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知识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专业知识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专业知识要求

篇1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教育 教学路径

做好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是增中职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关键。中职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人才需求导向,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给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优化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较为混乱,且各个课程都有独立的课程标准。这无疑加大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难度。在创新教学的今天,教师要结合社会电子相关行业对于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合理规划基础知识。

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不仅涉及电子电工理论教学内容,还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协调好电子电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建立实践操作的意识,才能培养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技术,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多,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且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在课堂中,教师用语言去解释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生很难完全听懂,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机会。学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提高专业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在讲解有关机电工程制图的知识时,教师长期向学生灌输绘制机电工程制图的方法,无疑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真实的机电工程制图,一边讲解绘制的方法,能够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快速理解。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便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做机电电工制图绘制练习,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

三、优化电子电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打造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是做好电子电工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意识到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学习去验证理论知识。在实验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验活动中练习操作技能。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多种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拓展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内容的宽度与深度,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

比如在讲解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新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一起开发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建立个人项目实验与团体项目实验,共同模拟电子技术,推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高效化,找到适合个人发展期待的研究项目。

四、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手段,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个永恒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正视创新教学手段,站在电子电工专业发展的角度,灵活选择科学教学方法,有益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呈现知识时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篇2

关键词:维修电工;三阶段训练;探索

中图分类号:GT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212-02

1 “三阶段训练法”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2003年9月,我们学校电工专业制订并实施了专业技能的“三阶段训练法”。在制订具体方案时,我们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电工专业的教学大纲;②国家技能鉴定指南有关章节;③东莞市对维修电工专业职校生的技术要求。④结合本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资源配备实际情况,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八个母模块,它们分别是:一、安全用电;二、电工工具及仪表;三、相关知识;四、室内线路;五、电子;六、电动机;七、电力拖动;八、机床线路。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按照三年制职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计划(电工、机电、机械制造、数控专业第一学期专业课有《电工技术》;第二学期专业课有《电子技术》、《电工仪表》;第三学期专业课有《电力拖动》),充分考虑“三阶段训练法”的可操作性,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三个阶段,规定每学期为一个阶段。第四学期后半段一般为下单位生产实习,不安排校内实训。详见下表1。

表1中的内容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分解到三个阶段中。前二个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基本素质训练阶段,通过这二个阶段的实训,使电工专业的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此后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一个阶段为技能提高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训练。按其所设置的技能训练内容,到第三阶段,所学的内容达到中级工水平,即学生在第三学期结束时,成绩合格的可以参加中级工的等级技术鉴定。

2 结构分析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2)该方法分阶段设置,备阶段在安排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3)在测评技能训练成绩时,模拟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方法,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每一阶段可选择的测评课题均在两个以上(带为备选)。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三点:①要求学生毕业前达到国家技能签定中心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②满足本地区用人单位对维修电工专业毕业生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③为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后经验总结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往,一年级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学知识得不到运用,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而当开始上技能训练课时,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又已淡忘,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三阶段训练法”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学生一进校,就既学理论知识,又学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始终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设置了两类项目,一类是基本技能,另一类是产品或者服务。例如第一阶段,1、2、3、7、8、9等项目属基本技能。5、6等项目属服务,9、10、11等项目属产品,当学生练习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练习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由于产品或者服务是一种看得见的输出,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劲头更足。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相应加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2)技能鉴定成绩稳步提高。“三阶段训练法”在起始阶段就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练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练使成绩波动大的弊端。从夯实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使技能鉴定成绩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3)有利于专业系列化设置,增强了专业适应面。“三阶段训练法”吸取了模块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专业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学机制灵活,易于开展专业系列化设置。同时,维修电工专业可以向电子、电气仪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延伸。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前二个阶段可以基本不变,后一个阶段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作相应调整。除此外,电工专业本身也可根据毕业后的就业趋向灵活调整:如变成内外线电工、高低配值班电工。

(4)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全面、适应面广。“三阶段训练法”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对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具体。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专业上的潜力得到全面开发,专业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拓宽了学生毕业时的择业范围,增强了其对不同工种的适应能力,也适应了快速发展的企业、工厂对电工在技术和能力上的需要。

4 结语

篇3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实训;分析研究

当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一方面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合理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存在着技术人才的匮乏,职业教育正是填补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实训工作应当得到重视,为各行各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子电工专业实训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突破途径进行分析。

