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司法改革的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 关系 趋势
一、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1,对传统教学方法不应一概否定
一提到改革教学方法,有少数教师就认为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决裂。事实上,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一般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应该轻易丢弃。
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向大学生灌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就要使其掌握,应该让学生了解的就要让其了解,不能借口改革教学方法而忽视理论的灌输,否则会偏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把思想科学地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使他们掌握理论的知识,就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2,改革教学方法不应一味求新求奇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增强该课的实效性。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收到成效不是看教学方法种类的多少,也不是看教学手段运用的先进与否。若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多媒体放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教师语言幽默,其表演才能也充分发挥,这样的一堂课肯定是笑声不断,学生也觉得有趣、好玩,只是,教师万语千言,却离题万里,我们能认为这是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吗?同样,更不能把教师“发明”的教学方法种类的多寡作为衡量其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否则,我们的改革只会误入歧途。
二、处理好学生主体性与执教者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学生不仅仅是接受教育、接受知识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营造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友善、合作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对教师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教、学的主体共同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单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无法实现;如果只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而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同样无法实现。因此,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外部条件。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理论内化,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控制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果在活动前没有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在活动中没有专人负责、加强引导,在活动后没有总结提高、理论升华,则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办成了仅仅是外出旅游、玩耍的活动,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受不到任何的思想教育。
不管是进行哪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一定要起到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也要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并协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化为行动,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为学生所信服,崇高的理想也才能内化为坚定的信念。
四、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综合化趋势
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发展趋向于综合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趋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课程内容也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如课程内容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借鉴了许多管理学上的方法理论,尤其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由于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压力较大,产生了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状况势必要求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除了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借鉴心理学上的一些方法理论,尤其是心理咨询方法在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现代化趋势
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日趋现代化上。高校思想理论课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种背景资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提高了学习的辨别能力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目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则会把枯燥单一的学习变为轻松活泼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453-0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学科,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电子商业专业的理解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该课程涉及到计算机学、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对网络相关的系统、软件的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1]。本文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对该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1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进入迅猛发展期,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业专业,作为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电子商务概论》是大多数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第一堂专业课,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电子商务概论》教材知识点多且关联性差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兴起不久的综合叉学科,其内容包括新型技术、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学、国际贸易、法律、心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强是该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学习该专业的最大困难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只是将其涉及到的各学科的精简概述罗列在一起,教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融合不够,而且不同的章节之间的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与冲突,教材的编写缺乏规范性。由于《电子商务概论》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而且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课程显得比较散、脉络不够突出,这些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了困难。
1.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相脱离
目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一般包括电子商务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网站开发与建设、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法律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构建电子商务宏观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2]。任课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讲解,有利于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但是,如何针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组织教学内容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各高校电子商务课程通常是由计算机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专业背景单一,难以将电子商务所涉及到的各学科融合在一起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授课。
1.3 偏重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忽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多以大篇幅的理论讲解为主,而且课程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任课教师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教授与解释层面,这种以理论识记为主的方式,显得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进行理论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一个较为尴尬的现实就是,一方面电子商务行业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需求,而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是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仅以教材中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内容,则不利于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
2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目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实务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因此所有教材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已经淘汰的内容可以删减,对于目前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应该增加到教学当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认清电子商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任课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下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增加相关内容并及时调整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
2.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新,更新快,涉及众多前沿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例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很多新兴的理论知识的概念是从国外的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的,不同的组织机构、研究学者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做出的定义和解释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专有名词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对于一些抽象和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3],先给同学们分析案例,再进行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在给学生教授电子商务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应用领域时,考虑到学生的缺乏相关的实际体验,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讲解。
2.3 通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介绍了很多前沿技术,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可以跟踪分析用户的网上行为,挖掘用户潜在兴趣爱好,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在物流领域中,供货商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寻找最优化的配送方案等等。上述问题都是相关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方面的难点,有些也是任课教师的科研方向,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某一研究方向为基础,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即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教研工作,也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4 通过校企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从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的大多数为青年教师,这些教师中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各高校应鼓励这些教师去电子商务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方向的引导。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很多学校引入了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该平台仅基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计和开发,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任课教师在完成实验教学环节的同时,还应积极联系本地企业,争取建立企业实训基地。例如,在介绍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本地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实地参观企业物流运作情况。
参考文献:
[1]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分析 [J].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3-24.
