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最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线局域网最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线局域网最新技术

篇1

关键词:智慧政务;无线局域网 ;有线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68-02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央对互联网重视程度日深,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各地市纷纷争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智慧城市就无从谈起。在如火如荼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更应该起到先锋队、排头兵的作用,无线局域网在政府部门的建设应用成为大势所趋。

2 有线局域网下建设智慧政务面临的挑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智慧政务建设。智慧政务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实现由“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的转变。

而现阶段的情况是,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中已经普及开来,绝大部分的政府部门继续沿用有线技术组建的网络系统,这种方法对智慧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1)当前使用的有线网络依赖双绞线(twisted pair)实现连接,长期使用的双绞线会面临诸多的外力损伤,例如重压、折叠、磨损及老鼠啃咬,影响正常通讯质量。且双绞线使用寿命有限,故障排除、更新维护非常复杂,会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2)有线路由器端口有限,当新增计算机终端时,难以扩展;(3)有线网络限制了计算机的摆放位置,移动性能较差,对于一些办公地点多样化的公务员(比如法官、警察等执法人员),需要实现无缝网络对接,有线网络难以做到。

为了解决以上挑战,政府部门有必要大力推广无线局域网的建设使用。

3 无线局域网概念及使用现状

相对有线网络而言,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是指去除了传统有线网络中的网络传输线缆,利用微波、射频(RF)等无线技术取代双绞铜线构成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组建无线局域网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埋在地下或隐入墙壁,并且能实现随需移动,达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理想境界。

无线局域网的相关设备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价格、性能、通用性等种种原因的制约,未能立即普及开来。但随着互联网技术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到今天无线局域网已经覆盖了城市的社区、学校、商场、宾馆、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实现了处处网络的智慧城市雏形。

4 无线局域网相比较有线网络的优势

无线局域网本身所具备的各项特点决定了它的迅速普及。相对有线网络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组网方便快捷。有线局域网组网过程中,施工周期最长,影响最大的工作就是网络布线施工。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上房破墙掘地、穿线架管,测试线路信号等一系列复杂工作。无线局域网免去了大量的布线工作,只需安装多个无线访问点(Access Point,AP)就可以建成覆盖整个建筑的无线局域网络。

(2)易于管理和维护。有线网络双绞线出现故障后,排查起来比较复杂,特别是通过管线或入墙的线路,发现故障后更换线路更为耗时耗力。无线网络维护方便,出现故障后只需检查路由器、客户端或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即可。

(3)节约成本。没有了复杂的布线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政府部门来说,节约了成本。

(4)可扩展性强。有线局域网对终端的接入数量有限制,不能多于路由器自带的端口数。而无线局域网不受端口数量限制,理论上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的计算机均可接入。而且计算机可以在局域网范围内随意移动,这点是有线局域网难以做到的。

5 无线局域网在政府部门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5.1 无线局域网在政府部门应用可能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1)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不能完全脱离。虽然无线局域网的便捷性使其得以普及使用,但是它存在的先天缺陷也不容忽视。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相比有线局域网而言是比较差的,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无线局域网传输速率从最初的2Mbps发展到现在的300Mbps、450Mbps,传输速率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于最高速率1Gbps的有线局域网而言,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无线局域网不能完全替代有线局域网而在政府中全面应用。

(2)无线局域网通过电磁波向外辐射信号,信号强度容易受到削弱,干扰。无线路由器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工作频率为2.4GHz,相同频率的其他电器工作会严重干扰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例如电磁炉、无绳电话、蓝牙耳机等的使用都会影响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无线网卡搜索不到无线信号。电磁波信号容易被物体吸收或反射,2.4GHz下工作的电磁波容易被水吸收。穿越金属后,电磁波信号会大幅衰减,尤其是现代建筑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墙壁,无线信号穿过后,信号强度大幅衰减。

(3)安全患,无线信号会被截取,破译。无线信号是以无线路由器为中心,呈圆形向四周发射信号,所以不仅建筑物内的计算机可以搜索到无线信号,建筑物外的移动网络设备也能接受。这对无线通讯的安全性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无线信号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员截取并破译,对政府部门保密性的文件传递危害颇大,甚至威胁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出台。

(4)政府部门相关的人才缺乏。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利用,社会上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政府部门这类的专业人才却是相当缺乏的,尤其是在基层政府部门。

5.2 对无线局域网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在政府部门部署无线局域网可能存在的问题,应该有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对无线局域网网速上的劣势,在政府部门中,无线局域网有必要与有线局域网配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点,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即利用了无线局域网的便捷,又能在速度上保持高效率,方便各项工作开展。

(2)无线信号受到削弱和干扰的问题,最新的无线网络协议是802.11n。支持802.11n标准的网络设备既可以在2.4GHz频率上正常工作,也可以在5GHz的频率下工作,实现双频工作,它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切换,以保证正常工作。至于混凝土墙壁对无线信号的干扰,可以通过调整无线路由器的摆放位置来规避,最佳位置是将路由器摆放在办公场所的中间位置,远离墙壁和拐角,从而保证无线信号的正常传递。

(3)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也有它独特的解决方案。每一台计算机都有唯一的MAC地址,可以在无线路由器上使用IP绑定MAC地址的办法,防止外部的移动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从而带来隐患。每个无线路由器都有它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 SSID),通过取消无线路由器的广播功能,使得无线路由器不被设备自动扫描并接入,必须使用SSID查找无线路由器来接入局域网,保证安全性。定期不定期更改本部门无线局域网的访问密码,保持其长度和复杂程度,避免被破解。

(4)人才培养。人才的缺乏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来解决,除了聘用相关人才外,也可以从政府部门现有的人员中培养专业人才,来维护无线局域网的正常运转。

6 结束语

无线局域网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对智慧政务的建设是一大支持。将大大提高政府向民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为政府提供一个强大的通讯平台,也降低了网络建设的成本。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对无线局域网的建设,促进智慧政务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乃安.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突破传统局域网的呼声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于2002年5月开始建设,同年6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师生以及来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笔记本电脑、PDA等无线终端方便高效地使用网络,从而促进了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的建设有其背景原因。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随着211工程和985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项目的实施与深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在会议中心、阶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区等空旷场所提供网络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需求对现有的校园网提出了技术挑战。

传统的局域网存在铺设费用高、施工周期长、移动困难、维护成本高、覆盖面积小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网络部署和扩展的灵活性。在一些公共场所,很多时候几乎无法或者很难提供足够的网络设施满足移动用户的使用要求。这种困惑在多空旷场所的校园里显得尤为突出。

分步建设的无线网络思路

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的出现和发展,帮助我们摆脱了有线传输介质的束缚。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限制,可移动,满足各类便携设备入网要求,能实现计算机局域联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WLAN安装简单,具备可贵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弹性。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可以根据需求而轻易地进入或脱离网络,使得网络各节点的变动不会受线缆的制约,满足了我们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不间断移动办公的需求。

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会议中心、图书馆、阅览室、阶梯教室、教学区周边等空间大、移动用户多、不宜铺设有线介质的场所,不仅经济有效,便于安装,而且要求的配置和维护最少。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学校可以迅速、方便地部署更多的节点,并且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经济有效地拓展连接能力,弥补了传统有线局域网在提供完善数据服务方面的不足,为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解决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局域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定位为校园网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大任务是对现存校园网作重要补充。鉴于无线网络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本着采用先进成熟技术、满足基本应用需求、追求高品质的性能和价格、观望最新技术发展的原则,我们采用了先解决有无,后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过渡的分期建设思路。我们首先在急需使用的场所优先按空间覆盖完整的方式配置设备,这样较好地控制了经费的预算。由于无线网络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当网络带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可随时根据使用情况增加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

