目标,因此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用人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个优秀高效的管理团队将有利于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做决策时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严谨对待。其次,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财务识别系统,避免负债过多的风险,明确企业有可能存在的隐蔽性或有负债风险,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季节性波动性偏差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最后企业应建立科学适用的财务预警机制。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地比较分析,防范财务风险潜在危机;同时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从短期角度明晰企业的财务动态指向,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此外也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企业的发展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要有科学审时的眼光,对获利能力、经济效率、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多角度加以考虑。

(四)基于财务分析的企业评价

财务管理评价是依据企业的管理目标,对资金运行和正确处理财务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组织整合的活动。在建立财务管理评价过程中,要遵循全面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从上述财务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获得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资本结构方面,众信旅游的股东权益比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产权比率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弱化现象。其非流动资产在长期资本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公司日常经营存在着依赖借款的风险,在此方面应加以重视,防止恶性借款发生。在偿债能力方面,众信旅游应加强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强化其短期偿债的能力,提高本企业流动资产运作的能力,以此弱化企业的偿债风险。在现金流量方面,该企业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企业要加强重视提高短期偿债能力,提升企业的信誉水平。最后在盈利能力方面,该企业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明显,总体而言在同行业中居于较稳定的水平,并且被多数投资者所看好,即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其盈利能力有待加强,以此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四、建议

对于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议如下:首先,完善旅游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将有效地降低一个企业将会面临的财务风险。良好的治理机制能有效规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由具有管理能力的组织进行企业运营构架,以此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比如在公司建立严格规范的用人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等。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识别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不可消除,若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及时作出有效应对措施将减少企业的损失。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财务风险,究其根源就是对财务风险处理不得当。建立规范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可以从直观的角度找出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为下一阶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打下基础。第三,完善企业审查机制,严格内部审计工作,严格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就内部审计而言,公司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监事会应科学引导内部审计工作,接受股权大会的工作委托。秉承科学、客观、独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企业董事会进行监督和服务。同时要健全内部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工作执行标准等进行严格规范。

参考文献:

[1]黄子俊.试析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2016(2)

[2]何进生.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J].商情,2012(43)

[3]刘文侠.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缺失存在的风险[J].财经界,2015(26)

篇9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的生产生活等日常活动对电力的依赖性不断增大,对供电的稳定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都将促进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

电力行业是高技术、高资金投入的行业,资金短缺是电力企业普遍面临的财务问题,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有效管理与控制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保证电力事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1 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简述

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在未来会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企业经营的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表现[1]。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有着诸多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情况产生偏离。财务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相对性、多样性、复杂性、机遇与风险并存等特征[2]。

1.1 财务风险的评估原则

财务风险评估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评估结果可能发生变化;评估结果只是估算值;评估方法是依据一般规律而定的。财务风险的变异性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经常、定期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评估值只是一个估算值,仅作为财务风险的参考值,而非精确数值;财务风险因时间、企业类型、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应避免限定在一般的简单逻辑中。

1.2 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财务风险评价是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收益之间的变动与关系,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3]。财务风险可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来度量,当前的主要风险度量方法有: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风险价值度量法、综合评价法、风险率度量法等。见表1。

2 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不同于一般企业,电力企业具有高资金和技术需求,其财务风险主要来自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具体风险成因如表2所示。

3 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电力企业的风险指标选取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内容的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重要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统计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电力企业的财务主要是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外部风险和发展能力这五个层面进行评价工作的。

偿债能力变量主要是由电力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的适合率来反映的;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的变量主要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获利能力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主要指标有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力一般选取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来反映;外部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灾害风险、利率变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电价变动风险等外部风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电力企业可选取上述四项外部风险评价指标与15项财务指标来构建其财务风险的评价的指标体系。

4 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规避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可建立财务风险规避制度,将财务风险的结果管理变为财务风险的过程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时掌控企业的风险状况,实现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控制体系。电力企业的风险规避可从内部风险规避和外部风险规避两个方面展开。

4.1 内部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1)构建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企业可以实时地收集、分析、管理其财务信息,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优化资源配置。

(2)通过“债转股”等金融手段,丰富企业融资方式。

(3)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意识,落实内部风险控制的责任制。

(4)开拓电力的营销市场,探索电力期货。电力企业可研究并开发电力期货市场,使得市场的竞价方式成为电力产品规避风险的工具。

(5)完善电力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市场发展趋势等外部因素,科学建立长效的投资管理机制,并对投资项目进行重点的可行性分析。

(6)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电力资金的监管力度,落实资金风险的相关责任。

(7)强化电力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监控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8)提高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的成本系统,严格控制成本预算。

(9)提高电力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强化资产折旧的管理。

4.2 外部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电力企业应实时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认真分析研究政策倾向,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在还债压力下,电力企业应争取国家优惠的贷款利率政策;在巨大的用电需求下,争取国家的相关电价政策。参与制定电力市场的竞价上网电价方案,采取防范电力市场风险的措施。

防范自然风险。在灾害前,衡量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预测可能的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电力企业应做好风险的预案规划,并定期进行演习;通过购买自然风险的保险,来适当转移自然灾害的资金损失。