篇3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偏低。有的人业务水平不高,没能准确的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使得专职队伍存在着思想不稳、用心不专的现象,一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老师总是把这个岗位当做跳板,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专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很多大学生根本不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他们更多的是看重自己在智育和体育方面接受的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成果无法像智育、体育那样以骄人的成绩立竿见影的体现在他们面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主体的努力,在更大的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是否有主观的愿望,或者看主观愿望的强烈程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着思维过于单一、思路不开阔。我国高校的很多学者都已经意识到了我们在新形势下应该改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他们仅仅是在孤立、静止的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没有联系到国际形势,没有看到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这样,就与国际脱节,导致自己的思维模式固定、僵化。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探微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待遇水平,使得他们可以安心下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一边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边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两者相统一,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二)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强化主体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所以,必须注重培养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观意识程度。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接受意愿、合理欲望与动机,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过去几十年,我国高校过多的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社会本位”和“灌输教育”为主,但是,随着近年来由于大学生不良心态引发的社会事件逐渐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慢慢得到了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注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大学生可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
(四)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们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支流的东西涌入。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会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增多。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为指导,运用长期以来实践出的科学的方法,同时结合新情况、充实新内涵,利用国外一些比较成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内容
(一)重视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一些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组者。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实现方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可以寓教于乐。要着重发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二)重视教育活动的参与性。我国的教育活动与国外的相比较,实践教育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要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来,亲自经历和体验社会,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大学生们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篇4
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有思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的JJJ工作者,我觉得更应该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解放思想、清醒头脑,使我们的思想永具革命性!要解放思想,我认为首先得走出害怕解放、拒绝解放、乱解放的误区。 一是害怕解放。主要是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 二是拒绝解放。主要是有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解放思想是领导层的事情,对自己来说认为没有解放思想的必要,按领导指示做就行了,拒绝解放。三是乱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学习,提高JJJ能力。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是JJJ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方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老体制的加速交替,JJJ工作中原有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越来越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JJJ实践要发展,JJJ事业要前进,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做出新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一级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积极破解JJJ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科学知识、JJJ理论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推进JJJ改革创新的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JJJ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冲破传统的JJJ思维定势,创新JJJ观念、JJJ组织、JJJ制度、JJJ方法和JJJ手段,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使JJJ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JJJ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篇5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方式改革 动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促进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进
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环境,不仅对传统社会生活得改变巨大,而且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是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迎接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下,既吸收外国优秀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防止和消除西方精神文化垃圾腐蚀,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来说,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持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式改革奠定科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如学科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小到盛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完成了覆盖面广的学科点布局,建构起了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的学术队伍;同时,学科建设成果又有力地支持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与理论,公开发表或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专著,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思想政理论课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促使课程考试不变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发生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动力源不仅来自于外在动力,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矛盾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推动考试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1.学习主体与管理主体对考试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如何满足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特殊要求的同时,又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动力。
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暂时还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政治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一般而言,大学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其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正事由于这种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性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主体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更为关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性,而就大学生从个体而言,则更多关心自己的能力发展,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但更多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由此可见,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政治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以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管理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虽然教育者在考试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去考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但是其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的领悟,也有一个不断学习、理解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是否能以承担整个考试活动会使考试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教育者是否充分把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阶段“在考核的具体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点的强记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只有当教育者以一种积极地态度不断对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良与管理主体对课程考试要求达到一致时,才能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改革的发展。
3.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对教学主体在满足管理主体的要求,所实行的具体考试方式的是否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和行为选择来评价的,但根本的检验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主体接受考试的愿望和要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产的效果,如果对考试产生反感情绪,则使考试本身相应的激励作用在他们那里难以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矛盾性质和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基本效果。一般来说,两者同一程度愈高,效果就愈好,考试目标的实现就愈顺利;当两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时,就必然影响考试效果。但是差异和对立只能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淡化或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正是要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通过双向矛盾运动来逐步消除矛盾,以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不断地向前发展,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的矛盾斗争,外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当内在矛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革的时候,外部推动力又可以加快或者延缓这个过程。而这些最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四六级 改革 发展
作为我国最高教育行政部门设定的全国性统一考试项目,大学英语四六级成为检验高校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考试虽然从应试教育出发,却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语言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013年8月,新版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方案一经公布,引来社会各界的诸多声音。[1]
一、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具体内容分析
1.词听写
新版的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在听力部分的大胆尝试博得了学生们的一致欢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单词的听写替代以往句子的听写,不用费劲精力听材料的上下文内容,只需关注空白处的单词即可。然而,统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试卷,新方案对于听力部分的调整并非完全像学生想象得那么轻松。
10段材料提取10个单词,填写10个空格,分数占比由2%下降为1%,对于考生来讲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以往考试中,此部分题型分数占比2%,即时无法准确听出材料内容,仍有机会获得一半的分数。改革后,题型转变为单词的听写,一旦拼写不过关,则无法拿到分数,降低了学生得分的偶然性。[2]
2.快速阅读