250个AP覆盖每个角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PKU)是依靠在原有的有线局域网络(PUnet)基础上设计的,设计目标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重要补充,和有线局域网络共同为北京大学的广大师生提供更完善和方便的网络接入服务。总体建设目标是以现有校园内有线局域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内移动用户较多的主要公共教学科研办公区域之中,实现这些区域与校园网及Internet的高速联网。通过项目的建设,改善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的环境,解决公共区域铺设网络电缆难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校园网的使用范围,使全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高效地使用信息网络,促进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无线网络通过接入点AP (Access Point) 和有线网络无缝连接,使有线网络得到延伸扩展。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第一期工程一共使用了250个AP,灵活运用多种覆盖方式,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北京大学的校园。从理科楼群、公共教室、会议中心,到校园内部的学生和教工宿舍,甚至是未名湖畔,几乎在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只要拥有一块无线网卡,任何计算机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校园网,进而连接到CERNET和Internet。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初期主要采用IEEE 802.11b协议,最大连接速率可以达到11 Mbps,部分地区的AP具有升级为IEEE 802.11a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多数厂家的AP还仅支持IEEE 802.11b及IEEE 802.11a协议,而802.11b是当时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同时,考虑到在未来的无线网络的发展中,IEEE 802.11g因为采用了与IEEE 802.11b相同的2.4G频段,同时最大速率可以达到54Mbps,向下兼容IEEE 802.11b,所以是IEEE 802.11b的理想升级换代技术。

为了方便学校师生和来访人员使用网络,北京大学无线网络中大部分的AP采用不加密方式,在一些重点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采用64 bit或者128 bit数据加密。IP地址分配使用DHCP动态地址分配,目前已经开放了4个C的国内地址空间,能够提供近10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要求。

树荫和爬山虎成无线杀手

无线局域网络的实现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无线局域网络采用微波频段,信号传输的绕射和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必须实地测量之后才能够真正定下具体实施的方案。比如在学校行政办公楼群(未名湖畔,红一楼到红四楼),原计划是采用室外天线覆盖室内空间的设计,但是由于这一楼群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组合,大部分建筑物的外墙一般厚0.5米左右,最厚可达1米,加上外侧铁质和铜质纱窗的屏蔽效应,所以无线微波信号几乎无法穿透,因此只能修改计划,全部采用室内覆盖方式实现。

北京大学校园是一个园林式风格的校园,学校在绿化建设上很有特色,但是因为水分子对无线微波信号的吸收效应,因此大量的树木也成为设计和实施工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地图上看似很普通的结构,在设计阶段的考察过程中就发现有大量树木存在,导致设计因此而发生变化。另外在夏天的实施阶段也发现,虽然已经考虑到了树木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夏天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又会影响到原先的设计效果,曾经被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树荫和可爱的爬山虎又一次成为我们施工中最棘手的问题。

北大校园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见规模,已经拥有超过24000个有线网络端口。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选择好无线网络的AP和天线位置后仍然发现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有线网络的布线配合,另外如何解决AP的供电问题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时候不得不因为无法供电而改变原先的设计,在一些必要的地点只能对设备采用网络供电方式。在无线网络的施工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无线局域网络的实施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线局域网络的规模和布局。在一些新建的楼群中,布线系统遍及所有角落,这个时候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络的连接就很简单。相反,在一些尚未进行布线系统改造的楼群,这样的布线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施工时间。

无线局域网络是有线局域网络的必要补充,在现在新楼的布线系统设计和老楼布线系统的改造中,我们已经适当修改了原先的方案,在设计中添加了对未来无线局域网络的布局和实施的考虑,这样,无线网络的实施实际上也对我们的有线局域网络的设计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思考。

不断增加的应用

根据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我们于2005年9月对无线网络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升级,包括增加AP的布署密度,部分区域采用IEEE 802.11g协议,使接入速率达到54Mb/s。同时,在校园内安装了多个无线室外单元,进一步扩展了室外区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校园内室外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

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自建成以来,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日益丰富。在北京大学主校区的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甚至是校园草坪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或查阅资料,或在电脑上完成论文并递交到导师信箱,或上网访问。据介绍,利用这一无线网将能够达到2~10兆的传输速度。

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学校的迎新工作都在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校各部门和院系集中在校园内,利用无线网络完成新生的报到、交费、宿舍安排等工作,为新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和院系的肯定。2005年9月开始,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与网通宽带合作,以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无线网络的VoIP业务实验,学校的师生可以使用Wi-Fi手机在校园无线网的覆盖范围内拨打全国各地的市话和移动电话,实验进展顺利。

北大网络中心主任黄达武说:“北京大学在移动教育方面,正在研制开发基于有线网(互联网、电话网、光纤等)和无线网(卫星网络、移动通信网、 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该系统为校园内的用户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访问LDPM的信息。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用。”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接入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信赖程度也会越来越强,这同样会促进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链接

移动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架

移动教育(Mobile Education)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际互联网、移动教育网、移动台和教学服务器。

移动教育网:该网络是整个移动网络的一部分,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台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台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

国际互联网:该网络即我们通常说的Internet,该网络是教育资源的有效载体。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互联网连接的客户可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并可访问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教学服务器:该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存放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应的服务程序。

篇3

关键词:无线网络;快捷;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Li Ning

(Great Wall Motor Company Limited,Baoding071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fast,efficient,flexible fabric characteristics is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ed and achieved fast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point is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and combined with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reless networks.

Keywords:Wireless networks;Fast;Information technology;Trends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个人数据通信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功能强大、应用便捷的便携式数据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具有安装便捷、移动性强、建设成本低、可扩充性强、兼容性强以及可实现多种终端接入等优点。

一、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无线网络的应用类型

1.无线局域网(WLAN)

使用无线网络技术的用户可以在任意地方创建本地的无线连接,因此能够使用户轻松实现随地办公和通信。一般情况下WLAN具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在基础结构无线局域网中,将无线站连和无线接入点进行连接,后者主要是起纽带作用,将无线站和现有的网络中枢实现连接;第二种是在点对点的无线局域网中,有限区域内(如办公室)的多个用户在不需要访问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接入点连接而直接建立临时网络。

2.无线广域网(WWAN)

目前的无线广域网技术被称为通讯第二代系统,及2G系统。用户通过该技术可以在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的网络建立起无线连接,并实现该连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2G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码多分址(CDMA)、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以及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

3.无线城域网络(WMAN)

使用无线城域网络,用户可以在城区的多个场所(如同一个城市的多个校园或同一校园的多个建筑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无线城域网络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光波进行数据传送,该网络覆盖区域较大,最远可达50公里,因此不同地方接受的信号功率和信噪比等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4.无线个人网络(WPAN)

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个人网技术为个人操作空间创建临时的无线通讯。个人操作空间一般指以个人为中心的空间范围,其最大距离为10米。蓝牙技术是一种可以在30英尺内使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的电缆替代技术,该数据的传递可以穿透墙壁、文件袋等障碍。

(二)无线网络的应用领域

无线网络技术作为顺应信息时代而生的新技术,其应用领域在自身不断更新发展中得到迅速扩大。一般可以将无线网络的应用划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前者主要有医院、工厂、办公室、商场、会议室以及证券市场等场所;室外的无线网络应用主要有学校校园网络、工矿企业区域信息管理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军事移动网络等。