一、当前电子电工实训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动力缺乏。在职业教育中,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是文化成绩落后才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对于自身的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实训活动的不够重视,存在着应付了事心理,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2.教师实践经验欠缺,指导效果不佳。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者专业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但是在实训活动组织与指导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实训活动指导的效果。

3.校内实训陈旧之后,未能与时俱进。有些校内实训项目沿用了多少年,没有能够紧密结合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影响了学生的实训参与兴趣度。

4.校外基地联系不紧,效果大打折扣。部分职业院校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没有加大工作力度,只是与企业进行了浅层次的联系,学生在企业实训中并没有能够顶岗或者深入,大多数时候成为了一种参观学习的性质。

5.师生比例不够科学,组织过程无序。部分职业院校在安排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教师安排的力量薄弱,人数偏少,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活动组织混乱,影响了实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6.自我防护意识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在实训环节中,许多学生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安全操作方面只是轻描淡显地说几句,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在一些操作方面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二、对有效提升电子电工实训成效的建议

1.强化形势教育,增强学生信心。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教育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述职业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许多企业开出了十几万年薪的诱人条件招聘电子电工技师,让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增强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实训环节是增强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不注重实训,就无法形成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专业增强信心,同时提高对实训活动的参与渴望。

2.选配双强教师,提高指导效果。在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师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选配专业知识与技能双过硬的指导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实训指导,如常用元件的识别测试、焊接以及产品调试组装等,这样的内容与环节的实训指导,一定要在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点下进行,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通常采取教学和操作一体化模式,在实训场所开展现场操作示范,边做边讲解,学生在学习与操作的过程中,增强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3.优化校内实训,激发学生兴趣。在校内实训的落实方面,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投入,将新型的实训机器设备引进教学活动,与时俱进地增加实训内容,使实训活动、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保持同步。同时,要将多媒体技术、实训软件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校内实训中以实践操作、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拓展专业实训的空间,增强对学生技能的掌握指导。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基础上,院校还应当将实训室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开放,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校内实训活动转变为竞赛方式,如进行电子焊接训练竞赛、电子产品组装竞赛等,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校内实训积极性,同时提升了掌握效果。

4.加强校企联合,理论指导实践。强化校企联合是提高学生电子电工实训的重要途径,院校应当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大中型企业定向培养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也使实训载体与内容练习更为紧密。另一方面,也要向相关企业进行承诺,在涉及到生产工艺流程的商业秘密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在企业实训的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深入到车间与生产线进行实践操作,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倡导顶岗实训,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有效运用于生产实践,同时也能够在实践操作之中消除自己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些疑惑。

5.合理配比师生,有序组织活动。在组织师生开展电子电工实训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科学确定师生比例,教师数量一定要充足。一方面便于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高实训指导性成效的需要。只有保持足够数量的指导教师,才能够从学生教育、实训指导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到科学高效、万无一失。

6.注重安全教育,训练自护技能。学生实训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离开了安全,一切都是空谈。教师在多种场合应当强化安全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安全要求,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做到规范操作,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门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调整,充分整合资源,改革创新,有效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就业技能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艺侠.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7(4):141.

[2]乐冰.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几点做法[J].职教论坛,2010,11(9):235-236.

篇4

摘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电工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去学习掌握一些新技术、新技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以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检验学科的教学水平,完善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教学,是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技能竞赛;教学能力;学习主动性;有效手段

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可以检验中等职业学校的各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最终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于中职学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来说,组织学生参加该专业的各项技能竞赛,能全面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技能竞赛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主体。“名师出高徒”,只有业务精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各种专业技能竞赛都是要通过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的,电子电工专业的技能竞赛也不例外。对于负责电子电工专业各项技能竞赛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来说,首先要掌握竞赛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根据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培养学生。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学习资源,制定培训计划,研究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方法,所以指导老师只有努力进取才可胜任竞赛的指导工作,这利于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老师通过参与技能竞赛,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充电,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尤其是年轻教师,参与学生技能竞赛指导工作,会迅速提升他们专业教学能力。教师的责任心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学校对于取得优秀竞赛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肯定与奖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也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专业科组具有了师德高尚、积极向上、有工作责任心、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就能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二、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职学校的各专业教师经常研究探讨课改,课改必须先从教学课程内容入手。电子电工学科专业各项技能竞赛体现了该专业发展的最前沿的技术,也体现了最新的电子电工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是根据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来设计的,电子电工专业的各项技能竞赛非常贴近于生产实际,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是非常实用的,就能产生想学习的意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日常教学上能结合技能竞赛,把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作为参考,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开展一些新的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此可对专业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始终都鼓励与大力支持各专业科组积极参与省、市里举办的各项中职技能竞赛,从2007年开始,我校电子电工专业科组每年均选派教师与学生参加了每年省、市举办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中职技能竞赛,取得优秀的竞赛成绩,在日常教学上参考各项目技能竞赛的规范与要求,推行项目式小组教学,加强了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教学成效显著。