段落匹配题的强势亮相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关注。不同于以往的快速阅读,段落匹配题更加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材料多维度把握能力。在词汇量不变、时间分配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学生要迅速领会材料的整体内容,并在文中找出与题后句子相匹配的部分。考验学生的词汇积累、快速阅读、分析归纳、瞬时记忆等诸多能力。尤其,可能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即两道题讲述一个段落的不同细节。如此“云遮雾绕”的出题方式,显著增加了学生答题时的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题型非常接近于雅思考试中的经典题型。此种改革更是帮助大学英语四六级脱离汉式英语的模子,逐渐与欧美文化接轨。
3. 段落翻译
翻译题型的改革无疑是让学生们叫苦连天的。由单句翻译转为段落翻译,分值比提升10%。对于学生来讲,无疑是在作文之外,又添加一项类似于写作的题型。分值比的上升吸引师生开始专注与段落翻译。此种改革转变以往单句汉译英的传统方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观。不再是考察学生的“对点翻译”,而是通过段落翻译,考察学生对于单词、语法、句型的驾驭能力。[3]
翻译工作需要日常学习的不断渗透。新版的改革方案正是严格围绕这一宗旨,鼓舞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将学习的翻译知识与技巧融会贯通,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但要翻译准确,还要翻译优美。
二、阻碍公共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断改革,要求公共英语教学不断随之改革与发展。然而,我国公共英语教学却逐渐走向进退两难的维谷中,致使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具体表现为:(1)学生的抵触情绪。现阶段,许多高校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其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起语言优势的培养。然而,许多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了顺利取得学位证、毕业证,不惜采取一些旁门左道弄虚作假。考试设定的最初意义就此落空;(2)教师的通用教学法。目前,许多公共英语教学依然沿用大班授课模式。教师统一播放音频,学生进行练习。如此教学方法,就会存在许多“漏网之鱼”,难以达到英语学习的良好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兼顾知识点讲授,视频、音频播放,以及板书的书写,对于学生难以面面俱到。
三、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1.稳扎稳打,夯实英语基础
英语学习是一项耐力与兴趣相结合的学科,而打好英语基础能够让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对于词汇的积累工作是英语基础的“一砖一瓦”。唯有打好词汇基础,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在阅读、听力、写作等模块的考试中畅通无阻。词汇的学习包括词根、词义、拼写、发音、衍生词、常用词组等。除了需要学生能够有耐心、有恒心地学习、记忆外,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与验收,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4]
2.以战养战,模拟考试练习
“以战养战”,这个词用在日常教学中最为恰当。对于公共英语而言,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中要不定时增加随堂测试。教师可以模拟四六级考试的考场,做迷你型四六级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与考试重点,能够捋顺考试的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掌握考试时间分配。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与共性失分题型,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练习。如此“以战养战”,定能培养出无往不胜的精锐之师。
3.多媒体教学构建多维度学习空间
科技走入大学课堂。作为公共英语,教师更应该与时代接轨,用多媒体教学构建多维度的公共英语课堂。英语,并非只有单词与语法,更多的是源自于欧美国家一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教师可利用网络、视频、音频、PPT、杂志等多媒体设备,将欧美的潮流文化引入学生的视野,这样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欧美文化的兴趣与热忱。
学生通过这样的亲密接触,能够在脑海里形成对于欧美文化的立体认知,能逐渐接纳外来文化,并尝试用欧美思维进行思考。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助益。
四、总结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断改革,是对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探索。公共英语教学对于广大学生而言,是有助于其今后就业与发展的。教师要在改革浪潮中,把握主流思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公共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望广大教师能不改本色,迎难而上,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梁雪清,阳雨君. 大学英语“复合式听写”教学探讨[J]. 高教论坛.2012,9(21):41-43.
[2] 杨冬梅. 新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2(33):104-106.
篇7
由于司法改革涉及党、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必须稳步推进,因此,中央经研究第一批在全国批准了7个省(市)启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上海名列其中,由于上海地处国家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带,上海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因此,上海的经济建设在全国居于前列,而且,上海的经济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上海法治建设的发展。
因此,上海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较好的基础,因此,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备受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及学者们关注,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也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上海的司法体制改革所积累的经验值得去调研和学习借鉴。
一、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概况
上海市根据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改革方向和任务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改革试点主要包括的五项内容确定八家单位先行试点,积累经验,而后在全市全面推开。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以去行化、职业化、去地方化、司法责任化为主要内容,具体的改革内容为:司法工作人员的分类管理、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司法责任制、市以下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人财物的市级统一管理、司法职业保障等。
2014年7月,按照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市高院、市检察院分别成立了“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认真制定本系统的实施方案,确定4家法院和4家检察院开展先行试点。
上海的司法体制改革遵循严谨、科学和审慎的态度,上海市法院和检察院的试点工作方案都是在充分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等基础上形成的。2015年4月,在总结先行试点经验基础上,全市法院、检察院全面铺开改革试点。
经过一年多的司法体制改革,上述五项改革主要内容基本完成,形成一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体制改革经验。
二、上海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人员分类管理基本完成,一线办案力量得到加强,上海对法官和检察官实行“员额制”管理,完善司法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分成三类:法官、检察官;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司法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
上述三类人员占司法工作队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3%、52%和15%,按照上述比例计算,则85%的司法人力资源直接投入办案工作,保障了司法工作人员主要力量集中在办案一线,可以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和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二)遵循司法权运行规律,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上海市法院以审判权为核心,建立完善了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实现让审理案件的法官裁判案件,并由案件裁判者对案件负责。为了保障司法权的合法合规运行,上海市法院专门制定了审判人员工作规则,即审判人员能够为的权力范围和边界。
并规范案件分配制度、独任制审判制度、合议庭运行制度、裁判文书签发等审判制度,而且明确规定院长和庭长如果未参加审理案件,则不得对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签发。根据试点情况,在法院专门设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适用法律,合议庭评议时有重大分歧的案件进行研究讨论,为解决合议庭分歧和法律适用等难题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明确三级法院审判委员会职能定位,依法规范、缩限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范围,审判委员会主要工作转向总结案件审判经验、实施案件审判指导、统一案件裁判的法律适用等宏观指导性职能。
据有关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三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9.93万件,审限内审结28.01万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5.8%和11.3%,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9.13%,而且,92.1%的案件经一审即案结事了,部分案件上诉后,经过二审审理后的服判息诉率为99%。
(三)严格司法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上海市法院根据司法改革文件精神,以权定责,将权力和责任对等起来,并建立和完善了司法责任制相关制度,如《关于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的规定》。
(四)上海一边进行司法改革试点,一边将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和成果予以固化,形成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制度,可供其它省市司法改革借鉴和参考,为全国司法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上海法院通过大量调研、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措施而制定出台的《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经过一年的司法改革试点,在试点法院经验基础上,上海高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上海法院人员分类定岗实施方案》、《关于改革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意见》等改革配套制度30余项,从而为在全市法院全面推开的司法改革奠定了相关制度基础。综上所述,上海司法改革所形成的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上海司法体制改革对兵团司法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党委的重视和有关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上海司法改革取得成功,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央及上海市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对上海市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为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委对上海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了保证上海市司法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强调指出:上海市进行司法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上海的问题,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试点取得的成果能不能可复制、可推广,供其它省市司法改革借鉴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强调指出:上海进行司法改革试点要为全国司法改革积累经验,为全国司法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兵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兵团现有的司法资源与其它兄弟省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兵团司法改革如果没有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以及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在司法改革方面取得成功是很难的。
(二)全面强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保障措施是上海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为了加强对司法职业的保障性,对按照司法工作人员分类管理而进入员额内的法官、检察官,增加其工资收入,增加工资的比例暂按高于上海市普通公务员43%的比例安排,并向在一线办案的法官和检察官适度倾斜,有了优厚的物质保障,上海司法改革才能稳步推进。
兵团一些司法机关地处新疆两大沙漠周边,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如果没有推进改革的相关保障措施,司法改革难以推进。尤其是兵团南疆地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没有保障机制,拴心留人都难,如果通过司法改革,强化司法责任,又没有待遇的保障,客观上会造成司法工作人员的流失。
(三)科学的司法改革试点方案和审慎的司法改革态度是上海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方案是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问题为导向,既接地气又有针对性,凸显了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而且,上海司法体制改革非常审慎,在全市范围内先选择八家试点单位,先行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后,再在全市推开。
改革方案科学,试点工作推进审慎,是上海司法改革成功的关键。
兵团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维稳戍边的重任,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兵团的首要工作,兵团如果自身都不稳定,如何有能力去维护新疆稳定,因此,兵团司法改革必须慎重,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改革,如果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个人利益,必须慎重和稳妥。
总之,兵团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上海司法改革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稳步推进,以促进兵团事业的发展。
篇8
领先半步的越南劳教改革如何发生?越南的样本对中国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2014年3月,白桦接受了《财经》记者专访,从跨国界的比较视角,解读越南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财经》:UNDP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越南问题的?