二、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一)WCDMA技术的未来展望

WCDMA技术是3G基本制式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之一,该技术在提供市场前期牵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更加注重了其业务能力的开发,并加以规范。在WCDMA的发展计划中,其应该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WCDMA还支持多呼叫功能,即可以在同一时间向多个终端提供的PS进行会话或呼叫。

(二)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

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集WLAN与3G技术于一体,其支撑高速率通信环境,并致力于不同通信技术的无缝融合,是一种宽带接入和分布式的全企网络。4G技术通过将不同的无线平台及固定平台及跨越不同频带的无线网络进行无缝连接,为其提供一致性的移动计算环境,在该环境下支持200Mb/s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轻松实现数据、图像和语音的高质量传输。

(三)LWAPP协议集中式WLAN应用

在3G系统环境下,WLAN网络的设计是基于对等架构的模型,能够使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无线网络WLAN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协议LWAPP协议,是专门针对集中式WLAN环境下的无线控制器和接入点之间的开放标准通信协议,能够对各个无线网络厂商的设备都实现网络接入,通过LWAPP协议可以进行无线控制器和轻量型的无线接入点之间的自由通讯。

(四)WIFI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技术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WIFI标准的无线网络也成为无线组网的最新流行方式。WIFI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其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稳定性能好,无需布线而完全能够满足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不受地理和区域条件的限制。

三、结论

无线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力量,其以强大的技术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主流应用。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以3G和超3G技术为代表的无线网络新技术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为我国信息产业和通信市场步入国际市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良好机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WAPI 自主创新战略 国际标准 金融危机 网络安全

1 前言

6月初。一则关于WAPI的好消息令人振奋。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于日本东京召开的会议上,中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获得包括美英法等10余个与会国家成员体一致同意,将以独立文本形式推进其国际标准的流程。尽管WAPI真正成为国际标准尚需时日,但在昔日的反对者都已纷纷“转舵”的情势下,时隔4年之后再度冲击国际标准胜算很大。

在业界一片向好的热议中,应该看到WAPI从诞生到成长,从被搁置到产业的逐步成熟,在进军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从被打击阻挠到今日的一致同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坚持信念――带来国家创新战略的新收获

WAPI在通往国际标准的路途上曾经遭遇西方利益集团打击阻挠,此事记忆犹新。2003年,WAPI被确定为我国国家标准,并在当年11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决定WAPI标准自2004年6月1日起开始强制实施。这本是我国在无线电领域贯彻国家创新战略的举措之一,但是,却受到以英特尔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的抵制和打击,并给中国为标准制定付出的努力扣上“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大帽子。不惜动用政治、经济的各种手段予以打压,甚至美国政府高层也亲自出面向中国政府施压。一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标准何以让美国及其利益集团大动干戈?这是因为中国明确把“提倡技术创新,大力推行专利战略、标准战略,以抢占信息产业制高点”作为新的国家行动纲领,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一些发达国家视之为直接威胁。

外界的阻挠打击并没有动摇我国培育和发展WAPI的决心。2006年我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信产部联合发文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优先采购国家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将WAPI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而且。迄今为止,我国政府没有为任何一款采用WiFi技术的系统设备和终端发放过入网许可证,也就是说。WiFi至今没有在中国取得合法身份。特别是在中国3G网络建设启动后,WAPI的发展也出现了关键转折。WAPI已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采纳,这是WAPI发展的动力。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设备招标书上都要求竞标企业的无线接入点、无线路由器等设备必须支持兼容WAPI功能。2009年4月,工信部又专门召集手机厂商开会。通报关于推广WAPI应用的政策。鼓励手机厂商为所有手机产品加入WAPI功能。国家政策对WAPI大力支持及产业环境的培育,使WAPI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西方利益集团态度转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坚持将WAPI立为国家标准予以强力推行,并实现了实质性产业化。

同时,中国无线局域网的市场规模也在快速膨胀。据诺达咨询《无线城市系列――2009中国无线城市服务市场及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数据分析。Wi-Fi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规模2008年将达到120亿人民币。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国内无线城市建设热潮到来,仅中国移动今年将建设10.8万个新热点,中国电信到2009年底前新建热点数量有望达10万个,预计未来WiFi在中国年增长速度将超过52%,中国已成为WiFi的重要市场。国际厂商不会忽视或放弃中国这一庞大市场,因而西方利益集团在WAPI上的态度转变,是为了换取WiFi在中国市场的合法地位,谋取更大的市场利益,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做出的妥协。

以上分析,证明了在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道路上,应首先立足国内的发展和推进,立足对创新战略的坚持。实践也告诉我们,标准是技术主导的产物,标准更是利益的载体,基于谁的技术制定的标准,谁就自然成为先行者。技术标准正日益成为抢占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有力手段,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更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3 时过境迁――中美博弈格局变化的结果

WAPI重启国际标准流程更得益于中美两国博弈格局的变化。曾记否,从1990年的中国,到2000年的中国崩溃论,中国饿死全人类论,到2005年以来的大国责任论,美国舆论在一步步不情愿地承认中国崛起。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固有的政治与文化偏见还是充分暴露在WAPI进军国际标准的事件中。2004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给中国政府写信,对中国欲执行WAPI标准施压,并欲在纺织品进口配额、反盗版和高技术出口等方面制裁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2005年2月法兰克福会议上,ISO严重违反国际标准组织操作规程,严重践踏行业道德,IEEE及其人采用违规、不道德的手段,导致其他国家对WAPI产生偏见、歧视。并直接影响了投票结果,致使WAPI冲击国际标准失利。一直以来,WAPI遭受全面而且不惜一切手段的打压,不仅是商业利益和技术路线的纷争,更是宏观经济战略,国际竞争和国际政治的斗争的反映。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话语权地位的提高,从2006年起经过六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逐渐从主导、指责和对抗的角色转变为平等、务实和合作的伙伴。而中国政府不再像过去一样,被动地看美国如何行动而后适时应对,而是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设法让美国的态度和政策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移动。至今,中美双方都把对方视为平等、合作、不卑不亢的合作者,并且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外交优先。

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明显加强。这种依赖使得前不久美国财长盖特纳的中国之旅不再如往常那般咄咄逼人,这种微妙的变化昭示着危机背景下大国的共生共存关系。最新的例证是,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截至今年4月底,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我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此次减持动作不仅意味着投资买卖,更可能意味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政策,以及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最为重要的是,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拥有着改变话语权的重大机会。目前国际间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是中国的国民储蓄支持着美国的透支与消费。也就是透过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大量购买国债,美国得以享受着超低利率的信贷支持,并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如果中国改变对美国国债的支持态度,就意味着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发生重大调整。更值得玩味的是,此次减持信息的时机。恰逢中国、印度、巴西与俄罗斯,即所谓“金砖四国”在俄罗斯进行首次正式会谈之际。从国际经贸博弈体系的架构看,这次会议标志着“金砖四国”正式由概念走向 实质性启动。换言之,全球影响最大的四个新兴经济体首度形成了连横共赢的架构,对美国则意味着经济增长路径面临重大挑战。难怪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不能总是从中国借钱”,但美国财长盖特纳5月底访华,依然逃不脱“来中国借钱”的“嫌疑”。

正是在金融危机席卷下,中美两国博弈地位的变化,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利益集团对WAPI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亦即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西方利益集团在WAPI国际标准进程中的合作,恰是当今中美双方合作大于对抗的战略关系的缩影。

4 核心利益――维护网络安全是国家意志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追求的和利益,反映全体国民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与兴趣。科技发展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我国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更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而坚持WAPI正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举措。中国正在全面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基本现实是,网络空间正在发生着一场真实的信息网络战。国家的维护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因此,网络空间的信息是互联网时代国家的重要体现之一。