三、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能教学水平

中职学校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参加各专业技能大赛可检验学校各专业的技能教学水平。电子电工专业各项技能竞赛具有科学有效的学生教学评价标准,学校参考其规范和要求,可M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与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培养过程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既能考察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还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进行考核,将企业、行业要求作为专业教学的标准。学校也可利用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协助举办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企业技能培训功能,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行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电子电工专业技术技能指导委员会,参与的成员有中国移动梅州分公司,梅州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梅州分公司,梅州钜鑫电子有限公司,梅州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我们学校的实训室建设和实验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提升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四、开展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中职学校以技能竞赛营造校园的育人文化,提升技能教学质量。学校要建立健全各专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可以先由学校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通过校级竞赛来选拔参与市级技能竞赛的参赛队伍。对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制度化与规范化,提高教师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可以把更多专业和课程纳入校级技能竞赛的范围,让技能竞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甚至每位学生,全校师生重在参与、重在提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我们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下半年都专门为全体高中二年级的师生举办校园竞赛活动,开展各学科各层次的技能竞赛,如:1、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重点考察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2、专业科组各项目技能比赛,重点考察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3、市级、省级大赛前集训淘汰赛,对专业科组各项目技能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选拔市级、省级竞赛参赛选手。对被淘汰的选手,也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通过校内技能竞赛,促使了师生共同成长成才。我们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使他们有了充足的学习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日常行为规范也明显好转,他们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等级考核和电工上岗证考核方面有较高的通过率。技能竞赛在提高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以赛促教,促进职业学校技能融合发展[J]. 刘相龙,王锦.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4)

[2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探讨[J]. 苏泽宇. 科技信息. 2013(16)

篇5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实践能力;学生主体

当今社会,实用型技术人才严重空缺。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重视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还要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一、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对学生的要求

中职电子电工课程属于集理论和实践性特点于一身,并有着较强综合性特征的课程。从其名称上看,电子电工属于一种技能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能。从电子电工专业的本质上看,若想顺利对这一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就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因此,中职学生不仅要高度重视实践,同时要牢固掌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各种运算公式以及机械原理等。

此外,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系统知识框架,从而为实践学习提供理论依据。电子电工属于一种技能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以理论作为基础性知识,对常见的电子电工工具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要。

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策略

1.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在内容上十分繁杂,学习起来也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兴趣,才能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对学生做出适当启发,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电容和电感”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电视机的主板实物,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中的“电容和电感”,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阐述“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征,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认真查找,然后教师让学生做好记录。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子元件的构造,这样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起来也较为轻松,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优化电子电工教学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电子电工教师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开展电子电工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电子制作或者电子小设计活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练习环节归纳在教学的整体结构中,进而使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得到优化,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电子电工专业知识教学进行科学整合,因为信息技术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电子电工有关原理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对电子电工知识做出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为接下来要学的内容奠定基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所讲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特征,不仅使电子电工教学更加生动,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例如,在学习“设置放大电路适合静态作点的方法”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其展现下图中的曲线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适合的输出情况。通过这一内容,引出静态工作点调整方式:使放大电路输入端短路,这时电路无信号输出,操作者保持电压Vcc不变,对可变电阻的阻值做出适当的调整,利用万用表对电极电流进行检测,从而使其达到技术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播放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容易。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理论讲解之前,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开展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做出适当引导,帮助学生顺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学生特点,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

例如,在学习“常用电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种电器,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这种电器所运用的属于哪种开关,这一开关所遵循的原理是什么,电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从而进行针对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问题的提出以及解答需要依靠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篇6