白桦:那是在2008年越南政府表达改革意向的时候。当时越南政府和政党都已做好准备,迎接整个政治系统的重要改变。那时起,UN和UNDP开始展开和政府对话。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过合作,所以越南劳教改革成为了对话的一部分。
我们同政府达成了两项主要共识。第一是当时劳教制度是一个行政制度而非司法制度,很多成人、儿童并不适用于法律,一些群体如性工作者、吸毒者可能被行政领导而非法律程序判定有罪,甚至可能长达四年关押在劳教场所。所以这不是司法程序而是行政程序。
第二是这种制度并不透明,有时某些事项不会被呈现,像劳教中不涉及律师介入,这也是一个在司法制度方面的问题。当越南政府意识到这个体制问题后,他们需要去解决,这是我们在他们暗示要改革后很快就开展对话的原因。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12年所有相关法律通过。
《财经》:你们在越南的工作如何?
白桦:如同我们在中国一样,在那之前我们已经参与到很多越南事务中了。在越南我们已经工作了30多年,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信任。因为我们已经有几个很棒的项目,有很近的关系,他们将我们视为伙伴。
当然这是一个敏感的事务,但因为这种信任,所以他们愿意展开对话,拜托我们提供一些分析、一些选择。我们有贡献,但并不主导改革,改革总是由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执政党主导的。我们的角色是进行分析,提供建议。
《财经》:当时越南社会对这场改革的观点是怎样的?
白桦: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越南并没有对公众意见进行社会调查,所以看不到数据化的公众意见。但民众间有一些辩论,而且涉及很多不同群体。一些人如性工作者、被拘留的人,他们对改革有很强的意愿;剩下的一些人,可能会考虑这些人被释放后的社会后果或社会稳定问题。所以公众有讨论也有投票,大多数人还是支持改革的。
《财经》:如何看待越南政府的改革和遇到的困难?
白桦:你要关注怎样改变法律,可能要废除一系列法律适用和相关决定,同时需要关注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在越南,我们需要关注控制方面的法律和其他的法律,关注法律的整体架构。比如当真的去执行,从行政程序变成司法程序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它的具体实施。这里面有很多工作,也明确地会遇到很重大的挑战。这次越南改革中,巨大的进步是从行政体系变革到司法体系,这是法律和人权保护的双向进步。
之后,如何将这种变化融入传统体系,从而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些事务。如何拥有足够的法官?如何给法庭配备足够的经济、人力资源使法庭运行得更有效率?这关乎司法改革的其他方面。
《财经》:在越南,劳教改革最大的争议在哪里?
白桦:我认为是我们需要考虑那些被攻击的人群。在越南,是违法的。这涉及两部分人:一部分人在社会领域,这些人被放逐了,她们没有获得任何具体保护的权利;另外一部分人在法律领域,他们是专家、政党首脑,认为不合法且将持续不合法。
所以这不是关于是否合法的问题,这是在不合法前提下,她们仍旧是公民,因此也有享受司法程序和社会保护的权利。这才是辩论的焦点,我们要辩论的不是关乎吸毒是好是坏――吸毒是坏的行为,是不合法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那些人,无论他们有什么行为。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财经》:UNDP何时开始关注中国劳教改革?
白桦:在越南的事务有点像我们在中国做过的。当总理暗示中国要进行劳教制度改革,我们开始参与。对我们而言,是顺应时势,努力去理解并乐于参与一个国家的改革进程。如果有些困难,我们可以提供国际经验。
《财经》:中越两国的改革有哪些共同之处?
白桦:作为两个邻国,中国和越南有历史和文化的相似性。很明显,政治体系也很相似,改革部分也有很显著的相同点。法律、司法体制和法庭所扮演的角色的目标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对比中国法院的五年改革计划和越南的,你会发现文件非常相近,内容十分相似。我认为这很有趣。当我在越南的时候,我们关注中国,我曾和越南的官员来向中国的法律制定者学习经验。
《财经》:了解越南的经验,可以对中国的劳教改革形成哪些预测?