当今,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呈现高速增长,相关业务呈爆炸性发展趋势,并深入渗透到金融、商贸、交通、通信、军事、家庭等领域,速度远超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民用和军用基础设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网络因此成为一国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一旦出现漏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系统都将陷于瘫痪,国家安全也岌岌可危。

世界上对网络安全最为敏感的是美国。今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网络安全评估报告,认为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已成为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和军事威胁之一。报告说,美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已经多次遭到入侵,数亿美元资金、知识产权以及敏感军事信息被盗,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受到损害。从克林顿政府开始,美国就着手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奥巴马上台后的几个月,就筹建网军司令部,大幅增加网络攻击武器的投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战争的国家。有网络安全专家预言:“就目前来看,奥巴马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已经显现出‘攻击为主,网络威慑’的主题。”此外,美国还在为更大方位地实行信息霸权做准备。美国想继续完全控制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根服务器;正在全球推行基于EPC标准的全球物联网体系;正在进行信息领域企业的重组,巩固信息领域的垄断地位;不断制定各类标准,掌握信息领域的话语权,试图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中掌控全球。美国政府掌握着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网路交换机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美国企业的手中。微软操作系统、思科交换机的交换软件甚至打印机软件中嵌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后门软件已经不是秘密,美国在信息技术研发和信息产品的制造过程就预先做好了日后对全球进行信息攻击和威慑的准备。

因此,中国非常有必要加强本国的网络信息安全,WAPI为此而生。因为以IEEE为首推行的802.11i安全标准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破解802.11i安全标准的工具在网上随处可以下载,WiFi基本处于无安全保障的环境中。实际上WiFi可能引发的不仅仅是信息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导致个人、企业和电信运营网络的安全问题,客观存在引发社会和国家安全的严重隐患,影响也远超短信假冒诈骗等问题的危害。因此,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是本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同时,进军国际标准也是为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在此次ISO东京会议上,WAPI技术优势获得与会各成员国的充分肯定,再次说明了全球范围内对无线网络安全的强烈关注和紧迫需要,WAPI受邀重启国际标准进程顺理成章。

所以,WAPI是中国为保障无线网络信息安全而创立的标准,不但反映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也将造福其他国家,这也成为WAPI取得成功的根本动力。

篇5

关键词:无线通信;电网通信;技术分析

一、概述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为立体交叉通信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电网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非常适合弥补目前通信方式的单一化、覆盖面不全的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无线通信传输体制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

二、无线技术介绍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应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技术,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

总的来说,长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为:GSM、GPRS、3G;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则包括:WLAN、UWB等。按照移动性又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其中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3.5GHz无线接入(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802.16d;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基于802.15的WPAN、基于802.11的WLAN、基于802.16e的WiMAX、基于802.20的WWAN。按照带宽则又可分为窄带无线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3G、LMDS、WiMAX;窄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以OFDM+MIMO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目前基于该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B3G、WiMAX、WiFi、WMN等4种技术。

2.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除了上述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外,目前已存在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包括:IrDA、Bluetooth、RFID、UWB、集群通信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及LMDS、MMDS、点对点微波、卫星通信等长距离通信技术。

(1)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1m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米左右的近红外线。

(2)Bluetooth: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2.402GHz到2.480GHz的电磁波。

(3)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4)UWB:UltraWideband,即超宽带技术。UWB通信又被称为是无载波的基带通信,几乎是全数字通信系统,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因此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三、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一)WLAN技术分析

Wi-Fi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对于特殊地点宽带应用,尽管Wi-Fi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它依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Wi-Fi采用的是射频(RF)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二)WiMax技术分析

WiMax是一个先进的技术,推出相对较晚,存在频率复用性小、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最近才完成标准化,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实践考验。从应用前景看,该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上网要求,覆盖可以包括室外和室内,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信号覆盖,甚至只要少数基站就可以实现全城覆盖。WiMax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超远的传输距离,一直被业界看好,是未来移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

(三)WMN技术分析

WMN是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在研究中不断地在不同方面结合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融合,而且暂时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系列来支持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从应用前景看,WMN这一新兴网络不仅在无线宽带接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其他方面如结合数据、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控或数据采集,并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业、交通等领域。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WMN更好地与之相融合、互补,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四)3G技术分析

3G于1996年提出标准,2000年完成包括上层协议在内的完整标准的制订工作。3G网络部署已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有一成套建网的理论,包括对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以及计算机仿真等。从商用前景看,目前,3G在部分地区已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比如欧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建设了3G的网络。3G技术已经进入可以实用的阶段,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3G网络。

(五)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TM骨干网基带信息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并将射频信号还原为ATM基带信号,在无需为每个用户专门铺设光纤或铜缆情况下,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

(六)MMDS技术分析

MMDS的主要缺点是有阻塞问题且信号质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用频带亦不够宽,最多不超过200MHz。其次,MMDS对传输路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MMDS采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是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技术,无法做到非视距传输,在目前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难以推广应用。另外,MMDS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

(七)集群通信技术分析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频谱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它提高了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使无线传输质量变好;由于使用了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所以对数字系统来说,保密性也有很大改善。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也就是说除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由于网内传输的是统一的数字信号,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网的服务功能。

(八)点对点微波通信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与租用线路相比,微波系统的投资只要一年左右即可收回。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与传统的传输手段相比,其快速部署的优势可以更快地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未来,微波传输系统将升级到全IP的平台之上,可以全面支持运营商未来的发展。

(九)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利用卫星在有些人口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环境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又可靠。

但是卫星通信毕竟是采用卫星作为通信平台,其地面站的建设、通信信道租用费用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通信资源为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受其带宽的限制,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是极为不经济的;而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作战通信、海外通信等则比较适合。

四、无线技术综合比较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而UWB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首先,从标准化程度上看,本报告所涉及的技术中,仅仅WMN技术没有成熟的标准体系,LMDS、MMDS、集群通信均有多种标准,只是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余的技术均已经完成标准化工作,并且都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和商业网建设。

从频率上看,Wi-Fi技术、WMN均使用的是开放频段,WiMax技术、3G技术等其他技术使用的是授权频段。

从覆盖范围上看,Wi-Fi技术、WMN技术属于局域网无线接入技术,仅覆盖35m~100m;WiMax技术、3G技术、LMDS技术、MMDS技术、集群通信属于城域网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在1km~54km不等,而卫星通信、点对点微波则属于广域网技术,通常用于通信主干组网建设。

从传输速率上看,点对点微波和卫星通信属于干线传输技术,不同的情况速率变化较大,而其余的技术均为接入技术,仅仅是3G技术接入速率最小,仅为384k,而其余技术均为几十M甚至上百M的速率。

从调制技术上看,其中WiFi技术、WiMax技术、WMN、3G技术均采用最新的调制技术OFDM,其余的技术均未采用OFDM调制技术。

从天线技术上看,仅仅3G和WiMax技术采用了MIMO技术,而其他技术均未采用MIMO技术;从传输环境上看,仅仅WiMax技术和3G技术支持非视距传输,其余技术均要求视距传输环境;从网络安全和QoS机制上看,WiMax技术和3G技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优秀、完善,其余的均存在较大的问题。

篇6

闪联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深圳打造了一个居家生活物联网体验馆。实验室的各种电器都安装了闪联无线模块,通过安装“闪联”软件的手机,可以轻松指挥各种家具家电工作,可视化的界面使得该系统的使用体验较传统遥控设备好很多。工作人员演示了用手机打开家中房间的空气清新机、电饭煲、热水器等家电,并可在下雨天随时为家里关窗,监控家庭安全情况,所有的琐事都能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遥控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