技术应用型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征: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以某个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基础,作为设计课程和相关的教学环节和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强化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与普高物理教学对比分析

1.理论教学方面

普通高中以物理学科教学为本位,注重物理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中职学校则以物理实用性教学为本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基础.普通高中注重对物理原理、规律的推理和论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中职学校则注重对物理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目的是为专业教学服务.普通高中强调对物理公式的推导和定量应用,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中职学校则强调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及其简单计算,目的是便于学生今后分析和解决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普通高中理论教学深,要求高,课时比重大;中职学校则以理论知识在专业上的“必需、够用”为标准,同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特点,教师在选择理论教学内容时人为地降低知识难度,课时比重小.

2.实验教学方面

普通高中实验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而中职学校实验除了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外,还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普通高中实验以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在实验室的分组实验为辅;而中职学校实验则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为辅.普通高中的实验项目具有验证性,所用的器材和设备一般为学生所熟悉,实验难度不是很大,要求也不是很高;而中职学校的实验除一部分是验证性项目以外,还应增加一部分实验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仿真性的实习实训项目.

二、改进中职物理教学方法

1.重点讲授与电工专业密切相关的电磁学理论知识

中职学校物理教学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更要加强物理理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以及未来专业教学的紧密联系,培养与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压缩理论教学课时,以保证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

2.运用电磁学理论定性分析电工实际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不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解答物理问题和习题).原因之二就是没有兴趣和求知欲,总觉得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抽象难懂,又没有实用价值.这两个原因归根究底,应该是一个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物理教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法问题.所以,多运用电学理论定性分析电工实际问题,我认为是一种理论联系专业实际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培养学生对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中职学校不能像普通高中一样只进行物理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因为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做给学生看,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而在实验室进行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再加上实验指导书是详尽之至,客观上为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照葫芦画瓢”提供了方便,同样会导致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演示实验的机会让给学生,将实验的时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实验的地点由实验室扩展到室外,除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外,还应该针对电工专业增加一些在控制电路设计和安装方面的实习实训项目,以此培养广大学生对未来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物理教学与电工专业教学成功挂靠的效果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校自评;企业评价;校企共评

晋城煤业集团技工学校隶属于晋城煤业集团,以煤炭主体专业为拳头品牌,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互动,采用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全力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所需高技能人才。依托晋城煤业集团所属各大子分公司,本校高级技工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评价体系也日趋科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根据高技能人才由传统操作技能型向提高科技含量和复合型转移,需具备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保证所培养学生除具备高级技工所有的现实能力,还要保证有后发优势,本校的高级技工评价体系分为三大模块进行,见图1。

1 学校自评

本校教学组织实行教务部统一领导下的教考分离模式。由技工部负责理论教学任务实施,实习科负责实习教学任务实施,两部室根据职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适时沟通交流,教务部根据用人单位所需制定的培养目标,统一组织质量考评。下面以综采维修电工高级工培养为例,分析学校考评3步骤:

1.1专业理论

为适应企业对高级技工适应能力的要求,力求向复合型技术人才转化,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考核充分体现“宽基础,精专业”的特点,同时摒弃专业课教学的系统化和学科化的思想,要求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宽泛,岗位专业知识生产现场针对性强,精益求精。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与采掘电钳工、矿井维修电工等相近专业的要求一致,考察涉及面广;《综采电气设备》、《综采电气设备检修工艺》的教学和考核则紧贴生产现场,以企业实时使用的典型设备(如DOZBH-300/1140型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检修及故障处理等为主要教学和考核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而夯实基础。

1.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考核学生对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操作熟练程度,在校实习厂完成。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基本技能包括钳工操作基本功、电工仪表使用、电工操作基本功三大部分,如常用量具的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常用导线的连接操作工艺、Qc83-120型磁力启动器的就地控制、远方控制接线等,为训练高超的岗位动手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变动,在邻近专业之间的转换能力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1.3岗位技能

岗位技能考核学生在本专业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凤凰山实习实训基地完成。该基地是在企业领导的决策下,根据国家对煤炭主体专业教学的要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的。该实训基地布置了专门用于学生学员实训的仿真模拟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完全接近于工作现场的设备布置,各机械和电气设备都可以现场操作,同时还在专门的巷道里布置了一些易发生错误操作的实例。综采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在综采工作面熟悉现场电气设备的结构,进行操作、维修及故障排除的训练,可以看到如“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不符合接线要求的直观表达。在模拟综采工作面现场按岗位技能的要求,进行对预先设定的电气设备状态进行接线、故障排除等岗位技能考核。