篇10

(一)企业财务风险定义

风险一词的定义是某一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各种各国的组合。风险的主要特点就是其不确定性,所以在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定义时应该注意其不确定性。只有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财务与风险两者的定义才能够对企业财务风险有一个明确的确定。在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筹资风险即为财务风险。笔者认为筹资知识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项活动,不能囊括企业的所有的财务活动。所有在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中除了要包含对风险中的“不确定性”的描述,还应该包含企业资金流动过程的各种因素的不可预料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指的就是由于各种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变化或者宏观的经济环境变化等),使得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各种投资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最终受益与预期受益出现偏离的风险。经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管理阶层决策失误或者外部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出现迟滞,企业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在复杂的供应链中,对存货管理是十分困难的。也因此存货管理为企业财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最后一种流动性风险则指的是一种企业能否正常和确定地进行现金转移或者是企业债务与付现责任是否能够正常履行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的特点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及共存性这几个特点。客观性指的是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只存在着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两种结果。全面性指的是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在企业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转等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指的是由于各种因素不断发生以及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可进行预估、控制。共存性指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收益同时存在,当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其获得的收益就有可能越多。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企业财务风险都会有一定的表现。例如企业资产结构中的债务比例高、企业资产流动性弱、投资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对外投资决策失误、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等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企业财务风险当企业的负债在企业资产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的时候,会让企业承担过高的利息,同时到期还需支付高额的本金,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债务偿还以及付现能力,当企业的运营情况较差时也许还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让企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当企业出现了一定的债务融资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保证到期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债务和利息的偿还。但如果是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变现能力,最后导致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变为现实的财务风险,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如果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企业没有进行周密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也没有收集到决策所需要的各种经济信息,就盲目进行投资时,就会频繁的导致投资失误,最后是企业不能够从投资项目上获取预期的收益,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而对外投资失误则指的是企业里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的进行投资从而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让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存货管理是企业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当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是,会使得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低下。在很多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往往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且很多都表现为超存储积压存货。货物的积压会导致企业为货物的存储支付许多的费用,使得企业为货物支付了更多的成本,最终导致利润下降。同时由于市场的变化,有可能使得货物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当货物的市场价格降低时,企业会因此造成大量的损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企业外部的各种法律法规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也有企业内部的决策等其他原因。

(一)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原因主要企业高层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企业历程人员素质缺乏风险意识,企业投资不具有科学性,缺乏合理的资金结构,收益分配政策不合理等。企业高层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企业高层的管理不能够有效的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也做不到对企业资金的合理管理的时候,会让企业的发展受制。同时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的时候会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能够有效的运行,人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更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当企业中的理财人员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时,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面对新的市场经济形势时,如果他们不能够做出很好的调整,必定会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埋下种子。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许多投资决策者都存在着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投资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投资时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最终使得企业投资后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出现各种亏本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资金结构也称为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中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当企业的资本中让负债占了很大的比例时,会使得企业背负上沉重的财务负担,是企业缺乏这个的偿还能力,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却不够发达,企业缺乏丰富多样的集资手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对资本市场的运转和理论的研究,使得企业在进行筹资时没有考虑到资本结构的重要呀,同时在进行筹资时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最终使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让债务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最终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外部原因

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是企业不能进行控制的。宏观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正是因为宏观环境的这些特性,使得企业来无法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预测,也无法对其进行任何的改变。当企业无法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的时候,就会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外部宏观环境也有可能发生企业自身无法适应的变化,例如外内外突然发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其他的一些突发性风险事件。这些情况的发生会使得企业的业务状况下降,从而使得企业的资产大幅缩水,使得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当各种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使企业面临风险的同时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各种机会。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够适应外部的宏观环境的变化,就会让各种机会变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变相的对与企业内部的一种考验。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既然企业财务风险不可避免,那么企业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的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对于企业的防范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风险。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能够勇于承担风险,并将风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与所面临的风险成正比,在西方的财务理论中有一个模型用于描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某资产收益=无风险收益+该资产风险系数(市场平均收益-无风险收益率)。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风险系数越大,该资产的收益将会越多。但是风险越大,则意味着企业该项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不能够只最求高回报,而忽略了失败所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但企业也不能够只为了平稳而放弃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与看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在对经营活动的收益和安全性分析完后,在根据风险和收益平衡的方法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辨识系统

有了良好的风险意识之后,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辨识系统。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辨识系统,才能够及时、准确的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辨识。这里就结束几种企业财务风险的辨识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对企业的当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与监控。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当这个比率越大时,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债务承担能力越高。

(2)李东比率,它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在2以上,最低时不能比1低。

(3)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该项比率反应了企业资产综合利用的效果,指标越高越好。

(4)资产负债率,该项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它主要用来很亮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项比率越小越好,但是该项比率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当企业效益较好时,可以适当提高该项比例,但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时,则应尽量降低该项比率。

(5)资产安全率,它是资产变现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差,当该系数值越大时,代表企业资产越安全,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比率进行比较分析来考察企业理念以来财务比率指标变化的趋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第二种方法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对与企业来说,短期内是否可以维持下去,并不完全的取决于企业的盈利状况,而是在与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现金进行各种支出。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准确的对现金流量做出预算,通过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让决策者可以尽可能早的做出各种决策。为了能够使现金流量预算尽可能的准确,企业需要将各种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