闪联的项目管理经理刘璞介绍说:“物联网已经走进百姓居家生活。目前,预装有闪联无线模块的电饭煲、冰箱等电器都已经投向市场,消费者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闪联软件,就可以轻松享受物联网科技带来的乐活空间。”

在所有的成果展示中,引起最多关注的当属“三屏共享、三网融合”技术场景。通过各种短距离无线射频及无线局域网技术,市民的家可以变成一个影音娱乐中心。例如,闪联最新推出的无线连接设备可让电脑和电视无线互联,从而极大地改善系统的可操作性。消费者只需通过简单设置就可以将其同时连接电视、投影机、数码相框等,同时读取里面存储的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多个电器上欣赏预先存储好的视频、音乐和图片。

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闪联技术,可实现电视、手机、电脑等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共享与同步工作,还可以实现资源在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例如外出旅游时,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照片与视频图片直接发送到家中的电视或笔记本之上,让家人可以通过大屏幕欣赏异域风光和用户的感受,真正实现全新的三网融合应用。”

篇7

1全站仪通信与WindowsCE操作系统

1.1全站仪通信

当今新型光电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数据线的串口通信,一种就是蓝牙通信[3]。串口通信技术,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比较常见,也应用广泛,全站仪基本上都有这种传输方式。串口通信的原理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按一定的顺序传递给其他设备。串口通信的基础为串口的传输协议,只有明确串口的传输协议,将电子设备的读写操作进行定义,才是其传输的基础。本文中采用是徕卡公司的新型全站仪TS30,其串口通信的协议为GSI是传输协议。GSI格式的传输协议通常是将数据打包成块数据,然后将其传输。其数据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测量块,一个为编码块。对于测量块来说,其包含全站仪的主要测量数据。编码块则主要负责接收和传输数据的识别与处理。其基本单位都由“字”组成,每个“字”由数个字符构成[4]。所谓的蓝牙通信技术,是一种通信的标准,可以实现含有蓝牙的电子设备之间个人域网的短距离数据传输(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其在当今社会比较普遍,也是全站仪自带的通信方式之一[5]。

1.2WindowsCE操作系统

1.2.1简介

WindowsCE(WindowsEmbeddedCompact)由微软公司开发。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开源的开发语言,可对其进行开发,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嵌入,是一个32位的操作系统。开发WindowsCE的主要目的是给掌上电脑提供操作系统。传统的WindowsCE具有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以及显示,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自动存储。其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我们可以将所要实现的功能利用汇编语言编制软件,然后安装到windowsCE平台上,从而实现所期望的功能。

1.2.2数据采集

上述提及的利用串口通信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无法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现有的测量工作,一般是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测量,数据,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这极大地降低了测量工作的效率。且通过人工输入测量的数据,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实时处理。如何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是现如今测量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题[6]。

1.2.3WindowsCE组成

WindowsCE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支持Win-dowsCE的硬件。支持WindowsCE的硬件系统不像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主机那么大,一般厂商不制作如此大的主机,一来是因为全站仪的空间有限,二来是因为代价过高,不符合WindowsCE的设计目的,因此一般选择常规的工控主机,将工业级的嵌入式主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比如广州太友科技的数据采集仪,包括两个数据串口,可以同时连接两个设备,同时接收数据[7]。其另一个组成部分为WindowsCE操作平台中的软件。当采集到测量数据测时,可以利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输出预期的数据。并且可以利用软件可以对全站仪的数据传递参数进行设置,进一步实现对全站仪的控制。WindowsCE具有模块化、结构化和基于Win32应用程序接口、与处理器无关等特点。WindowsCE平台与Windows平台是一脉相承的,在WindowsCE平台也可以使用VisualBas-ic、VisualC++等编程工具,并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的软件,只需简单的修改,就可以在WindowsCE平台上使用[8]。

2快牙

快牙(又叫Zapya),是移动终端间发现和分享数字内容的服务平台,是全球最快、最便捷、最自由的移动分享工具。快牙现支持多个平台,Android,iOS,WindowsPC,WindowsPhone,MacOSX,WindowsXP上都支持快牙软件的安装。

2.1工作原理

它是以WLAN热点形式来传输数据的。如同我们手机连接热点,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无须外部WiFi环境,就能自身建立热点,形成无线局域网。需要接文件的人只要安装快牙,连上热点后就可以传了。

2.2使用方法

快牙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可以实现多用户共联,只需一人创建连接,其他人搜索创建的这一连接名称,进入即可完成连接。

2.3快牙与蓝牙的对比

3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中,将全站仪中的无线网卡模块作为服务端,接收手机传递数据的请求,完成测量数据的传输。而手机作为客户端,负责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发送传输数据的请求。数据传输系统运行过程为:打开手机客户端和全站仪端的快牙应用软件,在手机客户端创建连接,此时手机自动打开WiFi,建立热点,形成WLAN无线局域网,然后在全站仪端搜索到对应信号,点击连接并在手机端同意连接请求,此时就将全站仪端和手机客户端用WLAN连接起来了,可在全站仪上操作,将需要传输的测量数据发送至手机客户端,实现全站仪到即时移动设备的快速无线数据传输。若需要对数据进行更正,可将手机端接收到的文件发送到电脑,并在电脑端对测量数据进行操作,完成后再通过手机传送回全站仪,以实现对数据的更改。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浅析

中图分类号: S9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运用无线通信高新技术的同时,又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在此时越来越明显,看到这一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开发和应用,抱有了很大的希望。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发展,它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而促使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如今比较有代表性的通信技术有超宽带技术、蓝牙技术、Zigbee技术等,进一步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突出特点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通信,使得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人们追求便捷生活的过程,也变相的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在最近几年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的过程和发展过程中,它的一些特点也逐渐的表现出来,下面就简要介绍几个方面。

首先,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应用便捷的特点。在运用无线通信设备时,两个设备可以进行短距离的数据直接传输,即在网络环境下,两个设备各自连接网络,就能够进行数据传输。它不需要运用相关的线路连接,因而省去了许多多余的操作步骤。比如:现在人们使用的QQ聊天工具,只要登录各自帐号,就可以进行QQ聊天,也能够进行图片传输。其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根据距离长短进行计算成本。由于无线通信技术在距离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距离范围来计算成本价格。这样有利于人们自动调节通信技术的成本。比如:人们使用的宽带网络,需要交付一定的网费,数据传输的距离远,相应的时间长、速度相对受影响,消耗比较大,因而网络成本比较高。最后,通信技术具有一定的加密功能。客户在运用无线通信技术时,技术系统将自动为客户加密相关的资料,这样,客户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从某方面来讲,通信技术的自动加密功能能够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从而有利于该通信技术的推广发展[1]。

2人们最常见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1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技术是UWB技术的别称,它是最早使用在军事方面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信号波及范围一般比较广,适合于军事勘察等活动,安全保护功能比较强,并且信息传输量也比较大,军事的侦查活动需要极其的隐秘,因而超宽带技术是最早运用于军事活动的技术。虽然超宽带技术的传输信息量大,但传输的支持点比较少,因此,传输成本比较低。

2.2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对于使用电子产品的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诸多手机上都有蓝牙功能,人们可以在双方打开蓝牙的情况下进行图片、文档传输。因此,蓝牙技术是当下使用最频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的使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使用,它使用无线连接,耗能、成本都比较低,但是在信息传输中,信息包含量比较大,可以进行语音、数据等资源共享。但是,蓝牙技术在传输安全保密性能方面仍无法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还需要对蓝牙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2]。