1.4体能

体能考核是为适应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而专门设置的考核项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也要针对井下对应专业岗位的体能要求进行训练和考核。本校对学生的体能考核分为两部分,即国家标准考核和岗位体能考核。通过先进的体能测试仪对国家要求的学生体能进行检测。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化;还要检测学生的体能能够胜任岗位所需。依托企业的强大支持,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和实习课时,有搬运电缆、抬电气设备等特殊的体能训练,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良好、体能合格的高技能才把好关口。

2 用人单位评价

2.1顶岗实习期间评价

本校实行预分配制度,经学校自评合格后的学生,分配到企业的子分公司对口顶岗实习,提前进入到未来岗位。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主要重岗位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对技术工人的身体条件、环境适应性、吃苦精神、服从意识等要求较高,因此这个环节的考核必不可少。掘进机司机0601班学生时鹏飞就是在这个阶段由于不能适应现场高强度的生产劳动,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未来岗位而遭淘汰。

2.2正式上岗后的评价

虽然经过了顶岗实习,但学生实践操作经验仍然欠缺。本校高级技工的培养,在学习期间以高级工的标准学习,在毕业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报考同专业的中级工,以中级技术工人岗位证书上岗。这样避免了即使拿了高级工资格证,但企业内部也不予认可的尴尬。在正式上岗半年后,由用人单位做出评价,合格后可参加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这是学校与企业充分交流沟通的结果。此期间的评价重点是工种风格、创造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内在的潜质和可塑性等。

3 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因与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均无利益关系,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3.1技能竞赛

在学生学习的任何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由第三方对其进行评价。在省、市和企业各类竞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和知识、技能双合格的选手,可按有关规定获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认证。2007年、2008年参加山西省劳动厅组织的煤炭技校技术比武中,本校煤专业和非煤专业均有多名同学获奖,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得到了学校的奖励,激发了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操作技能的决心,形成了良性循环。

3.2国家职业能力鉴定

篇8

【关键词】维修电工 三阶段训练 探索

1 训练教学分析

根据《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课程要求,我校将学生的实习分成基本模块实习与专业模块实习两部分。本文要阐述的主要是基本模块实习,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新生。基本模块的内容包括触电急救、登杆训练、导线焊接、导线连接、三表使用、照明电路。这些内容是我校多年来根据学生后续课程所需及实际工作需要从教材中提炼出来的。要上好基本模块实习课程,首先必须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研究教法。

学生大多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但对技术技能却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一定要让他们动手。我校的维修电工基本模块每周是10课时,每个模块进行2-3周时间即20-30课时。在第一学期,我将维修电工基本模块的课时安排如表1。在课时安排中,大多数是实训时间。这突出了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即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也占用了一些课时。虽然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但理论指导实践,因此,阅读教材这一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如“登杆”的步骤,教材非常明确地指出上杆时先迈右脚,下杆时先迈左脚。这样的内容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来加深印象,从而指导实际的动作。又如“三表使用”模块中,学生除了学会如何使用三表外,还要学会在使用中如何保护好三表。因此,关于三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学生也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来掌握,再通过实训养成良好的用表习惯。通过理论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学生练习”这一环节,要以“玩”的方式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线焊接”模块中,可展示历届学生的作品,如三角棱、立体五角星等;在“导线连接”模块中,可展示立体梯子等。这样,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熟练使用电烙铁、剥线钳等工具制作更优秀的作品,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单元考试”,即各模块学习结束后的考试环节。技校学生中部分惰性强的学生即使在实操课程中也懒于动手操作。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在所有模块学习完后,在学期末,要进行总结性考试。考试模式是维修电工IC卡考试模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教师根据本学期各模块学习中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明确给出范围,使学生对本学期模块的理论知识重点更为明确,采用口试的方式;实操考试,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电路、触电急救。当然,教学计划必须根据实际课时、教学器具、教学场地及天气情况等做出相应的变动。

2 结构分析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2)该方法分阶段设置,备阶段在安排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3)在测评技能训练成绩时,模拟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方法,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每一阶段可选择的测评课题均在两个以上。