白桦:以我在越南的经验,对于改革有一系列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个上面已经谈及,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辩论,通过它可以很好地解释改革背后的考虑,解释整个议题;第二件事,是分析法律举措。当从政策上废除了劳教后,关于审查的、实施的边界都该决定。这很重要,因为这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财经》:要多久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改变发生?
白桦:我们已经看到了改变的发生。对于改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从决定变成现实。我认为越快越好,然后扩展到全国。司法改革是长期过程,需数年和很多复杂的框架设计。这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在司法改革中需要客观。当然想要加强法律改革,需要有形的目标,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方向。坚持改革方向并不断采取举措很重要,所以司法改革在中越都在不断升级。
《财经》:UNDP在中国的司法改革中,还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白桦:35年来,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促进并转向一些实质性的国家层面的研究,然后将问题反映给我们的国家合作伙伴:政府和党。再就是把国际上的杰出人才、先进经验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不一定要全盘接受,但介绍这样的经验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部分。
其中,在中国,我们参与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在江苏省的试点法院,参与了调整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式和参审案件的比例的工作。这带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的比例有很显著的提高,而且选任人民陪审员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后来,这个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财经》:你认为在中国的司法改革中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篇9
一、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芬兰的民事司法改革是在没有废止古老的《司法程序法典》的前提下于1993年12月1日实施的,并且改革的对象仅限于下级法院的诉讼程序。《司法程序法典》制定于1734年,原本都适用于瑞典和芬兰,但1948年在瑞典已被终止适用。尽管这次改革没有制定任何新的法典,但是1734年法典中的几章已被修订。在此之前也有过几次对法典的修订,如“自由心证”就在1948年被取消。然而,1734年法典的几章至今仍然有效。这些内容包括与剥夺法官资格有关的条款等。
1993年的改革旨在通过同步的程序改革提高诉讼当事人获得正确的、有根据的法院判决的机会。下级法院在加强装备处理复杂案件方面比起以前更为彻底,简单案件的处理也比以前快。改革所强调的价值理念是法律的正当程序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以往对实质正义的强调到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强调是当今世界各国民事司法理念的一个重要变化。这种改革理念认为,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应当在那些寻求或需要正义的人当中公正地分配这些资源;公正地分配司法资源必须考虑具体个案的难度、复杂性等特点,以确保个案能够获得适当的法院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英国、法国、葡萄牙以及本文所探讨的芬兰的民事司法改革都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具体制度的设计上。
芬兰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诉讼程序进行的口头性、即时性以及集中化。而改革之前,芬兰的民事诉讼程序部分以口头方式、部分以书面方式进行,在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意见提交法院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主张或证据,案件往往被不断地延期。新的改革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使案件延期的可能性减少,通过一次总的开庭即决定所有的问题。案件审理时,不再允许当事人提出或宣读书面陈述,整个诉讼程序要求完全以口头方式进行。
二、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实践
1993年芬兰的民事司法改革广泛涉及民事司法体制、民事审判程序不同阶段的划分、诉讼进行方式、陪审团作用等方面的改革。
(一)民事司法体制的改革
芬兰的民事司法改革并不局限于民事程序制度的改革,而且也涉及民事法院体制的改革。改革以前,芬兰的民事第一审法院有两种,分别为:(1)市法院,这种法院在比较古老的市镇(即在1959年以前建置的市镇)运作;(2)地区法院,这种法院在新市镇的乡下地方运作。这样,在1993年12月1日以前,芬兰的民事法院等级体制自上而下表现为: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市法院、(旧制的)地区法院。而从1993年12月1日开始,原来的市法院和地区法院都被撤销,统一设立新的第一审法院,即地区法院。这样,新的民事法院等级体制自上而下就表现为:最高法院上诉法院(新制的)地区法院。
(二)民事陪审制度的改革
与新法院的构造相关的最重要的改革是陪审团的改革。尽管芬兰的陪审团的规模比英国的小,但是在民事诉讼中,芬兰采用陪审团审判比英国普遍。改革以前,在旧的地区法院中有一个由5至7名非法律专业的人士组成的陪审团,但市法院则没有。这些外行人士只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投票反对法官。他们全体一致的投票可以否决法官的意见,但他们当中一位或两位的投票则不能产生这种效果。改革以前,在市法院根本没有陪审团。
改革以后,由于在城市和农村都设置同样的新制的地区法院,开庭时审判团通常由一名法官和三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中的每一个成员有一个单独的与法官平等的投票权,因此非专业的陪审员可以否决或者以多数票的优势否决法官的决定。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芬兰的陪审团可参与决定的事项不仅包括事实问题也包括法律问题。
(三)新的初审阶段
改革以后,普通民事案件必须在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地区法院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初步审理。原告必须向法院提出书面的传唤被告的申请,并且在申请中载明请求的性质,揭示支持其请求的证据形式和来源等。但是,这个书面申请不能替代一般的证据使用,因为采用书面的证词是不允许的。无论如何,仍然要求原告把他所提供的证据和他提议传唤的证人姓名放入申请的封套。在那些可能以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这种申请可以更简单一些。如果原告的申请被准许,被告应在限定的时间内答辩。
初步审理从对书面意见的审查开始,以和解、作出简易判决或者进入主要庭审程序的决定终结。初审程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当事人达成一个折衷的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初步审理阶段,法官也可提出调解方案对争议双方进行调解。现在,芬兰法官的作用应当被理解为不限于充当裁判者,也包括充当调解者。