2.3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又叫紫蜂技术,将它与其它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相比,Zigbee技术的自由度不是很高,这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一种网络协议,然后才能进行短距离无线技术通信,并且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速度比较慢,但反应速度比较快,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消耗的东西比较少,并有利于延长使用工具的时间。

2.4 局域网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ieee802.ll无线通信技术是在局域网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将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二者相互结合,综合出现的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让计算机在任何地域环境中都能自动连接网络,并进行信息、数据等资源的传输,计算机不受任何地域的限制,信息传输速度快,安全系数高,有利于达到资源共享。

3短距离无线通信网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3.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战场上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技术日益发达,信息全球化已成为现实。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里,军事竞争依然是个热门话题,在当今的军事竞争中,信息战与技术战是当今军事较量的主要方面,短距离网络通信技术的先进程度是军事较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让我国有一个厚实的军备力量,在军事装备中,要给每一个军事训练人员配备专业的无线收发器,让参军人员熟练操作通信工具,并成为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让作战团队形成一个网络团队[3]。

3.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

紧急救援工作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后备力量,能够减少事故的损失,将损失降到最低。比如:在地震救援中,要迅速建立一套完整、可靠性能高的无线通信系统,给救援人员配备无线通信工具,让救援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救援网,每个负责小组各司其职,小组间进行默契配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实施有效的救援工作。除救援人员配备无线通信工具之外,还要在各个站点设立无线通信联络站,进行传输信息,指挥救援工作。让无线通信技术在救援工作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3.3 短距离通信技术在数字信息站中的应用

数字信息站主要指一些交通工具的行驶站点、旅游景点的网络服务等。人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进入地铁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会出现通讯信号中断的情况,为了让人们在出行中能够与网络保持畅通联系,国家网络相关负责部门可以在交通站点或交通工具中接入网络,让旅客在使用短距离通信技术过程中,给出行带来方便。让网络进入旅游景点,对游客而言,利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景点的相关资料,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了解。从而发挥旅游资源应有的价值[4]。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从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比如:超宽带技术和蓝牙技术,让人们的交流通讯变得越来越快捷,也给人们的工作提供了方便。为了让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还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运用和研究,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更加完善,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范围,让无线通信技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技术的支撑基石。

参考文献

[1]马瑞.分析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5,11:95-96.

[2]王柳萍.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3,10:99.

[3]韦江明.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4,12:64.

篇9

关键词:蓝牙; WiFi; ZigBee; 短距离无线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1)09-0035-03

Wireless Technical Standard in the 2.4 GHz Band

QI Yue-xia,HAN Zheng-zhi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he main technical features and market prospect of ZigBee, Bluetooth and WiFi which are working in the 2.4 GHz band are analyz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is competitive and complementary.

Keywords: Bluetooth; WiFi; ZigBee;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目前,各类网络中最具增长潜力的就是无线网络。生活中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是家庭中用到的电视机、空调遥控开关,它采用了点对点的红外技术,最大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离传输,2个互相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让其他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2台设备之间的连接,不能满足多台设备互联、组网的要求。现在许多机构会选择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来拓展他们现有的网络,获得在机构区域内部移动接入网络的能力。要不通过电缆,摆脱物理连接上的限制,使设备互联起来就需要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最流行的3个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

1 ZigBee

1.1 ZigBee简介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1.2 ZigBee技术优势及不足

ZigBee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低功耗 2节五号电池支持长达六个月到两年左右的使用时间,然而Bluetooth仅能工作数周,WiFi只可工作数小时。

低成本 ZigBee数据传输速率低,协议简单,所以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免收专利费。

可靠 采用了碰撞避免机制,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节点模块之间具有自动动态组网的功能,信息在整个ZigBee网络中通过自动路由的方式进行传输,从而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网络容量大 ZigBee具有大规模的组网能力,每个网络达60 000个节点。

安全保密 ZigBee提供了一套基于128位AES算法的安全类和软件,并集成了IEEE 802.15.4的安全元素。

工作频段灵活 使用频段为2.4 GHz,868 MHz及915 MHz,均为免执照频段。

同时ZigBee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传输范围小 在不使用功率放大器的前提下,ZigBee节点的有效传输范围一般为10~75 m,仅能覆盖普通的家庭和办公场所。

数据传输速率低 在2.4 GHz的频段也只有250 Kb/s,而且这只是链路上的速率,除掉帧头开销、信道竞争、应答和重传,真正能被应用所利用的速率可能不足100 Kb/s,并且这余下的速率也可能要被邻近多个节点和同一个节点的多个应用所瓜分。

时延不易确定 由于ZigBee采用随机接入MAC层,且不支持时分复用的信道接入方式,因此不能很好地支持一些实时的业务, 而且由于发送冲突和多跳,使得时延变成一个不易确定的因素。

1.3 ZigBee应用项目

近日获悉,赫立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8年自主研发技术的ZigBee无线定位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最具“人情味”的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隧道工程项目中。本项目中“地铁隧道工程安全预警系统”共安装有:ZigBee工地安全基站21个和50张ZigBee人员识别卡。 开创了以ZigBee物联网新技术为核心的“地铁隧道工程安全预警系统”,这是为工程和人员安全保驾护航的最新应用。

2 蓝牙(Bluetooth)

2.1 蓝牙简介[2]

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等业界龙头创立蓝牙特别兴趣组,制订蓝牙技术标准。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蓝牙(Bluetooth)技术致力于在10~100 m的空间内使所有支持该技术的移动或非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建立网络联系、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

2.2 蓝牙发展趋势[3]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日前宣布正式采纳蓝牙规格4.0版本,并启动对应的认证计划。在3.0+HS版本标准加入高速传输技术的基础上,4.0版本又加入了之前诺基亚力推的Wibree低功耗传输技术。至此,蓝牙已经不是当初大家熟悉的只适用于WPAN的“蓝牙”了。而是集IEEE 802.15.1传统蓝牙,IEEE 802.11物理层和MAC层以及Wibree标准的“三合一”的蓝牙。

低功耗传输部分作为蓝牙4.0版本的重点,沿用了曾经的Wibree标准。采用简单的GFSK调制,拥有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使用一粒纽扣电池甚至可连续工作数年之久。毫无疑问,新的低功耗蓝牙将挑战诸如ZigBee、NFC等技术,低功耗蓝牙的网络拓扑相比ZigBee的星型拓扑简单得多,而传输距离又比NFC有很大优势,尽管是个后来者,但凭借其在手机和音频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发展还是值得期待。

2.3 蓝牙4.0(Bluetooth)版本技术细节[4]

数据传输:蓝牙低功耗技术支持很短的资料封包,其传输速度高达1 Mb/s。所有连接均采用先进的嗅探性次额定功能模式,以实现超低的负载循环。

延迟: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联机建立仅需3 ms即可完成,同时能以应用程序迅速启动链接器,并以数毫秒的传输速度完成经认可的数据传递后并立即关闭连接。

稳定度:蓝牙低功耗技术使用24位的循环重复检环(CRC),能确保所有封包在受干扰时的最大稳定度。

高度安全:使用CCM的AES-128完全加密,为数据封包提供高度加密性及认证度。

不可否认,蓝牙技术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数据传输瓶颈问题。高速跳频使得蓝牙传输安全性极高,同时也限制了蓝牙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可能太大,哪怕是在宣传的高保真蓝牙耳机中,它的高低频部分也是被严重压缩的。