(4)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三点:①要求学生毕业前达到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②满足本地区用人单位对维修电工专业毕业生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③为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后经验总结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往,一年级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学知识得不到运用,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而当开始上技能训练课时,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又已淡忘,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三阶段训练法”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学生一进校,就既学理论知识,又学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始终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设置了两类项目,一类是基本技能,另一类是产品或者服务。例如第一阶段,1、2、3、7、8、9等项目属基本技能。5、6等项目属服务,9、10、11等项目属产品,当学生练习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练习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由于产品或者服务是一种看得见的输出,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劲头更足。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相应加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2)技能鉴定成绩稳步提高。“三阶段训练法”在起始阶段就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练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练使成绩波动大的弊端。从夯实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使技能鉴定成绩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篇9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项目课程开发 电工专业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倡导课程改革。《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明确要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教学。笔者针对职校学生“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培养的特点,到机电企业广泛调研,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和生产任务特点等情况,围绕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对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开发。

一、对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的认识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办学根本目的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决定了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型教学模式难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因而出现学生学有所学,但不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尴尬局面,导致绝大多数毕业生只能从事工厂的生产一线无技术含量工作。因此,需要对专业的某些课程进行重组、整合,以项目产品生产或模拟生产为单元进行编写,而中职这方面的教材极其匮乏。以电工专业为例,虽然市场上电工专业实训教材很多,但要找到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带有启发味性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却不多,开发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职业学校肩负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一线劳动者的重任。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更好地接轨。笔者曾到机电企业广泛调研,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和生产任务特点等情况。根据调研,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只有突出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要体现应用性就要求课程内容以解决具体产品生产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要进行职业领域分析,体现职业能力结构的完整性,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进行职业发展展望,服务于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的目标

1.体现任务引领特点

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理念。项目式教学将是现在和将来职业教学模式的主流。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既要遵循职业领域各岗位的共性职业要求,又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能力本位要求,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为立足点,制定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培养目标,编写教学计划与大纲,重新整合课程,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以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突出“任务引领”“学生主体”的课改理念,以产品生产为任务,驱动课程教学。

2.构建模块化框架的课程体系

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界限,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构成不同需求的模块,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课程开发不再按教材规定的章节顺序编排,而是按职业实际应用的需求来编排。以课题单元、项目模块的排列顺序来编排教学计划,同时各模块之间应该是相互衔接和沟通的。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为个别化的教学组织提供了可能。众多的项目课程,每门课程里难度不一的学习任务,都为学习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已掌握知识技能等,灵活选择项目及学习任务。

3.建立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测试评价体系

课程测试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它能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课程开发要制定能力测试标准和测试办法。通过能力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项目的实际操作,根据操作的规范性、完成质量、是否超时等因素来评定成绩。测试标准在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公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另外,我们要根据课程目标,认真分析,制定以“技术操作能力”“技术诊断和维修能力”“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创新意识与拓展能力”等为核心的学业评价表。这主要是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

三、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的程序

1.明确课程目标

在“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 的目标引领人才培养框架下,课程目标应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过分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确保课程的实用性。

2.确定课程项目

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明确各项目,将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项目之间是递进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

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以各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测试,排除故障能力为基本目标,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本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企业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相关职业所应有的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编写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体现职业能力本位,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应仔细分析该专业各阶段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教学规律为依据,以合理性、可行性为原则安排课程的内容、时间、进度等,保证专业技能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传统实训内容是列出实训任务,再逐条列出操作步骤,就像编写一份说明书。学生通常会按照说明书式的操作步骤去完成任务。但是冗长、单调的机械式操作步骤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当学生按照步骤完成任务后,往往没有一点兴趣去反思操作过程。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以控制线路的安装、排除故障为主线,在操作步骤中,插入一些反思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观察、记录、比较和总结,来发现操作的意义和作用。这样的反思过程起到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理解,提高操作过程的创新性的效果。

四、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

1.开发内容具有可行性

在设计的课程项目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确定合理课程项目,如果内容太深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可能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内容太浅,则达不到培养目标。同时,项目课程不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而是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开发内容具有实用性

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中,我们以实用的典型控制线路作为有形的课程资源,开发实用性强的项目课程内容。比如,电动机的启动、调速等。