(四)主要庭审程序
初步审理阶段案件不能以和解或其他方式解决的,可以直接进入主要庭审程序,或者在初步审理后至迟不超过14天的时间内进入主要庭审程序。直接进入主要庭审程序的,仍由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主导初审的法官继续主持主要庭审程序。这意味着,在初步审理阶段已经向法院提交的审判材料,在主要庭审阶段不必再提交。
未直接进入主要庭审程序,而是在稍后的时间由法院开庭单独进行的案件,通常由主审法官与一个陪审团或两名另外的法官组成审判团进行审理。但是,当事人必须重新向法院提交全部相关的材料。
主审程序由开庭陈词、证据展示以及总结意见三部分构成。根据新的程序集中化的原则,主要庭审阶段一般不允许申请延期。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申请延期。在延期的情况下,审判往往被延长在45天或更长的时间以后,主审程序不得不重新举行。当然,这种中断是正常的,它不属于延期的情况。
(五)言词主义
1993年改革引起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在主要庭审阶段,整个程序必须以口头方式进行。尽管证人的证言在初审阶段已经公开,但是仍要求证言应当由证人在主要庭审阶段亲自出庭提供。案件当事人在初步审理阶段没有提出的新证据或者新的事实不允许在主要庭审阶段提出。这是新的程序改革的一个支配原则。法庭因此被授予适用“排除”规则的权力。一个想在主审阶段变更诉讼理由的当事人,除非有特别的理由,一般是不允许的。当然,设置排除规则的目的在于排除主审阶段可能出现的一方当事人搞证据突袭。在法庭上,由法官亲自询问证人,但是,当事人通常也被赋予在法官之前或之后询问证人的权利。
整个包括初步审理阶段在内的诉讼程序制度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过滤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案情清楚和已经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对案件尽快作出判决成为可能。只有情况复杂和不清楚的案件才必须走完整个制度设定的程序。这是芬兰的司法部门要求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司法资源所期望的。
(六)上诉制度的改革
尽管上诉制度的改革尚未进行,但是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方案已被提了出来。改革上诉制度的两个提议分别是:(1)增加上诉法院以口头方式审理案件的数量。特别要求对一审判决主要依靠一个证人作出的案件,或者当事人提出口头审理要求的案件,都应当以口头方式进行审理。(2)在较小的民事与刑事案件中,引进提出上诉申请许可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目前,只有上诉到最高法院的案件才要求申请许可。
在芬兰,以上诉的方式寻求救济的可能性迄今已成为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上诉申请应当具备必要条件的建议必将面临来自芬兰律师界的否定性反应。已经有建议提出,这是一个正确的批判,特别是与先期的改革所产生的影响一并考虑的话,在赋予陪审员就事实和法律问题通过投票否决法官意见的权利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引进限制上诉权利的制度,将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
三、民事司法改革的实效与存在的问题
芬兰民事司法改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它至少引起了刑事司法领域的一些相关改革。例如,诉讼进行的口头性、即时性和集中化的目标也被援用来指导刑事司法改革。具体表现在:(1)确立了刑事诉讼进行期间,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不能变更的规则。(2)主要庭审阶段,庭审以口头方式进行,警察局的预审调查记录不再被纳入审判卷宗内。(3)在某些案件中,刑事被害人在预审调查和审判期间将能够获得一个审判律师或支持者的帮助。如果被害人要求民事赔偿,这一权利主张应当在预备审理阶段确定,然后由检察官在法庭上提出这些要求。
在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的公正性方面,芬兰民事司法改革的立意无可厚非,但是按照上述的法律正当程序和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理念推行的改革,其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仍遭遇不少的困难,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共同体的消极反应制约了改革方案的实施
如果没有法官、律师和诉讼当事人的合作,新的民事司法改革将不可能取得成功。对大多数律师来说,新的改革措施最难做到的事情恐怕是口头性原则。因为,改革之前,在第一次法庭上的宣读之后,律师几乎都是以书面方式提出他们的意见的。诉讼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律顾问现在所要起草的文件(如传唤申请)也远比以前更加具体详细。这意味着在申请向法院提出之前就要对案件做彻底、充分的准备。改革以前,申请简明扼要以及缺乏具体主张极为普遍。原告可以在传票发出以后再来对案件的有关事项作出改进,有时甚至在第一次开庭审理后才做这些工作。
正如芬兰图尔库大学的诉讼法学者欧罗所指出的:“在没有对法典本身进行改革的情况下,如果与制度相关的人员对改革持接受的态度,在制度上作一些改进是有可能的。现行的法律允许通过规定新的规范来实施某些改革。但是,如果法律职业群体在实务上抵制改革,那么规定新的严格的规范也就是贯彻改革的惟一方式了。”
(二)改革方案本身的缺陷影响了改革理念的落实
尽管新的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目的在于加快民事诉讼的进度,但是,它实际上导致整个诉讼过程进展缓慢。如果案件比较简单的话,它无疑将会获得一个比以前快的判决。但是,新的“程序集中化”的原则可能使审理的进展比起以前更具分离性和更加冗长。例如,新的规则规定,如果主要庭审程序中延期审理持续的时间超过14天,庭审通常将会重头开始。如果延期超过45天,法院将会命令重新审理。新的审理意味着所有以前的证据必须被重新提出。尽管设定这一规则的目的在于防止过多延期审理的数量,但是其实施的结果却可能使整个程序的进行明显并不是非常快。
另一个明显的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存在于陪审制度。由于民事陪审制度改革以后,陪审员拥有了一个单独的投票权。这就使陪审团以占多数的投票否决法官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的可能性增加。这在芬兰已成为一个遭到异议的新问题。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如果希望外行的陪审员决定法律问题,那么他们有必要接受法律训练;如果陪审员接受了法律训练,他们将要停止当外行的陪审员。人们通常认为陪审员从来不会就法官提出的法律问题作否决的投票。然而,在最近一个声名狼藉的刑事案件中,尽管法官听取了被害人出庭陈述证词,而陪审团成员没有,但是陪审团成员最后以多数票否决了法官的意见,宣判被指控犯有罪的被告无罪。芬兰的民事陪审制度还产生了其他的一些问题。在那些以前没有陪审团的城市和乡镇,选拔合适的陪审员以服务法院审判工作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例如,赫尔辛基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困难,因为陪审员不能出席庭审或者被发现有道德上不适合担任陪审员的情况。许多陪审员已经被发现在警察局有过记录,甚至有一个在他被要求前来供职时,正在监狱里。
篇10