2.4 蓝牙应用

通过使用Bluetooth技术产品,人们可以免除居家办公电缆缠绕的苦恼。鼠标、键盘、打印机、膝上型计算机、耳机和扬声器等均可以在PC环境中无线使用,为室内装饰提供了更多创意和自由(设想,将打印机放在壁橱里)。此外,通过在移动设备和家用PC之间同步联系人和日历信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存取最新的信息;通过无线立体声耳机收听从家庭音响或其他类似音频设备传送的流行音乐。

3 WiFi

3.1 WiFi技术简介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即IEEE 802.11协议,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的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和基本传输介质,规范了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层(MAC)的特性。物理层采用红外、DSSS(直接序列扩频)或FSSS(调频扩频)技术。1999年又增加了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其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s。能够广泛支持数据、图像、语音和多媒体等业务[5]。

3.2 WiFi技术优势

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蓝牙的电波覆盖范围很小,半径大约只有15 m,而WiFi的半径可达100 m,甚至可以覆盖整栋大楼。

WiFi的传输速度很快,最高可达54 Mb/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允许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随时随地享受诸如网上证券、视频点播(VO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宽带信息增值服务。并实现移动办公。

健康安全 IEEE 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可超过100 mW,实际发射功率约60~70 mW,而手机的发射功率约200 mW~1 W,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 W。与后者相比,WiFi产品的辐射更小[3]。

WiFi应用现在已经非常普遍 支持WiFi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像手机、MP4、电脑等,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主流标准配置。

3.3 WiFi发展趋势

不久前WiFi联盟提出了WiFi Direct标准,正式开始挑战蓝牙在WPAN领域的地位。WiFi在上网本、智能手机、电视机、机顶盒和其他设备中的采用率也不断上升,市场调查公司In-Stat预计,到2013年全球将交付2.16亿个采用WiFi互连的设备。继蓝牙成为标配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具有WiFi功能。市场调查公司ABI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笔记本电脑中几乎都含有WiFi。到2010年年底,用于移动设备的“组合”芯片组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8亿套。预测到2015年,这种芯片组的出货量将达到9.79亿套。ABI Research研究分析师表示,手机是这种组合芯片组的主要市场,手机中应用的组合芯片组最常见的组合是WiFi+GPS [2]。

近日,博通无线连接集团GPS业务组市场总监David Murray 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博通的解决方案有更多的优势――除了利用卫星信号,还通过WiFi和基站来进行辅助定位。值得一提的是,WiFi的加入让难以接收卫星信号的室内得以实现精确定位[6]。

4 结 语

提到WiFi与蓝牙的关系,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竞争,尤其是在WiFi推出WiFi Direct技术,两者之间的火药味便更浓。然而,最近博通却带来一则消息,其推出的最新组合模块InConcert将WiFi与蓝牙集于一体,让两者的关系从对立走向了互补。InConcert组合模块由BCM4313(单流IEEE 802.11n)和BCM2070(Bluetooth 3.0+HS)组成,将两种无线连接手段集于一体。据悉,已经有包括华硕和三星在内的5家OEM公司决定在其新型笔记本和上网本中采用该模块组合。两种连接方式的集成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用户在使用无线连接时,不必手动搜索以及选取连接方式,InConcert 组合模块会自动完成该任务,在短距离情况下,可以通过蓝牙或者WiFi直连实现,无需网络覆盖;而如果距离稍长,可以通过WiFi无线网络进行[7]。

在ZigBee和蓝牙的关系上,ZigBee联盟认为ZigBee和蓝牙是互为补充,而不是互相竞争[7]。文献[7]分析比较了蓝牙和ZigBee的各项技术指标,说明将两者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文献[8]研究了两者共存以及相互干扰的特性,证明两者互联工作的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王权平,王莉.ZigBee技术简析[J].通讯世界,2003(4):41-43.

[2]佚名.市场趋势[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0(6):94-95.

[3]马一丁.SIG力推蓝牙4.0标准,挑战多种无线传输技术[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9):38.

[4]林慧萍.蓝牙4.0版本带领蓝牙技术开创新局[J].电子与电脑,2010(7):38.

[5]彭华,何军.WiFi技术在家庭无线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5):15-17.

[6]许翠苹.博通:让蓝牙与WiFi从对立走向互补[J].通讯世界,2010(6):59-60.

[7]金纯,蒋小宇,罗祖秋.ZigBee与蓝牙的分析与比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4(6):17-20.

[8]王锐华,益晓新,于全.ZigBee与Bluetooth的比较及共存分析[J].测控技术,2005,24(6):50-52,56.

[9]黄布毅,王俊,常亚军,等.基于ZigBee技术家庭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09,42(6):71-73.

篇10

一、处理器技术:32nm时代普及

在PC技术领域,Intel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引领PC产品走向一个更高台阶,特别是CPU制程技术,它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CPU的性能和功耗表现,从而令PC产品在轻薄、续航、影音娱乐等方面表现的更到位。2009年,Intel推出Nehalem架构处理器,让CPU制造技术从65nm过度到了45nm时代,而在2010年年初,Intel又一次推出了全新Westmere架构的酷睿处理器家族,与之前处理器最大的不同。就是全新酷睿处理器采用了32nm制程技术,同时集成了45nm工艺的GPU图形芯片,这向CPU与GPU的融合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

全新酷睿处理器除了拥有GPU图形芯片外,还加入了三个控制器组件:PCI-E 2.0控制器、内存控制器和DMI总线控制器。其中:PCI-E 2.0控制器可提供16条PCI-E 2.0信道,能控制独立显卡和集成图形核心之间的切换,因而在2010年笔记本市场,双显卡切换技术被广泛应用;内存控制器则支持双通道DDR3内存;DMI总线控制器提供DMI x4/x2总线,用于和系统芯片组的通信,即一颗整合型北桥芯片,只是被放在了处理器基板上而已。

对于32nm工艺的酷睿处理器,由于整合众多功能,这种单芯片设计可以降低功耗,从而提高笔记本的续航能力。而且还加入了Intel第二代“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以帮助提高计算速度并降低功耗和发热量。同时还支持睿频加速技术和超线程技术,在提升PC执行效率的同时,也因功耗降低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基于Nehalem构架的睿频加速技术,它可以通过分析当前处理器的运行情况,智能选择性提高一个或多个核心的运行频率,从而做到提高工作效率且降低功耗的目的。当32nm处理器普及后,Intel将Sandy Bridge架构的22nm处理器,它将拥有更高的整合度,真正实现处理器和图形核心的融合。

二、显示技术:裸眼3D时代来临

无论是玩游戏、看电影,还是浏览图片、欣赏漫画,3D效果可带来更震撼的临场感觉。对于3D显示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PC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上初步应用,这一技术通常是以显卡为技术载体,借助一副眼镜,配合显示驱动来实现“模拟3D”效果,而进入2010年,众多PC厂商都开始将3D显示技术作为市场热点宣传,3D显示技术主要有:Nvidia的3D Vision主动式快门技术和ATI的3D显示技术,其中又以Nvidia的3D Vision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包括联想、东芝、华硕、惠普、索尼等厂商都推出了类似的3D笔记本。

随着3D动画和电影的兴起,3D显示也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推崇,并将其作为了下一个发展方向。不过,由于现有的3D显示技术要借助眼镜才能看到3D画面,用户使用起来很麻烦,在2010年的IFA2010展会上,厂商推出了裸眼3D显示技术,例如,友达推出采用柱状透镜3D技术,结合超多维科技SuperD的裸眼3D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裸眼3D笔记本,在实现原理方面,友达裸眼3D面板采用眼部追踪系统,它通过捕获观看者眼球移动位置达到各角度同样的3D高画质显示效果,从而解除了传统3D屏视角受限的缺陷。