篇10

关键词:“2+1”办学模式;电工;技能训练

一、问题提出

随着电子电工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人才竟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1”职高教育模式广受欢迎。我校也是采用“2+1”职高教育模式,即两年课堂教学和一年社会实践。而“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是相关电类专业所必需的实践教学核心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多、专业知识面广,其训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实行“2+1”职高教育模式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简化和整合在两年的学习中完成。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要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与优化,将传统“老三段”式的教学方式改为融理论、实践、实习为一体的先进技能教学体系,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平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使电工专业的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电工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整合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方案。

实行“2+1”办学模式后,学生在校的上课时间比原来减少了,因此,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压缩、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处理教材,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尽量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设计技能教学计划及方案时,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校实验设备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大纲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在制订具体技能实训方案时,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1)电工专业的教学大纲;(2)国家技能鉴定指南有关章节;(3)东莞市对维修电工专业职校生的技术要求;(4)结合本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资源配备实际情况,我们把电工技能训练分成八个母模块,它们分别是:安全用电、电工工具及仪表、相关知识、室内线路、电子、电动机、电力拖动、机床线路。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室内线路”模块又分为五个项目:照明灯具、开关、插座、导线测试、选择;导线的连接;日光灯安装;配电(计量)板安装;楼梯灯线路安装。八个母模块共设二十六个子训练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二)技能课堂教学信息化,构建“电工技能”网络教学资源库。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近年来,我校也通过较大的资金投入构建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管理中心,将服务器接入国际互联网,并和各职能部门、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和教师家庭计算机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小型开放式的局域网。

受到现代教学技术的启发,我们着手组建了“电工技术与技能教学资源库”。“电工技术与技能教学资源库”平台用C语言编写,界面简洁直观,操作方便,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资源库平台界面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资源信息、电子课本、动画、视频、文本、图片图形、背景音乐、图书检索等操作菜单,以方便师生上传和下载。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建设,“电工技术与技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申报并通过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我们在开展电工技能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中创建的“电工技术与技能教学资源库”,通过电子课本、动作动画、活动视频、交互文本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技能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在电工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中,电器设备和电路的动作过程、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起动和停止往往是在瞬间就产生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静态的图像试图将学生带进活动时空,对于结构和变化较复杂的电路和设备,用这种方法化解知识的难度大,效率低。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模拟、慢放和重放等手法可真实再现电气设备动作过程,较易突破这一难点。这样,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提升了电工专业人才的培训档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培养人才的效率。

(三)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为辅所构建的教学体系,通过合理地整合原有课程,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要求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保持之间的紧凑、紧密衔接),按模块培养目标进行能力训练,将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技能训练过程中,保证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娴熟和规范,又能够运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把电工技能训练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训练项目。实践训练过程中又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分解到三个阶段中完成训练。第一阶段完成第一、二、三模块训练任务,第二阶段完成第四、五模块训练任务,前两个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基本素质训练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实训,使电工专业的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电工实操训练的安全意识,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习惯教育,为此后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为技能提高阶段,主要完成第六、七、八模块的训练任务,重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训练。各阶段在安排模块教学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

进行相应项目训练时,教师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训任务,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先讲解理论后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先实习后讲解理论或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实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理论教学用实践去验证,而实践教学则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这样,将理论与实验、实习以及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革新评价尺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我们在对学生技能训练进行评价时,一般包括以下三点内容:(1)完成训练任务情况;(2)训练过程中的操作工艺和方法 ;(3)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对学生评价内容中不仅要重视学习目标,还要重视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操作规范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是采用 “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训练过程导师评语” 的模式综合评定。评价过程中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对象认同评价结果,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如在学生“技能考核”环节中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评定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和做出鉴定。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基础往往会参差不齐,因此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关注落后学生,对于不能按时完成技能训练任务、或者完成质量较差以及与训练目标差距较大而暂时落后的学生要予以关注,要根据他们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仔细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措施,并给予充分的机会加以改正。对他们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多样化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三、结束语

采用“2+1”高职教育模式后,技能教学在学校教育有限时间、有限材料的情况下,重点应放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不能只放在某项技能的熟练上而沦为简单的培训,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探索、研究,使学生获得够用的知识,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求的懂理论、会操作、熟规范、能创新的新型劳动者。

(作者单位:东莞市厚街专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