以目前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思考平台总结归纳比较了众多司法改革第一线的参与者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著述后,可得到目前司法改革一个还算比较全面的认识,包括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中国现行司法制度存在的三个问题:司法权力地方化,审判活动行政化,法官职业大众化。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概括性的提法,此外还有很多细致的论述都发现了很多一目了然却制约改革使其寸步难行的问题。随之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实践也提出了很多理论上很可行也很迫切的办法,如改革和完善法院的司法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制度,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等一系列比较宏观和微观的措施等等。还有一些比较中肯的办法和建议,如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司法机关与党和其他国家机关保持独立和司法系统和司法机关内部需要保持相对独立的具体办法,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正确定位,要大力清除司法腐败,树立清廉的形象,完善监督机制等等。这些建议虽然隐约可见一些问题与途径之间淡淡的联系,但对于整个改革宏观逻辑链路以及因果关系并未能明确阐述,以至于很难找到问题的核心与突破口,在纷繁复杂的各个问题中不知该从哪一环着手。这究竟是个纯粹法学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综合系统问题?是可由司法机关一家实行还是整个权力机构、行政机构乃至整个政治体制的全面修复?
2司法改革突破口寻究分析
2.1制度与人之辩
如果制度可以视为人的外化,那实证的研究制度就可以揭示人的特质。按照的观点,人是内因而制度是外因,人的自然性、尤其社会性是根本的,如果是按照经济人的假设,是一个理性加自利的,那制度的限制和约束作用是必须的。东西方存在不同的人性假设,东方的性善论与西方的性恶论导致了不同的司法制度设计,以充分相信和尊重人的道德善真而设计的东方贤人治理和给予相当提防和监督限制的西方权力分治。东方甚至传统主流的西方经济学认为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司法)市场中个人活动和决策是不同的,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到利己之心支配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政治市场上个人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个人利益的。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应该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假设来评价其行为动机和活动。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法官亦是如此,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者,当然对于以上的理论不可简单的认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实然状态,而利他主义只是一种应然,但是可以推出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要求制度设计要有监督机制约束,也需要有激励刺激,相反应然状态则更多依靠个人内心道德自律。然而社会现实往往没有如此简单,应然难以企及甚至有相当差距的风险,只能作为目标,而在设计制度时还是应该考虑人性为基础。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内因是突破口那就应该从人开始;如果外因的决定性更强,那就应该从制度着手。但有学者认为不应该如此分析,制度是人制定的,要解决制度则还是回归到人本身,但由于制度制定者和适用者不是同一人,所以就出现了改革行进的脱节。
2.2正反馈回路模型与改革学思考
经过一番因果律的追寻以及网络上各点的思路清理,突破口在何处?是应该一齐进行还是先启动哪一关键环,自上而下亦或是由内而外?从一开始分析的起点人的因素考虑,由于现在法官的整体素质不合格且要求门槛低,导致无业者趋之以至于法律人表面的泛滥,进行司法裁量也就难以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司法不公会导致群众对司法权威的信任危机,甚至放弃司法途径救济,导致司法的孤立和虚空,更加剧了司法权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化和行政依附性,司法更难独立。法官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且无相应素质规避自利性寻租和司法腐败滋生更影响了公众的信任。司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崩溃,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即恶性循环,指数增长的极限导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现有问题认识清楚了,但突破口在哪里呢?根据改革学研究的问题改革的单兵突进,改革与修理机器不同,只能在行进中进行,必须稳中求进,而不可能用休克疗法。如果所有改革同时推出,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欲速则不达。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找好突破口。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找寻,笔者认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司法独立中的法官独立。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是司法权威的核心,因此法官如何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独善其身是最重要的突破口。而法官独立又有内外之分,要实现外独立,必须以一系列社会配套或相应的改革为基础,然后互相促进;而内部独立也许是法律人或是法律界可为的领域。
3实现法官内部独立的制度设计
如果坚持人性决定一切,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好的操作者也等于零,那么司法的人性化改革当然此处不是指刑事案件中尊重被告的人格尊严等人性化措施,而是指在司法改革中将人视为人,而不是神,如何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而又扬善避恶,使其向应然的理想状态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1法官的培养路径
首先面临的是法官的素质问题。法官的素质是使其具有独立的可能性的先决条件,否则制度口号是法官独立,但由于其自身缺乏不管是学术造诣或者是个人品性的限制而丧失独立的主观要求和内部基础。一个法官的塑造,首先是法律还是道德的灌输,法官的自由心证多是凭借法官的良心即道德观念来判断的,不难看出,一个法官作为人的道德塑造的重要。道德观的树立又与家庭、学校、社会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缺乏正义的信念,那可想而知在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法官会具有多少内心正义感,这是对其个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其次是个人法律能力的培养。法官应该是一个精通法律善于运用于实践者,这一部分是需要在法学教育中解决的问题。而我国现在的法学教育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在法学教育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通常认为,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教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实不然,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以其它学科专业教育为前提的,即有志进入法学院者首先必须获得非法律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在美国进入法学院实习,就意味着对法律职业的选择。