由于裸眼3D笔记本成为日后主流,因而包括东芝、夏普、三星、友达等在内的面板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己的裸眼3D显示技术,其实早在2010年6月的COMPUTEX2010展会上,Intel展台就有一款裸眼3D笔记本:联想U460!该笔记本无需带眼镜即可体验3D互动游戏,该笔记本借助两块特殊卡片,并且利用一个摄像头,在笔记本中直接体验这个3D互动游戏,尽管只是一个3D游戏,但可以看到。在网络中使用类似云的驱动程序,未来用户将可以通过软件程序就能拥有裸眼3D功能,这无疑也是未来裸眼3D笔记本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无线技术:从上网到无线显示

说到无线技术,大家很容易想到Wi-Fi,不错,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最新标准为802.11n,主要用于搭建无线局域网,即大家通常说的Wi-Fi无线上网。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其实无线技术还可用在显示领域,这就是最近推出的WiDi无线显示技术,WiDi技术是英特尔My WIFI技术下的一个衍生应用,其采用802.11n无线传输协议,可实现笔记本电脑与显示设备的点对点无线传输,最高可传输720P甚至1080P的高清视频,这也意味着,只要笔记本支持WiDi技术,即可轻松与液晶电视或者投影仪以无线方式相连。无论是基于网络还是本地硬盘,或是家庭影音中心,所有精彩和分享就这样轻松升级到高清大屏幕!

英特尔WiDi无线显示技术给了使用者无限的空间,解放了眼睛局限在笔记本方寸之间的束缚,也扩大了以前因为通过传输线连接电视和投影仪的有限活动半径。这是真正带给人们使用笔记本电脑娱乐和工作的革命性变革,也真正开创了娱乐商务的全新移动体验,例如:借助英特尔无线显示技术,在客厅的沙发上即可用数字电视欣赏平日录制的家庭视频和网络高清电影电视剧,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可分享数字家庭的乐趣!

要借助WiDi无线显示技术时下无线视频传输,需要借助一个无线适配器,它是笔记本与液晶显示直接数据传输的一个桥梁,相当于无线局域网中的无线路由器一样,目前,支持WiDi无线显示技术的产品已经有华硕A42F、联想ThinkPad X201、索尼VPCS1100C等产品,不过限于成本限制,这些产品目前仅支持720P高清视频传输。相信在2011年,随着无线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届时将会有更多产品出现,而支持1080P高清视频传输,甚至支持120Hz刷新率(即3D视频传输)的产品也会如期上市,无线3D显示时代将向我们招手。

四、显卡技术:双卡切换攻坚战

笔记本以出色的便携性获得用户青睐,但越来越多的人除了移动商务办公,还要用笔记本来娱乐,如果采用独立显卡,提供娱乐性能的同时却增加了功耗,但若只采用集成显卡,又无法满足影音娱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具备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的笔记本油然而生,这种笔记本可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切换到对应的显卡模式使用,但是,显卡切换技术成为攻克的难题。最早的双显卡切换笔记本为索尼SZ系 列,其缺点很明显,切换之后需重启系统才能生效。

此后,NVIDIA与ATI都推出了显卡软切换技术,但仍然不够智能化,直到2010年,当NVIDIA推出了划时代的Optimus技术后,标志着显卡切换技术真正进入了智能时代,即在开机状态下由软件判断自动切换显卡,让用户可以尽情享受集成显卡的长效续航和独立显卡的顶级性能。不过,目前Optimus技术仅支持英特尔处理器,包括酷睿13\i5\i7、酷睿2处理器和Atom系列处理器,独显芯片支持GeForce300M、200M和第二代ION图形处理器,这也意味着,如果你选择AMD平台笔记本,将无法享用Optimus技术。

在实现原理方面,Optimus技术在不需要独立显卡参与的办公和基本的上网浏览应用时,独立显卡是完全关闭的,不耗费一点电。如果用户运行游戏、媒体以及GPU计算应用程序时,会自动启动CPU。令人振奋的是,独显工作时,集成显卡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负责图像输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独立显卡负责处理图形渲染、运算的工作,而集成显卡则负责将结果进行显示输出,这样分工还是很明确,同时也达到了充分利用硬件的目的。

五、商务应用:云计算技术的演进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他们利用笔记本移动商务办公,或在办公室使用台式机办公。这都将涉及到各种成本问题,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低IT系统成本,发挥IT部门的最大效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而互联网作为时下最便捷、最廉价的商务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轻资产”模式。在网络电子商务时代,云服务又在更深层面解决了企业的成本问题,由于云服务遵循一对多的模型,与单独的桌面程序部署相比,成本极大地降低,这个时候,厂商们则纷纷在PC上引用了云计算技术。

以联想为例,其提出了扬天云服务平台,不仅满足了企业用户的管理需求、应用需求和使用需求,而且也更省钱、省人、整体拥有成本降低。事实上,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它是一个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利用高速互联网传输能力,将数据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移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集群中。这些计算机都是很普通的工业标准服务器,由一个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管理着,数据中心按客户的需要分配计算资源,达到与超级计算机同样的效果。据称,到2012年,全球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IT资产,虚拟化、云服务以及员工在公司网络上运行笔记本系统,都将驱动企业朝削减IT硬件资产的方向发展。

六、存储技术:SSD硬盘重拳出击

作为电脑的数据承载中心,硬盘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之快,时下,2TB硬盘容量也不觉得稀奇,而笔记本搭配7200转SATA硬盘似乎成为主流,不过,机械硬盘总是存在许多弊端,使得其性能无法完全发挥,而SSD硬盘低功耗、传输速度快等特性深受用户的青睐,使得SSD固态硬盘普遍被视为普通机械硬盘的终结者,不过由于价格昂贵、容量偏低的问题,SSD硬盘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10年,随着SSD硬盘成本的下降,在价格下降的同时,容量也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笔记本开始采用SSD硬盘,SSD硬盘的普及逐渐显现出来。

对于笔记本来说,如果采用SSD硬盘,这意味着不仅具备很快的存储速度(是普通HDD硬盘10倍左右),而且由于采用闪存芯片,完全没有采用任何机械马达和风扇,所以SSD硬盘是完全不存在噪声问题的。另外,SSD硬盘还兼具着发热量小,散热快的优点,可以为笔记本带来更稳定、更高续航的应用价值。在存储领域。SSD是Intel的战略重点,在2009年,Intel将SSD的制程从50nm制程提高到了34nm制程,而到了2010年,Intel与Micron所合资的公司IMFT再次推动了25nm制程的SSD产品。

到2010年第四季度,SSD硬盘已经拥有了160GB、320GB及600GB产品线,在未来的云计算平台里,将大量利用SSD硬盘来充当缓冲层,从而满足用户的商业需求。在消费类PC领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笔记本采用SSD硬盘,甚至还包括少量的上网本。例如联想、华硕、苹果等厂商都推出了SSD硬盘机型,价格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昂贵,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解决了SSD硬盘的成本问题,相信在2011年,SSD硬盘在笔记本上会更广泛应用。

七、英特尔:USB3.0与AT2.0

在移动存储领域,面对目前动辄以TB计算的磁盘容量,和动辄以10GB为单位的蓝光视频源,USB2.0已然捉襟见肘,毕竟20MB/秒左右的传输速率已经太过缓慢,因此USB 3.0也就应运而生,与此前的USB 2.0相比,USB 3.0速度提高了10倍,数据传输率达到了4.8Gbps,试想一下,拷贝一部25GB蓝光影片,如果用USB2.0接口,至少得花费14分钟,如换成USB3.0接口,则只需要70秒就可以快速完成存储,这是多么的爽快。