因此,美国法学教育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3年学制,而是一种4+3年学制。这种学制的实质恰恰说明,美国法学教育是融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而我国一直以来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通过司法考试后有人认为应该转为职业教育。实则法学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包括法学本科教育和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第二阶段为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只有具备通识教育的背景,才能谈得上后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味强调法学教育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既不符合司法考试的初衷,也不符合世界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我国多层次的法学教育因为学院层次不同,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培养规格、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和生源素质等诸多方面差别太大。如果我国的法制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不进行改革,就难以实现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共同追求的根本目标———确保法律工作者的质量。目前在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共识下,法学教育的经济导向日趋明显。众多的法学教育貌似繁荣,实则不利于法律人才“共同体”的“同质化”。因此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要掌握好,法官的职业化专业化才是主要的趋势。而司法考试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法官职业大众化的一个因素,很多无业者往往也想通过一次考试而进入队伍。原理应该是经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才可有资格参加此种考试以保证司考的纯洁性,而我国的做法完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任何专业的人均可参考,冲淡了专业化的考试性质,以貌似机会均等实则掩饰了小农平均主义的事实上的不公平。而且由于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缺陷等原因使得非法律专业的人与法律专业的通过率相当,却又通过在扩大基数的基础上控制通过率,而且很多通过者并不以法律为业是对司考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许有人会质疑,提出相反意见,认为社会生活问题的复杂性需要精通一定专业学科的法律人才,此处提出三个方案供比较决策:
第一,和美国一样,以其他学科专业学习为前提然后进入法学院学习,培养法律思维,又有坚实的学科基础,而不是法律速成班。
第二,法律专业人士去学习和了解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应考虑到人的能力和时间精力的有限性。
第三,由专门法律人士在遇到相关技术问题时请教相关方面专家,然后在技术知识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法律分析,通过细化的社会分工提高效率。
可以看到现实情况中存在很多问题,法学教育的多层次性和专业化精英化职业化的相背离,各高校几乎都设置了法律专业,一系列因素造成了现在法律人的假象饱和。人类历史由合一到社会分工又要人的通才与专才之辩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貌似循环往复实则有根本不同意义的区别。最后是法律信仰法律信念的树立。唯法律是从,这不仅仅是法学教育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响应。如果不想法律信仰形同虚设,那法官首当其冲应该是法律的信仰者,信仰但又不盲目崇拜,需要其具有以上论述的个人品性和素质能力,而这些品性和素质能力也促使其更能完善。法官塑造使其具备了独立的能力,但是否就具备了独立的可能性值得商榷。
3.2法官的选拔任命与管理
法官独立是最终的落脚点,但法官中立有限却是难以改变。从法官诞生起,即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与党委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事实上法院在最要害的方面都受控于同一层次的党委和政府。试想,如果在财政与法官选任方面法院不能独立,那怎么能够想象法院在司法决策上拥有独立的意志?法律条文中许诺了司法独立,诉讼当事人当然有理由期望法院在司法决策时将这种许诺变成现实,然而由于司法的地方控制,当案件涉及不同地方的当事人时,只能由其中一方当事人所在的法院受理,而该地方法院作出偏向本地当事人的判决几乎成为司法决策的常态。这不能不加剧民众对司法制度的不满和怨恨。法院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化状况以及行政权分割司法权、司法的行政附庸性等问题不得不归咎于财政和人事的依附性。对此很多学者提出党政分离,约束法官任免权的行政权力,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正确定位,全国法院统一管理。法院系统在司法行政上,应当实行垂直领导,以国家最高法院统一管理为主,地方协助管理为辅,把管案与管人、管事统一起来。中央统筹司法经费,在司法经费上,应当本着行使权力与承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司法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就如国家军队驻扎地方,不会由地方承担军费、建修营房一样。至于中央财政能否保障司法经费问题,根本还是一个加强司法中央集权,加强法制统一的决心。几百万军队的军费国家可以承担,一、二十万人的法院经费应当是可以保障的。而且,法院并非单纯的支出,全国的司法规费上缴国家财政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应当认为,只有司法权完全脱离了对地方经济的依附,地方司法割据才可根治,一个独立裁判、执法统一、公正权威的司法格局才会形成,这是解决司法权力地方化的出口。司法改革涉及到政治权力配置以及司法功能的定位,并关系到整个国家结构和体制,需要调动国家和社会的大量政治资源和财政投入。因此,这种改革不能、也不应由司法机关自行进行,否则既不可能从全局上掌握司法改革的正确方向,也难以克服体制上的障碍。而实际上,即使单纯的程序改革往往也并非司法机关自身的力量所能完成。可以参考美国法官从成熟的优秀律师中选拔,改变传统的行政任命方式。又以终身制和高薪制为保障,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法官最大化模型认为,法官的产出和法官的收入之间存在一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最终法官通过选拔考核设置要在中国担负了太大的风险。成为法官需要统一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两项考试,公务员考试的设置明显反映了法官的“官”的身份强调,而体现“法”的司法考试由于内容和形式上缺陷毕露而难以承担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选拔重任。目前如何设计,应该考虑提高门槛而不是仅仅控制通过率。就现存的情况来考虑,应该只能大学本科才能考司法考试,法律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结合非人员合一而是协作互助,各有精通。法官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为保障才能真正抵抗外界舆论和外界的干扰保持真正的独立,以培养时的投入和选拔时的严谨来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